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保险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时间:2019-05-15 01:12: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银行保险发展中的问题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银行保险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第一篇:我国银行保险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 论文 关键词】银行保险银保合作银保产品 【论文摘要】银行保险是 金融 合作的产物,是一种目前国际上流行的金融服务。我国银行保险销售模式由于银保双方利益难以统一、销售误导、银保自身的因素等原因,导致我国银行保险业存在不少问题,如银保合作松散、产品单

一、销售队伍不专、退保金同比大幅上升、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制约了银行保险 发展 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引言

银行保险,英文 名为bancassurance,是由银行、邮政、基金组织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合作,采取一种相互融合的战略,通过共同的销售渠道为共同的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服务的需求,实现价值最大化。银行保险的产生与发展实现了银行业和保险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及利益共享,积极作用显而易见。我国银行保险业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1995——2000年是银行保险摸索起步阶段。从1995年开始国内各大银行和保险公司加强合作,保险公司和银行签订合作协议,合作的主要形式是银行代收保费。这时期没有专门针对银行保险的产品。2000年至2005年银行保险由蓬勃发展转入平缓发展阶段。从2000年起,银行保险进入飞速发展时期,这时期银行保险产品主要以储蓄性的分红保险产品为主。2002年,银行保险同比增长达到400%,实现业务收入388.4亿元,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17.07%;2003年实现银行保险业务收入765亿元,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25%;2004年实现银行保险业务收入779.6亿元,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24.14%。2004年后,由于保险公司之间出现了以降低手续费为主的恶性竞争,银行保险业务增速下降,一度甚至出现负增长,银行保险业进入缓慢发展阶段。从2005年7月开始银行保险由缓慢发展转入快速发展阶段。这时期的银行保险产品主要是分红保险和万能险,期缴业务大幅提高。2005年实现银邮代保费收入923.19亿元,占全年总保费的18.74%,其中银邮代理的人身保险费占全年人身险总保费收入的25.08%。2006年实现银邮代保费收入1175.51亿元,占全年总保费的20.83%。2007年第一季度,全国保险保费收入1964.5亿元,同比增长22.7%,银邮代保费收入也得到了相应的增长。虽然我国银行保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也存在一些制约了银行保险持续发展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

出相应的对策。

二、我国银行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松散

目前我国的银行保险主要以银行兼业代理经营保险模式为主,是浅层次的合作,实质性的“战略联盟”不多。这种银保之间的合作比较松散,缺乏长期利益纽带,使合作过于短期化,随意性强。松散的银保合作模式制约了银行保险业的纵深发展。

2.银保产品同质、开发和创新滞后

银保产品主要有投资分红保险、意外伤害险、家庭财产保险和抵押贷款保险等险种,其中储蓄和投资类保险占主要地位,据统计寿险业务中98%以上为分红产品,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真正意义上的保障类险种还未形成。产品的同质性,使得现有银保产品与银行自有产品之间存在竞争。银保产品,尤其是储蓄分红型的产品具有很强的银行储蓄替代性,向消费者销售此类产品,无疑将直接影响储蓄的增加,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银行自身业务的发展。

3.缺乏专业化的银保销售队伍

作为联系银行和客户纽带的保险公司的银保业务员,有时为了提高业绩从而提高个人收入,不惜采取缺乏道德的不良手段,使得公司声誉受损,进而影响整个银行代理的声誉。银保产品的销售由银行网点的柜台业务人员完成。银行柜台人员缺乏系统的保险知识。

4.技术落后

银行保险的一个优势在于让客户享有“一站式”便利快捷的金融服务,但目前我国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由于安全与技术等方面的因素,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的信息系统尚未实现联网操作,电子 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信息不能互通。网络 不能连通,银保业务的信息就不能及时处理和反馈,降低了银行保险业务的处理速度。

5.相关 法律、法规、监管制度不完善

监管制度跟不上银行保险业的发展。一方面,银监会和保监会的合作监管相对落后,各监管机构一般依照自己的监管职能进行监管,尚未对银保业务开展合作监管进行更明确的规范。另一方面,银行、保险机构相对于其他民事主体而言,业务、行为需要更多、更明确的规则和程序性规定。目前监管机构对银保合作的方式、组织形式没有明确规定,银保合作责任承担机制也不完善;在资格申报时要求的材料并不十分严格。银行保险业务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风险因素,而这些风险因素在目前的法律制度下,银监会和保监会并没有特别的监管措施和风险分担机制。

三、对我国银行保险未来发展的对策分析

1.建立银行和保险公司双赢的战略合作机制

银行保险业的合作,必须创新银保合作机制,通过资本的相互渗透,业务相互交叉,文化相互交融,产品相互融合等,最终过度到银保综合经营。在欧洲国家,银行保险呈现一体化趋势,银行、保险公司除了在业务上合作外,还有资本上的联合,甚至两者本身就是一体的,这种深层次的合作有利于形成长期的、互利的合作关系,避免了许多利益冲突问题,也极大地促进了银行保险的发展。因此,从长远来看,“一对一”的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应是最佳的合作模式。

第二篇:我国银行保险存在问题调查报告

我国银行保险存在问题调查报告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保险、证券是金融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世界范围内金融严格分业经营的界限正逐渐被打破。金融全能化、超市化经营的趋势在西方国家日益明显,特别是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建立了新型的合作关系。例如保险公司利用银行的分支机构网络开拓新的销售渠道,由银行代理销售保险产品,代收保险费,代付保险金,这是国际上早已盛行,且目前在中国普遍存在的银行保险合作形式。

