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
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
(一)教学方式:欣赏、评述
目的要求:使学生感受优秀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挖掘其内在和深远的深层意蕴,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要点难点: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 教学设计与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上学期我们已经感受了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语言,而优秀的美术作品,在它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所塑造的视觉艺术现象之中,大多有着一些更为内在和深远的深层意蕴。“意蕴”就是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味,包括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等等。只有感受和领悟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才能更好地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二、新授
1、跃马(霍去病墓石雕,西汉)
请的学谈谈你所了解的霍去病。
师:汉代雕刻艺术珍品。霍去病是汉武帝最爱的青年将领,18岁开始率军出征,先后六次大获全胜,无一败绩;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公元前117年英年早逝,年仅24岁。霍去病墓占地6600多平方米,南北长101.5米,南面宽56.7米,背面宽58.4米,冢高18.38米,“冢像祁连山”,死后陪葬武帝茂陵旁。有大型石雕散置墓旁,以作纪念。多是根据原石自然形态,运用圆雕、浮雕、线刻等手法,雕刻而成。浑厚深沉,粗放豪迈,简练传神。
2、故宫 提问:
1)故宫是按照什么样的建筑形式来作布局的? 前朝后寝,中轴对称。
2)故宫的建筑特点表现了什么样的意蕴?(课本中找)
充分张扬了封建皇权的尊严与神圣,有寄寓着朝野和谐、社稷稳定的深意。3)你看到故宫有什么样的感受? 威严、气势磅礴„„
4)有哪些细节表现了帝王的威严?
色彩、高墙、金水桥、丹陛„„(dān bì 【释义】 “丹”者红也, “陛”原指宫殿前的台阶。古时宫殿前的台阶多饰红色,故名“丹陛”。)
师:故宫又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市区中心, 为明、清两代的皇宫, 有24位皇帝相继在此登基执政。始建于1406年, 至今已近600年。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 占地72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拥有宫殿9000多间, 其中太和殿(又称金銮luán殿), 是皇帝举行即位、诞辰节日庆典和出兵征伐等大典的地方。故宫黄瓦红墙,白玉雕栏, 宫阙(què)重叠, 巍峨壮观, 是中国古建筑的精华。故宫以中轴线对称的建筑形式分为三组建筑群。午门至乾清门为外朝,由三大殿、文华殿、武英殿等组成,处理内外政务、举办重大典仪活动。自乾清宫至御花园,西半部为西六宫是后妃居住地,东半部为乾隆花园是太子居住场所和乾隆晚年生活地。外廷建筑风格气势宏大、庄严肃穆;内廷类似江南园林,北京四合院,御花园和乾隆花园更是古木森森、山石雄秀、生活气息十分浓厚。
3、苏州园林
请到过苏州园林的同学谈谈感受。
提问:苏州园林怎样安排设计,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
因地制宜,布置花草树木、亭台楼阁,采用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划分景区。师:桂林山水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是建筑、山水、花木、雕刻、书画的综合艺术品,集自然美和艺术美于一体,构成了曲折迂回、步移景换的画面。苏州园林面积均不大,大的四、五亩,小的不足一亩,但造园艺术极为讲究,在布局结构上更是变化万千,创造了在生活境域园林中体现自然的技巧,以身居城市,却也能享受山林野趣。苏州园林一般在布局上以水为中心,充满江南情趣;在结构上以小巧取胜,以小见大,移步易影;色彩上粉墙黛瓦栗柱,顺应自然;空间处理上时而开明阔郎,时而曲折幽深,或藏或露,或深或浅,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市内布置配以红木家具,名家书画,缀以对联,盆景,显得秀丽淡雅。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苏州园林是浓缩的自然景观。
4、交流赏析
请学生从P1~2教师没有谈到的几幅作品中,任选一幅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三、课后拓展
思考:不同民族和国家的美术作品有什么不同的意蕴和审美价值?
