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一、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对象。对学生的教育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只有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才能指导得法、教育有效。
(1)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 ①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 ②了解学生的群体关系
③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了解学生的方法
①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资料来了解学生,包括记载学生各种情况的登记表、统计表和学生活动成果记录表等。
②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各个侧面间接地了解学生,包括谈话、问卷、座谈等。注意制定调查访问计划,预先设计谈话提纲、问卷,合理确定调查访问对象,分析通过调查访问获得的资料要及时、客观、公正、科学。
③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并及时记录。注意保证有较长的观察时间;及时整理观察资料;善于分析观察结果。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班级集体是指班级成员具备明确的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一定的生活共同准则,成员之间有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灯四个基本特征的班级。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会经历组建、形成、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教育培养与类化的过程。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因此,班主任要精心设计班级发展的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都会有一批团结在教师周围的积极分子,他们是带动全班同学实现集体发展目标的核心。因此,建立一支核心队伍是培养班集体的一项重要工作。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其次,教师应把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
3.制定集体规范并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集体要维护自己的统一,必须有一定的行为准则与判断标准,这就是集体规范。集体规范一般分成文的规范和不成文的规范两类。班主任在班集体的教育管理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习和遵守《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国家颁发的规范性文件,同时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合理的规章制度。在集体中,还存在另一种约定俗成的、并无明文规定的规范,它能产生一种心理上的约束力,从而使行为表现为一种自觉的形式。如果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巧妙地运用形成行为规范的心理机制,就能逐步将管理要求转化为集体的价值观、习俗和传统,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而各种教育活动又可以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并显示自己的才能。设计并开展班级教育活动室教师的经常性工作之一。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舆论又称公意,是一种公众意见与评价,是集体生活中多数人意愿的反映。健康的舆论是坚强的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教师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努力把舆论中心引导至正确的方向。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良好的班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教师可通过讲清道理、树立榜样、严格要求、反复实践等方面培养与树立良好的班风。
6.协调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团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个体对集体目标的认同和成员间的密切合作,有利于增强集体的凝聚力,调动集体成员的积极性,提高集体活动的效率。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集体中的人际关系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成绩,而且也影响其人格的形成。班级中的人际关系从内在本质来分,主要是责任依从关系(即公务性关系)和情谊性关系(即选择性关系)两大类。理想的人际关系应该是责任依从关系(即公务性关系)和情谊性关系(即选择性关系)高度的和谐统一。
三、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班级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学生是在多种因素纵横交错的影响下发展成长的。班主任要对班级实施有效的教育与管理,必须要争取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配合,调动各种积极因素。
(1)充分发挥班主任课老师的作用。具体地说:①班主任要在班上养成尊师爱生的风气;②要定期联系任课教师,经常互通情况;③调节各学科教育负担,妥善作出全面的安排。
(2)协调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具体而言:①协调团队组织制定工作计划,班级工作计划与团队组织计划要步调一致;②帮助团队组织落实计划,为他们创造活动的条件;③帮助团队干部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
(3)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具体地说:①要定期对学生进行访问,举行家长座谈会,接待家长来访,了解家长和学生的全面情况;②充分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将家长的各种教育条件,化为共同搞好班级工作的教育力量;③争取校外各种积极的教育因素,以此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第二篇: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和内容
