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国环境审计风险讲解[合集]

时间:2019-05-15 01:57: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我国环境审计风险讲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我国环境审计风险讲解》。

第一篇:2.我国环境审计风险讲解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我国环境审计风险

摘 要:在我国,审计活动已有着一定的发展历史。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伴随了环境、生态的破坏问题,于是保护生态环境,变为主流话题。环境审计工作作为保护环境的一个关键因素,虽然有其严格有序的操作步骤,但同其他审计一样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审计风险。

关键词:环境审计,审计风险,我国现状

Abstract: In our country, the audit activity already has certain development history.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inevitably accompanied by the environment, ecological damage, so the prot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ecome the main topic.Environmental audit is a key factor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despite its strict and orderly operation steps, but the same as other audit will exist certain audit risk.Key words: environmental audit,audit risk,pres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前 言

在经济效益不断增加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正在用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方式,来发展经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后代的生存有直接的影响。在加强环境监管的措施条件下,环境审计这一名词得以生成。通过环境审计,发挥环保组织、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工具的作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和降低自然资源的耗用量,从而保护环境。

为了实现环境的保护,我国对此也提出了相关意见,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但是,这一切都将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面对我国的国情与现在的发展状况,实施起来也会是复杂而缓慢的。所以,环境审计,又被称为绿色环境审计将会变得尤为重要,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恶化的环境问题的约束。面对全球资源短缺,生态污染破坏,我们更加明白和需要环境审计工作的支持。在我国,环境问题面临着很大的审计风险,环境审计需要企业、政府和国家,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共同的执行与控制。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一、环境审计风险概述

(一)环境审计及审计风险的含义

1、环境审计的含义

“环境审计一种针对环境进行监督,检查及评价的工作活动,是为了实施责任的同时使得被审计主题履行其经济义务,审计主体包括政府相关机构、企业内部设立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根据国家制定的有关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为依据。”[1]审计对象是政府机关和企业,其目的是检查政府机关和企业在工作中,对环境保护采取的应对方式,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得出的审计结果,及时通知委托的政府机关或者企业。

2、审计风险的含义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财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误的可能性,审计人员未经审计。”[2]其实,审计风险就是在审计过程中,没有被审计人员查出或者遗漏掉的风险的存在,使得审计工作从而出现相当大的错误。所以,审计风险的产生,一部分来自于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他们对于审计中存在的风险的评价与估量,是审计中的第一步工作,也是风险检查与控制的第一步工作,审计评价与估量的结果,对于审计风险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所谓“重大风险”的错误,是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显著误差的可能性。“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列公式来表式: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3]

(二)研究我国环境审计风险的意义

1、我国提过的观点

目前,对于我国现阶段环境审计风险工作的发展,主要总结出了两个方面的观点:第一个是 “余先仕认为:环境审计风险是由于环境审计所处的内外环境和被审计对象存在种种不确定因素, 造成境审计结果与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相偏离, 而使环境审计机构和人员利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4]第二个是“海南省审计学会课题组认为,环境审计风险包括两方面: 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独立环境报告,不能正确地反映其与环境有关的财务信息, 审计人员却认为已经正确地反映;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和独立环境报告已经正确地反映其与环境有关的财务信息, 而审计人员却没有正确地反映, 并据以可能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甚至做出错误审计结论。”[5]

[1][2] 李会平,《环境审计问题研究》,《统计与管理》,2011年

赵巧,《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对审计收费影响的实证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 [3] 刘瀛蔚,《浅析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商情》,2013年 [4] 王靖,《环境社会学的学科定位和理论视角》,《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年 [5] 刘长翠,《环境审计风险的理论定位: 一个全新的视角》,《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年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2、我国对环境审计风险的定义

所谓环境审计风险,简单来说就是环境审计和审计风险的总和。在我国,已经开始重视环境审计风险,作为审计中的中的一块重要部分。对于相关的审计工作,要求审计人员开始了解相关环境问题,学习有关环境理论的相关知识,明确环境审计的重要性。因此,对于环境审计风险的概念,不仅包括审计结果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结果,还会导致损失,并且还需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自身风险和控制风险,也包含环境管理风险,容易导致公司不具备偿还债务或破产的审计人员带来的风险。其实,所说的审计人员作为风险评估的条件,都属于环境审计风险所涵盖的。只有将环境审计风险控制和降低到符合的范围之内,审计人员的审计意见,才是合理的有效用的。

二、我国环境审计风险的现状及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优势使得紧急快速发展,环境审计的概念也很快进入我们的生活圈与环境中,审计风险就将会发生在任何时间,这将反映在环境审计的各个方面之中。随着我国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幅度推进工作,社会的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一些国家和地区为了盲目的追求经济的增长,忽略了环境保护的问题,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遭到破坏,淡水资源匮乏,水污染状况严重,生物多样性的失衡与丧失等环境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存环境。我国审计机构的初始环境审的研究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尚处于理论探讨的初级阶段,对世界环境审计和审计研究实践的差距也有较大的影响。目前,主要的环境审计工作来源于符合规定的审计要求的,即企业的经济活动有没有适用主要的监督范畴,得以配合和适用于当下可执行可操作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各级环保部门,其他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管理的专项资金,为保护环境,对国家的国际合规,环境政策的政府颁布的审计监督工作,还是刚起步的状态。审计机构通过举办一些大型的环保主题活动,与城市、县经济,环境绩效审计,专项环境审计调查(如河流,湖泊和其他水污染综合治理,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和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建设生态公益林环境效应)。

如今,发现和暴露出部分城市的空气污染物指数仍然很高,未能达到目标。甚至一些企业污染物排放量没有下降,清洁生产和锅炉除尘脱硫建设项目进展缓慢,二氧化硫,烟雾和粉尘排放到大气中的治理效果的影响,排污费征收难以满足环境污染控制的需要。更大的资金缺口,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不到位,项目绩效不充分发挥;实施污水许可证制度不到位。大量排污企业不在环境保护部门的问题,有效监督的问题,引起了当地政府和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有关部门的关注,鼓励他们采取措施,整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总而言之,我国的环境审计工作才处在初步发展的阶段,由于环境审计的制约和推动作用不明显。

(一)审计人员存在的问题

1、审计人员自身素质

环境审计如同寻常的审计一般,首先需要通过学习、实践培养的工作素质,还应强调审计人员具备的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这些素质,是作为一名审计人员在从事审计的活动必须具备的条件素质。以政治素质为主体,目前我国发展环境审计工作主要是由于国家审计,而国家审计收费具有行政责任,因此审计人员必须从国家的政治立场出发做执行工作,因而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是做好审计工作的基本。道德素质应具有客观、公正、独立的实践,必须强调审计人员的道德品质。身心素质是指审计人员必须有足够的精力和体力来完成的其工作,而且心理素质要健康,能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至于业务质量,则应该是质量比较的核心,因为如果没有高质量的业务,和其他高质量是很难的做法,环境审计质量可以想象的到了。其次,审计人员还需要有仔细观察事物,以及清楚的判断是非的思维,也是自身素质的体现。

2、专业知识的人力资源匮乏

审核工作是一个小组的群体工作。因此,审计风险,从人员的角度对审计的主要因素,这不仅体现了审计人员的个人素质,而且是整个审计工作小组知识结构体系的表现。环境审计工作,不仅是需要审计人员会计、审计和环境方面的知识,而且需要宏观管理、法律和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所以说,一个人不可能精通所有涉及的知识。因此,这就需要一个科学和合理的去分配各类工作,使有限的审计人员人员达到最合理的工作分配,从而满足环境审计工作的需要。目前,总体而言,环境审计人力资源的投入不足是比较突出的,而环境审计项目任务的艰巨性,审计对象是非常复杂和特殊的,可以借鉴的经验,审计往往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因此,审计的广泛工作,相应于使环境审计风险的概率增加。果开展环境审计工作时,审计人员自身没有良好的素质,审计的人力资源就明显脱节。人员素质和人力资源都得不到保障,就是变相的从侧面加剧了环境审计风险。

