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难点及对策分析(精)(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5 00:20: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难点及对策分析(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难点及对策分析(精)》。

第一篇: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难点及对策分析(精)

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难点及对策分析

[关键词]乡镇 依法行政 难点 对策

[内容提要]本文就乡镇现实中遇到的依法行政的难点问题的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个人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几点想法和对策。

乡镇人民政府是我国政权体系中最基层的政权单位,是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最前沿阵地,同人民群众的接触最经常,联系最直接,因此,在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切实抓好乡镇依法行政工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迫切的社会需要。

依法行政就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必须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既不失职,也不越权,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

笔者在农村工作多年,根据自己的实践和亲身体验,认为当前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难点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客观现实的原因,当然更不能排除人为的原因。在此,笔者不揣冒昧,发表一点个人的见解,以求各位老师和专家指正。

一、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难点分析

(一)乡镇执法人员法律意识和个人素质不高是依法行政的瓶颈。

当前,在乡镇35周岁以上的工作人员中,极少有从全日制大专院校毕业的人员,而大量的乡镇干部都是高中以下学历,他们在个人素质锻炼方面相对要欠缺些,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也仅限于短期的培训班,而法律是成系统、成体系的博大精深的知识。仅仅依靠短期的突击培训是难以吸收、消化和具体操作的。这样,自身素质的不足,加上客观上学习深度的不够,造成了乡镇执法主体“依法”行政的先天残缺。2002年8月,女服务员吴小玲在河北行唐南翟营派出所4个民警的刑讯逼供下,“咬”出了9名“嫖客”。当吴小玲拿出法医做出的处女鉴定来为自己讨说法时,公安局却无视有关办案人员涉嫌犯罪的事实,对其实施拘捕。还有类似的轰动全国的多起“处女卖淫案”,都暴露出了行政执法人员尤其是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意识的不足。同样,一些乡镇干部大摆“官老爷”架子,认为自己是一方“土诸侯”,遇事不分青红皂白,惟我独尊,我行我素,奉行“顺我者荣耀,逆我者倒霉”,盲目行政,充分暴露了个人素质的欠缺。导致违法行政、土法行政实践屡见报端。

(二)风俗习惯和现行法律的现实碰撞,是依法行政的客观困难基层农村,尤其是落后地方的农村,存在很多的风俗习惯,而有些风俗习惯,恰恰是和我们现行的法律法规相悖而行的。例如,在当前的农村,在遗产继承问题上,往往存在这样一种沿袭的习惯:夫妻一方去世,去世一方的财产往往是由其配偶“继承”,其子均无权继承,而其女的情况更糟,即使是父母均亡,女儿也无继承权。这样,当父母与儿子、兄弟与姐妹之间发生遗产纠纷时,乡镇机关进行调解时,往往要尊重当地风俗,结果是违背法律;而要依法办事,又往往在农村遇到重重障碍,无法“依法办事”。否则,面对的是群众的反对、“公愤”。类似的情况在农村比比皆是,在客观上造成乡镇依法行政的困难。

(三)乡镇政府“红头文件”对现行法律法规的违背,削弱了群众对“依法行政”的认同度乡镇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有很大一部分在内容上是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但是一些乡镇往往为了解决某一时期的突出问题或急于推进某一个方面的工作而拍脑袋出台一些举措,最后往往是“文件出台之日,也是废止之时”。如某镇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活动中,就曾经出台过一个政策,鼓励镇干部带头外出经商(停薪不停职的),这明显与《公务员暂行条例》中规定的“国家公务员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相违背,造成百姓对干部法律素质、法律知识的怀疑。进而对乡镇人员执法素质的怀疑。这也为乡镇依法行政增加了难度

(四)现行法律法规的“依法打架”,从法律本身对依法行政增加了难度我国的立法体制应该是“一元制”的,从法理上讲,不会存在法律之间的打架现象,但是由于我国规定了不同层级的立法制度,加上立法者本身法律素质的欠缺,在现实中还是经常会发生现行有效法律体系中同层级或上下层级之间法律法规的“打架现象”。如曾在网络上争论一时的武汉中院“女法官免职”案,直接导火线就是由于武汉市的地方法规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违反。

(五)法律体制的不完善,是依法行政的不可避免的困境当前,我国正处于政治体制改革时期,法律的“立、改、废”,在客观上造成法律的空白。例如新婚姻法规定,个人婚前财产在婚后仍是个人财产。这样,夫妻双方在离婚时,一方就可能处于无房的境地,而法律有无规定相应的离婚补偿制度,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同时,有些立法的模糊,也造成行政执法人员对有关法律概念的界定的不清楚,如什么叫“卖淫”,以前恐怕连男女之间的同居也是纳入这个概念的,导致了群众的不满,行政权的滥用,才出现了全国不下十几起的“处女卖淫案”。也导致了浙江金华公安局 “同居非卖淫”的解释令人耳目一新,在全国引起关注。

