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化学性质作业设计

时间:2019-05-15 01:22: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酸的化学性质作业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酸的化学性质作业设计》。

第一篇:酸的化学性质作业设计

酸的化学性质作业设计

教材来源:普通初中《化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版 内容来源: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章

教学主题:酸的化学性质 适合对象:九年级二班学生 作业性质:课后作业

设 计 者:周可永/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张庄初级中学/***

一、作业目标

(1)通过本次作业让学生知道酸和碱溶液与指示剂反应,能用指示剂来区分常见的酸和碱。(2)进一步熟悉常见的酸——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增强对浓硫酸腐蚀性的认识。(3)掌握酸的化学性质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二、作业设计

1.普通食醋中含3%~5%的醋酸,下列属于醋酸化学性质的是()A.常温下为无色液体 B.能溶于水 C.易挥发 D.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酸洗去铁锈 B 浓盐酸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C 酸使指示剂变色 D 实验室制取CO2

3.通常情况下下列适宜用稀盐酸区别的一组是()A Na2CO3和K2CO3 B 铜和银 C 酒精和醋酸 D 氧化铜和二氧化锰

4.将一枚生锈的铁钉放入适量的稀硫酸中,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__________ 一段时间后,铁钉表面有_________________冒出,写出上述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业制取硫酸铜的过程。将铜放入到盛有稀硫酸烧杯中,此时是否有气泡冒出_____(填是或否),向烧杯中的铜通入氧气,并且不断加热,看见溶液由无色变成_________,写出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6·湖北黄冈)构建模型和构建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李华同学利用左手构建酸的性质知识网络,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则结果会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图中①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个符合图中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性质④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5)图中⑤的性质在工业上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填用途)。课外拓展:

1.天平左右俩边各放有等质量等浓度的足量稀硫酸,在左右俩边各放入等质量同形状的金属,天平始终偏向左边,则左右两边金属可能的是()A Fe Zn B Mg Fe C Zn Mg D Al Mg 2.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

(1)增大压强,HCI由气态变为液态,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变化过程中改变的是。(2)在盐酸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

①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②右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③下列金属中能与盐酸发生类似反应的是

(填选项)。A.Cu B.Mg C.Al D.Ag

三、评价标准

1.实行双轨评价。以往的作业评价,只有那些书写认真、答案正确的,才能得到优等。这样做,不能够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行等级和符号的双轨评价,既评价学生作业的正确与否,还关注学生作业的书写是否认真、簿面是否整洁。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第来评价学生的作业质量,用学生普遍都喜欢的五角星来评价学生作业的态度。这样一来,即使一些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同学,他也能在作业本上看到五角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行双轨评价同样也激励好的同学既要保证作业的质量,还要注意书写的漂亮和整洁。实行双轨评价也很好地体现了分层教育的指导思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而促进各类学生的充分发展。

2.提倡学生互评。学生互评的过程也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比如让同桌相互批改生词的抄写,在认真的校对中,巩固了这些词语的书写。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发现别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比如说在数学互评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同一道题目的不同的解题方法,拓宽了自己的思路。在作文的互评过程中,学生能够从别人的作文中发现好词好句,丰富了自己的语言材料。通过学生的互评也可以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

3.尝试评语式评价。教师在作业批改的过程中适当的评语能给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教师在评价中更应该注重激励性语言的使用。如“你的字写得真漂亮,但如果没有错别字就更好了。”“你的正确率很高,老师相信你的书写也会越来越好。”“老师很高兴看到你的进步,继续努力。”当学生看到这些评语的时候,他也感受到了老师的殷殷希望,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4.引导家长参与评价。家长参与评价,能够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关心孩子的学习。当然教师在其中要引导家长进行正确的评价。家长在评价的时候更应关注孩子作业的态度和习惯。比如说,孩子回家以后是否及时做作业?孩子是否能独立完成作业?

