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考博总结范文合集

时间:2019-05-15 10:26: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音乐史考博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音乐史考博总结》。

第一篇:中国音乐史考博总结

中 音 史习题 总 结 曲文静总结

古代部分

上古时期

葛天氏之乐——传说中远古氏族葛天氏的乐舞。《吕氏春秋·古乐篇》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这八支歌的内容分别是:《载民》歌颂载负人民的大地;《玄鸟》是表示崇拜氏族 “图腾”,即一种黑色的鸟,有人认为是燕子;《遂草木》是祝愿草木茂盛;《奋五谷》是祈求五谷丰收;《敬天常》是歌唱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达帝功》是歌颂天帝的功德,希望天帝保佑;《依地德》是感谢土地的赐予和地神的恩惠;《总禽兽之极》是盼鸟兽繁殖,为人们提供吃用不尽的肉食、皮毛。葛天氏之乐勾画出一幅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图景,反映了人类进入农业定居阶段后的信仰、观念和愿望,是原始社会极为著名的一部乐舞作品。

朱襄氏之乐——传说中远古氏族朱襄氏的乐舞。据《吕氏春秋·古乐篇》载,远古氏族朱襄氏(炎帝别号)的时候,天气干旱,植物萎枯结不成果实。有个叫士达的人造了一张五弦的瑟用以求雨,来安定人民的生活。这反映了原始人在干旱的自然灾害面前祈求神灵降雨的愿望,音乐在这里似乎有着巫术般的功能。

阴康氏之乐——传说中远古氏族阴康氏的乐舞。据《吕氏春秋·古乐篇》载,在阴康氏的初期,水道不通,湿气很重,人们创作了健身的舞蹈来驱散湿气。这是人类与自然搏斗过程中产生的古老健身舞。

刑天氏之乐——传说中远古氏族刑天氏的乐舞。据《山海经·海外西经》载,刑天和炎帝争夺领袖的位置,炎帝砍掉了他的脑袋,埋葬在常羊山上。刑天就用双乳作眼睛,以肚脐当嘴巴,“操干戚以舞”,即拿着斧头、盾牌手舞足蹈起来。这应是远古氏族祭祀战神的乐舞。伊耆氏之乐(蜡辞)——传说中远古氏族伊耆氏的乐舞。据《礼记·郊特牲》载,伊耆氏在每年十二月要举行盛大祭祀万物的祭礼,叫做“蜡祭”,其《蜡辞》为:“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歌辞中反映了先民岁末祭祀时祈求收获的愿望。

云门——黄帝部族崇拜云图腾的乐舞。据《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黄帝氏族是以云为图腾的。《云门》就是一部崇拜云图的乐舞。在周代六乐中,它用来祭祀天神,《周礼·春官》称“云门大卷”。

咸池——据说是尧时的乐舞。据《周礼》和《吕氏春秋》记载,《咸池》是黄帝时的乐舞。“周礼”郑玄注:“大咸咸池,尧乐也”,可能尧时有所增修。咸池是天上西宫星名,古人称 它是西方日落之处。《淮南》洪兴祖补注:“咸池者,水鱼之囿也。注云:水鱼,天神。”因此,《咸池》可能是以水鱼图腾崇拜为主的乐舞。《庄子·天运篇》描绘其“充满天地,苞裹六极”,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在周代六乐中,用来祭祀地神。

箫韶——舜时乐舞。简称韶;又名韶、大(韶)、九招;由于作于虞舜时代,故又名韶虞;乐舞由编管乐器排箫作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称为《箫韶》;乐舞有九个段落,所以又叫《九韶》;有九次歌唱,又称为《九歌》;有九次变化,所以又叫《九辩》。由这多个名称可知,《韶》乐是内容丰富而富于变化的多段体乐舞。所谓“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尚书·益稷》),乐舞的高潮是第九段,并以鸟图腾崇拜为主要内容。乐舞的风格是“温润以和,似南风之至”(《乐纬·动声仪》),具有高度抒情化的特色。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和孔子都欣赏过这部作品,并给与高度评价。据《通典·乐》载,秦时名招舞,公元前201年有汉高祖更名《文始》。这是一部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并且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的作品。

弹歌——据传是黄帝时期的古歌谣。载于《吴越春秋》,辞曰:“断竹、续竹、飞土、逐 ”。音韵学家认为古韵难伪,并且从《弹歌》的二言四句的形式来看,它产生的时代古老性是较为可信的。歌词与《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在江苏张家港市搜集到的一首古老的河阳山歌《斫竹歌》相同。含意为砍断竹子、做成弯弓、弹出泥丸、追逐野兽,可见这是一首反映远古时期狩猎活动的歌谣。伶伦—— 贾湖骨笛—— 陶响器——

大夏——夏代乐舞。又名《大夏》。记载于《吕氏春秋·古乐》:“禹立,„„于是命皋陶作为《夏籥》九成,以昭其功。”这说明大夏是一部由编管乐器“籥”伴奏的多段体乐舞。据《礼记》载,“八佾以舞《大夏》”,“皮弁素积,裼而舞《大夏》”,可知在周代以后大夏是由64人跳舞表演,表演者头戴皮帽,下著白裙,光着脊梁。这是一种富于浓郁劳动气息的盛大群舞场面。但在这里,音乐开始成为帝王领袖替自己歌功颂德的工具,反映了私有制确立以后音乐内容产生的质的变化。在周代六乐中,它用来祭祀山川。虎纹特磬——

候人兮猗——夏代情歌,载于《吕氏春秋·音初篇》,产生在夏代之初。歌曲只有“候人兮猗”四个字,后两个字都是感叹字,可以想象音乐中包含的感情色彩是非常强烈的。涂山,是部族名,其所在地说法不一。这则资料常被用作我国古代音乐最早产生地方区域色彩的例证。时日曷丧——夏代民歌。载于《尚书·汤誓》:“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歌词有两种解释:一是“老天何时毁灭啊?我与你同归于尽吧!”一是“太阳何时落山呀,等天黑咱们一起逃亡吧!”都是当时人民对夏桀发自内心的诅咒和反抗,也是宣告夏王朝行将复灭的送葬曲。侈乐——

大濩——商朝初期创作的乐舞。也名濩。载于《吕氏春秋·古乐》、《墨子·三辩》。“濩”通“镬”,后者古时亦指用以烹人的刑器。大濩乐舞的名称可能包含歌颂正义战争获得胜利,夏桀得到应有惩罚的含义。这是一部歌颂商汤伐桀的乐舞作品。在周代六乐中,它用来祭祀先妣。

雩舞——商民族盛行的祈雨乐舞。《说文解字》云:“雩,夏祭乐于赤帝,以求甘雨也。”郑玄认为,“雩,吁嗟求雨之祭也”。字形即雨的形符下加乎,象征人们在雨中呼号歌唱的激动神态。这种舞是要执着牛尾跳的,而且牛尾要在若干舞者之间轮流传递,所以又叫“代舞”或“隶舞”。代即轮流传递,隶则像两手捧一牛尾。跳这种舞的时候,舞者要作跳出周围盘旋的舞步或舞姿,所以这种舞在卜辞中又叫作“槃隶”。可见商代降神祈雨是十分普遍而且盛行的歌舞形式,也是祭祀仪典的重要内容。有人解释,魌舞——商民族驱鬼逐疫的乐舞。《说文解字》云:“魌,丑也。今逐疫有其页头。”魌亦作其页,就是古代的方相。《周礼·夏官》较详细地介绍了方相驱疫的过程,可见方相即古代驱鬼逐疫的仪式中戴假面的舞蹈者。甲骨文中的魌字,作一人头戴假面的舞蹈形状,形象体现了魌舞的特征。目前少数民族地区保存的“傩舞”,应是魌舞的变种或遗存。桑间濮上之音(桑林)——商代乐舞。近人闻一多称:“宋、卫皆殷之后,所以二国的风俗相同,都在桑林之中立社,而在名称上,一曰桑林,一曰桑中或桑间。”(《神话与诗》)据郭沫若《释“祖”、“妣”》,“桑林之社”是祭祀祖先与青年男女会合的活动。这样的乐舞后来被认为是“商之遗声”,《礼记·乐记》中所说“桑间濮上之音”及桑林一类商乐遗声。《左传·襄公十年》记载宋国在宴会中为晋侯表演桑林之舞,被认为是不合礼仪的。春秋时代,桑林被当作轻浮的“郑声”、“亡国之音”,这都是对商民族音乐怀有偏见和贬义的称谓。四夷之乐——

《易经》中的商周歌谣——《易》亦称《周易》、《易经》,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卜筮吉凶的著作。其中保存了“帝乙归妹”、“鸣鹤在阴”、“女承筐”等商周时期的古老歌谣。歌词以二言、三言、四言为主,年代应早于《诗经》。对音乐史研究有重要价值。佾—— 乐悬—— 房中乐——

大武——又名武。《大武》是一种武舞,以歌颂周武王伐纣的功绩为内容。据《礼记·乐记·宾 4 牟贾》记载,春秋时期孔子所见的《大武》演出,结构共分六段,第一段舞队由北面而来;第二段表现消灭商纣的战争胜利;第三段再向南方进军;第四段表示巩固了南国疆域;第五段分成两个舞行,周公、召公分列左右辅理朝政;第六段表现对周天子的尊崇。有人考证,《大武》的六篇歌章保存在《诗经·周颂》中。在周代六乐中,它用来祭祀先祖。据《通典·乐》载,秦时犹存,更名五行。

六代之乐——简称“六乐”,是西周统治者用于祭祀大典和重大宴享活动的六部乐舞,被后世儒家奉为雅乐的最高典范。六部作品是黄帝时的《云门大卷》,用以祭天神;尧时的《大咸》用以祭地神;舜时的《九韶》用以祭四望;禹时的《大夏》用以祭山川;商时的《大濩》用以祭先妣;周时的《大武》用以祭先祖。六代之乐除用于祭祀大典之外,还在重大宴享活动中表演,因此,它兼有“雅乐”和“燕乐”的双重性质。前三部乐舞属于原始社会时期,都以图腾崇拜为主,后三部作品则是歌颂了三代奴隶制统治者的文德武功,由前三部乐舞“颂神”转向后三部乐舞“颂人”,完全符合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型之际文化性质的演变。六代之乐早已名存实亡,只有《大武》的内容、结构、歌词还部分地在文献记录中保存了下来。但它集自黄帝至西周初年六个时代的时代史诗、音乐精华为大成,是西周统治者一项伟大的文化创举。象舞——

大司乐——中国西周时的音乐机构,也指此机构的乐官之长。据《周礼·春官·大司乐》载,其规模相当庞大,确切可考的达1463人。分工明确,大司乐作为乐官之长,执掌乐律、乐正和大合乐,参加各种典礼活动。大司乐以下还有乐师、大师、小师、瞽矇等。机构的职能包括行政、教学和表演三个部分。教学对象为国子与世子,授课内容为乐德、乐语、乐舞三方面,并有严格的学习进度程序。大司乐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记载的具有较为完备体系的音乐教育机构。它反映了处于鼎盛时期的西周雅乐在音乐教育方面的完善程度,为当时培养了所需的音乐人才,并促进了社会整体音乐水平的提高。

三分损益法——我国古代生律法。记载于春秋时期的《管子·地员篇》。用增加或减少弦长三分之一,往返交替反复求律的方法。假设宫音弦长为81,依次得出徵、商、羽、角各音的弦长为108、72、96、64。求出了宫、徵、商、羽、角五音的弦长和音高。因为这种生律法以3为除数,所以又名“三分法”;所得音依次均为五度关系(下方四度等于上方五度),因此又称“五度相生法”;也可称之“管子法”(因管仲而得名)。这是我国古代最早记载的采用数学运算求律的方法。

隔八相生法——我国古代生律法。三分损益法的又称。这种生律法以黄钟为元声,所生各律 按十二律排列时,自出发律至所生律连同首尾计数,共为八律,故名。《汉书·律历志》称之“八八为伍”。但由于三分损益法生十二律不能由仲吕复生黄钟,且各律之间存在大、小半音的区别,所以在明代朱载堉发明“新法密律”之前,循环无极地“隔八相生”也只是一种理想。

三分损益十二律——我国古代用三分损益法生十二律的一种律制。三分损益法是我国古代最早记载的采用数学运算求律的方法,又名“三分法”、“五度相生法”、“管子法”,记载于春秋时期的《管子·地员篇》,用增加或减少弦长三分之一,往返交替反复求得五音。三分损益法生十二律的过程则最早见于《吕氏春秋·音律篇》,十二律分别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三分损益法所生十二律各律之间音程关系并不均等,而且所生出的最后一律仲吕不能循环复生黄钟,无法周而复始地旋宫转调。《诗经》—— 楚辞——

九歌——本是古代楚国广泛流传的民间祭歌,后经屈原修辞加工而成了“楚辞”中的代表作品。全曲共有十一首歌曲,依着所祭祀的不同神鬼,有着不同的标题:《东皇太一》(祭天神·迎神曲),《东君》(祭太阳神),《云中君》(祭云神),《湘君》(祭湘水男神),《湘夫人》(祭湘水女神),《大司命》(祭司人寿命之神),《少司命》(祭司人子嗣之神),《河伯》(祭黄河神),《山鬼》(祭山神),《国殇》(祭祀阵亡将士),《礼魂》(送神曲)。从《九歌》歌辞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其祭祀场面和中原地区“三颂”的庄重典雅风格完全不同,表现出热烈奔放的浪漫气息;句法参差错落,托体兮猗;已经具备歌舞形式的性质特征,是以灵巫为首表演迎神降神的歌舞。《九歌》是最能体现“楚辞”特色的作品,是世界上目前所见最为完整的大型祭神音乐的歌诗篇章,也标志着我国大型歌舞音乐的开端。曾侯乙墓编钟——

成相篇——《荀子》一书中有《成相篇》的唱词,一般认为,它可能是我国说唱音乐形式最早的萌芽形态。内容是揭露统治者的愚蠢,要求他们推行开明的政治。结构分为三个大段落,包含着同一节奏的五十六次重复。伴奏乐器为“相”,用几尺长的粗竹筒制成,奏起来用两手棒着舂击地面,打出节奏。这说明这种说唱音乐形式是从劳动中间发展而来的,也有人认为不排除《成相篇》作为夯土号子唱词的可能性。伶州鸠—— 师旷—— 师涓—— 师襄—— 师文—— 秦青—— 韩娥—— 伯牙——

大音希声——

墨子“非乐”—— 《乐记》——

无锡鸿山墓出土乐器——

中古时期

洛庄汉墓乐器群——

乐府——我国古代音乐机构。据《汉书·礼乐志》载,乐府创立在元鼎五年(BC112),但从出土文物看,乐府于秦朝始建,可能是汉武帝时进行了扩建或改建。汉代乐府诗主管俗乐的机构,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歌谣,并加工配乐、创作并填写歌词、创作和改变曲调,研究音乐理论,进行演唱和演奏。汉哀帝绥和二年(BC7)罢省乐府,对这一史实有停办与裁减两种解释。《汉书·礼乐志》则明确记述乐府裁减后的人员并入了太乐机构。汉代乐府对民间音乐的重视,促进民间音乐高度繁荣,对其后中国音乐的发展有深远影响。此后几朝的乐府则在此方面大为逊色,晋代有太乐乐府,《隋书》中太乐与乐府不分,唐代大乐署之外无乐府,此后也不再有乐府机构。

赵代秦楚之讴——汉代各地民歌。据《汉书》载,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赵、代、秦、楚,不仅仅指山西、河北、陕西、湖北一带,而是泛指东南西北、四面八方的意思。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可知,乐府搜集的西汉时期民歌,其地域几及当日中国之全部,可见乐府采集民歌规模之大和范围之广。李延年——

鼓吹曲——传统乐种,以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演奏为主的音乐形式。以鼓、排箫和笳为主奏乐器,中间则有歌唱。据王王献《定军礼》载,鼓吹乐自秦汉代以来起源于我国西北边境地区。据郭茂倩《乐府诗集》,鼓吹乐根据主奏乐器和表演场合分为二部,有箫笳者为鼓吹,用之朝会、道路,亦以给赐;有鼓角者为横吹,用于军中,马上所奏者是也。一般把鼓吹乐按用途分为四类:黄门鼓吹、骑吹、短箫铙歌、横吹。鼓吹乐的具体划分并无严格界限,并随时代而异,愈近后世各类之间区别愈小,逐渐混一统称鼓吹。其音乐成分最初是以外族音乐为主的,两汉间与相和歌、清商乐等民间音乐关系密切,横吹则与西域音乐《摩诃兜勒》有关;汉魏以后并与北狄乐及北方箫鼓有关。鼓吹乐源于民间,后供奉于官府,其后又逐渐向民间发展,明清以来的民间吹打与鼓吹乐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

