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克服教育中的短板
克服教育中的短板
──读《给教师的建议》的一点感想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所有教师和学校管理者都会赞同这一点。它是我们教育中的一块短板,我们愿意历数培养了多少优秀的人才,却往往不愿意正视一个问题,我们放弃了多少“后进生”,如果教育没有在这些学生身上产生什么作用,那不能说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如何应对这一难题,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有精彩的论述,读后给人以清风扑面、茅塞顿开之感,他以简朴的语言抓住了问题的根本,澄清了对“后进生”教育的误区,阐明了正确的教育途径,愿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与我一起分享他的教育智慧。
信心是金。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教师永远没有权利说:我尽力了,这个学生已到极限,只能放弃了。学校教育的很多失误,其根源正是在于有些人抱有这种轻易放弃的思想。他在书中谈到很多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或迟钝,或顽劣,或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但最后都成为不断上进的优秀学生,他有力地证明了,他们的潜能锁在心灵中,只要我们找到了钥匙,就能将其释放出来。因此要有无限的信心期待学生智力觉醒,要有无限的耐心摸索针对个体学生的教育途径。
阅读是最短的距离。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常见的做法是补课,多做练习,让他们把精力全用在学习教材上。苏霍姆林斯基反对这种做法,他认为,课外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后进生”的问题在于缺乏求知欲,教师应精心安排与教材知识相应的富有趣味的课外读物,学生在阅读中会感到惊奇和赞叹,唤醒大脑;出于兴趣的阅读,阅读量越大,不随意识记的知识就越多,这就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学生在阅读后有了知识铺垫,在听教师讲课的时候就会激发起兴趣,在记忆里搜索相关知识,进行思考。一个学生只要有了求知欲和探究精神,他就会奋起直追,假以时日,他一定能赶上其他学生。如果学生一天到晚死抠教材,就会精疲力尽,对知识没有胃口,急功近利地给学习困难的学生补课,这是南辕北辙,相反,阅读才是正确的途径,是通向成功的最短距离。学校和教师应有丰富的藏书,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上多花功夫,如此,“后进生”的问题就好办了。
劳动是动力之源。苏霍姆林斯基反复谈到劳动对于学生发展的意义。劳动中能展示人的能力、禀赋和天才,从而确立人的尊严感,这一点正是“后进生”特别需要的,因此,一定要让他们在一项心爱的劳动中展现其独一无二的价值;劳动过程向学生展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而学习上的困难主要就在于理解各种事物、现象之间的关系;劳动过程中手和脑相互作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劳动促使学生努力去探究各种事物、各环节、各个零部件之间的关系,使已有知识运转起来,而不是一个包袱压在脑内,并促使学生去探求新知,学生将会对相关知识的学习特别专注。读《给教师的建议》,给人最大的震撼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对劳动的高度重视,有多种的工作场所,配备齐全的各种工具、仪器、设备,有那么多课外小组在从事着丰富的劳动,学生的实践研究能力竟能达到那么高的水平,教学和劳动是如此有机统一。劳动教育是我们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脱离劳动,学习就丧失了产生动力的源泉,“后进生”就会随年级的上升越来越多。当下每个学校和教师都应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事一些复杂的需要认真思考的劳动。
