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 祖国观 民族观 宗教观 文化观
祖国观 民族观 宗教观 文化观
教育概论 考点 马克思主义
绪论
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简称马克思主义“四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任务和基本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任务
第一,教育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牢固树立祖国观念,培养深厚的爱国情感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坚定正确的思想信念,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二,教育学生认清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和复杂性,掌握反分裂斗争的思想武器,戳穿**集团的支持他们的国际敌对势力所散布的种种谬论,自觉抵制**集团的政治渗透和影响,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
第三,教育和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养,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投身于西藏全面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好准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二)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基本内容
第一,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正确的祖国观是大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反对分裂势力的政治基础。
第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正确的民族观是大学生自觉地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理论基础。
第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的宗教观是大学生正确对待宗教问题、树立科学世界观的认识基础。
第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正确的文化观是大学生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
第五,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西藏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重要意义
(一)是提高西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是西藏大学生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三)是西藏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祖国观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祖国问题的基本观点
一、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的基本概念 考点:
1、祖国:祖国是一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对自己国家的敬称。祖国所体现的是特定人群共同体与他们世代生息的地域之间的关系,是自己世世代代、祖祖辈辈居住的国家。任何国家都是由人口、领土、政府、主权等若干要素构成的,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
2祖国观:祖国观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对自己国家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祖国观的具体内容包括:对祖国的历史、文化、自然、地理的感情;对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对祖国的领土、主权的责任感;对祖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所持的立场和态度等。
3、马克思主义祖国观: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祖国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二、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主要内容
4、国家的起源:在国家起源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这个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是人类社会分化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时候产生的,也就是说(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恩格斯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段,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该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5、国家恶的实质:国家的阶级本质体现为:国家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组织,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6、国家的职能: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由于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不同,产生过不同社会形态的国家形式,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职能是指国家在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中的职责和功能。一般分为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第一,国家的对内职能,包括对内的阶级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第二,国家的对外职能,是国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与其他系统发生联系时,为协调和处理它们之间各种矛盾而具有的功能。
7、国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国家是历史的产物。
生产力发展(根本原因)→剩余产品→私有制产生→剥削出现→阶级出现(直接原因)→国家产生(p4)
一、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在我国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人民民主专政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学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根据这一理论,我国确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它在我国国家制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决定着我国的整体和国家机构的形式。
建立单一制的共和国:国家的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内部构成形式,即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之间、中央于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国家结构形式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单一制是指由若干不享有独立主权的一般行政区域单位组成统一主权国家的制度。在当代国家结构中,单一制于联邦制(复合制的一种)是主要形式。
第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结构形式的基本观点。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只能采取单一而不可分割的形式”。列宁也指出:中央集权制的大国是从中世纪的分散状态走向将来全世界社会主义的统一的一个巨大的历史步骤。
第二,单一制国家的主要特点。一是大国只有一部宪法,由统一的中央立法机关根据宪法制定法律。二是国家只有一个最高立法机关,一个中央政府,有一套完整的司法系统。三是实行中央统一集权,地方政府的权力由中央政府授予,接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整个政府实行层级控制,对地方政府不适当的行政行为,中央政府有权撤销。四是中央集权的同时也实行某种程度的地方自治。五是中央政府统一行使外交权,地方政府机关对外不具有独立性。
第三,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形式。原因:
1、我国政治、经济、民族发展的现实需要所决定;
2、是我国历史上单一制国家机构的延续。特点:
1、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决单一制下的民族问题;2建立特别行政区制度解决单一制下的历史遗留问题。
实行单一制的国家机构形式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要趋势,是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
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与成功实践: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概括地说,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一国两制“没有改变我国的单一制结构,成为单一制的新模式。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既符合中国的实践,也是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在解决国家统一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我国多民族国家长期统一的启示年:第一,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社会**、人民遭殃。第二,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是中国长期统一的政治保证。第三,各民族在经济上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是保持国家统一的前提条件。第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为保持国家的长期统一、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第五,“三个离不开“的意思,为国家统一、民族强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第六,中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形成了今天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
爱国主义的含义:爱国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的核心。
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的强大精神动力。
爱国主义是西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p17)爱国主义在当代中国的集体体现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p17)
爱国主义在当代中国的集中表现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1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爱国主义的最基本的要求。(p19)爱国主义的最高原则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p20)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各民族和个人的利益都应服从于国家利益,这是爱国主义的最高原则。(p21)
西藏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历史的必然选择:(p21)