短箫铙歌——鼓吹乐的一种。是汉魏至南北朝间鼓吹乐中最受重视的一种形式。是用于郊、庙的军乐,多在重大场合运用,所以在鼓吹乐中占有最高地位,因此有的著作中将其作为鼓吹乐的代表。《晋书·乐志》中记载了《朱鹭》、《战城南》等作品,内容“多序战阵之事”,而曲调实际采自民间歌曲。

横吹曲——又名鼓角横吹。汉代鼓吹乐的一种。据郭茂倩《乐府诗集》载,主奏乐器有鼓和角,于军中马上奏之。最初的曲调是汉武帝时李延年根据《摩诃兜勒》一曲改编的新声二十八解,《晋书·乐志》中别名“胡角”。横吹曲为随军之乐,朝廷亦用以赏赐边将。魏晋以来,二十八解不复具存,而世用者有《黄鹄》等十曲。今传最早与最典型的横吹曲辞,乃是北朝乐府民歌,如《木兰诗》、《折杨柳》等。

熊罴十二案——鼓吹乐的一种。亦称鼓吹十二案。起源于南朝梁的宫廷鼓吹乐,后用于宋、辽、金的朝会鼓吹乐。《宋史·乐志》中有记载。在朝会活动中是十二案陈设在编悬乐器的四周,配合钟磬等乐器的鼓吹演奏。

相和歌——汉代汉族各种民间歌曲的总称。它最初的表演形式是清唱的“徒歌”,后发展为一人唱、三人和的“但歌”。和以乐器与歌唱相和的形式,如《晋书·乐志》载:“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是指在弹弦乐器和吹管乐器的交替伴奏下由歌者击节而唱,乃是唱奏并重的。这几类歌曲并无绝对的界限,只是艺术加工的程度不同而已。相和歌常用的乐器有节、笙、笛、琴、瑟、琵琶(汉琵琶,即阮)、筝等,主要的三种调式为清、平、瑟三调。相和歌大部分来自民间,是乐府歌曲中的精华部分。

清商乐——东晋南北朝以来的民间音乐。是相和歌的继承与发展。东晋南渡以后,北方的相和歌随着汉族政权南迁,和南方的江南吴歌、荆楚西声逐渐融合成一种新颖的音乐,即所谓“清商乐”。因此,清商乐包括了“中原旧曲”(相和歌)、“江南吴歌”、“荆楚西声”三种成分,其中主要成份是南方民间音乐。南北朝以后,它便完全取代了相和歌,成为民间音乐的主要形式。隋唐时期,“清商乐”则列入多部乐中,是 “华夏正声”的象征。清商乐所用乐器有钟、磬、琴、瑟、击琴、琵琶、箜篌、筑、筝、节鼓、笙、笛、箫、篪、埙等十五种。其“清商三调”则是沿用“相和三调”而来,即平调、清调、瑟调。结构略似相和诸曲,但另有和、送。清商乐的古调至今多存于琴曲之中。

相和大曲——汉魏时期的大曲音乐。是相和歌的最高发展形式,是由器乐、声乐和舞蹈三者组合而成的综合性艺术,并有复杂的多段体结构形式。结构包括“艳”(抒情段落,相当于前奏)、“曲”(歌唱部分)、“解”(器乐伴奏下的舞蹈部分)、“趋”(速度比较急促,相当于尾声)四个部分。《宋书·乐志》记载了汉魏时期的十五首相和大曲的歌辞,东汉时期的《陌上桑》乃其中之一,反映了我国汉代歌舞艺术的高度发展。吴歌——又称吴声或江南吴歌。据《晋书·乐志》载,“吴歌”是江南一带民歌,东晋以来渐兴,起初为清唱的徒歌,后发展为伴有管弦的形式。由《乐府诗集》引《古今乐录》语可知,所用乐器有篪、箜篌、琵琶等。吴歌风格抒情、细腻,以表现男女间爱情为主,如《子夜四时歌》。

西曲——又称西曲歌。是出自江汉即湖北一带的民歌。南朝陈成书的《古今乐录》所列西曲歌三十四曲,几乎全部保存于《乐府诗集》中。有《乌夜啼》、《莫愁乐》等,内容多为抒发游子思归的别离之情,乃是长江流域商业繁盛的产物。打谱——

《广陵散》——

京房六十律——汉代京房(BC77-BC37)提出的一种律制。京房是我国古代第一个发现“仲吕极不生”问题的律学家。据《后汉书·律历志》载,他在传统三分损益法生十二律基础上,继续往下推算直至第六十律。当生到第五十四律“色育”(仲吕以后各律京房皆自创律名)时,与黄钟的音差只有3.6音分,人耳已很难辨别。因此,仲吕还生黄钟的要求已基本达到。而且京房认为,在六十律中基本可以实现周而复始旋宫转调。六十律的提出,揭开了中国古代律学史第二个发展阶段——探求新律时期的序幕,对后世律学研究有重要启发意义。“京房准”—— 何承天新律—— 声曲折—— 清商三调——

西曲——又称西曲歌。是出自江汉即湖北一带的民歌。南朝陈成书的《古今乐录》所列西曲歌三十四曲,几乎全部保存于《乐府诗集》中。有《乌夜啼》、《莫愁乐》等,内容多为抒发游子思归的别离之情,乃是长江流域商业繁盛的产物。

吴歌——又称吴声或江南吴歌。据《晋书·乐志》载,“吴歌”是江南一带民歌,东晋以来渐兴,起初为清唱的徒歌,后发展为伴有管弦的形式。由《乐府诗集》引《古今乐录》语可知,所用乐器有篪、箜篌、琵琶等。吴歌风格抒情、细腻,以表现男女间爱情为主,如《子夜四时歌》。《酒狂》——

阮籍《乐论》—— 声无哀乐论—— 《拨头》—— 《代面》—— 《踏摇娘》—— 萧衍—— 沈约—— 苏衹婆—— 荀勖笛律——

“钱乐之音差”—— 《碣石调 幽兰》—— 文字谱——

燕乐大曲——唐代音乐形式之一,又称唐大曲。是一种综合器乐、歌唱和舞蹈的含有多段结构的大型歌舞音乐。结构主要分散序、中序、曲破三部分。唐代燕乐大曲是建立在多民族音乐文化基础上的产物,音乐风格主要以清商大曲、龟兹大曲、西凉大曲最具代表性。燕乐大曲的宫调系统为二十八调。《霓裳羽衣曲》是最著名的大曲作品。燕乐大曲标志着中古时期歌舞伎乐所达到的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度。隋“九部乐”—— 唐“十部乐”—— 大乐署—— 教坊—— 梨园—— 鼓吹署——

《霓裳羽衣曲》——唐代大曲,一说为法曲。又叫《霓裳羽衣歌》或《霓裳羽衣舞》。相传由唐玄宗创作,另有说法是唐玄宗根据印度《婆罗门曲》改编。从诸首唐诗的记载中可知,这首大曲的音乐具有浓厚的西域佛教音乐成分,舞者的服饰则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调色彩。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霓裳羽衣歌》及其注文为了解这首唐代大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据其推断,这部大曲音乐共有36段(散序6段、中序18段、曲破12段)。其中最精彩的音乐是抒情气息极其浓郁的散序部分;结尾则一反大曲常见的在急剧的节拍中结束,而是缓慢地终止。《霓》曲早已失传,学术界一般认为,宋代姜夔于1186年发现并保存下来的《霓裳中序第一》,可能就是《霓》曲中间的一段。《霓裳羽衣曲》有着极为感人的艺术魅力,代表着唐代歌舞音乐的最高成就。

破阵乐——唐代歌舞音乐作品。原名《秦王破阵乐》,本是隋代末年的一种军歌,颇杂有龟兹音调。武德三年(620)后,填入新词歌颂秦王李世民的赫赫军功。贞观元年,发展为歌舞大曲,用于朝廷“宴群臣”。后繁衍出多种表演形式,曾更名为《七德舞》用于雅乐,唐高宗的《神功破阵乐》、唐玄宗的坐部伎《小破阵乐》也源于此。无论在燕乐或是雅乐的演出中,还是在九、十部乐或是坐、立部伎的节目中,都有《破阵乐》的存在,甚至影响远及印度、日本等国。这部作品具有“发扬蹈厉,声韵慷慨”的豪壮气概,音调是以汉族清乐为基础,又杂有龟兹乐的成分。武则天时期的日本遣唐使曾将《秦王破阵乐》带回日本,日本目前所存的五弦琵琶谱、筝谱、琵琶谱、笙谱、筚篥谱、笛谱等七种古代遗谱中共保存着《破阵乐》 的九种曲谱。何昌林曾尝试词曲的组合配译。

健舞——唐代小型娱乐性的歌舞音乐。一般动作比较爽朗、快捷、刚健,音乐多用繁弦急管。据崔令钦《教坊记》和段安节《乐府杂录》记载,唐代的健舞有《剑器》、《胡旋》、《胡腾》、《拓枝》、《大渭州》等十余首。杜甫诗《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行》有对唐代著名的健舞《剑器》的描写。

软舞——唐代小型娱乐性的歌舞音乐。一般动作比较舒徐、安祥、温婉,表情比较细腻的。据崔令钦《教坊记》和段安节《乐府杂录》记载,唐代的软舞有《凉州》、《绿腰》、《兰陵王》、《春莺啭》、《乌夜啼》等十余首。五代画家顾闳中所绘《韩熙载夜宴图》中有舞《绿腰》的优美舞姿。

法曲——隋唐时期的一种音乐形式。又名“法乐”,始见于东晋《法显传》,因用于佛教法会得名。梁以后,形成以清商乐为主的法乐,至隋称为法曲,在唐代又吸收了道曲成分,并受到极大重视。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认为,法曲接近于汉族民间音乐,所用曲调和乐器近于汉族的清乐系统,风格幽雅。《中国音乐词典》中将法曲释为大曲的一个品种,曲式结构与一般燕乐大曲无异。而在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中,则认为法曲是区别于大曲的以器乐演奏为主(其中有部分歌唱)的纯音乐形式,常从大曲中选出器乐与歌唱部分演奏、演唱。

变文——唐代的说唱音乐形式。它本指唐代佛教寺院用于宗教宣传的说唱形式“俗讲”的讲唱底本。“变文”之得名,一说来源于佛教语汇;另一说则认为由于其曲调从南朝清商旧乐中变化而来,故名。其文体形式则有韵文散文相间、全用韵文或全用散文等不同种类;其重要特征为有说有唱有图的一种形式,变文变相文图相辅相成;表演形式唱在中间占有重要地位;内容除了表演佛经故事,多以历史故事为主、民间故事为题材;曲调则多取自民间音调;作品如《孟姜女变文》、《汉八年楚灭汉兴王陵变》等。变文已是一种相似于后世的一种纯粹意义的说唱形式。

俗讲——唐代佛教寺院用于宗教宣传的一种说唱形式。佛教徒在宣讲教义时,为使更多的百姓接受,常常将深奥的佛教哲理通俗化,利用讲故事和唱经的方式进行宣传,称作“俗讲”或“讲经文”,宣讲人叫做俗讲僧,讲唱的底本叫做“变文”。“俗讲”是在佛教中最早出现的宣传宗教教义的说唱,主要由高僧法师担任,其题材内容限于宗教本身,曲调多为转读梵呗,可能还保留了佛教传入我国时外来音调的较多因素或原貌;如《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等;著名的俗讲僧如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中记载的文叙。《梅花三弄》—— 《离骚》—— 敦煌琵琶谱—— 箜篌—— 筚篥—— 胡笳—— 芦管—— 减字谱—— 弦索谱—— 管色谱—— 律吕字谱—— 旋宫转调—— 六十调—— 八十四调—— 五旦七调—— 二十八调——

《乐书要录》—— 《宋书·乐志》—— 《教坊记》—— 《乐府杂录》—— 《通典·乐典》—— 《太乐令壁记》—— 《羯鼓录》—— 万宝常—— 李隆基—— 张文收—— 永新—— 念奴—— 张红红—— 段善本—— 渤海乐——

百戏——“百戏”是我国古代兼有音乐歌舞成分的杂技表演之总称,实际上包括杂技、武术、幻术、民间歌舞杂乐、杂戏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表演中多伴有音乐的唱、奏。“百戏”一词出现在汉代,张衡《西京赋》最早在文学作品中记述我国古代“百戏”的演出情况,汉代特有的刻石画像艺术以及杂技陶俑则形象地再现了汉代百戏演出的盛况。在汉代,“角抵戏”又是“百戏”的别称。魏晋南北朝时期,“百戏”继续盛行,以至于宗庙祭祀中都有表演。南北朝以后,“百戏”亦称“散乐”。到隋代,“百戏”这种原本是民间的艺术已为宫廷所吸收,相当贵族化。唐代“百戏”始终为贵族统治阶级所喜爱,其形式之多样、表演之精湛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最有特色的如舞马。元代以后,“百戏”内容更加丰富,却各用专名、逐渐各自独立,包罗万象的“百戏”一词,便逐渐销声匿迹。

近古时期

曲子—— 姜夔—— 自度曲——

《白石道人歌曲》—— 《杏花天影》—— 减字—— 偷声—— 摊破—— 犯调——

诸宫调——宋、金、元时代的一种大型说唱形式。据王灼《碧鸡漫志》等书载,由北宋汴京勾栏中的说唱艺人孔三传创始。诸宫调的音乐特点在于不同宫调的许多曲牌连接起来演唱,即宫调的多样性,以体制宏大、曲调丰富而著称,适合于表现更为复杂的社会生活内容。在表演时有说有唱,所用伴奏乐器主要也是鼓、板和笛,后来也有用水盏打拍,或用弦索伴奏的。目前保存下来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是金章宗时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其他诸宫调作品还有无名氏作的《刘智远诸宫调》、元代王伯成的《天宝轶事》,都已残缺不全。宋代这种长篇说唱音乐形式的出现,是我国说唱艺术进入成熟时期的标志。

西厢记诸宫调——宋代说唱音乐诸宫调作品。金章宗时董解元作,俗称“董西厢”,是目前保存下来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取材于唐代元 《莺莺传》,并发展了原来的故事情节,大胆地歌颂了婚姻自主,有着明显的反封建礼教倾向。全本共用了十四个宫调,基本曲调有151个,连变体(即“又一体”)在内,则有444个之多。清代《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中还保留有《西厢记诸宫调》的148个曲调,占其全部曲谱的三分之一。为研究宋、金时代的音乐提供了珍贵资料。

唱赚——宋代说唱艺术的一种。由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的勾栏艺人张五牛在吸收流行于北宋汴梁的“鼓板”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成。是一种用鼓、板和笛作为伴奏乐器,以缠令和缠达两种曲式交替进行为特征的说唱艺术。所用的脚本叫赚词,中间的曲调形式称作赚,后来唱赚发展成多套的长篇形式则称作复赚;所用曲调吸收了具有各种艺术风格的传统歌曲、民间歌曲和少数民族歌曲,都是当时的流行曲调;演唱时有较大的难度;同一宫调、一韵到底。目前所见完整的赚词作品是保存在宋末元初陈元靓辑《事林广记》中的一套有词无谱的咏蹴踘的《园社市语》,《事林广记》中还有一幅“唱赚图”表现了唱赚的表演场面。唱赚的形式在宋代(主要是南宋)很普及,据《梦梁录》、《武林旧事》等记载,南宋时临安知名的唱赚艺人即有数十人之多。

货郎儿——

鼓子词——宋代说唱艺术的一种。产生于北宋时期,因以鼓为节拍,故名。音乐特点是通篇只用一个词调反复演唱,每段兼以说白,构成抒情性和叙事性兼而有之的说唱艺术特色。表演时说白和歌唱相结合,以唱为主。北宋末年赵令畤为之加上管弦伴奏,由三人以上配合表演,“歌伴”兼任和唱与伴奏。并作《元微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词》,最早以说唱音乐形式叙述张生与崔莺莺恋爱故事。这是目前唯一能够确定为宋代流传下来的鼓子词,也是宋代鼓子词的代表作。

陶真——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南宋西湖老人《繁胜录》载:“唱涯词只引子弟,听陶真尽是村人”。明清两代陶真还流行于江南一带。它无论题材、歌词都较通俗,流行于广大农村地区。一般认为它与后世弹词的形成有较密切的渊源关系。

