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政执法人员不良执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
通榆县行政执法人员不良执法行为
记分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管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根据《吉林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吉林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人员不良执法行为记分管理,是指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对在案卷评查、行政执法检查、行政执法投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过程中发现行政执法人员存在不依法履职、不文明执法、不遵守法定程序、不依法处罚等不良行为,对相关行政执法人员实行量化记分,并配以相应惩戒教育的一项内部监督办法。
第三条 各行政执法单位应当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教育管理,规范行政执法活动,纠正不良执法行为。
第四条 县政府法制办负责本区域行政执法人员计分制考核管理工作。
第五条 各行政机关在案卷评查、行政执法检查、行政执法投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过程中发现本部门行政执法人员存在不良执法行为的,应当指派本部门法制工作机构对照本办法予以记分处理,同时报县政府法制机构备案登记。
第十条 行政执法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县政府法制办每次记6分。
(一)具体行政行为被司法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依法撤销的;
(二)因不规范执法受到新闻媒体曝光,造成恶劣影响的;
(三)对控告、举报者打击报复的;
(四)拒绝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的;
(五)利用职权吃、拿、卡、要等以权谋私的;
(六)酒后上岗执法的;
(七)不按“服务—教育—整改—处罚”四步工作法实施行政处罚的;
(八)掀摊位、砸东西、殴打行政管理相对人等粗暴执法的;
(九)继续执行已经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的;
(十)违法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
第十一条 行政执法人员在一年内因不良执法行为被记分累计达6分的,由所在单位进行诫勉谈话;累计达8分的,由县政府法制办暂扣行政执法证件,组织离岗培训一周;累计达12分的,由县政府法制办收缴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证件。
第十二条 县政府法制办在行政执法证件年检时,对行政执法人员有不良行政执法行为记分记录未经处理的,暂缓其
第二篇:《深圳市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
《深圳市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
深卫规〔2007〕4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记分标准
第三章 记分执行
第四章 附则
为了规范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增强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意识,实施对医疗机构的有效监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我局制定了《深圳市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深圳市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增强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意识,实施对医疗机构的有效监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经依法执业登记,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
本办法所称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执业活动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诊疗常规的行为。
第三条
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对所管辖的医疗机构在执业活动中出现的不良执业行为实行记分管理,并实行累积计分制度。对不良执业行为中的违法行为,在实行记分管理的同时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第四条
市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市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的记分管理工作,并负责对区卫生行政部门的记分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医疗机构的记分管理工作由其原核准登记的卫生行政部门负责。
第二章 记分标准
第五条
一次记分的分值,根据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的种类和程度,分为1分、2分、4分、6分、20分五个档次。
第六条
医疗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一次记1分:
(一)医疗机构名称不规范的;
(二)超出核准科目开展诊疗活动的;
(三)使用一名取得相应资格但未经注册的医师或者护士独立从事诊疗活动的;
(四)使用一名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本专业以外的诊疗活动的;
(五)使用一名执业助理医师独立从事诊疗活动的;
(六)违反有关规定,使用未注册在本医疗机构内的医师从事诊疗活动的;
(七)未按规定将医疗机构的收费标准等内容对外公示的;
(八)发生三、四级医疗事故,医疗机构负次要或者轻微责任的;
(九)未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悬挂于显眼位置的;
(十)医务人员未按规定佩戴标牌上岗的。
第七条
医疗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一次记2分:
(一)使用一名未经注册的外籍医师从事诊疗活动的;
(二)使用一名医学院校实习生或者具有中等专业学校以上医学专业学历但尚未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独立从事诊疗活动的;
(三)发生一、二级医疗事故,医疗机构负轻微责任的;
(四)未按规定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或者对医疗废物、污水处置和管理不符合要求的;
(五)违反国家和本市有关放射诊疗、防护等相关规定的;
(六)未按规定进行药品采购或者未按规定购买、保管、使用、销毁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放射药品、终止妊娠药品的;
(七)违反临床用血有关规定的;
