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议我国旅游消费的异化现象及其改善对策.
长治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浅议我国旅游消费的异化及其改善对策
专业:旅游管理 姓名:赵金瑞 学号:06411352
指导教师:张伟兵
摘 要 目前,我国蓬勃发展的旅游消费中存在着种种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为破坏性消费、炫耀性消费、攀比性消费、迷信性消费和恶习性消费,其结果是破坏了生态环境,降低了旅游体验。这些不合理现象统称为“旅游消费的异化现象”,其产生原因在于政府推行的旅游发展战略不当、旅游供应商的经营策略不合理、旅游消费者的畸形消费心理等等。笔者认为,应该从改进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树立正确的旅游消费观和创造良好的旅游消费环境三方面入手,并积极响应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号召,发展和谐旅游,抵制消费异化。
关键词 旅游消费 异化 消费异化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旅游消费中的异化现象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给旅游消费带来了机遇,我国无论是国内旅游还是国际旅游都获得了长足发展。国家旅游局统计资料显示,从2001年到2008年国内旅游总花费分别是3522.37亿元、3878.36亿元、3442.27亿元(非典影响)、4710.71亿元、5286.00亿元、6229.73亿元、7770.62亿元和8749.30亿元。[1]虽然在2003年由于SARS在我国部分地区肆虐,当年的旅游指标略有下降,但从总体上看,增长趋势一直没有改变。据国家旅游局预测,2020年中国国内旅游收入将达19000~27000亿元。国内旅游呈现一派繁荣之际,来我国旅游的国际游客人数亦呈迅速上升态势(表1显示)。目前,中国接待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占世界总量的4.8%,旅游创汇占世界总量的3.8%,约为美国的1/5,西班牙的1/2,法国的3/5。[2]据国家旅游局预测,2020年中国将接待海外旅游者1.35~1.45亿人次,约占世界总量的8.4~9.0%;国际旅游创汇530~760亿美元,约占全世界总量的2.7~3.8%。世界旅游理事会(WTTC)也预测,2020年中国将接待入境旅游者超过1.37亿人次,成为世界第一大国际旅游目的地,约占世界总量的8.6%。[2]同时,中国还将成为第四大国际旅游输出国。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对扩大内需、活跃消费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有广阔的长治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发展前景。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现代旅游起步比较晚,旅游产业还处于发展阶段,许多旅游者的旅游消费观念还不够成熟和理智,在旅游活动中还存在着种种不合理消费现象。例如,旅游者不尊重甚至侮辱导游员的人格尊严,更有甚者对异性导游员进行性骚扰等;在“食”方面,要求餐饮服务方提供褐马鸡、白鹤等国家保护动物的食物制品或与宗教禁忌相冲突的食物等;在“住”方面,追求宾馆的星级、设施的豪华考究,对水、电、纸张、日用品等进行过度消耗等;在“行”方面,追求交通工具的档次和内部座次的级别,追求交通工具的“身份和符号价值”而盲目进行“自驾车旅游”之类的炫耀性消费;在“游”方面,为追求旅游的“原生态性”,侵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旅游禁区)或宗教禁区,不正当地使用交通工具或制造异常声响,干扰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或宗教活动的正常秩序,甚至奢望在景区、度假村提供赌博、色情等方面的服务,实现
[3]一时的低级庸俗享乐与放纵。本文将这些阻碍旅游业发展的不合理消费现象统称为“旅游消费的异化现象”,通过详细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应对旅游消费异化的若干政策性建议,以期推动我国旅游业沿着可持续的和谐消费之路健康发展。
表
1[1]
2001--2008年我国旅游收入统计表收入(亿元)10000.009000.008000.007000.006000.005000.004000.003000.002000.001000.000.******2008年份国入国入际(内(旅亿旅亿游元游元收)收)
二、旅游消费异化的内涵及表现
(一)异化的来源及含义
资料来源: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1-200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异化是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的主要根源是私有制,最终根源是社会分工固定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异化劳动的观点,并以此作为自己异化观的出发点。在《经济学
长治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手稿(1857一1858)》和《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来阐明异化的本质。他认为异化才真正揭示了人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最一般的深刻的社会关系,其实质在于表明人所创造的整个世界都变成了异己的、与人对立的东西。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内容作了深刻的概述。异化劳动包括四个基本特征:首先是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工人生产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化的存在物同劳动相对立。“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
[4]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其次,工人同自己的生产活动相异化。工人的劳动不属于他自己,而属于别人。再次,人同自己的人类本质相异化。最后,人同人相异化。异化概念所反映的,是人们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品反对人们自己的特殊性质和特殊关系。在异化活动中,人的能动性丧失了,遭到异己的物质力
[4] 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从而使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发展,甚至畸形发展。
(二)旅游消费中的“异化”
异化是人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品反对人们自己,甚至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同理,异化表现在旅游消费里指的是旅游消费的目的、行为和方式背离了旅游活动的根本目标,即旅游是人类追求自身文明进步的一种生活方式。从本质上讲,旅游作为一种消费活动,是现代大众文化的一种休闲方式,它是以人为主体、消费为手段、休闲为形式、景观为对象、文化为内涵、身心的放逐与回归为目的的一种赏心悦目、增长见识、[5]自由自在的活动。现阶段我国旅游消费异化指的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发生的,用以满足不健康的、非正常的、盲目追求高消费的种种畸形消费行为,其特征主要表现为物质消费的过度和意义消费的错位。他们把旅游中追求不正当消费当作是真正的满足,使本来是满足人类旅游需求的消费活动变成支配人的旅游行为,并进而损害了自然界和人类的共同利益——造成了物质的损耗浪费和旅游者身心的疲惫,以至于有的游客在旅游结束后说旅游就是“花钱买罪受”。[3]
(三)旅游消费异化的具体表现及危害
如前所述,我国旅游业正处于发展、完善阶段,旅游者的消费观念还不够成熟和理智,在旅游消费活动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异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破坏性旅游消费
(1)盲目开发造成旅游资源的浪费和景区环境的破坏。有些开发商以旅游开发为名,在景区大办宾馆、购物店,城市绿地被侵占,水面被填平。他们甚至对稀有树木和
长治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名贵花卉乱砍乱挖,损坏珍稀物种,破坏自然景观。有些旅游景点本来拥有珍贵的名胜古迹、历史文物,但在开发过程中,遇山开路、逢水架桥、大兴土木,不仅破坏了自然风光,而且破坏了人文景观,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2)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带来的环境负效应。首先,集中过度的旅游消费,超过了当地的旅游承载能力,造成对旅游资源和景区环境的严重破坏。旅游者成群结队地乘着汽车来到旅游区,造成拥挤、噪音、垃圾、废气排放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旅游旺季,大量人群带来的拥挤和混乱,众多交通工具带来的大气污染、噪音污染、视觉污染等,超过生态环境的净化能力,对旅游区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其次,缺乏引导和规范的行为使旅游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游客人为地涂抹刻画、脚踏手摸等不良行为对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址带来破坏,随意丢弃废弃物等不良生活习惯对景区自然环境带来破
[3]坏。这些由旅游发展带来的问题日益严重时,人类必然要为自己的过错付出代价。
2、炫耀性旅游消费
炫耀性旅游消费指人们在旅游过程中追求奢侈、豪华、消费过度攀高,其目的已不在于满足自身正常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而是把旅游消费当作一种标志与象征,炫耀自己的财富、身份与地位。有些旅游者一味地乘坐豪华游轮与豪华客机,住星级宾馆,吃山珍海味,在旅游地疯狂购物。在他们眼里,似乎只有在很多方面大大超出其他旅游者,[6]才能心满意足,才能体验到旅游的快乐,甚至达到一种自我实现的“高峰经验”。这些人的旅游消费已经与其实际需求大大脱节,显然,他们的旅游消费已被异化了。旅游行为固然具有消费攀高的倾向,但一味过度攀高,甚至在旅游消费上展开竞争,就是非理性的、不正常的异化行为了。在我国,改革开放中首先富起来的人群,收入较高的白领阶层和特权阶层公费旅游人员构成出境旅游和高尔夫旅游等高端旅游消费的主体。国家旅游局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出境旅游已进入世界花费最高的国家行列。旅游花费中购物占了极大比例,旅游活动变成了境外购物,异化为寻求旅游生活高消费的方式。通过这种旅游消费游客得到的不是休息放松,而是随着炫耀性消费之后生活压力的增大和心理上更严重的紧张。
3、攀比性旅游消费
部分旅游者缺乏明确的旅游目的,在选择旅游目的地、出游时间和方式时缺乏消费经验,盲目跟风、攀比。这种攀比性旅游消费主要表现为一般人向先富群体看齐,低收入者向高收入者看齐,他们往往不考虑自己的消费需要甚至消费感受,盲目追求流行时
长治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3]尚去模仿别人的消费方式,与邻居、同事和朋友进行攀比,从而形成普遍消费动机。这就导致人们在旅游旺季盲目赶往旅游热点景区,超负荷的接待与经营无疑会加速旅游资源和环境的损耗与破坏,致使旅游体验质量降低。在旅游途中,往往团队中一个或几个购买某种旅游产品,大家的消费欲望就会立刻被调动起来。攀比性旅游消费突出表现为大众自费旅游者本着“求名”心态,不顾自己旅游实际感受和精神享受的求荣性跟风消费、攀比消费。这种以假期为主的短时段集中或超前消费,不但不能从根本上刺激和扩大消费总量,反而会造成奢侈、浪费等不合理消费风行。
4、迷信性旅游消费
这种旅游消费又称为愚昧型旅游消费,其最大的特点是在旅游过程中把大量钱财用于满足某种虚幻的精神寄托上。这些旅游者遇庙就拜、逢佛烧香、许愿还愿、寻仙讨药,把大把大把的钞票投入功德箱,甚至把佛像请回家中供奉。迷信是一种传统的病态文化,在文化层次较低的社会群体中尤为盛行,往往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在经济利益驱动下,许多经营者抓住旅游者的迷信心理,打着旅游开发的幌子,四处建造“神庙”,频繁举办“庙会”、“鬼节”等,把迷信活动当作娱乐性旅游进行大肆宣传和经营,这无
[5]疑对迷信活动的泛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后果可想而知。
5、恶习性旅游消费
恶习性旅游消费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将钱财用于那些完全无益于身心健康的、[5]直接产生社会公害的活动。这种消费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嫖”和“赌”。虽然旅游不是造成“嫖”、“赌”的根本原因,但旅游的暂时性与异地性,往往会诱发旅游者道德感的弱化,即责任约束松驰和占有意识外显,从而使其产生非份之想。有些人认为:现在生活好了,“饱暖思淫欲”乃人之常情,旅游就是要到没有熟人的异国他乡尽情放松,要摆脱日常生活中的清规戒律,奢侈一点、放荡一点才有情趣可言。这种心理一旦被不法经营者利用,其结果就是某些旅游者在异域的灯红酒绿中肆意地偷食人间禁果。这种恶习性消费行为既违背了社会道德,又亵渎了旅游原有的精神文化品位。
三、旅游消费异化的成因
(一)旅游发展战略不当:过分强调旅游的经济功能
改革开放初期,国际旅游接待因在赚取外汇、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首开我国发展旅游经济之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旅游需求发育并蓬勃兴起,其刺激内需、回笼货币的经济优势使我国旅游业正式获得了产业地位。199
1长治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年,在我国制定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正式将旅游业的性质明确定位为产业,并将其列为第三产业的重点而加快发展;在1998年12月召开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旅游业被确认为应积极培育的国民经济新的[7]增长点。中央政府和国家政策对旅游经济的重视及旅游业自身具有的经济优势,普遍引起各省市区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全国已有超过24个省市区把旅游业作为地方经[8]济的支柱产业优先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旅游经济的重视和强调,使旅游活动最先因其经济效益而得以在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起步,并取得世界瞩目的发展地位。对于旅游活动经济功能的强调、追求、重视和企盼,促使各级政府纷纷投资,希望能在旅游经济的发展和带动下,获得巨大的经济回报。正是政府对旅游经济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尤其是基层政府中“发展唯一,量化第一,经济至尊,效率至上”的唯经济主义观念,催生出一批人造景观、政府工程,其中有的有过短暂的繁荣,有的只以破坏资源收场。
[2]以上做法,不可避免地破坏了旅游环境、降低了旅游体验。
(二)旅游供应商的经营策略不合理