我国银行保险的现状

国内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起步于1995年。当时一些新设立的保险公司如泰康、新华和华安等为尽快占领市场,纷纷与银行签订代理协议,开始尝试联手开拓市场,迈出了我国发展银行保险业务的第一步。近几年,我国的银行保险得到了迅速发展,2001年银行保险业务量在寿险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不到3.5%,到2002年,银行保险已经夺取了寿险总收入20%的份额,2002年国内寿险总保费收入增长16.56%,同期银行保险增长则达到400%,截止到2003年银行代理寿险业务收入已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17.1%,成为人身险业务的三大支柱之一。2003年1月1日后,国家放开银行保险代理中“1+1”模式的限制,一个银行的网点开始销售多家保险公司产品。同一网点代理多家保险公司的产品,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逐渐由险种的竞争转向手续费的竞争。除去向银行交纳的3%-5%的手续费,在银保业务方面保险公司几乎是没有利润的,难怪现在各大保险公司的银保部门十个有九个都说赔本赚吆喝。

我国银行保险存在的问题

银行保险市场激烈的恶性竞争使保费和利润同步减少,为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问题。

银保关系尚未理顺

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还仅仅局限在浅层次的协议代理阶段,远未形成长远的、利益共享的战略伙伴关系,这种关系不可避免地造成双方更多地在代理手续费上进行博弈。

这种状况,在“1+1”的兼业代理模式下如此,在取消“1+1”模式后,这种状况也未发生根本性转变。目前的银行保险还只限于单一的银行兼业代理经营保险模式,是浅层次的合作,实质性的“战略联盟”不多。银行保险双方的利益很难统一,各保险公司开发的银行保险产品很类似,相互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竞争,并没有形成相互融合、补充的态势,导致双方存在较大的猜忌和互不信任。银行利用手中的网络、信息、客户、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占居了银行保险博弈中的有利位置,通过索要高额手续费方式,直接造成保险公司经营成本的提高。2002年,保险公司的营业费用、手续费、佣金分别同比增长了67.45%、212.99%和28.92%。

针对银行代理费用不断攀升的情况,曾有人对取消“1+1”模式提出质疑,但是为避免手续费的正面交锋而退求独家代理的方式并不能治本,保险监管部门应给予寿险公司更为明确的操作规程,最好能统一手续费的支付标准。如果银行能积极介入的话,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将更具可行性。比如各家保险公司统一向银行支付相同标准的手续费,再由银行拨出其中一部分统一对临柜人员进行奖励,而不是像现在由保险公司直接支付。

保险从业人员和银行柜员的保险理念不足

客户经理中仅仅将自己定位于销售人员的占大多数,缺乏丰富的理财知识,没有真正向客户提供保障计划。银行职员对银行保险业务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职员的保险知识也不足。由此造成了储户对银行保险产品的不信任,无法真正理解这些产品,也就难以真正接受。因此银保产品在销售困难的同时伴随着较高的退保率。

营销宣传片面

目前我国的银行保险产品以分红型为主,保险公司和银行对红利的过多宣传,容易误导投保人,也偏离了保险产品的本意。

一项对银行代理分红保险投保人的回访表明,有48%的投保人购买分红险是看重其红利,28%的投保人看重其保障功能,24%的投保人则是二者兼顾。可见近一半的投保人为红利购买分红险,他们把购买分红保险当作了投资理财获取利润的投资方式,看作是储蓄的良好替代品。这种状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银行代办人员存在着较为集中和普遍的不当宣传、讲解问题,他们将银行代理分红保险与银行存款、国债进行片面比较,一句“能保本有固定利息、有红利还不上利息税”的介绍,就把众多的储户变成了银行保险的投保人。

保险公司销售的产品,其根本立足点还应该是保障性,银行保险产品的保障性本来就不强,加上多数投保人并不看重,红利就成了投保人的惟一理由。保险公司把主业放在理财而非保障,偏离了主业,以己之短搏人之长,自然是要吃亏的,保险业又一次自食了经营中短视行为带来的恶果。投保人一旦发现自己“被骗”,势必引起一场信用危机。投保人在潜意识中将银行代理保险产品与银行信誉联系在一起,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银行保险的畅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银行以自己的信誉对保险产品进行了“保证”。因而这场危机不仅会危及保险公司,还会席卷在人们心目中形象高大的银行,有可能导致银行保险合作出现裂痕。

保险产品结构单一

各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具有“同质性”。保险公司之间竞相提高约定的收益率,并且由于客户的需要,公司都争相开发短期分红储蓄产品,目前多为五年期产品。另外,现有的产品中缺乏与银行业务密切结合的产品,这样,合作双方不能充分发挥优势,制约了银保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代理技术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和银行大部分没有实现电脑联网,各银行机构代理保险全是手工操作,银行网点受理客户业务后,给客户出具临时单据,在保险公司签署保单后,再转交给客户,保单流转缓慢,导致投保到承保的周期较长,影响了客户到银行购买保险的积极性的同时也不利于代理保险业务的发展和风险防范。

