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酸的化学性质》[说课教案]人教版

时间:2019-05-15 01:21: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年级化学《酸的化学性质》[说课教案]人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年级化学《酸的化学性质》[说课教案]人教版》。

第一篇:九年级化学《酸的化学性质》[说课教案]人教版

《酸的化学性质》说课教案 王天伟

一、教材分析

(一)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九年级下册

(二)教材所处地位:

本节课内容处于第十单元《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学习了酸碱指示剂、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和浓硫酸的腐蚀性等内容,本堂课主要是学习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从而总结出酸的化学性质。在酸的化学性质中,酸与指示剂作用——应用性知识 酸与活泼金属反应——复习性知识 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新知识

而酸与碱反应(中和反应)放在本单元课题2学习,与盐的反应放在第十一单元,但是已经弱化。

《酸的化学性质》是在学生对一类物质化学性质的概括,而且是学生第一次概括一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它对学生今后学习“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培养学生从诸事物的个性中概括出共性并达到认识事物的能力,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综合以上分析,《酸的化学性质》在教材中所处地位是非常特殊和重要的。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9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学习了一些零碎的酸的知识点,比如

1、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2、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

3、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色。

4、酸碱指示剂

5、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在能力上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动手、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在学习方法上尝试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自主获得和构建知识。

三、教学目标

《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1、知道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知识与能力: 了解酸的涵义。

了解酸的化学性质(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 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情感与态度:

实事求是的科学的科学态度。

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重点的确定: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酸的化学性质即酸与指示剂作用、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是本堂课的学习重点。难点的确定:

准确描述酸和金属及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的现象和方程式的书写。

四、教法学法设计

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对教法和学法作如下设计:

1、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注重过程”的原则,在教学中采用问题和探究实验为教学情境,配以讲授、讨论、归纳、对比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提问、思考、议论(讨论)、讲解、练习、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释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释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过程,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才能如期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学过程是学生认知过程和情意活动的有机结合。结合本课的实际,对教学过程作如下的设计: 流程设计: 教学流程

教法学法

设计意图

环节

创设情境:展示标签脱落的稀盐酸、蒸馏水、氯化钠溶液三种 提出问题:你能找出其中的酸吗?

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创设实际试验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做好进入新课的准备

环节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试验,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找出稀盐酸或稀硫酸

讲解法:试验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分组指导:指导各小组试验 学生:试验探究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掌握对比的学习方法;

掌握酸使指示剂变色的情况及本质原因。

环节

小组展示:学生分小组上台,在前台和旁边的黑板填写探究结果 归纳总结: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用类比的方法得出酸的两条化学性质

老师讲解,评价,引导学生归纳 学生应用对比,归纳

培养学生的描述和书写能力,能用简洁的文字描述现象,能准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 培养学生通过个性的类比的到一类物质性质的方法

环环节

创设情境:用铝和稀硫酸反应,提出问题,为什么铝和稀硫酸反应比锌和稀硫酸反应反而慢? 老师提示:铝的抗腐蚀性 学生思考,老师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讲解 学生联想,归纳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深化理解酸的化学性质

环环节

学生探究:用给定药品探究找出酸的第三种方法 归纳总结: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

教师分组指导

学生动手、观察、分析、记忆

此为新知识,有细节要引导学生观察,教师要提示让学生能观察到全面的实验现象

环环节

记忆PK赛:给出本节课重要的10个反应方程式要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记忆,到时间后上台书写

小组以比赛形式完成

记忆并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增强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突破难点

六、课堂检测: 见学案

七、预期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95%的同学知道酸的三条化学性质,有70%的同学能准确描述酸和金属,及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的现象和书写反应方程式有40%的同学能用酸的化学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设计:

第二篇:九年级化学讲课说课

初中九年级化学讲课、说课题目

题目

(一):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教材:科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第4节P56—P61

主讲内容:什么是元素;怎样表示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单质和化合物有何不同。

题目

(二):物质构成的表示式(第1课时)

教材:科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第4节P87—P91

主讲内容:怎样用式子表示物质的组成;怎样写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式;怎样读

化合物的化学式。

题目

(三):物质构成的表示式(第2课时)

教材:科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第4节P92—P93

主讲内容:怎样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

题目

(四):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

教材:科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第4节P114—P117

主讲内容:什么是化学方程式;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

题目

(五):化学方程式(第2课时)

