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现状与危害

时间:2019-05-15 01:40: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现状与危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现状与危害》。

第一篇: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现状与危害

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现状与危害

一、保健食品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保健食品在许多国家有不同的概念,如在日本称为功能食品,强调以调节人体机能为主要目的。在美国没有保健食品的概念,这一类的保健品统称营养品和功能性食品。我国《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第二条明确规定:本办法所称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保健食品的特点在于它对人体机能的调节上,而不在于对疾病的治疗上。保健食品是食品,又不是普通食品。

首先,保健食品必须是食品, 必须无毒无害,符合普通食品的基本要求,即能提供一种或多种营养素,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安全无害。

其次,保健食品应有特定的保健功能,可满足一部分特殊人群的特殊生理机能的调节需要;同时,它不能取代正常的膳食摄入和对各种必需营养素的需要。

再次,保健食品是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的特殊食品,是为解决特殊人群的特殊需要的特殊食品,它的食用对象、食用量都有一定的限制,并非人人皆宜。

此外,保健食品对人体的调节作用是缓慢的, 所以保健食品不应也不能作为药品,它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当病人处于病态时,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

保健食品的分类:大的方面分为二类。

一类是特定功能保健食品,《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将保健食品的功能划分为以下27类(每种保健食品最多可以申报和审批两种保健功能):

1.增强免疫力功能。2.辅助降血脂功能 3.辅助降血糖功能 4.抗氧化功能 5.辅助改善记忆功能 6.缓解视疲劳功能 7.促进排铅功能 8.清咽功能 9.辅助降血压功能 10.改善睡眠功能。11.促进泌乳功能 12.缓解体力疲劳 13.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14.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 15.减肥功能 16.改善生长发育功能 17.增加骨密度功能。18.改善营养性贫血 19.对化学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20.祛痤疮功能 21.祛黄褐斑功能 22.改善皮肤水份功能 23.改善皮肤油份功能 24.调节肠道菌群功能 25.促进消化功能 26.通便功能 27.对胃粘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

一旦发现超出这27种功能的,即是非法宣传,夸大功效。

二类是营养素补充剂,是指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而不以提供能量为目的的产品。其作用是补充膳食供给的不足,预防营养素缺乏和降低发生某些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危险性。

二、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市场现状和危害

由于保健食品具有上述的特定保健功能、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特点,在广大人民中具有相当大的消费市场。但是,一些不法商贩利欲熏心,不择手段,向保健品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然后再进行非法宣传,从而扩大销量,欺骗群众,谋取暴利。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情况还是个别现象的话,那目前的状况就更令人忧虑。从补肾壮阳到减肥药再到降血糖药,从抗哮喘药到风湿病药再到抗癫痫药,无所不含化学药品。多年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从未停止过对非法添加的专项整治和打击,但面对巨大的市场诱惑,不法商人仍然愿意铤而走险,打着纯天然保健的旗号,偷偷在保健食品中加入了西药成分。易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保健食品主要有以下几类。

1、声称抗疲劳(补肾壮阳类)功能产品

此类保健食品最常非法添加枸橼酸西地那非(商品名万艾可,俗称“伟哥”)、他达拉非(商品名希爱力,西力士)、伐地那非(商品名艾力达、利维他、力伟拉)、红地那非等。其中以非法添加枸椽酸西地那非较常见。由于此类药物均属处方药物,须凭处方购买,而保健品的生产及销售要求则低很多,因此这些壮阳药成分大都被非法添加在所谓的“抗疲劳”保健品当中。在没有医师指导的情况下,长期大量服用这种非法添加了“壮阳”药物成分的保健食品,有可能对身体造成极大损害。若服用过量,极易引发毒副作用。会出现头晕、昏晕、甚至青光眼,造成对肾功能、心脏功能、心血管疾病的严重损害。长期服用,还会导致食用者勃起不倒,伤及阴部肌肉组织,甚至加重阳痿,甚至变为永久性阳痿。据统计,全国药检所的补肾壮阳保健食品中,检出率超过50%。

