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应力与细胞生长综述

时间:2019-05-15 10:46: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细胞应力与细胞生长综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细胞应力与细胞生长综述》。

第一篇:细胞应力与细胞生长综述

细胞应力反应机制研究进展

XXX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摘要:自从1975年Rodan首先研究机械应力对体外培养的细胞、组织的影响以来,诸多关于作用于细胞的力学刺激影响细胞形态、功能、行为的研究结果被相继报道。但由于活体组织中的细胞所受的机械刺激十分复杂,这使得体外的模拟研究十分困难,因而对细胞应力反应机制的研究十分缺乏。已有的研究能够表明细胞主要依靠质膜上的蛋白质和细胞骨架两者来感受外界机械刺激,而与此相关的膜蛋白主要有:整合素、酪氨酸激酶受体、应力敏感性离子通道等。本文主要从细胞骨架和细胞膜蛋白的角度来对细胞应力反应的机制进行阐述与归纳,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机械应力,细胞骨架,整合素,酪氨酸激酶受体,应力敏感性激酶受体,细胞应激性

Abstract:Since Rodan first studied the mechanical stress’s impact on cultured cells and tissues in 1975,many researches about the roles of mechanical stimulation on cell morphology, function, behavior have been reported.However, due to cells suffering the complex circumstance of mechanical stimulation in vivo, which makes simulation very difficult in vitro, reserch for cellular stress response mechanism is lacking.Studies have been able to show that cells rely mainly on plasma membrane proteins and cytoskeleton to receive external mechanical stimulation the membrane proteins associated with this are: integrins,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stress sensitivity ion channels, etc.In this article we illustrated and summarized cell stress response mechanisms, and prospects for future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ytoskeleton and plasma membrane proteins.Keywords: mechanical stress, cytoskeleton, integrins, RTKs, stress sensitivity ion channels ,cell irritability 1. 背景介绍

应激性是指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发生的反应。单个的细胞也具有类似生物个体的“应激性”特征,当其受到一定的机械刺激后会发生一定的应答反应。早期的研究有许多零星的发现,如Ronald Y发现周期性牵拉可导致体外培养的平滑肌表皮细胞6-硫酸软骨素的合成增加;TEIJI TAKEL等人证实了周期性牵拉可使体外培养的角朊细胞数量增加;Ellen C.Breen等人发现牵拉可导致细胞的肌动蛋白密度升高,并沿着细胞长轴排列。随着近些年对这方面研究的增多,人们已经认

识到外界的机械刺激对细胞代谢生长的重要影响,并且从生物力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的角度对其机制的研究也日益增多。

张力完整性结构(stress integrality structure,SIS)由Ingber D.E于1992年首先提出,它由承受压力构件和一系列连续的张力构件相互连接组成。这种结构的稳定性取决于结构内部的完整性的保持,因而被称为张力完整性。生物学研究表明,细胞的结构符合张力完整性原理,而且细胞骨架的张力完整性影响细胞的形状及功能。这就提示了细胞骨架在细胞应力反应中的重要作用。

现有的研究表明细胞感受机械刺激并作出反应的前体条件是发生细胞形变,而这一过程又是依赖于细胞骨架系统的存在而发生的。有报道称细胞骨架可以直接将应力传递到细胞核,作用于特定的基因从而改变细胞的代谢状态(Broers等,2005)。但大多数情况下细胞骨架还是要通过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来对细胞代谢进行调控的,这些蛋白质包括:整合素、酪氨酸激酶受体、应力敏感性离子通道等。下面我们分别进行讨论。

2. 微丝在细胞应力反应中的作用

2.1细胞皮层与细胞形变 微丝(microfilaments)由肌动蛋白分子螺旋状聚合成的纤丝,又称肌动蛋白丝(actin filament),是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之一,其直径约7纳米。微丝在细胞中有许多功能,如参与组成肌纤维、微绒毛、细胞皮层;介导细胞的形变及胞质分裂等。细胞皮层(cell cortex)是具核细胞的质膜下方存在的网架结构,在质膜下构成了细胞质的皮质区,即细胞皮层。皮质区中肌动

蛋白丝含量丰富,含存在着结构类似于血影蛋白、踝蛋白、带4.1蛋白等蛋白质。它的存在使得细胞具有很强的韧性不易变形,而当足够大的外力作用于细胞时,细胞则发生形变。有科学家指出细胞形变是细胞应力反应将机械信号转化为生化信号的必要条件,没有细胞形变就没有细胞应力反应(Ingber等,2002)。在这种细胞形变的背后发生的其实是细胞骨架结构的整体重排,骨架重排可引起细胞形态的改变,细胞骨架作为细胞内的张力框架,通过与细胞膜上分子的直接联系,将力学受体上的分子扭曲力在细胞内传递分布,再经过效应分子的扭曲力将力学信号最终表现在效应点上(Ingber 等,2002)。而微丝作为细胞皮层的组成部分似乎就成了细胞感受外界机械应力刺激的第一个细胞成分,由它直接介导了细胞的形变并引发其他的一些细胞反应。

2.2细胞骨架与其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有研究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细胞骨架(主要是细胞皮层的微丝蛋白)相连(Laurent等,2008)。所以认为在机械应力通过细胞骨架微丝系统的途径中,表皮生长因子可能有相互作用。此外亦有研究表明,细胞的形变可以直接引起细胞表面酪氨酸激酶受体(RTKs)的活化从而引发下游的一系列信号反应(Maniotis等,2007),如MAPK级联反应,腺苷酸环化酶的激活等。RTKs的这种激活机制可能是由于其于细胞皮层有直接的联系,细胞形变造成的机械位移使得RTKs的构象直接发生变化,从而活化为有活性的形式。

应力敏感性离子通道是质膜上的一种受应力激活的离子通道,激活后可以使得离子(C a2+等)进出细胞从而激发下游各种信号反应(Gillespi等,2001),的激活似乎也是通过细胞皮层传达机械信号的,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很缺乏,关于这些膜蛋白和细胞骨架的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阐明。

3. 细胞形变介导的中间丝的变化

中间丝(intermediate filament,IF)

又被称为中间纤维,是细胞中直径为10nm的绳索状结构。传统的研究认为中间丝的功能只是固细胞骨架,与微管、微丝一起维持细胞形态和参与胞内物质运输,然而近年来对其更深入的研究表明它在很多的细胞功能中有着重要的独立的作用。中间丝在细胞内形成复杂的放射网状结构,在细胞膜下与细胞皮层连接,在细胞的中心即细胞核处,中间丝交织而成核纤层。细胞形变之后,中间丝能将作用在细胞外的机械力直接传递到核纤层,从而借助多种形式激活下游的细胞反应(舒茂国等,2010)。

3.1中间丝引发细胞核的变形 细胞形变后,机械刺激可以直接以较快的速度(10-4s到10-8s)传导到细胞核,而单纯的化学信号从细胞膜传递到细胞核则需要10-2s左右。这都是通过中间丝来实现的,细胞的核纤层是位于核膜上的细胞骨架成分,核纤层及其相关蛋白构成了包绕染色体的外壳。其外与胞质的中间丝蛋白在结构上相连,内与核基质相互联系,形成一个贯穿细胞核、细胞质的纤维网络体系,称为核基质-核纤层-中间丝体系。这一体系可以直接导致细胞核的形变,从而改变核内的一些蛋白的构象,甚至DNA的状态,最终影响细胞基因的表达。同时,核纤层及其几个相关蛋白与DNA直接相连(Broers等,2005)。

3.2中间丝作用于应力反应元件 应力反应元件(stress responsive element,SRE)是存在于细胞基因的启动子内并且能够被应力所诱导的启动基因转录的顺式调控元件,能够特异性地上调或下调相关基因的表达。目前己知的机械应力反应元件至少涉及4种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及10余种受应力调控的相关基因。核纤层可以直接与应力反应元件结合,影响反式作用元件与之结合,从而影响基因表达并最终产生细胞的形态、功能、行为上的改变。这些过程的具体机制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4. 整合素在细胞应力反应中的作用

4.1整合素的“中转作用” 整合素是一类重要的细胞表面受

体(Giancotti等,2009),它的配体主要是存在于细胞外机制中的一些蛋白质,如,如胶原蛋白、纤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等,整合素通过识别这些胞外基质蛋白,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蛋白的粘附反应并接受传导级联信号,在多种基本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说整合素在细胞的应力反应中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明整合素具有机械应力转导的功能,并且主要集中于整合素聚焦粘附区域,起到变机械力学信号为化学信号的作用(Takahaki等,2007)。当组织受到一个足够强的机械刺激时,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胞外基质间都会发生一定的位移,这种位移边有效的改变了整合素与保外基质蛋白的作用模式,最终将机械的刺激传递到整合素,整合素作为一个机械刺激的“中转站”一方面可以将细胞自身的机械位移传递到细胞骨架系统从而产生更为深远的细胞反应;另一方面,受到刺激的整合素也能将机械刺激传递到同在细胞膜上的各种膜表面蛋白,比如各种受体蛋白质,从而促进一系列的信号级联反应。

4.2整合素将信号传递到细胞骨架

整合素将细胞所受到的机械刺激传递到细胞的骨架系统,包括细胞皮层,中间丝,核纤层等。研究表明,采用裱衬了纤粘连蛋白或含RGD肽的微球对细胞进行剪切加载,发现力信号可以直接传入细胞骨架(表现为细胞硬度指数随应变增大而增高),而若微球未裱衬或裱衬其他非整合素的配体,则力信号不能直接传入细胞骨架(孙晓庆等,2009)。利用磁扭转细胞计,将机械应力直接作用于细胞表面受体证实,整合素能将力信号传递至细胞骨架,诱导聚焦粘附的形成,支持应力依赖性细胞硬度反应,这说明整合素是外力传向细胞骨架的通道,细胞通过其表面的整合素受体即时响应,以张力整和的形式将响应的机械力信号有选择地转换到细胞和核内的不同结构部件上,如聚焦粘附络合物中的信号分子、细胞膜中的离子通道、核糖体、核膜孔、染色体、甚至可能是单个基因,实现力化学转化,从而调节细胞的生理机能,对维持细胞的生长和影响细胞的功能产生调控作用(范志宏等,2008)。

4.3由整合素诱导第二信使的产生

细胞感受机械应力之后可生成一系列的第二信使分子,比如Ca2+,cAMp、PKC和IP3等。机械牵拉或剪应力作用可使成骨细胞和一些力敏感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胞内Ca2+浓度迅速增高,Duncan等人的工作表明,应力诱导的成骨细胞胞内Ca2+浓度增高,至少部分通过力敏感离子通道,且牵拉可使其电导增加并变得对机械刺激更为敏感(Duncan等,2006)。机械应变和剪应力亦均可诱导胞内IP3浓度增高,而IP3可以动员胞内钙库的释放,从而使胞内Ca2+浓度增高。机械牵拉和剪应力均可使胞内cAMP浓度增高,而cAMP浓度的增高与力刺激诱导的细胞增殖和基质合成密切相关,这些第二信使也能通过一系列的交叉对话机制深远地影响到细胞的活动。这一系列的过程都是由整合素接收到的机械刺激所诱导的(Wang等,2009),而对于其具体的作用机制目前还不是很清楚,期待对这一方面进一步的研究。有一些可以再细胞内作为第二信使的离子也可能是由于应力敏感性的离子通道产生的,这一点我们后面再进行讨论。

