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教育博客的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教育博客的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与探索》 课题研究报告
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课题组
《基于教育博客的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与探索》 课题研究报告
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课题组
一、研究背景
1.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专业素养成了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瓶颈。信息时代知识的不断更新,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严峻地挑战。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一个引起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但现实中,教师的自我专业成长面临着很多的困惑和障碍,如,所受的理论教育与实践脱节、缺乏自我发展的热情和动力、个体经验得不到尊重、缺少话语权等等。而传统的教师培训不能令人满意地解决上述问题,这就需要寻求一些有效地促进教师自我专业素质提高的新策略。
2.南山实验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一级学校。为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学校重视信息化教育环境的建设和师资队伍的培养,建成了面向管理、面向教师、面向学生的校园信息网络系统,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但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浓茶冲淡”,教师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学校要“可持续”发展,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关键。
3.博客的出现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它在技术上的低门槛,在情感上的人本化,在使用上的开放性,在经济上的优越性,使它不仅具备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联系,也具备了教师接受这一社会性软件的现实可能性。技术上近乎零障碍的博客,透露着“零距离”的人文关怀,使博客具备了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在博客平台上教师可以记录自己对教育的思考,在不断地阅读、书写、积累、交流中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丰富充实自己,让自己成为一名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二、研究内容
1.教育博客支持下的校本研修活动: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本课题拟通过教育博客为教师的研究活动搭建一个自主平台,拓展传统校本研修的渠道。
2.基于教育博客的叙事研究:通过叙事研究,让教师记录发生在身边鲜活的课程故事,从而促进教师对教育教学的反思活动。
3.教育博客支持下的家校沟通:以教育博客为纽带,搭建学校与社会的沟通桥梁,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教育,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谐发展。
4.博客支持下的学生学习叙事、生命叙事研究,让学生书写自己的成长故事。
5.基于教育博客的专题研究活动:以博客为平台进行专题研究活动,为研究活动搭建新舞台。通过博客记录专题研究的实施过程,让师生的行动研究显性化,让学习者和研究者能及时了解到研究的状况,通过适时的评价反思,及时调整研究策略,让专题研究活动更有实效。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目的是通过质的研究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因此,本课题主要采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教育叙事报告法。这是本课题的主要方法,参与研究者要围绕教育话题连续地撰写教育故事,忠实地记录,认真反思。
2观察法。参与研究的主体是教育一线的教师,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学校教学,教育故事的素材主要通过教师实践观察所得。
3访谈法。教育叙事是一种随机的质的研究,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也应该有专题研究,访谈是研究中必要的。4归纳法。教育叙事研究获得某种教育理论或教育信念的方式是归纳而不是演绎。也就是说,教育理论是从过去的具体教育事件及其情节中归纳出来的。
5头脑风暴法。利用网络平台,共享教育叙述故事,是我们课题研究的特点,通过网络的交流,对教育进行集体反思,见仁见智。
6.文献研究法。我们要从多渠道,多角度搜集资料、信息及国内外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借鉴他们的经验教训,结合本校实际找到新的生长点,防止重复研究,尽量少走弯路,为课题研究保驾护航。
7.调查研究法。我们将跟踪实施的全过程,包括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博客在教师专业化成长所发挥作用的调查研究等。力求以量化的方式,科学的数据、事实性材料,评定前阶段工作,启动下阶段工作。8.经验总结法。在每个阶段研究后,通过阶段总结,全面回顾和评价前阶段的各方面得失,用以指导下一阶段的工作。在课题全部结束后,为求为课题的整体效益和拟订推广延续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改的实施推广唤醒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意识,越来越多的教师理性地认识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从理论上讲,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知识的广博精深和技能的熟练程度;二是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认识和提高,是建立在对教师自身教学实践反思的基础上,特别是借助于教育理论观照下的案例解读,逐渐积累而成的富有个性的教育实践的见解与创意;三是教师专业发展不仅要通过教师个人的学习与实践反思,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师群体中形成合作的专业发展文化与模式。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2.教育叙事研究 许多案例证明,专家型的教师都善于在行动中获得知识,他们能不断反思自己的经历并对自己教与学的理念提出质疑。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不断地去激发和唤醒教师研究和发展的欲望,锤炼教师的教育教学智能和技能,才能对自己的发展有帮助,成为专家型的教师。对于一位追求成功、善于反思的教师来说,每堂课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要设置不同的情境,要面对学生的不同反应,教学中的每次师生互动、教学冲突都会激发新的思考和创造。教育叙事就是对教师的日常行为背后所内隐的思想,教师的生活故事当中所蕴涵的理念进行研究。对于教育科研来说,这些从教师自身实践衍发的案例、思考和经验具有专业理论研究无可比拟的针对性、真实性和情境性。这些鲜活的案例胜过任何枯燥的理论和说教,是促进教师成长、丰富自我的宝贵资源。3.教育博客
博客,来自英文Web log,中文的意思就是网络日志,本义是指网络管理员对网络运行情况的记录,音译为“博客”。这是一种通过技术实现的在互联网上公开发表以时间为顺序的日志。但是博客的发展很快超出了这个定义范畴,并席卷整个网络世界,由此2002年被称为互联网的“博客之年”。许多教育技术工作者意识到博客对于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全力推进博客在教育中的应用。
相对于个人网站、BBS,博客是学习过程和思维经历按时间记录的工具,更关注个性化的思想、方法和过程。通过博客能够建立起学习型自组织(实践社团),有共同的关注点,并通过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相互影响,加深对这一领域知识的理解和思考。博客的优势使之与教育叙事研究有一种天然的契合。博客可以作为个人电子档案系统,用来写日记、收集资料,写教学反思,写读书笔记等,并且易于对内容进行分类管理;可以作为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以及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博客还可以是教研组、课题组的虚拟教研平台,在网上探讨教学和研究、合作编写教材等。
