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论文的方法与技巧
撰写中学生政治小论文的方法与技巧
一、中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实践性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小论文的写作要求学生富有新意,且要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善于求新求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另外,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并且通过调查研究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如何与人交往的经验和能力,真正实现 “小论文,大社会”的作用。
2.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
中学政治教学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但并不排斥学生作进一步的理论探讨研究。政治小论文是培养学生理论思维能力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形成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政治学科进行研究性学习,不必过分拘泥于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论证、调查、撰写结题报告的常规套路,而应以相对灵活多变的形式或许更具有可操作性。在具体政治教学中,要以政治教材具体内容为依据,充分利用学生周边的学习资源环境,以辅导学生进行政治小论文教学为切入点,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将撰写政治小论文与开展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具体的学习研究过程中还有利于促使学生之间合作学习,有利于更新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二、《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指导开展“撰写小论文”这一活动时应注意:
1.切忌“包办代劳”。进行调查研究,撰写“政治小论文”的过程是一种“感受+实践”的学习体验,即学生要经历“发现一确立目标一感受与体验一行动实践一感受与体验一调整一得出结论”这样一个复杂甚至还要反复的过程。它在时间、速度上与那种灌输式、启发式的传统课堂教学相比要慢得多,教师切忌因耽搁时间而等不起,或因学生探索不得要领而把本应学生做的事接过来进行“包办代劳”。让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会生活,进行调查研究,撰写“政治小论文”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能使学生学会两种知识(实践知识和书本知识)相统一,使用两种学习方法(体验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相结合,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
2.要制定“政治小论文”辅导教案。由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可表达性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十分重要的只能意会知识的学习;只重视了听、看,忽视了做。教师拥有可表达性知识的教学经验,而缺乏只能意会知识的教学经验。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政治小论文”辅导的备课上多花一些心思,根据选题来制定调查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所需材料、活动场所及时间安排、活动程序、方法提示和评价方式。
3.要及时总结经验。由于开展这种形式的指导活动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且教学经验较少,教师应该做好每一次“政治小论文”辅导的活动记录,分析每次活动的得与失,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辅导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方法。
◆ 学生撰写小论文先要选题,选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过程; ◆ 撰写的过程中要查资料、搞调查、出对策,所以撰写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 同时,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必要的应用文(倡议书、建议书、起诉状、合同书等)的练习,提高撰写“政治小论文”的能力。也有利于中考、高考成绩的提高。
通过撰写“政治小论文”的练习,使学生充分发表“独到见解”,张扬个性,逐步培养学生开展学科研究的基本能力。
三、撰写政治小论文的特点和要求 1.特点:
第一,“新”。“新”有三层意思。一是立意要新。就是说文章要抓住现实生活中的新事物,议论富有时代气息的新课题。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二是见解要新。文章论述的角度要新,不落俗套,不照搬他人说法,防止“老生常谈”式的做法,力求以自己的独特见解给人以新启示。三是取材要新。文章所用的材料要从新近发生的各种社会现象中选取,特别是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热门话题,或能引发人们思考、但又不易并人们关注的给人以启迪的新材料。
第二,“精”。“精”有两层含义:一指选材要精。观点与材料统一,是写好一篇小论文的最基本要求。首先,所选用的材料要紧扣文章的观点,要反复推敲锤炼,力求精益求精;其次,材料要有典型代表性,选取那些能够深刻揭示事物本质,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充分说服力的典型生动材料,选取那些能及时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的材料,这样才能深刻论证中心论点。二指文章要精。小论文力求精辟生动,论理透彻周密,把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增加小论文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第三,“小”。“小”的含义有三层:一指小论文文章要短小精悍,一事一议,事理交融,文中的每一句话,都要向主题聚焦,不能东拉西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二指文章题目要尽量选得小,论述角度要尽量小,涉及的内容范围要小,尽量避免选题“大”而“空”,但论理要尽量体现“小中见大”。三是指小论文的文字量要控制在1300—2000字之间,一般不宜超过2500字。文章太长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功课时间的安排,但文章又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第四,“巧”。“巧”首先指标题要巧。标题是小论文的眼睛。一篇好的小论文需要新颖别致的标题,才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产生先声夺人、先入为主的“标题效应”。其次指小论文阐述的方法、角度、形式及文句表达要有技巧性。再次,小论文所选用的材料生动、形象、使文章产生吸引力,取得引人入胜的效果。
