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隐患管理办法
河南移动漯河分公司隐患管理办法
河南移动漯河分公司隐患管理办法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漯河分公司
2014年1月
第二篇:煤矿隐患闭合管理办法
煤矿安全隐患闭合管理
制
度
为进一步加大隐患整改力度,有效提升安全管理效果,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根据集团公司要求,矿建立安全信息站,对安全隐患实行闭合管理。根据我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1、矿执行B、C、D级隐患闭合管理。对安全生产隐患比较重大,整改和落实措施由矿自行解决的,为B级隐患;对安全生产影响较大,整改和落实措施由井区承担解决的,为C级隐患;对安全生产有影响,整改和落实措施由段队承担解决的,为D级隐患;B、C级隐患由安检科及专业科室跟踪督改,隐患未整改完,跟踪不能结束。D级隐患由井区安检办负责跟踪督改,整改结果备案。
2、矿副总以上领导、安监科及各专业科室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必须填写隐患处置单,写清具体整改时间,送到信息站(隐患处置单一式三份,送信息站两份,填单人自留一份)。信息站接到隐患处置单后,输入电脑并通知井区取回隐患处置单(谁取隐患处置单谁负责在隐患处置单上签字,并落实整改人)。对查出的B级隐患必须由专业副总以上领导签字后,再下达井区,落实隐患单位整改。
3、矿领导及安监科检查出B、C级安全隐患,由井区负责将整改结果反馈给信息站,写清整改人。(安监科电脑与安全信息站联网)。安监科接到隐患项目后,由安监科负责进行复查,并将复查结果,反馈回安监科办公室。安监科办公室将已整改的隐患进行消号,形成闭合,并备案。
4、各专业科室查出的安全隐患,给井区下达隐患处置单后,落实限期整改的,由本专业组织人员进行复查,并将复查结果自行备案。
5、对于进入微机的隐患项目(整改与处罚),矿办公室联网的电脑均可查看,便于了解各队组生产情况。
6、各井区接到隐患处置单后,在限期内没有按期整改的,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并二次下达整改通知单,写明整改时间。同时将 隐患整改通知单由白色纸张改为黄色纸张,表示隐患“升级”。
7、对第二次下达的隐患整改通知单,仍没有按期整改的,要对单位相关领导及责任人进行加倍罚款。再次下达整改通知单(通知单由黄色纸张改为红色纸张),表示隐患再次“升级”。
8、如果井区接到红色隐患整改通知单后,仍然没有按期整改,则通知隐患单位党、政领导及相关人员到安监科进行责任追查,由隐患单位领导面对摄像机做出深刻检查(在付井大屏幕滚动播出),并现场制定出整改时间、整改措施。同时对井区党、政领导给予重罚,对相关责任人处以三倍罚款,责令停产整顿,办班学习。
以上所执行闭合管理的隐患是针对暂时不威胁人身安全的,允许限期整改的(执行隐患整改,直至消号为止)。对井下发现的重大隐患(如:空顶作业、打眼装药平行作业、微风作业,无风作业,电器设备失爆、煤尘严重超标、短线放炮等局规定29条重大隐患)及严重威胁人身安全的,要现场监督立即整改,并处以罚款。涉及到谁处理谁。
本办法自2012年4月1日起执行。
第三篇:隐患管理办法
附件3:
事故隐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与监控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国华油集团公司《中国华油集团公司事故隐患管理办法》等有关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区域、工作场所中,存在可能导致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设备、装置、设施、生产系统等方面的缺陷和问题。
第三条
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实行企业负责制。各单位是识别、评估和整改事故隐患的责任主体,必须定期组织人员对本单位进行安全生产隐患进行排查,对发现的各类事故隐患都必须组织整改。
第四条
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改应遵循“属地管理”及“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阳光国际所属各单位。
第二章
组织管理与职责
第六条
各单位要建立事故隐患排查管理制度,建立事故隐患立项、销项整改制度,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实行分级动态管理。第七条
事故隐患在未整改或销项前,必须采取措施加以监控。所有事故隐患实行所在岗位、基层单位、公司三级监控;一般事故隐患由分公司(项目或部门)督察管理,较大事故隐患由公司督察管理,重大及以上事故隐患报华油集团督察管理。隐患分级标准见附件。
第八条
各单位负责事故隐患评估,审定事故隐患整改计划,并督促立项整改。
第九条
工作职责
(一)所属各单位要及时掌握事故隐患情况。负责制定事故隐患整改前的监控措施,确定监控管理方式,以及相关的生产协调工作,负责制定事故隐患整改方案。
(二)规划计划主管部门负责事故隐患整改投资项目的立项并及时纳入投资计划。
(三)安全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事故隐患的调查和评估,编制事故隐患整改计划,建立各类事故隐患动态台帐,督查事故隐患整改,参与项目竣工验收工作。
(四)其它部门应按安全生产职责要求,负责分管工作范围内事故隐患整改的相关工作。
第三章
隐患排查与报告
第十条
员工有排查事故隐患的义务。岗位员工应严格执行巡检制度,及时排查发现事故隐患;所属各单位应定期开展安全生产状况评估、评价,排查事故隐患;公司主管部门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和事故隐患调查工作,掌握事故隐患情况。第十一条
基层单位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应立即组织整改,对当时不能整改的事故隐患,基层单位应立即向上级单位报告,同时告知岗位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对威胁人员生命安全和生产安全、随时可能发生事故的重大事故隐患,应立即停产、停业整改。
第十二条
所属各单位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制定、落实监控措施。监控措施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保证存在事故隐患的设备、设施安全运转的条件;
(二)对生产装置、设施监测检查的要求;
(三)潜在的危害及影响,以及防范控制措施;
(四)是否制定了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五)明确监控程序、责任分工和落实监控人员。第十三条
公司及分公司对上报的事故隐患,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形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一)设备、设施的缺陷及严重程度;
(二)事故隐患状态及可能变化情况;
(三)事故隐患影响范围内人员暴露的频率;
