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毕业论文
摘要
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经历了三次高潮,最有代表性的国家是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我国高速铁路起步晚,但起点高、发展快,通过引进国外核心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初步具备了建设高速铁路的能力,迎来了我国高速铁路建设新时代。关键词:高速铁路;发展;建设;高速客运专线 高速铁路的定义
高速铁路是一个具有国际性和时代性的概念。1985年5月,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将高速铁路的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规定为客运专线300km/h,客货混线250km/h。1996年欧盟在96/48号指令中对高速铁路的最新定义是:在新建高速专用线上运行时速至少达到250km的铁路可称作高速铁路。铁盟认为,各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本国高速铁路的概念,在既有线上提速改造,时速达到200km以上,也可称为高速铁路。
高速铁路是一个集各项最先进的铁路技术、先进的运营管理方式、市场营销和资金筹措在内的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高效率的运营体系,它包含了基础设施建设、机车车辆配置、站车运营规则等多方面的技术与管理。
广义的高速铁路包含使用磁悬浮技术的高速轨道运输系统。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
2.1 世界高速铁路的兴起
为了提高列车运行速度,使铁路适应社会发展,从本世纪初至50年代,德、法、日本等国都开展了大量的有关高速列车的理论研究和试验工作。1903年10月27日,德国用电动车首创了试验速度达210公里/小时的历史纪录;1955年3月28日,法国用二台电力机车牵引三辆客车试验速度达到了331公里/小时,刷新了世界高速铁路的记录。
日本充分利用德、法等国家高速列车试验经验,并依靠本国的技术力量,于1964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东京至大阪,全长515.4公里,时速210公里),并研制了“0系”高速列车。东海道新干线以其
安全、快速、准时、舒适、运输能力大、环境污染轻、节省能源和土地资源等优越性博得了政府和公众的支持和欢迎。1964年投入运营,1966年开始盈利,1972年收回全部投资。
第一条高速铁路的问世,使一度被人们认为“夕阳产业”的铁路,出现了生机,显示出强大生命力,预示着“铁路第二个大时代”的来临。从而引发了世界高速铁路建设的三次高潮。
2.2 世界高速铁路建设的三次高潮
2.3 世界高速铁路发展大事记
①1964年,全球首列高速列车在日本投入运行,时速为210公里。
②1972年,法国TGV高速列车开始试车,时速为317公里。
③1981年,TGV列车在法国东南部正式投入运行,时速为260公里。
④1985年,德国开始进行高速列车试验,时速达到345公里。
⑤1986年,比利时、荷兰、德国和英国决定联合修建高速铁路网。
⑥1988年,德国ICE成为全球首列时速达到400公里的高速列车。
⑦1990年,法国TGV运行时速达到515.3公里,创下世界纪录。
⑧1991年,德国ICE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时速为250公里。
⑨1992年,英吉利海峡隧道高速铁路建成,运行时速为300公里。
⑩1995年,韩国汉城至釜山高速铁路开工,设计时速为300公里,实验段1999年12月开通。
2.4 世界各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
(1)日本。1964年10月1日东海道新干线正式开通营业,运行速度达到210公里/小时,日均运送旅客36万人次,年运输量达1.2亿人次。这条专门用于客运的电气化、标准轨距的双线铁路,代表了当时世界第一流的高速铁路技术水平,标志着世界高速铁路由试验阶段跨入了商业运营阶段。1971年日本国会审议并通过了《全国铁道新干线建设法》,掀起了高速铁路建设的浪潮。1975年至1985年间又依次开通了山阳新干线、东北新干线、上越新干线,列车最高时速300公里,基本形成了国内高速铁路网骨架,1997年北陆新干线通车营业,列车最高时速260公里。
(2)法国。法国高速铁路称TGV(Train a Grande Vitesse 法文超高速列车之意)。1971年,法国政府批准修建TGV东南线(巴黎至里昂,全长417公里,其中新建高速铁路线389公里),1976年10月正式开工,1983年9月全线建成通车。TGV高速列车最高运行时速270公里。1989年和1990年,法国又建成大西洋线,列车最高时速达到300公里。1993年,法国第三条高速铁路TGV北欧线开通运营,由巴黎为起点穿过英吉利海峡隧道通往伦敦,并与欧洲北部国家相连,是一条重要的国际通道。1999年,地中海线建成,最高时速350公里。法国TGV列车可以延伸到既有线上运行,所以其高速铁路虽然只有1282公里,但TGV高速列车的通行范围已达5921公里,覆盖大半个法国国土。根据规划,法国将在21世纪的头10年内,把东南线延伸至马赛,还要修建通向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南部欧洲线以及巴黎至德国斯特拉斯堡的东部欧洲线。
(3)德国。德国高速铁路称为ICE(Inter City Express)。1979年试制成
第一辆ICE机车。1982年德国高速铁路计划开始实施。1985年首次试车,以时速317公里打破德国铁路150年来的记录,1988年创造了时速406.9公里的记录。但是德国的实用性高速铁路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修建,1991年曼海姆至斯图加特线建成通车;1992年汉诺威至维尔茨堡线建成通车,1992年德国铁路以29亿马克购买了60列ICE列车,其中41列运行于第六号高速铁路,分别连接汉堡、法兰克福、斯图加特,运行时速280公里。目前,德国的泛欧高速铁路和第三期高速铁路陆续建成,实现了高速铁路国际直通运输。
(4)意大利。意大利第一条高速铁路是1992年修建的罗马至佛罗伦萨线。1994年正式开始高速铁路网工程建设。1998年对米兰-博洛尼亚段180公里铁路进行改造升级,车速提高至每小时300公里。2000年至2003年又依次建成都灵-博洛尼亚、米兰-威尼斯、米兰-热那亚高速铁路,高速铁路总长度达到1525公里。意大利高速铁路采用最新型的ETR500高速列车,称之为“意大利欧洲之星”。
2.5 世界高速铁路建设模式
归纳起来,世界上建设高速铁路有以下几种模式:
(1)日本新干线模式:全部修建新线,旅客列车专用;
(2)法国TGV模式:部分修建新线,部分改造旧线,旅客列车专用;
(3)德国ICE模式:全部修建新线、旅客列车及货物列车混用;
(4)英国APT模式:既不修建新线,也不对旧线进行大量改造,主要靠采用由摆式车体的车辆组成的动车组;旅客列车及货物列车混用。
2.6 世界高速铁路发展趋势
