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把握问题的“四度”与凸显主体的“三问”
文/翁留弟
【关键字】课堂提问;问题四度;主体三问;教学效率
有效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是师生交往、相互探讨的过程,也是学生情感、价值观体验和形成过程。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形成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课堂教学在强调发挥教师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同时,更加需要凸显所有学生的主体意识。思想品德课教师通过提问来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维,才能促进学生加深理解基础知识,养成良好创新思维品质。
首先,教师要围绕一个“中心”,创设好一个“铺垫”。
围绕教学目标,一切问题的设计以教学目标的达成为“中心”。同时,教学中要联系重点、难点展开提问,把问题的指向和教学的重点、难点融为一体。切忌提问时“为了提问而设置提问”。提问是教学过程推进和教学目标达成的手段。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有助于学生驾轻就熟,克服本课的重点、难点,并能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自觉地增强和提高学习能力。提问要做好铺陈,即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联系学生认知能力的实际,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情境设置要依据教学目标,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特别是贴近学生认知起点。创设情境,形象再现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欲,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经历探索和创新,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杜绝填鸭式的提问,少做随意性提问,少问“是什么”。提倡教师发问:“假如你是某某某,你可以怎样做(你会怎样做)?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其次,为了提高“涉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思想品德课有效课堂提问要把握提问的“四度”,即问题的深度、广度、难度和亮度。
一、把握深度和广度
提问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进程,力戒面面俱到。要精心设计“提问什么”,还要考虑周全:“怎样的提问方式,提问多少题?”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反思,才能把握提问的广度,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充分发挥“设问”在教学中的有效功能,让师生在课堂的互动中闪出智慧的火花。
注意广度的同时,更要确定问题深度。明确教材到底有多深,教师做到心中有数。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超纲的题不宜多挖。依据课程标准,参透教材和教参,设计问题由表及里,既突出知识点,又强化问题的深刻性。问题的解答也要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又能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提问设计能够让学生深刻透彻地“通过问题理解问题”“通过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提高能力和素质。
教师要时时反思课堂提问的效率,是否出现学生对问题参与不积极、发言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必须查找原因,寻找对策,当堂或以后及时纠正。师生才能增进互信、交流和共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把握难度
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本身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问题的设计,要全面考虑班级全体学生的具体情况,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提出问题,总能让学生学生看题可思,有话可说。教师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智力差异,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必须了解学生个体思维能力的差异,即使针对同一教学内容,也要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
三、找准能力提高的角度,渲染问题的亮度
思想品德课要切实改变应试教育下的“照本宣科”、“一言堂”、“板起面孔训人”等满堂灌唱高调的古板说教,这极大地遏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形成。教师必须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提问不要局限于一个角度。在学生乐于接受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注意力容易集中新鲜事物的特点,适当变换角度提问,增加提问的新颖性,同时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亮度,就是教师的提问要注重讲究感情色彩,根据不同的内容,或渲染或幽默。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学生身上“闪烁”的亮点,要联系新闻时事的热点,不失时机,创设问题,通过各种形式的讨论、辩论,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合作解疑,让尽可能多的同学能从不同的角度各抒己见,在合作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对问题的全面深刻认识。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第16课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法律保护一课,针对近日“香港禁止大陆居民购买婴幼儿奶粉并对违规处罚”热点新闻,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香港特区政府为什么出台有点“滑稽”的限购政策?2.如果你是大陆生产婴幼儿奶粉的厂商,你该怎么做?教师必须坚持不割裂现实,不割裂生活,不断创新,弘扬正义,巧妙设问,发掘问题的亮度,重视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更重视对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
再次,提问的数量、质量是否有效,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着重观察学生对问题的反馈。凸显“三问”,就是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主体积极性,积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让学生敢问