5. 酪氨酸激酶受体在细胞应力反应中的作用

已知人类有58个种类的RTK。所有的RTK具有类似的分子结构:与配体结合的结构域分布于在胞外,一个跨膜螺旋,细胞质区域包含着酪氨酸激酶的蛋白质序列和一个附加羧基(C-)末端,还包含一个近膜调控区域。RTKs的激活可以引发多种细胞信号反应,这里我们不过多的讨论。值得注意的是,RTKs在细胞应力反应中的激活机制似乎与其他类别的细胞表面受体不同。RTK的近膜调控区域,使得它能直接感受到细胞膜的形变从而发生构象的变化而被激活(Babaoğlu等,2010)。这种独特的激活机制也暗示着细胞膜表面受体激活机制惊人的多样性。

6. 应力敏感性离子通道

应力敏感性的离子通道,其中比

较有代表性的是牵拉激活的阳离子选择牲通道,如SA-cat(Jackson等2008)。关于这种离子通道激活的具体机制,有不少假设性的说法,例如应力敏感性的离子通道的膜内区域与细胞皮层中的微丝紧密联系。一旦细胞膜上的整合素感受到外界的机械刺激时,细胞皮层发生形变,其组成部分发生位移并使得力学信号直接作用到了离子通道上,离子通道受力激活,使得一些离子(Ca2+等)进出细胞,这些离子有的可以作为细胞内的第二信使激发下游的信号反应,有的可以作为辅助因子调节细胞内某些蛋白质的活性,从而改变细胞的代谢状态,最终表现为细胞形态、功能、行为上的变化(Kompella等,2010)。值得注意的是,应力敏感性离子通道的激活机制与上面所说的RTKs的激活机制是十分类似的,提示完全不同的膜蛋白也能有很相似的激活机制。

7. 展望

随着有关机械应力对细胞结构和

功能调控的研究不断深入,细胞对应力产生适应性应变的响应机制己初步为人们所认识,但还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人们去开拓,如应力大小、频率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量效关系,应力对组织修复的主要细胞-干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应力作用下细胞内力学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调控的确切机制等。进一步深入研究机械应力

与细胞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应力在某些疾病的发病机理和创伤修复的过程中的作用,有助于针对这些机理、过程采取新的更有效的应对策略,在组织工程、基因治疗和提高创伤修复质量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Ingber DE.Mechanical signaling and the cellular response to extracellular matrix inangio—genesis and cardioVascular physiology.Circ Res,2002,91(10):877 2.Laurent L.Nadine MG.Janine W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expression in expanded tissue: A posseble mechanism of angiogengsis in tissue expansion 2008 3.Maniotis AJ,Chen S,Ingber DE.Demonstration of mechanical connections between integrins,cytoskeletal filaments,and nucleo-plasm that stabilize nuclear structure.Proc Nat Aead Sci USA,2007,94(3):849—854.

4.Gillespie PG.Walker RG Molecular basis of mechanosensory transduction 2001(6852)5.舒茂国,郭树忠,韩岩,等.机械应力作用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相关研究.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0,15(1):47—50.

6.Broers JL.Kuijpers HJ.Ostlund C Both lamin A and lamin C mutations cause lamina instability aswell as loss of internal nuclear lamin organization 2005(02)7. Giancotti FG Ruoslahti E.Integrin signaling.Science,2009,285:1 028—1 032 8.Takahaki M,Ishida T'Tranb O et al。Mechotransduction in endothelial cells:tenlporal signaling events in response to shear stress.Vasc Res,2007,34(3):212_219 9.孙晓庆,付小兵,孙同柱,等.正常皮肤和瘢痕组织表达pt整合素与系列角蛋白的比较性研究.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9,13(7):420.422 10.范志宏,崔磊,钱云良,等.扩张后皮肤组织自身修复过程动态观察的实验研究.中华医学美容杂志,2008,4(2):76—78.

11.Ingber DE.Tensegrity: architectural basis of cellular mechanotransduction.Annu Rev Physiol,2007,59:575—599 12.Duncan RL,Kizer N,Barry et al..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 inhibition ofa swelling-activated cation channel in osteosarcoma cell.PNAS USA,2006,93:1 864—1869. Resnick N,Collins 13.Wang Jiaxu,Su Ming,Fan Jennie et al Transcriptionalregulation of a contractile geneby mechanical fbrces applied through intergrins in osteoblasts.Bio Chem,2009,227(25): 22 889—22 895 14.Babaoğlu M.Protoplast isolation in Lupin(Lupinus mutabilis Sweet): determination of optimum explant source and isolation conditions.Turkish Journal of Botany, 2010, 24, 177-185 15.Jackson D, Kane BJ, Monroe S, Li J, Storment CW, Kovacs GTA, Tanelian DL.A feedback controlled silicon microprobe for quantitative mechanical stimulation of nerve and tissue.Journal of Neuroscience Methods, 2008, 60: 157-163 16.Kompella MK, Lambros J, Micromechan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cellulose fibers.Polymer Testing, 2010, 21: 523-530

第二篇:细胞标准化

为什么要参加45天细胞标准化快乐营?

细胞标准化就是要培养具有标准化的新生细胞。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根本特性。标准化细胞所需的营养组份有固定份额。其中:水 57% 蛋白质 20% 脂肪 15% 矿物质 5% 碳水化合物 2% 维生素 1%根据不同细胞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培养基,调节营养成分,培养出标准化细胞,称为-细胞的标准化。

通过健康的生活模式+全面均衡的营养供给,调动人体免疫系统强大的自修复能力 达到受损,衰老,不标准的细胞进行智能修复,重建的目的 从而有效的预防和调 理各种慢性疾病。同时达到纤体塑身的效 果。细胞标准化就是对老细胞进行修复,同时新生细胞营养全面,而且健康。

1.『细胞标准化纤体』真的有效吗? 答:(1)首先要明白肥胖的起因。肥胖是由 于人体能量的摄入大于能量的消耗,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人体能量的主要储存 方式)储存于体内引起的。『细胞标准化纤体』通过减少碳水化合物(提供身体能量之第1原料)之摄取量,逼使身体改为燃烧第2原料--脂肪去维持身体的能量,限制每天的脂肪摄入量,身体便会燃烧本身已储存之脂肪,达至-烧脂、减重。所以原理科学,决不弄虚作假。(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细 胞标准化纤体』在欧美国家已有超过四十年的实践,有10年以上被美国医院极力推崇和使用。所以是已被实践所证实的控 制体重的简单有效的方法。(3)『细胞标准化纤体』是一项专利技 术,源自美国专门的体重控制与健康研究 机构LINDORA,创始人是医学专家 Marshall.Stamper博士的“健康行”终身纤体计划(HealthPointe2.0)。该机构致力于使用科学、健康和经过临床检验的纤体方式帮助人们重获自信。它位于美国加利福利亚州,拥有41年的成功经验。近10几 年来获美国医院极力推崇及采用,仅在美国就有300多万个家庭通过它,让人们重新收获健康美丽。在全球已累积减重病人的资料超过千万份,并非美容机构推出。(4)如果您还心存疑虑,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来我们这里看看已经使用和正在使用这一技术的肥胖患者,亲自见证。

2.『细胞标准化纤体』会反弹吗? 答:『细胞标准化纤体』有两周稳定体 重的新陈代谢调整期,减下来的体重是能 够稳定的。然而肥胖是吃出来的,减肥决不会有一 劳永逸的办法。如果您没有遵循学到的健 康合理的饮食模式,过后又是大吃大喝,您的体重还会慢慢增加。但这也不要紧,『健康行』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教您学会管理自己的体重,一朝学会,终生受用。如果您发现自己的体重 又有所增加,只要调整一下,很快又能把 它降下来。

3.『细胞标准化纤体』是否复杂难行? 答:『细胞标准化纤体』非常简单易行。『细胞标准化纤体』纤体模式:膳食调 节+营养补充+适量运动=健美身材.饮 食上只要按步就搬遵循给您的餐单就可以。您绝不会挨饿,相反您的精力比以往更充沛。『健康行』的运动是温和的有氧运 动,非常生活化,花时不多,人人可行。细胞标准化健康塑体简介:该方法源于美国,有超过30年的历史,让300万个家庭受益。进入中国多年,有超过10万人的亚健康和肥胖问题得到了有效调整或根本改善。该方案已被大量事实证明安全可靠,无需吃药,无需挨饿,无需剧烈运动,科学不反弹。在专业教练指导下,运动加营养加健康生活习惯,让身体经历各种伤害的细胞得到修复、更新、恢复细胞标准状态,排出身体的四毒:肠毒、血毒、肝毒和酸毒!细胞标准化一次,幸福一生!汽车需要定期检修保养,以期延长使用寿命,人的身体也一样……细胞标准化可以让您年龄挂上倒车档!<<细胞标准化—健康塑体训练>>的四大功能:

1、逆转慢性疾病(80%的人是因慢性病而死亡);

2、重塑标准身材(想胖就胖,想痩就痩);

3、重建完美状态;

4、重组细胞负面记忆!最后送大家两句心里话:不是因为你的另外一伴变了心,是因为你变了形!花小钱买健康,健康在,命在,钱还在。花大钱买治疗,健康没了,命没了,钱也没了!各位朋友:千万不要把一生的积蓄花在临终前的那一个月!预防永远大于治疗!纤体健康训练营细胞标准化9大好处:

1、清理身体上多余的脂肪;

2、清理到标准体重;

3、清理体内的毒素、脂肪和垃圾;

4、调节人体的酸碱度;

5、纤体后大部分慢性疾病康复了;

6、纤体45天后人可以年轻10岁左右;

7、45天后人的精力和体能回到10年前的状态;

8、纤体结束后人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9、一辈子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真是神奇的改变可以看得见,百闻不如一见,事实胜于雄辩!如果你还爱自己就请你来做纤体!如果你还爱家人,就请他来做纤体!真正做到:我的体重我做主,我的健康我做主,我的未来我做主!本月十八十九新区会所如期举行,敬请预约!

第三篇:《细胞》说课稿

《细胞》说课稿

《细胞》说课稿1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本章《细胞的生活》以全新的视角引导学生认识细胞是有生命的,细胞的生活不但需要物质和能量,还需要信息。本章包括“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和“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三小节。本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主要讲述了细胞中有哪些物质、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和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等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细胞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的。本节内容虽然比较抽象,与学生的距离较远,教学难度较大,但本节内容在本章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学习能明白细胞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具有生命力,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内还有能量转换器。因此,本课内容为后面两节课的学习作好了铺垫,打下了基础。

(二)重点、难点的确立

1..教学重点

①细胞中含有哪些物质,以及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②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③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2.教学难点

①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②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三)如何进行取材的分析和处理

本节内容多、抽象,学生难于理解,并且学生不具备一些物理、化学知识,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我大胆尝试利用,强化直观效果,比如:导入新课,我通过一段“植物体由小长大”的录像,再配以生动的语言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如:糖溶解于水的过程和细胞膜如何控制物质的进出都制作成动态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和细胞膜是怎样控制物质进出的认识。另外学生对分子和原子这些微观粒子难于理解,我通过水分子与原子的结构模型的展示,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具体化,以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关于细胞中所含物质的分类,我采用学生分组探究的方式学习,并通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加强学生对有机物和无机物能否燃烧的认识。为了解决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对能量的转换这个难点,我采用了举实例、演示实验(手摇式发电机的转动)的方式来组织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活动,深切感受到能量的转换过程,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学到了新知识,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本节教学要注意合理利用重、难点来启发思维,要一环扣一环地贯穿着知识的因果关系,运用逻辑思维抓住学生的思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例如,分子与原子、无机物和有机物、能量与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和叶绿体等概念的给出,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以及细胞生活需要能量的知识,教师要积极运用形象的比喻、举例、类比、推理的方式教学,使“物质”、“能量”这些抽象、枯燥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并与生活联系起来、缩短抽象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鼓励学生课后自己设计实验,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另外,还要适时地通过学生看图、阅读、讨论、思考、探究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处理信息、表达交流的能力和集体协作精神。明确要求,不随意拔高,加强课堂上学生的活动,不要急于给出结论,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概括和体验。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大胆让学生用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老师“以逸待劳”效果反而更好。

