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区法院完善司法建议工作的若干思考

时间:2019-05-15 01:58: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峰区法院完善司法建议工作的若干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峰区法院完善司法建议工作的若干思考》。

第一篇:文峰区法院完善司法建议工作的若干思考

完善司法建议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李伟

司法建议工作是人民法院主动将审判行为向案外延伸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发挥法院审判职能,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堵塞制度和管理漏洞,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就实际操作过程来看,法院司法建议工作的开展存在着许多缺失与不足,直接导致了实然与应然的背离,影响了其功效的发挥。

一、司法建议工作实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院、法官对司法建议工作重视不够

由于“案多人少”的压力大,法院和法官忙于应付审判和执行等业务工作,少有精力顾及司法建议等“案外”服务性工作。而司法建议书的书写要求高,占用时间较长,发送一条司法建议的时间有时可以审结一二个简易案件。法官对司法建议的功能和作用认识模糊甚至存在抵触思想,对司法建议存在认识误区,认为法院本质工作是抓审判,司法建议可提可不提。

(二)司法建议书的形式、内容及发送程序不规范

司法建议书本身形式与内容的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一些司法建议书格式不够规范、严谨,同一个法院发出的司法建议书的格式都不统一。有些司法建议书未详细描述案情,或描述案 1

情时遗漏关键情节,提出问题时说理不充分,或没有证据支持提出的论点。一些司法建议的内容空洞,只是空泛地建议某单位加强管理、加强对职工的学习和培训等等,未提出可执行、可操作的建议,对被建议单位没有什么帮助。

(三)司法建议工作的实效性不强

司法建议的实际效果是司法建议能否有生命力的关键。从目前法院司法建议书的回函情况来看,司法建议的反馈情况不容乐观。一是司法建议的整体回复率较低,尤其是对社会负有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的回复率较低。二是司法建议回复的形式化倾向严重。相当部分的司法建议存在应付法院催促整改的情况,不少司法建议回函仅用只言片语表示要加强管理而无具体方案。

(四)司法建议工作开展不平衡

首先,从建议书的内容来看,以一案一建议的形式制作发送的个案建议居多,针对一段时期内审判活动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制作发送的类案建议,甚至针对社会全局的综合、宏观建议较少。其次,各部门结合各自审理的案件数量考虑,在发送司法建议的数量、质量不平衡,说明司法建议工作在各部门间开展不均衡的现象较为突出。再次,司法建议发送月份之间 2

不平衡,往往在第四季度发送的数量远远超过前面三个季度,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法官有应付考核突击发送的倾向。

二、完善司法建议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一是调整观念与强化意识相结合,确保司法建议定位合理。克服把司法建议看作“课外作业”的老思想,充分认识司法建议是法院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举措,是承担社会责任、延伸服务空间的重要形式。在审判实践中及时调整司法观念,强化司法能动性和司法社会责任意识,将司法建议工作定位于“服务社会发展大局”,以真心诚意的服务态度,注重建议的中肯合理,注意建议的语言艺术,考虑被建议单位的立场和感受,树立法院司法公信力,积极引导社会公众依法办事,使审判工作真正起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防范一方的作用。

二是平衡数量与强调质量相结合,确保司法建议科学可行。客观理性地看待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确定科学的考核指标,注重各庭室、各季度、各类型司法建议数量的合理平衡,引导干警在司法建议质量方面狠下功夫。司法建议的编发始终坚持三个点:一要调查研究,在提出司法建议前,作专门的调查研究,掌握和积累充分的原始数据材料,做到让事实说话;二要有针对性,所发的司法建议必须针对发现的问题而提出,在对问题进行具体、透彻的分析后提出建议,做到有的放矢;三要有可 3

行性,提出的建议要具体,措施要得当,对于所发现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能被建议的单位所接受。

三是个案建议与类案建议相结合,确保司法建议覆盖面广。发送司法建议,既注重根据审理和执行个案中发现的有关单位在规章制度、管理方式以及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重大问题,从微观角度提出堵塞制度漏洞、改进工作方法、杜绝类似纠纷再次发生的司法建议;也注重以点带面,总结提炼,针对某一时期、某类案件反映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涉及全局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从宏观角度提出系统解决问题的司法建议,做到司法建议既“对症下药”又“未雨绸缪”,争取“360度”全面覆盖无“死角”。