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p21)第一,远古时期,西藏文化于祖国内地的联系。在西藏高原上,自古就有人类活动。考古发现证明,西藏出土的大量新旧石器时期的文化一存与内地同时期的远古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着共同的文化因素。第二,唐朝时期,吐蕃与祖国内地的联系。第三,元朝时期,西藏地区成为中央王朝下属的一个行政区域。第四,明清时期,西藏与中央王朝的归属关系日渐稳固。第五,中华民国时期,中央对西藏的主权地位写入宪法。第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藏获得和平解放。(p25)
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有效行使主权:第一,历代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对西藏地方的治理,在中央专设机构或者直接由中央管理西藏地方的军政事物。第二,中央政府在西藏地区设立管理地方军政事物的机构。第三,中央政府任命西藏地方政府高级官员。第四,中央政府依例管理藏传佛教,规定其主要教派首领地位的确定须经中央册封、任命才能有效。第五,中央政府规定西藏地方有义务向中央政府缴纳赋税,并保证西藏与中央之间的驿路畅通。第六,中央政府统一部署西藏地方的防务,西藏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尽安土守疆之责。第七,西藏地方一切涉外事宜处置权均归中央政府。(p25~26)
民主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西藏人民的迫切愿望:第一,民主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二,民主改革是西藏人民的迫切愿望。(p29~30)
民主改革的主要:第一,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政权,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第二,废除剥削阶级制度,建立劳动者个体所有制。第三,废除寺庙中的封建政权,实现政教分离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p31~32)
民主改革的重大意义:第一,民主改革开启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第二,民主改革开辟了西藏生产力发展的新天地。第三,民主改革开创了西藏人权事业的新境界。
民主改革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第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第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第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第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第五,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第六,生活局势保持基本稳定。第七,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考点:
1、民族: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是由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性的群体组成。
2、民族观:是指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态度和看法,是人们的世界观在民族问题上的反映和体现。
3、马克思主义民族观: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民族、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p39)
4、民族的基本特征:第一,共同语言。第二,共同地域。第三,共同经济生活。第四,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p40~41)
5、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原则;民族团结原则;民族自治原则;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p47~50)
6、民族区域自治的涵义和主要内容:涵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的地方实现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主要内容:一是任何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央和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行政单位,必须服从中央和国家的统一领导,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是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三是设立自治机关。四是自治机关有自治权利。(p52)
7、民族区域自治的巨大优越性:第一,民族区域自治,既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又能有效地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平等的民主权利和管理本民族内部事物的权利;第二,民族区域自治,有力地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第三,民族区域自治,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结论: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实践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政治制度。它既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又维护了国家统一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我国各民族的团结进步。(p53~54)
8、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依据:政治基础: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现实基础:大杂居、小聚居;历史依据: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p63)
9、党的民族政策在西藏得到贯彻落实:民族平等与团结原则;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政策;重视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政策。(p63~66)
10、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要求:坚持各民族根本利益一致的思想做新西藏的建设者;坚持“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做民族团结的坚定执行者;认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坚定捍卫者;
“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离不开。
**集团是打着“民族利益“、“人权“等旗号,妄图分裂国家,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各民族人民利益的犯罪团伙。(p70~71)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考点:
1、宗教: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p73)
2、宗教观:宗教观是人们对宗教的基本认识和看法,以及在这种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对宗教的态度和提出的解决宗教问题的方式、方法。(p73)
3、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宗教和宗教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p74)
4、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容:
宗教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第一,宗教的产生。第二,宗教的发展。第三,宗教的消亡。
宗教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提示了宗教的本质,认为宗教是一种“颠倒的社会意识“,是对人们现实生活幻想的反映;是剥削阶级维护自己统治秩序、奴役和麻醉人民的精神工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p74~79)
5、正确认识宗教的社会作用:
宗教的消极作用:第一,宗教麻醉人们的精神。第二,在阶级社会,宗教为剥削制度辩护。第三,宗教阻碍社会的发展。
宗教的阶级作用:在中外历史上,都曾有过被压迫群众利用宗教形式和某些教义、口号,组织群众进行反抗统治者的斗争,对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宗教的思想和宗教活动对于哲学、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的发展有过一定的推动作用;宗教的教义、教规,宗教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引导、约束人们的行为和调整人际关系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宗教教职人员在学习宗教和传播宗教的活动中,对文化的传承和促进各国文化交流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p79~80)
6、马克思主义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原则:
宗教与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观上对立;不能用行政命令和强制手段禁止宗教;宗教对国家来讲是私事,但对工人阶级政党不是私事;实行国家同教会分离、学校同教会分离;要慎重周密,要服从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任务;要实行真正的宗教信仰自由;坚持对党员和群众进行无神论教育。(p81~82)
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基本特点:宗教的长期性;宗教的群众性;宗教的复杂性。(p83~84)
7、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理论基础:第一,中国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坚信马克思主义,坚持科学的世界观。第二,宗教信仰问题是思想领域的问题。第三,马克思主义认为,信教群众在思想信仰上的差异是比较次要的,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基本内容:第一,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第二,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第三,保护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第四,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p85~86)
8、“划清两个界限,尽到一个责任”:
划清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利用宗教从事分裂活动的界限。划清群众有宗教信仰自由和党员不得信仰宗教的界限。
尽到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文明、追求社会进步的责任。(p99~100)
9、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一、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意义: 是正确认识宗教和宗教现象的需要 是确立无神论和科学精神的需要
是反对分裂和维护社会主义稳定的需要
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要求: 掌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崇尚科学文明(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不信仰宗教,积极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文明(规范遵守政治纪律。做到不信仰宗教,不佩戴宗教标准物,不悬挂宗教宣传品,更不准悬挂**像。)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考点:
1、文化: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可以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变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政治、经济并列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p104)
2、文化观:文化观是人们对文化的看法和观点,即人们认识、理解、对待精神生活及其成果等文化现象的基本态度和根本观点。文化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3、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本质、文化的社会功能和地位、文化发展的规律以及文化具体内容的认识和文化建设思想的总和。它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4、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内容: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是文化产生的源泉和基础;文化的民族性是民族存在的重要形式;在阶级社会,文化具有阶级性;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为一定阶级的经济和政治服务,又对经济、政治有反作用;文化具有开放和交流的特征,文化会被不断地继承和发展等。
5、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文化的产生。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文化,不论物质形态的文化还是观念形态的文化,都是劳动的创造物。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也创造了文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社会中的一切物质文化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
第二,文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伴随着人类的出现和发展而产生的发展。
6、文化的特征: 第一,民族性。第二,阶级性。第三,继承性。第四,开放性。
7、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第一,社会的经济、政治对文化有决定作用。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第二、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为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服务。
第三、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一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二是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8、民族文化对民族发展的影响:
第一,民族文化为民族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凝聚力是文化的精华,是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
第二,民族文化为民族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有利于开发民族的创造力。(p 110)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继承和发展
9、一、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坚持文化建设的“二为“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整个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
坚持文化建设的“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要求p(110~111)
10、二、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举先进文化的旗帜,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最基本的就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成果为统领,来审视、指导和规划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p(112)
1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一,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体现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三个面向”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内在的、基本的属性。
第二、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p(113~114)
12、中国文化的特性: 一是中国文化的民族性 二是中国文化的科学性
三是中国文化的大众性p(114)
1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p115)
1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体系的涵义:“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p117~118)
15、党和国家对西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
西藏自治区是藏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地方,藏语言文字是全区通用的语言文字。第一,藏语言文字在西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广泛使用。第二,藏语文学习依法得到保障。有效保护文物、典籍:
第一,文物古迹得到有效保护的积极利用。第二,文物考古工作成效卓著。
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全面展开。第四,文献档案得到妥善保护。尊重和保护风俗习惯
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艺术(p122~126)
16、新西藏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现代文学艺术事业得到巨大发展 藏学研究全面展开
科教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 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事业发展迅速。(p127~130)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 祖国观 民族观 宗教观 文化观
祖国观 民族观 宗教观 文化观
教育概论 考点 马克思主义
绪论
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简称马克思主义“四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任务和基本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任务
第一,教育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牢固树立祖国观念,培养深厚的爱国情感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坚定正确的思想信念,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二,教育学生认清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和复杂性,掌握反分裂斗争的思想武器,戳穿**集团的支持他们的国际敌对势力所散布的种种谬论,自觉抵制**集团的政治渗透和影响,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
第三,教育和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养,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投身于西藏全面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好准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p(1~2)
(二)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基本内容
第一,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正确的祖国观是大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反对分裂势力的政治基础。
第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正确的民族观是大学生自觉地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理论基础。
第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的宗教观是大学生正确对待宗教问题、树立科学世界观的认识基础。
第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正确的文化观是大学生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
第五,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西藏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P(2~3)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重要意义
(一)是提高西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是西藏大学生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三)是西藏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P(3~4)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祖国观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祖国问题的基本观点
一、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的基本概念 考点:
1、祖国:祖国是一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对自己国家的敬称。祖国所体现的是特定人群共同体与他们世代生息的地域之间的关系,是自己世世代代、祖祖辈辈居住的国家。任何国家都是由人口、领土、政府、主权等若干要素构成的,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P(1)2祖国观:祖国观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对自己国家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祖国观的具体内容包括:对祖国的历史、文化、自然、地理的感情;对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对祖国的领土、主权的责任感;对祖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所持的立场和态度等。P(1)
3、马克思主义祖国观: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祖国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P(1)
二、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主要内容
4、国家的起源:在国家起源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这个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是人类社会分化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时候产生的,也就是说(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恩格斯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段,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该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P(2)
