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特殊内容与方法

时间:2019-05-15 01:54: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特殊内容与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特殊内容与方法》。

第一篇:论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特殊内容与方法

论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特殊内容与方法

许鹏

内容提要 新媒体艺术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第一,泛艺术层面的要素,即新媒体节目中一切具有艺术性的东西;第二,广义层面上的要素,即新媒体上负载的一切艺术类节目;第三,狭义层面上的要素,即以数字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创作、承载与传播等艺术行为方式上全面出新,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的新型艺术形态。当前新媒体艺术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新媒体艺术文化本质的探讨、新媒体艺术载体与传播的研究、新媒体艺术审美特征的阐释、新媒体艺术评价标准体系的建构。以正确的方法有效地开展新媒体艺术的研究,应该提倡整合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和互动的方法。艺术与当代社会 The main objects of new media art research include three aspects.First one is the extensive element in artistic level, which means any article characterized by artistry in new media title.Second one is the element in broad sense, representing all sorts of artistic works recorded by the approach of new media.The last factor is the element in narrow sense, namely, the new type of artistic modality,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of digital multi-media and internet, innovating entirely in the fashion of artistic behavior of creating, recording and disseminating, and consequently generating profound reform in the aspects of perception, experience and thought about artistic aesthetics.Discussing the artistic essence of new media art, researching into the record and dissemination of new media art, interpreting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new media art, and constructing the standard evaluation system of new media art should be regarded as currently critical missions of theoretical study of new media art.The study of new media art should place emphasis on coordinating methods, comparison approaches, and interaction techniques.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 研究对象 研究任务 研究方法

一、新媒体艺术现象及存在的问题

2003年初,在上海美术馆一间展厅里展示了一组别开生面的美术作品,其中一部作品利用视频技术,将展览现场同500多千米之外的著名民居群——安徽西递宏村连接起来,使两地能够即时沟通。两边的主持人不断地邀请观众到镜头前,和屏幕中的另一边的观众对话。[1]

2004年10月,作曲家程伊兵的多媒体计算机音乐作品《乐中书》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首演。作品将书法家现场书写《前赤壁赋》(节选)的动作通过传感装置实时地转换为控制电子音乐的信息,与其他音乐声部进行现场合成。作品的视频部分着力表现书法艺术随着音乐节奏不断变化的下笔、提笔、运笔的轻重、疾徐等过程,为音乐的表达提供了更为细腻丰富的元素。

2004年12月,著名新媒体舞蹈实践者和理论家布林格教授到北京舞蹈学院举办新媒体舞蹈(Video Dance)教学工作坊。在15天内,布林格教授举行了8场讲座,上了10次排练课。学生们在布林格教授指导下,创作了一批新媒体舞蹈的作品,并且成功地举办了展示播放研讨会。

略举上述事例,意在说明:第一,新媒体艺术已经出现在我们这个具有古老文化传统的民族的艺术舞台上;第二,新媒体艺术依靠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体现出具有新质的艺术内涵、思维和存在方式,但它并没有割断我们民族的血脉;第三,新媒体艺术作为成长中的新的艺术形态,还在实验和探索中,还不完善,但充满新鲜气息和生命的活力,而这正是包括新媒体艺术在内的一切艺术的神髓。

随着新媒体艺术创作与欣赏实践的发展,新媒体艺术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也越来越引起理论界的研究兴趣。厦门大学黄鸣奋教授著有《比特挑战缪斯:网络与艺术》(2000)、《超文本诗学》(2002)、《数码戏剧学:影视、电玩与智能偶戏研究》(2003)、《网络媒体与艺术发展》(2004)、《数码艺术学》(2004)等,在国内新媒体艺术研究领域做了大量开创和奠基性的工作。中南大学欧阳友权教授著有《网络文学论纲》(2003)、《网络文学本体论》(2004),带领他的学术团队对网络文学进行了全方位的理论探索。王秋凡的《西方当代新媒体艺术》(2002),介绍了西方当代的新媒体艺术。许江、吴美纯主编的《非线性叙事:新媒体艺术与媒体文化》(2003)内设“主题”、“线索”、“文化分析与人文思考”、“新媒体的创造性机能”、“新媒介现场”等专栏。张朝晖、徐翎的《新媒介艺术》(2004)是概论性的新媒体艺术教材。张燕翔的《新媒体艺术》(2005),将新媒体艺术按照技术手段分类整理,以书配盘的方式出版。童芳的《新媒体艺术》(2006)广泛研究了全球范围的新媒体艺术家及其成果。这些无疑都是新媒体艺术研究重要的资源积累。①

但在这看似繁荣的景象后面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是主流学界的误解与漠视,有一部分学者仍然怀疑新媒体艺术作品算不算艺术,是不是文艺学研究的对象,新媒体艺术现象至今仍未纳入文艺学学科的主流视野;甚至因为新媒体艺术研究论文的题目中带有“媒体”一词,在学科分类中往往被纳入新闻传播或文化研究领域。其次是新媒体艺术研究本身的粗浅与浮泛,数量急遽膨胀而质量不高,像上述列举的成果实属凤毛麟角;多数侧重于介绍国外的创作实绩和理论研究成果,仅有很少一些涉及国内新媒体艺术的创作与研究;又因受限于研究者自身专业及兴趣、能力,其成果与结论往往仅从某一艺术类型出发进行现象分析和理论概括,有些则主要介绍设计、制作软件的性能与应用,造成了诸多明显的理论缺陷,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基本的理论范畴不清,概念及逻辑混乱。例如,对于新媒体艺术研究对象的称谓及其内涵与外延不仅众说纷纭,而且许多研究者根本不加任何分析,就望文生义地进行讨论。更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方法的问题:有些研究者对新媒体艺术的新形态、新属性估计不足,简单套用传统艺术理论的概念范畴批评新媒体艺术不规范、无品味;有些研究者不加分析地援引西方学者针对彼时彼地彼事的学说、观点,去阐释、定性我国当前的新媒体艺术现象;还有些研究者未能深入了解新媒体艺术的整合特性,片面固执于某一艺术门类的经验,或将不同艺术门类的传统特性简单叠加,用以代替对新媒体艺术新特性、新规律的深入探讨,等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了阻碍新媒体艺术研究提高水平的瓶颈。这些问题不解决,要深入探索新媒体艺术规律,进而促进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便不可能。

鉴于此,笔者试就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特殊内容与方法问题提出自己的一孔之见。

二、新媒体艺术研究的具体对象

1.关于新媒体艺术的含义

媒体也叫媒介,是指用以负载与传播信息的材料与工具。媒体有广义与狭义两层含义:媒体的狭义含义相当于英文的media,特指负载信息的介质,即记录、存储信息的物质材料,如刻字的竹简、石碑、甲骨,书写的丝帛、羊皮、贝叶,以及印刷的纸张、录音录像的磁带、数字化的光盘,等等;媒体的广义含义则相当于英文的communications,泛指一切传播信息的工具、设施和机构,如书籍、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等。

