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暂行办法

时间:2019-05-15 01:15: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北省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暂行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北省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暂行办法》。

第一篇:湖北省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暂行办法

湖北省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保证纪检监察组织和工作人员依纪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满腔热情爱护干部、严格要求管理干部为出发点把内部监督贯穿于纪检监察工作各个环节建立有利于事先预防、及时发现、严肃纠正的监督制约机制构建全面覆盖、整体配套、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内部监督制度体系为全省纪检监察系统权力行使安全、干部成长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第三条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坚持从严要求、预防为主、惩防结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督的原则。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和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人员。重点监督对象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内设机构、派驻派出机构的工作人员。

第五条监督的主要内容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思想作风建设、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的情况纪检监察干部行使信访举报处臵权、案件检查权、案件定性量纪权、纠风执法和效能监察权、干部选拔任用权的情况。

第六条各级纪委常委会负责对所属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工作的领导、协调和检查干部管理室履行干部监督职责。省纪委、监察厅在干部管理室设立干部监督处市州、县纪检监察机关可在干部管 理室内设专门的监督部门或监督岗位负责内部监督的日常工作。

第二章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

第七条对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的重点内容

一执行党的章程及党内其他法规遵守宪法、法律和政治纪律的情况

二贯彻执行中央、省委和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的决策及工作部署的情况

三依纪依法按程序履行职责正确行使职权的情况

四执行民主集中制、履行议事决策程序的情况

五加强自身建设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坚持求真务实作风、维护班子团结等方面的情况

六遵守干部选拔任用有关规定的情况

七落实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情况

八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情况。

第八条对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的办法

一加强对民主集中制执行情况的监督。严格遵守常委会、厅局长办公会议事决策规则和程序认真落实常委会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常委会决策跟踪督查、民主生活会测评等制度。

二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日常管理监督制度。纪委常委会每半年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对领导干部思想作风状况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督促落实领导干部提醒谈话、诫勉谈话、函询、述 职述廉、个人重大事项报告、领导干部回避等制度严格执行领导班子成员年度工作报告和重大事项征求意见制度。

三实行上级纪委常委会指导、监督并参与下一级纪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下一级纪委召开民主生活会前应向上级纪委常委会报告上级纪委常委会应安排有关人员参加并予以指导。上级纪委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每年至少参加一个下一级纪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督促领导班子成员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各方面提出的意见搞好整改。

四建立省委巡视组对市州纪委领导班子巡视制度。省委巡视组按规定的程序和工作方式对市州纪委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巡视和监督。对巡视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形成专题报告报送省纪委常委会

省纪委常委会应及时督促其整改。

五实行重要情况通报制度。除涉及国家机密外纪委常委会、厅局长办公会议定的事项应通过适当方式向党内或社会公开接受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新闻媒体和社会监督。

第三章对行使信访举报处置权的监督

第九条对行使信访举报处臵权监督的重点内容

一信访件登记、呈报、分流的情况

二信访案件线索筛选的情况

三信访件作“待查”、“暂存”、“转办”处理的情况

四信访交办件的办理情况。

第十条对行使信访举报处臵权监督的办法

一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建立信访件归口管理、合理分流制度领导干部和各室受理的所有信访件必须交由信访室统一登记后办理。信访室在15个工作日内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职责分工进行分流处臵受理的信访总量要与分流总量吻合。

二信访案件线索的筛选由承办人提出经集体讨论由信访室主任签呈分管领导审批送案件监督管理部门登记转有关承办室办理。

三信访件作“待查”、“暂存”处理须经信访室内部集体研究由室主任签呈分管领导审批防止压信不查和线索流失。

四对反映下一级管理干部的信访件须交办发函报结果的必须经集体研究提出意见由信访室主任签呈分管领导审批并做好立卷待报和督办工作。

第四章对行使案件检查权的监督

第十一条对行使案件检查权监督的重点内容

一实施案件线索排查、初核、立案调查、采取“两规”“两指”措施、结案、移送的程序和审批手续的情况

二处理查办案件挖掘或带出线索及涉嫌违纪人员的情况

三涉案款物暂扣、封存、保管、没收、追缴、退还和移交处理的情况

四执行办案纪律、保密纪律和廉洁自律规定的情况

五保障被调查人合法权益的情况

六转交下一级纪委的案件线索承办和督办的情况。

第十二条对行使案件检查权监督的办法

一实行重要案件线索统一管理制度。信访室从各种渠道受理的反映本级党委管理干部的重要案件线索报分管领导签批后送案件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录入重要案件线索数据库进行管理。案件检查、党风、纠风、执法和效能监察等部门从在查案件中挖掘的重要案件线索须及时报分管领导签批后送案件监督管理部门统一管理。