学生懒于思考,不敢质疑,原因是教师没有搭建起师生平等交流的平台。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舞台,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才能实现师生平等对话。教师还要善于改进交流方式,开展真诚对话,并能提供学生独立思考和自由分析的机会和时间。教师对学生应处处充满赏识、充满尊重、充满期待,时时体现平等的关爱、民主的气氛和宽容的风度。鼓励学生质疑,允许学生张扬个性。对不同的提问(质疑者)都应及时鼓励和表扬,并提出不足。有位教师讲得好:课堂是一片茫茫的大草原,我们的教师要交给同学一匹骏马,让他们去驰骋,去经历风雨和阳光,哪怕摔跤,也是美妙的,因为这个过程就是成长。2.让学生想问
美国的布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因为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学生参与意识强烈,经过积极思考,才有可能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自由辩论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表达方式。九年级思想品德第7课《维护合法权利》第一框“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中,我在讲遗产继承时,对给出的材料不附上相应问题,而是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结合课本内容,在稍加引导以后,让学生分组提出问题,其它组回答问题。这样的方式能调动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师针对学生的“谬论”,必须“宽容”,其次作出判断和解决。3.让学生会问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懒于思考,不想问,更不会问。如果学生发现不了问题,可能是找不到问题的要点或提问的切入点。古人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又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指导。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如:求异思维、多向思维、针对结论的演绎和归纳等。教师要创造条件,给学生以充分交流的自由,把教师的提问权下放给学生。教师要不断汲取经验和知识,创新“设问”情境和学生会想、会问的气氛,让他们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心中的求知欲和疑问。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的进程,更是能让学生生成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成功的机会,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过程。
鼓励学生关注生活。教师要不断引导和训练学生用所学知识来关注和分析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用不断丰富的生活实践与经验交流增强学生的经验性,让学生多多尝试带着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走进课堂。只有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凸显,在联系生活和社会中,才能会问,无论什么问题必然充满精彩。
总之,课堂提问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的交往,通过教师的积极探索,追求创新,“提问”和课堂教学必将受到学生的喜爱。无论是教师或是学生的“提问”,必定引起双方共鸣,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潜在的智能得到激发,良好的思维品德得到培养,最终更高效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学生享受成功的体验和人的全面的健康发展。
第二篇:三问三解问题解决方案
西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党支部
“三问三解”问题解决方案
市现教中心党支部按照市教育系统“三问三解”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三问三解”活动,中心领导班子深入活动帮扶点周至县教育局电化教育工作站、周至县楼观镇永合小学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共排查梳理出突出问题3条。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特制定本方案。
一、存在突出问题
(一)学校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落后,资源欠缺;
(二)学校基础设施陈旧,学生文化生活单一;
(三)学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差,教育信息化理念薄弱。
二、针对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针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落后、资源欠缺”问题
解决措施:一是本着量力而行、力所能及的原则,开展电脑、办公室设备的捐赠活动,将中心固定资产中的部分闲置电脑、办公室设备捐赠给周至县楼观镇永合小学,以缓解
学校教学设备陈旧、紧缺的问题。二是针对学校的实际需求,开展送资源活动,将我市购买、征集的各类教育教学资源提供给学校免费使用,以解决学校资源欠缺问题。
责任人:张西强
整改期限:2012年4月至10月。
(二)针对“学校基础设施陈旧,学生文化生活单一”问题
解决措施:开展图书和体育器材捐赠活动,通过捐赠各类教师和学生用书、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体育器材,解决学校基础设施陈旧以及学生文化生活单一的问题。
责任人:高红
整改期限:2012年4月至10月。
(三)针对“学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差,教育信息化理念薄弱”问题
解决措施:面向学校教师,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更新教师的教育信息化理念,普及电脑操作、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设计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进行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责任人:宋岩
整改期限:2012年5月至10月。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日
第三篇:校长三问与三思
校长三问与三思
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学校管理为了谁?学校发展依靠谁?这三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是关乎教育根本的重大课题,考验着校长的角色认知、办学宗旨和管理智慧。
一问:我是谁?
案例:“毕业纪念册”上的错误该由谁负责?
2013年六月的一天,校办主任送来了一本刚印好的初三毕业纪念册。我随手翻阅,居然有好几处错误。怎么会这样?我找来分管校长,他一脸委屈:“于老师不是把纪念册清样直接送您审阅了吗?我没有看到呀!”啊,原来是这样,做纪念册的于老师那天送给我审阅时,我以为他和分管校长会校对文字,仅对整体设计提了修改意见。不曾想,恰恰是文字上出现了问题。可这能怨谁呢?怨具体负责的于老师?可清样不是经校长审核了吗?怨分管校长?可于老师没有送给他审阅呀!如此想来,纪念册出错的主要责任不在别人,而在我这个校长。那么,我究竟错在哪里呢?
