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分析
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分析
[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上热议的焦点话题,相比较来说,理工科学生的就业形势比较好,但文科专业学生缺难以寻求合适的岗位,特别是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令人担忧。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并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希望能为相关专业学生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提高就业率。
[关键词]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状况;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2-0083-02
引言
当前,大学生毕业人数急剧增加,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756万,2017年将会达到795万,学生的毕业形势非常严峻。很多高校的一次就业率并不高,特别是文科类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很少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职位。社会上对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印象就是,可以到国企、银行等高收入行业工作,然而这只是少数,大部分都遇到了就业难的问题,急需解决。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
(1)各专业之间差异较大,学生目标定位较高,就业指导难度大。在我国大多数的高校中,都将经济类和管理类相关专业并入一个系或学院,将此类专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教学管理,并进行统一的就业指导对待,然而实际上这些专业所面临的情况具有一定差异性。如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这些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市场需求旺盛,拥有广阔的就业前景,但另有一些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专业,由于专业定位不明确,或者国内相关行业发展滞后等原因,市场对口需求较少,就业比较困难,因此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就应该给予不同的就业指导策略。此外,相比理工专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目标定位的较高,更加趋向于选择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就业,学生和家长对于就业的期望值较高,这就致使学校难以有效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2)毕业生中女生较多,供需矛盾突出。在我国,除了专门的财经类高校培养大量的毕业生外,多数综合类高校甚至是理工类院校,也为社会上输送大批的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然而各企事业单位却没有那么大的市场需求,这就造成了非常突出的供需矛盾,产生了严重的失衡现象。另外,在这些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中,女生占据着更高的比例,但是很多用人单位处于自身效益的考虑,担忧女性生育问题造成工作的耽误,无形中增加了运行成本,因而就不喜欢去录用女毕业生,这也加剧了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3)专业市场需求分散,竞争压力大。与理工类专业不同,各企事业单位每年招聘经济管理学生的人数相对较少,想要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学生必须投入更多精力奔走于各类校内外招聘活动,应聘大量岗位,以提高求职命中率。大多数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没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潜在的竞争者很多,企业偏向招聘跟产品相关且具有理工科背景的学生,学生在找工作时,经常会遇到不同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即使与企业招聘的职位非常对口,但也很容易求职失败。
(4)学校急速扩招,相关资源不能同步跟进,没有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许多高校盲目的扩大招生数量,但软件设施却难以跟进和更新,而且也不具备充足的师资储备,甚至是外聘教师,很难做好有效的管理。另外,当前大部分高校都与许多各类型的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机制,全方位的了解社会需求,建立起来了各种实验室,注重与企业携手合作来共同培养社会所需求的大学生,但还是会受到许多其他方面的约束,比如一些高校由于受场地的约束,像企业管理、物流管理、国际贸易等许多专业都缺乏实用型实验室,致使学生的能力难以符合社会的需求。促进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实现更加就业的应对措施
要充分解决上述就业中所出现的矛盾问题,高校应以从提高学生求职能力为出发点,了解学生的根本需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加强学生求职技巧培训,提升整体就业质量。
(1)打造完备的就业指导工作制度平台。要想实现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更好的就业,高校就必须充分做好就业前期的调查研究,掌握学生就业动向,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制度政策措施,进行就业工作战略布置。1)调查研究与指导方案的制定。调查了解学生就业意向、性格、家庭背景情况,制作学生就业档案,并做出学生就业能力评价,制定出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方案;通过对往年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分析,结合当年经济形势分析,明确各专业就业目标单位范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拓展;制定分专业就业单位类型指南,做出切合各专业实际的就业指导方案。2)制度建设。在院级单位建立“四位一体”的就业工作指导机制,组成以院长为首的院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以系主任为组长、专业教师为成员的系级就业规划指导小组,以辅导员为组长、兼职辅导员为成员的年级就业行动指导小组,以班长为组长,班级干部为成员的班级就业互助小组,确保就业工作思想认识到位、宣传动员到位、信息发布到位、组织执行到位。3)提前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活动。高校要积极做好就业准备工作,从大三学年开始培养学生职业认知及规划能力,开展系列职业指导主题教育,通过模拟招聘会、简历制作大赛、就业心理讲座等措施,帮助学生找准自身定位,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大三暑期,指导学生以社会实践为平台,深入企业上岗实习,使同学们加深对人才市场需求的认识,为毕业班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2)抓住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环节,注重过程控制。根据经管专业市场需求分散,就?I周期长的特点,采取分阶段过程控制策略:一方面把握最佳招聘时机,另一方面在大四抓住不同阶段招聘重点开展工作。1)指导学生采取分阶段的具体求职策略。根据经管类专业就业周期长的特点,制定分阶段指导计划。大四上学期,初期动员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招聘会,积累求职经验,遇到适合的岗位尽快签约;中期守住校内招聘机会,积极沟通来校招聘企业,积极推荐与学生自荐相结合,提高中签率。