五、研究成果
(一)开发博客平台
2003年末,我校便开始了基于博客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并在“博客动力”上开辟空间建立了“南山实验学校博客联盟”。随着我们的研究和运用的逐步深入,师生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公网上开展研究制约着我们博客团队的进一步发展。2004年9月,我们在学校服务器上搭建了属于自己的博客平台(http://61.144.246.3/txy/blog/)。我校博客平台是采用oblog进行开发,分教师系统和学生系统,经过近2年的运行,系统稳定,师生参与量也越来越大。
博客平台为教师专业发展、学生成长、家校沟通搭建新的平台。它为建立“基于博客的学习共同体”提供了物质保障。随着运用的深入发展,我校的教育博客平台受到了国内知名专家以及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的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在全国在“全国第二届中小学主题特色网站评选”、“2004年全国教育技术协会年会”上我校的博客平台均获一等奖。
运用数据统计(表1)分类
博客(个)
日志数(条)
评论数(条)
留言(条)
浏览量(次)
教师博客
189
14001
68034 2653
8380665
学生博客
1006
18450
8133
1104
8381804
(二)形成了基于博客的多种运用模式
我校“校园博客”经历了“教师博客-班级博客-学生博客-家长博客—专题博客”几个阶段的发展。随着运用的深入,我们不断赋予博客新的内涵,不断创新博客运用的模式。在教师专业发展、班级管理、教学管理、专题研究、学生成长、家校沟通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把博客作用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让博客改变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促进师生终身学习。
(1)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平台
博客的出现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了一个自主平台。在实践运用中老师们真切地体验到了教育博客对自身的促进,很多老师自觉自愿地运用教育博客。大家在博客中记录自己对教育的思考,在不断地阅读、书写、积累、交流中促使自己不断成长。在博客中书写已经成为很多老师的一种习惯,可以说博客为教师的“二次成长”提供了契机。在近2年的博客之旅中,许多老师在博客中撰写了大量的教育叙事、教学论文,形成了多个鲜活的课程案例。多个老师的博客在评比中获奖,文章在各级杂志上发表。1.博客: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
叶澜教授教授说: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实践证明,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性因素。教师主体意识觉醒,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也只有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才能有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才能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我校老师拥有了自己的博客后,便开始阅读和书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只有不断学习生命才有意义,头脑才不会干涸,也才可能永远做一名思考者。在博客中老师们把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读书笔记以及对学生的指导等记录下来。有了自己的博客,心里便开始有了一种对学习的渴望。博客唤醒了老师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真正的存在”。[案例1]:教师感言
能在互联网上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是我的梦想,而今天这个梦想在“博客”中实现了。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教育博客”,我们有了更多创作和创造的冲动,甚至有了一种小小的“成就感”,我们学会不轻易打发教育生活中发生的问题,学会将自己怎样行动、怎样思考的故事说给更多的人听,讲给同事们听,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当你在“释放”这种所谓只属于自己的东西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整理自己的思想,升华自己的思想,当不经意的交流与碰撞之后,蓦然回首:你会突然发现,你又长大了。(数学老师:战利)
怀着一颗好奇心,在博客上流连,申请一方属于自己的免费空间,置身于梦幻秋天的背景下,设置自己喜欢的几个栏目,于是我便拥有了博客。当我学会第一次往博客中添加文章的时候,兴奋得无法入眠。我想:平素与网络无缘的我也终于拥有了一个网上家园。一个可以让我任意挥洒激情、记录人生轨迹的网上家园。感谢博客给我一块自由的空间,让我自由展翅飞翔!漫漫教学路,博客伴我行。(语文老师郑中春)
两年多来,老师们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大量的主题日志,最高的发表了近600篇。在博客中大家不断地阅读着、书写着,在阅读书写中释放心情,这让老师们感到学习竟如此快乐。2.博客:让学习、反思成为一种习惯
在与博客“亲密接触”的日子里,老师们深深地感觉到博客对教育的促进,对自身专业化成长的帮助。但在最初始阶段,大家也只是摘录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很少有经过自己思考的原创日志。随着对博客的认识加深,以及浏览“东行记”“惟存博客”等著名博客所受到的启示,老师们也试着把自己在教育中的思考及时记录下来。这样在博客里面“写-录,思-享,品-学”,在不断地积累中感受着学习的乐趣。在博客里写作已经逐渐成为老师们的一种习惯,这样的习惯让大家慢慢学会思考。
经过自己的努力,很多老师的博客开始受到国内教育同仁的关注。于是,大家便开始关注自己学习的质量。在此后的学习中,很多教师不再一味地追求学习的速度,而更注重自己学习的质量。
[案例2]:
付亚莉老师是一位工作近10年的“老教师”,作为一名教师她始终找不到自己应有的“位置”,面对教育她曾经感到迷茫。自从拥有了自己的教育博客后,她便开始写作,在不断的书写中找到了“丢失已久的自信”。书写让她更加关注教育,关注自己的心灵。在她近2年的“博客之旅”中,书写了20多万字的教育叙事和教学反思,并有多篇文章发表。从此她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做教师的快乐!
(付亚莉老师的博客:http://61.144.246.3/txy/blog/blog.asp?name=fyl)
粱宝清是一名有20多年教龄的英语老师,她是一位责任心很强的老师,但面对网络她却总有一种“排斥感”。在实践中很不愿意运用网络来开展教学活动。我校开展“校园博客”的课题研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她也不接受博客,总认为用网络开展教学是“不勿正业”,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当周围的老师都在眉飞色舞地谈论博客所带来的变化时,梁老师也慢慢受到感染并开始运用博客开展教学活动。在运用中梁老师真切地感受到了博客所带来的快乐,于是便一发不可收拾,“迷”上了博客。如今,梁老师的博客已经成为热门博客出现在“博客推荐栏”中。
(梁宝清老师的博客:http://61.144.246.3/txy/blog/blog.asp?name=lbq)3.博客:在交流分享中成长
由于博客具备“发布、分享、交流”的功能,它让学习者把自己的学习与周围的群体交流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进行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思想共享、生命历程共享。
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每一个BLOG,都是跳动着的一颗生命,是闪烁着的一束火花。生命彼此感应,火花彼此碰撞„„(庄秀丽语)。在这个团队中我们是一帮志同道合者,一帮充满理想和激情的教育人,在“一路前行”!因为志愿,因为相信,我们主动努力、认真去做,我们全身心投入地去做,这样做出来才有品位和质量。
在我校“校园博客”的研究中,我们着力推动“博客联盟”的建设,经过努力,已有近两千人加入到我们的“教育博客联盟团队”中来。在这个Blog学习共同体中有一线老师、有学生、有家长,还有高校的专家教授,我们在一起交流、一起分享、一起感受着学习的快乐。(2)教学研究的管理平台 在实践中,很多教师把博客作为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的平台。在博客中老师给学生学习目标、学习途径和学习方法。同时,为学习者提供了学习资源和实时讨论交流的方式。这样教师就可以有效地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基于资源的网上学习。
[案例3]:课前预习