5、国家的实质:国家的阶级本质体现为:国家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组织,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P(2)
6、国家的职能: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由于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不同,产生过不同社会形态的国家形式,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职能是指国家在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中的职责和功能。一般分为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
第一,国家的对内职能,包括对内的阶级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第二,国家的对外职能,是国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与其他系统发生联系时,为协调和处理它们之间各种矛盾而具有的功能。
一是积极开展与外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往;
二是依靠经济力量保证国家主权、领土、资源、居民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安全,抵御外来侵略
三是剥削阶级国家的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对外实施侵略和扩张。P(3~4)
7、国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国家是历史的产物。
生产力发展(根本原因)→剩余产品→私有制产生→剥削出现→阶级出现(直接原因)→国家产生(p4)
一、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在我国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人民民主专政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学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根据这一理论,我国确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它在我国国家制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决定着我国的整体和国家机构的形式。p(5)
建立单一制的共和国:国家的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内部构成形式,即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之间、中央于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国家结构形式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单一制是指由若干不享有独立主权的一般行政区域单位组成统一主权国家的制度。在当代国家结构中,单一制于联邦制(复合制的一种)是主要形式。P(5)第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结构形式的基本观点。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只能采取单一而不可分割的形式”。列宁也指出:中央集权制的大国是从中世纪的分散状态走向将来全世界社会主义的统一的一个巨大的历史步骤。
第二,单一制国家的主要特点。一是大国只有一部宪法,由统一的中央立法机关根据宪法制定法律。二是国家只有一个最高立法机关,一个中央政府,有一套完整的司法系统。三是实行中央统一集权,地方政府的权力由中央政府授予,接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整个政府实行层级控制,对地方政府不适当的行政行为,中央政府有权撤销。四是中央集权的同时也实行某种程度的地方自治。五是中央政府统一行使外交权,地方政府机关对外不具有独立性。
第三,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形式。原因:
1、我国政治、经济、民族发展的现实需要所决定;
2、是我国历史上单一制国家机构的延续。特点:
1、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决单一制下的民族问题;2建立特别行政区制度解决单一制下的历史遗留问题。
实行单一制的国家机构形式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要趋势,是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
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P(5~7)“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与成功实践: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概括地说,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一国两制“没有改变我国的单一制结构,成为单一制的新模式。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既符合中国的实践,也是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在解决国家统一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P(7)各民族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第一,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
第二,各族人民发展经济,奠定了祖国坚强牢固的共同物质基础。第三,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祖国的政治文明。
第四,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
上述事实表明:我们伟大祖国的发展史,是一部各族人民共同进行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共同发挥聪明才智、共同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P(8~9)
我国多民族国家长期统一的启示:
第一,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社会**、人民遭殃。
第二,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是中国长期统一的政治保证。
第三,各民族在经济上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是保持国家统一的前提条件。
第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为保持国家的长期统一、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五,“三个离不开“的意思,为国家统一、民族强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六,中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形成了今天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P(13~14)爱国主义的含义:爱国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的核心。爱国主义是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P(14)
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的强大精神动力。P(6)爱国主义是西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p17)
爱国主义在当代中国的集体体现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p17)
爱国主义在当代中国的集中表现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1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爱国主义的最基本的要求。(p19)
爱国主义的最高原则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p20)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各民族和个人的利益都应服从于国家利益,这是爱国主义的最高原则。(p21)
西藏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历史的必然选择:(p21)西藏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p21)
第一,远古时期,西藏文化于祖国内地的联系。在西藏高原上,自古就有人类活动。考古发现证明,西藏出土的大量新旧石器时期的文化一存与内地同时期的远古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着共同的文化因素。
第二,唐朝时期,吐蕃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第三,元朝时期,西藏地区成为中央王朝下属的一个行政区域。第四,明清时期,西藏与中央王朝的归属关系日渐稳固。第五,中华民国时期,中央对西藏的主权地位写入宪法。第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藏获得和平解放。(p25)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有效行使主权:
第一,历代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对西藏地方的治理,在中央专设机构或者直接由中央管理西藏地方的军政事物。
第二,中央政府在西藏地区设立管理地方军政事物的机构。第三,中央政府任命西藏地方政府高级官员。
第四,中央政府依例管理藏传佛教,规定其主要教派首领地位的确定须经中央册封、任命才能有效。
第五,中央政府规定西藏地方有义务向中央政府缴纳赋税,并保证西藏与中央之间的驿路畅通。
第六,中央政府统一部署西藏地方的防务,西藏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尽安土守疆之责。
第七,西藏地方一切涉外事宜处置权均归中央政府。(p25~26)民主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西藏人民的迫切愿望: 第一,民主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民主改革是西藏人民的迫切愿望。(p29~30)民主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一,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政权,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第二,废除剥削阶级制度,建立劳动者个体所有制。
第三,废除寺庙中的封建政权,实现政教分离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p31~32)民主改革的重大意义:
第一,民主改革开启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第二,民主改革开辟了西藏生产力发展的新天地。第三,民主改革开创了西藏人权事业的新境界。P(32)民主改革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第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第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第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第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第五,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权利。
第六,生活局势保持基本稳定。第七,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P(32~34)考点:
1、民族: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是由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性的群体组成。P(38)
2、民族观:
是指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态度和看法,是人们的世界观在民族问题上的反映和体现。P(39)
3、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民族、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p39)
4、民族的基本特征: 第一,共同语言。第二,共同地域。第三,共同经济生活。
