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化在市政设施管理中的应用和实践
信息化在市政设施管理中的应用和实践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处
冯健理 袁文平
围绕“信息化带动市政设施管理现代化”的目标,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处自1998年到现在,一直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单位的一项主要工作来开展,覆盖上海市、区县两级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的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系统(CIMS)及行业管理信息化体系初步建立,在管理中正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信息化建设概述
1.系统建设背景
城市道路、桥梁、下水道、隧道等基础设施或称市政设施,是充分发挥城市载体功能的先决条件,也是发挥城市综合功能的基础,是城市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防灾、救灾的必要保证。所以管理和养护好市政基础设施将直接体现城市的管理水平,对城市人民的生活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时,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上海已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政设施管理和养护体制,实行市、区两级管理和管养分开。实现管理专业化、养护市场化。这就要求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检查、评价体系及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信息系统。而行业管理中遇到不少问题,包括管理中缺乏有效的抓手和载体,管理手段跟不上等等一系列的难题,惟有依靠建立起完整的信息系统及配套措施予以化解。
2.系统建设总体规划
目前市政行业管养分开改革正在不断深化,虽然市政设施的长效管理体制基本形成,但新型管理体制下的机制还不够完善,行业管理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健全和加强各级行业管理,为各级市政行业管理部门的建设规划、工程施工、日常养护提供辅助决策信息。”就成为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需求。市政工程管理处提出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用3--年时间,建成以上海市城市道路、桥梁、下水道、防汛墙、建设管理、路政管理为主线的信息管理系统。同时与管理相结合,向全市推广应用,最终建立覆盖全上海市政行业管理的分布式信息管理系统,为市政行业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系统的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的功能结构
在规划中,提出了建立市政设施信息化管理的三级网络:市政局为一级节点,市政工程管理处为二级节点,各区(县)市政设施管理部门为三级节点这样一种思路,使信息化管理系统成为上、下沟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同时也为系统的应用与维护提供了可能,为设施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系统开发技术路线
整个系统的开发经过多方面的综合分析,选择了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开发平台。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特定而又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不仅能够存储、分析和表达现实世界中各种对象的属性信息,而且能够处理其空间定位特性,并从空间和属性两个方面对现实对象进行查询、检索和分析,并将结果以各种直观的形式表达出来。系统开发的技术路线可概括为图3所示内容。
图3 系统技术路线
二、系统建设过程
1.1999年从传统的文档型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
利用原有的市中心区档案文字资料构建数据库,建立了基于Arcview平台上覆盖范围为上海市外环线以内583平方公里中心城的市政基础设施管理系统。
2.2000年初步应用阶段