四是事前沟通与事后跟踪相结合,确保司法建议落地有声。在拟发送司法建议前,先行与被建议单位进行沟通交流,在做好对司法建议发送理由及依据的解释工作的同时,征求对方意见,以保证司法建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体现法院对被建议单位的尊重。司法建议发送后,通过电话、信函、座谈等方式与被建议单位保持有效联系,主动追踪求反馈。对于重点单位,在收到反馈意见后,法院再进行回访,了解司法建议发送的效果,了解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交流经验,改进方法,完善相关办法,确保司法建议的实效。

第二篇:xx法院完善多元司法手段化解社会矛盾工作情况汇报

xx法院

关于完善多元司法手段化解社会矛盾工作 的情况报告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现在,我代表xx人民法院,就完善多元司法手段化解社会矛盾工作情况向本次会议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近年来,我院牢牢把握“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充分发挥能动司法作用,在运用多元司法手段、妥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方面不断探索,通过工作机制创新,案件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绝大多数案件的处理取得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方面取得了新成效。

一、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化解矛盾的职能作用,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一)民商事审判以定纷止争、案结事了为目标,全力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不断加大调解力度,积极开展“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竞赛”,在案结事了上狠下功夫,妥善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2011年至今,共受理各类民事案件7478件,结案6370件,年均结案率近年来 1 一直保持在95%以上。其中,调解、撤诉案件5697件,占可调撤结案总数的89.4%。

民事审判中,以深入开展“三优杯”诉讼调解竞赛等活动为载体,在分清是非的基础上做好双方当事人的工作,悉心疏导,消除隔阂,积极促成当事人和解,从而维护公序良俗,倡导新风正气。例如李某状告继子王某一案,李某认为继子王某不孝,便将其告上法庭,要求王某返还房屋并解除收养关系。王某接到诉状后感到十分委屈,认为自己小时便被李某夫妇收养,平时对养父母非常孝顺,现养父已去世,自己以后更要好好赡养母亲,因此绝不同意解除收养关系。另外自己也不在母亲房中居住,没有侵占母亲的房屋。庭前调解时,法官将李某当做自己的长辈一样,耐心倾听其讲述养儿的不易和对儿子的意见。经倾听了解到,李某想为丈夫买一块墓地,征求儿子意见时,王某认为家里经济上也不宽裕,且老家有现成的墓地,故不同意母亲的意见。李某认为儿子不是亲生的,故意和自己过不去,一赌气才将儿子告上法庭。了解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法官决定用“亲情感化法、现场疏导法”来化解。在法官的认真讲解和教育引导下,王某真诚地向母亲道歉,并同意按母亲的意愿办事。法官不失时机地安排老人的孙子抱来重孙女,老人脸上重现了笑容,王某又再次向母亲道歉,孙子也当场表态同意拿钱为爷爷买墓地。李某高高兴兴地撤了诉,该案以和解撤诉的方式结案。通过该案的办结,我们认识到,在调解过程中,要时时、处处为人民群众着想,无论是庭前 调解还是庭后调解,都要以情调解,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去调解,只要有调解的可能就不放弃努力,力求实现当事人最大程度的认可和满意,努力做到案结事了。

商事审判中,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制定了《服务大项目建设意见》,实行“法制副厂长”等制度,建立了大项目建设合议庭,通过开展“企业服务月”等活动,走访重点企业100余次,主动为企业提供司法服务。我院不仅着眼于解决案件纠纷,而且更加注重促进企业发展。例如鹤壁天宏钢结构有限公司与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潞安集团)、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水泥厂(以下简称水泥厂)承揽合同纠纷一案,我院受理后得知,水泥厂因政府节能减排工作的需要,已被当地政府强制拆除。办案法官随即到水泥厂的上级主管部门即潞安集团送达法律文书,潞安集团却以种种理由推脱责任,案件一度陷入僵局。办案法官没有简单送达文书了事,而是另辟蹊径,重点介绍了原告方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原告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曾作为河南省的三家指定企业,前往汶川承建灾区援建工作,受到当地政府好评。被告潞安集团负责人听此情况后,态度发生转变,当即安排人员与原告联系,表示潞安集团近期欲再建钢结构厂房,想到鹤壁进行考察。办案法官趁机展开调解工作,潞安集团负责人被办案法官一心促成两家企业继续合作的诚意所感动,当即安排财务人员将拖欠的工程款打入原告公司账户,原告也申请撤回了起诉。原告撤诉后,潞安集团果然派专人来天宏钢结构 公司考察,双方又签订了另一份加工承揽合同,一起纠纷不仅没使双方关系破裂,反倒因法官的细致工作促成了又一次合作。这起案件的妥善调处,是我院近年来商事审判坚持化解纠纷与促进经济发展并举的典型缩影。

