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科技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5 01:38: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机科技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机科技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本站推荐)》。

第一篇:农机科技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本站推荐)

农机科技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农机科技的推广发挥着对农业科技的推动与支撑作用是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实践的纽带与桥梁。本文在专题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我县农机科技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要在广泛运用农业机械化成果的基础上,加速农机化科技创新体系,使农机化适应农村市场经济的要求。

关键词:农机;科技创新;推广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农机化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笔者对我县农机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对“十三五”农机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一、农机科技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截止2015年末,射洪县承担农机科技项目15个,县级财政安排项目经费160余万元,承担农机推广项目9个,安排推广经费120万元;通过省级以上鉴定项目2个;获县级以上科技奖励项目1个;拥有农机推广组织33个;农机科技示范园1个。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8万千瓦,农业机械装备总值达到2.58亿元,分别比“十二五”末增长29%和31%,年递增率5.3%、5.5%。但面对农村经济的新常态,农机科技创新存在较大的问题。

1.农机科技创新设备资金投入不足。“十二五”期间,国家对农机化科技创新的投入严重不足,县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机投入逐年锐减或不投入,乡镇农机推广机构工作经费也不能保证,致使一些农民迫切需要的综合配套技术和机具无法及时引进、研制、试验、示范和推广,严重制约了农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2.农机科技创新体制不健全。农机科技创新体制不健全和完善,致使大量人员流失,队伍不稳定,主要表现在1、基层农机科技人员经常被抽调搞各种行政性事务,无法正常的开展科技创新工作;

2、是农机化科技创新设备等硬件不足,缺少必要的试验样机、测试仪器、交通工具和试验示范基地等;

3、农机化科技创新工作的软件也难以满足需要。

3.农民在农机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有待提高。农民是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最终购买者和使用者,是农机科技创新的主体。但是,当前许多地方忽视了对农民的农机科技教育,农民的农机化科技知识还比较贫乏,接受程度还不高,延缓了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普及。

4.推广和经营脱节,推广工作缺乏活力。农机推广和农机经营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目前,基层农机推广部门一般只注重社会效益,在推广的同时没有结合推广搞经营,忽视了自身经济效益,造成自身的经济实力难以提高,再加上本身的事业经费严重不足,限制了推广工作的开展。

二、创新“十三五”农机推广体系模式

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获得更大效益,在探讨农机推广体系创新的同时提出4种模式共同探讨。

1.市场型农机推广模式。即农机推广部门牵线搭桥、厂家服务到田间地头。以农机科研、生产企业为主体,对农机科研、生产部门的成果,由推广部门通过市场直接迅速地推介给农民,减少了科技成果与推广的脱节,也减少了推广部门选用新成果的风险,现在一些生物肥、生物农药生产企业现已采取这种模式。

2.园区型农机推广模式。由农机推广部门直接创建农机化科技园区,使用其具有不同类型的特色,起到典型引路带动一片的作用。但投资大,成果转让比第一类情况慢,信息反馈慢。

3.产业型农机推广模式。农机推广部门上与农业科研单位联合,下与产业主体、农民联系,与他们通过合同或协议的方式,建立此较稳固的关系,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沾的共同体,进行成果转让、技术承包、技术开发科技示范系列活动。

4.协作型推广模式。通过政府部门的政策杠杆,行政干预、财政补助等手段,集中较多的资金和物力由推广部门负责对农民自己无法办到的大规模的项目和对生产近期效果较差的成果进行转化。

三、做好“十三五”农机推广创新的对策

1.提高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向二、三产业转移,农业对机械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为农机化科技创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市场空间。反过来,农机化的发展,必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成为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的支撑点,成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孵化器。因此,大力实施农机化科技创新工程,是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

2.民营农机企业为主要依托力量。民营农机企业是目前农业机器研发,生产的主力军,成为了农机技术创新的主体。政府应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民营农机企业的技术创新功能,出台科研资金的扶持、税收的减免等优惠扶持政策,引导民营农机企业加强科研实力,与农机推广机构紧密结合,根据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积极创新,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逐步使民营农机企业实现科研、生产、推广一体化。

3.增强县乡镇两级推广体系功能。建立健全农机推广机构,将乡镇农机服务站恢复建制并纳入农业部门管理,给予事业编制,参公管理,畅通机制,增强推广服务功能。

4.加强农机推广队伍建设。要建立农机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培训、储备和激励机制,建立人事机制,鼓励和以优惠的政策吸收高素质的年轻人才加入农机推广队伍,优化人员结构,加强农机推广队伍建设。