二、切实推进乡镇依法行政工作的对策分析

(一)注重“以人为本”,切实加强乡镇人民政府执法人员的道德修养和法律业务知识培训;提高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法律意识。

1、要牢固树立行政“为民”的思想理念。要十分明确依法行政的关键是依法治官而非治民,是依法治权而非治事。由于受封建社会“刑不上大夫,礼不施庶民”观念的影响,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甚至是广大群众一提到法治,就自觉不自觉地首先想到是治理老百姓,而很少首先想到治官、治权。

2、要建立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制度。中国现行体制下,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树立牢固的法律意识极其重要。江泽民同志就特别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带头学好法律知识”、“学习法律知识要形成制度”。

3、要加大群众普法力度。我国的普法已进入了第四个五年普法阶段,但作为依法行政中处于行政相对人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仍十分局限。因此,必须加大普法力度,大力推行“送法下乡”等活动。切实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知识。

(二)坚持“以法为纲”,严格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关于依法行政的“法”,在法律界有不同的定义范畴。有的主张只能依据宪法、法律行政;我国著名的行政法学专家应松年教授在回答网友的问题时,指出依法行政的“法”指的是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也有的主张依据宪法、法律、法规、规章,还有执政党的政策行政。笔者赞同应松年教授的观点,因为依法行政不等同于依法执政。共产党是依法执政的主体,而政府只能是依法行政的主体。党的政策,只有通过法定的程序形成法律文件后,才具有强制执行力。因此,党的政策不是依法行政的“法”的范畴,自然乡镇人民政府也不能按党的政策执法、行政。在明确了依法行政“法”的范畴后,笔者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乡镇人民政府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不扩大、不缩小、不扭曲法的本质,现行有效的法律必须得到有效的遵守。其次是必须建立健全行政法律体系,但是不应该草率立法,草率立法的结果是人们对法律信心的丧失,其结果是比没有法律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大。其三是执法必须平等,不畏权、不畏情,严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三)强化“执法监督”。没有监督的政府,最后只能是专制政府,没有监督的执法,最终也只会沦落为“无法无天”的境地。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我们的行政权力,只能来自与人民,终极目的也只能是为人民服务。因此,必须强化执法监督,使权力为民所用,利民所需。

笔者认为在法律规定上并不缺乏各类监督。我国法律规定,有人大的监督、政协及民主党派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舆论的监督。但是在现实社会中,缺乏的是这些监督的真正落实到位。因此,强化监督,关键是要强化监督主体的法律意识、赋予他们法律上的保障权利,使他们能够监督、敢于监督。

(四)突出“程序优先”原则。在我国的法律传统中,重实体轻程序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行政主体在执法过程中也往往重结果轻过程。其实,程序是执法公正的基本保障,著名的“蛋糕法则”就有力的验证了这一点:有一位母亲买了一块蛋糕,她对两个儿子说,谁切蛋糕都可以,但是切蛋糕的人不能先拿蛋糕,先拿蛋糕的人不能切蛋糕。这个规定使两个儿子不敢不蛋糕切大了,而是力求“一样大”。我们的法律程序正是力求公正执法的“法则”。因此,我们必须按程序办事,用程序来制约行政执法人员。乡镇人民政府执法人员法律素质和法律业务知识的欠缺,尤其有必要用程序来规范他们的执法行为。必须使他们牢固树立“实体处理正确,程序的违法,其结果也是行政的违法”的意识。

依法行政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人民政府作为依法行政的“第一道防线”,其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行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虽然依法行政难点的解决不是朝夕之间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我们必须要正确面对问题、剖析问题,循序渐进得逐一解决问题,我们的依法行政事业就一定能够越走越宽、越走越快,依法治国的大目标就一定能够最终实现。

第二篇:乡镇依法行政的难点及对策分析(精)

乡镇依法行政的难点及对策分析

[关键词]乡镇 依法行政 难点 对策

[内容提要]本文就乡镇现实中遇到的依法行政的难点问题的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个人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几点想法和对策。

乡镇人民政府是我国政权体系中最基层的政权单位,是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最前沿阵地,同人民群众的接触最经常,联系最直接,因此,在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切实抓好乡镇依法行政工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迫切的社会需要。

依法行政就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必须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既不失职,也不越权,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

笔者在农村工作多年,根据自己的实践和亲身体验,认为当前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难点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客观现实的原因,当然更不能排除人为的原因。在此,笔者不揣冒昧,发表一点个人的见解,以求各位老师和专家指正。

