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会风看作风从作风看形象
从会风看作风 从作风看形象(人民论坛)
10月7日下午,浙江召开的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电视电话会议让人眼睛一亮:所有与会者统一着装,男的西装领带,女的一身职业装,透出一股精气神;在休息日以电视电话会议的方式举行,不占用工作时间,而且只开了39分钟;会议没有主持人,少了“请某某领导作重要讲话”之类的“穿靴戴帽”,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夏宝龙讲话时直入主题、言简意赅,提出全省干部要做到“六戒六要”,切中时弊、发人深省。
可能有人要问:开会,有必要统一着装吗?这是不是形式主义?其实不然。俗话说得好,人要衣装马要鞍。政府部门公务员的穿衣戴帽不是细枝末节,不是个人私事,而是政府形象的一种展示、干部作风的一种映射,要的就是这股精气神。精神状态不好,怎么能做好工作?
如今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干部对自身形象不是过于讲究了,而是太不讲究了。君不见,上班穿背心拖鞋者有之,酒后脸红脖子粗的在办公室大喊大叫者有之,接待群众来访时双脚翘在桌上爱理不理者有之„„开会时,穿着随意,乱打手机,狂发短信,交头接耳,吞云吐雾等,不一而足。甚至有网友把干部开会睡觉的照片发到网上,引起一片骂声和嘲笑声。
素以工作效率和政府形象著称的新加坡,对公务员言行举止的要求更为详细,从着装打扮、举手投足,到待人接物、休闲娱乐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这种严谨规范给公务员带来了不一样的“精气神”,影响和促进了廉洁高效的官场作风。
事实上,广大公职人员真正讲究的不仅是穿着规范和得体,更应从日常行为和举手投足间,培养和强化公共行为的规范化意识,促进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从当前干部作风存在的一些问题看,确实需要“戒贪图安逸,要锐意进取;戒消极怠慢,要恪尽职守;戒不学无术,要善学善思;戒坐而论道,要踏实肯干;戒松散狭隘,要团结合作;戒骄浮奢侈,要心怀敬畏”,才能实现干部公共行为规范化的跃升,使干部作风和形象有一个比较大的转变。
对于干部来说,贪图安逸病在“眼”,眼界不宽,自我满足,事业发展就会止步不前;消极怠慢病在“手”,自缚双手不作为,耽误工作,连累百姓;不学无术病在“脑”,不愿学习、不想思考,最终只会原地踏步;坐而论道病在“脚”,不深入基层,不了解民情,决策时无的放矢,工作时人浮于事;松散狭隘病在“胸”,胸襟狭小,容不得他人,损人不利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骄浮奢侈病在“心”,自以为是、目空一切,最终败在自己脚下。这些都是百姓深恶痛绝的病灶,去之则可得百姓信任、可贴民心、可塑形象,干事则无愧于心、无愧于事、无愧于人。
第二篇:从总结看作风
一岁将除、一元复始之时,总结工作是一件大事。无论单位还是个人,都要通过总结画上一年的句号。古人云:“温故而知新”、“不知来者视之往”。人的认识总是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由感性而上升至理性的。年终岁尾,回过头来看看一年走过的路,总结一下经验教训,提出明年的奋斗目标,是我们的传统做法。抓好这个环节,对于来年的工作、学习得到进一步改进,大有帮助。总结需要求真务实,讲求科学,否则非但无益,还会产生种种副作用。且看以下几类总结:“喊口号式”。有的从国际说到国内,从中央说到地方,讲得似乎很全,站得似乎很高,然而,自己做了哪些工作,解决了哪些问题,取得了哪些经验,来年有哪些打算,大多空空洞洞,语焉不详。“摆土豆式”。有的满足于罗列事情:开了几个会、发了几个文、搞了几项活动、完成几项任务,一应俱全,没有深入分析,缺乏理性思考。有的则是照猫画虎,今年抄去年,下面抄上面,应付敷衍。“做文章式”。有的热衷于“妙笔生花”。观点精心提炼,内容苦心剪裁,文字刻意润色。既有“四六句”,也有百分比;既有面上概括,也有典型事例。念起来是朗朗上口,听起来是热热闹闹,内容却是空空荡荡。“吹气球式”。有的单位和部门工作平平庸庸,甚至过失不少,但总结时故意拔高、移花接木,把自己“妆扮”得如花似锦,而对缺点与问题,遮遮盖盖,躲躲藏藏,避重就轻。“打手电式”。有的也注意查原因、挖症结、找教训,但往往只有抽象没有具体,只讲客观不讲主观,只查他人不查自己。单位出了事,怨社会环境差;工作没做好,嫌部属素质低;先进没评上,怪上级不公平……见不到自己应负的责任。上述诸类总结,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是不可取的。总结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为了取得经验、掌握规律、指导今后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问题;既要抓住现象,更要抓住本质;既要“回头看”,更要“向前看”。否则,总结就成了毫无用处的花架子,甚至可能误导决策,败坏风气,影响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威信。能不能搞好总结,领导和机关的态度与作风至关重要。可以说,它既是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工作,也反映着领导的能力和水平。我们提倡的是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严肃认真的态度,而不能把总结经验当成例行公事,甚至仅仅是评功摆好。不仅一年的工作要总结,而且还应结合以往的经验总结;不仅总结成功的经验,而且要总结失误的教训;不仅要总结自己的经验,也要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通过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努力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新年将至,愿各级领导机关改变“关起门搞总结、看材料论优劣”的做法,把步子迈出去,把身子扑下去,看看基层工作怎么样,亲耳听听老百姓怎么说,问问干部群众怎么办。端正总结的动机和目的,我们就能够在总结经验中真正有所收益,有所进步。
第三篇:从调查数据看作风建设
从调查数据看作风建设
在坚持中见常态 向制度建设要长效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发布时间:2015-04-15 06:45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的情况如何?人民群众对改进工作作风是否满意?党员干部在工作作风方面还存在哪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今后应从哪些重点方面进一步努力改进作风?
让我们通过河南、云南、杭州等省市的调查数据,看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和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大多数群众认为作风有“明显改进” 但省直单位和基层存在差异
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多不多、程度重不重,作风改进怎么样,群众看得最清楚、心里最明白。
日前,河南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省政府纠风办)会同河南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开展党员干部工作作风调查,收集分析了30.68万份样本资料,发布《2014年河南省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状况分析报告》。在8325名问卷调查被访者中,97.6%的人认为身边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得到改进,其中5889人选择“明显改进”,占总数的70.7%。