(四)事故隐患可能造成的损失;
(五)事故隐患监控措施的可行性。
第四章
隐患评估与整改
第十四条
根据调查报告,对需要立项投资整改的事故隐患应组织评估。公司及分公司应成立事故隐患评估领导小组。评估领导小组由主管领导组织,安全、生产、设备、计划、财务资产、事故隐患所在部门及有关专家等参加。
第十五条
对事故隐患的评估,应形成书面评估报告,评估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
(一)事故隐患类别;
(二)事故隐患等级;
(三)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四)隐患整改的目标或效果要求;
(五)事故隐患整改建议;
(六)整改资金估算及来源。
第十六条
根据事故隐患评估结果,确定事故隐患分级整改管理权限,由公司或所属各单位研究制定整改投资方案。
第十七条
根据事故隐患评估结果,较大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方案由公司组织实施,华油集团备案;特大事故隐患整改方案由华油集团组织实施,报集团公司备案。
第十八条
对于因危害程度高、整改资金较大的重特大事故隐患,公司向华油集团主管部门报告后,由华油集团向集团公司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九条
事故隐患整改完成后,公司将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审查验收。
第二十条
事故隐患整改实行防范措施、责任、人员、资金和时间“五落实”。
第二十一条
公司按隐患级别实行分级督察。督察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事故隐患监控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情况;
(二)事故隐患整改方案的落实情况;
(三)事故隐患整改资金的使用情况;
(四)事故隐患整改项目的形象进度;
(五)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情况。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二条
对于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或在隐患监控、整改工作中成绩突出,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的人员,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三条
各单位应严格按照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要求,实行事故隐患整改项目管理。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投产使用后,出现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或生产运行的事故隐患,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四条
对存在的事故隐患隐瞒不报、未采取防范措施或监控、整改不认真的,导致事故发生或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追究有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第二十五条
对存在事故隐患没有整改或整改资金不落实的单位,不批准立项新项目。
第二十六条
不得挪用隐患整改资金,隐患整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
第二十七条
因违反本制度要求造成事故的,按照华油集团《生产事故和环境事件责任人员行政处分规定》进行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各分公司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或方案。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阳光国际HSE管理部负责解释。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安全事故隐患分级参考标准
附件:
安全事故隐患分级参考标准
1.特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一次死亡10人及以上,或者中毒(重伤)50人及以上,或者造成一次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1000万元及以上和社会影响恶劣、性质严重的事故隐患。
2.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一次死亡3人以上,或者中毒(重伤)10人及以上,或者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500万元及以上、1000万元以下和较大社会影响的事故。
3.较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一次死亡1-2人,或者中毒(重伤)3人以上,或者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100万元及以上、500万元以下的事故隐患。
4.其它为一般事故隐患。(事故隐患分级暂无国家标准,以上标准参照了原劳动部规定,国家或主管部门有明确规定后,按新规定或标准执行)。
第四篇:隐患排查管理办法2014
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强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实现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根据《济宁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意见》和****有关要求,制定本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包含隐患排查制度、隐患整改治理制度、隐患分级管理制度、隐患验收销号制度、隐患登记与汇报制度及隐患排查会议制度六个方面内容。
一、适用范围与管理原则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
隐患排查治理坚持公司与各分(子)公司分级管理原则。各分(子)公司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各分(子)公司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公司部室对本部门职责范围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承担监管责任。
二、基本要求
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风险管理要素的重点内容,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原则,明确职责,建立健全各分(子)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保证制度有效执行的管理体系,努力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消除各类安全生产隐患,保证安全生产。