涯词——宋代说唱艺术的一种。也作崖词。南宋西湖老人《繁胜录》载:“唱涯词只引子弟,听陶真尽是村人”。涯词的文词较为典雅,深为城市中的“子弟”所喜爱。琴歌——

《潇湘水云》—— 金院本—— 散曲——

《碧鸡漫志》—— 朱长文《琴史》—— 《事林广记》—— 《唐会要·乐类》—— 《唱论》——

《开门六喜》——

蒲松龄俚曲——清代说唱音乐形式。清代初叶,我国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将《聊斋志异》中的部分故事,采用当地方言和元、明、清时广为流传的各种小曲,编写成有说有唱、通俗易懂的民间说唱形式,为其家乡(山东淄川一带)群众世代唱。共有《墙头记》、《磨难曲》等十四部作品,人们称之为“蒲松龄俚曲”或“聊斋俚曲”。目前已搜集起十三部,最有代表性的当推《磨难曲》。音乐部分即由各个曲牌联缀而成,最少时只用一个曲牌贯穿,最多则用到三十四、五个曲牌,共用五十三个曲牌,主要来自元明以来的小曲(如《耍孩儿》、《玉娥郎》等)、少数来自明清的戏曲(如《梆子腔》等)、以及一些船歌、山歌和少数民族乐曲。目前搜集到的有《耍孩儿》、《银纽丝》等十二个曲牌。音乐质朴、优美,体现了民间歌曲的艺术风格,较多地运用了拖腔、装饰音和滑音,并结合淄川方言,在唱腔韵味上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格。它的伴奏形式则有较大的随意性,表演只有一个演员演唱或说白。囊玛——

弹词——流行于我国南方的一种说唱音乐。其他名称有“弹唱词话”、“文本”、“说小书”、“评弹”等。一般认为是由宋代的“陶真”发展而来,在明代中叶已流行于苏州、杭州、扬州、南京等地,至清代有较大发展。表演形式有一人的“单档”,二人的“双档”和三人的“三档”等区分,伴奏多用琵琶、三弦,明代还有用小鼓、拍板伴奏的,后来又有加上二胡、扬琴等乐器;演员保持着坐唱的形式,自弹自唱,有说有唱;所用语言分“土音”与“国音”两大类;唱腔婉转柔美,并形成不同唱腔风格——俞调、陈调和马调;结构形式,小型形式以基本曲调大致相同的若干唱段连接,仅在末尾加上一段表白的一首终场诗作终结,大型形式则由开篇、诗、词、赞、套数、篇子等组成。弹词因流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地方色彩,如苏州弹词、扬州弹词等,影响最大的当推苏州弹词。

鼓词——明清时期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的说唱音乐形式。鼓是重要的伴奏乐器,演员边演唱边击鼓,掌握节奏,因以得名。其前身可能是宋代的“鼓子词”,明代称作“词话”。明末清初贾凫西的《木皮散人鼓词》是著名的鼓词作品。清初获得较大发展,盛行于北方城市,尤其流行于山东、河北一带。当时演唱鼓词的形式,正如徐珂《清稗类钞》所云:“唱鼓词者,小鼓一具,配以三弦,二人唱书,谓之鼓儿词。亦仅有一人者,京津有之。”小型鼓词只用一个曲调不断反复演唱,长篇鼓词则叫做“大书”,摘唱其中精彩的段落叫做“段儿书”。内容多位金戈铁马国家兴亡的长篇故事,中小规模的则多为才子佳人。鼓词的进一步发展,便出现了“大鼓”的形式,在今天鼓词亦作为各类大鼓唱词的泛称。西河大鼓—— 京韵大鼓—— 牌子曲——

传奇——明代以来以演唱南曲为主的一种戏曲体裁。盛行于明代与清代前期,又称明清传奇。篇幅长大,一本戏往往分为数十出(折)。音乐属于曲牌体;以南曲联套为主,间用北曲联套或南北合套;文学创作追求与音乐的一致性,重视曲词的可歌性,曲律更为严格。著名剧目有高则诚的《琵琶记》、梁辰鱼作《浣纱记》、汤显祖的《牡丹亭》、洪生《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等。

四大声腔——明代四大声腔,只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和昆山腔等流行于明代中期的四种戏曲声腔。清代四大声腔,即所谓“东柳、西梆、南昆、北弋”,均流行于清乾隆年间。近年以来,吸取研究工作者将对近代戏曲有广泛影响的昆腔、弋阳腔(高腔)、梆子腔(乱弹)、皮黄腔成为四大声腔。

昆曲(昆腔)——戏曲声腔、剧种。也叫昆山腔、昆曲、昆剧。最初是昆山一带民间流行的南戏清唱腔调,后由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居于昆山附近的顾坚创始,并因而得名。明代嘉、隆年间(1522—1572),魏良辅等一批戏曲音乐家改革了昆山腔的唱腔,吸收海盐、弋阳腔的音乐成分;以“水磨腔”、“冷板曲”为特征,曲调细腻宛转,清柔舒缓;音乐伴奏把弦索、箫管、鼓板三类乐器合在一起,集南北之所长,创立了一个规模完整的伴奏乐队,不只用于清唱,后来也用于戏曲舞台;舞台艺术上吸收了宋元以来的诸多曲种的精华,创造了当时最完整的表演体系。传奇作家梁辰鱼根据改革后的昆腔创作《浣纱记》,使昆腔的传播愈加广泛,由苏州、松江一带迅速流传到杭、嘉、湖地区,逐渐遍及全国各大城市,以至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还产生了北昆、湘昆、川昆、宁昆等许多支派,形成自成体系的声腔系统。清代中叶以后,昆腔才趋向衰落,其占有的主导地位逐渐为梆子、皮黄两大声腔剧种所取代。现存并经常演出的传统剧目如《游园·惊梦》、《夜奔》等。

盐腔——戏曲声腔、剧种。明代四大声腔之一。大约正德年间(1506-1521)流传至浙江海盐的南戏,经当地人的辗转改益,演变成为一种新的南戏声腔,称为海盐腔,是昆腔兴起之前南曲的主要声腔。明代盛行,尤其在上层社会。演出时以锣、鼓、拍板等伴奏,不用管弦。音乐风格偏于“婉娈”,较为幽雅、文静,演唱和说白多用官话。对魏良辅革新昆山腔和江西宜黄腔的产生都曾有重要影响。但曲谱今已无存,成为绝响。明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词话》中描写了海盐腔的演唱情形。有人认为,海宁皮影戏的“专腔”或浙江瓯剧所唱昆腔,还保存了海盐腔的某些成分。

余姚腔——戏曲声腔、剧种。明代四大声腔之一。源出于浙江会稽,即绍兴府的余姚一带,约形成于元末明初。明代中叶在常州、润州(今江苏镇江)、池州(今安徽贵池)、太平(今安徽当涂)、扬州、徐州等地流行,成为当时遍及南北的重要剧种之一。后逐渐衰落。有关史料记载极少,其面貌特征已很不清楚。有人认为自明末流行于绍兴的调腔就是余姚腔的遗声或其支派,也有人认为越剧与之有关。

弋阳腔——戏曲声腔、剧种。明代四大声腔之一。也叫“弋腔”,清代称作“高腔”。自元代出现于江西弋阳一带,流传地区很广,除“两京、湖南、闽、广”外,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即传播到云南、贵州等边远地区。不同地区给它以不同称呼,有弋阳、秧腔、高腔、京腔、清戏、调腔、乱弹、下江南等多种名称”。弋阳腔的音乐风格粗犷豪放;演唱形式是一人演唱,众人帮腔;伴奏只用打击乐器;唱腔与各地土语和民间曲调结合;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不甚投合士大夫阶层的审美趣味,但在一般百姓中却有深厚的基础。明代嘉靖以来,由于流传于不同地区而演变为不同的声腔剧种。后来独立的江西弋阳腔剧种逐渐衰落,以至于绝迹,但凡属高腔系统的剧种或演唱高腔的剧目皆与弋阳诸腔有直接的渊源关系。目前在江西赣剧中还保留一些弋阳腔的剧目和腔调。高腔——戏曲声腔、剧种。是近代戏曲四大声腔之一。一般理论认为,高腔自江西弋阳腔发展而来,故有时亦称弋腔。高腔继承了古弋阳腔与各地土语和民间曲调结合的特点,因此各地高腔剧种之间旋律差异十分明显。但各地高腔作为同一腔系,具有统一的风格与音乐组织方式,凡高腔都以不托管弦的徒歌表演形式为主;都由“帮”(后台帮唱)、“打”(打击乐为主要伴奏乐器)、“唱”(前台演员的演唱)三部分组成;都具唱腔质朴高亢的特点;结构形式为曲牌体。高腔流传范围广泛,在南方有三十多个剧种。采用高腔单一声腔的有九江高腔戏、福建大戏等;以高腔作为主要声腔的多声腔剧中有川剧、湘剧等,特别在川剧里高腔发展得最有艺术特色。

乱弹(花部)——戏曲剧种类别。又称乱弹,或称花部乱弹。是对清代康熙末叶到道光末年的一百多年间的各类新兴地方声腔剧种的泛称。清代初期,梆子腔、乱弹腔(扬州乱弹、四川乱弹等)、秦腔等品种繁多的地方声腔剧种兴起,它们流行地区可以说是遍布全国。至十八世纪中叶,便出现了雅部和花部对立的局面。雅部是指昆曲;“花部”含有贬义,指昆曲以外的各种地方戏,即“乱弹”诸腔。其中梆子、皮黄最为发达,是“乱弹”诸腔的主要代表剧种。它们在音乐上突破了联曲体的传奇形式,创造了板式变化为主的“乱弹”形式;剧词和音乐通俗易解,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梆子腔——戏曲声腔、剧种。是近代戏曲四大声腔之一。梆子腔,又名西秦腔、秦腔、乱弹,最早因用枣木梆子击节伴奏而得名。渊源于明代陕、甘一带的民歌与说唱。据明万历年间抄本《钵中莲》传奇可知明后期已有西秦腔。清康熙以来广泛流传,与各地语言、民间曲调相结合,逐步演变为各地的梆子腔剧种或声腔系统,如山西梆子、河南梆子、河北梆子、山东梆子等,其中位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同州梆子和蒲州梆子是形成较早的梆子腔剧种。梆子腔创立了戏曲音乐中板式变化的结构方法,使戏曲艺术形式上的一次变革发展;调式中用不同的特性音来形成不同腔调的感情色彩的对比、变化,分花音和苦音两大类;音调高亢激越,伴奏都以梆子击节,造成强烈的节奏感,主弦乐器板胡也有很浓厚的色彩性,体现了这一声腔系统粗犷激昂的音乐风格。

皮黄腔——戏曲声腔、剧种。是近代戏曲四大声腔之一。是西皮与二黄两种声腔相结合的产物,故凡以演唱西皮、二黄两种腔调为主的戏曲剧种均属皮黄腔系统。西皮起源于秦腔,清初经湖北襄阳传到武汉一带,并与当地民间曲调结合演变而成。二黄起源说法不一,大致产生于江西、安徽一带,是在弋阳腔的传统影响下逐渐形成的。清初时西皮是汉调的主要腔调,二黄是徽调的主要腔调,二者合为一个声腔剧种当始于湖北汉调。皮黄腔的音乐,西皮与二黄各有其板式类别;音乐风格,西皮高亢跳跃、轻快活泼,二黄低回缓慢、端庄凝重,二者 构成情调、色彩的对比;主要伴奏乐器胡琴等又有不同的定弦法(如西皮为la、mi,二黄为 sol、re, 反西皮为 la、mi, 或re、la;反二黄为 do、sol等)。皮黄腔音乐具有丰富的表现能力,近三百年来影响极大。京剧则是皮黄系统(包括京剧、汉剧、粤剧、桂剧、滇剧等)中流传最广、最有影响的一个剧种,是皮黄发展的高峰,所以后来“皮黄”有时也专指京剧。

曲牌体——曲牌体的音乐,有一至多个具有特点的独立曲调构成,这些独立的曲调被称为曲牌,曲牌体戏曲就是由一二只曲牌循环往复,或由若干支曲牌组合成套来表现戏剧情节、塑造人物的。其唱词多采用杂言句——长短句式或自由体式为主。我国较古老的腔系如昆腔、高腔还有一些源自地方歌舞的采茶戏、花鼓戏等多使用曲牌体结构。

板腔体——戏曲、曲艺音乐的一种结构体式,或称为板式变化体。以对称的上下句作为唱腔的基本单位,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变体原则,通过各种不同的速度、调式等的变化,演变为各种不同板式。通过这各种不同板式的转化构成一个唱段或整出戏的音乐。这种结构体式就叫做板腔体。较古老的腔系如梆子腔、皮黄腔以及近现代发展起来的地方戏越剧、评剧等属板腔体结构。

西安鼓乐—— 福建南音——

《松弦馆琴谱》—— 广陵派—— 李近楼—— 汤应曾—— 朱载堉—— 新法密律——

《神奇秘谱》—— 《魏氏乐谱》——

《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 《弦索备考》—— 华氏《琵琶谱》—— 《李芳园琵琶谱》—— 工尺谱——

陈旸《乐书》—— 熊罴十二案—— 蔡元定十八律—— 《溪山琴况》—— 白沙细乐—— 木卡姆——

近代部分

清末民初

学堂乐歌——20世纪初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课及教唱的歌曲,以及为此而编创的歌曲。学堂乐歌创作方式以依曲填词为主,旋律多选自日本、欧美曲调或中国传统乐曲、民歌曲调,此外也有少量自创曲调。歌曲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大部分反映富国强兵、抵御外侮的爱国思想,还有一些宣传妇女解放、反映学生生活,也有少部分鼓吹封建伦理道德。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代表作品如《体操—兵操》、《春游》等。学堂乐歌对其后中国音乐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标志着我国近代音乐历史的开端。

沈心工——(1870—1947),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之一,音乐教育家。原名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1896年考入南洋公学师范班,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1903年回国,任职于南洋公学。他从日本学校的音乐教育中得到启发,一生致力于音乐教育。曾在日本留学生中组织“音乐讲习会”研究乐歌创作;编写乐歌《体操─兵操》(又名《男儿第一志气高》)、《黄河》等,题材广泛、内容浅显,且最早使用白话文写作歌词;出版乐歌集《学校唱歌集》等;创设唱歌课,并多处教授、推广。沈心工是中国近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初创时期最早的音乐教师,为学堂乐歌运动做出了突出贡献。

李叔同——(1880—1942),学堂乐歌代表人物之一,艺术教育家。原名文涛,又名岸,字息霜。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1905年东渡日本学习美术与音乐。1910年归国后从事艺术教育。1918年出家为僧,号弘一。其成就涉猎多个艺术领域,在音乐方面主要体现为乐歌创作、音乐教育和创办期刊三个方面。代表作品有《春游》、《送别》等,晚年出版《清凉歌集》。其歌词多为旧体诗词,清雅秀丽,许多作品产生广泛影响。《春游》则是我国近代最早一首三部合唱曲。他培养出丰子恺、刘质平、吴梦非等一批优秀艺术人才,并于1906年独力编辑出版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

曾志忞——(1979——1929)学堂乐歌代表人物之一,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又名泽霖,号泽民,祖籍福建同安,出生于上海。曾在“南洋公学”附小教书,1901年赴日留学,次 年参加“音乐讲习会”;1904年入东京音乐学校,1907年回国。曾志忞是在组织音乐社团、音乐理论研究、建立管弦乐队、提倡京剧改革、乐歌编创等方面做出全面贡献之第一人。他于1904年5月和1907年8月分别在日本和上海创立了“亚雅音乐会”和“夏季音乐讲习会”;还编著出版有《教育唱歌集》、《乐典教科书》、《音乐教育论》等论著,是我国近代第一个提出“新音乐”概念的音乐理论家。尤其是他创立的“上海贫儿院管弦乐队”则是我国近代第一支由国人组成的西式管弦乐队。同时,他留日期间发表在《江苏》杂志上的《练兵》、《游春》、《扬子江》、《海战》、《新》、《秋虫》等6首歌曲,是目前所见最早公开发表的一批乐歌。他还试图改良京剧,采用中西乐器伴奏,虽最终因经济原因而告失败,但总而言之,曾志忞在推动学堂乐歌事业的发展中有着多方面的成就,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地位与影响。《体操—兵操》——又名《男儿第一志气高》,学堂乐歌代表作之一。沈心工1902年创作于日本。音乐源自《日本游戏唱歌》一书中的《手戏》,旋律简练流畅,节奏活泼欢快,歌词明白如话。是学堂乐歌中最有影响、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具有“开一代之乐风”的历史意义与影响。