在调查中,87.2%的受访者认为公款大吃大喝明显减少。此外,公众选择公款旅游、大操大办婚丧喜庆、违反工作纪律、违规建设楼堂馆所等问题明显减少的比例也较高。
来自云南省“群众评议省直机关作风”的调查结果也反映出这一变化。在有85万人次参加的网络调查中,92.89%的群众对各省直单位改变作风、转变职能、提高效能、建设机关队伍等方面感到“满意”或“较为满意”。
杭州市开展的全市作风建设情况民意调查显示,认为作风建设“成效显著”的占57%,认为“较有成效”的占36%。
公众对干部工作作风问题减少的感知,表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逐渐在党员干部群体中落到实处。
对此,群众最有发言权。“有些豪华酒店,过去上千元一斤的海鲜不见了,过去不敢进、吃不起的高档酒店,如今放下身板,以实惠的价位向市民频频招手。”这是郑州市民小王在接受问卷调查时吐露的感受。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溪南社区刘惠英老人说,这两年党员干部开会不进“馆子”,年底不买“节礼”了。反之,我们的福利待遇提高了,我发现光是每月的养老金就提高了200元。
纪检干部的切身体会也印证了这种变化。河南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孙玉会说:“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突出问题确实少了。去年暗访的时候,一个晚上能查到一二十张发票、几十辆公车,现在一晚上只能查到二三张发票、四五辆公车。”
值得注意的是,公众对河南省省直单位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省辖市、直管县。据对18979人的现场问卷调查显示,对省直单位党员干部工作作风表示“满意”的被访者比例达74.9%,对省辖市、直管县党员干部工作作风表示“满意”的比例为53.9%,低于省直单位21个百分点。48.7%的被访者认为省级党政机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改进干部工作作风力度最大,而选择市级、县级、乡级的比例相对较低。
一些问题顽疾仍存且形式更隐蔽 办事拖延群众最反感
作风有改进,但“四风”作为多年顽疾,树倒根在。比如,公款吃喝问题依然不少且形式更隐蔽。一些党员干部不敢公开大吃大喝了,但吃喝从高档餐馆向内部食堂、小饭馆、农家乐、私人会所、企业转移。还比如,有的公车不敢私用了,但私车公用,用公家钱养私车,违规行为更加隐蔽。
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全国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509起、处理2076人、给予党政纪处分1228人。
河南省的《分析报告》也体现出这一点。对下一步需要加大力度查处哪类违规违纪问题,54.4%的被访者选择了“收送节礼、红包”,50.5% 的选择“公款大吃大喝”,50.2% 选择“违规配备使用公车”。
随着党风廉政建设的日渐深入,一些攻坚点、难点也透过调查报告浮出水面。在河南的《分析报告》中,有部分受访者认为,官僚主义问题在某些省直单位较突出,违规经商办企业、违规提拔任用、违规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问题在一些地方仍较突出。
这表明,一方面,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的改进有目共睹;另一方面,整体工作作风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尚有差距。对此,要保持头脑清醒,充分认识“四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四风”问题的病原体并没有销声匿迹,顶风违纪现象仍时有发生,重压之下花样翻新,必须坚决防止反弹。
据河南省调查分析,在8325名问卷调查被访者中,68.2%的被访者认为当前慢作为、办事拖延、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的问题突出,已成为老百姓反感和诟病的问题。
同样,杭州在调查中,有65.33%的群众对党员干部相互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的作风最不满意。
这种“为官不为”问题已经引起各方重视。公众对行政机关人浮于事、庸懒散拖、推诿扯皮等现象十分不满,应该成为今后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多策并举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 重在健全机制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作为作风建设的第一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同群众联系更直接、更紧密,其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党在人民群众心中形象。
河南的《分析报告》表明,在2014年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考核问卷调查中,公众对省直单位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满意度高于省辖市、直管县,群众对一些基层单位问题反映比较强烈。
如何解决这一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河南省监察厅副厅长孙运锋表示,要加强基层党风政风监督检查,使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能够及时得到制止纠正。4 要畅通监督渠道,建立健全基层信访网络体系,确保群众能多途径对作风问题进行监督和举报。
对此,一些省区市也积极探索实用管用的举措。青海省采取“下沉一级”扩范围的方法,将监督检查范围延伸到各市州所属县区市及与群众联系密切的乡镇、街道、基层站所和服务行业、执法单位等。河北省则在继续狠抓省市纠“四风”工作的同时,以县以下为重点,加大明察暗访、执纪监督力度,向下传导压力。
在河南的《分析报告》中,60.9%的被访者认为“监督机制不完善” 是制约干部改进工作作风的最主要因素,在所列多项指标中位居第一。同时,40.6%的被访者选择了“规章制度不健全”,选择“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和“惩罚力度不够”的比例均为41.9%。
改进作风根本上要靠制度、靠规矩。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报告》指出,加强作风建设常态化将重点从六个方面推进:着力推进作风建设源头防治常态化、宣传教育常态化、监督检查常态化、执纪问责常态化、巡视巡查常态化、考评考核常态化。
同样,西藏自治区制定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系列配套制度,并完善了基层纪委向上级纪委报告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情况制度,狠抓协作、举报、公开曝光等机制。吉林省纪委探索纠正“四风”常态化机制,通过落责任、勤检查、严处理、真追责、多通报、勇创新、定规矩推进作风建设落地。