第二篇: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说课稿
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说课稿姚吉刚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板书课题)现在我从教育理念、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8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育理念
因为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学生表现活动的自由性,以及评价标准的多样性,这就决定了美术课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美术教学不是培养画家,也不是单纯地掌握知识和技巧,主要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所以美术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目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快乐互动地学,自主探究地学,动手动脑地学,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不同个性、不同潜质上得到全面发展。
二、说教材
1、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这一单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述,使学生能够在感受、理解和体验的过程中,发现与描述美术作品某些层次的深层意蕴,能初步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审美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开拓学生眼界,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和初中学生的自身特点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中外美术作品的概况及其深层意蕴。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与评述,感悟、体验、发现等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外美术作品的艺术美;体验欣赏评述活动的乐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3、教学重点是:学生充分理解作品中的深层意蕴及审美价值。重点也是难点。
三、说教法: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侧重学生体验,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采用教法有:欣赏陶情法、观察比较法、问答讨论法等方法。
我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同学生谈话、讨论去分析作品,然后进行归纳强调。让学生欣赏、对比、讨论来解决“问题”,感受认识艺术作品的特点,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通过展示多幅大图片,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教学过程的直观化有助于学生对表现方法和技能的理解。
四、说学法:为了能促进学生自主、健康、快速地学习,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向上的环境,学法有:观察比较法、讨论评述法、合作探究法、游戏竞赛法等。
合作探究法:自由组合,以喜爱的作品相同聚到一组,交流各自收集的材料,挖掘作品的深层意蕴,通过分析、讨论、积极探究,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共识。
五、说教学手段。
教师用的影象资料、教学挂图以及相关资料。学生收集的书中美术作品的相关资料。
六、说训练。
欣赏评述之后,让学生写出某一作品的发现及感受,根据学生的爱好而选,要有自己的见解。
七、说教学过程。
本教学过程共分五个环节:①情境导入②感受认知(背景、作者、赏析)③问题探究④展示评述⑤书写感受。在环节的设计上要体现:学生要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发展规律;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学生掌握知识与形成能力相统一。
1、情境导入让学生假设自己是画展解说员,将怎样解说作品。强调从以下五个方面:作者简历,画面的背景故事,画面内容的描述,画面的表现技法、风格特点,画面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强调:意蕴就是艺术作品的内在含义,包括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等,只有感受和领悟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才能更好地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2、感受认知
教师以故事的形式讲解这幅作品的创作年代及发现过程,然后让学生对作品的情节进行描述。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霍去病墓上的“跃马”象征着什么?太和殿前的丹陛有何寓意?
学生进行讨论,发表不同的见解,通过讨论,明确霍去病雕塑:厚重、雄浑、不拘小节、古朴浑厚、给人以震撼。展示霍去病英勇威武的一生,阵势宏大,也是强大西汉的象征。太和殿前的丹陛给人以高耸、高贵、宏伟、庄严、对称等,充分显示封建皇权的尊严与神圣,又寓寄朝野和谐、社会稳定的深意。
教师展示其它课件,通过交代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这幅作品。让学生对作品中的形象和情节进行描述,然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得出作品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
3、问题探究根据喜好相同的作品分六组,组内交流,探究,在仔细观察描述的基础上,展示自己的搜集资料,进行意蕴的挖掘,组内讨论,形成共识。
4、展示评述以竞赛的形式,给各小组加分。组间提问问,根据提出的问题的水平和回答的问题的表现,确定得分多少,表扬较好的小组。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较多的鼓励与赞扬,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本课重在过程,重在体验,重在情趣,重在感知。
5、书写感受挑选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根据介绍的方法写一段评论
八、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以图片为主,还要突出重要画家及代表作,写字应简明醒目。
第三篇:七年级美术《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教案 新人教版
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
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各种欣赏、评述活动,能够在感受、理解和体验的过程中,发现与描述美术作品某些层次的深层意蕴。
2.通过欣赏、评述活动,能初步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审美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能进行判断、交流与评价。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欣赏,使学生初步学习运用直觉感受和形象思维来发现和认识在各种美术形象或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深层所蕴涵的内在含义、意义或意味,并可进行初步的表述与交流。教学难点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学生充分理解作品中的语言表现形式。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集中注意力。
二、导入新课
展示著名画家董希文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和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的代表作品《格尔尼卡》。
展示:《开国大典》和《格尔尼卡》的图片。
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请同学们简单的评述自己欣赏这幅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带给自己的启示。
三、美术作品鉴赏(分析、讨论、探究)出示课题
让我们共同分析以下作品类型不同而题材意蕴相近的作品 ·出示莱尔米特 《收割的报酬》 方增先 《粒粒皆辛苦》 米勒 《晚钟》
·请同学们尝试分析以下形式风格不同,意蕴相近的美术作品 詹建俊《狼牙山五壮士》 江碧波 叶毓山《重庆歌乐山烈士群雕》
刘开渠《渡江 》(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大理石)问题:
1.欣赏以下作品,观察并说明它们包含着哪些造型要素?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什么样的感受或意图。
2.在以前的美术学习中,自己学习过哪种美术语言和表现方法。有什么体会? 组织学生讨论:
1.作品给了你什么感觉?