《送别》——学堂乐歌代表作品之一。李叔同填词,曲调来自美国约翰·奥德韦的《梦见故乡和母亲》。该曲最早刊载于丰子恺所编、20世纪20年代出版的《中文名歌五十首》中,一直传唱至今。歌曲旋律充满眷念、惆怅的情调,歌词隽永秀丽、富于韵味。20世纪80年代还曾被电影《城南旧事》选为主题曲。

伶工学社——我国第一个专业戏曲学校。1919年由洋务派人士张謇创办于江苏南通,欧阳予倩任主任。宗旨为培养新式戏曲演员,此外也设西乐班、军乐班和舞蹈班,并组建军乐队和管弦乐队,还聘请日本专家授课。有学者认为,伶工学社的西乐班和乐队也是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机构。

《音乐小杂志》——我国最早的音乐期刊。1906年,李叔同独立编创于日本,仅见一期。包括“社说、乐史、乐典、乐歌、杂纂”等九栏十九目,内容主要有文章七篇、乐歌三首、词章五阙。其中“社说”栏《音乐小杂志序》是全书最有分量的音乐论著;“乐歌”栏以五线谱刊登了《隋堤柳》、《我的国》、《春郊赛跑》三首乐歌,对研究我国近代音乐创作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乐史”栏所刊息霜的木炭画“乐圣比独芬像”,则是现见国内最早发表的贝多芬画像。该刊国内未见存书,今所见为孙继南先生寻访所得日本京都大学图书馆藏书之复印本。乐典教科书—— 蔡元培——

萧友梅——(1884—1940),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字雪朋,号思鹤,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1901年赴日留学,在东京音乐学校学习钢琴、唱歌。1913年赴德,先后在莱比锡音乐院、施特恩音乐院学习音乐,期间以《关于十七世纪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研究》一文获博士学位。1920年归国后致力于音乐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参与创建了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中国第一所高等专业音乐院校国立音乐院等音乐教育机构;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编写《普通乐学》等教材。他又是我国近代最早从事专业音乐创作的作曲家之一,创作有《问》等大量歌曲作品,还涉猎大合唱、弦乐四重奏、钢琴、管弦乐曲等多种体裁。其创作主要采用欧洲作曲技法,明显地受到德国古典音乐的影响。

《新霓裳羽衣舞》——钢琴独奏曲。萧友梅作。1930年4月节选发表于《乐艺》一卷一期,同年七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单行本。全曲结构包括序、舞曲十二段、尾声几部分,是我国音乐史上第一首民族历史题材的较为大型的钢琴曲。在旋律及和声配制上作者都有意识地探求突出民族风格。后曾改编为管弦乐合奏曲。

《问》——艺术歌曲。易韦斋词,萧友梅曲。作于1922年,初刊于歌曲集《今乐初集》。全曲结构严谨、情绪深沉,歌词偏于古雅,音乐借鉴德国古典歌曲的艺术表现手法,表现出作者在祖国外受帝国列强凌辱、内有军阀混战的现实下,忧虑和不满的情感。

《新诗歌集》——近代歌曲集。商务印书馆1928年出版。共收录了赵元任于20世纪20年代创作的14首歌曲,如《卖布谣》、《教我如何不想他》、《也是微云》、《海韵》等。歌词均选自当时著名的白话体新诗。在音乐旋律、和声上多有意识地进行“中国化”的探索,并在“序”中提出具体理论观点。这些歌曲鲜明地反映了“五四”新文化精神,代表着20世纪20年代我国音乐创作的高水平。《可怜的秋香》——

国乐改进社——民族音乐社团。1927年由刘天华、郑颖荪、吴伯超、曹安和等35人发起成立于北京。以改进国乐并谋其普及为宗旨。提出“借助西乐研究国乐”,“以期与世界音乐并驾齐驱”的宏伟目标。该社举办过多次以民族乐器为主的专场演出,自1928年至1932年共出版10期不定期社刊《音乐杂志》,是我国近代有重要影响的国乐社团。1932年刘天华去世后停止活动。

王光祈——(1892—1936),音乐学家。字润玙,笔名若愚,四川温江人。早年曾参加发起“少年中国学会”、“工读互助团”等著名社会团体。1920年赴德攻读政治经济学,后为“礼乐救国”而改学音乐。1927年入柏林大学攻读音乐学。1934年以《论中国古典歌剧》一文获波恩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6年病逝波恩。研究涉及中国音乐、西方音乐、东方民族音 乐、东西方音乐比较等领域,主要著作《中国音乐史》、《东西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等。在我国最早系统运用比较音乐学方法进行音乐理论研究,是我国民族音乐学的先驱。《东方民族之音乐》:音乐论著。王光祈撰。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出版。全书共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为“概论”,作者根据音阶组织进行分类,独创性地提出了把世界音乐分为中国、希腊、波斯阿拉伯三大乐系的见解。中编介绍中国乐系,下编介绍波斯阿拉伯乐系。该书肯定东方音乐的世界地位,开东方民族音乐学之先河,是我国第一部研究东方民族音乐的专著,也是我国较早的比较音乐学著作。·《东西乐制之研究》:

·王光祈《中国音乐史》:成书于1931年,1934年上海中华书局印刷出版。全书共十章,除“自序”及第一章伟“编纂本书之原因”外,余九章是分门别类地讲音乐每一门类的发展,包括“律之起源”、“律之进化”、“调之进化”、“乐谱之进化”、“乐器之进化”、“乐队之组织”、“舞乐之进化”、“歌剧之进化”、“器乐之进化”。书中重点阐述了乐律与宫调两个部分,篇幅约占全书的一半,乐谱、乐器、乐队、舞乐等部分次之,歌剧、器乐部分则较为粗略。在研究宗旨上,作者强调“音乐进化”和“民族精神”两种理由;在治史方法上,提出“以实物为重,典籍次之,推类又次之”观点;在研究层面上,侧重于律、调、谱、器之较为科学的分类研究,从音乐文化的几个重要侧面之进化反映中国音乐发展历史。王光祈《中国音乐史》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古代音乐史著作,岸边成雄〔日〕评价说:“将中国音乐史研究提高到世界水平的则是王光祈先生及他的《中国音乐史》。” 中华美育会——

上海工部局乐团——管弦乐团。前身是1879年在上海租界内成立的铜管乐队——上海公共乐队。1907年扩充为管弦乐队。1918年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接任指挥,从欧洲招聘乐师,扩大规模、提高演奏水平,并更名为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常与来沪演出的世界著名音乐家合作,规模和水平曾被誉为“远东第一”。乐队成员都是外国人,服务对象也以居留上海的外国侨民为主。抗日战争中上海沦陷,日本人接管乐团并改名为上海音乐协会交响乐团。建国后改称上海市人民政府交响乐团,1956年正式命名为上海交响乐团。

叶伯和《中国音乐史》——我国第一部中国音乐史著作。全书分上、下两卷,共约三万字。该书1922年由成都昌福公司印刷出版了上卷,1929年又在《新四川日刊副刊》合订本第25卷上刊登了下卷。在“自序”和“总叙”之后,分为四个时代:①发明时代(黄帝以前);②进化时代(黄帝以后至周);③变迁时代(秦汉以后至唐);④融合时代(宋元明清)。该书主要从文献角度进行研究,并体现出一定的进化史观特征和初步的中西音乐文化比较意 22 识。此外,还明确提出“音乐应该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而存在”、“研究音乐史应注意一个时代人文的发展”等颇有价值的观点。叶伯和的《中国音乐史》为中国音乐史写作提供了最早的范本,他的一些研究观念与方法也值得后人借鉴,在中国音乐史学领域有筚路蓝缕之功。王露——(1877—1921),古琴家。字心葵,山东诸城人。幼从其父王作祯学琴,又兼学王雩门传曲,是“诸城派”重要代表人物。后于清代末年东渡日本学习西方音乐。民国初年在济南组织“德音琴社”。1919年受蔡元培之聘,任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古琴导师。培养了张友鹤、詹澂秋等一批古琴家。辑著有《玉鹤轩琴谱》、《玉鹤轩琵琶谱》等。《赤潮曲》—— 国立音乐院——

黄自——(1904—1938),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字今吾,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1916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开始接触西方音乐。1924年赴美,先后在欧柏林大学、耶鲁大学学习音乐,1929年获音乐学学士学位。同年归国,1930年起在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任教并兼教务主任。1935年发起创办上海管弦乐团。1938年病逝于上海。其贡献主要表现在音乐教育、音乐创作和音乐理论三个方面。音乐教育方面,他承担的许多音乐理论课程在中国属第一次开设,培养出一批专业作曲人才;音乐创作成果丰硕,体裁、题材广泛,代表作品如歌曲《旗正飘飘》、《玫瑰三愿》、清唱剧《长恨歌》以及器乐作品《怀旧》等,风格典雅精致、旋律简洁流畅、结构工整严谨;音乐理论方面则有论著《和声学》、论文《怎样才可产生吾国民族音乐》以及多部音乐教材留世。

玫瑰三愿——艺术歌曲。龙七词,黄自曲,作于1932年,发表于1933年出版的《春思曲》。作品分两段,第一段以叙事性手法表现玫瑰花平静优雅的神态;第二段展示其人格化的三个愿望,表达了对青春的珍惜、对生活的憧憬、对幸福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作品音乐形象鲜明,和声语言丰富,形式严谨,笔调冼炼,风格清淡典雅而又富有内在激情,体现出浓郁的古典文化精神。此曲堪称黄自的代表作品,至今仍为女高音的常演曲目。

《抗敌歌》——四部合唱歌曲。原名《抗日歌》,后改名《抗敌歌》。黄自、韦瀚章词,黄自曲,创作于“九·一八”事变以后。作品采用进行曲体裁,单二段曲式,歌词内容反映奋起抗敌的爱国热情,音乐风格雄壮有力。抗战爆发前后,此曲曾广为传唱。

聂耳——(1912—1935),作曲家。原名守信,号子义(亦作紫艺)。云南玉溪人。自幼喜爱民间音乐,学习多种民族乐器。1927年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自学小提琴和钢琴,并与友人组织“九九音乐社”。1931年考入黎锦晖主办的“明月歌舞剧社”,任小提琴手。1932年发表《中国歌舞短论》批判黎氏歌舞音乐,并因此离团。此后主要在电影公司从事音乐工 23 作,同时积极参加左翼音乐、戏剧、电影活动,是革命音乐组织的主要成员。1935年赴日,同年溺水身亡。其创作的歌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人民性,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开辟了道路。代表作品有《卖报歌》、《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大路歌》等,此外还改编有民族器乐合奏曲《金蛇狂舞》等四首,创作歌剧《扬子江暴风雨》等。

冼星海——冼星海(1905—1945),作曲家。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澳门。1918年入岭南大学附中,参加乐队演出。1926年入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选习小提琴。1928年考入国立音乐院。1930年赴法留学,后考入巴黎音乐院学习作曲与指挥。1935年回国后投身抗日救亡音乐运动。1937年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后去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开展救亡歌咏运动。1938年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1940年去苏联,1945年卒于莫斯科。冼星海一生创作有数百首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代表作如歌曲《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管弦乐《中国狂想曲》,交响曲《民族解放》等。其作品多具有鲜明的爱国思想,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当时的抗日斗争生活。

《在太行山上》——二部合唱歌曲。杜涛声词、冼星海曲,1938年作于武汉。歌曲采用小调写成,前段辅以回响式的支声,曲调抒情而徐缓,表现了战士酷爱自由的情怀;后段则是充满战斗激情的进行曲。作品抒情性与战斗性有机结合,成功塑造了太行山上抗日军民满怀胜利信心、朝气蓬勃的形象。作品首唱于“汉口抗战纪念宣传周歌咏大会”,此后迅速流传。《黄河大合唱》—— 《牧童短笛》—— 《秋子》—— 査阜西 齐尔品 马思聪 《晚会》 吴伯超 国立实验剧院 鲁迅艺术学院 《国乐前途及其研究》 秧歌剧 梅兰芳 《中国男儿》 “文会馆唱歌选抄” 音乐讲习会 《音乐小杂志》 《宋元戏曲史》 “中国音乐改良说” 夏季音乐讲习会 《军乐稿》 罗伯特·赫特乐队 《和平进行曲》 《行路难》 《问》

《“五四”纪念爱国歌》 《卿云歌》 《今乐初集》

赵元任——(1892—1982),语言学家、音乐家。字宜仲,原籍江苏武进(今常州),生于天津。1910年赴美留学后曾学过音乐。创作有歌曲百余首、大型合唱曲一首及器乐小品若干,代表作品有《教我如何不想他》、《海韵》、《和平进行曲》(目前所知最早正式发表的中国钢琴曲)等。其创作在歌曲曲调与字音、声韵、语调、语气的关系上处理独到,并在创作中有意识地运用方言和白话文。另外,赵元任的作品十分注重中国风格问题,一方面运用民族调式、民间素材进行创作,一方面大胆进行中国化和声的探索,并最早撰文《“中国派”和声的几个小试验》予以理论总结。

《教我如何不想他》——艺术歌曲。刘半农词、赵元任曲,作于1926年,收入《新诗歌集》。歌词选自刘半农的白话体新诗,通过借景抒情的方式,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公的思念之情。在音乐创作上,借鉴欧洲歌曲创作手法,同时在和声、旋律曲调上有意识地作民族化探索,吸收了京剧西皮原板过门的音调,并配有钢琴伴奏。此曲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反映“五四”精神的佳作。

《海韵》——大型艺术性合唱歌曲。徐志摩词、赵元任曲,作于1927年,后收入《新诗歌集》。歌词源自徐志摩同名白话体新诗,描绘了渴望自由的少女不愿回家,在海滩上徘徊、歌舞,最后被波涛吞没的情景。作曲家用合唱、女高音独唱和钢琴伴奏音乐,分别代表旁观者诗翁、主人公女郎和背景大海。全曲由一个引子和五个情感各异的乐段加尾声组成,在旋 律与和声方面都作了“中国化”的探索。该作品是20世纪20年代合唱歌曲的杰出代表。《尽力中华》—— 《老天爷》——

黎锦晖——黎锦晖(1891—1967),音乐家。湖南湘潭人。自幼学习传统音乐,1906年考入中学后开始学习西洋音乐知识和声乐、风琴。1916年参加北京大学音乐团活动。20世纪20年代筹建了中国最早的专门培养歌舞人才的学校——中华歌舞专科学校,后组织专业歌舞团体——中华歌舞团、明月歌舞剧社等。建国后任职于上海电影制片厂,并被聘为中国音乐研究所通讯研究员。主要作品有《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等12部儿童歌舞剧和《可怜的秋香》等24首儿童歌舞表演曲。儿童歌舞表演曲和儿童歌舞剧是他创造的新的音乐体裁,被视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早期歌剧的萌芽。此外,他还致力于“平民音乐”的创作,作品如《毛毛雨》、《桃花江》等,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因此长期被冠以“黄色音乐鼻祖”的贬低性与批判性称谓。

儿童歌舞表演曲——歌舞音乐形式。黎锦晖在20世纪20年代,有意识地结合民间歌舞和西洋歌舞形式,创造出的一种边歌边舞的儿童音乐形式。这类作品富于儿童生活气息,旋律流畅,歌词口语化,演出形式简单,深受小朋友的喜爱,在学校中十分流行。黎锦晖共创作24首该类作品,其中以《可怜的秋香》影响最大。这一形式后来也为其他作者所运用。儿童歌舞剧——戏剧体裁。黎锦晖在20世纪20年代创用。是一种供儿童表演的,兼有诗歌、音乐和舞蹈的戏剧形式。既接近中国传统的曲牌体歌舞小戏,又吸收外国歌舞、歌剧艺术的某些特点。题材符合儿童审美趣味,歌词浅显易懂,旋律流畅通俗,演出形式简单,适于儿童表演。黎锦晖在20世纪20年代共创作12首该类作品,其中以《麻雀与小孩》最早问世,《小小画家》最为成功。其他作曲家如邱望湘等也创作过该类作品。《麻雀与小孩》——