人民银行监管存在真空

代理保险业务发展迅速,但起步较晚,人民银行在这方面的法规政策较少。《商业银行法》仅对代理保险业务这项范围进行了规定,《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也只作为普通的中间业务并进行参考分类及定义,没有针对性地具体管理规定,缺乏操作性,有些方面甚至无章可循,出现监管真空。比如,对保险代理手续费的支付,收取方式缺少规定,若保险公司用现金或存单等形式支付,容易造成银行私设小金库或公款私存而人民银行难以查处。同时,目前我国现行分业监管,而代理保险涉及到了混业经营的范畴,人民银行对保险公司无法进行监管,对保险公司在代理过程中 的不规范行为,如保险公司的单独不正当对外宣传,难以做到有效约束。

发展我国银行保险的对策

国内外众多的银行保险合作的成功范例说明,银行保险具有互通互利性和提高我国金融业整体水平的特点。鉴于此,银行与保险公司可以建立战略组合框架,在资金、业务、技术等方面开展合作,以达到二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

尽快建立和完善银行保险相关法律法规,制止和消除不正当竞争。如规定费率波动范围、规定银行佣金的比例及合作协议签订的基本内容。同时,通过各方面宣传和教育,加强客户的保险理念和保障意识。以法律为依托,以现实生活为宣导,使银行保险为社会所普遍认同和真正接受。这是其获得长足发展的必要条件。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拓展银行保险合作的成功模式。各寿险总公司和各代理银行总行层面上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制订合作计划,规范、管理双方的合作关系。工商银行旗下的工银亚洲,通过参股太平人寿姐妹公司、同属中国保险控股集团成员的太平保险,与后者形成迄今为止中国内地惟一一例有间接股权关系的银行-保险同盟。凭借这一层“特殊”关系,在太平人寿内地复业的第一个完整财年(2002年),太平人寿揽进了11亿多的保费收入,这相当于先前中资寿险公司开业五六年的战绩。其中,银行保险几乎占接近80%。工商银行与太平人寿合作的成功,可以为其它保险公司提供很好的借鉴经验。也为银行保险合作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模式。

重视银行保险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性。银行保险人才的缺乏,是限制目前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一个瓶颈。对此,保险公司和银行应加强培训,通过培训,提高银行保险销售人员的业务水平,在技术、业务上培训出合格的银行保险销售人才。也可考虑保险公司人员直接进驻银行分支,可以担任理财顾问的角色。这是解决银行柜员保险知识欠缺、销售产品不积极的有效办法,并对促进保险机构和银行业务融合起一定的催化作用,并有利于提高客户对产品的信任度和接受度。

单位负责人评语:银行保险合作作为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服务融合的产物,已成为银行和保险业开辟新市场、提高利润率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银行保险还处于起步阶段,分析我国银行保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我国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银行保险的发展需要信息技术强有力的支持,银行和保险公司必须实现联网才能提高业务能力和业务效率,这是银保合作的基础和保证。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统一的操作平台,为客户提供方便、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保险公司的信息部门要针对银行的特点开发出适合银行代理工作需要的操作系统,实现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工作的电子化操作和同银行的电子商务合作。同时,要使银行的电脑网络与保险公司的电子商务网站进行连接,双方的客户能直接从网上获得包括银行、保险和证券在内的全方位的个人理财服务。

第三篇:我国银行信用卡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本科生(业余)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我国银行信用卡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办学学院四川大学 校外学习中心

专业

年级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2011年月日

摘要

我国信用卡市场发展中存在联合发展机制不健全、市场渗透率低、竞争主体单

一、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借鉴发达国家信用卡市场发展的经验教训,可通过一些具体措施促进我国信用卡市场的健康发展,如发行联名卡拓展商业银行的优质客户群体,积极依托联网联合改善用卡环境,促进征信系统的建立健全等。Abstracts Credit Market Development in China's joint development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 market penetration is low, the main competition, a single, risk management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many other issues, borrowing from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redit card market, through a number of specific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credit card market in China healthy development, such as commercial banks issued a joint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card customer base, and actively relying on the joint to improve the network card environment,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ound credit system and so on.1.信用卡的基本含义

从表象来看,在信用卡的营销过程中,消费者接触最多的不是信用卡组织而是发卡银行,我们每天都可以看见大大小小的银行做着铺天盖地的信用卡广告。信用卡(Credit Card)是指由银行、金融机构或公司签发给资信状况良好的团体或个人的一种特殊凭证,持卡人可以凭卡在指定的商店或场所购物或享受劳务,也可以在发卡银行及联营机构的营业网点存取现金、办理转帐结算的一种先进的结算工具和支付手段。

在我国,狭义的信用卡专指贷记卡,是先消费、后付款,将支付和信贷融为一体的形式。持卡人凭卡消费后,在一定期限内向银行付款,在免息期内付款,可以不用计付利息,超过免息期,则要支付利息。信用卡起源于20 世纪的美国商品信用领域,当时在商品流通中起到支付媒介作用的卡种通称为支付卡(Payment Card),信用卡只是支付卡的一个分支,其他卡种还包括借记卡(Debit Card)、准贷记卡(Semi Credit Card)、签账卡(Charge Card)等。随着业务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各类别卡种不断融合、兼备,功能重叠,但从原理和特征方面看,它们仍然是截然不同的金融产品。由于概念不清,人们通常会混淆这些卡种的称谓,如将信用卡等同于借记卡、准贷记卡或银行卡。而实质上借记卡只是电子化交易对现金交易的替代,它属于银行传统业务范畴,准贷记卡虽可进行小额透支,但无法享受免息还款待遇;而银行卡则是银行发行的各类卡种的通称,但在国际上,信用卡的发卡机构不仅仅局限于银行。2.我国信用卡发展存在的阻力与问题 2.1我国信用卡发展存在国际激烈竞争

