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怀远县中医院严抓抗菌药物管理工作
怀远县中医院严抓抗菌药物管理工作
为了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规范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今年6月以来,根据国家卫生部关于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精神,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周密组织,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三好一满意”活动,在全院认真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按照活动具体要求,立即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成立了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院长把关并主持工作,领导小组其它成员负责开展日常工作。
一、深入动员
我院组织各临床科室医师及药剂师认真学习省卫生厅关于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重要精神,下发医院抗菌药物整治工作相关文件并认真学习文件精神,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签订了院科两级抗菌药物规范应用管理工作责任状。
二、开展培训,严格加强医师和药师管理
由我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谭大宏、医务科长张仪、副科长杨士勇及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副主任医师刘彦、姚发成、药剂科长韩新高等主讲。组织全院临床医师、药师分两批、四个学时参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认真学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应用、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等抗菌药物应用相关知识。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授予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调剂资格,大家端正态度,认真学习,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并于9月5日、6日两天进行了执业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资格暨药师抗菌药物调配资格考试,考试合格率在100%。
三、效果评价
自活动开展以来,各临床科室按照抗菌药物使用标准,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治疗用药及联合用药的指征都得到了严格的控制,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强度都有明显下降。全院使用抗菌药物也由97个品种严格控制到35个品种以下,病人住院费用明显降低,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取得初步成效。
第二篇:大名县中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自查自纠
XXX中医院
关于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的自查报告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
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院立即认真落实,进行自查自纠,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为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合理应用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我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抗菌药物使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随后,医院组织中层以上干部、护士长、临床医生、药师等召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动员大会,院长与各临床科室主任签订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目标责任书。重点对我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及管理方面进行规范。
1、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对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外科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等做了调查;
2、开展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全员培训;
3、对抗菌药物的使用采取分级制度。
二、现将我院在抗菌药药物使用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列出如下:
1、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联合用药率过高。我院在相关文件精神指导下,今年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了严格控制,目前使用率有了明显下降,但与相关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2、无指征用药。临床工作中,医师掌握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
证过宽,抗菌药物被滥用。如在门诊,即使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也较广泛地应用抗菌药物;有的临床医师一旦发现患者有发热现象,便开始应用抗生素,而不做相应病原学检查。
3、预防用药过多。手术患者抗菌素使用率过高,外科系统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也相对较高。
4、给药方式和剂量存在问题。目前我院抗菌药物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者比例较高为主,这说明抗菌药物给药方式不合理。
综上所述,不应凭经验选用抗生素,应当把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作为重要依据确定或改换药物。且要以口服给药为主。为避免抗菌药的不合理应用,就要注意药物的适应证、配伍、个体差异联合用药,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三、整改措施
1、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督管理;增强医务人员的知识培训,熟悉药物的适应证、抗菌活性、药动学等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2、目标 抗菌药品种不得超35种
根据医院制定的专项整治方案,进一步加强医院抗菌药物采购工作管理,整治结束后,医院抗菌药物购进目录不能超过35种。全院住院病员使用抗菌药物控制在60%以下,门诊病员抗菌药物使用控制在20%以下。住院病员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原菌标本送检率达30%以上。手术科室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控制在30%以
内,用药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均在术前30分钟—2小时内使用。
3、加大宣传力度,让全民意识到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切实做到抗生素合理应用。
4、结合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和新农合切实加强合理用药的考核工作。
四、处罚情况
每月对全院临床医师的处方及病历进行抽查、点评,并将点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
1、对抗菌药物超常使用采取预警制度。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对每月使用总量前十名的抗生素进行监测,必要时限制采购。
2、对存在不合理用药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
3、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前十名医师,医院简报通报,并计入考核。
4、对无适应症使用抗菌药物的当事人按抗菌药物实际价格的20%进行处罚。若发生3次者经抗菌药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研究,停止当事人3—6月处方权并待岗处理,并作为聘职晋升缺陷管理的依据。
总之,医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重要性。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逐步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