2000年初结合系统建设进行上海市域范围6340平方公里的所有城镇市政设施普查,建立了覆盖上海市市政设施全行业的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其中道路4820条,桥梁1564座,高架64公里。同时系统平台也从Arcview升级为基于MapObjects的平台,年底推出CIMS1.0试用版开始在全行业试用。同时,进行了市区所有主干道路约400公里的平整度、弯沉、路面状况指数、交通量的动态数据采集,并通过道路辅助决策系统运行,对道路进行评估和养护计划的制定,为道路养护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3.2001年功能深化阶段
在CIMS1.0版本基础上同步开发完成建设管理子系统、路政管理子系统。系统功能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整个系统在全行业正式使用,市政工程管理处与各区县市政工程管理署之间的系统通过拨号上网方式进行联网,系统的更新、维护体系初步建立,同步制订配套管理办法,从而达到长效管理目的。对中心区全部次干路约300公里进行动态数据检测和评估,并进行道路养护计划的制定。
三、系统功能
系统功能的开发紧密围绕单位管理职能进行,主要功能有:属性数据库管理,图层空间数据库管理,显示功能,输入、修改功能,查询、统计、报表功能。道路、桥梁子系统还具有辅助决策功能,建设子系统还具有:规划管理、计划管理、在建项目管理等功能,路政子系统还具有:占路、掘路、广告、重车过桥等功能。
1.图层管理功能
按照地理信息系统的要求构建空间数据库,包括河流层、主干路层、次干路层、支路层、区界层、路名层等等一些空间图层,可以分层管理,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图层叠加,产生具有实际意义的地图,比如主干路层与区界叠加就可以生成某个区的主干路专题地图。
2.显示功能
不仅可以显示设施的属性信息,同时也可以显示设施的照片、影像信息,做到图、文、声、像并茂,系统更加人性化。
3.输入、修改功能
通过人性化的设计,信息的输入、修改界面友好。
4.查询功能
具有图文互查的功能。从地图上可以查询到设施的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条件设定,查出复合条件的设施地理位置。例如,条件设定为1960年以后建造的黄浦区主干路,那么就可以通过这个功能,查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道路,同时在地图上显示道路的位置。
5.统计报表功能
根据管理需要,可以自动生成相关的统计报表,表现形式可以为报表,也可以为柱状、饼状统计图等多种表现形式。
6.辅助决策功能
市政工程管理处完成了上海市城市道路辅助决策管理系统(PMS),和上海市城市桥梁管理系统(BMS)的开发。应该说辅助决策功能是整个系统的精华,就城市道路辅助管理系统而言由四个模块组成。
● 系统设定模块。它是整个系统的知识库、原则库管理模块,存储用于标定整个系统的模型及其参数、评价标准等,通过对系统设定的修改,直接干预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这一模块使得系统的原则与数据高度分离,使整个系统的灵活性、可扩充性以及可靠性大大提高。
● 计划决策模块。根据系统设定模块所确定的系统原则对整个系统的数据进行处理,主要包括使用性能的评价、预测、决策排序等功能,还有大中修计划的制定与项目的统计分析。通过这一模块的功能,完成了对全市道路各路段的使用性能数据的处理,为后续的路况分析作好了准备。
● 路况分析模块是在计划决策模块的基础上,再进行加工统计整理,然后通过一系列直观的图表形式来表征路面使用性能的整体状况,并向用户提供较高层次的分析工具如中长期规划等方面的分析结果。
● 政策分析模块则是系统相对较高层次的功能分析模块,主要供道路养护工程师参考使用,可以进行结构组合分析,分析面层、基层、及土基不同的厚度、材料组成对未来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可以进行分期修建分析,针对某一具体路段采用不同的养护间隔时机策略,来分析其使用性能的变化规律,从而帮助用户选定最佳的养护维修时机与策略。
四、动态数据采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道路动态数据采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是PMS系统正常运作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进行系统开发过程中,我们同步考虑了动态信息采集技术的应用研究。道路动态数据主要包括表征交通量、路面损坏状况、结构承载能力、路面行驶质量等四个方面的数据。交通量主要通过实测等手段来计算各路段的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路面损坏状况用路况指数(PCI)来表征,通过引进的路况摄像仪进行调查;结构承载能力以弯沉值表征,利用引进的落锤式弯沉仪(FWD)进行路面动弯沉量测;路面行驶质量主要以平整度来反映,采用已引进的激光平整度仪来采集国际平整度指数(IRI);同时还利用引进的路面结构探测仪进行结构层厚度检测。在利用这些设备之前,我们都进行了动态数据采集技术的标定和对比试验研究。
五、局域网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和实施