一般而言,旅游景区的资金投入越大,投资方就越追求利润回报,他们往往会利用一切手段刺激旅游需求和消费,片面追求游客数量,形成供给对消费的诱导。加上媒体、旅行社和导游等中介机构的宣传诱导,使旅游者追求个人自由的旅游需求异化为受供给方诱导形成的消费“欲求”。我国的旅游服务质量一直差强人意,特别是作为重要服务中介环节的导游服务,游客的评价和满意度都比较低。在旅游旺季、游人拥挤的景区,旅游各供应商常常无法按照旅游合同提供质量合格的旅游产品,更别说考虑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和感受,提供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为游客创造满意的旅游经历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旅游供应商之间往往会达成合作协议,千方百计诱导游客疯狂购物、大肆消费。随着旅游者的大规模涌入,外部世界的不良意识也悄然而至,打破了旅游目的地原有的相对“均衡”状态,加剧了一系列社会病态现象的出现,如赌博、卖淫、走私、贩毒、诈骗、偷窃、抢劫等,成为旅游地文化不正当地商品化和庸俗化的催化剂。不光当地的手工艺品脱离了传统风格和制作技艺而被成批生产,传统的民间习俗和庆典仪式也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被“失真”地反复表演。为了索取小费,身穿民族服装的女服务员强拉客人与其举行“婚礼”,这类闹剧在某些民俗村愈演愈烈,有的甚至掺杂进色情[9]服务的成分。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中,旅游消费想不异化都难。
(三)旅游消费者的畸形消费心理
长治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发达国家不仅将消费产品推向世界各地,更将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推向世界各地。在消费主义倡导的高档消费、过度消费、时尚消费、超前消费、一次性消费等观念的驱使下,人类对各种资源的掠夺和浪费呈现出一种非理性的疯狂和贪婪。受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目前我国大众在消费理念、消费选择上表现出浓厚的浮躁、虚荣、攀比和从众心理。他们往往不考虑自己的消费需要甚至消费感受,盲目追求流行时尚去模仿别人的消费方式,与邻居、同事和朋友进行攀比,以自己在旅游消费生活上的不输于人、高于人而获得心理的畸形满足。这些人认为旅游就是寻找刺激与快乐,就是放浪形骸,就是吃喝玩乐,而快乐的程度与花钱的多少与玩弄的花样成正比,只要花钱越多、旅游愉悦就越大。在他们眼中,旅游就是要潇酒走一回,玩出花样、玩出快感,于是“灯红酒绿”、“酒色财气”、“吃喝嫖赌”便理所当然地成了旅游消费中的一部分。此外,旅游消费中的挥霍性消费行为与深植于中国人潜意识里的贫困情结关系密切。长期以来,受贫困情结困扰的人们在走上富裕之路后,贫困情结不但没有随着富裕程度的增高而自行消失,反而以一种近乎疯狂的变式——挥霍性消费行为表现出来,他们挥金如土,似乎是要证明自己已经永远告别贫困,不再恐惧贫穷了。上述畸形消费心理表现在行为上就是疯狂购物、消费超高,以及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参与赌博、色情等典型的消费异化活动。
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改善对策
(一)改进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
根据党中央 “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兴发展战略,并结合我国人民的心理实际,政府应适时调整旅游发展战略:积极倡导和谐旅游,抵制消费异化。本文所指的“和谐旅游”是追求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全面协调发展的旅游,它除了强调人类旅游活动要与环境友好、与生态和谐之外,还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公平问题及旅游消费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问题。和谐旅游要求旅游者在其旅游消费活动过程中,应从保护人类共同的旅游资源及旅游消费环境出发,合理、科学地消费,以达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消费各子系统间的和谐统一。总之,和谐旅游是西方消费主义的死敌,它将有力地抵制旅游消费异化。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积极开展和谐旅游。其实,自1995以来,国家旅游局以优化城市旅游环境、提升城市旅游功能、促进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为目标,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倡导和推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活动就是很好的例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评定和检查标准(表2)显示:“创优”重视和谐优美的生活环境建设,长治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重视城市精神文化内涵的培育,而不再仅仅着眼于个别景点和旅游设施的开发。实践证明,“创优”活动能够使城市的旅游环境、旅游功能、旅游开发管理水平和旅游服务质量得到很大的改进和提高。[8]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农家乐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等提倡物质消费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和注重精神发展的活动,使旅游能够真正成为旅游者追求精神自由,并促进环境、生态、社会与经济和谐发展的文化活动。
表2 城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2 城市旅游产业定位与规模3 城市旅游业投入和专项政策支持4 城市旅游业发展的主导机制5 城市旅游业的管理体系6 城市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7 城市的生态自然环境8 城市的现代旅游功能9 城市的旅游教育和培训10 城市的旅游交通11 城市的旅游区(点)开发与管理12 城市的旅游促销与产品开发13 城市的旅游住宿设施14 城市的旅游住宿设施15 城市的旅游餐饮16 城市的旅游购物17 城市的旅游文化娱乐18 城市的旅游厕所19 城市的旅游市场秩序20 城市的旅游安全与保险优秀旅游城市评定与检查标准120100最高得60分8040200项目分类1
资料来源 :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
(二)大力开展消费教育,树立正确的旅游消费观
当前,要扼制消费主义思潮的泛滥,摆脱消费本身的异化,就必须揭露“消费异化”对自然的破坏,让更多的公民(潜在的旅游者)认识消费异化的危害,形成全民性的消费忧患意识,引导旅游活动的参与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进而培养大批理性而自立的旅游消费者。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和谐旅游消费观的形成,旅游消费的知识、技能,旅游消费中矛盾和冲突的应对策略等。对旅游者的教育可以分为:“游前”教育、“游中”教育、“游后”教育。首先,“游前”教育是一种“未雨绸缪”式的预备教育,对此,学校、家庭、公民所在的单位、社区、大众媒体等责无旁贷。其次,“游中”教育主要是旅游服务提供方,包括旅行社、景区等对旅游者进行即时的、现场的教育,包括对其消费行为的指导、劝说和纠正。最后,“游后”教育主要是旅游组织者(如导游员等)对旅游消费活动进行回顾和总结,对积极的消费行为进行表扬和鼓励,对消极的消费行为进行适[6]当的批评。同时,还应结合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红色旅游等伦理和精神色彩较为丰富的旅游活动,引导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注重物质消费的节约、情操的陶冶、精神的发
长治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展等,将“和谐旅游”贯穿到旅游活动的全过程。
(三)完善旅游立法、强化旅游管理,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只有创造积极向上的旅游消费环境,提供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旅游消费商品与旅游服务项目,才能使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真正享受到消费所带来的乐趣,并使旅游者的个性化消费有更多选择的余地。而良好旅游消费环境的营造,需要旅游活动参与者的共同努力。
1、旅游产品价格的政府监管化。为了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政府相关部门应该联合起来对定点供应商的旅游商品进行分类、分等级,鉴定质地,并制定政府指导价格,加贴中国旅游局的标贴。切实做到旅游产品货真、价实。同时,还应强制定点供应商向行业主管部门交纳一定数量的质量保证金。
2、旅行社利润来源的渠道良性化。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对现有旅行社实施改造、分化、组合,实现大型旅行社集团化、中型旅行社专业化以及小型旅行社通过代理制形成网络化,建立科学合理的分工体系,使旅行社朝着有利于竞争与发展的方向转变。
3、导游员薪酬制度与激励机制的合理化。旅行社应建立一套既能使尽职的导游员获得其应有的回报,又能使导游员必须为其违规行为支付全部损失的激励机制。
4、导购佣金的合法化与公开化。定点单位提供佣金必须计入销售成本,旅行社则将其列入营业收入。旅行社合同可按约定从佣金中提出一定比例作为导游员收入的一部分。同时,严禁导游私自收受回扣。笔者认为,旅游全过程中的费用结算要由组团社的全陪直接支付或打入公司帐上,尽量不让地接社导游经手团款,地接社在团队的操作与服务过程中,只收取合理的的司导费和佣金。地接社导游只负责景区的引领和优质讲解,使客人的旅游真正实现“物超所值”。
5、加强旅游地的文化建设。旅游的异地性决定了旅游者势必要在特定的旅游环境(生人环境)中与旅游景观、旅游服务、风土人情等结成独具特色的关系,而一旦离开“熟人环境”,旅游者很容易产生道德弱化倾向。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加强旅游地的文化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旅游消费环境,引导旅游消费活动沿着可持续的和谐消费之路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Z].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
长治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2]
孙克勤.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M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0年,22-23 [3] 王镜,马耀峰.消费主义与我国旅游消费的异化[ J ].生态经济,2007年第6期,74-77 [4] 马克思(Marx,K.).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人民出版社,2002年,216-228 [5] 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M ].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年,46—48
[6] 李菊霞,林翔.关于引导我国旅游者消费行为的思考[ J ].商业研究,2001年第6期,76-78 [7] 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37-38 [8]
张俐俐,刘丹萍.旅游行政管理[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21—155 [9] 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19—223
A Research on the Alienation of Chinese Tourism Consumption and Its
improved measures
Name:Zhao Jinrui
Tutor:Zhang Weibing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unreasonable phenomena in Chinese vigorous tourism consumption, such as destructive consumption, swanky consumption, compared consumption, superstitious consumption and vicious consumption,which have caused the de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reduction of tourists’ experience.These unreasonable phenomena were called “Alienation phenomena of tourism consumption”,which were attributed to the following causes:the inappropriat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ourism implemented by the government,the unreasonable policy of management adopted by tourism suppliers and the abnormal psychology of tourist,etc.The author put out that these measures should be adopted ,which were improving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directed by the government, establishing the correct concepts of tourism consumption, creating a good environment for the tourist.Besides, we should respond to the “harmonious society” positively to develop harmonious tourism resisting alienation of consumption.Key Words: tourism consumption
alienation
alienation of consumption
第二篇:我国高尔夫运动中的礼仪文化异化现象研究
我国高尔夫运动中的礼仪文化异化现象研究
摘要:高尔夫,是一项古老的户外运动,也是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风靡全球的体育运动。高尔夫,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其运动实践中所形成的各种礼仪规范,始终是高尔夫文化的重要基础。然而,高尔夫运动在向中国引进的过程中产生了异化,具体表现在运动贵族化、运动产业工具化,高尔夫球场的盲目建设以及逐渐沦落为官商勾结的平台等。本文对国外高尔夫运动背后的文化现象进行剖析,并对中国高尔夫运动异化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给出解决中国高尔夫运动异化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尔夫;礼仪文化;异化
Abstract: Golf is an ancient outdoor sports and a contemporary popular sports around the world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development.Golf, as a special kind of cultural phenomenon, various manners was formed in which during the sports practice ,which are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the golf culture.However, golf was dissimilated in the process of introduced to China, which specific performance in sports of nobility and toolize, golf course construction blindly and gradually reduced as the platform of collusion between the officials and businessme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ltural phenomenon behind the golf and the cause of the China golf alienation.Finally, the concret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alienation of China golf was given..Key words: golf;Etiquette culture;alienation