3、管理水平的有限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审计规模的不断扩大,在进行审计工作时,我不仅是手动计算和翻阅资料,现代更多的是利用计算机加以分析和测算数据,对于计算机的管理与使用,也直接影响到了审计工作的质量。我国的环境审计工作已经初步的应用到审计工作中,除了要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和审计的人力资源以外,关于审计的管理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因素。首先,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经验,看看他们对于环境审计工作的管理与协调安排,结合先进的思想理念,同时找出我们审计管理工作的不足,运用先进的科学与数学分析,提高管理的技术水平,指出管理的优缺点,从而提高管理的工作质量。审计的管理水平对环境审计风险的产生具有一定的作用。良好的审计管理水平,可以降低管理中不必要的经济支出,可以缩小审计范围节省重复审计的时间浪费,可以更高效率的找出风险的存在,从而做出良好的应对方法。这就是所指的审计技术管理水平。

(二)审计对象存在的问题

1、被审计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

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程度,也在一定因素的影响环境审计风险。无论是大小企业,都应该根据自己单位的具体情况,对企业内部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机制。对于一项工作的开展,比如:购入的材料环保系数,产生污染的排放程度是否符合了国家的标准,是否按国家标准处理和排放,企业负责人在签字同意项目实施之前,有没有对相关问题进行检查和确认,这都是企业内部应该执行的。材料购买不符合环保的,污水排放不符合国际要求的,企业负责人应该拒绝签字批准,严格把关内部控制。利用真确有效的手段,减少不合规现象的产生,使企业的每个员工每个领导重视环境问题,学会拒绝舞弊行为,采取措施,使得内部控制从内部降低环境审计风险。

2、环境审计对象形式的多样化

“由于审计对象来自不同的行业,审计形式就会不一样,必然造成审计的多样性,这也是加大审计难度和提高审计风险的因素所在。”[1] “目前,我国政府环境审计,主要围绕:生态建设审计和环境污染治理审计两个方面,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专项资金审计、建设项目审计、环境保护部门审计和环境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审计等。”[2]有时,审计对象应该意识到潜在问题,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如提供不完全或不真实、不正确的审计材料)来寻求利益或达到某种目的。这样的违规行为,一般都是在反审核程序设计中进行的,结合了日益复杂的经济关系,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这样就加大了审核核查难度,甚至不采取重要检查,很难找到线索,即使找到了,如何彻底查彻底排查,只会增加了一项更难的任务。同时,应该意识到,这是一种欺的行为,对环境审计产生不良影响,提高审计风险。

3、审计对象与审计工作的配合

“根据《审计法》规定,被审计单位,应该向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提供相关的文件和资料,主动配合审计的工作,审计对象和审计主体应相互配合,完成审计工作,随着两者 [1][2] 周立群,《关于环境审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

李思敏,《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环境审计研究》,《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年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之间存在在更多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两者受到这些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链式反应就会影响到其他因素,如增加审计时间,增加审计成本,破坏审计计划。”[1]所以,它是环境审计风险产生的更为关键、最基本的决定因素。审计对象和审计人员应当相互配合,在审计工作中,对于审计人员提出疑问的地方,审查对象应该主动提供有关的说明材料,并进行信息的解释。帮助审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判断审计项目的合规性和合理性。审计对象和审计人员能不能进行良好的工作配合,一方面可以及时的找出问题所在,节省审计好用的大量时间,另一方面可以节省重复不必要的审计开支,是否能高效率的找出审计风险。

(三)社会环境存在的问题

1、环境审计的法律制定不完善

随着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我们开始意识到我们对资源的索取,对污染的排放开始影响我们的生存环境。雾霾天越来越多,泥石流越来越严重,海平面不断上升,这些都说明了环境问题的恶化。那么约束的最有力手段,必然是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法律法规的强制性执行。环境审计是以审计机构本身为基础的,我国的法律法规中没有一个可以直接对其进行规范的措施,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规范文件作为参考。在环境审计工作的开展,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与措施,但是工厂附近的河流还是变成了臭水沟,雾霾天数还是很严重。我国虽然已经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但是对于合格的标准有没有同步国际水平,在环境审计开展的时候,有没有严格按照标准审查和执行,法律法规的强制性和约束力有没有起到它真正的作用。只有强有力的法律约束,才能帮助环境审计工作降低其风险。

2、环境审计发展不充分

我国环境审计的开展,还属于初步阶段。首先,国家对于环境审计也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甚至其中,可能还包含着一些没有发现的问题,所以,在法律法规的发展上,还不够充分、严谨和完整。其次,开展的工作涉及的范围不够。目前,虽然我们已经注意到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对空气质量和水资源造成了污染,但是,比如对于土壤的污染,还管理的不是很好。国家虽然又出台垃圾分类回收的要求,可是这些做的并不好,大多数人很难分清我们产生的垃圾属于什么类别,到底是属于可回收可再生资源还是不可回收不可再生资源。很多时候,企业和社会在处理垃圾的时候,还是将他们归在一起,这样垃圾处理的时候,严重造成了突然破环,也会影响到我们的水资源。还有,环境审计的发展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企业总是以经济利益作为首要目标,忽略环境 [1] 周立群,《关于环境审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问题是必然的,这里,一方面要加强对企业负责人的管理,在企业生产和制造时,应使用环保节能的产品,降低使用污染物资源的比例。企业的生产流程是巨大的,如果一个小环境可以改进,那么就会带来不小的收益。另一方面加强内部人员工作管理,工作人员在采购时,应该注意自己购买材料的属性,尽量用可回收可再生资源代替不可回收不可再生资源,这样生产的产品利用率就好提升,从而减少了污染物。当环境审计主体和审计对象都是基础和标准约束体系,环境审计工作才能真正进入运行轨道,才能真正的做到降低环境审计风险。可见,环境审计在很多环节都做的不充分。

3、环境审计的执法效率不高

国家对于环境审计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就是要求大家按照相关标准去约束和实施,然而在执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是否强制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执行的,这也是审计风险存在的问题所在。首先,企业内部负责人在对于一项涉及环境的工作时,在批复文件签字确定可执行时,是否存在舞弊案现象,是否按照国家的标准检查后在进行签字执行的,负责人是否约束了相关的程序流程。另一方面,企业在发现自己有严重污染的情况是,有没有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去利用好内部控制进行自我检查,然后降低污染指数避免环境审计风险。还有,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审计人员对于环境审计的知识是否清晰的掌握了,在审计时能否找出其中的破绽,对于没有达到国家标准的地方是否能公正的提出审计意见。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法律法规对审计风险的约束和控制。

三、如何降低我国的环境审计风险

(一)改善审计人员的审计素质

1、内部审计人员与外部专家集中学习

环境审计相比常规的审计工作而言,不仅,审计人员要掌握常规的理论知识,而且,审计机构应该特别进行审计人员对相关工作的培训。所以,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是相对较高的,可以开展一定时间段内的培训工作,也可以针对某项环境审计工作的开始前,对于参与某项工作的审计人员,可以进行集中培训。还有,比如一些审计人员缺乏对林业项目的相关认识,可能会导致这方面的审计工作不尽如人意,可以建议邀请一些来自林业领域的专家参与到审计工作中,可以在工作的开展时方便进行电话咨询和讨论,也可以邀请有关擅长领域的人士到现场给予工作指导。通过专业的指导和意见,从而也会大大的降低审计人员产生的一部分审计风险的可能性。