为配合CIMS系统的开发及应用,进一步提高单位内部的办事效率和质量,2000年单位内部建成基于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的局域网,2001年建成办公自动化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 收文、发文以及文档管理;
● 值班日程表的安排;
● 固定资产管理;
● 人事、劳资基础数据库的管理;
● 电子邮件;
● 公共信息发布、查询等。
第二篇:条形码在检验科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条形码在检验科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发布人:hexue 发布时间:2011-08-29
今天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先进的技术纷纷问世,就条形码技术而言它已运用到很多邻域如:超市商品、药店药品、仓库管理等,那么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中也必然需要条形码技术的运用来改变以往的操作模式。下面是某医院检验科运用条形码的情况做的一些体会介绍。
1、系统环境
1.1 硬件环境:①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Server;数据库: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ORACLE、等。②工作站Windows XP、windows7等。③开发工具 POWERBUILDER。
1.2 硬件环境:HP 380服务器、HP商用机、HP激光打印机、Epson针式打印机等。
1.3 条码相关设备:①条形码打印机 ZEBRA 888TT;②条形码阅读器;③标签纸、碳带。
2、工作流程
2.1护士站工作流程:医生在HIS系统医生工作站开据检验报告申请单→护士在HIS系统护士站按医嘱打印条形码标签并粘贴于采集试管上,(条形码信息标签内容包括:条形码图形及对应数字、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检验项目)→护士按条形码上的检验项目完成样本采集→送检。
2.2检验科工作流程:用条形码扫描器扫描样本上的条形码,根据不同样本选择对应设备接收样本并自动或手动生成样本号→上机测定→取检验结果对应到样本→确认自动收费→结果审核传送至HIS系统医生站。
3、条形码的具体应用
3.1条形码显示出病案号、姓名、性别、年龄、检验项目通过扫描器与LIS系统对接,分析仪、设备可以直接识别标本,提升了检验科自动化程度。
3.2使用专用条形码打印机,打印质量清楚,代替了原来手工开申请单;条形码竖贴在圆形的试管上,保证识别率,减少了手工登记。
3.3贴有条形码的试管直接进入分析仪器,结果出来以后通过RS-232串口向HIS系统发送检验结果,检验科医师保存审核结果系统自动收取费用,临床医师即可看到检验申请结果。
3.4检验科工作站配备条形码扫描器,用于快速、准确的读取条形码信息,减少核对、登记、签收等环节,HIS系统根椐条形码信息把样本分类至各检验设备进行分析处理。
4、条形码应用提高工作效能
4.1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检验质量。LIS系统在接收样本时按条形码项目内容分配至各分析器、设备不需要手工操作,方便、快捷、准确使样本进入分析器、设备分析,样本结果出来以后自动传送到LIS系统,检验科医师保存样本结果完成检验工作。
4.2使用条形码后简化和规范对检验仪器的操作如:输入样本号、检验项目、核对样本等手工操作,降低检验科医师工作强度,避免了漏检、错检、检验结果张冠李戴现象等,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检验质量。
4.3使用条形码LIS系统审核确认结果及时传送至医生工作站,供医生和护士随时随地查询和打印,更加及时、准确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
第三篇:经济活动分析在电厂管理中的实践和应用
经济活动分析在电厂管理中的实践和应用
摘要 电厂要实现经济管理,降低成本是关键,通过我们多年的实践,经济活动分析在降低成本方面起到指导性作用。我厂是一区域型热电厂,装机容量2×15+1×30MW,循环流化床锅炉3×75+1×130 t/h,供热面积150万米2。自2001年投产以来,通过经济活动分析,我们总结出降低成本的关键因素是煤炭,而影响锅炉燃烧效率的是煤炭的挥发份和灰分。供热标煤单耗与锅炉的燃烧效率直接相关,燃烧效率高则供热煤耗低,反之亦然。在煤炭价格相同的情况下,发电和供热标煤单耗是影响成本的关键因素,也是体现运行调节水平的主观因素。
引言
我厂是1998年兴建、2001年投入运行的区域型热电厂,装机容量2×15+1×30MW,配套3×75+1×13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供热面积150万米2,工业蒸汽客户110多家。在热电厂运行初期,发电标煤单耗、供热标煤单耗和厂用电率等各项指标均比较高,经过几年深入研究、不断改进之后,目前达到一个较好的水平。其间经济活动分析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入手:对煤炭成本的分析