二建立重要案件线索集体排查制度。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自办案件所依据的线索原则上应从委厅局机关重要案件线索库中排查筛选报本级书记办公会研究决定。

三建立健全办案流程规范化管理制度。对案件线索初核、立案、调查取证、使用办案措施、移送审理、移交司法机关的办案过程实行规范化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实施。

四实行办案协调工作归口管理制度。各级案件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同级党委反腐败案件协调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纪检监察机关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如需司法机关、金融、电信、税务、海关、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配合的以及在案件线索移交、上级交办件的督办、违纪案件宣传报道等方面原则上应由案件监督管理部门统一协调。

五实行重要事项集体研究决定制度。对初核拟了结案、拟转立案、拟销案使用“两规”、“两指”措施和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案件必须由案件承办室集体研究提出建议按程序报审经本级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

六加强对涉案暂扣款物的监督。在查办案件过程中需暂扣款物的由承办室提出报分管领导审核后实施。收缴违纪违法款物数额的确定应在案件移送审理后由案件审理室依据证据审理报 本级纪委常委会审议确定。经纪委常委会审议确属多扣的款物由案件承办室退还款物所有人。

七实行涉案款物缴管分离制度。案件承办室收缴的违纪违法款物要及时移交财务部门保管双方要开具清单统一编号报案件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对收缴违纪违法资金要及时上缴国库。对收缴违纪违法物资应及时登记造册由办案人员、财务人员共同签封存档。对不动产土地、房产要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公开拍卖尽快变现。对贵重物资要先行鉴定真伪评估价值后三人以上共同封存委托相关中介机构公开拍卖及时变现防止资产流失。

八实行安全管理责任制度。使用“两规”、“两指”措施要从严掌握慎重使用。要制定安全管理方案防止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案件监督管理部门要经常对使用办案措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凡发生安全责任事故须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九实行跟踪回访制度。由案件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干部管理室和机关党委支部参与对本级机关自办案件和重要案件进行检查回访了解办案人员执行办案纪律情况。

十实行双向制约制度。案件审理室对案件事实、证据、定性、量纪和程序把关监督案件检查室对案件实体处理方面加强监督保证案件依纪依法处理。纪委常委会研究案件双方均列席参加。双方意见不一致时同时提交常委会审定。

第五章对行使案件定性量纪权的监督

第十三条对行使案件定性量纪权监督的重点内容

一案件审理承办人初审意见的情况

二案件审理定性、量纪认定的情况

三案件审理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

四案件申诉复查的情况。

第十四条对行使案件定性量纪权监督的办法

一实行案件两人以上审理制度。明确主办人和协办人的责任相互监督制约。

二加强对承办人初审意见的监督。审理室主任负责对初审意见和相关案件承办室在事实认定、定性、量纪上有差异的环节进行重点把关。

三实行案件集体审议制度。案件集体审议以室务会形式进行。研究事实认定、定性和量纪时要慎重对待有分歧的意见如有不同意见应报纪委常委会集体研究决定。

四加强对裁量建议权的监督。提出裁量建议必须严格依据案件的事实和相关法律法规正确运用“从轻”、“从重”和“减轻”、“加重”的规则。

五建立健全审复分离制度。实行审理与申诉复查分离从机制上加强监督。落实党纪申诉案件首诉必办、政纪申诉案件复审复核和上级领导机关及委厅局领导批办的申诉案件必办制度。六维护被审查人合法权益。承办人在审理过程中要与被审查人进行审理谈话允许其为自己申辩充分听取其意见并做好记录。

七加强对下一级纪检监察机关结案案件的监督。建立年度交叉检查制度每年年初由省、市州纪委审理室组织检查组对下一级纪委上年度已结案的案件进行交叉检查对事实不清、定性错误、量纪畸轻畸重、程序违规等问题及时指出限期改正。

八实行乡案县审和派驻派出纪检监察机构自办案件由派驻派出机关审理室进行审理的制度。

第六章对行使纠风、执法和效能监察权的监督

第十五条对行使纠风、执法和效能监察权监督的重点内容

一行使纠风、执法和效能监察选题立项的情况

二行使纠风、执法和效能监察检查、调查的情况

三按照适用法律、法规和政策对有关问题提出监察建议和监察决定的情况。

第十六条对行使纠风、执法和效能监察权监督的办法

一加强对纠风专项治理检查、执法和效能监察选题立项的监督。纠风专项治理、执法和效能监察选题立项要公开透明确立治理、检查的重点和目标明确治理、检查的政策界线和纪律规定。纠风专项治理须报分管领导批准重要纠风专项治理须报同级纠风领导小组批准并报上级纠风工作机构备案。执法和效能监察专项检查立项须经本级监察厅局长办公会审批重要检查立项应报本级政府和上一级纪检监察机关备案。