(二)刑事审判工作以做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和少年犯罪的矫正工作为切入点,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在故意伤害、交通肇事案件中,往往会涉及到民事赔偿。针对这类案件的民事赔偿部分,我院努力做好双方当事人的情感工作,促使被告人取得受害人及家属的原谅,尽可能使受害人能够在经济上获得赔偿,在此基础上,对被告人的刑事处罚体现出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例如在审理被告人王某故意伤害案中,被告人因琐事与受害人宋某、段某、许某发生争执,并致三人轻伤。我院受理后,多次做双方工作,被告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伤害,主动向三名被害人承认错误并愿意积极弥补受害人损失,三名受害人也谅解了被告人,最终被告人与三名受害人达成调解协议,法院遂依法对被告人做出了从轻处罚。2011年至今,我院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件的调解率一直在90%以上。

实践中,相当多的刑事案件被害人因得不到加害人的赔偿而身陷困境,受害人承担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损失和痛苦,容易引 4 发信访案件的不断发生。针对这种情况,我院积极探索刑事被害人的司法救助途径,建立刑事司法救助专项基金,拓宽刑事司法救助范围,将生活困难的盲、聋、哑或未成年人及确无经济能力的被告人的翻译、鉴定、评估等费用纳入了刑事司法救助的渠道,从而确保其诉讼权利的正常行使,有效解决涉诉特困群体的案件。

少年刑事审判工作一直是刑事审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是社会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少年刑事审判工作中,我院更加注重利用多元化司法手段,减少对青少年罪犯的二次伤害。主要表现在:

1、对初次犯罪、犯罪情节轻微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邀请人民陪审员参与,从形式上进一步减轻未成年人的心理压力。

2、庭审中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心理辅导及情感疏通,庭审后分析被告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人身危险性、再犯可能性等因素,作为合议庭在量刑时是否适用缓刑的参考。

3、积极与社区、学校等部门加强配合,共同建立对失足少年的矫正机制,注重对失足未成年人进行跟踪帮教。此外,我院还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送法进社区、学校,帮助群众、学生学习法律知识。2011年至今,组织干警进社区、学校做法制宣传辅导课、举办法制展览20余次。

(三)行政审判中引入协调机制,妥善化解行政争议。注重协调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增进行政相对人与行政机关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及时化解矛盾,努力构建“官民”和谐,2011年至今,共受理行政诉讼案件150件,结案150件。其中,在行政争议得到有效化解后,通过司法协调,协撤行政诉讼案件142件,协撤率达94.6%。

(四)执行工作中,积极实行司法救助,努力实现当事人合法权益。我院加大执行力度的同时,对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实施司法救助,2011年至今,共发放司法救助资金15.33万元。注重强化执行和解工作,在执行过程中,积极促进双方相互谅解,从而使案件顺利执结,2011年至今,通过执行和解执结案件105件。

二、探索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近年来,我院顺应新形势下群众对司法的新期待、新需求,自内部着手,从诉前、诉中、诉后三个阶段,积极探索建立健全诉讼全程调解工作机制。此外,我院还与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和配合,进一步强化了与非诉讼解决纠纷机制的衔接,不断推进多元化解决社会矛盾纠纷工作有序开展,为群众提供更多的纠纷解决方式,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一)建立领导组织机制,为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提供组织保证。我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各党组成员为副组长的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推动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坚持院长对全院 的社会矛盾化解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负责人和案件承办人直接抓,层层负责,多管齐下,确保了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有序运行。