影响电厂成本的最主要因素是煤炭,因煤炭成本占到我公司生产成本的90%以上,占到总成本费用的70%左右,所以,煤炭成本的变化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制约煤炭成本的主要有煤价、发电、供热标煤单耗、煤种和煤质的单一性。
1.1 对煤炭价格的控制
煤价由市场控制,我们尽可能采购低价格的煤炭。2004年下半年全国煤炭涨价后,为了避免上涨幅度过大,我们与一家供应商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保证在合同期内煤炭价格是市场最低。这份合同保证了我公司在两年内煤炭价格居于全市同行业较低水平。
1.2 对锅炉燃烧效率的分析
热电厂投产后经过一年的设备试运行,我们总结出影响锅炉效率最重要的煤炭指标是挥发份,摘录一段2002年搞的经济活动分析如下:“通过对我厂锅炉一年来燃煤的分析比较,我们发现,燃用挥发份22~27%、热值5200~5700Kcal/Kg、灰份12~16%的山西煤对锅炉效率较高,基本可达到甚至高于设计值。同时,由于灰份较低,锅炉受热面磨损很低,可大大延长设备检修周期。燃用本溪煤,挥发份12~15%,热值5000~5600Kcal/Kg,锅炉效率较低约76%,标煤产汽量不足8.7吨。今冬入厂的山西煤锅炉效率远低于6月份入厂的山西煤,标煤吨煤产汽量约低0.6吨左右,并且,对风帽的磨损也很严重。
11、12月三台炉停炉时由于磨损严重,已更换风帽数百只,更换数量近半,而在此之前从未换过风帽。”所以,在2002年我们提出了煤炭的采购要求:挥发份含量在25%左右、灰份在12~15%之间,以提高锅炉效率。另外灰份高会增加设备磨损,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锅炉带负荷能力,在高峰负荷时有帮助。但灰份高同时增加了上煤时间和灰渣量,提高了劳动强度,所以应进行控制。另外煤炭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灰熔点,灰熔点一般应高于1350℃,过低容易结焦,酿成事故,并且焦渣不好清理,处理难度大。另外,煤种不宜过杂,应保持相对的单一或稳定。煤种过杂,锅炉吨标煤产汽量上不去。
1.3 对标煤单耗的分析
在煤炭价格相同的情况下,发电和供热标煤单耗是影响成本的关键,也是一个体现运行调节水平的主观因素。供热标煤单耗与锅炉的燃烧效率直接相关,燃烧效率高则供热煤耗低,反之宜然。发电标煤单耗则和机组的运行方式、参数的精细化调节程度有关。为提高运行的经济性,我公司在2002~2003年进行了锅炉经济燃烧的探索,现摘录一段2002年的经济活动分析如下:
“经理论分析,排烟损失在锅炉热损失中占的比例最大,而我厂锅炉的烟气含氧量高时接近10%,这说明空气过量较大,空气过量造成排烟量及排烟温度增加,增加了排烟损失及受热
1面磨损。因此我们提出:减少入炉风量,以降低烟气含氧量,力争降至6%左右。”
“2002年冬季供暖后的一段时间,由于床温较高,锅炉出力只能到72t/h左右,影响发电量和厂用电率指标的实现。经分析比较,根据实际情况,我们把二次风进行调整,按燃烧份额不同,实行按层布风,使锅炉出力增至77t/h,由此提高发电量。”为降低发电标煤单耗所采取的措施
另外,经过多年运行实践和经济分析后,我厂为降低发电标煤单耗采取了一些措施,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循环水串供暖改造,因为按照热电分摊比的计算,厂内蒸汽损耗都计算在电比内,所以回收凝汽器的余热,可节省大量蒸汽。在没有采用循环水供暖的2005年,采暖季发电标煤单耗为361.87g/kw.h,采用循环水供暖后的2006年,采暖季发电标煤单耗为270.98g/kw.h,降低了90.89g/kw.h,降幅为25.12%,节约标煤5237.29吨,节约成本323万元,效益非常可观。因两个采暖季机组运行方式基本相同,所以基本能准确反映循环水供暖的效益。因为我们的改造资金不够,所以目前只做到循环水串供,具体做法就是对汽轮机组进行一些小的改造,直接将循环水串到高温水中供暖,这样比较节省投资,但实现的效益不如完全的循环水供暖。大容量、高参数机组可有效降低运行成本
2005年我公司扩建了一台25MW的机组。对于热电厂来说,选用大容量、高参数的机组,运行的经济性比低参数、小机组要好很多,这是在前期机组选型时应该考虑的。在2002年以前,很多地方都喜欢选择12MW的机组建小型热电厂,因为那时煤炭价格低、运行成本低。现在煤炭价格较2003年上涨100%左右,机组运行的经济性成为电厂是否盈利的关键,所以应重点考虑大容量、高参数机组。减小设计的电动机功率与设备匹配以降低厂用电
另外,在设备选型上要求电动机够用就好,一般设计院把电动机都选的比较大,造成浪费。我厂的一期工程基本就是大马拉小车的状态。二期扩建时,我们将设计的电动机功率减小到与设备匹配,这样二期扩建的#4锅炉的厂用电率比#1~#3锅炉低将近3个百分点。5 电动泵的改造
为节省厂用电,我厂将热网电动循环水泵和锅炉给水泵改造为汽动泵,我厂热网循环泵电动机功率为500kw,是全厂最大的电动机,在采暖季厂用电消耗占到总厂用电量的10%左右。2004年将其中一台改为汽动泵,年可降低厂用电率约1个百分点。当然,我认为在热负荷比较高的情况下,采用汽动泵并不一定经济,因为它要占用一定的厂用汽量。从总体和长远来讲,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改造电动机比较好,节电效益可观,就是设备投资大。6 对费用的控制
