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30 诗四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时间:2019-05-15 10:32: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30 诗四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30 诗四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一篇: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30 诗四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诗四首

学习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不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 难点: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知识链接:

1、简介作者及背景:

陶渊明可算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因为他写出了大量歌颂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的诗篇。他做过几任小官,41岁那年辞官而归,从此住在农村,亲自参加田间劳动,直至63岁去世。这首涛是他辞官的第二年写的,诗题的意思是回到园田居住。附带说一下,在封建时代,皇帝及大臣死后朝廷都要根据他们的行事给一个谥号;陶渊明不是大臣,“靖节”这个谥号是他死后朋友和门人私下给的,为的是表彰他高尚的节操,可以叫“私谥”。

2、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他的诗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为主,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出名。其中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写景的佳句广为流传,如《使至塞上》就极富代表性。开元二十五年,王唯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这首诗就是在出塞途中写的。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

一、自主学习:

1、读准字音 :晨兴理荒秽()

草木长()

燕()

2、朗读诗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字面意思。

但(只要)使愿无违。晨兴:早上起来。荒秽:丛生的杂草。带月:顶着月亮。荷锄:扛着锄头。道狭:道窄。草木长: 草木丛生。愿无违:不违反自己的意愿。

3、《归园田居》这首诗记的是哪个季节的劳动生活情形?《使至塞上》这首诗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4、文学常识

《归园田居》的作者是

,代诗人。《使至塞上》的作者是

,朝诗人。本诗选自。

二、合作探究

1、提问:陶诗平淡而又富于情趣,平淡不必多言,你认为“情趣”表现在什么地方?想像“带月荷锄归”等的动人画面。明确: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中,这是一幅多么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夕露沾我衣”,露水调皮而多情,他们给了辛苦一天的诗人温柔的抚慰,诗人就像一个凯旋的士兵,心情傲然、欣然

2、提问:《归园田居》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首诗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

3、提问:诗的末句“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

明确:不愿与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愿意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体会。明确: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讲究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线条简约,物态毕现。第三,色彩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

5、提问: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征蓬”“归雁”,即景设喻,用以自比,传达出诗人被排挤受命赴边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圆”“直”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四、课堂检测

(一)、按要求用原文回答

9、《归园田居》中写诗人耕种辛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抒发作者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1、《使至塞上》描绘西北高原黄昏日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五、拓展迁移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最后“王孙”句:《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这里反用其意,言山居特别恬适,隐者自可久留。王孙,此指王维。16.用简洁的语句概括这首诗歌所描写的内容。

描写了秋山雨后的月夜。

1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前句写静景,后句写动景,诗人用动静结合的方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景观:明月照耀着苍翠的松林,月光透过林木的缝隙泻在林间;晶莹闪亮的泉水在山石上流淌,不时发出淙淙的清音。

18.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从侧面表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弃

六、作业 诗四首 导学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不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 难点: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知识链接:

简介作者: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自号青莲居士。〖拓展〗:欧阳修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苏轼东坡居士。

2、题目解说:

此诗是诗人开元十三年出蜀至荆门时所作。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是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自己。《登岳阳楼》唐代宗大历三年(768),杜甫由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这一年,诗人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靠饮药维持生命,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天涯漂泊;这一年,吐番进攻,京师戒严,战争频繁,国家处于多事之秋。这一年,杜甫抱病登上岳阳楼,凭轩远望,忧国伤时,悲从中来。

一、自主学习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带月荷()锄归(2)但()使愿无违(3)大漠孤烟()直(4)长河()落日圆(5)江入大荒()流(6)仍怜()故乡水

(7)莫笑农家腊酒浑()(8)拄杖无时夜叩()门

2、《渡荆门送别》是

出蜀时所作,记下了他

时的观感和情思。

3、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4、.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的是作者写出浓浓的乡思。

二、合作探究

5、赏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这一联中的“随”、“尽”、“入”三个字用的好。“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入”字用得贴切,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像,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山

6、、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7.《登岳阳楼》这首诗用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洞庭水、岳阳楼——辽阔雄伟 吴楚、乾坤日月——开阔博大 孤舟——孤单漂泊

6.颔联中用得最传神的词语哪两个?请简要分析。

“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8.烟波浩渺的洞庭湖,触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感叹自己生活坎坷、穷愁潦倒、漂泊无依的身世,更为正处在战火中的国家命运而“涕泗”横流,充分体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能力提升