作为信息传播的必备机制,媒体与人类同时诞生,有着悠久的历史。《易·系辞下》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仅靠打绳结只能记录非常简单的信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记录与表达更加丰富复杂的信息,于是语言文字应运而生。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汉书·苏武传》中记载:“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2] 后合称书信为“鱼雁”,而有“鱼雁传书”的典故。随着人类的发展,媒体不断地更迭与进步。

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的概念具有相对性、时间性和发展性。新媒体是个相对的概念,在媒体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有新媒体涌现出来,报纸相对于图书是新媒体,广播相对于报纸是新媒体。新媒体又是个时间的概念,在一个具体的时间段内,总有一种代表这个时间段的媒体形态。今天,互联网是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的新媒体。新媒体还是个发展的概念,当前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整合媒体,主要表现为数字化、互动化、宽频化、移动化和人性化。

笔者同意上述观点,并认为,今天以及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新媒体指的是建立在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数字化信息存储与传播媒介。新媒体艺术就是指以数字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创作、承载与传播等艺术行为方式上全面出新,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的新型艺术形态。

2.新媒体艺术实践及其研究的三重结构

当我们面对具体的新媒体艺术现象时,常常会发现:完全符合上述定义的新媒体艺术现象是很少的,大量存在的是在某一方面或某种程度上符合上述定义的不那么“纯粹”的新媒体艺术。例如:采用了一些新媒体的技术手段,但总体上还是属于传统艺术的作品;完全依托数字技术,但并非纯粹的艺术品;以数字方式复制的传统艺术作品,等等。我们既不能将它们一概排除在研究视野之外,那样将使我们的视野变得极为狭窄;也不能不加分析地将所有这些艺术现象等量齐观地纳入新媒体艺术的研究范畴,那样将使新媒体艺术概念变得含混不清,不利于揭示新媒体艺术的基本特征。

新媒体艺术是伴随着新媒体技术从传统艺术中发展而来的,故其在自身品质和表现形态上与传统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十分自然的;新媒体艺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与表现力,故其被人们用于非艺术信息的传播中去强化传播效果也是十分自然的。我们既要承认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必须揭示出新媒体艺术不同于传统艺术的特殊本质;既要面对新媒体艺术表现手段被广泛应用于非艺术信息传播的现实,又不能模糊了艺术与非艺术的界线。正确的做法是科学地分析新媒体艺术研究对象的复杂结构,对于其中的各个要素准确定位,区别对待。

笔者认为,新媒体艺术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第一,泛艺术层面,即指新媒体节目(title)中一切具有艺术性(审美性)的东西。新媒体艺术研究对象的泛艺术层面的要素较为典型地体现于新媒体广告、电子(网络)游戏和电子出版物中。人们称这类节目为“新媒体××艺术”,此所谓“艺术”乃是一种泛指,它与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即“文学艺术”的“艺术”)有两点不同:(1)日常生活意义上的“艺术”与文艺学意义上的“艺术”不同。生活中我们常将巧妙而富于创造性的方式方法以及独特而美观的样式称为“艺术”,前者如所谓“领导艺术”,后者如“这棵松树的样子挺艺术”。文艺学意义上的“艺术”则是指审美情感体验的传达与接受活动。正如托尔斯泰指出的,艺术活动就是将曾经体验过的情感重新唤起,然后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如线条、声音、色彩、语言等塑造形象,将这重新唤起的情感体验融进这形象之中,通过形象把这种情感传达出去,激起欣赏者相同或类似的情感体验,因此我们说艺术活动的本质就是审美情感体验的传达。艺术传达的情感体验是审美的,与一般的情感体验有根本的区别:一是它是被重新唤起的,二是它不具有直接的功利目的。显然,无论是新媒体广告、电子(网络)游戏还是电子出版物,其基本属性都是功利的,而不是审美的。(2)“艺术性”与“艺术品”不同。新媒体广告、电子(网络)游戏和电子出版物都不是艺术品,但这并不妨碍它们可能具有(甚至是很高的)艺术性。例如广告可以做得赏心悦目,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现设计者的审美体验,但这都是手段,目的是为了传达商业信息,所以,它仍然是一则有艺术性的广告,而不是一件艺术品。只有当审美(而不是求知)成为第一目的,艺术性(而不是知识性)成为基本属性和主要追求时,这样的创造物才可能成为艺术品。对于这类有艺术性而非艺术品的研究对象,新媒体艺术研究关注的是其表现手段的艺术性,是新媒体作为信息传播与表现的审美手段的艺术表现力;它虽然不是纯粹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却是新媒体艺术实践中的拓展性应用,是新媒体艺术实践对相邻社会实践的有益辐射。对这类艺术实践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新媒体艺术的广阔的社会应用价值与规律,因而是新媒体艺术研究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广义层面,即指新媒体上负载的一切艺术类节目,主要是指以数字方式复制的传统(即不是在数字化环境下创作的)艺术作品。正如一般新技术应用于艺术实践往往是从记录而不是从创作开始一样,新媒体技术最早也是被用于记录传统艺术作品的。例如新媒体与音乐最早的结合产物是刻录着古典乐曲的CD唱片,新媒体与影视最早的结合产物是刻录着传统影片的VCD和DVD,而新媒体与文学的最初结合是名著光盘与名著上网。一方面,新媒体上的艺术品不等于新媒体艺术品,这就如同画在纸上的图形不等于绘画艺术,拍在胶片上的“定军山”不等于电影艺术一样。因为,纸、胶片以及新媒体,都不过是负载艺术形象感官属性的一种信息载体,其物理特性(如宣纸的水墨晕染效果、胶片连续播放的视觉停留效果以及新媒体的超媒体链接和实时互动效果等)能够影响艺术形象感官属性的展现与传播。当着这种特性及其效果仅仅在负载与传播的意义上发生作用时(即利用新媒体技术去尽可能原汁原味地表现传统艺术),就产生了我们所说的新媒体上的艺术品,这其中已经实现了新媒体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不过只是表层的、外在的结合;艺术内部最重要的东西——含有艺术家审美体验的审美意象并没有变,所以,这种新媒体上的艺术品从本质上讲仍然属于传统艺术,尚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新媒体艺术。但是,另一方面,新媒体艺术品又是从新媒体上的艺术品发展而来的。新媒体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从表层的、外在的结合开始,逐渐发展成为内在的、本质的结合,逐渐从传播领域向前深入到创作领域,向后延伸到接受领域。一旦在艺术实践中新技术、新手段催生出了新语汇、新意象,真正意义上的新媒体艺术便诞生了。新媒体上的艺术品是新媒体艺术发展中的新与旧的结合与过渡,因而也是新媒体艺术研究的重要对象。对于这类对象,新媒体艺术研究关注的是:新媒体艺术与新媒体上的艺术的区别是什么;新媒体上的艺术是如何发展成为新媒体艺术的。