《小小画家》——儿童歌舞剧。黎锦晖词曲,作于1928年。思想内容上批判坚持封建旧教育方式的做法,积极提倡发展儿童个性、因材施教的新教育思想。音乐大多都是作者根据剧情和歌词的要求进行的新创造,在创作中基本解决了对主要角色的音乐形象塑造和音乐性格刻画方面的问题。是黎锦晖儿童歌舞剧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并被视为中国歌剧的雏形。毛毛雨——流行歌曲。黎锦晖创作于1927年。1928年由百代唱片公司灌制唱片,黎明晖首唱。歌词四段,抒发少女思念心上人之情,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五四”女性突破封建思想的觉醒。全曲结构为四句体乐段,采用民族五声调式,旋律有浓郁民俗小调特色,音域不宽,易学易唱。该曲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比较符合当时市民阶层的精神生活需求,一经问世,广为流传,但社会各界评价争议颇大。此歌是黎锦晖爱情歌曲大众化的尝试之作,堪称中国 第一首流行歌曲。明月歌剧社——平民音乐——

刘天华——(1895—1932),民族音乐家、音乐教育家。江苏江阴人,文学家刘半农之弟。1909年入常州中学,开始学习西洋管乐器。1911年参加“反满青年团”军乐队。1912年到上海参加“开明剧社”乐队。1914年后在江阴、常州中学教音乐,期间多处学习民族乐器与民间音乐。1922年起赴北京执教于高校,同时学习西洋乐器、钻研西洋音乐理论。1927年发起组织并主持“国乐改进社”,著文阐述借鉴西乐、改进国乐的主张。1932年在北京天桥搜集锣鼓谱不幸染猩红热病故。主要作品有二胡独奏曲《病中吟》、《光明行》等10首及二胡练习曲47首,琵琶独奏曲《歌舞引》、《改进操》、《虚籁》及琵琶练习曲15首,民族器乐合奏曲《变体新水令》,记录《梅兰芳歌曲谱》,搜集《安次县吵子会乐谱》、《佛曲谱》。是近代二胡音乐的奠基人,对近代中华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病中吟》——

《梅兰芳歌曲谱》—— 《音乐杂志》——

《光明行》——二胡独奏曲。刘天华作于1931年。1932年发表于《音乐杂志》第一卷第十期。全曲由四个主体段落加引子、尾声组成。在创作中吸收了欧洲音乐大三和弦的琶音进行和转调等手法,演奏技巧采用顿弓和大段的颤弓,取得较好效果并具有首创的意义。音乐风格清新明朗、乐观向上,表达旧社会知识分子追求进步和光明的心情。郑觐文——

郑觐文《中国音乐史》:音乐史学著作,郑觐文撰。1929年由上海望平印刷所出版。全书的章节安排为:上古,雅乐时期;夏、商、周、春秋,颂乐时期;秦、汉、南朝,清商时期;北朝,胡乐时期;唐、宋、燕乐时期;金、元,宫调时期;明、清,九宫时期。附编:现存乐体,现存乐器。该书在写法上是先引文献史料,然后阐述自己的看法。书中对音乐本身的问题谈得比较多,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已经考虑了从音乐的形态特点、性质来划分音乐史的发展阶段。

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

大同乐会——音乐社团。1920年由郑觐文等人发起成立于上海。宗旨是“专门研究中西音乐,筹备演作大同音乐,促进世界文化运动”。活动内容主要包括:演奏古代雅乐、仿制古乐器、传授各种民族乐器演奏技艺、整理改编传统乐曲等。该会是活跃在20世纪20—40年代的规模最大、历史最长的民族音乐社团,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音乐教育机构。1922年在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基础上建立,附设于北京大学。所长蔡元培,教务主任萧友梅。该所提出“以养成乐学人才为宗旨,一面传习西洋音乐,一面保存中国古乐,发挥而光大之”的教学方针。开师范科和选科,旨在培养专门音乐人才。导师有萧友梅(理论、音乐史)、杨仲子(钢琴)、易韦斋(诗词)、刘天华(琵琶、二胡)、俄籍钢琴教师嘉祉等。1923年还组建了一个管弦乐队。音乐传习所于1927年停办。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个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 《中华乐源》——

私立上海专科师范学校—— 《国民革命歌》—— 《八月桂花遍地开》—— 国立音专—— 《抗敌歌》—— 《怀旧》—— 胡周淑安—— 应尚能——

《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 《我住长江头》—— 《牧童短笛》—— 《嘉陵江上》—— 《游击队歌》—— 陈洪——

贺绿汀——(1903—1999),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湖南邵阳人。自幼受民间音乐熏陶,1923年考入长沙岳云学校艺术专科学习。1927年创作《暴动歌》,是我国最早创作的工农群众歌曲。1931年考入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理论作曲与钢琴。1934年,以《牧童短笛》一曲获得了齐尔品“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的作品比赛头奖,开中国风格钢琴曲之先河。同年开始为进步影片配乐。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上海文艺界抗日救亡演剧一队,赴前线宣传,创作的《游击队歌》、《嘉陵江上》等抗日题材歌曲广为流传。1943年抵达延安。建国后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等职,为上海音乐学院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逝世于上海。《牧童短笛》——钢琴曲。贺绿汀创作于1934年。乐曲采用了变化再现的三段体结构,首尾两段以优美质朴的民歌式主题旋律,通过复调手法,营造了中国式的田园诗情与意境。中段采用主调织体,活泼欢快的情绪与前后两段抒情主题形成对比。该曲虽采用传统的民族调式,但在复调、和声手法的民族化上具有创新意义,并在1934年齐尔品“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活动中获得头奖。《牧童短笛》开创了中国风格钢琴曲的先河,堪称近代中国钢琴音乐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晚会》——管弦乐曲。贺绿汀作品。初创于1934年,是一首名为《闹新年》钢琴曲,1940 年改编成为管弦乐曲,1949年最终定稿,后列入作品集《管弦乐组曲》中。作品结构短小紧凑,旋律采用民族调式,并创造性地运用了民间锣鼓节奏等民间音乐成分,展现了中国人民节日晚会的欢腾情景。乐曲富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和生活气息,是中国近代管弦乐创作史上较早成功体现中国风格的一首作品。

《游击队歌》——抗战歌曲。贺绿汀作词作曲于1937年底,次年改编为四部合唱。全曲四个段落,起承转合,结构严谨;节奏丰富生动,富有特色的小军鼓节奏型贯穿全曲,高度集中洗练;旋律多为级进,抑扬起伏十分流畅。歌曲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游击健儿机智勇敢、出奇制胜的战斗生活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经演唱,迅速流传全国。

刘雪庵——(1905—1985),作曲家。四川铜梁人。1925年入成都美术专科学校学习钢琴、小提琴,同时接触昆曲及民间音乐。1930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随黄自学习作曲,同时选修琵琶。1936年前后任上海艺华影片公司特约作曲,创作电影音乐。抗战爆发后,积极以音乐服务于抗战,并出资创办音乐期刊《战歌》,刊载、传播抗战歌曲。此后主要从事音乐教育活动。1985年谢世于北京。代表作有抗战歌曲《长城谣》、《离家》(《流亡三部曲》之二)、《上前线》(《流亡三部曲》之三),独唱歌曲《红豆词》、《春夜洛城闻笛》,钢琴曲《中国组曲》,并曾为历史剧《屈原》配乐等。其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音乐风味,抒情易唱。江定仙——

陈田鹤——陈田鹤(1911—1955),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浙江温州人。1928年入温州私立艺术学院。1930年入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理论作曲,是黄自的高足之一。毕业后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建国后,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实验歌剧院从事作曲工作。作品以抒情歌曲见长,主要作品有歌曲《哀悼一位民族解放战士》、《采桑曲》、《山中》,歌剧《荆轲》,清唱剧《河梁话别》等。此外,他创作的钢琴曲《序曲》曾获得齐尔品“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比赛二等奖。

青主——(1893—1959),音乐美学家、作曲家。原名廖尚果,又名黎青、黎青主,广东惠阳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德学习法律,旁修音乐。1922年回国后主要从事政治活动。大革命失败后,为逃避追捕而“亡命乐坛”。1929年改名青主,担任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校刊《音》的编辑和《乐艺》的主编。1934年脱离音乐界。1959年去世。青主撰写的音乐美学专著《乐话》和《音乐通论》,是我国近代较早的具有较为完整体系的音乐美学论著;他创作有中国最早艺术歌曲《大江东去》,出版了《清歌集》,并与夫人华丽丝合作了歌集《音境》,是我国近代音乐美学的开拓者、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先驱人物之一。《我住长江头》——古诗词艺术歌曲。取词于北宋词人李之仪的《卜算子》,青主作曲于1930年,同年《乐艺》第一卷第二号初刊,后收入歌曲集《音境》。原词是写对爱人的思念和对爱情的坚贞,作者则是以曲折的形式表达对遇难战友的哀思和缅怀。曲调带有我国古代吟诵诗词的风味,且与民歌风格十分接近。节奏平稳但蕴含着激动的内心感情,钢琴伴奏以流动的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作为贯穿,仿佛流淌不休的江水和绵绵不尽的思念。这首作品是近代古典诗词歌曲的佳作,也是至今仍然经常演唱的独唱曲目。

任光——(1900—1941),作曲家。浙江嵊县人。1919年赴法,在里昂大学音乐系学习,在钢琴制造厂当调音学徒。1924年后在越南的琴行工作。1928年回国,任职于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同时参加了左翼音乐组织,运用职责之便进行革命音乐宣传。抗战爆发后一度在国外开展救亡歌咏活动。1940年到新四军中负责音乐宣传工作,1941年牺牲于“皖南事变”。其代表作品有歌曲《渔光曲》、《打回老家去》,民族器乐曲《彩云追月》,歌剧《洪波曲》等。任光是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电影音乐作家,左翼音乐运动与抗日救亡音乐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吕骥——(1909—2002),音乐理论家、作曲家、音乐活动家。原名吕展青,笔名霍士奇等。湖南湘潭人。自幼对民间音乐兴趣浓厚,1924年秋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在“五四”以后的新式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邱望湘的指导下开始接受西洋音乐教育。1930、1931、1934年三次考入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声乐、钢琴,均因生活和政治原因中途辍学。1932年正式加入左翼文艺组织,开展抗日救亡歌咏活动。抗战爆发后赴延安,任职于鲁迅艺术学院。建国后任职于中央音乐学院,并当选为音协主席。吕骥创作有歌曲多首,如《新编“九·一八”小调》、《中华民族不会亡》、《保卫马德里》、《抗日军政大学校歌》、《祖国颂》等,发表音乐论文多篇,如《论国防音乐》、《新音乐的展望》、《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等,并对整理研究我国民族民间音乐遗产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新编“九一八”小调》—— 《日落西山》——

麦新——(1914—1947),词曲作家。原名孙培元,后改名孙默心。原籍江苏常熟,出生于上海。1935年参加救亡歌咏团体“民众歌咏会”,后加入“业余合唱团”等左翼音乐团体。1937年起进行抗战音乐宣传。1940年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抗战胜利后迁职到东北新解放地区。1947年牺牲。麦新是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中出色的活动家、编辑、优秀的词曲作者和理论研究工作者。其代表作有《只怕不抵抗》(作词)、《大刀进行曲》(作词、作曲)。此外还曾发表多篇关于音乐创作、音乐运动、音乐批评等方面的文章,如《略论聂耳的群众 30 歌曲》、《关于创作儿童歌曲》等。《松花江上》—— 何安东—— 夏之秋——

江文也——(1910—1983),作曲家。祖籍福建,出生于台湾台北。1923年赴日求学,在上野音乐学校学习声乐和作曲。20世纪30年代初以男中音歌手身份出现在日本乐坛,后连续在日本音乐比赛中获奖,成为知名青年作曲家。1938年回国,从事音乐教育活动。曾因创作《大东亚民族进行曲》等奴化歌曲被捕入狱。建国后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教授。1983年在北京逝世。其创作涉猎各种音乐体裁,尤以管弦乐、钢琴、声乐作品为重;题材上把台湾作为毕生讴歌的神圣主题;风格上早期侧重运用西方20世纪现代派手法,归国后则努力探求中华民族特色。代表作品有管弦乐《台湾舞曲》、《孔庙大成乐章》,钢琴曲《北京万华集》,声乐套曲《林庚歌曲集》、《圣咏作曲集》等。

《台湾舞曲》——管弦乐曲。江文也1934年创作于日本。乐曲实际是一首交响音诗,作曲技术及配器手法受到20世纪新音乐潮流的影响,使得作品具有德彪西印象派音乐的风韵,并且借鉴了巴托克和斯特拉文斯基处理民族音乐素材的新观念。旋律风格以表现台湾民间音乐韵味为主,也部分地具有日本音乐的调式特征。作品充满幻想性,富有浪漫主义气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和对祖国古代文化的缅怀。此曲在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文艺竞赛管弦乐作品银质奖,这是中国作曲家的作品首次在国际比赛上获奖。吴伯超——(1903—1949),音乐教育家、指挥家。江苏武进(今常州)人。1922年入北京大学传习所学习,毕业后从事音乐教学工作。1931年赴比利时留学,学习和声、作曲、指挥。1936年回国,在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等处任教。1942—1949年任国立音乐院(重庆、南京)院长,兼任该院实验管弦乐团指挥。代表作品有民族器乐合奏《飞花点翠》、大合唱《中国人》等,对中国近代高等音乐教育事业和管弦乐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王洛宾—— 许如辉—— 黎锦光—— 陈歌辛——

《毛毛雨》—— 《何日君再来》—— 《扬子江暴风雨》—— 《农村曲》—— 黄源洛—— 张权——

《中国音乐小史》——

《旧乐沿革》—— 今虞琴社——

查阜西——(1898—1976),现代琴家。名镇湖,又名夷平。江西修水人。幼年在家乡学习古琴,后在长沙、苏州、上海等地从事琴学活动,和琴友彭祉卿等人发起组织了“今虞琴社”。建国后任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主任、北京古琴研究会会长等职。他演奏的琴曲深沉、细腻,演唱的琴歌古朴、典雅。曾解译琴曲《梅花三弄》、《长门怨》、《潇湘水云》等,主持编纂《存见古琴曲谱缉览》、《琴曲集成》等,对古琴音乐的传承、整理和研究均有重要建树。《中国歌舞短论》—— 张昊—— 梅百器—— 老至诚——

阿隆·阿普夏洛夫—— 中华口琴会—— 柯政和——

《我住长江头》——

马思聪——(1912—1987),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广东海丰人。少年时代留学法国,学习小提琴演奏和作曲理论。1929年回国,在各地举行小提琴独奏音乐会,被誉为“中国的神童”。1930年再次赴法学习作曲,回国后从事音乐教育、小提琴演奏及作曲工作。建国后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等职。文革期间,全家迁居美国,1987年病逝于美国费城。马思聪的音乐创作民族风格鲜明、构思新颖、涉猎广泛,代表作有小提琴曲《绥远回旋曲》、《内蒙组曲》、《阿美组曲》,管弦乐曲《西藏音诗》,歌剧《热碧亚》,舞剧《晚霞》,声乐作品《祖国大合唱》等。他是中国近代最有影响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对中国小提琴音乐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思乡曲》——

郑律成——(1918—1976),作曲家。原籍朝鲜。1933年来中国从事抗日活动,1938年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后从事音乐教学和抗日音乐工作。抗战胜利后返回朝鲜,1950年定居中国,致力于音乐创作。其创作以民族解放战争尤其是抗日战争为主题,追求音乐的大众化风格,旋律洒脱、豪放,富有时代特点和鲜明的个性。代表作有《八路军大合唱》、《延安颂》、《延水谣》,歌剧《望夫云》,以及为毛主席诗词谱曲的《娄山关》等。秧歌剧——戏剧体裁。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音乐工作者对传统艺术形式——秧歌加以革新,创造出的一种熔戏剧、音乐、舞蹈于一炉的新型小歌剧,称为秧歌剧。秧歌剧吸收了郿鄠、道情等戏曲音乐成分和陕北民歌因素,内容多反映边区人民生产、参军、学文化、减租斗争等内容。第一部秧歌剧是《兄妹开荒》,其后还出现了《夫妻识字》、《牛永贵负伤》、32 《周子山》等一批广为流传的作品。秧歌剧的出现为新歌剧的产生积累了宝贵的创作经验。丁善德—— 萧淑娴——