(1)21世纪的铁路运输业将会出现轮轨系高速铁路的全面发展,全球性高速铁路网建设的时期已经到来。
(2)高速铁路的优势已为世人所认同,其战略意义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高速铁路促进地区之间的交往和平衡发展。
(3)对速度的追求和对技术的创新永无止境。速度和技术成为引领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重要因素;高速轮轨技术成为当今世界高速铁路建设的潮流;而磁悬浮技术代表高速铁路未来的发展方向。
(4)高速铁路的技术创新正在向相关领域辐射和发展。我国高速铁路建设
1994年,我国第一条广州—深圳准高速铁路建设成功并投入运营,其旅客列车速度为160~200km/h,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质的飞跃,更主要的是通过科研与试验、引进和开发,为建设我国高速铁路做好了前期的准备,称为我国高速铁路化的起点。
2003年,我国第一条秦皇岛—沈阳快速客运专线建成并投入运营,通过秦沈线的建设和运营的实践,可以探索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高速客运专线的技术标准、施工方法、运营管理及维护等一系列经验。根据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化》和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到2020年,我国将建立省会城市及中大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建成“四纵四横”铁路快速通道以及四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1.2万km以上,构成我国高速铁路的基本框架,以便解决我国主要干线铁路运力不足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3.1 中国高速铁路的提出
兴建高速铁路的动议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为我国的有识之士所提出,十多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了数以百计的专家学者从各个方面对高速铁路项目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分析和论证。经过多次的反复和论争,各方面的意见已经大致趋同:高速铁路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社会效益良好、国力能够承受,因此应该建,而且应该及早建。1998年3月,全国人代会在“十五”计划纲要草案中提出建设高速铁路。
3.2 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背景
我国自1876年出现第一条铁路以来已经120多年了。遗憾的是百余年来,我国的铁路事业无论从横向上还是从纵向上来讲,都是远远落后的。同其他国家比较,我国的铁路在运营里程,运输效率,技术水准,装备质量等方面相差极远,令人堪忧。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对于交通运输的巨大需求常常得不到满足,铁路沦落成为了“瓶颈”产业。发展高速铁路不仅适合我国国情,而且是我国铁路走向复兴的需要与选择。
3.3 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现状与规划
我国建设高速铁路的战略设想是:第一步,在近期内对选定的既有线进行改造,以较少的投资,较短时间能实现旅客列车时速达160公里的准高速铁路,并在其中设置供高速列车运行的试验段,在积累经验的同时,为在我国大量的既有线进一步提高速度提供技术储备;第二步,在21世纪初,建成一条时速达250-300公里的高速客运专线,以后再逐步发展。
继1997年4月1日开始铁路第一次大提速以来,十年中持续实施六次大提速,在世界铁路史上绝无仅有。它的成功实践,大大加快了中国铁路现代化的历史进程。通过购买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的途径,科研人员研制出了系列适合我国国情的高速动车组及电力机车,完成了既有铁路线的提速改造和对高速铁路技术的内化吸收;通过核心技术全面引进,实现了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重大成果。中国拥有了自己的CRH,基本上构建了堪与世界水平相提并论的200km/h动车组制造的技术平台,初步掌握了世界顶级高速铁路客车的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走完了国外制造商历经几十年才走完的高速历程。
3.4 京沪高速铁路展望
京沪高速铁路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投资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项工程,也是我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正线全长约1318公里,与既有京沪铁路的走向大体并行,全线为新建双线,设计时速350公里,初期运营时速300公里,共设置21个客运车站。该项工程预计5年左右完成,2010年投入运营。京沪高速铁路建成后,与既有京沪铁路实现客货分流。
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将坚持以我为主,自主创新,立足高起点、高标准,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形成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
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开启了中国铁路高速新时代。
总结
21世纪的铁路运输业将会出现轮轨系高速铁路的全面发展,全球性高速铁路网建设的时期已经到来。高速铁路的优势已为世人所认同,其战略意义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高速铁路促进地区之间的交往和平衡发展。对速度的追求和对技术的创新永无止境。速度和技术成为引领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重要因素;高速轮轨技术成为当今世界高速铁路建设的潮流;而磁悬浮技术代表高速铁路未来的发展方向。高速铁路的技术创新正在向相关领域辐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宏.2006年的世界高速铁路[J].机车电传动,2007,(01).[2]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世界高速铁路发展趋势[J].铁道经济研究,2006,(01).[3]李世斌.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动向[J].铁路技术监督,2007,(01).