2、声称降糖功能产品

治疗糖尿病的保健食品或中成药多数显效缓慢,而添加降糖的化学药品后,疗效迅速,但若长期服用会引起较严重的副作用。此类假药通常在中成药中非法添加盐酸二甲双胍、盐酸苯乙双胍、盐酸比格列酮、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和格列齐特等化学药品,此类药物的原料药价格低廉,而被添加到保健食品后以高出原来十几倍甚至上百倍的价格销售,并冠以“新药特药”的名称。这些化学药物都是用于医治糖尿病的常用药,降糖效果明显,但是副作用也比较明显,如果长期大量服用,最终会造成病人的低血糖和肾功能损害,甚至导致死亡。

3、声称止咳平喘功能产品

正规的治疗哮喘的保健食品一般显效较慢,造假者为达到“速效”的目的,多在中成药中添加醋酸泼尼松、醋酸地塞米松等激素,以及氨茶碱、磷酸可待因、扑尔敏等化学药品。长期服用此类药品或保健食品会导致依赖并加重病症,若服用者合并有糖尿病、结核病或病毒感染性疾病, 后果将非常严重。

4、声称减肥功能产品

近年来我国肥胖症的迅速增长,一大批保健食品蜂拥而出,这类保健食品中大多非法添加了西布曲明、芬氟拉明、安非拉酮、麻黄碱、呋塞米等,其中以西布曲明、氟芬拉明常见。西布曲明、氟芬拉明的虽有减肥的效果,却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巨大,所以许多国家都把这些药物列入禁止使用或限制使用的药物单。我国卫生部门对这类药物的使用作了严格的规定,最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停止 “西布曲明”制剂和原料药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并撤销其批准证明文件,原因是西布曲明可能增加严重心血管风险。此类保健食品中还常常被检测出添加酚酞等泻药,“酚酞”用于治疗习惯性顽固性便秘,是一种刺激性泻药,过量服用或长期滥用可造成电解质紊乱,诱发心律失常、神志不清以及倦怠无力等症状,女性则会导致不孕。最近还新出现了将原本用来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双胍类药物,被添加于减肥保健品中的现象,对于没有糖尿病的患者可出现低血糖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5、声称抗风湿镇痛功能产品

此类假药擅自添加醋酸地塞米松、醋酸泼尼松、氢化可的松、丙酸氯倍他索等肾上腺皮质类激素以及对乙酰氨基酚、非那西丁、萘普生、吲哚美辛、双氯芬酸钠、马来酸氯苯那敏等解热镇痛和抗过敏类药物。由于添加了激素类药物,风湿患者在服用假药后,症状能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因而往往误认为假药的疗效好,但长期服用此类假药会造成药源性疾病。过敏体质的人服用解热镇痛药后,可能引起过敏性反应,如皮疹、哮喘、皮炎等,严重的会出现表皮与粘膜剥落。高热病人,特别是体弱的老人、孩子,滥用解热镇痛药,会使病人出汗过多,体温突然下降而发生虚脱。另外用止痛药会掩盖病情,影响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而影响治疗。

6、声称促进睡眠功能产品

这类保健食品中往往添加了常见的镇静、催眠类化学药品如氯氮平、氯硝西泮、艾司唑仑和地西泮等,此类药物多为国家管制的第二类精神药品。催眠药与镇静药均易发生耐药性和依赖性,患者在不知情下而长期服用此类中药,易产生较大不良反应。如艾司唑仑具有长效作用的催眠药物有宿醉效应,即在服药后的次晨,醒后感到头晕、疲劳等症状,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抑制,严重者可致死亡。