三、隐患分级管理制度
本规定所称事故隐患(以下简称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1、事故隐患分为A、B、C(重大、较大、一般)三级。A级隐患为政府安监部门排查出并要求备案管理或者本单位排查出的需要在政府安监部门备案的重大隐患;B级隐患为需要由总公司协调解决并验收的较大隐患;C级隐患为各分(子)公司能够自行处理的一般隐患。
2、事故隐患分为生产工艺、电气仪表、机械设备、安全消防、基建施工、器材工具等六大类,由各分(子)公司和相关部室按职责分工分类管理。
3、隐患的定级:A级隐患经公司隐患排查治理会议讨论决定,B、C级隐患由各分(子)公司经会议讨论决定,任何个人不得擅自给隐患定级。
四、隐患排查制度
1、隐患排查方式
隐患排查的方式可与公司相关部门、各专业的常规工作、专项检查工作和****监督检查活动相结合,可选择一种隐患排查方式或几种隐患排查方式结合进行。主要的排查方式包括:
(1)日常隐患排查;是指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基层单位领导和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安全等专业技术人员的日常性检查。日常隐患排查要加强对关键装臵、要害部位、关键环节、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和巡查。
(2)综合性隐患排查;是指以保障安全生产为目的,以安全责任制、各项专业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为重点,各有关专业和部门共同参与的全面检查。
(3)专业性隐患排查;根据不同时期的生产特点,对某个专项安全问题进行定性检查。主要是对锅炉、压力容器、起重设备、危 险物品、电气装臵、机械设备、厂房建筑、安全装臵、运输车辆及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等进行专业检查。公司由分管领导组织相关部室参加,也可从各分(子)公司抽调专人参加公司级检查;各分(子)公司分管领导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参加本单位的专业性检查。
(4)季节性隐患排查;季节性隐患排查是指根据各季节特点开展的专项隐患检查,主要包括:a、春季以防雷、防静电、防解冻泄漏、防解冻坍塌为重点;b、夏季以防雷暴、防设备容器高温超压、防台风、防洪、防暑降温为重点;c、秋季以防雷暴、防火、防静电、防凝保温为重点;d、冬季以防火、防爆、防雪、防冻防凝、防滑、防静电为重点。
(5)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主要是指在重大活动和节假日前,对装臵生产是否存在异常状况和隐患、备用设备状态、备品备件、生产及应急物资储备、保运力量安排、分公司应急工作等进行的检查,特别是要对节日期间干部带班值班、机电仪保运及紧急抢修力量安排、备件及各类物资储备和应急工作进行重点检查。
(6)事故类比隐患排查。事故类比隐患排查是对各分(子)公司内和同类分公司发生事故后的举一反三的安全检查。
2、隐患排查的组织和频次
1、综合性检查:对各生产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行为、安全生产状态进行全面检查、考核和评价。
(1)公司级综合性检查:由安全副总组织安全监察部、生产技术部、设备动力部、调度指挥中心及其他相关部室参加。公司每月组织一次综合性检查,由安全监察部汇总检查结果,下发检查通报,分(子)公司安全监察部跟踪落实整改情况并将整改情况书面汇报 公司安全监察部。
(2)各分(子)公司综合性检查:由分管副总经理组织生产车间及相关部室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各分(子)公司于每月5日、15日、25日组织3次检查,由分(子)公司安全监察部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落实。各分(子)公司检查结果于每月6日、16日、26日报公司安全监察部。
2、专业性检查:公司由分管领导组织相关部室参加,也可从各分(子)公司抽调专人参加公司级检查;各分(子)公司分管领导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参加本单位的专业性检查。
公司专业性检查每年不少于2次,各分(子)公司专业性检查每年不少于4次。分(子)公司安全监察部跟踪落实整改情况并将整改情况书面汇报公司安全监察部。
3、季节性检查:公司由分管领导组织相关部室参加;各分(子)公司由分管领导组织生产车间和相关部室人员参加,并根据检查情况落实预防性控制措施。
季节性检查应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适时组织。公司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检查,各分(子)公司每季度至少2次检查。
4、日常检查:日常检查分为岗位员工检查和管理人员巡回检查。岗位员工班中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巡回检查和交接班检查。各级管理人员按照各自分管的业务,对生产作业现场进行巡回检查,纠正违章行为,对发现的暂时不能整改的事故隐患要采取临时性控制措施。
5、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以分(子)公司检查为主,结合其他检查形式,合理安排节假日前的检查。春节及“两会”之前必须组织检查。
6、事故类比隐患排查:当获知同类公司发生人身伤亡及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时,应举一反三,各分(子)公司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事故类比隐患专项排查。
五、隐患整改治理制度
1、隐患所在单位查出本单位存在隐患或接到上级部门下发的《整改通知书》后,必须立即对隐患进行整改,不得拖延。对暂时不能整改的隐患,必须采取临时有效可行的应急防范措施;对随时可能危及人员生命安全的重大隐患,必须立即停工或停车处理,由所在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整改方案。
2、各单位必须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对因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灾难事故的隐患,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进行检查整改,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对可能危及到安全生产和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应当及时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加强安全监测,并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3、对于一般事故隐患和较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各单位要按照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原则,严格执行“四不推、五到位”,即:凡班组能整改的不推给工段、凡工段能整改的不推给车间、凡车间能整改的不推给分公司、凡分公司能整改的不推给总公司;隐患整改的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应急预案必须到位。