一些国外金融机构早已看到中国信用卡市场的无限商机,近几年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渗透。目前几乎所有外资银行都已递交了开办人民币卡业务的申请。仅维萨和万事达两家与国内各商业银行合作推出的各类信用卡就多达百种。美国运通、JCB等国外信用卡公司已与国内多家商行合作联合发行带有其标识的信用卡。美国大型的信用卡公司MBNA在上海开设了代表处。除了外资银行和信用卡公司在不遗余力地努力之外,其他的金融公司也已窥视中国市场很久。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AIG(美国国际集团)正在等待获得中国金融监管机构的批准,以便能在中国大陆开展信用卡业务;此外,摩根斯坦利也在等待获得在中国发行信用卡的许可。除直接抢占领市场份额之外,外资通过资本运作更深地进入信用卡领域。花旗集团以670万美元首期购入上海浦发5%的股份,共同设立信用卡中心,于2004年发行了花旗和浦发的联名人民币卡,并组建合资的信用卡公司;2004年12月,东亚、永隆两家港资银行双双宣布发行人民币信用卡,发行人民币信用卡的港资银行由此增加到8家。美国运通,与工商银行共同推出牡丹运通卡;2005年12月首发信用卡的华夏银行,时隔5个月便又推出了带有德意志银行标识的华夏信用卡。东亚银行已把其银行卡中心、数据中心和后期服务中心搬到了广州;渣打银行在计划参股国内的商业银行;荷兰银行(ABN Amro)正在等待获得发行信用卡的许可,它已经联合了万事达准备在中国发行信用卡;截至目前,在信用卡业务方面汇丰已先后与上海银行、交通银行取得了合作,正式与花旗集团在中国市场展开了竞争。

2.2对信用卡认同度不高,市场渗透率很低 一方面,由于技术上的不成熟以及传统习惯的影响,我国持卡人和商家对信用卡交易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存在较大的不信任,积极性不高,导致了持卡消费占社会商品零售额的比例很小,目前还不及3%,而在美国,该比例为25%。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和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客户追求超前消费、使用信用卡贷款功能的还不多,信用卡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目前,我国4亿张银行卡中,真正的贷记卡只有400万张,人均信用卡量以及交易数量都很低,标准贷记卡持卡人的比例以及进行联机授权消费的比例也较低,但信用卡显现出强劲增长的势头。

2.3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在轻度与中度之间,竞争主体单一

在现阶段,由于我国信用卡市场远未饱和,因此各发卡行主要是在自有领域发展客户,抢占市场份额。目前中国工商银行和,东发展银行在发卡量、交易额及透支余额几个指标上的和都占全国信用卡相应指标的80%左右,占领了中国信用卡市场的绝大部分。2.4业务系统主要采取自行构建模式

信息系统处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如四大国有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渤海银行等选择自行构建业务系统的模式,而招商银行与台湾中国商业信托银行、浦东发展银行与花旗银行采用合作模式。

2.5缺乏有效的全社会个人征信体系

信用卡的发展缺乏必要的保障。信用卡贷款是信用放贷,无抵押担保,在缺乏有效的个人征信体系的情况下,银行出于风险管理的需要,不得不为申领者制造繁琐的手续、严格的条件,这又打击了申领者的积极性,使信用卡业务陷入一种僵局。2.6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不完善,多采用国外标准

银行卡市场处于低层次的价格竞争阶段,品牌意识、服务意识、自主创新意识较为缺乏。如果同内银行卡产业的标准、规范及产品创新都由国外跨同公司控制,所施行的制度受限于外围银行卡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影响外汇管理等金融监管政策的有效性,削弱中国政府对个人支付体系的监管效率,甚至威胁着我国个人支付体系的安全和稳定,也会影响日后国民对本土银行卡的接受情况。

2.6.1信用卡消费要建立在强大有效的消费市场基础之上,但我国的消费市场尚未打开,老百姓的消费倾向不高。虽然近年来国民生产总值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国民生产总值里面依靠出口拉动的比重比较高。要想从根本上刺激消费,需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合理分配社会财富等基础层面着手。医疗问题、房价高涨、教育费用偏高等客观情况的存在,使国家财政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直接导致了产能相对过剩和居民消费相对萎缩的局面。这些深层次制约消费的因素必须得到根本解决,才能使百姓的钱袋子真正敞开。在这之前,我国信用卡市场不能急于求成,通过粗放式发卡来占领市场,而应在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的过程中推进我国信用卡市场的发展。