第二篇:世界高速铁路回顾
世界高速铁路回顾
第一次浪潮:1964年-1990年
1959年4月5日,世界上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在日本破土动工,经过5年建设,于1964年3月全线完成铺轨,同年7月竣工,1964年10月1日正式通车。东海道新干线从东京起始,途经名古屋,京都等地终至(新)大阪,全长515.4公里,运营速度高达210公里/小时,它的建成通车标志着世界高速铁路新纪元的到来。随后法国、意大利、德国纷纷修建高速铁路。1972年继东海道新干线之后,日本又修建了山阳、东北和上越新干线;法国修建了东南TGV线、大西洋TGV线;意大利修建了罗马至佛罗伦萨。以日本为首的第一代高速铁路的建成,大力推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促进了房地产、工业机械、钢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降低了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铁路市场份额大幅度回升,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
第二次浪潮: 1990年至90年代中期
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瑞典、英国等欧洲大部分国家,大规模修建本国或跨国界高速铁路,逐步形成了欧洲高速铁路网络。这次高速铁路的建设高潮,不仅仅是铁路提高内部企业效益的需要,更多的是国家能源、环境、交通政策的需要。第三次浪潮:从90年代中期至今。
在亚洲(韩国、中国台湾、中国)、北美洲(美国)、澳洲(澳大利亚)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建设高速铁路的热潮。主要体现在:一是修建高速铁路得到了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一般都有了全国性的整体修建规划,并按照规划逐步实施;二是修建高速铁路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更广层面的共识,特别是修建高速铁路能够节约能源、减少土地使用面积、减少环境污染、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社会效益显著,以及能够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等等。
适合高速铁路的生存环境其实只有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是人口稠密和城市密集,而且生活水准较高,能够承受高速轮轨比较昂贵的票价和多点停靠,第二是较高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基础,能够保证高速轮轨的施工、运行与维修需要。
就这两点而言,以巴黎和柏林为核心的欧洲大陆和日本密集的城市带是最适合不过的。因此世界最先进的高速轮轨技术诞生在德、法、日这3个国家就非常合乎逻辑。日本的高速铁路“新干线”诞生于1964年。当时的东京至新大阪“东海道”新干线仅用8年时间就收回全部投资。近40年来,新干线技术不断进步,已经构成了日本国内铁路网的主干部分。
虽然新干线的速度优势不久之后就被法国的TGV超过,但是日本新干线拥有目前最为成熟的高速铁路商业运行经验——近40年没有出过任何事故。而且新干线修建之后对于日本经济的拉动也是引起世界高速铁路建设狂潮原因之一。
TGV可能是目前唯一没有任何盈利色彩而享誉世界的法国产品。所谓TGV是Train à Grande Vitesse(法语“高速铁路”)的简称。第一条TGV是1981年的开通的巴黎至里昂线。此后不过几个月,TGV就打败法国航空拥有了这条线路的最大客源。1972年的试验运行中,TGV创造了当时的318公里的高速轮轨时速。
从此TGV一直牢牢占据高速轮轨的速度桂冠,目前的纪录是2007年创下的578.4 公里/小时。另外法国境内的加来至马赛TGV的平均时速超过300公里,表现也非常稳定。法国TGV的最大优势在于传统轮轨领域的技术领先。1996年,欧盟各国的国有铁路公司经联合协商后确定采用法国技术作为全欧高速火车的技术标准。因此TGV技术被出口至
韩国、西班牙和澳大利亚等国,是被运用最广泛的高速轮轨技术。
德国的ICE则是目前高速铁路中起步最晚的项目。ICE(Intercity-Express的简称)的研究开始于1979年,其内部制造原理和制式与法国TGV有很大相似之处,目前的最高时速是1988年创下的409公里。因此现在德国与法国政府正在设计进行铁路对接,用各自的技术完成欧洲大陆上最大的两个国家铁路网的贯通。
ICE起步较晚和进展比较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德国人在高速轮轨和磁悬浮的两线作战。由于磁悬浮在设计理念上的先天优势(没有固态摩擦),德国的常导高速磁悬浮一直是其铁路方面科研的重点。磁悬浮的设计理念与传统意义上的轮轨完全不同,因此当法国的TGV顺利投入运行,而且速度不亚于当时的磁悬浮时,德国人才开始在高速轮轨方面奋起直追,但是至今仍与法国TGV技术有不小的差距。
在认识建造高速铁路的优势后,美国奋起直追,不仅保留了原计划拆除的东北走廊电气化设施,而且在引进TGV技术的基础上,研制了具有美国特色的高速列车Acela,该列车连接了波士顿、纽约、费城、华盛顿。是美国唯一一条高速铁路。
1971年最早的TR1型磁悬浮面世之后,至今已经有八个型号。上海磁悬浮采用的就是最新的TR8型。
日本磁悬浮研究成功是在新干线正式运行10年之后的1972年,而且研究方向是与德国完全不同的超导方式。目前日本磁悬浮已经在试验中得到552公里/小时的最高速度。但是曾经实地考察过两国线路的朱镕基总理评价日本磁悬浮的噪音和晃动都大于德国磁悬浮。日本方面也以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为由,拒绝向中国提供磁悬浮技术。
高速轮轨和磁悬浮虽然在设计方法上有天壤之别,却还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关注于改变列车和轨道的接触状况以提高速度。到目前为止,磁悬浮能够达到的设计运行最高时速为450公里(德国),试验最高时速552公里(日本)。与目前最高时速的高速轮轨TGV相比,磁悬浮的纯速度领先还并不明显,但它有明显的速度潜力和能耗比、噪音等。与此大相径庭的是近年在兴起的,关注于改进机车牵引系统的摆式列车,很有可能是此后地面交通工具提高速度的另一个有益尝试。