第五,“深”。“深”指文章论述要深刻。论述,就是运用精选的材料来阐述作者的观点。第一,论述要十分注意逻辑性。在文章的中心观点和小论文之间,观点和材料之间关系应是必然的,而不是勉强凑合的。第二,论述要力求事理交融,事理交融的基本要求是在摆事实中讲道理,把讲道理渗透在摆事实中,夹议夹叙,议述结合,却忌观点材料两张皮。第三,论述要有感情。在用语上要简洁明了,还可适当借助修辞语法,这样能够增强说理的效果。
第六,“实”。“实”指实事求是。小论文运用的材料,数据要真实可靠,准确无误,符合客观事实,为此,必须要学会从社会生活中摄取第一手材料,这样才能写出材料翔实、论据充分、具有说服力的好文章。第七,“理”。“理”这里指理论功底。政治小论文不完全等同于语文的议论文,它要运用政治书本的观点、原理来分析现实问题,同时强调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撰写思想政治小论文不能卖弄词藻,也不能光兜圈子,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对所学的理论观点有深刻的见解,领会精神实质,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分析实际问题,把理论和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写好小论文,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小论文中观点出现偏差,甚至错误。否则,论证起来就会力不从心,还会影响分析论证的广度和深度,以至影响小论文的质量。在有了写作材料,有了对材料的认识之后,进入文章构思,就要围绕一个“理”字。用理论观点去统帅构思。这里有注意两点:①“理”要准确。② “理”要集中,一篇小论文最好只用一个理论观点去指导构思,抓住事物的一个侧面,理论观点多了,就会分散,往往驾驭不住,也有悖于“小”论文的要求。
第八,“论”。揭示主题,运用一个“论”字。这个“论”字不仅指理论,而且有“议论”之意,这是对写作的要求,文章写到一定的时候要注意用理论揭示主题,给文章“画龙点睛”。运用理论观点“画龙点睛”要注意三点:①对理论观点的叙述和议论,语言要自然、口语化、规范化,最好不要生搬硬套教材;②与上下文的衔接要自然,不要给人以“嵌进去”的感觉;③简明扼要,只用几句话就把理论观点准确叙述出来。
第九,“活”。写作手法,讲究一个“活”字。“活”就是灵活,小论文属议论范围,离不开论点、论据、结论三要素。至于论点怎样提出,是放在文首,还是放在文中、文尾,根据文章要求而定。论证过程怎么组织,也要根据文章需要灵活安排。
2.要求
撰写政治小论文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有新意,要有创新性。那么,怎样才能具有新意呢?李泽厚先生曾在《读书与写文章》中借用戴震的观点,认为好文章要有三个因素,颇值得玩味。一是“义理”,就是新观点、新见解;二是“考据”,也就是有新鲜的材料,或者是丰富的材料,或者旧材料有了新的使用和新的解释;三是“词章”,就是文章的逻辑性强,有文采。我将其观点帮学生归纳概括为文章要有三种新法:第一种:旧材料+新观点;第二种:旧观点+新材料;第三种:新材料+新观点。学生在撰写政治小论文时如能达到第三种类型的创新当然是最好的事情,但是丝毫也不应贬低前两种创新性的地位,相反,作为中学生由于受自身阅历、知识面的局限,更多地可以在前两种新意上做些文章,在司空见惯的材料中发现常人尚未看到的新观点,在模仿、继承、创新中来发扬,即如何学会“点石成金”(第一种);如何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通过新鲜活泼的事实来读懂教材中深刻的道理,即学会“旧瓶装新酒”(第二种)。
四、教给学生搜集材料、构思、立题、润色的方法
学生在学写政治小论文时常有两苦,一是苦于无写作的材料,怨自己知识面太狭窄,无话可讲;二是苦于有了材料也不会写,如同茶壶里煮馄饨——有货倒不出,不懂得写小论文的方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重在教会学生一些基本方法。
1.教会学生搜集材料
政治学科是一门具有鲜明时代性的学科,大量生动活泼的时事材料都可以作为学生进行小论文写作的素材。材料的获得可以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间接经验,即通过阅读报刊杂志获得材料,另外还可以从电视新闻、电脑上网或与别人的聊天等途径来获得素材,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内在底蕴。二是学生的直接经验,即通过学生的社会调查访问、现实经历、所见所闻来获得好材料。搜集材料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捕捉现实生活中热点问题的敏锐性,从而使学生能实践古人所倡导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境界,感悟到“处处留心皆文章”的妙处。
2.教会学生构思
掌握材料之后如何构思成一篇小论文又是令学生比较头痛的一件事。在组织和辅导的学生政治小论文兴趣小组活动中,可以从《中学生时政报》《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素质教育大参考》《思想政治课教学》《厦门日报》《厦门晚报》等报刊杂志上裁剪资料,然后再印发典型的范文给学生,进行范例式教学,使学生能够从中揣摩、变通、创新。
学生捕捉到的材料就像一面多棱镜,同一个材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探讨;不同的材料有可能是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同一个问题。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中撷取某一个方面加以阐述,角度越小越好,立意越新越好,最好是能做到结构精致,以小见大,言简意赅。
3.教会学生构思和立题
与语文议论文相似,政治小论文在构思上要讲究“谋篇布局,轮辐向心”,所有的论据(材料)都要围绕论点逐步展开。
在构思论文的时候,论点要越小越好,越新越好。论据应注意事例和理论的有机结合,正面与反面事例的有机结合。古今中外的材料只要适当都可以引用过来,其中所引用材料要与文章的整体风格保持一致。
同时,一个好题目是一篇文章的题眼,可以对整篇文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题目既要紧扣本文的中心思想,同时又要不落窠臼,引人注目。4.教会学生润色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一篇好的政治小论文,不仅要有理论作支撑,讲究文章内在的逻辑性,同时还要注意适当的文采。政治小论文反对过分地抒情,但也非常注重强调文章的可读性。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好的政治小论文除了有新意外,还要追求言简意丰,文采斐然。