一、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难点分析

(一)乡镇执法人员法律意识和个人素质不高是依法行政的瓶颈。

当前,在乡镇35周岁以上的工作人员中,极少有从全日制大专院校毕业的人员,而大量的乡镇干部都是高中以下学历,他们在个人素质锻炼方面相对要欠缺些,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也仅限于短期的培训班,而法律是成系统、成体系的博大精深的知识。仅仅依靠短期的突击培训是难以吸收、消化和具体操作的。这样,自身素质的不足,加上客观上学习深度的不够,造成了乡镇执法主体“依法”行政的先天残缺。2002年8月,女服务员吴小玲在河北行唐南翟营派出所4个民警的刑讯逼供下,“咬”出了9名“嫖客”。当吴小玲拿出法医做出的处女鉴定来为自己讨说法时,公安局却无视有关办案人员涉嫌犯罪的事实,对其实施拘捕。还有类似的轰动全国的多起“处女卖淫案”,都暴露出了行政执法人员尤其是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意识的不足。同样,一些乡镇干部大摆“官老爷”架子,认为自己是一方“土诸侯”,遇事不分青红皂白,惟我独尊,我行我素,奉行“顺我者荣耀,逆我者倒霉”,盲目行政,充分暴露了个人素质的欠缺。导致违法行政、土法行政实践屡见报端。

(二)风俗习惯和现行法律的现实碰撞,是依法行政的客观困难

基层农村,尤其是落后地方的农村,存在很多的风俗习惯,而有些风俗习惯,恰恰是和我们现行的法律法规相悖而行的。例如,在当前的农村,在遗产继承问题上,往往存在这样一种沿袭的习惯:夫妻一方去世,去世一方的财产往往是由其配偶“继承”,其子均无权继承,而其女的情况更糟,即使是父母均亡,女儿也无继承权。这样,当父母与儿子、兄弟与姐妹之间发生遗产纠纷时,乡镇机关进行调解时,往往要尊重当地风俗,结果是违背法律;而要依法办事,又往往在农村遇到重重障碍,无法“依法办事”。否则,面对的是群众的反对、“公愤”。类似的情况在农村比比皆是,在客观上造成乡镇依法行政的困难。

(三)乡镇政府“红头文件”对现行法律法规的违背,削弱了群众对“依法行政”的认同度

乡镇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有很大一部分在内容上是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但是一些乡镇往往为了解决某一时期的突出问题或急于推进某一个方面的工作而拍脑袋出台一些举措,最后往往是“文件出台之日,也是废止之时”。如某镇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活动中,就曾经出台过一个政策,鼓励镇干部带头外出经商(停薪不停职的),这明显与《公务员暂行条例》中规定的“国家公务员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相违背,造成百姓对干部法律素质、法律知识的怀疑。进而对乡镇人员执法素质的怀疑。这也为乡镇依法行政增加了难度

(四)现行法律法规的“依法打架”,从法律本身对依法行政增加了难度 我国的立法体制应该是“一元制”的,从法理上讲,不会存在法律之间的打架现象,但是由于我国规定了不同层级的立法制度,加上立法者本身法律素质的欠缺,在现实中还是经常会发生现行有效法律体系中同层级或上下层级之间法律法规的“打架现象”。如曾在网络上争论一时的武汉中院“女法官免职”案,直接导火线就是由于武汉市的地方法规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违反。

(五)法律体制的不完善,是依法行政的不可避免的困境

当前,我国正处于政治体制改革时期,法律的“立、改、废”,在客观上造成法律的空白。例如新婚姻法规定,个人婚前财产在婚后仍是个人财产。这样,夫妻双方在离婚时,一方就可能处于无房的境地,而法律有无规定相应的离婚补偿制度,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同时,有些立法的模糊,也造成行政执法人员对有关法律概念的界定的不清楚,如什么叫“卖淫”,以前恐怕连男女之间的同居也是纳入这个概念的,导致了群众的不满,行政权的滥用,才出现了全国不下十几起的“处女卖淫案”。也导致了浙江金华公安局 “同居非卖淫”的解释令人耳目一新,在全国引起关注。

二、切实推进乡镇依法行政工作的对策分析

(一)注重“以人为本”,切实加强乡镇人民政府执法人员的道德修养和法律业务知识培训;提高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法律意识。

1、要牢固树立行政“为民”的思想理念。要十分明确依法行政的关键是依法治官而非治民,是依法治权而非治事。由于受封建社会“刑不上大夫,礼不施庶民”观念的影响,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甚至是广大群众一提到法治,就自觉不自觉地首先想到是治理老百姓,而很少首先想到治官、治权。

2、要建立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制度。中国现行体制下,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树立牢固的法律意识极其重要。江泽民同志就特别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带头学好法律知识”、“学习法律知识要形成制度”。

3、要加大群众普法力度。我国的普法已进入了第四个五年普法阶段,但作为依法行政中处于行政相对人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仍十分局限。因此,必须加大普法力度,大力推行“送法下乡”等活动。切实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知识。

