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精神需要的层次性和满足途径

时间:2019-05-15 00:02: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青少年精神需要的层次性和满足途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青少年精神需要的层次性和满足途径》。

第一篇:青少年精神需要的层次性和满足途径

青少年精神需要的层次性和满足途径

李球元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摘要】物质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精神需求是更高层次的需求。青少年的发展需要物质和精神的全面发展。文章从精神需要的层次性特征出发,分析了青少年精神需要的发展现状,并尝试提出了满足青少年不同层次精神需要的途径。

【关键词】精神需要 层次性 全面发展

马克思曾经对精神需要的层次性作过如下描述:“对于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满足需要的一些活动和在满足需要时所用的工具,它们进而会产生更新的需求。” ①可以说,精神需求的层次性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精神需要的层次性

精神需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指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对自我存在认识的一种精神需要,体现的是一种自尊、自知和自爱的需要。在该层次精神需要得到满足后,接着产生第二层次的精神需要,也就是对自我价值认同和自我实现的精神需要。在这一层次,人们开始更加重视自身存在的原因和意义,即开始重视对自身价值的实现和外界对自身能力的肯定等。要想满足该层次的精神需要,应该对物质基础进行良好的准备,使其能够和精神需求进行良好的协调,进而提升人对精神需求的支配和控制能力。当第二层次的精神需要得到满足后,随即产生第三层次的精神需要,也就是人们对自我价值和意义的追求,是他们在自己的成功和快乐被大家分享后的一种喜悦和满足感。如一些成功人士将自己的所学或所得奉献给社会,使社会能够分享他们的知识、财富,一些人会因此受益,而他们也会觉得自己的心愿得以满足,真正实现了自身价值。当然,第三层次精神需要的满足也离不开物质基础作支撑。

青少年精神需要的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层次的精神需要未能得到有效满足。第一层次的精神需要是低层次的精神需要,最主要体现为对青少年生存和成长的基本精神满足。针对这一层次的精神需要,应该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包括家庭氛围的温馨、父母关系的和睦、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等要素。然而,在现实社会中,还存在许多家庭不和谐的现象,使得青少年的精神状况得不到良好的发展,从而影响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尤其是青少年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性格孤僻、饮酒作乐、沉迷网络以及青少年犯罪等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对社会的整体发展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从满足低层次的精神需要出发,改善青少年的精神发展环境,引导和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第二层次精神需要处于边缘地位。青少年的发展最终是为了对自身理想的实现和追求。在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下,青少年对理想的追求范围更加广泛,追求目标也更加远大。他们勇于颠覆传统文化,渴望能够在更新的领域中施展自己的才华。新青少年的这一精神需要主要体现在基本精神需要得到满足后,在养成自尊、自信等性格的基础上,致力于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只有在良好的发展环境下,才能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如果生存层次的精神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就不会产生第二层次的精神需要。当前,很多青少年将精力与热情过多地用于追求物质需要,很少注重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由于社会的拜物主义和消费主义倾向,青少年虽然也清楚精神生活的意义,但在价值判断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以至于偏离主导价值观念。

第三层次的精神需要亟待满足。当前面两个层次的精神需要得到全面满足后,就会产生第三层次的精神需要,也就是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的精神需要。可以说,前两个层次的精神需要分别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第三层次则是青少年的一种享受需要,是体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只有通过回报社会才能体现自身的真正价值,从而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在文化发展的精神喜悦中充实自己的生命价值。青少年所具备的朝气和魄力使得他们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更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去施展自身的才华。遗憾的是,在现实社会中,理想和现实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究其原因,一是青少年的自身定位没有符合社会的发展实际,二是社会分工不均匀现象导致部分青少年错过了一些发展机会。比如在工作中,青少年群体的表现往往过于极端,要么眼高手低,错失机会;要么苦苦追寻却一

无所获;要么在已有的岗位上不思进取,难创佳绩。这些现象充分说明在现实社会中,个人与群体都未能充分重视青少年高层次精神需要的满足。而只有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才能时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回报,青少年的高层次精神需要才能得到满足。一个突出的例子是青少年在就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其心态决定了现实的行为,行为造就了人的本质,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就体现在如何使个人的奉献得到社会相应的回报。只有达到这个境界,青少年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满足青少年不同层次精神需要的途径

