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安机关的内部职能部门划分
公安机关的机构划分?
||法律
专业回答
jbpbe655d3778
2013-07-15 14:40
公安机关机构设置主要为三部分,即:执法勤务机构、综合管理机构、派出所及监管场所。
(一)执法勤务机构设置
1、指挥中心(挂办公室牌子)负责接报警和指挥处警工作;负责授权的警务指挥及协调工作;负责公安情报信息的收集、汇总和研判工作;负责调查研究和起草重要文件工作;负责机要、通信等工作。
2、国内安全保卫大队 负责国内安全保卫、反邪教等工作;负责对维权活动、非政府组织进行调查工作;负责民族、宗教、意识形态领域等方面维护国家安全工作。
3、治安管理大队(挂爆炸危险物品监管大队牌子)负责治安管理、户政管理、出入境管理等工作;负责对公共场所、特种行业的管理,依法对社会上吸毒、卖淫嫖*、赌博等违法活动进行治理;负责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下设:⑴治安管理中队;⑵户政管理中队;(3)基层指导中队;(4)危爆中队;(5)治安行动队。
4、刑事侦查大队 负责刑事侦查、反恐怖、禁毒工作;负责刑事科学技术工作;承担县级禁毒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等。下设:⑴内勤中队;(2)技术中队;(3)基层基础中队;(4)法医中队(5)刑侦中队;(6)反恐怖中队;(10)禁毒中队;(11)大案中队
5、交通警察大队 负责交通管理工作;承担道路治安巡逻任务。下设:⑴内勤中队;⑵车管中队;⑶宣传秩序中队;⑷事故处理中队;⑸法制中队
6、经济犯罪侦查大队 负责掌握和综合分析经济犯罪规律特点,研究制定对策工作;负责查处各类经济犯罪案件。
7、公安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大队 负责指导互联网监控点建设和网上信息监控、电子侦控工作;负责研究公共信息网络违法犯罪规律特点及对策工作;负责查处危害公共信息网络的违法犯罪案件。
8、巡警特警大队 负责治安巡逻,预防突发性事件;预防和制止犯罪行为;制止公共场所发生的民间纠纷、治安案件;值勤、备勤,接受110报警指令,随时出警处警。下设内勤中队。
(二)综合管理机构
9、政工监督室(挂纪委、监察室、警务督察大队、控申科牌子)负责公安政治工作;负责公安纪检、监察、督察、审计工作;负责维护民警合法权益工作;负责公安信访工作。
10、法制室 负责公安法制方面的工作。
11、警务保障室 负责财务装备、警务保障、科技管理和后勤服务工作。
(三)派出所及监管场所
12、看守所 负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犯的管理工作。
13、行政拘留所 负责治安行政拘留人员的管理工作。
14、基层派出所 警衔等级的设置
人民警察警衔设五等十三级,即:
1、总警监、副总警监;
2、警监(一级、二级、三级);
3、警督(一级、二级、三级);
4、警司(一级、二级、三级);
5、警员(一级、二级)。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民警察的警衔,在警衔前冠以“专业技术”。
人民警察实行警察职务等级编制警衔。担任行政职务的人民警察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警衔:
1、部级正职:总警监;
2、部级副职:副总警监;
3、厅(局)级正职:一级警监至二级警监;
4、厅(局)级副职:二级警监至三级警监;
5、处(局)级正职:三级警监至二级警督;
6、处(局)级副职:一级警督至三级警督;
7、科(局)级正职:一级警督至一级警司;
8、科(局)级副职:二级警督至二级警司;
9、科员(警长)职:三级警督至三级警司;
10、办事员(警员)职:一级警司至二级警员。
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民警察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警衔:
1、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一级警监至二级警督;
2、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一级警督至二级警司;
3、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三级警督至一级警员。
警衔标志的式样和佩带
人民警察换发“九九”式警服后,警衔标志的式样为:
总警监、副总警监警衔标志由银色橄榄枝环绕银色国徽组成。其中,总警监警衔标志缀钉一枚橄榄枝环绕一周的国徽,副总警监警衔标志缀钉一枚橄榄枝环绕半周的国徽。
警监警衔标志由一枚银色橄榄枝和银色四角星花组成。其中,一级警监警衔标志缀钉三枚四角星花;二级警监警衔标志缀钉二枚四角星花;三级警监警衔标志缀钉一枚四角星花。
警督、警司警衔标志由银色横杠和银色四角星花组成。其中,警督警衔标志缀钉二道横杠,一级警督警衔标志缀钉三枚四角星花,二级警督警衔标志缀钉二枚四角星花,三级警督警衔标志缀钉一枚四角星花。警司警衔标志缀钉一道横杠,一级警司警衔标志缀钉三枚四角星花,二级警司警衔标志缀钉二枚四角星花,三级警司警衔标志缀钉一枚四角星花。
警员警衔标志由银色四角星花组成。其中,一级警员警衔标志缀钉二枚四角星花;二级警员警衔标志缀钉一枚四角星花。
警衔标志佩带在剑型肩章上。担任行政职务的人民警察的肩章版面为藏蓝色,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民警察的肩章版面为蓝灰色。
第二篇:公安机关职能部门
部分业务部门工作职责如下:
(一)治安管理局:负责指导全省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工作;研究、指导有关治安管理工作的政策、规章;研究、指导特种行业和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工作;研究、指导爆炸、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涉及公共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研究、指导枪支警械管理工作;研究、指导公安派出所工作和群众性治安防范工作;研究、指导巡(特)警业务和队伍建设及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工作;研究、指导大型活动治安管理工作;研究、指导保安服务业管理及技术防范工作;研究、指导户政和流动人口管理、公民身份证件制作及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指导、协调、办理管辖的101种刑事案件工作。
(二)出入境管理局:贯彻落实出入境管理政策,负责指导全省公安机关对我省居民的普通护照和赴港澳台证件的受理、审批、答复工作,以及外国人在本省居留、旅行的行政管理工作和办理签证业务;负责审核、查堵不准入出境人员;指导全省公安机关查处外国人和中国公民违反出入境法律、法规案件;依法审查报批在本省加入和退出中国国籍的申请;承办本省对外开放地区的审核报批、对外公布等项工作。
(三)禁毒总队(省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掌握全省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动态,研究拟定预防、打击对策;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全省毒品犯罪案件侦查工作;承担对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流入非法渠道的查处工作;依法承担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管制工作;组织、协调、指导、参与全省公安机关开展吸毒人员管理工作;承担省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承办禁毒有关协调工作。
(四)刑事侦查局:掌握全省刑事犯罪动态,收集、通报、交流刑事犯罪信息;组织、指导和监督全省各市公安机关打击刑事犯罪工作;承办上级交办案件;组织、指导协调跨省、市刑事案件的侦查和重要案犯的缉捕工作;规划刑事技术工作的发展,为全省重大疑难刑事案件提供技术支援;规划警犬技术工作的发展。
(五)法制处(省劳动教养审批委员会办公室):综合研究公安执法问题;编制地方公安立法和执法制度建设规划,组织或者协助起草、审核、清理、汇编有关公安工作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对地方性公安法规、规章做应用性解释;指导听证、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工作,办理听证、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案件;组织、开展、指导执法质量考核评议、执法检查等内部执法监督工作;组织、开展有关法律应用研究、法制宣传工作;指导、监督劳动教养、收容教养案件审批工作,承担本级人民政府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按照规定办理劳动教养、收容教养审批案件。
(六)监所管理总队:对全省看守所、拘留所(拘役所)、强制戒毒所、收容教育所和安康医院实行归口管理的业务指导;掌握监所管理工作信息和羁押情况,开展对策调研;指导监所管理工作,依法对在押人员实施规范化管理;指导监所教育转化工作,配合办案,深挖犯罪;指导监所安全防范工作,查处重大恶性事故;指导监所在押人员生活卫生管理工作;协助有关部门抓好公安监管民警队伍建设;规划和指导监所设施、装备和技术建设,配合有关部门管好用好中央、省上财政补助专款;管理陕西省看守所。
(七)经济犯罪案件侦查总队:负责本省重大特大、涉外经济犯罪案件和上级交办的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工作;负责对全省经侦工作的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负责对全省
经济领域犯罪活动的情况收集、分析和研究,制定打击经济犯罪的对策和措施,维护陕西经济建设和市场经济秩序。
(八)交通管理局:研究拟定全省道路管理规章;组织指导监督各级公安机关依法查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维护交通秩序和公路治安秩序;先期处置发生在公路上的治安和刑事案件;负责指导机动车辆安全检验、牌证发放和驾驶员考核、发证工作;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指导地方公安机关参与城市建设、道路交通和安全设施规划。
(九)边防局:对出入境人员及其行李物品、交通运输工具及其载运的货物实施边防检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出入境的交通运输工具进行监管;对口岸的限定区域进行警戒,维护出入境秩序;执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赋予的和主管机关规定的任务。
(十)消防局:主要负责消防监督检查、建筑工程消防审核验收、火灾事故原因调查、消防产品行业监管以及火灾扑救、社会抢险救援等工作。
