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QC培训有感
QC培训有感
——工艺汪朋
一上午的质量管理体系和QC培训学习,虽然时间很短,但使我受益匪浅,之前我老是觉得质量体系是形式,但经过培训后,我深深的感觉到质量是成功的基石,体系是质量的保障。虽然课程已经结束了,但这一上午的培训所接触到的许多知识还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去慢慢消化。
QC---质量控制或者质量改进,QC小组活动更加注意提高职工素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加强调QC小组活动的自主性。行业和领域越来越广。在我们公司,可以质量改进的地方很多,只要群策群力,摸清方法,掌握QC整个流程,就能提出很好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从而推动质量改进。
QC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困难,不论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是日常工作中,随处可见。
如今,学习质量管理和做好QC攻关已被众多企业所看重,成为企业证明自己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的一种方式。质量体系为广大企业完善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供了科学指南,同时为企业走向市场找到了共同语言。正如我们公司现在面临的市场现状,如果没有质量的保证,在市场上是毫无竞争力的,别说开拓市场,就连生存都是问题。所以我们这次的培训更有意义。
通过这次培训,我了解到体系执行标准不仅可以增强企业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与管理意识,还可以明确各项管理的职责和工作的程序,促使企业能真正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实现了以预防为主,规范了企业作业程序,从而实现企业管理的持续改进和不断提升。
通过定期组织质量检查、质量审核活动,能够及时发现和找出在生产施工中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进行有效纠正,从而提高厂整体管理水平和质量监控能力,为厂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奠定了基础;只有不断满足客户需求与期望,赢得客户信任,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厂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学习完之后,对比着我公司质量管理和QC攻关工作运行情况,虽然在这几年质量管理和QC攻关上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但我们的差距还是很大。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公司整体质量意识还够;二是质量上执行能力不够强;三是质量管理体系和QC攻关宣贯氛围不够浓,全员参与积极性不够强。
通过这次培训,我首先将会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贯彻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内容,并做好QC攻关活动的组织工作,让质量真正成为我公司的奠基石。
2013/7/30
第二篇:QC培训总结
QC培训总结
我于2009年10月27-28日两天参加了州公司组织的QC培训。通过短暂的学习对QC基础知识有了一些浅表的了解。
QC即英文QUALITY CONTROL的简称,中文意义是质量控制,其在ISO8402:1994的定义是“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QC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QC小组活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有多重的作用:
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积极性,提高人的素质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尽管出现了如计算机这样的高新科技设备设施,但它毕竟是工具,只有合适的人掌控它才能发挥作用,而人始终是不可替代的,所以在管理上普遍提出“管理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过去的管理观念这种管理方式已无法面面俱到,如何提高人的积极性是企业的一个重要工作。QC小组活动,就是从尊重人性的观点出发,认为人人都想做好工作,完成所交付的任务,使员工在工作中获得更大的满足感与成就感。QC小组作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一个体细胞,人员自动自发进行质量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针对提出的问题,与组员一起进行研究分析,解决问题,因而改进工作及周围环境,从中获得成功的乐趣,体会到自身价值和工作的意义,体验到生活的充实与满足,有了这样的感受,人就会产生更高的工作热情、激发出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身的潜在智力与能力将会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