第三篇:2011年东莞市中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2011年东莞市中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点击: 310
发布时间: 2011-9-27 9:46:02
2011年东莞市中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56号)和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合理控制医疗费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广东省卫生厅《2011年全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及东莞市卫生局《2011年东莞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的工作要求,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医疗质量万里行”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重要内容,围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治理,务求实效。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的医改目标。
二、活动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广泛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机制,全院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能力明显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进一步规范,各项整治目标基本达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体情况较之前有明显进步和改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
(二)2011年具体目标。
1、建立完善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架构;
2、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按规定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和临床微生物室,配备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
3、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规数量,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50种,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
4、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规;
5、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100人/天以下;
6、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7、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
8、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开展率100%。
三、活动范围 东莞市中医院
四、组织管理
成立东莞市中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组织领导。
组 长:郑志文
副组长:蔡立民 何仲佳 陈国明
成 员:李 培 张子尧 叶艳嫦 陈伟东 卢晓燕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组织实施,办公室成员组成如下:
负责人:李 培
员:陈伟东 李建瑜 黄国彪 肖 蓉 张 莉
刘景锋 周静仪 陈日寿、重点内容
(一)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东莞市中医院院长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安排;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机构,层层落实责任制,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作为科室主任综合目标考核以及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
医院主要负责人与临床科室负责人签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责任状,明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控制指标。
(二)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医院对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调查: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金额,使用量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三)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完善感染性疾病科设置和感染专业医师配备;加强临床微生物室建设发展,配齐微生物专业技术人员;加强药学部门建设,重视临床药师队伍建设,建立药师工作站,通过信息系统与医师工作站、护士工作站相连,发挥药师审核处方的作用,前瞻性干预不合理处方和大处方。充分发挥以上科室部门和专业人员在抗菌药物应用管理中的作用,为一线医师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结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相关要求,与电子病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临床路径管理相结合,在原有阳光用药监管信息系统中增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目标和预警控制,包括用药权限设定和用药品种、规格、剂型、配伍、用药数量、用药金额等监测、统计功能,逐步实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控管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
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严格医师和药师资质规范化管理,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授予其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调剂资格;结合医师职称、经验能力、培训考核等综合情况,授予其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明确每位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明确的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和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程序,并能严格执行。
(五)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对抗菌药物目录进行全面梳理,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的抗菌药物品种,明确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包括采购抗菌药物的品种、剂型和规格);必须按本方案2011年具体目标的规定,严格控制药品采购目录中抗菌药物的品规数量;要将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包括品种、剂型和规格)向东莞市卫生局备案。
因特殊感染患者治疗需求,需使用采购目录以外抗菌药物的,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临时采购由临床科室提出申请,说明申请购入抗菌药物名称、剂型、规格、数量、使用对象和使用理由,经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讨论通过后,由药剂科临时一次性购入使用。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不得超过5次。如果超过5次,要讨论是否列入抗菌药物采购目录,调整后的采购目录抗菌药物总品种数不得增加。调整抗菌药物目录的,调整后的目录于10个工作日内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报东莞市卫生局备案。