低层次的精神需要—关注青少年群体,关爱身心健康。作为青少年发展的基本需要,满足低层次的精神需要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就像对待刚出生的婴儿,只有把前期的哺乳工作做好,才能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出现前期哺乳的疏忽,那么后面的发展就会相当困难。因为时间是不可逆的,错过了最佳的哺乳阶段,后面再多的努力也可能是徒劳。再如,一到三岁是培养儿童记忆力的最佳阶段,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在孩子上小学或者更晚的时候才开始记忆力的培养,其培养结果当然也会有所成效,但是和最佳阶段相比却差很多。同样,在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夯实基础是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部分,青少年的精神发展也要首先致力于满足低层次的需要。

满足青少年低层次的精神需要主要通过关心和关爱他们的发展,在心理和精神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在文化、价值观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下,更多地强调对青少年的人文关怀对于青少年的精神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实践过程中,要在精神上给予青少年更多的支持、体谅和包容,通过理解和分析青少年心理,帮助青少年摆脱心理阴影,实现在精神需要上质的飞跃。因此,在青少年的精神发展中,只有把第一层次的精神需要工作做好,才能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发展中登上更高的台阶。

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培养青少年的道德情操与实践能力。对于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满足,主要是通过教育的方式来实现。在青少年的成长和成才过程中,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接班人的艰巨任务。从文化多元化的角度出发,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多元文化中把握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满足第一层次精神需要的基础上,青

少年也要通过自身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生活。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主要包括人的道德审美、求知、健康、娱乐等方面,只有提供相应的精神产品并转化为艺术形式,以个体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才能满足该层次的精神需要。

通过教育的方式来引导青少年,既能提高他们的道德情操,又可以提升他们的能力。从主观方面来讲,较高层次精神需要的满足主要是对青少年道德情操的培养,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从客观方面来讲,较高层次精神需要的满足主要是对青少年实践能力的整体提升。因此,只有充分把握了主客观方面的青少年精神需要,才能在文化多元化趋势下满足青少年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然后,被满足的较高层次精神需要会刺激产生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从而使青少年的精神生活得到不断完善和提升。

高层次精神需要—实现人生价值,提升精神境界。只有在不断追求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实践中,在低层次和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得到满足后,青少年才能产生并努力满足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实现对精神需要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质的飞跃也就是青少年人生价值的体现,即满足青少年发展的高层次需求。青少年精神需要发展到这个层面就相对丰富了。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同样建立在物质需要的极大满足上,甚至有时,物质需要直接转换为精神需要,给青少年以精神振奋。比如某个商业人士,在从事经商的过程中也能体验到其中的快乐,当然是正当途径的商业活动才能真正满足精神需要,否则只会抑制人的精神需要。

由于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和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人们对精神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变得更加模糊,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对事物的认识出现了很大差异。然而,用一种价值观念来满足其发展是不现实的,只有因势利导地提升青少年能力的发展,强调在实践基础上发展青少年的精神需要,才能促成青少年精神发展的实质性飞跃。因为,文化多元化使青少年在面对自身和社会发展时,考虑的因素往往更为复杂。对此,青少年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化复杂为简单,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发展自身能力。而要实现青少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还要使他们自觉地将实现人生价值与提升道德素质联系起来,在多元文化中寻找人生的价值归宿。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2页。

第二篇:需要层次理论和多元智能

3.2.The Accordance between the Implement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Primary Schools and the Maslow-Need-Hierarchy Theory

On the basis of Maslow-Need-hierarchy theory, in light of the needing theory, it is not uncommon that human have the desire to acquire the security, to obtain the reputation, to get the basic materialistic, to hold them in this regard, be respected, to accrue their knowledge, to achieve self-worth, to pursue the perfect.If students would like to achieve the abovementioned, they will be pushed to create more, to work harder.By virtue of this theory, the article boldly draws this conclusion, in our practical teaching, when teachers meet th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needs, students can bring their potentiality into full play.For the point of emotional development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hey are in a position of immatureness.The multiple intelligences can, to some extent, fulfill the students’ various needs.These activities correlated with the multiple intelligences meet their needs for bi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needs, safety needs, 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s, esteem needs, cognitive needs, aesthetic needs, self-actualization needs.According to these activities referred to the multiple intelligences, students can get a sense of achievement, they can realize their potentials.They can establish a steady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peers.It is a realization of their self-worth.They can attain knowledge and be recognized by others.In the meantime, they can improve themselves in appreciating beauty by being close to the nature, by being exposed to different colors, by observing.More importantly, it can let students have time to play and let them be happy in learning and be excited at play.An old saying goes: All work and no play will make Jack a dull boy.Therefore, it must be noted that play is of vital important in primary English learning and teaching.