学生集体是教师最好的助手。学生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在集体生活中相互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强调通过集体对个体进行教育。对“后进生”的教育不能只把眼睛盯在他们身上,虽然他们最值得我们关注,但并不意味着在教育中为照顾他们而降低难度。恰好相反,要改变一些学生学习落后的现象,就必须让那些天赋高、有才能的学生在相应的学科劳动领域超越教学大纲,因为集体的智力生活是一个统一的过程,这些学生的突出表现必然影响到最差的学生也不甘落后。学校要有丰富多样的各种学科小组和综合技术小组,在这些集体中,年龄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的学生因相同的兴趣组合在一起,优秀学生的才能和钻研精神会鼓舞那些平庸一些的学生,而资质平庸一些的学生带领低年级的同学一起学习劳动时,又会使他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激发起最大的潜能。学生集体的相互教育将会大大减轻教师的负担,收到的教育效果也会更好。为此,学校和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营造一种丰富的劳动生活、智力生活的集体氛围,在潜移默化中转化学习困难的学生。
信心、阅读、劳动、集体的力量,是对“后进生”转化的几个关键词,当然这些都离不开教师本人的教育素养,一个教师,应该象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对学生怀着深沉的爱,在阅读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积极实践研究,以自己的求知激情点亮学生的激情,以思考激发思考,就能在这一最能体现教育价值的工作上取得令人自豪的成就。
第二篇:如何克服档案管理中的“短板”问题
如何克服档案管理中的“短板”问题
□ 王纪奎
大家都知道木桶的理论: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这个道理告诉我们,劣势决定优势,劣势决定存亡,这就是企业界最知名的管理法则。
其实,这一原理运用到档案馆的管理上同样适用,有的城市档案馆虽然建设的富丽堂皇,但在管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问题,严重制约了档案馆的综合效用,影响了档案馆的整体服务功能,如何克服档案管理中的“短板”问题,这是值得大家共同探讨的话题。
一、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重视程度还不够。档案工作在相当一部分人员包括部分领导干部的头脑中,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档案工作可有可无,整天就是抄抄写写、保管的事务性工作,不能给单位创造经济效益,只要把“摊子”守好,做到不丢失、不泄密,能应付外调、查档就行了。这种轻视思想都表明了对档案工作缺乏了解,已无法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要求。
2、硬件设施不齐全、馆藏环境条件差。在一些经济相对偏弱的县区,对档案管理必备的设施简陋,有的单位没有专用档案室,有的单位档案室狭窄、潮湿,“八防”设备不配套,引起档案材料霉变、虫蛀,影响档案的美观整洁及完整。有的管档单位甚至连必备的切刀、统一的档案夹等,都无法购置齐备。这些单位更不要提及计算机等现代化的设施了。
3、档案管理力量薄弱,专业技能型人才缺少。一些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档案知识培训,对档案的重要性、管档要求、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不太了解,档案收集整理缺乏能动性。还有的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投入工作精力不足,档案不能及时整理归类,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水平。其次,一些归档的材料还不够翔实和准确,缺档、断档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1、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首先,是干部队伍建设,选择政治过硬、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共产党员担任领导工作,注重教育培养,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是加强档管理人员的培训。作为档案工作人员,要注重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通过自学、参加培训等方式,熟悉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基本要求,努力掌握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第三,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适应现代设备、技术基础运用,使档案工作更科学、更实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资源信息。