(四)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细胞的结构已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对动植物细胞的区别也已掌握,但对细胞中到底有哪些物质,这些物质是如何进出细胞的,以及细胞是如何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却不尽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感到好奇、新鲜而又难于理解。本课时要求学生对细胞的认识上升到对细胞的生活有一个基本了解,并进一步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就要求老师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参与,学会合作、学会交流。本课时设计学生采用自学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来学习,真正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

(五)目标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①学生能说出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②能够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③学生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2.能力目标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运用观察、推测、分析、比较等方法去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②会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③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自己设计实验、善于思考、与人合作的能力,提高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④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终身学习能力。

⑤通过学生课后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对细胞中物质的认识和细胞内能量的理解,使学生能够认同细胞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逐步建立“细胞是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一生物学基本观点。

②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发表的意见。

③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六)教学方法

1、说教法:教学中运用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类比法、推理法、启发式教学法和现代教学手段法等多种教学手段来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2、说学法 : 教学中设计以学生自学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七)过程分析

主要是从以下四个环节来设计本课时的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我设计的导入是让学生通过录像的观看和老师的介绍,使学生明白细胞也与植物体一样会逐渐长大衰老和死亡,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新课引入的方式,可以激发探索细胞奥秘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明确学习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形象生动的画面,知道了细胞会长大、变老、死亡以及形成新的细胞,理解细胞是活的,它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动植物体都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细胞中不同的结构又有不同的功能。

(二)

诱导发现,引出问题

关于“细胞中有哪些物质”的教学,

1、“细胞中含有的物质”是本节的重点,我先后采用了老师设问引出问题 学生分析推测 、得出结论 、小组合作探究等多种手段,使学生参与教学。

2、关于细胞中所含物质的分类,我采用学生讨论的方式学习,并通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加强学生对有机物和无机物能否燃烧等特性的认识。

3、针对学生对分子与原子的概念难于掌握的特点我尝试运用,将糖溶解于水的过程通过老师演示实验和制作成动态,加深学生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认识。另外学生对分子和原子这些微观粒子难于理解,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具体化,以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4、“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既是重点也是难点,通过老师提问:“除了刚才我们提到的这些物质,细胞中还有一些废物,你知道细胞在生活过程中会产生哪些废物呢?这些废物不及时排出行吗?那么这些物质是怎样进入细胞,而废物又是怎样排出去的呢?你们认为是细胞中哪一个结构来控制的呢?”问题层层深入,诱导学生发现,引出学生探究细胞膜功能的问题。由于内容抽象,我是将细胞膜的这一功能制作成动画,让学生自己归纳和总结其功能,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非常重要。

1、学生分析思考教师所提供的事实,进行活动一:推测细胞中有哪些物质?进一步得出结论。

2、学生活动二:学生分组讨论细胞中物质的分类。通过阅读、学生演示实验和比较,让学生了解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特性。

3、仔细观察演示实验和模型展示,体会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尝试分析糖溶于水的原因,理解这些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不断运动着的,分子是由比分子更小的微粒——原子组成的。

4、通过老师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学生观看“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的动画,学生形象、生动的掌握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学生能层层深入,分析、思考、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三)

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1、“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和“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是重点也是难点,我先后采用类比、设问 、举例、看图 的手段,让学生自己归纳细胞中的能量转化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接着我通过举例和学生演示实验(手摇式发电机的转动),让学生理解能量有不同的形式,并且能量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2、“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方式来学习线粒体和叶绿体是怎样转换能量的。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而且学习热情更高涨,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1、通过学生对书上图片进行分析,得出物体的运动和生物的生活都需要能量。

2、通过学生演示实验,让学生知道能量有光能、热能、化学能等多种形式,并且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

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探讨线粒体和叶绿体是怎样转换能量的。从中学生不但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会合作,而且小组的团队精神也得到培养。

(四)

师生小结(显示)

通过学生自我测试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并及时给其插漏补缺,完成教学目标。

《细胞》说课稿2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

《细胞中的无机物》是高中《生物》必修1中的第二章第五节的知识,即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中的最后一节内容,在本章的前几节内容主要学习了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以及细胞中的蛋白质、核酸、糖类等有机物,本节学习细胞中的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的相关知识。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知识在生物一教材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本章一至四节的知识点;下启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中无机盐Na+、K+等离子的运输方式,以及无机盐在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渗透平衡等方面的知识。因此,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既可复习巩固组成细胞的分子的相关知识,又可为《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学习打下基础。

全国统一考试生物大纲对本节知识水和无机盐的作用有明确规定,要求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要求级别为Ⅰ级。

(三)、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高考要求、本节内容特点和学生特点,确定本节教学目标为:

1、认知目标:

(1)、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作用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释生命活动为什么离不开水和无机盐

2、能力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归纳的思维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2)、通过思考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水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向学生进行拯救地球,节约用水的环境意思教育

(2)通过无机盐对生命的作用及其在生物体的生化反应,向学生传达健康生活的方式

(3)、能够关注人类健康,树立节水意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四)、教学重点

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作用

(五)、教学难点

(1)、水的存在形式,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区别

(2)、无机盐的作用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二、说教法

前面几节内容已经对组成细胞的分子方面的知识有了系统的讲述,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较为紧密,课文中有大量的素材供学生去探究、讨论和思考。新课标理念强调教学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教学中首先要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提取与生物学相关的、可探究的问题,运用于教学中,服务教学;其次,充分利用课本的资源,鼓励学生进行探究、讨论,对各种现象加以理解和分析,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机会,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后,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教师加以适当的指导,起到画龙点晴的`功效。

总之,在教学方法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地位,通过适宜的情感激励,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形成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教学氛围。

三、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对无机物并不陌生,但对此理解很多都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性认识有待提高;同时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在心理发展上呈现出思维活跃,肯动脑子,善于怀疑,不满足现有结论,对一些问题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的特点。

本节课的难点是明确结合水的概念和作用以及无机盐在细胞和生物体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对水的认识多半来自“自由水”,而对于“结合水”不太了解,要通过一些已有的化学知识来理解。在学习无机盐的作用时,可以列举各种实验来加深感性认识。

(二)、学法分析

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在学生的学法上可才用观察与比较、思考与讨论、分析与归纳三种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

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时间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通去年和今年,我国西部大部分地区都遭受了严重的干旱,特别是在一些缺水较为严重的地区,河流、湖泊干涸,人畜饮水困难,农作物收成减产,甚至发生颗粒无收的情况,这些事实说明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究竟水在细胞和生物体中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

板书:细胞中的无机物

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

回答问题

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分

细胞中的水

含量

介绍正常生长和干旱死亡的农作物,主要原因在于含水量的不同

们常说,水是生命之源,所以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细胞中的水

板书:一、细胞中的水

板书:含量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一般为60%-95%,不同生物的含水量不同,且水生生物的含水量多于陆生生物,同时同种生物,在不同的组织、器官中的含水量不同,而同种生物,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含水量也是不相同的

认识到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

4分

存在形式

这是细胞中含水量的多少,而我们知道自然界中水的存在形式有气体、液体、固体,那么水在细胞中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呢?

板书:1、存在形式

自由水:

结合水:

为使学生充分理解,让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加深对水的两种存在形式的理解

1.

血液是流动的,心肌是坚实的,为什么两者含水量这么接近?

血液主要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

心肌主要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

2.农民晒干葵花籽与炒干葵花籽主要失去的是什么形式的水?

自由水 结合水

3.比较新鲜种子和干种子谁的新陈代谢相对旺盛?

一般而言,代谢越旺盛,自由水含量越高

4.同体积的水和同体积水的果汁放入冰箱中谁最先结冰?

5.根据问题(4),自由水多还是结合水多生物体的抗旱、抗寒、抗热能力强?

结合水含量越高,抗性相对较强

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我们通常理解中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我们称之为自由水。

一类则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细胞内部一部分水主要以氢键的形式与蛋白质,多糖、磷脂等固体物质相结合,这部分水不蒸发、不能析离,失去了流动性和溶解性,是生物体的构成物。

小组讨论,回回答问题

加深对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的理解

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细胞中水的作用

做笔记

理解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

通过提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加深学生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问题的能力

10分

作用

通过前两节知识点的讲述,引导学生归纳整理细胞中水的作用

板书:2、作用

自由水:

运送养料和代谢废物

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为细胞提供液体生活环境

参与细胞内的生化反应

结合水: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1-5,归纳总结,得出细胞中水的作用

引导学生自我归纳

锻炼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

6分

细胞中的无机盐

无机盐的存在形式

列举学生耳熟能详的广告语:高钙片,一片顶两片;健康体魄,来源于“碘碘”滴滴;补铁、补血效果好,朴雪口服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二、细胞中的无机盐

1.存在形式:离子形式

2.含量:很少,仅占1%-1.5%

回到问题

参与教学

归纳总结

做笔记

阳离子:Na+、K+、Ca2+、Mg2+、Fe2+、Fe3+等

阴离子:Cl-、SO42-、PO43-、HCO3-等

激发学习兴趣,引出无机盐

5分

无机盐的功能

板书:3、作用

实例1:

图示:叶绿素分子、血红蛋白分子

(1)为什么缺铁会导致贫血?

(2)植物缺镁会影响光合作用,为什么?

实例2:

人若在高温条件下工作,大量排汗,该怎样做?

实例3:

食物(蔬菜、水果)中往往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如Na2CO3 ),人吃后体内血液的pH值会不会有较大的变化?

小组讨论

回答问题

归纳整理

1.构成细胞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笔记)

2.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笔记)

3.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酸碱平衡(笔记)

人体内存在缓冲对:H2CO3 NaHCO3NaH2PO4Na2HPO4

引导学生自我归纳

锻炼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

10分

练习

布置课后练习

完成练习

巩固知识

加深理解

8分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简单明了条理清晰,学生学习完一堂课后回顾板书便会连贯的回忆起今天所学的类容,帮助学生提高对本节内容的整体知感。

在板书书写过程中,应注意正副板书的区别,注意文字和语言的示范性设计板书时应注意启发性,条理性和简洁性。

第五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一、细胞中的水

1、存在形式

自由水:可以自由流动,以有力形式存在,

占细胞内全部水的95%以上。

结合水:与细胞内其他物质相结合,约占细胞内全部水的4.5%。

2、作用

自由水:运送养料和代谢废物;

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为细胞提供液体生活环境;

参与细胞内的生化反应。

结合水: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二、细胞中的无机盐

1、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离子形式(主要)

阳离子:Na+k+Ca2+Mg2+Fe2+Fe3+

阴离子:Cl-SO42- PO43-HCO3-

2、含量:很少,仅占1%-1.5%

3、作用:构成细胞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酸碱平衡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细胞》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二单元第一章的第四节,是在初步了解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认识到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其他微生物(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细胞是怎样进行正常的生活的?本节从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统一的角度,以通俗的类比和典型的事例进行了说明。是前三节的延续,也为下一章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朝气蓬勃,好奇心强,富有探索的热情和欲望,通过本章前三节的学习,已经具有的一定的细胞知识,日常生活中对于物质和能量及生命活动有一定的了解。这些对本节的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本节的能量转换、信息等内容较抽象、不好理解,所以教学中要注重借助直观展示、类比、比喻等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实例或资料进行观察、分析、讨论,完成概念的学习过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明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说出细胞中含有的物质的种类,说明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描述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3.描述细胞核在生物的发育、遗传和细胞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过程与方法:

对实例或资料进行观察、分析、讨论,完成概念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勇于质疑,积极参与讨论活动。

四、教学重点难点

1.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2.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3.叶绿体和线粒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思引学

展示植物组织培养一图片。

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技术吗?这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用分离出来的一个或几个细胞就能培育出一株完整

的植物体。要想取得培育成功,要给细胞提供怎样的条件呢?组成生物体的各个细胞若要进行正常的生活,又需要哪些条件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细胞的生活。

设计意图:利用直观的图片,让学生感知组织培养这种生物技术的同时引发思考,启动学生的思维,引入课题。

(二)合作探究

1.细胞中的物质

师:手拿桔子、苹果,同学们吃过吧,有什么味道?说明里面有哪些物质?物质由什么组成呢?