德国、意大利和瑞典是最早进行摆式列车试验的国家,1997年以来摆式列车因为价格便宜和制造工艺相对简单,尤其是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线路,不必铺设全新的铁路网络的优势,而逐渐能够在高速列车的竞争上与高速轮轨和磁悬浮分庭抗礼。
从国际趋势来看,摆式列车很有可能是一种在大规模成熟铁路网基础上完成提速,而且性价比较高的高速铁路技术。
第三篇:中国高速铁路发展之路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之路
2011 年 07 月 25 日 22:28 铁路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产物,也是促进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建国以来,中 国铁路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到 2002 年底,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已达 7.2 万公里,但按人均里程计算,仅为 5.5 厘米,不及一根香烟长,排名在世界百位以后。铁路货运需求满足率不足 35%,95%以上的运输 能力只能用于运输煤炭、石油、粮食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家重点物资。在客运方面,随着人民群众生活 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乘坐火车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对运输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每逢春运暑运、“五 一”、“十一”黄金周,全国各大车站人流如织,一票难求。中国铁路人清醒地认识到,铁路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快发展,为 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优质、安全的公共服务产品。铁路发展的滞后,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 党中央和国务院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作出了加快发展铁路 的重要决策。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铁路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 具,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要求铁路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清使命,抓住铁路建设的黄金 机遇期,再接再厉,开拓进取,为加快我国铁路发展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 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004 年 1 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第 34 次常务会议批准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这是 新中国铁路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到 2020 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 10 万公里,其中时速 200 公里及以上的客运专线达到 1.2 万公里以上。2008 年 10 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经国 家批准正式颁布实施。根据调整规划,到 2020 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 12 万公里以上,其中客运专 线及城际铁路达到 1.6 万公里以上,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 50%和 60%以上,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 分线。按照 2008 年世界高速铁路大会的定义,“高速铁路”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新建的专用线路、时速 250 公里动车组列车、专用的列车控制系统。因此,我国的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就是高速铁路。高 速铁路在客运市场有四大优势:一是速度快。在旅行距离 1000 公里范围内,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二 是安全可靠。日本新干线自运营以来,几十年没有发生过列车颠覆和旅客伤亡事故,法国高速铁路 10 多年来始终保持安全运营的良好纪录。三是经济实惠
。选择高速铁路旅行比乘坐飞机和汽车更经济划算。四是运载量大。一条四车道高速公路年运量最大不超过 8000 万人,一条双线高速铁路年运量可达 1.6 亿人。特别是高速铁路在城际间开行高密度、公交化、编组灵活的动车组列车,其载客量是公路、民航 无法比拟的。我国人口众多、内陆深广,解决大规模人口流动问题,最安全、最快捷、最经济、最环保、最可靠 的交通方式是高速铁路。中国铁路决定把发展客运高速作为实现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方向。但是,采取何 种模式尽快实现中国铁路的“高速梦”,尚需论证。经过审慎的分析、研究和论证,中国铁路的决策者认为,我国铁路已经掌握高速铁路线型精测精调、客站功能完善、路基沉降控制、长大梁制运架、大跨高桥长隧、无砟有砟轨道等设计与施工成套关键技 术,成功开展了工务工程、通信信号、牵引供电、调度指挥、旅客服务等各专业系统的集成创新,机车 车辆制造具有比较好的基础,但是在高速列车的设计制造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少差距。基于这样一个 实事求是的判断,中国要发展高速铁路,既不能妄自菲薄、全盘引进,也不能盲目排外、闭门造车,而 要立足于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需要,综合考虑安全经济技术等各种因素,坚定不移地发展适合中国 国情的高速铁路。
