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污染排查及预防措施2

时间:2019-05-15 01:50: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微生物污染排查及预防措施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微生物污染排查及预防措施2》。

第一篇:微生物污染排查及预防措施2

中药口服固体制剂微生物污染防范措施

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的剂型主要有、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等。但固体制剂本身制备的特点,如多数成品制剂中含有生药原粉;需粉碎或制粒;使用蜂蜜、糖作赋形剂等,特别是许多中药厂自身条件的限制,决定了生产中极易受到微生物污染,这已成为制约中药口

[1]服固体制剂发展的障碍。本文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中成药生产管理[2]规范》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扼要论述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生产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的原因和防范措施。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的微生物污染和GMP的关系

中药口服固体制剂作为一类中药制剂,安全、有效、稳定是其质量的基础。但在生产、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经常发生质量变化,其中主要原因便是被微生物污染。污染后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物理形状破坏、有效成分破坏、产生毒素、药源性继发感染等。所以为确保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的卫生质量,使之少含微生物,必须从生产环境、生产工艺、操作人员、原辅料和包装材料等各个环节严加控制,充分强调整个生产过程中的避菌要求和质量监控。生产中污染严重与否是表示生产卫生管理状况的标志,而防治污染正是GMP的原则和中心课题之一。

[3,4]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生产中微生物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从其生产工艺考虑,微生物污染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2.1 环境空气:我们周围的空气可以说是微生物的世界,常见的有真菌、芽胞杆菌、产生色素的细菌等。据统计,药品生产上的污染有20%是由空气系统带入的。因此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的厂房应远离发尘量大的交通频繁的道路、烟囱和其他污染源,大气中的含尘浓度

5(以粒径≥0.5μ计)应不高于2.0×10粒/L。生产过程中的过筛、粉碎、制粒、压片或分装、包衣等敞口工序应在控制区内,通入的空气须经初、中、中效或初、中、亚高(在发尘量大的城市可采用初、中、高)三效过滤器除尘,局部发尘量大的工序(如粉碎、制粒、包衣等)应安装吸尘设施,确保洁净级别控制在10万级。

2.2 器械、用具:直接和药物接触的各类制药机械如药筛、粉碎机、压片机、制丸机及各种盛装容器等,其表面往往有大量微生物,常见的有芽胞杆菌、各类真菌等。因此,生产时设备的选用应与固体制剂的生产工艺相适应,与药物直接接触的设备的表面应光洁、平整、易清洗、耐腐蚀。使用后,应尽快清洗干净,保持清洁干燥。必要时在临用前可用75%的乙醇抹擦或用其它方法消毒灭菌。同时应制订有各种设备、用具的清洗制度和清洗要点,有专人负责和工作记录。如压片机的清洗(见表1)。表1 压片机的清洗要点和注意事项

清洗部位 清 洗 要 点 上冲盘、横圈、固定螺丝

下冲盘 上冲盘

下冲盘

机 台 机器主体等 上冲、下冲

分 上冲盖

下冲盖

集尘管前端 模 圈 饲料斗容器 压轮转盘

难以洗净的部位,难以脱落的部分应使用刷子充分刷除污垢。

压 轮

转盘的下轨道 机 台

冲头顶端 模 孔 角落部

对直接接触药物的部件可用乙醇润湿的布充分擦试。

注意凸凹部分残留的药物,必要时用超声波振荡器清洗。特别要注意清洗肉眼看不见的各个面。注意难以擦试的部分残留药物。

仔细观察肉眼看不见的部分是否粘附药粉。

2.3 操作人员:人体的外表皮肤、毛发以及穿戴的鞋、帽和衣服上都带有微生物。染

14菌普查证明,健康人每日排泄的微生物数目达到10,约1/1000是大肠杆菌;操作人员的口罩使用一天后,从内侧检出的细菌约是外侧的100倍,手指染菌是4 500个/食指。因此,为了避免人体所带的细菌污染药品,生产中对操作人员必须有严格的卫生制度。

2.3.1 进入10万级控制区的人员卫生通道应符合以下要求:

2.3.2

操作人员要建立健康档案。凡从事药品生产的操作人员每年必须做健康检查,患有传染病或隐性传染病以及外伤溃疡等患者不能在直接接触药品的岗位上工作。患病痊愈后上班的工人须经医生健康检查确证已经恢复正常状态,才可上岗操作。