4、重大事故隐患,由各分(子)公司生产技术部整理汇总建立台帐并报送公司安全监察部、生产技术部。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属地分(子)公司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公司相关部室做好指导、协调、配合工作。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虽然不属于A级重大事故隐患,但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局部停产,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方能排除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难以排除的隐患,应当参照重大隐患进行管理,制定包括以上六项内容的隐患治理方案。
5、各级隐患的整改治理责任主体在分(子)公司。对于A、B级隐患,公司各相关部室要积极协助分(子)公司整改治理,物资供应处对隐患治理所需材料要及时采购,并保证质量。
六、隐患验收销号制度
1、各分(子)公司隐患整改治理完成后,整理相关材料向公司安全监察部申请验收,公司安全监察部组织进行检查、验收和认可。
2、对上级部门挂牌督办并采取全部或局部停车停业治理的重大隐患,整改完毕后,必须及时向上级部门提出恢复生产、工作的申请报告,经上级部门现场审查合格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工作。
3、对于整改治理完成的A、B级隐患,由公司生产技术部整理相关材料向****公司提出销号申请,****公司组织人员现场验收后销号。
七、隐患排查治理记录登记制度
1、对于各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由分(子)公司生产技术部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确定隐患,确定隐患等级,并按等级编号,指出隐患部位、内容及影响,提出整改意见、技术措施及整改期限,并依据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填写隐患整改台帐。
2、各分(子)公司生产技术部要按照隐患编号编制隐患整改汇总台帐。
3、各分(子)公司要对每周完成治理的隐患以及新排查出的隐患于每周六之前向公司生产技术部汇报(电子版),由公司生产技术部汇总后向有关领导汇报,并将汇总表格以电子邮件形式向****公司汇报。
4、每月底,各分(子)公司要对本月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总结,并汇总月度隐患排查治理台帐。
5、每季度底,公司生产技术部要对公司本季度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总结,并按要求编制汇报材料,参加****公司季度会议。
6、对于A、B级隐患,由公司生产技术部以《整改通知书》(见附表1)的形式及时送达隐患所在单位,敦促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条件允许情况下限期整改;被检查单位接到《整改通知书》后,应当积极落实落实整改,完成整改后填写《整改回执单》(见附表2),向公司安全监察部申请验收;公司安全价差不接《整改回执单》后,要组织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填写《整改复查意见书》(见附表3)。形成有人查、有人管、有人治理、有人验收的闭环管理模式。
八、隐患排查会议制度
1、定期召开隐患治理会议。各分(子)公司应选择每月26至28日之间的任何一天由总工程师组织分管安全、生产、设备副总经理及相关部室、车间负责人召开隐患排查治理会议,对本月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总结,并对下一月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排查预想,确定隐患等级,讨论隐患治理或监管措施,建立台帐。
2、公司于每月最后一天由总工程师组织各分(子)公司总工程 师、安全副总、相关部室负责人召开隐患治理会议。对公司A、B级隐患制定隐患治理措施,明确责任人,安排隐患整改资金,落实隐患整改时限。
3、每月3日前各分(子)公司要结合公司隐患排查治理会议要求,将上月隐患排查治理台帐(电子版)报公司安全监察部、生产技术部。
九、职责分工
1、公司生产技术部在总工程师的指导下,负责公司隐患排查工作的管理。
2、各分(子)公司总经理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总工程师负责隐患排查治理的日常管理工作。
3、公司安全监察部负责督促各单位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工作,并负责隐患整改治理的验收和考核。
4、公司调度指挥中心负责向****公司汇报隐患排查整改情况。
5、A级隐患的整改治理由公司总经理和分(子)公司总经理负责,并负责监管和验收;B级隐患的整改治理由公司分管副总和分(子)公司分管副总负责,并负责监管和验收。
6、公司各生产部室负责组织归口管理范围内的安全专项检查,参与公司综合性安全检查,审查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督促落实。
7、各分(子)公司负责组织本单位内部的各类安全检查,对检查出的隐患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积极组织整改。
8、各车间、工段级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巡检,现场查找事故隐患,纠正“三违”行为,督促检查事故隐患整改进度,并建立检查记录。
9、员工负责对本岗位设备、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 隐患,及时处理或报告,对“三违”行为及时纠正或举报。
十、本管理办法是公司对给分(子)公司在隐患排查管理上的要求,各分(子)公司要结合自身管理情况和组织机构分工,出台各分(子)公司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管理的层次要深入到车间、班组。
十一、本管理办法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2011年5月1日下发的《*****有限公司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有限公司
二〇一四年四月二十八日
附表1:整改通知书 附表2:整改回执单 附表3:整改复查意见书
附表4:隐患排查治理台帐(已完成)附表5:隐患排查治理台帐(未完成)附表6:隐患预想台账
注:文件签发后,附表以电子版形式与文件正文下发各分(子)公司