下学期指导学生采取走出去战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足够的招聘信息,制定符合实际的求职标准,有选择的应聘适合的岗位,提高求职成功率;临近毕业还没有落实单位的学生,指导其广撒网、多应聘,先就业再择业。2)依托校内招聘会,积极推荐学生就业。高校要主动联系单位到校招聘并建立长期的用人合作关系,实现就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到中西部等人才短缺的地区就业,同时拓展与各类企事业单位的沟通与联系;积极加强与校友企业的合作,邀请各类企事业单位到校招聘,积极推荐学生前往实习,与企业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扩大毕业生的就业面。3)响应政府实施的毕业生就业优惠政策,指导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寻找新的就业突破点。针对党和国家政府近期出台了多项面向大学毕业生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村官、自愿服务西部等的优惠政策,收集相关招考信息向学生发布,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学生服务基层的意识,开展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技巧培训系列讲座,让学生有充分把握备考应聘,提高成功几率。
(3)发挥学生求职的能动性,实施个性化就业指导。从专业实际、学生实际出发,力求构建切实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机制,并通过多样化的培训、个性差异化的指导,提高学生求职能力。1)通过有效渠道为学生提供大量优质的就业信息,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在指导学生利用好校内信息资源的同时,还应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外界信息,例如一些重点高校的就业网、著名的求职招聘网站、各级政府人才信息网上的信息以及学院老师、校友渠道获取的招聘信息,辅导员应通过筛选整理,定期通过信息渠道向学生发布,最大限度的增加学生的就业选择机会。指导学生正确辨别信息质量与真伪、主动寻找适合自己就业信息。2)加强求职前与求职过程中的专门技巧培训,提高应聘成功率。邀请人力资源的专业老师对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讲座,对学生的制作的简历进行点评指导,让学生了解企业在招聘时不同的考核考试方法。收集各类企业的招聘考试资料、笔试面试常见题型,分类集中起来向学生发布,使学生在每次求职应聘前做到胸中有数。3)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带头示范作用,班级求职互助小组帮带作用,引导同学间开展求职心得交流。少数学生生活习惯差、行为懒散、找工作不积极,一些同学频繁碰壁,丧失了自信心和积极性,这时教师就要跟学生谈话鼓劲,帮助其认清形势,还要督促其勤跑招聘会,以积极的心态应聘,并动员已就业学生到招聘会上积极推荐班级同学,让拥有笔试或面试经验的同学介绍经验,共同提高求职能力。4)掌握每个学生特点,制定最适合的个性化就业指导方案。跟踪学生就业状况,加强对学生的个案辅导,做到对学生情况有数,有的放矢的开展指导工作。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就业计划,指导学生找到最适合的工作。有一定家庭条件的学生,及时跟家长联系,利用家庭资源寻找工作;对于性格内向,成绩较差的一部分就业困难学生,则通过积极有效的培训,并在招聘会上有针对性地向适合的单位推荐。
(4)教学相长,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培育优秀的经管类人才应突出理论教学的导向性与应用性,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寓学于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1)因此施教,改革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改革上,强调课程的多样化与应用化,注重课程的国际化,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民俗特点、经济发展特点、校内资源特点、经管类专业特点以及培养个体自身特点,进行灵活多样的个性化课程设置,凸显灵活多样的个性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要积极与国外优秀大学开展合作培训。2)寓教于乐,改革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教学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培养应用型经管类人才,就要改革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取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启发式教学模式,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新知识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和创造。比如可以把问题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融入到教学中,广泛应用通讯视频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课堂教学既强调规范性,如在备课、板??、语言使用等方面,又强调灵活性和创造性,如师生互动等,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对于那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采用课程论文、读书报告、开卷考试、口试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此外,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还可以通过网络、电子邮件与学生在课外进行沟通,解答学生的具体学习问题和学生个体职业发展问题。
结语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优秀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巨大需求下,高等院校应坚持加大对经管类相关专业的建设和投入,优化经管类人才的培养体系,深入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搭建多种实践实训平台,通过“多平台、多环节、多渠道”协同创新,持续探索经管类大学生实践育人的新路,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1] 施福新.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探索[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4):49-50.[2] 胡娇,胡艳秋.文科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解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7、8):69-71.[3] 张金芳.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思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4(4):113-115.[4] 肖红艳.湖南省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学生培养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9).[5] 裴九雄.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19,(26):171-173.作者简介
张一新,河南大学经济学院2014级经济学专业。
第二篇:当代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应对策略
当代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应对策略
内容提要