除了生产指标外,我们通过经济活动分析,对费用指标也进行了相应控制。通过制定各部门办公费用指标、交通费用指标、通讯费用指标等,对办公费进行控制。通过制定年初的各项费用预算,对维修费、差旅费、保险费等费用指标进行控制。目前各项费用基本都控制在较低的水平,职工也逐渐养成了节约的习惯。结论
综上所述,经济活动分析可在企业节约成本、内部挖潜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使企业效益实现最大化。
第四篇:精细化管理在林西矿洗煤厂中的实践和应用
精细化管理在林西选煤厂的实践和应用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与会者,大家上午好!
我叫王永成,来自于唐山开滦集团林西矿业有限公司选煤厂,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关于洗煤管理工作进行交流和探讨。精细化管理是煤矿企业的现实选择,精细化管理是煤矿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研究精细化管理、实践精细化管理、完善精细化管理,才能打造出卓越,迈向辉煌!下面,就精细化管理在林西选煤厂的实践和应用,谈谈我们的一点观点和做法。
首先来看一下关于林西矿选煤厂的简单介绍
林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选煤厂始建于1939年,由英国西蒙卡公司设计,设计规模为1.80Mt/a,是我国最早建成的选煤厂。经多次技术改造,选煤厂采用跳汰-粗精煤重介-分级浮选工艺流程,粗精煤泥采用煤泥回收筛脱水回收,浮选精煤采用压滤机和圆盘过滤机脱水回收,煤泥水采用两段浓缩两段回收工艺。产品远销国内外。(由于经过对此改造,工艺和设备以及空间等的限制,现在林西矿选煤厂正在进行全重介的技术改造)
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林西选煤厂为适应现代管理体制的需要,必须全面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生产、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促进选煤厂全面发展,为此,进行了以下措施的实践和应用。
2、精细化管理在关键环节的实践和应用(主要是通过不断的实践,我们认为:精细化管理离不开规章制度的完善和创新、员工行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及现场监督和相互监督的经常化和具体化,因此,精细化管理在林西选煤厂的实践主要体现在安全管理、经营工作、机电维修、技术革新等四个方面)
2.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方针,确保安全生产
(1)从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意识入手。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员工安全教育,特别是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法》、《煤矿工人安全生产知识》、事故案例等的学习,尤其是每周二的全员安全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热烈讨论自身的操作方法,扬长补短,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使每个干部职工都能上安全岗,干安全活,为保证安全生产和设备正常连续运转提高有力的思想保证。(主要目的就是由思想教育入手,使职工安全意识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提高,由观念化转变为自觉行为)
(2)坚持安全大检查制度。对隐患问题进行检查、排查、整改,确保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特别是2009年下半年以来,各车间坚持每周一次安全自查,厂每月一次安全文明生产大检查,并对检查出的问题限期整改,否则开具罚款单纳入车间考核,保证隐患问题的兑现整改,安全隐患问题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
(3)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选煤厂新出台了《选煤厂质量标准化检查标准》、《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车间安全管理办法》等,对各岗位质量标准、文明生产和设备保养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制定了奖惩制度,对班中脱岗、喝酒、人为造成的生产事故
以及“三违”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做到奖罚分明,有效地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连续运转。(这两条就是从选煤厂的“软件”出发,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约束职工的行为,保证安全生产)