郑中春老师运用博客开展教学工作,她更关注在博客中组织学生进行课前学习。在博客中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介绍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前学习活动。我的博客是一个网络化学习的平台,为了实现和学生的实时沟通,上好每一节课,我都会在学习之前布置预习。以往的预习,要求比较空泛,内容比较单调。多数只是让学生提前多读读大课文,最多认认生字等。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的欲望,也没有主动参与的空间。自从有了博客,我可以实现课前预习的综合功能。
1.资料呈现:我的语文教学基本上实现了大单元学习,即根据教材内容所写内容,实现重新组合。把内容相近的文章整合在一起,重新确定主题。如本学期我们把写祖国风光的文章整合在一起,重新定为《祖国山水美如画》;把历史文化的文章重新整合,定为《中华上下五千年》;把写动物的文章整合在一起,取名叫《动物快乐大本营》;把写植物的文章整合在一起,叫《植物世界面面观》;把写世界风光的美文整合在一起,统称《天下奇观》。于是每一单元学习之前,都需要学生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于是我便把于课文相关的资料陈列出来,让学生有选择地阅读,课前拓展阅读,方便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如我们在学习中国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前,我便把中国上古时代地神话故事往博客上陈列出来,让他们提前阅读。在博客上出示这样的预习提示:中国上古时代有许多神奇的传说,你知道多少呢?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嫦娥奔月、神农尝百草、精卫填海、刑天舞干戚等神话传说你听说过吗?赶快读一读吧?或者自己去查一查,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讲给爸爸妈妈听,明天来到学校再讲给老师听。
2.网站链接:还是以神话故事为例,我陈列的神话故事毕竟有限,于是为了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阅读需求,我会把精彩的神话故事网址链接到我的博客上,学生只要轻轻点击,就可以实现网络阅读。避免了学生在网上搜索的盲目性。如: http:// 3.预习要点:另外我会通过博客把学生预习课文的要求发到网络上,学生看到就会按要求回复于我。如我在上《中国古代文化》单元时,第一篇精讲课文是《孔子拜师》,我便在博客上提了如下预习要求:熟读课文,问问爸爸妈妈孔子是谁?他的老师又是谁呢?上网搜索关于孔子和孟子的生平,收集一个关于他们的故事,回复到老师博客上。孔子和老子都是一代宗师,他们写下了教育的千古名言,你知道哪些呢?结果同学们在我上课之前,到处去搜索阅读关于孔子和老子的故事,回复的帖子也让我大开眼界,有许多故事是我所不知道的。这些知识单靠读读课文是不可能知道的。在教学实践中我只是把课文当成一个点,语文课前的预习和课中课后的拓展才是由课文走出的一个个不同层次的面。学生每学一篇课文都能由点及面,时间长了能不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阅读面吗?学生逐步养成了博览群书,跨学科学习的好习惯。大大提高了阅读量和阅读能力。
郑老师巧妙地运用博客组织学生开展课前学习活动,丰富的学习资源为进一步的课堂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知识面会越来越宽,学习能力也会逐步提高。[案例4]:课堂探究互动学习
朱静老师也创造性的运用博客开展课堂教学的探究活动,在博客中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置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基于问题的探究性互动学习。
课堂中,我通常采用一带多的形式授课。即以课文为载体,精讲一篇,带出多篇阅读。把课型分为精讲—泛读—浏览。在浏览略读课中,我会在课中合理利用博客适时把学习的重点问题提交上去,让学生在阅读中碰撞,在合作中解疑,在博客交流中提升。比如在学习《名人故事》单元时,第一课时精讲《孔子拜师》后,同学们了解了一些学习的方法,通过读名人故事,了解了名人的品质,并在阅读中积累了一些好词好句。
第二课时是泛读课文,我把学习要求提交到博客上,组织学生分组学习,让学生在博客上进行讨论,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要点。学生经过自学讨论,合作解疑,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博客上回复。几篇文章的学习就这样在一节中完成了,这充分体现了网络学习的高效益。这是我放在博客上的学习表格。课题
名人
故事内容
好词好句
读后感受
灰雀
小摄影师
奇怪的大石头
我不能失信
孔子拜师
成功之路
朱老师以问题为纽带,组织学生在博客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活动,让所有学生参与讨论交流,围绕问题进行学习,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得到提高。(3)班级管理的自主平台
传统的班级管理,主要是依靠几个班干部和个别健谈的孩子。大部分学生坐等观望,尤其是班级中的中等或内向的学生。怎样唤醒孩子们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这一直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博客的运用为班级管理开辟了新的渠道。我校很多班主任建立了“班级博客”,运用博客进行班级的建设与管理。让学生对班级进行民主管理,让所有孩子都有话语权。这样,学生的民主意识逐步得到培养。[案例5]:班级的凝聚力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张思浩老师为班级专门开辟了一个班级博客:“童年的足迹”,说起这个班级博客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
随着博客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运用,学生也越来越喜欢到这里来逛逛,班级博客已经成为我和孩子们交流的乐园。一天下午,我看着原来的班级博客的名字“麒麟部四年级二班班级博客”总感觉有些扎眼。记得特级教师李镇西也曾给自己的班级起过很好听的名字,于是我打算让孩子们自己为班级取个有创意的名字。就这样,我在班级的博客上发了一个题为“为班级博客取个好名字”的日志(http://61.144.246.3/txy/blog/more.asp?name=qlse&id=9902):“哎,我们班级博客都创建这么久了,还没有一个好名字,大家谁有好主意?我们一起来为班级博客取个好听的名字吧!”于是孩子们开始行动起来,两天时间这个日志访问量就达到了1000多次。很多朋友、家长,还有同事也参与进来讨论了。
学生经过思考提交了很多的名字和口号:先锋班级、快乐城堡、快乐学习天地、缤纷学习天地、浩瀚的天地、快乐小城堡、快乐大家庭、书的王国、童年的足迹、只有幸福的乐园、畅所欲言、敞开你的心扉等等。不难看出学生对这个班集体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他们感到在这里是快乐的,这里有很多的知识吸引着他们,他们有着充分的言论自由。再看看他们给出的口号:与书籍把臂同游,和知识畅游世界;学习是最重要的;童年的梦园,书籍的世界;书籍与人为朋,五(2)与人为友;书籍的家园,知识的海洋;轻松上课、快乐生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望,他们也把学习当成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最后在众多的建议中我们确定了自己的班级博客名:童年的足迹。我们的班级理念:邀书籍携臂同游,伴知识畅游世界。这样的名字和班级理念,能否获得同学们的认可呢?在随后的一个题为“我们的班级博客名字改完了”的帖子中可以看出他们还是感到很满意的:
这个名字的确起得很好呀!大家加油干吧!争取让我们这个改了新名的博客登上“高峰”!(郑培鑫发表评论于2005-10-28 19:02:11)
名字取的真好!让我们把班级博客做真正的好起来、名副其实吧!(伍维发表评论于2005-10-29 10:16:20)
通过在班级博客中的“起名活动”,激发了孩子们自我管理的意识,他们为自己能在这样的班级中生活而感到自豪。运用博客的开放性,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学生感到自己就是班级的主人,学生“主人翁意识”也越来越强。
很多教师运用博客进行班级信息发布、激励学生、开展主题班队会、学生资料管理等。崔国秀老师在她的发表文章中的一段话道出了用班级博客进行班级管理的真谛:通过网络化班级管理,我深刻感到网络推动了学校办公自动化的进程,把班主任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时间从事更有创造性的工作,可以说网络班级管理是放飞学生心灵的有效手段,是育人工作和信息技术结合的一大途径。(4)家校沟通的桥梁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与家长经常性的交流、反馈。可以说有了沟通才有理解,有了理解才有真正的教育。而传统的家校沟通主要是请家长来学校、家访活动、开家长会、电话联系等方式,而博客跨时空的优势给传统家校沟通有力地补充。
[案例6]:
周苑青老师是一名工作仅一年的大学生,但她的工作很快得到学校和家长的认可,这一切得益于博客。周老师坚持运用博客开展家校教学互动,学生和家长都深深地喜欢上了她。BLOG,使我的教学工作如虎添翼,并取得显著成效。辛勤的付出换来了我所期待的回报。爱上我的博客,爱上我的英语课的孩子们多了起来。上课时他们高高举起的小手,朗朗的读书声,他们见到我时的欣喜表情和热情拥抱,让我快乐无比。家长们纷纷打来电话报喜讯,二(3)班黄跃的妈妈说:“周老师,您真有办法,我儿子一年级时最不愿意学英语。现在您来了后,他经常听写拿满分。而且有几个晚上为了准备第二天的听写直到十一点后才肯睡觉。”2(4)班丁伊妈妈说:“周老师,我女儿每天回来都跟我说英语课有趣的事情,她变得爱积极发言了。”2(1)班的陈雪姿妈妈在博客上留言说:“周老师,您的付出,我们家长都看在眼里,很庆幸孩子能碰到您。”2(3)班王殿阳妈妈在博客上说:“周老师您好!孩子越来越喜欢你,也越来越喜欢你的课,我们作为家长非常高兴,通过博客也可以了解你,你的留作业方式,作文大王和英语宝贝的评选,我觉得很有创意,你是一名很有才华并且非常负责的好老师,我为我的孩子能够成为您的学生而感到自豪!”2(3)班陈佳爸爸留言说:“周老师,您好!读了您的文章和博客,很有感触:教育无常法,用心,用爱,宽松的环境,孩子的潜能真的很大。”
家长们欣喜而至诚至真的留言告诉我:是博客,在创造了教学新观念的同时,也创造了师生间的默契,更升华了我自己的能力。
(周苑青的博客:http://61.144.246.3/txy/blog/blog.asp?name=zyqbbq)[案例7]:博客—家校沟通的心桥 刘晓蓓老师是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对班级管理以及与家长沟通交流没有经验。但她坚持通过在博客中给学生和家长写信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
和家长打交道是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之一,也是一个很复杂的工作。稍微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发生误会。
我利用博客给家长写信的方式与家长沟通。每封信的侧重点都不同,基本上是针对某一个时期,班级工作中发生的问题、教学的重点而写的。在第二封信中,我主要向家长们介绍了开学初教学方面的重点,介绍了一下“八岁能读会写”的实验理念和具体的操作方法,以及需要家长们配合的地方。信发出去以后,家长们纷纷阅读,有些还进行了回复。有家长在回复中说:“刘老师:您好!由于出差刚回到深圳,昨天才见到您,但看着您不停的忙碌着,实在不好意思打扰,听着您的嗓音都有点哑了,我不由得感触很深,在此只能向您道声"您辛苦了!今天刚看到您这封对工作充满信心,对孩子充满爱心的信,作为家长,我们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放心,在今后的日子里,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共同为孩子们茁壮成长,出类拔翠而努力!”家长们非常喜欢这种沟通方式,回复说:“ 刘老师,你好!非常谢谢您在百忙中给我们回信,让我们及时了解到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作为家长看到孩子上小学了既是开心也很紧张,所以总想在工作之余尽力帮助孩子,同时我儿子也很开心,他也很有兴趣学习,每天放学回来也会及时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学习。”。
通过一封又一封的信,我感到家长和我的心贴进了,对我的工作更理解了,相处起来也愉快多了。真的非常感谢博客这座心桥,把我的工作变得更舒心更开心了。
从周老师和刘老师的行动可以看出,她们的付出得到了回报。通过博客平台,家长们能及时了解到了老师工作的艰辛,从而理解老师的“用心良苦”。因为有了彼此的理解,家庭教育才能与学校教育保持协调一致。(5)学生成长的摇篮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告诫我们,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应从人生命深处唤起沉睡的自我意识,这是个体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的觉醒。网络时代的教育要求教育应以网络为背景,以网络为手段,以网络学习为人的一种学习方式,去唤醒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自身的认识和学习活动中强化和完善自主意识。
随着我校“校园博客”研究的深入,学生也踊跃参与到博客行动中来,纷纷建立个人博客,并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学生博客。博客成为记录学生成长的“电子档案袋”,是学生自由、健康成长的摇篮。
[案例8]:周瞬柯快乐成长网志
周瞬柯是一名三年级的小男孩,别看他才三年级,他用博客来学习已经有两年多的历史了。他把他的博客经营得红红火火,吸引了很多老师和同学的目光,可以说他是我们学校出名的“博客明星”,很多学生都很崇拜他,包括高年级的孩子。近两年来,周瞬柯同学坚持在他的博客中书写自己的学习故事、数学日记等,他的作品也多次发表或获奖。博客给他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让他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周瞬柯的成长离不开她妈妈的支持:
Blog对我并不陌生,而第一次接触教育Blog却是缘于儿子对Blog的热情和期盼!
记得当时儿子回家给我推荐朱老师网志时说的一句话:妈妈,朱老师的网志可美了,简直就是一个童话世界!我也要搭建一个属于我的王国!说干就干,从给网志取名、到注册,一气呵成!“周舜柯快乐成长网志”就这样诞生了!
通过阅读各科老师的教育Blog,达到了课堂教学之后及时复习、巩固、拓展的良好效果!儿子在成长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童年趣事,有数不清的失败和成功,有无数次的欢笑和泪水,这些都记录在儿子的快乐成长网志中!一个有趣的游戏,一首动听的歌曲,通过Blog与老师、同学共同分享!就这样,儿子在快乐成长网志中快乐地成长起来!
(周瞬柯网志:http://61.144.246.3/txy/blog/blog.asp?name=zhoushunke0613)一位家长的留言道出了学生博客的魅力:博客对于孩子来说,可以真实的记录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从初学的稚嫩,到慢慢能写简单的句子,从词句不通的几个句子,到文笔流畅的文章,从对网络茫然不知,到能够自己经营自己的博客,等到孩子长大了、毕业了,回过头来看自己的每一步,这都是宝贵的财富。
博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自主的空间,让学习活动从枯燥、乏味变得更有生气、更加自主。在博客中学生慢慢学会了自我管理,学会关心,学会交流,学会合作。(6)专题研究的平台
博客为学生专题研究搭建了新“舞台”,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民主、和谐、自由、开放的空间。把博客作为专题研究的管理平台,通过博客记录专题研究实施的全过程,让师生的行动研究显性化。博客平台让专题研究活动的过程更为开放,它让学习者和研究者能及时了解到课程实施的状况,通过适时的评价反思,及时调整研究策略,让研究活动更有实效。博客是一个“对话”的平台,它搭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老师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桥梁。利用博客进行多向对话,通过彼此之间的及时交流,分享研究活动的经验,在深度对话中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在实践中,我校很多老师在学校博客平台上开辟“专题研究博客“,结合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组织学生在”专题博客”中开展研究活动。[案例9]:可怕的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调查》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的一课。这课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去调查身边的白色污染并进行统计,让学生学会怎样制作统计图。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提出了很多超出数学学科的问题,如,白色污染的危害是什么?垃圾是怎样处理的?我想了解白色垃圾的处理过程是怎样的?社会上对“白色垃圾”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吗?塑料带为什么埋在土里五百年都不会化?„„老师抓住这次契机,在学校博客平台上建立“白色污染调查研究专题博客”开展了一次《可怕的白色污染》的综合实践活动。
在实践探索中学生利用网络,了解白色污染的概念、形成及其危害。然后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扮演不同的角色,分小组开展社会实践考察活动。有的走上街头进行问卷调查,有的拿着相机和摄像机拍摄白色污染状况,还有的到商场开展“拒绝白色污染”的宣传活动„„在整个活动中师生利用“白色污染调查研究专题博客”的互动功能,通过多向对话,及时交流自己的学习活动。同时,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电子报刊、主题报告、活动日记等形式呈现出来并发布到学习的平台中供学习伙伴分享。这一过程学生不仅了解了白色污染的真正危害,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探究精神也得到了锻炼提高。[案例10]:角色体验:我做小主人!
