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期护理给药错误的原因分析与防范

时间:2019-05-15 01:12: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99期护理给药错误的原因分析与防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99期护理给药错误的原因分析与防范》。

第一篇:99期护理给药错误的原因分析与防范

护理给药错误的原因分析与防范

药物治疗是临床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是药物治疗最直接的实施者和管理者,及时准确使用药物,并对药物治疗进行全程的安全管理,是护士重要职责之一,也是确保护理安全的重要环节。临床给药过程中如发生下列情况即被认为是给药错误:患者错误、给药途径错误、药物剂量错误、药物错误和给药时间有明显的偏差、漏服等。

护理给药错误原因分析

一、给药错误的根本原因是不遵守给药规章制度

1.护士未按“患者安全十大目标”要求,即至少用2种以上识别患者的方法来确认患者身份,仅以患者姓名或床号甚至凭个人印象来认定,导致用药错误的发生;患者使用的腕带形同虚设,部分患者不明白为何使用腕带,擅自去除腕带现象时有发生。

2.核对流程不规范。护士在给药过程中没有按“三查八对”要求认真地、逐项地完成核对工作,仅仅核对床号、姓名,而对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特别是对有效期没有认真核对;有的护士取药时凭经验、印象从固定的位臵取药,不认真核对药名或只核对药名不对剂量等,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按要求许多环节需双人核对,如摆放药品、发放口服药及配臵静脉输液等,但在护士人员紧张时,一些特殊时间段(如每天上午是大批治疗最集中的时间段),或有些班次(如后夜班),未经双人核对的药物直接使用到患者身上的现象屡见不鲜。

3.不重视患者的疑问。有的患者在给药错误发生前,已向护士提出疑问,但未引起护士警觉,失去很好的纠错机会,以致错误无法挽回。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护理服务理念有待进一步提高。

4.工作流程或医嘱不规范。如在核对口服药时听到铃声被迫中断对药,或更换液体时先签名再给药,从而导致错误发生。另外,药房发错药、医生开医嘱不规范或医护之间沟通不够等也是导致护士给药错误的原因。

二、给药错误的内在原因是护士队伍业务素质建设亟待加强 1.年轻护士经验不足。随着医院不断扩大,大批新护士加入到护理队伍中,年龄过于年轻化的现象凸显出来。工作1年内护士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方能开展一些基础护理和最基本的护理操作,因此,发生给药错误的概率小。而1-2年护士刚取得执业资格证书,离开带教老师独立开展工作,在工作能力、知识水平、应急及人际沟通等方面的能力还不够强,这是导致1~2年护士发生给药错误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这一年限段的护士应加强监管。

2.护士工作生活压力过重,工作年限在5~10年的护士发生给药错误比例也较高,此工作年限段的护士尽管年富力强,但更多地承受来自个人感情、家庭和工作等方面的应激事件,还要面临学历教育、职称晋升等压力。因此,5~10年以内的护士发生给药错误的概率也较高,需要关注。

3.护士原有的药物知识欠缺。现代社会,新药层出不穷,再加之护士原本药物知识不足,不能完全理解用药过程中的要求,影响了对患者用药的安全。如:中效胰岛素,常规每日2次皮下注射;中性胰岛素为短效胰岛素,一般每日3次皮下注射,而有的护士常将两者混淆,发生张冠李戴。易善复(多烯磷脂酰胆碱)说明书上明确表示:“严禁用电解质溶液(生理氯化钠溶液,林格液等)稀释”,但护士如果缺少这方面的知识,就容易发生类似的给药错误。

4.药品通用名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的困惑。药品通用名的实施对多少年来习惯于使用商品名的护士,是一个新课题。药品通用名过于繁杂,难以书写、记忆;一品两规,容易混淆;通用名长,与医院信息系统的字段不相匹配,一些信息由于词条字段不够长而导致没有充分显示,如奥扎雷格氯化钠针,有80mg/100ml和80mg/250ml两种规格,由于受词条长度的限制,规格后半部分即100ml和250ml无法显示,给护士工作带来不便,且容易出错。又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和门冬胰岛素R注射液、胰激肽原酶肠溶片与胰酶肠溶胶囊。药品名称相似,常容易发生错误。