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近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一直遭遇“寒流”,而且一年“寒”过一年,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境,“毕业即失业”,这种离中国大学生曾经非常遥远的现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急速推进,如今已经真实地出现了。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高等教育
当代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应对策略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形成不可避免的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压力,就业制度的不完善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扭曲了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以及招聘歧视的存在对毕业生就业的不良影响,而华尔街金融风暴的来袭使得原本就已很严峻的就业问题更加艰巨,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也因此而更加凸显。
一、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概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事制度的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已完成由国家统一分配向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直到不包分配、自主择业制度的转变,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这对毕业生的择业产生了根本的变化,由单一的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近几年,大学扩招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既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又面临着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进行改革的考验,更面临着管理体制和就业观念上的重大转变任务。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已经初步形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每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都在逐步增加,使我国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稀缺程度逐步下降;随着各项社会改革措施的出台,使传统的毕业生就业主渠道的吸纳能力下降;目前毕业生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毕业生就业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了买方市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毕业生就业各个方面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面对目前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在不同地区、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和不同性质单位之间存在着严重的需求不平衡现象,大学毕业生总体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从学历看,由于受经济体制和用人机制的影响,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普遍情况是毕业生学历层次越低,初次就业率也越低,尤其是高职(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一直呈现比较低迷的状态。根据劳动社会 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时期,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1800万,但“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2000万,每年将出现200万富裕劳动力。根据中国人事科技研究院《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2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以上两项数据表明:我国劳动力总体有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缺乏相应的指导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金蕾莅和樊富珉曾共同完成了“高校与大学生对就业指导实践的双向反馈”的调查,据调查表明,有56.3%的学校将就业指导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但仍有56.9%的学生认为学校只是在“毕业前进行就业指导”,更有9.7%的学生认为学校“不提供任何指导”。而一项针对北京16所高校调查表明,有40.7%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对传统的就业指导内容,如就业政策、就业信息指导、求职技巧训练等需求仍然显著;有些学生在面临职业选择时很茫然,有时甚至发生心理问题。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目标更加务实
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对理想工作是否放低了要求?据有关调查显示,整体看来毕业生的就业变得更加务实。30%的求职者认为理想的工作就是在有前途行业里谋职,15%的毕业生不要求高薪资,但强调公司要有激励员工的良好机制;要求专业对口、能学以致用以及要求薪资、福利好的毕业生分别有19%和17%;另有10%的毕业生要求在优秀的企业就职;9%的毕业生期望能在理想的城市工作,并能落户。
(四)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发生变化
随着高校连续几年的扩招,近两三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地区发生了变化,在大城市及东南沿海就业的人数相对减少,中小城市及中西部就业的学生在逐步增加。据复旦大学职业发展教育服务中心的统计数字,2009年到外地工作的学生总是为892人,比上年增长了17%,去西部工作的人数首次达到了180人;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本科毕业生中有30%去了外地,比上年增加了18%;上海市教委透露,2010年有15%上海籍生源的毕业生到长江三角洲就业,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北京市教委公布,“十一五”期间,北京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就业人数已由2006年的5384人增加至2011年的10012人,增幅达85.96%,西部就 业人数比例也由2006年的3.1%升至2011年的4.7%,而毕业生到郊区县就业的人数与过去相比有明显增加。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为什么难?难道中国的大学生数量已经供大于求了吗?难道中国社会中大学生这样的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劣质资源了吗?难道中国大学的教育收益和社会效用已经降到了“白菜”的地步吗?究竟是什么使大学生成为“鸡肋”的呢?
(一)高校扩招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