为了让社区学生感觉自己是社区大家庭中的一员,体验社区工作人员的艰辛。我校三年级的老师们组织全年级学生开展“走进社区我做小主人”的综合实践活动。老师与社区管理处联系,把孩子们分为保安、保洁、礼仪、园丁等多个活动小组,让孩子们进行“真枪实弹”的上岗实践体验活动。初上岗时,大家都觉得特别新鲜,个个都说“好玩”“有意思”。可渐渐的,“小保安”们开始抱怨,在楼梯间巡逻跑上跑下,实在很辛苦(有个孩子还编了几句顺口溜:“当保安,真麻烦,天天巡逻腰腿酸”);“小清洁工”们也纷纷叫苦,一连几个小时做卫生,实在是太累太累;小区门口的礼仪保安也说,有些人不讲道理,不守规则,没有礼貌,他们工作起来真的很困难;“小园丁”们说,修剪花草的大剪刀好沉好重,拿过大剪刀的手晚上拿筷子都觉得好疼好酸„„
为了更好地开展好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师生共同建立了“走进社区专题博客”。同学们以专题博客为平台,把自己在社区实践中的探索发现、活动照片、心情感受等及时发布在专题博客中,大家以博客为平台进行交流分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博客平台为学习者构建了一个“思想互联的生命系统”,在这个生命系统中每一位学习者都是学习研究的主体,大家互相丰富彼此的思想,不断提高自己对问题的认识水平。用博客平台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进行有效地管理,让学习者的总结反思建立在小组学习、团队学习的基础上,这为进一步提升专题研究的质量奠定了基础。
六、问题及方向
“基于教育博客的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与探索”是我校立足教师专业成长的课题研究。随着研究活动的深入,我们运用教育博客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也在不断创新。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教师利用博客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中会生成一些“难解的问题”,实践中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还有存在“缺口”,由于教师自身的局限,要进一步拓展研究,就需要教学理念的转变和学科素养的提升,以及专家的研究引领;对基于教育博客的学习共同体的过程管理还缺乏科学有效。在今后的实践探索中我们将着力评价体系的建立,同时组织教师开展扎实的理论文化学习,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我们相信,随着课题研究不断深入,我们会不断探索多种操作性强的基于教育博客的教育教学运用模式,以此带动更多的师生运用博客开展学习活动,从而让我们的“基于教育博客的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与探索”的研究不断深入完善。
第二篇:发展教育博客,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发展教育博客,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山东省淄博市工业学校 程化军 李转美
【摘 要】把博客应用于教育专业师化发展,目前各个学校,特别是在中小学都有了很好的应用空间。笔者在本文中首先分析了教育博客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然后论述了教育博客在教师专业发展化过程中的作用,最后分析了教育博客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案。【关键字】教育博客 教育专业化发展 作用 问题
教育博客在国内以人们意想不到的速度迅速普及,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建起了自己的博客网站,学校教师也纷纷在校园博客网上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博客。目前教育博客已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老师把博客和教育叙事用得更加灵活自如,他们在博客上彼此交流、记录下自己教学生涯中闪光的思想,把博客作为学习资源、教学平台和自己的信息化生活的环境,诸如讨论教案、教学设计等。这样教育博客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于是想到为什么在中国近几十年的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教师们经历了从幻灯片、投影机、录像机、卫星电视、计算机、网络在教育中应用,而现在老师们却对博客越来越有兴趣? 博客究竟会教师专业化发展带来什么呢?
一、教育博客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涵义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职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 逐渐符合教师行业专业标准, 成为一门专门职业。从理论上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取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知识的广博精深和技能的熟练程度;二是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认识和提高;三是教师专业发展不仅要通过教师个人的学习与实践反思,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师群体中形成合作的专业发展文化与模式。教师专业化不能一蹴而就, 需要经历从经验化、随意化到专业化一个发展过程。
(二)什么是教育博客
教育博客可以这样来理解:一种可以表达教师个人思想和工作经历,表达的内容可按时间顺序排列,并且能不断更新的网络信息呈现方式。在当代信息社会,教育博客充分利用了网络双向互动,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将教育者的工作与思维历程、灵感与思想精华进行及时地记录和发布,并可连接到互联网中最有价值、最相关的信息与资源,这是一种教师个人与外界深度交流沟通的网络新方式。
(三)教育博客的功能 1.归档
包括日志按日历归档,按年月归档、按内容归档。这一功能可以用来对教师所写的日志进行简单的归类,以便教师对自己的知识进行简单的管理。2.日志管理 可以列出所有日志的标题,也可以只列出一部分。主要还是方便教师对日志进行管理。
3.查询检索
若不知道自己是哪天写的日志,也不知道把它归在哪一类里面,可以通过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对教师来说,利用关键字查询,是进行知识管理的另外一种有效的手段。4.链接
链接是博客的一大特色。通过链接功能,可以链接到他人的博客,也可以连接到自己经常浏览的网站,形成自己的社群网络;通过链接资源,可以形成自己的知识来源。通过这些弱连接,教师之间还可以互相学习,共同影响,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5.日志发布
发布的日志可以是笔记、灵感、文摘、多媒体、或者是各种超链接。发布的内容包括时间,文章的标题,正文,作者、留言、引用跟踪等。发布的内容,就是教师对自己所学的知识的内化过程,是对生活的反思过程。
从对博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博客的即时发布功能,知识管理功能,链接功能非常适合作为教师自我发展的平台,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管理工具,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化工具,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二、教育博客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教育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学习工具,的确给走进它的教师在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流方式和深度思考等等诸多方便带来益处。主要表现为:
(一)博客使教师主体意识觉醒
所谓主体,是一个哲学的概念,是指事物的属性、关系、运动变化的承担者和载体。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主体是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教师主体的觉醒,是指教师认识到自身是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承担者和主人,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决定自己的工作生活的发展变化,从而自觉发挥能动性,积极投身到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去。
在信息时代,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每天到博客去学习、交流、讨论、撰写教育经历的习惯。教育博客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可以说包含了三个环节的过程:捕捉灵感、记录事件;亲身经历、行动实践;相互交流、自我反思。这是一个螺旋发展的态势,引导着教师在不断记录、反思、交流、共享、实践中寻求问题理想化的解决。在此过程中,许多教师改变了学习和生活的方式,主体意识正在觉醒。
(二)、教育博客的出现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
由于教育博客在使用技术上的低门槛,在情感上的人本化,在操作上的简单化,在经济上的便宜性,使教师接受这一社会性软件的可能变为现实。技术上近乎零障碍的博客,透露着“零距离”的人文关怀,使博客具备了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在博客平台上教师可以记录自己对教育的思考,在不断地阅读、书写、积累、交流中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丰富充实自己,让自己成为一名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这样就要以有助于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使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自我更新成为现实可能、有助于教师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和反思方式,为教师的反思性学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教育博客可以促进教师协同学习
由于博客具备“发布、分享、交流”的功能,它可以让教师把自己的教学体会与周围的群体交流心得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中的教师们课后需要进行教学反思,可以借助教育博客这些特点。这样教师可以通过优秀教师、教育专家的博客站点与他们零距离的对话,实现与名家大师们进行交流。在这种不断交流的过程当中,多了教师的独立思考,多了研究型教师团队的思想碰撞,更多了碰撞后产生的新观点、新智慧、新知识、新积淀、新资源,就推动了教师自身的进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四)教育博客能实现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