第四,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p40~41)民族同化:
民族同化是指在民族发展过程中,一个民族或其部分受另一个民族的影响而丧失其特点变成另一个民族的现象。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是指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的特征和差异及民族差别消失,形成一个没有民族界限的人类整体的现象。P(43~44)
第三,不同时期民族问题的基本途径。斯大林说:“民族问题不能认为是什么独立自在的、一成不变的问题。民族问题只是改造现存制度总问题的一部分,它完全是由社会环境的条件、国家政权的性质并且一般地是由社会发展的全部进程决定的。”斯大林的这一论断,阐明了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方式不一样,解决的途径也不同。P(45)
先是阶级消亡,而后是国家消亡,最后才是民族消亡,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P(46)
5、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原则; 民族团结原则; 民族自治原则;
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p47~50)民族平等原则:
民族平等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根本原则。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和地位平等。它主要包括以下几层涵义: 第一,各民族一律平等。
第二,各民族在权力上完全平等。第三,实现事实上的民族平等。
第四,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里,它要求原先处在压迫或统治地位的民族无产阶级不仅要遵守形式上的民族平等,而且要采取各种措施,照顾、帮助、直到牺牲自己的某些利益去保证和实现少数民族在事实上的平等。P(47~48)
6、民族区域自治的涵义和主要内容:
涵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的地方实现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P(42)主要内容: 一是任何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央和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行政单位,必须服从中央和国家的统一领导,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是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
三是设立自治机关。四是自治机关有自治权利。(p52)
7、民族区域自治的巨大优越性:
第一,民族区域自治,既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又能有效地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平等的民主权利和管理本民族内部事物的权利;
第二,民族区域自治,有力地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第三,民族区域自治,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结论: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实践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政治制度。它既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又维护了国家统一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我国各民族的团结进步。(p53~54)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 第一,民族问题的长期性。第二,民族问题的重要性。第三,民族问题的复杂性。第四,民族问题的普遍性。
第五,民族问题的国际性。P(55~56)
8、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依据: 政治基础: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现实基础:大杂居、小聚居;
历史依据: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p63)
9、党的民族政策在西藏得到贯彻落实: 民族平等与团结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政策;
重视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政策。(p63~66)
10、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要求:
坚持各民族根本利益一致的思想做新西藏的建设者; 坚持“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做民族团结的坚定执行者;
认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坚定捍卫者;P(70~71)“三个离不开“: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少数民族之间离不开。P(71)**集团是打着“民族利益“、“人权“等旗号,妄图分裂国家,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各民族人民利益的犯罪团伙。(p70~71)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考点:
1、宗教: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p73)
2、宗教观:宗教观是人们对宗教的基本认识和看法,以及在这种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对宗教的态度和提出的解决宗教问题的方式、方法。(p73)
3、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宗教和宗教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p74)
4、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容: 宗教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第一,宗教的产生。第二,宗教的发展。第三,宗教的消亡。
宗教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提示了宗教的本质,认为宗教是一种“颠倒的社会意识“,是对人们现实生活幻想的反映;是剥削阶级维护自己统治秩序、奴役和麻醉人民的精神工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p74~79)
5、正确认识宗教的社会作用: 宗教的消极作用:
第一,宗教麻醉人们的精神。
第二,在阶级社会,宗教为剥削制度辩护。第三,宗教阻碍社会的发展。
宗教的积极作用:在中外历史上,都曾有过被压迫群众利用宗教形式和某些教义、口号,组织群众进行反抗统治者的斗争,对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宗教的思想和宗教活动对于哲学、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的发展有过一定的推动作用;宗教的教义、教规,宗教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引导、约束人们的行为和调整人际关系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宗教教职人员在学习宗教和传播宗教的活动中,对文化的传承和促进各国文化交流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p79~80)
6、马克思主义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原则: 宗教与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观上对立; 不能用行政命令和强制手段禁止宗教;
宗教对国家来讲是私事,但对工人阶级政党不是私事;
实行国家同教会分离、学校同教会分离;要慎重周密,要服从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任务; 要实行真正的宗教信仰自由;坚持对党员和群众进行无神论教育。(p81~82)
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基本特点:宗教的长期性;宗教的群众性;宗教的复杂性。(p83~84)
7、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理论基础:
第一,中国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坚信马克思主义,坚持科学的世界观。第二,宗教信仰问题是思想领域的问题。
第三,马克思主义认为,信教群众在思想信仰上的差异是比较次要的,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基本内容:
第一,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第二,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第三,保护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
第四,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p85~86)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宗旨和任务:
第一、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宗旨是有法可依、依法管理,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第二,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任务是依法保护合法的宗教活动,即保护宗教教职人员正开展正常的教务活动。P(88)
8、“划清两个界限,尽到一个责任”:
划清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利用宗教从事分裂活动的界限。划清群众有宗教信仰自由和党员不得信仰宗教的界限。
尽到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文明、追求社会进步的责任。(p99~100)
9、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一、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意义: 是正确认识宗教和宗教现象的需要 是确立无神论和科学精神的需要 是反对分裂和维护社会主义稳定的需要
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要求: 掌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崇尚科学文明(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不信仰宗教,积极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文明(规范遵守政治纪律。做到不信仰宗教,不佩戴宗教标准物,不悬挂宗教宣传品,更不准悬挂**像。)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考点:
1、文化: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可以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变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政治、经济并列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p104)
2、文化观:文化观是人们对文化的看法和观点,即人们认识、理解、对待精神生活及其成果等文化现象的基本态度和根本观点。文化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P(104)
3、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本质、文化的社会功能和地位、文化发展的规律以及文化具体内容的认识和文化建设思想的总和。它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P(104)
4、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内容: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是文化产生的源泉和基础;文化的民族性是民族存在的重要形式;在阶级社会,文化具有阶级性;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为一定阶级的经济和政治服务,又对经济、政治有反作用;文化具有开放和交流的特征,文化会被不断地继承和发展等。P(104~105)