I
目录
前言..............................................................1 1 高尔夫礼仪文化概述............................................1
1.1 高尔夫礼仪文化的精髓..................................1
1.2 西方高尔夫礼仪文化的表现形式............................2
1.2.1球员的举止礼仪....................................2 1.2.2球员的着装礼仪....................................2 1.2.3公开场合以身作则..................................3 1.3 高尔夫礼仪的作用........................................3
1.3.1塑造个人形象......................................3 1.3.2协调人际关系......................................3 1.3.3维持竞赛顺利进行..................................4 1.3.4感召教化..........................................4
2高尔夫礼仪文化在我国产生的异化................................4
2.1参与高尔夫人群的贵族化..................................4 2.2高尔夫运动本质弱化......................................5 2.4缺乏礼仪监督............................................5 2.5高尔夫运动曾经是官商勾结的平台..........................5 3推动中国高尔夫礼仪文化健康对策................................6
3.1引导高尔夫走向大众化....................................6 3.2大力发展高尔夫教育,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6 3.3整治球杆上的腐败........................................7 4结语..........................................................8 5参考文献......................................................8 6致谢..........................................................9
II
前言
在高尔夫运动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经常把高尔夫运动视为“绅士运动”,究其原因是高尔夫运动将各种礼仪文化纳入了运动规则,从而形成了高尔夫运动所特有的文化底蕴和行为表现方式。
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率先从对外开放前沿城市广东起步至今的28年发展历程中,中国高尔夫球运动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由慢到快,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现有约600个18洞高夫球场和数以千计的高尔夫练习场,遍布了全国31个省、区、市中的29个。而且球场的数量每年以约30%的速度增长。然而,随着高尔夫球场在中国的过渡建设,高尔夫运动已开始异化了。在国内一般球场去打一场球,平均个人费用多达千元,办理会员更达几十万元,因此被成为绿色鸦片运动。其实高尔夫的运动是包含了休闲、商务概念拓展,与地产的绿色、健康概念结合,国外在高尔夫运动相当普及,美国人出了家门就能打,日本打一场球算很贵了,也就相当于500-600元RMB,而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则更便宜。因此而对于工薪阶层的普通老百姓来说,打高尔夫球连想都不敢想,因为这是一种奢侈的贵族运动,一般人根本负担不起高昂的费用。而在高尔夫球的绿茵场上,却经常能看到同为工薪阶层的公务员的身影,然而在国外,公务员参加奢侈娱乐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相信多年后,高尔夫消费将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观念,一种休闲娱乐,一种时尚品位,而这种精神和理念,是谁也带不走的。所以今天的高尔夫运动将会从黑暗走向阳光、空气和绿地,当然我们还会享受源源不断的快乐和满足。高尔夫礼仪文化概述
1.1 高尔夫礼仪文化的精髓
高尔夫的起源虽与上层社会的贵族有关且奠定高尔夫传播和发展的就是古典贵族[1],因此至今能看见的国际高尔夫礼仪内容无不是对古典贵族文化的传承。绅士文化在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期已发展成熟,主要核心包括:自由的思想、公平的竞争、勇敢的气魄、务实的精神、高雅的修养、得体的举止[2]。当处于上层社会的贵族集团开始对未成形的高尔夫运动产生兴趣时,他们会赋予这项运动新的内涵,从而将中下层阶级驱逐出这个圈子,在最早期的球场设计特征里就可以 1
反映出贵族绅士文化的公平竞争和挑战进取性。即使到了今时今日,在欧美等发达地区高尔夫早已走进平常百姓家,但“贵族文化”的精髓得以保留与传承,不可分割、相互依赖。高尔夫运动的内涵就是包含着尊重传统、尊重别人、恪守礼仪和规则、讲究自律,将“礼仪之规范、文明之意识、自律之要求的理念元素纳入运动中,这也是高尔夫成为世界最具文化底蕴的运动之主因[3]。
追求球技的高超,仅仅是高尔夫的一角,绝非全部。如果只停留在对球技的追求,对打过球场的数量统计层面,就会很容易认为高尔夫礼仪繁琐、各种规章制度“不自由”,又谈何到达欣赏高尔夫魅力文化之境界,乐趣也将减半。当任何运动呈规模式传播至另一地域时,都会存在人们对内涵认知和传承的滞后,包括美国高尔夫也经历过一段丢失礼仪的过程。位于纽约布朗克斯的冯科特兰公园球场始建于1895年,是美国第一座公众球场,它的出现打破了只有美国上流社会圈子才能打高尔夫的格局,没有果岭费只有25美分球童费的价格让中产阶层也能参与其中,从历史进程来看,这促进了高尔夫运动的发展。但当时爆发的问题是打球者数量激增,而文化的传递是需要一个较为深入、漫长的过程,这样的矛盾导致冯科特兰球场饱受人为损害草皮、打球秩序拥堵混乱的痛苦。在经历整个社会发展和高尔夫文化传播的过程之后,美国打球者尊重礼仪的局面也正式形成
1.2 西方高尔夫礼仪文化的表现形式
1.2.1球员的举止礼仪
球员的举止礼仪,即在高尔夫运动过程中,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身体行为语言来直接表现行为结果的礼仪方式[4]。例如,球员在打球或比赛前、后彼此间的拥抱和握手的礼仪方式;对现场观众或队友的鼓励和对得到同伴的帮助的致谢的礼仪方式;为避免干扰其他球员的顺利击球,在球场中行走或静比的礼仪方式;比赛中与同伴咨询球场环境或击球方法时的时机以及说话声音等礼仪方式。1.2.2球员的着装礼仪
高尔夫球员在打球过程礼仪表现更要符合高尔夫运动的着装礼仪[5]。穿着带有衣领的休闲衣服和穿专业的高尔夫球鞋等着装规范,不仅是最基本的高尔夫着装要求,也是高尔夫着装礼仪表现的核心;不同季节穿着相应的服装,以及上衣、裤子和鞋子颜色的合理搭配,也是高尔夫着装礼仪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此外,2
高尔夫运动服饰应整洁干净、不缺衣少扣、没有污渍,运动时不应佩带钥匙、携带手机等不利于运动的装饰物和物品等都是基本礼仪要求。1.2.3公开场合以身作则
球员在公开场合以身作则,主要表现体现在四个方面:1)要懂得遵守文明行为,自觉维护运动场所的卫生环境,举比文明,行为高雅;2)严格遵守时间,无论是预定打球与开球时间,还是打球过程中的找球时间,都要严格遵守,并自觉遵守球场秩序环境;3)严禁大声喧哗,尤其在球员准备击球、推球时,不得大声说话,保持静立状态,自觉维护球场公共环境;的爱护公共环境设施。对球场中的花草植被、树木、排水喷灌系统等,这些用于比赛或打球的基本设施,以及对高尔夫球车等公共设施都要自觉爱护。中,他们的个体衣着服饰是一种持续的和相对稳定的外在形象展不,在这种情形下会很快产生一种直接的和一次性的反映和评价。所以,球员的个体衣着往往会给人更加久远的印象或评价。
1.3 高尔夫礼仪的作用
1.3.1塑造个人形象
塑造个人形象是礼仪的第一职能。个人形象是对外交往的门面和窗口,得体的礼仪是自尊和他尊之本,更是立足和立业之源。恰到好处地运用礼仪,不仅能在社会交往中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同时还可以提高自信和愉悦心情[6]。人们在从事高尔夫这项绅士运动的过程中,不仅有各种行为、举止以及语言等视觉上的外在形象的展不,同时又有个人的气质、品格等人格上的内在形象展不。通过内、外形象展不,给人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1.3.2协调人际关系
孔子云“不学礼,:无以立”。这正说明了礼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礼仪在人生中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必修课,是人们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共处的“通行证”[7]。体现“文明、高雅、健康”的高尔夫运动,山于其礼仪特有的文化表现方式和文化内涵,不仅实现了个体受到尊重的自我价值,更能实现与高尔夫群体中不同个性特征人们的社会交往与交流[8]。在高尔夫运动过程中高尔夫礼仪行为可以改善球员间的陌生关系,促进彼此间相互了解、成为球友,从而能达到协调人际关系的功能。此外,高尔夫礼仪表现出的相互尊重和相互平3
等的思想,必定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所以,高尔夫礼仪是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1.3.3维持竞赛顺利进行
礼仪在支撑赛事的整个秩序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每一场赛事的每一个程序,都有固定的仪式,都要行使各种礼仪。高尔夫礼仪在高尔夫竞赛全程,连结着每个环节,维系整个程序的衔接,使整个竞赛能得以顺利完成。具体来讲,从1号一洞开球前对手间的握手、拥抱到第18洞最后推球入洞后脱帽相互祝贺,均依照预定的程式进行,而且每一阶段,都有具体的礼仪。如果没有相应的高尔夫礼仪支撑,整个竞赛就无法正常地顺利地进行。1.3.4感召教化
千年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美誉。如《论语·为政》中说:“道之以政,齐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王以礼,有耻且格”。这充分说明古代人们对礼仪的感召教化功能已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高尔夫礼仪作为高尔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更能显不出的“贵族精神”和“绅士文化”所特有的文化特质[9]。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从事这项运动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如果不懂得高尔夫礼仪,必定受到排挤,因此,高尔夫礼仪就成为想从事这项运动的人模仿和学习的内容。
2高尔夫礼仪文化在我国产生的异化
2.1参与高尔夫人群的贵族化
我国第一家高尔夫会所主要是为上层人士的休闲娱乐而建,不对外开放。但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们经济业务往来越来越多,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高尔夫运动作为一项特有的运动休闲形式,逐渐成为人们进行商务往来的平台[10]。高端人士的聚集、高昂的会员价和消费额,成为中国高尔夫的显著特征。在阻碍普通大众参与的同时,也使得高尔夫俱乐部逐渐成为富人交往的聚集地,无形之中形成了高尔夫球运动的贵族化痕迹[3]。深圳高尔夫球俱乐部总经理郁小平曾指出,从目前我国高尔夫球员的消费能力和条件看,经常参与高尔夫运动者的个人资产一般在上千万元人民币以上.个人年均收人一般也要访到50万元人民币以上。在我国人均GDP已达到1000多美元,很多人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时候,如此高的
消费条件一些白领阶层也望而兴叹,因此,该运动也就异化为少部分人的特有身份的象征。
2.2高尔夫运动本质弱化
高尔夫作为一项体育运动,是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而演变的,逐渐形成了在当今世界各地受追捧的一项体育运动。我国体育人类学学者胡小明教授曾对体育运动在工业化或后工业化发展中的功能转变提出了如下观点:从群体走向个体转变;从工具到玩具转变;从生产到生活转变。高尔夫运动产业应着力推动高尔夫运动的发展,为高尔夫运动提供服务,追求高尔夫运动休闲价值的彰显,使高尔夫运动满足休闲娱乐文化的需求。但我国高尔夫运动在产业化进程中主要以房地产为盈利点,弱化了高尔夫运动这个价值本体。在我国,高尔夫运动产业以发展高尔夫运动为幌子,大肆圈地开发房地产,使得高尔夫运动异化为高尔夫投资商投资房地产的工具,难以使高尔夫运动这个价值本体普及化和大众化。
2.4缺乏礼仪监督
现代高尔夫运动之所以能够在全球流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蕴含的绅士文化和礼仪、规则。静心打球,讲究诚信,不断挑战自己,自重、自律、自信等形成了高尔夫运动文化。人们在放松心情的同时,也使得自身的言语、行为、心理素质和社会道德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从而让人们对高尔夫球运动乐此不彼。
在我国的一些高尔夫球场,一些高尔夫参与者并不理解高尔夫运动的礼仪规则,将球场外的一些陋习带到高尔夫球场,如:大声喧哗、衣着随意、穿拖鞋进球场、谩骂球童等等,这不仅会影响到球会打球的氛围,还会影响到其他高尔夫会员的心情,阻碍了我国高尔夫运动文化的培养。
由于我国当前一些球会因其运营成本较高,对会员的失范行为经常采取容忍态度,这就使得我国高尔夫运动文化的失范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纠正,也使得社会大众对高尔夫运动的误解将会更深,从而使得我国高尔夫运动异化为炫耀或宣泄的象征。
2.5高尔夫运动曾经是官商勾结的平台
在中国,高尔夫球是一项远离普通人的贵族运动,是“贫富悬殊”的代名词,不但球具超贵,打一场高尔夫花费金额更是天价,正是因为此运动的高消费,使 5
官员频频出现在高尔夫球场上显得格外刺眼,高尔夫球场客观上曾经是官商勾结的常备平台,这是不争的事实[11]。显然,这项体面、有品位的高尔夫运动,注定一头连着官员腐败,一头连着百姓怨愤。让人们纠结的不仅仅是高尔夫腐败带来的不良风气,还有高尔夫球一词背后隐藏的极端龌龊。高尔夫本无罪,罪在附加在它身上的种种畸形利益诉求。与名烟名酒、豪车豪宅一样,高尔夫运动成为商人“勾搭”官员的公关利器,高尔夫球场逐渐演变成政府官员和商人之间权钱交易的混浊场所。
推动中国高尔夫礼仪文化健康对策
高尔夫礼仪文化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所宣扬的精神是一致的,我们只需结合高尔夫运动,挖掘、继承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精华,就能使高尔夫礼仪文化在中国蓬勃发展,并挖掘古代礼仪文化对我们今天更好地引入高尔夫运动,提高高尔夫礼仪水平有重要意义。
3.1引导高尔夫走向大众化
人们对高尔夫的发展始终徘徊在边缘线上,被视为“有钱人的游戏”,很多人望而比步。我国高尔夫潜在的参与者数量庞大,这些人的经济基础、文化社会资本为接受高尔夫这项休闲高雅时尚的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高消费”的高尔夫却将他们拒之门外。如果适当降低高尔夫的“消费门槛”,建立大众化高尔夫球场,必然能够带动更多的参与这项运动,为高尔夫礼仪文化奠定更加结实的群众基础,从而社会文明建设及传统文化发扬提供大众化载体。