第三篇:社会福利和需要满足(完结版)

社会福利和需要满足

读书笔记

行管1101 王兴 2011017206 2008年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由南开大学彭华民老师所著,彭老师是学习经济学出身,后又转入社会工作领域。所以本书主要从经济学角度,对社会福利以及需求满足做出阐述。

彭老师认为:社会福利制度设计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社会需求。需求理论是福利国家危机之后现代社会福利理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满足是社会福利制度、社会政策、社会工作时间的核心。但是,社会福利视角下的需要研究,即少又充满不同观点的争议。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讲的是需求满足问题与社会福利制度。开篇第一章讲的是社会福利视角中的需要。社会福利制度是满足人类需要而存在的,当然对需要的研究是社会福利理论的核心内容。需要虽然是社会福利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需要的研究却受到了很多批评。社会福利中需要的研究多以需要评估为主要内容。一些需要的定义是从社会群体、社会福利的提供者、社会福利服务对象的需要评估中得出的,不是需要的本质性定义。人类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性也使得对需要的理解充满争议。另外,需要也是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对象。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从自己的学科视角出发去研究需要,既带来了思考,也带来了学科迷失。在福利国家危机引起对社会福利制度的反思的时代,以及发展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迅速发展的今天,在社会福利制度受到全球化影响的背景下,我们特别要回顾社会福利视角下的需要研究,讨论需要的含义,对需要的特性等问题也要有重新的思考。

首先介绍了需要分析的前提。即“经济人”和“社会人”假设。社会福利视角下的经济人,包含三个基本命题:第一个是自利命题,即追求自身利益是驱动经济人行为的根本动机。这种动机和由此产生的行为有其内在的生物和心理依据。第二个命题是理性命题,即经济人是一个理性人,他能根据市场情况、自身处境和自身利益去做出判断,在使自己的投入最小化的同时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实现的利益最大化,个人满足也最大化。第三个命题“公共利益的命题”,指要有良好法律和制度的保证,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增进了社会公共利益。“社会人”则与经济人相对。从需求层次上看,经济人追求经济需要而社会人是多层次需要。从利益原则上看,经济人是自利的而社会人是自立和互利相结合的。从理性原则上看,经济人是理性的而社会人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从效用原则上看,经济人是效用最大化而社会人是最适状态。从关系原则上,经济人追求个人取向而社会人则追求社会群体取向。所以在社会人的生活中,市场调节是有限度的市场不是提供需求的唯一机制。所以需要的研究前提是社会人。此外,需要含义也有不同的观点。主要问题包括:1.需要与需求等同。2.社会福利制度的服务对象是社会成员,所以应该在社会成员的行动中研究需要的概念。在社会人的前提下,需要被视为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行为动力。社会福利研究将需要视为在社会中生活的人在其生命过程中的一种缺乏的状态。人的基本需要如果不能满足,这种缺乏状态将损害人的生命意义。与此相关,需求是对某个具体物品的要求。社会福利中的需要特征是自然特征与社会特征、个体性与社会性、主观性和客观性相结合,同时具有普世性。以社会福利制度为背景,需要可以分为终极需要、中介需要和个人需要;社会福利供应者的需要和社会工作者的案主的需要;人类基本需要和中介需要。在社会福利服务的过程中,人类的需要可以分为感觉性需要、表达性需要、规范性需要和比较性需要。

第二章则介绍社会福利视角中的需要研究方法,需要研究方法的发展依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在研究方法论上存在实证主义和意义诠释两大路径。在这两大方法论下发展出了不同的方法和资料收集、分析技术。对同一对象的研究可能因为方法论以及具体方法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论。社会科学从自然科学中学到了三角测量的原理,建立了三角研究方法。所谓三角研究方法。就是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避免同一方法论的缺点。三角研究方法将两种方法论结合,将定量和定性的方法结合在同一个研究项目中。需要研究应注意研究的效度和信度。注意遵守研究对象自愿参加、资料保密、不伤害研究对象的伦理。多数研究只能针对一个或者几个研究问题提出研究发现,因此,过往的研究往往提出新的研究问题。