7、声称降压功能产品

西药降压药疗效迅速,但长期服用副作用大,患者希望服用副作用小、见效快的中成药或者保健食品。造假者迎合患者的这一需求,在某些具有降压作用的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擅自添加盐酸可乐定、盐酸普萘洛尔、硝苯地平、利血平、缬沙坦和尼索地平等常用的化学类降压药品。这些中成药及保健品由于处方中没有标明剂量、适应症、禁忌症等,患者服用的随意性太大,不可能实现平稳降压,将对服用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胁,尤其是对于多数高血压合并有心脏病、肾病、高血脂等病的患者。

8、其他产品

降血脂类健康产品非法添加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钠、阿托伐他汀钙、烟酸、维生素E烟酸酯等化学药品。

抗菌消炎、杀菌防腐类健康产品中非法添加抗生素,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

健美、美乳、美白、祛斑类健康产品非法添加炔雌醇、羟孕酮类化合物、睾酮及其衍生物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氟轻松、泼尼松、倍他米松等化学成分。

三、如何准确使用与选购保健食品

1、普通民众对保健食品要有正确的认识

保健食品的基本属性是食品,而不是药品。保健食品,它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只能起到保健作用,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用以治疗疾病。现在有很多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用来治病,这是错误的。不明确这一点,只会花了钱又治不好病。不要轻信一些保健食品宣传的所宣传的神奇疗效,有病要到正规医院看病或药店购药。另外,应提高警惕性,对于自己服用的中药或保健食品,若怀疑有非法添加化学药品,可向当地药监部门举报。

2、购买保健食品必须看清保健食品的标志。购买保健品要认准 “蓝帽子”标志。

“蓝帽子”指的是获得保健品批文的保健食品标志,获得批文后可以在产品外包装上印刷保健品批文标志的蓝帽标签。我国所有正规的保健食品,不论是国外进口的还是国内生产的,也不管这款产品的批号是“卫食健字”还是“国食健字”,都要求在包装的醒目位置印上“蓝帽子”标志。如果没有这个标志,就不用考虑了,这款产品一定不要买。

保健品的批准文号是“卫食健字”或“国食健字()第××号”。其中2003年以前通过审批的批号是“卫食健字”,2003年以后通过审批的批号是“国食健字”。购买时查看在外包装或说明书上的批准文号,可以到国家局网站上取查询真伪。

3、必须看清产品的包装、说明书等标识内容,选购适宜的保健食品。任何保健食品(包括进口产品),都标明了特定的保健功能。选购产品时要按照自身需要,选购有关功能的产品,不要听信那些夸大或虚假宣传具有“治百病”的产品,否则容易选购错误和上当。近年来,有关部门多次对保健食品产品进行检查,在部分产品的外包装或说明书中还是发现有宣传或暗示具治疗作用的违法产品。这些产品或者无批准文号,或者在产品包装和说明书中宣传有改善性功能、预防肝硬化等所谓的保健功能,有的甚至宣传是治疗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的良药。这些标识违反了法规规定,也严重误导了消费者。

4、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保健食品

购买者一定要到正规的商场超市或保健食品专卖店购买,切勿贪图价廉,到大降价或街头摊贩处购买,以免买到假冒或掺假产品,危害身体健康。购买要索要正规发票;不要参加任何以产品销售为目的健康知识讲座、专家报告等;不要通过会议销售、电话销售、免费试用等活动购买保健食品,以免上当受骗,甚至危害健康。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保健食品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体机能,它不是药品,不能治疗疾病,任何宣传保健食品有治疗作用的行为均是违法行为,都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欺骗。

第二篇:山西省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行为管理办法(试行)

关于印发《山西省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行为

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晋食药监保化〔2011〕382号

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加强保健食品监督管理,严厉打击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行为,规范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省局制定了《山西省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行为管理办法(试行)》,现予印发。请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加强保健食品监管,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省局。

二O一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山西省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行为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保健食品监督管理,严厉打击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行为,规范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以下简称《特别规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等法律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发现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应按照本办法予以处理。

国家法律法规等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保健食品非法添加,是指经卫生部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保健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未按照批准的保健食品原辅料进行生产(生产工艺所需辅料除外),非法添加药物、食品添加剂(非批准)等其他成分的行为。