四、评价、反馈的形式及合理性分析

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大小各不相同,个性千差万别,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化学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甚至得不到发展。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性。发展性教育理论也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为此,作业应针对学生的差异,分层布置,以便适应各种类型学生发展的需要。这些题目的设计坡度明显,有易有难、层层递进,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空间,能力强的学生可选择难的题来做,能力弱的学生可以做简单的题。这些题目从要求上讲的是体现了“分层次”、“有坡度”,从设计上看又符合学生由“观察”到“吸收”至“表达”的认识过程,这样不同的作业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相同的学习中都有相应的收获和提高。而学生又具有好强的心理,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摘到果子吃,品尝到各自成功的喜悦。

五、学生作业情况分析

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完成所有题目,但部分孩子在预习作业中忽视了“贯通”的重要性,特别是第六题学生的知识体系还没有建立,对知识网络理解不到位,有一定的难度。通过练习学生对本节又有了新的见解,学生对方程式书写不够规范。

六、改进措施

1.加强对学生知识网络的构建,增强知识联系社会联系生活增强学生环保意识。2.引导学生正确书写方程式。3.做到低起点高要求。

4.增加学生课外实验的机会,让学生可以从生活中进行实验尝试。

第二篇:《酸的化学性质》的教学设计

揭开VC泡腾片的面纱

对于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以前我都是夯实基础知识,注重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而没有注重复习情景的创设,使得复习课在于学生的心目中是最无聊的课,就是记忆、理解、巩固、练习。在这次研修的学习中,再加上4月份有幸观摩了山东省首届初中化学实验优质课比赛,我有了一点启示,现将《酸的化学性质》的复习课设计思路与大家分享。

1、上课之初,展示现在人们经常使用并常见的VC泡腾片,并让吃过的同学说一下对它的认识。

2、让同学们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及对学过的酸猜猜它可能有哪些化学性质。

3、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猜测进行大胆的实验设计,老师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实验器材,让学生们大胆进行实验。

4、根据实验现象与我们所进行的盐酸、硫酸的现象进行对比,归纳,巩固,练习,进而自己系统归纳总结出酸的化学性质。

可能这样的复习课更有利于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能上出新意,上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学习干劲,让学生有全新的感觉。

第三篇:常见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常见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学习了酸碱指示剂、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和浓硫酸的腐蚀性等内容,本堂课主要是学习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从而总结出酸的化学性质。《盐酸的化学性质》是在学生对一类物质化学性质的概括,而且是学生第一次概括一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它对学生今后学习“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培养学生从诸事物的个性中概括出共性并达到认识事物的能力,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综合以上分析,《酸的化学性质》在教材中所处地位是非常特殊和重要的。

二、《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1、知道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根据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重点、难点的确定

(1)重点的确定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酸的化学性质即酸与指示剂作用、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是本堂课的学习重点。

(2)难点的确定

用微观粒子解释酸的化学性质的本质原因。

四、课型:新授课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以及在教材中的特殊地位,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酸的涵义。

2.了解酸的化学性质(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3.使学生逐步懂得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规律的过程(即从现象到本质)。

4.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协作能力。

5.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比较、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情感与态度:

1.实事求是的科学的科学态度。

2.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3.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六、教法学法设计

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对教法和学法作如下设计:

1、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注重过程”的原则,在教学中采用问题和探究实验为教学情境,配以讲授、讨论、归纳、对比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提问、思考、议论(讨论)、讲解、练习、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释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释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问题情景,引入课题

幻灯片:“教师在整理实验室的药品时发现有两瓶无色液体的标签模糊不清,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是蒸馏水和稀盐酸溶液,你能帮助老师通过实验的方法确定它们的身份吗?”

[点评]:水是很生活化的物质,酸的性质在前一节课介绍过,问题的情景学生很熟悉,学生的探究欲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小组成员之间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情境创设扮演好设疑引疑的角色,要深入研究教材的内容和特点,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2.组织、引导、指导、促进学生利用桌面上的药品和仪器完成探究方案的设计

药品:紫色石蕊试液、锌、铁、镁等金属、大理石、生锈的铁钉 [实录]:学生们鉴别酸溶液和蒸馏水方案很多,如:①可以用紫色石蕊试液(学生知道石蕊试液遇酸变红);②锌、铁、镁等金属(锌、铁、镁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泡);③可以用大理石(学生知道大理石中碳酸钙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④可以用生锈的铁钉(有学生进行了课前预习);还有学生想到用闻气味的方法„„

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鉴别方案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学生们相互交流各自的方案,并对各种

方案进行评议。得出可行的方案。

3.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分析归纳,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实录]:学生们根据讨论后提出方案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鉴别实验。教师对学生实验时的错误操作进行评点,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结论作评析。

老师:同学们通过实验都能鉴别出酸溶液和蒸馏水,通过这些实验同学们知道了酸都能跟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呢?