(4)加大安全防护、保护设施的投入。2009年,选煤厂重新更换了各个厂房的门窗和暖气,不仅保证给广大职工良好的工作环境,还保证了设备防寒防冻的难点问题,为选煤厂顺利过冬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同时更换了所有皮带的跑偏、过载、打滑等保护装置,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实现了安全生产。(从选煤厂的“硬件”出发,给职工提高一个安全生产的好的环境)
2.2、细化经营管理工作,有效控制洗煤成本。
为完成生产经营指标,该厂依据集团公司和矿上有关文件结合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制定了《选煤厂经营管理实施办法》:(下面讲一下《选煤厂经营管理实施办法》的主要内容和做法)
(1)主管厂长负责指导主管车间对材料费用进行使用(机电厂长负责机电车间费用、生产厂长负责洗煤车间费用、经营厂长负责手选、煤泥和厂直费)。经营厂长负责各车间材料费用使用情况监督及物资的计划、货源组织管理及库房管理;(各厂长各负其责,做好对所辖车间材料费用的使用和监督管理)
(2)厂对可区分使用车间的物资按费用发生进行统计考核,对不能确定使用车间的物资按支领统计考核。考核以单项奖罚的形式进行;
(3)各车间对材料消耗节超额的30%考核该车间,其他额度由全厂(含责任车间)共担,其节超额的10%考核车间班子;(对于材料消耗的节超额,做到利益共享,责任共担,不管是管技人员还是职工,对材料消耗)
(4)建立各种台帐和设备档案,制定材料的审批和领取制度并严格进行实施:计划物资与支领物资必须相一致,否则不得支领,如出现因计划物资与支领物资不一致而造成浪费的,对责任人处以同等价值的经济处罚,特别严重的,免职重新安排(工作)岗位(甚至于开除矿籍);常规工具支领必须保证以旧换新,材料组务必杜绝违规发放,否则对违规人员按工具原价进行经济处罚;若因检修工作需要从库房借用工具的,务必于借用工具当日归还,否则每天对借用人罚款10元/件(当然,对于工具的丢失,应按原价赔偿的);
通过以上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效果是明显的)该厂洗煤成本由28.66元/吨下降至25.95元/吨,降幅达11%,年节省成本:(28.66-25.95)×135=365.88(万元)。
2.3、强化机电检修工作,实现了以机保洗。
加强设备检修,提高检修质量,努力降低机电事故,实现以机保洗,以设备的正常运转确保全厂的效益。
(1)发动全体机电员工合理安排检修时间和检修项目,见缝插针搞检修,严格落实包机制,做到了日常巡视检查、设备维护、检修三到位,把事故消灭在了萌芽状态,确保了生产的正常持续进行。
(2)深入抓机电基础工作,整章建制。建立全设备档案,以便掌握检修更换周期,继续将机电设备包机制做实做细,逐步过渡到以厂、车间统筹协调安排,以班组为单位,班组长为核心,员工自觉查验设备的模式。搞好设备检修,提高检修质量。(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检修质量和效率,保证设备完好率,降低事故率,达到以机保洗的目的)
(3)加强润滑管理,据(不完全)统计,机电设备的故障,85%以上是由磨损产生的,50%以上是由于润滑不良引起的。润滑管理作为设备维修的前期的维护环节,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润滑管理中,要确定“五定”内容:
定点——指明每台设备的润滑部位和润滑点,并保持其清洁完整,实施定点
给油;
定质——按照润滑部位规定的油脂牌号用油,润滑材料应是检验合格的; 定量——确定各润滑部位的日常给油量、油箱的一次换油量和添油量; 定期——规定润滑部位和润滑点的加油间隔时间、添油和换油时间、油箱油
质的抽样化验时间;
定人一一明确操作工、维护工、润滑工对日常润滑工作的分工;
2009年下半年实施以来,选煤厂机电事故呈可控趋势,机电事故率有了大幅度减低: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通过强化机电检修和设备的维护保养,机电事故率有了明显下降,从09年下半年的15%以下,下降到6%左右,效果非常明显,节约了洗煤成本,提高了洗煤时间,也提高了洗煤效益)
2.4、加强洗煤生产中的技术指导和技术革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絮凝剂的合理使用。煤泥水系统是选煤厂工艺最复杂的环节,随着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和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絮凝剂的合理使用是选煤厂实现煤泥回收、洗煤闭路、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为此,该厂组织技术人员采用同样体积的煤泥水,分别加入
由试验结果表明:每立方米煤泥水加入絮凝剂溶液2g时,煤泥水澄清效果最佳。通过絮凝剂的合理使用,该厂不仅降低了洗水浓度,改善了重介系统的脱介效果,还改善了浮选效果,提高了精煤回收率,达到提质增效的良好效果。