2.3.3 建立严格的卫生制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操作人员上班不戴手表、饰物、不涂指甲油等,以免污染药品。在生产中不离岗,不串岗,防止把自身的污染带到其他作业场所;也不边生产边高声谈笑,以致唾液横飞,污染药品。养成上岗、用餐后以及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定期的洗头理发和男性刮胡子能够减少对药品污染的危险。

2.3.4 工作服应符合要求。操作人员的工作服应光滑、不掉纤维、无静电。口罩要把口和鼻子盖住,头发不得外露,要全部塞在工作帽中。全部服装应每两天由专人在厂控制区内洗涤一次。

2.4 生产工艺:生产工艺的落后和不合理是中药口服固体制剂微生物的主要污染源,也是实施GMP的难点之一。故在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的生产中,敞口工序必须在有空气净化设施的控制区域内,同时应尽量采用符合GMP要求的较先进的密闭设备,如多功能提取罐、薄膜浓缩、喷雾干燥设备等。对有粉尘生产的工序采用封闭系统和局部排气,可说是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最有效措施。中间产品处于温度高的阶段,应尽可能缩短处理时间、保管时间,抑制微生物繁殖。特别要注意适宜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含水分较大的原辅料或中间产品和按某一生产工艺长时间生产同一品种以造成微生物适应生产工艺所确定的温度。生产车间的控制区应设有符合要求的人员卫生通道和物流通道,并设有防蚊、防蝇、防鼠、防虫、防尘五防设施。同时要加强净化空调系统的管理,控制区内尘埃(≥0.5 μ)数≤3500个/L,菌落数平均≤10个,温度在18~28℃,相对温度50%~60%,换气次数≥15次/h。生产中有粉尘飞扬的工序,与其他操作室之间应保持相对负压。

2.5 水:生产用水根据水质可分为饮用水、纯水和注射用水。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生产中洗涤器具和浸出、提取用水至少应符合我国饮用水的标准:每毫升细菌数不超过100个,不得含有大肠杆菌等致病菌。生产中应使用纯水(去离子水、蒸馏水)。有些操作如制粒时使用的粘合液,应使用高温下煮沸灭菌的纯水,因在低温配制时,放置后细菌易生长繁殖。

2.6 原辅料: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的原料大部分来自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动物的机体和脏器等,不仅本身带有大量细菌、虫卵和泥沙,而且这些药材大部分含有糖类、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微生物容易生长繁殖。因此,生产前对所用药材必须严格按炮制规范炮制。对直接入药的含菌量高的中药材可按其性质分别作灭菌处理,如耐热且质地坚硬的根、根茎类药材可采用水洗→流通蒸汽灭菌→高温迅速干燥的综合处理法;含热敏成分的药材,可采用酒精喷洒灭菌、环氧乙烷灭菌等方法处理。同时,生产中所用的蜂蜜、蔗糖、淀粉等各种辅料都带有一定数量的微生物,临用前也必须严格选择和适当处理。如蜂蜜必需炼制;蔗糖、淀粉等必要时应作微生物检查。

2.7 包装材料:同原辅料一样,包装材料也是微生物污染的一大因素。特别是不能清洗,灭菌后即用于固体制剂包装的材料,如塑料薄膜、铝箔类等。这些材料在高温下成型,刚生产之后不会受到污染,但在包扎、保管过程中往往会被微生物污染。因此,包装材料从订购开始,整个过程必须按照GMP规定的卫生要求进行。如抽样必须在抽样室中进行,抽样件数符合GMP要求;检查合格后,进入生产区必须除去外包装,由物料通道进入。再如装药的瓶子必须进行灭菌处理,即应先洗净倒立,在160℃左右烘干或经110℃热压灭菌30 min,并及时使用。瓶塞、瓶盖可用煮沸法灭菌后烘干,或用75%乙醇浸泡杀菌和气体灭菌法处理。

综上所述,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生产中的许多方面和许多环节都有被微生物污染的可能。而把微生物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是GMP的主要内容之一。只有实施和申请GMP认证,根据GMP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保证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的卫生质量。而中药制药企业实施GMP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种从传统的手工作坊向现代化企业发展的变革。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实施GMP,硬件设施的完善是必要的,但笔者认为关键是制药企业职工认识的提高,只有认识到药品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非检验出来的,才能把强迫性的执行正常的规章制度的过程转变到自觉的行动中去,才能把药厂的清洁卫生的概况不再停留在仅仅是清洁卫生扫除上,而要提高到对无生命的微粒(非活性粒子)和有生命的微生物(活性粒子)污染的微观世界上来,而这一认识的转变是体现一个制药企业人员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二篇: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及预防措施