三、给药错误的外在原因是现有的护理排班模式欠完善。据了解白班给药错误发生明显高于其他班次,这与白班治疗多、护理时段各项操作经手人员多、干扰大、工作量大、工作紧张等因素有关;而夜班治疗相对较少、操作经手人员少,环境相对安静,故差错较低。

由于工作负荷过重,护士在对一些时间要求较高的药物,过多依赖患者及其家属的提醒,如餐前胰岛素注射,在非内分泌病区,尤其是自备餐的糖尿病患者,常因患者餐前忘记呼叫护士而超时或遗漏注射。

护理给药错误防范

一、加强护理队伍的自律监管,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一要注重护士服务理念的转变,对在职护士的教育应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不断提升护士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实施护士分层次管理,加强护士的分层次培训,打造一支服务意识强、专业水平高的护理队伍。二要认真加强护理规章制度的落实,并加大护理质量检查力度。三要鼓励护士主动上报所有的给药错误,以便管理者对给药错误的资料进行分析,对组织系统进行改进,并让经验教训及有效的防范措施让临床护士分享。

二、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患者安全护士必须做好各项核对工作,做到仔细谨慎,准确及时,在各种给药查对过程中都没有任何理由减少查对项目,尤其是药品有效期不能忘记核对。尽量保证护士站安静,以保证执行医嘱者不受环境的干扰。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重视各种告知,增加护患之间的配合与信任,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医疗,提高查对的有效性,减少护理给药错误的发生。

三、积极探讨高效科学管理模式,减少潜在护理风险。根据卫生部《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的通知要求,采用扁平化排班模式,在已有人力基础上,改变人力结构,可以采用弹性排班、加强特殊时间段和薄弱时间段的护理力量;按照患者的要求安排护理人力资源等措施,以降低护理风险、减少给药错误的发生。

四、充分利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规范各环节流程护士不盲目执行,更不可擅自更改医嘱。护士与医生及时沟通非常重要,如发现电脑医嘱不规范或一些重要信息不能完全显示或容易发生给药错误的电脑医嘱,应及时向计算机中心和药剂部门联系,以完善电脑医嘱。此外,实行条形码扫描系统、建立静脉药物配臵中心等,也能从源头上减少护理给药错误的发生。

第二篇:护理缺陷原因分析与防范管理

护理缺陷原因分析与防范管理

摘 要

目的探讨护理缺陷的原因,提出应对措施,减少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方法

我院从2003年以来,对所发生的护理缺陷的原因进行回逆性的调查、分析、讨论,总结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 前后三年对比,2006年至2008年比2003年至2005年发生护理缺陷减少30%。结论 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保证各项措施的惯切执行是预防和控制护理缺陷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护理缺陷 原因分析 防范措施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医学界也正日新月异地变化,医疗质量的提高,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无论科学怎样发达,也离不开人们去掌握它、实现它,因此,医务人员的思维能力、技术水平、责任感和医德修养,始终在医疗实践中占主导地位。我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预防于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由于各人在技术、责任感和医德等方面的差异,在大量的护理中出现护理缺陷在所难免,因此正视失败、总结教训、找出规律,采取正确的政策和防范措施,把这种缺陷减少到最低限度,这将有利于医院管理和医

疗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利。现将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发生护理缺陷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找出防范措施,以供同行借鉴。1 资料

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发生护理缺陷93例,根据差错事故条例标准评定,均为一般差错。1.1 资料分类

1.1.1 错误处理医嘱缺陷共45例,占护理缺陷48.4%,包括漏停医嘱,抄错医嘱,电脑录入错误至多用药、少用药、迟用药、早用药或漏执行治疗、药物剂量错误。1.1.2 未执行查对制度的缺陷共21例,占护理缺陷的22.6%,包括给错药、试错药、试错敏、挂错瓶、配错药、贴错瓶、接错瓶、打错针、送错药、抽错血或送错病人拍片,写错输液卡。

1.1.3 岗位职责未落实的缺陷过共20例,占护理缺陷的21.5%,包括遗漏发药、抽血、打针、交班,漏收标本、验单、漏送标本、验单,丢失标本、验单等,带教职责不落实致学生配错药、接错瓶,观察不到位致烫伤、摔伤病人及短时间内输液过量等。