教材:科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第4节P117—P119

主讲内容:怎样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第三篇: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教案

人教版新教材《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人教版高一化学新教材“第三章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节的内容,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起始节。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两章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在化学2中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本节作为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起始节,以学生在初中学过的有关金属的性质及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基础,选取典型的金属如钠、铝、铁等进一步学习拓展金属的性质,而在本节学习中所用到的许多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等也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方法,所以学好本节内容可为后继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论基础。本节内容分两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思路。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排意图及高一学生的特点我拟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方面: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图片、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巩固和加深初中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知识和规律;通过观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其保存方法,通过实验了解活泼金属钠与氧气、与水反应、铝与氧气反应的知识,了解金属氧化膜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通过实验进一步熟悉和规范药品的取胜、酒精灯的使用等基本实验技能。

过程方法方面:通过对金属钠、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探究活动,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学习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等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方面:通过了解金属及金属氧化膜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知道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身边的物质和发生的事情;在实验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3.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金属钠是最典型的活泼金属,学好它的性质对其它活泼金属的学习有着举一反三的作用,所以钠的性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而本节课学习所涉及的一些方法如探究法、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等是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方法论基础,所以方法教育是本节课的又一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我突破了传统元素化合物课堂中采用的结构——性质——存在——用途的一条线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特点及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选用“实验探究法”,从日常生活中金属的广泛用途引入新课,通过让学生观察金属钠的存放提出问题“金属钠为什么要存放在煤油中?”,引导学生猜想与假设,再用实验来进行验证,从而归纳出钠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深刻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思考、讨论、归纳与总结,认识实验的本质,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效果。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用实验、观察、对比、归纳等方法,在亲自实践中,通过有目的地观察和教师的启发诱导,运用贮存在自己头脑里的知识,来认识对它们来说是未知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产生新见解。这样不但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达到发展学生智能的目的,同时让学生逐步掌握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学会学习。具体教学程序如下:

三、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金属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的物质,所以在课的开始可让学生列举金属在日常生活及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在学生兴趣盎然、七嘴八舌之时,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有没有考虑过这些金属从何而来?自然界中的金属以什么形态存在?此时还可通过多媒体打出几张金属矿石的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讨论及观看图片学生发现只有少数金属以游离态存在,绝大多数金属是以化合态存在的。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很显然,这是与金属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的,即本节课讨论的重点内容(板书)。这样揭示出课题,自然流畅、水到渠成。2.复习旧知,以旧带新。

这时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思考与交流,让学生回顾初中阶段学习过的有关金属的反应,并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然后提问:这些反应都表现了金属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师生共同总结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盐反应;(2)金属与酸反应;(3)金属与氧气反应。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并将学生头脑中散乱的金属知识进行了整理归纳,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金属钠的性质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3.实验探究金属钠的性质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应用实验探究法来进行教学。

(1)提出问题:同学们在初中曾经接触到一些金属如镁、铝、铁、铜等,在大家的桌上有一种新的金属——钠,找到它,并看一看它是如何保存的?学生通过观察和闻钠瓶中液体的气味,不难发现钠是保存在煤油中的,那么我就可以顺势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把钠存放在煤油中呢?为什么不能把它暴露在空气中或存放在水中呢?(2)猜想与假设:学生会想到也许金属钠会与氧气或水发生反应(3)实验验证:此时就可引导学生来做实验3-1,实验3-2,及实验3-3,在学生实验前我会提醒学生实验中的注意点。

(4)实验现象与结论: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描述、归纳实验现象并总结得出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接下来我将引导他们阅读教材“科学视野”部分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过氧化钠的性质和用途,拓宽知识面。(5)拓展延伸:在学习了钠、氧化钠、过氧化钠的有关性质后,我可以顺势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个消防员,有人打119告诉你钠着火了,你该如何去灭火。根据所学知识,学生自己会分析得出钠着火只能用干沙子覆盖进行灭火而不能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用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只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这样一个问题不仅对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有了一个加深与巩固,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享受了成功感、喜悦感,从而增强了学习的欲望。