这种发展高速铁路道路的特点就是:立足高起点、高标准,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坚持以我为主,自 主创新,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全面掌握先进的核心技术,形成具有 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具体来说,线路、桥梁、隧道、涵洞等工程技术,以原始创新 为主,形成完全独立的技术标准和自主知识产权;通信、信号、牵引供电系统,坚持系统集成创新,形 成满足我国客运专线系统集成的标准和要求;运营调度和旅客服务系统,坚持自主创新,适应我国客运 专线运营要求;高速动车组,按照“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要求,通过引进 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客运动车组的国产化。在高速铁路的工程建设中,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有机结合 的管理体制,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推行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行“小业主、大咨询”管理模式。在高速动车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 创新体系。铁道部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将全国铁路形成一个拳头,促使国外厂家形成进入中国铁路 市场的竞争,以最低的
第四篇: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报告
暑假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题目: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报告
姓名:冯泽海
学号:0310121
5班级:2010级自动化
完成日期:
指导教师:戴学英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制
前言:
中国的高速铁路的建设始于1999年所兴建的秦沈客运专线。经过10多年的高速铁路建设和对既有铁路的高速化改造,中国目前已经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截止2010年10月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运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经达到7431公里。
主体:
当今世界上,客运铁路速度的分挡一般定为:时速100~120公里称为常速;时速120~160公里称为中速或准高速;时速160~200公里称为快速;时速200~400公里称为高速;时速400公里以上称为特高速。
对于高速的水平,随着技术的进步而逐步提高。西欧把新建时速达到
250~300公里、旧线改造时速达到200公里的称为高速铁路;1985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在日内瓦签署的国际铁路干线协议规定:新建客运列车专用型高速铁路时速为300公里,新建客货运列车混用型高速铁路时速为250公里。
高速铁路常被简称为“高铁”。
中国高速客运铁路,常被简称为“中国高铁”。高速铁路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新的运输方式,中国的高铁速度代表了目前世界的高铁速度。中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在运行速度上,目前最高设计时速可达350公里,已于2011年6月30日正式开通运营的京沪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最高时速达到300公里;在运输能力上,一个长编组的列车可以运送1000多人,每隔3分钟就可以开出一趟列车,运力强大;在适应自然环境上,高速列车可以全天候运行,基本不受雨雪雾的影响;在列车开行上,采取“公交化”的模式,旅客可以随到随走;在节能环保上,高速铁路是绿色交通工具,非常适应节能减排的要求。2009年,全国铁路投产新线5557公里,其中客运专线2319公里。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京港高铁武广段,郑西高铁,时速250公里的宁波-温州、温州-福州、福州-厦门等客运专线相继建成通车,特别是世界上里程最长、时速350公里、全长1068.6公里的京港高铁武广段开通运营,成为中国高铁的又一里程碑。据铁道部相关人士透露,目前,包括京港高铁、京沪高铁等在建铁路重点工程有277项,开工建设的客运专线及城际铁路项目已超过40项,建设规模超过1万公里。
随着沪杭城际客运专线26日正式通车,为止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已达到7431公里,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在高速铁路领域的发展较世界上部分发达国家晚,起步较其晚了20至30年,但自21世纪以来发展迅速。中国对高 速铁路的研究实际始于1990年代初,当时京沪高速铁路正处于构思阶段。1990年铁道部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并提交全国人大会议讨论,这是中国首次正式提出兴建高速铁路[2]。在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也开始着手进行高速铁路的前期研究,但实质性的进展不大。