第四条 由于历史审批原因造成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只标注产品主要原料,而实际生产过程中确需加入其他辅料(包括食品添加剂)的产品,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持有者须向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保健食品技术要求规范和曾经备案的企业标准进行备案。

未在保健食品技术要求规范配方中出现的原辅料视为非法添加。

第五条 产品必须经具有资质或国家指定的检验机构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含有非国家批准配方之外的成分(除第四条规定情况之外),方可作为处理依据。

第六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处理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行为时,应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督促企业自觉、规范、守法生产、经营。

第七条 确有证据表明经营企业销售非法添加保健食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立即查封,责令企业停止销售,在全省范围通报下架,同时抄报持有者和生产企业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第八条

经营企业销售非法添加保健食品,但按照规定落实相关进货查验、索票索证制度,属生产企业(供应商)在保健食品内进行非法添加的,责令限期整改,按照本办法第七条予以处理,并按《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的下限予以处罚。

第九条

经营企业未按照规定落实记录、查验制度,记录不真实、不完整、不准确,或未落实索证索票制度、票证保留不完备的,责令限期整改,按照本办法第七条予以处理,并按《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的上限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责令企业停业整顿,直至取消其保健食品经营资格。

第十条

对经营非法添加保健食品数量大,性质严重,反响强烈,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按照本办法第七条予以处理,并按《特别规定》第三条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一条

确有证据表明生产企业(包括委托生产企业)的保健食品存在非法添加行为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立即查封,责令企业停止生产销售,依据有关规定对相关产品进行召回。对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第十二条

生产企业使用非法添加的原辅料,但企业按照相关规定落实原辅料的进货查验、索票索证制度,并索取原辅料供应商提供的原辅料检验报告,有完整记录,属于原辅料生产企业(供应商)进行非法添加的,责令限期整改,按照本办法第十一条予以处理,并按《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的下限予以处罚。

第十三条

生产企业使用非法添加的原辅料,未按照相关规定落实原辅料的进货查验、索票索证制度,未索取原辅料供应商提供的原辅料检验报告,属于原辅料生产企业(供应商)进行非法添加的,责令限期整改,按照本办法第十一条予以处理,并按《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的上限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吊销其保健食品生产许可证。

第十四条 生产企业故意非法添加的,吊销企业生产许可证,并按《特别规定》第三条规定进行处罚;并建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撤销相关产品的批准文号。

第十五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对发现的非法添加保健食品在有关媒体进行公告。公告内容至少应包括:产品名称、批准文号、标示生产企业名称等。

第十六条

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向企业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提交整改报告,切实采取措施,消除不良影响,承诺不再生产经营非法添加保健食品,相关产品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检查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含本办法第十条、第十四条),视为《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条情节严重的情形,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吊销企业生产经营许可证:

(一)拒不停止生产非法添加产品的;

(二)拒不召回已售出的非法添加产品的;

(三)拒不停止经营非法添加产品的;

(四)未经批准擅自恢复生产经营的;

(五)恢复生产经营,再次发现非法添加行为的;

(六)毁灭有关证据,或拒绝按照有关要求采取控制措施,造成严重后果的;

(七)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形成社会影响的;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八条

食品药品监管人员因工作玩忽,监管不到位,处理不及时,造成重大危害,形成社会影响的,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九条

保健食品检验机构应科学、真实、准确的出具产品检验报告。保健食品检验机构、检验人员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按《食品安全法》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第三篇:关于严厉打击保健食品化妆品非法添加行为的通知

关于严厉打击保健食品化妆品非法添加行为的通知

国食药监稽[2011]2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国办发〔2011〕20号)精神,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的部署,现就严厉打击保健食品、化妆品非法添加行为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工作内容