从2000年开始,我国高等院校连年扩招,致使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大幅度增长。其带来巨大就业压力的因素主要有:一是扩招增加了大学生家庭的教育成本,提高了他们的就业预期。由于上大学的费用越来越高,巨大的经济投入迫使大学生和其家庭把毕业后的经济效益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一些全家举债助读的学生更迫切希望获得高薪和具有发展前途的职业。二是从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容纳能力角度看,普通高等教育过快增长造成大学生贬值现象;三是扩招导致教学班级规模扩大、教师授课任务加重、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恶化等,不同程度上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等等。这些因素,无疑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虽然我们不能把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全部归结于扩招,但它的确与扩招有很大的关系,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二)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变化的错位带来的就业压力
我国目前的就业矛盾既存在总量问题,也存在结构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完全脱钩,因为“皇帝的女儿不愁嫁”,——高校毕业生统由国家分配,根本不用考虑就业问题。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市场需求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而高校专业设置并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重理论轻技能的现象非常突出,从而造成供与需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某些专业过剩致使一批大学生成为失业者;另一方面,由于某些专业技术工种断档而导致技术工人严重不足。人才培养结构的严重失衡,加大了国内的就业压力。
(三)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但同时也出现了结构不平衡等问题,以致带来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矛盾。比如持续上涨的房价,使城 市第三产业的培育、转型、增长缓慢,而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指数高达0.57,远高于第二产业的0.3。因此,当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经济、进出口、部分工业行业(汽车、钢铁)成为城市经济,乃至全国GDP增长的“核心引擎”时,关联性、内生性工作岗位却很难被经济增长带动,以致出现经济高速增长而就业岗位却增长缓慢的现象。
(四)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
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大规模的就业冲击。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直接影响到我国实体经济,从沿海波及内地。企业倒闭,农民工返乡。外资企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始裁员,调整和大幅度压缩招聘进人计划。这使得本来严峻的就业问题“雪上加霜”,面临近年来最冷的寒冬。目前各大高校校园招聘企业呈减少姿态,比往年来的少来的慢,有的专业甚至无人问津,毕业生即使是想降低身价,也很无奈,因为毕竟可雇用的岗位少。
(五)用人单位的不合理要求带来的就业压力
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加大了毕业生之间的竞争,就业空间的狭窄为用人单位人为地提高就业门槛提供了条件。有的用人单位设置的招聘岗位,本科大学生甚至大专生已经是足够胜任,但其往往一味地给自己树“金字招牌”,体现领导在形式上对知识的尊重,纷纷打出“招研究生”、“招名校生”等招牌。有的人为地设置性别、身高、年龄等限制条件,门槛越来越高,致使不少大学遭遇就业歧视和就业难。还有一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出现了“人才高消费”。另外,有些用人单位没有长远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为节约员工培养成本,只看重工作经验,这也给刚走出校门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六)大学毕业生的过高期望带来的就业压力
现在我们所说的就业难,很大程度上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存在明显高于社会现实的期望值,主要体现在薪酬、工作单位和工作区域等方面:一是毕业生期望的薪酬明显高于用人单位的薪酬定位;二是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选择上,一般要求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三资”企业,对民营和中小企业不屑一顾;三是在工作区域上普遍要求到东部发达地区以及大中城市,而不愿到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由于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值过高,既给个人、学校和用人单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进一 步加剧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三、大学生就业难如何解决
目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甚至叫人胆寒。2011届大学生就业情况比2010届要严峻得多。据统计,2011应届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已达到660万人次,加上2010届300多万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在2011年大学生就业,涌入就业市场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已达到史无前例的千万人。多么可怕的数字,就是如此真实的出现在你我身边,不做好准备的话,于国来说,将会有更多的人失业;于大学生自身来说,将会无法养活自己,这些都可能会引起国家秩序的**和人心所向问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而且还隐含着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在当前新形势下,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也需要政府、学校及整个社会的努力,要解决这些问题也不能是一蹴而就,只能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创新观念,完善制度和改进工作方式,不断深化改革来完成。
(一)政府应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
要解决高校就业问题,政府要加强经济调控手段,对去西部地区和条件艰苦的一些重点单位和行业就业的大学生,在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上给予较大的优惠,采取措施鼓励大学生去那些地方就业。
在完善就业市场方面,政府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扫除体制性障碍。通过深化改革,对于那些有碍于学生就业的政策、制度等要逐步的取消;各级政府要开放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种种政策限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积极疏通就业渠道,不断完善就业市场。
政府还应加强对高校办学的指导,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以及对各类人才培养规模的调控,指导高校的改革,避免高校盲目的专业设置。另外,政府还应发挥自制优势,主动为高校和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就业指导。