5.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要把着眼点从单纯依靠国家投资逐步转向国家、集体、企业、个人以及社会团体多元化投资结构上来,走科研、推广、开发一体化、产业化的路子。要加大对农机化发展资金投入,将推进农业机械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将农机化发展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最好是省级财政预算,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扶持等措施,增加及吸引资金投入,增强农业机械化发展后劲。

6.拓宽农机科技创新领域。在农机发展思路上,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抓好两个延伸:即由耕作环节机械化向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延伸,由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向高效经济作物和林牧渔业生产机械化延伸。重点围绕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生产力水平发展要求,研制开发多功能、复式、高效一体化机具。

7.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机制。基层农机科技人员常年工作在科研、教学、生产第一线,环境艰苦,待遇较低。为激励先进,促进工作,建立和完善各级农机化科技进步奖的评选机制显得尤为迫切。对在农机科技创新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要予以精神表彰及物资奖励。

8.提升基层农机技术推广服务水平。以农村新型农民农机培训、农机化科技创新示范工程等项目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依托,进一步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形成合力;以服务当地主导产业、解决农业生产关键问题为导向,以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为目标,强化农机技术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和知识更新,规范技术服务行为,提升其推广服务能力,全面推进农机化科技服务水平。以主推技术为目标,通过组织实施“最后一公里”行动,全面推进农机科技服务进村入户。

第二篇:农机信息宣传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机信息宣传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有句话说得好“光埋头工作不宣传,好比肉埋在碗底吃掉了”。农机信息宣传是上级了解农机化工作的窗口,是兄弟单位学习经验的真实记录,是引导群众舆论的旗帜。但在新时期,农机化信息宣传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须采取新对策。

一、当前农机化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

1、对农机化信息工作重视程度不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真正把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2、农机化宣传工作缺少对重大题材的策划,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有深度、有影响的大型农机化新闻宣传和系列报道。

3、农机化信息质量总体不高,目前农机化信息大多为工作动态、常规工作情况等,缺少有数据、有分析,有调研、有对策,有份量、有价值的信息,基层典型经验的宣传报道和反映农民机手呼声、需求等信息更少。

4、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开展得很不平衡。

二、改变现状的方法

(一)积极争取领导重视是做好农机信息宣传工作的前提

基层农机工作大多是一人多岗,从事农机信息宣传人员都是兼职,存在着工作与写作、写作与休息、寂寞与热闹等矛盾,在此争取领导全力关心支持是做好农机信息宣传工作的首要前提。首先是及时向领导反映工作进度、存在问题、宣传的意义,通过宣传可多层次、多角度提升公众对农机工作的认知。使领导重视宣传工作,以便领导在人员、经费、器材上给予倾斜,做到要人给人,要钱给钱,为宣传配置数码相机、电脑等。其次是拓宽夯实信息宣传队伍。信息队伍不拘泥于科室负责人,要把任务落实到每个人头上,形成“人人动手,个个参与”,尤其是领导在百忙中带头写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要把工作积极、乐于奉献、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同志吸纳到宣传队伍中来。其三是抓好信息队伍的制度建设并加大信息数量与质量的建设。队伍能否管好,发挥生力军作用,制度建立是保障。建立宣传员岗位职责、行为规范、信息报送制度、学习及例会制度等,用制度来强化管理。创新工作机制,量化考核。

(二)强化学习,是做好农机信息宣传工作的基石

要做好农机信息宣传报道工作就必须学习。为此做到“五勤”,首先是要眼勤,要勤于观察。其次是要手勤。手勤,要求做到常动笔,不能一曝十寒,应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时常练习从不间断。其三是要耳勤。就要做到多方面收集信息,如蜜蜂辛勤采得百花酿造甜蜜。其四要脑勤。勤于思考,善于学习,提高能力。俗话说:“工欲善其必先利其器”,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其五是要腿勤。为了一个宣传信息,要有种唐僧西天取经的精神,不辞辛苦求得正果。

提高写作水平还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法,邀请报社采编人员授课,加强联系,在工作及时给予指导。要针对基层宣传队伍文化素质良莠不齐,宣传业务知识少的特点,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信息宣传业务和法律知识培训,为他们及时“充电”,以适应新时期信息宣传工作之需。