2、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完善档案功能。规章制度要体现合理性、科学性,必须符合单位特点和档案管理实际,适应档案管理的发展需要;建立一套方便实用、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制度;坚持制度约束的双向性,既约束领导又约束职工;坚持制度执行的严肃性。上行下效,要做到赏罚分明,充分体现制度的权威性;保持档案记录内容全面、客观、真实和准确,从而更好地为单位定级升级做好保障工作。
3、运用现代技术,顺应时代发展。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运用,它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那就是尽可能地运用当代科技新成果和管理新手段,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以尽快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
4、强化服务意识,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坚定服务思想,明确服务方向,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而转移,适应社会多方面档案信息利用的需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研究掌握档案信息利用需求的特点和规律,实现资源共享,增添网上办事功能和宣传教育功能。通过现代通讯技术,发挥档案部门与公众之间交流的信息桥梁作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门常做常新的科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对档案服务社会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作为档案的管理人,探索前进的脚步永无止境,只有不断学习,勤于耕耘,才能抽掉那块制约自身发展的“短板”!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档案馆)
第三篇:技术派创业者必须克服的4大短板
技术派创业者必须克服的4大短板
初创互联网公司很多主导创业的都是技术出身,一方面是技术人员普遍关注新技术及产业变革,更容易发现创业机会,另一方面技术人员本身具备开发能力,能将自己的想法独立实现出来,这是其他工种的创业者望尘莫及的。技术派创业者的优势明显,短板同样鲜明。洒家不妨斗胆来总结一下。
短板一:性格内向,无法为产品代言
在我过往接触的技术人员中,活泼外向的很少,大多数程序员比较稳重,踏实,讨论到技术问题时滔滔不绝,谈到流行话题时则无话可说。还有一些是属于闷骚型的,只有玩的熟悉了才逐渐能够聊些开放的话题。这大概跟程序员的工作环境有关系,他们的工作圈子相对单一,跟外界打交道的机会少之又少,整日里就是埋首办公室敲代码,动不动还要搞个封闭开发什么的。所以,久而久之也造就了大多数程序员内向的性格,而如果企业最高领导人刚好是技术出身,在面对企业宣传需要老大亲自出马时,就会显得的十分尴尬。开心网创始人的陈炳浩就是其中一位,洒家曾在一次互联网创业者的会议上,听到过他的演讲,当时他很紧张,以至于整个演讲过程都语无伦次,结结巴巴,作为听讲者,我对他心生同情,甚至都有点不忍直视,对于他来说那一定是段痛苦的回忆。
自媒体时代,企业领导人的发声尤为重要。很多公关战和新闻宣传站,都需要企业领导人直接打前站,一个具备对外发声能力的CEO所能达到的宣传效果要远远高于市场部或公关部。比如雷军,周鸿祎都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短板二:缺少市场化思维,轻视公关与营销的作用
通常技术人员的思维会觉得只要产品牛逼用户自会找上门来,对营销和市场手段嗤之以鼻。特别是在初期时,产品通过原始口碑驱动,在一个小圈子里逐步流行起来后,创业者更会坚定这个想法。
他们信奉好产品自己会说话,所以在他们眼里市场和营销所做的推广工作都是多余,特别是抽奖、刷榜等等常用的推广手段,简直是无节操无下限,鄙视之极。殊不知,机会就在他们对市场推广工作的极度忽视的情况下错失。试问,如今流行的产品,哪家公司敢拍着胸脯说,我从未使用过任何野蛮的推广手段,一切都是靠产品自身性感来驱动的。很多成功的产品,例如微信、陌陌等,在需要发力市场和营销,都曾通过野蛮的推广方式来豪取用户。就拿目前流行的App来说,陌陌的推广就直接瞄准约炮,广告贴甚至直达草榴网。试问对创业公司来说,节操值得几钱,更快更有效的获得用户才是硬道理。当然,洒家并不是鼓励创业者使用无节操的推广手段,洒家想说明的只是技术派创业者要善于使用市场推广手段,并不要寄望于产品自身超强的吸引力。