5、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文化的产生。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文化,不论物质形态的文化还是观念形态的文化,都是劳动的创造物。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也创造了文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社会中的一切物质文化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
第二,文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伴随着人类的出现和发展而产生的发展。P(105~106)
6、文化的特征: 第一,民族性。第二,阶级性。第三,继承性。
第四,开放性。P(106~108)
7、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第一,社会的经济、政治对文化有决定作用。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第二、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为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服务。
第三、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一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二是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p(108~109)
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带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P(109)
8、民族文化对民族发展的影响:
第一,民族文化为民族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凝聚力是文化的精华,是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
第二,民族文化为民族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有利于开发民族的创造力。(p 110)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继承和发展
9、一、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坚持文化建设的“二为“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整个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
坚持文化建设的“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要求p(110~111)
先进文化:就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大多数社会成员最根本利益,反映时代发展潮流的文化。P(113)
10、二、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举先进文化的旗帜,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最基本的就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成果为统领,来审视、指导和规划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p(112)
1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一,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体现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三个面向”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内在的、基本的属性。
第二、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p(113~114)
12、中国文化的特性: 一是中国文化的民族性 二是中国文化的科学性
三是中国文化的大众性p(114)
1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p115)
1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体系的涵义:“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p117~118)
15、党和国家对西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
西藏自治区是藏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地方,藏语言文字是全区通用的语言文字。第一,藏语言文字在西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广泛使用。第二,藏语文学习依法得到保障。有效保护文物、典籍:
第一,文物古迹得到有效保护的积极利用。第二,文物考古工作成效卓著。
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全面展开。第四,文献档案得到妥善保护。尊重和保护风俗习惯
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艺术(p122~126)
16、新西藏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现代文学艺术事业得到巨大发展 藏学研究全面展开
科教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 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事业发展迅速。(p127~130)**的反动本质:
**是图谋“西藏独立”的分裂主义政治集团的总头子。P(135)认清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和复杂性
国际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的政治图谋没有变 分裂势力相互勾结没有变
宗教的消极影响仍然在p(154)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 祖国观 民族观 宗教观 文化观期末复习考点
马克思主义
祖国观 民族观 宗教观 文化观期末复习考点
1、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基本内容 第一,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第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第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第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第五,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西藏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P(2~3)
2、学习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重要意义
(一)是提高西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是西藏大学生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三)是西藏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p(3~4)
3、祖国:祖国是一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对自己国家的敬称。
4、祖国观:祖国观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对自己国家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5、马克思主义祖国观: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祖国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P(1)
6、国家的起源:在国家起源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这个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是人类社会分化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时候产生的,也就是说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
7、国家的实质:国家的阶级本质体现为:国家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组织,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P(2~3)
8、国家的对内职能:包括对内的阶级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P(3)
9、国家的对外职能:
一是积极开展与外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往;
二是依靠经济力量保证国家主权、领土、资源、居民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安全,抵御外来侵略 三是剥削阶级国家的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对外实施侵略和扩张。P(3~4)
10、各民族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第一,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
第二,各族人民发展经济,奠定了祖国坚强牢固的共同物质基础。第三,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祖国的政治文明。
第四,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
上述事实表明:我们伟大祖国的发展史,是一部各族人民共同进行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共同发挥聪明才智、共同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P(8~9)
11、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P(9)
12、我国多民族国家长期统一的启示:第一,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社会**、人民遭殃。第二,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是中国长期统一的政治保证。
第三,各民族在经济上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是保持国家统一的前提条件。第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为保持国家的长期统一、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五,“三个离不开“的意思,为国家统一、民族强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六,中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形成了今天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P(13~14)
13、爱国主义的地位作用:爱国主义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P(14)
14、爱国主义的含义:爱国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的核心。爱国主义是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P(14)
15、西藏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5句话)
一、西藏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历史的必然选择:(p21)第一,远古时期,西藏文化于祖国内地的联系。第二,唐朝时期,吐蕃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第三,元朝时期,西藏地区成为中央王朝下属的一个行政区域。第四,明清时期,西藏与中央王朝的归属关系日渐稳固。第五,中华民国时期,中央对西藏的主权地位写入宪法。第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藏获得和平解放。(p25)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有效行使主权: 第一,历代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对西藏地方的治理,在中央专设机构或者直接由中央管理西藏地方的军政事物。