一)警务督查处
承担省公安厅督察委员会办事机构职能,指导、协调全省公安机关的警务督察工作,实施对全省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情况的监督。
(二)办公室
掌握全省公安工作情况,收集、分析、报告有关社情及公安信息;协调处理紧急警务,承担授权的有关指挥协调工作;审核以厅名义下发的文件,编发厅有关信息及内部资料;负责重要会议的会务工作和重大事项的组织协调、督查督办以及厅领导政务活动的有关工作;负责机关文秘、保密、接待、保卫、史志工作,以及公安统计、机要管理工作;指导全省公安机关档案管理工作;负责全省公安机关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起草重要文件、领导讲话及领导交办的其它大型材料,研究制定全省公安工作政策和规划。
(三)经济犯罪侦查总队
掌握全省经济犯罪的动态,分析、研究经济犯罪的情况,拟定预防、打击对策;组织、指导和监督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对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工作;承办上级交办的重、特大经济犯罪案件。
(四)治安管理总队(挂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牌子)
研究拟定全省治安管理行政规章;指导全省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依法查处危害社会治安秩序行为;依法管理户口、居民身份证、枪支弹药、危险物品、核材料保护和特种行业的工作;指导全省各级公安机关防暴队、巡警队和派出所建设工作;指导、监督全省大型活动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群众性治安保卫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
(五)刑事技术总队
负责全省刑事技术工作的规划、管理、指导;负责交办的重特大刑事案件的现场勘查及检验鉴定;承担全省疑难痕迹物证的鉴定、复核,以及公安部门承担的司法医学鉴定工作;为全省公安各警种执法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援。
(六)刑事侦查处(挂刑事侦查总队牌子)
掌握分析全省刑事犯罪的动态,收集交流刑事犯罪信息,研究预防、打击对策;组织、指导和监督全省公安机关打击刑事犯罪的侦查工作;承办上级交办的重大、疑难案件。
(七)出入境管理局
指导、监督全省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工作;组织、指导和监督持普通护照的外国人和中国公民出入境及其违反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规案件的查处工作;负责出入境口岸签证事务,审批、管理不准出入境人员;负责全省的公安外事工作。
(八)经济保卫总队
指导、监督全省公安机关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重点建设工程的安全保卫工作;掌握重点企事业单位敌情、社情及政治动向;指导协调经济系统发生的刑事和治安案件的侦破、查处工作;指导、监督重点要害部门的安全防范工作;指导企业单位公安保卫队伍和经济民警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工作。
(九)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总队
指导并组织实施全省公共信息网络的安全保护工作;指导并组织实施全省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工作;监控网上有害信息,搜集、分析、报告网上敌情社情动态;参与研究拟定信息安全政策和技术规范;依法查处在互联网信息网中制作、传播有害信息和针对互联网信息网络的违法犯罪案件。
(十)行动技术总队
研究制定全省行动技术工作的方法、制度并监督检查落实情况,指导、监督行动技术工作;收集危害国内安全和社会治安的情报信息和重大案件线索;组织对重、特大案件的行动技术支援工作;承办各地设立行动技术机构、手段的审核、报批工作。
(十一)监所管理总队
指导全省公安机关看守所、拘役所、治安拘留所、强制戒毒所、收容教育所等场所和羁押人员的监管、教育工作;研究拟定有关政策和制度并监督检查落实情况;掌握羁押情况,检查、指导收押场所安全防范工作。
(十二)法制处(挂厅直属公安局牌子)
指导全省公安机关的法制工作;组织起草有关地方性公安法规、规章;指导、监督、检查公安机关法制建设和执法工作;指导、监督收容教养审批工作;办理省公安厅机关的行政复议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
(十三)装备财务处
负责公安机关的后勤保障;承担厅机关及直属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编制和管理厅机关经费预、决算;制定全省公安机关后勤装备建设的计划、规划;组织分配装备物资及民警服装的计划、调拨、供应。
(十四)禁毒总队
掌握全省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动态,研究拟定预防、打击对策;组织、指导、监督对毒品犯罪案件的侦查工作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安全管理及易制毒化学品管制等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开展禁毒工作。
(十五)科技(信通)处
研究拟定公安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组织科技立项、成果鉴定和技术推广;组织研究、开发公安专用装备,拟定公共安全行业技术标准,实施技术监督;指导安全技术防范工作;归口管理厅属科研机构;研究防盗窃、防抢劫、防爆炸、防入侵、安全检查等公共安全范畴政策和规划.
负责全省公安信息通信工作的宏观规划指导。研究制定公安信息化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研究拟定公安信息通信网络建设的技术政策和技术标准,指导和管理有关技术建设工作,管理公安无线电频率资源和其它通信资源。承担公安信息通信网络的运行维护和相关的技术管理工作,指导、协调(地、市、县)公安信息中心和二、三、四级网的运行管理工作。承担信息资源的采集、梳理、应用与服务等职能。负责厅机关和涉及跨市(地、县)警务活动的信息通信勤务保障工作。指导全省公安信息通信部门对大型活动和处置恐怖、突发重大事件的应急通信勤务保障工作。负责对全省公安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保障厅机关电话、图像、会议等技术服务;维护修理机关信息通信设备。通过分析研究各类公安信息,直接为公安机关一线侦察、追逃单位提供线索和证据。
(十六)信访处
指导全省公安机关的信访工作;受理上级机关和领导交办的控告申诉案件;接送、转送、调查人民群众提出的控告申诉案件;监督、检查全省公安机关控告申诉工作。
(十七)机关党委
按照党章规定设置。负责厅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十八)离退休干部工作处
负责厅机关离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指导直属单位离退休干部工作。
(十九)政治部
是省公安厅党委主管公安政治工作的办事机构,也是负责指导全省公安队伍建设的行政机构(内设队伍建设综合指导处、人事训练处、宣传处)。
(二十)队伍建设综合指导处
负责起草全省公安政治工作要点、规划;指导全省公安队伍评先创优活动;负责全省公安机关立功表彰和岗位目标及正规化管理;编辑政工简报、信息、月报;负责政治部文秘综合及前卫体协工作。
(二十一)人事训练处
负责机关、直属单位的机构编制、人事管理、劳动工资作省管干部管理;负责协管干部的考核工作并提出任免、交流意见;办理授衔事宜;研究拟定全省公安机关人事培训的政策规定,检查监督落实情况;制定并组织实施系统教育、培训计划;指导全省公安干、警校建设、管理厅属干、警校。
(二十二)宣传处
研究拟定全省公安宣传思想工作的方针和措施,检查监督落实情况;指导公安业务和公安队伍建设的宣传工作;指导全省公安干警思想政治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指导、承担公安机关影视和新闻报导工作;指导全省公安机关的文化建设工作。
省公安厅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山路145号
联 系 电 话:0451-82696114
门 户 网 站:http://
邮 政 编 码:150008
直属单位
第三篇:职能部门界面划分20120311
京沈客专辽综合„2011‟128号
关于公司职能部门工作界面划分的通知
公司各部门、指挥部:
为进一步规范管理程序,明确管理责任,落实考核主体,经公司研究决定,特对工程部、安质部、物设部、指挥部的相关工作界定如下:
一、工程管理工作界面
(一)征地拆迁、三电迁改 工程部职责
1.负责与铁道部、国家有关部委及辽宁省主管部门建立工作联系,协助办理有关征地拆迁报批手续,签订征地拆迁实施协议。
2.掌握征地拆迁及三电迁改工作进展情况,根据制定的各线征地拆迁及三电迁改推进计划做好督促落实工作。
3.组织施工单位填写建协表1-6并形成调查、核量说明,汇总各标段上述相应资料并存档。
4.与计划财务部共同审定征地拆迁的补偿费用,做好征地拆迁及三电迁改的验工工作。
5.组织征地拆迁及三电迁改竣工文件的交验归档及土地确 1 权。
指挥部职责
1.督促、协调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依据“部省纪要”和“实施协议”,做好各自管段的征地拆迁及三电迁改工作。
2.制定所辖管段的征地拆迁及三电迁改推进计划,向当地国土、林业、规划等主管部门提报用地计划,并督促落实。
3.组织施工、设计、监理单位与县(市、区)相关部门现场复核清点征地拆迁的范围、类别、数量及权属,并形成地验交表4。
4.负责征地拆迁及三电迁改日常管理,组织征地拆迁及三电迁改验工和竣工文件的审核。
(二)环保水保 工程部职责
1.协调地方政府组织召开环水保专题论证会。
2.督促设计单位按地方环水保行政主管部门要求设计环水保方案。
3.协调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与地方环水保部门,解决施工中存在的环水保问题和事件。
4.与计财部共同落实环水保监理、监测单位。指挥部职责
1.检查施工、监理单位对环水保设计要求、地方行政主管部门批复意见、环水保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提出整改要求 2 并与协调办共同组织落实。
2.建立环水保工作日常检查制度并贯彻执行。
(三)对外协调
工程部负责对接省市级政府、省铁建办及省直相关部门的协调联络。
指挥部负责对接市区县政府、市县铁建办及相关部门的协调联络。
(四)施工管理 工程部职责
1.组织审查专项、重难点施工方案。
2.组织梳理影响施组实施的问题库,并制定推进计划表。3.负责公司调度工作,建立有关工程台帐,编制工程周报,定期组织对建设情况分析总结。
安质部职责