(三)激励是做好农机信息宣传工作的动力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研究人的五种基本需要时指出,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激励不仅包括物质,且包括精神的。有了经验要推广,取得了成绩要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使他们感到参与从事农机信息宣传员工作大有奔头。良好有效的激励机制成为信息宣传的更有力的“助推器”。不仅对报道情况划分不同标准,兑现奖励,年终对优秀者给予表彰。还要从用人渠道上更新观念,拓宽选拔干部,把一批年轻、善于思考、学习的干部提拔到基层领导岗位上,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辐射更多的同仁做好宣传工作。

三、做好农机化信息工作的要求

做好当前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应加强“五项研究”,增强“四种意识”。

(一)加强五项研究

1、要加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问题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农机化如何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保证的问题,还要研究解决如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机化工作的问题。

2、要加强对农机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问题的研究。深入研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任务对农机化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分析当前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产生原因、对策和建议。

3、要加强对发展形势和运行机制问题的研究,对农机化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析,按照服务全局的原则,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抓好信息宣传调研工作。

4、要加强对新的组织形势的党建工作的研究。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党建的基本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原因加以分析,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党建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5、要加强对人才与农机化经营业务问题的研究。首先就如何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引进人才、培训人才、运用人才等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分析,找准当前农机化人才方面的不足及对策;其次加大对农机化经营业务研究,深入基层了解当前农机化经营业务中的重点、发展方向、存在问题及有效的对策,使信息宣传贴近实际。再是注意总结分析人才在农机化经营业务中的作用和在人才工作运行机制方面与农机化经营业务的结合上采取的主要措施、取得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对此提出对策和建议等。

(二)增强四种意识

1、增强学习意识。要自觉地把学习当作一种神圣职责,一种精神,一种追求;要有学习的紧迫感,坚持做到先学一步,多学一些,学深一些,领会透一些,把握准一些,学习要有广度,也要突出重点;要系统学习政治理论和农机化业务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改革知识结构,努力做到认识问题有深度、谋划问题有高度、解决问题有力度。

2、增强大局意识。信息宣传工作是涉及农机化方方面面的综合性工作,服务大局是信息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信息宣传工作即要选准基层的某一个点,更要围绕国家农机化发展方向以及农机化的业务经营大局和中心任务,找准结合点,选好切入点,把握着力点;要始终保持敏锐性的头脑,判断问题和认识问题;要准确把握大局、自觉服务大局,坚持在大局下行动,围绕大局做好工作。

3、增强创新意识。创新是信息宣传工作的本质要求。要把创新作为一种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和目标追求,使信息宣传工作成为实现农机化发展创新的重要工作。要以解放思想和更新观念为先导,以讲求科学、探求真理的务实态度来思考工作,谋划对策,指导实践,使信息宣传工作不断创新,富有成效。

4、增强奉献意识。信息宣传工作非常辛苦,要努力培育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吃苦耐劳的思想品质、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干事创业的理想追求,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和团队精神,要有广阔的心胸、坚强的意志,做到淡泊明志,平心静气,不浮不躁,勤勉工作,无私奉献,对工作做到安心、热心、专心。

第三篇:农机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机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机安全监管工作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保驾护航作用。近几年,各级农机部门认真履行监管职责,不断加大农机安全监管力度,有效地促进了农机安全生产,实现了连续六年道路外农机“零事故”。但随着农业机械保有量不断增长,截止08年底,东营市拖拉机保有量已达5.1万台,农机分布涉及千家万户,给农机监管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为进一步降低农机事故,最大限度地保证农机安全生产,更好地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就要立足改革,分析新情况,理顺新思路,寻找新对策,解决新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一)农机监管执法手段薄弱。农机执法缺少法律依据,农机监管法规层面存在缺失和不足。《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为农机监管提供了法律依据,也带来了很多问题,《道路交通安全法》只规定了拖拉机该谁管,却没有如何管,怎样管的实施细则;只赋予了农机部门对拖拉机实施牌证管理行政许可权,却没有赋予对该许可事项的监督检查职权,监管手段严重缺位,路查权、扣车权、处罚权以及事故处理权的规定严重不到位。调查中发现,基层农机监管人员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给农机监管工作造成的困境的认识相当一致,普遍感到无所适从,不干是不作为,干就可能又是乱执法。