第二篇:面试技巧与方法
关于面试
一、面试的种类:
1、问答式面试:一问一答的形式,属于最常见的一种。
2、讨论式面试: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考查应试者的团队合作能力与领导能力。在这种面试中切忌出现那种刻意突出表现自己的情况;作为一个团体,要注重团体配合,不突出一个人,也不冷落一个人,让每一个都有表现的机会。
3、案例式面试:给一个案例,让应试者来分析其中所包含的问题以及隐藏的一些东西。
4、隐蔽式面试:考查方式十分隐蔽,主要考查应试者是否有良好的习惯。例如,某公司在面试现场,将一只笔放在地上,有许多应试者看见了,但没有捡起来,而有一个女生面试前看到,顺手捡起来放在桌上。最后这个女生被录取了。
5、压力式面试:面试官给应试者施加压力,以此来考查应试者的随机应变能力,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面试前的准备:
1、在面试之前要对所去面试公司做些调查,要了解该公司的一些历史及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2、准备好自己的材料,准备好有关自己的一些问题。例如,做两种自我介绍,中英文的,时间大约3分钟;如果有必要,再做一个时长5分钟的英文自我介绍,以便所需。带好一些证明或者介绍信之类的东西。
3、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语言表达流畅简洁。以最简洁、易懂的方式回答问题。
4、了解面试中的关键问题。寻找重要问题进行重点作答,不要在没有太多意义的问题上花费时间。
5、保持良好的状态。精神状态达到最佳,在面试时可以保证精力集中,不至于答非所问。在回答问题之前要考虑好怎样去回答。
6、仪表庄重、衣着得体。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要穿正装去面试。男生西服、领带、皮鞋、皮带;女生套装或者套裙,化淡妆、穿高跟鞋,提手袋。女生如果自视个子过高可以穿平底皮鞋。
三、面试的技巧:
1、准时到达面试地点。
面试时最好提前达到面试地点,以防发生突发事件。如若无法按时到达面试地点,情况允许下,给面试官打电话,说清楚迟到原因;如果不能参加面试,最好给面试官说明原因,然后在重新约定时间进行面试。如果面试官让应试者自己挑选时间进行面试,以下几个时间切忌不要选择:周一上午、每天下午四点左右、周五下午。
2、讲究礼仪。
3、讲究交谈技巧。
在面试时要通过面试官说话的语调来判断他的耐心。如果是声调,表示面试官很乐意和你谈话,有继续交谈下去的必要;如果是降调,表示面试官没有耐心再进行下去,最好尽快结束面试。如果面试官一直以平音和应试者交谈,应试者应该转移话题,以引起面试官的兴趣。
4、掌握回答问题的技巧。
如果问到的正好是你的弱点,就以一个圆滑的方式回答。
5、不要过早打听面试结果。
6、正确对待面试中的失败。
如果没有被录取,仔细回想面试时的表现,找出自己做的不够好的地方加以改正,做
到“吃一堑,长一智”。
四、面试中的常见问题及点评:
1、请简要介绍自己。
介绍自己所具备的能力;自己的学校、专业等。
2、对我们公司的了解程度。
面试前对所去公司要做一些了解。
3、若公司不能解决住宿与交通问题该怎么办。
只要自己愿意,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
4、对薪金方面的要求。
不要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在面试前对用人单位的薪金进行了解。一般公司都有完善的薪金制度,可以根据这个区回答。在大的国企面试时,不要问有关工资的问题,因为国企工资一般比较高,而且福利也不错。
5、你的英语水平怎么样。
如果英语好的同学直接回答就可以;如果英语不好,避开正面去回答。例如,我们学校对英语的要求挺高,在大学期间我一直不停的在学习英语。
6、你有哪些爱好。
这个问题主要是了解应试者的情趣和品位。
7、你在学校最喜欢什么科目。
这个问题应该根据应聘单位做具体回答。
8、读书期间是否有打工的经历。
主要是为了了解应试者是否有社会经历,和一些经验。
9、平时喜欢阅读哪类书籍。
同第6题。
10、高薪和令人满意的工作哪个更重要。
从工作角度来看应选后者。主要考查应试者的潜能和价值。
11、你的性格是哪种类型。
根据不同工作的特点做出不同回答。例如,求职财会的可以回答说内向(细心和踏实的表现);求职市场营销的可以说外向。
12、你是否愿意从事这项工作。
专业吻合,志趣相投。
13、怎样度过业余时间和周末。
这个问题在考查应试者生活是否有序。还有计划性
14、若工作需要是否愿意加班
如果大家都加班,我也会加班的。
15、你是否同时向其他公司应聘。
若有,就回答是同一类型的工作,切忌同时找不同类型的工作。
16、你喜欢挑战性的工作吗。
两种回答。第一种,喜欢,曾经多次尝试过;第一种,从来没有,以后会在这方面做出努力改变。
17、在选择工作时,你有什么需要考虑的工作。
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合理的回答。
18、如果被录取了,你可以工作多久。
回答一直会工作下去较好。一个企业需要的是长期为其工作的员工,而不是喜欢经常跳槽的人。因为要考虑对新员工的培训。
19、你的成绩在学校不太理想呀。(针对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
坦诚回答,表示遗憾。在说一些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成就。例如社团组织,社会实践等等。尽管学习不好,其他方面也是有些成就的(尽量去夸自己,但不要过了)。
20、你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根据所求职务进行作答。一个人不可能只有优点没有缺点,反之亦如此,要正式自己的缺点。例如,如果应聘的是市场营销的工作,尽管自己语言表达或者与人交流有障碍,但也不要说出来。
第三篇:演讲技巧与方法
演讲中语言技巧
演讲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工具。演讲语言运用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着演讲的社会效果。所以要想提高演讲的质量,就必须研究和掌握演讲的语言特点。那么,演讲的语言有哪些特点?
一、准确性。演讲使用的语言一定要确切、清晰地表现出所要讲述的事实和思想,揭示出它们的本质和联系。只有准确的语言才具有科学性,才能逼真地反映出现实面貌和思想实际,才能为听众接受,达到宣传、教育、影响听众的目的。要想使演讲的语言做到准确,应当具备以下一些条件:
1、思想要明确。演讲者如果对客观事物没有看清、看透,自已的思想尚处模糊状态,用语自然就不能准确。所以只有思想明确了,才能使语言准确。
2、具备丰富的词汇量。词汇的贫乏,往往会导致演讲语言的枯燥无味,甚至词不达意。要想使演讲语言准确、恰当,演讲者必须占有和掌握丰富的词汇。为了准确地概括事物,就需要在大量的、丰富的词汇里,筛选出最能反映这一事物、概念的词事语来。
3、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词的感情色彩是非常鲜明而细微的,只有仔细推敲、体味、比较,才能区别出词语的褒贬色彩。例如,一个人死了,由于感情不同,用词也不同,如可用“牺牲”、“去死”、“走了”、“死了”、“完蛋了”、“见上帝去了”等等。这些词表现的虽然都是同一个意思,但其感情色彩却是截然不同的。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4、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在这方面,毛译东同志堪称代表。他在演讲中经常使用一些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比如在《反对党和八股》、《学习和时局》这两次演讲中,就用了“再思”、“行成于思”、“心之官则思”等文言词语。