谭小麟——(1911—1948),作曲家。原籍广东,生于上海。1932—1939年在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主修琵琶,兼学作曲。1939年赴美在欧伯林大学、耶鲁大学学习作曲,师从作曲大师欣德米特。回国后,任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理论作曲系教授兼主任。1948年病逝于上海。谭小麟是近代中国室内乐创作的主要作曲家,代表作品有留美期间创作的《小提琴和中提琴二重奏》、中提琴与竖琴《浪漫曲》、《弦乐三重奏》以及艺术歌曲《自君之出矣》、《彭浪矶》等。其中《弦乐三重奏》获约翰·杰克森奖,这是中国人创作的该类作品第一次在国外获奖。谭小麟在创作和教学中都贯穿着欣德米特的现代作曲理论体系,并力图将其与中华民族音乐相结合,在当时中国乐坛独树一帜。

新音乐社——

国立实验剧院—— 郑志声——

《乐风》——音乐刊物。陈田鹤、胡彦久、江定仙、缪天瑞编辑,1940年创刊,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乐风社编印。1941年提出“以中、小学及一般社教团体为主要对象”的办刊宗旨,内容包括乐曲和文字两部分,侧重音乐教育,也报道国统区音乐活动,发表了一些音乐作品和论文。千人大合唱—— 钢琴曲《花鼓》—— 瞿维—— 舒模—— 费克—— 宋扬——

李抱忱——(1907—1979),音乐教育家、合唱指挥家。北京市人。1930年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热心于组织、领导合唱活动。1935年赴美,在欧柏林音乐学院进修二年,获音乐教育学士及硕士学位。抗日战争期间任重庆国立音乐院教授、教务主任。1944年再度赴美,1948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音乐教育博士学位。1972年入美国籍。著有《李抱忱音乐文集》、《李抱忱歌曲一、二集》、《合唱指挥法》等。江西省推行教育委员会—— 西北音乐院—— 赵梅伯—— 戴粹伦—— 时乐蒙—— 劫夫——

《歌唱二小放牛郎》—— 《古怪歌》——

马可——(1918—1976),作曲家,音乐学家。江苏徐州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了河南抗敌后援会演剧三队,任歌咏指挥并从事音乐创作。1939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工作,解放战争时期,随“鲁艺”在东北从事音乐活动。建国后,先后在中央戏剧学院等单位担任领导工作。代表作品如《吕梁山大合唱》,歌曲《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秧歌剧《夫妻识字》,歌剧《小二黑结婚》、《白毛女》(主要作曲者)等。音乐理论方面,著有《冼星海传》、《中国民间音乐讲话》、《时代歌声漫议》等。马可对中国新歌剧的创造和发展、对戏曲音乐的研究和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你这个坏东西》—— 王莘—— 刘炽——

《音乐教育》—— 李焕之——

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学术团体。1939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发起了民间音乐的研究与采集活动,成立“民歌研究会”,1940年该会改名为“中国民歌研究会”,1941年再次改名为“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成员多为该系师生。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规模日渐扩大,体制更加完善。主要工作成绩有:深入民间采集第一手资料,整理介绍并出版,如《秧歌曲选》、《眉户道情集》等;对民间音乐资料进行初步研究,如写作论文《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吕骥)、《秦腔音乐概述》(安波)等。此外,该会还曾出会刊《民间音乐研究》一期。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对于搜集、保存、整理、研究我国西部地区的民间音乐和促使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大量运用民间音调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 《山歌社》——

上海私立音乐专科学校—— 新音乐思想—— 李凌—— 赵沨——

国乐思想——

梅兰芳——(1894—1961),京剧艺术家。名澜,字畹华。原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9岁学艺,11岁登台。以嗓音圆润、唱腔柔婉、身段优美、表情细致享誉全国。梅兰芳将青衣、花旦、刀马旦融为一体,巩固并发展了“花衫”行当;对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等多方面进行革新创造,创立了独树一帜的“梅派”艺术;此外,他积极排演新戏,扩大了京剧艺术表现领域;数度出国访问演出,为京剧艺术走向世界舞台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不仅代表着京剧旦角表演艺术的时代高峰,更在京剧艺术发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谭鑫培—— 越剧—— 评剧—— 黄梅戏—— 山东琴书—— 江南丝竹—— 广东音乐——

杨荫浏——(1899—1984),音乐学家。江苏无锡人。幼年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学习丝竹类乐器的演奏。1911年入“天韵社”从吴畹卿学习昆曲、琵琶、三弦等,同时随美国女传教士郝路易学习钢琴和西方音乐理论。20世纪20年代曾参加基督教歌曲的编辑研究工作,集体出版《普天颂赞》。1936—1937年任北平哈佛燕京学社音乐研究员。20世纪40年代担任国立音乐院教授及国立礼乐馆编纂、乐典组主任。建国后历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及音乐研究所副所长等职。杨荫浏一生致力于中国音乐史和传统音乐的研究,著有《中国音乐史纲》、《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两部中国古代音乐史论著,整理了《阿炳曲集》、《苏南十番鼓》、《十番锣鼓》等一批民间曲集,写作有《平均律算解》、《三律考》、《如何对待五声音阶与七声音阶同时存在的历史情况》等乐律学论文,此外还写有《宋姜白石创作歌曲研究》(与阴法鲁合著)、《语言音乐学初探》等多个领域的论著。杨荫浏是20世纪最为重要的音乐学家,在中国音乐史、乐律学与民族音乐研究等领域均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音乐史纲》——

华彦钧——(1893—1950),民间音乐家。小名阿炳,江苏无锡东亭人,当地雷尊殿道士华清和之子。自幼从父学习音乐,其音乐才华和技艺早在18岁时就已被当地道教音乐界所公认。35岁时双目失明,在无锡市以沿街卖唱和演奏各种乐器为生。流传于世的作品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等。他创作和演奏的作品深刻地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二泉映月》——

第二篇:中国音乐史

来”;2批评了音乐的贵族化倾向,提倡音乐为民众服务;3通过二胡音乐的创作,表演,研究和教学,身体力行并卓有成效地实践了自己“改进国乐”的主张。4此外,他还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中最早和有意识地对中华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搜索和整理的先驱人物之一。

14、1920年代工农革命歌曲与“学堂乐歌”在音乐风格方面的主要区别?答:前者大量采用了中国民歌中的城市小调进行重新填词而成,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特征,如澎湃用海陆来民歌填词的《田崽骂田公》、《五一劳动节》等;/后者的曲调来源则主要是欧洲和日本的歌曲,故而以西洋和东洋音乐为主。

15、瞿秋白对工农革命歌曲传播和创作的贡献。答:要点:《国际歌》传入中国的最早介绍者和译词者(1923年6《新青年季刊》);工农革命歌曲中最早的创作歌曲之一《赤潮曲》的作者(1923年6《新青年季刊》)。

16、1920-30年代红色根据地革命歌曲的主要音乐风格特征。答:与工农革命歌曲相似,主要由民歌(城市小调)曲调填词而成,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音乐风格(传统民族化音乐风格),如《红区干部好作风》就是用江西兴国山歌《打支山歌过横排》曲同填词而成。

17、我国第一部清唱剧体裁歌曲的曲目,创作年代,创作者背景和作者。答:《长恨歌》1932年—34年,上海“一"二八事变”,黄自。

18、聂尔对中国现代音乐发展的贡献。答:要点:左翼音乐运动的旗手,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音乐家,电影和戏剧音乐的早期重要创作者之一;《国歌》(《义勇军进行曲》,1932)的曲作者。

19、冼星海对中国现代音乐发展的贡献。(重点)答:要点:抗日救亡音乐的旗手;中华民族新音乐(中国传统+西方风格的音乐)的成功实践者;中国现代合唱套曲的最伟大创作者之一(《黄河大合唱》1939年,中国合唱套曲创作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20、什么叫“秧歌剧”?答:1940年代初,在陕甘宁根据地开展的“新秧歌剧运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歌舞小戏,其特点是:以故事化的歌舞表演为主,人物,情节,化装,表演上都比较简单,一般在露天的广场演出,其音乐多采用陕北民歌曲调和地方戏曲,曲艺音乐填词改编,其内容大多与抗战,生产和反帝反封建相关。其代表性剧目有《兄弟开荒》、《夫妻识字》、《周子山》等。

21、什么叫“新歌剧”?答:以1945年歌剧《白毛女》的上演为起始标志的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民间音乐风格特征的歌剧体裁,新歌剧产生于西方歌剧与边区秧歌剧相融合的实践基础之上,其音调广泛地采用了中国民歌(如河北民歌《小白菜》)和戏曲曲艺音乐教材,并吸纳了欧洲歌剧中戏剧化的音乐表现手段(如咏叹调,宣叙调的不同功能应用,人物的主导性音乐主题及其发展,和声、复调、合唱、伴唱、重唱和管弦乐队的应用等)。新歌剧的代表性歌剧作有《白毛女》、《刘胡兰》、《赤叶河》、《小二黑结婚》、《柯山红日》《红珊瑚》《洪湖赤卫队》等。

(中国部分)

填空

1.“八音”是周代开始的乐器 的分类法

2.《毕业歌》、《卖报歌》、《码头工人》等是我国作曲家聂耳的作品,他较著名的歌曲作品还有《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等,器乐作品有《翠湖春晓》、《金蛇狂舞》等。

3.三分损益法最早记载在《管子。地圆篇》中

4.洗星海早年留学法国,他最著名的两首大合唱是《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两首交响曲是《第一交响曲》和《第二交响曲》。

5.《乐记》是儒家音乐理论的经典著作。

6.贺绿汀创作的一首非常有名的钢琴曲是《牧童短笛》

7.教坊和梨园是唐代的音乐机构。

8、我国戏曲艺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四大声腔是指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和昆山腔。

9.关汉卿是元代的戏曲艺术家。

10.南戏最初产生在浙江温州地区。

11.《延安颂》是郑律成的代表作之一。

12.《二泉映月》是民族音乐家华彦钧的作品。

13.李延年是汉代乐府里的音乐家。

第三篇:中国音乐史

中国音乐史

古代:

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嵇康《广陵散》:聂政刺韩王的故事

我国持续使用到20世纪的传统记谱法是工尺谱。宋元时期市民音乐的活动中心是瓦子(娱乐场所)、勾栏。

鼓子词是一种说白与演唱结合,以唱为主的说唱形式,流行于宋代,因伴奏乐器而得名 元杂剧的结构是一本四折:由唱、白、科三部分构成,是以说唱为主的戏剧。元曲的表演形式由 曲(歌唱)、宾白(语言)、科(动作)组成。南戏四大传奇《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临川四梦”《牡丹亭》、《邯郸记》、《紫钗记》、《南柯记》 唐代的音乐机构:大乐署,鼓吹署(都由太常寺掌管),教坊,梨园 唐代歌舞大曲结构包括散序,中序,破

明清合奏乐只要有,鼓吹乐,丝竹乐,拉弦乐,锣鼓 相合大曲的结构 解,艳,趋,乱

元曲六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乔吉

约在乾隆、嘉庆年间,短篇鼓词在清闲的八旗子弟中盛行形成了“子弟书” 古琴在古代称为 瑶琴、七弦琴、玉琴 瑟,弹拨乐器 笙,吹管乐器

四大声腔:海盐,余姚,弋阳,昆山(弋阳腔的音乐属曲牌体

昆山腔 南戏清唱腔调)评剧 源于河北地区,《杨三姐告状》在北方轰动一时,成为评剧的代表作品。成兆才 越剧 主要伴奏乐器是二胡《黛玉葬花》

豫剧 主要伴奏乐器是板胡,常香玉。又称河南“梆子” 昆剧 主要伴奏乐器是笛子

河南坠子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坠胡

汉族的说唱音乐分为:鼓词、弹词、道情、牌子曲、琴书 汉族民间歌舞音乐,北方秧歌,南方花灯,采茶 弹词的老三调:陈调(陈遇乾)、马调、俞调

梆子腔也被称为西秦腔,乱弹、秦腔。秦腔的领奏乐器是板胡 秧歌有高跷,地秧歌两种表演形式,音乐一般有小场演唱,锣鼓打击乐,唢呐吹奏三个部分,舞蹈有大场,小场。

戏曲唱腔的三个特点:抒情性、叙事性、戏剧性 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荀慧生,尚小云,陈砚秋 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京胡,京二胡,月胡

说唱音乐中,影响最大的南方的弹词,北方的鼓词。表演形式:单口唱,对口唱,帮唱,拆唱,走唱,群唱

云南彝族四大腔:海菜,山药,五山,四腔 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

中国古代四大名琴:号钟,绕梁,绿绮,焦尾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萧友梅 大型声乐套曲《春江花月夜》。《问》《“五四”纪念爱国歌》 赵元任“中国舒伯特之称” 《教我如何不想她》《海韵》。1915年的钢琴曲《和平进行曲》发表是迄今所见中国人写的最早的钢琴音乐作品

聂耳 “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 器乐合奏曲《金蛇狂舞》(根据《倒八板改编的)《翠湖春晓》,舞台剧《扬子江风暴》插曲《码头工人》,《卖报歌》。《梅娘曲》为话剧《回春之曲》,与田汉一起为《桃李劫》写的主题歌《毕业歌》

其音乐作品分为:救亡歌曲、劳动歌曲、抒情歌曲、儿童歌曲。张曙 我国近代第一部大型歌舞剧《王昭君》 任光 《渔光曲》《打回老家去》《彩云追月》 黄自 合唱歌曲《抗敌歌》《旗正飘飘》 清唱剧《长恨歌》 声乐作品《玫瑰三愿》《花非花》《思乡》《思春曲》

冼星海 毛泽东提名的人民音乐家,四大合唱曲:《黄河大合唱》1939、《九一八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牺盟大合唱》;《下山虎》最后一部管弦乐作品 刘天华“十大二胡名曲”《良宵》《空山鸟语》《光明行》《悲歌》《烛影摇曳》《病中吟》《苦闷之讴》《独弦操》《烛影摇红》《闲居吟》 成立了国乐改进社,出版《音乐杂志》

谭小麟写的《小提琴与中提琴二重奏》是中国人写的西洋乐器重奏音乐在国外第一次获奖。郑志声管弦乐队伴奏合唱《满江红》

李叔同 创办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 创立了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

第一部三部合唱曲《春游》

王光祈 《中国音乐史》 三大音乐体系:中国乐系,欧洲乐系,波斯阿拉伯乐系。黎锦晖 流行音乐鼻祖、“黎派”传人、中国歌舞音乐的开拓者、第一部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最成功的是《小小画家》;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 李海鹰 《澳门》《弯弯的月亮》《我不想说》《走四方》 汪立三 钢琴曲集《他山集》《东山魁夷画意组曲》 潘振声 《一分钱》《小鸭子》《嘀哩嘀哩》 施光南 《在希望的田野上》《多情的土地》用彝族音调写了《月光下的凤尾竹》 雷振邦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冰山上的来客》插曲、《五朵金花》 李焕之 合唱《东方红》、《春节组曲》

沈心工 我国最早写乐歌题材的作者之一 歌集《学校歌唱集》,根据杨渡的名篇作曲的学堂乐歌《黄河》,作曲《竹马》 徐沛东 《爱我中华》《得民心者得天下》

吕骥撰写的《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是中国近代论述民间音乐的分类和研究的著作 朱践耳写的交响大合唱《英雄的诗篇》的五个乐章:《六盘山》《井冈山》《大柏地》《十六字令三首》《长征》

我国第一部音乐史著作《中国音乐史》作者叶伯和 我国作曲家第一部交响音乐作品《怀旧》 《军港之夜》 词 马金星 曲 刘诗召

华彦钧 二胡曲《二泉映月》 琵琶曲《昭君出塞》 朱践耳作曲《翻身的日子》 秧歌剧《兄妹开荒》作者安波 第一部芭蕾舞剧《和平鸽》

《在希望的田野上》词 陈晓光 曲 施光南 《新编“九一八”小调》 吕骥 《团结就是力量》 卢肃

《爱我中华》词 乔羽 曲 徐沛东 《祖国颂》 词 乔羽 曲 刘炽 《让我们荡起双桨》 曲 刘炽 歌剧《小二黑结婚》 赵树理 《大海啊故乡》词曲 王立平《大刀进行曲》 曲 麦新

电影《风云儿女》两首插曲《铁蹄下的歌女》《义勇军进行曲》 秧歌剧《夫妻识字》 马可

《我爱你中国》是《海外赤子》的插曲 闻一多《七子之歌》 《山林》 曲 刘敦南

俞丽拿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首场演奏者,由何占豪、陈钢作曲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是军乐合奏曲,作者郑律成 《原始狩猎图》 曲 钱兆喜

双管独奏曲《江河水》被移植为二胡曲,在《东方红》中使用 《军乐稿》 李映庚 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军乐文献 江文也 钢琴套曲《乡土节令诗》是我国现代音乐史的“康塔塔” 《喜洋洋》 刘明源 《静夜思》 黎英海 曲