(八)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未执行医疗收费标准或者营利性医疗机构未执行有关价格管理规定的;
(九)未按批准内容发布医疗广告或者使用过期、被注销、撤销的《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发布医疗广告的;
(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未执行医疗收费标准或者营利性医疗机构未执行有关价格管理规定的。
第八条
医疗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一次记4分:
(一)未经变更登记,医疗机构擅自改变名称、类别、性质、地址或者服务方式的;
(二)违反有关规定,擅自组织义诊活动的;
(三)出具虚假医学证明文件的;
(四)发生一、二级医疗事故,医疗机构负次要责任的;或者发生三、四级医疗事故,医疗机构负主要或完全责任的;
(五)未经批准,擅自开展结扎、人工终止妊娠手术、助产的;
(六)以雇佣“医托”等不正当方法招徕病人的;
(七)隐匿、伪造、篡改病历资料、处方或者其他医疗文书的。
第九条
医疗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一次记6分:
(一)使用一名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卫生技术人员资格的人员从事诊疗活动的;
(二)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者借用、冒用其他医疗机构名义从事诊疗活动的;
(三)将科室或者房屋承包、出租给他人,承包人、承租人以该医疗机构名义从事诊疗活动的;
(四)未经批准,单位内部医疗机构擅自向社会开放的;
(五)未按规定履行传染病报告义务的;
(六)未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擅自配制和使用医疗治疗用制剂的;
(七)发生一、二级医疗事故,医疗机构负主要或者完全责任的;
(八)违反有关规定,从事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或者亲子鉴定的。
第十条
医疗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一次记20分:
(一)使用非法定血源或者非法采供血的;
(二)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调度的;
(三)拒绝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检查或者拒不改正违法行为的。
第十一条
医疗机构有本办法第六条第(二)项的行为,每超出一个科目记1分;有本办法第六条第(三)、(四)、(五)、(六)项、第七条第(一)、(二)项和第九条第(一)项规定的行为,按每人次记相应的分值。
第三章 记分执行
第十二条
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实行累积计分,积分周期为一个,从每年1月1日起至当年12月31日止。一个积分周期期满后,该周期内的积分分值予以消除,下一重新开始计分。
第十三条
卫生行政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医疗机构有不良执业行为的,应当做好现场检查笔录,出具卫生监督意见书,要求医疗机构立即或限期改正,并应当在监督检查后的7日内制作并送达《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通知书》。
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受到行政处罚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给予记分,并制作《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通知书》。
第十四条
实行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公示制度。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将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和积分情况向社会公布。
第十五条
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作为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的依据。
第十六条
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积分满20分的,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予以暂缓校验。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七条
《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通知书》由市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印制。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为5年。
第三篇:深圳市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
深圳市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深圳市医师执业行为,维护医疗行业正常秩序,增强医师依法执业意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经本市卫生行政部门注册或者备案的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包括在本市取得《港澳医师短期行医执业证书》、《台湾医师短期行医执业证书》、《外国医师短期行医许可证》的港澳台医师和外国医师。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医师不良执业行为是指各类别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诊疗规范等的执业行为。
第四条 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含新区管理机构,下同)负责辖区医师不良执业行为的记分监督管理工作。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按照各自监管权限负责具体实施所辖医疗机构医师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工作。
第二章 记分分值
第五条 医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次记1分:
(一)未按规定佩戴标牌上岗工作的;
(二)书写的病历不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范要求的;
-1-
(三)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医疗损害,医疗机构承担轻微责任或者次要责任的第二及以下责任医师。
第六条 医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次记2分:
(一)违反抗菌药物使用原则或者未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
(二)除特殊情况外,施行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前未依法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书面同意的;