(二)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克服在人才问题上的各种不合时宜的观念。”这是胡锦涛同志在全国首次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所要求的。科学人才观是指导人才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科学发展观在人才工作上的深化和拓展。在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 须深化对科学人才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用人单位要改变自己的人才观,鼓励人人都做贡献,人人竞相成才。在选人才上要合理,不要盲目追求人才的高消费,不要让那些博士和硕士来装点门面,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置换冗员。用人单位要从长远考虑,建立人才储备机制。毕业生从高校毕业,缺乏实际经验,而且他们要发挥出价值也需要一个过程,对其进行培训,形成梯队。准确把握、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必须深刻理解、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以人为本”的观念。总之,用人单位要改变自己的人才观念,一定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三)高校要强化内部改革
高校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积极培养大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具有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精神,能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以上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大学毕业生是高校产出的最终“产品”,其就业率与就业层次的高低,是一所高校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生源,也影响着在校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情绪,因此学校要深化自己内部改革。很多大学毕业生反映,现在很多企业单位都要求大学毕业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有动手的能力。中国的经济、社会都在快速发展,但是我们的教育基本上没有很大的变化,培养出的学生与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高等院校在注重理论知识培养的同时,要加强实际应用技能的锻炼,切实做到与社会需求衔接。同时,要不断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加强高校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等。
高校要主动适应市场,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的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重视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毕业生;同时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开设新专业,灵活地调整专业设置。
高校要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机制。理顺就业指导工作的体制,建立相对独立的就业指导机构,并充实人员与配备,充分拓展机构职能。不仅要管理就业工作,还应加强市场调研和就业工作的研究,掌握该工作的特点、规律及发展趋势,制订和实施就业指导工作方案。就业指导机构还应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在涉及到学校调整专业结构工作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最终促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充分就业。
(四)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工作的目的就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合理地就业。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根据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将大学教育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分别确定工作重点,合理安排不同阶段就业工作的内容。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让他们知道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要做好哪些准备。将就业指导渗透到教学中去,强化学生自学成才的意识,也让学生了解所学领域的发展前景,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在教材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形式上,要引入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不要把就业指导课拘泥于课堂,要采用多种形式,如请一些优秀企事业人士做报告,开设模拟招聘活动,还应注意网络资源的利用,组建网上论坛,让师生可以在网上进行探讨。针对就业岗位的需要,学校在毕业学期应开展急性培训,使学生在就业前就能成为某些岗位的“熟手”。同时,还可以聘请成功人士到校作报告,使毕业生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树立“大众化的就业”的理念,走“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道路。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五)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素质,更新就业观念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以及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目前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把就业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在大学生涯中,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不断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在提高自己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们应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革除那些陈旧的观念,使自己从那些条条框框中解脱出来,把目光由原来的国家机关、重点单位转向那些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就业地区由那些经济发展地区转向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那些地方更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另外,大学生们要认清就业形势,主动学习和掌握就业技巧,提高择业能力,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合理地确定就业期望值。在竞争同趋激烈的时代,社会需要的是能够适应知识时代要求高素质的人才,大学生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时机,发挥自身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实事求是地说,大学生找个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一个理想的工作。作为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没有必要“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也没有必要患得患失、畏缩不前或自暴自弃,要有长远的眼光,多积累社会经验,客观地看待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迎难而上,做出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抉择。