(二)延伸审判职能,以矛盾化解机制创新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一是构建“巡回审判”格局。我院认真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2011年至今,共巡回审理民商事案件1500余件。同时,扩大巡回审判范围,把巡回合议庭的触角覆盖到全区所有乡、镇、社区,及时、就地审理各类民商事案件,指导辖区乡镇人民调解工作,加强诉讼调解和人民调解衔接工作,接受法律咨询,切实方便了群众诉讼,起到了“就地开庭一案,教育一片”的法制宣传效果。二是积极探索多方参与的联调工作机制,推进社会法庭建设。成立了4所示范社会法庭,1所医患纠纷特色法庭,在调处民间纠纷、提供法律咨询、指导民间调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使大量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终结在诉讼之前。例如同发煤矿职工马新国在工作期间受伤,经多次协商赔偿无果后,到鹿楼法庭咨询索赔之事,法官了解到马新国家境贫寒,不愿意出钱做伤残等级鉴定,又不愿意与矿方对薄公堂的想法后,告知双方当事人社会法庭调解纠纷不收费,方便快捷又不伤和气,并引导当事人到鹿楼乡示范社会法庭解决纠纷。鹿楼乡示范社会法庭受法庭委托受理此案后,充分利用社会法庭优势,耐心劝解当事人,双方终于互谅互让达成了协议,同发煤矿 也按协议约定将赔偿款付清。事后,马新国向张立勇院长去信,对鹿楼乡示范社会法庭表示感谢。省法院张立勇院长在全省社会法庭工作现场会上就我院指导社会法庭妥善处理此纠纷的成功做法予以充分肯定。三是积极助力平安山城建设。我院全体干警深入分包社区、村,兼任社区副主任、副村长,积极开展以案释法、提供法律咨询、排查解决矛盾纠纷,真正使司法与群众之间零距离,提高了人民群众对我区治安工作和政法工作的满意度。落实司法救助,共为2000余位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60余万元,彰显司法关怀。四是全面推行审务公开,共进行庭审网络直播120次,上网裁判文书769份。并通过开展“法院开放日”、“向社会公开承诺十件实事”、“万名法官回访万名当事人”等活动,确保司法在阳光下运行,提高了司法的公信力,为和谐诉讼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充分发挥多方调解合力,积极构建“大联动调解”格局。一是建立横向联动协调机制。民事审判方面,我院与交警、妇联等相关部门建立调解衔接工作机制,对交通事故赔偿及婚姻家庭案件实行横向联动调解。行政审判方面,我院行政庭与区法制办等部门建立了行政审判与政府法制工作良性互动机制。二是建立纵向联动协调机制。我院将工作重心下移,广泛开展和谐司法进社区、农村、企业、学校活动,并与社区、村委会、企业、学校建立健全了司法调解服务网络。三是建立“全程全员调解”机制。积极推行诉前调解,由立案庭组建立案调裁组,负责对在 立案阶段可以进行调解的案件进行诉前调解工作。在诉讼过程中,利用多元化司法手段进行调解工作,对疑难案件,还邀请相关部门、有关人员参与调解。在案件判决后,案件承办人及庭室负责人还会耐心做好释法答疑工作,促使当事人服判息诉。四是建立法院内部上下联动调解机制。我院自下而上,由承办法官、合议庭、庭长和院长形成梯次调解机制。对一审判决上诉的案件积极配合上级法院做当事人的调解工作,形成较为完善的联动调解机制。

(四)以做好涉诉信访工作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抓手,彻底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我院设立专职信访接待员,认真排查不稳定因素,对所有信访案件逐案建立台账,逐案化解。实行案件信访评估机制,立案庭对所立案件,首先根据起诉情形作出信访评估,案件转至业务庭后,再由业务庭根据审理情况作出评估,这样对不稳定因素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提前采取措施,有效化解矛盾。同时,畅通信访渠道,坚持实行院长接待日制度,切实做到“诉讼有人引,咨询有人答,信访有人接”。在重大活动期间,我院认真排查不稳定因素案件,落实责任,切实做好信访人思想工作,近年来,各项重大活动中均未受到来自我院涉诉当事人的干扰。此外,我院克服困难,在全省法院率先成立了专门的诉讼服务中心,日前已投入使用,必将提高司法为民、司法便民的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

(一)部门间的协调统一机制有待完善和加强。由于各部门都有自己的一套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办法,相关单位之间的工作衔接缺乏制度、机制规范,影响了大调解体系整体合力的发挥效果。

(二)法官队伍的司法能力有待提高。部分法官化解矛盾纠纷、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水平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的干警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够强,作风不够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存在不足。

(三)部分创新机制的物质保障需自上而下加以解决。比如社会法庭工作,聘请的社会法官报酬、社会法庭运转经费缺乏全省统一的资金来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充分挖掘大调解体系参与人员潜力。为人民调解员提供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不断丰富针对人民调解员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形式。一是举办培训班。培训形式包括定期或不定期的系统授课、专题讲座等。主要讲解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新法律、法规以及调解方法、技巧。二是以庭代训。对一些典型案件,通过巡回审判,组织人民调解员旁听,邀请人民调解员到庭旁听典型案件,提高调解员识别证据、认定事实和组织调解的能力。三是加强思想指导和经验交流,努力提升法官队伍的司法能力,特别是定纷止争、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二)突出重点,完善多元化司法手段,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优先审理好各类涉及民生的案件,特别要妥善处理好企业拖欠职 工和农民工工资、医疗费、保险费、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等案件,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要;积极改进民事审判工作方式,尽量用基层群众听得懂、能接受的方式处理案件;加大诉讼调解工作力度,尽量用调解、和解等方式化解民事纠纷;对涉企案件要注意保护权益与促进发展并重,慎用强制执行措施,多行“放水养鱼”之举,促进经济发展。