一思:我是谁――校长要做专司要事的“懒蚂蚁”
一位管理专家的话让我豁然开朗:“对于员工来说,可以越级汇报,但不能越级请示;与之相应的是,领导可以越级检查,但不能越级指挥。”毕业纪念册出错,恰恰是因为我违背了这一规则。当于老师将清样拿来向我请示时,我不该直接审阅,而应该让他先送分管校长审核,最后再由分管校长送我终审。
在学校管理中,校长往往自觉不自觉地跨越管理层级越级指挥,以为减少了环节提高了效率,殊不知这样做往往会打乱管理秩序,损害下属的威信,打击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也会作茧自缚,使得校长不能从烦琐事务中解放出来,冷静思考学校发展,宏观管理学校。那么,校长究竟应在哪些方面“有所为”?
其一,校长要在办学思想、办学方向和学校大事上“有所为”。生物学家发现:在蚂蚁王国里有一种很不公平的现象:在每个蚂蚁群中,总有那么几个不干活的懒蚂蚁。但当蚂蚁群找不到新的食物时,那些“懒蚂蚁”就会站出来,很自信地说:“跟我走!”原来“懒蚂蚁”是专司组织、思考和指挥的蚂蚁,它们的存在保证了蚁群的生存与发展。大多数时候,校长要做智慧的“懒蚂蚁”,集中精力想大事、谋未来,如学校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名师队伍的建设、学校文化的培育,等等。这样,校长才能成为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者、发展方向的引导者、发展路线的设计者,成为学校的精神领袖。
其二,校长要善于授权,明确责任。一是建网络,通过构建层级管理网络,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在我校办公楼的一楼过道,张贴着一张表格,其中的C级指标达238项,学校的每一项工作都可以从中找到“谁该对这项工作或这件事负责”,管理层的每一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在学校管理坐标中的位置。二是定标准,在明确每个人“做什么”之后,在“按什么程序做、做到什么程度”等方面提出底线要求。我校教师人手一本教师工作手册――《让制度看守一切》。教师工作各个流程的标准均涵盖其中。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本工作手册就是大家精心做事的标准。有了这样的顶层设计,校长就能够成为专司要事的“懒蚂蚁”。
二问:为了谁?
案例:“大合唱”该不该取消?
四月的一天下午,团委书记向我汇报“红五月艺术节”活动方案。我发现其中少了传统项目――大合唱比赛。团委书记解释说:县教育局即将举办艺术节,学校要组织两个节目参赛,为了让音乐老师集中精力排练参赛节目,只好取消校内的大合唱比赛。
一个是学生翘首以盼的大合唱比赛,一个是可以为学校赢得奖牌和声誉的县级比赛,孰轻孰重?
我的眼前浮现出往年大合唱比赛前后的场景:全校每一个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自己选歌曲、找歌谱,利用课余时间一遍遍地排练。在比赛那天,孩子们一个个像过节似的兴奋,早早地穿好各式服装,准备好首饰、头饰,相互化好妆。一声令下,他们一个个像出征的战士,齐刷刷地闪亮登场,随着激昂的旋律响起,高亢的童声响彻五月的校园……
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赴县里参赛当然重要,但那毕竟只是十几个学生才艺展示的“盛筵”,而学校大合唱比赛则是上千名学生参与的盛典呀!于是,我毫不含糊地对团委书记说,赴县里参赛的节目要确保质量,全校大合唱比赛更要搞好,如果实在不能兼顾,宁可不拿奖牌,也要确保全校大合唱的效果。
二思:为了谁――让校园成为所有孩子的乐园
这样的抉择,何尝不是对校长办学思想的一次“拷问”呢?我们的校园,应该是让所有学生绽放生命活力的乐园,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给每个学生以充分的参与机会和发展空间,真正做到“为每一个孩子的生命奠基”。我们把这样的追求贯串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
其一,提供个性化的课程选择。我们除提供40多门选修课外,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填报其他特殊课程。为了解决这些课程的师资问题,我们从社会上特聘指导教师,努力做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需要。
其二,让学校大型活动成为所有学生绽放活力的舞台。在一年一度的体育节中,我们在竞技项目之外,还增加了十多个趣味运动项目,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运动会上尽显神通。我们还尽可能让每个孩子参与社团活动,从四百人的口风琴到五百人的太极功夫扇再到八百人的花式广播操社团,每一个孩子都在社团活动中感受校园生活的无限精彩。在我校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表彰中,走上领奖台的不是每个班几名“三好学生”,而是班里的“综合素质优胜奖”“进步奖”“公德标兵”“孝敬之星”等二三十名各种奖项的得主……
其三,让学生成为校园活动的设计师。我校艺术节的活动方案不再由校长和主任“闭门造车”,而是从学生中征集;学生会、少先队、团委学生干部,以及广播台、电视台主持人的竞选,也不是几个“精英”之间的角逐,而是从小组到班级再到年级,人人参与,全校海选。
三问:依靠谁?