(三)施行手术前未向患者或者其近亲属进行术前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告知的;
(四)施行输血治疗前未向患者或者其近亲属说明输血目的、方式和风险并取得输血治疗同意书,或者违反其它临床用血管理规定的;
(五)具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医师未按照规定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或者未按照卫生部制定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
(六)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医疗损害,医疗机构承担轻微责任的第一责任医师;发生伤残等级6级以下或者三、四级医疗事故,医疗机构承担次要责任的第一责任医师;发生一、二级医疗事故,医疗机构承担次要责任的第二及以下责任医师。
第七条 医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次记4分:
(一)不书写病历资料的;
(二)泄露患者隐私的;
(三)未经亲自诊查、调查,签署诊断、治疗、流行病学等 -2-
证明文件或者有关出生、死亡等证明文件的;
(四)未按处方管理有关规定开具药品处方的;
(五)未按规定使用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的;
(六)未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的;
(七)发生伤残等级5级以上或者一、二级医疗事故,医疗机构承担次要责任的第一责任医师;发生伤残等级6级以下或者三、四级医疗事故,医疗机构承担主要责任的第二及以下责任医师。
第八条 医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次记6分:
(一)使用未经批准的药品、医疗器械、消毒剂、消毒器械、一次性医疗用品或者使用假劣药品、过期、失效药品或者违禁药品的;
(二)隐匿、伪造、篡改或者擅自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的;
(三)实施假节育手术、进行假医学鉴定、出具虚假医学证明文件的;
(四)除紧急情况外,擅自在注册或者备案的执业地点外执业,或者未按照注册的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的;
(五)执业助理医师单独从事临床执业活动的;
(六)未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考核合格证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
(七)非法为他人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的;
-3-
(八)发生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或者患者涉嫌伤害事件、非正常死亡,未按规定报告的;
(九)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监测、报告、调查、处理职责的;
(十)利用职务之便,索要、收受患者及其亲友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十一)执业活动存在过度医疗或者医疗欺诈的;
(十二)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医疗损害,为伤残等级6级以下或者三、四医疗事故,医疗机构承担主要责任的第一责任医师;伤残等级5级以上或者一、二级医疗事故,医疗机构承担主要责任的第二及以下责任医师;发生医疗事故,医疗机构承担完全责任的第二及以下责任医师。
第九条 医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次记12分:
(一)参与买卖人体器官或者从事与买卖人体器官有关活动的;
(二)参与组织贩卖人体胚子、合子、胚胎,或者非法参与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设置人类精子库的;
(三)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为他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
(四)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疾病流行或者其他意外情况时,不服从卫生行政部门调遣的;
(五)未经患者或者其近亲属同意,对患者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的;
-4-
(六)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医疗损害,为伤残等级5级以上或者一、二级医疗事故,医疗机构负有完全或主要责任的第一责任医师;
(七)拒绝、阻碍执法监督检查,妨碍卫生监督工作正常开展的。
第三章 记分实施
第十条 卫生监督机构应当按照分级管理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日常监督和专项督查等形式,加强对医师执业行为的监督检查。
医疗机构发现本机构医师存在本办法规定的不良执业行为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情况报告负责管辖本医疗机构的卫生监督机构。
第十一条 卫生监督机构接到群众投诉举报、医疗机构报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报或者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医师有不良执业行为的,经调查核实,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制作《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分通知书》(以下简称《通知书》),并送达该医师。
医师对不良执业行为记分有异议的,可在收到《通知书》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卫生监督机构提出异议申请,逾期不提出异议申请的,视为同意记分结果。
第十二条 卫生监督机构应当自接到异议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对异议申请做出处理。经核查证实对医师的记分有错误或者不准确的,应当予以更正。
-5-
第十三条 卫生监督机构在同一次监督检查中发现同一医师的多份病历有重复性错误或者多张处方违反同一规定的,按发生一次不良执业行为予以记分。
医师一次不良执业行为涉及两个以上不良执业行为记分情形的,应当按照记分分值高的不良执业行为进行记分。
第十四条 医师涉嫌存在过度医疗或者医疗欺诈行为的,卫生监督机构可以移交市医师协会进行专业认定。市医师协会作出的专业认定意见可以作为卫生监督机构的处理依据。
第十五条 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录的记分周期为二年,与医师定期考核周期相对应。一个记分周期期满后,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录的分值清零,下一考核周期重新记录。
卫生监督部门经调查核实医师存在不良执业行为时,该不良执业行为发生时间所在的记分周期已期满的,应当将该不良执业行为记录在现记分周期内,并同时注明不良执业行为的发生时间。
第十六条 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录累计记分8分以上时,卫生监督机构应当及时将不良执业记分情况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并通报其执业的所有医疗机构,由卫生行政部门或者其所在医疗机构按照下列规定给予相应处理:
(一)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录累计记分达到8分不满10分的,由其第一执业地点的医疗机构对其进行内部离岗培训1个月,离岗培训期间其注册和备案的执业地点取消其处方权;
(二)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录累计记分达到10分不满12分的,由其第一执业地点的医疗机构对其进行内部离岗培训2-3个 -6-
月,离岗培训期间其注册和备案的执业地点取消其处方权;
(三)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录累计记分达到12分及以上的,按照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处理,并由其第一执业地点的医疗机构对其进行内部离岗培训3-6个月,其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或者市医师协会组织的培训不少于1个月。
第十七条 本办法规定应当予以记分的不良执业行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受到行政处罚的,卫生监督机构应当依法作出行政处罚。不得以记分代替处罚或者只处罚不记分。
第十八条 卫生监督机构应当建立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电子档案,实现全市互联互通。
市卫生监督机构负责汇总全市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录,并按将记分情况报送市卫生行政部门和市医师协会,并定期向社会公布。
第十九条
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和医疗机构未按规定进行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或者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条 《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分通知书》由市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制作。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所称以上、以下,包含本数。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6年3月1日起试行,有效期3年。
-7-
第四篇:卫生院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
八塘镇中心卫生院医务人员 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
区卫生计生委:
为了加强我院医务人员执业管理,进一步规范执业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xxx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我院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实施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医务人员执业管理,进一步规范执业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院执业的医、护、药、技等医务人员。
第三条
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指医务人员在执业活动中违反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行业作风、职业道德及诊疗规范等相关规定的行为。
第二章
记分标准
第四条
根据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情形,每次记分的分值依次设定为2分、4分、6分、8分,共四个档次。
第五条
医务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一次记2分:
(一)在四级医疗事故中负主要责任的;
(二)违反诊疗常规,造成一定不良影响的;
(三)违反外出会诊或医师多点执业相关管理规定的;
(四)未按要求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第六条
医务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一次记4分:
(一)在三级医疗事故中负主要责任的;
(二)未经患者或授权家属同意,擅自使用高值耗材、进行特殊检查或治疗、更改手术方案的;
(三)未按要求报告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或医疗事故的;
(四)无正当理由拒不执行医院指令性任务的。第七条
医务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一次记6分:
(一)在二级医疗事故中负主要责任的;
(二)参与或组织倒卖医院号源的;
(三)违反药品器械或医疗技术临床试验相关规定的;
(四)推诿、无视或拒绝救治危急重症患者的。第八条
医务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一次记8分:
(一)在一级医疗事故中负主要责任的;
(二)参与虚假医疗或采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患者就医的;
(三)严重违反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的;
(四)隐匿、伪造或擅自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的;
(五)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为他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选择性人工终止妊娠的;
(六)其他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
第三章
记分应用
第九条
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记分按一年内累计记分、一次性记分及晋升周期内累计记分三种方式进行计算,并给予以下处理:
(一)一年内累积不良记分累计达2分,不足4分的,取消当事人当年内各种形式的评先评优活动;一年内累计不良记分累计达4分,不足6分的,在全院给予通报批评,并取消当事人当年内各种形式的评先评优活动;一年内累计达6分,不足8分的,在全院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当事人当年内各种形式的评先评优活动,暂停当事人3个月及以上的处方权或执业活动,一次性扣除当事人第二年内奖励性绩效的10%,一年内累积不良记分≥8分,在全院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当事人当年内各种形式的评先评优活动,暂停当事人3个月及以上的处方权或执业活动,一次性扣除当事人第二年内奖励性绩效的15%。
(二)一次性不良记分达4分,不足6分的,在全院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当事人当年内各种形式的评先评优活动,暂停当事人3个月及以上的处方权或执业活动;一次性不良记分达6分,不足8分的,在全院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当事人当年内各种形式的评先评优活动,暂停当事人6个月及以上的处方权或执业活动,一次性扣除当事人第二年内奖励性绩效的15%;一次性不良记分达8分及以上的,在全院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当事人当年内各种形式的评先评优活动,暂停当事人6个月及以上的处方权或执业活动,一次性扣除当事人第二年内奖励性绩效的20%。