二、筒洁性。以最少的语言表达出最多的内容。要做到语言的简洁,必须对于自已要讲的思想内容经过认真地思考,弄清道理,抓住要点,明确中心。如果事前把这些搞清楚了,在演讲时至少不至于拖泥带水,紊乱芜杂。还要注意文字的锤炼和推敲并做到精益求精,一字不多,一字不易。
三、通俗性。如果演讲的语言不通俗,听中听不懂,就要影响演讲的效果。为了使演讲的语言通俗平易,我们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演讲的语言要口语化。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不要一动笔就往书面语言上靠。写完后自已照稿念一念,看看是否上口,然后把那些不适合演讲的书面语改为口语化的语言。其次,要注意选择那些有利于口语表达的词语和句式。双音节和多音节的词语比单音节的词语容易上口,而且也好听。如“我要写演讲稿时”就不如“当我要写演讲稿的时候”好听。
2、演讲的语言要个性化。马克思曾经说过:“你怎么想就怎么写,怎么写就怎么说”。它告诉我们,不管“说”也好,“写”也好,都要用自已的语言,而不是别人的语言或现成的语言。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3、要说自已的话。有些演讲者,爱使用一些“时髦”词,或是套话,或是从报刊、书籍上摘抄下来的,生硬的拼在一起的话。这样的语言听起来挺“新鲜”,究其实却内容干瘪,缺乏生活的真实。用自已的话讲,可能看起来很朴素、很普通,但却更真实自如,更富有演讲技巧与方法
演讲是一门语言艺术,它的主要形式是“讲”,即运用有声语言并追求言辞的表现力和声音的感染力;同时还要辅之以“演”,即运用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乃至一切可以理解的体态语言,使讲话“艺术化”,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演讲表达的主要特点是“讲”,对演讲者来说,写好了演讲词,不一定就讲得好,正如作曲家不一定是演唱家一样。有文才,能写出好的演讲稿的人,不一定有口才,不一定能讲得娓娓动听。真正的演讲家,既要善写,还要会讲,既要有文才,又要有口才。从某种意义上说,口才比文才更重要。如果演讲者语无伦次、拖泥带水,那么即使有超凡脱俗的智慧,也无济于事。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演讲家,一方面要注重平日里的锻炼和学习,另一方面也要掌握一定的演讲技巧,下面咱们从六个方面与同学们分享一下演讲的技巧和方法。
一、演讲的姿势
1、演将的姿势是成败的关键。要让身体放松,不能过度紧张。太紧张不但影响发挥,而且对语言的表达也会背道而驰。
决窍之一是张开双脚与肩同宽,挺稳整个身躯;决窍之二是想办法扩散并环节紧张情绪。例如将一只手稍微插入口袋中,或者手触桌边、或者手握麦克风等等。
二、演讲的视线
在大众面前说话必须忍受众目睽睽的注视。当然,并非每位听众都会对你报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以善意的眼光。尽管如此,你还是不能漠视听众的眼光。尤其当你站在大庭广众面前的一瞬间,来自听众的视线有时甚至会让你觉得紧张。克服这股视线压力的秘决,就是一面进行演讲;一面从听众当中找寻对于自己投以善意而温柔眼光的人。并且无视于那些冷淡的眼光。此外,把自己的视线投向和善的人群,对巩固信心来说帮助很大。
三、演讲时的面部表情
1、演讲时的面部表情如何会给听众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紧张、喜悦、焦虑等情绪会毫无保留地表露在脸上,这是很难由本人的意愿来控制的。演讲的内容即使再精彩,如果表情缺乏自信,演讲就失去了应有的风采。
2、演讲不能低头,人一旦“低头”就会显得没有自信,倘若视线不能与听众接触,就难以吸引听众的注意。采取“缓慢讲话”的方式会使情绪稳定,脸部表情也得以放松,全身上下也能泰然自若起来。
四、演讲时的服饰和发型
服装也会带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东方男性总是喜欢穿灰色或蓝色服饰,难免给人过于刻板无趣的印象。轻松的场合不妨穿着稍微花俏一点的服装来参加。不过如果是正式的场合,一般来说仍以深色西服为主。其次,发型也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总之,整体形象对演讲的本身也会起到推波助澜的功效。
五、演讲的声音和腔调
1、演讲的语言必须做到发音准确、清晰、优美,词句流利、流畅、传神,语调贴切、自然、动情。
2、演讲对语音的要求很高,既要能准确地表达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又要悦耳动听。所以,演讲者必须认真对语音进行揣摩,努力使自己的声音达到最佳效果。
一般来说,最佳语言有以下四个特点: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1)准确清晰,即吐字正确清楚,语气得当,节奏自然;(2)清亮圆润,即声音宏亮清晰,铿锵有力,悦耳动听;(3)富于变化,即区分轻重缓急,随感情起伏而变化;(4)有感染力,即声音有磁性,能吸引听众,引起共鸣。
3、语言流利、准确、易懂
恰到好处的表达,恰如其分的表述,给人一种听觉盛宴的享受,演讲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4、语调贴切、自然、动情
语调是口语表达的重要手段,它能很好地辅助语言表情达意。同样一句话,由于语调轻重、高低长短、急缓等的不同变化,在不同的语境里可以表达出种种不同的思想感情。一般来讲,表达坚定、果敢、豪迈、愤怒的思想感情,语气急速,声音较重;表达幸福、温暖、体贴、欣慰的思想感情,语气舒缓,声音较轻;表示优雅、庄重、满足,语调前后弱、中间强。只有这样,才能绘声绘色,声情并茂。
语调的选择和运用,必须切合演讲内容,符合语言环境,考虑现场效果。语调贴切、自然正是演讲者思想感情在语言上的自然流露。所以,演讲者恰当地运用语调,事先必须准确地掌握演讲内容和感情。
六、演讲的速度和发音
为了营造沉着的气氛,讲话稍微慢点是很重要。科学的发音取决于科学的运气,有些演讲者时间稍长就出现底气不足,感觉口干舌燥、声音走调。这些都影响演讲效果的发挥。气息是声音的原动力,科学地运用运气发音方法可以使声音更加甜美、清亮、持久、有力。要达到这个目的,平时要加强训练,掌握胸腹联合呼吸法。其要领是:双目平视、全身放松,无论是站立还是坐姿,胸部稍向前倾,腹部自然内收。吸气方法是:扩展两肋,向上向外提起,感到感到腰带渐紧,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后腰有撑开感。横隔膜下压腹部扩大胸腔体积,小腹内收,气贯“丹田”。用鼻吸气,做到快、缓、稳。呼气方法是:控制两肋,使腹部有一种压力,将气均匀地往外吐,呼气时用嘴,做到巧妙协调。
锲而不舍金可镂,水滴石穿贵有恒!只要坚持不懈,人人都能把握演讲的要领,只要持之以恒,个个都能成为出色的演讲小明星。
Ctrl+鼠标左键【点击访问诺达名师官方网站】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第四篇:答辩方法与技巧
答辩技巧;
开场白;
尊敬的各位老师: 您们好!