(六)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及时分析医院及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出现使用量异常增长、使用量排名半年以上居于医院前列且频繁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企业违规销售以及频繁发生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等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按照要求向国家及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报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数据信息,向国家及省细菌耐药监测网报送耐药菌分布和耐药情况等相关信息。
(七)落实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制度。组织医务药学、临床医学、感染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每个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重点抽查骨科、外科、内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类切口手术治疗病例。根据点评结果,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向全院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2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
(八)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通报和诫勉谈话制度。在卫生部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通报和诫勉谈话制度的基础上,我院根据监测情况对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和使用强度进行排序,对于未达到相关目标要求并存在严重问题的,召集当事医师诫勉谈话,并将有关结果予以通报。
(九)严肃查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按照《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查处力度。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医师,视情况依法依规予以警告、限期整改、暂停处方权、取消处方权、降级使用、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等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科室,视情况给予警告、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撤销科室主任行政职务。
六、活动方式
(一)自查自纠。根据卫生部、省卫生厅和市卫生局的工作安排,认真排查梳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问题,发现问题,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和时间表,及时加以整改,并将自查自纠工作贯穿始终。
(二)督导检查。
按照卫生部、省卫生厅和市卫生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组织开展东莞市中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检查。
(三)严肃查处。
按照相关规定,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发现的严重问题或违反有关规定造成医疗质量和安全事件的机构和人员进行严肃查处,并予通报。
(四)总结交流。
及时总结评估专项整治活动的成效,推广专项整治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好典型。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是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这一医改目标的重要措施。要切实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角度出发,提高对此次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层层落实责任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务求实效。根据广东省卫生厅《2011年全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制定《2011年东莞市中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明确组织分工、活动安排、工作重点,指导落实各项活动内容。要结合本院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际情况,认真剖析当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突出问题和重点环节,通过完善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教育培训、加大治理力度等综合手段,集中治理,抓点带面,点面结合,逐层突破,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认真总结,查找不足,持续改进。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医疗安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要在推进活动不断深入开展的同时,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逐步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相关制度、指标体系和工作机制,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从阶段性活动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逐步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
第四篇: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情况汇报材
料
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医院
抗菌药物管理工作总结 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我院自开始了以抗菌药物为主线的合理用药工作,在不断的摸索与实践中,我院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机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管理机构
1、医院成立了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管理小组及专家评议组。管理小组由药剂科、医务科、院感科、质控科、护理部等职能科室人员及各临床科室主任组成,负责合理用药的指导工作;专家评议组成员包括药剂科、院感科、细菌室和临床科室人员等,负责定期对合理用药问题进行讨论及权威性评议。根据今年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医院又成立了抗菌药物合理用药领导小组及督导检查组。
2、成立了临床用药指导小组。为了更好地开展合理用药工作,我院借鉴其他先进医院的经验,在药剂科下成立了临床用药指导小组,小组成员为药剂科具有药师资格10名成员中的4名成员。临床用药指导小组负责合理用药的日常管理工作及药剂科的质量管理工作。临床用药指导小组的成立,使工作职责更加明确,明显提高了管理的效果。
二、建章立制,努力构建促进合理用药的长效机制:
医院建立了一系列合理用药相关的管理制度,并根据卫生部要求及医院的发
展随时修订。如《处方点评制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规定》,《抗菌药物分级目录》、《清洁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规范》、《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暂行方案》等,为落实合理用药管理的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
三、加强教育培训,营造合理用药的良好氛围
医院一直重视合理用药的宣传教育,采取外请专家举办讲座、本院专家进行小讲座及下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要求所有不值班的临床医师必须参加学习,由主管院长亲自主持会议并监督考勤,大大加强了临床科室对合理用药工作的重视程度。临床指导小组人员负责在全院的医师培训及新职工的岗前1 培训中,对我院抗菌药物、处方管理办法、药品不良反应等有关规定进行宣教,并走向临床科室进行针对性的专题小讲座。每次培训后进行抽查考试,进一步
强化了全员培训的目的。
四、创新方式方法,开展多种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1、处方点评:
此项工作是从开展的一项工作,从开始时的每月30张到目前的每月抽查门、急诊处方100张,对处方进行全面的分析点评,其中重点是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并提交一份分析报告,上交医务科、主管院长,由医务科在每月的《医疗质量分析报告》上予以公示,并记入临床科室的医疗质量考核体系中。
2、抗菌药物的专项管理:
①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控及超常预警:每月提交一份分析报告,内容包括:用量、用药金额及用药频度排序前10位抗菌药物,用量前10位科室及医师,出现超常使用的品种及使用超常药品的科室及医师的用药流向分析。
