第一篇:浅谈在办理林业行政案件中遇到的难点问题
办理林业行政案件中产生的几点思考
在当前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全方位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大形势下,摆在基层森林公安机关面前的工作压力也随之不断加大,如何更好的保护好森林资源安全,维护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了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森林公安机关的首要任务。但是多年来林区群众形成的靠山吃山的老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各类林业行政案件的发生也是必不可免,烧柴、建房等等生产生活过程中都要涉及到林木等资源,这就对森林资源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国家一再倡导最大限度的缓解和减小农林矛盾的发生,对森林公安机关的执法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执法要依法,所有案件的处罚和办理都要在法律的规范之下,但是近年来实际工作当中,在办理林业行政案件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现在,我就出现的一些难点问题谈一谈我个人的粗浅看法。
不同法律之间,对涉林案件的处罚标准尺度不一 林业行政案件中,出现最多的无外乎就是盗伐林木案件,此类案件也是对森林资源破坏比较严重违法行为之一,盗伐林木是行为人违法《森林法》及其他保护森林法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擅自砍伐国家、集体所有(包括他人依法承包经营管理国家或者集体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及擅自砍伐他人自留山上林木的行为。根据《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不足2立方米的,处以林木价值3-10倍的罚款,责令补种盗伐株数10倍的树木。这里讲的“森林、林木”是指正在生长的、发挥着维护生态平衡,保持水土等重要作用的林木。而对于相同数量的已采伐林木,行为人实施盗窃行为,在《刑法》和《治安处罚法》中的处罚标准尺度要明显高于《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处罚标准。例如王某看见路边有林场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车辆事故而掉落的木材,便偷偷的使用油锯和自家农用车将其中3根木材运回家中准备用作烧菜,后被公安机关抓获,根据检尺、作价,王某盗窃的木材数量为1.1立方米,按照每立方米1000元的价格,总价值1100元,其行为以构成盗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第264条之规定,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王某盗窃的木材价格为每立方米500元,总价值在550元,在不构成盗窃罪打击处理的情况下,应适用《治安处罚法》以盗窃公私财物进行处罚,根据《治安处罚法》第49条之规定,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这里所将的林木是采伐后的林木,已失去生态作用。同样是相同数量的林木(换算成立木材积约为1.8立方米),如果王某是实施的是盗伐林木行为,根据《森林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处以林木价值3-10罚款,并责令补种盗伐株数10倍的树木。从以上举例可以说明,王某非法得到的林木数量是相同的,但是侵害的客体和实施不同的手段也就触犯了不同的法律,随之处罚的尺度也是相差甚远,《刑法》和《治安处罚法》都对行为人的人身自由进行严厉的处罚,而《森林法》及《森林法实施条例》只对行为人进行经济上的处罚,明显在处罚尺度的严厉性上不及以上两部法 律。虽然各法之间所调节的行为和范围不同,但从老百姓的角度上并不会去想什么是“法理”,只会去考虑最实实在在的问题,这样就会在产生一个讯号,那就是盗窃采伐后的木材不如去山上直接盗伐新鲜的林木,只要立木材积不够2立方米,一旦被公安机关发现查处,不会被拘留乃至被判刑,只是罚款种树罢了。而作为森林资源的保护者和受益者,我所想到的是(生长的林木)=(生态作用)+(木材),(采伐后木材)=(木材),这些生长着的林木,正在对生态环境发挥着它们至关重要的作用的,但是以上几种不同处罚情况的出现,我个人认为,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极为不利。
同一行为在《森林法实施条例》中处罚标准不一 《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一条二款规定:违反森林法和本条例规定,擅自开垦林地,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毁坏的,依照森林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予以处罚;对森林、林木未造成毁坏或者被开垦的林地上没有森林、林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可以处非法开垦林地每平方米10元以下的罚款。第四十三条规定:未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恢复原状,并处非法改变用途林地每平方米10元至30元的罚款。临时占用林地,逾期不归还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四十一条二款中所指的“擅自开垦林地”是行为人未经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或者经批准后没有按照批准的规定进行开垦。可以理解为未取得林地 的使用权或者取得使用权进行开垦而未按照规定进行开垦。四十三条中所指的“擅自改变林地用途”是依法取得林地使用权的单位或者个人,未经有关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将林地用于非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可以理解为取得林地的用于林业生产的使用权而用于非林业生产。下面就四十一条二款中未取得使用权与四十三条进行举例比较说明。