参加专项、重难点施工方案审查,负责审查专项、重难点施工方案中涉及安全质量管理方面的内容。
指挥部职责
1.检查专项、重难点施工方案落实情况。
2.现场督促解决问题库问题,疑难问题向公司汇报。3.负责管段调度工作,相关信息按要求及时汇总到公司调度。
(五)技术管理
工程部职责
1.审查相关施工工艺、工序、工法及作业指导书,并定期检查督促。
2.组织设计技术交底工作,对重大技术方案、重大技术问题组织审查。
3.负责技术文件、技术资料管理,组织进行设计文件、图纸和技术资料分发登记、保管和移交归档。
4.组织编制联合调试计划,组织联合调试。
5.组织编制工程竣工文件和工程总结,协助组织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交接工作。
物设部职责
全面负责客运服务、四电系统集成及既有线四电改造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
指挥部职责
1.现场督促落实相关施工工艺、工序、工法及作业指导书,跟踪检查施工单位技术交底管理工作。
2.备份技术资料档案,参加竣工验收和工程总结相关工作。
(六)工程测量 工程部职责
负责组织交接桩、精密网测量和复测、沉降评估工作。制定精密网测量管理办法和沉降观测实施细则,并组织贯彻落实。
指挥部职责
负责定期检查落实情况。
(七)变更设计 工程部职责
负责建立变更设计台账,组织I类变更设计方案初审、报批工作,检查变更设计执行情况。负责组织办理IIa类变更设计工作,检查各类变更设计执行情况。
物设部职责
负责组织客运服务、四电系统集成及既有线四电改造工程I类变更设计方案初审、报批工作,检查变更设计执行情况,办理IIa类变更设计工作,负责整理变更设计资料并移交工程部。
指挥部职责
负责组织办理IIb类变更设计工作,建立IIb类变更设计台账,报工程部存档。
(八)验工管理 工程部职责
负责组织编制公司生产计划,检查计划完成情况;组织季度验工核量。
物设部职责
负责组织编制四电专业的生产计划,检查计划完成情况;组织季度验工核量。
指挥部职责
负责季度工程数量签认。
(九)施组动态管理 工程部职责
负责组织编制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审批施工单位申报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每半年调整一次施组,每季度根据施组执行情况制定回归施组措施。
物设部职责
配合工程部编制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负责相关四电内容的编制工作;负责审核客运服务及四电系统集成合同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督促施工单位动态调整施组。
安质部职责
负责审查施工单位申报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涉及安全质量管理方面的内容,并提出审核意见。
指挥部职责
负责检查施组执行情况,并按月梳理实施性施组落实情况,及时预警。
(十)标准化 工程部职责
负责制定标准化、架子队管理制度,定期组织检查和通报标准化工地建设和标准化作业执行情况。
指挥部职责
负责文明工地建设,组织监理单位日常检查,负责监控和落实过程控制标准化。
(十一)科技创新
工程部负责科技创新工作。
(十二)设计、咨询管理 工程部职责
1.协助组织初步设计初审、施工图设计审核和施工图投资检算审查工作。
2.监督检查勘察设计进度和设计单位执行鉴定意见情况,督促设计单位完成优化设计工作。
3.监督勘察设计合同和工程咨询合同(技术咨询)的执行情况,对设计费、工程咨询费的支付进行签认。
4.负责勘察设计和工程咨询日常管理和考核,组织施工图设计考核工作,制定有关管理办法、管理程序和相关考核制度。
物设部职责
1.负责组织客运服务及四电系统集成施工图审核。2.参与四电工程勘察设计和工程咨询日常管理和考核。指挥部职责
参与现场核对,负责设计现场配合组管理和考核。
二、安全质量工作界面
(一)质量管理 安质部职责
1.办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续,配合各级监督站开展工作。2.负责对施工、监理单位的工程质量检验与试验管理工作 7 的监督检查。
3.负责施工、监理企业信用评价。
4.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周、月、季),按计划实施现场检查。
5.建立问题库,负责问题闭环管理。
6.制定工程质量第三方检测单位和外方质量代表管理办法,每季度进行一次考核。
7.组织对拌和站、试验室的终验工作,参加制梁场、轨枕板厂、铺轨基地的验收工作。
8.组织工程质量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9.编制各线创优规划,并督促和检查参建单位落实创优规划。
物设部职责
1.建立四电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库,配合安质部进行闭环管理。
2.参加四电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工程部职责
组织对制梁场、轨枕板厂、铺轨基地的终验工作,参加拌和站、试验室的验收工作。
指挥部职责
1.参加监督站现场检查。
2.参加施工、监理企业信用评价。
3.参与制定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周、月、季),与安质部共同实施现场检查。
4.落实问题整改闭合工作。
5.参加工程质量的调查和处理工作。6.配合安质部编制落实创优规划。
(二)安全管理 安质部职责
1.编制与修订安全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督促、检查参建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检查考核全管理体系运转落实情况。
2.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周、月、季),按计划实施现场检查。
3.建立问题库,负责问题闭环管理。
4.负责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5.负责安全生产措施费使用的监督检查及验工核量。6.负责高风险隧道、既有线、特殊结构桥梁、深基深水、高墩、脚手架工程、跨越、提运架梁等重点工程安全专项方案审查。
7.组织或配合安全事故调查与处理。物设部职责
1.建立四电工程安全管理问题库,配合安质部进行闭环管理。
2.配合四电工程安全事故调查与处理。
指挥部职责
1.落实公司文件要求,完成安全管理考核量化指标。2.组织、检查、考核风险工点安全监管工作。
3.参与制定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周、月、季),与安质部共同实施现场检查。
4.落实问题整改闭合工作。
5.参加重点工程安全专项方案的会审。6.配合安全事故调查与处理。
(三)样板工程 安质部职责
负责公司级样板示范工程的验收评定和推广工作。指挥部职责
负责本线样板示范工程的选树工作。
(四)首件工程 安质部职责
1.负责组织首件工程评估实施条件的各项审查或审批。2.负责首件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现场质量安全管理。3.负责组织首件工程的评估验收和推广工作。工程部职责
1.参加土建首件工程评估实施条件的各项审查或审批。2.参加土建首件工程的评估验收工作。物设部职责
1.参加四电首件工程评估实施条件的各项审查或审批。2.参加四电首件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现场质量安全管理。3.参加四电首件工程的评估验收工作。指挥部职责
1.负责首件工程选择,及时处理现场问题并向公司相关部门反馈信息。
2.参加首件工程评估实施条件的各项审查。3.参加首件工程的评估验收和推广工作。
(五)监理管理 安质部职责
1.负责组织对监理单位的考核和信用评价管理。2.负责对监理的质量安全管理行为和监理作用的监督、检查、考核以及对存在问题的处理。重点内容包括: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与运行;监理规划与实施细则的编制、审批和执行;监理检测、检验和试验;监理巡视、旁站、现场质量安全监控;各项质量验收过程和签认;现场质量安全问题处理及整改回复;监理培训及持证上岗等项工作。
3.负责建立监理黑名单库。工程部职责
1.参加对监理单位的考核和信用评价管理。
2.负责对土建工程有关的施组、技术管理中监理工作行为和监理作用的监督、检查、考核以及对存在问题的处理。重点内 11 容包括:监理单位对施组、技术、文明施工、环水保等管理制度建立与运行;各项施组、方案、开停复工报告、作业指导书、图纸、变更、技术交底工作的审核、审批与签认;监理单位对现场生产、技术管理的检查和对存在问题的处理及整改回复等工作。
物设部职责
1.参加对监理单位的考核和信用评价管理。
2.负责对物资、设备、原材料、四电工程管理中监理工作行为和监理作用的监督、检查、考核以及对存在问题的处理。重点内容包括:监理单位在物资、设备、原材料、四电工程等管理制度建立与运行;监理单位对进场物资、设备、原材料的检查、检验和签认;监理单位对现场物资、设备、原材料、四电工程管理存在问题的处理及整改回复等工作。
指挥部职责
1.参加对监理单位的考核和信用评价管理。2.负责对监理工作日常检查监督管理。
3.按监理问题通知单分别建立本线各标段监理问题库和诚信档案。
4.向公司反馈相关信息。
(六)培训工作 安质部职责
负责组织对施工主要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上岗考试(站后上岗考试由物资部负责),监理单位的全员考试合格后发上岗 12 证。
指挥部职责
配合并完成人员变更及补考工作。
三、物资设备及四电管理
(一)原材料管理 物设部职责
1.负责对进场原材料质量进行抽查并建立问题库。2.负责对进场原材料质量问题闭环管理。安质部职责
1.负责检查施工和监理单位制定和落实原材料质量控制相关管理制度和办法,纠正存在的相关问题。
2.负责对施工过程中原材料质量进行抽查并建立问题库。3.负责对施工过程中原材料质量问题闭环管理。指挥部职责
负责进场的和施工过程中的原材料日常监控管理,代表公司及时处理现场问题并向公司相关部门反馈信息。
(二)大型设备管理 物设部职责
1.负责组织大型设备进场验收。2.负责抽查大型设备日常管理工作。3.负责抽查监理职责发挥情况。安质部职责
1.负责对施工、监理单位大型设备使用安全相关管理制度和办法的检查和问题纠正处理。
2.负责检查施工、监理单位对大型设备操作人员和监控人员的培训考试情况。
工程部职责
负责按批准的实施性施组核查落实大型设备配备。指挥部职责
1.负责大型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日常监控检查、信息反馈和问题的处理。
2.参加安质部、物设部组织的有关检查和考核。
(三)工程接口管理 物设部职责
负责组织客运服务及四电系统集成与路基、站场、轨道、桥涵、隧道、房建等工程中相关接口预留的协调和落实工作。组织相关施工、监理单位做好客运服务及四电系统集成与相关工程接口的检查验收工作。
工程部职责
配合物设部督促站前工程施工单位落实接口相关工作。指挥部职责
负责督促相关责任单位按期整改接口有关问题。
四、灾害事件应急管理 安质部职责
1.负责收集突发现场各类信息,及时向指挥领导小组反馈情况。
2.负责按事故等级上报情况。