1.1.4 专业技术素质低下的缺陷7例,占护理缺陷的7.5%,包括标本采集错误,误插尿管到阴道,胎盘滞留,肌注部位偏离,给药方法错误,配伍禁忌错误,执行错误医嘱等。

1.2 临床资料

2003年至2008年发生的护理缺陷共93例,其分类、例数及所占比例(表1)

表1 2003年至2008年发生的护理缺陷(例)

护理缺陷的分类 例数 比例(%)

医嘱处理错误

48.4 查对制度不落实

22.6 岗位职责不落实

21.5 专业技术低下

7.5

方法

发生护理缺陷一周内,组织病区护理人员、护理部等二级部门共同参与的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制订应对措施, ,组织学习,落实实施,检查监督,效果评价, 制定操作流程规范实施。3 结果

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发生护理缺陷分类及例数比较(表2)

表2 2003年至2008年护理缺陷分类例数比较(例)

护理缺陷分类 2003年 2004年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

医嘱处理错误 7 0 13 6 8 13 查对制度不落实 8 8 9 2 2 2 岗位职责不落实 4 8 1 4 2 1 专业技术低下 4 0 0 1 2 1

前后三年对比,2006年至2008年比2003年至2005年发生护理缺陷减少30%。4 讨论

4.1 护理缺陷原因分析 4.1.1 管理因素

4.1.1.1 不切实际的管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及高效劳动,加上护理人员短缺,病床周转快,夜班多,护理工作量大,至护士工作超负荷地疲劳运作,易造成护士精神紧张,身心疲惫,精力不集中,思想压力大,情绪低落,时常发生失眠、遗忘、烦躁甚至想改行等消极因素的负面影响,都将影响人的认知和防范失误的能力。

4.1.1.2 环节的脱节 每一次护理缺陷,都存在着环节的脱节。当一个母系统中每个子系统存在缺陷,而这些缺陷均前后相连在同一环节上,最终则发生护理缺陷,护士长重视终末质量而忽视环节的监控是导致护理缺陷的原因之一。4.1.1.3 因人员短缺,护士长常替班工作,导致管理难以到位,对工作制度、操作作流程的严格执行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久而久之,形成习惯成自然的趋势,意识不到安全隐

患的存在,导致护理质量及安全管理的盲区。

4.1.1.4 工作流程缺陷 某些新的工作流程制定,没有经历时间的实践检验,存在一定的弊端,操作过程中往往容易造成护理缺陷。

4.1.1.5 工作职责的安排、排班调整不合理,都会造成工作不到位,病情观察不仔细、巡视不及时、核对不认真、减少操作流程等应付心理。

4.1.1.6 护士长管理不力、指导不准、监督不严、惩罚不公所带来的工作次序的紊乱、组织涣散、纪律松懈、矛盾突出或对出现安全隐患不检查、不指导、不处理、不整顿而造成安全隐患的存在。4.1.2 护士因素

4.1.2.1 核对医嘱的制度流于形式,没有达到真正核实的目的。其造成93例护理缺陷中占48.4%的极大比例。4.1.2.2 在护理缺陷发生过程中,责任因素和技术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个别护士整体素质低下,缺乏责任心,观察病情不在“认真、及时、准确”六个字上下功夫,致急症不及时、重症不重点、专护不专人等岗位职责不落实占护理缺陷的21.5 %。

4.1.2.3 操作常规,实质是把护理技术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目的是对护理质量实行严格监控,防止技术操作失误,因此具有法规性质。操作中不认真执行卫生行政法规和

医院规章制度,如三查七对不认真所造成的护理缺陷占22.6%。

4.1.2.4 低年龄、低年资护士是高风险人群。她们经验不足,预见性差,缺乏专业理论及操作技术等知识,操作中发生护理缺陷占7.5 %。同时害怕夜班病情变化或家属过激情绪,造成其恐惧、担忧、抑郁的突出心理。个别护士缺乏“慎独”精神,不忠诚老实,抱有晓幸心理,在夜班、节假日没护士长监控的情况下,不能做到自检自控,也是造成夜班、节假日高风险时段的原因之一。4.1.3 患者的因素