2.作者如何使你产生这样的感觉? 3.作者想表达什么? 4.你喜欢这件作品吗?(出示5幅作品)林风眠 《春》
毕加索 《曼陀林和吉它》 吴冠中 《春雪》 毕加索 《哭泣的女人》 潘天寿 《记写雁荡山花》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归纳小结。
四、小结
总结本课学习知识点,鼓励学生的积极表现。
·“意蕴”就是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味,包括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等等。艺术作品的层次
1.艺术语言: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创作,有独具的美学特征。
2.艺术形象:是反映生活的特殊方式,是具体可感的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体与具体的统一。
3.艺术意蕴:深藏在作品中内在的含义与意味。
五、布置课后作业和下节课的任务: 1.鼓励学生课余选择其他美术作品,特别是和课本所选不同类型的外国美术作品或现代抽象表现性作品,尝试对其进行欣赏与评述。
2.根据课内外欣赏的心得体会作进一步的思考,列出一些如“什么是审美意境”,“什么是文化内涵”和“不同民族和国家的美术作品有什么不同的意蕴和审美价值”等问题,或者自己发现的其他问题,准备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学生观看图片,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欣赏著名画家董希文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这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它以写实的表现教法,表现了新中国成立,举国欢腾的场面。
艺术意蕴就是艺术作品蕴藏的文化涵义和人文精神。中外古今优秀的艺术作品,正是因为具有深刻的艺术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创造,从而体现出较高的文化品格和艺术价值,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显然,艺术意蕴作为民族文化审美心理的积淀,凝聚着具有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的文化内涵。
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分析思考作品中画家通过作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深层意蕴。用谈话的形式,和学生共同讨论怎样才算看懂了美术作品或应该怎样欣赏美术名作。
学生通过欣赏作品,启发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应从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入手,学会全面观察和了解作品中的形象。学会从形象、情节和内容上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作品体现的深层意蕴。
根据需要,介绍所欣赏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相关资料,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曼陀林和吉它》:画家用立体主义观念分解的实物的各种形状的面,把它们再组合后,还可以让人保留一些扭曲的实物。
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按照立体主义的造型观念,描绘出一副每根线条都显出忧愁的面孔,以表现自己对战争灾难的焦虑不安。
吴冠中意味深长的作品《春雪》在富于现代表现性的笔墨间,深情地寄托着老画家对于祖国明媚春光的殷切期待。
第四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
美术教案-第一单元 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
第一单元 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 单元总目标
1. 通过本单元各种欣赏、评述活动,能够在感受、理解和体验的过程中,发现与描述美术作品某些层次的深层意蕴。
2. 通过欣赏、评述活动,能初步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审美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能进行判断、交流与评价。
第一课时
课 型 基础知识课 教 学 方法 体验、启发、探究
教 学 目标 让学生自己体会作品艺术的表现形式,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想法以及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学会欣赏作品中的语言表现形式。
感受、理解和体验美术作品某些层次的深层意蕴。
能力 目 标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与评价,使学生有充分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想法以及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与难点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学生充分理解作品中的语言表现形式 教学 过 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
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思想内涵的,通过什么形式?(设疑,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师引入本节课的教学主题)三 新授---主要内容: 优秀的美术作品,在它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所塑造的视觉艺术形象之中,大都有着一些更为内在和深远的深层意蕴。“意蕴”就是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和意味,包括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等等。只有感受和领悟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才能更好地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身的表现形式,象音乐用声音一样,美术也有自己的的表现语言,美术的表现语言有线条、形状和色彩等,美术作品就是运用这些方式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的。
艺术作品的意蕴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
1.物质材料 2.形式构成3.作品中的物象4.文化意义5.历史价值 几种美术表现语言形式:建筑、雕塑、绘画(油画、版画、中国画)、园林 3.展示作品 四 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五 课后记 学生能认真配合教师的活动,对教材内容感兴趣; 2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含量重、密度大,但教材编写简单,为讲课带来较大的困难;3 根据教材简化的特点,根据学生的思想,知识 基础状况,对一些重要的、比较难的知识 点注意 了内涵的挖掘 和适度的延伸,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有关知识;4 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寻找资料
第五篇:01第一单元 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 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
单元备课
一、单元总目标
1. 通过本单元各种欣赏、评述活动,能够在感受、理解和体验的过程中,发现与描述美术作品某些层次的深层意蕴。
2. 通过欣赏、评述活动,能初步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审美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能进行判断、交流与评价。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课型属于欣赏课,要求学生通过欣赏、评述活动,能够在感受、理解和体验的过程中,发现与描述美术作品某些层次的深层意蕴。能初步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审美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能进行判断、交流与评价。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本课欣赏,使学生初步学习运用直觉感受和形象思维来发现和认识在各种美术形象或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深层所蕴涵的内在含义、意义或意味,并可进行初步的表述与交流。
四、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学习对美术作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但对各种美术形象或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深层所蕴涵的内在含义、意义或意味,并可进行初步的表述与交流却没有太多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 教学资料、多媒体
六、教学时间安排:
活动一 欣赏与评述
活动二、活动
三、活动四研究、讨论与体验
1课时
单元测试
1、《柳牛图》、《群虾》——齐白石
1、跃 马(霍去病墓石雕,西汉)利用巨石原形略施雕凿,便捕捉到奋蹄欲跃的骏马的生命神态;那浑厚雄健的宏伟气垫,又可看作是强大西汉时代风貌的象征。
2、<米洛斯的阿芙罗蒂德>(雕刻古希腊)这座古希腊神话中爱与美女神的雕像,造型匀称和谐,体态婀娜自然,仪态万方而又庄重典雅,集中体现出女性美丽和青春永恒的魅力,由于外在形体美和内在精神美的高度和谐统一而具有不朽的审美价值。
3、<最后的晚餐>(壁画 达.芬奇.意大利)达。芬奇的这一名作将多个不同性格和表情的人物,典范地体现出“变化统一”这一美的形式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