据了解,河南省委将今年确定为“主体责任落实年”,以主体责任的落实统揽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各项工作。强化“一案双查”,对‘四风’问题突出,发生顶风违纪问题;出现区域性、系统性腐败案件的地方、部门和单位,既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又严肃追究领导责任。同时,将推进作风建设巡视巡察常态化,持续开展作风建设常规巡视,着力发现党员干部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来源:2015年4月15日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第四篇:从“八项规定”看党的作风建设
从“八项规定”看党的作风建设
党的十八大指出:“当前,世情、党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①我国正处于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机遇期,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党的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八项规定”的提出,正是党中央深刻分析党内外面临的现实,直面问题,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举措。
一、“八项规定”的提出是新时期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必然要求
当前,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会主义道路不断走向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日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布局日渐形成,我国面临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质疑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把握形势发展的要求,不断加强自身作风建设。
(一)“八项规定”的提出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要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十八大将求真务实写入了党章。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就是在思想解放的基础之上,实事求是地研究问题,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去真正地解决问题,以求真的态度、务实的行动去解决社会存在的问题,去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让求真务实之风在党内成为一种自觉的遵循。第一,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内在地要求我们党应当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不断推动作风建设在内容和形式上实现新的飞跃,真正地做到与时俱进。“八项规定”的提出就是党中央审时度势,面对人民群众反映出的问题,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在工作作风上进行的与时俱进的改变。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会议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都显示了党加强作风建设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形式与内容,提升自我水平与能力,不断转变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第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内在地要求我们党必须求真务实,从社会现实出发,从人民的期待、群众的需求入手,真正地改变作风,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形象,改变一些不好的作风,不搞形式主义,不搞官僚主义,不搞排场,接近群众,了解群众需求,真正地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务人民利益之实。这样就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也就能够展示党的良好形象,真正地做到求真务实,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并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中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在巩固党的思想路线中加强了作风建设,树立了形象,密切了党群关系。
(二)“八项规定”是应对当前党面临的“四个危险、四个考验”的现实要求
对于已经长期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②应对这些挑战,就必须改变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带来的一些对党员负面的影响。江泽民指出:“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③克服市场经济带来的趋利主义、享乐主义,克服一些党员干部中存在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
一、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官僚主义的现象,让党员干部能够深入实际调研,通过调查研究来明确问题,了解群众的需求,真正做到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必须更多地接近群众,与群众交流,不封路,让群众与干部零距离接触,打造和谐的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再续“鱼水之情”;就必须以艰苦朴素的作风,求着务实的态度去工作,而不是讲形式主义,不是搞文山会海,也不是喊喊口号,而是真抓实干。在密切群众关系中密切党群关系,在调查研究中提高能力、强化责任意识、克服自身不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防腐拒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④,从而不断提升应对能力,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之下,从容的应对危险,迎接考验,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带领人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奋斗。