(2)加强管理,降低介耗。磁铁矿粉的质量严重影响着介质消耗,该厂制定了介质管理和使用制度,严把磁铁矿粉质量关,有效地保证了磁铁矿粉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在线监控,对重介系统的煤泥量、磁选机的使用和维护、弧形筛的磨损情况以及脱节筛喷水的使用效果进行跟踪检测,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减少各种跑、冒、滴、漏,有效地降低了介质消耗。2009年,该厂介耗由原来的2.56Kg/t降至
1.93Kg/t以下,不但节约成本,而且保证了产品质量。
(3)引进新的科学技术,对浮选系统进行技术改造。针对当前浮选系统入浮浓度大、粒度细、浮选精煤回收率低的现状,新增浮选柱系统,(对入浮煤泥水先通过小旋流器组进行浓缩,底流进入浮选机进行分选采用过滤机回收,溢流进入浮选柱进行分选采用压滤机回收,这样不仅保证了入浮浓度和粒度,还保证了浮选精煤的回收率)使浮选数量效率提高了10%左右,有效地增加了细煤泥的回收率,降低了煤泥水浓度。
(4)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效益。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外出考察,多方调研,探寻市场需求,制定了生产计划,调整产品结构,在保证精煤回收率的前提下,合理配煤,产出中煤和低质煤,提高商品煤的综合回收率。
3、结语
林西选煤厂把精细化管理理念应用于厂生产管理的各个方面,做到了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明晰化,大大增强了可操作性,增强了企业内部的执行了、凝聚力和创造性,提高了企业的管理质量水平,促进企业发展。通过实践,该厂提高了洗煤生产效率,增加了洗煤产率,年可增加效益229.56万元,同时强化经营管理,节支降耗,减低了洗煤成本,全年可降低生产成本365.88万元,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之,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和基础工作,是将精细化管理的理论、方法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是所有环节精细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上只是我们关于精细化管理的一些浅见和简单的做法,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仍大家的帮助和指导,谢谢大家)
第五篇:教育信息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一、幼儿实施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性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基础,通过不断地更新创造发展,对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于信息化教育的定义,可概括为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人们信息素养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从我国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看,在新一代人身上塑造信息时代所必需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智力与能力开发,是培育未来人才适应时代变化发展的需要。因为随着网络的广泛使用,信息已经成为人们走向世界了解世界,以及与世界沟通的重要渠道和窗口,作为担负着为国家培养未来人才历史使命的幼儿园,必须在幼儿接受人生知识启蒙的过程中,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关注信息化教育的前沿动态,结合我国幼儿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展信息化教育的基础研究及应用,为培养适应下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做准备。
二、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整合的内涵
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中,信息技术应坚持实效原则,对具体实践服务时注重信息技术的实效、稳定性,而不必追求技术的复杂及尖端,当传统的手段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在正确选择、使用信息技术后,则会其表现出便利高效以及合理科学的特性,理解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是在幼儿教育体系中灵活有效地融合信息技术,并在实际实践中,如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加强家园共育、营造幼儿园文化等方面充份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幼儿教育中的幼儿营造出一个良好的、适宜健康成长以及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