演示红糖水在水中溶解的过程。为什么糖会在水中溶解呢?

学生:观察、思考,描述现象,得出物质由很多小颗粒组成,即由很多分子组成。师:展示图片,你知道这些食物中有哪些物质吗?列举人出汗流入口中的味道、燃尽物质剩下的成分等实例。如果将这些物质分成两大类,如何分?依据是什么?

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分析尝试给物质分类。

设计意图: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这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借助直观的实验现象帮助理解,增强学习的兴趣。再由学生熟悉的食物、经验、常识等引导学生了解细胞中的物质,通过师生互动将其进行分类。

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师:展示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动画。

问题引导:所有的物质都能进出细胞膜吗?细胞的哪个结构起了重要作用,说明了什么?你能列举实例说明吗?

学生:观看动画,描述现象,思考、回答问题,通过互动得出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设计意图:通过动画化难为易、化抽象为感性,问题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主动获取新知。

3.相当于“加油站”的是什么结构?相当于“发动机”的是什么结构?

学生:观察图片、阅读教材,思考、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细胞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设计意图:叶绿体和线粒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给学生提供多个图片,设置阶梯式问题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突破难点。这一环节的完成是通过学生观察、自学、思考、交流来完成,从中感受主动获取知识的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热情。

4.细胞核是控制中心展示配音课件

问题讨论:

①与多莉出生有关的羊有几只?它的生身母亲是谁?②多莉与哪只羊最相似?说明了什么?③细胞核有何作用?

学生:观看课件,分组讨论问题,交流后得出结论: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DNA,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设计意图:发挥教师的合作、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交流,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平台,集思广益、分享合作的喜悦、感受集体的强大力量。加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质疑能力、调动思维潜力等。

(三)归纳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同学谈谈感受和收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总结本节所学知识,反思不足,总结学习方法等收获。

1、如果把细胞比作汽车的话,相当于汽车发动机的是

A、线粒体B、叶绿体C、细胞膜D、细胞核

2、在植物细胞的细胞质中,与植物制造有机物有关的结构是()

A、液泡B、线粒体C、细胞液D、叶绿体

3.生活在海水中的海带,其细胞中积累碘的浓度,比海水中的浓度要高许多倍,而海带细胞仍能从海水中吸收碘,这一事实说明()

A.海带的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使海水中的碘不断进入细胞质。B.细胞壁有保护和支持作用C.海带细胞的细胞壁有吸附碘的功能D.海带细胞的细胞质中能产生碘

4.克隆绵羊多莉是将白面绵羊的乳腺细胞核移植到黑面绵羊的去核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后经一系列培养而成,则多莉面部的毛色应是()

A.黑色B.白色C.黑白相间D.不能确定

5.将一粒大米放在火中点燃,燃烧掉的物质和剩余的物质分别是()

A.烧掉的是有机物,剩余的是无机物B.都是无机物C.都是有机物D.烧掉的是无机物,剩余的是有机物

6、判断

(1)生物维持生命仅仅需要氧()

(2)叶绿体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3)我们可以把“线粒体”比做细胞的”“动力工厂”()

(4)细胞的物质都是自己制造的。()

(5)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穿过细胞膜()

7、医生给久病的人常常要打氧气、输葡萄糖水。请你结合本节课的有关知识说一说这是为什么?

《细胞》说课稿4

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说教材

本节是现行高中生物教材必修3第一章的第一节,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基础。本节内容是整个模块的开篇之作,在整个模块当中起到引线的作用。因此这一节的作用很重要。本节内容包括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给学生建构了内环境的概念及,为第二节稳态概念的提出、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以及内环境稳态的意义的提出打下基础。

二、说学情

高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良好的逻辑思维和自我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分组讨论、自学的方法。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进出细胞以及初中关于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为本节课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知道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说明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图书资料和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难点】

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五、说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的特色,最好让学生自我学习,以分组自学、组内讨论合作的形式让每个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为:

读图启发法:通过读图,学会根据收集到的生物信息,通过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获取信息、整合信息,初步掌握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

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在生物课上“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归纳总结法法:运用视频和资料,归纳总结内环境组分与体内环境的交换等过程。

根据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活动主体,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采用的是图片导入,课件展示红细胞、血细胞、单细胞草履虫图片,直观展示细胞生活的环境。利用问题探讨组织学生回答,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里面来,更好的调动学习氛围。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

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新知识

教师展示林黛玉图片,引用贾宝玉的一句话,说明体液概念。

启发学生回忆手脚磨出水泡的情景,说明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等,使学生建立对细胞外液的感性认识,引出细胞外液的组成。

设计原因:在学习部分知识用图片和名著经典语言的方法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

2.分组讨论,播放视频,理解细胞外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先给学生提供细胞外液组分和结构基本知识,设置问题:细胞外液成分如何进行交换?

学生自学这部分内容,前后四人为一组画出模式图。小组代表回答后教师给出物质交换视频,学生自己判断答案正确与否并总结。教师最后给出正确的`路径图和内环境的概念。

这样的设计是层层递进的,先自我学习,再小组学习,通过视频来自己总结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归纳总结能力,并增强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需要注意讨论时要每个学生参与其中。

(二)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资料分析,分组讨论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一个更为抽象、更难以理解的深层次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资料分析、实验现象分析等讨论活动,使学生理解这部分内容。根据教学进程安排学生分阶段进行讨论。如学习细胞外液成分时,先讨论1、2题,学习渗透压和酸碱度时,再讨论3、4题。

这样设计的原因有利于分散难点,突破每一阶段的重点。并让学生自己去击破知识点,理解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根据思考和讨论问题,学习新知

联系初中学习的循环、消化、泌尿系统的相关知识,根据“思考和讨论”这5个问题进行学生讨论活动。讨论结束后,由同学或老师总结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最后多媒体视频或图片展示。

设计原因: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相关知识,并建立起与新知识间的联系,从而理解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环节三:课外拓展

将“技能训练”作为一项任务布置给学生,要求每一位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独立完成。先提供给学生一个制作好的范例,学生在接受任务后,会开始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完成这项任务。他们可能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是如何完成的?二是选择哪种表现形式来表达。

设计原因:增强学生之间交流的愿望,并对本节课内容的知识点进行了巩固提高。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本着简介、直观、清晰的原则,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细胞》说课稿5

一、说教材

教材是一节课的基础,要想上好一节课需要教师对教材有透彻的把握。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选自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5章第2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ATP的结构、ATP与ADP的转化以及ATP的利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克服对微观结构认识的困难,并且能认识到物质与能量的变化关系。同时,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理解本章第三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以及第四节《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所以本节课在教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说学情

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因此好的老师还要充分了解学生。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水平,抽象思维和学习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三大能源物质的功能、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细胞结构。但是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有一定障碍,在对问题的本质分析和协作交流方面还有待加强,所以需要教师多加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在充分把握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ATP的结构式,结合ATP的模型说出ATP的组成,归纳得出ATP的结构简式。

2.通过观看ATP和ADP的转化过程,能够阐明ATP为细胞生命活动供能。

3.通过生活实例以及观看肌肉收缩等实例的动画,能够描述ATP的作用。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ATP的结构及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难点理解ATP是生物体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小组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和讲授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课伊始,我会通过多媒体播放萤火虫在黑暗里发光的动画,并提问:萤火虫为什么能发光呢?这种发光的过程需要能量吗?由什么提供能量呢?进而引出本节课课题。

利用创设情境的形式结合生活实例进行导入,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将学生顺利带入到课堂当中。

(二)新课教学

本节课分为两大部分:

1.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首先我会进行讲解:萤火虫发光需要能量,但是这种能量不是之前学过的糖以及脂肪直接提供的,而是转化成了另一种有机物——ATP,直接为我们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紧接着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ATP的结构式,用红绿紫两种颜色分别代表不同的基团,提问:ATP包含了哪些结构呢?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得出包括一分子碱基、一分子核糖以及三分子磷酸基团。此时我会做出解释和补充:ATP是腺苷三磷酸的英文缩写,其中A代表腺苷,是由一分子腺嘌呤和一分子核糖组成的结构,T是三的首字母,P代表三个磷酸基团。腺苷和磷酸基团通过普通化学键连接,用-表示。而磷酸基团之间的这种化学键是特殊的化学键,用~表示。

随后我会提问:如何用简单的方式表示ATP的结构呢?安排学生同桌两人一组讨论,最终能够得出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在此基础上,我会展示特殊的化学键的资料卡片,提问:这种化学键特殊在哪里?学生在阅读资料卡片的基础上能够说出:这种特殊的化学键由于相邻的磷酸基团具有排斥作用故而不稳定,具有较高的转移势能。所以,这种特殊的化学键比普通的键更容易断开。

最后我会提问ATP是如何释放能量的呢?进而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

这一环节采用直观展示以及学生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ATP的特点并进行讨论,目的是培养归纳观察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2.ATP与ADP可以相互转化

我会播放ATP水解释放能量的微观动画,并提出以下三个问题:(1)ATP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断裂的是哪一个特殊的化学键?(3)特殊的化学键断裂后,释放了多少能量?学生在观看微观动画的基础上,最终能得出答案:ATP最外侧的特殊化学键发生断裂,并释放30.54kJ的能量。此时我会补充:最外侧的化学键最容易断裂,释放能量,从而使ATP失去了一个磷酸基团。1mol的ATP水解能够释放30.54kJ能量,超过20.92kJ/mol这个界限,也因此ATP被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

紧接着我会继续提问:通过前面的动画已经知道了ATP水解放能的过程,那么失去了一个磷酸基团的物质是什么?引导学生对比ATP的命名原则说出它的中文名称。此时我会讲解补充,腺苷二磷酸的英文缩写是ADP。

然后我会再次追问:人体激烈运动,每分钟消耗0.5kg的ATP,但成人体内存在的ATP含量一般只有2-10mg,我们每天需要的'大量能量都是由ATP提供的,那么生物体内如何补充生命活动所需的大量ATP呢?在此基础上,我会展示ATP在体内不断循环供能的微观动画,提问:ATP是如何合成的?学生能够答出:ADP在酶的作用下吸收能量和Pi,能够合成ATP。此时我会继续追问:ATP和ADP可以相互转化不断进行水解和合成,ATP的合成反应和水解反应可逆吗?为什么呢?学生通过分析能说出是不可逆反应,因为能量不同。最后我会总结:ATP特殊的化学键断裂以后,生成ADP和Pi,并释放能量,而ADP和Pi也可以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ATP。两者在体内含量都很少,当人需要能量时,两者会迅速相互转化,提供能量。除了人以外,其他的生物也存在这种转化机制,这体现了生物的统一性。

这一环节采用播放视频以及启发式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构建转化模型,目的是培养总结归纳能力,树立建模的科学思维。

(三)巩固提升

这一环节我会组织学生绘制ATP和ADP相互转化的示意图,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四)课堂小结

我会采用学生分享收获的形式进行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作业部分我会请学生课下思考合成ATP的能量来源有哪些?通过布置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搜集信息的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为了让学生清晰明了地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我采用了图文结合式的板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细胞》说课稿6

各位评委:

老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在这里我主要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和说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来设计的。