(三)“八项规定”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实践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⑤这对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风建设作为当前党的“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加强作风建设,以党的作风建设的推进来践行思想建设,实现组织建设的良好运行,防止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实现党的“五位一体”建设良性互动。“八项规定”的出台将在党的作风建设的推进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断改进党的工作作风,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有力推进党的“五位一体”建设。第二,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关键环节。党的作风是党的路线、纲领、宗旨的外在表现,是党的形象的外化,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稳定团结和党的生死存亡。以“八项规定”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就能够不断地改进工作作风,把握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党的建设的主线,也就把握住了“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两个坚持的要求,深化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三型政党的需要,从而真正地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真正的促进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提高。
二、“八项规定”的提出对于党的建设、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的情况下,如何始终保持先进性与纯洁性,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地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带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些问题都是党面临的十分迫切解决的问题。“八项规定”的提出,对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一)党的作风建设影响到党政形象,事关执政地位的巩固
“八项规定”的提出与落实,意味着党的工作作风的进一步改变。工作作风决定工作的成效,工作成效影响党政形象。通过“八项规定”不断改进党的工作作风,不断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党的工作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党的形象就会更好地树立起来,就会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取信于民。只有人民拥护,百姓支持,党才能不断地巩固执政地位,不断增强执政的合法性,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作用,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为人民群 众所共享。
(二)党的作风建设是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⑥党的十六大报告曾明确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⑦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这些从党90年奋斗历史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是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充分肯定,是对人民群众历史地位的高度评价,也是对我们党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是对全党的郑重要求。“八项规定”的提出,针对的都是人民群众长期反映强烈的问题,既具体而又实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八项规定”的提出与落实,将会让更多的领导干部走基层,搞调研,听群众呼声,解民生难题,让更多的领导干部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为群众办实事,将有力地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
(三)党的作风建设对于端正党风、整饬政风,带动民风具有推动作用
改进工作作风,有利于端正党风。求真务实,一向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宝贵的财富,更是共产党人的本色。葆有这种本色,我们党才能不断真正地贴近群众,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八项规定”的提出,正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需求。以“八项规定”促进党风的改进,就有了现实的抓手。党风的改进,带来的是党的领导干部思想觉悟的提高,工作方法6的完善,促使政风的转变,这将极大地推进行政效率的提高,加快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党风政风的改进,必然带来社会风气的改进,赢得民心,顺应民意,发挥民智,形成全社会共同奋进,推动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作风正党风,以党风赢民心”是务实之举,开启了“为民、务实、清廉”的为政之风,对促进社会风气的改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至关重要。
三、从“八项规定”的落实探究党的作风建设的实现路径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从而有效的应对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的重要保障,是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的和谐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党的事业的发展、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重要保证。我们必须始终牢记党的性质与宗旨,以“八项规定”的落实为契机,积极推进党的作风建设。
(一)落实“八项规定”,加强作风建设,转变思想作风是前提