(三)晋升周期内累计不良记分达8分及以上的,延迟一年晋升(或聘任)高一级职务(自符合申报或聘任时间起算)。晋升周期内一次性不良记分达8分及以上的,延迟两年晋升(或聘任)高一级职务(自符合申报或聘任时间起算)。
第四章
组织实施
第十条
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实施领导小组,其成员如下xxx,下设办公室在医务科,负责制定我院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记分管理办法,并对全院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记分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十一条
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实施领导小组制定实施管理办法,各成员分工负责本科室人员当年的考核情况,由办公室xx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
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可通过日常管理、监督考核、群众投诉、来信来访、问卷调查、各类检查、医疗事故鉴定、第三方调解建议书、法院判决书等途径获得,并由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实施领导小组组织调查核实。
第十三条
制作《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通知书》(以下简称《通知书》),在调查核实确认工作后10个工作日内将《通知书》送达当事人。
当事人对记分有异议时,可在收到《通知书》7个工作日内向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实施领导小组书面提出申诉,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实施领导小组应对当事人提出的申诉进行复核,经复核证实对医务人员记分有错误或者不准确的,应当予以更正。
第十四条
在院务公开栏,定期公布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情况及处理意见,并建立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管理档案。
第十五条
建立“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档案”,于次年1月5日将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记分统计表报送至当地卫生计生委备案。
xxxx卫生院
2018年5月28日
第五篇:湖北省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
湖北省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监督管理,规范医疗机构医疗执业行为,增强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意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湖北省医疗机构管理实施办法》、《湖北省医疗机构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相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指医疗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等医疗执业活动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制度或诊疗常规等行为。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各级各类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在发生不良行为后,除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外,同时按本办法规定记分。
第四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全省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的管理办法,并对各地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各市(州)、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内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进行监管,各级卫生监督机构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负责具体实施。
第五条 不良执业记分作为医疗机构原核准注册登记的卫生行政部门(以下简称登记机关)对其进行执业校验的依据之一,各登记机关应当按照本办法要求,建立“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档案”。第二章 记分标准 第六条 根据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的类别和情节,不良记分共分为10分、6分、4分、2分、1分五个档次,其中10分代表一次不良执业行为最严重档次,其余情况依分值递减。
第七条 医疗机构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一次记10分。
(一)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含放射事件、院感事件、传染病疫情等)未按有关法律法规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或者隐瞒、缓报、谎报造成不良影响;
(二)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突发重大伤亡事故、传染病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不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应急处理指挥调度;
(三)由于医疗质量、医疗行为、医疗服务等方面的过错、过失引发医疗纠纷,且处理不积极,造成严重社会群体性事件或恶劣的社会影响;
(四)遗弃患者,或因收费等原因延误急危重患者治疗造成严重后果;
(五)发生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六)发生一级医疗事故,医疗机构承担完全或主要责任;
(七)违反药品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疏于管理,致使麻醉、精神、毒性等需要严管药品流失或造成其他不良后果的;
(八)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擅自开展需经审批的有关医疗技术(包括器官移植、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心血管介入技术、血液透析等);
(九)未经批准开展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及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手术;