我叫***,来自**班,学号**,我论文的题目是《**********》。本篇论文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在这期间,*老师对我的论文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和指正,并给予我许多宝贵的建议。在此,我非常感谢她一直以来的精心指导,同时也对各位评审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参与论文的审阅和答辩表示不胜感激。下面我就把论文的基本思路向各位答辩老师作如下简要陈述:
一、选题缘由
选择本课题作为我论文的写作题材的原因如下:******
二、资料收集准备工作
选定题目后,为了完成论文,我进行了资料收集,拟定提纲,论文初稿、修改、定稿等一系列程序。在毕业论文的准备和写作过程中,我阅读了大量的***方面的相关书籍和学术期刊论文,这得益于我们学校图书馆丰富的参考书籍和中国学术期刊网中的专业论文。
三、论文的结构和内容 本文共分成*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 第二部分主要****** 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 第四部分是****** 第****** 本篇论文已经完成,还有许多的地方需要更全面的改进,但总的来说,在撰写的过程中,我真实地学到了许多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更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但由于个人能力不足,加之时间和精力有限,在许多内容表述、论证上存在着不当之处,与老师的期望还有差距,许多问题还有待进行一步思考和探究,借此答辩机会,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指出我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我将虚心接受,从而进一步深入学习,使该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我的答辩自述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最重要的是大方得体
当然态度的背后,是你要自信,无论知识还是答辩前的准备 首先,向老师,同学问好.自我介绍:哪个专业哪个班
再介绍自己的题目,选题的原因,收集资料的来源,所费时间 再介绍自己的框架,分几部分论述 再具体介绍每部分内容......注: 1.如果天热论文多,向老师辛苦表示下慰问,会有感情分
2.提前打听下同组同学有相同题目否,撞车的话,如你次序在后,就要相当认真的准备 3.一般都有时间要求,答辩人多时候,老师最烦多占时间者,注意不要过分详细介绍自己论文,察言观色是必要的
4.开场时候,容易紧张,可以眼观后墙,待稍微安定后,一定要有对视老师的时候,否则会被认为不自信与不礼貌
5.提醒下,与答辩老师有不同意见时候,千万不要当场顶牛.表示虚心听取,待后再与其讨论.一般老师都很反感答辩当场与学生的争论.且事后你会发现,决大多数情形,是他对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和系统存在的不足。
这篇论文的写作以及修改的过程,也是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知识与经验缺乏的过程。虽然,我尽可能地收集材料,竭尽所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论文写作,但论文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批评指正,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中学到更多。谢谢!
1、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
2、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3、全文的基本框架、基本结构是如何安排的?
4、全文的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如何?
5、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发现了那些不同见解?对这些不同的意见,自己是怎样逐步认识的?又是如何处理的?
6、论文虽未论及,但与其较密切相关的问题还有哪些?
7、还有哪些问题自己还没有搞清楚,在论文中论述得不够透彻?
8、写作论文时立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对以上问题应仔细想一想,必要时要用笔记整理出来,写成发言提纲,在答辩时用。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临阵不慌。
二、答辩技巧
学生首先要介绍一下论文的概要,这就是所谓“自述报告”,须强调一点的是“自述”而不是“自读”。这里重要的技巧是必须注意不能照本宣读,把报告变成了“读书”。“照本宣读”是第一大忌。这一部分的内容可包括写作动机、缘由、研究方向、选题比较、研究范围、围绕这一论题的最新研究成果、自己在论文中的新见解、新的理解或新的突破。做到概括简要,言简意赅。不能占用过多时间,一般以十分钟为限。所谓“削繁去冗留清被,画到无时是熟时”,就是说,尽量做到词约旨丰,一语中的。要突出重点,把自己的最大收获、最深体会、最精华与最富特色的部分表述出来。这里要注意一忌主题不明;二忌内容空泛,东拉西扯;三忌平平淡淡,没有重点。
在答辩时,学生要注意仪态与风度,这是进入人们感受渠道的第一信号。如果答辩者能在最初的两分种内以良好的仪态和风度体现出良好的形象,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有人将人的体态分解为最小单位来研究(如头、肩、胸、脊、腰等)认为凹胸显现怯懦、自卑,挺胸显示情绪高昂—但过分则为傲慢自负;肩手颈正显示正直、刚强,脊背挺拔体现严肃而充满自信。但过于如此,就会被人看作拘泥刻板保守,略为弯腰有度,稍稍欠身可表示谦虚礼貌。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其所具风度姿态,即使全场有肃然起敬之心,举动格式又须使听者有安静详和之气”他的这番金玉良言,对我们确实有很大的启发。在听取教师提问时所要掌握的技巧要领是: 沉着冷静,边听边记 精神集中,认真思考 既要自信,又要虚心 实事求是,绝不勉强 听准听清,听懂听明
在回答问题时所要掌握的技巧是构思时要求每个问题所要答的“中心”“症结”“关健”在哪里?从哪一个角度去回答问题最好?应举什么例子来证明?回答问题的内容实质上是一段有组织的“口头作文”。这就要
一、文章应有论点、论据。
二、有开头主体与结尾。
三、有条理、有层次。
四、应用词确当,语言流畅。
五、应口齿清楚、语速适度。开头要简洁:单刀直入,是最好的开头,开门见山地表述观点,在答辩中是最好的办法。主体部份的表述可条分缕析,即把所要回答的内容逐条归纳分析,实际上是对自己掌握的材料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做整理。这样的表述就不会流于表面,而能深入本质。条分缕析可以把自己掌握的一些实际例子合并,整理成若干条目,列成几个小标题:分成几点,一点一点,一条一条地说出。满碗的饭必须一口一口吃,满肚子的道理也必须一条一条讲出来,环环相扣,条条相连,令人听完后有清楚的印象。假如在准备的时候已经准备了一个较完整的提纲,那么沿着回答问题的主线,再穿上一些玉珠(举例子)就可以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有理有例了。