第五篇:隐患点监测员管理办法
楚雄州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认真落实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工作体系,充分发挥监测人员的作用,切实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有效地避免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减少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是指由国土资源部门确定的在每年汛期中负责对某一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监测、记录和预警、预报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 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按照州、县市国土资源部门现已实行建卡管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数量,原则上每个点设置一人。其中对威胁人数在100人以上,或者可能造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上的较大级、重大级、特大级地质灾害隐患点,可根据情况每个点设置两人。新增加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按照上述原则及时补充设置。
第四条 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的设置,由乡镇国土资源所负责落实,县市国土资源局负责督促、检查和指导。第五条 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一)、居住在受该地质灾害隐患点所威胁村庄中的村民小组干部或村民;
(二)、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能够在紧急情况下组织群众转移避险;
(三)、有高度负责和热衷公益事业的精神;
(四)、身体健康,有一定文化,能够适应地质灾害定时巡查、监测和记录工作需要。
第六条 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的主要职责:
(一)、在每年汛期中(5月1日至10月30日),对所负责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定点监测,定时巡查,做好记录;
(二)、定时向村委会、乡镇国土资源所和乡镇人民政府报告监测、巡查和记录情况;
(三)、负责向受该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的机关、学校、厂矿、村民发放《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及国土资源部门下发的其它有关宣传资料,宣传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常识;
(四)、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出现险情时,及时发出规定的报警信号,协助当地政府组织群众转移避险。
第七条 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的设置,要本着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保持相对固定。对工作积极、认真负责的,可连续使用;对不适应工作的,要及时进行调整更换。
第八条 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在每年汛期中,由乡镇国土资源所在州、县市下达的地质灾害监测补助经费中,按工作量大小每人每月补助误工费50元到80元。
第九条 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在工作中所必备的钢尺、记录本、雨具、手电、报警工具等,由县市国土资源局或乡镇国土资源所统一购置发放。
第十条 在每年汛期来临之前,乡镇国土资源所必须将该所落实的各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名单上报县市国土资源局,并由县市国土资源局报州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科备案。汛期中新增加设置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乡镇国土资源所要及时将情况上报县市国土资源局。
第十一条 乡镇国土资源所必须加强对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的管理,认真发挥好监测人员的作用。县市国土资源局要把对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到位情况、履职情况作为地质灾害巡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的督促和检查。
第十二条 乡镇国土资源所要采取集中和分散等多种形式,定期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一般应每年培训一次,培训工作要在汛期来临前完成。
第十三条 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业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
(一)、《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有关规定;
(二)、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常识;
(三)、地质灾害点的监测、记录方法;
(四)、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措施;
(五)、省、州、县市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关于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的有关规定、政策精神。
第十四条 地质灾害监测是一项涉及当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社会公益事业活动,也是当地干部和群众应尽的义务,因此,地质灾害监测人员与国土资源部门不建立劳动合同关系,但乡镇国土资源所在确定监测人员时,必须同时以书面形式明确监测人员的工作职责。
第十五条 乡镇国土资源所必须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的业务指导,帮助指导监测人员建立有效的监测方法、规范监测记录,熟悉掌握报警信号、群众撤离路线、避险地点,保证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预报有效开展。
第十六条 本办法从2010年2月1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