2015年春季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及预防措施

一、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

1.由于2005年建校初绿化时,工人用实验室走廊里的消防栓内的水管浇花,导致现如今实验室走廊一层消防水管少两个,二层少四个,建议购买补全。一楼两个消防铁管控制闸的把手断,建议修复。

2.实验室的水管材质较差,老化严重,一到冬天就可能发生水管断裂,引发水灾。现如今已有几个实验室水管断裂,不能使用,影响到了实验教学,已报修到总务处,总务处认为水管材质很差并且老化严重,建议找专业人员更换新水管。

3.一层学生实验室内有几块天花板膨胀变形,有掉下来伤人的可能,建议总务处或基建处能够更换或维修。4.实验室楼顶四个风机损坏,导致化学实验室不能对化学实验所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及时排放,对师生健康有损害,总务处无法维修,建议找专业人员维修。

5.一三层东走廊灯的开关损坏,漏出电线,建议总务处修理。6.化学准备室药品库建议按上防盗窗。

二、实验室安全方面预防措施

1.实验室定期(即学生放假前、入校后和寒暑假期间)开展安全检查,检查方面包括仪器、药品、学生实验室的门、窗、电、水管、灭火器等是否完好,仪器、药品等是否缺少,走廊的消防栓是否完好。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采取控制、消除及上报。对于实验室无力整改,难度较大的事故隐患,及时向学校有关部门提出报告,申请给予解决。2.每天实验室相关人员下班离开前,均应仔细检查并确认实验室内门、窗、电、水管等情况,无疏漏后方可离开。3.易燃、易爆、有毒及其它危险物品集中存放到危险药品库,由实验室主任直接管理。实验室剧毒药品的保管、领用等由实验室主任和化学实验员同时监控,配置专用的危险物品室(储藏柜),锁必须由二人同时开启。

4.每个学生实验室和仪器药品实验室都配备了一个灭火器,把灭火器放置在干燥、阴凉、容易看到和取拿方便的地方。让实验员学会消防器材的使用及保养方法,定期检查灭火器的压力及走廊消防栓是否完好,发现险情及时合理的处理及上报。

5.任课教师和学生进入实验室后,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相关规定,未经许可不能随意或擅自操作实验室相关仪器设备。实验室内一律严禁抽烟,吃东西及使用明火(正常实验情况除外)。任课教师操作使用实验室相关仪器设备前,务必阅读了解相关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及使用事项,给学生讲解清楚后才能让学生动手,严格按规定操作,防止不当操作造成人身伤害。

6.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期间,任课教师不要离开实验室,实验员应进入实验室给予学生指导、规范学生的仪器及药品使用,同时留意随时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学生离开实验室后,任课教师和实验员要认真检查器材是否完好,药品是否缺失,关好门、窗、电、水管等方能离开。

7.仪器和药品实验室的钥匙由实验室主任和学科实验员负责掌管,非实验室相关人员不得拥有实验室钥匙,避免实验室物品遗失事件发生。

2015.4.3

第三篇:大学校园空气微生物污染调查

大学校园空气微生物污染调查

了解校园四季空气中微生物含量变化趋势与污染情况。方法

采用撞击式采样器,在人员负荷最重、活动最频繁时,对某大学校园空气中细菌粒子和霉菌粒子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校园空气微生物含量在季节间有很大不同,细菌含量在夏季最高,霉菌含量高峰在夏秋两季。细菌浓度比较高的功能区有道路、寝室、食堂、超市、体育馆、微机室和教室。可吸入霉菌粒子占霉菌粒子总数的比例高于细菌粒子。结论

校园空气微生物含量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季节间和不同功能区之间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存在一过性污染情况。

空气中的微生物往往吸附在颗粒物上形成生物粒子,随风飘荡,其中小粒径的生物粒子在疾病传播方面具有更大意义。研究表明,空气中微生物数量的多少与环境、清洁卫生状况、人员密度和活动情况、空气流通程度等因素有关[1,2]。高校校园是师生集中生活和学习的地方,普遍存在空气微生物污染问题[3,4]。加强对高校校园空气微生物的监测,对于了解校园卫生状况,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采用空气中生物粒子数(菌落总数,cfu)这一指示微生物指标对校园主要功能区空气质量进行生物学评价。1.材料与方法