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一定能够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中国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一定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志宇:当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D].创造.2003.12 2.胡解旺: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北京,中央编译出版.2004.(2)3.田丽娟:试析人才市场中的结构性失业[J].唐都学刊.2001.(5)
第三篇:农学专业就业状况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文化素质较低,而基层农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却很少,这就是人才需求的潜力所在。但近些年来,本专业毕业生有怕吃苦、风险大、待遇低等思想,不愿到基层去工作;同时很多涉农单位也以经费不足,人员满额等理由拒绝接受毕业生。这些原因造成目前农学毕业生就业较难的现状。农业投资高、产出少导致涉农学行业目前不景气,使农学毕业生待遇普遍较其他专业低。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再仅仅重视食物的量,而更重视其质。对食物“质”的要求高,无疑会增加对农作物的质量要求;并且国家“重农”政策逐步实施,这将会大大提高农学相关行业人员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农学专业将会变得日趋重要。因此笔者针对农学专业的特点及其就业前景做了这篇调查报告,希望能对今后的农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起到一个指引的作用。
二 农学专业介绍
农学专业就业方向为农学相关行业的技术设计与推广、经营与管理、教育与科学研究等。该领域就业前景很好,在国家的调控下,将会有较大的人才需求。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作物生产和作物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作物育种、作物栽培与耕作、种子生产与检验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三 农学专业的就业现状、方向及其前景
(一)农学专业就业现状
近些年来,本专业毕业生有怕吃苦、风险大、待遇低等思想,不愿到基层去工作;同时很多涉农单位也以经费不足,人员满额等理由拒绝接受毕业生。这些原因造成目前农学毕业生就业较难的现状。农业投资高、产出少导致涉农学行业目前不景气,使农学毕业生待遇普遍较其他专业低。
近几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有减小趋势,而考研的百分率却有较大增长。以中国农业大学近几年农学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97届毕业生就业百分比为76.8%,考上研究生的占毕业生总人数比率为7.1%;98届,前者为64.7%,后者为 12.6%;99届,前者为67.9%,后者为13.6%:2000届,前者为44.1%,后者为28.8%。不难看出,今后本专业毕业生考研究生将是一个热门选择。而在就业的毕业生中,大部分就业于科研院所或种子公司,分别为13.5%和11.9%,占一次就业总人数的57.6%。
但是随着社会对农业、对农业院校观念的转变,2000年以后,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学校自身实力、知名度提高。现代农业依靠生物技术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社会上对农业认知发生变化,大家逐步改变了原来的“学农就是种地”,农学就是和黄土地打交道的传统观念,农学类专业都呈现出蓬勃的上升之势,就业面也越来越广,社会地位和声誉都在提高。特别是在2006年,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完成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农学学生就业率居于各专业之首,达到78.38%。
由此看来,农学专业及其毕业生的就业都在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21世纪农学专业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农学专业就业方向
农学类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可概括为:
1.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到农业、园林及植物所等部门从事科研、技术开发、生产及管理等工作。
2.动物生产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到动物饲养、动物生产等部门从事技术管理、生产现场的技术工作、科研等工作。
3.水产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到水产部门从事水产品的增殖、养殖、保藏加工利用及渔业技术设备研究、制造工作,也可到海洋。海运、轻工、外贸、环保等部门从事科研工作。
4.动物医学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到各级兽医防治、科研、教育、生产和行政管理部门及动物检疫站、商品检验局、生物药品制造及动物食品加工单位工作。
5.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想类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到林业、环保等部门从事沙土保持、沙漠治理、园林、野生动物及自然保护区等方面的生产、科研、工程技术、管理及森林旅游等工作。
(三)农学专业就业前景农业类人才市场走势上扬
近年大学毕业生人才招聘会上,农学专业人才成为亮点,农业类人才逐渐成为职场新宠。21世纪中国所需的农业科技人才可能要达到几百万。现代农业的概念远远超过人们的传统所认为的,种菜种粮。养猪养鸡的范畴,已经涵概生态,营养,动植物检疫,食品加工、克隆、花卉、草坪、农药、化肥、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农村社会的发展、规划、开发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进期,农业人才招聘会频频举行,农业人才走势上扬,一向相对冷门的农业类人才逐渐成为职场新宠。
随着国内绿色景观神态的逐渐重视和深度开发、农业、园林、绿化、环保,园林/园艺景观设计及建筑规划类人才成为城市建设的新宠,也是当前人才市场供求的热点;从而绿色之旅和以人文为主题的农家之旅成为当今旅游的业的时尚,与园林,环保形成了就业链;一向相对冷门的农业人才近两年来也备受社会的关注。以往作为冷门的农学也开始回暖。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农业科技方面的人才,农学作为培养农业生产很研究方面的高级人才的学科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内招聘状况与专业预测
2005年5月27日北京首场农业人才招聘会在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人才市场举办。6月22日至7月5日,农博人网和中国国家人才网合办了为期两周的第五届全国人才网络招聘大会农业人才分会,百事食品(中国)有限公司、正大集团等一批知名的是涉农企业都上网招牌,其中正大集团一口气推出几百个空缺的职位。6月29至7月26日全国人才流动中心人才时常正在进行农业、园林、环保、旅游专场招聘会。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几百万家农业企业,其中北京有农业公司2000多家。北京农业企业中的畜牧行业占的比例较大,其次、食品园艺花卉、蔬菜等行业也比较多。虽然北京不把农业