案例:升旗仪式上的老校工
“您没有俊朗的外表,没有特殊的地位,我们甚至都不知道您的名字,只知道您姓徐,我们都叫您徐爷爷。当您一丝不苟地为我们修理桌凳时,当您笑呵呵地看着我们时,我们总觉得您就像我们的家人……”这个在升旗仪式上向全体师生动情演讲的孩子叫唐宇,他说的“徐爷爷”是校工徐家德,这篇文章曾在学校“我最喜爱的老师”征文中荣获一等奖。于是,默默无闻的后勤员工“徐爷爷”被请上了主席台,生平第一次在4000余名师生的掌声中接受鲜花。试想,如果当一所学校连校工都觉得自己的岗位特别重要和光荣的时候,那么,这所学校还有谁不可依靠?
三思:依靠谁――汇聚每个教职工的力量
我校从最初的借地办学到后来搬到老县中校园,办学条件一直比较简陋。三年前,学校从民办转为公办,生源质量大幅度下降,但我校始终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好学校。15年的办学史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办好一所学校,最关键的不是靠现代化的硬件设施,也不是靠一流的生源,而是靠一支好的队伍,而队伍建设的核心在于经营人心。那么,如何赢得人心?
其一,充分尊重教师,让教师拥有自豪感。在春节、教师节这样的日子,学校领导班子集体上门慰问教师;教师生病住院,校长在第一时间探望。在这样的氛围里,教师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比如:我校没有设立考勤制度,但教师都自觉地遵守作息时间。
其二,多元激励教师,让教师拥有荣誉感。我们通过征文、演讲活动,让学生夸老师,老师夸同伴,领导夸员工;我们通过每周《工作通报》,把值班领导记下的感人细节书面呈现给全体教师;我们精心策划三届“感动实中人物”评选,一个个教师的动人事迹汇聚成暖流,传递着正能量。
其三,助推教师发展,让教师拥有成就感。我们开展“五维评价”,促进教师反思;组织“班科双选”,让优秀教师更加“吃香”;制定教师发展规划,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先后走出了五名省市特级教师,70多名市县骨干教师。
(作者单位:江苏宝应县实验初级中学)
(摘自《中小学管理》2015年11期)
第四篇:浅谈安全培训凸显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安全培训凸显的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我省安全培训发展较快,但对我省5220万从业人员来讲,培训总量仍显不足,地方培训差距大,行业培训发展不平衡,仍然是我省目前安全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一些地方,安全培训开展难度大,形成了一种“政府不看培训看指标(死亡指标),企业不看培训看效益,从业人员参与意识差“的现象,导致安全培训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求。笔者以为安全培训滞后的原因不单是某一方面的问题,它是几方面综合影响的结果,具体凸显在几个层面上:
一、企业层面上:安全培训主体责任意识不强。
1、企业没有认识到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是法津法规赋予他们的责任。一谈培训,企业认为又是有关部门在找事做,想赚钱,不愿将应培人员送培。
2、企业没有认识到安全培训是一项减少事故发生的人力投资,认为培训既花时间,又花钱,他们认为不合算,舍不得投入。这也是企业不愿参加培训的又一原因。
3、侥幸心理,得过且过。安全培训所产生的效益是一个漫长的不能显而易见的过程,况且安全还有侥幸一面,企业没有发生过事故,使他们放松对安全培训的要求。
二、监管部门层面上:认识没有到位。
1、在思想观念上还没有真正把安全培训提高到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重要支柱的高度来认识,没有领会安全培训是抓好安全工作,降低事故的根本性工作之一。一些地方总是强调安全监管,忽视安全培训,监管队伍在不断扩大,而培训机构迟迟没有成立。有的虽然重视安全培训工作,但仅仅定位在“创收”的层面,认识偏颇、不够高远。
2、执行省局的指示要求不坚决,没有紧迫感。个别地方对省里开展安全培训机构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都说不全、说不清,组织操作不得法,指导解决问题不得力;有的有畏难情绪,有的遇到问题绕着走,有的观望等待;有的工作责任感不强,会上说重要,嘴上说重要,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是次要;有的则借口工作忙,监管力量薄弱等原由,迟迟未展开培训工作。
3、培训、监管脱节。一些地方安全监督与培训脱节,监管部门只管业务不熟悉安全培训法律法规,培训部门只管教学不熟悉监管业务,由于没有互通有无,以至培训部门不了解安全监管要求,监管部门不知道安全培训信息的现象常有发生,造成安全培训不适应企业所求。
4、对培训机构的约束不够,培训考核欠规范,对培训质量缺乏严格的考核认证,由于培训质量差,导致企业、参培人员对培训兴趣降低。
3、政府层面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错位。