二、不断的改进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一个企业的产品、服务质量如何,关系到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甚至关系到企业的兴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就要求企业必须向顾客长期、稳定地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只有持续不断地实施质量改进,才可能实现这一基本的要求。任何一个企业,在生产、施工、服务等方面多多少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QC小组活动,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等,采取的旨在提高过程的效率和效益的各种措施,以纠正偶发性事故和改进解决长期存在的问题;另外,开展QC小组活动,不断提高生产、服务效率,节约点滴物资消耗,提高物资资源的利用率,通过降低企业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消耗,增强职工的效率意识与节约意识,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
三、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团队凝聚力
成立QC小组的基本原则之一是“自愿参加,上下结合”,小组成员自觉参与质量管理,自愿结合在一起,自主的开展活动,在内部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时,小组成员间相互平等,不分职位与技术等级的高低,高度发扬民主,各抒己见,通过“头脑风暴法”等方法互相启发,集思广益;而不是靠行政命令,小组成员就不会有“被迫”的感觉,让成员有兴趣去完成该项工资,从而在其以后开展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创造条件自主的开展活动。在小组活动中,产生共同的兴趣爱好,通过长时间的交往,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塑造良好的团队关系,整合企业全体员工的价值取向,提升团队的整体凝聚力和作战能力。
四、改善和加强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QC小组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QC小组活动的骨干,通过活动,及时发现一些质量意识较高,热心于不断改进质量的积极分子,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培养教育,使他们比别人先学一步,多学一些,既掌握质量管理理论,又会运用QC小组活动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将他们逐步培养成QC小组骨干,通过QC小组活动的开展,掌握各种管理工具和方法,并能加以熟练的运用,从而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QC活动不是靠行政命令开展的,而是靠骨干组员对QC小组活动的高度热情、积极奉献、言传身教以及模范带头的行动团结全体组员、激励全体组员与自己一起主动地开展活动,最终带动全体组员的共同提高。
五、提高客户满意度
QC小组大都是由企业基层员工组成的,因此他们与客户的接触最为密切,也往往能发现其中很多问题,因此QC小组活动的很多课题都是为了解决客户不满意的问题;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客户满意度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提高客户满意度是每个服务性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解决顾客不满意的问题,就能更好的为顾客服务和保证生长经营的正常进行。对传统QC七大手法的浅表认识:
1、控制图是传统QC7大手法种最重要、最复杂的内容,它可以用来分析和监控过程的变异(或变差)。而一旦发生异常则必须找出引发异常的根本原因;
2、而寻找根因的方法主要通过因果图、散点图和排列图来进行;
3、直方图主要是用来通过有限样本估计总体特征的分布情况;
4、层别法其实是一种按“类别”细分的方法,有点类似于“市场细分”的概念,如乘用车可细分为轿车、MPV、SUV和交叉型,轿车又可按排量细分为微型、经济型、中级、中高级、高级等,这里所说的分层即分类或细分,这种“分层”的思想可应用到控制图、散点图、排列图、直方图上,因此它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
5、检查表(checklist,又叫检查清单)根据它的用途来看有两个作用,一类检查表用于设备的(清)点检(查),通常称为点检表,如设备的点检表、老师上课的点名表等等,另一类用于记录数据,方便后续的统计分析用,这时类似于记录清单。下面着重对QC七大工具中的关键内容谈谈自己的个人理解,有不对之处请务必指出。
一、控制图(Control Chart)
控制图基于统计学上的三个分布,即正态分布、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正态分布对应于连续变化的计“量”型数据,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对应于计“件”型数据和记“点”型数据(后二者统称为计“数”型数据)。
1、为什么要这么定义呢?可以这样理解:
(1)计量型数据是连续的,必须测量才能确定,如一杯水有多少毫升,一个鸡蛋有多重,一生能活多少岁等等;
(2)计件型数据类似于有些工厂的计件工资,是按“件”统计的,这类数据主要用于统计不合格品有多少件,出错多少次等等;(3)计点型数据是按“点”统计的,如某一个产品出现多少个缺陷(缺点),某人身上有多少个毛病。由于计件和计点都是离散、可数的数据,故统称为“计数型”数据;
2、基于上述原因,计量型数据一般用均值/极差控制图(或它的变种,如均值/标准差、中位数/极差、单值/移动极差图);计件值数据一般用不合格品数/不合格品率控制图,计点型数据用缺陷数/单位缺陷数控制图。
3、三种分布如何有机统一地使用“相似”的控制图技术呢?
我们从数理统计的理论知道,如果取样时候采取分组取样(例如可以每1个小时取5个样本作为一个样本组,连续取25组来分析统计规律),如果每个样本组内的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则每个样本组的平均值组成的新序列也服从正态分布。而如果样本组内的数据服从不同于正态分布的二项分布或泊松分布,采取分组取样后,每个样本组的均值组成的序列却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这样通过分组取样后,三种常见的分布可统一到正态分布,而正态分布正是统计控制图的理论基础。
4、控制图的种类繁多,内容复杂,上述3点是初学者容易模糊的地方,理清了这些来龙去脉之后便于整体把握,举一反三。其它内容不再赘述。