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和内容
一、班级、班主任概念
班级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校中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只有把一个班的学生很好地组织起来进行教学和教育活动,才能使这个班的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发展。才能提高全校的教育质量。靠谁来抓好办的工作呢?如组织与培养班集体,进行课外与校外活动,团队活动,安排课余生活,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等。所以学校必须委派一位教师来做这项工作,这位教师就是班主任。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与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班主任是班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他对一个班的学生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学生的活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实践证明,许多“差班”、“乱班”经过优秀班主任的辛勤培育,深入细致的做思想工作中雨转变成好班、优秀班集体。而有的班本来很不错,由于班主任不负责任,放任自流,却逐渐松弛、散漫,沦为差班。班主任工作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班的精神面貌和发展趋向,深刻影响到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班主任的责任重大,工作辛苦而光荣,平凡而有意义,他们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尊重,得到党和人民的深刻关怀和很高评价。
1979年我国著名诗人赵朴初给北戴河全国优秀班主任工作
1经验交流会赠了一首《金缕曲》:“不用天边觅,论英雄,教师队里眼前便是。历尽艰难曾不悔,只是许身孺子。堪回首十年往事,无怨无尤吞折齿,捧丹心,默向红旗祭。忠与爱,无伦比。幼苗茁壮园丁喜,几人知,平时辛苦,晚眠早起,燥湿寒温荣与悴,都在心头眼底,费尽了千方百计。他日良材承大厦,赖今朝血汗番番滴。光和热,无穷尽。”
二、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管理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中小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缺少生活经验和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需要班主任来进行生活和学习的指导。为他们排忧解难,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班主任是学校进行教导工作的助手和骨干力量。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学校制订的关于教育教学以及学生管理方面的要求,主要是通过班主任的具体工作才能对学生产生影响,才能具体落实。
班主任是班级各方面教育力量的组织者。
对学生的教育,不仅靠班主任,还要靠本班任课教师集体。班上几个任课教师在工作上要互相配合,步调一致,统一要求,需要班主任来协调。学生教育工作,还需要家长、校外教育机构、社区等方面的支持,各方面的教育力量汇集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形成教育的合力作用于学生。需要班主任去组织和协调。
三、班主任的职责和任务
职责: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对全班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
任务:组织和建立班集体;搞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
四、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一)、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要教育学生,就得了解学生,只有了解和熟悉学生情况,才能从实际出发制定有效的教育措施对学生进行教育。
了解的范围 :
1、学生的一般情况 :家庭情况、思想品德情况、学习情况、身体情况、个人兴趣爱好。
2、学生群体:班级人数、男女生比例、年龄结构、班风、学风、班级当前状况、主要倾向、存在问题。
了解方法:
1、观察法,班主任在自然情况下用自己的感官来了解学生的言论和行为。观察要准确、全面。
2、谈话法,班主任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谈话来了解学生的情
况。
3、书面材料,入学登记表、学籍卡片、学习成绩表、操行评
定体检表。学生个人材料,作文、日记和作业。
4、问卷法
5、访问调查法,要了解学生情况就需要调查,可进行家访,向家长、亲友、任课教师了解情况。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小学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阶段
(1)、组建班集体阶段
(2)、班集体初步形成阶段
(3)、班集体形成和发展阶段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1、提出班集体奋斗目标
目标是集体的发展方向和动力。培养班集体首先要使集体有明确的奋斗目标。集体的目标应由班主任同班干部、全班同学一道讨论确定。集体的目标一般包括:近期的(如搞好课堂纪律)、中期的(成为优秀班集体)、远期的(每个学生都成为全面发展的好学生)。目标的提出应由易到难。实现一个目标,再提出新的目标。
2、选拔和培养班干部
培养集体必须有健全集体的组织和功能,关键是要做好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工作。
3、有计划的开展集体活动。
班集体是通过开展集体活动逐渐形成起来的。因为只有通过集体活动全班学生才能充分交往、相互了解、建立友谊为形成集体奠好情感基础。把全班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形成集体的核心才能激发起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如公益活动、文体活动、课外活动。
4、形成班集体的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只有在集体中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班风,学生才能辨别善恶、美丑、扶正抑邪,发扬正气、抵制不良思想习气是集体有巨大的教育力量。班主任向学生进行道德规范教育,及时表扬好人好事,开张辩论,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5、组织主题班会
组织主题班会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工作
1、选好主题
2、做好准备
3、开好班会
(三)、在集体教育的同时,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优秀生、中等生、差等生