传统的各种软件在个性化上很难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教育博客是个性化的产物,适合教师个性化的发展。无论教师对什么方向感兴趣,都可以利用教育博客来充分发展。除此之外,许多博客还可以按照教师的喜好,进行界面的设置。用教育博客拓展教师个人学习兴趣,从内容上来说,更专注于某一个方面内容的学习和交流。用教育博客拓展教师个人学习兴趣有两种参与方式,一种是以教师作为学习者个体为中心,通过链接或邀请他人参加,形成基于某一学习主题的交流社群;还有一种方式是通过参与他人创建社群,来发展提升自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并与社群形成互动。
三、用教育博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重视教育博客,引导教师利用教育博客进行学习
当学校没有建立自己校园博客,教师们把博客“安家”在不同的网站,彼此之间相对独立。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可以架构大校园博客平台网站,这样就可以把教师的博客集中在一起,解决了分散的问题,创建了相对集中的学习社区。有了学校的教育博客平台,就要引导教师撰写教育日志,应该引导学校每一名学科教师,尽量将博客与学科教学相结合,避免博客应用的泛化,这样教师可以把在课堂上遇到教学问题,放在博客上进行相互专门讨论,从而可以更快更好的解决问题。
(二)教师应充分学会利用阅读工具来提高教育博客信息阅读速度 教育博客上的信息越来越多,这给人们的阅读带来了困难。众所周知,博客上的内容基本上每天都有更新,但它不像主题网站那么固定。作为一个教育博客读者,每天可能会访问许多博客。很多时候,在打开这些博客之前,读者根本不知道其内容是否更新。为了避免花费大量时间挨个去打开这些不确定是否有新内容的博客,就需要一种博客订阅工具,它可以自动帮你获得你订阅的博客的更新内容。目前,已有的一些支持RSS(ReallySimpleSyndication,即简易信息聚合)的Blog阅读软件,例如SharpReader,NewzCrawler、FeedDemon等,可以在不打开网站页面的情况下阅读网站内容。
(三)学校就建立教育博客的评估机制
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可以说不是一个能处于自发状态,自然完成的进程。同样,利用博客这一个工具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也需要许多外在的干预,其中一个有效的手段就是建立博客的评估机制,并在评估的基础上鼓励发展。如何评估?这是一个难题,也是制约教育博客进一步发展的一个瓶颈,当然也是各界人士正在研究的一个课题。
教育博客的出现为教师专业化成长在实践运用中教师们真切地体验到了教育博客对自身的促进,很多老师自觉自愿地运用教育博客。教师们在博客中记录自己对教育的思考,在不断地阅读、书写、积累、交流中促使自己不断成长。在博客中书写已经成为很多老师的一种习惯,可以说博客为教师的“二次成长”提供了契机。【参考文献】
1、陆李松 构建区域Blog社群,促进“精英教研”走向“大众教研”[J] 教学月刊 2006:(1)下
2、毛向辉 Blog将成为教育中的重要工具[J]中国远程教育 2003:(1)
3、刘秀珠 Blog在教育中应用初探[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6:(4)
第三篇:桥与窗 - 成长博客博客教育博客教师博客学生博客
桥与窗
——冯在琴
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桥。通道上,石桥、板桥、人行天;公园里,廊桥、花桥、九曲桥;以至编结人际关系,缔结美好情缘的“心桥”、“鹊桥”。这一道道风景线,有些演绎着感人肺腑的故事,有些倾诉着另人难忘的情思,还有寓含着耐人寻味的哲理。
在这个缤纷多彩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然而最基本的:你在家时,与父母的相处融洽吗?在现阶段,大多数孩子形成了“一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无论自己是对是错,父母必须顺从自己的意愿;喜欢我形我素,不愿意别人干涉自己的事情......因此,许多孩子不喜欢与父母沟通、交流,父母因此也无法了解孩子的想法,以致早成双方之间的不愉快。其实沟通是双方内心相处交流的一座桥梁。只要允许别人,允许自己搭建着座桥,就可以打开自己的内心,了解他人,甚至明白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窗和桥都是沟通心灵的一个开始。窗,是燎望的视点,是连接两个世界的通道;窗,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窗,可能有自己丰富的经历,可能是生活无声的见证......心灵的窗是无形的,可能是紧紧关闭的,可能是半虚半掩的,也可能是全然敞开的。只有完全敞开心灵的那扇窗,才能让两个世界的通道相连接,才能让别人走进自己的世界,自己也可以去分享他人的喜与悲、笑与泪。
桥与窗都是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通道。只要自己勇与大建“心桥”、开启“心窗”,就可以感受生活的快乐,也客人眼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份色彩,为世界增加一丝温暖!
第四篇: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 - 成长博客博客教育博客教师博客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
A、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概述
一、什么是数学实践活动
在小学,开展探究式学习要设置数学实践活动。学好本章,首先要了解下列问题:什么是数学实践活动?为何要设置数学实践活动?即了解学数学的学科性质、数学认知过程、数学教学目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数学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并确定专题,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活动。数学实践活动的设置,是主体教育思想和建构主义认知理论发展的结果,是探究式学习(也称研究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体现。2001年秋季开始实施的高中课程标准将研究性学习作为高中必修课。这一规定,必然影响到初中和小学的教学,小学开展探究式学习同样是必然选择。我国2000年3月颁布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小学部分中对实践活动作出了明确的要求。
二、设置数学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一)数学的学科性质
对于数学和数学课程概念的界定,强调数学过程、数学理解、数学实践、数学发现和数学经验。数学学习的结果都是生活结果并强烈地依赖于环境和背景。数学教学应该尽量在真实的事件活动中进行。
(二)数学的认知过程
学生学习数学是自己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的活动,学习具有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数学学习是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的系统化的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动脑做数学的过程,是再创造的过程。数学教学应该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探索中了解实际问题中各种关系,进而将实际问题用数学关系表示出来。
(三)数学的教学目标
数学教学的目标强调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形成科学精神和产生数学情感。开 展数学实践教学在于使学生经历、体验数学,了解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养成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获得与人合作、进行交流的技能。
(四)学生的创新精神
数学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提倡把“知识”放在问题中,放到现实中,放到一定的情景中,让学生通过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主动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获取新知识和利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
B、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
一、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构成
数学实践活动的内容,体现出周期长短与问题的复杂程度两大特点,可以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周期长短和复杂程度。
短期实践活动: 时间:1至3课时左右
目标:知识的获取和整合。
例如:通过模拟抽奖活动,获取概率、可能性、随机、机会等知识;通过制作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模型,帮助获得相关知识;通过用沙子堆积圆锥,并对之加以测量、分析、研究,整合圆柱体概念、物体体积、数的近似值、根据体积求重量问题。
长期实践活动: 时间:一周到一个月之间
目标:扩展和提炼知识。
例如:用数学的方法研究本地发展公共交通与限制载人摩托问题;研究出一个数量对应表,使得人们只需要测量圆锥体高度(或者底面周长)便可以据比例关系简便地估计小麦 玉米、黄沙等的体积(或者重量);测算一个温室大棚一个时期的收益等等。
数学体验: 适用时间:第一学段(1-3年级)实践活动
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存在形式,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学习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数学问题。
例如:调查一定时间内通过某个路口的汽车的情况,想那些数学问题;设计一个游览计划,包括时间分配、租车费用、物品购买与行程路线等;估计一袋黄豆多少颗;统计操场周围树木情况;
特点:一般比较简单,容易发现和提出问题,用到的数学知识少,计算简单,容易操作。强调“实践”,强调数学与生活经验的联系。
综合应用: 适用时间:第二学段(4-6年级)综合利用
目标: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以及与人合作、进行交流的技能,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例如:调查统计学校同学们穿鞋的各种信息,研究提出问题;研究粉笔从某一个特定高度以某个特定姿态落下后断裂的情况,做出推断;找出包装若干盒磁带的最佳用纸方案。
特点:同样重视体验,问题的复杂程度较高,要用到相对复杂的知识、操作技能、策略。在前者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应用”的要求。
二、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程标准的特点
1、实践活动应该突出探索性
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树立正确的数学观。为了使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拉近数学与人和自然的距离,在数学课程中要强调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智发展水平,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主要以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主,以第一学段学习“数的认识”为例,我们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出发,通过安排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数的现实意义。比如,收集生活中常见的数,并在课堂上列举出来,说明数的相关单位;列举与数有关的事物(如车票、钱币、收据、楼层、车流量、弹子游戏、纸张的剪裁、教室的黑板、洗衣粉的盒子等);在此基础上,探讨数的现实意义(如大小、高矮、长短、价格、尺码等)。活动的素材取自于生活,加强了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强调综合应用