短板三:陷入思维定势怪圈,应用越做越小众
技术派主导创业的互联网公司,初期往往由于技术领导人出色的技术能力,开发出一款比较牛逼的产品,赢得了一些用户的欢迎。但增长到一定阶段后,开始出现缓慢增长或负增长的现象,这个时候,无论技术如何出色,都不能使产品再往前多走一步。这个时候其实不是技术和产品能力不足,而是在陷入了思维定势的怪圈。
技术领导人很容易陷入到对自身技术的迷恋当中,逐渐陷入了极客思维,而忽略更广大小白用户群体的的需求,将自己的产品限定在了特定的用户群体当中,并在接受现有用户的反馈过程中,逐渐迷失了自己,被固有用户的思维限制,导致产品在小圈子里很流行,却难以成为大众应用。这个时候就极容易做成小众软件,小白用户学习成本高,不易上手,慢慢的禁锢了自己的用户圈,让更多的小白用户成为围观者,而不是参与者。
互联网创业,风投除了看重团队的技术能力外,更看重的是产品的用户基数。如果用户基数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准时,显然风投是没有信心进行投资的。当产品陷入思维定势怪圈,产品的功能适应的是小众需求而非大众需求,再多市场和营销手段也无法解救。
短板四:对产品洁癖,错失商业化机会
技术派创业者大多数都是理想化的创业者,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商人。创业时通常都没有完整的商业模式考虑,考虑的只是如何创造一个产品,并如何高速的获得用户,通常商业化是最后考虑的因素。
技术派创业者还容易犯的一个通病是对自身的产品有洁癖。在进行商业化的过程中,对自身的产品呵护有加,不能容忍市场或营销人员在产品上加入任何有关广告或营销的内容,唯恐影响用户体验而丢失用户。这就像是自家的漂亮媳妇不让别人非礼一样的感觉,岂不知
“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舍不得媳妇套不到流氓”,产品的商业化必然会牺牲些许用户体验,试想市场上成功的互联网产品哪个还是纯净的产品。殊不知,产品体验的好坏只是决定部分洁癖用户的使用与否,商业化的成功与否却决定产品的生与死。
在已成功的众多的互联网企业中,像马化腾、李彦宏、邓裕强等都属于技术出身,技术出身的创业者无疑增加了自己创业成功的砝码,但同时身上的一些短板也将会阻碍初创企业的快速发展,而那些成功的技术创业者,无不是克服了这些短板的。
第四篇:如何克服销售中自卑心理
如何克服销售中自卑心理
做销售的业务员都有过这样的一个经历:
1:找不到客户(其实客户遍地都是)
2:不知到如何和客户交流
3:到客户门口,不敢进去了
这些都是新业务员遇到的事,当刚开始从事销售工作时,常常不知道自己所要寻找的客户在哪? 找到了,又不知和客户谈什么?走到客户门口,却又怕见客户,总觉得自己不行,无法达成公司的计划!等等
其实,每个人都不愿承认自己是最差的,总想把每一件事做完美,可每到做的时候,就发现自己缺了样东西——自信,而在销售领域中,没有自信,你根本无法完成任何一桩销售,因为谁也不会向一个对自己都没有信心的人去买一件他不熟悉的商品的。
那么现在,你必须改变,努力去克服你心中的自卑心态,树立一个自信,让自己成功的去把自己销售出去。。。
1:对自己的这种自卑心进行心理分析:首先分析原因,并正视弱点,承认事实,同时也要看见自己的长处,以增加自己的自信心,化挫折为动力。成就的大小不在于智力的高低,而在于是否有自信心,有坚持性,不屈不挠,不自卑等良好的意志、品质
2:从成功的回忆中建立成功的自我形象:回忆自己以前成功的方面,他可以调节你的心情,增强你的信心,从而产生向一切困难挑战的勇气,与其欣赏别人,不如欣赏自己。
3:培养自信心: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要充满快乐,充满希望地去生活、工作,做一个真正的自己。自信给人对生命的希望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当你能成功的把自己销售出去的时候,你的成功之路的大门也就为你敞开了
第五篇:寻找学校管理中的短板
寻找学校管理中的短板
(2010-11-09 13:11:35)
标签:
分类: 原创作品 教育
论文标题:寻找学校管理中的短板 作者姓名:吴志华 摘 要:
学校,作为塑造学生心灵成长的殿堂,在岁月更迭中,代代教者笔耕不辍,执着坚守后从未放弃探求更加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沿袭历史积淀,出新而不推陈,管上下手,理中反思。“管理模式”的变革,让新时期校园更加人文灵动。如何有针对性的直击管理死穴?如何加速学校管理的良性循环?如何在陋习中形成共赢的管理模式?要想用好人,办好事,看好“家”,这就要从寻找学校管理中那块“短板”入手。关 键 词:管理模式、变革、革故鼎新、静思善用、舍本逐末、固本求援 论文正文:
学校,作为塑造学生心灵成长的殿堂,在岁月更迭中,代代教者笔耕不辍,执着坚守后从未放弃探求更加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沿袭历史积淀,出新而不推陈,管上下手,理中反思。“管理模式”的变革,让新时期校园更加人文灵动。如何有针对性的直击管理死穴?如何加速学校管理的良性循环?如何在陋习中形成共赢的管理模式?要想用好人、办好事、看好“家”,这就要从寻找学校管理中那块“短板”入手。
水桶效应告诉我们: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完全取决于他最短的那块板。在实际管理中这块“短板”也正是学校革故鼎新平稳运行的关键所在。
(一)人的短板——精思善用、化短为长
同样的一瓶水,超市里只要一元钱,而五星级饭店确是二十元钱。很多时候,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他所在的位置。教师被人称为灵魂工程师的职业,今天已经备受关注。如果走在路上,一句孩子的“老师好!”,会吸引众多路人羡慕的目光。在这目光中,并非只是对你本人的赞许,更多的是对你的位置,你的职业的认可。但深入到教师行业之中,你会发现,有更多的人占着好位置却未能发挥其效用。在单位内挑外掘,拉帮结伙,人前献媚,背后“动刀”的更是大有人在。中规中矩的永远是那些勤恳敬业的老师,各种规章制度也只是给那些“老黄牛”式的老师制定的,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此时更应思考的不是“黄牛式”教师的鞭策,而是“戗茬”教师的有效“使用”,静思善用,化短为长。
1.位置的变更 有一次,一位教导主任去我的办公室哭诉,因为她在安排工作时遇到了别人冷言冷语的奚落。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她按照学校要求安排老师下班前及时上交材料,结果办公室里有两个科任就你一言我一语的奚落起她来,说“谁愿意教谁交,反正他们没有。”他们的语言使主任按捺不住和他们理论,结果科任教师不但不知悔改还说:“谁傻谁交,整天学校就会整没用的。”听了主任的哭诉,我首先对其进行安抚,然后找来当事人进行了批评教育,虽然我知道这只能治标而不治本,但是,起码要先给努力工作的人以交代和认可。
都说这世界上有两种人:干事的人、不让人干事的人。显然,后者在学校的建设中是起反作用力的。所以,作为这类人的领导,管理者首先要清楚掌握这些人的意识动态,品行优劣。看他们只是停留于表层的调侃,还是有所指向的真实表露。通常敢于发泄的教师还算是较为好调和的群体,了解他们的情绪指向,分析他们的心理倾向,适当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专业特点和圈子类型,进行适当的位置变更。像上文提高的科任老师,后来我就安排他们从事材料的搜集和统计工作,当他们受到了阻力以后,他们才真正认识到这项工作的辛劳与付出,自然以后面对待此项工作时虽心里不愿意但是还是乖乖上交,这就是一种默认的成功。可见,提升教师的工作热情,加快教师工作效率,削弱教师不良情绪,让他们感受到学校领导对他们的重视与认可以外,还要适当的进行位置的变更,从而引导他们心悦臣服的进入良性的工作状态之中。
2.情绪的疏导
校长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牵引人、监管人、执行人、责任人,对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工作尤为重要。面对学校繁杂的事务以及微妙的人事关系。要把学校带好、管好,根本还要从人心抓起做好情绪的疏导。然而,要想引领人心,就必须深入人心。
教师有时和孩子一样,干多了不想干,领导看不见不想干,费心费力的不想干,得罪人的不想干。工作中不满情绪充斥着他们的大脑,严重的动辄拿孩子和家长出气。试想在这样的情绪中效率又怎么能提高,更难谈“快乐从教”了。在我的身边,有一名自身素质很强的音乐教师,他毕业于正规院校,曾经有过旺盛的热情,但是,一次活动后,因为我未能及时给予认可与表扬,便懈怠了起来,并一发不可收拾。面对这个问题,我首先对自己进行了检讨,老师的热情做领导的未能及时肯定无疑是致命的问题。所以在后来一次大会上,我对其它学年进行表扬时,特地以他上次工作为例,一并表扬并认可了大家的工作。从那以后,我发现这位老师的眼神对我有所柔和,然后我又适时的和他交流,给他以肯定,现在他的工作再次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由上可见,作为学校领导,教师情绪的疏导与调控是非常重要的。一句及时的肯定,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善意的眼神,一次交心的长谈,相信对于每位教师都是一次心灵“补钙”,在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同时,多注入一些人文关怀。教师虽是一项职业,但又不同于其他职业,它更是成长学生心灵的事业。只有让教师拥有愉悦的情绪,高涨的热情,把职业当作事业来做,才是做好这项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才能应对素质+应试的挑战与革新。