党的作风包括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这五个方面的作风是相互促进的,共同统一于党的作风建设中。“八项规定”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工作作风,同时也涉及到学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但是思想作风是起决定性的作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作风问题不解决,其他方面的作风建设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木之本。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思想作风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我党应当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应对发展的潮流,不断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以时代所需引领思想作风建设,以思想作风的改进推动工作作风的改进,落实“八项规定”,务人民群众需求之实。小到一个生命个体,大到一个社会团体、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无论是纵向时间性或横向空间性的思想延续或者发展进步,精神层面的丰富性和先进性,决定了其工作作风的务实性和严谨性。思想是行动的前提,具有支配行动、决定行动的特征。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其实首先是对思想作风的进一步转变提出了要求。只有心为民所系、情为民所牵,将老百姓放在心里、当成衣食父母,这样的精神高度决定了好的工作作风,这样的思想境界才是群众心目中的“父母官”。人与人之间、政党与百姓之间的关系是亲近还是疏远,老百姓有一句非常朴实的大实话,叫做“将心比心”。记住了这一点,任何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必会迎刃而解。⑧当前,我们应当深刻地认识到党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思想,以良好的精神面貌,以时刻为民、处处利民的“民本”思想指引我们的行动,促进工作作风的转变,推动作风建设。
(二)落实“八项规定”,加强作风建设,提升党性修养是基础
“党性修养”是指党员在自己的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地按党性原则办事,是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党的作风建设的加强,工作作风的转变,靠的是作为党细胞的党员的共同努力,这就需要每个党员都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明确自己的理想,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将这种信念内化于心,同时外化于行。党性是作风的内在依据,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党员应当时刻注重自己的党性修养,时刻反省自我,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不断提升自我,严格要求自我,自觉遵守党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党性修养,使自己的工作作风实现转变,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以人民的利益为重,让人民满意,让百姓高兴。党的作风建设的加强,需要党员同志在不断提升党性修养的过程中改进作风来推动,同时也需要广大党员同志在反省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中化为为人民服务的行动,这样才能使“八项规定”落到实处,发挥作用,改 善党的形象,推进作风建设。
(三)落实“八项规定”,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注重领导干部建设是重点
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直接关系到良好的党风乃至社会风气的形成。落实“八项规定”,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领导干部在党的政策的制定与落实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时刻心系人民群众,清正廉洁,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的良好局面,将党的宗旨落到实处,时时体现党的性质。中央政治局在提出“八项规定”的时候明确表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这就是表率的作用。习近平考察广州没有鲜花,没有封路,李克强开会打断谈话让与会人员直奔主题,王岐山开会不让念稿子,这就是我们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率先垂范,带领各级领导干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领导干部要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带头联系群众,带头解决现实问题;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政绩观,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树立忧患意识、民本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和创新意识,把改进作风作为高度的自觉和基本的行为习惯,推进作风建设。
(四)落实“八项规定”,加强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是核心
密切党群关系,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时刻保持先进性与纯洁性的关键。胡锦涛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7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要时刻牢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牢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去“仰视”人民,而不是俯视人民,时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党的工作作风的改进,作风建设的推进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的实践中,真心实意为群众干实事办好事,是党的群众观点内化于心同时外化于行,真正地将其落实于工作当中。我们党要时刻怀着对群众负责的态度开展工作,真正将人民赋予的权利用来为人民群众谋取现实的利益,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用实际行动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我们党要时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深刻地认识到党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深入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集中群众的智慧,努力使我们的决策和我们的工作更加符合群众的期盼,使我们的工作得到群众的认可。落实“八项规定”,正是践行我们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不断加强调查研究,走进群众,亲近人民,听取民意,维护民利,服务群众。“八项规定”的落实,就要联系群众、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在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加强党的作风建 设。