2.6.2信用卡营销渠道有限,经营模式单一,影响信用卡产品整体销售效果。要对现有银行销售渠道资源进行整合,提高多渠道销售信用卡产品的能力。首先,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如果根据客户的等级和偏好对营销渠道进行划分,可节约银行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建立信用卡营销信息支持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的建立可以对目标客户清单进行销售渠道分配,对营销结果的反馈进行整理、记录,并加以评价和分析,修改相应的模型从而加强营销清单的准确性。再次,对现有营销渠道的资源整合。整合信用卡产品开发、销售和客户管理部门,增强信用卡产品设计、研发及客户信息分析能力,并对销售渠道进行改造。最后,用直复营销模式代替传统营销模式。直复营销是指一种为了在任何地方产生可度量反应和达成交易而使用一种或多种广告媒体的互相作用的市场营销体系。直复营销有助于获取客户资料,开展长期业务,这种有针对性的营销不仅可以减少睡眠卡,提高开卡率,也利于提高客户的忠诚度,降低营销成本,获取长远利益。这种营销形式也可以使促销方式多样以及更加便于管理。2.6.3信用卡要想成功吸引客户的注意力,必须特别关注不同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准确把握目标客户的消费特征,进行市场细分,准确定位。逐渐实现“精致”营销取代“粗放”营销,银行应从多角度对信用卡市场进行细分,从重视发卡规模的粗放式营销转向重视客户质量,并根据各个锁定的重点目标客户类型以及他们的不同需求进行相应的信用卡产品市场定位。分析消费者的认识状况,包括消费者对现有信用卡的需求和不满,他们对信用卡大致情况的了解程度等。同时了解竞争者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正确地细分市场并研究其特点,选择最适合自己银行开发的客户作为目标群体,开发出有销路的个性化产品,使产品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独特的品牌形象。例如,招商银行于2005年推出面向全国重点高校大学生的双币种大学生信用卡“ Young”卡,并且结合大学生的消费特点设置了独特的授信额度,还款优惠条款等。招商银行此次推行Young卡主要是看重大学生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客户群体,他们中的一部分以后会成为专业人士和中产阶级,这都将会是银行服务的重点对象。这张卡的推出可以满足大学生提前消费欲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分期消费意识,培育产品品牌认知度与忠诚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招商银行仍是不可避免走入了重数量、轻质量的误区,在刺激刷卡消费过程中,也主要采用馈赠礼品、年费优惠、积分返利为主的价格策略。3.完善我国信用卡发展的策略

3.1加强对我国信用卡发展的创新建设

3.1.1银行要打破旧框框的束缚,采取创造市场的策略,从而引导消费者的需求,用市场开发取代市场占有。面对日益激烈的金融环境,只有最具创造力的银行才能赢得目标客户占有市场。银行应充分利用公共关系资源,加强银行与客户、银行与市场的沟通,用关系建立取代产品推广。

3.1.2将信用卡行业作为一个整体向前推进,需要将政府、银行机构、社会大众之间相互协调。首先,政府应当带头不断完善信用卡征信系统,对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信用记录进行系统收集整理,从而科学信用评级,加强立法严惩信用卡恶意透支、信用卡犯罪等一系列违法行为。其次,银行应重视用卡安全及银行卡日常管理,提升银行卡业务创新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信用卡核心竞争力,走出低端同质化竞争的局面。最后,银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信用卡消费的认识水平,使消费者认识到良好的信用记录是正常生活的前提,减少信用卡犯罪等降低信用卡发行的风险。3.2促进征信系统的建立健全

征信系统具有经济外部性及统一性,在早期,宜采用政府投入、独家经营的方式,以加快速度,避免资源浪费。应从整合行政资源人手,把银行、证券、保险、公安、工商、税务、交通、海关、法院等各相关部门中的个人信息数据集中起来,建立数据库,由专业性的公司经营,实施市场化运作。应利用宣传渠道大力传播先进的信用理念和价值观,培育积极的信用文化。

3.3促进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改革 促进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改革,尤其是公司化运作管理体制的建立。信用卡业务的经营思想和理念不同于银行的其他传统业务,国外的商业银行往往设立专门的附属公司经营信用卡业务,即使留在银行以内,隶属于零售金融部门,其经营管理方式也相对独立。我国商业银行等在进军信用卡业务市场时,都采用了信用卡中心的操作模式,实施公司化管理、市场化经营,但与银行母体之间委托代理机制、内部企业化管理机制等还不健全,需要进一步完善。只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经济人”特性的市场微观主体,才能在竞争的环境下,不断把信用卡业务做大、做深,促使其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3.4加大我国信用卡建设的共赢

各银行卡组织的品牌宣传势必带来竞争,对于一个尚未成熟的市场来说!竞争是需要的,但是过度的竞争是不可取的。我们可以看见发卡银行这些年来大规模的宣传竞争,然而消费者的回答却是,每家银行的信用卡服务都差不多,没有太大区别,消费者的意识还没有培育完成,信用卡支付的基础设施还没有完善,过度的竞争就导致这样的结果。目前,国内银行卡支付只有,各家银行卡组织即使大规模竞争,争的也只不过是市场中的一部分将来才是卡片品牌之间真正较量的时候,目前内地市场更需要培养意识,过早竞争只能造成客户对银行卡品牌的混淆,扰乱市场。各家银行卡组织在一定程度上的合作才是正确的选择,把资源放在帮助银行和消费者,开发另外的市场,从而实现最后的共赢。3.5实施“蓝海”战略,抢占非密集竞争区域市场先机 中国区域辽阔,大城市之外的中小城市有着大量的二线潜在市场,在更广大的小城镇和乡村,存在着更大的三线潜力市场。从平均利润来看,这些地方信用卡业务两高一低:成本高、风险高、收益低。从总收益来看,即使在当前,也有开发价值。积极的开发还可起到培育的作用。例如,在中国有多种类型的人群游离在信用卡传统目标的人群之外。生活在二、三线城市,甚至发达城市乡镇地区的城乡居民,工资收入不高,有些乡镇地区人群还只有储蓄和农业性收入,没有固定工资收入,当前还不是信用卡的传统目标人群。大量中小企业私营业主尽管拥有一定财富,但是由于其企业稳定性不高,存在亏损或破产风险,个人没有稳定性工资收入,流动性高,往往也不是信用卡的传统目标人群。45-60岁已经退休的中老年人群有积蓄,但退休工资不高,并且消费习惯保守,当前同样为“非信用卡目标人群”。在城市以打工为生的“农民工”同样工资不高,流动性强,更是信用卡市场的空白人群。他们都属于“蓝海”人群,如果按照传统的信用卡目标市场细分和选择策略,都属于“2/8”法则中的“8”,即人群数量众多、人群分散、财富不多、消费能力不强。但如果按照“长尾理论”,这些人群的消费潜力总和足以匹敌某一个传统目标消费人群的消费能力。若能采取创新的营销策略挖掘这些人群的信用卡消费潜力,并且配合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则很有可能成为这片蓝海市场的先行者,从而取得独特的市场优势。3.6整合品牌传播,打造强势品牌