(三)探索矛盾化解新机制,促进社会管理法制化。强化能动司法观,努力实现人民法院由“单一审判型”向“综合服务型”的转变。深入基层,方便群众诉讼,减轻群众负担,解决群众疾苦,做到“进民家,化民怨,暖民心”。推行“一校一法官”制度,培养青少年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积极开展“法官村长、主任”工作,确保群众的合法权益和诉求得以及时有效解决。积极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相互联动的大调解工作体系,着力化解社会矛盾。针对审判工作中发现的苗头性、典型性、源头性社会管理问题及时提出司法建议,促进社会管理的法治化。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人大监督是确保法院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我院将以此次报告工作为契机,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自觉、主动地接受人大及人大代表的监督,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创新机制、优化举措,为推动我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第三篇:法院文化建议的思考

法院文化建议的思考

法院文化是法院日常工作的积淀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来源于日常工作,又作为法院的上层建筑指导着法院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因此,法院文化建设关乎着法院的发展和方向,只有以新的思维方式、具体的表现载体,才能营造一种浓厚的,先进的法院文化氛围,才能将审判工作、弘扬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更高的层次,进而为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定的法律支持和稳定的法治环境。

一、重视法院行为文化建设

法院的行为文化是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基于共同意识,在行为上的具体表现,包括审判行为、思维模式、内部管理行为以及职业行为规范等方面。法院在日常的工作中,应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努力改进队伍司法作风,展现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

1、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人民法院文明用语规范》。倡导文明执法,规范司法文明的细节。组织开展集中整治庭审不规范行为专项活动,对庭审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纠正庭审中存在的举止不端庄、语言不文明、行为不检点、着装不规范等问题。坚持做到 “态度和蔼、办事认真、公正司法、人民满意”十六字方针,真正形成公平、公开、公正、为民的司法作风和勤政、文明、务实、高效的机关作风。

2、认真搞好主题教育,务实法官职业道德的思想基础;深入开展司法为民教育,扎实抓好警示教育;严格政治纪律,加强业外活动约束;

3、加强司法礼仪理论学习,制定具体的规范标准。规定干警在执行公务时,统一穿着制服并挂牌上岗,提升广大干警的精神面貌和职业归属感。成立以院监察室为主的督导组不定期进行督查,进一步加强全院干警队伍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组织制定相关规定,对干警请销假制度、审批程序进行细化规范。针对制度执行情况每周进行不定时考勤,并对考勤结果予以通报,切实增强制度的执行力。

4、多举措力促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集中培训,轮流发言,使干警深入理解掌握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大力宣传,营造氛围,使干警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着力实践,深入群众,让干警用实际行动践行政法核心价值观;加强领导,强化监督,推进活动全面深入开展。

二、加强法院精神文化建设

法院文化的精神文化建设是法院在审判、管理、教育等活动中形成的,独具法院特征的意识和价值观念,包括理想信念、道德观念、价值理念、管理理念、群体精神等意识形态,是法院群体的共同认识和追求。精神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调动干警积极性,切实参与各项活动,如何开展寓教于审、寓教于趣、寓教于行、寓教于乐的活动。

1、要深入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学习、再教育活动,把抓好政治学习放在干警教育的首要位置。根据工作实际制定学习计划,明确每阶段学习内容,通过各支部组织学习、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辅以主题征文和心得体会,引导干警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干警的政策理论水平、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为完成审判和其他各项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队伍的司法水平。要将干警的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工作重点之一,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加强对法官的岗前培训、晋职培训和专题培训, 不断引导、鼓励、激发、推动广大法官学习业务。通过邀请上级法官讲课、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知识竞赛、调查研究等生动活泼的文化形式,对干警进一步强化理论灌输,提高干警理论素养。

3、在建党节,国庆节等特定节日组织全院党员干部重温入党誓词,激励每位干警都萌发出一种奋起而前行的动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个能坚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共产党员。与时俱进,恪守承诺,向优秀的党员们学习,争做合格的共产党员。