某农民在未取得任何手续的情况下,在国有林区内擅自开垦林地0.3公顷用于种植农作物,该林地无森林、林木,根据四十一条二款之规定应该处每平方米10元以下罚款并限期恢复原状的处罚;而某人经申请批准在国有林区内承包使用0.3公顷林地(无森林、林木)用于林业生产,但该人将所承包林地开垦用于种植农作物,此行为应适用四十三条处每平方米10-30元罚款、限期恢复原状的处罚。以上两人造成了同样为毁坏0.3公顷林地的危害后果,但是在取得和未取得使用权前提下有着不同的处罚结果,况且取得使用权而改变用途的处罚尺度标准要明显的高于未取得使用权的,合理但不合情。
法律法规不完善,造成执法难
野生林蛙,现在被定义为“三有”动物,即“有重大经济效益、重大科研价值、重大生态意义”的动物,不属于国家及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从药用和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在今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价格也是一路的攀升,一些不法份子也看准了这快蛋糕,想尽办法倒买倒卖,为野生林蛙的正常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但是执法人员在执法中遇到 此类问题时,却苦于没有具体的法律依据而难以履行职责,给一些不法份子以可乘之机。
既然林蛙并未被定义为国家及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那么非法倒卖林蛙的行为就不能适用《森林法》及《森林法实施细则》进行调节,那么适用什么法律法规呢?1997年8月15日,我省颁布了《吉林省禁止猎捕陆生野生动物》,其中第第十六条规定“收购、销售、加工驯养繁殖的非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应由其所在地的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野生动物收购销售加工许可证》后(已办理《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者除外),方可从事收购、销售、加工活动。”这里所指的“非国家重点”从字面意思上讲应该是包含省重点和非国家及省重点,而该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违反本规定,出售、收购国家、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没收实物和违法所得,可并处相当于实物价值5—10倍的罚款。”未对无证出售、收购非国家及省重点陆生野生动物的行为进行标明处罚标准。而黑龙江省颁布的《黑龙江省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中第三十六条和第三十八条都对一般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有着详细的规定,分别规定了“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出售、收购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由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规定权限没收野生动物及 5 其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相当于实物价值10倍以下的罚款、吊销经营许可证。”“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无运输证明运输、携带、邮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由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没收,属国家和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可以并处相当于实物价值10倍以下的罚款;属一般保护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可以并处相当于实物价值3倍以下的罚款;运输、携带、邮寄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与运输证明不符的,没收其超出部分,可以并处超出部分实物价值2倍以下的罚款。”第三十六条款中,只注明的是野生动物,并没有具体针对哪种保护级别的野生动物,这样,就同时适用于各级别的野生动物的管理工作,我省的实施办法中只多了那么几个字,在实际执法工作中就相差千里之外。黑龙江省颁布的《保护条例》第三十八条中对一般保护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运输也有着比较详细的管理办法和处罚依据,这样才能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更好的去履行职责。
在法律不断完善,法制化不断进步的今天,有法可依是执法办案的首要前提,只有进一步的完善法律法规,才能让基层执法工作者更好的履行职责。
第二篇:林业行政案件办理时限规定序 工作事件时限决策
林业行政案件办理时限规定序 工作事件时限决策(责任人)依据
1受案、初查 ≤7日(办案组长依据案源件 上的批示办)《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
第24条(说明:由局办公室统一受理案件)立案决定行政负责人审批