3.2大力发展高尔夫教育,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深圳大学创办第一所高尔夫学院,标志着高尔夫专业教育的兴起。随后,北京体育大学、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江西信息技术学院、江汉大学、广州大学等相继开设了高尔夫相关专业教育课程,但其培养的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当前高尔夫发展的需要,人才匾乏依然是制约着高尔夫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各院校根据自身情况发展高尔夫专业,加强学校与学校、学校与高尔夫俱乐部的交流与互动,积极培养和鼓励教师技能考培、外出交流学习及学生良h}竞争,培养人才梯队,使其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科教学体系、课程设置体系和科研力度等,解决高尔夫人才需要与短缺的矛盾。
3.3整治球杆上的腐败
要解决高尔夫运动在中国出现腐败的问题需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管住官员,将权力真正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第二,清理违规兴建的高尔夫球场。
第三,认真开展党风廉政思想教育,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进一步完善有关管理制度,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第四,对协会等各类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定期进行全面清查,凡有党政干部违反规定兼任职务的,一律整改到位并依纪依规进行处理。
第五,对相关的人和事,要分清不同情况,严格依纪依规作出处理:凡是参加高尔夫球协会的党政干部,一律无条件退出;对知情而参与的,甚至拉别人参与的,责令其作出深刻检查,视情再作处理;必须引起高度警觉和足够重视,决不能掉以轻心,吸取教训,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工作。
第六,堵住公权力滥用的缺口。整治“球杆上的腐败”一直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反“四风”的重头戏,从中央到地方一直致力于整顿违规高尔夫球场,加强对公职人员违规打高尔夫球的监管工作。解决高尔夫球场反弹,还要从修正主政者的决策基准入手,建立有力的倒逼机制。在渴望政绩形象的冲动下,地方官员两眼只盯着GDP数字,追求粗放的经济繁荣,才导致一个个违法的高尔夫球场在国家一阵阵喊打声中,如春笋般冒出、生长、经营、壮大。主政者光荣升迁,却留下一个泡沫破裂、经济疲软、环境破败的烂摊子。要建立和落实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及倒查机制,不管是任内还是离任,对于在审批高尔夫球场项目问题上失职、渎职的政府官员一律严肃问责,从而倒逼官员恪尽职守、依法行政、科学施政。严厉查处、严肃问责官员涉高尔夫腐败问题固然能够达到以儆效尤的目的,但唯有从堵住公权力滥用缺口入手,使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让“权”“利”交换无可乘之机,矫正畸形的政商关系,才能真正消除攀附于高尔夫运动之上的腐败行为。除了加强对权力的约束,细化官员在高尔夫领域的行为规范也很必要,明确官员在高尔夫领域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应该怎么做,防止官员权力成为高尔夫球场的‘黑手’,实现‘高尔夫的归高尔夫,权力的归权力。
尽管打高尔夫球没有天然的非正义性,商人能打,官员自然能打,但是,究竟有哪些官员打,以及哪来的钱打,有没有商人买单,这些问题都应该好好查查。
那些热衷于打高尔夫球的官员,真的都是自掏钱包办卡、自己买单打球吗?有些官员贪腐正是从接受商人吃请开始,从打高尔夫球让商人买单开始,贪图享受,乐不思蜀,以至于出现了“堤中蚁穴,舟底虫蛀”的可怕情况,最终大肆贪腐,身败名裂。高尔夫球已是“政治腐败的润滑剂”。“高尔腐”不除,高尔夫球就会被污名化;不有效监督权力,抑制住官员在高尔夫球场上的灰色利益冲动,“高尔腐”就难以绝止。
4结语
高尔夫运动是集娱乐、阳光、健康、自由等于一身的户外运动,高尔夫礼仪规则等文化元素则是高尔夫运动得以发展及传承的社会文化基础。我们要不断发扬高尔夫文化礼仪对个人修养的促进作用,坚决杜绝高尔夫在中国的异化现象。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引导高尔夫走向大众化,大力发展高尔夫教育,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彻底整治球杆上的腐败,让高尔夫运动在中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将高尔夫礼仪和传统文化礼仪相结合,努力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5参考文献
[1]杨凯.论高尔夫礼仪文化的由来及社会发展[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12:36-238.[2]周浦.浅谈高尔夫文化[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07:107-108.[3]冷霞,邱麟.高尔夫礼仪文化及其实现[J].文史博览(理论),2014,06:37-38+54.[4]黄武胜,殷鹏.基于高尔夫运动中的礼仪文化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4,01:23-26.[5]孙德朝,蔡林.中国高尔夫运动的文化符号阐释[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10:46-49.[6]李菲.高尔夫运动传承的人类文化教育价值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4,02:109-111.[7]宗婉婷.高尔夫球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比较[J].价值工程,2014,24:289-290.8
[8]于洋,王佳佳.高尔夫——中国礼仪发展的新契机[J].现代交际,2012,03:78.[9]陈帅.论高尔夫文化在中国的植根与发展[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01:46-49.155-156.[10]付成.论高尔夫文化在中国的传播[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12:20-23.[11]杨忠伟.我国高尔夫运动的异化特征及原因分析[J].搏击(体育论坛),2009,02:4-5+12+2.6致谢
本论文是在XXX老师的谆谆教诲和指导下完成的,论文从选题、构思到定稿无不渗透着导师的心血和汗水;教授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学风使我受益终身,在此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我还要感谢含辛茹苦、任劳任怨、望子成龙、不图回报的父母的养育之恩,他们给予我的爱和支持让我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最后,因本人水平有限,在文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第三篇:对公开课异化现象的思考
引 言
公开课(demonstration class),就是公开讲授的课,是教师观察、学习的榜样。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教研活动,带有示范性质的公开课的确有助于新的教学理念的推行,能促进教师在专业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对青年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也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其存在可以说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但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教育关注度的增加和公开课的大力开展,许多学校的公开课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目的、功能、作用,成了“表演课”、“形象课”,甚至还有掺和作假、作秀现象等,在实际运行中暴露的问题令人深思。这些问题如不引起重视,公开课就会陷入形式主义、功利主义、教条主义的泥沼。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本人发现研究者们针对公开课的目的价值、存在问题、原因、对策等许多方面作了不同的阐述和分析。例:黄凌云,朱凤梅对公开课本体功能进行了探寻,分析了公开课的功能价值,功能异化的表现。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的蔡子华针对公开异化的原因做了辨析。有的研究者提出了公开课如何回归本色。还有的研究者分析了公开课的作用,呼吁要正确看待公开课„„由此,我们看出目前人们对公开课的看法不一,这个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热点,但大多数人认为公开课异化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一种积极而理性的心态去研究公开课异化现象,对于充分发挥公开课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对于新课程的建设具有重要而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公开课异化现象的表现
“异化”的概念首先出现在19世纪德国的一些思想巨人如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等的著作中。“异化”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哲学上指把自己的素质或力量转化为跟自己对立、支配自己的东西”。“异”即“不同”,“化”暗示一种逐渐发生的变化过程,也指出了最后的结果。该词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往往指伴随着时间进程而向原本不同的方向发展所出现的非正常现象。例如:莫让“教育”异化为“活动秀”、批评的异化等。
公开课异化现象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背离了公开课这种教学方式应有的教学和教研两种基本功能而导致公开课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所发生的公开课作秀等非正常教学现象。
(一)教学内容异化
1.片面追求内容的广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知识的最终价值在于学以致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这一提法目的在于改变原课程体系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死学知识,学死知识的弊端,使得学生能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从整日埋头读书的学习机器转变为活学活用的人才,从只会做题的考试机器转变为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进而适应越来越快的社会发展速度。但是,这一理念一到公开课的课堂上就往往歪了。许多公开课的执教者为使课堂体现这一理念,便自由发展。例如,教《听听秋的声音》这一课,有的教师搜索了大量图片和声音,把课文中引用的所有语句用直观的图片展示出来,至于其中的韵味,学生不需要思考。接下来教师让学生描写校园的景色,尤其是花木,然后展示、交流,原本应该最重要的课文分析体味被冲淡,只能浮光掠影地一带而过。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素质提高多少,不言自明。
2.片面追求见解的新颖
这一现象在文科尤为突出。新课程背景下,强调文本的多元化解读。多元化解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但“多元解读”并不意味可以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乱解乱读,并不意味着可以有绝对的“弹性”,而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和原则,必须有一定的解读范围。真理与谬误常常只有一步之遥,更何况在公开课上为了求新而进行多元化解读,就更容易失之偏颇。新课程背景下公开课上,许多教师出于对以往强制性的一元解读的反叛,完全漠 2
视文本自身存在及其呈现出的意义,任由学生别解甚至曲解文本的内涵,甚至还把这当作学生创造性的体验成果。更有甚者,教学中对文本意义进行漫无边际的任意衍生,导致文本价值取向的失落。所以,我们不能一味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重视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的独特见解;更重要的是,求新必须合乎常理,必须尊重文本,必须有利于引导学生真、善、美的价值取向。
3.片面强调学科的联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关于改革具体目标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这一规定的目的原本在于克服原来课程单一,缺少整合,不利于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的体系的弊端。但是,实际的公开课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科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容易驾驭的事情。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还是要体现,于是许多教师在上公开课时只好从一些表面的地方入手,使得原本没有紧密联系的学科内容一起出现在公开课课堂上。
曾听过这样一节三年级的公开课,教师在教学《花钟》时,一开始以各种美丽的图片导入,接着用不到5分钟的时间讲解字词,剩下的时间则让学生发挥想象,讨论花开放的情形,然后让几个同学扮演花朵开放,热热闹闹。最后让学生画花钟,整节课教师几乎把文本抛开,对字词的理解犹如蜻蜓点水,更没达到教学的目的。我想,为了上好这节公开课,学生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歌曲、舞蹈和表演,然而在课堂上一番热闹后,他们在语文方面又学到了什么呢?遗憾的是这类现象目前比较普遍,语文课被“异化”为政治、历史、地理、美术等大杂烩。
(二)教学形式异化
1.合作学习方式异化
合作学习有多种方式,小组讨论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新课程标准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之后,讨论便成了教师上公开课的法宝。可以说,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课堂尤其是公开课堂上多了同样热热闹闹的讨论。在许多教师看来,少了讨论,课堂似乎就无法充分体现或体现不出新课程的理念。于是,我们看到许多的课堂尤其是公开课,讨论成了必备武器。例:听《落花生》这一课,课件出事了三个问题:为什么叫落花生?父亲一共说了几次话?分别是什么?让学生四人一组讨论。结果,我们看到学生装腔作势地讨论,有的就此开始谈笑,有的一个人被孤立,更可笑的是教师给很长时间,还
让学生分组回答,浪费了许多时间。其实我们知道,答案就在文中,学生没必要讨论就可以自己解决,但我们的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标中倡导的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硬是让学生讨论。然而,讨论就真的具有这么大的效果?我们是否静下心来想过,我们课堂上的讨论真的都有必要吗?