作为将要参加论文答辩同学,首先而且必须对自己所著的毕业论文内容有比较深刻理解和比较全面的熟悉。这是为回答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就有关毕业论文的深度及相关知识面而可能提出的论文答辩问题所做的准备。所谓“深刻的理解”是对毕业论文有横向的把握。例如题为《创建名牌产品发展民族产业》的论文,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可能会问“民族品牌”与“名牌”有何关系。尽管毕业论文中未必涉及“民族品牌”,但参加论文答辩的学生必须对自己的毕业论文有“比较全面的熟悉”和“比较深刻的理解”,否则,就会出现尴尬局面。
二、论文答辩——图表穿插
任何毕业论文,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用图表表达论文观点的可能,故我认为应该有此准备。图表不仅是一种直观的表达观点的方法,更是一种调节论文答辩会气氛的手段,特别是对私人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讲,长时间地听述,听觉难免会有排斥性,不再对你论述的内容接纳吸收,这样,必然对你的毕业论文答辩成绩有所影响。所以,应该在论文答辩过程中适当穿插图表或类似图表的其它媒介以提高你的论文答辩成绩。
三、论文答辩——语流适中
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同学一般都是首次。无数事实证明,他们论文答辩时,说话速度往往越来越快,以致毕业答辩委员会成员听不清楚,影响了毕业答辩成绩。故毕业答辩学生一定要注意在论文答辩过程中的语流速度,要有急有缓,有轻有重,不能像连珠炮似地轰向听众。
四、论文答辩——目光移动
毕业生在论文答辩时,一般可脱稿,也可半脱稿,也可完全不脱稿。但不管哪种方式,都应注意自己的目光,使目光时常地瞟向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及会场上的同学们。这是你用目光与听众进行心灵的交流,使听众对你的论题产生兴趣的一种手段。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由于听的时间过长,委员们难免会有分神现象,这时,你用目光的投射会很礼貌地将他们的神“拉”回来,使委员们的思路跟着你的思路走。
五、论文答辩——体态语辅助
虽然毕业论文答辩同其它论文答辩一样以口语为主,但适当的体态语运用会辅助你的论文答辩,使你的论文答辩效果更好。特别是手势语言的恰当运用会显得自信、有力、不容辩驳。相反,如果你在论文答辩过程中始终直挺挺地站着,或者始终如一地低头俯视,即使你的论文结构再合理、主题再新颖,结论再正确,论文答辩效果也会大受影响。所以在毕业论文答辩时,一定要注意使用体态语。
六、论文答辩——时间控制
一般在比较正规的论文答辩会上,都对辩手有答辩时间要求,因此,毕业论文答辩学生在进行论文答辩时应重视论文答辩时间的掌握。对论文答辩时间的控制要有力度,到该截止的时间立即结束,这样,显得有准备,对内容的掌握和控制也轻车熟路,容易给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一个良好的印象。故在毕业论文答辩前应该对将要答辩的内容有时间上的估计。当然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灵活地减少或增加也是对论文答辩时间控制的一种表现,应该重视。
七、论文答辩——紧扣主题
在校园中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往往辩手较多,因此,对于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说,他们不可能对每一位的毕业论文内容有全面的了解,有的甚至连毕业论文题目也不一定熟悉。因此,在整个论文答辩过程中能否围绕主题进行,能否最后扣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另外,委员们一般也容易就论文题目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提问,如界能自始至终地以论文题目为中心展开论述就会使评委思维明朗,对你的毕业论文给予肯定。
八、论文答辩——人称使用
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人称使用问题,我建议尽量多地使用第一人称,如“我”“我们”即使论文中的材料是引用他人的,用“我们引用”了哪儿哪儿的数据或材料,特别是毕业论文大多是称自己作的,所以要更多使用而且是果断地、大胆地使用第一人称“我”和“我们”。如果是这样,会使人有这样的印象:东西是你的,工作做了不少!
在答辩时,一般是几位相关专业的老师根据学生的设计实体和论文提出一些问题,同时听取学生个人阐述,以了解学生毕业设计的真实性和对设计的熟悉性;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知识面的宽窄;听取学生对课题发展前景的认识。
常见问题的分类如下:
(1)辨别论文真伪,检查是否为答辩人独立撰写的问题;(2)测试答辩人掌握知识深度和广度的问题;
(3)论文中没有叙述清楚,但对于本课题来讲尤为重要的问题;(4)关于论文中出现的错误观点的问题;(5)课题有关背景和发展现状的问题;(6)课题的前景和发展问题;
(7)有关论文中独特的创造性观点的问题;(8)与课题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问题;(9)与课题相关的扩展性问题。
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要进行答辩,以检查学生是否达到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和目的,衡量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高低。学生口述总结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并对答辩委员会成员所提问题做出回答。答辩是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应变能力进行考核;是对学生知识的理解程度做出判断;对该课题的发展前景和学生的努力方向,进行最后一次的直面教育。
§1答辩准备
学生应在答辩前从思想上和物质上进行充分准备,竖立信心,克服紧张情绪,准备答辩过程中必须的演讲以及辅助道具,提高答辩的质量。
1.精神准备
1.1明确答辩的目的和意义
(1)
鉴别毕业设计(论文)的真伪。答辩是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次考核,其首要目的是要考察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真伪性。
(2)
评价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在辨别论文真伪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学生研究课题的深度与广度,评价论文的优劣程度。毕业答辩有一套完整、公正、客观的评分标准。包括对基本理论、基本技 能、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创造性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学术水平和实际意义;表达分析的条理性和准确性;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工作能力和态度、工作量等,是否达到基本要求,有无突出表现,答辩小组成员将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评分。