有效的品牌传播是打造强势品牌的必要手段。国内商业银行信用卡品牌在传播方面的典型案例是招商银行信用卡。她在品牌内涵方面注重“方便、好用、活力、尊贵”等要素。在品牌传播内容方面注重卡面品牌设计、广告设计、终端促销材料设计、公关软件设计等,保持了品牌LOGO、色彩、调性等方面的一致性,对顾客形成了持续的强大的视觉、感官冲击。在品牌传播渠道上,集中资源选取互联网、电视、户外广告和直销队伍宣传等重要渠道,形成了立体的传播网络。在品牌传播活动方面,注重利用外部强势资源,包括明星代言、国际卡组织品牌联合宣传和联合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都为其品牌资产注入了积极的元素。

综上所述,要建立我国的信用卡自主品牌,就要不断提高我国信用卡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各信用卡机构要注重营销策略的运用,建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岳雨,探寻信用卡市场策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2.吕杨,长城卡大连市场的经营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3.蓝汉秋,《案例》:澳门永亨银行信用卡中心[D],暨南大学,2002年 4.周丽萍,信用卡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曾德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客户关系管理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6.苏北金伟李坚,信用卡为何处境尴尬?[N],辽宁日报,2001年 7.杨秋艳,信用卡垄断打破坚冰[N],中国经营报,2001年 8.高浩荣,信用卡消费风行韩国[N],经济参考报,2002年 9.赵学锋,期待贷记卡发展的春天[N],金融时报,2002年

10.李钦,深圳银行业平稳度过入世周年[N],深圳商报,2002年 表1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业余)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浅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立法

专业:

年级: 姓名: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目的与意义

从表象来看,在信用卡的营销过程中,消费者接触最多的不是信用卡组织而是发卡银行,我们每天都可以看见大大小小的银行做着铺天盖地的信用卡广告。信用卡(Credit Card)是指由银行、金融机构或公司签发给资信状况良好的团体或个人的一种特殊凭证,持卡人可以凭卡在指定的商店或场所购物或享受劳务,也可以在发卡银行及联营机构的营业网点存取现金、办理转帐结算的一种先进的结算工具和支付手段。我国信用卡市场发展中存在联合发展机制不健全、市场渗透率低、竞争主体单

一、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借鉴发达国家信用卡市场发展的经验教训,可通过一些具体措施促进我国信用卡市场的健康发展,如发行联名卡拓展商业银行的优质客户群体,积极依托联网联合改善用卡环境,促进征信系统的建立健全等。

资料收集情况(含指定参考资料)

1.岳雨,探寻信用卡市场策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2.吕杨,长城卡大连市场的经营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3.蓝汉秋,《案例》:澳门永亨银行信用卡中心[D],暨南大学,2002年 4.周丽萍,信用卡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曾德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客户关系管理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6.苏北金伟李坚,信用卡为何处境尴尬?[N],辽宁日报,2001年 7.杨秋艳,信用卡垄断打破坚冰[N],中国经营报,2001年 8.高浩荣,信用卡消费风行韩国[N],经济参考报,2002年 9.赵学锋,期待贷记卡发展的春天[N],金融时报,2002年

10.李钦,深圳银行业平稳度过入世周年[N],深圳商报,2002年

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计划:

按受任务日期年月日要求完成日期年月日 学生(签名)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院长(签名)年月日

表2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业余)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阅意见表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工作单位

完成论文(设计)学生姓名

所在学院

专业

成绩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选题来源

教师自拟课题:

应用型:

科研型:

课题来源

学生自拟课题:

应用型:

科研型: 课题来源填单位资助或自拟

评阅内容:文、理、工、医、管理类可分别按专业特点根据以下相关内容进行评阅。1.选题的意义如何? 2 资料是否可靠?

3论点是否成立?论述的深度如何? 4 是否具有创新性? 论文或设计的难度如何? 写作能力、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如何?

7.设计、计算、数据图表是否正确?图纸是否规范?论文写作是否规范? 8 论文或设计是否合格?是否可提交答辩?

对论文(设计)的详细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纸不够可另加附页)表3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业余)毕业论文(设计)专家评阅意见表 评阅专家姓名

职称

工作单位

论文(设计)完成人姓名

所修专业学院

专业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评阅内容:(文、理、工、医、管理类论文(设计)可分别按专业特点根据以下相关内容进行评阅)

1.选题的意义如何? 2 资料是否可靠?