由此,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说:讨论不是必胜法宝,讨论的前提是问题有讨论的必要,而且,教师的心中要有学生。否则,当问题没有难度时,我们无须讨论;当问题回答角度较多时,我们无须讨论;当讨论过滥时,我们不妨择其一二之必须讨论者来讨论;当学生没有参与讨论时,我们的讨论更是失败的。
2.教学手段运用异化
不知从何时开始,公开课教学这种很好的教研方式已经异化成为“展示”学校教育教学并不真实的“作秀课”、“表演课”、“形象课”。教师为了一节“作秀课”往往要付出几天、甚至十几天的时间,为了上好这种“作秀课”而不得不影响到正常的教学工作。预演、表演、导演重复多次,给人一种不是听课而是看演出的感觉。为了取得良好的表演效果,公开课往往离不开多媒体教学课件。加之有的学校领导也认为没有多媒体课件的公开课是“教育理念落后”,“没能把握新课标”等。于是,而今的许多公开课,制作的课件都很漂亮、美观,出现为了突出“整合”而片面追求音像效果的现象。课堂热热闹闹,其实喧宾夺主,“荒了自家的地”,效果适得其反。可以说,面对这样的情况,不能不说是教育的迷失与盲从。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在我们的公开课教学中,似乎以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落后了,沿用多时的教学设施陈旧了,习惯使用的教学手段老土了。于是,课堂上有了孩子积极踊跃的发言、融洽轻松的氛围,却少了孩子那两手托腮的投入、凝眸定睛的专注;有了多媒体的情景叠现、板书更换,却少了师生一笔一画的书写规范、学生上黑板板书时的激动怡情„„我们有了教育从观念到技术的全面更新,却少了教育更本色的纯真与凝重。
(三)教学评价异化
公开课异化现象产生原因固然与主观上教师本身的认识水平很低,与其自身的教学素质低下有关之外,也与客观上上级教育部门把公开课作为教师选拔的舞台,作为考察教学的依据,作为对教师评估的手段有关。公开课教学评价已经严重与新课程理念脱节。其主要形式有:
1.以课堂气氛热闹为优
许多老师上公开课都有这样的体会,课堂气氛活跃比课堂气氛内沉闷好。诚
然,公开课课堂气氛活跃些,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也让听课者感到轻松愉悦。这样的活跃课堂实现了师生的共赢,值得提倡。但是,这种活跃的课堂需要教师的智慧,否则,只能产生相反的效果。
其实,课堂气氛只是教学的外貌,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教学形式应因课而异,因人而异,并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相对于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方式,我们要求新课程的课堂活起来,要求采用新颖的方式方法去落实双基。但这绝不是简单的热闹,而是在课堂上内容活、形式活、情境活的基础上追求师生双方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彰显。那种舍本逐末,一味追求热闹,为了形式而形式,没有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还是被动,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上参与的做法只会让学生陷入浮躁,收获甚微。然而,就像是通货膨胀一样,表面的繁荣张利,没有不上进的学生——名师最有效的激励智慧,荣下其实全是泡沫,破碎之后什么也没有。
2.以学生大量发言为优
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授课方式受到批判,于是,在公开课上,“尽量让学生说”几乎成了所有执教者的共识。实际课堂中,我们常常发现,为了让学生张口,教师设置了很多毫无启发性的问题。许多公开课堂上师生一问一答,表面上师生、生生在互动,实质上是用提问的方式去“灌”,淡化了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关注,也失去了自由思考、自我学习的空间。正如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杨九俊院长所说的,“在某种意义上,思维的时间长度决定了教学的效率。”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开课如果不能真正激活气氛,宁可还课堂以宁静,让学生在长时间静静的思考中掌握知识。
3.以内容繁多杂乱为优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得公开课课堂的知识容量大大增加。但它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那就是公开课成为多媒体展示课、表演课。以语文课的教学来说,大量使用多媒体课件,表面看轰轰烈烈,声、光、电俱全,内容丰富多彩。可是,正是这些所谓精美但很直白的画面弱化了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无形之中限制了学生们对文学的文字品味和想象空间的开拓。可见,适当的课件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但是,我们更应该清楚,课件是为内容服务的,课件必须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二、公开课异化现象的影响
(一)对学校教学方面的影响
1.影响学校的教学效果
我们现在发现:原来进行课堂教学研究和探讨的公开课成了作秀表演,其研究探讨价值必然失真,指导意义也势必荡然无存,一再作秀,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教师在准备公开课时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落下了许多课,于是为了及时完成教学任务,就开始找时间占其他课给学生补课,一节课教学任务很多,学生吸收不了,正常教学秩序无法保证,纯洁的课堂变成了“功利场”。同时混淆视听,教学评比结果也就无法客观公正。失去了公开课的实践价值和指导意义。
2.影响学校的教学风气
每一个年轻教师都是从听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开始,在一次次听课、上课中成长、成熟,逐步走向成功的。如果我们年轻教师看到的公开课都是华而不实甚至哗众取宠的作秀式公开课,那么我们只能学到那些不诚实,中看不中用的教学技能,还会沾染到那些浮躁,虚荣的不良风气,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良好教风的形成极为不利。
3.影响学生的德育
公开课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重要的教学研究活动,担负着的德育职责更加重大,孕育着的德育可能性也更加显著。公开课的举办通常冠以“优质”、“经验”、“指导”等名义。由于它“优质”,人们便在内心把它当成楷模,由于它特殊,学生留存的记忆和印象就更深刻。因此,教师“作秀”累及学生参与作假的事实并不仅仅只是讨论,它作用于学生道德意识培养的影响是负面的,而且可能是长期的,难以逆转的。因为道德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人格相互作用形成价值观的过程。公开课中教师人格受压力作用而产生扭曲,上课“做秀”甚至要求学生配合作假,学校在开设德育课教育学生诚实守信的同时纵容师生共同作弊,江湖义气颠覆的是“诚信公正”的社会价值,对学生的影响只能是使其道德意识产生混乱、道德学习力受到抑制、价值取向产生偏差。
孩子们从小接受老师的教育,被告知要诚实守信而不撒谎作假,但在公开课上又在无形中领略老师们大量的作假技巧:指定某个学生回答某个问题、课前反复排练设计教学环节,甚至临时拼凑优生或者掩藏差生等等,这些行为会直接颠覆学生所接受的诚实教育,让作假之风“深入人心”,影响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二)对师生的影响及危害
1.教师害怕上公开课
很多经历过这些课的老师都知道,只要是参加评选观摩的公开课,大多是全员化的精细操作。一个教师参加优质课评选,会牵动整个学校。从校长到教务处、年级组和任课老师,可以说是全体总动员。对教案进行反复设计、修改,甚至还要请上级教研员进行专门指导,以便使教案精益求精。而且,表演课”在正式公开讲授之前,已进行过多次的试讲和操练。任课老师对授课中要讲的每一句话都能背下来,要对课堂中每一个教学程序都了如指掌,对每一个教学环节操作所用的时间都精确把握。许多老师准备完一节公开课,都累得筋疲力尽,等到公开课结束了,如释重负,高兴地说:“终于上完了”。所以这种既费时又费力的公开课,令许多教师都不想近前。
另外,公开课的职能被异化、泛化,这导致了部分老师对公开课的顾忌。本来公开课应该是学校的一项教研活动,然而很多学校和教研机构却赋予了公开课如下职能,如把公开课作为评定教学成绩、选拔教学能手、晋升职称以及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依据。结果是,老师在上公开课时考虑的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如履薄冰,顾虑重重。
2.学生只是“配合者”
许多老师在一节公开课在举行前,往往要在同一年级的好几个班反复试讲,实战演练,力求完美无缺。那怕有的班级教学进度早就过了所讲的内容,也要再次甚至反复“炒冷饭”。于是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一起“表演”,以显示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例如,甲生做完一番表演后,回答老师的提问,受到老师的鼓励;乙生做完一番表演后,回答老师的提问,同样受到老师的表扬。但是,总不能都是正确的答案,也得有不同意见吧,于是丙生做完表演后,回答老师的问题,或得到老师的否定,或得到同学们的反对,丙同学充当了反面演员。其实无论是正面演员,还是反面演员,学生所接受的教育都是负效应的,他们只是配合老师完成任务。我们想想一节课来学生们学到了什么?答案很明显,只是一个“演员”,一个“配角”。
3.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
孩子们从小接受老师的教育,被告知要诚实守信而不撒谎作假,但在公开课上又在无形中领略老师们大量的作假技巧。不去说这种课堂上的教学表演,并不能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能力及学习方法。单说这种教学表演,给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造成的危害就是极大的。教师在表演中,给学生的心灵注入了永久的不可抹掉的痕迹。
学生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观念: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有利可图,实事求是、老实做人是要吃亏的。不难想象,他们的这种观念,是经历了多次类似的过程后
早已产生,这次不过再一次得到验证罢了。而且,他们随着以后的再经历和反复的经验必定会将这种观念逐渐地上升为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多么的可怕!有一位教育工作者作过这样的自嘲:“为什么现在假冒伪劣产品和现象这么多?难道这些假冒伪劣产品和现象都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不,它们都是由弄虚作假的人制造出来的。而弄虚作假的人又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在一定程度上,不都是我们培养出来的吗?”所以说教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认真执行。否则也许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三、公开课异化现象的原因
(一)对公开课的错误定位
1.没有把握公开课本质
一般而言,公开课是将一次课堂教学以公开的形式上给听课的老师看,它的重点词着眼于“公开”。目的无非是将一个教师的教学风格、一个研究成果、一次探究过程等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展示给大家,供大家研讨、揣摩、借鉴。只要听课者能够得到启发,公开课就基本达到了目的,就是有成效的。另一方面,公开课首先是一节课,它与平时的所有课一样,以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培养良好的情感价值观念为目的,它拒绝做假,它排斥作秀,它更不是小品表演,课堂也不是剧场。
2.没有把握新课程理念实质
其实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科学的理念。但是,许多老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层次的理解。这就使得这些教师的公开课上出现了貌似贯彻新课程理念,实则与新课程理念相左的现象。例如,为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整节课几乎都是学生在说、在做;为体现合作探究,可以在四十分钟的课堂安排四次以上的讨论。这些都是教师片面理解甚至是不理解新课程理念的结果。
(二)人们对公开课的期望值太高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公开课成了教学的“宠儿”,于是人们越来越关注公开课的开展,以为公开的一定是优秀的,质量是上乘的,这就无形当中给上课的教师很大的压力。因此教师为了上好一堂课,花大量的时间去准备,绞尽脑汁地出新样,使公开课在现实操作中出现了不少问题。
1.过度准备是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上好公开课,教师们都不得不提前做好细致的准备,除了自己准备,还