3.协助综合部做好新闻媒体接待工作。工程部职责
1.负责审批施工单位上报的应急救援预案。2.负责调度指挥现场救援。
3.负责督促现场安全救援措施落实,防止次生、衍生事故。4.外协办负责与省政府、铁路局相关单位协调,解决需外部协助事宜。
5.负责现场抢险组和保卫疏导组的组织协调工作。物设部职责
1.负责协调相邻施工单位调用工程机械、抢险设备、救援物资,保证现场救援和供应。
2.负责现场物资设备抢运组和物资设备供应组的组织协调工作。
指挥部职责
1.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及时向组长、副组长汇报情况,并根据事故需要调度相邻施工单位启动二级应急救援增援。
2.负责协调事故现场善后处置。
3.负责现场伤员营救组的组织协调工作。
3.协助物设部做好物资设备抢运和物资设备供应的组织协 15 调工作。
4.负责对二级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情况的日常检查。
二○一二年三月十日
第四篇:公安机关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
公安机关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依法管理社会治安,行使国家的行政权,同时公安机关又依法侦查刑事案件,行使国家的司法权。就公安系统的公务员面试而言,其命题范围,无不围绕以下几方面的主题而展开。
一、和谐的警民关系,是保持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
在众多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对于公安系统的工作人员来说,最基本的而且是不容忽视的一大关系,就是和谐的警民关系。我们的国家是人民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谐的警民关系,不但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也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人民警察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必须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致力于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而且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对于提升公安工作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公安工作有着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警民关系在某一个时期,在某一个方面还存在着不适应甚至失调的地方。那么如何建立和谐的警民关系,成为各级公安系统必须要研讨的话题。如果在面试中出现有关和谐警民关系的题目,建议考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
第一,从思想方面而言,端正认识,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正确处理警民关系。孟建柱部长曾经指出:“小事连全局,小事连民心,不会办老百姓关心的小事,就不会办大事,也办不成大事”。所以,考生在答题的时候,要坚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小事做起,从为群众办好每一件小事入手,怀着积极主动的态度,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切忌唱高调,犯假而空的错误。
第二,从队伍建设方面而言,根据现实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解决公安系统存在的问题。公安队伍的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就警民关系的构建方面而言,其中的制约因素之一,就是公安任务繁重与警力不足的矛盾。新时期,由于老百姓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法律知识的普及,他们对于公安机关的依赖性也逐步加强,这样就直接导致了公安干警的任务日益繁重与警力不足。针对这种情况,考生要善于从一个理性的角度,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提出可行性建议,解决现实矛盾。
第三,从公安干警本身而言,苦练基本功,提升服务群众的本领,是解决问题必须要想到的对策。提高民警业务素质和与群众打交道、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确保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这是维护好警民关系必须要做到的。所以,考生要敢于联想,通过对干警工作的真实了解,在基本原则没有改变的前提下,围绕着警民关系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正确处理好个人素质的提高与警民关系的构建之间的关系。
第四,从普法角度而言,加大普法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是提高百姓法律意识,打击犯罪的主要渠道。针对这方面的工作,考生要站在政府的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或者措施。一般而言,是要进一步加大普法力度,特别是对新修订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新出台的政策要及时进行宣传,让群众更多地掌握现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进一步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第五,从宣传角度而言,加强正面宣传报道,抢占宣传阵地。要建立和谐警察公共关系,引导新闻媒体加大对警察舍生忘死、公正执法等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弘扬正气,震慑犯罪,为公安执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同时要加强对互联网络的监管,对故意歪曲事实、恶意炒
作的“莫须有”涉警事件,要采取及时跟帖或召开新闻发布会等方式,澄清事实,并依法严肃查处。这也是考生要具备的一个基本素质。
二、正确处理好严格执法和热情服务的关系。
和谐社会的建设,尤其要求公安干警正确处理好情与法之间的关系。新时期公安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既要严格执法,依法行使惩治犯罪、管理治安的职责,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又要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满腔热情地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这不仅是公安机关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新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提出的新要求。
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不是互相矛盾的,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严格执法是核心,热情服务是根本,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严格执法,把公安业务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处理一切问题都“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只有热情服务,把群众的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才能使严格执法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真正提高执法的社会效果。考生在遇到严格执法和热情服务之类的题目的时候,必须要正确理解严格执法和热情服务之间的辩证关系,然后紧紧围绕着二者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做到情理一致。
三,正确处理依法执法与各方面利益主体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公安机关除了要完成作为国家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力量的行政职能之外,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也成为公安机关一个义不容辞的职责。面对形形色色的利益主体,公安机关自身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利益、权力、地位、金钱等社会因素无不考验着新时期的公安干警。依法执法不能丢,因为这是职责所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不能放,因为它关系到个人的命运和前途。依法执法和各方面的利益主体产生冲突,是公安干警经常遇到的困惑和难题。考生在复习备考此类题目的时候,要坚持不回避现实的原则。也就是说,面对各种利益主体带给公安干警的压力,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敢于面对,决不回避。但是作为国家行政权力的执行者,必须要正确处理情与法的关系,既要做到严格执法,依法执法,同时又不能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形象。而是要以理性的态度,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处理好来自亲朋好友的压力。
第五篇:论我国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机制
论完善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机制
【内容摘要】:执法监督是保障公安执法的必要手段。加强公安执法监督不仅是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这一系统工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统一公安执法思想、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权力运行,实现执法规范化的必然要求。认真考察当前公安执法监督的现状,分析当前公安执法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于强化公安执法监督意识,保障公安执法规范化,实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安机关;执法监督;机制