(二)坚持“以法为纲”,严格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关于依法行政的“法”,在法律界有不同的定义范畴。有的主张只能依据宪法、法律行政;我国著名的行政法学专家应松年教授在回答网友的问题时,指出依法行政的“法”指的是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也有的主张依据宪法、法律、法规、规章,还有执政党的政策行政。笔者赞同应松年教授的观点,因为依法行政不等同于依法执政。共产党是依法执政的主体,而政府只能是依法行政的主体。党的政策,只有通过法定的程序形成法律文件后,才具有强制执行力。因此,党的政策不是依法行政的“法”的范畴,自然乡镇人民政府也不能按党的政策执法、行政。在明确了依法行政“法”的范畴后,笔者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乡镇人民政府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不扩大、不缩小、不扭曲法的本质,现行有效的法律必须得到有效的遵守。其次是必须建立健全行政法律体系,但是不应该草率立法,草率立法的结果是人们对法律信心的丧失,其结果是比没有法律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大。其三是执法必须平等,不畏权、不畏情,严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三)强化“执法监督”。没有监督的政府,最后只能是专制政府,没有监督的执法,最终也只会沦落为“无法无天”的境地。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我们的行政权力,只能来自与人民,终极目的也只能是为人民服务。因此,必须强化执法监督,使权力为民所用,利民所需。

笔者认为在法律规定上并不缺乏各类监督。我国法律规定,有人大的监督、政协及民主党派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舆论的监督。但是在现实社会中,缺乏的是这些监督的真正落实到位。因此,强化监督,关键是要强化监督主体的法律意识、赋予他们法律上的保障权利,使他们能够监督、敢于监督。

(四)突出“程序优先”原则。在我国的法律传统中,重实体轻程序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行政主体在执法过程中也往往重结果轻过程。其实,程序是执法公正的基本保障,著名的“蛋糕法则”就有力的验证了这一点:有一位母亲买了一块蛋糕,她对两个儿子说,谁切蛋糕都可以,但是切蛋糕的人不能先拿蛋糕,先拿蛋糕的人不能切蛋糕。这个规定使两个儿子不敢不蛋糕切大了,而是力求“一样大”。我们的法律程序正是力求公正执法的“法则”。因此,我们必须按程序办事,用程序来制约行政执法人员。乡镇人民政府执法人员法律素质和法律业务知识的欠缺,尤其有必要用程序来规范他们的执法行为。必须使他们牢固树立“实体处理正确,程序的违法,其结果也是行政的违法”的意识。

依法行政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人民政府作为依法行政的“第一道防线”,其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行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虽然依法行政难点的解决不是朝夕之间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我们必须要正确面对问题、剖析问题,循序渐进得逐一解决问题,我们的依法行政事业就一定能够越走越宽、越走越快,依法治国的大目标就一定能够最终实现。

第三篇:乡镇人口与计生工作依法行政的难点与对策

乡镇人口与计生工作依法行政的难点与对策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健全,特别是计生综合改革的实施,人口与计生工作依法行政工作摆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不断强化。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社会的进步。然而在基层实践工作中,由于乡镇人民群众的生育观念尚未完全发生变化,超生观念和重男轻女思想依然存在,依法行政矛盾困难重重。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依法行政与群众思想观念之间的矛盾

经过多年的计划生育基层工作,群众的生育观念有所进步,但“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思想观念依然存在,现行的生育政策和群众生育意愿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客观地给计划生育依法治理、依法行政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有些群众仗着“七不准”不去参加妇检,不落实节育措施,在工作中不配合、不支持,千方百计躲避计划生育。

二、改革措施与计划形势不对应

随着“七不准”、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权等政策的出台,计划生育行政执法逐步走向规范化,它严格要求计生执法必须依法依规,但并没有规定具体措施、无强制性,这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难度。在计生干部对计划生育政策外的怀孕对象反复思想工作无效的情况下,为了保证计生指标任务的完成,采取强制措施,势必造成执法过程中的侵权行为,该对象有可能诉于新闻媒体;但如不采取强制手段,难免造成政策外生育。多年来,尽管国家出台了计生奖励扶助政策,独生子女优惠政策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奖励标准偏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群众面临的生活和养老问题,吸引力不大,不足以影响群众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的转变。而国家现行的一些惠民政策对超生人口同样适用,造成违法成本过低,违法生育现象屡禁不止。

三、基层工作水平与考核机制不符

计划生育有严格的考核标准,目标高,标准严,计划生育率一直在高位运行,与基层实际工作水平有一定的差距。考核过多,计生“一票否决”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各级干部,使得基层疲于应对,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四、计生政策与部门政策脱节