1、一些地方政府纷纷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措施,以制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来吸引外资,鼓励扶持个私经济。放松对个私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安全管理,怕安全生产基本要求赶走外商。事实上这些企业恰恰是安全生产管理上的薄弱点,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低,人员缺少必要的培训,更不懂得如何防止重大事故发生。
2、对建立安全培训机构的态度不坚决。一些地方政府对建立安全培训机构态度不坚决,培训机构编制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培训只能靠中介,没有自己的宣教中心;成立了宣教中心的地方绝大部分是自收自支,企业管理,财政没有投入。
四、培训机构层面上:培训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1、目前,我省安全培训多以课堂教学、理论灌输为主,缺少必要的案例剖析和师生互动。一些地方和单位培训走过场,没有真正按照企业需求、学员需要的特点优化培训方案,培训缺乏针对性。
2、培训教材针对性不强。由于安全培训涉及的行业多,而目前安全培训教材单一,没有针对不同类别的生产、经营企业、岗位层次的教材。由于不同行业的参培者用的是同一种教材,培训效果受到影响,安全培训也就没有了吸引力。
五、企业员工层面上:安全保护意识差。
据统计,目前我省有 2300多万外来农民工,他们生产技能低、安全意识弱,违反安全规程和劳动纪律作业行为和现象比较突出。对于这个庞大的群体来说,他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干完活后老板不克扣、不欠薪,至于去接受安全培训,他们并未意识到其重要性,也不知道这是企业应尽的责任,没有向企业争取受训的权力。
由于上述几个层面的原因,在我省还没有真正形成讲培训(政府、安监部门)、要培训(企业、从业人员)、会培训(培训机构)的良好氛围。要达到此目的,只有对症下药,方能奏效。相应对策是:
一、企业层面上:强化企业安全培训责任主体意识。
1、做好宣传,帮助企业树立培训理念。要企业明白“培训不到位,人人是隐患”的道理。同时还要使企业明白“培训不是治病疗疾的“急救药”。职工的劳动技术、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等都是长久以来形成的,不可能通过一两次培训就彻底改变,它需要长期不断培训才能见到实效.2、完善培训约束机制。规范企业招工和劳动管理对员工参加安全培训的要求,主要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新招工人必须先经过安全技术培训,达到应知应会的要求后才能上岗。对企业负责人实行任前培训制度,达不到要求的现职人员要立即调整、离职培训。
3、员工的培训费用应当是企业成本的一部分,也是法律和规章赋予企业的责任,也就是说这部分钱是企业该掏的。一方面要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把全员培训所需经费纳入政府的预算;另一方面广泛争取企业的支持,让他们明白和理解开展全员安全培训的初衷和目的,舍得投入经费。
二、安监部门层面上:建立、健全安全培训的日常监督管理机制,严格培训执法
一是检查、监督,落实企业培训主体责任,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制定企业安全生产培训计划,落实培训经费。
二是检查、监督持证上岗情况,特别是对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员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的落实情况。
三是严格执法,安全培训是国家强制实行的法律制度,企业不按法律法规组织实施安全培训不是一般性的不作为,而是违法行为,通过法律手段与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相互补充的办法促使企业不得不抓安全,让企业主知道一旦被查处,就会被课以重罚。要使企业非常清楚,如果不去抓安全,其代价是高昂的,若发生事故,不要说效益,弄不好还要倒贴、破产,抓安全的主动性自然体现。
四是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落实专门部门、专人负责,规范培训秩序,建立培训台帐,掌握企业安全培训情况,合理指导企业参加安全培训。
三、政府层面上:统一领导、综合协调。
首先,政府要重视对培训基地的建设,出台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对培训基地的投资,把培训机构做强做大,为企业服务。
其次,政府财税收入的80%来自企业,企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因此,政府应筹措基金,用于企业培训,以提高企业人员的素质。
第三,将安全培训纳入政府责任制考核内容,促使政府领导加强对安全培训管理和重视。
四、培训部门层面上:了解企业所需,增强培训的适用性。
首先,了解企业所需,做到不同时期有不同重点,不同工种有不同内容,不同对象有不同方法,不同层次有不同要求来开展培训工作。
其次,不断探索安全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将教与学、学与用充分结合。如在职工安全技术培训中,充分利用一些典型案例进行讲解,一是可以强化学员安全意识;二是可以唤起学员对有关安全法律条文或有关规程措施规定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三是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四是给学员积累了实践上的经验或教训。