1998年5月,广深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完成,设计最高时速为200公里,为了研究通过摆式列车在中国铁路既有线实现提速至高速铁路的可行性
[3],同年8月广深铁路率先使用由瑞典租赁的X2000摆式高速动车组[4]。由于全线采用了众多达到19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设备,因此当时广深铁路被视为中国由既有线改造踏入高速铁路的开端。1998年6月,韶山8型电力
机车于京广铁路的区段试验中达到了时速240公里的速度,创下了当时的“中国铁路第一速”,是为中国第一种高速铁路机车。
京津城际铁路由于高速铁路相对具有运载能力大、运行速度快、运输效率高等特点,而中国铁路此时面临的主要问题 是客运速度慢、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因此高速铁路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中国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年-2000年)期间进行的三次中国铁路大提速的基础上,铁道部随后制定了《“十五”期间铁路提速规划》正式将高速铁路建设列入规划,《规划》提出:到“十五”末期,初步建成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连接全国主要城市的全路快速客运网,总里程达16000公里[5];客运专线旅客列车最高时速达到200公里及以上,实现高速铁路、部分繁忙干线客货分线[6];而用于高速铁路车辆的交流电传动、动车组技术研究也同步进行,并开展时速270km/h高速动车组(DJJ2)的研制
[7]。
而中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是在2002年建成运营的秦沈客运专线,全线设计时速达到200~250公里,同年“中华之星”电力动车组在秦沈客运专线创造了当时“中国铁路第一速”的321.5km/h,轰动一时。而现在秦沈客运专线已经成为合并成京哈线的区间段。
2004年1月,国务院批准中国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正式宣布规划建设里程超过1.2万公里的客运专线,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8],以及三个地区的城际客运系统(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自规划实施后,大批高速铁路相继上马开工建设,包括温福铁路、合宁铁路、京津城际、京港高铁武广段,郑西高铁等。
在2007年实行的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中国首次在各主要提速干线(如京哈线、京广线、京沪线、京九线、陇海线、胶济线等)大规模开行时速高达200~250公里的中国铁路高速(CRH)动车组列车,达到了目前世界上既有线提速改造的先进水平。2008年8月,中国首条设计时速达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
2007年起铁道部开始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方案进行研究,并于2008年11月正式发布《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9]。新方案将客运专线规划目标由1.2万公里调整为1.6万公里,并将城际客运系统由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扩展到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成渝城市带、关中城镇群、海峡西岸城镇群等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
与航空相比,高铁由于乘坐更便利、发车密度更高,从而将人们传统概念中的城市之间的距离、特别是心理距离大大拉近。
然而,在2011年7月23日晚上20点30分左右,甬温线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D301次列车第1至4位脱轨,D3115次列车第15、16位脱轨,事故原因是温州南的信号指示灯遭雷劈,导致本来应该是显示红灯,而错误升级显示为绿灯。截至7月29日,事故已造成40人死亡(有数名外籍人士),200多人受伤。温家宝总理2011年7月28日10点左右来察看“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现场并召开中外记者会。7月29日,事故遇难者家属和亲友等来到事故现场举行悼念活动。遇难人员赔偿救助标准由50万元提升为91.5万元。
发生如此严重的追尾事故,我们是否应该深思,反省我们目前的工作,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检查,检讨?
结尾:
因此,在高铁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安全方面的建设,放缓高铁建设速度,注重安全建设,这是我们应该放在首位的工作。外界指责高铁发展过快,追逐高速度,盲目发展。在我看来,高铁进行一定程度的大跃进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然而,一味追求动车高速度,这是不合理,盲目的。
对航空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飞机的最低起飞速度是240公里每小时,而动车的速度大多都达到240公里每小时以上的速度,丝毫不亚于飞机的速度,一旦出现事故,便是灾难性的。目前我国高铁运营时间不长,缺乏经验,加上我国国幅辽阔,山地众多,气候多样,应该在长期的运行和数据记录中,再确定高铁的合适速度,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高速度。
社会调查的附件:
百度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史,中国铁路网。
扩展阅读:
http://tour.cyol.com/content/2010-04/19/content_3190330.htm 3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B%BD%E9%AB%98%E9%80%9F%E9%93%81%E8%B7%AF
第五篇:世界高速铁路发展趋势(写写帮推荐)
世界高速铁路发展趋势
自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东京
至大阪高速铁路, 40多年来, 高速铁路从无到有, 迅
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2005年12月, 全世界运
营中的高速铁路营业里程总长达6 393 km, 这些线
路分布在10个国家和地区。21世纪的铁路运输业将
会出现轮轨系高速铁路的全面发展, 全球性高速铁
路网建设的时期已经到来。
根据业内学者分析研究, 高速铁路的发展可
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 即20世纪60年代至80
年代末的第一次建设高潮, 90年代初期形成的第二次建设高潮, 以及90年代中期以后形成的第三
次建设高潮。
铁道经济研究!“
对铁路“十一五”规划若干问题的思考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热点探踪 1 高速铁路建设的第一次高潮(60年代至80
年代末期)
1964年—1990年是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的最初
阶段(见图1)。在这期间建设并投入运营的高速铁
路有日本的东海道、山阳、东北和上越新干线;法国的东南TGV线、大西洋TGV线;意大利的罗马—佛罗
伦萨线以及德国的汉诺威—维尔茨堡高速新线, 高
速线里程达3 198 km。这期间, 日本建成了遍布全国的新干线网的主体结构。除了北美以外, 世界上经
济和技术最发达的日本、法国、意大利和德国推动了
高速铁路的第一次建设高潮。
图1 第一次建设高潮时期世界高速铁路新建里程
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和法国TGV东南线的运营,在技术、商业、财政以及政治上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东海道新干线在财务收支上已经成为日本铁路
客运的主要支柱, TGV东南线也在运营10年的期限
里, 完全收回了投资。
第一次建设高潮时期, 高速铁路呈现出如下特征:
由于采用了新技术, 使得铁路的竞争力增强, 铁路旅
客运输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出现回升, 经济效益开
始好转;解决了运输能力紧张的问题;推动了沿线
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 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建设;节省
能源, 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新建项目带动了既有铁路网的技术改造, 使国
家既有设施得到整治并从中受益。日本、法国、意大
利和德国在建设高速铁路的初期, 投入了大量的开
发研究费用, 利用自主知识产权建成了本国的高速
铁路, 成为当今世界上仅有的4个高速铁路技术保
有国。高速铁路网建设的第二次高潮(80年代末
至90年代中期)
高速铁路建设在日本和法国所取得的成就影响
!”铁道经济研究
RAI LWAY
ECONOMI CS
RESEARCH
法国
图2 第二次建设高潮时期世界高速铁路新建里程
了很多国家。80年代末, 世界各国对高速铁路的关注
和研究酝酿了第二次建设的高潮(见图2)。第二次建
设高峰于90年代在欧洲形成, 所波及到的国家主要
有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瑞典和
英国等。1991年瑞典开通了X2000摆式列车, 1992年
西班牙引进法、德两国的技术建成了471 km长的马
德里—塞维利亚高速铁路。1994年英吉利海峡隧道
把法国与英国连接在一起, 开创了第一条高速铁路
国际连接线。1997年, 从巴黎开出的“欧洲之星”又将
法国、比利时、荷兰和德国连接在一起。
在这个期间, 日本、法国、德国以及意大利对发展
高速铁路进行了全面规划。根据1987年的计划, 日本
将再修建东北新干线(盛冈—青森)、北陆新干线(高
崎—敦贺)、九州新干线(福冈—鹿儿岛)、九州新干线
(福冈—长崎)、北海道新干线(青森—札幌)等5条新
干线, 总长达到1 440 km。
1986年, 意大利政府批准了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纲要, 准备修建横连东西(都灵—米兰—威尼斯)、纵
贯南北(米兰—佛罗伦萨—罗马—那不勒斯), 长达230 km的“T”型高速铁路网。
法国于1992年由政府公布了建设全国高速铁路
网的规划。根据规划, 未来20年内高速铁路网将由700 km新线(其中1 282 km已于1997年开通投入
运营)构成, 新线建造费用预计达1 800亿法郎(以
1989年价格计)。
1991年4月, 德国联邦政府批准了联邦铁路公司
改建、新建高速铁路2 000 km的计划。
第二次建设高潮时期, 高速铁路所表现出的特
征体现在: 已建成高速铁路的国家进入了高速路
网规划和建设的年代;高速铁路的建设已经不仅
仅是铁路部门的需要, 修建高速铁路网成为地区
之间相互联系的政治需求;能源和环境的要求呼
吁发展无污染的高速铁路;出现了全国的和跨越
国境的高速铁路网。
对铁路“十一五”规划若干问题的思考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
RAI LWAY
ECONOMI CS
RESEARCH高速铁路建设的第三次高潮(90年代中期
形成至今)
高速铁路的建设与研究自90年代中期形成了第三次高潮, 这次高潮波及到亚洲、北美、大洋洲以及
整个欧洲, 形成了交通领域中铁路的一场复兴运动
(见图3)。自1992年以来, 俄罗斯、韩国、我国台湾省、图3 第三次建设高潮时期世界高速铁路新建里程