(一)加强生产经营企业监督检查。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组织开展对辖区内所有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企业委托加工、原料辅料购入使用、生产工艺流程等,对企业生产加工中可能出现的非法添加行为进行排查。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开展对辖区内食品、化妆品批发市场和药品经营企业、商场、超市等保健食品、化妆品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经营企业是否建立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是否按要求审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产品标识,是否建立产品进货台账并如实记录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二)加大重点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抽验力度。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大对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的企业生产经营产品的抽验力度,重点对宣称改善睡眠、辅助降血糖、缓解体力疲劳、减肥等功能的保健食品,宣称美白、祛痘、去皱、抗衰老功能的护肤产品,祛斑、育发、染发等特殊用途化妆品,以及洗浴类产品等进行抽验(详见附件1、2)。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针对本辖区实际情况,组织开展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的研究工作,以补充方法和项目的结果作为认定质量依据的,需报请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

(三)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保健食品、化妆品非法添加行为。对不按照规定落实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记录不真实、不完整、不准确,或未索票索证、票据保留不完备的,责令限期整改。对提供虚假票证或整改不合格的,一律停止其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对因未严格履行进货查验而销售含非法添加物的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的,责令停产、停业;对生产非法添加产品的,一律吊销相关许可证照,依法没收其违法所得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相关物品;对检查中发现的其他不按照法定条件、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生产、销售不符合法定要求产品的,一律依法予以严肃查处;对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同时,要进一步拓宽举报渠道,公示举报方式,及时分析举报线索,加强追踪调查,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四)加大宣传报道和曝光力度。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主动宣传严厉打击非法添加行为工作的举措、进展和成效,营造更加有利的监督执法环境,将打击非法添加工作不断推向深入。对非法添加行为要查处一批,曝光一批,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有力震慑违法分子。

二、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充分认识打击非法添加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打击非法添加作为今年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监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推动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坚决维护公众健康及合法权益。要强化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强化工作措施,层层落实责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协查,完善机制。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案件协查力度,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在监督检查和抽验中发现非法添加产品涉及辖区外生产、经营企业的,要组织做好调查工作,查清产品的来源、去向、数量等,并及时通报相关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进行协查,接到协查要求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认真组织做好协查工作,及时反馈协查结果。涉及假冒产品的,协查结果同时抄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

(三)突出重点,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组织对辖区内生产经营企业的重点抽查,其中生产企业抽查覆盖率不低于30%,抽查经营企业覆盖的地(市)不低于本辖区内地(市)数的10%。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将根据各地检查和抽验工作情况,组织开展对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的随机检查抽验,评估各地工作落实情况,并对涉及范围广、社会影响大的重点案件进行督查督办。

(四)及时总结,加强信息报送。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及时总结本辖区工作的进展情况,包括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案件查处情况、社情民意和舆论反应等,并将有关信息及时报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每两周应至少报送1期工作简报,重要情况及时报告。工作相关数据(格式见附件3)纸质版应在每月30日之前报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请同时报送电子版,电子表格可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系统专网或稽查业务管理系统下载。

联系人:卜治溢

电 话:010—88331340 传 真:010—88388532 邮 箱:buzy@sda.gov.cn 附件:1.保健食品中易非法添加的物质、组分及检测依据(第一批)

2.化妆品中易非法添加的物质、组分及检测依据(第一批)

3.保健食品化妆品非法添加检查工作情况统计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附件1:

保健食品中易非法添加的物质、组分及检测依据(第一批)序易非法添易非法添加的物质或组分名称 检测依据 号 加的保健食品产品类别 宣称改善艾司唑仑、奥沙西泮、阿普唑睡眠功能仑、巴比妥、苯巴比妥、地西产品 泮、劳拉西泮、氯氮卓、氯硝西泮、咪哒唑仑、三唑仑、司可巴比妥、硝西泮、异戊巴比妥 宣称辅助二甲双胍、苯乙双胍、吡格列降血糖功酮、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能产品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9024 列喹酮、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瑞格列奈