五、企业员工层面上: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素质。
将职工业务素质和安全培训作为利益分配的一个重要指标,并与每个人的经济收入挂钩,打破同工平均分配、技能高低一样的酬薪分配机制,实现“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的运行机制,使职工自觉自愿地学习掌握安全技能,提高安全素质。
路漫漫其修远兮,无论何时,安全培训都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征程。只有在全社会形成“讲培训、要培训、会培训”的氛围,我们的培训就达到了目的。
第五篇:会计出纳基本知识问题集锦100问(三)
8.出纳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做好出纳工作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要求出纳员要有全面精通的政策水平,熟练高超的业务技能,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1)政策水平。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出纳工作涉及的“规矩”很多,如《会计法》及各种会计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及银行结算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成本管理条例及费用报销额度,税收管理制度及发票管理办法,还有本单位自己的财务管理规定等等。这些法规、制度如果不熟悉、不掌握,是绝对做不好出纳工作的。所以,要做好出纳工作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学习、了解、掌握财经法规和制度,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出纳人员只有刻苦掌握政策法规和制度,明白了自己哪些该干,哪些不该干,哪些该抵制,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就不会犯错误。
(2)业务技能。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对出纳工作来说是十分适用的。出纳工作需要很强的操作技巧。打算盘、用电脑、填票据、点钞票等,都需要深厚的基本功。作为专职出纳人员,不但要具备处理一般会计事务的财会专业基本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处理出纳事务的出纳专业知识水平和较强的数字运算能力。出纳的数字运算往往在结算过程中进行,要按计算结果当场开出票据或收付现金,速度要快,又不能出错。这和事后的账目计算有着很大的区别。账目计算错了可以按规定方法更改,但钱算错了就不一定说得清楚,不一定能“改”得过来了。所以说出纳人员要有很强的数字运算能力,不管你用计算机、算盘、计算器,还是别的什么运算器,都必须具备较快的速度和非常高的准确性。在快和准的关系上,作为出纳员,要把准确放在第一位,要准中求快。
提高出纳业务技术水平关键在手上,打算盘、用电脑、开票据、都离不开手。而要提高手的功夫,关键又在勤,勤能生巧,巧自勤来。有了勤,就一定能达到出纳技术操作上的理想境界。另外,还要苦练汉字、阿拉伯数字,提高写作概括能力,使人见其字如见其人,一张书写工整、填写齐全、摘要精炼的票据能表现一个出纳员的工作能力。
(3)工作作风。
要做好出纳工作首先要热爱出纳工作,要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职业习惯。作风的培养在成就事业方面至关重要。出纳每天和金钱打交道,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出纳员必须养成与出纳职业相符合的工作作风,概括起来就是:精力集中,有条不紊,严谨细致,沉着冷静。精力集中就是工作起来就要全身心地投入,不为外界所干扰;有条不紊就是计算器具摆放整齐,钱款票据存放有序,办公环境洁而不乱;严谨细致就是认真仔细,做到收支计算准确无误,手续完备,不发生工作差错;沉着冷静就是在复杂的环境中随机应变,化险为夷。
(4)安全意识。
现金、有价证券、票据、各种印鉴,既要有内部的保管分工,各负其责,并相互牵制;也要有对外的保安措施,从办公用房的建造,门、屉、柜的锁具配置,到保险柜密码的管理,都要符合保安的要求。出纳人员既要密切配合保安部门的工作,更要增强自身的保安意识,学习保安知识,把保护自身分管的公共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来完成。
(5)道德修养。