4.1.3.1 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社会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市场经济在卫生领域的引进,人们的价值观和利益格局也发生变化,使得医疗消费等同商品交换,医患关系变成经济关系,表现在医疗纠纷中,患者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最终目的。4.1.3.2 患者是医院的服务对象,患者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和康复,但由于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爱好、信仰、文化修养等各不相同,医院提供的服务难以满足所有患者的需要,在我国护理人员存在着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易发生患者摔伤、自伤、伤人、逃跑等护理纠纷或护理缺陷的发生。

4.2 防范措施

4.2.1 护理缺陷的发生要正确处理,以正面引导护士杜绝

缺陷,反面分析缺陷原因吸取教训,对当事人进行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可有效地减少当事人心理上和行动上的消极的影响,不能给其增加思想压力,导致恶性循环。

4.2.2 发生护理缺陷的一周内,组织全科人员及护理部领导,对发生护理缺陷的原因进行回逆性的调查、分析、讨论,确认发生的原因与后果之间的关系,以维护医患双方正当权益为宗旨,采取公正合理的处理方式。并拟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或改善方向,组织学习、掌握、实施、修改、规范、推广运行,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4.2.3 护理缺陷的发生,必定存在着医疗隐患的因素,相关领导和当事人要敢于和善于正视矛盾,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管理,警戒护理缺陷的再次发生。坚持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方针,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即问题没查清不放过;当事人没有接受教育不放过;改进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4.2.4 良好的医德品质是防范护理缺陷的根本,无论哪种护理缺陷都可以从人的整体素质上找到根源,因此,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养成自觉遵守医院规章和法律准则及医德规范,形成对工作认真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良好风范。

4.2.5 实行层级教育的方式,运用讲小课、讲大课、示范、考核、抽查等方式,对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进行专科知识及

技能的培训。特别要加强对新入护士、转科护士等高风险人群的分级培训。

4.2.6 每一项规章制度都凝聚着广大医务人员长期的经验和血的教训,是工作准则。大量护理缺陷的出现是规章不全或有章不循。因此,护士长应该在其位,某其政,运用行政、经济、政治等手段加大控制管理力度,重点监控高危人群、高危环节、高危时段,不断检查、监督、考核,保证各项制度确实惯切执行。

4.2.7 每个成绩都体现一次认真、细致、系统、全面的强化整顿过程。全面质量管理是防范护理缺陷的根本手段。稳定管理队伍,保证管理者真正做到有职、有责、有权,加强管理者的培训、学习、考核、评价、监督,使护理缺陷的防范有一个根本的组织保证。5 结论

护理缺陷的发生,给管理者一个非常严肃又进紧迫的问题,就是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预防和控制护理缺陷的关键所在。同时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保证各项措施的惯切执行,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使护理工作走上制度化、常规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才能有效地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

第三篇:69起护士给药错误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63起护理给药型缺陷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湖北省咸宁市妇幼保健院护理部

纪荣芝(437100)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护理给药性缺陷发生原因及特征,探索归避护理给药缺陷的管理对策与方法,方法以护龄、年资、职称、学历为质管层级主结,以护理给药流程中易致缺陷的:“查对不严,不遵守操作规程,沟通不够,知识缺乏,外因干扰”等主、被动因素为根源,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7月-----2010年7月间,63起护理给药型缺陷的发生原因及特征,探索管理对策与归避方法。结果(1)低年资护龄、低职称、低学历客观凸现护理给药缺陷突变。(2)查对不严、不遵守操作规程、沟通不够易致护理给药性缺陷的根源所在。讨论 护理管理人员针对易致护理给药型缺陷主客观因素,制定相应的与控制措施。在具体管理对策上,采取主观可控的“三查七对和规范操作流程”归避给药性缺陷的客观发生,强化护士法律观念,增强护士执业安全意识,确保护士执业安全和安全护理。

「关键词」护理给药缺陷

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给药(正确患者、正确药物、正确剂量、正确时间、正确途径,即5R【1】)。型缺陷,是指护理在执行医生药物性治疗医嘱时,患者实际接的与医嘱之间存在差异。在临床工作中,如何确保正确给药,减少给药过程中差错的发生,是护理管理中护理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将我院2007年7月—2010年7月上报的63例护理给药型缺陷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搜集其发生特征与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旨在针对性提出可控措施和预防对策,继而提高护理质量安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7月---2010年7月我院各科上报护理给药缺陷事件