2009029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9030 3 宣称缓解伐地那非、西地那非、他达拉体力疲劳非 功能产品 宣称减肥西布曲明、芬氟拉明、麻黄碱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功能产品

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 2006004

附件2:

化妆品中易非法添加的物质、组分及检测依据(第一批)易非法添加易非法添加的序的化妆品产禁用物质或组号

品类别 1 2 3 4 祛斑类、分名称 氯化氨基汞

《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检测依据

宣称美白功氢醌

能的护肤类铅及其化合物 《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产品 宣称美白功

苯酚

《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关于印发化妆品中丙烯酰胺等禁用物质或限用物质检测方法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1〕96号)

甲硝唑 氯霉素等抗生

《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

宣称祛痘功素 能的护肤类

《化妆品中四十一种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

产品 的测定》(GB/T24800.2-2009)《化妆品中二十一种磺胺的测定》

磺胺

(GB/T24800.6-2009)

《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5 能的护肤类丙烯酰胺 产品 7 8 9 10 宣称去皱、性激素 抗衰老功能的护肤类产品 11

氮芥及其盐类 《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

《关于印发化妆品中米诺地尔检育发类产品 米诺地尔及其12

盐和衍生物

监许〔2010〕340号)

间苯二胺及其13 染发类产品

盐类

宣称去屑功14 能的发用产酮康唑

《关于印发化妆品中丙烯酰胺等指甲油类产邻苯二甲酸酯、禁用物质或限用物质检测方法的15 品

甲醇

通知》(国食药监许〔2011〕96号);《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关于提供粉状化妆品及其原料爽身粉、痱16 子粉类产品

(食药监办许函〔2009〕136号)

附件3:

石棉

中石棉测定方法(暂定)的通知》《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测方法(暂行)的通知》(国食药保健食品化妆品非法添加检查工作情况统计表

填报单位: 填报人: 填报时间: 年 月 日 类 别 出动执法人员 检查保健食品生产企业

检查化妆品生产企业

检查保健食品经营企业

检查化妆品经营企业

抽验保健食品数量 抽验化妆品数量 检出非法添加保健食品数量 检出非法添加化妆品数量

查扣非法添加保健食品数量 查扣非法添加化妆

盒(瓶)

盒(瓶)

种次

种次 种次 种次

单 位 人次 家

数 量

品数量

查扣非法添加保健食品货值 查扣非法添加化妆品货值

责令保健食品企业停产停业 责令化妆品企业停产停业

吊销保健食品生产卫生许可 吊销化妆品生产卫生许可

罚没金额(保健食品)

罚没金额(化妆品)万元 移送公安部门案件(保健食品)移送公安部门案件(化妆品)

万元

万元

万元

报送方式和要求:2011年6月起,每月30日前报送,邮箱:buzy@sda.gov.cn,传真:010-88388532。

第四篇:非法添加药物成分的保健食品不宜定性为假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局关于对保健食品益木血美颜牌乳鸽胶囊有关问题的复函

食药监稽函【2010】390号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你局《关于掺药保健食品“益木血美颜牌乳鸽胶囊”法律定性问题的请示》浙食药监稽函{2010}19号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非法添加药物成分的保健食品不宜定性为假药。在《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出台之前,对于生产、销售非法添加药物成分的保健食品的行为,可依据《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特别规定》等查处。

此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局

二0一0年十一月九日

1.其中“木血”为一个字,我打不出,用两个字代替。

2.刊登在《浙江食品药品监管》2010第12辑23页。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

对保健食品中添加药物违法行为定性的批复

杭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你局《关于对保健食品中添加药物违法行为定性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保健食品中添加药物的行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第三款第(二)项“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的行为,应当依照《药品管理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予以处罚,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查处。

此复。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二日

第五篇:坚果炒货食品中的非法添加与检测技术

坚果炒货食品中的非法添加与检测技术

导读:通过行业调查或联合执法等手段发现在炒货生产过程中添加剂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产品,或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等