4、集中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廉政警示教育,增强干警拒腐防变意识。一是严格落实 “五个严禁”规定,坚决划清法官与律师、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界限,坚决杜绝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二是开展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的廉政教育活动。组织全院干警参观辽宁省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充分利用现实社会中发生的典型腐败案件对干警进行警示教育,使干警自觉划出思想警戒线,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防线。

三、制度文化建设

建立一种长效运行的管理机制是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和队伍建设中始终坚持的理念。法院应加大制度建设的力度,坚持制度创新,践行司法为民,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适用于审判工作实际,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制度建设就跟进到哪里。既要保证制度的落实到位又要保证制度文化建设的长效性,要建立长效机制,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工作轨道。

1、创建审判质量管理体系,以高标准管理规范司法行为。探索制定了对审判质量实行全面监督管理的一整套制度和措施,形成了对案件事前、事中、事后进行立体的、动态的、全方位的案件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努力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2、要充分认识到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听取意见制度的重要性,在各项制度制定前广泛征求干警意见,这既是对干警诉求的关心,也利于各项制度的有力执行。同时也培养了广大干警按制度办事的意识,激发广大干警参与到全院的制度化管理中来。

3、加强组织人事工作,推进法官的精英化建设。坚持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和条件,注重实绩。在解决案多人少矛盾上办实事,利用公务员招录办法,拓宽法官来源和渠道。不断完善廉政风险防范机制,认真落实党内监督各项制度,继续完善干部廉政档案制度。

4、完善服务措施,优化立案程序,全力打造为民、便民、利民的诉讼服务平台。以诉讼服务中心的“一站式”服务为平台,以亲民服务、便民办事为宗旨,以立案庭工作为主导,为群众提供贴近式、集合化、多样性的涉诉服务。适度开展调解工作,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利用信函邮寄、电话调解等方法,解决少数当事人因工作日、在外打工或行动不便难以到庭诉讼的困难;继续推行司法救助制度,依法办理减、缓、免诉讼费手续,确保经济困难的当事人能够依法行使诉讼权利,切实彰显人文司法关怀。

四、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建设,也就是以实物形态显露于外,能被人们直观感受,并能反映审判活动特点的物质实体,包括审判建筑的特征风格、审判法庭的设置装备、工作人员的服饰仪表以及法院内部的办公设备、文体设施等方面。

1、物质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资金和制度保障,难点在于与精神文化建设相互促进,不为物质而物质。法院物质文化建设应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配置、高水平管理、高质量服务、高效率运行。

2、开辟专门场所设立荣誉室,以图片、文字、实物陈列等多种形式,集中介绍法院的发展历史、工作成果、先进模范人物等。对外,有效展示法院文化建设成果;对内,有效激发干警锐意进取、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

3、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大投入,开通了内外网,安装了法院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了审判、办公的现代化。始终把提升法院创办专栏和网站质量做为重要抓手,办好法院网站,提高品位。

4、建设集训练、娱乐、健身为一体的干警文体娱乐室,干警锻炼身体的同时增进了理解,加强了沟通,对培养干警文明的生活习惯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受到干警的喜爱。

第四篇: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思考建议

现在普通民众面临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不容置疑的。看看大、中城市里看病的有多少是本市居民,再看看大医院里看病的有多少是附近的市民,至少都有40%,这就可见一斑。我国的“看病难”,难在区域医疗卫生水平差距较大、难在地方医疗卫生资源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更难在社区卫生服务的不健全。

现在进行“新医改”,必须实

现结构性调整,这是“新医革”的重中之重。因此,“新医改方案”确定的近期五个重点中,就有两个是关于基层卫生服务,即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其实施主体的重点就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农村是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在城市是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健全和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是医改的基础,不健全将直接导致城乡居民的健康管理缺失和生活方式病等多发。为此,笔者就搞好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全和完善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议。

1.转变“小病去社区、大病去医院”的功能定位和宣传误区,健全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社区卫生服务应该是以社区和家庭为对象,开展疾病预防、常见病与多发病诊治、医疗与伤残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妇女儿童与老人残疾人保健等“六位一体”的服务,医疗只是其中的一项,而且是全科医疗服务。这就是称之为“社区卫生服务站”而非“社区医院”的缘由。