澳大利亚、英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均先后开始了高
速铁路新建线的建设。据不完全统计, 为了配合欧
洲高速铁路网的建设, 东部和中部欧洲的捷克、匈牙
利、波兰、奥地利、希腊以及罗马尼亚等国家正在进
行干线铁路改造, 全面提速。此间修建高速铁路新
线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2个, 修建新线总长3 509 km。
除了以上这些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 对高速铁
图4 欧洲高速铁路网规划示意图
热点探踪
路开展前期研究工作的国家还有土耳其、中国、美
国、加拿大、印度、捷克等。
与以前所不同的是, 参与第三次高速铁路建设
高潮的各个国家所表现出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大多数国家在高速铁路新线建设的初期即
拟订了修建高速铁路的全国规划;虽然建设高速铁
路所需资金巨大, 但从社会效益、能源节约、治理环
境污染等诸方面分析, 修建高速
铁路对整个社会具有很好的效
益, 这一点得到各国政府的共
识;高速铁路促进地区之间的交
往和平衡发展, 欧洲国家已经将
建设高速铁路列为一项政治任
务, 各国呼吁在建设中携手打破
边界的束缚;高速铁路从国家公
益投资转向多种融资方式筹集建
设资金, 建设高速铁路出现了多种形式融资的局面;
高速铁路的技术创新正在向相关领域辐射和发展。欧洲高速铁路网规划
1991年, 欧洲议会批准了泛欧高速铁路网的规
划。1994年12月, 欧洲铁盟通过了在2020年内建成泛
欧高速铁路网的规划(见图4),(下转第41 页)
铁道经济研究!“
调整发展思路深化资源整合昆明铁路局多元经营重组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RAI LWAY
ECONOMI CS
RESEARCH
决策、促进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全局高度, 亲自调研,亲自部署, 亲自推动, 统一了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认 识, 形成了全局上下共同支持多经发展的良好氛围,有力地推动了昆明局多经辅业的整合重组和发展。
2)思路明确、措施落实是深化多元经营改革与 发展的关键。推动多经辅业重组与发展是一项复杂 的系统工程, 必须理清思路, 抓好落实, 才能取得事 半功倍的成效。昆明局多经辅业之所以能够在一年 多的时间取得重大进展, 关键在于他们坚决贯彻部 党组部署, 深刻吸取4·12事件的教训, 对多经辅业的 体制弊端、市场环境、政策要求、优势条件等方面进 行了全面分析, 果断地调整了多经发展与重组的思 路, 并且集中全局资源, 认真组织落实。昆明局的实 践证明, 思路决定出路。正确的、符合客观实际的、有远见的工作思路, 对于平稳有序地分离站段多经、搞好资产重组、加快企业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3)运用有效资源、发挥整体优势是多元经营持 续健康发展的保证。铁路多元经营具有得天独厚的 行业优势, 多经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运输业强有力的 支持。昆明局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 通过运力支持、增加投入等措施, 有效促进了多元经营的快速发展。昆明局的实践表明, 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铁路整体 优势, 坚持依托而不依附、依靠而不依赖的原则, 以 图5 截止到2005 年底世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
(上接第37页)规划的目标是新建10 000 km、可以满 足列车以250 km/h以上速度运行的高速铁路, 改造 15 000 km 既有线, 形成25 000 km 的高速铁路网,以连接欧洲所有的主要城市。截止到2005年世界高速铁路网总规模及
在建规模
据不完全统计, 截止到2005年12月, 全世界运营 中的高速铁路营业里程总长达6 393 km, 这些线路 分布在10个国家和地区(见图5)。
据不完全统计, 截止到2005年12月, 全世界在建 的高速铁路新线3 165 km(见图6)。
(责任编辑: 赵蓓蓓)
(收稿日期: 2006-01-15)
铁道经济研究!”
陈洪年柴岳彭建华局长论坛
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为目的, 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重 点产业, 就能经受得起市场风险和改革环境变化的考验, 始终保持发展的活力和生机。
4)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奋力开拓市场是多经企 业永恒的主题。铁路多经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需 要弘扬拼搏奉献、艰苦创业的精神, 将资源优势、行 业优势转换为市场优势。昆明局地处边疆, 多经企
业注重培育“扎根边疆, 艰苦创业”、“一流企业、一流 管理、一流队伍、一流效益”等企业精神, 许多多经职 工长年远离城市和家庭, 甘于奉献, 埋头苦干, 拓展 市场, 为企业的发展、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这 是昆明局多经重组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重要原因。
5)强化企业管理、严控经营风险是做好各项工 作的基础。多元经营企业是面向市场、独立经营的 法人实体, 加强管理、防范风险的责任尤为突出。昆 明局在加强多经企业管理方面, 坚持转换经营机制,深化三项制度改革, 调动企业适应市场、开发市场的 积极性, 同时加强对经营风险的控制, 特别是严格监 控资金安全, 为保证多元经营健康、快速发展打下了 重要基础。
(责任编辑: 魏艳红)
(收稿日期: 2005-12-25)
图6 截止到2005 年底世界高速铁路在建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