3论点是否成立?论述的深度如何? 4 是否具有创新性? 论文或设计的难度如何? 写作能力、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如何?

7.设计、计算、数据图表是否正确?图纸是否规范?论文写作是否规范? 8 论文或设计是否合格?是否可提交答辩?

专家对论文(设计)的详细评语: 专家(签名)年月日

(纸不够可另加附页)表4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业余)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意见表 答辩人姓名:

所修专业学院:

专业:

年级:

毕业论文(设计)名称

答辩中提出主要问题及回答的简要情况: 答辩日期年月日

答辩组评语: 答辩组组长:(签名)年月日

成绩评定: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名)

年月日

第四篇: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的问题与探讨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的问题与探讨

2010-12-3 14:44:16

村镇银行发展:--对若干问题的思考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秦池江

2008.7.24

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战略部署

2006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

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发挥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作用,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七大报告:

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竞争力。优化资本市场

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

胡锦涛总书记在政治局43次集体学习会的讲话:

要把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作为金融工作的重点,健全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各类农村金融组织作用,加快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

体系。

中国金融体系目前态势

当前金融体系的基本态势是:不缺大银行,缺少小金融机构;不缺吸收存款的银行、缺少提供有效贷款的银行;不缺证券投资者,缺少创业投资家;不缺城市市场的保险,缺少农村市场保险。总体来说,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中,外汇过剩、内资有余,融资结构失衡,市

场功能发育滞后,金融资源利用效率过低。

发展农村金融市场的深远意义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

工作的重中之重。

国家不断提高贯彻“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多予少取”政策的力度、广度、深度,新

农村建设开局良好、进展快速。

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成为现阶段制约农村

地区发展的重要瓶颈。

农村融资难的困局,有了根本性突破的基础性条件,发展农村金融市场是惠农、兴农、富民的必由之路。

培育适合“三农”特点的新型农村机构,是加快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现实选择。金融机构坚持为“服务三农”的基本方向,是三农的内在要求和农民根本利益所在。农村金融市场有宽阔的发展空间,支持和服务农业现代化,是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和

最大贡献!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规划与培育

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相继出台的重要文件:

1.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12月20日

2.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 2007年1月22日

3.村镇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引 2007年1月22日

4.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 2007年1月22日

5.贷款公司组建审批工作指引 2007年1月22日

6.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 2007年1月22日

7.农村资金互助社组建审批工作指引 2007年1月22日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典:

第一步:按照低门槛、严监管;先中西部、后内地;先解决服务空白问题,后解

决竞争不充分问题的原则,在6个省区开展试典。(2006年12月)

第二步:扩大试典范围,在全国31个省(区、市)开展试点。(2007年10月)

村镇银行发展中有待解决的难题

村镇银行起步阶段直接面对的难题:

对外公信度欠缺

经营盈利空间小

投资者分红压力大

系统结算渠道不畅

信用环境安全性不高

员工服务适应力不强

风险监管难度大

村镇银行发展中有待解决的难题

从长远发展角度需要解决的难题

如何坚持为“三农”服务的立行方向

如何把握农村金融市场的结构和潜力

如何形成资本约束、道德约束和制度约束

如何培育新型的高素质的农村金融人才

如何形成村镇银行的服务特色

如何建立持续发展的内生机制

村镇银行发展中有待解决的难题

现在已经开业的村镇银行有32家,营运情况基本良好。筹集各类资本1.

2亿元,累计发放贷款2.2亿元,受到了农民的好评。村镇银行组建以后的创新力表现在:

扼制了县资金持续外流的趋势。

促进了本地资本与外地资本的结合。

出现了银行业的以城带乡的机制。

拉近了银行与农民的距离。

产生了 民主管理、科学管理的新思路。

拓展了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平台。

增进了资源整合、提高效益的主动性。

开创了农村金融与农村发展的互动模式。

强化了投资者的长期发展观念。

显示了农村金融业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村镇银行发展中有待解决的难题

各地村镇银行的创新试验:

与农村物流系统配合:(吉林)

与发展出口产业配合:(恩施)

与农业科技系统配合:(安徽)

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配合:

与农村信用社配合:

与农村保险配合:

与农村产业调整配合:

对村镇银行发展的建议

低门槛 严监管

稳起步 重特色

小平台 大市场

广协作 求共赢

勇创新 强功能

以稳健 创品牌

结束语

勇立“三农”潮头,扎根“三农”沃土,拥抱现代金融梦想,让中国的“穷人的银行”走向世界!

第五篇: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农业保险作为财产保险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个特殊的险种,一直跟不上整个市场和行业 发展,更没有完全解决农业对保险的需求 问题。需要从政府、农民和保险 企业 三个角度去 分析,对我国当前农业保险的发展给出一些建议和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保险;合作保险;财政补贴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民的保险意识薄弱。大部分地区、大部分农民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参不参加农业保险无所谓,甚至在设有农业保险公司的地区,仍有一些农民没有保险意识,在农保还没有涉足的地区就更不必说。在一些以农业为基本生存条件的地方,只有当灾害事故发生并遭受巨额损失后,一些农户才意识到保险的必要性,投保人的淡薄意识必然阻碍农业保险的整体发展。