而现在广为传之的“小病去社区、大病去医院”的功能定位和宣传,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实质内涵会产生两方面的误导:一是使广大群众,包括医疗卫生人员普遍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职能与大医院是一样的,只有医疗功能,不同的是看不了大病,是离家近、规模小、水平低的医院和药店。因而往往拿大医院的医疗水平一项指标来要求和评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并以此来决定是否接受社区卫生服务或者是否就职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二是不利于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在专业、业务技术能力的配备,也不利于医疗卫生人员从治疗模式转到“六位一体”的思维习惯上来,大部分人员的知识结构、从业经验和思想意识仍集中在治疗上,缺乏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相应的意识、知识和技能,因而距担负相应职能尚存在较大差距。

正确的功能定位和宣传引导,才能增强人们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了解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有何不同,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社区居民生活和健康的影响,强化其在防病、养老、保健和康复等健康领域中的“守门人”作用。

2.健全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按现行法律规定,社区卫生的服务方式是不合法的。国家《执业医师法》第14条规定:“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即法律规定医师执业仅可在注册的机构及地点内行医。而许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采取的服务方式,是“片区医生团队”、家庭医生、24小时呼叫上门等。这些深受城乡居民的欢迎,也是行之有效的以家庭为服务对象的基层服务方式,但却是与法律规定相悖的。

因此要在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法规培训、避免不当医疗行为发生的同时,应尽快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对社区卫生入户服务也应制定操作规范,细化服务种类、范围、方式和具体要求等,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切实有效的法律保障。

3.健全和完善有关政策措施。

(1)改革“收支两条线”管理体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体现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和政府的主导性。但目前是按行政区划由各市县财政负责拨款,许多市县财政安排公共预算执行的零基预算标准中,不包括职工的“四险一金”、取暖费、公费医疗超支款等保障福利性预算;也不包括工会经费、交通费、取暖费、会议费、物业管理费等支出预算,这些支出仍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身负担并缴纳。国家给事业单位人员的新增津贴,绝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无法落实。

基本经费的不足限制了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限制了卫生资源流向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专业队伍建设滞后,加之受服务人员编制、结构所限,难以承担相应服务职能。卫生资源呈“倒三角”的不合理配置,一直是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不断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房屋建设、医疗设备更新和升级等投入,但硬件环境的改善并没有改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生存现状。只有不断提高人员素质,才能真正使居民留在基层、“流”向社区,减轻居民和大医院的负担。

改革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一要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将人员应有的待遇和专用业务费全部纳入,这是该管理模式得以实施的基础。二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科学考核预算执行及工作效率,根据考核结果兑现相应经济责任和奖惩制度。三要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性质

第五篇:完善司法技术辅助工作管理制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司法鉴定;辅助t作

【中图分类号】d919.

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06)04-0292—0

2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通过了《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为

《决定》),《决定》实施后,我国已经运行了近20年的司

法鉴定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法院把司法鉴定工作

交付给社会机构,法院不再拥有自主鉴定的职能。《决

定》解决了其中一些问题,鉴定机构的独立、鉴定人资

格的确定以及鉴定人负责制度的实行等等,都很好地

完善了司法鉴定体制。

人民法院取消自主鉴定权后,不是不需要司法鉴

定人员,而是不再开展司法鉴定工作。但是对于司法

鉴定文书的审查,对于司法鉴定委托的规范、高效运

作.却是必须的。因此只有在法院内建立起司法技术

辅助工作机制,完善司法技术辅助t作管理制度,发

挥司法技术人员的辅助功能,才能保证审判工作和执

行工作的顺利进行。法院可以留下业务精湛的鉴定人

员作为司法技术辅助人员,专门从事司法技术辅助工

作。技术室的职能由自主鉴定向司法技术辅助工作转

变。技术室的鉴定人员作为司法技术辅助人员,专门

从事司法技术辅助工作。技术室的工作主要是围绕证

据展开。司法鉴定有“证据之王”的美誉,对案件的发

展具有不可替代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诉讼就是一

场“鉴定大战”,矛盾和焦点都集中在司法鉴定上。技

术人员对司法鉴定的审查判断有较为丰富的经验,而

法官在专业问题方面限于自身知识、经验、技能的不

足.需要技术人员的辅助以弥补缺陷。同时司法鉴定

体制改革过程中,鉴定体制尚未完善,在鉴定启动、鉴

定管理、审查监督、鉴定结论质证、违法鉴定责任追究

等制度方面还有缺陷,容易造成鉴定结论的不科学、不客观、不公正。因此人民法院的技术室工作不仅不

能削弱.还应当加强,以控制、影响、促进鉴定质量的提高和帮助法官认定鉴定结论,对于如何转变和加强

技术室的t作。笔者作如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技术室人员帮助审判人员对诉讼中的案件行