生产作为发展的重心,但许多的农业企业把总部都设在北京,而且大部分的企业都在北京开发了销售中心和研发中心。北京研发人才集中,市场庞大,从而带动了对北京的农业研发和销售人才的需要。高级管理人才非常缺乏,无法满足企业需求。从目前情况来看,大专院校等教育机构是我过农业人才的培养和供应的主力军。但实际情况是,这样的人实在难找,因为与一般的管理职位不同,大部分行业的管理职位并不需要特别的专业知识,但农业企业则不同,必须要求既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又有扎实的农业知识基础,而目前的国内农业企业的管理者大多是实干起家的,缺乏足够的专业管理知识。
据国家人事部的预测,今后几年急需的人才主要有8大类,农业科技人才与高心的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国际贸易人才和律师人才并列其中。21世纪中国所需的农业科技人才可能达到几百万。专家分析指出,农业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需求增加,是与现在的国家的大环境对农业的发展极为有利,并且与其他相关的食品业、乳业和奶业等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关。
第四篇:关于农机企业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关于农机企业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为全面了解潍坊市农机企业的产品在外省市销售、使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促进农机事业的发展和农机企业改进产品,优化营销策略和发展趋势提供一些的信息,我们对潍坊市农机企业的产品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情况如下:
一、调研的目的和要求
紧紧围绕农机化和农机企业生产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结合实际,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考察、学习、研究、分析当前农机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拖拉机在东北地区的销售和使用状况。根据各自的工作任务确定不同的考察重点,但主要围绕“在金融危机情况下,农机销售市场现状、未来展望以及潍坊农机在其他省份销售状况及应对措施”等为主线。
二、去年全国农机市场概况和今年市场分析
统计显示,去年,我国农机行业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值同比分别增长34.71%、34.16%;但因原材料上涨导致企业制造成本大幅度增加,去年1~11月份,全国主要农机生产企业累计实现利润同比下降27%。在26家企业中,有16家企业利润出现负增长,亏损面达到61.54%。
(一)去年农机市场基本特征:大中型拖拉机市场需求总量继续延续上升走势;而小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据统计,全国32家主要拖拉机制造企业去年累计销售大中拖、小四轮、手扶拖拉机,同比分别为2.94%、-20.78%、-16.74%。而销售各种
收获机械同比增长21.33%。
(二)去年农机市场发展主要动力 :一是国家惠农政策拉动市场,其中农机补贴成为刺激市场需求的直接动力。二是农民购买力的提升。随着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及购买力的提升,很多地方出现农机更新高潮。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模式已彻底改变,用现在农业装备代替繁重的农业劳动已成为普遍共识。
(三)今年农机市场分析:宏观经济环境更加有利。机遇大于挑战。一是国家大幅提高农机购机补贴,将推动大马力拖拉机持续增长;二是大拖取代中拖、中拖取代小拖的梯度更新将成为拖拉机市场重要发展动力;三是玉米收获机,秸杆还田机,免耕播种机等一批先进实用的农机具将会进一步的普及和推广。四是不发达的偏远区域的市场需求也逐惭增长。
所以,今年农机企业在优胜劣汰的前提下,发展应该好于去年,作为农机生产大市的潍坊农机企业,要优化品种,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做好售后服务,提高和保护品牌意识,加大开拓省外市场的力度。
三、关于考察黑龙江农机大市场情况
2010年8月,我们一下6人对潍坊市农机产品在东北地区销售和使用情况、及其他有关方面也进行调研考察。其主要情况是:黑龙江是农业大省,面积47万平方公里,人口900余万,是国家商品粮
主要产区之一,是我国较大的农机需求市场,对农业机械需求很大。也是我国众多农机企业的战略市场和必争之地。他们于2001年投资
3.6亿元兴建了黑龙江省农机大市场,2003年10月竣工。市场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室内面积达一万多平米,农机大市场各种功能和管理相对较为先进。
他们以理念更新、技术创新和服务立新,让农民购得放心、使用舒心、售后服务不操心为经营宗旨。立足哈尔滨,辐射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等东北地区,已成为集会展交易、物流配送、技术培训、信息发布、“三包”维修及生活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东北地区最大的农机大市场。2003年以来,他们已举办了4届农机产品交易订货会,形成独具特色的市场品牌,促进产品特别是名优产品的配置与流通,带动地方产业发展。从销售情况看大型机械销售较旺,而小型拖拉机销售有所回落,例如,小型拖拉机2010年1-4月份累计销售额46460万元,比去年同比下降28.03%,2008年59460万元
四、潍坊拖拉机在黑龙江大市场情况
整个大市场入住农机企业三四十家,配件企业若干家。潍坊农机企业也有近十几家。我们分别就福田、鲁中、山潍拖、潍龙、兴隆及泰山拖拉机有关企业销售人员进行了交谈了解。从去年下半年中小型拖拉机销售数量有明显下降,去年平均每家每月销售30-80台,今年每月销售10-40台。销售比较好的时风和本地长春拖拉机,其原因是时风品牌较多,成本较低,用其他品牌弥补小拖低价格的问题,当地拖拉机有优惠政策。潍坊鲁中、潍龙、兴隆和泰山及一拖基本差不多。
今年前三个月销售较差的是福田小拖。下降的原因,一是略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但不是很大。二是小拖略有饱和,该买的前几年大部分都买了。三是外地的中小拖拉机不享受购机补贴。四是就咱们福田同等型号的拖拉机来说,比别厂家的高出2至3千元,对农民来讲也是不小的一个数字。他们说:从外观看看不出谁家的机器好,用起来也基本一样,但是几亩地的棒子也卖不了2、3千元,所以同样的机器他们还是想买便宜一点的。另外,我们一路还实际查看了东北农村春耕期间的农机的使用情况。
考察后的思考:
1、东北三省是农业大省,虽然农机工业具有一定的基础,但是老工业基地,大部分企业都是60—70年代建的,这些年发展的也比较缓慢,与潍坊有规模的农机企业相比差距很大,但是,东北三省地广人稀,对农机的依赖非常大,农机产品销售额每年为50亿元以上,潍坊农机企业要利用我们的优势,占领这个庞大的市场,特别是大中型拖拉机,并为其配套的作业机械,如翻转犁、旋耕机、深松机、覆膜机、重镇压器、化肥深施机、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等。另外。走出山东看农机也使大家开阔了视野,感受到了我们的优势和突破方向。一路走一路看,也看到了潍坊优势产业—农机在东北地区发展的广阔前景。
2、发挥我市农机同业公会的作用,整合我市农机优势企业资源,形成合作的统一体,创出潍坊品牌,使企业之间既是对手又是伙伴,做到在兄弟省份共赢的目的,同时要不断的研发创新,根据各地区需求不同,研发出适合当地使用的新产品。
3、我们也正借助“潍坊—中国农机城”品牌,打造农机市场,哈尔滨农机大市场有好多现成的作法,我们也可以借鉴,以便取长补短,不走弯路,一步到位,处于领先地位。
4、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进一步节能增效,降低成本,同一型号,同一产品,质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在核算成本利润合理的情况下,价格相差不易太大。
第五篇:重庆市中学生焦虑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重庆市中学生焦虑状况分析及应对措施