9.你认为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一句表现的作者的喜悦之情还是沉郁之感? 一般认为该联表现了杜甫终于实现登楼夙愿的愉快。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这两句还有更深层的含义。杜甫是怀着怀才不遇、壮志未酬、漂泊天涯等许多感触,才写下这开头两句:过去只听说有洞庭水,到迟暮之年才真的上了楼。此时的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这是沉郁之感,与结尾“凭轩涕泅流”遥相呼应。

三、拓展提高

11.请将杜甫的《登岳阳楼》与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进行比较,同是写登岳阳楼之感,体会它们在诗境和风格方面有什么不同。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参考答案:

李白这首诗写于乾元二年(759),流放途中遇赦,南游岳阳时。开头写岳阳楼四周的宏丽景色;接着把自己遇赦后的愉快心情,融入到眼前景色中去:雁儿高飞,带走自己愁苦之心;月出山口,仿佛君山衔来好月;然后浮想联翩,在岳阳楼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最后写楼上凉风习习,衣袖飘飘起舞,多么潇洒自如。这首诗写岳阳楼、洞庭湖的山水景物宏丽美好,人的心情轻快欢乐,交融成一个似真实似梦幻的迷人境界。这个意境与杜甫《登岳阳楼》的沉郁悲壮有很大不同。

在艺术风格上,杜甫的《登岳阳楼》基本写实,意旨深厚,又多变化,沉郁顿挫概括。李白这首诗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等手法,想像奇特,笔法洒脱,可用,豪放飘逸来概括。

四、当堂检测 背诵课文

第二篇:重庆市涪陵第十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30 诗四首(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诗四首(第2课时)导学案

1.初读诗歌《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渡远荆门外()帘旌不动夕阳迟().. 徙倚湖山欲暮时()老木沧波无限悲()..2.再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渡远: 平野:

大荒:

月下飞天镜:

海楼: 怜:

帘旌:

夕阳迟:

横分:

徙倚:

凭危:

【自疑】

三读课文,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我还有这样的疑问:

【自探】

活动一 学习《渡荆门送别》

1.诵读诗歌,把握字音、节奏和情感。

①听诗歌录音并跟读,注意把握字音和节奏。

②听老师范读诗歌,注意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③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读诗歌。

2.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3.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活动二 学习诗歌?登岳阳楼?

1.反复诵读诗歌,把握字音、节奏和情感。

①听诗歌录音并跟读,注意把握字音和节奏。

②听老师范读诗歌,注意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③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读诗歌。

2.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3.研读诗歌,自主探究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它是一首诗的灵气所在,也往往是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一个字.请找出这首诗的诗眼。哪些地方能体现这一诗眼。

活动三 质疑问难

通过学习,对于《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的理解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请提出来解决。

【自测】

1、《渡荆门送别》中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的句子是:

2、《登岳阳楼》中表达漂泊不定的生涯、离乡背井的感慨的句子是:

3、《登岳阳楼》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

融为一体。

【自结】

通过这四首诗的学习,在理解诗歌方面的收获:

第三篇: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30 诗四首学案

诗四首

一、熟读这四首诗填空。(能默写最好。)

(1)晨兴理荒秽。(2),长河落日圆。(3)山随平野尽。(4),老木苍波无限悲。(5)月下飞天镜。(6),归雁入胡天。

二、解释下列诗句中划线字词。

(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5、通过以上预习,把你阅读时的困难、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三、作者资料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自29岁入仕,作过州祭酒、参军一类小官。后因仕途坎坷,又不耐烦“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宋书•隐逸传》),更愤慨于南北士族的兼并不厌,王恭、司马道子、桓温、刘裕等人的篡乱相替,陶渊明于41岁毅然辞去在任仅80余日的彭泽县令,回柴桑归隐。此后直至他逝世的23年间,以耕读自娱,未再入仕。陶渊明的田园诗主要见于他的组诗《饮酒》《归园田居》《拟古》《和郭主簿》等。

王维(701—761),字摩诘(jié),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高,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王维在唐诗的范畴显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

自己收集另外两位诗人的资料。

当堂练习1.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1)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写诗人辛勤耕种的句子是。抒发作者愿望的句子是。(2)陈与义的《登岳阳楼》中描写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之情的句子是。

(3)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奇特壮美景色的句子是。

(4)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以一种独特方式抒发作者思乡惜别之情的句子是。(5)《归园田居》(其三)中表现作者与黑暗的官场决裂的句子是。