公正是执法的灵魂,也是执法的价值追求。合理、有效的执法监督,是保障公正执法的必要手段。正如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所说:“监察官维护法律的纯洁”①。公安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执法部门,代表国家行使行政处罚权和刑事执法权。这些权力一旦失去有效的监督,其后果要么造成违法犯罪得不到应有的惩治,要么使受处罚者面临合法权益被限制或被剥夺的侵害或危险,进而损害司法公正、破坏社会稳定。因此,如何构建合理、有效、公正的内部执法监督机制,保证公安民警正确行使执法权,已成为现代公安执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对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工作现状的认识
①(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法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260.根据《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工作规定》第二条的规定,所谓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是指上级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上级业务部门对下级业务部门,本级公安机关对所属业务部门、派出机构及其人民警察的各项执法活动实施的监督。其目的在于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正确履行职责,防止和纠正违法和不当的执法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我国《人民警察法》第六章对人民警察的各项执法监督工作作了专门的规定,是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工作的法律依据。同时,各级公安机关以《人民警察法》关于执法监督的规定为中心,不断建立健全内部执法监督制度,使内部执法监督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组织建设上看,初步形成了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有机结合的层级监督和法制、纪检监察、督察与信访等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内部执法多层次、多侧面、多方位的执法监督体系。从制度建设上看,近几年来,公安部先后制定出台了《公安机关受理控告申诉暂行规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工作规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核评议规定》以及《公安机关督察条例》、《内务条令》等一系列部门规章,各地公安机关也制定了大量的内部执法监督工作规定,建立了执法责任制、案件审核监督制、执法考评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以及复议、国家赔偿等内部执法监督制度,将公安机关的内部执法监督工作逐步推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由于内部执法监督工作是深层次的执法活动,是对执法者的执法监督,其实质是维护和支持被监督者的正确执法活动,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对法律、对人民负责。因此,作为新时期公安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工作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必须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它对保障严格执法,提高公安队伍素质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②。
(一)新时期加强公安内部执法监督是严格执法的关键,是搞好公安法制工作的保证公安法制工作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立法、执法和执法监督三个部分。其中立法是前提,执法是核心,执法监督是保证。而内部执法监督是做好公安法制工作的基础性、保障性工作。加强内部执法监督既是今后一个时期公安法制工作的主要任务,又是保证严格执法的关键。加强新时期公安法制建设必须以强化内部执法监督为切入点,在保证严格、公正执法这个核心问题上做文章,逐步建立健全内部执法监督机制,增强对公安执法活动的内部监督,从而为搞好公安法制工作提供坚强的法律保障。
(二)新时期加强公安内部执法监督,是公安机关树立执法权威,改善执法质量,创造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环境的重要手段公安机关作为国家法律重要的执行机关,其执法权威来源于法律的尊严和法制的威望。树立执法权威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又是人民的迫切要求。公安机关树立执法权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证执法质量,让执法活动符合国家法律的要求,切实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执法质量的保证离 ②参见谢山河《论完善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机制》,载《江西公安专科学校校报》2005年第1期 不开严格的监督机制,包括内部执法监督。一方面,通过内部执法监督对民警的执法权进行严格、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既可以在全体民警中树立起对法律负责的观念,堵塞执法漏洞,切实解决执法不公、执法不严、越权办案、搞权钱交易、以罚代刑的问题,又可以作为一种预警措施,促使每个执法人员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使用手中权力,防患于未然,从而提高执法质量;另一方面,公安机关的内部执法监督不仅是监督与制约,而且是监督与指导的统一。监督不仅是制约,还包括指导和服务。通过对执法工作的检查、对案件的审核、对有关制度的落实和把关,能够及时发现、纠正违法现象并提出整改的建议和意见,将监督渗透于指导和服务中,从而推动公安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保证执法质量,为树立执法权威、创造严格公正文明的执法环境奠定基础。
(三)新时期加强公安内部执法监督是铲除执法腐败,推进公正执法的客观需要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近年来,公安机关执法中的腐败问题时有发生,执法权威受到很大影响。对执法不能实行有效的监督是产生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推进廉政建设,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强化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将公安机关的全部执法活动置于内部执法监督之下,优化内部执法环境,切实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杜绝腐败根源,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二、当前我国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机制已经建立,监督体系也初具规模。但是,公安机关内部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甚至贪赃枉法现象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内部执法监督制度不够完善,监督乏力、消极监督、监督效率偏低是其重要原因。从执法实践看,当前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监督体制问题。
1.监督主体的地位缺乏相对独立性和应有的权威。各级公安机关内设专门监督机构地位不独立,且与监督对象平级甚至低于监督对象,导致监督权力缺乏权威,监督效果并不理想。监督权的独立性是监督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是保证监督主体发挥监督效能、具有监督权威性的重要前提条件③。公安机关内部各监督机构当然不能独立于公安系统之外,否则也就不是内部执法监督,但是应当赋予监督主体相对的独立性,即将监督权独立于行政权之外,避免行政权的过度干扰,从而树立起监督主体和监督权力的权威性,以保证监督效果。但在实践当中,尤其是在对同级执法部门进行监督时,无论是督察监督还是法制监督,其最终监督决定都要由所在单位分管领导审批。而领导在审批过程中,如果执法部门的执法工作与监督部门的监督工作产生矛盾、特别是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又不涉及实体性问题时,往往会选择执法优先,对执法中存在的程序性问题不管不顾,以致削弱监督权威, ③参见谢山河《论完善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机制》,载《江西公安专科学校校报》2005年第1期 造成监督乏力。在监督主体地位低于监督对象时(如法制部门对同级公安机关各直属单位的监督),更难取得实质性监督效果。
2.内部监督分工不明。公安机关内设各执法监督部门,包括督察、法制、纪监、信访及政工、审计等,在内部执法监督工作中理应各行其职、各负其责,但现行法律法规的粗放式分工导致各监督部门之间职责权限不清,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调,不仅没有形成“合力”,而且在实践当中还出现了一些不该出现的问题,致使这种监督机制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监督效果。这些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重复监督问题。对于执法部门存在的某些问题,各个监督部门多方插手,几路兵马一齐兴师问罪,造成重复性劳动。一个问题多方监督,不仅监督的作用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发挥,而且也浪费了公安机关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令执法办案部门无所适从。另一类是监督空白问题。对于有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实质性、关系到民警个人利害关系的问题,由于分工不明,再加上不愿得罪人的老好人思想作怪,导致几个部门相互推诱、扯皮、“踢皮球”,最后不了了之。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监督制约机构的威信,也大大弱化了权力制约机制的整体效能,造成了监督效果的钝化④。