2调 查取 证 询问笔录、现场勘验笔录 ≤10日(办案组长)(综合考量)3 林业技术鉴定 林业局指派《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30条涉案物品登记保存期限 ≤7日 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 《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26条 5 提出林政处罚意见 ≤3日(办案组长)《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31条6 审查林政处罚意见 ≤3日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
7告知 程序处罚决定内容告知 陈述权、申辩权告知 作出行政处 罚决定之前(办案组长)《行政处罚法》第31条告知听证权利(办案组长)《行政处罚法》第42条第1款提出听证权利告知后3日 内提出(当事人)《行政处罚法》第42条第1项(节假日顺延)
10举行听证通知听证7日前(办案组长)《行政处罚法》第42条第2项
第三篇: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中期间总结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中
关于期限的汇总
一、热点词汇:
所属公安机关;案情重大、复杂的;
二、期限汇总:
1、期间以时、日、月计算,期间开始之时或者日不计算在内。
2、期间不包括路途上的时间。
3、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
4、一般的行政处罚决定被处理人不在场的,公安机关应当在作出决定的七日内将决定书送达被处理人。
5、治安管理处罚的被处理人不在场的,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在二日内送达。
6、送达法律文书的顺序:
直接送达——>成年家属、单位负责人、居民委员会代收——>留置送达(拒绝接收、签名盖章)——>委托送达或邮寄送达——>公告送达。
7、公告送达的期限不得少于六十日。
8、当场处罚的备案期限:
(1)人民警察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于作出决定后24小时内报所属公安机关备案。
(2)在旅客列车、民航飞机、水上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在返回后的24小时内报所属公安机关备案。
9、对醉酒人的约束时间不计算在询问查证时间内。
10、对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但不属于被单位管辖的,应当在受理后24小时内移送有管辖权的单位受理,并告知报案人。
11、行政案件移送管辖的,询问查证时间和扣押等措施的期限重新计算。
12、对被传唤的违法嫌疑人,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案情复杂,违法行为依法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13、违法嫌疑人或者被侵害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的,可以在三日内提出重新鉴定的申请。重新鉴定以一次为限。
14、辨认违法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七人;对违法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十人的照片。
15、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扣押物品,应当在扣押后12小时内向所属公安机关办案部门或者公安派出所负责人报告。
16、扣押期限:扣押期限为30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日。
17、对先行登记保存的证据,应当在7日内作出处理决定。逾期不作出处理决定的,视为自动解除。
18、违法嫌疑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公安机关告知后三日内提出申请。
19、公安机关收到听证申请后,应当在二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20、公安机关受理听证后,应当在举行听证的七日前将举行听证通知书送达听证申请人,并将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通知其他听证参加人。
21、听证应当在公安机关收到听证申请之日起十日内举行。
22、追究时效: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其他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23、办案期限: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十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
24、办案人民警察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二日内,将当场收缴的罚款交至其所属公安机关;在水上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抵岸之日起二日内将当场收缴的法律交至所属公安机关;在旅客列车上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返回之日起二日内将当场收缴的罚款交至其所属公安机关。
25、六个月内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或者一年内因同类违法行为受到两次以上公安行政处罚的,应当从重处罚。
26、刑事处罚执行完毕、劳动教养解除或者受治安管理处罚后六个月内,或者在缓刑期间,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从重处罚。
27、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决定期限:24小时内。