要提前向学生安排,交代注意事项,增加一些教学环节;有的教师还让学生反复演练、配合,以便课堂更完美。有的教师将要上的课在其他平行班中早已上过,于是在公开课时,展示已上过的课自然很熟练,至于师生互动早已编排好了,教师只起一个导演的作用就够了。其结果是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互动得恰到好处,听课教师与领导交口称赞。但我们想想,将公开课的课堂变成了舞台或剧场,学生们能得到什么呢?只是在看老师表演,并参与演出,至于得到知识则都是次要的了,这样的公开课有什么实际意义?当然,作为教师,希望把课上得漂亮,事先准备也无可厚非。但这样过度准备,华而不实的课不仅没有实效,而且对其他教师及学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会对别的教师的严谨教风形成误导;二是这种行为不仅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更不利他们的思维开发和诚信观念的建立,教师的形象会在学生眼中大打折扣,这种形式主义的弄虚作假的作风会影响他们以后的工作作风。
2.过度追求创新扼杀了教学生命的真谛
新课改意味着新的教学理念,这一点已成中小学教师的共识,但什么是科学的新理念眼下没有统一的标准。在这种情形下,公开课有了无限的探索空间,但也容易变得光怪陆离。有的教师以为新理念即是新科技,于是语文公开课中使用了制作极为精美的课件,教师却成了放映员;有的教师以为新理念即是新材料与新情境的运用,于是在历史公开课中出现了大量的图片,教师却成了解说员;有的教师以为新理念即是让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于是公开课整堂都是分组讨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但教师却成了一个联络员。上述的种种课型观感上很活泼,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很高,但一堂课下来,要问学生掌握了多少,教学任务有没有很好地完成,则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三)功利取向
1.公开教学与教师的利益挂钩
因为一次公开教学的好坏,会影响到评价对象的声誉、职称的评选、奖金的多少等。每位教师一般一学期只有一次公开教学的机会,学校领导平时难得来听一节课,谁都不愿戴上“教法落后,讲课缺乏互动”的帽子,怕讲砸,怕自己平时上的课得不到大家的认可,于是为了取得好的效果,大多教师纷纷去效仿别人的“成功”教法,照搬“课型”教法,结果是使公开课成为别人的影子,却少了自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师坦言:如果上不好,是很没面子的,谁都想让自己的公开课完美一点,以防万一只好事先多做准备了。在这种高压下,有的教师就采用了一些有反常规的做法,如上课时只向好学生提问,甚至串通优秀学生
等。
2.公开课教学教师内心没有真正装着学生
一个真正内心装着学生的老师,就一定会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以学生的不断完善为目标,就会根据实际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就不会受到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外界因素的干扰,就不会太顾忌公开课的得与失,更不会把自己的利益看得那么重,一切以学生育人为主。这样就不会出现公开课造假、公开课作秀等不该出现的公开课异化现象。
(四)评价系统有偏差
1.评价标准单一
当前公开课的评价方式急需改革。因为评价方式有一定的导向作用,现在的评课,重在看教学流程是否顺畅,手段是否先进,课堂是否热闹,而对教师的教育机智关注不够,对教师突破常规的探索性尝试重视不够,对教师因大胆探索造成的失误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另外,随着多媒体的普及,会不会使用“ ppt” 似乎成为衡量一个教师水平的标准,一提到“传统的教学”似乎就是一种“过失”,使得许多教师对待公开教学心里没底,只能照搬硬抄。因此我们有必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评估理念,让公开课的评价标准更科学更完美。
2.评课主体缺乏多元性
听课领导的评价,会决定公开课的走向问题。大家都经历过这样的评课场面,听课教师与领导济济一堂,提建议,谈看法,可碍于同事的面子,结果只说优点,提到缺点也是不痛不痒的方面,所以每次评课下来感觉与没评一样。而真正有发言权的学生却搁置一边,似乎教师评价一节课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几乎没人会怀疑这一点,其实,最能感受到教学效果的应是学生本人,因此应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建立以专家、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四、公开课异化现象的解决策略
(一)坚持上原生态公开课 1.坚持公开课本色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提出,一节好课应该是平实的课,课堂应实实在在,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应该是真实的课,是不加粉饰、有待完善、值得反思的课,它不可能尽善尽美。其实,“只要是真实的,就
是有缺憾的”,课堂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没有问题,能正视问题,才能回归到教学的本真。唯有真实,课堂的教学研究才能得出科学、可信的结论;唯有真实,示范指导的意义才能发扬光大;唯有真实,课堂教学评估才能客观公正。真实,是公开课的生命。如果教师真正以生为本,那么公开课与平常课就是“同根生”,平常课就成为一种不平常的平常课。
2.倡导公开课常态化
公开课应该是常态课基础上的提高,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常态课的状况,即公开课应该常态化。要实现公开课常态化,只靠一定的倡议是不够的,还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首先,留给开课者的准备时间不要太长,最少三天,至多也不应超过一个礼拜。其次,评课时不宜过多强调结构的完整与流程的规范,借以淡化开课者的锤炼意识,应把注意力放在课堂教学的立意及学生课堂的投入与知识生成等方面。第三,听课后适当对学生做问卷调查或进行座谈,借以了解教师平时的教学状况。第四,把教师平时的备课笔记、课堂实录和公开课的进行比较,看看平常课与公开课到底差距多大。
(二)强化公开课的作用
1.合理定位公开课
作为教师我们要合理定位公开课,一是要把公开课定位在“课”上而非“公开”上,要在“课”上做文章,而不是在“公开”上做文章。课是前提,在此基础上关注公开;而不能在公开上做文章,忽视其“课”的本质。否则,只能是本末倒置。在“课”上做文章意味着要遵循课堂教学和学生认识活动的基本规律,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新课程改革的科学理念,反映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师生的真实水平,把公开课回归到真实的日常教学上来,拉近公开课与常态课的距离,让大家觉得可看、可学、可用,体现公开课的教学价值。二是要把公开课定位在课例研究上,公开课是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载体和形式,要积极发挥公开课的研究价值,通过公开课推动教师基于专业对话和学术批评的交流,强化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体现公开课的研究价值。
2.正确认识公开课的价值
公开课的主要作用是教学与教研,其中教学为根本,教研由教学而产生,并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但是现在的公开课却“变质”了,许多教师的追求偏离了公开课的本质,大家更关注的是追求自己的目的,导致公开课越开越脱离“课”的本质,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作为一名教 11
师,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公开课,把握其本质,内心真正装着学生,使公开课能够帮助教师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汲取先进的教育方法等,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三)转变公开课的评价理念
1.转变评价观念,由重“教”到重“学”
公开课的评价标准以教师为中心,评价方把焦点放在教师的操作艺术上,而忽视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这是与我们新课改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相违背的,它忽略了重要的评价值:公开课上学生获得了什么和获得了多少。根据“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一堂好的公开课应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唱主角”,而不只是把他们当成“配角”和“道具”;应该看教师能否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乐趣,在学习中启发思维,在学习中获得心智的发展,在学习中体验成功。
2.多强调公开课的研讨性,弱化其评比性
公开课的评价应着重于“导”,而不是“判”。新课程需要的是研究型教师,教师即“研究者”在新课程标准下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公开课就为教师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那种以“公开课”评人,通过一堂公开课来评价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业绩甚至作为选拔工具的做法,只会助长各种名利之争,使原有的各种弊病更加严重,对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和研究素养的养成毫无裨益。所以我们应努力创设一种良好的研讨氛围,真正激发教师改进教学的积极性,消除教师们“遮丑”的心态,促使他们坦诚布公,并激发他们大胆地运用集体的力量试行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加速新课改的进行。
3.多听听当事者的声音,让执教教师参与评课
评课的惯常做法是:参加观摩的领导、教师一大帮人围成一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自己对公开课的看法,而执教的教师就很谦虚地在一边听着,只要适时的附和一下就行了。本人觉得这种做法是很有问题的,不了解主讲教师的教学设计意图就发表意见难免会有所偏颇。因此在评课过程中,主讲教师应先说明本公开课的教学目标和各教学环节的安排意图,并对教学过程作简单的自我评价,并随时就其他教师的意见谈出自己的看法,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以上做法对于评课领导尤其重要,因为领导的意见对评课有一种强烈的导向作用(多数教师都这样认为)多数领导对于某一学科的教学来说往往是“门外汉”不从事本学科的教学,对本学科就知之甚少。如果没有必要的交流与沟通,领导评课极易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对本学科的教学起不到应有的积极推动作用,反而会增 12
加评课的负面效应,对教学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
结 论
公开课存在种种问题以及异化现象的影响和危害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需要多方面的反思,在反思中探求一种更适合“校情”、“生况”的授课方式,才能充分发挥其公开、观摩的效用。总之,让公开课回归本真,少点功利色彩,尽量避免作秀,多上常态课,使公开课更能反映学科教学的特色,是我们应取的理性的明智的态度。
我们真诚地呼唤原汁原味、原生态的公开课,呼唤能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公开课,呼唤对上课者有提高、对听课者有补益的公开课。
参考文献
[1] 熊生贵.小学语文教学法新编[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2] 任永泽.公开课教学异化的理性反思[J].吉林教育.2009,(5)[3] 陈吉君.公开课的十大通病[J].基础教育参考.2005,6(11)[4] 朱凌云,朱凤梅.公开课本位功能的探寻[J].语文学报.2010,(10)[5] 余文森.公开课再认识.中国教育报[N].2006,6(5)[6] 刘庆丰.对于公开课的思考[J].技术信息.2011(4)[7] 崔日玲.对英语公开课的反思[N].赤峰学院学报.2O1O,1.(1)
致 谢
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李秀丽副教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完成的。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李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在此谨向李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第四篇:宗教旅游异化驱动机制
宗教旅游异化的驱动机制
高科
宗教旅游异化的驱动机制是指导致宗教旅游异化的各要素之间的互动程序,其依赖宏观和微观驱动力的共同作用。宗教文化世俗化、实用主义的宗教信仰、旅游发展观等是宗教旅游异化的宏观因素,对宗教旅游异化起深层次的、隐性的促进作用;而旅游经营商及从业人员对宗教旅游的开发及经营模式、相关部门的管理体制、旅游者消费心理及行为等是宗教旅游异化的微观因素,对宗教旅游异化起直接的推动作用。宗教旅游异化是宏观和微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宏观因素分析
1、宗教文化世俗化。宗教追求的是从现实世俗生活中解脱,是一种出世文化。然而,在当今社会经济大环境下,世俗的商品经济活动和价值观念不断侵入宗教组织内部,宗教建筑、仪式逐渐被开发成一种商品,而其传统功能却不断弱化。宗教团体也开始利用宗教活动场所兴办各类经济实体,开展商品经济活动,教职人员戒律松弛,乐于接受世俗的生活方式。宗教世俗化过程要求宗教不断地去适应社会进步,关注人们的世俗生活,积极参与现实世界建设,较之以往会更热衷于物质利益的追求。随着资本和权力的介入,宗教文化加快了从“神圣”到“世俗”的转变过程,并迎合了“民族—国家”语境下现代化建设的诉求。因此,原本是一方“净土”的宗教地变成了财源滚滚的旅游景区,神圣的“出世”文化逐渐受制于世俗的“入世”文化,在“经济优先”的权力话语下,神圣的宗教文化就可能迫于大众旅游的压力而被商品化、庸俗化、异化。