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卫生、公安、教育、民政、劳动、工商、纪检等部门的密切配合,需要各地区相互协作。然而在实践工作中,各相关部门在制订相关政策和方案时,考虑的是部门的利益,没有制订与计划生育配套的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各部门单位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缺乏有力的问责机制。一些部门单位甚至没有为计划生育服务的意识,存在执法不公、偏袒的计划生育对象的现象,助长了违法生育者的气焰,给乡镇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被动和不利的影响。、五、计划外部环境差

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生依法行政各项政策的出台,群众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思增强,民告官意识强化,服从意识弱化了。一些计划生育对象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利用网络、媒体等现代化通讯设备发

表一些与事实不符的言论,广为传播,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在现行的生育政策没有变动的情况下,一些公众人物在公开场合发表一些与现行政策不符的言论,给群众带来了误解,增加了基层工作的难度。

解决计划生育行政执法难的对策和建议

一、调整思路、夯实基层、强化村民的自治工作

今年是村级班子的换届之年,要利用换届选举的契机,配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把能力强、重视人口计生工作的同志充实到村级领导班子中来。乡镇要多措并举,出台严格的奖惩制度。加强村级班子的责任,调动村级班子的工作积极性,实现村级计生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充分发挥村级计生协会的作用,真正实现村级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我乡自2003年开始稳步推进村民自治工作,2010年起把计划违约责任写进了村民自治的章程。2011年初明确由村委会收取计划生育违约金,大大调动了村干部的积极性。

二、努力发展经济,加大宣传力度,转变群众生育观念

要把计划生育与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对计划生育户给予更多的经济和技术扶持,以利益导向来促进农村传统生育观念的转变。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内容,深入开展计生宣传进学校、进村组、进家庭活动,在中小学进行计生专题知识讲座。使群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计生宣传资料。从生产、生活各方面关心群众,让群众能够真正了解政策、熟悉政策、自觉执行政策,为计生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三、强化计生队伍建设,增加计生经费投入

加大计生队伍培训力度,开展经常性的法律培训,计生业务知识培训,提高计生执法队伍的依法执政能力和依法执政水平。不断充实计生队伍力量,把能力强、素质高的同志充实到计生队伍中来,配备配强村级专干和信息员,落实好相关待遇,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严格责任追究制度,改善计生服务所设施、实行规范化管理,提高计生服务所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完善岗位责任机制,加大培训力度。

四、多方配合,多措并举,形成计生工作合力

计生工作必须要多方配合,多措并举,实行“一盘棋”管理,现形势下部门配合有待加强。建议县委政府牵头,计生综合治理部门,如公安、卫生、教育、民政、工商、法院等部门要打破部门界限,迅速出台在新形势下与计生部门配套的计生工作制度,制订相关文件并下发,规范具体管理细则,并严格责任追究。县委政府针对计划生育执行情况,严格加以考核,真正形成部门权益共存、信息共享、齐抓共管的局面。

第四篇:乡镇依法行政的难点及对

乡镇依法行政的难点及对策分析

乡镇人民政府是我国政权体系中最基层的政权单位,是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最前沿阵地,同人民群众的接触最经常,联系最直接,因此,在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切实抓好乡镇依法行政工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迫切的社会需要。

依法行政就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必须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既不失职,也不越权,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

笔者在农村工作多年,根据自己的实践和亲身体验,认为当前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难点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客观现实的原因,当然更不能排除人为的原因。在此,笔者不揣冒昧,发表一点个人的见解,以求各位老师和专家指正。

一、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难点分析

(一)乡镇执法人员法律意识和个人素质不高是依法行政的瓶颈。当前,在乡镇35周岁以上的工作人员中,极少有从全日制大专院校毕业的人员,而大量的乡镇干部都是高中以下学历,他们在个人素质锻炼方面相对要欠缺些,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也仅限于短期的培训班,而法律是成系统、成体系的博大精深的知识。仅仅依靠短期的突击培训是难以吸收、消化和具体操作的。这样,自身素质的不足,加上客观上学习深度的不够,造成了乡镇执法主体“依法”行政的先天残缺。2001年5月,我乡自期村委会小石桥村一村民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在发窝街参与三名外地骗子设下的骗局-------“套三环”。结果上当受骗,其身上从亲戚家借来准备用于给妻子治病的600元人民币被骗一空,派 1

出所民警接到群众报案后随即将行骗人及该村民一并带回派出所处理,结果本来是受害者的该村民被当作是参与赌博的违法人员而被罚款200元的治安处罚。类似的案件还很多,都暴露出了行政执法人员尤其是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意识的不足。同样,一些乡镇干部大摆“官老爷”架子,认为自己是一方“土诸侯”,遇事不分青红皂白,惟我独尊,我行我素,奉行“顺我者荣耀,逆我者倒霉”,盲目行政,充分暴露了个人素质的欠缺。导致违法行政、土法行政实践屡见报端。