我国近代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 作者李四光

小提琴曲《思乡曲》马思聪创作的《蒙古组曲》的第二乐章

古代

《杜十娘》是单弦牌子曲 《丑末寅初》是京韵大鼓 《昭君出塞》是四川清音 郭沔 《潇湘水云》 姜夔 《扬州慢》《杏花天影》 《阳关三叠》又称《阳关曲》《渭城曲》,是唐代流传最久的声乐作品 第一部昆曲剧本是《浣纱记》曲 魏良辅 词 梁辰鱼 管平湖 古琴演奏家 “管派”风格

为笙创作的第一首独奏乐曲《凤凰展翅》 作者胡天泉、董洪德。获得了金质奖 我国第一部音乐百科全书《陈旸乐书》

第四篇:中国音乐史

远古及夏商音乐

1.音乐的起源:劳动起源说、模仿说、异性求爱说、巫术说、游戏说、信号说、“太一”说、潜意识(无意识)说、情感表达说。2.远古乐器:A、吹管乐器(骨笛、埙、角、蘥、龢、言)B、打击乐器:(鼓、磬、钟、铃、缶)

3.简述贾湖骨笛:它是远古乐器,出生于河南省舞阳县的贾湖,目前共出土骨笛35件,它是由丹顶鹤的尺骨所制,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距今9000多年至8600年左右,骨笛上开有5、6个孔左右,能吹奏四声音阶和完备的五声音阶。中期距今8600至8200年左右,它有七孔,能吹奏出六声和七声音阶。晚期距今8200至7800年左右,能吹奏出完整的七声音阶以及七声音阶以外的若干变化音。贾湖骨笛是我国出土最早,出土数量最多,保存最为完整的,现在仍能使用的乐器。

周代音乐

4.六代乐舞:包括黄帝时的《云门大卷》、尧时的《咸池》、舜时的《大韶》、夏禹时的《大夏》、商汤时的《大濩》和周初时的《大武》。

六代乐舞是颂扬先秦不同时期创业首领或帝王的文治武功。它们在周代宫廷的用途主要是为了祭祀天地、山川、祖宗;其特点是规模宏大,诗、歌、舞一体,而声调平缓,表现一种庄严、平和、中庸的情绪,具有严肃静穆之感。5.颂乐:重大典礼使用的乐歌,主要用于天子祭祖、大射、视学及其他重要的典礼之中。

6.雅乐:是周代的一种宫廷音乐。它主要用于祭祀与各种典礼活动。

7.郑卫之音:原指郑为的民间歌舞音乐,它实际上是一种保留的商族音乐风格的民间音乐,后是儒者扩大了郑卫之音的内涵,用以泛指与雅乐不同的民间俗乐,因为由女性表演,故又名“女乐”,春秋以来,这种音乐影响日益扩大,逐渐取代了雅乐的趋势。8.南音:是周代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民歌。9.九歌:是楚国南部民间祭祀的大型歌舞曲。10.成相:是一种劳动歌曲的名称。

11.八音:是古代按照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分成“金(钟、鎛、镛、铙)石(编磬、离磬、玉磬)、土(埙、缶)、革(土鼓、足鼓、楹鼓)丝(琴、瑟、筝)、木(柷、圄)、匏(笙、竽、巢)、竹(箫、管、篴)

12.曾侯乙编钟:全套65件,分三层悬挂,总重量达5134斤。每枚钟能在正鼓部与侧鼓部分别敲出相隔三度的两个音,总音域达五个八度,十二律俱全,中间的三个八度可奏出完整的半音列。钟上有错金铭文。这不仅说明周代的乐律学已有高度的发展,标志着周代乐器制造已达到非常高的水平。

13.三分损益法:以弦乐为计算基础,连续损益得出的春秋时期产生的计算乐律的理论。14.十二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被称为律。15.儒家音乐思想:以礼为本,强调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它既强调其一,关于音乐的来源。其二,音乐与政治的关系。其三,关于音乐的社会功能。其四,关于对音乐的美感认识。

16.墨家的音乐思想:音乐不仅无益,而且有害,主要思想是“非乐”

17.道家的音乐思想:大音希声。秦汉三国音乐

18.汉代掌管音乐的两个机构:太乐,乐府。岳府的主要任务:采集各地民谣,加工配乐,还从事创作新乐,进行演唱演奏。19.汉代鼓吹从乐器配置和运用场合来看,主要可分为鼓吹、横吹、短箫铙歌、箫鼓四类以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合奏为主。

20.相和歌:原是汉代北方各地流行的各种民间歌曲的通称。形式:a.原始的民歌,只是清唱,无伴奏。b.在徒歌形式上加以帮腔,称为“但歌”c.在徒歌基础上,再进一步加上乐器伴奏,并有演唱者手执称为“节”的乐器而歌,这才真正为相和歌。

21.相和大曲包括三部分:艳、曲和解、趋或乱。唐大曲结构分为:散序、中序、破。

22.汉代相和歌最常用的调式:平调、清调、瑟调。相和大曲的名称和歌词,现今尚有保存在《宋书•乐志》《乐府诗集》史籍中 23.琴,也叫七弦琴,后世或称为古琴,是我国重要的古代乐器。古琴逐渐成为文人的代表乐器,作为文人有修养、高洁秉性的象征。文人琴家有:马相如、刘向、桓谭、蔡邕、蔡琰、嵇康、阮籍。

24.琴曲《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汉代蔡邕《琴操》中载有《聂政刺韩王曲》,琴家以为即今日之《广陵散》曲,于东汉末而成大型的古琴曲。

25.蔡琰(蔡文姬)的琴《胡笳十八拍》

26.秦汉重要的乐器有:琴、箜篌、琵琶、笳、角、铜鼓、锣。27.嵇康的《声乐哀乐论》是中国音乐思想史中的一部极富思辨性的音乐美学论著。音乐不能表达人喜怒哀乐的表情。嵇康强调音乐有“单复”、“高埤”、善恶”、“猛静”、但如何,都要归于“和”主张外得“自然之和”的平和之声,内存“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的平和之心,他以平和之美,作为音乐的本质特征。

两晋南北朝音乐

28.清商乐,也叫清商曲,简称清商、清乐,它是北方和南方民间音乐的融合,但主要是南方音乐,包括江南吴歌、荆楚西声。29.吴歌,又称无声歌,它是东晋始采自江南一带的民歌,风格抒情细腻。吴歌的结构通常是五字一句,四句一段的分节歌,有部分是五言三句或长短句的。

30.西曲,也称西曲歌,它采自荆、樊、邓之间,是以湖北中西部向西涉及湖南、四川、贵州一带的民歌与舞蹈,其曲调较多,内容多抒发游子思归、别离之情、长江流域丰富的物产等。31.清商大曲所用调式:平调、清调、瑟调,合称为“清商三调” 32.北歌,又叫“真人代歌”,是北朝宫廷音乐的代称。这些北歌又与原来的横吹曲相互融合,发展成一些军乐,即“鼓角横吹曲”。北歌风格豪放刚健,语言质朴坦率 33.百戏即类似现代的杂技。

34.南北朝时陆续进入中原的主要有龟兹、西凉、疏勒、康国、安国、高昌、天竺、高丽等国的音乐,而以龟兹乐影响最大。35.西域音乐在此段历史时期广泛传入中原,有以下原因:其一,战事频繁。其二,“和亲”,其三,经商。其四,佛教东来。36.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乐器有曲项琵琶、五弦琵琶、筚篥、方响、锣、钹、星、达卜、唢呐。

37.琴曲《碣石调•幽兰》是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乐谱,也可以说是“文字谱”,注明是梁代丘明所传

38.乐律学的发展:荀勖笛律,何承天的十二等差律,钱乐之的360律,沈重的360律,纯律音阶。隋唐五代音乐

1.太常寺是唐代长官礼乐的最高行政机构,由太常卿主管。

一、大乐署。

二、鼓吹署。

三、教坊是宫中训练、。

四、梨园是专门演习法曲的机构

2.宫廷音乐重要的形式有: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坐部伎、立部伎、法曲、大曲等、3.隋初颁定七部乐分别为清商伎、国伎、龟兹伎、安国伎、天竺伎、高丽伎和文康伎七部。十部乐:燕乐、清商乐、西凉伎、高昌伎、龟兹伎、疏勒伎、康国伎、安国伎、扶南伎、高丽伎。

4.唐代重要的法曲《霓裳羽衣曲》,其结构分为三大部分:a.散序、b.中序、拍序、歌头c.破或舞遍

5.大曲的结构大致与法曲相同,其区别可能在两个方面:其一,大曲与法曲在结构上更为庞大;其二,无论是舞蹈还是音乐,大曲都更为热烈奔放,而法曲显得清雅,这可能与后者部分音乐源于宗教音乐有关。

6.参军戏是一种讽刺、滑稽性的歌舞表演。参军戏有苍鹘和参军两个角色。参军戏的唱腔一般选用当时流行的民歌、曲子或大曲的片段,它已经具有某些后世戏曲的特征了。7.隋唐文人音乐主要包括词乐与琴曲两类。

8.说唱是一种有说有唱的艺术。其歌唱部分常是一种叙事歌曲,其说话部分或用散文,或用四六文体。

9.变文是佛教寺院为宣传教义而设立的一种说唱音乐,它用说与唱的形式,将佛教经文或教义讲唱出来。通常是七言四句,也有五言或四言的。按其听众不同分为“僧讲”和“俗讲”。10.重要的记谱法:文字谱;减字谱;工尺谱;舞谱。11.乐律学的发展:新音阶;俗乐音阶;犯调;移调。

12.隋唐音乐专著;a.《乐书要录》,一部通俗性的音乐理论专著。B.《教坊记》,唐开元年间崔令钦撰写的一部记载唐教坊制度和轶事的著作。C.《羯鼓录》,唐代南卓于宣宗大中二年完成的记录羯鼓由来、唐代羯鼓名手、逸闻趣事,以及一百二十八个羯鼓曲名的一部羯鼓专著。D.《乐府杂录》,唐代段安节所撰写记载唐代歌唱家、演奏家等问题的唐代音乐见闻录。

13.音乐思想:白居易首先肯定音乐可以反映政情与民情以及政治的好坏,决定人民喜怒哀怨的感情,而人民感情又决定了民间音乐的欢乐与悲伤。它的这些观点,继承了儒家的音乐思想。明清音乐

1.少数民族主要的歌舞:a.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传统音乐的一种,是由民歌、歌舞和器乐组成的大型套曲。乐器伴奏有达卜、那噶喇、哈尔扎克、喀尓奈、塞它尔、喇巴卜、巴拉满、苏尔奈八种。晚期流行的木卡姆通常由《木卡姆》、《穹拉克曼》、《达斯坦》、《麦西热甫》四部分组成,曲调为七声音阶,节奏多遍,复拍子为其主要特征。

2.囊玛,藏族民间歌舞,是一种大型的歌、舞、器乐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其音乐由引子、歌曲、舞曲三部分组成。其曲调比较固定;歌曲曲调典雅,节奏舒展;舞曲急速而欢快。伴奏乐器有竹笛、扎木聂、扬琴、特琴、根卡、藏京胡及马串铃等。3.锅庄是藏族民间歌舞,常在节日、宴会上表演。4.堆谢是藏族的民间歌舞。

5.明清说唱是继承宋元说唱而发展创新的,现存三百多曲种大多在清代以前就已经形成。从他们的某些共同特点来看,可归纳为:弹词、鼓词、道情、琴书、牌子曲、杂曲、走唱、板诵八大类;就其音乐形态而言,可分曲牌体、板腔体与综合体三大类。6.弹词是明代中叶兴起于南方板腔性的曲艺,唱词以七言诗赞为主,伴奏乐器主要是琵琶或三弦。明代及清代前期的弹词多为长篇说唱,演唱者自弹三弦或琵琶,也有増用二胡、四胡协助伴奏的。清中叶嘉庆年间著名弹词艺人有陈遇乾、姚豫章、俞秀山、陆士珍等,被誉为弹词界四大名家。

7.鼓词主要流派有子弟书、梨花大鼓、京韵大鼓、乐亭大鼓、西河大鼓、安徽大鼓、湖北大鼓、梅花大鼓等

8.牌子曲又叫清曲、清音、小曲、曲子等。其演唱方式,以一人独唱较多,亦有数人合唱或递唱的,常用乐器有琵琶、筝、弦子、月琴、笙、笛、鼓、板等。

9.道情渊源于唐代道曲,始于南宋的曲艺,用渔鼓、简板伴奏,宣扬道家思想

10.琴书是明清时曲艺的一种。曲调因地而异,有坐唱、站唱等表演形式。

11.杂曲伴奏多用三弦、琵琶、四胡。

12.走唱指的是一些带有歌舞色彩的流动的说唱形式。

13.板诵是一些没有歌唱性旋律,只是按照一定的节拍,朗诵有节奏有韵律的诗体故事的一些曲种。

14.传奇剧影响较大的四大声腔为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其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弋阳腔和昆山腔。

15.乱弹剧的声腔最重要的为梆子腔。A.梆子腔,乱弹剧代表声腔之一,因用枣木做成,又称“秦腔”。它一般都有高昂激越、强烈急促的特点。B.皮黄腔是乱弹剧的重要声腔之一。C.二黄腔在湖北与西皮合流,形成汉剧。D.二黄与西皮进一步发展,吸收昆、高、梆子诸腔,在北京形成京剧。

16.京剧是以皮黄腔为主的戏曲剧种,因形成在北京而得名。安徽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先后进京,带去二黄腔。

@1/周代的第一个礼乐机构:春官。

第五篇:中国音乐史简答题总结doc

1《黄河大合唱》:人民音乐家洗星海创作(1939年,光末然词),是近代大型合唱音乐取得较高艺术成就、享誉中外里程碑式的杰作。全曲由九个乐章组成。以朗诵词和乐队音乐加以贯穿。备乐章的顺序依次为:《序曲》(管弦乐)、《黄河船友曲》(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河边对口曲》(男声对唱)、《黄河怨》(女高畜独唱与女声三部伴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全曲音乐主要建立在力量(《黄河船夫曲》主导动机)、崇高(《黄水谣》主题)、苦难(《怒吼吧,黄河》)三个主题上。各个乐章相对独立,内容互相联系。音乐通俗易懂、明快简洁,既有中国民间音乐风格,也有群众歌曲特点,同时又是史诗性和交响性兼具的作品。洗星海在《黄河大合唱》中创造的具有民族风格、中国气派和时代特征的新的合唱形式,对其后中国大型歌唱音乐创作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不仅是中国人最喜爱的大合唱,也是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中国大合唱作品。

2简述刘天华对二胡艺术的贡献。

答:刘天华对二胡艺术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二胡曲创作和对二胡的改进和发展上。创作方面,他创作了二胡十大名曲,是近代流传最广的二胡曲。这些乐曲充分体现了其富于个性的创新精神和继承传统学习西洋的同时又有新发展的创作特色。民族器乐改进方面,他对民族器乐教学,尤其是二胡教学,有着重要的贡献。首先是通过他的二胡教学实践,为二胡在高等艺术教育中争得了合法的地位。他参考小提琴、钢琴等西洋乐器的教学经验,编写了包括47首练习曲的《南胡练习曲》和一套琵琶练习曲,努力探索科学的教学体系,改变了二胡、琵琶口传心授的旧教学方法,而使之纳入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轨道;他以成功的教学实践培养了蒋风之、储师竹、陈振铎等二胡名家,形成了独具风格、影响深远的第一个二胡学派。他对二胡音乐的其他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改进。如改制二胡,从而改良其音色、音质;创造了二胡弓法、指法及其他演奏符号。使二胡音乐的记谱法规范化;采用小提琴固定音高定弦法等等。这些关系到二胡艺术表现、传播、教育的基础建设,有效地促进了近代二胡艺术的发展。(参见书上332-335的论述)

3简述国立音乐院的创办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答:1927年,北洋政府—厂令停办北京各高等学校所设音乐系科,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及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均先后宣告解散。我国近代著名音乐家萧友梅先生并未因此动摇其为中国教育家业创建的信心,他南下上海,在蔡元培支持下,于1927年11月27日在上海建立了“国立音乐院”。这是中国第一所独立的高等专业音乐学院。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专业音乐教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929年七月。国立音乐院奉命改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国立音专是我国第一所专业音乐院校,它的专业设置和教学管理模式,既吸收了欧美音乐学院的优长,又结合中国实际,设有不同层次、多种类型的专业,是后来者继承、创新的基础。它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专业的音乐家队伍,他们所从事的音乐创作和校内外演出活动,不仅显示出学校教学的巨大成果,对中国专业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艺术,也是一种积极的促进。当他们陆续毕业走向社会后,大都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事业建设发展中的主要梁柱。

4黄自在哪些创作领域有建树?