第三,狭义层面,即指以数字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创作、承载与传播等艺术行为方式上全面出新,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的新型艺术形态。之所以这样定义新媒体艺术,是要凸显其与传统艺术既相互衔接又相互区别的基本特征:(1)新媒体艺术是以数字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基于此种技术的科学模拟、多媒融合、实时互动、平等共享等诸多功能尽可以用来为艺术审美创造服务。(2)新媒体艺术在创作、承载与传播等艺术行为方式上全面出新,这种出新从艺术信息的数字化存储与复制开始,进而引发艺术活动整体的“链式反应”,艺术活动已经可以全面依托于数字化的新媒体平台,活动形态本身发生着重要变化。例如,“创作—传播—欣赏—批评”不再是一个一次性完成的历时性过程,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界线也不再泾渭分明,等等。(3)艺术活动形态的变化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引发了深刻的变革,形成新的审美机制。(4)新媒体艺术作为新型艺术形态,其艺术理念、审美理想乃至评价体系都会发生相应的嬗变。这种严格意义上的新媒体艺术是新媒体艺术研究中的主要对象与核心资源。对于这类对象,我们首先关注的是:其一,新媒体艺术区别于传统艺术的特殊本质;其二,新媒体艺术独特的艺术语汇;其三,新媒体艺术的审美机制;其四,新媒体艺术的评价体系。

三、新媒体艺术研究的主要任务

回顾我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有成就,也有缺憾;有进展,也有困惑。对实践中的成就与进展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深入探究,发现规律,以解决实践中的缺憾与困惑,指导实践。对于今后我国新媒体艺术事业的健康发展来说,下列课题应被视为新媒体艺术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

1.新媒体艺术文化本质的探讨

许多学者在论及新媒体艺术的文化本质时首先将计算机、多媒体光盘和互联网定位于大众传媒,进而将新媒体艺术的文化属性定位于后工业文明的大众文化,继而沿用西方文化批评学派学者对于大众文化的批评话语——“复制的”、“消费的”、“读图的”、“平面的”、“消弭个性的”、“话语霸权的”等来阐释新媒体艺术的文化本质与特征。只要我们对新媒体艺术不抱偏见就不难发现,这一阐释与新媒体艺术的实际情况相去甚远:新媒体艺术复制的不是模拟信息,而是数字信息(正是它造就了新媒体艺术多媒融合和实时交互的传播机制,进而赋予了新媒体艺术前所未有的广泛参与、深度体验的审美特质);不是单纯读图的,而是图文并茂的(它告诉我们,被人们刻意描绘得那么鲜明对立的“读图”与“读文”,其实并非冰炭不容,反倒是合则双美,离则两伤);信息的结构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传播渠道不是金字塔状的权威结构,而是网状的多元结构;接受心态不是群体的广场狂欢,而是孤独的心灵狂欢。尤其是当多媒体与互联网相结合时,它的信息传播方式便不再是复制,而是共享;不是单向的强力灌输,而是交互的心灵沟通。那么它的文化本质到底是什么呢?

2.新媒体艺术载体与传播的研究

艺术作为一种人的社会活动有它的内过程(心理过程)和外过程(社会过程)。艺术的创作与欣赏属于各自相对独立的内过程,前者是艺术家创作活动的内过程,后者则是接受者欣赏活动的内过程,它们共同组成一个有机互动的整体;而要把它们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活动,就必须有外过程的参与,就必须借助艺术载体与传播才能实现。

艺术的载体经历了由实物到符号,又由实物介质符号到电子介质符号,再由电子介质模拟符号到电子介质数字符号的演变历程;与此同时又经历了由多媒到单媒,再由单媒到多媒循环往复的过程。艺术的传播也经历了在场的(同一空间、同一时间)、在案的(不同空间、不同时间)和在线的(不同空间、同一时间)等不同的传播方式的演变。[3] 从对历史的追溯研究中我们将会发现文艺的传播机制与意象的负载媒体之间的互动关系,而这种互动所造成的文艺社会心理效应往往会对文艺的创作、传播、欣赏和批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进而从诸多方面塑造文艺的审美品性与特征。

应该强调指出,正是数字化信息技术对艺术传播方式的介入,改变了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的活动方式,进而影响和改变了艺术的思维方式,从而最终催生了新媒体艺术。因此,艺术载体与传播的研究对于新媒体艺术的整体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新媒体艺术审美特征的阐释

每一艺术门类的特征有本质性特征和功能性特征之分,审美特征属于艺术的本质性特征。而其中造型机制、活动方式和交往机制的特征又是构成艺术审美特征的基本要素。新媒体艺术的这种审美本质特征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新媒体艺术多媒融合的造型机制实现了艺术表达语汇的变化,形成了新媒体艺术审美趣味的特征。所谓多媒融合的造型机制就是将众多媒体的艺术元素有机整合,产生每一独立媒体单独所不具有的新的意义。类似依靠镜头整合产生新的意象的蒙太奇,可称为“媒体蒙太奇”;包括共时叠加的媒体蒙太奇和历时链接的媒体蒙太奇,它是最基本的多媒体编辑手法和新媒体艺术语汇,并由此生成了新媒体艺术创作上新的艺术追求和欣赏中新的审美趣味。

(2)新媒体艺术实时交互的参与式艺术交往机制实现了艺术活动方式的变化,形成了新媒体艺术美感激发模式的特征。新媒体艺术将不同媒体及其造型与传播机制的应用功能有机整合,产生更为强大的综合艺术功能。例如,将多媒体的虚拟现实功能与互联网的远程传播、实时互动功能有机整合,打造成优质艺术资源共享的远程交互审美平台,如BBS的网络文学“复调文本”的群体写作、远程现场演奏会、互动式展览会、全球化的网络舞蹈,等等。这将引发艺术创作与欣赏活动方式一系列重要变化,如随着创作门槛的降低和欣赏者参与性的提高,使得创作与欣赏的界线不再泾渭分明。

(3)新媒体艺术瞬时远程的传播机制不仅造就了新型的艺术交往方式,而且改变了艺术存在的环境模式,并将导致人们审美意识的深刻变革。新媒体艺术将成为不同文明、不同文化相互接触和交流的渠道与机制,它有可能带来文化间的相互融会与整合(整合并不意味着同化、同一甚至兼并,它应该而且完全可以和而不同),也有可能造成文化间的相互碰撞与冲突,从而对不同民族的文化结构以及世界的文化格局带来深刻的影响。这些作为环境因素必将波及人们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理想。

4.新媒体艺术评价标准体系的建构

艺术需要批评,批评需要标准,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求我们必须考虑批评的对象。新媒体艺术是一种新兴的、具有新质的艺术类型,对之一成不变地沿用传统艺术批评的标准无异于削足适履。了解并尊重新媒体艺术的自身规律,构建适合于新媒体艺术的评价标准体系,是推动新媒体艺术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艺术评价标准有三种层次:个人自发批评行为中的自然形态的评价标准、针对某一特殊艺术类型的具体形态的评价标准以及针对全部艺术门类的抽象形态的评价标准。新媒体艺术评价标准体系不排除第一、第三层次评价标准的影响,但它应定位于第二层次,它应该是具体的和可操作的。