二加强对纠风、执法和效能监察调查、检查权的监督。调查和检查权须由具备调查、检查资格的工作人员行使重要案件的调查必须两人以上。工作方案须经纠风工作机构集体讨论研究报分管领 导审批并严格按程序实施。调查和检查的结论须报分管领导审批经监察厅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完成纠风、执法和效能监察工作任务后要适时制作检查和调查处理情况回访卡当面听取被检查、调查和处理单位人员的意见接受纠风、执法和效能监察对象的监督。

三加强对纠风、执法和效能监察决定和监察建议的监督。凡需要作出监察决定和监察建议的由监察厅局长办公会研究重要监察决定和监察建议应报经本级政府和上一级监察机关同意。监察决定和监察建议中凡是涉及到对人员的政纪处分须经案件审理室审理后提交监察厅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

四实行报告制度。纪检监察机关完成纠风、执法和效能监察重要工作任务后及时将检查、调查和处理情况报告本级政府接受本级政府的监督。

五实行通报制度。纪检监察机关完成重大纠风、执法和效能监察工作任务后及时将检查、调查和处理情况通报相关单位上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组织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

六加强社会监督。充分利用舆论监督、信访监督、特邀监察员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加强对纠风、执法和效能监察工作人员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的监督对存在的突出问题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实行责任追究。

第七章对行使干部选拔任用权的监督

第十七条对行使干部选拔任用权监督的重点内容

一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情况

二遵守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律的情况

三查处违反干部选拔任用规定的情况

四执行干部轮岗、交流等制度的情况。

第十八条对行使干部选拔任用权监督的办法

一加强对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的监督。进一步完善干部民主推荐、考察、常委会讨论决定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措施严格把好选人用人关。

二加强对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情况的监督。上级纪检检察机关干部监督机构每年对下一级纪检监察机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一次抽查对存在的问题在本级范围内通报批评。

三严肃查处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行为。坚决遏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严肃查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问题坚决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实行严重违规用人问题立项督查制度加大督办和查处力度。

四建立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明确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责任内容明确追究方式加大追究力度。对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的行为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坚持和完善干部考察预告制度、任职前公示制度。对群众举报反映的问题性质严重、内容具体、线索清楚的要认真调查核实和处理。实名举报的采取适当方式向举报人反馈查处结果。干部管理部门每年应向机关干部报告一次本级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形成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的有序参与机制。

六建立和完善干部轮岗制度。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每年集中进行一次干部轮岗内设机构的领导干部在同一室任职满5年的、非领导职务在同一室工作满10年的要进行轮岗。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轮岗安排的视情给予相应处理。

第八章责任追究

第十九条对纪检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责任追究的受理、调查、处理工作由本级纪检监察机关干部管理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并接受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干部管理部门的指导。

第二十条纪检监察干部有下列情形的实行责任追究

一不遵守、不执行集体决定失职渎职或决策严重失误造成工作损失的

二对重大事件隐瞒不报不如实、不按时报告、请示或对下级请示、反映的问题不及时答复、批复、处理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对突发性事件处臵失当乱作为或者不作为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

四督导检查不力致使分管工作范围内发生重大事件造成一定影响的 五因徇私情瞒案不报、压信不查或故意久拖不查的

六在执纪、办案过程中违反办案纪律和保密纪律造成恶劣影响的

七运用法律法规政策不当定性量纪错误造成恶劣影响的

八执行公务活动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过失或恶劣影响的

九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规定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的

十诬告陷害和打击报复造成一定影响的

十一违反廉洁自律和明令禁止的规定严重影响纪检监察干部形象的

十二干扰、阻碍监督或调查的。

第二十一条纪检监察干部在公务活动中造成过错的纪检监察组织主要负责人承担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分管领导承担重要领导责任室主任承担主要领导责任有关承办人承担直接责任。

第二十二条实行责任追究的程序

一根据群众举报、领导批示、纪委委员提出的责任追究建议、媒体曝光以及在干部监督工作中发现的纪检监察机关及干部应当责任追究的线索经主要领导批准干部管理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进行调查核实。对需要实行责任追究的向本级纪委常委会提出责任追究建议并同时提供有关事实材料和情况说明。

二本级纪委常委会根据干部管理部门提出的责任追究建议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作出责任追究决定。