第三章则清楚地回答了社会福利制度如何回应人类需要满足的问题,通过分析提供需要满足的各种社会产品的分配原则,由马克思提出的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原则表现出了人类在社会产品分配方式的不同。社会福利遵循按需分配的原则提供满足需要的社会产品给社会成员,特别是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例如贫穷者)时,按需分配原则是不二的选择。多伊和高夫提出了需要满足的先决条件和满足指标,在理论上讨论了人类需要满足与社会福利的关系。社会福利制度在提供需要满足的社会产品时有不同的方式,一种是普及性的,一种是选择性的。这两种方式在社会福利的多个领域中有着不同的做法以及争议。第四章从社会权利的角度探讨需求满足问题。社会权利是保障公民需要满足的基本权利。在社会烙印、自立与依赖、自由与社会控制、接受社会福利与工作、参与决策等方面,社会权利的实现依然存在争论。欧盟把消除社会排斥作为实现社会权利的基本内容。研究社会排斥有多元的多学科的角度包括注重社会排斥的过程、注重社会排斥中的行动者和机构、关注不同层次的社会排斥以及从融入入手进行社会排斥的研究等。在本章中,研究者将社会权利与社会排斥结合,讨论了社会排斥的涵义以及社会排斥的类型。这些讨论将对中国城市贫穷人群被社会排斥的因素研究、贫穷的形成(过程分析)和需要(行动者分析)有所帮助。通过前五章的解读可以发现,前五章注重理论。而接下来的章节则注重理论与政策的实践。重点围绕贫困问题展开。在这里重点讲的是“新贫穷问题”的研究。新贫穷问题研究起源西方,产生于20世纪后期。西方新贫困问题的出现主要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前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阵营—欧盟的形成;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国际市场细分,南北差距的扩大;经济结构的变迁,劳动力、资金等从第一产业部门和第二产业部门向第三产业部门的转化;意识形态和社会福利政策的变化等。

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会引出不同的新贫困的内涵。威尔森和阿约拉塔等学者把下层阶级和他们的劣势归入新贫困的内涵。在研究了大城市的下层阶级后他们指出,新贫困社群的特点是依赖福利、无工作、犯罪、与主流社会不融合等。鲍曼则围绕后现代的社会中作为一个消费者的贫困者,而不是工业社会中作为一个生产者的贫穷者。他认为过去的贫穷是从失业的境遇中导出的贫穷的意义,现在是从消费者的裂变中导出贫穷的基本意义。即当消费者没有足够能力,不能购买到足够的商品和服务,不能有在消费文化意义上的幸福和正常生活,他们就被迫陷入新贫穷。

李从住房分配的角度导出城市新贫穷的内涵。认为社会中的利益集团在分配着社会资源,权力和资源因为社会中利益集团的冲突而不断变化。新阶级的产生就是权力和资源重新分配的结果。新阶级的产生也是新贫穷的出现,新贫穷是社会结构发生变迁的标识。

米德提出新贫穷的新政治观点。其认为,今天下层阶级的新贫穷不同于过去的贫穷:下层阶级的贫穷源于机会的缺乏而不是无能力或者不愿意利用机会。改变贫穷的性质在于改变我们政治的基础。

思尔维曼和亚诺维基是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之后社会主义国家制度转型中发生的新贫困研究。他们的研究以意识形态的巨大变化为背景和市场经济导致新贫穷问题的出现。戈登等则强调社会排斥与新贫穷问题的出现。社会排斥理论强调从参与的角度研究新贫穷问题,给贫穷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贫穷是具有社会公民身份的社会成员对于社会活动的参与不足而造成的,他们在劳动力市场、社会服务和社会关系的参与存在不足。因为参与的程度不同,社会成员处于中心或者边缘的位置。贫穷的社会成员在某个向度上因被社会排斥而具有边缘性。

综上所述,对贫穷内涵的理解有种种不同的角度:由绝对贫穷发展成为相对贫穷的观点认为贫穷是持续的、与某个参考群体相比较,仅仅靠本人努力难以改变的生活境遇:结构观点认为贫困问题是社会结构构成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分层论认为贫穷的实质是社会成员因缺乏资源而导致的社会剥夺,是一种生活机会的不平等;文化论认为贫穷问题是一种亚文化;新贫穷论把贫穷用一个历史的连续谱联结,探讨新贫穷与老贫穷的异质;成因性贫穷和定义性贫穷把贫穷的原因和归类放进贫穷的解决框架之中。通过以上对新贫穷问题研究,可以联系一下我国的具体国情,针对改革开放过程中的贫穷问题有很多借鉴的意义。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第四篇:提问要有思考性和层次性