三、信息技术应用于幼儿教育的策略
1.合理选择教学媒介,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幼儿教育的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形式包括讲故事、听音乐、做游戏、认识事物等,应该让愉快的、朝气蓬勃的氛围包围着幼儿。根据不同的形式进行教学媒介的选择在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上作用事半功倍。如利用计算机媒介进行听音乐教学环节,可以帮助幼儿在音乐的深入中不自觉地跟着学唱起来;在认知事物环节中,通过把事物的具体形态以及与其他事物比较的异同以图片等形式在计算机等媒介中展现,可以让幼儿构成思考和获得启发。
2.借助信息技术渲染活动气氛,有效提升活动效果
不论是园内组织大型活动还是班级进行的主题活动,我们都可以活用信息技术来巧妙地渲染活动气氛,提升活动效果。比如:园内组织的大型活动,需要频繁换背景内容的,我们可以根据活动内容进行分割,再运用premiere、edius、绘声绘影、photo shop等软件给分割好的内容设计背景,从而很便捷地使活动内容与背景显示相对应,加之音响效果来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提升活动的影响力。再如:在班级进行主题活动时,可以把事先运用powerpoint或者flash软件制作好的与活动内容相关的动画视频展示给幼儿、家长,让人们快速地融入活动中,这样做,不仅烘托了活动气氛,而且为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不知不觉中提升了活动效果。
3.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多媒体所具有的形象性、直观等特点,不仅能为幼儿创造出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培养幼儿的认知兴趣,还能够创造出崭新的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景象,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利用幼儿的学习动机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是教师常用的教学策略。例如,数学活动“认识梯形”,让幼儿认识了梯形后,教师提问:“梯形真调皮,它会变成大小不同模样出现在不同的物品当中,你们想想,看看什么样的物品当中藏着梯形呢?”这一问题立即引起幼儿兴趣,接着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不同的物品,使幼儿知道生活中可以用梯形这种图形制造很多物品。这时,还可以拓展延伸,运用多媒体,进一步启发幼儿思考:“我们能不能把方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梯形呢?”然后引导幼儿观察、想象,让幼儿动手操作,积极思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去探索,从而拓宽了幼儿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利用动画将四边形切割补成梯形,让幼儿也学着做一做。这样的活动让幼儿从被动到主动,充分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同时还拓展了幼儿的思维空间,体现了教育观念的更新,取得了较好的多元化教学效果。
4.运用信息技术搭建沟通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众所周知,现代教育观下教师是教与研的集合,教研相长是教师实现终身学习的途径,然而,幼儿教师需要全天候地与幼儿在一起,缺乏集中教研的时间,同时,在我国,学前教育属非义务段教育,幼儿园教育经费紧缺,造成教师外出学习交流机会较少,这一现实状况在当前大力提倡教育改革的形势下,很难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培养与时俱进的合格教师。
在信息技术广为运用的今天,我们可以搭建以园内局域网为纬度,以园外各类网站为经度的立体式网络的沟通平台,这样做不仅解决了老师没有充裕的时间做教研的窘境,还为幼儿园节省了大笔经费。
四、结语
在幼儿教育中,依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整合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枯燥的教学活动变得灵活有趣,从而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提高幼儿认知能力、促进全面发展上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