三本级纪委常委会作出责任追究决定后由干部管理部门草拟《责任追究决定书》写明责任追究事实、依据、方式、当事人的申诉期限及受理机关等。

四作出责任追究决定前应当听取被追究者的陈述和申辩并且记录在案。对其合理意见应当予以采纳。

五被追究者对责任追究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责任追究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本级纪委常委会提出书面申诉。接到书面申诉后应在30日内作出申诉处理决定并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人及其所在机关部门。

六本级纪委常委会作出责任追究决定后《责任追究决定书》应送达被追究者本人及其所在机关部门并派专人与被追究者谈话做好思想工作。

七干部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将被追究者的有关材料归入个人档案。

第二十三条纪检监察组织和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所列内容的视情节轻重进行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调整岗位、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调离纪检监察队伍构成违纪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九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由中共湖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湖北省监察厅负责解释。第二十五条其他纪检监察组织和工作人员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暂行办法(共)

集团公司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

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集团公司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监督管理,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解决纪检监察干部“灯下黑”的问题,实现纪检监察干部队伍革命化、专业化、职业化、精干化的目标。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集团公司纪委、纪检监察办、所属各单位专职纪检委员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落实“三转”要求,切实增强政治意识、法纪意识、责任意识、宗旨意识和表率意识。把内部监督工作贯穿于纪检监察工作、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和公司规范化管理的各个环节,保障纪检监察干部依纪依法履行职责,严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和保密纪律,为集团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第四条 基本原则:

(一)正面教育为主,预防为主,事前监督为主的原则。

(二)严格监督与严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三)查处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四)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结果运用:监督的结果作为对集团公司纪检监察机构及人员进行考核、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

第二章 监督的主要内容

第六条 纪检监察干部必须遵守政治纪律,不准有下列行为:

(一)不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不服从上级的工作部署,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对职责范围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不请示、不报告。

(二)公开发表或散布反对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的言论,编造、传播政治谣言以及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

(三)擅自参加各种游行、集会、示威、非法聚集活动以及其它群体性事件;参与各种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

第七条 纪检监察干部必须遵守组织纪律,不准有下列行为:

(一)违反规定程序,私自干预案件处理或干部人事任免等工作。

(二)在干部选拔、考察中有严重的失职行为或者有其它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行为。

第八条 纪检监察干部必须遵守工作纪律和保密纪律,不准有下列行为:

(一)在执纪问责过程中,语言生硬,态度不好。

(二)瞒案不报、压案不查、拖延执行调查任务。

(三)利用职权或工作便利,妨碍、干预执法执纪,以案谋私。

(四)利用职务便利,吃拿卡要,接受涉嫌违纪违规人员或其亲属、单位的宴请及安排的娱乐活动,收受钱物,报销应由本人支付的各种费用。

(五)在执纪过程中与涉嫌违纪人员建立私人关系和进行非正常的交往,私自向被调查单位、个人及其亲友借钱、借用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等物品,以及托其为自己办私事。

(六)挪用、借用、损坏暂扣财物;以个人名义存储暂扣现金。

(七)篡改、隐瞒、销毁或伪造证据,歪曲事实;丢失、损毁案件材料。

(八)以诱供、逼供等手段获取证据,或侮辱、体罚、变相体罚涉嫌违纪者;侵害党员民主权利或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

(九)向涉案单位、个人或其亲友通风报信,泄露办案情况。

(十)擅自泄露、扩散有关举报材料的内容及领导批示,向被举报人透露举报人的情况和举报材料的内容。

(十一)违反工作纪律,上班迟到、早退、旷工;不按照规定请销假;在工作时间内擅离职守、未经请假办私事;从事其它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在因公出差期间擅自变更出差路线绕道旅游、探亲访友。

(十二)擅自携带秘密文件、材料外出,泄露工作秘密或者打听、了解职责范围内不应该知道的案件情况。

(十三)违反其它保密规定。

第九条 纪检监察干部必须遵守财经纪律,不准有下列行为:

(一)贪污、挪用或者截留公款、公物;违反规定借用公款、公物或者借用公款、公物逾期不还。

(二)用公款报销或者同意用公款报销应由个人承担的费用。

(三)用公款组织旅游观光或者各种高消费娱乐活动。

(四)以个人名义私存公款。

第十条 纪检监察干部必须遵守社会道德和社会管理秩序,不准有下列行为:

(一)弄虚作假,骗取集体、个人荣誉。

(二)接受色情异性按摩或有其它不正当两性关系。

(三)组织、参与赌博或者封建迷信活动。

(四)违反社会公德,给公司带来不利影响的行为。

第三章 监督方法

第十一条 集团公司纪检监察系统的内部监督工作,实行上级管下级、一级管一级、分级抓落实的办法。

第十二条 集团公司纪检监察系统的内部监督工作由集团公司纪委书记主抓,纪检监察办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 实施内部监督还可以采取下列办法:

(一)建议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或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自查自纠。

(二)就有关问题提出质询。

(三)约请有关人员个别谈话。

(四)组织互查和抽查。

(五)其它监督检查方法。

第十四条 实施内部监督除应当保密的事项外,应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第四章 责任追究

第十五条 纪检监察干部违反本办法第二章有关规定的,视其情节轻重进行处理。对不够纪律处分的,可以进行批评教育,责令写出书面检查,予以通报批评,或者取消评

选先进资格,或者给予组织处理;应该追究纪律责任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对违纪违规获得的经济利益,应当责令退赔或者追缴;获得的非经济利益,应当予以取消或者纠正。

第十六条 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监督检查职责,致使职责范围内发生纪检监察干部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的,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第十七条 对违反规定妨碍、阻挠监督或拒不配合监督工作的人员,视其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组织处理或者党纪政纪处分。

第十八条 负有监督职责的工作人员,在受理查处监督对象违纪违法过程中,有徇私舞弊、包庇纵容等行为的,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诫勉谈话、免职、责令辞职等组织处理或者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集团公司纪委负责解释。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关于行政系统内部监督问题

关于行政系统内部监督问题。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包括上级政府、审计部门、监察部门、法制部门。其中,后三项都包括哪些部门?

法制部门

(司法部门、立法部门,执法部门等。

司法部门: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局。

立法部门:国务院法制局

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等)

行政监察机关在中央是监察部,地方省级是监察厅,地级和县级是监察局。另外监察机关还有派出机构。在当前监察机关和纪检委都是合署办公,一个单位两个牌子双重职能。

审计部门是一个政府机关,其设立和职权都由法律规定,只有狭义的政府(如中央政府、市政府)才能设立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其他的政府职能部门(如教育局等)不能设立审计机关;但是政府的职能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可以有自己的内部的审计部门。

第四篇:财政局内部监督检查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局内部监督检查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财政局机关内部管理,保证财政性资金安全,严格资金审批程序和业务操作规程,促进勤政廉政建设,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约束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并参照《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办法》(财政部令第58号)、《菏泽市财政局内部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对局内各职能股室、局属各事业单位实施的内部监督检查。

第三条 按照局领导指示,财政监督室负责组织和实施内部监督检查工作,也可根据需要从县财政系统内抽调人员检查。检查人员进行监督检查时,必须廉洁自律、依法监督、遵守保密制度,做到公正、客观、规范、高效。

第二章 监督检查的内容

第四条 对局内各职能股室实施内部监督检查的重点,是各职能股室在财政收支管理活动中执行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和遵守局内管理制度的情况。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本级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和决算等管理情况;

(二)国库集中收付和本级预算收入的征收等情况;

(三)银行账户开设及使用情况;

(四)县级财政与乡镇财政结算情况;

(五)向县级各单位批复预算、决算情况;

(六)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情况;

(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和财政票据管理情况;

(八)政府采购的具体操作规程与管理情况;

(九)财政法规、财务制度和内部监控制度的执行情况;

(十)对市、县审计局在县级财政收支审计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整改落实;

(十一)各职能股室履行外部财政监督职责;

(十二)局领导布置的其他监督检查事项。

第五条 对局机关财务、局属各事业单位实施内部监督检查的重点是:

(一)财务、会计法规制度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

(二)各项资金的收入、支出情况,各项经费的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各项费用标准、支出定额的制定和管理情况;

(三)银行账户开设、使用情况,主要资产的使用管理情况;

(四)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结果;

(五)国有资产经营与管理情况;

(六)单位负责人、会计主管的离任审计。

第三章 监督权限

第六条 财政监督室在组织内部监督检查过程中,有以下权限:

(一)有权要求各业务股室及局属事业单位按规定提供预算或财务收支计划、预算执行情况、决算财务报告、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以及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其他资料。被查股室和单位不得拒绝、拖延、谎报;

(二)有权检查各业务股室及局属事业单位的会计凭证、帐簿、报表和其他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并有权复印、影印、录取有关资料。被查股室和单位不得拒绝;

(三)有权就检查事项的有关问题向有关股室、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取证。有关股室、单位和个人要积极支持、配合,如实提供证据;

(四)有权选择不同监督检查方式和方法。根据情况可对被检查股室及局属事业单位进行全面检查或专项检查,可组织联查或互查,可实行就地检查或送达检查;

(五)有权对被检查股室及局属事业单位财政管理、财务收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出纠正和改进的建议;

(六)有权对查出违反财经法纪的问题依法提出处理意见;