新媒体艺术评价标准体系应该包括基本标准和优化标准:基本标准用以判断是不是新媒体艺术(包含有多种媒体要素的作品不一定就是新媒体艺术);优化标准用以判断新媒体艺术的品类(新媒体艺术作品也有高下文野之分)。在评价对象上,应该包括三组评价要素:针对新媒体艺术表现手段的评价要素,针对新媒体艺术个别创意的评价要素和针对新媒体艺术整体理念的评价要素。

四、新媒体艺术研究的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利器”的前提是“选器”——选择对“善其事”最为得心应手之器。新媒体艺术是一种新的艺术类型,这种“新”既表现在媒体材质上,也表现在行为方式和理念趣味上。面对这种“新”,如果研究者抱定“以不变应万变”的念头,完全沿用传统的研究方法,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走出这一观念上的误区,需要以正确的方法有效地开展新媒体艺术的研究,即整合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和互动的方法。

1.整合的方法

(1)不同学科研究方法的整合,尤其是技术研究与艺术研究的视角整合。新媒体艺术本身就是借助新媒体技术的强大平台迅速发展起来的艺术形态,作为研究者,我们必须始终从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深层互动的理论视角来审视新媒体艺术现象。这种审视依赖对于人类自身追求物质与精神、理性与情感、认识与体验的完美统一的思想历程的深刻理解。关键在于内在的“整合”,而不是外在的“相加”,目的是对于新媒体艺术现象多元成因与多重属性的真实还原。人文社会科学内部的各学科的研究方法也应被吸纳整合,如对于文化传播学和社会心理学的方法借鉴就十分必要。多媒体(网络)技术与艺术的深层互动是新媒体艺术滋生发展的基本条件与环境,这一互动在其实现过程中必然经过许多中介环节:时代、民族、风俗、舆论、时尚、角色,等等。因此,应该借鉴社会心理学的方法和研究成果。运用社会心理学方法,不仅承认环境对人的影响,而且要研究这种影响是如何实现的,尤其注意这一过程中各种中介环节如心理因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只有打通学科壁垒,建立综合研究的全息视角,才能准确把握新媒体艺术这一复杂现象的多元本质。

(2)要实现各艺术门类研究方法的整合,以适应新媒体艺术的形态整合特征。新媒体艺术一个重要的本质特征就是多媒融合,这一本质特征外在的形态表现就是多种艺术门类的整合:网络文学不再是单纯的文字形态,电子音乐不再是单纯的音频形态,网络编舞融入了更多的行为艺术的成分,而新媒体视觉艺术和环境艺术更是不断将非艺术要素纳入到自己的创作范畴中。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艺术研究与艺术创作一样,习惯于“分门别类”和“各自为战”,习惯于纯粹的、分析的思维与研究方法,研究设备、课题与项目申报及管理方式都将我们严格限制在某一艺术门类之中。不打破这一界限,便不能适应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特殊需要。

(3)要实现研究群体的整合,建立跨学科、跨艺术门类复合型的研究群体。由于我国新媒体艺术的创作与研究起步较晚,现有研究者中长期参与新媒体艺术创作的很少,其中能对自己与他人的艺术实践保持理论思考的更是少之又少,这就使得同时具备较深厚的实践与理论积累的研究者成了稀缺资源,制约着新媒体艺术研究的深入开展。而新媒体艺术研究所需要的是典型的复合型人才,不但应掌握两门以上艺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历史学科的功底,而且还应熟悉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相关的应用软件。但现有艺术研究模式的专业分割,不但文理分割,文理与艺术分割,而且同属艺术类的各门类也大都独立设院校,此种体制非常不利于新媒体艺术所需的复合型人才的成长。因此,实现研究群体的整合,形成跨学科、跨艺术门类复合型的研究群体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这是解决跨学科、跨艺术门类复合型的个体研究者不足的一种补充性的工作方式,即以群体优势弥补个体劣势;另一方面,这也是催生跨学科、跨艺术门类复合型的个体研究者的实践性的人才培养方式,在合作研究中,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者彼此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拓宽视野,整合能力。

2.比较的方法

比较的方法是在一切研究中普遍采用的具体的思考与表述的手段。在新媒体艺术研究中,我们特别强调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主要是因为新媒体艺术现象的复杂性和其发展的变化性。对于这样一种发展变化中的新媒体艺术现象,笔者主张从三个维度进行比较研究:

(1)以媒体(艺术载体)为同一性,对新媒体上的艺术与非艺术进行比较研究。一方面是为了区分出研究的真正对象(并非以新媒体为载体的有艺术性的节目都是新媒体艺术品),同时也是为了见出新媒体艺术品不同层面和程度的审美机制与价值。

(2)以艺术(审美价值)为同一性,对传统艺术与新媒体艺术进行比较研究。一方面是为了区分出新旧艺术形态的诸多特征差异,但更重要的是为了见出技术(载体)的演变对艺术发展的推进和艺术形态嬗变的影响。

(3)以艺术的数字化载体为同一性,对不同体裁的新媒体艺术进行比较研究。例如,可以对网络文学、动漫艺术、电子音乐、数字电影的造型机制与审美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也可以对同属网络文学的不同体裁(如接龙小说、超文本小说、多媒体诗歌等)进行超文本修辞学的比较分析。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对新媒体艺术进行多层级的微观分类,另一方面更是为了揭示出新媒体艺术语汇的结构与功能。

3.互动的方法

新媒体艺术研究中的互动方法,主要是针对文艺研究中简单套用、自我封闭的不良倾向,强调新媒体艺术实践中“创作—欣赏—批评—研究”之间的互动关系。具体来说,有三层含义:

第一,新媒体艺术研究中的互动方法强调创作与欣赏实践对于批评与研究的基础制约作用,强调新媒体艺术自身的发展性、创新性,反对简单套用传统艺术理论和文化批评理论来处理新媒体艺术研究中的问题。正像新媒体艺术是从传统艺术中借鉴发展而来的一样,新媒体艺术研究也不是与传统艺术理论和其他学科理论完全绝缘的,新媒体艺术研究极为重视对包括传统艺术理论在内的各种理论资源的借鉴与整合。但借鉴不等于套用,整合是为了创新。我们的理论研究在指出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关联性的同时,更应该深刻地揭示二者的差异性以及造成这关联与差异的深层原因,揭示新艺术形态的本质和特征、审美结构与功能。为此,就必须面对新的艺术现象,尊重新的艺术实践,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去发现新的艺术规律,让新媒体艺术的实践成为新媒体艺术理论研究的基础和第一推动力。

第二,新媒体艺术研究中的互动方法强调批评对于创作的积极影响,大力提倡基于创作与欣赏实践并有科学理论指导的批评,重视批评对于理论研究的探索与积累作用。目前,与新媒体艺术创作实践如火如荼的快速发展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新媒体艺术批评的冷清与幼稚,其原因部分是由于批评界对于新媒体艺术的快速兴起准备不足,包括艺术感受素质的准备和理论判断素质的准备均明显不足,部分是由于艺术批评与当前文艺实践的隔膜状态。批评是任何艺术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新媒体艺术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有见地、负责任的新媒体艺术批评。批评是新媒体艺术实践中“创作—欣赏—批评—研究”之间的互动关系中至关重要的中间一环,它不仅能促进新媒体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健康发展,而且还能为新媒体艺术理论的建构探索方向,积累资源。