3.单向的监督模式不利于对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实施监督。根据《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工作规定》给“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所下的定义,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仅指上级对下级的监督,下级对上级没有监督权。现行法律法规中唯一赋予下级公安机关人民替察的权 ④参见 王月英,《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之法理思考》中国知网2006年第2期 力只是“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民替察职责范围的指令,有权拒绝执行”(《人民警察法》第33条),这并非实质意义上的监督权。实践中尽管纪监部门、督察部门可以对领导干部进行监督,但一般只是根据投诉或事后发现的问题进行的事后监督,不能直接在事前和事中进行有效预防和制约。下级人民替察是领导干部下达命令和指令的直接执行者,在一些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的案件事件中,又是最直接的旁观者,在工作中与领导千部有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如果赋予下级人民警察监督上级领导干部的权力,无疑会是对目前监督模式不足之处的最好补充。
(二)监督意识问题。
主要表现为不能正确对待执法监督问题,没有把执法监督作为公安执法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意识在三类主体身上不同程度的存在: 一是公安机关领导人员对内部执法监督不够重视。根据《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工作规定》第16条的规定,各级公安机关的行政首长是执法监督的责任人,公安机关各业务部门的负责人是本部门执法监督的责任人。但在实践当中,有些领导人员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内部执法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表现为:在日常行政工作中不监督、轻监督;注重抓平时的业务工作,认为执法监督是“软件”,破案才是“硬件”,监督搞得再好也不如多破几个大案、要案,片面追求办案率而忽视监督;或者认为监督是专门监督部门的事情,忽略自身平时的监督,等等⑤。
二是监督人员缺乏监督的主动性、积极性。有些专职监督部门的人员认为监督是得罪人的工作,由于受当前“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挂钩考核”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当前选拔干部、评选先进、职务晋升等都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干部考察等程序,有些监督人员既怕得罪单位,又怕得罪民警个人,因此在工作中有畏难情绪,被动地进行监督,对在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监督措施,导致监督乏力,这一点从行政复议案件的高维持率就可体现出来。
三是监督对象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不强。部分被监督单位和民警认为监督就是“整人”、“治人”,是“挑毛病、找岔子”,对公安执法监督的目的、任务认识不清,把监督看作是一块“绊脚石”,是公安执法工作的对立面,对监督部门和监督人员有抵触情绪。意识指导着行动,上述这些不良意识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安内部执法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监督方式问题。
根据现行有关执法监督法律法规的规定,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督察部门的现场督察、警务评议,法制部门的书面审理、执法检查,信访部门、纪监部门、行政首长受理控告申诉等等,但是由于法律法规规定的比较笼统,在实际操作中监督效果并不理想,达不到有效监督的目的。主要表现在: ⑤ 参见张根瑞《完善内部执法监督机制提高公安整体执法水平》,载《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公安学刊》)2003年第6期。一是重事后轻事前。在监督过程中缺乏全过程的监督,偏重于追惩性的事后监督而忽略事前的预防和事中对结果的控制。如纪监部门、信访部门往往是通过投诉、举报获取违法违纪案件线索,法制部门受理行政复议、国家赔偿案件及专项专案调查、追究执法过错等均属于事后监督,事后监督尽管有“亡羊补牢”作用,但“迟来的正义为非正义”,对于已经受到损害的公民权利来说,其造成的危害后果往往是无法弥补的。
二是重集中轻日常。把执法监督看作是“秋后算帐”,不注重日常监督。根据《督察条例》的规定,督察部门应以现场督察为主,现场督察又包括随警督察、重点督察、专项督察等方式。而实践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现场督察并没有成为日常监督的一种方式,而多是以专项督察为主,即以一定时期的某项执法内容为主进行督察,失去了现场督察本应发挥的作用。法制部门的执法质量考评工作同样如此,在平时的执法工作上不重视,不认真抓,一般集中在年终进行,且由于考评方式以查阅案卷、台帐为主,被考评单位一般会在考评前突击整改应付检查,一方面给基层民警增加负担,引起民警对法制部门强烈不满,认为法制部门平时无所事事,就知道“挑毛病”;另一方面导致被检查单位弄虚作假,补填、涂改法律文书,增减卷宗材料,将问题案卷从台帐中抽出以逃避检查等,致使执法检查工作华而不实,达不到以执法检查规范执法行为的效果。
三是公开程度不够。公安内部执法监督应当坚持公开原则,应当依法将监督内容、监督过程、监督结果向监督对象和相关当事人公开。而实践当中,各内部执法监督部门的监督工作并没有依法充分公开。以法制部门办理行政复议案件为例。根据《行政复议法》第23条的规定,申请人、第三人可以查阅被申请人提出的书面答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行政复议机关不得拒绝。然而实践中申请人、第三人的这项权利很少实现,即使委托律师进行代理,也同样会被复议机关以涉及隐私等各种理由予以拒绝。《行政复议法》还规定:“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但是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情况,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的意见。”实际工作中,负责复议工作的法制工作人员一般以书面审查为主,很少找当事人调查了解情况,致使当事人失去了当面陈述理由的机会。
(四)监督内容问题。
在监督内容方面,主要是广度问题和深度问题。广度方面的是在监督实践中重视行政执法监督而忽视刑事执法监督。我国《刑事诉讼法》把刑事诉讼过程中对公安机关监督的权利和义务赋予了检察院,但是既然公安机关的执法权主要分为行政执法权和刑事执法权,那么在进行内部执法监督的实践时也应该进行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两方面的监督。然而在实践中,公安执法监督机构往往不重视刑事执法监督, 简单依赖检察院的监督,给内部执法监督造成了被动的局面。
深度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两个方面。一方面,多数内部执法监督行为都只注重对一些表面问题进行监督,对实质性的问题较少进行深入的监督,发现的问题大部分只是表面、肤浅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对所发现问题的处理上也存在深度不够的问题。在追究民警责任时,出于保护思想,对违法违纪情节、危害程度往往从轻定性,不坚持原则的只纠错、不责人,惩罚措施也进采取写检查、批评教育等轻微的处罚措施,对违法违纪民警起不到应有的警示作用。在处理投诉、信访问题时,有些公安机关不愿意认真处理、解决问题,采用息事宁人的做法,甚至用钱来买“平安”,包庇袒护责任人,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产生新的信访问题。
三、完善我国公安内部执法监督制度的对策构想
如前所述,当前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既有监督机制方面的原因,也有对监督工作的认识、监督方式和监督效率等方面的原因。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监督不力、监督无为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横向监督方面,应当明确各个监督部门的职责和权限,使之互相配合,相互协调,形成监督合力;在纵向监督方面,应当着重理顺层级监督体制,摒弃不必要的“连坐”制度,真正构建“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机制,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一、创新理念,提高素质,增强监督意识
“有什么样的法治理念,就必然会表现为什么样的执法行为。执法不公正、执法不文明、执法不严格、执法不规范的背后总是可以从深层次执法理念的角度找到原因。”⑥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是指人的思想、信念和观念。要想规范公安民替的执法行为,必须从其思想认识、执法理念上入手。所谓现代执法理念,是指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核心,以程序意识、证据意识等为重点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一种执法思维意识。其构成主要包括法律至上观、权利本位观、公正与平等观、秩序与自由观、人文主义思想观念等⑦。