加强数学各部分内容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是这一部分学习活动的另一重要目标。“综合”应用有两方面的含义;①数学各部分知识与表达方式之间的综合,②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实践和综合应用是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基础上设立的,是综合运用不同的数学表达形式体现出来的。
[案例]在周长相同的平面图形中以圆的面积为最大,以及它的一个特例,在周长相同的矩形中以正方形的面积为最大,再由此类比推出,最大值定理:两个量(正数范围内)如和一定,则它们相等时,积最大,再由此可以运用此规律,解决一些比较两个积的大小的难题。
通过这个数学活动,我们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猜想的能力,让他们掌握归纳、类比的思维方法,还可以促进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当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后,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也大有好处。
4、形式与多样化
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如小调查、小制作、小课题研究、小研究报告等。
实践活动可以以课内外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这些活动可以通过课堂学习方式完成,也可以通过作业形式让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完成。
三、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的几个阶段
实践活动教学一般包括四个阶段:①进入问题情境阶段;②实践体验阶段;③解决问题阶段;④表达和交流阶段。
在第①、②阶段应该注意突出“抽象”的思维策略。所谓抽象,就是透过现象深入里层,抽取本质。它有“分离——提纯——简略”三个环节。经过这三个环节从生活实际抽出具有数学本质意义的东西,从而提出数学问题。在第③阶段应该突出“建模”的数学思想,在抽象出各种数学要素后,要用一个数学模型将它们组合起来形成一种结构,找出这个数学模型的规律或者解答,再寻找出数学答案对应的现实生活的意义,整个问题就算解决了。
(四)教学中要注意的原则
实践活动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活动。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实践活动的教学意味着教与学方法的改革。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索活动。实践活动应该因地制宜地展开,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特点在实践与综合应用中更为突出。实践与综合应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解决问题的活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具有较大的自主空间。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的基本过程包括确定活动、探索实践、解释讨论、得出结论和表达陈述等环节。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活动,学生可从中作出选择并实施这些活动,教师要让学生在选择中有较强的自主性。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鼓励学生思考方法的多样化
在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角度出发,产生不同的思考方法。教师应鼓励与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和合作意识。鼓励算法多样化,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是十分必要的。
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与其他领域相比,实践活动的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一般说来,这些内容的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具有进行探索的余地和思考的空间。②学生经历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一些探索的方法。
4、对“实践与综合应用”学习活动的评价应以质的评估为主
一般说来,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评价要强调过程性评价。在评价学生时,可以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而不应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①能否主动运用数学知识描述并解决实际问题;②是否善于运用多种方法;③对结果有无反思的习惯;④是否积极参与讨论与表达。要注要不要把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作为书面考试的内容,而要更多地关注平时的考察。
第五篇: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陇县堎底下社区小沟小学闫培林、邓会生
教师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责任。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离开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质量教育就失去了最可靠的支持。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高度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业务学习为前提,以教研教改为依托,以课堂教学为支撑,通过师徒结队、同伴互助、校本培训、校本教研、评教赛讲等形式,广大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了有效地引领和指导广大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与时俱进,2004年,我校立足校情、师情,确定以“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为研究课题,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以业务学习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古人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首先,学校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123” 理念,即围绕一个中心(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两个转变(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狠抓三个提高(教学能力、教研水平、科研能力)。学校始终把“三个结合” 作为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即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摘记笔记和撰写体会相结合、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组织教师学理论、强素质、练内功、精教艺;给教师加压、充电,要求教师每天坚持“八个一点”: 学习一点、记录一点、体会一点、研究一点、实践一点、反思一点、改进一点、提高一点;倡导教师每学期坚持“六个一” 学习活动,即每天学习一小时,每周观看一堂优秀教师课堂实录视频,每月阅读一份教育杂志,每季度撰写一篇学习体会,每学期精读一部教育理论专著,撰写一篇优质教研论文。其次、为教师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全体教师树立了“学习是生活、学习是工作、学习是一种责任” 和“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 的理念,形成了“你在学、我在学、他在学” 的学习氛围;大家向书本学,向同伴学,向网络学,向专家学,把学习当作一种需要,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人人自费订阅了一份教育杂志;部分教师还参加了学历进修培训,13名教师中,本科学历5名,大专学历6名,中师学历2名,教师学历达标率百分之百。第三、学校用制度作保障,建立了教师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把教师的继续教育、学历提高、教研教改、教学质量纳入考核系列。通过制度的完善,增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意识,产生了竞争机制,大家“坐下来学 1
习,静下来反思,沉下去研究”,促使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道路”。教师专业发展毋庸置疑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智慧的积淀和业务能力的提升。为使全体教师“闻道在先”、“ 业有所长”、“ 人无我有”、“ 人有我精”,有教活教材、教活学生的源头活水,学校秉承“勤于在学习中研究,精于在研究中工作” 的校本教研理念,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办学特色,以教研组为基石,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坚持走好“六步棋”:
一是精心组织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坚持每周一个培训专题、一个教研主题,规范活动程序,围绕“活动” 主题,确定中心发言人。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做到了“时间、地点、人员、内容、制度、考核” 六落实。为了保证开展课题研讨课的质量,我们规定每次的教研活动都要做到“四要”:一要精心备课,二要全员听课,三要说课反思,四要重视评课。每节研讨课都采用“各人构思——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教案”的备课方式。教学设计要体现新课程理念,做到:“一个突出”(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两个关注”(关注有效策略的渗透,关注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三个必须”(必须是有效的课堂,要唤醒学生的情商和学习欲望;必须是能动的课堂,要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提问,师生互动,共同探讨;必须是开放的课堂,课外收集信息,课内人人都说、人人都做)。通过系列教学研讨活动,提高了课题实验老师的自我反思能力、听、评课的能力,最主要的是提高了实验老师对教材的理解能力、对教学的把握能力、对科研的研究能力!