【2】63起,(依据给药对患者结局影响的7级分类法,本资料所载缺陷事件均无Ⅲ级以上伤害)护理缺陷报告、登记、评定标准是按我院护理缺陷管理规定进行,每月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组织召开护理安全管理会议对其进行评定。涉及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情况是以下列表中得1、2、3.1.2、方法

对63起护理给药型缺陷回顾性分析,主要侧重于护龄、职称、学历不同层级,与事发单因素如查对不严,不遵守操作规程、沟通缺乏、外因干扰、知识缺乏等统计不同层级护理缺陷的分布情况。详见下述1、2、3表例.2、结果:

2.1、不同护龄的护理人员发生给药错误分布情况

表1不同护龄的护理人员发生给药错误分布情况

年限

缺陷例数

护士人数

百分率 <3

3—5

5-10

10年以上2.2、不同职称护理给药缺陷分布情况,见表2

表2 不同职称护理给药缺陷分布

职称

列数

护士人数 护士

护师主管护师及以上 1

2.3、不同学历护理给药型缺陷因素分布情况,见表3

表3不同学历的护理给药型缺陷因素分布情况

中专

大专

本科 因素

例数

例数

例数

查对不严

不遵守操作规程

0 沟通缺乏

0

外因干扰

0 知识缺陷

0

3、分析

3.1、低年资、低学历、低职称护理人员等发生给药型缺陷的原因探讨

本资料63起护理给药型缺陷,从上述列表1、2、3所具表象型显示低年资、低学历、低职称护理给药型缺陷的群体特征,这与文献【3】报道相一致。由此说明,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拥有与实践技术和熟练的技能之间尚存衔接与磨合间隙。因而,本人认同张继春等【4】:“护理人员的成长有实践性、晚熟性、群体性、终身性特点”的观点,护理人员对工作的熟练、应对能力和娴熟的业务技能,需要将理论与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做长时效的响应和经验积累,其成熟性可等同于临床医。

3.2、护理工作职责落实不到位易致给药缺陷的主要因素 3.2.1、“三查七对”执行不严致给药缺陷占首位

绝大数临床实际工作中,护士执行药物性治疗医嘱时,其配备和配制过程中“三查七对”是规范的。而差错的出现往往是在后期分布到 具体病室、床位、患者、和治疗进行时,由于习惯性认为前期流程正确,但忽视了在人杂事多的环境下,再行慎查慎对巡视环节,从而致给药缺陷。此现象不表现年资、职称、学历的统计关联性与相【5】关文献报导相似。

3.2.2、不遵守操作规程致给药缺陷处次位

护理管理制度的约束,临床各类护理均有规范的操作规程,但在实际工作中,护士执行医嘱时时遇人手缺乏,工作量大,杂事缠绕,注意力分散,精神与体力倦怠,加之主观警觉性松懈,安全护理意识便淡漠,易致放弃再巡查与校对,故致给药型缺陷。

综上所述,护理给药型缺陷的发生,就是根源性因素分析,诸多如年资低、学历低、职称低、环境干扰等主观不可控因素不是主导因素。相反,护理人员主观可控的执行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工作流

【6】 程中的高度责任性的松懈与淡漠是致给药型缺陷的根源性因素。

4、管理与对策

4.1、健全护理质量安全管理

针对“5R”错误,除了健全“三查七对”,规范操作规程外,同时要特别加强护士执业法律观和职责意识的教育与培训,提高安全执业与执业安全,确保护患双方权益。4.2、加强护士药学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培训

在实际工作中,针对药物使用品种多,更换过快现象,首先要

求护士加强新药药理知识学习,掌握药物适应症、禁忌症、剂量,剂型,常规用量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并向医院药师委员会建议,尽量规范用药品种,延长更换周期,提高药物治疗安全。4.3、注重护理专业知识和操作流程规范培训

根据不同学历、年资、职称制定相应的目标与要求的长效性培训计划,逐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应对能力,保障护理给药安全。

4.4、培养良好的护理心态

临床上,护理人员的良好心态,如以殷切的心情、慈祥的面容、温馨的语言与患者沟通,即可使自己处于乱而不乱的环境中处事。又对患者施与一剂安慰良药。因而,易于得到患者积极理解、配合,协助与支持,同时又给护患双方及时发现和纠正护理缺陷提供极大方便。因此,本人认为培养良好的护理心态与培养良好的护理责任心具有同等重要性。参考文献:

1、【1】【5】蒋银芬,杨如美,修伟军等,229起护士给药错误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62--64

2、【2】杨萍,王祥,邵文利等,335起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30-132

3、【3】戴艳萍,临床给药差错归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7﹙24﹚1312-1313。

4、张继春,陈永红,吴晓勤,79例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j】。

临床护理杂志,2010.9(4):69-71

6、邓莜娟,新形势下改善护理服务减少护患矛盾的探讨【J】.中国护理杂志2004.20(1):72 作者简介:

作者单位:湖北省咸宁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纪荣芝,女,汉族,1974年出生,本科,主管护师

联系电话:*** 邮编:437100

第四篇:54例静脉给药环节用药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54例静脉给药环节用药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 要】 目的:分析静脉给药环节用药错误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方法:对54例静脉给药环节用药错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输错对象、输错药物、输错剂量、漏和多治疗共占85.19%,其中59.29%与查对制度未落实有关。结论:加强给药环节管理,重视查对制度落实,规范医嘱处理流程,多途径多形式提升护士工作能力,确保用药安全。

【关键词】 静脉给药环节 安全管理

给药环节错误是指在假定医嘱或处方无用药错误的情况下,患者实际接收的药物与医嘱或处方内容之间存在差异[1]。用药错误是可预防事件,大多是由于违反治疗原则和规定所致[2]。护理人员作为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和观察者,担负着特别重大的责任。对54例静脉给药环节用药错误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护理安全。资料与方法

我院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规定: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由科室在规定时间内组织讨论、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于规定时间向护理部递交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进行论证。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上报至护理部的54例静脉给药环节用药错误进行分类和原因分析。结果及原因分析

2.1 结果

54例静脉给药环节用药错误分类见表1。

2.2 原因分析

54例静脉给药环节用药错误原因分析见表2。对策

3.1 加强给药环节管理

3.1.1 科室加强相关法律、规章制度的培训,增强护士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护士的自觉性和风险防御能力,牢固树立安全用药的意识。

3.1.2 分享给药环节用药错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用药错误后,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应对科室的讨论分析进行论证,找出错误发生的真因,制定相关对策,并及时通报,让全院护士引以为戒。

3.1.3 强化病区药品管理,对各种药品实行严格的分区存放制度,设置醒目标识,避免包装、药名比较相似的药品相邻放置。

3.2 重视查对制度落实

3.2.1 给药环节涉及多项工作流程,部分护士认为他人已经查对或还有下一个查对环节而本人疏于查对。护理管理者应加强查对制度的培训,强化护士查对意识,形成“在我这里从零做起”的查对理念,使每名护士在每个环节切实查对。

3.2.2 指导护士实用的查对方法。如单人查对时使用“眼看手指口念”法,如双人查对时使用“一唱一答”法,如床旁识别患者身份时使用“反向查对”法让患者说出自己的姓名。

3.2.3 护理管理者以跟班形式督查工作中查对制度落实情况,对不符合规定行为及时督促改进,对屡次违反并导致输错人、输错药的行为零容忍,加强惩罚力度,使其充分认识到正确用药的重要性。

3.2.4 应查对药物全名、剂量和剂型,尤其是对看似、听似的药物,不能只核对药名的一部分。

3.3 规范医嘱处理流程

3.3.1 在本组7例中,有4例为晚夜间新开医嘱处理不正确,2例为午间未及时撤销出院患者用药所致。因此,应有明确的医嘱处理流程,每一名护士尤其是低年资护士均应熟悉。

3.3.2 简化医嘱处理流程。不要多处留有信息,以免增加出错的机会;采用打印医嘱,尽量避免手工转抄,减少人为因素的错误。

3.3.3 落实医嘱查对制度。医嘱班班查对,单线班医嘱由下一班核对;单线班执行新开医嘱前,自我复核新开医嘱的治疗单据。

3.3.4 所有停止使用的药物应立刻撤下并去除瓶身患者信息。本组中有1例因护士未及时除去瓶身信息而误将已出院患者的药用至新入院患者。

3.4 多形式提升护士工作能力

3.4.1 科室建立药物说明书收集本,及时组织培训,让护士掌握药物不良反应、副作用的观察和处理,可将需护士掌握的关键内容以红色标识,便于护士抓住关键点。

3.4.2 采用“愚巧法”弥补低年资护士工作能力不足。列出特殊药物剂量、流速和其他数据计算方法贴于固定地方,方便查阅;开具特殊药物时,使用医嘱嘱托,注明特殊交代;有多瓶液体待接时在瓶身标注使用次序。