1.1 校园概况

沈阳市内某高校,2001年新迁校址,主要建筑物距离城市南北向主干道约150~1000m。

1.2采样

为全面反映校园内师生主要活动区域空气微生物状况,按功能不同将校园分成12个不同的功能区,即操场、道路、绿地、食堂、宿舍、教室、图书馆、微机室、实验室、超市、体育馆和办公室。参照《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 17220-1998),共设采样点126个。于2008-12,2009-03、2009-06、2009-09采样,分别代表冬、春、夏和秋四季,在各功能区人员负荷最重、活动最频繁时采样。参照《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GB/T18204.1-2000),采用撞击式采样。JWL-2型采样器有上、下两级,上级收集粒径及以上的微生物粒子,下面级收集以下粒径的可吸入微生物粒子。采样高度为1.2~1.5m,采样时间1min,采样流量28.3L/min。细菌在37℃培养48h,霉菌在26℃培养72h后,分别计数两级采样皿中的细菌菌落数和霉菌菌落数(cfu),也即捕获在采样皿中的空气细菌粒子数和霉菌粒子数。全年共采样2016份。

1.3培养基

营养琼脂培养基和高盐查氏培养基购自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按使用说明配置、灭菌。使用Φ9cm平皿,每平皿倾注20ml培养基,冷却备用。

1.4主要仪器

JWL-2 两级筛孔型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北京检测仪器有限公司;DXC-280B型不锈钢手提式灭菌器,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YLN-30A菌落计数器,北京市亚力恩机电技术研究所;SHP-250型生化培养箱和MJP-250型霉菌培养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DB-4A控温电热板,金坛市天竟实验仪器厂,环境温度在零度以下采样时使用。

1.5 统计分析

菌落计数后,按照公式n=N×1000/(Q×t)计算受检空气中微生物含量。式中:N—平皿菌落计数,个;Q—空气流量,L/min;t—采样时间,min。

1.6质量评价

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室内细菌菌落总数≤2500cfu/m3为合格。2.结果

2.1空气中细菌粒子浓度及其变化趋势 结果见表1,图1。

由表2可见,同样在冬季,室外空气中霉菌粒子含量明显低于其它三个季节,而在室内表现为夏秋两季高于冬春两季。空气中可吸入霉菌粒子主要在寝室、体育馆、办公室以及图书馆占比较高。总的比例高于细菌粒子,为60.5%。两者间相关系数为0.822,P<0.05。

3.讨论

空气中微生物采样一般有两种常用方法,即自然沉降法和气流撞击法。自然沉降法不易测得处于悬浮状态的微小生物粒子,检测结果的误差较大。气流撞击法较好地克服了自然沉降法的弊端,能准确地测知空气中微生物的含量[5,6],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也规定了空气微生物采样用撞击法。因此,本研究中采用气流撞击法采样以尽可能准确、真实反映校园空气微生物状况。关于空气微生物采样的时机一般有两种选择,一是选在一天中的某一固定时间,二是多个时段采样,如早中晚三次。应该说第二种方式所得结果较具有代表性。空气微生物数量变动受多种生态因子的影响,其中人员活动情况就是影响空气微生物含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空气微生物监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最大多数人员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选在各功能区人员负荷最重、活动最频繁时采样,使得对结果的评价更具生物学意义。

沈阳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冬季气温很低,非常不利于微生物生存。3月气温偏低,草木没有返青,空气干燥,不利于微生物生存,但春季风沙大,空气中颗粒物含量多,对微生物会起到一定庇护作用。3月和12月正处在采暖季节,室内温度一般不低于20℃,门窗紧闭,室内外空气交换率偏低,一定程度上利于空气微生物生存。6月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云量偏多,这些都有利于微生物生存繁殖。9月气温最高,但秋高气爽,云量稀少,紫外线强度最大,对室外空气微生物有相当的杀灭作用。夏秋两季大多数房间会经常开窗通风,室内空气微生物含量会更多地受到室外条件的影响。

监测结果显示,不同功能区、不同季节空气中生物粒子含量有很大差别,霉菌粒子差异程度小于细菌粒子,且在有强紫外线辐射的9月浓度仍居高不下,这可能与霉菌孢子适应能力强有关;可吸入生物粒子与生物粒子总量间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其中可吸入霉菌粒子比例更高;主要在寝室、食堂、超市、体育馆、微机室和教室存在空气生物粒子超标现象,因为是在人员负荷最大时采样,有理由相信污染是一过性的。粒径较小的悬浮粒子更易进入呼吸道深部造成严重危害,监测结果显示可吸入粒子占比在50%以上,尤其霉菌性小粒子比例更高,与胡庆轩[7]等的监测结果基本一致。