出纳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要热爱本职工作,敬业、精业;要科学理财,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要遵纪守法,严格监督,并且以身作则;要洁身自好,不贪、不占公家便宜;要实事求是,真实客观地反映经济活动的本来面目;要注意保守机密;要竭力为本单位的中心工作、为单位的总体利益、为全体员工服务,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9.出纳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出纳工作的基本原则主要指内部牵制原则或者说钱账分管原则。《会计法》第二十一条第二、三款规定:“会计机构内部应当建立稽核制度。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钱账分管原则是指凡是涉及款项和财物收付、结算及登记的任何一项工作,必须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分工办理,以起到相互制约作用。例如,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支付,应由会计主管人员或其授权的代理人审核、批准,出纳人员付款,记账人员记账;发放工资,应由工资核算人员编制工资单,出纳人员向银行提取现金和分发工资,记账人员记账。实行钱账分管,主要是为了加强会计人员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相互核对,提高会计核算质量,防止工作误差和营私舞弊等行为。
《会计法》专门规定出纳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是由于出纳员是各单位专门从事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会计人员,根据复式记账原则,每发生一笔货币资金收付业务,必然引起收入、费用或债权、债务等账簿记录的变化,或者说每发生一笔货币资金收付业务都要登记收入、费用或债权、债务等有关账簿,如果把这些账簿登记工作都由出纳员办理,会给贪污舞弊行为以可乘之机。同样道理,如果稽核、内部档案保管工作也由出纳员经管,也难以防止利用抽换单据、涂改记录等手段进行舞弊的行为。当然,出纳员不是完全不能记账,只要所记的账不是收入、费用、债权、债务方面的账目,是可以承担一部分记账工作的。总之,钱账分管原则是出纳工作的一项重原则,各单位都应建立健全这一制度,防止营私舞弊行为的发生,维护国家和单位财产的安全。
10.出纳人员应该遵守哪些职业道德?
出纳是一项特殊的职业,它整天接触的是大把大把的金钱,成千上万的钞票,真可谓万贯家财手中过。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很难顺利通过“金钱关”。与其他会计人员相比较,出纳人员更应严格地遵守职业道德。
一般会计人员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是:
(1)敬业爱岗。会计人员应当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
(2)熟悉法规。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并结合会计工作进行广泛宣传。
(3)依法办事。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工作,保证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4)客观公正。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5)搞好服务。会计人员应当尽其所能,为改善单位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6)保守秘密。会计人员应当保守本单位的商业秘密,除法律规定和单位领导同意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泄露单位的会计信息。
除此之外,出纳人员还应特别注意如下两点:
一是要清正廉洁。
清正廉洁是出纳员的立业之本,是出纳员职业道德的首要方面。出纳员掌握着一个单位的现金和银行存款,若要把公款据为己有或挪作私用,均有方便的条件和较多的机会。同时,外部的经济违法分子也往往会在出纳员身上打主意,施以小惠,拉其下水。应该说,面对钱欲物欲的考验,绝大多数出纳员以坚定的意志和清正廉洁的高贵品质赢得了人们的赞誉。当然,也有少数出纳员利用职务之便贪污舞弊、监守自盗、挪用公款,到头来,害了集体也害了自己。
二是要坚持原则。
出纳员肩负着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重任,只有坚持原则,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个
人的利益关系。在工作中,有时需要牺牲局部与个人利益以维护国家利益,有时需要为了维护法律、法规的尊严而去得罪同志和领导。这些都是出纳员应该坚持和必须做好的。长期以来,广大出纳员在工作中坚持原则,无私无畏地维护财经纪律,不少出纳员因此受到国家和人民的表彰和嘉奖。这是出纳人员的荣誉。当然,也有一些出纳员因坚持原则而遭打击报复,但坚持原则终究会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打击报复迟早会受到处罚。为了保障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资财,广大出纳员要真正肩负起国家赋予的实行会计监督的职责,在出纳工作中坚持原则,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为维护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进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主题由 情柔似水 于 2010-5-23 09:38 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