2、审计前做好调查事项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环境审计对象的业务经营范围相对来说是比较广泛的。环境审计也是审计的重要部分。在进行审计工作之前,我们应确认好此次工作参加的人员,针对不同的环境审计确定不同的审计人员,确保工作适合相应的人员。对于审计人员的分工也要做到明确,这样使得审计人员好对自己工作的部分进行事前准备。比如:查找水污染的污染物的排放指数,空气污染的指数等等有关数据;收集国家最新的规划政策,法律法规条例。事先的分工、工作调查,可以节省大量的审计时间,也节省了审计的工作量,使审计人员有更多经济监察审计风险的问题。

3、分工明确协调工作

审计工作不单单是一个人在工作,而是一个群组集体的工作,审计结果也就是群组集体工作的劳动成果。在进行一项审计工作的时候,审计工作应该井井有条的分配,确保每一个审计人员都能清楚的明白自己工作的事项、内容,以及自己所从事部分工作队整体的重要性。同时,全组中的审计人员也应该多增加工作上的交流和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方法,这样更有帮助此项审计工作的顺利完成,使得此项审计工作可以完成的更快更好。

(二)、改善审计对象自身的环保意识

1、提高环境效益的重视程度

“随着环境效益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各企业和相关部门应该提高对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的意识,增加对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的项目支出,从而降低企业的环境风险,提高企业的环境效益。”一个企业,如果只看到眼前的一部分经济利益,而忽略了环境效益的影响,必然会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虽然在段时间内,企业会快速的获取经济利益,但是必然会增加自然资源的消耗程度,缩短自然资源的使用时间,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降低环境效益,造成企业后期难以继续发展的困境。因此,企业要站在长期发展的角度来思考自身的利益问题,充分发挥企业环境审计的作用,处理好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长远发展和环境资源的关系,提高环境效益的重视程度,以此来增加环境效益。

2、发挥内部环境审计的作用

环境管理体系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企业的内部控制基本上用来应付上级和相关部门的检查,难以发挥其正确的引导作用。而内部环境审计又包含在环境管理体系的框架之下,但是由于不同的分工,内部环境审计工作又有偏重点。为了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应该制定详细的计划与安排,按计划检查并监督环境管理体系是否正确的运行,发挥内部控制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实际作用。内部环境审计的监督是由第三方完成的,是对  孙凤英,《建立企业环境成本监测预警系统》,《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年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环境管理机构和其他监督机构进行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但不可以相互取代。内部环境审计在本质上是一种内部控制,而内部控制又反过来监督内部环境审计的实施。因此,企业要在本质上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发挥内部环境审计的作用。

3、严控环境审计信息

目前,因为一部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工作展开并不规范,严重阻碍了相关利益者获取有利的环境信息且有损于企业环境审计工作的展开。由此,如果统一以环境报告的形式披露相关环境信息,可以更加地做好环境信息的披露工作,并且能够发挥审计核查和评估的积极作用,针对企业的相关状况提出适合公司具体的审计环境保护意见,加强企业提供的环境信息的可信任度,更有利地使得利益受到保护,监管环境的信息也可以加强信息的有效性和提高信息的可认知性。为了可以让内部环境审计得到良好的发展环境,我们应该开展更多的有效措施如环境宣传和环境指导工作,普及公众环境知识,吸引大家的关注点让公众能够积极加入到内部环境审计的工作中。通过披露环境信息,使公众充分意识到内部环境审计的职责,使公众坚信,内部环境审计可以为他们选择投资与信贷的企业提供重大助力,这样也可以从侧面提醒该公司更要提高环保意识,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应的提高治理环境污染的支出,增强自身的公众形象。一方面,直接的监督到内部环境审计工作;另一方面,内部环境审计工作的发展也是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的有效约束手段。

(三)、提高政府与社会对环境审计的重视

1、加强政府环境审计的职能

“坚持政府的环境审计机构,是我国环境审计的主体。明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和政府环境审计机构的职责,行政主管部门对于环境保护的职责有:负责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政策,规划和起草法律法规;负责协调和监督管理的主要环境污染造成的影响;负责防止污染环境对于神态破罐的指导和管理工作。”[1]审计机构在环境审计责任是:资源审查的政策和法规对环境保护和实施战略规划的实施,检查资源环境保护资金的收集,分配,使用和管理,检查资源环境相关的项目建设和经营的影响;受审核单位的监督,评价,检查环境管理。显然,政府审计机构是独立的环保部门进行审计监督的行为,各个环境保护部门是在处在被审计单位职责的角度,所以,政府的环境审计机构必然是我国环境审计的主体。然而,为了加强环境审计工作,有必要与环保部门合作,一同参与审计的工作,坚持我国环境审计以政府审计为主。从经济的受托责任程度来看,环保资金,一般都是用来环境保护的项目建设工程,并且大多数的基金来源依旧是依靠国家拨付的款项,国 [1] 潘媛,《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环境审计》,《现代企业》,2013年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家更加有权利了解此项专项资金的使用去向和用途。同样,国外先进的环境审计风险理论一般也都是以政府环境审计作为其审计的主体。以政府环境审计为主导地位,从我国的具体国情考虑,与国外发达先进的环境审计风险理论相靠拢,并将我国的政府环境审计水平达到的国际的审计标准。环境审计有很大的责任和权限,环境审计不受到其他机关,公共利益和个人干预,审计实施的结果是强而有力的,这样才能使得审计结果更加公正、客观的表现出来。从我国的环境审计的内容来看,我国的环境审计相关联的方面是相当宽广的,所以开展审计的规模也是相对较大的,时间较长的。开展环境审计风险的相关工作之前要确认其人力,资金是否做够进行此项审计工作,于是,国家的资金提供就给予了坚实的基础,帮助审计工作快速的查找相关的资料,使得审计工作在合理的支出范围内及时的周转到资金,不需要因为资金不足而过分担心和忧虑,而注册会计师和企业内部审计对于资金的使用,是受到很大的限制,与之是无法比较的。

2、规范环境审计体系

规范环境审计体系,要提高到法律法规的程度,从立法的角度对环境审计进行约束。首先,应该根据我国的国情,有关部门参考国外优秀的环境审计体系,制定出符合我国现有国情的环境审计体系。其次,通过社交网络和新闻媒体,加大环境效益的宣传力度,让社会公众了解环境审计,参与到环境审计体系中去。然后,从实际出发,提高环境效益,加大对环境审计的监督力度,对违反环境标准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最后,企业应该制定一套完善的环境审计体系,在每年的财务报表中对环境效益进行批注,并将环境审计的结果予以公示。通过上述的四个步骤,不仅使国家政府和相关部门将环境体系提高到了法律的程度,还使企业提高了环境效益,更使社会公众提高了对环境审计的关注程度。这样一来,规范的环境审计制度就不会停留在理论程度,而是真真切切的落实到了工作中去。随着审计体系的规范,从而强化审计工作,降低环境审计风险。

3、加强环境审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环境审计环境法律、法规政策的合理性,有助于制定更科学合理的环境规划,环境投资项目的经济的有效性,以改善投资环境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对企业负责人,进行相关业务审计工作,审计机构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应以环境责任履行作为检查的关键要素,坚持经济利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认真审查在环境目标责任履行过程中的领导者是否胜任其职责。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很早就意识到了环境污染的问题,并且很早就对此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相比于这些发达的国家,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观念还是相对落后的。我们总着眼于眼前的利益,把经济的发展看的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高于一切。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环境污染的问题,并且感受到环境污染造成的巨大经济后果,为利益而破坏环境,最终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们可以阅读查看国外先进的环境审计思维和理论,研究他们成功的环境审计案例分析,结合我国具体环境现象和国家实力条件,给出新的环境审计意见。这样,有助于我国对于环境审计法律法规的完善,有助于审计人员对环境审计风险的分析评价,有助于企业和社会重视环境审计从自身缺点从而改正不足之处。国际间环境审计合作与交流,也同样是一个互帮互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