学生争相回答„„

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完成课本上活动与探究,并填写实验报告。(最后用幻灯片显示正确的答案)

①上面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共同之处?

②利用上面的反应可以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除锈时能否将铁制品长时间浸在酸中?为什么? [点评]:自主探究是在教师的引导与指导下围绕提出的问题,学生独立自主的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结论。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环境,可以彼此取长补短,高效率、高质量地获得探究结论。

4.联系整合,意义建构(小结巩固)

[实录]:根据上面的实验和讨论,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出盐酸、硫酸等酸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幻灯片显示)

酸的化学性质

1.酸跟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2.酸跟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氢气

3.酸跟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

4.酸与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

第四篇:稀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稀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白莲学校

黄秋霞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酸的化学性质。

(2)培养学生固体取用、液体取用等基本的实验技能。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比较、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与探究掌握酸的化学性质。(2)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能透过表面现象挖掘事物具有共性的本质原因。

(2)强化实验及生活中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探究活动掌握酸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问题驱动。

四、实验仪器

稀盐酸、稀硫酸、生锈的铁钉、硝酸银溶液、、镁条、锌粒、铝片、铁丝、试管、镊子、药匙、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常遇到一些头疼的问题,例如如何除掉水壶中的水垢? 【学生】积极思考,回忆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教师】同学们回到非常好,这个问题的确是利用酸就可以解决,前两节课,我们已经对酸有了一些认识,酸能使得紫色石蕊变红,那么酸还有哪些化学性质,我们一起来学习8.2第二课时,稀酸的化学性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29页。

(二)学习新课

【教师】在学习氢气的那一节课里,我们学习了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法,同学们能说出其中的方法,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学生】积极思考,回忆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教师】那么除了锌可以与稀硫酸反应外,我们的其他的金属能不能像锌那样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一起来认识酸的化学性质,请同学打开课本230页,实验8-7。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镁条和稀盐酸反应实验。

【学生实验】请同学上来做铝、铁、锌与稀盐酸的实验 【学生】说出实验现象和反应方程式。

与稀盐酸反应

与稀硫酸反应

Mg + 2HCl = MgCl2 +H

2Mg + H2SO4 = MgSO4 +H2↑ 锌

Zn + 2HCl = ZnCl2 +H2↑

Zn + H2SO4 = ZnSO4 +H2↑ 铁

Fe + 2HCl = FeCl2 +H2↑

Fe + H2SO4 = FeSO4 +H2↑ 铝

2Al+ 6HCl = 2AlCl3 + 3H2↑

2Al + 3H2SO4 = Al2(SO4)3 +3H2↑ 【问题】这些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上面反应的生成物都有什么特点?

分析:都有氢气;另一生成物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离子型化合物。【教师】在化学里我们把像MgSO4、FeCl2、AlCl3、NH4Cl这样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结论,并补充相关知识。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越快。

2、酸主要是稀盐酸及稀硫酸(不能用HNO3和浓H2SO4)。【提问】提问:我这里有一枚生锈的铁钉,你们能想出什么办法除掉上面的铁锈? 【学生】积极思考,回忆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学生实验】请学生上来做实验

将一根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里,一会儿取出,观察现象。

现象

化学方程式

铁锈消失,无色溶液变成黄色

Fe2O3 + 6HCl = 2FeCl3 +3H2O 【问题】利用上面的反应除去金属表面的锈,除锈时能否长时间将金属制品浸在酸中?为什么?

分析:不能;因为在除去锈之后,酸会与金属继续反应,造成对金属的腐蚀。【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结论。

【问题】请同学们回忆,酸如盐酸、硫酸等,除上述反应外,还能和什么物质反应?