一、说教材

本节教材内容包括,细胞分化、组织两个重要概念。我们可以通过显微镜和多媒体观察人体几种常见的组织,得出人和动物的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特征、主要分布、功能等,并理解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以及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与它们的结构和功能是相互适应的。

二、说教学目标

刚进入中学学习的学生,对组织分化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为学生提供显微镜以及多媒体课件等更多的观察机会,通过仔细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找出共同点,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比较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

其次要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经验,多进行一些讨论,多列举一些身边的`实例,在观察时进行必要的指导,引领学生形成个体与整体相统一的概念,并形成结构与功能相应的科学理念。

三、说教学过程

1、通过复习提问质疑,巩固细胞分裂的知识点,并引申到细胞是这么无休止的分裂吗?同时举例神话故事中的哪吒真的是由一个肉球变出来的吗?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很快就会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2、利用组织图片、胎儿变化的FIASH动画和通过学生的显微镜观察直观的认识到细胞分裂到一定时候产生分化,形成组织的过程。

3、通过观察,逐个理解人体及动物的四大组织的结构特征、分布位置及功能,并一一例举身边的实例,如:我们平时吃的一些动物食品主要是吃他们的什么组织?经过学生的讨论、思考,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得以更好的理解细胞分化和组织形成等概念。

4、回顾前面的问题,利用现学的知识来回答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不同点,引导学生进行“先整体后局部再整体”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训练。从不同的层次上认识生物体的结构和生命现象。当“由宏观到微观”“从微观到宏观”两个方向学生都进行思考后,学生认识的人体和动物体,会更充实、更深刻、更具体,更有利于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5、巩固练习上,利用农村学生生活实际,让他们谈一谈在家参加劳动时,偶尔会有一些小受伤,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回顾看看我们那时受伤的部位主要是哪些组织受伤了呢?平时我们的爷爷奶奶说的胃痛、胃抽搐等具体是我们所学的哪些组织呢?那植物体上是不是也有这些组织呢?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置,使他们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并为下节课程埋下伏笔。

以上是我对该节课程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的观察图片、课堂交流、活动分析、总结提炼,直到课后的拓展学习,形成一个“兴趣导入→问题引导→活动过程→活动结果→归纳总结→反馈运用”的教学程序。

谢谢!

《细胞》说课稿7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生物教材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的内容。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这节课

【教材分析】

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①)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后面将要学习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的最根本的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到细胞,认识系统内的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器之间是怎样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来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为后面学习细胞的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奠定细胞学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章学习了高倍镜的使用及本章第一节的有关细胞膜的知识以后,再进行本节内容的学习,就有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还是比较低,线粒体较小,在高倍镜下,在短时间内学生可能较难观察到,所以教师要准备好示范镜。

【教学目标】

1、知识目的

①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②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测叶绿体和线粒体。

③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④讨论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部分与整体的统一。

2、能力目标

通过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巩固高倍镜的使用方法和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加强学生对细胞微观结构的认识。

3、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建立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部分与整体统一的观点,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中的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②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

①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②制造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

【教学方法和手段】

利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实验探究法、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准备20台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消毒牙签,新鲜黑藻叶,1%的詹那绿染液。

2.课件制作:制作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等的幻灯片。

【教材处理】

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量有限制的特点,这部分内容我安排2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及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第二课时学习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及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这里主要说明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景,引出新课。

组织学生观看一张某玩具厂忙碌的车间的动画片。提出问题:

①一件优质的产品是如何通过个车间和部门之间的配合产生出来的?

②细胞内也存在类似工厂的各种车间吗?

③细胞内的各种“车间”是怎么样的?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以及对细胞的观察,展开讨论,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细胞在生命活动中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复杂变化。细胞内部就像一个繁忙的工厂,在细胞质中有许多忙碌不停的“车间”,这些车间都有一定的结构如线粒体、叶绿体等,它们统称为细胞器。

2、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设置这步的理由是①学生对微小的细胞总有一种神秘感,通过亲自观察细胞来解决自身的疑惑对学生来说是很有诱惑力的,这样能够使学生产生积极参与探究的学习兴趣和激情;②训练了学生制做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的能力;③知道叶绿体和线粒体在细胞内的分布和形态;④对微观世界的细胞有了初步的认识。

具体作法如下

(1)先引导学生制作黑藻叶片细胞及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片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记载和描述观察现象,针对该试验提出如下问题:①描述观察到的黑藻细胞的叶绿体分布和形态。②植物的叶子为什么是绿色?

③描述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线粒体分布和形态。然后依次讨论与交流。

(2)总结:在显微镜下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呈绿色的、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正是由于植物叶肉细胞中有大量叶绿体,所以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可以看到被詹那绿染成蓝绿色的线粒体均匀的分布在细胞质中,线粒体形态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

3、细胞器的分工。

(1)指导学生带着思考题阅读P44~47的课文内容。思考以下内容:

①胞内有哪些细胞器?

②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

③它们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吗?

(2)播放电镜下线粒体的幻灯片

引导观察:线粒体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它的内膜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功能?它的结构和功能是怎么样相适应的?为什么成人的心肌细胞的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

(3)播放电镜下叶绿体的幻灯片

引导观察:叶绿体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它的内膜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功能?它的结构和功能是怎么样相适应的?叶绿体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吗?

(4)继续播放电镜下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幻灯片

引导观察: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它们有什么功能?

(5)分别播放动植物细胞亚细微结构模式图,简要介绍其他细胞器。

这样设置的原因是:

①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经过阅读使学生对各种细胞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②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有利激发学习的兴趣。

③利用多媒体让学生通过观看、比较、讨论,加深理解有利掌握细胞内的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及其功能。

④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新知识。

⑤为完成后面的达标图表做充分的准备。

4、概括反馈:①设计达标表格,引导学生完成。②应用该表格进行小结。③推荐相关网站,以解决课后遇到的问题。

这样设置的理由是

①通过完成表格,归纳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②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④拓展了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课堂小结]

请4~5位学生来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自己掌握的情况。

请教师重新出示“八种细胞器的比较表”和“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比较表”对本节内容的知识点、重点、难点进行总结。

[布置作业]

本P50基础题1、2、3。

【板书设计】

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细胞质基质:

二、细胞器:悬浮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小器官。

《细胞》说课稿8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二章《严整的生命结构》第二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中的实验。下面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设计、说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标:

生物课程的理念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因此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通过对该课的学习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归纳整和能力,这对以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二、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是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严整的生命结构》第二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中的实验。生物表现出的生命现象源于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使用显微镜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进一步掌握制作和观察临时装片的技能,经过归纳总结,概括出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不同特点,进一步理解和认识细胞。是学生继续学习后面单元内容必须具备的重要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学会制作临时装片。

②、认识细胞结构,分析、归纳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不同点。

③、初步学会绘制细胞结构图。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绘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护实验仪器。

积极参与实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2、分析、归纳动植物细胞的不同点。

难点:

1、成功制作临时装片。

三、说学生:

(一)学生已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有能力通过细心观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归纳总结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二)、学生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正值活泼好动的年龄,所以采用合作探究、动手操作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

(三)、班内学生每小组2人操作一台显微镜,有利于培养合作交流,取长补短,体验合作的快乐。

四、说教法与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者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所以采取先提出疑问、实验观察、合作探究、动手操作,再比较归纳总结的探究式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运用观察法、主动探究学习法、尝试操作法、合作学习法、。归纳总结学习法。使学生掌握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学会规范操作。引导学生认识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会绘制生物图,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五、说教学设计:

(一)、精心准备,事半功倍:

1、课前设计好《实验报告单》发给学生)(实验报告单就好像学生生身边多了一位小老师,及时提醒学生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2、准备实验材料(课前学生检查好材料用具)

3、准备多媒体课件、显微摄像头、

4、向学生提出几点实验课的要求:细心、爱心、责任、心信心、收获成功。(这里既向学生提出了要求,有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二)图片欣赏,激发热情

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的显微镜下雪花、跳蚤等图片,带给学生一个美丽的、奇妙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跃跃欲试。

进一步复习显微镜使用,知识的再现为接下来的观察做好铺垫。

(三)、步步引导,合作探究。

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学生在观察了教师课前制作好的临时装片,思考怎样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4人小组交流完成实验报告单上的实验步骤排序。分别叙述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这样是为了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学习,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师生共同解决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要点。

①探究交流,各抒己见(开启学生想象的空间,来思考,这样就避免了束缚于教材的被动,激活了教材,也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

②教师适时点拨,解决问题

2、制作人体口腔上皮临时装片

学生带着任务观看视频,细心观察,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了解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找出与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制作的不同点,引导学生对实验步骤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进而总结步骤,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①细心观察,提出疑问。

②小组合作探究,形成共识。

(四)、动手操作,细心规范

1、布置任务:制作临时装片---对光——安放装片---观察

2、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记录各组的实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注意学生操作的规范性。(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开始自主动手实施探究。这时,作为教师,我在他们的实验中只是充当了一个指导者,发现学生实验中的不足并及时进行指导,尽量不去干预。目的是: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提高自主意识。)

(四)、展示交流,更进一步

1、从班内挑选几个有代表性的装片,利用显微摄像头(数字显微镜)将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在班内展示。同时用激励的语言掀起学生学习的高潮。

2、查找总结实验中不足之处,使操作过程中的不足得弥补。

(五)初步绘图,识别细胞

新课标理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所以展示完装片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绘图的注意事项,尝试绘制细胞结构图,结合课本标注细胞结构名称。

(六)盘点收获,知识升华

1、给学生1分钟考虑,找2—3名学生总结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2、课后制作细胞模型,增强学生对细胞的立体认识。组织学生亲手制作模型.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非常有利于学生获得相关的生物知识。

初一生物说课稿细胞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细胞》,选自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经教育部20xx年审定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阐述本节课的教学:(说课导航):

1.说教材2.说学生3.说教法4.说学法5.说教学程序6.教学反思

首先,我对教材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前面讲授了显微镜的使用,后面是对单细胞和多细胞动植物的学习,说明《细胞》这节课在整本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新版教材中把《细胞》这节从原来的第五章调整到现在的第二章,可见其重要性,所以学好这节课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50个重要概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以下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

①阐明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②了解动植物细胞结构及异同点;③说明细胞各部分的功能;④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细胞结构的学习,尝试制作细胞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重培养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关注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标和教学内容,我确定的':

教学重点是: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结构的异同点;

教学难点是:动植物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是:通过播放:《动植物细胞结构图》和《动植物细胞分裂图》等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并归纳总结知识点,以突破重难点。

二、说学生

七年级学生年龄虽小,但已初步的具备了观察事物,收集整理信息,独立思考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他们喜欢表现自己,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引导学生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说教法

本节课是围绕概念教学这一理念来展开教学的。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1.探究式教学法:通过精心设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我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样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容易理解。

3.对比教学法:比较法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方法,也是认是事物的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比较动植物细胞结构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点。

四.说学法

要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教学质量,学法指导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知识结构的特点,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法和探究学习法来学习本课。

五.说教学程序

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我围绕四个重要概念展开教学,注重突出重难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一部分我将分为五个环节:

1.组织教学并让学生导读学习目标。(1~2分钟)

通过导读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教师指出重难点,这是生物教学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

2.导入新课。(1~2分钟)

导入时通过展示四张图片导入新课。

3.讲授新课。(20~25分钟)

在讲授新课过程中,首先向学生阐明细胞的定义: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是第一个重要概念。

接下来是第二个重要概念-----动植物细胞结构,为了突破这个知识点,我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对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一目了然,方便学生掌握。

对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这个重要概念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法和对比教学法来进行教学,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对比和讨论等途径来得出结论。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之后我用近三年的结业试题来巩固这个知识点,意在让学生对该知识点引起重视。