二是采取骨干引领、观看课堂实录、能力展示、课件制作、教学设计等形式,或分或合,张驰有度,突出了“三抓”: 即在青年教师中,从积累经验、掌握方法上抓提升;在中年教师中,从总结提高、升华开发上抓提升;在老年教师中,从创新教法、适应课改上抓提升,促使不同层面教师专业发展。
三是引领教师树立“三种意识”,即发展意识、质量意识和忧患意识;实现“四个转变”,即思想上由“应付型” 转向“责任型”、能力上由“经验型” 转向“科研型”、知识结构上由“单一型” 转向“综合型”、方法途径上由“传统型” 转
向“创新型”; 弘扬“五种精神”,即终身从教的敬业精神、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为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从教奠基。
四是搭建多元反思平台。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我国著名学者叶澜教授也有一句名言:“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一位名师,但是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为了让教师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得失,近年来,我校在课题组老师中积极倡导反思研究,要求做到:“写精彩的教学片断或记下有待修改的地方,写典型的案例材料,说说独到的研究问题”。学校拟定了20多条反思录,让教师反思内容有了明确的方向,便于操作。如:这节课你最成功的教学活动是什么?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每位实验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三堂足以反映自身水平的教学展示课,并认真撰写教学反思。在积累与实践中,教师的课改意识增强了,课改能力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实践证明,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学与反思相结合,不仅可以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目的性和创造性,而且还可以使教师感受到从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位,从而使教师能够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逐步实现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拜读老师的反思,有教学成功后的喜悦体验,有教学失败后的悲痛伤感;有教学艺术长进的简要记载,有摆脱不了传统教法的原因分析;有提问不当的案例,也有学生质疑问难的“难解”; 有上了公开课的自我评价,更有对别人评价的种种感悟。教师作课后,首先让作课教师自我反思,再让指导教师点评,最后集体会诊,达成共识,以活动为主渠道,让教师站在讲台上历练,加快教师专业发展进程。
五是实施四大工程、开展四项培训、促进教师队伍实现“四高”(高师德素质、高业务能力、高教学质量、高教研水平)。“四大工程”:(1)、名师工程。典型是动力、是形像、是样板,为了整合资源,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做到手上有典型,面上有样板,培植和打造一批全县叫得响,全市有影响的一级梯队,学校给中青年骨干教师下任务、压担子,有的放矢,培植典型,跟踪指导,集体加工、包装,一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祁丽花、张丽荣、闫彩霞、权冬芹、马艳霞、张会敏、郑彩芹、酒慧、曹志厚、徐亮等先后荣获县级教学新秀、教学能手称号;2006年,权冬芹同志顺利通过市级教学新秀闯关测试,并在县“强师兴教” 工作会上作了《我的成长之路》专题发言。(2)、“青苗工程”。为促使新上岗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制定了“135” 青苗培养计划,提出新上岗教师“一年入门、三年达标、五年成骨干”要求,开展“以老带新、师徒结队、同伴互助”等活动,通过“备课——上课——听课——议课” 一体多元的互动形式,为青年教师架桥铺路。(3)、“强师兴教工程”。“ 强师兴教” 是创建名校、打造亮点、凸显特色、制造精品的支撑点,为引导教师钻研教材、切磋教艺、探索尝试、共同发展,构建“学习提高——教学探索——研讨升华——反馈矫正——理性突破——实践总结” 的课堂教学创新链,一方面我们广泛开展评教赛讲、同职称赛教、优秀教案设计、课件制作大赛、远教设施运用等活动;另一方面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编写了《新课程、新思维》一书,汇编了教师《优秀教研论文集》、《学习体会交流集》、《校本教研资料集》、《教研专题发言集》、《教学设计集》、《教学反思集》,帮助教师理解新教材、掌握新教法。(4)、“教学改革自主探究实验工程”。落实实验教师,明确实验目标,定期汇报展示,确保过程扎实有效。2008年秋,在县教研室开展的教研成果展示交流活动中,我校青年骨干教师、县级教学新秀祁丽花同志作了《以读为主,在读中理解、感悟、发现》教学模式经验展示,受到表彰奖励;2009年在县教研室组织的分片教研展示活动中,我校青年骨干苗子教师任文昌、杨青华代表全镇教师上了示范课,受到教研室同志的肯定。“四个培训” 是:教育科研方法培训、远程教育运用培训、新课改培训、先进教学方法培训。经过系列活动,教师的视线拉长、视野拉宽、位置拉高,激情得到张扬,潜能得到引爆,创新得到迸发。近年来,我校教师撰写的70余篇教研论文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学校完成了《以读为主、主动探究教学模式》
第一阶段成果报告、《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方式与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六是学习优秀案例、名人课例。教师需要跳出自我,要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尤其是要研究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思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样的课,我们可以去听优秀教师怎样上课,阅读优秀教师的教案,倾听优秀教师的备课思路,并与自己的教案、课堂教学进行比较。通过学习比较,容易发现问题,产生新的想法,并且找出教学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的差异,不断提升自己。在实验中,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研究优秀的教学案例,每人至少要能对一篇以上的教学案例进行个性化地评价、分析、批判、完善,并能主动地将其中的精华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形式
包括自选主题的专题研究活动,以及观摩、研讨由教师独立设计执教的课堂教学活动,广大教师能够将案例研究方法、理念等自觉地应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例如:高思才上的《平移与旋转》就学了吴正宪老师的备课思路、教学理念;赵有余老师上的《分数的认识》学习了张齐华老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
三、给教师专业发展架桥铺路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是教师走向成功的“试验田”。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以“有效教学、高效课堂”为着力点,把管理重心向课堂降低,管理视角向课堂延伸,管理决策向课堂集中,管理思维向课堂倾斜,通过骨干引领和同伴互助,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 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究、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给教师专业发展架桥铺路。学校重点打好“三张牌”: 第一张牌:搞好“磨课” 活动。“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动,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的境界和教师的成长,才能有真正的生命。”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一直坚持“抓教学,重实践”,积极组织课题组教师深钻教材,分析教材编排意图;教学中要求课题组实验老师积极创设快乐教育教学情境,使教学能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创新服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使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学校充分发挥市、县两级教学新秀、教学能手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辐射全体,精心组织“汇报课”、“ 提高课”、“ 优质课” 为内容的“三课” 活动。通过反复“磨课”,为教师专业发展铺路架桥。课题实验教师、县级教学新秀张丽荣同志通过探索、实践、提炼、升华,总结出小学语文“古诗文配乐朗读教学法”,在全国教师论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并在全县广泛推广;马艳霞同志总结的“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尝试” 荣获2008年宝鸡市基础教育优秀成果评选壹等奖,她撰写的《创设快乐学习情境、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被评为陕西省基础教育科研“十一五” 规划2006——2007重点课题“陕西省义务教育段课程改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子课题优秀成果贰等奖,她撰写的《小学语文教育德育渗透方法之我见》在2005年陇县小学快乐教育教改实验论文评选中荣获二等奖;闫彩霞老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总结出课堂导入五法——故事导入、活动导入、演示导入、设疑导入、例文导入,不仅使自己的课堂生机盎然,而且引领其他教师在课堂导入上“做文章”,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第二张牌:
全面实施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模式,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引导教师专业发展。青年教师马艳霞同志将实践、反思、改进、提高作为自己专业发展和改进课堂教学的“四部曲”。2008年9月,根据学校安排,她认真拜读了洋思经验解读、多次观看了洋思教师课堂实录视频,反复琢磨、认真实践、感悟提炼,终于从自己担任的五年级语文教学中建构出符合校情、师情、学情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学校开展的赛教活动中多次被评为优质课;她借鉴外地经验,与其他语文老师一起总结的《课堂教学激励评价用语100句》,对全校教师科学地评价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你听得真认真!”“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己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被教师广为运用。第三张牌:专家的参与是课题研究不可或缺的培训资源。离开了专家等“局外人”的参与,迈不开实质性的步伐,甚至会停滞不前,从而导致形式化、平庸化。从这个角度说,专家、名师的指点是校本教研的源头活水,他们的现场指导是最有效、最受教师欢迎的形式,为了进一步发挥专家引领的作用,针对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我校先后多次邀请西大街小学名师朱宝华、韩黎扬、县教研室副主任王晓堂、教研员孙保刚、王仁凯、巴琼、李红等莅临学校,深入课堂听课、评课、作专题讲座;多次选派骨干苗子教师赴省、市、县参观学习,聆听专家指导,给教师的专业发展指点迷津。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走出了一条教师专业发展的成功之路——加强学习是基础,营造氛围是动力,群教群研是阶梯,课堂试验是阵地,同伴互助齐发展。2005年学校被评为县级《快乐教育与教改实验》先进学校,2005年、2007年、2008年学校先后被镇政府授于教学质量评估先进单位,2008学校语文教研组被评为县级优秀教研组,2010年学校被陕西省教育学会确定为“省基础教育质量工程” 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