静脉途径给药是护士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任何一个环节疏忽,都会发生用药错误。护理管理者应加强静脉途径给药环节的管理,指导护士查对方法,督查查对制度的落实,规范医嘱处理流程,提升护士工作能力,从技术和意识层面双管齐下,确保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蒋银芬,杨如美,佟伟军,等。229起给药错误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62-64

[2] 蒋利君 张志梅,用药错误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管理对策,[J]求医问药,2013,11(11):206-207

第五篇:儿科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与防范

儿科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与防范

学号:08***8 姓名:888 专业:护理学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科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正视差错的危害性,有的放矢地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为广大患儿服务。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期间43例儿科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寻找防范措施。结果 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与儿科护理人员工作繁忙(27.9%)、工作责任心不强(20.93%)、医患沟通不良(18.6%)、专业心理素质差(13.95%)护理记录有误(11.62%)、管理流程(6.97%)。结论 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有关,通过分析差错事故的原因以及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是防范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儿科护理; 差错事故; 防范

在医疗水平快速发展的同时,患儿家属对儿科护理质量需求日益提高。患儿因年龄小,合作性差,病情急、变化快,如果因护理人员某些方面的疏漏,一旦发生护理差错事故,不仅会给医院带来严重的后果还会给患儿及家属造成痛苦、重者会危及患儿生命。我院从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在狠抓儿科差错事故原因的基础上,找出发生护理差错的关键点,经常了解、分析家属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使儿科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3.1.2专业理论知识缺乏与专业技能不高 现在医院青年护士较多,且年龄偏小,流动性大,造成专科知识及经验的缺乏,由于专科理论知识缺乏,对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问题预见性不足,而儿科患儿往往起病急速、病情复杂、变化较快,且不能自我表达,需要护士具有较为全面的儿科专业理论知识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丰富的儿科临床经验,果断地采取相应措施,否则容易忽略潜在的病情,而导致病情恶化;专科操作技术不强,因儿科操作技术存在一定的难度,比如:头皮静脉穿刺、股静脉采血、静脉留置针穿刺等,均需要对儿科专科技术比较熟练的护士进行操作,才能取得患儿家属的信任,否则容易引发护理纠纷。3.1.3 工作责任心不强 缺乏工作责任心,比如:未严格按规定做好“三查七对”、尤其是工作较忙的时候,容易导致药物的错用;如有的护士未严格按照医嘱要求计算输液滴数,仅凭经验估计进行操作,出现输液过快或过慢等问题;如有的护士对病情的观察缺乏责任心,导致未及时发现而出现严重的后果;有的护士在患儿热疗时,不注重指导家长在热水袋外加防护套而导致患儿烫伤等等。

3.1.4 专业心理素质差 儿科护士常处在哭闹、嘈杂的环境中,心理压力大,而家长的责骂、眼泪,时间长了会使人思想狭隘、心情压抑,产生工作疲劳;而家属往往在不满意的时候会对护士出言不逊,护士如果对其还嘴就及其容易发生医疗纠纷;在患儿家属出现质疑时不但要给予合理的解释,还要耐心诱导患儿配合治疗,这些都需要护士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并有一定的沟通技巧,能冷静地处理各种冲突及一些突发情况。但事实上往往带有情绪,主动服务意识差,在操作中容易出错。

3.1.5护理文书不规范 医护之间由于对患儿的观察缺乏沟通,导致医护记录不一致,护理过程记录不完整,未及时记录、记录数据不准确,记录时间有差错等;同时对护理文书的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涂改等现象。