总之,校园空气微生物含量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条件、人员活动及自身生存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季节间和不同功能区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人员高峰时存在一过性空气微生物污染,提醒我们仍需加强这方面的监测和管理工作。4 参考文献

[1]冷家峰, 刘仙娜.国内大气微生物污染现状[J].预防医学文献, 2004, 10(2): 200-202.[2]方治国, 欧阳志云, 胡利峰, 等.城市生态系统微生物群落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 2004, 24(2): 318-319.[3]司东霞, 司振书, 徐丙荣.聊城大学校园空气细菌的时空分布及空气质量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 2007, 28(5): 433-434.[4]张韩杰, 高嫄, 王彦美, 等.校园内不同场所空气中细菌污染的调查[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25: 255.[5]李涛.空气微生物采样及发展趋势[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3,13(5): 538-539.[6]潘立, 刘庆表, 杨彩琴.两种方法检测公共场所空气中细菌含量比较[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3, 13(4): 473.[7]胡庆轩, 蔡增林, 鲁志新.沈阳市大气细菌与真菌粒子的关系[J].上海环境科学, 1995,14(5): 29-32.

第四篇:微生物污染防控实施方案

高校食堂餐饮微生物污染防控实施方案

在餐饮环节,由于交叉污染、加工不当、原料污染变质、存储不当等原因导致的餐饮食品微生物污染是影响餐饮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食品微生物控制是确保餐饮食品卫生质量、保证食品安全、预防和控制餐饮环节食源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高校食堂就餐人群聚集、社会影响面广的特点,决定了高校食堂餐饮食品安全至关重要。因此为切实加强高校食堂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更加有效防控餐饮环节微生物污染,降低食品安全风险,预防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结合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高校食堂餐饮微生物污染防控工作,彻底排查高校食堂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有效预防因微生物污染而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保障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高校食堂是集各种餐饮经营模式于一体的综合性餐饮服务单位,因此,通过开展高校食堂微生物污染防控工作,以点带面,积极探索各种类型餐饮服务单位微生物污染防控方法,不断推进,全面提升我市餐饮环节微生物污染防控能力,建立健全有效的微生物污染防控体系,进而形成长效机制,有效杜绝微生物污染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维护社会稳定。

二、工作步骤

此次高校食堂微生物污染防控工作分四个步骤进行。

(一)宣传动员

组织高校食堂负责人召开微生物污染防控工作会议,动员高校积 极配合,并明确此次工作目标、工作重点、防控措施及工作责任,督促高校积极开展自查自控工作,同时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二)自查自控

严格要求各高校务必实行校长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设立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员,明确各岗位负责人,对食堂实行网格化管理,对食品加工操作各环节进行自查自纠,尤其是对易引起微生物污染的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监督管理,全面提升高校食堂微生物污染防控能力,构建防控微生物污染第一道防线。

(三)集中监督防控

各监管单位要对辖区内高校食堂开展全面网格化的监督检查,结合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抽样送检及远程视频监控,对餐饮环节微生物污染关键控制点实施重点监督,强化检查力度,并通过量化评分进行风险排序,全面排查微生物污染隐患,降低微生物污染风险。

(四)总结提高

对此次高校食堂微生物污染防控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查找不足,强化微生物污染防控手段及措施,进一步推动微生物污染防控工作在全市餐饮单位开展。

三、高校食堂微生物污染防控工作内容

(一)、设立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员

鉴于高校食堂动态性、人为性极强的特点,要切实有效地提高高校食堂食品安全水平,有效防控微生物污染,仅靠执法人员的监督检查是不够的,还需各高校务必设立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员,并明确食品 安全管理员责任,进一步强化高校食堂内部的监管力度。同时各高校将设立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员情况报监管部门备案。

(二)、落实从业人员岗前必读,规范从业人员的操作 餐饮微生物污染防控就是人的诚信、良心工程,对餐饮加工环节的监督检查就要从“人”入手,各高校务必落实《从业人员岗前必读》,真正使从业人员明确“什么人在什么地方(操作环节)做什么,怎么做、做得怎么样”。

各高校应按要求将《从业人员岗前必读》(附件1)悬挂于各功能间,并要求各操作环节从业人员每天必读,操作完毕之后签字确认是否按规定要求操作,食品安全管理员对从业人员操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签字确认(签字确认记录卡见附件2),同时将此纳入到高校食堂日常管理之中,记录内容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半年。真正落实工作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做到有责任、有落实、有提高。

