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针刺伤 应急预案
手术室针刺伤应急预案演练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其中,据统计,针刺伤作为最常见的职业暴露,约占职业暴露的79%,在我们手术室的日常工作中也时有发生,在面对针刺伤,如何正确处理,降低危害,我科组织进行了应急预案演练如下:
演练步骤:
1、手术室护士长王如萍及感控护士董元一对科室人员进行针刺伤应急预案培训,学习医院感染知识手册。
2、情景演练:
① 在传递器械过程中,洗手护士不慎被乙肝患者使用过的缝针刺伤。
②
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伤口,尽量挤出血液,禁止伤口的局部挤压。再用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反复冲洗。
③ 伤口冲洗后,用消毒液(2% 碘酊、0.5% 碘伏或75% 酒精等)浸泡或涂抹,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3、报告。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逐级报告并填写“职业暴露事件报告表”报院感办,24小时内进行相关检查和预防性治疗,注射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3个月后复查表面抗原、抗体情况,定期随访。
护士长王如萍对本次演练进行总结和点评,并对今后的工作予以要求:不断加强培训,尤其是针刺伤重点人群如新进人员,实习生及护工的培训,提高防范及自我保护意识,做好标准预防,严格规范化操作,积极正确使用防护器具,尽最大努力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第二篇:针刺伤应急预案
针刺伤(锐器伤)防范与应急预案
防范措施
(1)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培训,纠正不安全注射行为。尤其对新上岗人员强化经血液传播疾病知识、防护用物应用、医疗锐器处理、锐器刺伤后的处理措施等的培训,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与能力。
(2)改善工作环境,提供足量、有效的防护用品。
(3)建立医院职业暴露报告系统
医护人员在发生意外针刺伤或粘膜、有创伤口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等职业暴露后要向有关部门报告,填写“工作人员血液体液职业暴露登记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
处理措施
(1)紧急处理
不慎被尖锐物体刺伤时,用流动水和/肥皂液立即冲洗伤口,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出血液,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冲洗后用消毒液如:0.5%聚维酮碘或75%乙醇消毒,包扎伤口,必要时行外科处理。如为艾滋病、乙肝、丙肝等阳性患者污染的粘膜、伤口,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
(2)暴露程度评估
按照职业暴露的类型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暴露,依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分级分型确定详见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
(3)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4)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时,应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血清学水平基线检查在24小时内抽血检查HIV抗体,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保健科,进行登记;根据暴露级别及病毒载量水平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5)乙肝、丙肝追踪随访6个月;梅毒追踪随访3个月;艾滋病病毒暴露按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12个月时间点复查病毒抗体,作相应处理。
应急处理程序
血液、体液暴露→立即冲洗、消毒清洗伤口→暴露程度评估→针对暴露源进行实验检查和预防用药→登记、上报→追踪随访。
第三篇:医护人员针刺伤应急预案
医护人员针刺伤应急预案
1.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如不慎被乙肝、丙肝、梅毒、HIV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再用碘伏和75%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2.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暴露源为乙肝者,受伤者有抗体,进行医学观察;受伤者无抗体,按O、1、6个月注射乙肝疫苗,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分别于6个月、1年复查乙肝抗体。
暴露源为丙肝者,进行医学观察。
3.被梅毒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及时进行有效评估,情况严重者可以预防性给予青霉素治疗的随访追踪。
4.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24小时内抽血查HIV抗体,报告院感科,由院感科上报县疾控中心,对暴露源进行评估,按疾控中心建议进行用药和后期观察及随访。
5.填写“医护人员针刺伤报告表”。
第四篇:针刺伤应急演练
检验科职业暴露应急演练记录
时间:2014年9月25日 地点:检验科
演练内容: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职业暴露事件 负责人: 参演人员:
演练步骤:
1、科室院感质控员王建波对本科医务人员进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培训。
2、事件描述:检验科医务人员苏会亮给患者采血过程中发生锐器伤职业暴露时应急处理演练。
(1)局部处理。①轻轻挤压伤口旁端(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尽可能基础损伤的血液,再用流动水和肥皂液进行冲洗。②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0.5%的碘伏消毒。
3、报告。
3.1事发后,当事人员立即向检验科主任汇报事发经过。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一式三份(所在科室、感控科、医务科)。
3.2感控科立即启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感控科王科长立即上报主管院长韩明军并组织职业暴露管理小组相关人员调查评估、陪同采血2份,一份本院送检验科检测,一份备测。(检验结果及时送回院感科存档,以备跟踪评估。)
4、随访和咨询。安排定期复查,情况严重者,送上级相关医疗机构检查治疗。
5、韩明军院长对此次演练进行点评,总结了本次演练的亮点和下一步工作意见和建议。
通过本次演练发现的问题:我院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较弱,标准预防依从性较低。防护用品的使用不够规范。整改措施:
感控科对检验科医务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加强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提高了标准预防依从性,指导规范使用防护用品。
演练负责人:苏建刚
第五篇: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应急预案(精选)
三 护理人员锐器伤预防与应急处理
1.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2.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双手重新盖帽,如需盖帽只能用单手盖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3.手术中传递锐器建议使用传递容器,以免损伤医务人员。4.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透的利器盒中,以 防刺伤。
5.处理污物时严禁用手直接抓取污物,尤其是不能将手伸入到垃圾袋中向下压挤废物,以免被锐器刺伤。
6.若不慎被锐器或针刺伤,应立即对局部伤口进行紧急处理:(1)保持镇静;
(2)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污染的手套、帽子、口罩、手术衣(3)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4)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5)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7.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1)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作对比,或按0月、1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或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乙肝3个月后、丙肝3周后复查。
(2)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刺伤后,立即报院感科、护理部及市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科,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在24小时内抽血查HIV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