第二,中央政府在西藏地区设立管理地方军政事物的机构。
第三,中央政府任命西藏地方政府高级官员。第四,中央政府依例管理藏传佛教,规定其主要教派首领地位的确定须经中央册封、任命才能有效。第五,中央政府规定西藏地方有义务向中央政府缴纳赋税,并保证西藏与中央之间的驿路畅通。第六,中央政府统一部署西藏地方的防务,西藏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尽安土守疆之责。
第七,西藏地方一切涉外事宜处置权均归中央政府。(p25~26)
16、“西藏独立”是近代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产物。
17、为什么要进行民主改革:
民主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西藏人民的迫切愿望: 第一,民主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二,民主改革是西藏人民的迫切愿望。(p29~30)
18、民主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一,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政权,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第二,废除剥削阶级制度,建立劳动者个体所有制。
第三,废除寺庙中的封建政权,实现政教分离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p31~32)
19、民主改革的重大意义:
第一,民主改革开启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第二,民主改革开辟了西藏生产力发展的新天地。
第三,民主改革开创了西藏人权事业的新境界。P(32)20民主改革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第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第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第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第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第五,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第六,生活局势保持基本稳定。第七,党的建设不断加强。P(33)
21、民族: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是由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性的群体组成。P(38)
22、民族观:
是指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态度和看法,是人们的世界观在民族问题上的反映和体现。P(39)
23、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民族、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p39)
24、民族的基本特征: 第一,共同语言。第二,共同地域。第三,共同经济生活。
第四,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p40~41)
25、民族同化:
民族同化是指在民族发展过程中,一个民族或其部分受另一个民族的影响而丧失其特点变成另一个民族的现象。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是指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的特征和差异及民族差别消失,形成一个没有民族界限的人类整体的现象。P(43~44)
27、第三,不同时期民族问题的基本途径。斯大林说:“民族问题不能认为是什么独立自在的、一成不变的问题。民族问题只是改造现存制度总问题的一部分,它完全是由社会环境的条件、国家政权的性质并且一般地是由社会发展的全部进程决定的。”斯大林的这一论断,阐明了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方式不一样,解决的途径也不同。P(45)
28、先是阶级消亡,而后是国家消亡,最后才是民族消亡,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P(46)
29、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原则; 民族团结原则; 民族自治原则;
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p47~50)30、民族平等原则:
民族平等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根本原则。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和地位平等。它主要包括以下几层涵义: 第一,各民族一律平等。
第二,各民族在权力上完全平等。第三,实现事实上的民族平等。第四,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里,它要求原先处在压迫或统治地位的民族无产阶级不仅要遵守形式上的民族平等,而且要采取各种措施,照顾、帮助、直到牺牲自己的某些利益去保证和实现少数民族在事实上的平等。P(47~48)
31、民族区域自治的涵义:
涵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的地方实现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P(42)
32、民族区域自治主要内容:
一是任何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央和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行政单位,必须服从中央和国家的统一领导,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是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
三是设立自治机关。四是自治机关有自治权利。(p52)
33、民族区域自治的巨大优越性:
第一,民族区域自治,既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又能有效地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平等的民主权利和管理本民族内部事物的权利;
第二,民族区域自治,有力地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第三,民族区域自治,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结论: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实践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政治制度。它既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又维护了国家统一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我国各民族的团结进步。(p53~54)
34、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 第一,民族问题的长期性。第二,民族问题的重要性。第三,民族问题的复杂性。第四,民族问题的普遍性。
第五,民族问题的国际性。P(55~56)
35、党的民族政策在西藏得到贯彻落实: 民族平等与团结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政策; 重视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政策。(p63~66)
36、“三个离不开“: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少数民族之间离不开。P(71)
37、宗教: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p73)
38、宗教观:宗教观是人们对宗教的基本认识和看法,以及在这种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对宗教的态度和提出的解决宗教问题的方式、方法。(p73)
39、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宗教和宗教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p74)
40、宗教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提示了宗教的本质,认为宗教是一种“颠倒的社会意识“,是对人们现实生活幻想的反映;是剥削阶级维护自己统治秩序、奴役和麻醉人民的精神工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p74~79)
41、正确认识宗教的社会作用: 宗教的消极作用: 第一,宗教麻醉人们的精神。
第二,在阶级社会,宗教为剥削制度辩护。第三,宗教阻碍社会的发展。
宗教的积极作用:在中外历史上,都曾有过被压迫群众利用宗教形式和某些教义、口号,组织群众进行反抗统治者的斗争,对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宗教的思想和宗教活动对于哲学、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的发展有过一定的推动作用;宗教的教义、教规,宗教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引导、约束人们的行为和调整人际关系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宗教教职人员在学习宗教和传播宗教的活动中,对文化的传承和促进各国文化交流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p79~80)
42、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理论基础:
第一,中国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坚信马克思主义,坚持科学的世界观。第二,宗教信仰问题是思想领域的问题。
第三,马克思主义认为,信教群众在思想信仰上的差异是比较次要的,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基本内容:
第一,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第二,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第三,保护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第四,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p85~86)
43、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宗旨和任务:
第一、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宗旨是有法可依、依法管理,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第二,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任务是依法保护合法的宗教活动,即保护宗教教职人员正开展正常的教务活动。P(88)
44、“划清两个界限,尽到一个责任”:
划清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利用宗教从事分裂活动的界限。划清群众有宗教信仰自由和党员不得信仰宗教的界限。尽到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文明、追求社会进步的责任。(p99~100)
45、文化: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可以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变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政治、经济并列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p104)
46、文化观:文化观是人们对文化的看法和观点,即人们认识、理解、对待精神生活及其成果等文化现象的基本态度和根本观点。文化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47、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本质、文化的社会功能和地位、文化发展的规律以及文化具体内容的认识和文化建设思想的总和。它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48、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文化的产生。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文化,不论物质形态的文化还是观念形态的文化,都是劳动的创造物。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也创造了文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社会中的一切物质文化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第二,文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伴随着人类的出现和发展而产生的发展。