(四)、协调教师、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教育影响。
召开家长会、任课教师座谈会。共青团、少先队。统一校内教育者对学生的要求、统一学校与家庭对学生的要求。家纺,书信、电话与家长联系。
(五)、帮助学生搞好学习,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态度教育,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目的。
(六)、做好学生的操行评定。
学生的操行评语是对于个学生一个学期的思想、品德、学习、劳动、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等方面的小结和评价。要事实求
是、客观、公正、肯定成绩、指出问题。
(七)、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加强工作的计划性,计划要有可行性。做好班主任工作总结,找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五、班主任素质要求
1、高尚的思想品德
班主任是学生的教育者、引路人、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必须有崇高的品德,饱满的工作热情,永不止息的进取精神,为人师表、表里如
一、言行一致。给学生以强大的教育影响。
2、坚定的教育信念
确信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和缺点,对学生充满期待。
3、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4、家长的热心肠
5、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6、善于接人待物、
第三篇:班主任工作内容和方法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班主任要实现对本班级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首先要全面正确地了解和研究学生。学生是班集体的主人,但学生的发展又存在着差异,班主任要教育好学生,就得先了解和研究学生,这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先决条件。
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
1、了解和研究班集体,包括集体的基本情况,如总人数、性别结构、生源状况、年龄分布等;班级的基本情况。
2、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健康等;学生的家庭情况,如父母的文化水平、职业、经济状况、居住条件等;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学习情况,如遵规守纪、文明礼貌、集体观念以及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兴趣特长等;学生的个性情况。
3、了解和研究学生,要注意全面性、经常性和发展性。
(1)全面性就是要全面地看待学生,既看到学生的优点,也看到学生的不足;既看到校内的表现,也要看到校外的表现。
(2)经常性就是要把了解和研究学生作为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充分利用一切场合条件,做到常抓不懈。
(3)发展性就是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既看到学生的过去,也要看到学生的今天,还要预见到学生的明天。
学习活动是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主要途径。由于小学生学习活动极为丰富,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如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调查法和测量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参照课文中教学方法和科研方法等相关部分加以领会。下面主要介绍观察法和谈话法及其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1、观察法
观察法是班主任在自然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了解和研究的方法。观察法是班主任工作中一种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观察法的正确运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主要是确定观察什么和为什么要观察;(2)要有科学而可行的观察计划,主要解决怎么做;(3)要及时做好原始记录,主要是确保材料的客观真实性;(4)要对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去伪存真,透过现象找到本质;(5)写出结论,对观察作出准确、全面的终结性评价。
观察法的优点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材料直接源于观察过程,真实性强。但观察法也有缺点,观察对象和条件难以控制,表面现象干扰大,情境性和主观性因素多。因此,在观察法运用中,对观察材料的分析处理一定要慎重。
2、谈话法
谈话法是班主任有目的、有准备地与学生通过问答方式直接交谈,从中了解学生情况的一种方法。如果说,观察法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外部表现,那么谈话法则是通过学生的心里话,有意识地、主动地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活动。
谈话法也是班主任工作中简单易行的一种常用方法。为了保证谈话取得好的效果,谈话法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定好谈话的目的、内容;(2)对谈话的过程有周密思考,如先谈什么,后谈什么,选择什么地点、时间、采用什么方式等,做到心中有数;(3)谈话态度要亲切、和蔼、诚恳,尽量不使学生感到紧张,更不能造成对立情绪;(4)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采用灵活多样地谈话技巧,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说出真心话;(5)和学生谈话时,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话;(6)谈话后写出谈话记录,记下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此外,班主任还应注意利用非正式的谈话形式了解学生。非正式谈话是根据学生的特长、爱
好、有意识地在活动和交往中与他们多接触。由于非正式状态下没有特定形式、地点、时间的限制,学生易于敞开心扉,有利于班主任从中了解学生。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建设好班集体,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班主任最基本的任务。那么,班集体是如何形成的,怎样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呢?