(二)风俗习惯和现行法律的现实碰撞,是依法行政的客观困难基层农村,尤其是落后地方的农村,存在很多的风俗习惯,而有些风俗习惯,恰恰是和我们现行的法律法规相悖而行的。例如,在当前的农村,在遗产继承问题上,往往存在这样一种沿袭的习惯:夫妻一方去世,去世一方的财产往往是由其配偶“继承”,其子均无权继承,而其女的情况更糟,即使是父母均亡,女儿也无继承权。这样,当父母与儿子、兄弟与姐妹之间发生遗产纠纷时,乡镇机关进行调解时,往往要尊重当地风俗,结果是违背法律;而要依法办事,又往往在农村遇到重重障碍,无法“依法办事”。否则,面对的是群众的反对、“公愤”。类似的情况在农村比比皆是,在客观上造成乡镇依法行政的困难。

(三)乡镇政府“红头文件”对现行法律法规的违背,削弱了群众对“依法行政”的认同度

乡镇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有很大一部分在内容上是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但是一些乡镇往往为了解决某一时期的突出问题或急于推进某一个方面的工作而拍脑袋出台一些举措,最后往往是“文件出台之日,也是废止之时”。如某镇在 “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活动中,就曾经出台过一个政策,鼓励镇干部带头外出经商(停薪不停职的),这明显与《公务员暂行条例》中规定的“国家公务员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相违背,造成百姓对干部法律素质、法律知识的怀疑。进而对乡镇人员执法素质的怀疑。这也为乡镇依法行政增加了难度

(四)现行法律法规的“依法打架”,从法律本身对依法行政增加了难度

我国的立法体制应该是“一元制”的,从法理上讲,不会存在法律之间的打架现象,但是由于我国规定了不同层级的立法制度,加上立法者本身法律素质的欠缺,在现实中还是经常会发生现行有效法律体系中同层级或上下层级之间法律法规的“打架现象”。如曾在网络上争论一时的武汉中院“女法官免职”案,直接导火线就是由于武汉市的地方法规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违反。

(五)法律体制的不完善,是依法行政的不可避免的困境

当前,我国正处于政治体制改革时期,法律的“立、改、废”,在客观上造成法律的空白。例如新婚姻法规定,个人婚前财产在婚后仍是个人财产。这样,夫妻双方在离婚时,一方就可能处于无房的境地,而法律有无规定相应的离婚补偿制度,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同时,有些立法的模糊,也造成行政执法人员对有关法律概念的界定的不清楚,如什么叫“卖淫”,以前恐怕连男女之间的同居也是纳入这个概念的,导致了群众的不满,行政权的滥用,才出现了全国不下十几起的“处女卖淫案”。也导致了浙江金华公安局 “同居非卖淫”的解释令人耳目一新,在全国引起关注。

二、切实推进乡镇依法行政工作的对策分析

(一)注重“以人为本”,切实加强乡镇人民政府执法人员的道德修养和法律业务知识培训;提高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法律意识。

1、要牢固树立行政“为民”的思想理念。要十分明确依法行政的关键是依法治官而非治民,是依法治权而非治事。由于受封建社会“刑不上大夫,礼不施庶民”观念的影响,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甚至是广大群众一提到法治,就自觉不自觉地首先想到是治理老百姓,而很少首先想到治官、治权。

2、要建立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制度。中国现行体制下,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树立牢固的法律意识极其重要。江泽民同志就特别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带头学好法律知识”、“学习法律知识要形成制度”。

3、要加大群众普法力度。我国的普法已进入了第四个五年普法阶段,但作为依法行政中处于行政相对人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仍十分局限。因此,必须加大普法力度,大力推行“送法下乡”等活动。切实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知识。

(二)坚持“以法为纲”,严格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关于依法行政的“法”,在法律界有不同的定义范畴。有的主张只能依据宪法、法律行政;我国著名的行政法学专家应松年教授在回答网友的问题时,指出依法行政的“法”指的是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也有的主张依据宪法、法律、法规、规章,还有执政党的政策行政。笔者赞同应松年教授的观点,因为依法行政不等同于依法执政。共产党是依法执政的主体,而政府只能是依法行政的主体。党的政策,只有通过法定的程序形成法律文件后,才具有强制执行力。因此,党的政策不是依法行政的“

法”的范畴,自然乡镇人民政府也不能按党的政策执法、行政。在明确了依法行政“法”的范畴后,笔者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乡镇人民政府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不扩大、不缩小、不扭曲法的本质,现行有效的法律必须得到有效的遵守。其次是必须建立健全行政法律体系,但是不应该草率立法,草率立法的结果是人们对法律信心的丧失,其结果是比没有法律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大。其三是执法必须平等,不畏权、不畏情,严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三)强化“执法监督”。没有监督的政府,最后只能是专制政府,没有监督的执法,最终也只会沦落为“无法无天”的境地。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我们的行政权力,只能来自与人民,终极目的也只能是为人民服务。因此,必须强化执法监督,使权力为民所用,利民所需。