4、实验探究铝的性质 对钠及其氧化物的学习告一段落后可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了钠、镁、铁等与氧气的反应情况,金属铝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钠、镁之后,铁之前,大家预测一下铝与氧气反应的情形如何,由此创设问题情境自然过渡到铝与氧气反应的探究学习。在观察铝箔的燃烧实验时,学生会发现铝箔燃烧不会像镁条燃烧后滴落下来,而是表面像有一层膜兜着。经过探究原因让学生明白:正是由于氧化膜的存在使得性质活泼的铝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材料。那么,怎样才能观察到铝剧烈燃烧的现象呢?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其设置为学生探究实验。在探究教学中要注意开放性。既然是探究,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学生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甚至是违反常规的结论,在探究中这些都属于正常的。学生提出的方案越多,思考的角度也就越广,取众人所长,考虑的问题就越全面,设计的方案就越完美。对探究的评价我会注意策略,多肯定学生好的方面;对于违反常规的设计也不会立即否定,而是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或重新再试。

5.整理归纳,强化方法

在课的结尾师生共同回顾总结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钠和铝的重要性质以及学习这些知识的重要方法,再将钠、铝与氧气的反应以及初中所学过的镁、铁、铜等与氧气的反应进行归纳比较,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总之,实验探究在本节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广泛参与并积极探求中一步步揭开金属有关性质的面纱。不仅使重点变为学生主动探求的知识得以落实,并把难点通过实验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呈现给大家,做到了深入浅出。

第四篇: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教学目标

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化合物的溶液的反应。

通过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能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的良好行为习惯、从细微实验现象差别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形成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

重点和难点

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置换反应的判断

实验准备

教师:镁条、锌片、铁片、铜片、稀盐酸、稀硫酸、铝丝、铁丝、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和多媒体课件。

学生:镊子、试管夹、试管架、试管、砂纸、火柴、酒精灯、小木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创设情境引入

多媒体展示下列实物照片:黄金项链、银戒指、铁匠铺刚打制出的镰刀、镁条。

从学生熟悉的装饰品入手,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寻求“金属为什么会变色”的欲望。

问题

是否为各种金属的本质颜色?

不是本质颜色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

①学生讨论并填写下列表格并交流:(任选两种)

物质

本色

观察到的颜色

是否

变色

原因

(猜想)

②猜想镁条、镰刀变色的原因。

③链接民间谚语:“真金不怕火炼”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学生讨论、小结:有的金属能与氧气发生反应,有的不能。如(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

从生活中的普通现象得到金属能与酸反应这一性质,无生硬感和灌输感,可谓水到渠成。

衔接生活小知识

绿豆在铁锅中煮熟后为何会变黑?

在生活中有这样一个现象:绿豆在铁锅中煮了以后会变黑;苹果、梨子用铁刀切了以后,表面也会变黑。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讲解:这是因为绿豆、苹果、梨子与多种水果的细胞里,都含有鞣酸,鞣酸能和铁反应,生成黑色的鞣酸铁。绿豆在铁锅里煮,会生成一些黑色的鞣酸铁,所以会变黑。

问题: 从刚才的生活小常识中你有什么启示?

过渡自然。

由生活常识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比平淡的言语过渡更具“挑逗性”,学生也觉得“学习化学真有用”。

学生猜想:金属与酸可能会发生反应。

活动与探究:探究金属能否与酸反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观察)

金属

是否有气体产生

速度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中,有何现象

学生完成表格,讨论、交流。

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猜想→探究→交流→分析归纳→小结,使学生觉得金属活动性顺序好像是自己刚发现的,既有所获,又体验了成功感。

知识情景再现

①观察漫画。

②补充素材:多媒体展示银戒指、铅、白金戒指与硫酸反应的现象。

问题:从你的探究和情景素材中你有何发现或有哪些收获?

学生回答:

①不是所有的金属都可与酸发生反应。

②金属种类不同,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一样。

③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经检验是氢气。

学生书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板演)(教师指导)

①Mg+2HCl=MgCl2+H2↑

②Zn+2HCl=ZnCl2+H2↑

③Fe+2HCl=FeCl2+H2↑

问题1:根据与酸反应的快慢或剧烈程度,能否判断出上述金属中哪种最易与酸反应,即它们的金属活动性如何?

问题2:①上述反应是否是我们学过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②上述几个反应有何共同点?

借助教学的辅助手段,让知识再现,有利于突破难点,扫清障碍。

学生讨论、归纳

反思小结:

①Mg、Fe、Zn、Cu的金属活动性依次减弱。

②置换反应的定义。

联想与运用:

1.多媒体展示:下列反应是否都是置换反应?

a.CO+CuO=Cu+CO

2b.Fe+CuSO4=FeSO4+Cu

c.NH4HCO3=NH3↑+CO2↑+H2O↑

2.活动与探究: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常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因为单纯从颜色、外形上看,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极为相似,所以很难区分。现请你设计两种实验方案鉴别真假黄金,要求写出实验方法、现象和结论。

反思小结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金属的哪些化学性质?