1、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
班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有一个发展过程。一般认为,刚组成的教学班,经过班主任长期系统的组织培养工作,由松散的学生群体转变成为健全的班集体,大致要经过组建、初步形成和形成发展三个阶段。
(1)组建班集体阶段
在新组建的班级中,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陌生,学生心里还没有班级的概念,群体松散,班级吸引力差,共同目标和行为规范尚未形成。在这一阶段,班级活动都依赖班主任直接组织和指挥。有经验的班主任都十分重视从以下方面进行新班的组建工作:
①抓紧时间全面了解学生,尽快掌握熟悉班级和学生的整体情况,注意发现、选择和培养积极分子。
②建立班级规章制度,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
③组织和开展班级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增进了解,提高班级的吸引力。
(2)班集体初步形成阶段
在班主任的引导和培养下,班集体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如同学间彼此有了一定了解,友谊加深;班级积极分子已涌现出来,集体有了骨干力量,班级核心初步形成。但是,这时的班集体还十分脆弱,集中表现在班级行为规范尚未成为学生的共同需要,集体舆论还没有形成,班级目标还没有转变为全班同学共同自觉追求和行动的动力。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应把住时机,积极向全班同学推荐班干部人选,及时组建班委会,并通过精心指导和培养,逐步放手让学生干部自己组织开展班队工作,锻炼学生干部组织活动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同时,还应注意继续扩大积极分子队伍,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另外,班主任还要重视班级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班级行为规范的习惯,为良好班风形成打下基础。
(3)班集体的形成发展阶段
在前两个阶段工作基础上,班级群体已形成为班集体,其主要标志是,班集体有了一个较稳定的、团结的领导核心,班干部能独立开展各项工作;班级目标已成为学生个体的奋斗目标,是非观念增强,正确的集体舆论和班风已形成。不过,班集体形成并不等于班主任工作结束,班集体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和不断发展,班主任要根据班级情况提出更高层次的奋斗目标,争创优秀班集体。还要针对班内学生不同特点,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从整体上提高全班学生的素质。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要求及方法
良好班集体的组织培养,虽然会因学校、教师、学生等条件不同而方法上各异,但是,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仍有一定规律可循。因此,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要求和方法也有许多共同之处。
(1)确立目标
班集体目标可分为远期、中期、近期三种。远期目标就是指全班同学经过较长时间的共同努力而达到的目标,它是中期、近期目标提出和设计的重要依据;中期目标是指阶段性的或者专项性的奋斗目标,是实现远期目标的条件和保证;近期目标是指向于当前的奋斗目标,它是远期、中期目标的具体化。三种目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目标系统,它们之间相互衔接、相互影响。
由于目标具有很强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因此,确立班集体目标有以下基本要求:
①体现时代精神。
②有明确的指向性。
③注意目标的层次性。
④有可行性。
确立班级目标的方法要因班而异,目前普遍采用的有两种。①系列化目标法,就是根据班集体主体目标,建立起贯穿学年或学期班级教育教学各个方面的次目标系统。②具体化目标法,就是将班集体宏观目标分解和细化,一方面将学校教育目标变为班级具体的可操作目标;另一方面每个班级成员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围绕班集体目标制定个人目标。
(2)建立班委会
班委会是班主任做好各项工作的有力助手。建立一个勤奋学习、团结友爱的班集体,必须组建好班级的领导核心,挑选能团结同学、办事认真、关心集体、乐意为班级服务的积极分子来参与班级领导工作。
建立班委会,应遵循四个原则:
①民主性原则。无论是班委候选人的物色还是班委人选的最后确定,班主任应广泛听取学生意见,充分发扬民主,真正由大多数信赖的学生组成班委会。
②用其所长原则。就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优势潜能差异,充分利用学生所长来为班级服务。
③教育与锻炼相兼的原则。班干部培养也是教育学生的一个重要途径,班主任应以班委组建为契机,强化服务意识和学习锻炼意识的教育。特别是小学生,参与积极性较强,许多班主任抓住这个心理热点,采用班委轮换制,充分利用学生的积极性,让更多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从中得到管理体验,受到锻炼。
④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学生干部在学习之外要承担一定的社会工作,负担较一般同学重,班主任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对待学生干部,班主任要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要树立学生干部的威信,但对他们的缺点、错误,既不迁就也不简单指责批评,注意工作方法指导,让他们摆正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戒骄戒躁,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取得全班同学的信任。
班干部产生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如“选举制”,由学生直接进行民主选举;“委任制”,在广泛征求同学意见,通过全面了解基础上,由班主任直接任命;“竞争制”,在自鉴基础上,通过公平竞争选举干部。用以上方法产生学生干部,各有优缺点,班主任要注意优势互补,扬长避短。