结论:目前,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话题,不光是中国,各个国家都相关的重视。环境审计风险是由于经济发展产生的新的审计问题,需要各个国家、机构和组织共同协作,运用科学方法建立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进行有效的应对和控制风险。这是一项工作量大且复杂的问题,因为各个国家有不同的环境审计风险经历就会存在不同的环境审计风险问题,各个国家有自己拿手应对处理的部分,也有处理不完善的部分。我国在应对本国环境审计风险的同时,应主动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这样才能更快的学习到先进的理论思想和有效的技术处理方式。如果我们想更好更快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我们不仅要维护好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更应该管理好社会的生态环境资源。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找出经济对环境存在的问题,做好应对解决的方法,真正的控制好环境审计风险,让我国经济得以更好更快的发展。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周泽红:《环境审计风险》,《审计理论与实践》,2013.12,第一版。

[2]盛永志:《基于“双责任主体”的环境审计风险研究》,哈尔滨商业大学会计学院,2013.10。[3]韩海芹:《环境审计风险应对的策略浅析》,《经济视点》,2011.11。

[4]周允征:《我国环境审计风险模型应用初探》,《我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年。[5]邵丽,李雪:《环境审计风险研究:回顾与展望》,《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年会暨理论研讨会》,2012。

[6]马春英:《试论我国环境审计风险模型的构建及应用》,《财经问题研究》,2011,第8期。

[7] 王德元:《加强环境审计推动和谐发展》,《工业审计与会计》,2009,3。[8]张红轶,张芳梅:《煤炭企业环境审计风险探析》,《国际商务财会》,2012.12。[9]邵丽:《政府环境审计风险成因及应对》,《财会通讯》,2010年,第1期。[10] 刘家义:《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中国社会科学》,2012。

[11] 杨智斌,曾先峰:《中国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研究综述》,《经济地理》,2010.[12]李明辉,张艳:《国外环境审计研究述评》,《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年,第4期。[13]高志远:《节能减排环境审计研究》,《会计之友》,2009年,第11期。

[14] 宋莎莎,华文健:《基于云南滇池水污染治理的环境审计方法[J]》,《合作经济与科技》,74-75,2011。

[15]余雁:《浅谈我国环境审计面临的问题及策略分析》,《会计之友》,2012年,第1期。[16] 黄溶冰,赵谦:《环境审计在太湖水污染治理中的实现机制与路径创新[J]》,《中国软科学》,66-73,2010。

[17] 伍金条,吴周平:《农业与资源环境审计服务都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几点思考[J] 》,《审计与理财》,17-18,2010。

[18]耿建新,牛红军:《关于制定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准则的建议和设想》,《审计研究》,2007,4。

[19] 李芳:《渭河流域治理环境绩效审计模式探讨[J]》,《现代审计与经济》,16-18,2011。[20]土建华:《环境审计在我国的应用》,《航天财会》,2010,1。

[21]Klaus Jennewein: The New Era of Intangible Assets :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ntributions to Management Science, 2005, 1-21。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22]Stephen H.Penman: Accounting for Intangible Assets: There is Also an Income Statement,2009 Vol.3。

[23]Choida Jamtsho: Environmental audit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government auditing,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August 2005。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致 谢

转眼之间,我已经是一名大四的学生,课程少了,更多的时间开始转向实习工作。回想起早晚自习、上课奔教室,每一个画面都历历在目,校园里的每一次欢声笑语仿佛也都在耳边。

从最初论文题目的选点,到现在论文的定稿,答辩工作陆陆续续的准备着。非常改写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赵华老师。从我选定题目之后,帮助我拟定大纲,给我论文具体的研究与学习的方向,然后我通过网站搜寻资料开始完成论文。赵老师不仅细心而且耐心,利用课件和自己的休息时间,帮我指导论文,还帮我指出格式、引用等小问题。论文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完成,但同时我收获了很多知识。我非常感谢赵老师给予我的帮助与指导,相信在工作中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一定可以很好的应对和处理。

离开校园,回到我熟悉的家乡,找一份像样的工作。感谢我的父母,一直陪伴、鼓励和帮助我。你们不仅给我资金支持学习,还一直关心着我的我的成长学习道路,马上我就要毕业了,我一定会好好工作报答你们。

最后,谢谢所有老师,同学和一直陪伴我的父母,我会好好工作,不会辜负你们的希望!

第二篇:我国环境风险到底有多大

突发环境事件频发,化工石化企业大多沿江沿河沿海分布

我国环境风险有多大?

中国环境报记者 郭薇 见习记者 李莹

2010年7月28日晚,洪水将吉林省永吉县经济开发区新亚强化工厂7000多个化学品原料桶冲入松花江中;就在当天上午,1800多公里之外的南京市发生了化工厂管道爆炸;12天前,大连市输油管线爆炸,并引发原油泄漏;15天前,福建紫金矿业紫金山铜矿湿法厂发生废水渗漏事故,造成汀江部分水域严重污染„„这一连串的突发环境事件引起公众广泛关注,我们是否已进入环境突发事件高发期?这些事件的发生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我国面临多大的环境风险,需要采取哪些措施防患于未然?带着同样的问题,记者走访了相关部门和专家。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关于我国环境风险现状及管理对策的研究表明,我国现阶段已基本进入工业化中期,未来正在向工业化后期过渡,加之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长模式,我国重化工行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将进一步扩大,因此,重特大突发环境事故发生的几率将进一步增大。考虑到投资规模与行业集聚效应的影响,环境事故的可预见后果将影响巨大,环境问题引起突发性社会群体性事件的风险将有所增加,环境风险不容忽视。

环境保护部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毛剑英告诉记者,突发环境事件频发不仅暴露出我国面临的污染严重、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还暴露出环境风险加剧、环境安全隐患集聚等突出问题。

化工石化产业布局隐患何在?

化工石化行业的规划布局一直是人们质疑的重点。2009年,国务院公布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一《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了要“优化产业布局”,而其趋势就是向沿海集中。

事实上,近10年来,沿海省份早已将化工业作为拉动增长的重要手段。大连“7·16”事故发生地大孤山经济区,就在油管爆炸前一天的7月15日,在大孤山经济区投资推介会上,有107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高达312亿元。

中国内地的沿江、沿河地带,同样也是重化工业项目的重点布局地带。江苏省是化工大省,从南京到南通,沿江各市都选择重化工作为沿江大开发的主打产业。江苏省人大代表王梅芳指出,沿江化工企业严重威胁着长江供水安全。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调查,上海、南京、武汉等21个城市的790公里江段中,已形成560公里的污染带,并向城市下游转移,而化工污水排放量巨大是长江水质恶化的原因之一。

王梅芳说,我们几乎所有的化工园区都是沿着长江岸线布局的。太湖蓝藻事件以后,现在几乎沿江各个市的水源口已经全部落户到长江。沿江各市排污口在长江,取水口也在长江,长江既是下水道、又是水源地。我们的备用水源也都在长江里面,现有水源和备用水源都在同一水系,上下游相差仅几公里,如果一个水源出现了问题,另一个水源名义上叫备用,实际上是备而无用。

化工石化企业的建设都集中在沿海和沿江沿河地区,这种布局存在多大环境风险?对这个问题,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院长、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会长顾宗勤认为,化工行业大都布局在沿海和大江大河边上,这不是中国的独特发明,世界都是如此。包括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他们的布点也都在沿江沿海。为什么要这样布局?原因之一,交通运输方便,因为石油化学工业是大宗产品,吞吐量非常大,靠近沿江沿海,运输起来成本就很低。原因之二,沿江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市场用户也在这一带。在美国的墨西哥湾一带,乙烯产能占到了95%,在莱茵河沿线,全部是石油化学工业。这种布局,从我们这个行业看没有错,世界的趋势就是如此。现在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我国的化工企业老出事?说到底,问题出在管理上。