在巩固之后我会把动植物细胞的对比结构图再次呈现,来检验学生的阶段学习效果,学生每说一个结构我会补充这个结构的作用,并且让学生在教材中重点标注,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脱离开教材。

最后一个重要概念说的是细胞的分裂,由一粒玉米种子是如何长成一棵玉米植株?这个问题引入这个重要概念,通过课件展示细胞分裂的过程,由学生来描述分裂过程,以此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4.课堂小结。(3~5分钟)

让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知识点并通过做结业试题来强化学生的记忆。

机动教学(5~10分钟)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设立了两个特色活动,一个是连连看,一个是知识竞猜,通过这两个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我来演示过程。

5.板书设计

我将这样设计本课的课堂板书,我认为这样设计比较直观系统,一目了然,简要体现了本节的知识点,便于学生掌握理解。

六.教学反思

为了凸显这节课中的重要概念,我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要知道,教师的“导”应立足于学生的“学”之上,要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细胞》说课稿9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板书课题)。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习目标、学习任务设计、课堂学习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生物圈中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具有与生物体相似的特征,这是生物体在不同水平上的一致性。因此第二单元《生物与细胞》就是引导学生从细胞水平上认识生物体,讲述细胞的基本知识。第一章介绍的是细胞的基本结构,本章则围绕细胞的生活展开。细胞的生活不仅仅需要物质和能量,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需要细胞核内遗传信息控制的。而且生物体构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也储存在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库中。本章内容虽然比较抽象,与学生的距离较远,但是,从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来看,研究细胞的生活与人类以及动植物的健康密切相关,对提高人类的是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因此,本节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学习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体现国家对学生在生物科学知识、技术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确立以下三级目标:

【知识目标】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阐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并说出细胞核、染色体、DNA与基因和遗传信息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课前收集有关的生物资料,初步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

【情感目标】通过对克隆羊多莉身世的分析,领略生物科学的魅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从对克隆羊多莉的身世的分析来引导学生得出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结论。由于遗传物质在生物科学研究上的特殊意义和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所以把细胞核的主要功能(遗传信息库),尤其是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定为本节的重点,又因为以上这些概念大多是学生初次接触,而且各微观的结构是学生既看不见有摸不着的,比较抽象,故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又是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指导:

1、指导收集资料:教师在课前结合本课内容指导学生收集有关遗传的资料,要给学生提供资料的来源和收集的途径(互联网、报纸、杂志、电视等)通过多种途径查阅资料,并将资料收集粘贴在本子上。在课前几分钟找几位同学上讲台发布所收集的资料,要求学生尽量脱稿,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胆量。

2、指导阅读和交流: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精心思考,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启发讨论,交流,扩大学生思维。取长补短。

3、指导归纳:在学完几个知识点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知识的内在联系,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将知识进行整理归纳。

三、说教学程序

学生发布资料 学生阅读

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学生表演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遗传物质) 挂图演示

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体 学生阅读

讨论分析

小结和练习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发布资料,导入新课:

学生在课前已经收集有关的生物资料,上课前让几位同学上讲台尽量脱稿发布,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锻炼学生的胆量,在学生发布信息完后,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大家发布的资料就是信息,教师的生活需要这种信息,而生物的生长发育也需要信息,这种信息是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的,这种信息称为什么信息呢?这样由生活中的信息引出遗传信息的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再设疑:那遗传信息存在哪里呢?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的心理,这样就创造了良好的开端,是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层层设疑,启发思维,解决重点

首先设置悬念:到底遗传信息存在于哪里呢,让克隆羊多莉告诉教师。接着指导学生阅读55页有关多莉身世的资料,让学生有初步的了解。学生阅读后还是很难想象出具体的过程,此时安排四位同学为大家表演多莉诞生过程的小品。此活动要学生自己组织安排,即相关资料的查找,角色的分配,语言的组织和动作全部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起指导作用。这样,可满足学生的表现意识,培养学生组织活动的能力,并锻炼学生的胆量。对学生的活动要及时加以表演和鼓励。然后用挂图展示多莉诞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观察三只羊与多莉的关系,此时,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多莉由C羊生出,却一点都不象C羊,而和B羊几乎一模一样,这说明了什么?多种活动的开展,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解决重点。

最后是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引导学生探讨哪只羊才是多莉真正意义的妈妈。目的是为了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散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课件引探,突破难点

遗传信息的知识点讲完后,进入难点知识的'学习部分。

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以及遗传信息的关系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以上所提的概念大多是学生初次接触。学生要了解这些概念,在学习上有一定的难度。为突破这一难点,按照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用生动形象的图画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同时开展学生讨论、竞赛等活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归纳。具体如下:

1、“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学习部分此处涉及DNA和基因以及遗传信息的关系。首先提出以下问题:①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什么物质?②DNA结构象什么?③DNA、基因和遗传信息有何关系?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对所提到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DNA的结构模型较为抽象,学生通过看书也难以想象出“DNA结构像螺旋型梯子”,这时利用挂图给学生观察,打破空间的限制,加深学生的印象。然后指导学生观察DNA分子片段示意图,让学生找出DNA分子中的“阶梯”部分的四种物质(用四种颜色表示)排列有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分组交流讨论,并以竞赛的形式抢答问题,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再悬挂有关DNA基因和遗传信息关系的图片给学生看,以书本和语言信息,电脑和电脑中信息的关系来解释遗传物质与遗传信息的关系。将教材中抽象枯燥的文字转换成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学生熟悉的事物,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觉器官,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最后还简单地介绍人类基因组计划,目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对现代生物技术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引起学生对生物学学系的重视。

2、“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体”内容的学习。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挂图展示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体的模式图,学生通过观察找出DNA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再看P57遗传病患者的图片,提示学生找出患者和正常人的染色体有什么区别。

3、巩固提升,知识迁移:教师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来小结本节内容,并与第一节内容前后联系,出示联系,巩固验证所学知识。

布置课后练习

六、板书:

第二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一、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

二、细胞核中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

遗传信息的载体是DNA

三、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四、细胞是物质、能量和遗传信息的统一体

叶绿体和线粒体是能量转换器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细胞》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复习内容为必修1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内容主要是细胞膜,细胞器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必修1主要内容之一,又是后面学习细胞功能和生命历程的基础,在会考和高考中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该章内容知识点多,各知识点之间相对较独立,因而复习中应注意和其他章节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从结构和功能统一的角度去认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用系统的眼光去看待生命现象。

2.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考试说明和我校学生的学情,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4)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5)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结构的区别;

能力目标:

(1)通过教师示范,学会列提纲,列表比较,画概念图,整理易错题等复习方法;

(2)通过展示,提高概述总结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利用剪贴图组装细胞活动和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协作精神;

(2)通过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渗透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观点。

3.教学重难点

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

二﹑说教法

复习课的教学,如果再按课本的知识结构和顺序进行复习,很难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感到乏味,不利于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尤为重要。在复习中,注重从整体上认识生命现象,充分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课堂知识结构,注重学科内知识的综合,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置,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复习巩固知识的同时,重视知识的灵活运用及学生识图、辨图、析图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效率,主要采取了以下教法:

⑴通过课前布置学生复习教材,利用剪贴图组装细胞,改变复习方式,先学后教。

⑵策划细胞器角色扮演活动进行与功能联系式复习细胞质,提高学生参与度,解决复习枯燥问题。活动后跟进小结,列表比较,以不同的形式重复复习同样的内容。

⑶播放分泌蛋白质的分泌动画,解决抽象微观的教学难点。

⑷讲练结合,当堂复习,当堂巩固。

⑸穿插复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教会学生运用列表比较复习,列提纲总结式复习,对比式复习,概念图复习等复习方法。

三﹑说学法

⑴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学具,进行剪贴,组装一个植物细胞或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让学生明白真核细胞的组成,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上台展示活动成果,并简述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锻炼了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

⑵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自我介绍”,积极回答师生提出的问题,辨析各种细胞器之间的结构和功能。

⑶学生通过练习,及时巩固了复习的考点。

⑷通过画概念图等方法,训练自我构建知识网络。

四﹑说教学程序

1.课前准备

教师打印放大了的植物和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供学生剪贴,打印8种细胞器图像;学生复习教材,剪贴好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2.课堂引入

课堂引入开门见山,直接请两位同学代表到台上展示课前做好的细胞结构组装图,并简单回顾细胞结构与功能。

3.教学过程的大致流程

先展示交流课前做好的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简述其结构与功能,引出动植物细胞结构上的区别;进入活动2根据图判断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引出判断的依据,总结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用列提纲的方式,复习小结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学生角色扮演后对细胞器进行归类自我总结;以分泌蛋白的分泌为例说明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利用组装图陈述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比较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异同;复习生物膜系统的功能,利用图片小结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最后,在复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

4.重难点知识的教学方法

复习不是简单地重复内容,可创设问题情境,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来复习。如复习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重点知识,知识点分散繁多,难度又不高,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切实地落实知识点呢?这部分内容可选择角色扮演,师生提问的形式来呈现。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让解决问题成为复习的动力。在解决问题中落实基础知识,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解决问题中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掌握知识的喜悦和成就感。

运用与新课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解决抽象微观问题。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看不见,涉及的细胞器繁多,细胞器之间的功能合作难懂,课前我了解去年高一上课的那位老师没有使用过动画,所以我利用动画呈现分泌蛋白的分泌,配上教师的旁白,使过程直观易懂,再利用概念图形式进行小结,使抽象的过程文字化。

5.课后拓展

课外作业,由基础题和提高题组成,进行分层布置。作业之一以概念图的形式完成,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对建构知识网络十分有用。

总之,本节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为主线,渗透复习方法的指导,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多个学生活动贯穿课堂,学生的参与度高,参与面广,以多样的学习方式复习同一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会学乐学。

《细胞》说课稿11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细胞增殖》、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学情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现行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模块的第六章第一节、本节内容有细胞的分裂周期、细胞的有丝分裂两个主要的知识点、这是在前面学习了细胞结构、细胞代谢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为接下来要学习的细胞分化和细胞衰老做了一个知识性和结构性的铺垫、所以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教材安排的顺序上来看、教材概括介绍了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接下来又介绍了细胞周期的概念、就为后面学习有丝分裂做了一个铺垫、这样的顺序就体现了教材的内在逻辑与学生认知关系的统一性。

2、学情分析

从学习者学生方面来看、他们在初中阶段就知道了细胞增殖的方式是细胞分裂、并且通过之前课程的学习、他们已经初步学会了总结对比的科学方法、此外、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和习惯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日趋成熟、所以、本节课应注意学生与教师的双向交流。因此、我将以课本知识、生物学前沿知识为素材、以flsh动画和图片等直观的视觉媒体为载体、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之外、引导他们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将进一步锻炼他们获取信息、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1、教学目标

给予以上对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以及《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指导》中的相关内容我制定出了以下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

希望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说出细胞周期的概念、有丝分裂的过程中主要的物质变化。。

二、能力目标

使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学会观察比较总结的科学方法、并且能够用理论来解释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三、情感方面的目标

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感受到细胞生命活动的复杂性、并且学会用发张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2、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目标以及课程标准中的建议、我把本节的教学重点定为:细胞周期的概念以及有丝分裂过程。由于有丝分裂本身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它的形态变化比较抽象、这对高一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把有丝分裂过程以及过程中物质形态及数量变化为教学难点。

三、说方法

为了使教学重难点能够得到更好的突破、本节课我采用的是问题教学法并且付之于多媒体展示法、问题教学法是源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它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有效的构建知识体系、最终得到情感上的体验、那么这个方法、就很适合在本节课中、让学生针对有丝分裂过程、进行自主探索性学习、综合以上的分析、使学生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四、教学设计