坚果炒货食品是我国传统的休闲食品之一,其生产加工企业众多。随着炒货市场的日趋繁荣,坚果炒货食品的质量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通过行业调查或联合执法等手段发现在炒货生产过程中添加剂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产品,或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这样不但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而且会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对坚果炒货食品中的非法添加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1.坚果炒货食品中非法添加的常见方式

1.1违规工艺及成分的使用

为了能使坚果炒货的外观颜色均匀、色泽光亮,有些小作坊会使用违规工艺或违规成分对其进行加工,加工后产生的化学物质随产品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例如使用工业双氧水漂白开心果,利用焦亚硫酸钠或工业硫磺熏蒸白瓜子,用工业滑石粉来抛光松子,使用石蜡或矿物油打磨栗子,使用工业明矾清洗西瓜籽,以及用化工原料硫酸亚铁来生产绿茶瓜子等。

1.2用低廉的工业原料替代食品原料

有些流动摊贩的“椒盐松子”“椒盐花生”售价比超市里的同类炒货便宜,这类炒货往往是用高浓度的工业盐水拌炒出来的。工业盐与食用盐相比,含有过量的亚硝酸钠和氯化镁等杂质,食用后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属于严禁添加使用。

1.3食品添加剂的超范围使用

有些企业为了使产品色彩鲜艳,能吸引更多消费者尤其是儿童,会使用目前国家标准中不允许在坚果炒货食品中添加的着色剂,如使用胭脂红来生产红瓜子。根据GB 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胭脂红作为着色剂只允许在调制乳、风味发酵乳和果酱等产品中限量使用。

1.4食品添加剂的过量使用

GB 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对坚果炒货食品中允许添加的食品添加剂都有规定的最大使用量,若过量使用同样会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影响。如在浸泡瓜子的调料中重复加入甜味剂后继续使用,造成产品中的甜味剂超标;或用大量亮蓝对瓜子进行染色等。

2.坚果炒货食品中非法添加的检测技术

现在坚果炒货食品中的非法添加情况越来越多,严重威胁到食品安全问题,研究合适的检测方法将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1工业双氧水残留量的检测

工业级双氧水主要采用2-乙基蒽醌+钯催化生产,其中含有大量2-乙基蒽醌以及铅、砷等金属离子和机械杂质等。这些有毒有害杂质中,2-乙基蒽醌、铅和砷均为致癌物质,因此工业级双氧水不能用于食品行业。

我院已建立食品中残留过氧化氢的测定方法,其原理是食品中的强氧化剂在稀硫酸中使碘化钾氧化,产生定量的碘,生成的碘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得到强氧化物总量。加入过氧化氢酶分解去除试样中的过氧化氢,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去除过氧化氢后的其他氧化物含量。2次滴定结果之差可以计算得到样品中过氧化氢的含量。但在现有食品相关标准中,至今尚无关于2-乙基蒽醌的检测方法。涂小红等人研究表明:食品中2-乙基蒽醌的检测可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即使用反相色谱柱,以甲醇为流动相,紫外检测器波长选择254nm,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外标峰面积法定量。由于双氧水本身很不稳定,因此上述方法仍有待完善。

2.2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检测

焦亚硫酸钠和工业硫磺在熏蒸时会产生二氧化硫,遇水能生成还原性的亚硫酸,亚硫酸盐在食品中解离后残留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硫,因此可以通过测定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来了解焦亚硫酸钠和工业硫磺的使用。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已有标准方法,其原理是亚硫酸盐与四氯汞钠反应,生成稳定的络合物,再与甲醛及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生成紫红色络合物,此络合物于波长550nm处有最大吸收峰,且在一定范围内其颜色的深浅与亚硫酸盐的浓度成正比,可以通过比色进行定量。