问题设计要有思考性和层次性

——《高山流水》教学案例片段

孔子说:“不愤不徘,不启不发”。教学设计要着眼于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课堂上都应该有一个个纵向的时间意义上的“问点”。只有把握了课文空间上的问点和学生思维时间上的问点的“时空交叉”,才能真正做到问点的优化。

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反复推敲,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设计的问题要适当、适度和适量。

在执教《高山流水》一课前,有学生问:“俞伯牙最后为什么要破琴绝弦?他还可以另找知音啊!”可见,学生对知音的理解只停留在了音乐的范畴。对此,我在教学时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师:我们了解了这个故事,你们想想文中哪里可以看出钟子期是俞伯牙的知音,请划出有关的句子。

(生自读,划句子后交流)

生:我从这句话: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手鼓琴!巍巍乎若泰山。”中可以看出。因为俞伯牙心里想着高山,弹出乐曲,钟子期听到琴声就能想到高大的泰山。

生:“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从这句也可以看出。因为,伯牙弹表现流水的曲子了,钟子期就好像见到了江河。

师:那么钟子期为什么能成为伯牙的知音呢? 生:我觉得钟子期很会听音乐,他能听懂。生:我认为钟子期的音乐鉴赏水平很高。

师:难道其他人都不懂音乐吗?仅仅会听音乐就能成为知己吗?(学生沉思了一会儿,继续交流)生:他们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生:钟子期能猜到伯牙内心所想,说明他很了解这个朋友。师:对呀,心意相通,彼此了解才能成为真正的知音。因此,当俞伯牙知道钟子期死了,非常伤心。在钟子期的墓前,他吟唱一首诗2 歌。

(出示俞伯牙写的歌,师生同读)

师:在此之后,他破琴绝弦,以谢知音,因为人生难得知音。现在人们常常用“知音”来形容哪些人?

生:心意相通、志趣相投的人。生:如刘翔和他的教练刘海平。生:还有马克思和恩格斯

师:对:老师希望你们从中能懂得知音难求,友谊可贵的道理,也要珍惜与好朋友之间的友谊。

(学生频频点头)

这个片断中我提问了四个问题:(1)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钟子期是俞伯牙的知音?属微解答距的问题,一般由中差学生回答(2)钟子期为什么能成为俞伯牙的知音呢?属长解答距的问题,一般由中等生回答(3)仅仅会听音乐就能成为知音吗?属长解答距的问题,一般由中等或优等生回答,(4)现在人们常常用“知音”来形容怎样的人?属新解答距的问题,一般由尖子生回答。

这四个问题目的清晰,层次分明,引导学生由“文”及“道”,从“内容”到“内涵”,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在教师问题的驱动下,透过语言文字,去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讨论中,感悟中对“知音”的理解趋于正确,从而懂得“知音难求,友谊可贵”的真谛。

由此可见,教师的问题不在于多,而在于问题的思考性和层次性。

第五篇:有关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以此为契机,我们应该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合力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一、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他还强调:“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些论述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从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些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形成的理论基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还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了科学的价值判断标准。有了这种价值导向和判断标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会更加彰显魅力,社会主义荣辱观就会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亿万人民的精神动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中的集中体现。共同的理想是一个民族团结奋斗的目标和追求,没有理想和追求,就没有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摆脱贫穷落后和挨打的局面,走向富强民主和文明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梦想和追求。我们党经过艰辛探索,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

(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要体现在民族实践和活动中,体现为不同的时代精神。当前,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突出体现在改革和创新的时代精神上。中华民族勇于改革和创新的精神,是实现全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源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也是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导精神。因此,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主旋律。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使全体公民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明风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支撑。

从以上论述可知,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主要内容,因而作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来自学校的道德教育和家庭与社会的影响。现阶段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方式不健康。青少年人生的成功和失败与家庭特别是父母的言行、教育方法、责任等密切相关。但是,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许多父母无原则的溺爱、迁就子女,使其从小就养成懒惰、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惯。他们在生活中稍不如意,便采取各种极端方式进行抵制反抗,严重者甚至离家出走,使极少数未成年人养成极端