第三,新媒体艺术研究中的互动方法肯定理论对于批评的直接指导作用和对创作、欣赏的间接影响作用,尤其强调新媒体艺术研究在当前的艺术转型期的理论指导意义。常常听到人们质疑文艺理论的作用与价值,尤其常常听到搞创作的人说文艺理论(包括新媒体艺术理论)无用,或者根本就是胡说,理由就是“我从来不读理论文章,而搞理论的人也创作不出作品”。新媒体艺术理论是建立在包括新媒体艺术创作、欣赏、批评在内的新媒体艺术社会过程的基础之上的,它要概括这个过程中所有要素与现象,同时也揭示所有要素自身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律。新媒体艺术理论又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必然要参与到这个过程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去,给予各要素相应的反作用。其中,新媒体艺术理论对新媒体艺术批评的影响是最直接、最主要的;新媒体艺术理论对新媒体艺术欣赏和新媒体艺术创作也有影响,但主要是通过新媒体艺术批评间接地实现的。

注释:

①笔者2006年8月22日用“百度”搜索引擎查寻“新媒体艺术研究”,得到了12100条信息,在“Google”上进行“新媒体艺术研究”搜索,查到了446万条相关信息,可见内容的丰富。

【参考文献】

[1]文武.上海与西递的即时沟通——“上海双年展”上的数码艺术[J].美术观察,2003,(1):10.[2]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Z].北京:中华书局,1999.1877.[3]许鹏.文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第二篇:新媒体艺术系主任3

新媒体艺术系主任(院长)论坛21日演讲

内容

来源:火星时代 编辑:风信子 发布时间:2007-09-22

韦尔奇

演讲题目:《创造性思维的教学》(Creative Thinking in classes)

演讲者简介: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美术学院设计系主任,视觉交流设计领域专业设计家,对于印刷艺术有独特的见解,米纳尔布莱斯设计公司的专业顾问。他的研究领域包括通过网上的问卷调查和生产图,为中小型红酒厂家提供酒瓶标签的设计,同时他致力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过去五年内开创和教授了“创造性思维”课程.演讲概要: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美术学院设计系主任唐纳德.韦尔奇(Donald Welch)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创造性思维的教学》(Creative Thinking in classes)的演讲。声情并茂的演说,引经据典的阐释,无疑使他成为全场最瞩目的焦点。

其演讲重点有如下三点:

1:创造性思维需要不断的练习才能到达一个相当的高度,虽然练习的过程是充满艰辛的,但收获是日积月累的。理论和实践是两件不同的事情,创造性思维需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方可事半功倍、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让人满意的成绩。

2:展示了一些学生的作品借以强调说明接受新事物的重要性,并且详细的从教师、教学具体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来展示昆士兰美术学院设计系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3:随意性是创造性成分中举足轻重的构成要素,也是非常有利的因素,要想真正的做到富有创造性,必须要放弃既定程序,不受惯性思维的束缚,随意化和知觉化步骤更有利于创意。具体演讲内容;

唐纳德•韦尔奇:

非常荣幸能够被邀请到这儿来给大家做演讲,也非常感谢大家的热情。我今天要讲的是创造性思维教学,一会儿在讲的过程当中,我希望大家也可以参与到这个过程当中来,其实创造性思维教学方法应该是非常有意思的。其实创造性思维是需要的不断练习的,就像我们骑自行车一样。它的过程可能是非常痛苦、艰难的,但是在一次次尝试之后,突然之间你在没有意识情况之下,学会骑自行车了。当然学怎么骑自行车之前,我们会学很多理论,但真

正要学会,还得自己亲自尝试。

大家可能都记得自己第一次尝试学自行车的时候,肯定是摔倒了。所以理论是一回事,实践又是另外一回事,就像是学习自行车一样,我们是要在实践中学习的。我在教这门课的时候,是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我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会以后学以致用,把这些方式融入他们的生活当中,并且经常运用到他们实践当中去。但是我们要知道创造性思维没有一个简单划一的方法,你只能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方法,因为可能对别人管用的方法对你是无效的。我们这个课程主要的作业就是创造性作品。为什么要做这些作业呢?因为我们相信创造力必须通过一些实践具体的做法习得,包括电影,2D、3D的设计、绘画、舞蹈等等。接下来我会给大家看一些学生作品的演示。如果你要想做一个有创造力的人的话,你一定要学会欣赏我现在这个样子,并且学会放松你自己。在我们整个教学活动当中,整个班级同学常常会做很多的活动,有时候可能看起来傻傻的,这样来帮助他们激发新的思想,以及使他们的思维更加开阔。我们会有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的形式,包括角色扮演,文字游戏、绘画等等,所以我们重点是在做。非常重要的就是对我们的思维起到不同的启发作用,学会用不同的方式里

思考。

线性思维(左脑思维)是非常狭隘和枯燥的,要实现创造性思维,我们必须用一种全然不同的方法达到这个目的,那就是随意性,随意性就是创造性成分中一种非常有利的元素。承认这个随意的力量就意味着我们要放弃既定程序,放弃这种线性思维。我认为随意化和直觉化的步骤更有利于产生创意,我也会花很多时间和我的学生一起探讨如何把这种随意性引入到创新思维的方法里。大家可以看到这句话:在港口中的船是安全的,但我们把船造出来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船安全的停留在港里。所有一切在于船下水之后是否能够正常的行驶。

这就是一个摄影系的学生为他的Creative打造的作业。他拿了一本街道地名册,从头到尾读了一遍,把册子里出现的地名按照名词、形容词分成不同的类别,然后他从中随意挑选出一些地名,按照不同的词性挑出来,组成一个句子,然后他再返回去把这些句子里的词代表的地点给找出来。根据这些地名找到具体的地方之后,他在那个地方拍一张照片,然后再用这些照片反过来组一个照片的句子。这就是我们可以看到他最后做出来的一个成品。这个句子大家可以看到,他最后挑出来的可能有点荒诞的句子,大家有兴趣可以回去仔细查一查,字面上翻过来就是:林荫大道男孩小小绿色的尔鹋,猎取疯狂的雇主的长了羊毛屁股的猎豹。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句子里的词的出处,每个词都有真实的出处。这就是他通过这

一系列的创意之后做出来的视觉句子。

下面就是学生写的对自己作品的一些感想,这个活动反映出来随意性,其实就像一次不知道结果的旅程,只有你自己知道它的过程,每一次做不同变化的结果和发现都是你自己的。根据这个课程学生也会被要求做不同的小组演示,冒险精神对于这个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准

则。

下面又是一个我们学生作业的例子,一开始会给出学生一些图片,上面画了小鸭子,还有花,它的轮廓已经被标出来了,这个过程不需要太多动脑,任务就是让学生把这些图画给填上颜色,而这些颜色已经用它们的小写字母在图片上标出来了,你们要做的只是把它们填出来。这就是学生当时正在给鸭子和花上色。这是开始一阶段涂出来图片的效果。