(七)有权对模范遵守财政、财务制度的股室及局所属单位和个人提出表扬和奖励的建议。

第四章 检查方式

第七条 内部监督检查采取日常监督检查和重点监督检查两种方式。

第八条 日常监督是指财政监督室按照局领导要求,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各单位报送的会计报表,追加指标等有关文件,随时对局内各职能股室和局属各事业单位进行的监督检查。其主要职责有:

(一)了解有关股室和事业单位工作计划、岗位责任制任务及完成情况;

(二)掌握内部事业单位指定或修改的内部管理制度和业务操作规程及其执行的情况;

(三)掌握股室及事业单位银行账户开立及使用情况;

(四)使用计算机监控内部有关股室及单位财政资金收支情况和业务工作情况。

各职能股室、各事业单位应指定一名专门人员作为监督工作联络员,主动配合财政监督室的日常监督工作,定期报送专款指标文件及分配依据、报表、银行账户存款余额等,并按照要求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

第九条 重点监督检查是指财政监督室根据重点检查计划,按照规定程序组织实施的有针对性、有重点的监督检查。重点监督检查采取调查询问(包括填表调查、询问笔录)、会计资料核查、现金及实物检查等方式方法。必要时,可以根据《财政检查工作办法》(财政部令第32号)对有关问题进行延伸检查。同时可根据局领导的指示,对有关事项进行专项检查。

重点监督检查针对不同检查对象采取直接检查和委托检查两种形式。直接检查是指财政监督室指定本室人员或抽调财政监督检查人员进行的检查。委托检查是指对特殊项目(如基建工程等)委托专门机构进行的检查。每年对本部门有预算管理职能的业务股室重点检查面不低于该类机构的30%。

第五章 检查程序

第十条 实施内部监督检查的基本程序

(一)财政监督室应当制定重点检查计划,根据重点检查计划开展工作。在开展重点监督检查时,应组成不少于两人的检查组,在检查组,实行组长负责制。财政监督机构实施重点检查,一般应于3个工作日前向被检查单位送达内部监督检查通知书。

通知书的内容包括:被检查单位的名称;检查的依据、范围、内容、方式和时间;对被检查单位配合检查时提出的具体要求;检查组组长及成员名单。

特殊情况下,如认为事前下达内部监督检查通知书对检查工作有不利影响的,经局领导批准,监督检查通知书的送达时间不受三日限制。

(二)检查人员通过审查有关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查阅与检查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或赴关联单位延伸检查等方式实施检查,取得有关证明材料,并将检查的内容与事项,进行归档整理,形成工作底稿,工作底稿由检查人员和当事人签字认可。

(三)检查人员在检查中,向有关单位和个人取得的证明材料,应当有提供者的签名或盖章。未取得提供者签名或盖章的,检查人员应当注明原因。

(四)检查组组长对检查组成员的工作质量负责,并对有关事项进行必要的审查和复核。检查组在实施内部监督检查过程中,遇到重大问题,应及时请示汇报。

(五)检查组在检查结束后7个工作日内提交书面内部监督检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批准提交内部监督检查报告的时间可以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15日。

(六)检查组根据工作底稿,形成书面检查报告。被检查单位收到检查通知书后,应根据通知书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对照自查,按照执法责任制的内容,对其执法依据,执法责任、程序和标准给予全面详细的书面说明。

第十一条 内部监督检查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被检查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检查的范围、内容、方式和时间;

(三)被检查单位的预算或财务收支执行情况,以及会计基础工作情况;

(四)认定被检查单位违反国家财政法规行为的基本事实以及认定依据、证据和处理处罚建议;

(五)被检查单位的意见或说明;

(六)检查组认为应当报告的其他事项;

(七)检查组组长签名。

内部监督检查报告应当有恰当的标题、明确的署名和报告日期,做到语言简练,表达准确。

第十二条 检查组在提交内部监督检查报告前,须征求被检查单位的意见,被检查单位应当自收到内部监督检查报告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意见或说明。检查组应于规定期限前一个工作日,催告被检查单位提交意见,在规定期限内没有提出书面意见或说明的,视为无异议。被检查单位对内部监督检查报告有异议的,检查组应当进一步核查、取证。如有必要,应当修改内部监督检查报告。

检查组应当在被检查单回复意见后10个工作日内,向局财政监督室提交内部监督检查报告,在提交内部监督检查报告时,须将被检查单位对内部监督检查报告的书面意见或说明,以及工作底稿一并上报。

第十三条 财政监督室对检查组提交的内部监督检查报告进行审核,在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后,由财政监督室上报局党组审定。