【学生】积极思考,回忆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教师】盐酸和硝酸银的反应

【演示实验】盐酸和硝酸银的反应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得出实验结论。【小结】通过上述的探究,总结酸的化学性质。

1、和指示剂作用:酸溶液使紫色石蕊变红,使无色酚酞不变色

2、和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和盐

3、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和盐

4、和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三)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有关酸的化学性质的练习。

六、板书设计

一、酸的化学性质

1、酸+较活泼金属=氢气+盐

2、酸+金属氧化物=氢水+盐

3、酸+盐=新盐+新酸

七、作业布置

第五篇:初三《酸的化学性质》说课稿

初三《酸的化学性质》说课稿

一、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我校初三年级的学生,我校为省级示范性中学;三个班学生总体情况较好,思维活跃,班级纪律好,操作能力、协作能力较强,且集体荣誉感强,他们充满热情和激情,对自己喜欢的事、积极性高。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有以下一些知识:

1、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2、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

3、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色。

4、酸碱指示剂

5、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

这些都是与酸有关的内容,因此对酸有了一定的认识,只是对酸的化学性质本质还不是很清楚,可以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形成疑问:为什么酸的性质具有相似性?而本节课要就是由现象→本质,归纳出酸的性质。

二、教材分析

(一)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九年级下册

(二)教材所处地位:

本节课内容处于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学习了酸碱指示剂、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和浓硫酸的腐蚀性等内容,本堂课主要是学习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从而总结出酸的化学性质。在酸的化学性质中,酸与指示剂作用――应用性知识

酸与活泼金属反应――复习性知识

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新知识

而酸与碱反应(中和反应)放在本单元课题2学习,与盐的反应放在第十一单元,但是已经弱化。

《酸的化学性质》是在学生对一类物质化学性质的概括,而且是学生第一次概括一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它对学生今后学习“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培养学生从诸事物的个性中概括出共性并达到认识事物的能力,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综合以上分析,《酸的化学性质》在教材中所处地位是非常特殊和重要的。

(三)《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1、知道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四)重点、难点的确定

(1)重点的确定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酸的化学性质即酸与指示剂作用、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是本堂课的学习重点。

(2)难点的确定

用微观粒子解释酸的化学性质的本质原因。

(五)课型:新授课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以及在教材中的特殊地位,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六)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酸的涵义。

2、了解酸的化学性质(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3、使学生逐步懂得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规律的过程(即从现象到本质)。

4、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协作能力。

5、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比较、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情感与态度:

1、实事求是的科学的科学态度。

2、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3、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三、教法学法设计

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对教法和学法作如下设计:

1、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注重过程”的原则,在教学中采用问题和探究实验为教学情境,配以讲授、讨论、归纳、对比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提问、思考、议论(讨论)、讲解、练习、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释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释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过程,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才能如期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学过程是学生认知过程和情意活动的有机结合。结合本课的实际,对教学过程作如下的设计:

(一)教学模式

分组探究实验→回忆已学知识→归纳酸的化学性质→练习、家庭实验→酸的化学性质的本质→分析变化的本质

(二)流程设计:

教学流程

教法学法

教学说明

环节1

探究活动1:鉴别稀盐酸和NaCl溶液

探究活动2:稀醋酸、稀硝酸、硫酸钠与指示剂作用对比实验评价实验方案分组探究实验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掌握对比的学习方法;掌握酸使指示剂变色的情况及本质原因。

环节2

1、游戏

2、分析本质

3、实际应用金属拟人化学生表演学生判断、总结、分析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展示学生的才艺、张扬个性;掌握对比的学习方法;掌握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的性质。

环节3

探究活动1:教师演示(生锈铁钉和稀盐酸反应)

探究活动2:锈铁钉放在NaCl溶液、Na2SO4溶液、水中做对比实验。

探究活动3: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学生分析(用化学用语)对比实验(证明除锈的反应本质)分析原因深化知识,迁移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展示学生的才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掌握对比的学习方法;掌握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性质。