进一步的学生们则被要求做一些更多样化、更具有挑战性的一些活动,这一部分的目的就是让同学们开阔思维,大胆的表达。这里跟刚才这个步骤一样,也是给每个人这个词,鸭子和花,但是这次可以用不同的材料,依照你对这两个词不同的理解,来表达你最后的成品,你可以用3维一些材料,包括黏土,空间管的条,还有一些彩纸来实现自己的作品。这次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作品的结果都非常的不一样。而同样这两次对比来看,都是给出了花和鸭

子这两个词,但是结果是大相径庭。

这一次的课堂实践实际上是非常成功的,也是非常系统、有组织的小组作业,不仅仅学生们被教到怎么样运用这些创造性思维,实际上他们还亲自动手做了,并且成功的达到了目的。还有一个就是非具体的一种描述方式,这一次班上的学生被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一个小组会随机发给他们一个卡片,把每个卡片上写着一个词或者词组,他们会被要求通过查字典也好,通过查辞海也好,来尽可能的找出和这些卡片上的词有联系的东西。因为单个的词和词组表达的意思非常的简洁,只是一些最基本的要素,这样就可以让你有机会去广阔的探索一下这个词或者词组代表的意思,尽可能的找出语句相联系的言外之意,或者跟它有联系的一些词,这样可能会产生许多不可思议或者非常大胆的可能性。

很多情况下,我们往往让学生做的就是给他们一个问题,让他们针对这个问题寻找解决方法,而这一次先不给他们这个问题,先让他们寻找解决方法,这样他们的思维就会开阔很多,受到的限制也会少的多。当他们做完卡片一面上词的联想活动之后,他们被要求把这个卡片翻过来,在另一面写了产品或者服务的名字,他们这一次必须对这些产品或者服务做一个发展或者促销的计划。现在我们可以知道,其实这一个技能是可以被利用到实际工作环境当中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你要把产品不同的要求,浓缩到一个单个的字典或者词组当中,这几乎都是可以达到的。这这样方面有很好的例子,就是英国一个品牌大师Wells,他有一次被欧洲空客公司邀请给L380客机做一个清晰的定义,和波音公司747比,L380显得更加经济、更加安全,也更加的宽敞,而且更加环保。这个大师花了六个月的时间和企业的决策者还有政治家,以及普通工人来谈一些问题,然后找到了最后的答案,他给出的标语就是干掉波音。我们可以简单明确清晰的定义出这个产品到底要想表达的意思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我们看到创意性思维很容易受到一些东西的干扰,比如说我们常常会碰到情感,以及文化上的障碍。情绪性的障碍包括害怕出错、害怕失败、害怕冒险,或者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文化性的障碍:忌讳文化上的禁忌,幻想以及思考都是浪费时间的,甚至是懒惰,甚至是疯狂的。还有顽皮只是儿童的事情,解决问题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容不得半点搞笑的,好的概念就是这样一些东西,理智、逻辑、数字、效用、实用性,而感觉、直觉和享乐都是坏的。创造性就意味着保险。

下面又是一个学生作业,在他的学生作业之中完成了一次不可能完成的转变。他这次想做的是创造没有产品的品牌,他想尝试看看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性,来创造一种牌子,而这种牌子是没有具体产品的,他把这种牌子叫needy,很多消费并不是因为实际的需要,只是因为品牌的原因。他就决定用一种可以收集的卡片来推销他这种牌子,虽然这个品牌是没有产品的,但是收集卡片本身就成了这个牌子的产品。这就是他做出来的needy的牌子,卡片上还有表达不同思想的标语。这个卡片上总是在刺激你这种需求的欲望,但是也没具体说需要什么,他可能通过这一系列作品,完全体现出来一种消费文化下的心态。这是各种各样的,每个上面表达的内容都不同。

这一部分要讲到解决问题,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这样一个概念,如何清晰的把一个问题定义出来,往往比它的解决方法更重要,也是一个更有创意性的活动。找问题不仅仅是要找之前没有被定义的问题,也包括重新定义已经出现的问题。你对问题的定义会影响着你对问题的解决,而你会发现改变对问题的定义的时候,也许这个问题解决起来的难易度也会发生改

变。

下面我们说到怎么重新定义一个问题?不是口头说这件事情,而是通过视觉的方式,或者不是把这个问题用另外问题形式提出来,而是换成一种比喻。通过这样做,我们得到的就不仅仅是一个非常平庸的结果,而会产生非常有创造性的结果。因为通过语言的运用,可以用不同方式看待事物、思考事物以及感觉事物。比如说可以表达自己冷的时候,还可以说我简直要被冻上了,或者我就是一块冰块。比如说我表达我很热这个概念的时候,不仅仅是热,都浑身沸腾了,或者简直都要熔化了,这是一种比喻的方法。

下面是一些关键的要素,第一随意性,放松,活在你当下的思维里,第二一定要有趣味性,要有幽默感,因为严肃一定会扼杀创造性。这是脑子里酝酿思维的过程,会给一段时间使自己的想法更加的成熟。还有直觉,你可能不需要有过多的知识,想法就会蹦到你的脑子里。什么都不做和只做一些事情都是需要很大的冒险的。如果你发现对一个问题总是找不到正确解决方法的时候,其实问题就出在你只是想着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而事实上你要主动

寻找一种解决方法。

下面是非常实用的建议,要有自发性,要有相信自己的潜意识,给你的逻辑思维休息一下,解决问题之前要对这个问题有充分的了解,因为创意性的结果往往依赖于你丰富的知识,当然为了表达你的这种创意性思维,学习一些基本的必要的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不是单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从寻找解决方法的主动性出发。碰到问题的时候不要死缠在这个问题上放不开,让思维绕开既定的线路,可能在其他新的地方寻找到意想不到的答案。就像我刚刚一开始说的,现在该你们来练一练的时候了。谢谢!

第三篇:新媒体运营内容总结

PS基础

注:{widows系统的ctrl键与苹果系统的win键(四个小方格键)相同}

新建文件画布:苹果系统:ctrl+N,windows系统:ctrl+N.分辨率(颜色模式):打印:300 cmyk颜色,电子:72rgb颜色模式。

微信作图:900x500像素

高宽度之后 单位选像素。

新建图层(屏幕右下角):每做一步图新建图层。

画正图正方。快捷键为:shift 填充颜色。快捷键为:alt+delete 取消。快捷键为:ctrl+d 羽化。快捷键为:shift+f6 后退。快捷键为:ctrl+alt+z 复制。快捷键为:ctrl+j 连选图层。快捷键为:shift 跳选图层。快捷键为:ctrl(点图+alt可移动图片)

保存。快捷键为:ctrl+shift+s(jpeg格式)

调节大小。快捷键为:ctrl+t(按shift拉角)

反选。快捷键为:ctrl+shift+i 调色相。快捷键为:ctrl+u 调整画笔大小:保证输入法在英文用中括号[]。

选图像大小,选字体。快捷键为:ctrl+T 路径,选区。快捷键为:ctrl+enter 隐藏标线。快捷键为:ctrl+H 取色。快捷键为:Alt 换前景,背景色。快捷键为:X 制作名片高宽为:94x58mm,分辨率为300,颜色格式为:CMYK.微信文件:官方字体,微软雅黑,16号字体,不用斜体。