(十)违反血液管理有关法律法规,非法采、供血液或使用血液; 第八条 医疗机构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一次记6分。
(一)未经变更登记,医疗机构擅自改变经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名称、类别、经营性质、服务方式或执业地点;使用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名称;医疗机构超出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开展诊疗活动;
(二)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
(三)医疗废弃物未按照规定进行分类收集、存放、运输和无害化处理,医疗机构对污水未处理直接排放;
(四)违反规定购买、保管、使用、销毁毒麻和精神类药品;
(五)未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擅自配制和使用医疗治疗用制剂;
(六)使用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药品、医疗器械、消毒剂、消毒器械、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或者使用假劣、过期、失效药品及违禁药品;
(七)出具虚假证明文件造成患者延误诊治,或出具虚假医学检查报告;
(八)发生一级医疗事故,医疗机构负次要责任或发生二级医疗事故,医疗机构负完全责任或主要责任;
(九)隐匿、涂改、伪造、擅自销毁或者未按有关规定保存病历及有关资料;
第九条 医疗机构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一次记4分。
(一)除省卫生厅规定统一使用的医疗文书外,开展诊疗活动中使用的医疗文书为非本医疗机构标示;
(二)不按期主动向卫生行政部门提请效验申请;
(三)违反医疗广告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发布医疗广告或者医疗服务信息;
(四)发生二级医疗事故,医疗机构承担次要责任;或发生三级、四级医疗事故,医疗机构承担完全责任;
(五)使用取得相应资格但未经注册或备案的医师(含外籍医师)、护士从事诊疗活动;使用医学院校毕业未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或见习期人员独立从事诊疗活动;
第十条 医疗机构有以下情形者,一次记2分。
(一)擅自提高服务收费价格、分解收费、重复收费;
(二)非卫生行政部门安排,或未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备案,擅自组织义诊活动;
(三)未按规定申报配臵,擅自使用大型医用设备;
(四)发生三、四级医疗事故,医疗机构承担主要责任。第十一条 医疗机构有以下情形者,一次记1分。
(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正本未按规定悬挂在醒目位臵;
(二)处方的印刷书写不符合相关规定;
(三)对医师外出会诊疏于管理;未采取有效措施对违反有关规定外出会诊的医师进行及时处理;
(四)未按规定对医疗机构相关信息、诊疗科目、诊疗时间、医疗服务价格、收费情况等进行公开公示;
(五)未按规定执行医务人员佩戴胸卡上岗;
(六)使用的大型医疗设备及工作人员无《大型医用设备上岗合格证》等资质;
(七)未按照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事故或重大医疗过失行为;
(八)不配合卫生行政部门接待、处理投诉和信访等工作
第三章 记分管理
第十二条 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实行累积记分制度。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的累积记分周期以为单位,每年12分,从医疗机构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之日起计算,12个月为一个周期。周期满后,校验期为一年的医疗机构,该机构周期内的记分分值清零,重新开始积分;校验期为三年的医疗机构,该机构周期内的记分应累积三年后方可清零,并重新开始积分。
第十三条 卫生行政部门采取日常监督与专项督查相结合的形式,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发现医疗机构有不良执业行为,应进行现场笔录,由医疗机构签字确认,并提出整改要求,现场制作有关执法文书,出具《湖北省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通知书》(以下简称《通知书》,见附件),在7个工作日内将《通知书》送达其登记机关作为校验依据存档。
第十四条 医疗机构违反相应的法律、法规应受到行政处罚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制作《通知书》,在7个工作日内送达其登记机关作为校验依据存档。
第十五条 一个记分周期内,医疗事故鉴定最终结论为医疗机构承担责任的,负责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机构应将所受理并办结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抄送医疗机构的登记机关,登记机关应在收到报告的7个工作日内应制作《通知书》送达当事医疗机构,同时作为校验依据存档。
第十六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医疗机构不良行为日常监督档案,每一个记分周期内应对医疗机构进行至少两次不良记分的监督检查。
第十七条 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累积记分接近或达到10分以上的医疗机构,应作为卫生监督的重点对象,加强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对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正常检查每年不超过4次。在医疗机构暂缓效验期内不良执业行为检查不超过2次。
校验期为一年的医疗机构,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计不良记分达到12分的,给予该医疗机构1至6个月的暂缓校验期。校验期为三年的医疗机构,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计不良记分超过12分,或三年内累计超过24分的,登记机关在校验时应给予该医疗机构1至6个月的暂缓校验期。给予暂缓校验期的医疗机构,如为等级医疗机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报批准其等级的主管卫生行政部门,给予医疗机构等级警告或降等处理。不如实报告或隐瞒不报的,应提请相应部门追究有关负责人责任。
第十九条 暂缓校验期内,不设床位的医疗机构不得执业。设有床位的医疗机构在暂缓校验期内累计不良记分超过12分者,则认定其不能通过校验,应当按相关程序注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在本办法施行之前已经取得《医疗机构执业去可证》且效验期为一年的医疗机构,其第一个记分周期从办法施行之日起到下次效验之日止。在本办法施行之前已经取得《医疗机构执业去可证》且效验期为三年的医疗机构,其第一个记分周期从最后一次通过效验之日起计算。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卫生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此前湖北省卫生厅印发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意见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