49、文化的特征: 第一,民族性。第二,阶级性。第三,继承性。
第四,开放性。P(106~108)50、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第一,社会的经济、政治对文化有决定作用。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第二、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为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服务。第三、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一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二是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p(108~109)
51、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带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P(109)
52、坚持文化建设的“二为“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整个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
53、坚持文化建设的“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54、先进文化:就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大多数社会成员最根本利益,反映时代发展潮流的文化。P(113)
55、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体系的涵义:“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p117~118)
56、党和国家对西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
西藏自治区是藏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地方,藏语言文字是全区通用的语言文字。第一,藏语言文字在西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广泛使用。第二,藏语文学习依法得到保障。有效保护文物、典籍:
第一,文物古迹得到有效保护的积极利用。第二,文物考古工作成效卓著。
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全面展开。第四,文献档案得到妥善保护。尊重和保护风俗习惯
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艺术(p122~126)
57、**的反动本质: **是图谋“西藏独立”的分裂主义政治集团的总头子。P(135)
58、认清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和复杂性 国际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的政治图谋没有变 分裂势力相互勾结没有变
宗教的消极影响仍然在p(154)
第四篇: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祖国观 民族观 宗教观 文化观
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祖国观 民族观 宗教观 文化观
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祖国观,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对于青海藏区各族人民形成共同理想,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而奋斗;对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认清**集团的反动本质,揭穿**集团分裂祖国的政治图谋,进一步打牢青海藏区发展稳定的思想政治基础,都具有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祖国观,要深刻认识西藏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事实;深刻认识中华56个民族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统一是历史的潮流、人民的愿望,懂得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的道理,彻底认清**集团鼓吹的“中间道路”分裂祖国的反动本质,坚决维护祖国统一;深刻认识爱国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的核心内容,进一步增强身为中华大家庭一员的自豪感、责任感;深刻认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西藏、发展西藏和青海藏区,西藏和青海藏区各族人民只有在祖国大家庭中走社会主义道路,才有幸福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青海藏区,民族观与祖国观具有密切联系。正确认识民族理论和民族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对于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具有现实和直接意义。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正确认识民族问题,是青海藏区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的需要;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关系到青海藏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民族工作水平的长期需要。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要深刻认识加快发展是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要深刻认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各民族的共同因素和社会主义一致性在不断增加,同时,民族差异还将长期存在;要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思想;要全面贯彻“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用事实批驳**集团所谓“高度自治”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宗教。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认真做好新时期的宗教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构建和谐社会,对青海藏区又好又快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极其广泛的意义。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深刻认识中央关于宗教工作要“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精神。要认真贯彻“划清两个界限,尽到一个责任”的政策原则和工作要求,就是要划清正常宗教活动和利用宗教从事分裂活动的界限,要划清群众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和党员不得信仰宗教的界限,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要尽到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文明、追求社会进步的责任。要深入揭批**集团政治上的反动性、宗教上的虚伪性和手法上的欺骗性,认清本质,划清界限,努力建设平安青海、和谐青海、小康青海。
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建设青海藏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需要。青海藏区的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是青海藏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只有树立好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各种文化现象,正确理解和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一系列文化政策,自觉地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只有牢固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才能运用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去剖析、批判**集团的蛊惑,洞察其用心,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彻底而坚决的反击,自觉地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要深刻认识劳动创造文化,劳动人民是青海藏区文化的主体的观点;要充分认清**集团大肆鼓噪“藏族文化濒临灭绝”,是为了通过宣扬文化上的隔离,企图挑起藏汉两种文化的对立冲突,原封不动地保留旧西藏封建农奴制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实现其继续欺压西藏人民的目的。要充分认识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根本的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做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实践者,努力促进青海藏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全面繁荣。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五观之民族观教案
五观之民族观教案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马克思主义五观内容;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通过学习把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和民族团结的维护化作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奋斗的远 大志向,自觉把个人今天的成长进步同祖国明天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和睦大家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之间总是朝着相互依存、团结互助方向发展的.但是,由于受诸多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学生当中,有少部分人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民族观,还存在一些错误思想和模糊认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民族观。
二、回顾马克思主义“五观” 的内容
祖国观 民族观 宗教观 历史观 文化观
三、教师讲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与纲领政策构建成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制定民族法规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四、学习了解有关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特别是党中央对新疆的惠民政策。讲解民族团结模范的故事。
大爱无疆 爱心妈妈阿尼帕
五、教师小结:
是党和国家加强民族工作和致力于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客观需要。作为学生要成为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中坚力量,就要以坚实的思想、正确的理论充实他们,并使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