加强培训,培养公安机关领导和民警的法律至上观法律至上观是现代执法理念的重要内容。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教授有句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⑧”作为执法者,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必须树立起法律至上的观念。法律至上观的形成,依赖于法律素质的高低。法律素质越高,越容易形成法律至上的观念和意识。提高法律素质首先必须熟练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一个对与其工作有密切联系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的民替很难成为合格的执法者。因此,公安机关必须加强公安机关领导和民警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修订稿)》的规定,目前我国公安机关人民替察的训练形式主要包括新录用人民普察的初任训练、专门业务与岗位能力训练和职务、替衔晋升训练三种,训练基本内容包括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和体能、技能战术训练等内容。但是,培训制度的落实情况却不尽人意。笔者深深感到,目前的教育太过于形式化,无论是平时的教学、管理,还是考试考核,都不能严格要求,公安 ⑥⑦ 转引自鞠旭远、刘学屏《论公安工作中公平正义理念的树立》,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参见韩迎光、陈少辉《公安机关现代执法理念的思考》,载《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十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⑧ 转引自程竹松《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载融资网。机关的培训机构、培训力量无法施展作用,教育失去了其应有之义。究其原因,仍是教育体制问题。培训考核结果不具有强制性,影响不到培训学员的切身利益,不能引起学员对培训的重视:培训时间、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学内容陈旧,教官自身知识得不到循环更新等等。这些不合理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培训的效果,达不到培训目的。
二、完善立法,建章立制,健全监督制度
“在法律统治的地方,权力的自由行使受到了规则的阻碍,这些规则使掌权者受到一定行为方式的约束。⑨”要真正规范和制约权力的行使,最重要的还是依靠完善的法律,实行依法制权。公安内部执法监督权的行使也是一样。加强内部执法监督工作,必须首先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执法监督法律法规体系。
(一)制定统一的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行政法规内部执法监督工作之所以显得“杂”,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统一的“章”可循。目前,尽管有一个《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工作规定》(简称《规定》),但是,在法律体系中,它属于公安行政规章,在内容上,它与作为行政法规的《督察条例》内容上重复,并由此导致监督中的重复监督和“扯皮”现象。因此,应当将现有《督察条例》、《规定》及《公安机关信访工作规定》等有关公安内部执法监督的法规、规章内容一致起来,制定一部统一的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行政法规,名称上可定为《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条例》,统一规定内部执法监督工作的基本原则、⑨ 转引自谢山河《论完善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机制》,载《江西公安专科学校校报》2005年第1期 基本内容、部门分工、基本程序和责任追究等内容。
1.统一规定内部执法监督基本原则
可以在原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有错必纠”、“监督与指导相结合”、“教育与惩处相结合”原则的基础上,增加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和各监督部门分工合作原则。公开原则,要求把内部执法监督工作的监督内容、监督过程、监督结果等向监督对象、相关当事人和社会公开,当然,由于内部监督的特殊性,公开原则并不排除采取某些隐敝手段,如督察中的暗访,尽管其手段是隐敝的,但这一监督方式是由法律法规公开规定的,而且其监督结果也是公开的;公正原则,要求监督主体对待监督对象要一视同仁,不得因身份、地位等的不同而作出不同的处理结果;公平原则,要求监督主体在执法监督中,对于有利害关系的双方或多方之间(如在行政复议中),要依法平衡各方利益,不能有所偏颇。各监督部门分工合作原则,要求各内部执法监督部门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基于相同目的,加强彼此合作,以防止出现重复劳动和“扯皮”现象。
2.统一规定内部执法监督基本内容根据《人民普察法》、《刑事诉讼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中有关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职责的规定,将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所承担的行政执法工作、行政管理服务工作、刑事司法工作全部纳入内部执法监督范围,将监督内容深化、细化、全面化。另外,根据公安机关内部有关内务管理的规定,根据《公务员法》及《人民警察法》有关行政纪律和警务纪律的规定,将内务管理和遵守纪律的事项也一并纳入《条例》规定的内部执法监督范围。考虑到党纪只适用于党员内部等特殊情况,而且其只属于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监督范围,可以仍按现有的监督模式进行监督,不必列为《条例》内容。
3.明确划分内部执法监督各部门职责这是统一立法的最主要的目的之一。通过制定统一的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条例》,将监督内容划分为若干种类,每一部分监督内容都明确划分到相应的监督部门,这样,既可以防止部门之间的重复劳动和相互推该,又容易发现和补充监督空白,从而为实施监督提供明确具体的法律依据。
4.完善内部执法监督基本程序严密的程序是公正执法的保证。内部执法监督同样需要建立严格、规范的监督程序。目前,我国有关公安内部执法监督的法律法规及规章中,一般都主要规定了监督内容、监督方式和对发现问题的认定处理等,很少涉及监督程序,由此导致监督过程中的混乱状态。笔者建议,对于不同的监督部门,其在监督工作中应当遵循的特别程序由专门的部门规章作出具体规定,而一些基本的重要的监督程序,由《条例》明确作出规定。如对投诉、举报和控告取消多头受理,严格规定此类案件的受理、调查和督办程序;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处罚、刑事强制措施统一由法制部门审核把关;任何监督案件都必须有严密的调查程序;调查处理决定必须在民主的基础上作出,以及告知、听证、回避、辩解等程序,均需要统一作出规定。
5.明确规定监督主体的监督责任 “无责任的行政权力势必会出现权力主体滥用职权的情况。”⑩作为内部执法监督权力的行使者,监督主体承担着比一般执法主体更重要的责任。因此,必须严格规定监督主体的监督责任。现行《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工作规定》中第24条虽然也有相关规定,但是过于笼统,操作性不强。应当详细规定监督主体承担责任的情形、原则、责任种类以及从重、从轻情节等内容,对超越法定监督权限,疏于履行法定监督职责,违背法定监督程序以及监督中的腐败行为,严格追究法定责任,以督促监督者积极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创造性地开展监督工作。这是制约监督者滥用权力的有效机制。
(二)制定配套的公安行政规章公安内部执法监督具有范围广、头绪多、程序复杂等特点,不同的监督内容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不同的监督方式和监督程序,一部统一的监督《条例》只能起到基本法的作用,具体的操作实施还需要根据监督内容的特点制定配套的部门行政规章。根据公安内部执法监督的范围,可以把原有的《公安机关督察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公安机关信访工作规定》、《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核评议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替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公安机关追究领导责任暂行规定》等规章内容进行修订,删除与《条例》冲突、重复以及经过实践证明不符合监督需要的内容,根据《条例》的授权补充相应的内容,对可以保留的内容尤其是监督方式、监督程序进行细化,增强可操作性。根据行政规章的规定,各省级公安机关还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制定适用于本地区公安系统的内 ⑩ 转引自谢山河《论完善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机制》,载《江西公安专科学校校报》2005年第1期 部执法监督的规范性文件,但需要上报公安部审批,这也属于公安内部执法监督的方式之一,可以有效地防止各地各自为政,以维护公安内部执法监督法律依据的统一。
三、理顺体制,合理分工,优化监督力量
任何监督机制能否发挥实效,首要的是其自身体制结构是否完善,各组成部分之间分工是否合理,能否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公安内部执法监督机制也不例外。从上述对我国公安内部执法监督现状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内部执法监督制度中存在的体制问题已经成为实现监督目的的主要障碍。因此,要保证监督效果,必须优化内部结构,理顺体制,合理分工,以确保监督效益的最大化。
(一)理顺体制 整合力量