钢笔工具的使用:

回删点。快捷键为:Alt 移线。快捷键为:ctrl

快速载入选区方法:在右侧工具栏点文字功能后ctrl+文字ctrl反选delete 动画:左下角时间轴。图片+背景

存储为web格式快捷键为:ctrl+alt+shift+s。

偷懒的最佳网站:创客贴。最佳素材网站:花瓣。

最佳挣钱网站:红动中国。

17号-18号学习内容

一.17号学习内容:

1.企业大咖:

(1).新媒体运营的技巧:平台思维、资源运作、把读者当作顾客、打造多个媒体传播渠道、重视人脉关系链的传播。

(2).新媒体的本质:人人都可以是生产者,人人也都是传播者。

(3).怎么才能做好公众号。(4).做公众号的一些小套路。

(5).推广的方式有两种:形式推广、内容推广。一定不要公众号互推。

(6).涨粉:商业机密,不可透漏。

(7).做一xx公众号前,要了解xx在当前行业的基本动态。

2.智哥:

(1).新媒体岗位的三个职责:文案编写和美工设计、渠道运用与seo、策划与运营。

(2).发送企业邮件时,注意的格式及基本点。

(3).个人简历的制作,每个人简历存在的问题及其要修改的地方。

(4).常见的信息资源渠道。

(5)新媒体与自媒体的区别。

二.18号学习内容:

1.企业大咖:

(1).做公众号的小技巧。

(2).产品、渠道、品牌之间的关系。

(3).营销和产品的职责分析。

(4).业绩指标所需求的数据。

(5).在市场中新老客户信息收集以及不同的营销方法。

(6).公众号的选题、资料、标题以及成文的过程。

2.智哥:各学习小组每天进行分工讨论,每天每人做总结,由组长汇总。

学习内容

一、用户画像

1、用户画像定义:产品设计过程中抛开个人爱好,将焦点关注在目标用户的动机和行为上进行产品设计。

2、用户画像的特点:1.要建立在真实的数据之上2.考虑用户画像的优先级,建议不超过3个用户画像,容易起冲突3.用户画像是处于不断修正中。

二、标题

3、标题:13字法则。

4、标题类型:1.对用户有价值的东西2.用数字及大数据的东西3.给人一种期待的东西4.提供热点实时新闻5.带有恐吓标题的6.如何党(如何……如何……)7.领袖权威人士说的话8.疑问型9.揭秘型10.反差对比型11.挑衅型。

6、素材:1.选区素材和平台定位不符合2.太敏感的资料不要发。

7、公众号后台出现的错误:1.群发的时候选错文章2.没有来得级保存文章就发送了3.自动回复出现错误。

※注※

你写完文案后,怎么检验你的文案有无互联网思维?你可以问自己以下8个问题:

1、这条文案有没有直击用户痛点?

2、直击了几个痛点?(如果说出了太多痛点,那就等于没有痛点。这就好比:当一个人太多缺点了,那还不如破罐子破摔。)

3、痛点的表述直白、简单吗?(用户扫过文案后,就能“对号入座”。别藏着掖着,或试图“优美化”表述。)

4、解决痛点的办法是产品的最大优势或差异化吗?(你的产品能让该痛点迎刃而解)很多情况下,一个产品可以解决数个痛点,那也不要贪心,一条文案写一个痛点。

5、人们看了这条文案后,会立即采取你希望他们做出的行动吗?(最直接的就是“购买”)如果不能,那么,是不是写得还不够犀利?

6、如果人们有冲动采取行动,他们能最快地完成购买流程吗?(你要考虑:把“如何购买”写在不要用户费力找的地方。)

7、人们看了这条文案后,心中会燃起一种怎样的情绪?即:情绪共鸣。情绪不一定都是“憧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可以是内疚、惭愧(比如:很久没有孝敬父母了,自己陪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了)等。文案要想想:该情绪有没有高度感染力?

8、人们看了这条方案后,有分享给他们朋友的理由?理由通常有:这东西真便宜,要让更多人得到这个实惠;这个真有趣,要让更多人也乐一乐。

(一)、如何诊断与矫正定位不准的公众号:

一. 忘问题,先从数据入手

先从数据入手订阅号粉丝很多;阅读率却不高;订阅号粉丝不少转发类,常有微信运营者遇见这些问题,打开账号数据统计后台,要想看到微信订阅号的问题所在一个有经验的微信数据进行分析。

1.对于资讯长的文章,位置稍微后放

2.增加常识类的文章

3.增加与产品相关的内容

二. 闻反馈,多听各方面的声音 不单单时朋友圈里的好友的反馈,要多听听账号粉丝的反馈。

三. 问需求,得有依据

运营者几回闭门造车,多问一些经营好的人,多像自己的粉丝做内容问卷调查。

四. 切要害

首先要注意,微信公众号的功能升级。

一个公众号的整体定位才是要害。

微信公众号发展到现在,作为运营者要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你的账号有没有给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东西。用户为什么选择你。

(二)文案

1.说人话,场景化

2.排版字号14-16,间隔度1.5-1.75,背景色 #b2b2b2 3.便捷网站:i排版 135编辑器 小蚂蚁编辑器 秀米

一、电商分为:1.纯电商(京东,天猫)2.微信商城(社交平台:微盟、有赞)

二、微盟中微信商城搭建:商品、装扮、活动及页面

三、H5的制作过程。

四、问卷调查的快捷网站:腾讯问卷、问卷星

学习内容

线下:1.活动背景2.活动目标3.活动主题4.活动诱导5.活动内容6.活动预期、预算7.风险控制8.活动总结

线下(1-8):创意案:思路,电子执行案:具体的实行

活动目标:活跃度、促进粉丝活跃度、品牌宣传、吸粉、发布新产品

活动诱导:情感诱惑、奖品诱惑(大奖刺激,小奖不断)

活动预算:快递费

奖品:可视化进度

意义:提高公信力,提高用户参与度

活动平台:1.自有平台(微博、微信)2.大众平台(贴吧、社区)

自由平台特点:可控性强、形式多样、流量带入、需要推广、资源有限

大众平台特点:资源广泛、有流量、规则受限

形式:红包、活动、限购、秒杀

推广方式:1.站外:贴吧、大v推广、明星推广、软文(800-1000)2.站内:微信、微博、官网

27号学习内容总结

一.微信环境下的病毒式营销

定义:病毒式营销是通过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让用户主动对其进行传播实现“营销杠杆”的作用,逐步获得尽人皆知,尽人参与的成效。

特点:1.相对真实的环境 2.朋友圈功能的开发3.平台接口的开放。

二.微信病毒式营销方式

定义:微信病毒营销本质在于基于微信朋友圈这个相对真实、社交信任度相对较高的背景环境下,利用微信某些特定功能,辅助“病原体”在熟人之间进行更有效地传播,从而达到传播效益的最大化。