环节4

知识类:酸的三条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是由它的H+体现出来的。

①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遇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②酸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以前的金属反应,越靠前的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

③酸能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反应。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性质除锈。

方法类:类比迁移方法──盐酸、硫酸使石蕊溶液变红,则硝酸、醋酸、苹果汁、桔子汁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酸能除铁锈,也能除掉铜表面的氧化铜等。归纳推理方法实验对比鉴定方法──应用酸的化学性质鉴别稀盐酸和NaCl溶液等。

情感态度:在学习中只有科学的态度,才能保证形成科学的方法。学生总结教师完善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深化理解酸的化学性质

环节5

1、下列物质放入或通入水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Cu(OH)2B.NaOH C.CO2D.NaCl

2、下列金属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Fe>Al>Mg>Zn B.Mg>Al>Zn>Fe C.Mg>Fe>Al>Zn D.Zn>Fe>Mg>Al

3、小明同学在学习酸的性质时,他用大小、外形均相同的铝片分别和H+浓度相同的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他意外地发现:铝片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泡的速度。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反应现象的差异呢?小明从微观角度分析得出,H+浓度相同的盐酸、硫酸中,只是所含不同。

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

①Cl-能促进铝和酸的反应,SO42-对反应无影响;

②Cl-对反应无影响,SO42-能抑制铝和酸的反应;

③Cl-能促进铝和酸的反应,SO42-能抑制铝和酸的反应;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组别相同的铝片H+浓度相同的酸反应片刻后添加某种试剂(少量)添加试剂后的反应现象结论11g铝片5mL盐酸Na2SO4无明显变化和离子对反应无影响21g铝片5mL硫酸NaCl明显加快离子对反应有促进作用

针对上述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将表格中的空格补充完整;

(2)上述猜想是成立的;

(3)若将第2组实验中添加的试剂NaCl改为HCl气体,能否完成探究任务?请说明原因。

环节6

1、已知:2HCl+CaCO3=CaCl2+H2O+CO2↑、2HCl+Na2CO3=2NaCl+H2O+CO2↑请根据所给信息推理出合理的结论。

2、生锈的铁钉能否长时间浸泡在酸溶液中?为什么?

3、课外探究活动:寻找新的指示剂(玫瑰花汁、紫包菜汁分别与食盐水、食醋作用,记录变色情况)作业P58T5

板书设计

酸的化学性质

一、酸与指示剂作用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

二、酸与活泼金属作用Mg + 2HCl = MgCl2+ H2↑ Zn+ 2HCl=ZnCl2+H2↑ Fe+H2SO4=FeSO4+H2↑结论:酸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以前的金属反应,越靠前的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

三、酸与金属氧化物Fe2O3+ 6HCl = 2FeCl3+ 3H2O现象:铁锈溶解,溶液变为黄色Fe2O3+ 3H2SO4= Fe2(SO4)3+ 3H2O现象:铁锈溶解,溶液变为黄色CuO+H2SO4=CuSO4+H2O现象: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用途:酸能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反应。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性质除锈。

下载酸的化学性质作业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酸的化学性质作业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九年级化学《酸的化学性质》[说课教案]人教版

    《酸的化学性质》说课教案 王天伟 一、教材分析 (一)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九年级下册 (二)教材所处地位: 本节课内容处于第十单元《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在第一课......

    《酸的和甜的》作业设计(本站推荐)

    《酸的和甜的》作业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语文 》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版 内容来源:第一学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主题:第四单元“怎样看问题、想问题” 适合对象:二年......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 文登区教研中心 韩晓梅 【课标解读】: 课标对本节内容的具体要求: 认识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标分析:本节是课程标准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下的二级主题“......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青冈县永丰镇中学校 冯秀云 一、学习目标: 1、记住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用途。 2、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二、情景导入: (课......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物质的变化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并能说出区分两种变化的依据。了解物质的性质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能确定......

    氧气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氧气的化学性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描述氧气与木炭、铁、蜡烛反应的实验现象,会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理解氧化物和氧化反应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氧气性质......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理念 本课题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在教学中以学生已知的内容为基础,以实验探究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采取分类研究、对比分析的方法认识置换......

    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教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