(6)《使至塞上》中通过写景表达诗人对故乡依恋之情的句子是。2.下列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C: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D: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长河落日圆(长江)带月荷锄归(扛着)晨兴理荒秽(野草)

B:仍怜故乡水(爱)江入大荒流(广阔无际的原野)云生结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C:山随平野尽(完)帘旌不动夕阳迟(夕阳来晚了)从今若许闲乘月(趁着月明之夜来闲游)

D:衣冠简朴古风存(保留)丰年留客足鸡豚(小猪)征蓬出汉塞(飘飞的蓬草)4.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衣沾不足惜 丰年留客足鸡豚 B、大漠孤烟直 烟消波静 ....C、属国过居延 国破山河在 D、归雁入胡天 带月荷锄归 ....

八年级语文上课中导学

诗四首

【学习目标】

1.积累相关文学常识,熟练背诵四首古诗。2.初步掌握欣赏诗歌的方法。

3.了解作品所表现出的诗人情怀,领会诗词所具有的的深厚的艺术表现力。课堂学习·研讨

1.导入。2.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学习成果。3.教师指导朗读,范读。

4.朗读诗文,整体感知大意。5.合作探究,品味鉴赏。

(1)《归园田居》(其三)这首诗描述的是陶渊明田园生活的一个剪影,请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话描述陶渊明一天的劳动生活情形。(提示:可以先逐句解释,然后进行完整的表述。)

(2)陶诗平淡而又富于情趣,平淡不必多言,你认为“情趣”表现在什么地方?教师引导学生想像“带月荷锄归”的动人画面。

(3)《归园田居》(其三)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归园田居》(其三)诗的末句“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学生讨论,教师可提供另外两首田园诗帮助学生理解。)(5)概述《使至塞上》的大意。

(6)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使至塞上》中的画面。

(7)名句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谈谈你对此的认识。(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体会。)

(8)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9)《渡荆门送别》:请找出诗中的写景句,通过想像诗中的形象,把握景物描写的特征。

(10)《渡荆门送别》诗中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11)《渡荆门送别》这首诗最打动你的是什么?请说明理由。(提示可以从整体构思、意境、语言、表现手法等几个角度来说。)

(12)《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两首诗都写了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色,试比较它们(13)《登岳阳楼》(其一)诗的四联各主要写了什么?(1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5)“洞庭之东江水西”这句诗写什么?怎么写的?(16)“帘旌不动夕阳迟”这句诗写什么?有什么特点?

(17)“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颈联通过叙事抒发了什么感情?

6、归纳总结:

这四首诗的作者、生活的朝代、诗歌的体裁、出处、主题及写作特点。

7、阅读反思。

(1)四首诗中任选一首,根据你的理解,用一段文字描绘你的阅读感受。(2)分别绘四幅画表现你对四首诗的理解,要抓美点,抓名句。的异同?

3(可以命名为荷锄晚归、大漠风光、长江壮景、柳暗花明,仅供参考)拓展延伸·巩固

诗歌鉴赏:陆游《游山西村》 原诗略

(1)诗题《游山西村》,八句却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游兴十足,游意不尽,请结合诗句对此作一番分析。

(2)诗歌三、四句,有人认为是回忆来村的经历,有人认为是入村后徐行山村周围所看到的景致,你觉得哪种看法更切合语境?

(3)诗人为什么结尾写道“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是什么使诗人如此留恋?

(4)全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第四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诗四首学案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诗四首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掌握积累生字词。

2、了解背景常识,理解诗歌内容,品味精美的语言。

3、体会诗人的情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预习导学】 ● 走近作者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又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东晋诗人。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咏荆轲》等。

王维(701~761),字摩诘,曾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原籍祁州(今山西祁县)人,唐代诗人、画家。著有《渭川田家》、《终南别业》、《山居秋暝》等。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今甘肃秦安县),5岁时随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名篇有《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等。

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洛阳(现在属河南)人,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基础积累

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荒秽()草木长()荷锄()

燕然()鸡豚()

徙倚()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晨兴理荒秽:(2)荷锄:(3)长河落日圆:

(4)仍怜故乡水:(5)徙倚湖山欲暮时:

3、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⑴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山随平野阔,江入大荒流

(4)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B、征蓬/出版塞,归雁/入/胡天 C、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D、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常识填空