(三)、抓住关键点,深入自查

高校食堂负责人及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员应按照《餐饮单位食品安全微生物污染防控自查表》(见附件3)的内容要求,对食堂进行全面深入的检查,特别是对可能导致微生物污染的关键环节及关键点,要作为自查的重中之重来抓,同时对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及时整改予以排除。在日常自查中,尤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把好从业人员资质关和个人卫生关

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方可上岗;认真落实从业人员晨检制度,严禁患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等有碍食品安全工作病症的从业人员上岗工作,待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从业人员应 统一穿着整洁工作服,戴工作帽,不得染指甲、不得配戴戒指、耳环等首饰;凉菜间、裱花间等专间从业人员须穿戴专用工作服、口罩和发帽;工作服应定期进行清洗,保持整洁;从业人员出入食品处理区应进行更衣;个人衣物及私人物品不得带入食品处理区;从业人员保持手部清洁,防止交叉污染。接触可直接食用食品的从业人员清洗手部后还应对手部进行消毒。

二是把好食品处理区环境卫生关

从业人员不得在食品处理区从事污染环境卫生的活动;及时对食品处理区进行日常环境卫生保洁,避免卫生死角的出现;定期对食品处理区进行彻底的卫生大扫除,不留卫生死角;餐厨垃圾及时清理,避免污染食品处理区的环境卫生。

三是把好食品原料关

所用食品原辅料应集中采购管理;落实进货查验制度;不得采购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原辅料;严格执行食品购进索证、索票制度,台账登记清晰完整;食品的贮存应保持食品库房清洁、通风、防潮、防鼠,食品原辅料存放做到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先进先出;贮存设施设备及时维护,运行正常;定期检查、处理变质及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四是把好食品加工操作关

第一、粗加工环节:食堂不同档口的食品粗加工应尽量在同一区域内进行,实行集中管理。粗加工时,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不得使用腐败变质、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各种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应清洗干净,植物性、动物性和水产类食品必须分别在专用水池内进行清洗,各功能性水池不得混用,防止微生物交叉污染。

第二、烹调加工环节:不得加工使用腐败变质的食品;需要熟制的食品必须烧熟煮透;不得在烹调加工场所进行粗加工;成品、半成品及原料应当分开存放,食品储存柜要标识清晰明确,避免交叉污染。

第三、凉菜、裱花蛋糕等加工环节:必须严格遵守“五专”要求;严格落实洗手消毒、二次更衣制度,从业人员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生肉和未经清洗的果蔬等食品原料不得进入专间内加工;专间内降温、空气及操作台消毒等设施设备及时维护,运行正常。

第四、及时对食品原辅料进行检查,清理过期产品。五是把好备餐供餐关

供餐前应认真检查待供应的食品,不得供应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备餐时应避免食品受到污染;分配菜肴的工用具使用前应进行有效的消毒;烹饪后至食用前需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不得提供剩菜剩饭。

六是把好食品工用具及餐饮具清洗消毒关

清洗消毒人员要熟练掌握清洗消毒知识和方法,落实清洗消毒制度,规范清洗消毒行为,使清洗消毒效果达到标准;清洗消毒后的餐饮具应存放在专用的保洁设施内备用,工用具应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定期对保洁设施进行清洗消毒,以免对消毒后的餐饮具造成二次污染;清洗消毒及保洁设施、设备运行良好,能正常使用。

为了强化高校食堂内部管理的风险意识,更为有效彻底地排除微生物污染风险,在日常自查工作中,高校依据《餐饮单位食品安全微 生物污染防控自查表》,对食堂食品加工进行综合评分,综合得分80分以上的属存在食品安全风险较低,应及时整改,消除风险;综合得分60分至80分的属存在食品安全风险中等,应及时向监管部门上报相关信息,在执法监管人员的现场指导下进行有效整改,消除食品安全风险;综合得分60分以下的属存在食品安全风险较高,应立即自行停业整顿,在执法监管人员现场监督指导下彻底整改,待彻底排除风险后方可营业。

(四)、依托科技手段,完善内部防控

由于微生物具有肉眼不可见性,以及餐饮加工动态性、人为性极强等特点,因此,唯有应用有效的科技手段作为支撑,才能更加全面科学地预防和控制微生物污染。

第一、高校食堂应配备相应的食品安全快检试剂及设备,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尤其是微生物快速检测,对购进原料、半成品、成品及餐饮具等进行快速检测,及时发现可能导致微生物污染的风险所在,消除风险。

对配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试剂及设备的高校,执法人员会对高校食堂快检操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使其能够熟练应用快检试剂及设备开展工作。