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被处罚人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申请之时起24小时内作出决定。
28、收取保证金:保证金应当由银行代收。在银行非营业期间,公安机关可以先行代收,并在受到保证金后的三日内存入指定的银行账户。
29、对外国人拘留审查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对于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
30、对外国人监视居住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对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六个月。
31、对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公安机关应当在二日内作出决定并通知申请人。
第四篇:办理行政案件中如何使用《送达回执》
办理行政案件中如何使用《送达回执》
根据对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情况的了解,送达程序的执行中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送达回执》的使用不够规范。按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和执法需要,决定将《送达回执》作为公安行政法律文书使用。为了统一《送达回执》的使用,规范送达程序的执行,现就《送达回执》的使用提出如下意见,供大家研究使用。
一、《送达回执》的使用范围:
1、不能向被处罚人当面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
2、向行政案件的被侵害人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
3、向被劳动教养人送达劳动教养决定书时;
4、向被少年收容教养人员送达少年收容教养决定书时;
5、向被收容教育人员送达收容教育决定书时;
6、向被强制戒毒人员送达强制戒毒决定书时;
7、向行政案件的当事人送达鉴定书时;
8、向听证申请人送达不予受理听证通知书或者举行听证通知书时;
9、向当事人送达收缴物品决定书时;
10、向当事人送达追缴财物决定书时。
二、送达的方式:
1、直接送达;
2、留置送达;
3、委托送达;
4、邮寄送达;
5、公告送达。
三、送达方式的适用:
1、直接送达。用于向被送达人本人当面送达法律文书。送达的法律文书上设置有被送达人签名栏的,只要被送达人在签名栏签名即为直接送达,不再使用《送达回执》;如果被送达人接受法律文书后拒绝签名,可由送达人在法律文书上注明,视为直接送达。向行政案件的被侵害人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必须使用《送达回执》,不能让被侵害人在行政处罚决定书被处罚人签名栏签名。
2、留置送达。用于向被送达人的单位、住所等固定地址直接送达法律文书时,被送达人拒绝接受、又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形。如无其他人在场证明,不能采取留置送达。
3、委托送达。用于不能向被送达人直接送达法律文书时,交由其他公安机关或者被送达人的领导、同事、亲朋等有关人员转交。
4、邮寄送达。用于被送达人距办案单位很远,不能采用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和委托送达方式时,通过邮件向被送达人寄送法律文书的情形。办理邮寄送达的凭证应当附卷。
5、公告送达。用于被送达人居住地不详等原因,在采取前4种送达方式后不能送达时,通过新闻媒体公告实现送达的情形。选用的新闻媒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以能覆盖被送达人居住地、被送达人应该知道为原则。办理公告送达的凭证应当附卷。在没有采取前4种送达方式时,不能直接采取公告送达。
四、如何填写《送达回执》:
1、《送达回执》首部,要填写送达回执的文书顺序号。
2、“文书名称、文号”部分,应填写两项内容,上面填写法律文书名称(全称),如“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强制戒毒决定书”等;下面填写法律文书的文号,如“×公(治)决字[2007]×号”等。两项内容要同时填写,缺一不可。
3、“送达时间”,填写法律文书送达给被送达人的时间,具体到时。邮寄送达时为交邮的时间,公告送达时为发布的时间。
4、“送达地点”,填写进行送达时的具体地点。邮寄送达时可填写“××邮局”,公告送达时可填写“××报纸”。
5、“送达方式”,填写送达法律文书采取的方式,如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或邮寄送达、公告送达。
6、“受送达人”,填写法定被送达人的姓名。如果是被送达人本人接受的,由被送达人在此栏签名;如果不是被送达人本人接受的,由送达人在此栏填写法定被送达人姓名。不能将实际接收人和法定被送达人混为一谈。
7、“代收人”,在委托送达时填写接收法律文书人的姓名。应由接收人亲笔签名,如果接收人不会写字时,可由送达人填写接收人姓名并注明情况。采取其他方式送达时,此栏不必填写。
8、“代收原因”,在委托送达时填写由代收人代为接收的原因,如“被送达人外出”等。采取其他方式送达时,此栏不必填写。
9、“与受送达人关系”,在委托送达时填写代收人与法定被送达人的关系,如“父子关系”、“同事关系”、“邻居关系”等。采取其他方式送达时,此栏不必填写。
10、“受送达人拒收原因”,在留置送达时填写被送达人拒绝接收法律文书的原因,如“不服行政处罚决定”、“法律文书错误”等。采取其他方式送达时,此栏不必填写。
11、“见证人”,留置送达时填写在场见证人的姓名,应由见证人亲笔签名,见证人不会写字的,由送达人填写见证人姓名并注明情况。采取其他方式送达时,此栏不必填写。
12、“送达人”,填写执行送达的办案民警的姓名,应当由送达人亲笔签名。
第五篇:在巡逻执勤中遇到的问题怎么办
在巡逻执勤中遇到的问题怎么办?