3.1.6医疗缺陷导致护理差错 由于医疗工作和护理工作都很繁忙,在医疗与护理的合作性差错中,医疗缺陷在先,护理差错在后。如果在医疗缺陷发生后,护士未能及时发现,就会发生护理差错,从而也将承担连带责任,比如医师医嘱出现错误时,护士未发现而执行了错误医嘱,也会导致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给患儿及医院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3.1.7家属对医院期望值过高 儿科多数家属对医务人员期望值过高,对患儿病情变化不能理解、不能接受,而将情感迁怒于护理人员;患儿年龄小,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又是家里的宝贝,如果在医疗和护理过程中稍有不测,就及容易发生纠纷;另外个别患者家属无视医院管理规定或利欲熏心,无理取闹,要求索赔,甚至殴打护理人员。也有些护理人员自我维权意识淡漠,泄露患儿病情隐私、计费不合理等也是引发护理差错事故的原因之一。

3.2 防范对策

3.2.1加强管理 严格查对制度 防范差错事故 护理差错是影响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关系到患儿生命和疾苦的大事。医院健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管理,制定安全教育计划,护士长在安全管理方法上要注意抓好以下环节:①工作繁忙时更应重视患儿的观察及护理,要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各项护理工作,严格认真查对医嘱规范护理技术操作,不会因工作繁忙而为差错埋下隐患。在加强防范护理差错的同时,也要根据儿科工作技术的难易程度和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分配工作。②对个别护理人员因身体情况和情绪欠佳者要给予照顾和疏导,不易安排在重要岗位,安排一些简单不易出错的工作;③安排工作细致、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护士任带教老师;④对交接班要做到交的清楚、接的明白,防止工作脱节,预防差错发生;⑤护理文件书写要及时、准确、完整,尊重患者隐私权,为患者隐私保密;⑥建立护理差错隐患自查报告登记本,目的是提高儿科护理人员工作中的警惕性; ○7强化同事之间相互监督,避免相互包庇护理差错的现象发生。

3.2.2改变护理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加强医患沟通,不断强化护士的优质服务意识,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学会换位思考。尊重患儿家属的合法权益,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

3.2.3提高业务素质 增强护士技能 培养护理人员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儿科护士专科业务素质可采取多渠道方法,可以通过选送技术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并在本科室定期组织儿科专业理论学习,让儿科护士进一步熟练掌握儿科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使儿科护士树立专业自信心;定期组织儿科技能培训,不定期考核操作技术,以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操作技能。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针对目前护理人员流动性大,个别护士应急处理能力较差的薄弱环节,有计划的进行护理操作技能训练,通过规范护理技术操作流程、练就过硬的技术操作才能取得患儿及家属的理解和信任,减少护理纠纷发生。

3.2.4 加强医护患沟通 确保护理质量 在医疗活动中需要医护人员要有良好的沟通,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构成良好的工作环境;在护理患儿的过程中,合理延长护患交流时间、次数,缩短彼此间的距离,能有效的增进感情。同时加强病房巡视,及时反馈患儿有效信息,准确执行的医嘱,详细告知不良反应和应对措施。

下载99期护理给药错误的原因分析与防范word格式文档
下载99期护理给药错误的原因分析与防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护士与病人交流,接触......

    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与防范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与防范 一、临床护理工作的特点 (一)护理工作与病人安全息息相关:病人就诊、住院、出院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且有可能发生与护理相关的不良事件,因此护理......

    护理给药制度试题

    镇沅县人民医院 护理给药制度试题 科室: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 、 、 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2、接病人手术时,要查对......

    基药偏低原因分析

    中医科基药金额占比偏低的原因分析 1—9月份我科基药金额平均占比36%,全院平均占比为44%,在15个科室中,占比在50%以上的3个,50%以下的13个,纵观全院临床科室基药金额占比底,这是一......

    医疗纠纷的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

    医疗纠纷的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 文章来源:2005-12-19 16:16:31王建辉 2005-12-13 13:10:45 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2003年12月第1卷第4期近年来,随着《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

    护理缺陷原因分析

    护理缺陷原因分析:①工作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淡漠、惰性严重、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和慎独精神,不能严格遵循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办事,是导致护理缺陷发生的主观原因。②日班事务......

    护理临床用药错误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推荐]

    护理临床用药错误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从2017年下半年全院护理安全反馈可见:跌倒坠床共21例;意外事件7例;导管脱落13例;用药错误14例;投诉4例。其中,跌倒坠床、导管脱落及用药错误......

    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与对策

    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与对策 【摘要】 实施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对预防护理纠纷、护理工作安全隐患的发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护理 隐患 安全管理 护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