摘要:在中学教育过程中,学生会经常存在焦虑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以及教学效果的提高。导致中学生焦虑心理的主要原因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为了减缓或消除这种负面情绪影响,教育工作者需要从普及生理卫生和心理卫生知识,提高中学生的身心发育水平,减轻中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中学生的思想水平, 搞好青少年的心理卫生咨询工作等几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焦虑症;中学生;学习焦虑
1、引言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症,青少年发生率较高。严重的焦虑不仅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而且可同时危害身心发育,进而影响身心健康。焦虑的预防和治疗是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焦虑者除持续的忧虑、不安、担心和恐慌外,常常伴有明显的运动性不安和各种躯体上的不舒服感觉[1]。对于学习焦虑,研究者普遍认为它是一种强度较高的消极情绪,主要表现为学生每天把学习挂在心上,提心吊胆,常因为学习而焦虑不安,对考试成绩过分看重,遇到考试就忧心忡忡、无法学习、以至于对学习、考试产生恐惧,影响学习成绩、生活和休息。
正确认识和了解中学生焦虑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对教育工作、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有关中学生焦虑状况的文献表明,有焦虑症状的中学生人数达29.8%[2]。但相对来说,国内对东部发达地区中学生焦虑状况的研究较多,而针对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的研究则比较薄弱。本研究试图以重庆地区中学生为对象,旨在了解重庆地区中学生焦虑的现状,分析其焦虑产生的原因,以期为在重庆地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2、现状分析 2、1中学生处于一生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要经历一个人一生中最猛烈的身心变化,亦即我们通常所指的青春期的变化。它是一个人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面临种种矛盾、烦恼和不安。莎士比亚说,青少年几乎一直处于“忧心忡忡”、思维混乱”的状态。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霍尔指出:“十几岁青少年的情绪通常很不稳定,十分孤独。那是一种不能自控、剧烈变动的精神状态,感情胜过一切。”可见,这时的不稳定性极为突出,学习焦虑是这种不稳定性的重要具体表现之一,是中学生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2、2据调查,中学生中存在学习焦虑心理的学生占有很大比例。1989年欧洲的一项研究表明:青年期焦虑症的患病率为5—10%。我国中学生的焦虑情况怎样呢?专家对3000名大中学生的调查表明,42.73%的学生“做事情容易紧张”,55.92%的学生“对一些小事过分担忧”,47.41%的学生“感觉人与人之间关系比较冷漠”,67.20%的学生“在心情不舒畅时找不到朋友倾诉”,48.63%的学生对“考试过分紧张,感到有些吃不消” [3]。2、3类似的调查还有许多,它们共同反映了一个问题,焦虑已成为困扰中学生的一个重大心理问题。高中70%以上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学习焦虑心理。有些学生一进课堂就头疼、一拿起作业就紧张,更害怕考试。据我们从初中三个年级抽样调查来看,初中一年级就有42%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学习焦虑心理,初二年级的占53%,而初三年级学生中有学习焦虑心理的学生高达68%。学习离不开紧张但过分的紧张形成学习焦虑心理,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很大影响[4]。学习对他们不是快乐的事,而是一种沉重的负担。3原因分析 3、1从焦虑内容来看,身体症状、过敏倾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居于前列,学习压力所导致的心理矛盾往往与其他深层心理问题交织在一起,影响学生心理发展[]。学习焦虑、身体症状、过敏倾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是渝东南地区初中生最突出的焦虑内容,与他们处于青春期心理所具有的成人与幼稚、自制与冲动、独立与依赖的矛盾密切相关。3、2我国虽然现在推行素质教育,但考试仍然是评定学生成绩的标准,并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也影响到就业及终身前途。因而许多教师、家长、学生把升学作为追求的唯一目标,一切的中心皆是围绕学习、升学。由于现在的初中生多为独生子女,面临激烈的学习竞争和升学压力,教师、家长的高期望、严要求,这些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导致初中生产生较高水平的学习焦虑。学习压力往往使学生的学习焦虑和考试焦虑增强,在许多方面出现心理偏常,甚至有些学生产生心理障碍[5]。3、3重庆地区经济和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对心理健康教育不太重视。从访谈中了解到,许多学校名目繁多的各种考试让学生常常处于紧张、焦虑状态,而家庭的高期望也无意中成为了他们的焦虑源。同时,中学生多处于矛盾多发的青春期,心理波动比较大,认知结构不完备、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不同步,极易出现焦虑问题。此外,调查组中独生子女学生比例较大,约占总数的70%,这些学生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在遇到与自己意见不统一或受到教育批评时,更容易产生焦虑。4 应对措施
4.1预防中学生焦虑情绪的发生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普及生理卫生和心理卫生知识,提高中学生的身心发育水平;减轻中学生的课业负担,家长不要对中学生期望值过高,对考试成绩过于苛求,减轻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考试压力;提高中学生的思想水平,使中学生不仅学到科学知识,而且学会做人,能够正确地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曲折和打击,保持良好的心态,为成年期的身心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搞好青少年的心理卫生咨询工作,提高咨询水平,为中学生身心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帮助。
4.2人际交往也是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没有朋友或朋友很少的中学生焦虑发生风险远远大于有众多朋友的中学生。朋友越多,交际面越广泛,焦虑发生风险越低,原因可能是因为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不被人喜欢和接受,带来的心理压力会相当高,因此也会出现焦虑。这也提示在进行中学生教育过程中,如何教学生学会在团队中协作和与同学交往等,都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好的帮助。
4.3矫正中学生过度的焦虑心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多方配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为学生提供健康、宽松的成长环境;其次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愉快学习的风险越高。5 结论
总之,我们必须高度注意中学生的焦虑心理,多方创造条件进行矫正,只要我们付出更多的细心和耐心,真诚地用爱心来浇灌身边一棵棵幼小的树苗,相信他们一定会长成参天大树,在感受恩泽的同时,用枝繁叶茂来回馈哺育之恩。
参考文献:
[1]丁树荣.焦虑困扰着中学生[C]疾病防止百科
[2]郑红渠.西部地区中学生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N].重庆山下学院报,2008(5).[3]李跃文.中学生的焦虑及其对行为的影响[N].重庆教育学院报,1999(4).[4]赵绍友.中学生焦虑心理对学习的影响和自我调节[J].教学与管理,2007。[5]曾雪梅.中学生焦虑状况的实证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