他告诉记者,原国家经贸委在长江的调查发现,沿江全是小点,从宜昌下来,中游有上万个点。

长江水利委员会的数据显示,全国21326家化工企业中,位于长江沿岸的有近万家。目前,长江流域正在建设或规划的化工园区就有20多个。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把石油、化工等列为主导产业的就有8个。四川省泸州市在60多千米长的长江沿线上规划建设了纳溪、合江等4个化工园区,主要发展煤化工、精细化工、医药化工等,要力争将泸州建成西部化工城;重庆市利用天然气资源在位于三峡库区的长寿、万州、涪陵发展天然气化工;武汉化工发展区计划依托葛化集团,以化工新材料为主,以新领域精细化工为辅,利用良好的水域建港条件和北湖新城的发展,建设化工型港口城镇;江苏省沿江6个市区、15个沿江县(市),几乎每个市都有化工园。

环渤海地区沿海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技术负责人刘毅说,如果整个环渤海地区的石化项目集中在一两个区域内,无可厚非,美国的休斯敦石油化工基地,规模比我们任何一个基地都大,但是美国全国就一两个石化基地,集中布局。而我们很多地方石化项目的规模都增长得很快,这就不是集中的发展,就变成分散的发展。

国家海洋局公布的《2009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也警示,辽东湾、莱州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水域等局部海域污染严重,而这些海域附近正密布着近年建成的大小化工园区。

顾宗勤说,沿江沿海不是不能布点,关键是应该科学布局。现在是东一个点西一个点,有些是落后技术甚至淘汰技术,这就有问题。点越多,污染的面越宽,这样一来,长江黄河就难以承受,一旦出现事故就不得了。

因为,大江大河既是航运通道,又是主要饮用水水源地,很多城市都是引长江水。现在,有些生产使用剧毒物质的企业还布局在长江边上,例如铬盐,氰化钠,这些剧毒物质企业布局在沿江沿海就是大问题。

在环境管理方面,顾宗勤认为,大的化工园区就会做得比较好。化工企业在一起,废水废渣可以集中处理。因此,集聚发展是化工行业一个发展趋势。这一点跟国外一样,要搞园区化建设。

但是,顾宗勤告诉记者,现在国内的园区也走样。我们的园区搞得太小太多太滥。有的地方一个县甚至要搞好几个园区,为了发展地方经济,甚至一个乡也要搞一个园区。说到底这又是一个规划管理的问题。从发展方向看,还是要集聚式发展、园区式发展。现在大部分的项目都是地方批,这就需要当地政府的把关,有些地方领导把环境看成是公共的,赚钱是自己的,政绩是自己的,认识问题是规划布局乱象的根源。现在环保形势很严峻,不是问题解决不了,就看大家认真不认真。

何以频频陷入化工围城境地?

大连石油管道爆炸事故后,不少批评都指向了石化厂的位置。有数字显示,目前全国有约6000家化工企业位于城市的主城区里,其中有很多都是大型企业。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城市规划缺乏远见性和全局性。2004年4月,因氯气泄漏引起轩然大波的重庆天原化工总厂成立于1939年,是中国最早的氯碱企业。当年在重庆建厂之时,厂区位于主城区之外,远离居民区。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厂区四周也迅速开发,城市化越来越快,许多居民小区和学校、商场等不断兴起,天原化工总厂所在的地方也渐渐变成了主城区。而由于近年来城市的大规模扩张,原本较为偏僻的南京塑料四厂厂址所在地逐渐成了人口聚集区。

2006年,原国家环保总局曾在调查中指出,全国7555个化工石化建设项目中,81%布局在江河水域、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45%为重大风险源。

顾宗勤说,大部分化工企业原来多是建在一片荒地,但过不了几年,周围就全都是老百姓了。化工厂周围,从小商小贩的小摊点、小棚子,逐步发展到建房子、建居民区,最后企业只得搬家,周围成为了居民区。企业陷入了工业带动城市和社会的发展,但反过来城市和社会的发展又赶走工业的怪圈。大连化工就被赶了3次。化工企业对此也是一肚子苦水,搬一次家,很多的化工设备就不能再用,几十个亿就没有了。他说,我们国家的这种情况在国外没有,国外的化工企业相对较大,小企业很少,政府对化工企业周边都已经规划好了,企业周围留有隔离带,在化工厂旁边,不准建房子,按照预先规划好的规程,只有在隔离带外,才能够建其他建筑,一旦有企业或居民区进入隔离带建房,当地政府就会立刻出来制止。但是,我们国家这些问题没有人管,表面上看是对小商小贩、小棚子管不过来,管不住,本质上是对规划的执行问题,地方政府对违反规划的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过去30年的城市化进程,让曾经与城市有一定距离的化工项目和城市居民渐行渐近。随之而来的,是与日俱增的环境风险。这些与人“混居”的工厂,被形容为城市中的“定时炸弹”。

各地解决人厂混居的办法几乎千篇一律地走将厂搬迁的路径。但很多地方旧的人厂混居问题解决了,新的“定时炸弹”又出现了。如果不从根本上想办法,搬迁可能会永无休止。

苏州市民家喻户晓的“苏化厂”,经营近半个世纪后搬走,但其曾经占有的土地却因遗留大量“毒土”无人问津。清偿“历史遗债”代价极大,如果城市规划依然无视人们的需求,继续不经严肃规划就上马项目、出了问题用转移人口、关闭企业来“扑火”,这样的故事还将继续在未来上演。

搬迁企业的代价也是极为沉重的,小至一家化工企业、大至城市旁边的“化工城”,论及搬迁,都注定是个“牵一发动全身”的事。

2007年官方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全国有25个省份的城市周边均存在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要求的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需要搬迁企业达236家。有关专家指出,城市整体功能分区和行业长远发展规划,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发展和化工企业扩张间的矛盾——但更重要的前提是,这个问题必须被真正重视起来。

巨大环境风险该怎么管理防范?

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风险,有关部门需要采取哪些应对措施?毛剑英告诉记者,环境风险源管理是做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推动环境应急管理从被动、滞后的方式向全过程管理的重要手段。

2010年2月,环境保护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国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及化学品检查工作的通知》,决定自2010年5月起,用两年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检查石油加工、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三大类10中类35小类的行业企业环境风险源及防治情况。8月,环境保护部召开2010年沿江沿河化工石化企业环境污染隐患排查整治视频会议,彻查环境污染隐患,确保环境安全。

当前防范突发环境事件的措施中,一个普遍的做法是制定环境风险预警和应急预案。有关专家指出,各地的环境风险预警和应急预案虽然都建立了,但这些预警预案都是各自独立的,缺乏相互联系和统一协调。一旦事故发生,上下游之间很难做到上下联动,协同配合,及时快速施救。因此,完善环境风险防范机制,加强上下游应急机制的统一协调性,已成为当前大江大河石化产业带及上下游城市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另据了解,在长江沿线这条庞大的石化产业带上,石化企业所生产的化工产品门类众多,生产过程中生产原料涉及的危化品品种多、数量大,但目前还没有一个专门的安全生产信息服务网络来提供沿江石化产业带所生产的危化品品种、如何防范等多方面的信息服务。另外环境安全防范疏忽比较典型的表现是,长江沿线多数中小企业甚至是一些大的石化企业的老装置普遍缺乏出现事故后的防止污染外泄装置,事故一旦发生,污染也就在所难免了。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认为,考虑到环境风险,原则上应将化工企业放在城市的下风下水区,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避免整个城市的水源和空气被污染。“而且,万一出现管道泄漏,不能让泄漏范围蔓延出去,要有安全防护措施。”杨保军说。

对于当前化工企业应急处理中存在的问题,顾宗勤认为,化工企业有其特殊性,不能用社会上的应急措施来对付化工安全生产问题。什么事故该怎么处理,化工和其他的方案不一样,如果事故处理人员连化学特性都弄不清楚,还怎么搞应急呢?