3.刚柔的运用
“都说软柿子好捏”,这句传下来的“老话”人人都知道,于是在群体中也就自然而然的孕育出了一批欺弱怕硬或是恶语伤人的人。当然,与人争辩并非是学校领导的明智之举,如果与普通教师去论短长,不论输赢与否都等于把自己推到了边缘,就是赢了也等于输了。
刚刚踏上校长行列时,我曾遇到了安排主任工作而主任就是拖拉不按时完成甚至不想完成的事。于是,我将主任叫到我的办公室,和颜悦色的问她工作能不能按时完成?有什么困难?需要我提供什么帮助?当得知无原因的不能完成此项工作时,我简单表达了我的态度。
1、这项工作不是非安排给你才可以,是源于我对你的信任和能力的认可;
2、这项工作不完成无法进行下一项工作;
3、你要清楚自己的职责;
4、这项工作可以不完成,是不是以后的工作也都不打算完成......我能感觉到主任脸色有些不自然。于是我又趁机对她给以台阶,强调为了学校工作希望她能够克服困难,这也是考验她综合素质的时候,你的辛苦与付出我是看得见的等等。以后,果然再安排该主任工作时没有遇到阻力。
可见作为学校管理者需要我们拥有宽阔的胸怀,精准的思维的同时,更要具有刚柔并进的管理手法。不争一时之口舌,眼前的事解决为主,口水之战回避为主,歪曲之事公正为主,典型错误力批为主,只要你一团正气,尽量不与教师做人前正面冲突,给人留有面子,给自己留有台阶,对错误不回避,对问题肯查摆,对工作勤务实,必将拥有自己的人气和拥护的群体。并要从“软柿子”中吸取经验,不可一味忍让,适时适度的小给颜色以嚣张者,只有这样才事办功备。
4.人才的“培植” 翰林院中“翰林”被翻译成英文的意思是“人才的森林”,而学校就是培育人才的沃土。我们现在听得最多的话,应该是人员超编,然而安排工作是人手又不够。这是一个既矛盾又现实的的问题。一所学校,要想快发展,免淘汰,跳出“人”的短板的怪圈,拥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必不可缺的。因为教师走多远,学校才能走多远。有人说,对教师最大的福利,莫过于过给他们进修学习的机会。只有在教师培养上舍得投入,才能发现培养引入德才俱佳“有眼界”的教师,进而打造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有发展性眼光的教师队伍,真正为学校的发展和成长储蓄能量。在找准“培养”目标,挖掘“培养”人才,树立典型,以点带面的同时,适时适度的灵活诱导,推波助澜,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对人才“柔性引进”,从而全面促进学校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二)事的短板——舍末逐本、持重拓新 1.制度的健全
有一种品质叫精致,有一种成长叫规范。常听很多校长抱怨,教师旷岗的人数在增多、教师病事假的增多、最近学业成绩又下滑了、迎接检查老师们态度不积极了等等。但是,作为校领导的我们是否有静下心来想一想,这些问题的出现,原因何在?学校是否存有相应的问题?面对众多的矛盾与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后果不堪设想。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应该符合现代化教育的规范和要求,既要追求高质量,也要追求高效率。但是,有些教师对于安排的各项工作未能及时有效的落实,或者推托回避,如果每项工作都需要反复追问,不断强调,那无疑是学校管理的失败。是什么原因促使教师效率低下,频频回避呢?归根结底是因为缺少严谨的考核制度、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清晰明了的奖惩措施。因此,才会促使一些优秀的教师也在“潮流”之下,随波逐流。出现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差干好一个样”的状况。可见,制度的健全是学校从“成事”走向“强势”的基础与前提。在学校中群策群议,在班子内交流探讨,在专家引领下破冰推陈,制定出“平稳而富有特色,规范而富有人情”的制度,才能使学校在制度的监管下形成良性的循环与竞争。
2.问效的养成
有些学校在接受完大型检查后,各级领导反映都非常好。教师们面对此次检查工作也都是一派热火朝天,万众一心。但此次检查结束后,当全体教职工都翘首期盼反馈的时候,校领导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没能给于及时的反馈。于是,大家纷纷表示失望,甚至于有些心凉。在如此状态下,可以想象下次再出现同类检查,需要齐心合力去工作的时候,情景与效果会如何?