答:黄自的创作领域主要有:群众合唱歌曲、独唱抒情歌曲、清唱剧及管弦乐曲。群众合唱歌曲著名的有《抗敌歌》、《旗正飘飘》;独唱抒情歌曲主要有《玫瑰三愿》、《春思曲》、《思乡》、《点绛唇·赋登楼》等,清唱剧著名的有《长恨歌》,管弦乐曲有《怀旧》、《都市风光幻想曲》等。

5简述聂耳作品的历史意义。

聂耳的救亡歌曲在中国三十年代的抗日救亡时期占有突出的地位。他的《毕业歌》(1934年)、《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等,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些歌曲,生动地表现了中国人民保卫民族和为祖国而战斗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各阶层群众的抗敌意志。聂耳在音乐创作中,既吸取了外国音乐的因素,又充分运用中国民间劳动歌曲、山歌小调等形式、结构。他既向已有的音乐文化学习,又直接向生活汲取。如到码头、工厂观察了解群众的生活,亲身体验他们沉重的生活节奏,倾听他们痛苦的呻吟、愤怒的呐喊和不平的申诉。因此,他的歌曲不仅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富于大众的情调,被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聂耳的群众歌曲,大多采用左翼文化工作者充满激情和战斗号召的革命诗篇作歌词。他成功地创造了一种适于这种新诗的歌曲形式。其主要特征有四个方面。

(1)非方整性的曲体结构。这种结构,以短小的动机或乐句作为基础加以发展,整首歌曲音乐的各部分呈不对等状态,从而使音乐富于动力性和节奏感。(2)丰富、多变的句式。聂耳群众歌曲的乐句长短不定,不拘一格。因此有着多种多样的发展变化。

(3)突出地使用短句,使音乐具有短促有力的质地,造成急促的气势,富于青春活力和战斗精神。

(4)巧用休止。在他的群众歌曲中不仅常用前后半拍的短暂休止,而且在旋律进行中常有意外的中顿。这对音乐的强劲气质和紧迫感的创造,有很好的效果。这一切都较好地与其所选的歌词相配合、相发挥,真切地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呼唤、呐喊、冲锋、拼搏的时代气质。

聂肆的群众歌曲除了抗日救亡的内容之外,还有一些是描写国内外反动势力压迫下的工农大众、尤其是工人群众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感情的。如《大路歌》(1934年)、《开路先锋》(1934年)、《码头工人》(1934年)等都是有广泛影响的作品。它们不仅生动地反映了工人阶级的苦难,表现了他们的愤恨和反抗,同时,这些作品也充满了力量、信心、毅力和乐观的气质。从而聂耳就在中国音乐史上第一个准确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觉悟的、斗争着的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形象。聂耳的群众歌曲不仅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巨大的社会现实斗争的意义,也对中国歌曲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贡献。尤其是在歌曲创作方法、艺术形式的创造,对新时代的反映、群众歌曲体裁的发展等方面,都有许多独到的创造。如《码头工人》采取两个基本曲调分别予以发展变化:一个基本保持原曲调音乐形态,另一个有较多展开与变化;两个曲调及其变化展开体作交织性连接处理,这是聂耳在群众歌曲中对较复杂的音乐结构的一种独特的创造。此外,为了增强歌曲的艺术感染力而在其中加入短暂、有力的说白,为了处理好歌词中连续出现的短词句而连续配之以多个短促的曲调,都是神来之笔,既恰到好处,又令音乐顿生光彩,极富创造性。

聂耳的群众歌曲影响广泛深远。许多同时代和其后的作曲家,都从他的创作道路和创作经验中,吸取了有益的营养。如张曙的《保卫国土》、《车夫曲》等歌曲中,就有着聂耳救亡歌曲和劳动歌曲的鲜明印迹。

6.刘天华的代表作有哪些?列举八个代表作曲名和它们的演奏形式。

答:有二胡曲《病中吟》、《月夜》、《空山鸟语》、《光明行》、《闲居吟》、《良宵》、《烛影摇红》、《苦闷之讴》、《独弦操》、《悲歌》,琵琶曲《歌舞引》、《改进操》、《虚籁》等。

7.清代中叶以来琵琶在南方有哪些流派?(起码写出三个)代表人物是谁?(每个流派起码写出一个)

答:清中叶以来,琵琶南方各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江苏无锡派的王君锡、陈牧夫、华秋苹、徐悦庄、吴婉卿、杨荫浏等;浙江平湖派的李廷森、李旦、李绳墉、李其钰、李芳园、吴梦非、程午嘉、吴柏君、朱荇青、樊伯炎、杨大钧等;江苏祟明派的蒋泰、黄秀亭、沈肇州、刘天华、徐立荪、曹安和等;上海浦东派的陈子敬、严庆绪、王惠生、沈浩初、汪昱庭、林石城等。8.华彦钧二胡演奏艺术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答: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公元1893—1950年),江苏省无锡市东亭入。他自幼在音乐上受到父亲(无锡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华清和)的严格训练,深入地学习与掌握了道教科仪音乐和当地的民间音乐。以后,他又广泛地学习和接触了江南一代的民间歌曲和地方戏曲音乐,掌握了多种民族器乐的演奏,莫定了自己艺术创造的深厚传统素养与基础。华彦钧中年时,因病双目失明,社会**,生活无着,开始了流浪卖艺生涯。华彦钧饱尝了劳动人民的辛酸痛楚,受尽了权势们的欺凌,个人生活的苦难遭遇和民间艺人在社会的低下地位,使他的情感与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更加接近,这对华彦钧的艺术创作和风格特点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华彦钧的演奏细腻深刻,潇洒磅礴。他的弓法以短弓见长,多一字一弓,很少连弓。在运用连弓时,大多吸取戏曲音乐中的运弓方法,往往是由弱进入强拍,形成弓法上的切分进行和延留进行。

华彦钧指法最大特点是民间演奏中“定把滑音”的运用。由于华彦钧演奏时左手始终是放在二胡的第二把位上,因此,二胡第一、三把位上的旋律则多用滑音演奏。其中特别是食指、中指滑音的运用,在丰富旋律的韵味,加深旋律的感染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华彦钧遗存给后人的著名3首二胡曲是《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

9介绍合唱曲《海韵》。

答:歌曲。女声独唱和混声合唱、徐志摩诗,赵元任曲。作于1927年,收入1928年的《新诗歌集》。歌词以优美抒情又带有感伤的笔调,写一位渴望自由的少女,不愿回到家里,不怕大海风浪,暮色苍茫中独自在海滩徘徊、歌舞,最后被波涛吞没。歌曲通过合唱、女高音独唱和钢琴伴奏,表现了作为旁观者的“诗翁”,女郎和大海三种不同形象,它们各以不同的主导主题作基础,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渐展开,较好地发挥了合唱的艺术效果。在旋律和声等方面,作者都作了有意义的“中国化”实验,作品发表后,不少合唱团常在音乐会中演出,是我国早期的一部有代表性的大型合唱作品。10什么叫“学堂乐歌”?

答:自1904年左右开始,在新式学堂开设的“乐歌课”上教习的歌曲(1903年,张之洞首先将音乐课作为课程在新学堂中施行)。这些歌曲的曲调太多来自欧洲和日本的歌曲(包括一些艺术歌曲),由一些留学欧日回国的学人填上具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内涵的新词而成。代表曲目有《何日醒》(夏颂莱编词)《中国男儿》《十八省地理历史歌》《黄河》《扬子江》等。

11、创作和教习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答:沈心工(重点了解)曾志泯,李叔同(重点了解),高寿田,冯亚雄等

12、学堂乐歌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中的意义?

答:1学堂乐歌是欧洲音乐文化大规模传入中国的开端,也是中国新民族主义文化在音乐领域的萌芽,2学堂乐歌为中国“新音乐”的诞生和发展开启了源头;3为后来我国的军歌,工农革命歌曲和群众歌曲体裁的发展开了先河;4为欧洲音乐文化的知识和技能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5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现代意义上的音乐家。

13学堂乐歌产生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答:“学堂乐歌”是我国清未民初新型学校教育改革的具体产物之一,最初是“维新派”领袖康有为于提出,“维新变法”失败后,以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文人仍积极为之进行呼吁。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如萧友梅、沈心工,李叔同等,先后主动到日本考察以便在国内效法推行。许多知识分子也自动编写“乐歌”,以便通过乐歌的习唱对年轻学生灌输新的民主主义的启蒙教育。一时间各式提供新学堂习唱的唱歌本、乐歌教材等纷纷得以出版发行,因此,“学堂乐歌”首先是一种教育改革和资本主义思想启蒙教育的历史现象。主要内容有:

(1)不同的角度表达中国人民迫切要求“富国强兵”,以抵御列强欺凌的爱国主义要求,代表性的歌曲有:《中国男儿》、《何日醒》、《十八省地理历史歌》、《黄河》、《扬子江》、《祖国歌》等。(2)积极宣传和推行“军国民教育”的代表性歌曲有:《体操——兵操》(沈心工编)《出军歌》(黄公度编)、《海战》(曾志文心编)、《陆战》、《行军》等。

(3)积极拥护推翻帝制,欢呼民主共和新政的建立。如《革命军》(沈心工编)、《光复纪念》(华航琛编)《美哉中华》(沈心工词)等。(4)呼吁妇女解放,鼓吹男女平等的“反封建”民主精神,如《勉女权》(秋瑾编)、《女子体操》(沈心工编)。《缠足苦》(沈心工)《天足乐》(冰

兰编)等。(1分)

(5)鼓吹学习新文化、推动“移风易俗”民主思想的,如《格致》《地球》

《运动会》、《文明婚》等。(6)结合学校生活向青少年进行勤学苦练的思想教育和热爱生活的教育的,如《始业式》(沈)、《勉学》(吴怀疚编)、《送别》(李叔同编)、《春游》(李叔同词曲)等。

14论述冼星海音乐创作的主要成就。

答:冼星海(1905—1945)早年曾入北平艺术专门学校和上海国立音乐院学习音乐。后赴法国巴黎学习小提琴和理论作曲。1935年回国,便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歌咏运动中,并成为主要骨干之一。同时他还积极创作抗战歌曲,写出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1938年,他来到延安,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在延安期间,他创作了多部大合唱,著名的《黄河大合唱》就创作于这个时期。1940年被派往苏联,生活不定仍坚持创作,写下了许多首古诗词歌曲和交响乐作品。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死后被誉为“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一生创作了数百首歌曲,多部大合唱,歌剧,交响乐、管弦乐曲、以及多首小提琴、钢琴等乐器、重奏作品。他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多产的作曲家,而且在声乐创作中也是成功率较高的作曲家,他善于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广泛的体裁形式,具有号召性的旋律,鲜明而有力的节奏及简练的音乐结构来塑造各样的音乐形象,从而形成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创作的音乐作品,有群众性的进行曲《救国军歌》、《游击军》、《到敌人后方去》;战斗性与抒情性相结合的群众歌曲《在太行山上》,《做棉衣》;儿童歌曲《只怕不抵抗》、《祖国的孩子们》,以及电影、戏剧插曲《在茫茫的西伯利亚》、《热血》、《夜半歌声》等,以及《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合唱曲,《民族解放交响曲》、《神圣之战交响曲》、《满江红》等交响乐作品。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音乐创作中最突出、影响最广泛的一部代表作,它创作于1939年,以诗人光未然所写的长诗《黄河呤》为歌词,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自始至终充满了动人心弦的力量和雄伟浑厚的气魄,成功地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如火如荼的爱国热潮和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念。

该曲由《序曲》、《黄河船夫曲》(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套乐诗朗诵)、《黄水谣》、《河边对口词》、《黄河怨》、《保卫黄河》(齐唱、轮唱)、《想吼吧!黄河》合唱九个乐章组成,以朗诵词和乐队音乐加以贯串,各个乐章在内容、形象、主题、表演形式等方面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整个套曲音乐的发展具有非常严密的内在统一性,它的音乐吸收了民间劳动号子,民间对唱的音调和形式特点,又借鉴了西方近代多声部合唱技术,使音乐既有中国传统音乐的风韵,又有新时代特征,同时还具有史诗性和交响性,这种具有民族风格、中国气派和时代特征的大合唱形式,对后来的中国大型合唱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黄河大合唱》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

15什么叫“秧歌剧”?

答:1940年代初,在陕甘宁根据地开展的“新秧歌剧运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歌舞小戏,其特点是:以故事化的歌舞表演为主,人物,情节,化装,表演上都比较简单,一般在露天的广场演出,其音乐多采用陕北民歌曲调和地方戏曲,曲艺音乐填词改编,其内容大多与抗战,生产和反帝反封建相关。其代表性剧目有《兄弟开荒》、《夫妻识字》、《周子山》等。

16什么叫“新歌剧”?(定义重点)

答:以1945年歌剧《白毛女》的上演为起始标志的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民间音乐风格特征的歌剧体裁,新歌剧产生于西方歌剧与边区秧歌剧相融合的实践基础之上,其音调广泛地采用了中国民歌(如河北民歌《小白菜》)和戏曲曲艺音乐教材,并吸纳了欧洲歌剧中戏剧化的音乐表现手段(如咏叹调,宣叙调的不同功能应用,人物的主导性音乐主题及其发展,和声、复调、合唱、伴唱、重唱和管弦乐队的应用等)。新歌剧的代表性歌剧作有《白毛女》、《刘胡兰》、《赤叶河》、《小二黑结婚》、《柯山红日》《红珊瑚》《洪湖赤卫队》等。

17我国第一部清唱剧体裁歌曲的曲目,创作年代,创作者背景和作者。答:(P106—P108)《长恨歌》1932年—34年,上海“一"二八事变”,黄自。

18刘天华对中华民族乐器发展的贡献。答:(P75—P80)要点:1在五四及以后西化之风甚嚣张上的社会背景下,提出“改进国乐”的主张,明确提出中国音乐的未来发展应该“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神,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的调和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2批评了音乐的贵族化倾向,提倡音乐为民众服务;3通过二胡音乐的创作,表演,研究和教学,身体力行并卓有成效地实践了自己“改进国乐”的主张。4此外,他还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中最早和有意识地对中华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搜索和整理的先驱人物之一。

下载中国音乐史考博总结范文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音乐史考博总结范文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音乐史 复习资料 个人总结

    一、 填空 1、 中国的乐器分为:吹、拉、弹、打。打击乐器 分两类:一种是有固定音高,另一种无固定音高。 2、 戏曲分两类:板腔体,曲牌体。京剧以皮黄腔, 二黄腔为主。 3、 王洛宾代......

    中国音乐史(下)

    我国合唱艺术的产生和发展1)学堂乐歌时期①时代背景:19世纪末随着西方基督教在我国各地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不断输入,教堂中的唱圣诗也移植到中国。中国创办“新学堂”、开设“......

    中国音乐史教案

    中国音乐概述 教学目标: 掌握中国音乐的历史分期及其概况。 教学重难点: 从远古时期到明清时期、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音乐的发展脉络。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范畴及其讲授内容国内高校教学与国外研究情况中华民国时期的音乐发展历史公元1912 -1949 ,共37 年音乐历史新音乐的发展与传统音乐在新时期......

    中国音乐史试题

    中国音乐史试题.txt这是一个禁忌相继崩溃的时代,没人拦得着你,只有你自己拦着自己,你的禁忌越多成就就越少。自卑有多种档次,最高档次的自卑表现为吹嘘自己干什么都是天才。中国......

    中国音乐史 名词解释

    相和歌:原是汉代北方各地流行的各种民间歌曲的通称,以一人唱,众人和的应答形式和笙、笛等乐器伴奏为主。它是从民间收集而在汉代宫廷发展,已不是一般的民歌,而成为艺术性较高的歌......

    中国音乐史(上)

    1.被后世儒家奉为雅乐的最高典范的“六代之乐”分别是哪六部? 《云门大卷》《大咸》《九韶》《大夏》《大濩》《大武》 2.《葛天氏之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

    中国音乐史复习题

    中国音乐史复习题一、填空:1、中国音乐文化的有近年的历史, 其依据是根据省县出土的乐器而考证的。2、远古时期的主要乐器有、、、、和等。3、古文献中关于音乐的起源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