(二)农机手认识不到位。部分农机手对农机安全监管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拖拉机特别是小型拖拉机是自己的农具,主要用于农田作业和生活服务,很少上公路,操作比较简单,技术容易掌握,一般的技术维护和维修问题自己就能解决,不存在安全问题,也就没有必要到农机部门进行知识培训,没有必要花钱费工夫办理牌证和检验,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出现一些法律意识淡薄的农机手以众抗法的现象。

(三)农机结构及作业形式发生变化,农机手感到负担沉重,削弱了农机手主动参与农机管理的积极性。近年来,由于三轮汽车、低速汽车发展迅猛,拖拉机尤其是小型拖拉机自身固有的缺陷等,造成在短途运输市场所占的份额大幅削减,正逐步退出运输市场,经营拖拉机的收入迅速降低,而燃油费价格偏高和农机、交通、保险等有关部门向农机收取各项费用,使农机手感到负担过重,不愿去农机部门办理牌证手续。其次,农机部门又没有拖拉机强制报废的有关规定,使用年限过长,技术状态达不到安全要求,应予强制的拖拉机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事故隐患。

(四)农机监管队伍的不适应,对农机监管起到了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基层农机监管力量不足,县区农机监管机构直接肩负着农机安全培训、考核发证、技术检验、监督检查的重要职责,但有的县区农机监管人员偏少,个别县区只有几个人,乡镇农机站撤并,更使得监管力量薄弱。

(五)农机监管装备落后,困扰着农机监管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装备建设是强化行政执法工作的基础,按照国家《农机监理技术装备标准》要求,农机监管部门应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检测、事故勘察及办公自动化设备,但个别农机监管部门配备不全,且没有配置上线检测设备之规定,检验人员还没有摆脱传统的靠眼看、凭经验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监管规范化建设和农机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对策及建议

(一)依法行政,改善农机监管执法环境。要认真贯彻执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行使法律赋予农机部门的职责,需要进一步规范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农机安全检查、农机事故处理等一系列的配套规范性文件,争取尽快推动配套法规的完善,强化农机执法手段,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对于执法环境的改善,应树立“事在人为”的观念,紧紧依靠当地政府和安全监督主管部门,协调好与有关部门,特别是公安交警的关系,形成合力,扭转农机执法检查的被动局面,改善农机监管执法环境。

(二)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机手的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要把农机监管宣传工作纳入重要议程,列入农机目标管理范畴,建立规章制度,实现宣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对农机手的宣传,可采用农机协会、合作组织、集中培训、现场说教、送教下乡等方法,不断提高农机手法制观念和安全生产观念,使农机手达到“要我安全”成为“我要安全”。

(三)把农机手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做好服务工作。一是拖拉机驾驶员绝大多数是农民,他们的服务对象也是农民,从事的职业赚钱不多,农机等有关部门要严格按规定收取牌证核发等相关费用,严禁搭车收费,增加农民负担。二是认真落实各项便民措施,深入基层办理业务,减少办事环节、简化手续、方便群众。三是向上级部门呼吁尽快制定拖拉机强制报废制度,减少安全生产隐患。对于农机手缺少更新报废资金的实际,应制定拖拉机更新报废补助办法。

(四)以提高农机执法人员素质为突破口,抓好各级农机监管机构建设。连续三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提出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这足以说明中央把农机安全列为国家整个大安全框架之中,对我们的工作极为有利。为此,农机部门必须按照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的总体部署,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机监管队伍,重点落实“五个教育”和“一个机制”,即法律法规教育、专业技术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化管理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和建立健全监督管理约束机制。加强农机监管机构建设,重点放在县区一级。《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县区担负着拖拉机挂牌、驾驶员发证、检验等任务,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把农机安全工作列入社会总体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政绩考核岗位目标责任制,绩效挂钩。

(五)改善监管手段,加强装备建设。建议加大投资,争取当地政府财政支持,在农机监管收费返还的基础上,追加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同时,千方百计地节约经费,有计划的配

备安全技术检测,农机事故勘察处理、在线考试等必备的技术装备,逐步形成“基地健全、设施齐备、手段科学、执法规范、保障有力”的农机安全监管体系。

总之,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时期,农机部门要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安全生产这个中心,认真履行监管责任,强化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一定能够开创农机安全监管工作新局面,实现农机监管工作的健康发展。