5、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近体诗又名今体诗,它包含、排律、等几个部分。所谓近体诗,它是和唐代以前的古体诗相对而言的。● 整体感知

反复诵读,熟练背诵,完成下面的填空

6、(1)《归园田居》以平淡自然的诗句描绘醇美的诗意,抒发了“

”的情怀。

(2)《使至塞上》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 的内心情感。(3)《渡荆门送别》作者通过描绘了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抒发了深沉的乡情之叹,流露出了深深的 之情。

(4)《登岳阳楼(其一)》诗人通过写自己登楼观感,抒发了自己颠沛流离之苦,对国家的,以及自己 的落寞情怀。【合作研讨】 ● 思路梳理

1、《归园田居》(其三)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使至塞上》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渡荆门送别》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登岳阳楼(其一)》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 文本探究

2、“草盛豆苗稀”,说明诗人不善种田,这样写不影响他自己的形象吗?

3、《归田园居(种豆南山下)》中“但使愿无违”的“愿”指什么?

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用比喻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

5、《使至塞上》一诗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6、说说“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随”、“入”二字的表现力。

7、如何理解《渡荆门送别》一诗的最后两句?

8、如何理解“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中的诗人之悲?

● 拓展延伸

9、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刻的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请你再摘录几句含有哲理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

一、基础题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荒秽()无违()候骑()

叩门()征 péng()jīng()门 帘shēng()yān()然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但使愿无违()(2)江入大荒流()

(3)云生结海楼()(4)三年多难更凭危()3、填空:

⑴《归园田居》是陶渊明_____________时所写的诗。

⑵《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_的作品,他与__________合称“王孟”,是唐代__________诗派的代表。

⑶《渡荆门送别》是唐代________主义大诗人________所作,人称他为“________”。(4)《登岳阳楼(其一)》是________代的爱国主义诗人________所作。

4、背诵诗文,根据要求默写填空。

⑴ 《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壮观景色的名句是 ⑵ 《归园田居》中写作者对田间劳动感到惬意,认为符合自己心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渡荆门送别》中从游动的视角描写景物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登岳阳楼(其一)》中流传最广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 _

二、阅读题

背诵《渡荆门送别》,回答下列问题。

5、本诗首联交代了远渡的 和此行的。

6、颈联描写长江的近景,请谈谈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

诗四首 【预习导学】

1.huì zhǎng hè yān tún xí

2.(1)清除(2)扛(3)黄河(4)爱(5)徘徊

3.(1)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求我那心愿至死不移。这是全诗的主旨句。他的“愿”就是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上失去了自我,不要因为贪图物质的享乐而扭曲了自己的心灵。(2)这一联不仅准确地写出大漠落日的自然景观,而且融入了诗人复杂微妙的心灵体验和真切感受,既把自己的孤寂情绪不露痕迹地融入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又不完全给人以哀愁悲伤的感觉。这两句自然天成,浑融有味,意境雄奇,耐人寻味,历来被人称之为写景的名句。(3)连绵的群山随着广阔的原野的展现而消失,浩荡的长江流入莽莽平原奔向远方。写出了群山逐渐消失,长江由近而远的真切的动态。为人们描绘出了尺幅千里的雄伟画面。(4)“登临吴蜀横分地”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岳阳楼,此句仿杜诗中”吴楚东南” 意境雄伟, 让人想起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怀古伤今,怎能不让人“徙倚”在山水之间.在这样美丽的岳阳楼畔,诗人却提不起半点观赏山水的雅兴,仅“徙倚”二字,便把诗人那满腔愁绪表现的淋漓尽致.4.A 5.律诗 绝句

6.(1)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2)幽微难言(3)思乡(4)无限忧愁 老大伤悲 【合作研讨】

1.《归园田居》写园田种植情况 写早晚耕耘劳作 写夕露沾湿我衣 写随己心愿生活。《使至塞上》写使者进入边塞。以“蓬”“雁”自比暗写内心郁愤。描绘沙漠中典型景物“孤烟”、“落日”。写诗人到达边塞所见情景。《渡荆门送别》叙送别缘起。绘山势、流水、原野。写水中映月画与天边云霞图。抒深沉思乡之情。《登岳阳楼(其一)》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融情于景,借景抒怀。道出心中的无限愤懑。顾影自怜,感慨身世。

2.这不影响作者的形象,反而有助于突出诗人厌恶混浊官场,保持高尚节操的形象。3.指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愿。