他说,针对不同的化学应急问题,必须有专门研究这类问题的专家,研究应急处理工作,收集各种化学应急问题。俄罗斯有个紧急情况部,美国专门有个危险化学品处理局,有2000多人。我国也要加大力度,建立完善专家库。

第三篇:审计风险

一、内部审计概述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审计在维护秩序、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指部门或单位内部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照律、法规、政策、程序和方法,对本部门、本单位的收支及其经济活动进行审核,查明其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并提出建议和意见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内部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告事实上存在重大错报、漏报,或者企业经营上存在的弊端,或内控制度存在重大漏洞缺陷,内部审计人员经过审计未能发现或失察,而提出不正确或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审计对象及其相关方面遭受损失或损害,并由此引起审计主体承担责任的风险。为了有效地防范和避免审计风险,应对内部审计风险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深入研究,从而保证内部审计事业健康发展。

二、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

(一)内部审计的主观风险

1、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相对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设机构,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为本单位实现经营目标服务。因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如外部审计,不可避免地受本单位的利益限制。内部审计的组织形式也反映出其独立性的弱化,有的单位把审计机构设在财务部门中,有的把审计机构和监察部门合并在一起,有的单位由分管钱财物资及账目的人员兼任审计岗位,有的单位领导既领导财会工作,又领导审计工作。因此,企业的内部审计很难站在客观、公允的立场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

2、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能适应目前的工作需要。审计人员的素质包括思想素质、职业素质、业务技能素质、工作态度及素质,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像专业的审计人员那么高,很难客观地做出公正和无偏见的判断;另外,内部审计人员配备普遍不足,有的人员缺乏专业培训,人数也难以满足审计业务的需要。同时,相当一部分审计人员改革创新意识比较弱,审计理念还停留在传统审计上,大局意识和风险意识不强。

3、内部审计程序和方法本身隐含的审计风险。许多企业内部不完善,如审计机构缺少事前的审计计划,事中的审计程序和报告前的审计复核,审计工作底稿不完整,一般只记录审计问题事项,而未记录审计人员认为正确的审计事项,使得审计复核、控制无从入手,这都使内部审计质量得不到保证,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二)内部的客观风险

1、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内部审计目前只有20世纪八十年代审计署颁布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1989年制定,2003年修订),法律级次明显偏低,可操作性差,存在着滞后现象。这样,内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只有依据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审计结论的权威性和正确性,因而大大增加了。

2、审计对象的复杂及审计范围的扩展,加大了内审风险。现代组织由于经营规模的扩大,经营业务的日趋复杂,使得内审对象的范围逐步扩展,为内部审计带来了更多的困难。这里差错和虚假的资料掺杂其中,失察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内部审计业务也已不再局限于收支审计,还包括责任审计、内审业务的拓展、使审计人员承担更多责任和风险。

3、企业的外部导致的审计风险。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及国际化程度的加深,使企业经营环境变得日趋复杂,企业经营风险也大大增加。经营风险的存在往往引发更大的审计风险,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加剧审计风险的产生。

第四篇:环境审计

浅议环境审计对现当代社会的影响及建议

摘要:当前自然环境是我们人类以此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现代社会也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的研究和保护,所以环境审计在现当代社会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正确处理环境和人类的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路线。

关键字:环境审计,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现代社会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对环境的保护,环境保护被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我国环境会计从90年代初才开始引起重视,具体时间从2003年开始启动,1994年9月颁布的《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中国二十一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明确地提出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在实际工作中,我国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该战略方针,实行了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为原则的各项环境保护政策,坚持把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不断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使环境保护与各项建设事业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目前研究和探索环境审计,是我国广大审计人员的重大任务。广义地说,环境审计是对环境管理的某些方面进行检查,检验和核实。“环境审计”是一种管理工具,它对于环境组织、环境管理和仪器设备是否发挥作用进行系统的、文化的、定期的和客观的评价,其目的在于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帮助保护环境:一是简化环境活动的管理,对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系统以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监督;二是评定公司政策与环境要求的一致性,公司政策要满足环境管理的要求。

一、开展环境审计的必要性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而审计的本质在于对经济活动的监督,这就使得审计进入环境管理领域成为必然。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环保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以及环境管理领域的不断拓宽,不断改革和完善环境管理手段和方法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环境管理发展的需要。为了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客观上要求必须强化环保投资的监督机制,以提高环保投资效益,促进环保事业的健康发展,确保环境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环境审计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环境管理手段,它作为一项加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新机制,为各方面环境信息的需求者提供系统的、确定的、周期性的和客观的鉴证意见,在环境管理方面发挥监督作用。从1996年开始,我国审计理论界和环境管理部门相继组织了多次有关环境审计的研讨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审计环境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的转移而转移的,它本身的客观存在的,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是两权分离的,是条件下出现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审计因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发生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所以也因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发展而发展的。审计环境对审计工作也具有很重要的影响,与之相关的如,审计的独立性,审计工作的质量,审计证据、合理的职业谨慎、公允反映、独立性,审计方法,审计人员的道德行为等都会受审计环境的严重制约,一个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业务技能的审计师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它的可信程度一定高于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审计报告。环境审计主要是由于社会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对因为环境污染引起的,越来越突出的环境负面效应而感到强烈的不满,要求政府履行环境保护责任的压力下产生和发展出来的,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环境管理是由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具体承担的,它们履行环境管理责任的情况如何,需要审计部门来鉴证。作为社会控制机构之一的审计,是在更高一个层次上承担着环境管理工作,是对环境法规的遵循和环境管理系统运行的充分有效性进行评价的一种方式,最终目标是促进社会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了专门对环境保护状况的审计监督,就等于在最关键的部位设置了一道关卡,即从资金的支出与使用效果方面来考核国家、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效果。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这是必须要做的重要工作。从经济学的原理来分析,环境审计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也可得到验证。

二、开展环境审计的目标

环境审计目标就是环境审计行为活动所要达到的理想境地或状态。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寂静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不仅包括资产的真是、合法、有效,同时也包括环境责任,即对环境大鬼的遵守、寂静活动对环境所构成的影响以及环境管理活动的有效性,这样才能全面反映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促进国家完善环境理发和提高各级环保部门的执法水平。审计部门作为独立的第三者,可以通过环境审计促进国家有关环保法律和政策的全面有效执行,同时能及时揭示和反映环保法规制定和执行上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国家完善环保理发和提高执法水平。促进被审计单位的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审计机关通过开展环境审计,检查被审计单位或项目对国家环境政策的遵守情况,环境保护资金的缴纳和使用情况,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进而促进环境保护工作从基层做起。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环境,确保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保护法”,国务院发布的“征收排污崭行办法”等等。地方政府也纷纷制定一些排污收费和罚款管理方法,以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这一系列法律由各地的环保管理部门贯彻执行,实施专业性的监督管理。

促进完善环境保护管理监督体系和落实环保措施。为了使环境保护工作法制化,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颁发了一系列环境和资源保护法律,初步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其目标是促进落实环保措施,并评价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促进环保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全民、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十分重要,使全社会知道,地球只有一个,要珍惜地球上的每一种资源。

三、目前环境审计国内外开展的现状

国际审计组织鼓励各最高审计机关在行使审计职责时,对环境问题进行考虑。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工作中,重视审计独立监督,评价职能的参与,尤其是国家审计职能参与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工作。许多国家已成功地制定了相关的环境审计的法律,法规和审计规范,建立了相应的环境审计部门,培养了许多专职环境审计人员,环境审计已经成为当前许多国家共同关注予以实施的一项崭新的工作。