②终末病历分析:每月按约10的比例抽取住院病历,对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进行分析,参考卫生部监测网的方
法,从适应症、病原学检查、药品选择、用法用量、更换药品、联合用药、用药疗程、围手术期用药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提交一份合理用药分析报告,在全院医疗质量分析会上进行通报,并将病历中抗菌药物使用的整体情况及存在的主要不合理用药情况,以科室联系卡的形式反馈给各临床科室。
4、药品用量动态监控: 每月将全院抗菌药物用量、用药金额进行排序,对前10位的注射剂型抗菌药物,规定全院月用量波动幅度>100%,为“警戒线”。监控中如发现有超过“警戒线”的药品、科室及医师,提出预警。
5、开展多种形式的用药督导工作: 临床用药指导小组每月进行全院的日常督导,根据日常督导结果,我们先后采取对不合理用药病历的当事医师及主任进行当面咨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对重点科室进行重点检查等方式进行督导工作。
五、强化监督管理,深化合理用药工作
为了保证合理用药的长效化,我们对出现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分医师、科室 及药品经销商三个层面进行督导改进,对临床科室及医师主要采取公示、上交整改报告、全院内通报批评、诫勉谈话、停止处方权、不能参加先进集体评选等处罚。对药品经销商主要采取由医院质检部门进行口头警告、限量采购或降价、记录不诚信记录、取消新药引进资格直至取消药品购销合同等处理。
六、取得的成效
1、提高了合理用药水平,初有成效地控制滥用药的现象: 通过持续的监督管理,用药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目前我院住院抗菌药物用药金额构成比、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用药强度、抗菌药物使用率、ⅰ类切口预防用药比例均明显下降;病原学送检率已有所提高,术后用药时间逐步缩短,预防用药单剂量也在下降。
2、强化了医师合理用药的意识 经过强有力的干预,我院医师抗菌药物
应用观念有了明显的转变,从不规范、不自觉逐步提升到规范自觉的行为,合理用药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全院形成了合理用药的良好氛围。
3、促进了临床用药安全 经过持续的工作,临床上一些不恰当的用药方法得到了改善,如将短半衰期抗菌药物由一日量一次给予改为了每日2-3次用药,强调对抗菌药物药物热的重视,限制高剂量用药等,规避了临床用药风险。
目前,医院合理用药工作正在逐步推进,在今后的工作中,医院将进一步完善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尝试开展针对病种制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加大对抗菌药物的奖惩力度,对积极配合医院开展合理用药工作的科室及个人予以及奖励,对表现不好的科室及个人予以相应的处罚。我们深切的体会到,要真正实现合理用药的长效机制,信息化手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医院正在致力开发合理用药监控程序,通过技术手
段对医师用药实施更有效的监控。医院将进一步完善合理用药工作的各项制度,努力提高合理用药应用与管理水平,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医疗服务的目标。医院
11月5日
第五篇:抗菌药物管理工作自查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自查
一、加强领导,建立专门管理机构
自2011年5月卫生部医政司下发卫医政[2011]75号文件《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来,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召开党政领导会议,听取关于专项工作的情况汇报并在会上对专项工作作出安排。医院下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细则》、《医师使用抗感染药物权限名单》、印发了《抗感染药物分级使用管理规范》、《关于进一步有效控制医药费用增长、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通知》,《医院抗菌药物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等制度。对医院的专项专项作出了总体布置。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对专项工作进行指导。在药事管理委员会下建立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组,负责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具体工作。为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医院设立了感染性疾病科,初步形成了有感染专业专业医师、感染专业临床药师和临床微生物室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
二、宣传动员
2011年7月20日,医院召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动
员会,医院院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组长邹刚同志作了动员报告,科主任和医生代表作了承诺发言,临床科室主任向院长签订了责任书,并作为科室考核目标的重要量化方向。
为提高医务人员对此项工作的认识,医务科和药剂科、以及抗感染科共同制定了《抗菌药物规范化应用培训计划》。按照医院活动实施方案的部署,对全院的医生和药师进行了三次专门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使全院医师和药师受培训面达到100%,培训后还进行了法律法规和抗菌药物知识的考核,根据考核成绩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规定对医师分别授予了不同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对药师授予了抗菌药物的处方调剂权。
三、加强抗菌药物的购用管理
2011年7月底,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经过多方论证对医院使用的抗菌药品品种进行了了调整,将品种数由原来的63余种调整为34种,并在8月1日对淘汰的品种进行了及时清退。
2012年5月,经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讨论通
过了《2012年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调整后仍为34种,其中青霉素10种、一代头孢2种、二代头孢2种、三代头孢口服剂型2种、三代头孢注射剂型6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共4种、氨基糖类1种、大环内脂类2种,合成硝咪类2种、其它类2种,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采购使用。
四、加强调查,对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药剂科组织临床药师对前几个月的全院抗菌药物物情况进行了了调查摸底,质控科也组织了相关人员对病历进行了调查分析,经过调查,清楚了全院门、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比例,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一些重要统计数据,为下阶段制订目标任务提供了依据。
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些信息系统中影响数据统计的问题,现信息科、病案统计室正在整改。
五、加强检查力度,初见成效,至今年5月月底,抗菌药物使用基本数据如下:
1.抗菌药物使用:全院DDD数(口服)为1935.95,全院DDD数(注射)4466.17,强度(DDD)由原来的89.3降为68.44。
2.全院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为65.20%,门诊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为25.40%。
3.实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以来,质控科加强了对感染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外科等科室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检查,重点规范了外科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目前外科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由整治前的98.8%下降为45.7%,术前30分钟到2小时给药合格率由59.2%提高到90%,使用抗菌药物小于24小时比例由24.1%提高到54.3%,术后给药大于48小时的比例由67.7%下降到17.2%,Ⅰ类切口平均预防用药天数由5.0天下降到1.35天。
4.抗菌药物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15%。
4.其他科室基本上做到了使用抗菌药物有指征,选药、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疗程基本合理,调整抗菌药物病历中有记载,达到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