2.3石蜡残留量的检测

石蜡是一种石油产品,主要由不同碳原子数的正烷烃CnH2n+2(n=14~34)组成。在GB 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严格规定了石蜡的功能和使用范围,一是作为消泡剂、脱模剂用于薯片、油脂、糖果、粮食和焙烤食品的加工工艺中;二是作为被膜剂在除胶基糖果以外的其他糖果和鲜蛋中适量使用。目前,关于食品中石蜡的测定方法已有文献报道。皂化-目测法,利用样品直接皂化液或样品提取液的皂化液中石蜡会产生浑浊或小油珠现象,来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石蜡;溶剂溶解法,通过观察用特定溶剂溶解的样品溶液是否浑浊来进行鉴别;DSC测定熔点范围法和质构仪测定硬度法,利用温度曲线波动和硬度曲线波动的方法来鉴别产品中是否含有石蜡,方法的分析时间相对较长。除以上的物理测定方法外,还有薄层色谱法、红外光谱法、气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Simal-Gandara等人采用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食品包装材料中的石蜡化合物,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进行定性分析。盛旋等人采用正相液相色谱(HPLC)结合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对食品样品中的石蜡残留量进行了分离和检测。通过控制色谱条件,对石蜡组分和非石蜡组分进行了有效分离,实现了食品中石蜡含量的快速定量分析。

2.4矿物油残留量的检测

矿物油泛指除植物油以外的石油烃类产品。目前尚无食品中矿物油的标准检测方法,通常是提取食品中脂溶性物质后应用GB/T 5009.37方法检测。由于食品中提取的脂溶性物质与植物油不同,含有较多的不皂化物,按上述方法判断极易造成假阳性结论。王丽娟等人对食品中的矿物油检测方法进行了筛选和改进,确定了经皂化处理后溶液浑浊并且液面有油珠飘浮为阳性、溶液稍有浑浊并且液面无油珠飘浮为阴性的判定标准,以排除假阳性干扰。谭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来测定瓜子中的矿物油,以C19~C28间的正烷烃类作为样品中是否含有矿物油的指标,通过质谱对样品中C19~C28的全程均能分析来进行定量定性。

2.5硫酸亚铁残留量的检测

坚果炒货食品中的硫酸亚铁残留量目前尚无标准检测方法,只能通过测定样品中铁的含量来间接反映硫酸亚铁的添加量。其原理是试样经湿法消化后,导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经火焰原子化后,铁吸收248.3nm的共振线,其吸收量与含量成正比,可以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2.6工业原料残留量的检测

目前对于炒货中工业级原料的残留量尚无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只能参考类似物质的检测。如:工业滑石粉的检测只能参考食品中滑石粉的测定,将样品用混合酸(硝酸+高氯酸)消化、过滤,将其他含镁物质分离除去;然后用混合酸和氢氟酸消化滑石粉,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试液中的镁含量,根据镁含量计算试样中滑石粉含量。

工业明矾仅能参考食品中铝的测定,即将样品用酸消解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内标法进行定量。工业盐的检测只能参考食品中氯化钠的测定,将样品经酸化处理后,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以硫酸铁铵为指示剂,用硫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过量的硝酸银,根据硫氰酸钾标准溶液的消耗量可以计算出食品中氯化钠的含量。

3.非法添加检测技术的研究方向

如今坚果炒货食品中的非法添加手段层出不穷,给检验和质检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针对非法添加,目前的相关研究是以色谱法和原子吸收为主进行定性定量;未来坚果炒货食品中非法添加物质的检测技术研究应以国际检验标准为基础,以快速检验为重点,精密检验为关键展开,尽快建立健全相关物质的定量标准检测方法,以便于质检机构开展工作。

4.结论

食品添加剂是关系到人体健康的大事,其检验技术的发展是精密检验的关键。研究坚果炒货食品中非法添加物的检测技术,对坚果炒货食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可以在识别风险的基础上,对食品生产环节进行严密监控,为相关部门的监督检验提供技术保障。

来源:中国食品添加剂应用网 关键词: 坚果 添加剂

下载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现状与危害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现状与危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