笔者认为在法律规定上并不缺乏各类监督。我国法律规定,有人大的监督、政协及民主党派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舆论的监督。但是在现实社会中,缺乏的是这些监督的真正落实到位。因此,强化监督,关键是要强化监督主体的法律意识、赋予他们法律上的保障权利,使他们能够监督、敢于监督。

(四)突出“程序优先”原则。在我国的法律传统中,重实体轻程序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行政主体在执法过程中也往往重结果轻过程。其实,程序是执法公正的基本保障,著名的“蛋糕法则”就有力的验证了这一点:有一位母亲买了一块蛋糕,她对两个儿子说,谁切蛋糕都可以,但是切蛋糕的人不能先拿蛋糕,先拿蛋糕的人不能切蛋糕。这个规定使两个儿子不敢不蛋糕切大了,而是力求“一样大”。我们的法律程序正是力求公正执法的“法则”。因此,我们必须按程序办事,用

程序来制约行政执法人员。乡镇人民政府执法人员法律素质和法律业务知识的欠缺,尤其有必要用程序来规范他们的执法行为。必须使他们牢固树立“实体处理正确,程序的违法,其结果也是行政的违法”的意识。

依法行政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人民政府作为依法行政的“第一道防线”,其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行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虽然依法行政难点的解决不是朝夕之间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我们必须要正确面对问题、剖析问题,循序渐进得逐一解决问题,我们的依法行政事业就一定能够越走越宽、越走越快,依法治国的大目标就一定能够最终实现。

第五篇:依法行政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及对策

依法行政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民主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加强,国家机关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工作得到了促进与加强。但在我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中,深感其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本文仅就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其对策作初步探讨,以求促进这项工作的完善和发展。

一、当前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及成因

1、行政执法体制不顺,影响了执行效果。主要表现:一是政企不分现象严重。如工商部门自己管理市场,自己又办市场,人为形成监督的失控,给少部分人营私舞弊提供可乘之机。二是行政执法部门纵向集权,条块分割,部门壁垒,相互间缺乏协调配合,结果造成执法形不成合力,相互制肘,办事效率低下。三是交叉过多,职责不清。如对个体户的管理,涉及到工商、税务、物价、卫生等多家执法部门,由于对同种法律行为有多个执法部门的交叉,多种不同执法依据的交叉,客观上造成了行政执法者的不作为、乱作为或难作为。

2、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本身存在的问题,容易使执法工作出现差错。有些行政执法部门至今还没有明确的、专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作为行政执法的依据,有的执法机关根

据实际情况作了一些规定,但没有经有权机关批准,无法律效力。某些法律、法规与规章之间缺乏相互协调和统一,管理职责和权限不清,如有的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规章之间不一致,使行执法者难以适从。有些法律、法规的一些条款很原则、抽象;有的对行政违法行为的处罚机关缺乏明确的规章,致使执行起来不便操作;有的条款弹性很大,极易造成畸轻畸重,还有一些法律、法规滞后于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情况,给行政执法工作带来困难。

3、行政方式上的特殊性,容易使人们习惯于按个人意志办事,忽视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行政权力行使的主要特点是首长负责制,是命令和服从,这就造成执法者在具体行政执法活动中要对部门负责,无论这种行政行为是合法的是非法的,都要去执行。因此,按红头文件事,按上级意图办事,仍是各级政府官员的共识。同时,行政事务的繁杂性和紧迫性要求行政机关必强调办事效率,因而要求要求给予行政机关较大的自由裁量权。面对行政权行使的特殊性,必须要求对行政权的行使进行控制,通过完善行政立法,为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提供基本的行为规则,尽可能减少抽象的、原则的留有过多的自由裁量权。但现在行政机关设置的职权过大,尤其在自由裁量权的设置上,往往规定的幅度过大,并且没有顾及到公民权利一旦受到侵害后的法律责任,容易造成少数行政执法人员毫无顾及的行使行政权,任意行

使自由裁量权,促成了行政权力的滥用。

4、人们对行政机关法律认识上的偏差,增加了依法行政的难度。由于历史方面的原因,人们的一直把“公、检、法”称为执法机关,以为依法仅仅是司法机关的事,对行政机关行使权力也很少从依法行政的角度提出要求。至今仍有相当一部分人,甚至一些行政领导干部只把部分行政机关列为执法机关,而将相当一部分行政机关排除在执法机关之外。这与依法行政原则要求所有的行政执法主体都应当依照行政法律规范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5、行政立法、执法中的“实用主义”,严重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由于利益驱动,目前地方立法工作中存在着迁就部门利益的倾向,一些法律、法规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保护得不够,行政主管部门的权力大于义务,责权失当,造成法律规范配置上的失衡。在执法实践中,一些行政执法部门对凡能带来部门复兴的条款,都能积极宣传,认真地执行;对没有“油水”的规定或是需要执行单位出七出力难度较大的条款,就不积极向老百姓宣传,执法迟缓或根本不执行。这种以自身利益决定对法律和政策的实用主义态度,是产生行业腐败和地方保护主义现象的重要原因,严重败坏了执法机关公正、廉洁的形象,导致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紧张,使依法治国方略难以落实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扭曲。