②你还有哪些收获或疑惑不解的地方?

巩固与练习

①课本P14 1、3、4。

②课后小实验:Sn、Pb、Ag与稀盐酸反应。

看似练习,实为伏笔,为下节课进一步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搭台阶。

第 二 课 时

复习巩固

你知道了金属的哪些化学性质,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①能与O2反应:4Al+3O2=2Al2O3。

②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Mg+2HCl=MgCl2+H2↑

Fe+H2SO4=FeSO4+H2↑

质疑激趣(小故事)

奇怪的天平:趣味化学小组的张同学,从实验室借来一台天平,在天平两端秤盘里各放两只大小和重量都相等的烧杯,再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和硫酸镁溶液,使天平保持平衡。接着他又拿两个质量相等的铝球,并同时将这两个铝球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之中,这时天平两端继续保持平衡。过一会儿,将铝球取出,天平慢慢地倾斜了。是天平出了毛病,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问题:为什么把铝球放入两烧杯中天平不能平衡?导致天平不平衡的原因你能否猜一猜?

学生猜想:可能是铝与其中的一种溶液发生了反应,而另一种没有。

学生验证猜想

①教师展示:铝丝、硫酸铜溶液、硫酸镁溶液。

②学生探究,完成下表:

药品

实验现象

结论

铝与硫酸铜溶液

铝与硫酸镁溶液

③教师补充:铁丝、铜丝、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

④学生实验“自助餐”,完成下表中的任意两个。

反应物质

实验现象

结论

⑤学生交流。

问题:同学们刚才吃“自助餐”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学生1:我发现铝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而不能与硫酸镁溶液反应,知道了天平不平衡的原因。

学生2:我发现铁能置换出铜、银,不能置换出铝。

学生3:我发现铁、铜不能置换出铝,但能置换出银。

问题:根据你的发现,你能分析一下原因吗?

学生分析:

①铝能置换出铜、银,说明铝的活动性比铜、银强。

②铁能置换出铜、银,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银强。

③铁、铜不能置换出铝,说明铝的活动性比铁、铜强。

学生归纳:Fe、Cu、Al、Ag的活动性顺序从强到弱是Al、Fe、Cu、Ag。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问题与启示

问题:①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与酸反应?

②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相互从其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启示:①金属与酸发生反应的条件。

②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的条件。

反思小结

①归纳金属的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与酸反应、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

②金属活动性顺序应用:置换反应的条件。

练习与巩固

1教材P14 5、6、7、8

2下列物质能由金属与酸直接反应生成的是()

ACuCl2 BFeCl3 CZnCl2 DAgCl

3下表是某种常见的金属的部分性质:

颜色、状态

硬度

密度(g/cm)

熔点(℃)

导电性

导热性

延展性

银白色固体

较软

2.70

660.4良好

良好

良好

将该金属投入稀盐酸中,可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①试推断该金属可能的一种用途。

②该金属的活动性比铜。(填“强”或“弱”)

③请自选试剂、设计实验探究该金属与铁的活动性强弱,并完成下表:

你的一种猜想

验证方法

现象

结论

④若这种金属就是铝,而有些不法商贩为了牟取暴利,用铝等一些其他金属掺杂甚至代替纯银饰品卖给不知情的顾客,请你利用家中已有的条件设计一个方案,帮助鉴别这些饰品的真伪。

第五篇:九年级化学 第十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常见的酸和碱(2)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知识目标

1、认识浓硫酸的性质,掌握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2、掌握酸的性质。

3、书写化学方程式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情意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酸的性质

2、掌握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玻璃片(20cm*30cm)、点滴板、胶头滴管、烧杯(2个)、玻璃棒、浓硫酸、稀硫酸、火柴、棉布等]

四、学习用具

每组:点滴板、胶头滴管、试管(2支)、试管架、试管夹、烧杯、酒精灯、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稀硫酸、生锈铁钉(2根)、清水、火柴等