(3)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正确舆论,就是根据是非标准所作出的符合客观事实的意愿和态度。它是衡量集体觉悟水平的重要标准。形成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有利于促进团结、鼓舞学生的上进心,发扬正气,有利于班级良好人际关系的建设和组织机构的健全与完善。正确的集体舆论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
班风是班级成员的思想、言行、风格、习惯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班集体特有的一种精神面貌,是班级“个性特征”的体现。良好班风有很强的制约功能和教育功能,并主要以舆论或规范的形式体现。良好班风是班集体构成要素长期相互作用,不断发展的结果,是班集体形成的综合标志。
正确舆论和良好班风是相互联系的。良好班风的形成,需要正确舆论的支持,而良好班风一旦建立,又会促成良好的集体舆论。班主任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班风,需要做好以下
几项工作。
第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认识。
第二,抓好常规训练,严格行为规范。
第三,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第四,奖惩强化。
(4)组织开展班级活动
集体活动也是学生个体实现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特别是有利于小学生道德内化,促进其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观念;集体活动也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班级建设的必要条件,是班级目标实现的保证,是全面育人的途径。班级活动范围广、形式多,其中最主要的、经常开展的班级活动有教学活动、主题性活动、少先队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等等。下面重点介绍和分析教学活动和主题活动与班集体建设的关系。
班级教学活动,是占时最多,贯穿班级始终的活动。教学活动蕴藏着丰富的班集体建设功能,而这些功能的发挥需要一定的途径,班主任只有充分挖掘蕴藏于教学活动中的班集体建设因素,才能加快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研究表明,通过教学创建班集体的途径主要有四种。第一,建立教学协作制度,形成教育合力。
第二,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集体教学。
第三,努力优化教学情境。
第四,建立师生集体的双向调节机制。
主题活动,是班级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是班集体建设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所谓主题活动,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和带领下,围绕具体问题而组织的集体性教育活动。主题活动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从时间看,有长时期的,也有短时间的;从目的来看,有行为训练、能力素质提高和思想品德培养;从内容来看,有理想教育、劳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组织开展主题活动的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要精心设计主题。
第二,要有针对性,能切实解决问题。
第三,善于开拓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第四,要生动活泼,具有趣味性。
第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主题班会是主题活动的系列之一,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主题班会是在班主任指导下,由班委组织开展的围绕一个专题或某一问题进行的自我教育活动。成功的主题班会,除了具备以上主题活动的五点要求外,还要注意它的活动形式是“会”,时间性强,严密组织的要求高。主题班会需要班主任认真导演和精心设计。
三、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1、优秀生的教育工作
优秀生一般指在班级中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比较好的学生。这类学生在班集体中是骨干,是班主任和教师的得力助手,在同学中有威信、有影响。因此,优秀生的培养和教育对班集体建设关系重大。
优秀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特别是小学生,可塑性大,不稳定性突出,在一定条件下变化的可能性大。因此,班主任对优秀生的教育既要体现培养和爱护,又要体现严格管理和严格要求。
(1)加强理想教育
(2)客观评价
2、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
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智力发育正常,有品德不良行为或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按类型划分,小学后进生主要有四类:学习成绩差的后进生;纪律差的后进生;学习成绩和纪律都差的“双差”后进生;学习或纪律时好时差的准后进生。后进生人数虽少,而对班级的消极影响大,如果不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班级正常教学秩序以及日常生活常规就会受到影响。
大量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后进生也是学生,是可教育好的对象。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能力的检验,也是职业责任感的高度体现。
班主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要注意三点。
第一,以爱动其心。
第二,以理服其人。
第三,以智导其行。
后进生的转变往往需要一个较长期的过程。一个称职的班主任应当具有的重要品质之一是对于后进学生工作的耐心与爱心。