自私自利的性格,无法与别人交往、无法和社会沟通,这些孩子不懂得爱的艰辛,对于被爱似乎很麻木,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更别说关心社会了。同时,一些家长思想观念、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其在教育方法上简单粗暴,缺乏与子女的沟通,或者由于当代社会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大,许多父母无暇顾及对子女的教育等现象,所有这些不健康的家庭

教育方式阻碍了孩子感恩意识的萌生,也阻碍了青少年思想道德的良性发展。

(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软弱乏力。目前存在的社会不净、家庭不管、学校不力的状况,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软弱的主要原因。担负着重要职责的中小学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同样显得无助和乏力。一方面,学校自身存在教育偏位德育与智育失衡的问题。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不得不把抓教学质量摆在突出的位置,使思想道德教育课的课时经常被其他课程所挤占,而且也忽略了传统美德课,造成孩子们对我国优秀传统的不了解。另一方面,学校重视德育的理论灌输,轻视道德的实践教育;重视道德规范教育,忽视道德信仰教育。由于道德教育的理论、内容只有通过实践内化为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才能推动青少年道德素质的提高,而道德实践活动恰恰是我国青少年所缺乏的。

(三)青少年思想行为功利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除了学校德育教育的缺失、父母不良言行的影响外,现实社会中的腐败现象、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因素也严重腐蚀了青少年的思想,导致青少年思想行为功利化现象明显。社会是青少年最好 的老师,上述现象对青少年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教育和现实的落差,不但导致青少年信仰的失落,而且也是青少年极端自私行为、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形成的现实根源。当前,部分青少年对社会以及人生缺乏理想与信念;爱国主义精神缺失,民族精神淡薄;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以及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知之甚少;对民族英雄、模范人物缺乏仰慕之心

和应有的敬重,而更多的是对现代影视偶像的盲目崇拜与追逐,出现了价值观念错位的现象。

三、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全社会一起来关心、支持,形成学校、家庭与社会的道德合力,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一)发挥家庭道德教育的基地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青少年人性和理想的养育所,因此,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言谈举止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都在塑造着孩子的心灵。孩子们对是非美丑善恶的最初判断,常常是从父母那里获得的。那些为人正派、积极进取、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父母,会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人生榜样。相反,那些消极度日、自私自利、愚昧无知的父母,只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关爱而不溺爱”,父母的爱应该给孩子温馨的感觉、做人的真谛、自我锻炼的环境、克服困难的勇气、正直高尚的人生观来体现。同时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经常沟通感情,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惑父母亲应与孩子共同观赏积极健康的文艺作品,提高孩子的审美和辨别能力,懂得一个人的美不在外表而在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充实的知识、健康的体态,文明的举止言谈。这样的爱才能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二)坚持学校教育的导向作用。如果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学校则是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关键场所。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课堂,要把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摆在首位,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力军,教师的言行不仅反映教师自身道德水平的高低,而且时刻对学生具有潜在的影响力,这就是所谓的“身正为范”的教育影响力,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都要自觉地把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放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以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品行和人格魅力教育和影响学生。同时,紧紧围绕着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实守信和为人民服务的重点,不断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要不断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使学校的德育课程成为广大青少年学生喜爱的课程,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渠道。学校必须保证德育课程的课时与质量,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德育课程,定期检查该课程的进展以及效能。因此,要尽量在其他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并将之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使其无处不有,无时不在。

(三)净化社会的道德教育环境。社会环境的净化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学校育人的“小环境”必然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为此,一是要加强研究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大众传媒和网络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尤其是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大。网络由于其快捷和便利的特征,为青少年获取知识和信息创造了条件。但是,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和复杂性等特征,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如果管理不好,一些有害信息就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有的青少年因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如何深入分析和研究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牢牢掌握网络教育的主动权,已经成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二是要加强社区教育。社区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养育的主要土壤,青少年生活的社区应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全面关怀。它不仅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完善的社区环境和充分的活动设施,而且对家庭、学校的教育进行监督。社区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要整合各种资源,精心搭建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活动平台,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互衔接。因此,要转变教育观念,掌握科学方法,着力营造培养孩子良好心态、健全人格和道德修养的育人环境。

有关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下载青少年精神需要的层次性和满足途径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青少年精神需要的层次性和满足途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