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安排的:首先是导课阶段、我会请两个身高差距比较大的学生走上讲台、以此为情景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个体的长大到底是由于细胞体积的增大还是细胞数目的增加、通过这样一个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这问题来引出本节的内容:细胞增殖。

接下来的新知探索阶段、我主要通过两个探索活动进行:

探索活动

一、我将组织学生阅读教材112页内容、并且利用课件展示各种细胞培养时间的表格、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材料说出细胞周期的组成并且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图示。最后我将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来比喻细胞分裂期和分裂间期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构建知识体系。

探索活动

二、我将播放有丝分裂阶段的FLAH动画、让学生按6人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有丝分裂各阶段中物质形态变化、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其中的规律、并且以表格的形式将有丝分裂各个阶段染色体数目变化、DNA数目变化、染色体形态等特点进行总结和归纳、最后让各小组以表格的形式展示给全班同学。并且评出优胜小组进行鼓励和表彰。

五、说反馈及教学评价

通过以上两个环节中的一个导入、两个活动、本节课的重难点就得到了有效的突破、那么接下来总结归纳阶段、我会组织学生、并让学生自己根据板书和课件上的知识框架、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做一个回顾、总结、并且谈谈他们自己的感想。课堂反馈方面我精心设置了几类题型、来考察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这两个目标的达成情况。情感方面的检测我将通过对他们课堂表现的观察、以及6人学习小组之间的互评来进行。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谢谢我是这样来安排教学实践的:

《细胞》说课稿12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生物教材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的内容。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这节课

【教材分析】

《从生物圈到细胞》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第1章第1节的内容,由“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两部分组成。本模块的核心是引导学生认识细胞这个基本的生命系统,而本节的两部分内容是为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的观点服务的,教材的知识体系也是围绕“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为主线来构建的:第一,从生物圈到细胞,包括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器官、组织等,是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它们都是能表现出生命活动的有机整体;第二,在众多层次的生命系统中,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这是因为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也是生命系统中最微小的层次。至于比细胞更微小的层次,如细胞器、细胞中的各种分子、原子等,虽然也可以看作系统,但是不能表现出完整的生命活动,因此不是生命系统。本节为后续章节打基础,后面各章依次讲述细胞这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物质基础、结构、功能和发展变化规律等,揭示生命系统的整体性、开放性、有序性和动态性,从而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2、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收集和整理生物史学资料。

(2)尝试将所获得的文字、图表信息表达出来。

3、情感目标

(1)激发对生物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2)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是构成生物圈中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教学难点:理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及讨论法相结合。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应用教材提供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去分析、去讨论、去建构概念,使学生感到生物学知识是有用的知识,是可以解决问题的知识,从而心里接受、喜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师)、利用网络、图书和报刊杂志等收集和整理生物史学资料(学生)。

【学情分析】

学生学完初中的生物课后,已经具有比较丰富的细胞知识,不仅有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内发生的一些化学反应的知识,还有建立在细胞基础之上的生物多样性的知识。本节的资料分析“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中所列举的事例和材料,都是学生在初中学过的,但又在初中相关内容基础上有所扩展。如,人的生殖过程,艾滋病病毒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淋巴细胞。学生在初中学过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本节在初中的基础上加入了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等层次,既起到了连贯作用,又使学生全面了解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从微观到宏观,让学生初步了解到,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从最小的细胞开始,到最大的系统生物圈,生命科学的研究是从这些层次上展开和深入的,而细胞是其他生命系统层次的基础,是基本的生命系统。尽管生命系统复杂多样,大小不同,但它们层层相依,都离不开细胞这个最基本的生命体。因此,教材中用图示的方法从微观到宏观呈现给学生一幅生命的画卷,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渐入新课。,非典型性肺炎在我国流行爆发,部分城市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产、商场停业的现象,很多与非典患者共同工作和生活的.人被隔离在家。为什么人们对非典型性肺炎这么恐惧呢?这是因为它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死率,而这一切都是由SARS病毒造成的。

播放与SARS病毒有关的录像(也可展示SARS病毒的结构示意图、SARS患者肺部的X光照片等)。

提问:

1.结合初中所学病毒的知识,谈谈所了解的SARS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

2.SARS病毒具有怎样的结构?它是怎样生活和繁殖的?

3.SARS病毒主要侵害了人体哪些部位的细胞?

4.如果离开了活细胞,病毒能够很好地生活和繁殖吗?

(考查学生初中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从社会生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思维热身,温故知新。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贮存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这就是病毒的生活和繁殖。SARS病毒主要侵害人的肺部细胞,使人发生呼吸困难而死亡。

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表现生命现象,不再进行生命活动。生物通常表现出哪些生命活动?是不是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呢?(引导学生回答并引出本课重点)

三、问题引领,讨论深入。呈现资料分析中的实例和图例进行分析。

1.针对实例1,提问:

①草履虫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还有哪些生物体的结构与草履虫相似?

②草履虫还能完成哪些生命活动?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它还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吗?

2.针对实例2,提问:

与草履虫相比,人是多细胞的高等生物,人的生命是从什么细胞开始的?

(强调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有共性,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

总结:人的生殖细胞是精子和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受精卵是新生命的开始;人的发育,其本质是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由此可见,多细胞的高等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也离不开细胞。

3.针对实例3,提问:

①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至少需要哪些细胞的参与?

②我们现在的学习活动,又有哪些细胞的参与呢?

(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与学习活动相联系,利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4.针对实例4,提问:

①HIV致病原理是什么?

②举出特定的细胞受损导致疾病的例子?

(介绍艾滋病病毒的相关知识,指出艾滋病病毒是一种攻击人体的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受到破坏的病毒,从而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体的某一种细胞受到损害,也会影响该种生物的生命活动,甚至导致其死亡)

展示:小儿麻痹症患者及相关的脊髓细胞受到损害的图片。

总结:上面的四个实例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这一基本事实。另外,生命活动还有赖于生物体周围的环境,依靠环境提供物质和能量

四、分组交流,资料共享。

指导学生看课本图1-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生命系统分为哪几个层次?它们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什么?

2.说出除种群和群落之外的其他几个层次的生命系统的概念。

3.列举教材以外其他生命系统的具体例子。

4.怎样理解细胞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层次的?

5.以一个人,一棵松树或一只草履虫为例,列出生命系统的不同层次。

6.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具体的生命系统,这说明了什么呢?

五、课堂总结,作业布置。

由上可知,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从最小的细胞开始,到最大的系统生物圈,尽管生命系统复杂多样,大小不同,但它们层层相依,紧密联系,都离不开细胞这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本模块的学习,我们就从细胞这一基本的生命系统开始。

布置课后作业和下节课的课前任务。

[板书设计]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二、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说课稿13

各位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说教材和教学目标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模块,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初中生物知识的扩展延伸,也为后续其他模块、其他章节的学习奠定最根本的基础。

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生物知识的认知情况和基础,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②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能力目标: 通过回顾初中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新旧知识衔接能力,以及归纳整合能力,还有分析讨论,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标: 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本课的重点是: ①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②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本课的难点是: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具体将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介绍。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是学生升入高中的第一节生物课,很多内容是建立在初中已学过的知识的基础之上,所以好好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知识,再在已学的知识的基础之上补充学习本节课新知识,犹如建立高楼大厦得有稳固的根基。

为了是更好地实现上述的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能力的为主的要求,以及高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本课采用了回顾旧知法,谈话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温故知新的能力,观察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具体教学方式将结合教学过程来介绍。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量有限制的特点,这部分内容我安排1个课时。按照上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本课共设计了导课,资料分析——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探究——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练习,小结,作业六个环节,从生活到知识,从理论到实际的认知规律来完成本科的学习。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环节:导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SARS患者肺部X光片弥漫性阴影及SARS病毒模式图,引导学生回顾病毒相关知识: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核心,但是能复制。再师生互动完成“问题探讨”。 本环节通过回顾学生已学的病毒知识入题,培养学生新旧知识是归纳整合能力,也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生命离不开细胞这一观点。

第二环节:资料分析——活动离不开细胞

从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着手,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分别展示四个实例,并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资料分析的内容,分组讨论。最后师生互动总结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突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这一重点知识。具体介绍如下:

实例一: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的过程,可补充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思考。如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它具有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最后让学生讨论回答讨论一。 学生认真观看材料,讨论回答讨论一,教师给予正确引导和评价,最后得出单细胞动物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这一观点。

实例二:教师播放人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图,并问:人的发育时从生命细胞开始?新生儿发育长大是由于细胞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等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更好的讨论完成讨论二。 通过实例二,师生互动得出了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长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基础上的。

实例三:教师展示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图,并让学生数数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需要至少几个细胞的参与,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分析并完成讨论三。最后师生互动得出反射等神经活动需要多种细胞的参与的观点。

实例四: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HIV病毒感染人体免疫系统的淋巴细胞引起艾滋病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将此事例与SARS病毒联系起来就不难回答讨论四。从实例四中得出了免疫作为机体对入侵病原微生物的一种防御反应,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的观点。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通过本环节的学习,学生展握了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这一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外,还培养了阅读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归纳总结的能力。

第三环节:探究——生命系统的`结构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应引导学生系统地理解这几个层次,在理解这些结构层次时可以适当地补充各个层次的名词解释,以利于学生从微观到宏观,步步紧扣地理解生命系统的严密性、层次性和多样性。教师按照以下的方式来呈现: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课本第5页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然后再由最基础是心肌细胞说起,直至生物圈,逐个阐明了生态系统的各个层次,即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适时补充各个层次的概念。除了群落和种群外,其他的概念,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初中时已有学过,所以要重点补充群落和种群的概念配合实例巩固理解。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在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鲫鱼就是一个种群,而池塘中的全部生物就构成了一个群落。同时也针对其他生命系统的层次补充一些实例来加深理解。如:与心肌细胞同层次的还有平滑肌细胞、骨骼肌细胞、上皮细胞、神经细胞等。还可以让学生以一个人、一棵松树或一只草履虫为例,用不同生物研究生命系统各个层次的关系,以便理解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最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完成“思考与讨论”,巩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相关知识。

通过本环节的学习,学生不但学得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这部分的知识,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合作交流的能力,也在情感上认同了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第四个环节:练习

学生应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完成课后练习,教师其指导作用,学生通过本环节巩固加深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了归纳整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五个环节:小结

教师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全部知识,逐一重复基本知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三维整合的能力。

第六个环节:作业布置

1、复习本节可所学知识。

2、预习下节课,并回答以下问题:

①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有什么异同?