四、营造优雅的班级环境
班集体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小社会”,是社会影响学生、帮助学生进入社会的通道之一。在依靠集体、通过集体教育学生的诸因素里,班级环境建设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育人因素。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总设计师和管理者,如何创造性地构建富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班级环境,是其一项重要工作。
有特色的班级环境,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和感染力,而且这种作用是深层次的,它可能使学生终生受益,也可能让学生终身缺憾。
班级环境建设:
1、要从教室布置开始。教室是班集体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布置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一般说要简洁高雅,不宜花哨杂乱。班训、班徽或者治学格言可悬挂在教室的醒目之处,精选的名人画像、名言警句、奖状奖旗可安排在教室两侧。这种环境时时刻刻发挥着提醒学生、教育学生和鞭策学生的作用。
2、要办好班报,班报是班级重要的传媒,在班集体建设中既有以正压邪的舆论宣传作用,又有交流思想、交流学习经验的沟通作用。在办班报过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创造力、想象力都会得到培养。
3、是建好图书角、生态角。图书角就是班级“小图书室”,班主任可动员和鼓励学生将自己喜爱的书报拿到集体来与同学交流共享,这是培养奉献精神、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建设生态角是教室的绿化工程,班主任要组织学生利用教室空闲地或者窗台栽种少量适宜室内生长的花草,用以调节教室气氛,美化学习环境。生态角的建设,除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调适外,还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环境意识、现代生态道德意识。
五、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班级工作力量是由多方面教育力量构成的教育整体,除学校领导外,任课教师、少先队组织、学生家长也是十分重要的教育力量,只有协调并发挥好这些力量,才能保持教育方向的一致性,教育要求的统一性,教育活动的协调性。
1、加强与任课教师的团结合作
2、做好班级少先队工作
3、做好家长工作
六、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制定和总结,是班级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是班主任工作达到预定目的的重要保证。
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制定,要根据教育方针、小学培养目标、教育政策和法规,要与学校工作计划和本班实际相联系。计划要全面,目的要明确,条理要清楚,阐述要简练,操作要可行。计划一般分为学期和月(周)计划。学期计划的内容包括班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班级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班级共同奋斗的目标,教育工作的内容、主要措施及时间安排等。月(周)计划是学期计划的细化,主要包括具体活动的内容、基本要求、组织措施和完成期限等。班主任工作总结是班级工作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既是对工作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也是对工作质量的全面评估,以便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要使总结客观真实,班主任应注意日常班级管理和活动资料的积累。总结也不是平时工作的简单复述,要有事实、有分析,善于把感性经验上升为理论,不断探索班级教育的规律,为今后进一步做好班主任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第四篇: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内容和方法
(一)、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1.班主任工作是贯彻教育方针,完成教育任务和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
2.班主任工作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3.班主任工作为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提供了条件。
4.班主任是学校联系各班级的纽带,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
(二)班主作的作用
1、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
2、班主作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源,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起着导师的作用。
3、班主作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
4、班主任在各方面教育力量的联系协调中起着纽带作用。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1.观察法
观察法是班主任在自然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了解和研究的方法。观察法是班主任工作中一种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观察法的正确运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主要是确定观察什么和为什么要观察;(2)要有科学而可行的观察计划,主要解决怎么做;(3)要及时做好原始记录,主要是确保材料的客观真实性;(4)要对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去伪存真,透过现象找到本质;(5)写出结论,对观察作出准确、全面的终结性评价。