二、因果图/散点图/排列图(Cause-Effect Chart/Scatter Chart/Pareto Chart)
1、因果图采用形如鱼骨的方式推倒因果关系,故又称鱼骨图(FishBone Chart)。由于它采用的是“头脑风暴”(BrainStorm)的方式来遍历所有可能的原因,因而个别原因可能并不是“真正”的原因,或者影响甚微可忽略不计,或者跟其它列出的原因互为因果而显得重复。它一般从人、机、料、法、测、环(5M1E)这6大方面发挥想象力、进行头脑风暴,力图找出所有可能的因素。
2、基于因果图不能明确界定因与果的必然形,散点图的出现就显得必要了。散点图不仅可以分析因果图中各种可能原因之间的相关性,还可以分析已推测的原因和结果的相关性。这样以来通过散点图中显示的线性相关、非线性相关或无关结论就可以判定因果图中列出的可能原因是否为真正的原因。而且如果因果图中列出的某两个原因之间又有因果关系,恰好一个原因难控制或控制成本较高,另一个与之相反,则完全可以通过对容易控制的、成本较低的原因进行控制达到化难为易、降低改善成本的目的。
3、排列图的主要作用在于识别引起变异的“主要”原因,然后针对主要原因重点改善,其道理跟毛泽东军事思想中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类似(其哲学思想就是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引起变异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有的容易改善,有的可能花了很长时间都找不到解决办法,质量工程师们要作的就是先主后次,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先把它攻克掉。另外排列图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通过对比改善前后的排列图可以检验改善的效果,这可以在排列图上明显看出来。
三、直方图(Histogram)
1、直方图是一种把测量数据所在范围(大区间)分为有限个“等距”的子区间,通过统计各子区间上测量数据出现的频次来分析数据的分布趋势,从而用有限个样本推测总体的分布趋势的简化分析方法。这是一种“少数”推测“多数”的分析法,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工作量、降低分析成本,但具体操作中不能因为“偷工减料”损伤其统计科学性(否则统计的信度和效度都会失真),故样本数的选取很关键,可参考经验公式或经验表,一般来说,样本数以大于100(常用125)为佳,区间数取样本数的平方根(取整)。
2、直方图和排列图都是柱状图,对初学者来说是很容易混淆的。他们的区别体现在以下2点:
(1)直方图的区间划分是根据样本数来确定的,每个区间就是一个柱状图,排列图没有区间的概念,它是按类别划分的;
(2)直方图的横轴区间标有具体的数值,排列图的横轴只是定性地表示一个类,长度可长可短,而且排列图还要计算累计频率并绘制累计频率曲线,横轴方向上都是用文字标识的,最后一个类别一定是“其它”类。
以上为本人QC学习的收获总结,由于首次接触且认识尚浅,所以不对之处请多指教。
杨嘉源 2009年10月28日
第三篇:QC培训总结
参加QC小组培训心得
2017年3月22日至3月24日,我参加了全省统一组织的为期3天的QC小组培训,在这次全省相关人员都参加的培训中,我深刻的体会到全省对这次培训的重视,我也拿出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来深刻领会培训的精髓,以便日后更好的将所学应用到日常工作中去。
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全面质量管理(TQM)引入我国同时发展起来的,至今已经30年有余。不仅在我国,QC小组的发展范围已经在逐渐覆盖全世界,日本、新加坡、泰国、印度等国家都开展了QC小组系列活动,我国更是在1997年和2007年两次在北京承办了国际质量管理小组大会,取得空前的成功。我国的QC小组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今天的世界瞩目,是通过每一个行业的积极参与,大家共同的努力得来的,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了我国开展时间最长、覆盖领域最广、参与人数最多、取得效益最显著的质量改进活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进一步加快,经济环境和形势复杂多变,提升质量已经迫在眉睫,因此,开展QC小组活动要坚持学习质量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熟练掌握方法的运用,坚持“小、实、活、新”的基本原则。
一、迅速组建,开展活动
QC小组的组建遵循“自愿参加、上下结合”、“ 实事求是、灵活多样”的基本原则,首先要让小组成员对QC小组活动的宗旨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共识,而不是“被迫”完成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我控制、自我提高。
二、拟定活动程序,选择活动课题
QC活动小组的基本特征是不断地进行质量改进和创新,也会因选题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模拟结果。最常见的就是“问题解决型”课题。要特别注意的是,课题宜小不宜大,大课题往往存在着内容庞大复杂、涉及面广、目标多的问题,需要许多部门协作才能完成,很难把现状和问题分析透彻、准确,因此小课题更具有针对性。
三、找出症结,分析原因
通过现状调查及分析,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并对现状进行全面、彻底的调查,以便最准确的找到症结所在,为下一步做好准备。分析原因是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因此需要一层一层展开到末端原因。
四、分清主次,对症下药 把影响问题的主要原因找出来,将目前状态良好、对存在问题影响不大的原因排除掉,以便为制定对策提供依据,对症下药。全组投票选出最可行的对策,并进入实施阶段,观察每一个措施的实施结果,做好记录并选取最优。整个过程结束后,应该进行总结提高,形成成果报告。
第四篇:QC培训心得
培 训 心 得