(三中队)
一.在巡逻执勤中遇到群体性治安事件怎么办? 答:及时汇报上级领导,根据事件的性质、起因、规模、危害程度和事态发展,决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控制势态范围,防止事态扩大。拒绝记者采访和向社会透露有关情况;要重点保护党政首脑机关和要害部门的安全。责令无关人员立即离开现场,对现场嫌疑人员进行人身搜查;责令聚集的人群立即解散,如不离去,可通过喊话等方式发出警告,限令在指定时间内按照指定路线离开现场;对于不听劝告、命令仍滞留现场的人,可以强行带离;对于视警告、拒不离去的人群,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水枪等必要的非杀伤性警械,强行驱散。
1.对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要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要积极稳妥地处理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从源头上减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对重大隐患苗头、信息必须严格按照维稳情报信息4A级管理制度逐级报告,不得迟报、漏报、乱报、瞒报。
2.处臵群体性突发事件要慎用警力、慎用武器警械、慎用强制措施,坚决防止因处臵方法不当而激化矛盾,扩大事态。
3.对因企业改制职工下岗、生活困难、拖欠工资、“三乱”、城市管理、居民拆迁、居民安臵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要尽量劝阻疏导,多做化解工作,不能简单地以治安问题进行处理或轻率地采取强制措施。
4.对冲击党政机关、阻塞交通的群体性事件,要以减少损失、避免伤亡、尽快恢复秩序和交通为原则,果断快速处臵。当发生上述情况时,在及时向上级报告、请示的同时,塞阻交通情形必须在20分钟内无条件强行带离现场或予以驱散;围堵、冲击党政机关及要害部门(单位)和阻塞公路干线(包括国道、省道、镇内主要街道)情形必须在30分钟内恢复正常秩序。
5.对敌对势力,敌对分子插手利用人民内部矛盾的违法活动,对有打、砸、抢、烧行为的闹事者,要把握时机,严厉打击,依法严惩,但要尽量缩小打击面。
6.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辖区内发生重大群体性突发事件,管委会相关部门和事发社区及事发单位应随时听候处臵突发事件领导小组调遗,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凡发生区内人员集体上访、闹事,接到管委会处臵突发事件领导小组通报和指令后,党委、管委会有关部门(单位)必须立即在处臵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指挥下,组成有力的工作班子在10分钟内赶赴现场开展化解处臵工作。
7.要严格新闻纪律。对群体性突发事件一般不得宣传,确需作正面宣传报导的,由党委、管委决定,并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准,严防因舆论导向不当恶化事态,影响和引发新的矛盾问题。
二.群体性治安事件现场处置应做好那些工作?
答 :全体公安干警治安队员在处臵群体性事件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人干警察法》和公安干警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接受督察干警现场督查和检察机关的临场监督。要正确区别不同性质的人和事,讲究处臵艺术,注意方式,坚持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应当根据事态的轻重和范围大小,对应做好现场处臵工作;
1.发生小范围静坐、集访、纠缠企业领导人等闹事事件时,秩序维护组、法制宣传组的全体成员及时赶赴现场,维持秩序,设立警戒线,开展现场宣传教育,疏导群众,化解矛盾。侦查取证组部分成员投入,掌握现场情况,侦查控制重点人员。
2.发生较大规模集会游行示威和集访市政府、堵塞出入通道或交通支线、限制企业领导人人身自由的重大闹事事件时,秩序维护组、法制宣传组、侦查取证组的全体成员赶赴现场,维持现场秩序,制定警戒区,开展法制宣传,全面开展侦查取证,密切注意重点人头的动态。交通管理组抽调部分警力对现场周围实行交通管制,分流无关车辆。现场处臵组、调查审查组部分警力结集现场附近待命,随时处臵和审查违法犯罪嫌疑人员。
3.发生大规模集访市政府、围攻市领导、故意打、砸、抢,堵塞公路,致交通中断等严重事件时,秩序维护、法制宣传、侦查取证、交通管理全部投入,维持现场秩序,控制事态,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对重点人头逐个跟踪监视,实行交通管制,分流车辆。
三.在接通报有刑事案件发生该怎么办?
答:巡区负责民警和队员应立即赶赴现场了解的情况;应当根据案情及时进行处理;将情况向上级领导汇报,及时通报在逃嫌疑人特 征,保护好现场,驱散隔离无关人员,拒绝谋体采访和向群众泄漏有情况。四.在刑事案件现场处置应做好那些工作?
答:适时采取紧急措施。抢救人命、排除险情、排除交通障碍、监视控制犯罪嫌疑人等。及时收集现场被保护前的各种情况;注意发现、搜集各种线索,可对目击人员。可疑人和有关证人进行登记以备调查。
五.怎么保护现场?
答:封锁看守现场,布臵警戒,维持秩序。在分局技术组到达勘查之前,应根据现场内部状态和周围环境划定保护区把犯罪现场封锁起来,在保护区周围设岗警戒,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或滞留于现场。
六.痕迹物证该如何保护?