(3)
考察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活跃能力。学生自述与回答问题时,应该沉着镇静、口齿清楚、论述充分有利、思维清晰、符合逻辑。对答辩教师的提问,仔细倾听、抓住中心、快速思考、正确作答。1.2了解答辩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毕业论文答辩,是取得学位的一项重要工作。院(系)毕业设计领导机构成立答辩委员会,指导教师可以加入答辩委员会,但不能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的职务,且在自己学生答辩时应回避,不参与意见。答辩委员会在举行答辩前半个月将学生论文分发到答辩委员会成员手中,每位答辩教师应认真负责地对待每篇论文,仔细阅读、准备提问的问题。
答辩教师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方向性,主要分为鉴别论文真实性的问题、识别知识掌握程度的问题、判断论文研究深度的问题。出题也有一定的原则,把握目的难易程度和范围,难易深浅相结合,题目(大方向)的数量一般在3个左右。1.3心理准备
答辩是学生获准毕业、取得学位的必由之路,是走出学校、走向社会的最后一次在校学习的机会。只要认真对待,通过并非难事。
自负与自卑都不可取。以轻视的态度面对答辩,放松精神、漫不经心、精力分散,势必在答辩中难于集中精神,自述丢三落四,回答问题张冠李戴,精神状态懒散,这种自负会让我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功亏一篑。自卑的心理会使答辩大失水准,甚至由于胆怯而不能正常表达自己的想法,说话颠三倒四,思维停滞,态度唯唯诺诺,无法体现真实的能力和水平。
树立自信心,适当放松心情,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压力,积极热情,泰然处之,以平常心对待。在答辩之前,搞一个小型的试讲会,模拟提问,努力适应答辩环境,克服恐惧、紧张的心理。2.物质准备
(1)论文底稿、参考资料、答辩提纲
答辩不同于一般的口试,准备工作必须是全方位的。进入答辩会场要携带论文底稿、答辩提纲和参考资料,这三种资料的准备工作尤为重要。
论文底稿要保留,答辩之前要熟读其内容。无论是答辩中的自我陈述,还是答辩教师的提问都是以论文内容作为依据,论文中的重点内容必须牢记。
收集与论文相关的参考资料,分类整理,做好索引以便查找。参考资料尽量齐全,仔细阅读并学习研究,开拓视野,储备丰富的知识。
答辩提纲作为答辩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料,直接影响答辩的质量。答辩提纲的撰写有其特殊的要求、要领。它是论文底稿和参考资料的融合与提炼。从表面看,一份提纲的篇幅相对于
文来讲,是相当少的,但它的内容和信息量是论文与参考资料的总合。(2)辅助准备
15分钟的 自我陈述过程中,单用“说”这种枯燥的方式,不容易达到好的效果。在答辩过程中应注意吸引答辩教师的注意力,充分调动答辩小组的积极性,使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可以收到好的成效;视觉图像往往让人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如果利用视觉反应传达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再配以语言解释,这二者的巧妙结合将使答辩变得有声有色。因此可以选择图、表、照片、幻灯、投影等作为辅助答辩的物质材料。
§2 答辩提纲
拟定答辩提纲有助于理清答辩的思路,帮助学生组织语言,按照正确的顺序将毕业设计(论文)的背景、目的、研究方法、结果等一一阐述。2.1 答辩提纲的内容
答辩提纲主要应该有以下四个内容:所研究课题的背景和研究该课题的主要意义;研究此课题的关键是什么;独立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研究依据和研究结果。(1)熟读自己撰写的论文,从中提取主要内容
列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基本观点、看法、提供的主要论据、结论、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的意义。这些是单从论文本身出发,整理此篇论文所涉及到的核心内容。这些内容是答辩提纲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了解所研究问题的背景,该问题的发展现状,研究该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充分掌握一个课题的背景、现状和由来,有助于在答辩中回答老师的提问。(3)收集与选题有关的诸多方面的材料,掌握有关的知识
这项工作是对选题的延伸,学生不仅要熟知题目的研究情况,还要扩大范围,延展到相关领域。
(4)参考资料的来源
对任何课题的研究都不可能凭空臆造,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拓展的结果,因此必定要对前人资料进行总结、归纳概括和吸收,然后在此基础上创新。研究课题的参考资料要尽可能搜 集全面和准确。
(5)论文作者在该课题中的工作
较小的课题可能由一个人来完成,而复杂的研究内容需要多人的合作。每个学生承担的工作重点有所不同,毕业设计要求每位学生必须独立做完相应模块。学生要集中力量陈述自己独立工作
完成的部分,这是评价论文难易程度的主要依据。学生对课题的整体要了解清楚,对其他合作者研究的部分也要简单知道,虽然不涉及细节问 题,但是总体框架和结构必须明确。(6)局限性
学生的毕业设计及论文的写作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且我们的知识面和掌握程度有限,鉴于这些原因,虽有一些研究成果,但毕竟不够深入,存在疏漏、片谬误的地方,因此针对论文的
不足之处要谦虚地提出来。(7)新成果的评价与展望
正确认识毕业设计取得了哪些新成果。既不能过分自信,不够谦虚,也不能太过自卑,实事求是才是对待科学的认真态度。一个新成果有两个方面的价值,即理论价值 和和实践价值。如何将
新成果推广到实际生活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这是我们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之一,最后还要展望新成果的发展之路。2.2答辩提纲的写作
答辩提纲分为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下面详细介绍每个组成部分的基本内容。写作时要注意提纲挈领,不一定每一项内容都要写在提纲里,答辩提纲的主要目的是在答辩时起到“提示 ”的作用。1.引言
引言是进入正文的一个不用手段,是进入答辩高潮环节的有益铺垫,所以书写引言时要投入一定精力,使引言能够引起答辩教师的注意,创造轻松的答辩氛围。
引言要做到引人入胜,如果能够采取听众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可谓事半功倍、一举多得。其一,可以让答辩教师将精力集中在你的论文之上;其二,可以缓解紧张而又严肃的气氛;其三,就是答辩教师听过很多学生的答辩之后已经十分疲倦,用这种轻松的手法开场,听众的精神状态也会自然的恢复;其四,这还是一种先声夺人的方法,容易让人印象深刻。特别要注意这种方式要适度,话题的范围要严格围绕论文的内容展开,切不可偏离中心,离题万里。时间的长短也要注意,它的作用仅是引入正题,一般控制在1~2分钟以内,然后迅速展开论文核心内容。