公安内部执法监督毕竟只是“内部”监督,其主要目的是增强公安机关及其人民替察的自律意识,把问题解决在系统内部,以保证执法效果,维护公安机关的整体形象。因此,目前我国公安内部的督察、法制、纪监、信访等监督部门,一方面必须形成与执法主体相制衡的相对独立的统一的监督力量,以有效克服监督乏力的局面,另一方面还必须保持其与监督对象组织管理上的整体性,以便深入执法工作,随时了解执法信息,掌握执法中出现的问题。为此,笔者建议,针对目前公安内部执法监督力量分散、配而不合、合而不力的情况,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应当将现有的各监督部门的工作统一由本级公安机关一名副职领导分管,统一协调,以突出内部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和相对独立性。分管领导主要负责内部执法监督工作,对上级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分管领导和同级公安机关行政首长负责,定期将本级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工作统计后上报上级公安机关,对于重大的公安机关及其民警违法违纪案件要专案专办,专门向上级公安机关汇报调查及处理情况。如果隐瞒不报或汇报不实,将根据内部执法监督《条例》及相关规章的规定,直接追究分管领导的相关责任,如果是由行政首长指使,同时追究行政首长的相关责任。
(二)合理分工相互制约
针对当前公安内部执法监督各部门之间由于分工不明所导致的重复劳动、互相推诱和监督空白等问题,笔者认为应当根据监督内容的不同特点和监督要求,在内部执法监督各部门之间合理进行职能分工,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和相互制约,以优化监督力量,消除监督中的混乱现象。
从整体上来说,公安内部执法监督在监督内容上分为警察执法行为(替察外务)和警察内务,在监督时间上有事前、事中和事后。因此,各监督部门分工合作的前提就是在监督内容上要涵盖公安工作的全部,在监督时间上要实现全程监督。政工部门负责日常教育培训、考核及其他组织、人事事项管理;法制部门以执法检查、审核案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执法事项的监督为主,对人大、人民检察院发来的监督意见负责落实;督察部门以内务检查、重大执法活动的部署、替察个人违法违纪事项的调查等内容为主;纪监部门负责党纪、政纪的遵守和查处;审计部门负责财务审查、监督。对于民替权益维护这一职能,目前尽管由督察部门承担。通过明确职责、细化分工,争取使内部监督的触角无孔不入,使事前的“监”、事中的“督”和事后的“查”密切结合,以堵塞监督漏洞。
(三)强化责任职责到人
无论多么规范和科学的监督机制,最终还是要靠监督人员来具体落实。内部执法监督的权威性既来源于公安机关的授权,又源于其监督人员严格公正、不偏不倚地行使监督权。因此,监督部门一定要正人先正己,对监督人员严格要求,落实责任,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估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各监督人员的职责、权限、完成任务的标准以及履行监督职责的考核和奖惩办法,以防止怠于行使监督权、滥用监督权以及借执法监督实施打击报复等危害监督工作的行为11。
四、科学监督,提高保障,保证监督效果
科学监督包括监督方式科学、监督手段科学、监督理念科学三个方面。
(一)监督方式要科学
改变事前、事中监督的以集中监督为主的监督方式,强化日常监督的重要性。因此,必须改变现有的监督方式,对队伍中的执法活动全面进行监督,将日常督察与集中专项督察相结合,日常考评与季度考评、年终考评有机结合起来,确保监督工作的时效性;建立执法跟踪制度,建立健全执法部门和民警个人执法档案,保障执法责任制和考评奖惩的落实。这样既可以有效分解集中监督的任务,避免集中监督时因时间短、任务重而导致的“走过场”,同时又可以及时发现和解 11 参见牛之英《层级监督问题与对策研究》,在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法制信息网 决突出的执法问题,将监督逐步引向深入,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质性监督检查。目前,各地公安机关基本已经实现网上办案,审核审批均通过网上进行,这样更便于建立个案档案,为法制部门的日常执法检查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监督手段要科学
监督手段科学,这里指在监督工作中依靠科技,推动科学技术与内部执法监督工作的紧密结合。科技化、信息化是提高公安机关执法水平和执法质量的有效途径,更是高质量完成执法监督工作的可靠保证。在公安内部执法监督工作中,充足的高素质的监督警力资源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要全面深入有效地开展监督工作,单靠人力资源根本无法高效完成,必须在监督工作中引入高科技技术手段予以辅助,以降低监督成本,提高监督效率。近几年来,我国部分地方公安机关不断尝试将录音录像技术、数码摄像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运用于公安执法监督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监督效果。笔者认为,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监督内容上,这种网络监控系统完全可以进一步覆盖到刑事侦查环节,对于刑讯逼供现象可以起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作用:在地域范围上,上述监控手段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进行推广,逐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普及。随着金盾工程的不断深入,法制部门目前对案件的审核已基本实现网上办案,为基层法制部门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但由于民警操作水平(如上传速度缓慢、操作不熟练等)等原因,网上审核审批的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在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同时,民警运用科技手段的能力也应当同步提高。(三)监督理念要科学
监督理念是监督工作的指导思想。在公安内部执法监督工作中,监督理念科学主要是指:一是要明确监督的本质和目的,明确监督不是限制警察执法权,而是对警察执法权科学规范、科学行使;是重在预防,而非制裁;是出于对民替的关心和保护,而非整人。二是要确立依法监督的观念,要认识到只有严格根据法律和制度规定进行监督,才能真正发挥监督的效力;同时还必须认识到依法监督不是不讲原则的缩手缩脚,倡导文明执法并不表示不能运用强制性手段。当前,在某些地方,不是缺乏对公安机关的监督,而是缺乏科学监督。有些地方由于过度强调“文明”执法,结果造成警察执法软弱,甚至出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的局面。因此,必须树立科学的监督理念,在制度运行过程中,在其他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监督理念对监督工作的成败、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12。
五、结合社会监督,,增加工作透明度
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新闻媒体的监督是一种受之于众的社会监督形式。这种监督形式的公开性和快速传播性,决定了其会产生出其他监督形式无法替代的特殊效应。新闻媒体的未来不在于采用新技术,不在于网络化,更不在于新闻的娱乐报道和体育报道,而在于强化其‘社会警犬’的作用。13”
一是内部执法监督主体要提高认识,接受媒体,善待媒体。从目 1213 参见王月英《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之法理思考》载《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2期。
转引自赵冰《舆论监督入法》,载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标上来说,公安内部执法监督与新闻媒体监督有着同一个目标,即都是为了规范公安机关和民警的执法行为;而从价值追求上来看,二者也是一致的,新闻媒体的监督是人民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媒体所关注的,就是人民群众所关注的,它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同样是公安机关的重要历史使命,内部执法监督工作很大程度上也是围绕这一使命进行。目标和价值追求的一致性为两种监督形式的结合提供了可能。基于这一认识,内部执法监督主体应本着积极负责的态度善待媒体,善待媒体才能赢得媒体,对媒体负责才能得到媒体的信任。
二是内部执法监督各部门要善于借助新闻媒体,及时、主动公开有关监督信息,让公众了解内部执法监督工作内容。对公安机关而言,媒体既可能是强大的联盟,也可能是可怕的敌手。积极的宣传有助于改善公安机关的形象,提升普方举措的实效,而消极的宣传则只能让警方的付出功亏一赞。因此,要善于借助媒体,充分利用媒体进行替察公共关系建设。如督察部门对某类执法问题的专项督察情况、民意问卷情况、法制部门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的调查情况等比较集中的问题,都可以主动向新闻媒体公开,借助媒体平台,向公众宜传内部执法监督的有关情况,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联系。
三是积极配合媒体,对于媒体所揭露的问题及时进行查处。2005年公安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舆论引导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公安机关正确对待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尤其要妥善应对影响公安机关整体形象的个案报道。内部执法监督部门对于媒体揭露的违法违纪问题,应本着认真负责、论文决不护短的原则,迅速进行调查,经查证属实后,果断查处民警的违法和不当行为,对于给公民、法人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失,要积极采取善后处理措施,并把查处情况及时通报媒体,争取社会公众的谅解。而对于媒体基于误会或讹传、谣言等发表的不实报道经查证后,要及时通过新闻发言人展示证据予以澄清,向媒体发布代表公安机关的“官方”声音,以维护公安机关的整体形象。
结 语
公安执法监督作为公安工作的促进力量和公安队伍建设的保障力量,其来自于自身的内部监督比外部监督更直接,也更有效。笔者通过对我国公安内部执法监督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制定统一的公安内部执法监督行政法规的主张,并在如何增强监督意识、理顺管理体制、合理部门分工及搞好科学监督、结合社会监督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见解。笔者相信,通过不断地理论探索和制度创新,我国的公安内部执法监督制度必将会更加科学和完善,也必将会为我国公安工作的改进和公安队伍的建设提供更加强有力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