(五)落实“八项规定”,加强作风建设,强化制度建设是保障
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⑩制度建设是党的作风建设的保证,党的作风建设的推进必须有制度作为保障。伴随着形势发展,新任务的出现,我们必须继续推进制度建设,坚持不懈地建立健全党内生活的规章制度。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推进党的建设和党内生活制度化、规范化”。?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以制度的建立规范党员的行动,让党员的行动有所遵循,也让党员的发展有所依据。“八项规定”将行为准则和规范固化为制度,措施具体,要求明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操作性,将能够真正的起到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的作用,切实推进党员更加务实,改进作风,促使转变,实干兴邦。一是要加强制度建设。这是落实“八项规定”,加强作风建设的保障。当前党应当继续推进各项制度建设,健全民主集中制,正确处理好党员个人与党组织、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上级与下级、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健全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二是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际,群众公认,让那些真正心系人民、为民服务的优秀干部得到重用,发挥作用。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廉政制度建设,加大反腐的力度,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四是要进一步强化党内监督制度建设,对于权力的运用、政策的落实进行监督,真正将为民服务的行为落到实处而不是形式主义。“八项规定”的落实,需要加强监督与检查,在其提出的同时,中央政治局也同时要求各地区部门严格按照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贯彻落实办法,狠抓落实,切实抓出成效。这就是在注重党内外监督制度建设,让作风建设有实际的内容,让党的作风建设真正地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提升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作用。
党的作风事关党的形象,事关人心向背,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落实“八项规定”,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共产党必须转变思想作风,提升党性修养,适应形势的发展,满足人民的期待,改进作风,实干兴邦,回应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让人民满意,百姓高兴,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始终保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带领中国人民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
第五篇:从教学改革看
从教学改革看科学发展成就
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万代,决定国运兴衰,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是关乎社会繁荣昌盛的千秋伟业。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我党科学判断世界形势准确把握时代本质要求,从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造福当代,福及千秋的英明决策。全面贯彻落实社会发展观,特别是建设创新性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不断增强综合国力,迫切地需求大量人才。所以更要将发展教育事业,推动教学改革的工作放在首位。
我所在的高中: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元宝山区第二中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校。近些年来学校推进了“重课堂、抓实际、求实际”教学改革活动,从根本上转变教学模式,扎扎实实地推进教学改革。同时学校还突出了党员教师的带头作用,集中力量对优秀的教师、党员进行表彰,激发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一;教师是教育质量的根本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灵魂,是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教师的的合法权益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乐于从教,是社会对教师的合法权益的承诺以及保证。目前,我国已经通过相关的法律及制度对教师的合法权益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教师的权益有了保障。
我所在的高中在对教师的保障下足了功夫,严格落实各种保障制度,比如福利的发放,带薪休假等。。无不体现了学校对教师的关怀。而且学校还定期组织环境轻松愉悦的茶话会,让教师可以和校领导面对面交谈,说出心中的疑惑,说出心中的建议,这种活动对青年教师尽快融入这个群体有着巨大作用。
教师的“出身”在学校的发展中有巨大的变化,从留校任教到师专,到现在的全国重点师范院校甚至是研究生,教师层次的提升显示着国家对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视。而且免费师范教育的回归体现了我国教师培养体系的多元化。拥有一支具有高度凝聚力,富有务实创新精神,拥有专业素质及综合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真正的财富。所以,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所在的高中为每一个刚刚进入工作岗位的教师制定了成长计划,并且制定有经验有能力,业务素质高师德出众的老老师进行传帮带,定期组织领导听课。加速了教师成长的速度,提高了教师养成的质量。
二,教育思路的改变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必须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所以只研究教师的教法而不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探究是不正确的。要重视学生学法的探究。
(一),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毋庸置疑是一个人才必备的能力
(二),教师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
(三),培养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