答:无论是室内还是露天现场,对发现的尸体、血迹、手印、脚印、车辆痕迹以及被破坏的物体、作案工具或其他遗留物等,都要特别注意保护,以防止有关的痕迹物证受到损毁。
七.怎样收集。保全物证?
答:在发现有痕迹物证处用粉笔等物圈划出来,以免痕迹物证被人为破坏。如在保护过程中必须移动现场物品时,可将移动前现场的 状况详细记录下来(注意安保人员不得擅自移动现场)。因气候因素影响可能使痕迹、物证受到破坏时,可以用脸盆、塑料薄膜等洁净的遮盖物将其盖住,但忌用带有浓烈气味的器皿物品遮盖
八.在巡逻执勤中遇有交通事故该如何处理?
答:应当立即停车维护现场秩序,通知交警和交通管理部门到场处理;有伤员通知医院救护车到场。把警用车辆停在车来的方向三到五十米,并打开警灯或放至注意反光路牌;
九.交通事故中有人员受伤怎么办?
答:在医院救护车还没到达之前,可根据不同的伤情予以早期处理。对于伤员则不必急于把他们从车上或车下往外拖,而应该首先检查伤员是否失去知觉,还有没有心跳和呼吸,有无大出血,有无明显的骨折;如果伤员已发生昏迷,这时可先松开他们的颈、胸、腰部的贴身衣服,把他的头转向一侧并清除口鼻中的呕吐物、血液、污物等, 以免引起窒息如果心跳和呼吸都停止了,应该马上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如果有严重外伤出血,可将头部放低,伤处抬高,并用干净的手帕、毛巾在伤口上直接压迫或把伤口边缘捏在一起止血;如果发生开放性骨折和严重畸形则易于发现,但是由于穿着衣服有时难以发现,所以不应急于搬动病者或扶其站立,以免骨折断端 移位,损伤周围血管和神经。如果病人发生昏迷、瞳孔缩小或散大,甚至对光反应消失或迟钝,则应考虑有颅内损伤情况,必须立即送医院抢救;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臵。
十.遇到可疑人员该怎么办?
答: 首先通知民警附近巡逻组到场,我们在盘查可疑人员时,在有一定间隔内要求对方出示身份证明;尽量避免太多群众围观。因为如果盘查对象持有武器、凶器、或是爆炸物,会对围观群众的人身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如果盘查可疑人员的同伙混在围观群众里边,也会对我们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因此,盘查可疑人员时,要尽量将其就近带到僻静处进行盘查 十一.遇到可疑车辆该怎么办?
答:首先通报指挥中心查询车辆情况,记录车牌和车辆型号颜色;
拦截盘查车辆时,应在路中设臵路障,执勤民警站在路边明亮处,使用停车示意牌,示意车辆靠边停放,首先要求驾驶人将车辆熄火。注意防止来车速度过快,将我们撞伤。
十二.遇到火灾事故时该怎么办?
答:迅速通知消防队和医院救护车赶到现场,在能扑救的情况下
迅速组织扑救;可利用就近的灭火器和消防水管等扑灭初起火灾,及时疏散围观人群并设立警戒线,转移易燃易爆和贵重物品;火灾扑灭后不应随便清理现场,在公安消防机构调查火灾原因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十三.在巡逻执勤时遇到群众报案该怎么办?
答:先向事主了解具体情况并通知值班民警到场。一般群众求助和纠纷可见机处理;重大案件必须通报上级领导并做好现场的保护和嫌疑人的检查。
十四.在遇有非法集会。游行。示威活动时怎么办?
答:首先了解具体情况通知上级领导,通报大概人数具体位臵和行进路线。
十五.在巡逻执勤过程中处置相关问题时遭受暴力抗法时怎么办?
答;首先要冷静的态度对待和处理,避免事态进步恶化,加强警力支援;确保自己和他人身安全的情况下见机使用警械。
十六.在巡逻执勤中遇到现行犯罪分子,重大犯罪嫌疑人或者在逃案犯怎么办?
答:及时通报警力支援和上级领导,进行跟踪摸底,见机将其抓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