使鉴定和重新鉴定决定权。并进行鉴定的委托和组织

监督

(一)司法鉴定的启动需要中立性,中立性是司法

鉴定的本质要求.在程序上必需体现司法公正性。司

法鉴定与当事人单方的举证鉴定是截然不同的两种

委托管理模式,在诉讼中,当事人单方委托的鉴定,因

其鉴定人的中立性和送检材料的真实性、全面性有程

序上的缺陷,难免受到对方当事人的合理质疑,而由

人民法院依职权或应当事人申请决定启动实施司法

鉴定.从形式上和程序上保障了鉴定的中立性、鉴定

主体的合法性、鉴定客体的真实性。有助于法官对事

实的准确认定和公正裁判,对消除诉累、上访等现象

也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审判人员在判断某一专业问

题是否有鉴定的必要和可能时.也需要技术人员辅助的帮助,因此,在诉讼中应该由技术室帮助审判人员

行使鉴定决定权来保证程序正当。

(二)根据《决定》规定,鉴定机构之间具有平等

性。所作出的鉴定结论也是平等的。从表面上看,鉴定

是中立了.而在实际的运作中鉴定机构由于经济利益

驱动.鉴定结论往往为了迎合不同当事人的需要而有

所差异。很有可能违反其中立地位.同时各个鉴定机

构仪器设备的先进程度和鉴定人员的鉴定水平、经验

差别较大,都有可能影响到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准确

性,从而使当事人对司法鉴定的整个过程和结果都可

能产生怀疑。在这种情况下,由司法技术人员指派或

委托鉴定人符合程序规范.所委托鉴定事项及送捡材

料是经过审查确定的,并由司法技术人员对鉴定过程

进行组织、监督.不会随意委托一些不合格的机构进

行鉴定,从而保证了鉴定质量,避免浪费人力物力,防

止出现不必要的多头鉴定、重复鉴定。

二、技术室在对外委托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应

进一步完善相关委托程序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中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越来越

[作者简介]刘长远(1971一),男,汉族,四川宜宾人,在读硕士,主检法医师,四川省宜宾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主要人事司法鉴定

制度的研究。tel:+86—0831—2322315;e—mail:llleha@163.corn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6年第13卷(第4期)

多,司法鉴定范围日益扩大。审判业务庭在碰到需要

委托检验、鉴定、审计、评估、拍卖等t作时,将统

下载文峰区法院完善司法建议工作的若干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峰区法院完善司法建议工作的若干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江苏法院2011年度“十大司法建议”

    江苏法院2011年度“十大司法建议” 来源:江苏法院网 【按】司法建议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司法建议工作是人民法院审判职能的延伸与提升。它产生于中......

    对*法院司法建议的调查分析

    司法建议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发现有关单位、部门、组织在制度管理上存在漏洞和问题,不属于人民法院处理,针对这些问题向其提出相应的健全措施或改进工作方式,供其参考采纳的......

    对*法院司法建议的调查分析

    司法建议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发现有关单位、部门、组织在制度管理上存在漏洞和问题,不属于人民法院处理,针对这些问题向其提出相应的健全措施或改进工作方式,供其参考采纳的......

    对*法院司法建议的调查分析

    一步端正态度,并根据自身情况积极采纳建议,就提及的建议督促有关人员落实,弥补工作中的漏洞,减少矛盾和纠纷的发生,积极配合法院做好反馈工作,有关单位和部门应将司法建议的落实情......

    基层法院司法统计工作的一些建议

    基层法院司法统计工作的一些建议基层法院司法统计是一个群体性的工作,搞好这项工作不是单靠某个人,更不是司法统计员个人的事,它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笔者作为基层法院的一......

    对基层法院司法统计工作的思考

    司法统计是人民法院对在一定时期内受、结案及案件审理、执行情况进行的统计分析,它以司法统计报表为表现形式,通过统计报表数据反映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综合情况。司法统计是人......

    对基层法院司法统计工作的思考

    对基层法院司法统计工作的思考人民法院的司法统计是法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法院一项重要的调查研究工作。司法统计对于人民法院掌握情况,改进审判工作,公正司法,更好地适......

    加强对法院司法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15

    加强对法院司法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在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加强人大对法院的司法监督,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让群众在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