4.作为堂堂唐朝的使者,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却以随风而去的蓬草,振翅北飞的归雁自比,实乃内心充满激愤与忧郁之情,与他政治上的失意有关。

5.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写景上,而写景之中也融入了浓情。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看出苍凉之意,而“征蓬”更给人枯寂之感。“征蓬”与“归雁”一出一入,给人一种萧条落寞的感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写出了边塞壮美景色,也写出了作者置身塞外的深切感受。写景意境的雄浑,把作者壮阔的心情及粗犷的亲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6.诗人乘船出荆门,看到眼前空旷辽阔、一马平川之景,用一个“随”字写出船行山渐远,群山与平原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的状态与动感。而看到滚滚长江东逝水后,则用一个“入”字写出江水流向远处,远处水天相接,好像水流进了碧空一般的壮丽之景。

7.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8.“万里”、“三年”分别从时空的跨度来叙其遭遇之悲,读之让人感慨万千。登高望远不但不能减轻心中的悲苦,反而更添几许愁绪。这无边无际的愁绪当“望远”“凭危”时更如一江秋水滚滚而出。登高望远怀乡思家,乃人之常情也,更何况饱尝无限家国之痛的诗人呢?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早已深入骨髓了啊?此句将诗人的悲、伤、哀、痛推向了极致。9.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⑵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⑶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⑷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堂检测】

1.huì wéi jì kòu 蓬 荆 旌 燕

2.(1)只要(2)广阔无际的原野(3)海市蜃楼,诗中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4)指登楼。凭,靠着。危,指高处。

3.⑴ 归隐山林 ⑵ 王维 孟浩然 山水田园 ⑶ 浪漫 李白 诗仙 ⑷宋 陈与义 4.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⑵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⑶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4)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5.地点 目的

6.明月倒映入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天上的云彩,层层叠叠,构成海市蜃楼。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上册《冰心诗四首》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省锡中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冰心诗四首》学案 新人教

提前自学

一、提前自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诵四首诗,会默写诗中的生字词语。

2、了解冰心及其作品,尤其是理解冰心诗歌的特点。

二、提前自学过程:

建议时间:10分钟 实际时间: 分钟

1、你了解冰心及她的作品吗?

冰心,原名,现代著名。五四运动爆发后,在革命潮流影响下,为探索人生的道路,暴露社会的黑暗,开始以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为主题的小说创作。她仿用印度诗人 《飞鸟集》的形式,抒发自己的感想,哲理深刻、风格细腻清新,这种诗体被称“ ”。主要作品有《 》、《 》、《 》等。

2、你能通过工具书解决下列生字词吗?

鸟cháo wàng 弃 nân 绿 惊xiàn jìn 透 zhã diã tǎng 若 载 着

3、有感情朗读四首诗,看看自己有哪些不太理解的地方,可以写下来。

情境研讨:

二、情境研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母爱”是古今中外很多作家笔下常出现的主题.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母爱的诗句呢? 教师概括:母亲是伟大的,无私的,母亲的怀抱是温暖的。先让我们来看看冰心奶奶是怎样来赞美母亲的?简介作者(“爱”的哲学——自然、童贞、母爱。有关作品等)

二、赏析诗歌,感悟诗情

(一)赏析前两首诗歌。

这两首诗都有一个主题——母爱,母爱一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冰心更是将其作为创作的三大主题之一。

1、赏析《母亲》一诗。

(1)齐读,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2)这首诗抒发了对母亲怎样的感情?可结合语句说一说。

明确:寻求母爱保护,认为母亲是人生唯一可靠的心灵避难所,歌颂了母爱的温暖,伟大。(3)你认为哪些字词该重点读?如何理解。明确:“躲”:诗人巧妙地用第一个“躲字”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鸟巢避风雨一样, 1 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受)受到打击,总要找母亲倾诉,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这种自然的联想与巧妙的类比,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伟大.“心中的风雨”:内心的苦闷、烦恼、精神上的挫折。

2、赏析《纸船》一诗。(1)自由朗读《纸船》,听示范朗读音频。

(2)请根据诗中给出的信息,想象这是诗人在何种情形下写的这首诗?(教师补充写作背景)

明确:海浪涛涛,天风吹卷,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邮轮上,远离亲人,驶向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回到亲人的怀抱?诗人因为强烈地思念故国、思念亲人,愈发感到孤独、惆怅。