第二、高校食堂应引入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食堂各加工环节中易引起微生物污染的关键环节实施动态监控。

四、监管部门要创新监管模式,加大监管力度

(一)、强化格式化监管,做好风险排序

对高校食堂食品加工过程中易引起微生物污染的关键环节,实施 全面拉网式排查,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存在违法违规的行为,加大处罚惩戒力度。在检查过程中,严格按照《餐饮单位格式化监督检查表》对高校食堂进行微生物污染风险评估,并给予综合量化评分排序,各高校食堂的风险排名情况,不仅要在高校内部进行通报,而且要通报主管教育部门。对于得分较低、风险较大的单位,要增加监督检查频次,实施重点监管,将食品安全隐患降至最低。对于存在的违法行为、给予警告或多次责令改正但拒不改正的行为,要依法予以严肃查处。

(二)、建立健全远程监控和检验为主的科技支撑体系 采用远程监控的新型执法监管手段,不仅可以节约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更可使执法监管人员及时有效地对其微生物防控工作的每个环节进行实时监管,促使其餐饮服务行为的规范。因此,对于容易导致微生物污染的关键环节,要安装远程监控设备,对关键控制点的具体操作情况实施动态监控,实现微生物防控的动态性,一旦发现从业人员违规操作,存在食品安全风险,即刻告知高校食品安全专职管理员,确保在第一时间排除各类可能引起微生物污染的隐患。

由于微生物的肉眼不可见性,依靠常规的监管手段无法对微生物污染做出科学判断,因此,在监管过程中,应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对食品及食品工用具进行检测,对筛查出的可疑食品进行抽样送检。食品安全快检及抽验,不仅使得微生物污染防控更加科学合理,同时也是对日常监管及微生物防控效果的评估,能够为微生物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监管单位要依据监督检查及抽验结果对高校食堂进行风险排序,找出不同风险类别高校食堂微生物污染防控的关键环节和关键控制点,建立微生物污染防控预警体系,对安全风险较大的单位及易引起微生物污染的关键环节制定相应的监督检查计划,并实施重点监督检查。

(三)建设记分制为主的微生物污染防控诚信体系

为了进一步提高辖区内高校食堂餐饮食品安全水平,更加有效预防和控制餐饮微生物污染,加强高校内部微生物防控的力度,监管单位应对辖区内高校食堂建立微生物污染防控诚信系统,采用记分管理手段,通过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形式对辖区内高校食堂进行监督管理,对违规行为进行记分,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计记分达到或超过某一限值,将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重点监管。具体记分规则详见附件4。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落实

餐饮微生物污染防控是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 一,事关我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全局,各有关单位的一把手要把此项工作放在重要位臵上,要亲自抓,督促各高校落实好自查自控工作,确保微生物污染防控取得实效。

(二)统筹安排,提高工作效率

将微生物污染防控工作与日常的监督检查及各种专项检查

工作相结合,要统筹安排执法力量,打包落实工作任务,明确责任,确保此次高校食堂微生物防控工作落实到位。

(三)信息报送,完善工作资料

要确定专人,负责收集、报送此次微生物污染防控工作信息,工作结束后,做好相关资料整理和归档工作。

第五篇: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摘要:目的: 探析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送检的胸腹腔积液、脓液、尿液、痰液、粪便、分泌物等900例微生物标本,评估其不合格送检标本比例、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结果: 所有送检标本900份中,检出不合格标本98份(10.9%),其中痰液不合格标本39份(39.8%),其次为粪便标本32份(32.7%);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主要包括采集标本不规范41份(41.8%),中段尿留取污染25份(25.5%),分泌物采集污染10份(10.2%),采集时机不符合规范8例(8.2%),未使用无菌容器4份(4.1%),贴错条形码3份(3.1%),相同标本重复送检2份(2.0%)。结论: 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主要有采集标本不规范、送检不及时、采集时机不符合规范等,需加强定期培训及考核,提高微生物送检

2.2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分类情况 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主要包括采集标本不规范41份(41.8%),中段尿留取污染25份(25.5%),分泌物采集污染10份(10.2%),采集时机不规范8份(8.2%),送检不及时5份(5.1%),未使用无菌容器4份(4.1%),贴错条形码3份(3.1%),相同标本重复送检2份(2.0%)。见表2。