6、行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对严格执法带来不利影响。在我们目前的行政执法队伍中确有部分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在观念和习惯上依然打着“人治”和权力大于一切的烙印,这些旧意识、旧观念,成为一些行政执法人员滥用职权的思想渊源。少数行政执法人员没有经过严格的岗位培训,不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本职工作一知半解、缺乏责任心,在执法中常常出现错裁、错诉、错判的情况。有的执法人政治素质较差,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泛滥,出现了不秉公执法甚至徇私枉法、贪赃枉法等问题。

7、行政权力的行使缺乏透明度,使公民难以监督。依法行政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政务公开,把行政权操作的规则、方式、手续、时限、法律责任公布于众,让公众知道如何监督行政。目前,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等行政程序法虽然已经颁布实施了,但因宣传力度小,知晓程度低,当公民遇到故意增加审批手续、额外的收费、拖延的批准时限、附加的制裁等侵害自身自由和权利的行政行为时,还不知晓这是违法行政在侵害自己。由于行政权行使是大量的、经常的和变化的,若无程序规则约束和增加行政权力行使的透明度,使社会民众无法监督,必然形成行政执法人员我行我素、违法行政。

二、关于改善依法行政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提高依法行政工作的质量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它

涉及到人的观念的转变、法律体系的健全、监督机制的优化,以及监督者素质的提高和被监督者自觉性的增强,在这方面我们不能企盼一蹴而就,也不能等待观望,必须以改革的精神,从主、客观方面作出实实在在的努力。

1、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执法检查,要充分发挥人大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监督,结合党的中心工作开展执法检查,促进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结合保护公民基本权益开展执法检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结合一定时期社会热点问题开展执法检查,维护社会稳定。要针对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问题,有闭幕、有重点地开展执法检查。

2、严格推行执法责任制和“两错”责任追究制。实行执法责任制,把执法任务入责任落实到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把执法目标具体化,执法责任明晰化,执法行为规范化,能有效地克服执法过程中存在的责任不清、相互扯皮等方面的问题。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建立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和司法错案责任追究制,防止和纠正行政违法行为和冤案、错案,检查和督促国家机关严格依法办事,维护法律的尊严。

3、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新闻舆论监督是强化执法监督的有力手段,它具有覆盖面广、形象生动、群众喜闻乐见的优势,有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影响。借助舆论监督作用,要适时、适量、适宜,真正拓宽监督渠道,增强监督实

效。

4、切实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要强化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仆意识、法律意识和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切实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提高行政执法的水平。

5、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体系。要针对现行法律体系中存在的政企不分、无法可依、执法交叉、法条弹性过大等问题,进一步加快立法步伐,逐步完善法律体系,理顺法律关系,明确法律责任,使行政执法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达到行政执法主体享有行使权力和承担义务的协调统一。

下载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难点及对策分析(精)(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难点及对策分析(精)(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镇依法行政难的原因及对策

    乡镇依法行政难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依法行政是我国进行法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提出的一项基本原则。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单位,乡镇行政直接体现着依法行政的效......

    电力企业班组建设难点及对策分析

    电力企业班组建设难点及对策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也得到了不断发展。班组在电力企业中,不仅是企业的细胞,更是最活跃、最基层的单位,属于电力企业的执......

    县扩大居民消费难点及对策分析

    扩大消费不仅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更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共同富裕的一项战略任务。今年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

    小学生作文难点分析及对策思考

    小学生作文难点分析及对策思考 遮岛小学 尹莉华 作文,几乎令每一个孩子头疼。很多孩子不知道怎么写作文,一提到作文就发憷,总是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怎么写,从何写起,迟迟下不了笔。......

    土地平整 农田水利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第四章 施工程序及主体工程施工方法 4.1工程施工特点、难点、重要分析及对策 4.1.1工程施工特点: (1)本工程主要施工项目为土方平整、预制块护砌,农渠U型渠护砌,预制管安装。 (2)本......

    基层药监部门依法行政的难点及对策(正文)

    依法治药是依法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品是关系到人体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肩负着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重要职责,工作任务重,专业技术性强,面临的情况复......

    乡镇信访形势分析及对策

    当前信访形势分析及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将面临着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更复杂、更突出。新......

    试论乡镇依法行政的现状及对策

    试论乡镇依法行政的现状及对策 试论乡镇依法行政的现状及对策2007-02-10 16:50:13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要实现依法治国,就要做到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四个方面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