2、实用主义的宗教信仰。普通民众(潜在和现实的旅游者)功利化的宗教信仰传统容易滋生实用主义的宗教旅游。人们进行宗教旅游的目的,并非是为了体验宗教“出世”文化的境界,从而看淡世俗的功名利禄、摒弃物欲的羁绊、脱离红尘俗事的烦恼、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而是通过祈福、祭拜、捐赠香火等手段,或希望发大财、升大官、娶娇妻、早生贵子等等,具有明显的物质化功利目的。以迎合这种功利主义宗教信仰而开发的宗教旅游产品多半是缺失宗教文化内涵的。同时,这种功利化的宗教信仰观容易导致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异化,给旅游经营者以错误的开发导向,还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
3、功利的旅游发展观。旅游既具有经济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但从目前我国宗教旅游的发展现状看,宗教旅游的经济属性尽显无余,文化属性却未得到很好的彰显。片面、功利的旅游发展观是宗教旅游异化的行业背景,其推动作用更为直接、显著。“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旅游发展一元价值观以及“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环境观长期流行于旅游界和某些政策决策者之中,至今仍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旅游开发。在这些片面、功利的旅游发展观指导下,开发宗教旅游的核心目的就是获取经济效益,宗教文化作为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领域的社会文化作用被明显贬低,失去了应有的地位和尊严,宗教文化的社会价值在旅游开发中被漠视。
二、微观因素分析
1、宗教旅游发展模式。目前,我国宗教旅游发展依赖政府、企业和旅游者主导的三角利益互动发展模式,即旅游企业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政府追求目的地社区的全面发展,很大程度上仍是追求经济效益,旅游者希望获得满意的旅游体验,对旅游供给起引导作用。然而,在这种发展模式下,宗教旅游的发展只被纳入到经济效益的单一视野中,其他利益相关者事实上被边缘化或者被漠视,直接导致他们的利益诉求无法得到保障。然而,由于政府与旅游企业之间为契约关系,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在共同经济利益的背景下,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人员)与经营者有可能进行经济媾和,结成利益同盟,导致权利寻租现象,同时旅游企业的自利行为难以受到严格约束,难免将景区作为单纯的营利工具,不顾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一味迎合或误导消费者而将宗教文化商品化、庸俗化,甚至通过搞封建迷信、诈骗等不法手段达到目的,对宗教文化、自然和社会环境极易造成严重破坏。
2、宗教旅游管理模式。在现行管理体制下,我国有的宗教景区的归口管理单位是国家(地方)的宗教管理机构,有的又是归建设部门或者其他管理机构管理。因此,在我国的宗教旅游管理上广泛存在着“一个媳妇几个婆”的现象,出于利益考虑,容易政出多门,管理混乱,无法统一规划、管理。在宗教景区的经营机制方面,我国有些宗教景区完全实行市场化,采用公司管理制度;有的由政府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单独管理;有的是“政府+企业”的双重管理模式;还有些是宗教团体自主管理。管理体制的混乱致使旅游活动中的异化现象不能及时得到遏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加剧了宗教旅游的异化。
3、从业人员素质。宗教文化博大精深,自成体系,普通人难以理解其精髓。宗教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缺乏宗教文化知识,经营人员对宗教的理解缺乏深度,因此难以提供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高质量宗教文化产品,而只能提供一些吸引眼球的展示型观光产品。导游员和景点解说员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对具体宗教景点的理解和解说都缺乏深度,难以诠释宗教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他(她)们带给旅游者的往往只是程式化的简单描述。不仅如此,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有些从业人员甚至与不法分子勾结,通过宣扬迷信和诈骗来获取钱财。
4、旅游消费者心理与行为。一般来讲,神圣动机型旅游者倾向于体验本真的宗教文化,对宗教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要求较高;而世俗动机型旅游者不过是追求一种“大饱眼福”、“到此一游”的符号消费,其消费行为更容易异化。中国社会的宗教信仰具有“理性的宗教徒少,功利的有神论者多”的特征,即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动机大多都是现实、功利性的,当他们有求于神,需要神灵保佑时,才会去宗教场所祈祷、参拜。因此,大多数的宗教信徒进行宗教旅游的目的就是为了看庙看神、烧香拜佛、祈求保佑,而不是体验宗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寻求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大多数世俗动机型的旅游者对本真的宗教文化知之甚少,他们在宗教旅游活动中,经常出现不尊重宗教人士和宗教仪式、不理解宗教文化、迷信消费、有意无意地破坏文物和环境等行为。这种消费心理和行为导致我国宗教旅游者在消费的动机、消费决策和旅游花费等方面表现出异化,旅游需求的异化又进一步导致了满足需求的行为或供给行为的异化,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本文源自《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原文约7000字;作者高科来自长春师范学院历史学院。)解码一:体制创新是成功的保障
“政府主管,企业运作,政府营造环境,企业经营市场”,这是阆中市政府为开发阆中旅游,而实施体制创新策略。在05年底,阆中市政府成立四川阆中名城经营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名投公司”,市长任董事长、分管旅游的郭宗海副市长任总经理,公司对古城进行独家开发经营,整体规划、市场化运作。使古城的所有权和开发权、经营管理权相分离,名投公司设立两个职能部门,经营部和投资管理部。经营部负责古城旅游的经营管理,制定营销计划、策划执行古城内的活动、销售网络建设等;投资管理部负责融资和古城资源调配等。后来被业界称“阆中模式”。这是对国有旅游资源,政府经营的一种突破,也是对旅游开发方式的突破,政府成为指导者、协助者,企业成为古城开发的主导者,这体现了当地政府在发展旅游业上的一些观念和体制上有益尝试。对四川后来的旅游风景区的开发起到了非常大的典范作用。解码二:重视市场调查,产品配置顺应市场
“名投公司”,在开发阆中古城之际,正是我国旅游从自然观光向休闲度假旅游快速转型之时,国内大量以自然资源为主要卖点的景区,经营日趋艰难,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走马观花”赶路型旅游了,而是更喜欢在旅游的过程中使身体和身心得到放松。
如何开发阆中古城,古城以什么样的形象面对市场,通过对国内外许多古城、游客做了大量的调查,对本地主要市场的需求做了详细的分析(当时的他们的市场策略是先做成渝两地市场,在成熟后将营销模式复制到其他市场中),他们发现成都、重庆旅游需求潜力和欲望相当大,两地城镇居民的旅游消费呈典型的休闲度假特征,因此,在后来的项目设置、引进、古城资源的组合上就基本按照市场的需求来设置。
在节目设置上,白天有张飞巡城、巴象鼓舞、复古马车、秀才中举、阆中傩戏、坐游船游江等,夜间有皮影戏表演、民歌对唱、放河灯祈福、街头艺人、更夫打更等,坐在有着2300多年的古城里,感受跨越时空的错觉,丰富的消费体验让人流连忘返。
常规旅游销售线,名投公司选取古城几十个景点最具特色的景点组成套餐,以套票的形式打包销售,根据游客的消费需要,分为三种,其中“贡院+张飞庙+华光楼+民俗会馆”最受游客喜爱,为了更好的让游客游览阆中,以阆中作为目的地旅游,设计出阆中古城一日游产品线、阆中古城+锦屏山+嘉陵第一江山二日游产品,作为旅游线产品,设计出阆中+剑门关、阆中+仪陇、阆中+广安等产品,点面结合,多种方式推介销售阆中古城。解码三:科学规划,策划设计独到 “谋定而后动”,对于景区开发更是如此,为了更好的释放古城资源能量,“名投公司”通过考察最后确定北京绿维创景旅游规划公司为阆中古城做规划,遵循“修旧如旧,保护古城风貌”的原则,与古城风格不相符的建筑一律拆除,对古城内经营业态做规划调整,恢复古代街市风貌,同时恢复古城原有已经毁坏建筑。恢复修建了中天楼、火神楼、风水文化博物馆等。投入资金全面翻新古城街区街面石板路,再现古城古街风貌。
引进经过市场考验过后具有一定生命力的项目,引进后又就地改进创新,为了盘活古城沿江的土地资源,通过招商,引进上海大众地产、浙江东海置业等地产企业,根据规划统一部署,沿江修建了“中华阆天城”、“城南天下”、“嘉艺广场”,不仅改善了古城沿江风貌,而且成为游客休闲新场所。解码四:凸显核心竞争力,提炼推广口号
阆中水绕三方,山围四面,嘉陵江绕城而过,呈一个巨大“U”字型。风水理论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俱全,被专家称为传统风水理论的典型模式,古城棋盘式建筑风格,是完全按照唐代天文风水理论的一座城市,被誉为风水古城,被确定为中国风水观光旅游目的地,2300年的历史积淀,多种文化交相辉映,保存完好的1.78平方公里的古城区,是目前中国四大古城还生活居民的唯一古城,被专家喻为活着的“古城”,(其他古城多是商业经营为主,基本没有当地居民居住)。
阆中新城与古城有多条街道和马路相连,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古城,由于当地政府的保护,古城既有历史的沉淀的烙印,同时充满了现代气息。结合阆中古城的特征,提炼出“天、地、人·古韵遗风 山、水、城·风情阆中”作为阆中古城的营销口号;,巧借唐代大诗人杜甫名句“阆中盛事可断肠,阆中城南天下稀”作为提炼形象口号,阆中天稀,与四川境内其它景区构成“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险、阆中天下稀” 凸显阆中古城核心竞争优势。体现资源的稀缺、稀有,是人们寻幽访古、休闲旅游的绝佳去处。解码五:创新渠道策略、政策推动发展
建立一个立体的完善的营销体系是一个企业成熟的标志。“名投公司”在内部建立营销机构和营销团队,同时在主要客源市场的中心城市建立办事处,便于及时和当地的旅游代理商沟通同时能迅速掌握市场信息。逐渐形成公司决策——景区驻外办事处执行——旅游代理商代理——游客传播——潜在客源的基本销售体系。而另外一只手就是公司决策——景区驻外办事处执行——重要(大)客户参与并传播——潜在客源的销售体系。两只手都重要,形成互补。新型营销体系还要当地媒体(或政府)整合进来,即:我投放广告(或支持主办的活动、会议),你要参与活动的策划组织,从而拉动销售。根据这个想法,在渠道建设方面,独树一帜的采用区域营销中心制度,先期在重庆、成都两市各选择一家核心旅游企业作为合作伙伴,由名投公司负责市场广告投放,给营销中心政策支持,营销中心人员由当地旅游企业组建,负责所辖区域市场营销,签订三年合作协议,由旅游企业制定三年发展计划和营销计划,名投公司向营销中心下达总任务指标,完成指标享受奖励,营销中心根据市场需要,制定广告投放计划和主题活动,营销中心做市场,利用名投公司政策在本区域发展销售商,完成市场销售,具体关系如下:
第五篇: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需求的障碍及对策研究(本站推荐)
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需求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摘 要: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但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城市旅游消费已比较成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刺激农村居民旅游需求,开拓农村旅游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障碍及成因的分析,提出启动我国农村旅游消费市场的基本对策。关键词: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市场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居民占全国人口的70%,巨大的人口基数为启动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提供了可能,未来农村居民旅游消费需求将是我国旅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外出旅游的愿望已越来越强烈,目前农村居民旅游活动是一种自发行为,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基本处于自由分散状态,还存在一些障碍,如何刺激农民旅游旅游消费需求,开拓广大的农村旅游消费市场是十分急迫而又意义深远的课题。农村居民旅游消费需求障碍及成因
2.1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且预期收入低是扩大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根本障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绝对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相对收入水平有很大差异。从1995~2004年近十年来看,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约2793元,年均增长率