2.逆选择问题在农业保险中普遍存在。在保险人和被保险人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发生是普遍存在的,农业保险也不例外。由于农民的保险意识不是很强,而且农业险也非强制险,所以投保的覆盖率就不可能达到100%,这样就很容易发生逆选择的问题。据保险公司人员介绍,农业养殖险比种植险的逆选择的风险更大,导致农险理赔的难度和成本要比其他险种高出许多。如此一来,让一些即使开设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也望而却步,不愿再继续经营下去。

3.保险公司没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虽然1996年,我国保险公司实行了商业化运作,但对农业保险却并没完全市场化。根据各省保监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保险业实行商业化改革以来,农业险的平均年赔付率达到80%左右,而70%赔付率是保险业界公认的盈利临界点,农业险的赔付率远远高于临界点,做得多就亏的多。如果保险公司按照保险行业的大数 规律 和其他的相关规律,赔付率高就意味着保险费率定的不合理,保险费收入过少,保险费率定的过低,要想改善经营状况,保险公司就必须要提高保险费率。在政府没有补贴的情况下,过高的保险费支付对于农民来说根本承担不起,而按照农民的投保能力去承保,保险公司自己又赔不起,这样必然导致农业保险走入日渐萎缩的“怪圈”。

4.缺少专业的 法律 支持和政府的财政补贴。1995年通过实行、2002年修订的现行保险法实际上是一部商业保险法,主要是规范和保障商业性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而农业保险中很大一部分是政策性保险,与商业保险的经营目标大相径庭,用现行的保险法指导农业保险会存在许多问题。由于无法可依,农业保险中的许多情况多存在着法律真空,政府在农业保险中主导地位不明确,即使政府积极参与推动,也缺乏法律依据;而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经营行为也缺乏法律保护和约束。另外,由于农业风险面广量大,一旦风险发生,如果没有政府的财政支持,保险公司基本无力承担。而我国现有的几家农业保险公司也都是在政府的财政大力支持下才成立起来的,因为没有专业的农险法律保护和规范,所以政府在这个方面的补贴也没有明确规定,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农业保险也只享受免交营业税的优惠,许多商业化的保险公司都不愿开设农业保险。

二、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建议

1.政府支撑是农业保险发展的前提。具体可把政府支持分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保障。由于农业保险的特殊性,适用于一般商业保险的《保险法》并不适合农业保险,而《农业法》中也只是略有涉及,所以必须加快对农业保险立法,避免政府支持农业保险的随意性。同时要明确农业保险的法律地位、经营方式、机构设置、农民参与形式、再保险机制、监督管理机构等,通过法律手段调整参与农业保险各方的利益关系,引导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对于农业保险,国家可借鉴与银行业发展类似的道路,建立政策性的由国家控股的农业保险公司和农业再保险公司,农民参保方式上可参照一些地方成功的农险经验,如可自愿投保,但不投保的享受不到政府相关的农业优惠政策等,这样可减少农民逆选择的问题。

第二,对农民参保费进行直接补助。保险补贴是绿色补贴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扶持农业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世界上一些农业险发展比较成功的国家如法国、美国等,都采用这种形式,美国补贴保费的53%,加拿大补贴保费的50%,日本补贴保费的40%——80%。我国在国家财政尚不宽裕的情况下,可由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出资补贴。由于有财政补贴,农险保费率降低了,不仅可提高农民投保的积极性,还不断的扩大农险险种。同时对农业保险业务实施税收减免,在免去营业税、减免所得税,鼓励保险公司开展农险业务。

第三,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建立巨灾保险基金。当巨灾发生的时候,无论是国家成立政策性保险公司还是商业性保险公司,都无法独立承担损失,所以必须通过双方的合作共同承担,设立巨灾风险基金,把对农业保险业务减免的税收转作农业保险基金。一旦发生重灾,保险公司赔付率超过一定比例,启动重灾风险基金,由国家保险公司作为再保险公司的角色,双方按照比例共同承担风险,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的风险分担机制。另外,在确定再保险方式时,可选择溢额再保险的方式,为商业保险公司的最大赔偿额提供保。

下载我国银行保险发展中的问题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银行保险发展中的问题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针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分析了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正处于最困难和最关键的时期。为推动农业......

    我国银行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银行保险合作作为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服务融合的产物,已成为银行和保险业开辟新市场、提高利润率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银行保险还处于起步阶段,分析我国银行保险......

    银行保险在我国发展的前景分析

    中国银行保险发展趋势及其启示 [摘 要] 中国银行保险作为金融一体化的成功范例,已成为目前中国保险业的第三大主要销售渠道。但在新经济时代市场竞争, 中国保险业面临着巨大......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 要]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慈善事业大力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其发展进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促进我国慈善事......

    银行保险问题研究

    目 录 内容摘要和关键词„„„„„„„„„„„„„„„„„„„„„„„„„„„„„„3 一、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历程及现状„„„„„„„„„„„„„„„„„„„„„„......

    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问题 近几年来,一些地方打着“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旗号,盲目拉大城市框架,滥占耕地、乱设开发区,不断扩大城市面积。部分地区在“经营城市”......

    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问题

    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问题 我国的教师专业化进程取得了不少成绩,国家的有关法律已经为推进教师专业化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从我国开始实施的《教师法......

    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发展中问题(最终版)

    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发展中问题及对策 一.消费信贷的基本理论及发展消费信贷的意义 1消费信贷产生与发展 2消费信贷市场需求 3消费信贷的主要内容 4消费信贷形势 5个人消费信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