通过两天的培训,本人感触颇多,启发很多,对质量的定义、特性及全面质量管理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感悟,充分认识到公司体系的建设、内部审核和质量改进,对集团公司的发展是多么重要。集团公司自2003年7月着手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已经过15年的运行,目前质量管理体系已经与我们的日常工作丝丝相扣、密不可分,而它又与日常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愈发走向成熟。质量体系的不断完善,使集团公司的服务质量逐步得到提升,大的不合格项基本得到消除,文件体系趋于完备,各种记录基本齐全,所有接口程序基本规范,客户的投诉率下降了,满意度提高了。同时本人的工作能力、工作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现针对公司体系建设、内部审核和质量改进结合物业公司的工作谈几点感受:
一、体系的建设使我们认识并掌握了先进的管理方法。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规范了公司所有服务产品形成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就拿会议服务来说,从会前准备、会中服务到会后清场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闭环服务体系过程,并对各个过程的服务质量都进行了规范,如倒水操作标准、会议室安排标准等,同时建立了自检和组长监督相结合的过程控制模式,形成了以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为主,事后补救为辅的全过程的管理与监控,提倡“零缺陷”服务的追求,提高了会议服务的质量。ISO管理体系标准使我们懂得了过程控制的机制效应。使我们懂得了识别过程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持续改进的有效方法。
二、内部审核的实施,促使我公司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通过每个季度的内审,使许多过去存在深次的问题被暴露出来,如文件未按要求控制,记录未按要求填写,文件中规定的某些环节未落实到位等,同时也发现了文件规定中的一些问题。内审帮我们发现了问题,改进了工作,同时建立了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实现了事事按程序,事事有记录,事事有评审,事事有改进,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如我公司热力维修科,因承担集团公司楼宇内部和小区公共
区域的水、电、暖、空调等的维修工作,任务繁重、琐碎。过去,维修人员接到报修后,拿着材料、工具去实施维修,维修完以后只做简单记录,对维修材料、维修人员、维修效率没有记录。通过内审,内审员帮我们完善了维修记录,从接到报修、实施维修、维修完的反馈等形成了制式的表格,建立了个人维修记录档案,同时作为个人月度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目前,维修人员接到报修后,会主动去干,不用督促,不用监管,形成了不等不靠不推不让的良好风气,使维修效率明显提高,维修人员的服务态度也得到提升。
三、通过此次培训,对质量改进又有了全新的概念。明白了质量改进的最终效果是按照比原计划目标高得多的质量水平进行工作。这样工作必然得到比原来目标高得多的产品质量。其与质量控制效果不一样,质量控制是质量改进的前提,质量改进是质量控制的发展方向,控制意味着维持其质量水平,改进的效果则是突破或提高。质量改进的步骤本身是一个PDCA循环,即策划、实施、检查、处置四个阶段,包括制定方针,目标,计划书,管理项目等; 按计划去做,落实具体对策; 实施了具体对策后,验证其效果; 总结成功的经验,实施标准化,以后可以按该标准进行。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轮PDCA循环解决,为制定下一轮改进计划提供资料。
第五篇:2013年QC培训报道
2013年QC培训报道
为推进公司2013年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升公司质量管理水平,更好地参加2014年天津市电力行业协会及中国水电质协和天津市质协开展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工作,11月22日,于公司三楼会议室举办了2013年QC小组活动培训,各管理处(含管网输配处)、工程管理部及生产技术部指定的QC小组负责人及全部2013年入职的新员工共计20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此次培训的主讲师是刚刚获得2013天津市电力行业协会二等奖的QC小组汇报人:管网输配处和军电供热管理处的刘超与贺津,他们分别重点讲授了QC的相关基础知识及QC成果的编撰与发布要求。
培训中,主讲师围绕QC小组组成、QC小组课题确定、QC小组活动程序、QC小组成果报告编写、QC小组活动中常用的统计方法与工具、QC小组成果发布、QC小组活动案例分析等内容,深入浅出地对QC小组基本知识进行了细致的讲解,还通过大量小组活动案例分析,运用通俗易懂的讲解方法,借助图文并茂的电子演示文稿,与参训人员一起分享成果发布的要领。针对QC小组活动中遇到的难题,参训人员还纷纷提出问题,与主讲师一起探讨研究。
通过本次QC培训,使公司QC小组活动骨干及新进员工更加清晰地掌握了QC小组活动的特点和流程及QC成果总结方法,激发了员工开展QC小组活动的兴趣,为日后的QC活动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公司一直非常重视QC小组活动开展工作,历年来多次获得了 “天津市质量信得过班组、优秀QC小组”,“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优秀QC小组”以及天津市质协的各种奖项,并培养出了一批QC小组活动骨干。在日后的工作中,我部门将会加大对各QC小组的督促力度,推动全公司QC活动的开展,也希望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QC群众创新活动,发挥以老带新的传帮带作用,努力营造QC活动百花齐放的局面,高质量完成今年的QC活动课题,争取优异成绩,为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添砖加瓦。
人力资源部
2013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