第十四条 检查报告经局党组同意后,财政监督室应当及时将局领导的要求、监督检查结论和处理意见送达被检查单位。

第十五条 被检查单位应当在收到监督检查结论和处理意见后30日内,将整改情况书面报告局党组,并抄送财政监督室。

第十六条 全部监督检查工作结束后15日内,检查组组长负责将全部档案移交归档。档案包括:内部监督检查通知书存根、监督检查工作底稿、内部监督检查工作报告、处理意见和建议及有关的证明材料,有关处理的请示、指示等。

第六章 责任与处罚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检查单位和个人,由本局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内部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拒绝、阻碍检查或故意拖延提供与监督检查事项有关资料的。

(二)伪造、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帐簿、报表以及财政、财务收支有关资料的;

(三)妨碍内部监督检查人员行使职权的;

(四)拒不执行整改意见或处理决定的;

(五)报复陷害内部监督检查人员的。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内部监督检查人员,由本局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

(二)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

(三)玩忽职守,给国家和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

(四)泄露国家秘密或者被监督检查单位秘密的。

第七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县财政局财政监督室负责解释。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湖北省劳动模范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单位】湖北省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5-12-30 【生效日期】2005-12-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湖北省

湖北省劳动模范管理暂行办法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现将《湖北省劳动模范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五年十二月三十日

湖北省劳动模范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省劳动模范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劳动模范的先进模范作用,激发全省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政策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省劳动模范,是指经各市、州、直管市、林区人民政府和省直机关、省属企事业单位及中央在鄂单位推荐申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命名表彰的劳动模范。

第三条 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对省劳动模范的培养、宣传和管理工作,维护省劳动模范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省劳动模范在推进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模范作用。

第二章 省劳动模范的评选表彰

第四条 省劳动模范在下列人员中评选:

(一)企业职工(含港、澳、台同胞和华侨在本省境内投资企业中的内地职工;本省境内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的中方职工);

(二)农民(含进城务工人员);

(三)事业单位职工;

(四)国家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中处级以下工作人员;

(五)其他社会各阶层人员。

第五条 省劳动模范应具备下列条件: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岗位,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勇于奉献,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取得显著成绩,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威信,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一)在深化企业改革、推进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安全生产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

(二)在国家和省重点工程建设或完成重大科研项目中作出突出贡献的;

(三)在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

(四)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

(五)在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保卫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增进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

(六)在控制人口、改善环境、保护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

(七)在其他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

第六条 省劳动模范一般从湖北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市级(或相当级别)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工作)者中评选产生。

第七条 省政府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省劳动模范。

对作出重大贡献、事迹特别突出的优秀人员,可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推荐申报程序,即时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

对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进步而牺牲和殉职的人员,可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申报追授省劳动模范称号。

第八条 省劳动模范的评选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群众公认的原则,坚持先进性标准,突出时代精神,按自下而上逐级推荐的办法进行评选。

第九条 被推荐的省劳动模范人选,必须经本人所在单位职工(代表)大会、居民(代表)大会或本人所在村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得到群众公认,并经所在单位党组织、行政审核同意后,方可推荐上报。

被推荐人选是企业负责人的,必须经当地县级以上有关部门签署意见。推荐人选是党政机关(含人民团体)领导干部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应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凡违反国家政策、法规,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严重职业危害,拖欠职工工资,欠缴职工各项社会保险费的企业,其负责人不能参加评选。

第十条 各市、州、直管市、林区人民政府或相关主管部门对拟推荐的省劳动模范人选,必须认真审核,并签署意见后逐级上报。

第十一条 被推荐的省劳动模范人选,要在所在单位、市级宣传媒体和省级宣传媒体上进行公示。

第三章 省劳动模范的奖励和待遇

第十二条 对命名表彰的省劳动模范,按照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由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北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颁发奖章和证书,并一次性发给一定数额的奖金。

第十三条 各地要充分发挥省劳动模范的政治优势,吸收他们参加有关经济建设和推进社会进步、加强社会事务管理的会议和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

第十四条 要加强对省劳动模范的培养,积极推荐、选送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尤其是对在生产一线、技术岗位工作并具备有关条件的省劳动模范,要创造条件选送他们参加党校培训或接受高等教育。省属党校和高等院校要积极为提高劳动模范的思想理论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创造条件。

第十五条 对已正式办理离退休手续并保持荣誉称号的劳动模范,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一定的荣誉津贴。所需经费由劳动模范所在单位支付。企业在改制、转让、兼并过程中,要将离退休劳模荣誉津贴列入移交和补偿范围。由于企业破产、关闭或确无能力支付的,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经同级财政部门核实并报同级政府批准后,由同级财政列入预算安排解决。

第十六条 对生活困难的省劳动模范实行补助。省财政每年专项列支,对因工资收入偏低或患重大疾病、遭遇意外灾害造成生活困难的省劳动模范进行补助。具体办法按省财政厅与省总工会联合制发的有关文件执行。