②怎么样使用高倍镜观察动植物细胞?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说课,说课完毕,谢谢

《细胞》说课稿14

开场白:各位老师早上好,我是11号选手XXX,我今天要说课的题目是: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首先,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1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面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本节内容也是高考中的热门考点,在考试大纲要求中属于Ⅱ类,要求学生理解并能在复杂的情景中综合运用。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将教学目标定于以下三个方面:

1) 知识方面:学生能简述ATP结构特点并能写出其结构简式,能理解ATP与ADP的转化和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2) 能力方面:旨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希望学生能形成主动参与学习的学习态度,体验合作学习的氛围。其中重点是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而后者是本节的难点。

其次,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三大能源物质的功能、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细胞结构,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有一定障碍,如ATP的化学键如何断裂等。

在教法上,为贯彻新课程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思索、质疑、探究、实验中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为实现教师教法的转变,我将以问题为索引、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探究模式,并与模型多媒体有机结合营造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课堂。

在学法上,因为本节课的难度不是很大,学生基本能看懂书本对本节知识的介绍,所以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设计的解释、资料的阅读、问题的讨论等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下面我将重点介绍以下我如何在教学过程突破重难点,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六个环节:

① 导入(目标达成:ATP是细胞内直接能源物质)

通过展示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设疑“是什么使萤火虫发光?” 提出萤火虫发光器探究实验,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的设计得出使萤火虫发光的是能源物质是ATP。从而引出今天的新课——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此时板书标题)。可能绝大多数同学对直接能源物质这样抽象的概念不是能很好理解,于是我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将ATP比作现金,糖类脂肪比作银行存款,将抽象的关系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理解。

② 自主学习(目标达成:ATP的结构特点)

由于这部分内容不是太难,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完全能够理解,所以这部分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为了提高学生自学的效果,我准备了一份学案(此时会向评委展示一份学案),让学生边阅读边完成学案上的填空和问题,再让学生展示问题答案,教师评议答案。这样可以很好将课堂归还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局面。

为了突破学生首次接触ATP缺乏感性认识,我将展示三磷酸腺苷二钠片的图片,说明ATP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ATP的存在。最后通过板书归纳知识要点,形成知识体系。

③ 资料分析(目标达成:ATP和ADP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展示两则资料,设疑如何解决生物体内ATP含量极少却需要量很大的矛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出ATP和ADP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转化的具体过程是个难点,特别是对化学键的断裂和能量的变化学生可能很难理解。我将通过动画展示来突破难点,让学生感受ATP中断裂和合成的化学键是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以及该化学键形成和断裂时的能量是不同的,再通过板书来加深印象。

④ 模型构建(目标达成: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为了说明ATP与ADP的转化不是一个可逆反应,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模型构建,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但这一类活动有一个弊端就是:学生课堂上觉得好玩,课后又好像什么都没学到一样。所以我通过设计列表比较环节把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形成知识体系。

⑤ 小组讨论(目标达成: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联系生活和利用图片认识ATP在生活中的运用,讨论、补充和完善ATP的作用。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强调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区别。

⑥ 小结:最后用一概念图的形式进行课堂小结。

《细胞》说课稿15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作用:

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使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但是如何观察却不知道,所以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明确如何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植物细胞,并归纳总结出植物细胞结构功能,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和归纳整合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绘图技能。

(二)、教学目标: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规定,以及新的课程理念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能力目标】了解出临时装片制作过程以及注意事项;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情感目标】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重点、难点:

1、重点: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依据:学生初次接触细胞实验,不会使用实验工具进行装片观察,而且学生也从未看到过细胞。

2、难点: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依据:能否归纳总结出植物细胞结构并绘制出植物细胞结构图的前提。

二、教材处理:

1、学生状况分析: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使用显微镜的技能,这时要满足他们观察微小细胞的愿望,引导他们进行主动探究学习,同时由于学生没有看到过细胞,因此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制作较好的临时装片。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1)、复习上节课内容,创设情境导入。

(2)、讲授新课:如何制作临时装片。

(3)、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

(4)、练习。

(5)、小结。

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多媒体、实验探究、设疑质疑法相结合。

2、教学手段:本节课以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为主,并采用复习、展示导入、教师演示与辅导为辅的教学手段。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与情境导入:

1、显微镜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2、显微镜的使用分哪几个步骤?

3、观察老师准备好的玻片标本,挑起学生观察微小细胞的欲望。

二、制作临时装片

1、多媒体演示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1)准备:

擦:必须将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目的是避免杂质出现于视野中。

滴:滴加清水时应适量:过多,水会溢出;过少,制片容易产生气泡。

(2)制片:

撕:撕取少量的洋葱鳞茎叶内表皮,不要将叶肉一起带下来。

展:充分将取下的洋葱表皮展开,避免重叠。

盖:盖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水滴边缘,然后将另一侧缓缓放下。(防止气泡产生)。

(3)染色:

滴: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时适量:多了,会溢出来污染实验台;少了,染色不充分。

吸:吸水纸应有另一侧吸引,使稀碘液均匀扩散到盖玻片下。使染色充分。

复习巩固记忆步骤。直到能在脑中回放出各步为止。

2、学生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学生练习,老师指导,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主取材,多做几组)

3、学生观察自制的临时装片(学生观察,老师指导)。

三、学生动手制作,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师生互动:植物细胞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分别具有什么样的功能?

让学生明确:

(1)细胞壁:保护和支持作用

(2)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的进出。

(3)叶绿体:含有叶绿素,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部位。

(4)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5)细胞质:内有液泡,液泡中含有细胞液。

师生互动:讨论:如何给细胞下定义?

明确: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科学家们经过研究知道,地球上的生物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基本结构是一样的。它们一般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的各种结构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

四、技能训练:绘植物细胞结构图

强调绘图要领:

1、真实;

2、规矩:大小、位置、点线结构(明暗要用铅笔点上细点来表示,较暗处点较密)要规矩;

3、完整:名称标注齐全。(标注要尽量在左侧,标注要对齐。)

五、课堂小结:

1、学生小结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2、植物细胞的结构。

六、作业布置:

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

第四篇:细胞教案

第二节

细胞

【教学目标】1.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2.知道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3.了解细胞的形状和化学组成

【教学重点】光学显微镜水平上的细胞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细胞基本结构

功能,识别动植物细胞 【教学准备】鸭蛋、鹌鹑蛋、解剖器具、薄塑料袋

引入:自然界的生物千奇百态,多种多样。构成它们的细微结构是什么呢? 学生:是细胞。

那么你们看到过细胞吗?世界上第一个看到细胞的人是谁呢?

介绍罗伯特·虎克和他发明的显微镜,以及他所看到的软木的结构。出示一个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并显示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1.动物细胞: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遗传物质

(细胞膜的第二个功能应引导学生思考后得出。可以从细胞生命活动需要什么,会产生什么着手,并回忆海水淡化中的淡化膜的作用,学生很容易理解细胞膜的功能)【活动】观察鹌鹑蛋的结构 出示鸭蛋和鹌鹑蛋,学生先议论蛋的结构,在大家都错了的情况下,更有兴趣听老师的介绍。教师在投影仪上解剖蛋的结构,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最大的细胞和最小的细胞之间有很大 的差异。

2.植物细胞: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遗传物质

细胞壁:保护,支持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素)

液泡:细胞液

(在介绍细胞壁的支持功能时,可以用一个薄的塑料袋装一些水,表示细胞膜和细胞质,不能有一定的形状。然后把它放入一个方的纸盒中或纸杯中,它就呈现出一定的形状,纸盒和纸杯就相当于细胞壁。)

【议一议】1.植物为什么一般都很高大?这与细胞的什么结构有关?

2.植物的叶子为什么大都是绿色的?

3.叶绿体和叶绿素有什么区别?(在讨论这个问题时要求学生用刚才老师所用的杯子来作比喻说明叶绿体和叶绿素之间的关系)3.比较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之间的异同点

【画一画】请根据学过的知识,发挥你的想象,画出一个动物细胞和一个植物细胞,要求最好和老师画的不一样

【作品展示】展示过程中及时指出错误的和不好的地方

【分组讨论】出示各中形态的细胞图,讨论他们的形态结构与什么功能相适应。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 4.细胞的形态与功能相适应(板书)5.细胞的化学组成:水,无机盐,有机物 【课堂小结】见PPT 【课堂巩固】见PPT 【布置作业】1.作业本

2.用橡皮泥捏各种形状的细胞

第五篇:植物学细胞与组织小结

细胞与组织小结

1.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中有生命的部分是由原生质构成的。细胞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不一,但它们有共同的基本结构,现概述如下:

胞基质:细胞中除去细胞器以外的透明物质,维持细胞器所需离子环境质体 有色体 功能是营养物质的合成与积累,双层膜包围

线粒体;呼吸作用,双层膜包围

核糖体:与蛋白质合成有关

粗糙内质网

内质网光滑内质网与蛋白质、脂类、激素合成有关,单层膜结构原生细胞器 高尔基体:多糖等物质的合成与分泌,与细胞壁形成有关,单层膜结构

溶酶体:降解生物大分子,单层膜结构

微体:与光呼吸、脂肪分解有关,单层膜结构

圆球体:与脂肪积累有关,单层膜结构

液泡贮藏,调节Ph,稳定细胞内环境

微管

微丝构成细胞骨架

细胞核膜:双层,控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控制蛋白质合成、细胞核核质 染色质: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生长、发育

核仁:与合成RNA有关

细胞壁 初生壁: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壁上有纹孔和胞间连丝;细胞壁还能发生性质的变化,起着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2. 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植物细胞的后含物包括代谢中间产物、废物和贮藏物质等,主要有:

淀粉:以淀粉粒形式存在贮藏物质 蛋白质;以糊粉粒形式存在后含物

生理活跃物质:维生素、激素┈

3. 细胞周期DNA合成前期(G1期):RNA合成间期 DNA合成期(S期):DNA复制,组蛋白合成DNA合成后期(G2期):RNA微管蛋白合成、能量准备

细胞周期

中期: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关丝点排列在赤道面上

分裂期 后期:着丝点分开,染色单体分别向两极移动

2个子细胞

4. 植物组织的分类

顶端分生组织:根尖、茎尖侧生分生组织:植物体周围,维管形成层、木栓形成层

居间分生组织:禾本科节间基部等

原分生组织:生长点最先端,胚性细胞组成初生分生组织:原分生组织衍生,分为原煤表皮、原形成层、基本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薄壁细胞转化而成,木栓形成层、束间形成层

组织同化组织:叶肉细胞,含大量叶绿体

贮藏组织:细胞内充满营养物质:淀粉、蛋白质、脂肪

通气组织:胞间隙非常发达,或部分薄壁细胞解体成气腔

传递细胞:细胞壁内突生长,进行溶质短途运输

机械组织

导管:端壁穿孔,原生质体解体

输导水分 管胞:端壁不穿孔,比较原始

筛管:端壁成筛板,有原生质体

输导养料 筛胞:端壁不形成筛板,比较原始

分泌结构外分泌结构:分泌物排出体外,有腺毛、腺鳞、蜜腺等

内分泌结构:分泌物贮存在植物体内,有分泌细胞、分泌腔、乳汁管

5. 维管束是复合组织,其中木质部包括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木纤维。韧皮部包括筛

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韧皮纤维。维管束在植物体中成统一的整体。

有限维管束:无形成层,不能发展

按有无形成层分 无限维管束:有形成层,能不断发展

外韧维管束:韧皮部在外,木质部在内 有限外韧维管束:无形成层 维管束类型无限外韧维管束:有形成层双韧维管束:木质部内外各有1个并生的韧皮部

按韧、木位置分周木维管束:木质部围绕韧皮部

下载细胞应力与细胞生长综述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细胞应力与细胞生长综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细胞衰老与凋亡说课稿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细胞的衰老与凋亡》, 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教材高一......

    细胞计数(推荐)

    细胞计数注意事项: 1.最大的计数量程是107,如果超过量程考虑十倍稀释后计算 2.焦距的调节对于计数的影响较大,需要反复调节不同的小窗口来确定。 3.如果焦距不精确,可能增加死细......

    细胞凋亡总结

    细胞凋亡 凋亡(apoptosis)一般是指机体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或在某些因素作用下,通过细胞内基因及其产物的调控而发生的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一般表现为单......

    细胞癌变说课稿

    细胞的癌变说课稿 各位老师、给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细胞的癌变》,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细胞的癌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

    植物细胞教案

    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二节 植物细胞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方面 1、 举例说出玻片标本的基本类型 2、 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 二、能力目标 学会制作......

    细胞初中生物教案

    知识目标: 1、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能说出动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的共性和区别,知道观察动植物细胞的方法。3、能说出细胞分裂和生长的大致过程及意义。 4、能够运用细胞......

    细胞分化教案

    《细胞分化》的教案 [教材分析] 关于细胞分化,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说明细胞的分化”和“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这都是“理解”水平的要求;课程标准建议开展的学生活动是“搜......

    观察植物细胞

    一、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认识植物细胞基本结构;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比较,能阐述植物细胞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