表2 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分类情况讨论

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的第一步骤为采集标本,标本采集过程是否正确,是否遵循操作规范,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直接影响[3]。本研究结果显示:所有送检标本900份中,检出不合格标本98份(10.9%),其中痰液标本不合格39份(39.8%),其次为粪便标本32份(32.7%);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主要包括采集不规范占首位41份(41.8%),中段尿留取污染25份(25.5%),分泌物采集污染10份(10.2%),采集时机不规范8份(8.2%),送检不及时5份(5.1%),未使用无菌容器4份(4.1%)

贴错条形码3份(3.1%),相同标本重复送检2份(2.0%)。与葛永香[4]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本研究显示微生物送检不合格主要为粪便标本及痰液标本,不合格因素主要为采集标本不规范、送检不及时、采集时机不符合规范等,可能与临床痰液由患者自行留取,有时因医护人员交代不清,患者未正确理解留取方法,未分清痰液及唾液[5-6];中段尿污染因留取标本过程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分泌物及粪便因采集后不及时送检标本导致,病原菌检出率大大降低;送检不及时因运送护工工作繁忙,医院培训力度欠佳,耽误送检时间[7=8]。

为正确采集微生物标本,提高微生物送检标本的质量,需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1)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及学习,医护人员岗前培训无菌操作技术,定期组织培训及考核采集标本规范、送检流程等相关知识;(2)加强培训标本运送人员及护工,强化及时送检标本的重要性,进行认真检查及监督[9-10];(3)协助患者收集标本,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协助其收集,尤其老年患者及危急重症患者的标本跟踪收集情况;(4)对标本的不合格率进行定期分析,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各临床科室,针对性开展采集标本知识培训,强化环节管理,降低标本的不合格率。

参考文献:

[1] 马海华.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J].医学信息,2014,10(20):173-174.[2] 李广权,周卫东,陈月洁,等.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微生物标本送检情况调查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4):153-155.[3] 苏琼.500例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J].吉林医学,2014,18(18):172-174.[4] 葛永香.100例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13(4):216-217.[5] 张国英,夏学红.4605例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9):173-174.[6] 王志刚,李海峰,王爱华,等.医务人员微生物标本采集知识掌握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2):153-155.[7] 吴晓英,宋敏,郭满书,等.临床病原学送检现况调查及管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0):172-174.[8] 王欣茹,陈凤华.不同类型临床标本的微生物培养方法与临床应用 [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2):216-217.[9] 马海霞.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4,18(22):172-174.[10] 魏丹,郭晓艳.分析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及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13(6):216-217.

下载微生物污染排查及预防措施2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微生物污染排查及预防措施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英文学校安全工作排查及预防措施

    烟台市中英文学校安全排查汇总及防范措施经我校教职工及后勤人员细致排查,我校防雷装置、排水设施、围墙、大门、厕所、挡土墙、树木、宣传栏等附属建筑物无安全隐患。中英文......

    室内空气中微生物污染的研究进展

    室内环境与微生物 环境污染与防治 网络版 第9期 2008年9月 1 王毓丹1 段俊超2 (1.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 400067; 2.重庆工商大学废油资源化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桶装纯净水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

    桶装纯净水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本地桶装纯净水在饮用期间微生物指标的污染情况。 方法 将同批次抽检合格的纯净水放置到20个家庭饮用,同时在1d、3d、5d、7d、10d以......

    菹草污染预防措施(五篇模版)

    菹草,俗称麦黄柞,是湖内水草资源蕴藏量较大的一类水生植物,开春后迅速生长,对改善湖水质,保护春季湖内鱼类及底栖动物繁殖环境起到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菹草在芒种前后出现季节性批......

    046 地铁环境微生物污染及空气品质改进措施

    地铁环境微生物污染及其改善措施初探 铁三院集团有限公司 杨智华 黄桂兴 郑东文 天津大学环境学院 涂光备 邢金城 摘要 地铁作为一种安全、便捷、大容量的交通运输工具,对解......

    污染控制微生物总结(优秀范文5篇)

    第一章 1. 微生物: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 按照细胞核结构和细胞器分化程度不同,全部生物可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3. 凡是细胞核发育不完全,不具核模,核......

    家庭桶装纯净水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

    家庭桶装纯净水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 作者: 李兆爱,仲崇娟 Survey of contamination status of pail purified drinking water with microorganisams. LI Zhao-ai,ZHONG Chong-j......

    问题及预防措施

    钻孔灌注桩(148-150) 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及预防和处理方法 一、钢筋笼上浮 原因分析:混凝土在进入钢筋笼底部时浇筑速度太快;钢筋笼未采取固定措施 防治措施:当混凝土上升到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