4.36%,不仅收入水平低且增长缓慢,严重阻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相反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较快,从1995~2004年近十年看,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约6932元,年均增长率
7.1%,收入的快速增长有力的推动了城市居民的旅游消费需求,1995~2004年,城市居民旅游年均增长率为5.1%,而农村居民1999年以前旅游年增长率为正值,而1999年以后旅游年增长率为负值。其主要成因如下:①货币化收入低农村居民现金收入比例不高是影响农民旅游消费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全是货币化,而农村居民村收入中部分是货币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实物收入。②生产性投入较大城市居民的收入一般用于消费和储蓄,随着消费观念的更新,城市居民的消费日益国际化,储蓄比重逐渐缩小,超前消费在城市居中非常普遍,有力的拉动了旅游消费需求。农村居民收入除了用于消费和曾储蓄,重要的是生产性投入。根据统计资料显示,自1985年以来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支出一直占总支出的25%以上,1995年甚至达到29%,1998年人均全年生产性投入占人均纯收入的30.2%。③预期收入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增长已由过去受资源约束转变为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农村居民在农业方面的增收十分缓慢;农民外出务工工作难找、工资低、风险大,农民对未来收入信心不足,预期收入水平很低,稍有余钱首先考虑储蓄,而对旅游等的消费需求就大大将低了。
2.2 旅游消费环境差是影响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客观障碍
旅游消费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旅游消费环境有硬环境和软环境之分。①从影响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硬环境来看,农村的道路、交通、水电、通讯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农民的旅游消费,农民一部分不具备旅游消费条件(如缺电不能和外界联系);另一部分必须为旅游消费支付高昂的成本(高的运费及各种体力和脑力的支出),这些在城市几乎不可能出现的情况在农村却存在,让原本就比城市居民经济水平差却还需要额外支付一部分成本,严重影响了农民出游的积极性。②从影响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软环境来看,旅游消费市场化程度较高,供需双方存在较大信息不对称,农村居民获取旅游信息困难且信任度低。旅游市场
自身存在缺陷,出现价格欺诈、宰客、回扣等“假、乱、差”的行为,而管理机构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负面影响极大,城市游客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尚感棘手,农民游客更是无所适从;农民的旅游消费心理比较谨慎, 甚至连真商品也怕买错,农村居民因此减少和推迟消费的为数不少。
2.3 农村居民消费信贷不力是影响农村居民旅游消费需求的潜在障碍
面对大量的银行存款,消费信贷在城市应运而生,消费信贷对提高城镇居民的旅游消费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农村消费信贷不如人意,农民贷款消费的极少,仅限于较发达的地区,1998年,农民人均获贷款额为37.67元,占货币收入的1.49%,主要原因如下:①经济学上存在“不确定性假说”和“流动性约束”两种假说,“不确定性假说”认为当消费者感到收入和支出都处于不确定性时,就会根据当期收入来安排当期支出;“流动性约束”认为人们即使最终有能力偿还贷款,也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方便的从银行借到钱。在这两种约束下,人们只能消费当期收入,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正是这两种假说的真实写照,不敢消费,不敢贷款,害怕风险,极大的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②金融机构对农村居民信贷过于谨慎,忽视消费性贷款。金融机构不愿对农民发放消费信贷或设置比城镇居民高得多的贷款门槛,发放小额信贷虽取得可喜的成绩,但这种小额信贷只是一种生产性贷款,规定只能用于发展生产。从表面上看,对农民的消费信贷仅仅是农民受益,而实质上它将使整个国民经济得到发展,满足农民生产性贷款,加大对其耐用消费品的信贷力度,才能进一步刺激农民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如外出旅游能开阔视野、愉悦身心、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等。
2.4 落后的消费观念、谨慎的消费心理是影响农民旅游需求的主观障碍
受落后的思想文化观念的制约,农民对外出旅游没有兴趣,这是导致我国农民旅游消费市场狭小的一个重要原因。①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畏惧感和陌生感,认为“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不敢与陌生人交往,不知道出门以后该怎么办。②受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片面强调节俭,对旅游消费存在误解,他们认为外出旅游是“吃喝玩乐”,是有钱人的消费,宁愿把钱花在吃、穿、住、用等看得见的消费上,甚至还用“善”和“恶”的伦理来判断日常生活消费和旅游消费。③受传统观念的约束,“攒钱防病养老”的思想根深蒂固,现阶段农村保障体系不健全,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没有在农村真正展开,农民的余钱就会攒起来储蓄用于生病或老的时候用,即使有剩余经济实力也很少用于旅游消费。启动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需求的基本对策
针对农村居民旅游旅游消费需求的障碍及成因,要启动我国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需求应选择以下政策取向。
3.1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扩大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市场的根本途径
启动农村旅游消费市场最根本的障碍是农民收入水平低、收入增长缓慢,导致农村旅游市场启而不动,显然让农民增收是扩大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根本途径。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有:①认真贯彻落实2004年1月中共中央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若干政策意见》文件精神,为实现农民收入增加提供政策保障,增加农民对预期收入的信心。②积极完善农产品流通市场,鼓励发展个体贩运大户、联合体等专业协会等多种形式的流通组
织,完善农产品流通市场,增加农民的货币化收入,为旅游消费提供货币保障。③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市场化农业的发展步伐,仅仅抓住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广、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促使传统农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科技化方向发展,引导农民有组织、有秩序地进入市场,强化农村居民的市场意识,鼓励农民在旅游方面的消费。
3.2 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宽松的旅游消费环境
基础设施建设对于联系农村和城市起重要的作用,能有效促使农村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向城市现代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观念转变,必须紧紧抓住国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居民外出旅游解除道路交通等硬环境约束;同时要大力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加大监管力度,为农村居民外出旅游营造宽松的旅游环境,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政府应对农村基础设施加大财政支出力度,用于农村水、电、路、通讯网络的建设,不仅可以为农民增收畅通渠道,而且可将农村居民的潜在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农民外出旅游降低交通通讯成本。②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旅游市场行为,要充分重视农村居民旅游市场,杜绝农民旅游市场出现的价格、回扣、宰客、降低服务质量等歧视性行为。针对农民的旅游消费特点,政府、旅游管理机构、旅游企业和媒体应采取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手段和方式为农民旅游提供便利条件,引导农民科学合理的进行旅游消费,营造宽松和谐的旅游环境。
3.3 大力发展农村旅游消费信贷业务,适度开展旅游消费信贷
农村旅游消费市场的启动和繁荣离不开旅游消费信贷,开展消费信贷减轻“流动性约束”,农村居民才敢于消费、乐于消费,在农村消费信贷中适度开展旅游消费信贷,增强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信心,有效提高出游率,繁荣农村旅游消费市场。针对农村居民消费信贷等现状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对农民进行现代消费观念宣传教育,农民比城镇居民传统消费观念更深,应加大宣传力度,让消费信贷的观念深入农民的头脑,这需要进行持久宣传,还需要有具体的配套措施来打消农民的消费顾虑,如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力度,让农民的消费倾向大于储蓄倾向。②根据农民的消费需求开展有针对性地消费信贷项目。金融企业应针对消费热点进行贷款,如对住房、农用车等耐用品的贷款;对旅游观光等时髦品的贷款,既可以增加消费又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一举两得。③适度开展旅游消费信贷,旅游消费信贷在国外开展得比较成熟,分散了旅游流,繁荣了旅游市场。在农村开展旅游消费信贷,“先旅游,后付款”的消费形式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势必会激发广大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欲望。
3.4 倡导现代消费理念,提高农民旅游消费质量
针对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传统落后、消费心理谨小慎微的特点及他们对旅游消费存在偏见,倡导现代消费观念,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的完善是十分必要的。①宣传和倡导现代的消费理念,更新消费观念是开拓农村旅游市场的先导。引导农民破除小农意识,激发农民通过勤劳致富而提高生活质量,领略新的消费时尚;引导农民加大对文化教育、旅游观光等产品的消费,改善传统的消费结构;改变传统的积累性消费方式,实现滞后消费向适度消费转变。②针对农民的自身的消费特点,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提高农民的旅游消费质量。加大对农民旅游市场的宣传力度,激发农民的旅游动机;开发农民急需的城市旅游产品、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观光旅游产品、外出参观学习新的生产经验和技术的修学产品等;组织农民熟人为单位外出旅游,消除心理上的陌生感;采取优惠的价格来吸引农民游客。结语
我国农村居民人口众多,是未来旅游市场的主体,消除农村居民外出旅游的障碍,扩大农村旅游市场份额,对我国居民旅游消费结构的优化、旅游市场的全面繁荣有重要的意义。总体而言,启动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市场意一是要增加农民收入,二是要优化旅游消费环境,三是要启动消费信贷,四是要转变传统的消费观念,真正做到这四点,才能有效地启动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市场。
[参考文献]
[1] 周羽中燕.李祝舜.我国农民旅游市场开发初探[J].旅游学刊,2004,(4):23~27.[2] 刘化,傅加荣.发展农村消费信贷繁荣农村消费市场[J].消费经济2002,(4):19~22.[3] 张萍萍,李平.我国农民旅游市场现状分析与开发策略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23~27.[4]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2004.作者:吴国琴 来源: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