方式:转发福利式、游戏炫舞士、测试表达式、游戏福利式、互动分享式、投票福利式、活动积赞福利式、升级集赞福利。

三.事件营销

定义:通过喜闻乐见的新闻达到广告的效果

炒作的特点:适合的媒体

第四篇: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爱国主义是当代社会现实生活中的重大主题。因此,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一方面要在理论上深入研究,科学地揭示其中的全部含义;另一方面,又要在实践上不断探索,找到实现教育目的的正确途径。

爱国主义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有其历史的具体的内容。现实赋予了当代爱国主义教育以丰富的内涵。一是在热爱祖国的教育中,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帮助他们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曾经深刻影响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进程;我们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我们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摆脱了苦难,洗刷了耻辱,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通过国粹教育、国耻教育、国情教育、国策教育、国格教育,引导年轻一代更深刻更充分地认识和了解我们的祖国,从而强化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二是在热爱集体的教育中,要把爱国主义思想内化为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祖国是具体实在的。爱国主义首先应当体现在爱校爱厂爱店爱路爱军营爱家乡等具体的情感和行为上。因此,应当通过生动多样的热爱集体的教育,增强青少年的集体观念,他们正确处理小我与大我、小家与大家的关系,自觉地坚持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三是在热爱人民的教育中,要把爱国主义转化成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人民富裕幸福的理想。人民是国家的主体,社会主义国家由人民当家作主。因此,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对人民的情感和态度上。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总是对人民一往情深、忠心耿耿。把热心献给社会,把诚心献给朋友,把孝心献给父母,把爱心献给师长就是这种情感的体现。在当代中国,热爱人民就集中表现在为人民的富裕幸福和社会的文明进步而奋斗。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激发青少年的历史使命感,引导帮助他们树立为人民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和雄心壮志。四是在热爱本职岗位的教育中,要把爱国主义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努力工作、诚实劳动、无私奉献的自觉行动。爱祖国不能讲空话大话,而要体现在具体的学习和工作中。每个人学什么、干什么都是个人志愿与祖国需要的统一。立足本职岗位,扎扎实实地学好知识,练好本领,做好工作,这是爱国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检验爱国主义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我国思想战线上的一项基本国策,作为一个全员参与的宏大社会工程,在基本方法上要坚持以下三点:

第一,奏响主旋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就要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在广泛开展读爱国书籍,讲爱国故事,看爱国电影,唱爱国歌曲的同时,要认真落实挂国徽,升国旗的制度,通过严肃庄重的礼仪活动,升华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城乡建筑和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要注意体现中国风格和民族气派。还可以精心制作一些带国徽、国旗和中华民族特有标志的纪念品,提供给人们在交往活动中互相赠送,使爱国主义情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加深。

第二,重视主渠道。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有两种含义:一是全社会的主渠道是各级各类学校,因为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学校;二是学校的主渠道是课堂,因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如何发挥学校这个主渠道的作用,除了学校党团组织和全体教职工进行卓有成效的工作外,另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就是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精心指导、规划,并采取得力措施为学校创造必需的教育环境、教育设施和教育基地。一是要根据本地实际,研究制订出具有本地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和规划,其中要明确提出对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并定期检查督促;二是要下决心整顿文化市场和治安秩序,特别是学校的周边社会秩序,创造一个与爱国主义教育相协调的社会环境;三是建设好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地建设,学校要搞,但主要依靠地方党委和政府,依靠全社会的支持。建设起来的基地,要明确树立以社会效益为主,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服务的思想。

第三,依靠主导者。爱国主义教育的主导者是各级领导,广大教师和全体家长。各级党政领导既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设计师,又是具体活动的组织者,不仅要规划指导全社会的爱国主义教育,还要到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去做宣传教育工作;各级各类学校的全体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直接担负着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任务,是爱国主义教育工程的主要实施者;广大青少年的家长,是青少年涉世之初的第一个人生向导,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对青少年会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充分依靠这三支力量。主导者要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要研究教育对象,根据青少年的知行发展和身心成长的规律,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分阶段分层次精心设计,作好安排,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另一方面,要特别注意加强自身的建设,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古人说,身教重于言教。主导者的人格力量和示范作用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和爱国主义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广大教育工作者,全体青少年的家长应该以对祖国的现实和未来的高度责任感,以一切为了祖国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奉献精神,以努力工作、诚实劳动、艰苦奋斗、遵纪守法的优良作风,深刻地影响、感染和鼓舞广大的青少年奋发向上。只有这样,爱国主义教育才会在现实生活中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第五篇:研究内容和方法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集体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特点,评估过程中的相关信息支持,评估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的基本要素等。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1.3.1.1 数据搜集方法

(1)文献检索法。主要包括查阅国内外关于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研究的相关文献,通过广泛搜集、整理、分析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学习和运用前人已有的合理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从而为自己的论文写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2)二手资料收集。主要包括查阅历年来《浙江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二手资料,收集临安市历年财政支农支出等相关数据以及临安市财政支农的相关政策文件等。

(3)关键信息人访谈。主要包括对临安市相关涉农部门的关键信息人进行座谈和调查;对临安市财政局、临安市审计局、临安市农业办公室和农村经济工作管理站等相关涉农部门的相关领导和公务员等进行访谈和调查。

1.3.1.2 数据分析方法

(1)比较分析法。也称对比分析法,是按照特定的指标系将客观事物加以比较,以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评价。本文主要对临安市财政支农支出和财政支出总额、农业生产总值、农民人均收入等进行比较,从数量上展示和分析说明财政支农规模的现状。

(2)弹性系数法。弹性系数法是在对一个因素发展变化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弹性系数对另一个因素的发展变化做出预测的一种间接预测方法。本文主要使用弹性系数法对临安农业增加值(农业GDP)、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率与财政支农支出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下载论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特殊内容与方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特殊内容与方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研究内容目标方法

    研究目标 (一)通过建立高校学生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长效机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表明:中国的希望在青年。当今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对青年的成长带......

    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本文共分为6章,其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如下: 第1章:绪论。重点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文章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认为本研究有利于构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基本理论框......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

    我校是一所非常典型的无寄宿生的农村小学学校,学生大部分来源于周围农村的农民家庭,少部分来源于里兰矿务局职工家庭。由于大量学生父母外出务工,近几年来,我校留守儿童均在27%......

    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趋势

    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趋势。 十八大期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传播党意、汇聚民意的重要渠道。十八大话题成为新媒体的沸点,新媒体成为十八大的“红色阵地”。......

    新媒体应用现状研究

    学习与 研 究第 23 期 海航集团 2012年11月26日 新媒体应用现状研究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关于新媒体的论述频见报刊,而且以“什么是新媒体”,“新......

    校园新媒体路径研究

    校园新媒体路径研究 【摘 要】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有力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校园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对我国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眼中的新媒体艺术

    我眼中的新媒体艺术 如今, 互联网已经被公认为继电视、广播、纸质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 手机媒体也被冠以“第五媒体”的称号。这些不断涌现的“新媒体”不仅改变了大众......

    论国产电影的新媒体营销

    1何谓新媒体................................................4 1.1新媒体的定义...................................................4 1.2新媒体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