观察法的优点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材料直接源于观察过程,真实性强。但观察法也有缺点,观察对象和条件难以控制,表面现象干扰大,情境性和主观性因素多。因此,在观察法运用中,对观察材料的分析处理一定要慎重。
2.谈话法
谈话法是班主任有目的、有准备地与学生通过问答方式直接交谈,从中了解学生情况的一种方法。如果说,观察法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外部表现,那么谈话法则是通过学生的心里话,有意识地、主动地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活动。
谈话法也是班主任工作中简单易行的一种常用方法。为了保证谈话取得好的效果,谈话法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定好谈话的目的、内容;(2)对谈话的过程有周密思考,如先谈什么,后谈什么,选择什么地点、时间、采用什么方式等,做到心中有数;(3)谈话态度要亲切、和蔼、诚恳,尽量不使学生感到紧张,更不能造成对立情绪;(4)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采用灵活多样地谈话技巧,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说出真心话;(5)和学生谈话时,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话;(6)谈话后写出谈话记录,记下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此外,班主任还应注意利用非正式的谈话形式了解学生。非正式谈话是根据学生的特长、爱好、有意识地在活动和交往中与他们多接触。由于非正式状态下没有特定形式、地点、时间的限制,学生易于敞开心扉,有利于班主任从中了解学生。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
班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有一个发展过程。一般认为,刚组成的教学班,经过班主任长期系统的组织培养工作,由松散的学生群体转变成为健全的班集体,大致要经过组建、初步形成和形成发展三个阶段。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要求及方法
(1)确立目标
班集体目标可分为远期、中期、近期三种。远期目标就是指全班同学经过较长时间的共同努力而达到的目标,它是中期、近期目标提出和设计的重要依据;中期目标是指阶段性的或者专项性的奋斗目标,是实现远期目标的条件和保证;近期目标是指向于当前的奋斗目标,它是远期、中期目标的具体化。三种目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目标系统,它们之间相互衔接、相互影响。
(2)建立班委会
(3)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4)组织开展班级活动
(三)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1.优秀生的教育工作
(1)加强理想教育
(2)客观评价
2.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
第一,以爱动其心。
第二,以理服其人。
第三,以智导其行。
(四)营造优雅的班级环境
班级环境建设,首先要从教室布置开始。班级要做到“八有”
(五)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1.加强与任课教师的团结合作
2.做好班级少先队工作
3.做好家长工作
(六)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制定和总结,是班级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是班主任工作达到预定目的的重要保证。
第五篇:研究内容和方法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集体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特点,评估过程中的相关信息支持,评估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的基本要素等。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1.3.1.1 数据搜集方法
(1)文献检索法。主要包括查阅国内外关于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研究的相关文献,通过广泛搜集、整理、分析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学习和运用前人已有的合理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从而为自己的论文写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2)二手资料收集。主要包括查阅历年来《浙江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二手资料,收集临安市历年财政支农支出等相关数据以及临安市财政支农的相关政策文件等。
(3)关键信息人访谈。主要包括对临安市相关涉农部门的关键信息人进行座谈和调查;对临安市财政局、临安市审计局、临安市农业办公室和农村经济工作管理站等相关涉农部门的相关领导和公务员等进行访谈和调查。
1.3.1.2 数据分析方法
(1)比较分析法。也称对比分析法,是按照特定的指标系将客观事物加以比较,以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评价。本文主要对临安市财政支农支出和财政支出总额、农业生产总值、农民人均收入等进行比较,从数量上展示和分析说明财政支农规模的现状。
(2)弹性系数法。弹性系数法是在对一个因素发展变化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弹性系数对另一个因素的发展变化做出预测的一种间接预测方法。本文主要使用弹性系数法对临安农业增加值(农业GDP)、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率与财政支农支出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