现阶段我国的环境审计才刚刚起步,环境审计目前处于探索阶段,在审计对象上,一环境保护资金为主;在审计类型上,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在审计内容上,受上述审计对象和审计类型的影响,目前我国政府环境审计主要包括对环境保护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的审计,对环境保护投资项目的审计,对环境保护制度的合理。1995年在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开罗会议上,我国审计署在提交的会议议论文中对环境审计的作用、责任、技术、和方法上进行了具体阐述。此后,我国审计署学会在1997年《审计研究》期刊上,通过举办环境审计研究专题对环境审计的理论研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1998年6月,最高审计机关早是厦门组织召开了中国环境审计学术讨论会,就审计的定义,目的,范围,依据,主要内容及重点,理论与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研讨。2000年11月6日我国颁布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2年11月,中国审计学会再次在北京召开环境审计研讨会,对环境审计的本质和规律进行了探讨。2005年3月28日在武夷山召开的亚洲审计组织环境审计研讨会暨环境审计委员会工作会议。

我国目前环境审计关注的重点领域主要是国家环境保护投资的重点地域,如“三河三湖”、“两控区”、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等,除常规审计方法外,环境审计可以采取结果导向分析和问题导向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调查问卷、询问座谈、延伸跟踪等审计方法。重点城市排污费审计,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审计,退耕还林试点工程资金审计等。各级地方审计机关也针对当地环境保护的特点,开展了一些环境审计或调查。

四、注册会计师在环境审计中的作用

注册会计师审计或者民间审计,作为中介组织以“第三者”的身份,独立、客观、公正地从事环境审计服务活动。“监督鉴证评价论”观点认为,各审计主体应通过履行各自的审计职能来实现环境审计的目标。“审计环境起点论”观点认为,审计环境是对审计有影响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从审计实践中产生。

注册会计师有很强的独立性。审计按不同的主体划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当然,注册会计师是审计监督体系中独立性最强的。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灵魂和生命。独立性的存在使鉴证意见更具有可信性,更有说服力,能够满足各种信息使用者的多种信息需求。,企业管理当局更希望由独立性很强的注册会计师来承担环境审计的任务。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局限性给注册会计师提供了开展环境审计的机会。

所以注册会计师开展环境审计中,我们要发挥注册会计师人数多、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强等优势,克服环境专业知识欠缺、对环境审计认识存在局限性等劣势,从而为日益重要的环境保护问题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环境审计未来的规划

审计部门,特别是国家审计机关,作为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更高的层次上担负对环境监管的监督和再监督责任。基于环境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环境审计的范围也极广,从横向来看,应包括自然、经济、社会这三部分。社会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经济满足社会持续发展需求的能力,及自然满足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的永续能力。包括企业生产环境、居民生活环境、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环境、国家资源开发环境、生态平衡环境诸方面,无明确的时空限制,并逐步向计划生育、绿色食品、环保产业、健康卫生等领域拓展。环保资金征收、管理、使用的完整性、可靠性、合理性、有效性;环保措施、手段、技术的合理性、科学性、经济性以及潜在环境风险评估。交通运输部门、能源供应部门等公用事业单位的服务供给行为;人类作为群体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其他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具体行为和活动。

提高认识,加强宣传。提高人们对环境审计的认识;同时宣传环境保护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使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深入人心,从而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政府倡导、公众参与和市场压力的氛围中,意识到建立良好的环境审计管理体制,自觉开展环境会计和环境审计对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对环境审计进行立法。建立专家储备制度,实现与专业机构、专业部门的合作联动。利用他们的熟悉专业技术知识和法律知识的优势,提高资源环境审计的质量。

总结,目前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环境审计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审计环境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知识经济对传统的会计和审计都发出了挑战,知识和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上的经济。从而对我们的审计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要培养适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审计人员,我们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及时更新知识,培养新的技能

主要参考文献:

[1]蔡春,陈晓媛,环境审计论[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年6月 [2]石爱中,胡继荣,审计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8月

第五篇:关于我国企业环境审计的现状分析

关于我国企业环境审计的现状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成为阻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速的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本文从研究环境审计的基本概念出发,认为基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企业自身发展和审计行业发展的需要,建立属于我国自己的环境审计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达到促使我国更快、更好地开展环境审计,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审计 对策 可持续发展

一、绪论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前,环境问题已然成为制约各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环境审计的开展无疑有利于推动环境保护的进程。就现在的国际形势来讲,我国现在所施行的审计的必要理论知识还不够完善,没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标准来指导审计工作的开展。再加上缺乏专业的环境审计人员等诸多问题,这使得我国的环境审计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

(一)环境审计的概念

作为绿色管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生态环境审计可以被称为资源环境审计,当然绿色审计也是它的一种别称。而在一九九五年首次把环境审计作为审计大会的主题。把绩效性审计、财务审计和合规性审计都归类于环审的范畴。大会认为在环审中应依据每个国家的国情来展开,对于被审计方的环境、管理等有关的经济活动是否真实、规范,必须接受最高审计机关的监督和审查。同时,要对环境管理责任进行评估,揭示其在工作中违反法律规范的行为,促进和加强环境管理的经济监督和鉴定。

(二)环境审计的研究背景

1978年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以来,尤其是在2001年我国被允许并加入WTO以后,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但是这必然衍生出很多的生态问题和资源问题亟待解决。像渤海湾漏油等此类造成水体污染的严重事件,全国大多数地区空气质量不好并长时间出现雾霾现象,森林草原的退化致使土地沙漠化更趋严重,野生动植物种类与数量锐减等等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而环境恶化的趋势也在日益上升、对此政府针对环境治理的支出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三)环境审计的研究意义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区域之间的竞争,各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也逐渐加大,从而带来的环境的恶化程度也愈演愈烈。过去我们国家的经济水平、技术水平还很落后,只能被动的通过“先污染,后治理”的这一恶性模式来发展经济,但是这种模式如今已经成为严重的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一直飞速增长,而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程度也在稳速增长。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是畸形的发展模式,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

在当今资源的节约与环境友好的两型社会下,加强环境审计对于企业规避因环境问题带来的潜在风险、履行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够促进企业的深化改革与技术革新,加强企业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还可以有效的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增强企业的适应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在我国推行环境审计存在的障碍

(一)对我国开展环境审计的认识不足

我们国家长期以来的教育和生活模式致使很大一部分公民可持续循环发展意识薄弱,而在掌握国家发展大方向的政府管理者中也不乏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缺失环境保护责任感的。而国家对于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全面发展工作中积极性不高,进度缓慢,一直走着以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发展道路,审计部门对于在开展审计工作中开展的环境审计的重大意义不够明确,环境审计执业人员对于自身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与义务不够明确。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才导致了我国环境审计的相关理论滞后,无法更好的带动经济的发展,再加上政府的工作重心没有向这方面倾斜,更加制约了环境审计的发展。

(二)缺乏健全的环境审计规范体系以及评价标准和依据

当前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已经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与审计相关的法律规范也得到了一定的补充,初步形成了我国的环境审计规范体系。但是目前还缺乏对环境审计的目标、审计主体以及审计范围的界定,原有的审计方法、审计程序无法有效地对环境管理系统进行监督、检查和控制。在目前开展工作时所依据的审计准则和规范里,均没有涉及到具体的环境审计的评价标准与规范。环境审计应当向着在事前确定目标,并对审计目标进行控制,对环境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减小或规避审计风险的方向发展。所以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建立一个独立的、完整的、规范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审计规范体系。

三、对我国开展环境审计的对策与思考

(一)加大宣传力度并强化环境审计意识

我国开展环境审计不仅仅需要政府、企业及相关审计组织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全民的积极配合。我国环保工作是在近年内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公民也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很多人甚至从未接触过环境审计这一新兴的概念,并且大部分审计人员对该项工作存在疑惑。

对此,相关部门可以利用广播、电视、网络、书刊等各种传播沟通渠道来宣传环境审计,增强国民的环境审计意识,促使政府和企业的管理人员重视和支持环境审计工作的开展,使环境审计在我国能够顺利的开展。同时在高等教育阶段增设环境审计专业,并将环境审计作为会计、审计、环境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以此来促进我国环境审计的发展。

(二)建立健全我国环境审计评价标准和依据

由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与环境有关的大部分问题无法直接运用经济指标进行衡量,所以在开展环境审计时,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环境类型和审计项目,在坚持特殊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我国审计署在建立环境审计评价标准依据时可以按照表1中的指标进行评价:

表1 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而在评价期间,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对于一些实在难以量化但同时又会对被审计项目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的指标,可以考虑采用美国的优先权原则来量化指标。

(三)加快环境审计的资源建设

(1)加强环境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高素质的专业环审人员的严重缺失直接制约着我国环审的发展,为此我国需要大力培养一支专业知识夯实的环境审计团队。审计部门也可以引荐优秀的环境领域、经济领域及法律领域的专家学者等作为环境审计的专家顾问,邀请他们一同加入到环境审计的工作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环境审计结果的权威性和准确性,也可以督促环境审计从业人员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2)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环境审计是一门全新的学科,我国在这一领域还有很多的空白。在发展我们自己的环境审计的同时,不能闭门造车、盲目的追求环境审计开展的速度,应把学习的目光积极投向拥有先进环境审计经验的国家,积极参加国际上的学术研讨会,引进优秀的专业人才,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修订适合我国的有本民族特色的环审体系,使我国的环境审计工作稳健、快速的发展,适应国际上环境审计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陈正兴.环境审计[M].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2]毕颜杰.环境审计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4.[3]周洋,王兴平.发展我国环境审计的新构想[J].山东审计,2003.[4]刘建英.论加强我国环境审计的迫切性[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2.1、创新审计体制机制,防止权力滥用

作为一个监督机关,审计机关也同其他监督机关一样,处于被审计机构和人员的“对立面”的位置上,因此,如果没有相对的独立性,工作是无法开展的,而我国宪法规定“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的同时,在审计法中却规定“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这种双重管理体制,是审计机关缺乏与其职能相等的独立性。因此,一方面,要进行改革,把审计机关从政府及机构中单列出来,增强独立性;另一方面,要坚持权责统一、依法明晰主管领导、部门负责人、审计组成员权责边界,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审计治理结构。

2、建立健全审计问责制度,提高审计监督的有效性

应建立一套公正透明、程序合法的问责制度体系,将审计与问责有机结合起来,把出现的问题与应该承担的责任挂钩,依法开展问责审计,保证问责的程序正当和结果透明,杜绝问责的主观随意性和不彻底性。要明晰岗位责任,从主管领导――部门负责人――审计组长――审计人员,从上至下层层负责,从下至上拥有坚持自己的意见和有举报的权利。同时,审计组长应当接受审计组成员的监督,审计组成员有权拒绝执行审计组长的无理要求,对其违反法律法规以及廉政建设的行为具有举报权。对违规的审计人员实行问责,实行审计结果终身负责制。对情节严重的调离审计队伍,终身不得从事审计工作。

3、完善审计结果通报制度,强化社会监督

依法实行审计结果公告,是转化审计结果、增强审计监督效果的重要渠道,也是形成监督合力、促进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审计公告的“软约束”变为“硬约束”。把《审计法》第36条规定“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改为“审计机关应当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也就是说,审计结束,审计报告被批准后要在被审计单位通过媒体通报,接受群众的监督,对群众提出异议的地方,要进行二次审计,再次通报审计结果,直至群众没有反映为止。这不仅仅能促进审计人员廉洁自律,保护社会公众对审计结果的知情权,同时也在审计客体中起到威慑作用。对公告信息不完整的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也承担审计机关的公告责任。

4、加强审计宣传教育工作,预防各类不正当活动

这里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宣传:一是日常的宣传。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大力宣传审计法律、法规和审计监督制度,让各级领导干部带头作表率,主动接受审计监督;让审计工作者坚持原则、敢于碰硬,从维护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战略高度,依法、有序、独立、诚信地开展审计工作。二是实施审计前的宣传。为防止审计客体对审计主体的贿赂,审计组在进驻被审计单位开展审计工作之前,在被审计单位开一次审计规章制度的宣传教育工作会议,提醒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在审计进行中的纪律要求,严禁行贿受贿,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5、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审计人员是审计“免疫系统”的细胞,也是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力量,加强自身建设尤为重要。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审计机关纪委部门要对审计人员的道德意识、公仆意识、廉政意识和法律意识进行培训和监督,培养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其次,要不断提高审计干部的专业能力。择优选择同时具有审计和其他专业交叉的综合性人才,改变审计主体专业知识相对单一的不足,使审计主体掌握更多与从事工作相适应的技能。防止审计出现技术性的风险漏洞。第三,要加强作风建设。正人先正己,“打铁还需自身硬”,审计干部特别领导干部要洁身自好,把廉洁自律作为审计工作的“高压线”,积极践行“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做到管住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手中的权力,从制度上促进干部自觉接受监督,用党性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守住清白,筑牢反腐倡廉底线。

6、加速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的整合,提高防治腐败的合力

要提高审计机关与纪检监察机关相互协同监督效果,建立纪检、审计信息联席会议制度,由纪委牵头,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互通信息,协同办案,有效整合信息资源,拓宽案件线索来源。纪委要采取从信访举报件中筛选涉及重点领域、重点建设项目等经济类疑难问题,移交审计部门进行专项审计。审计机关将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案件线索,及时移送纪委核查。与此同时,上级纪委监察部门要定期对审计机关进行走访调查,对重要审计事项进行跟踪监督并对审计机关纪检组进行工作督察。审计机关要定期向纪检监察机关报送审计结果,使信息成果共享,提高防腐,反腐的工作效率。对违纪违规的审计人员要备案。

>参考文献:

[1]康健.审计监督与反腐败斗争[J].湖北审计,2003,(5):36.[2]马艳玲.对加强审计监督建设廉洁政府的思考[J].管理科学,2013,(10):69.[3]刘杉.审计组长制现状分析与完善策略[J].中国审计,2014,(3)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N].人民日报,2006-03-02(08).[5]张长海,邱华祥,陈济.强化审计腐败防治作用的若干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2,(16):96.[6]戚闽奥.完善反腐败监督约束机制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09(1):198.[7]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4-10-29(02).[8]李超男,曲斯鸣.审计在腐败治理中的机制创新研究[J].经济论坛,2013,(7):98.[9]朱兵.扫除地方审计机关监督盲区[J].中国审计,2010,(14):53.[10]潘铎印.审计干部需把“二十不准”当铁律.[J]中国审计2014(5)

下载2.我国环境审计风险讲解[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2.我国环境审计风险讲解[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审计部门风险

    审计部门风险报告 有审计就有风险。审计风险按照审计的阶段,可分为:1、审计计划风险;2、审计执行风险;3、审计报告风险。 一、审计计划风险 (一)审计计划风险内容 企业内部审计计......

    规避审计风险

    改制上市公司的三年业绩审计是一个风险较高的的审计领域,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审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都在认真思索的问题。充分重视并积极介入改制上市公司的资产......

    试论审计风险

    试论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审计理论中,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和审计证据等概念密切相关;在审计实务中,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在制定审计计划、执行审计程......

    ppp法律风险讲解

    (1)法律变更风险 法律变更的风险是指由于采纳、颁布、修订、重新诠释法律或规定而导致项目的合法性、市场需求、产品/服务收费、合同协议的有效性等元素发生变化,从而对项目......

    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与审计风险的规避5篇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与审计风险的规避 作者:陈玲萍 来源:《财会通讯》2006年第03期......

    资源环境审计

    为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切实发挥审计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在广泛征求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近日,审计署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

    环境审计论文

    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 环境审计论文 我 们 与 环 境 审 计 姓名:李梦昀 班级:审计131班 学号:139124132 指导老师:郑军 摘要: 环境审计是一个审计新领域,也是目前审计学界探讨的热......

    环境风险自查自纠

    环境风险自查自纠报告根据西北公司的要求以及我公司的环保需要,2012年10月10日上午,我公司安排相关人员对照环评文件和环评批复报告,对公司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进行了全面的自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