四、教学方法

实验引导、启发式、探究式

四、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在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几种常见的酸,知道了打开盛浓盐酸的瓶盖,在瓶口可观察到产生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 性;浓硫酸具有 性,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在这一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揭开浓硫酸神秘的面纱,进一步认识它。先请大家观察 【演示实验】浓硫酸的腐蚀性

在一个白色点滴板的孔穴中分别放入火柴梗、小纸片、棉布,然后分别滴入几滴浓硫酸或稀硫酸。

【学生活动】认识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现象

实验结果:滴入浓硫酸孔穴中的火柴梗、纸片、棉布变黑,发生炭化现象,而滴入稀硫酸孔穴中的火柴梗、纸片、棉布无明显变化。【小结与介绍】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浓硫酸能使蔗糖、淀粉、纤维素等物质失水碳化,是把组成有机物成分里的氢、氧元素的原子按2∶1的比例(水的组成比)从有机物里夺取出来,形成硫酸的水合物,同时剩下有机物组成中的碳。这种作用通常叫做脱水作用。

使用硫酸时应十分小心,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思考】如果将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可以置之不理吗?为什么?

在空气中由于水分蒸发,稀硫酸会变成浓硫酸

【过渡】在实验室中我们常用到稀硫酸,怎样将购买到的浓硫酸配制成稀硫酸呢? 【演示实验】稀释浓硫酸

【学生活动】请一位同学触摸烧杯外壁,回答问题

1、请说出手的感觉?

用心

爱心

专心

2、请猜测原因?

【设问】如果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又会怎么样呢? 【播放录像】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说明】

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的液滴向四周飞溅,这样做是危险的。因此:

【小结】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里。

【提问】试管中的紫色石蕊试液,在不借助任何化学药品的情况下,能否使之变成红色?

向试管中吹气,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追问】为什么会变色?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提问】除了碳酸,还有其他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吗? 【学生探究】酸的性质

【明确要求】

1、在实验前,先阅读探究报告。

2、在实验时要小心,注意安全。

3、完成实验后,整理好仪器,填好探究报告。【学生汇报、教师点评】(滴管的使用、将铁钉装入试管、酒精灯的使用、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引导归纳】酸的性质

⑴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⑵活泼金属+酸→盐+氢气

⑶某些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简介】浓硫酸的氧化性、酸能与某些盐反应、酸能与碱反应。

【提问】硫酸、盐酸、是常见的酸,在组成上它们都含_______元素,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______,因而它们具有许多相似的化学性质。

【小结】组成和结构决定性质;组成和结构上的某些相同必然带来某些性质上的相似。这是学习化学的一个基本观念,相信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对此会有更深的体会。【本课小结】

1、浓硫酸具有腐蚀性、氧化性、吸水性。

2、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选做练习】

1、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本质的原因是

A.酸都含有酸根

C.酸在水溶液中都能离解出H+

()

B.酸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D.酸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

2、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含有硫酸,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A.硫酸铜 B.氧化钙 C.硫酸锌

上述物质不能存在于某无色溶液中的原因,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1)。

3、判断下列方程式是否正确,如果有错误请加以改正。⑴2Fe+6HCl=2FeCl3+3H2↑ ⑵Cu+2HCl=CuCl2+H2↑

用心

爱心

专心 2

下载九年级化学《酸的化学性质》[说课教案]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年级化学《酸的化学性质》[说课教案]人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设计说课(大全)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设计说课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

    人教高中美术说课

    关于美术课说课的问题 一、什么是说课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为了提高美术教师的业务素质,在教学研究活动中,增添了一个新的课题——说课。什么是说课?我们认为,说课就是教师......

    九年级化学下册 7.1 酸及其性质教案 (新版)鲁教版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学会用酸碱指示剂、酸碱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 ⑵知道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强弱。 2、过程与方法......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教案沪教版

    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酸和碱的性质的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并能判断简单的置换反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酸和碱的......

    人教九年级上教案

    1、沁园春雪 教学目标及重点: 一、理解、积累 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 二、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三、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能力,体......

    九年级化学 第5单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五单元 课题 1━ 质量守衡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识记:质量守衡定律 2、理解: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衡定律 能力目标:1、锻炼动手能力、形成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和碱的反应》教案

    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中和反应中pH的变化以及热量的变化。盐的组成,并能初步判断盐类物质。用科学探究的方法。酸、碱、盐对人类生活与社会生产的重要性—新金属+新盐2......

    九年级化学 3.1 水的组成 说课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说课案 秦文翠 一、说教材 1.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绍了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