一个简单的反馈,看似简单,但里面却包容了管理的艺术。凝聚人心也许需要千万种努力,然而打碎人心只要一次的“言而无信”足矣。而没有及时的反馈,失去的不仅是一次良好的和大众交流分享的机会,失去更多的是合力进取,众志成城的信念。其实,及时问效的道理谁都知道,但是有太多的学校领导喜欢“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他们以为时间久了老师们就会忘了,更天真的以为下次再需要时老师仍然会鼎力相助,还会如往常一样“义不容辞”。这的确是一种“很傻很天真”的想法。伤疤易留不易褪,一旦领导们留给老师一种只问播种,不问收获的印象,那就非常危险了。危机到的不仅是领导的威信问题,更是学校的发展问题。所以,小到一次大课间的总结,大到一次迎检的反馈,作为校领导都要极为重视。只有在领导心中树立“论功行赏”的意识,老师们才能真正的原意去付出与努力。
3.本质的挖掘
学校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一种人文教育,一种文化教育,一种精神教育。作为管理者,我们要在每次事件的处理当中,学会挖掘事件本质,聆听多种声音。
就学校而言每天会面对许多的事情发生,有一次,我们学校有两个主任发生了纠纷,仔细询问得知是领导排值班的事情上,张主任怀疑李主任把时间排错了,给她多排了一次,而李主任坚定自己绝对的公正公平。为此,学校领导班子特地坐在一起,一周一周查对......事实证明李主任没有排错,学校领导即对李主任的工作再一次给予了认可与表扬。对于张主任会让领导并没有给予过多的批评,因为从他红着的脸上已经隐约感到他的羞愧。但是,会后校领导仍然私下与之交流。讲清校级中层干部的职责的同时,针对此事应该本着即使排错了也要高风亮节、避重就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完成值班工作,而不应该在人前口角,让广大教师看学校领导的“笑话”.....而通过此次中层干部纠纷问题,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事情的实质,就是中层干部为民、为校服务意识还比较淡薄,中层干部之间缺少理解信任与交流,所以才会使这种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可见,只有抓住实质,才能更好的促进学校的各项工作,真正形成学校良好的生态圈。
(三)物的短板——固本求援、旧物重生
很多学校提出“建一流校园,就要装备一流设施。”殊不知学校是教育的场所,不是为了给哪个人看的,是为了给学生学习、成长、求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的。所以,在物的短板的强化上,我们强调的不是“索要”,而是“维护”。
作为基层学校,很多的学校做法让人叫好。有些学校将废旧的桌椅重新粉刷,让他们焕然一新,以新貌见人;有些学校将原有的旧电脑,重新更换配置,一样可以投入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些学校将废弃的凳子,粉刷后变成校园学生读书的小座椅;更有些学校会给消火栓穿上新的“外衣”,使他们不仅适用而且美观。在我们锅炉小学也有一种旧物重生的好的做法,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是“纸浆画”。而这些纸浆画的原料,就是学生们一些废旧的本子和书籍,将这些废纸撕碎用水浸泡过后,再利用,设计制作成精美的纸浆画。现在,纸浆画在学校楼廊随处可见,既是一种环保的做法,用丰富了学生的绘画手法,更给学校的环境以美化,真可谓“一举三得”。
时至今日,旧物重生,它体现的不仅是低碳与环保,更是一所学校管理者的管理意识。给旧物以重新生长和使用的权利,给淘汰物品以新的生命力和展示空间,这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智慧。旧物重生,让校园文化也变得不再平庸。旧物重生,让资金投入到更多的有用之处。一个小小的旧物,一种固本的意识,同样会给人以震撼的美。
今天,越来越多的学校在管理中不断将短板加长,其实短板寻找只是学校成功管理模式的起步阶段。若想让每一项工作有的放矢,人尽其用,物尽其功,事办功备,还需要管理层面的领导下一番功才行。走进师生心灵,慰勉教育行程。不要让管理成为空头的许诺,给学校“短板”快速成长的空间,让进德修业不再成为空谈,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管理者拿出百倍的信心与付出和力争朝夕的势头,必将会打造出教育事业更加畅通的良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