(3)第一节中哪些诗句词语表明诗人对母亲思念之深,且由来已久? 明确:“从不肯”“总是”表明诗人并非这一次出门远行才有此举动,而是对母亲的依恋思念之情由来已久,一直就很浓烈,“一只一只”点出所叠纸船的数量多,表明诗人对母亲的思念极深。

(4)第二节诗人写出精心叠成的纸船抛入大海后瞬间发生的种种令人心碎的结果,并写出自己明知没有结果还是不灰心地叠,又在表达自己的情感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实际中是否可能,愿望能否实现,这对诗人来说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这是诗人是否寄托思念、排解孤独、忧伤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最充分地表达出诗人对母亲刻骨铭心的思念。

(6)叠纸船原是儿童的一种游戏,诗中的这一行为意味着什么?诗中的纸船又象征着什么呢?

明确: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诗人叠纸船这一行为表明诗人对母亲对祖国爱的无比深厚。

(7)全诗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 明确:“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8)再次有感情朗读《纸船》一诗,想想自己该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呢?

(二)赏析后两首诗歌。

1、冰心对青少年的成长寄予了厚望,后两首诗就集中表现了她对我们成长的勉励和关怀。(1)齐读《成功的花》。

(2)想想“成功的花”是怎么得来的?穿插对诗歌的赏析。明确:“明艳”形象地突出了花的“成功”。

“惊羡”能不能换成“羡慕”,为什么?

“惊羡”,有惊叹羡慕的意思,“惊羡”比“羡慕”多一层惊叹的意味,也更能衬托成功之花的明艳。同时还表达了人们对成功之花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不够理解。有个词语突出了这种不理解——然而。转折,追溯成功历程,原来花的成功要经历奋斗甚至牺牲。人的成功也是如此。

“浸透”突出了眼泪之多。

“洒遍”突出了血雨洒的范围之广。(3)探究:一个成功的人站在你面前,你很羡慕他吗?花的成功历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2 能不能找出相关事例试着谈谈你的理解。明确:成功来自奋斗和牺牲。

请同学找出蕴含此哲理的名言,警句,俗语: 1)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2)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3)成功的桂冠是用荆棘编织成的

2、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新社会总想活得潇洒,都想不辜负美好的青春年华,但在社会的汪洋大海中航行,如何把握正确的方向呢?冰心这首《嫩绿的芽儿》为我们指明了方向。(1)齐读《嫩绿的芽儿》

(2)芽儿,花儿,果儿说的话能互换吗?

明确:不能。芽儿,花儿,果儿的顺序排列暗指果树从抽芽,开花到结果的生长的过程。“花”比作人生事业的成功;“芽儿”比作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泪泉”比作为培养花付出的辛劳;“血雨”比作为滋润花而作出的牺牲。

(3)让学生找出表示色彩的形容词,并分析体现了芽,花,果的什么特征? 明确:“嫩绿”显示了“芽儿”健壮,旺盛和朝气。

“淡白”蕴涵“花儿”朴素,简洁,不追求华丽的外表。

“深红”象征“果儿”丰硕,甜蜜,美丽。

(4)学习了冰心的《嫩绿的芽儿》之后,你体会最深的是什么?如何使自己的青春更加美好,人生更加积极?小组合作交流,每组推选代表发言,同学评价。

(5)总结:诗人以植物的生长喻青年的成长,劝勉青年人奋发努力,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概括冰心的诗歌风格

前两首诗让我们感悟到了母爱的伟大,后两首诗侧重对人生的感悟:《成功的花》启示人们要学习花的奋斗精神;《嫩绿的芽儿》要求青年人要不断充实自己,甘为社会做出更大的牺牲。

冰心的诗歌短小精悍,不追求韵律,在随意的抒写中蕴藏着朴素的哲理,格调自然柔和、清丽淡远,令人回味无穷。

归理拓展

一、归理: 背诵四首诗。

二、拓展

建议时间:20分钟 实际时间: 分钟

1、完成《指导用书》第二课时阅读理解。

2、读一读,再次感受冰心诗歌的魅力。

(一)惆怅 梦里的母亲 来安慰病中的我,絮絮地温人的爱语——

几次醒来,药杯儿自不在手里。

海风压衾,明灯依然,我的心

是如何的惆怅——无着!

(二)青年人 青年人,珍重地描写吧,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

(三)言论的花儿 言论的花儿,开得愈大。行为的果子,结得愈小。

下载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30 诗四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30 诗四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