第四篇:武城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武城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8年以来,我局按照市农机办关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县情,采取有力措施,找准工作切入点,进一步拓宽业务范围,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我县的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累计为农民工办理职业资格证1820人,被省农机办授予“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被市农机办授予农机维修和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先进单位”。为更好的发挥农机职业技能鉴定部门的职能作用,提高行业素质,推动我县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组织专人,对全县的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进行了调研。

一、采取的主要措施

1、加强宣传攻势,提高社会知名度

农机职业技能开发,是改善农业人才结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养现代农业实用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同时对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保障农机安全生产,提高农机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提高对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认识,我局认真组织学习《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对开展农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定期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大家对做好农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广播、电视、印刷宣传单、标语等有效宣传形式,到集镇宣读与农民机手采取面对面解说,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向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及农机销售、农机修理工、农机经纪人等宣传推行农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法律依据,宣传培训、鉴定的目的、意义和证书作用,让更多的农民认识到开展农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高素质、增加就业机会和增加经济收入,使他们从不想知情、不愿知情转为思想上认可、行动上积极参与,营造农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的浓厚氛围。

2、加强组织领导,注重统筹协调

2009年初,我局就把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纳入局重要议事日程和考核目标。首先强化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领导,成立武城县农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指导协调和组织推动;进一步整合农机管理部门、技术服务机构、农机培训学校和相关企业等方面资源,发挥多方面的优势,形成加快推进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其次加强该项工作的目标管理,把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纳入全年农机化目标管理,主要领导亲自抓,局各科室、各站所,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目标任务,全局上下,齐抓共管,不求形式,注重效果,抓出实效。三是强化工作调度,真正把该工作落到实处,平时加强检查、督促,每个月进行一次工作调度,工作实绩张榜公布,每半年进行一次工作指标考核,年终进行一次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评比。

3、抓好“五个结合”,扎实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一是职业技能鉴定与农机安全监理检查结合。在农机监理站开设农机职业技能培训报名服务窗口,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发给“驾驶证”、“执业资格证”,机手们认为“一训” 得“两证”很合算,既给机手带来真正实惠,又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打开了突破口。二是职业技能鉴定与农机市场质量监督和维修网点的审验结合。与工商、质检部门配合,要求各维修网点的维修人员至少有一名维修人员具备执业资格,并和工商部门配合,不具备资格的不办理《维修技术资格证》和《营业执照》。三是职业技能鉴定与购机补贴结合。依托政策,强化培训手段,凡是享受购机补贴的机手,都要经过培训,考核合格通过职业技能鉴定,为机具的长效管理创造条件。四是职业技能鉴定与跨区作业结合。享受“四个”优先,凡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机手优先办理跨区作业证,优先发给作业信息资料,优先领取“优先加油卡”,优先参加县局组织的跨区作业队伍。五是职业技能鉴定与社会办学和劳务输出结合。我们及时与县职业中专等单位加强联络,根据他们的培训工种类型,符合农机鉴定工种的协助他们搞好职业技能鉴定,联络外出务工信息,不仅为拓宽职业技能鉴定新领域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同时也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乡镇农机站对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认识不足。没有把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一项战略措施来认识,没有从保护农民的利益出发。个别领导甚至还认为职业技能鉴定是劳动部门的事情和农机一点关系也没有,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发展。

(二)农机从业人员认识不够。据调查农机从业人员对职业技能鉴定观念淡薄,不了解。“有证无证都一样,工作全都凭经验,有事可以找关系”的思想根深蒂固,对于办理职业资格证书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

(三)缺乏政策和资金的支持。由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的范围作出了调整,许多工种已不再属于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的范围,大大缩小了我们的办证空间,而倾向农机职业鉴定工作的配套政策缺乏,加上资金不足主动开展业务工作的机会很少,基本属于被动等人上门。

三、建议和措施

1、健全体系。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的对象分散在广大农村,因此要始终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一是扶持农机校发展,充分发挥农机校在农机行业职能鉴定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要把农机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加大基地投入。应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基地建设投入,完善试验鉴定设备,健全鉴定体系,提高职业技能鉴定效率。

2、加强培训。“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加强考评员队伍业务培训,从专业角度来培训,注重实际操作,保证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能够担当起技能鉴定的考核工作。建议已取得资格的考评员每年都要进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技能水平培训,并进行考核,优者给予适当奖励,劣者取消其考评员资格。

3、加大宣传。一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介,常年对有关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进行宣传。二是利用“3.15”打假等活动,到现场发传单进行宣传。三是在工作开展得比较好的地区召开现场会、演示会等,以点带面,发挥典型带动作用。通过广泛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提高人们的认知度。