第十七条 建立省劳动模范养老和医疗保障机制。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鼓励企业为省劳动模范办理补充养老保险。对尚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省劳动模范,应为其创造条件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符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省劳动模范家庭,按规定纳入城市低保范围重点保障。已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地方,要将省劳动模范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范围;已参保的省劳动模范,按现行制度执行;对未参保就医确有困难的,应积极创造条件使其参保;对患重大疾病的省劳动模范,应由当地社会医疗救助机构予以补助,具体补助标准由各地确定。

第十八条 有计划地组织省劳动模范疗(休)养、考察和培训,参加活动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各单位应在经费上给予支持。

第十九条 各地建立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企业因破产、停产而下岗的省劳动模范优先提供免费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再就业培训等服务,优先为他们提供由政府出资的公益性工作岗位。

第二十条 企业要积极为省劳动模范提供工作岗位。改制后的企业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录用原企业的省劳动模范,并依法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确定劳动关系。

第二十一条 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定期或不定期对省劳动模范,尤其是离退休的省劳动模范进行慰问,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第四章 省劳动模范的日常管理

第二十二条 在省人民政府领导下,成立省劳动模范工作办公室,由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任办公室主任,省总工会、省人事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为成员,办公室设在省总工会。其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省劳动模范评选表彰的组织工作;

(二)负责省劳动模范即时性的表彰和取消荣誉称号的申报及承办工作;

(三)组织省劳动模范有关情况的调研,参与劳模管理工作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四)负责省劳动模范的信访接待和日常管理工作;

(五)负责对省劳动模范资格的确认、证明;

(六)推荐和协调省劳动模范先进事迹的宣传工作;

(七)发挥省劳动模范协会的作用,组织劳动模范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劳动模范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为推进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八)依法维护省劳动模范的合法权益,对歧视、压制、打击报复省劳动模范的行为,进行批评和制止,情节严重的依照法纪严肃处理。

第二十三条 省劳动模范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取消其荣誉称号。

(一)伪造先进事迹,骗取荣誉的;

(二)因触犯刑律,受到刑事处分的;

(三)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或留用察看处分的;

(四)道德品质败坏,腐化堕落或有其他严重违法乱纪行为,在群众中和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的;

(五)非法离境的。

取消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必须依照省劳动模范评选审批程序,由原申报单位逐级上报,省劳动模范工作办公室审核并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时收回其奖章、证书,取消其相应待遇。

第二十四条 建立省劳动模范重要情况报告制度。凡涉及省级以上劳动模范工作变动、录用晋升、辞职、下岗、离退休、亡故和严重违法、违纪等,必须逐级上报省劳动模范工作办公室备案。

第二十五条 省劳动模范评选表彰工作经费、省劳动模范奖金、省劳动模范困难补助金和省劳动模范日常管理经费等由省财政列支,每年定额纳入省财政预算。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在我省范围内工作曾获其他省(直辖市、自治区)政府表彰的劳动模范,国务院各部委与国家人事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表彰的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曾荣获军队大军区级单位授予的荣誉称号或者荣立一等功,以及被评为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的,比照省劳动模范,纳入省劳动模范管理范围。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省劳动模范工作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湖北省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暂行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北省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暂行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湖北省中小学校档案管理暂行办法

    湖北省中小学校档案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学校档案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更好地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

    湖北省土地利用绩效考核暂行办法

    湖北省土地利用绩效考核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节约优先战略,加快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依法依规和节约集约用地,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根据《国务......

    湖北省司法鉴定援助暂行办法

    湖北省司法鉴定援助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了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必要的司法鉴定服务,促进和规范司法鉴定援助工作,根据《法律援助条例》、《湖北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湖北......

    湖北省党风廉政建设“一票否决”暂行办法

    湖北省党风廉政建设“一票否决”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党风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工作,切实增强各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主动性......

    纪检监察系统先进

    纪检监察系统先进 10月25日上午,中央纪委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事迹报告会上,河南省周口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杨正超,吉林省辉南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陈丽华,......

    巴中市纪检监察系统

    巴中市纪检监察系统“三项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机构)立足全局,统筹兼顾,推进了整个活动的顺利开展。 抓细化,重融合。一是动作快,方向准,特色明。组织机关室主......

    全市财政系统内部监督检查工作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财政系统内部监督检查工作的意见为促进各级财政部门更好的履行财政工作职责,进一步推动财政内部监督检查工作全面深入开展,促进全市财政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关于纪检监察案件管理工作暂行办法

    文章标题:关于纪检监察案件管理工作暂行办法第一条 为使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案件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轨道,根据案件管理工作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