4、理顺关系。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一项社会综合性工作,需要多部门配合,不仅是农机部门内部的事,还涉及工商、劳动等其他部门。要与农机管理、农机监理、农机推广、农机校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把农机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有机融合,相互补充,使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有序开展。(李顺强)

第五篇:农机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机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力度的逐年加大,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和结构有了很大提高与改善,各种新型农业机械和新技术得到了较为广泛地应用,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农机经纪人等新型服务组织大量涌现。初步形成了以农机作业服务为中心,以农机化技术推广、技能培训、机具维修、配件供应、信息服务等为支撑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探索出一条以实现农机共同利用为主要特征的农机化发展道路。

当前农机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主体结构单

一、服务领域不宽。农机合作社大都由青一色的农机大户组成,主体结构单一,缺乏专门的技术人员、专业的管理人员、专职的信息人员以及其他后勤保障方面的人员;合作社大都以粮食生产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服务内容,且以从事单一的机收服务居多,机插、机耕、机烘等各个作业环节的服务明显不足。

二是管理制度有待规范、运作机制有待完善。许多农机合作社在章程制定、股金设置、工商登记、民主管理等方面还不够完善;以农机大户牵头组建的合作社,往往管理水平不高,经济效益偏低;以农机服务部门牵头的合作社,往往运作低效率、经营高成本,发展内在动力不足。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扶持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存放高性能、大型农机具的厂库棚建设用地短缺,集公益性、服务性、经营性于一体的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等维修服务组织建设滞后;尽管相关法律法规已有明确规定,但一些地方的农机服务组织在享受工商登记、金融信贷、税收减免、用地安排、用电用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仍未能得到落实,或难以执行到位。

加快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农机化发展的主体力量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农机大户和广大农民群众,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发挥好规划、指导、管理、协调、监督和服务职能,积极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

1、坚持多元合作、效率优先的方向。遵循“民办公助”的原则,引导和推动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农机经纪人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共同发展。以效率优先、兼顾效益为中心,在自愿、互利、平等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利益联结方式和灵活的服务发展模式。积极鼓励工商资本投资农机服务业,建立产权明晰、运转高效的经营管理体制,不断提高农机使用效率和经营收益。

2、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方向。充分考虑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的阶段和特点,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和农民群众、机手的意愿,选择适合培育的对象,选择适合的组织形式。从有利于机械化作业、有利于社会化服务出发,大胆探索,勇于实践,适宜什么样的形式就引导发展什么样的服务组织,切忌强求一个模式。农机管理部门做到推动而不强迫,扶持而不干预,参与而不包办,坚决防止形式主义、行政强制干预和盲目攀比。

3、坚持规范建设、优化环境的方向。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规定和要求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切实引导农机服务组织依法经营、规范运作、诚信服务,努力营造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和谐发展氛围。加大对农机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农田的机耕道建设,解决大型农机停放的场库棚用地问题。进一步争取和落实工商登记、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贴息、政策性保险、用电用油等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各项政策。

4、坚持拓展领域、增强能力的方向。要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和范围,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耕、种、收环节向农田改造、农产品储运和加工等环节延伸,从传统的种植业向畜牧、渔业、林果业和设施农业等领域扩展。把培育服务品牌作为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持续发展的基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提高农机合作社的组织经营能力,推动农机服务组织又好又快发展。

下载农机科技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机科技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机修配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机修配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以新泰市农机修配为例 摘要:全文分析了新泰市农机修配市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机修配现状问题对策建......

    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目前在我国各行业经济规模快速发展的当下,农业也开始逐步与飞速发展的经济技术相接轨,并且在政府连续数十年来都将大力发展农业视......

    农村农机维修网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农机维修网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不断发展,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农村农机保有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随之而来的就......

    当前烟台市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当前烟台市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机安全生产是国家安全生产13个重点行业和领域之一,是全社会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农机安全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

    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09-6-4信息来源: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

    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今时代,品牌是企业和产品品质、信誉、文化的标志和结晶,是科技、经营管理、企业文化等综合优势和价值的集中反映。提高企业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浅析新形势下农机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形势下农机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为我们......

    浅谈农机科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

    浅谈农机科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何好生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乡村农机科技推广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本人多年的农机化工作经验,现就如何抓好当前农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