在这短短的时间里,都要涉及哪些内容呢?首先是礼貌的自我介绍,这是个人素养的基本体现,印象分很重要;其次是紧扣论文的趣味性材料;最后指明毕业设计课题及自述论文的安排和步骤。2.正文
正文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依据论文的主要内容编写,另一部分是专为答辩而准备的某些资料。下面详细介绍这两部分内容:
首先整理论文的主要内容,对下列论文内容浓缩,提取关键信息。(1)标题、摘要、关键词
这三个部分在论文中已经十分精炼,特别是摘要字数虽然少,但是能够说明论文的核心内容。(2)目录
论文各章节的目录处处体现着论文的层次和结构。它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抓住论文的梗概,便于查找。目录各层次的标题之间也暗示了其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3)前言
论文的前言一般包括写作此论文的目的和主要原因、本课题现阶段的发展情况、课题的有关背景和发展历史、研究范围和工作方法、理论原理、预期结果、工作计划。(4)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是论文的核心和主体部分,但是它篇幅最长,不适合在答辩提纲中使用。可以摘录正文中的重要观点和内容列入答辩提纲,帮助学生在答辩时对选题进行重点讲解。(5)结尾
首先,结论。通过科学的理论推导和分析,反复的实验论证,实验数据的总结、概括、归纳,得出最终结论。结论应该完整准确、简明扼要、不偏激、不片面。
其次,致谢。在毕业设计和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必定有很多人的帮助和支持,在论文的最后都会对帮助自己的师长、工作伙伴以及协作单位致谢。
最后,要准备专门为答辩而收集的资料,也要将核心内容和索引写在提纲中,其他具体资料可以在答辩中携带。主要包括与该课题联系的背景资料和文献,适当扩大到本领域范围之内;该课题的现有研究程度、发展方向、发展前景的有关资料。2.3答辩提纲的试讲
答辩提纲撰写完成之后,经过反复阅读、修改并最终定稿。试讲由此开始,试讲的时间长度应与实际答辩的自述时间长度相同,应以各学校的规定为准,一般为20分钟。
试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自己独立完成,即讲给自己听。大概掌握发言时间的长短,对答辩提纲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再次进行修改、补充、删减,这一过程的记忆工作量很大。提
纲不是全部内容,只是属于提示性的文字,主要体现彼此之间的层次与逻辑关系,由此联想到全部内容。试讲的过程应尽量脱稿演讲,对有些记忆起来确实有困难的内容可适当看稿。第二阶段,多人模拟答辩会场的形式,这一阶段与正式答辩的程序和内容完全相同,应当作是一场正式考试。
§3 答辩技巧
学生在答辩前除做好必要的物质和心里上的准备外,还应针对论文选题设计和准备答辩小组可能提出的问题。答辩中的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消除紧张心理,举止大方而有礼貌,突出重点,避开没有足够把握的论题,获得优异的成绩。
3.1答辩程序 1.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作为答辩的开场白,包括姓名、学号、专业。介绍时要举止大方、态度从容、面带微笑,礼貌得体的介绍自己,争取给答辩小组一个良好的印象。好的开端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2.答辩人陈述
收到成效的自我介绍只是这场答辩的开始,接下来的自我陈述才进入正轨。自述的主要内容归纳如下:
(1)论文标题。向答辩小组报告论文的题目,标志着答辩的正式开始。(2)简要介绍课题背景、选择此课题的原因及课题现阶段的发展情况。
(3)详细描述有关课题的具体内容,其中包括答辩人所持的观点看法、研究过程、实验数据、结果。
(4)重点讲述答辩人在此课题中的研究模块、承担的具体工作、解决方案、研究结果。(5)侧重创新的部分。这部分要作为重中之重,这是答辩教师比较感兴趣的地方。(6)结论、价值和展望。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新成果的理论价值、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展望本课题的发展前景。
(7)自我评价。答辩人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进行评价,要求客观,实事求是,态度谦虚。经过参加毕业设计与论文的撰写,专业水平上有哪些提高、取得了哪些进步,研究的局限性、不足之处、心得体会。3.提问与答辩
答辩教师的提问安排在答辩人自述之后,是答辩中相对灵活的环节,有问有答,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一般为3个问题,采用由浅入深的顺序提问,采取答辩人当场作答的方式。
答辩教师提问的范围在论文所涉及的领域内,一般不会出现离题的情况。提问的重点放在论文的核心部分,通常会让答辩人对关键问题作详细、展开性论述,深入阐明。答辩教师也会让
答辩人解释清楚自述中未讲明白的地方。论文中没有提到的漏洞,也是答辩小组经常会问到的部分。再有就是论文中明显的错误,这可能是由于答辩人比较紧张而导致口误,也可能是答辩人从未意识到,如果遇到这种状况,不要紧张,保持镇静,认真考虑后再回答。还有一种判断类的题目,即答辩教师故意以错误的观点提问,这就需要答辩人头脑始终保持清醒,精神高度集中,正确作答。
仔细聆听答辩教师的问题,然后经过缜密的思考,组织好语言。回答问题时要求条理清晰、符合逻辑、完整全面、重点突出。如果没有听清楚问题,请答辩教师再重复一遍,态度诚恳,有礼貌。
当有问题确实不会回答时,也不要着急,可以请答辩教师给予提示。答辩教师会对答辩人改变提问策略,采用启发式的引导式的问题,降低问题难度。
出现可能有争议的观点,答辩人可以与答辩教师展开讨论,但要特别注意礼貌。答辩本身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切不可与答辩教师争吵,辩论应以文明的方式进行。4.总结
上述程序一一完毕,代表答辩也即将结束。答辩人最后纵观答辩全过程,做总结陈述,包括两方面的总结: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的体会;参加答辩的收获。答辩教师也会对答辩人的表现做出
点评:成绩、不足、建议。5.致谢
感谢在毕业设计论文方面给予帮助的人们并且要礼貌地感谢答辩教师。3.2 答辩注意事项
(1)克服紧张、不安、焦躁的情绪,自信自己一定可以顺利通过答辩。
(2)注意自身修养,有礼有节。无论是听答辩教师提出问题,还是回答问题都要做到礼貌应对。
(3)听明白题意,抓住问题的主旨,弄清答辩教师出题的目的和意图,充分理解问题的根本所在,再作答,以免答非所问的现象。
(4)若对某一个问题确实没有搞清楚,要谦虚向教师请教。尽量争取教师的提示,巧妙应对。用积极的态度面对遇到的困难,努力思考做答,不应自暴自弃。
(5)答辩时语速要快慢适中,不能过快或过慢。过快会让答辩小组成员难以听清楚,过慢会让答辩教师感觉答辩人对这个问题不熟悉。(6)对没有把握的观点和看法,不要在答辩中提及。
(7)不论是自述,还是回答问题,都要注意掌握分寸。强调重点,略述枝节;研究深入的地方多讲,研究不够深入的地方最好避开不讲或少讲。(8)通常提问会依据先浅后深、先易后难的顺序。
(9)答辩人的答题时间一般会限制在一定的时间内,除非答辩教师特别强调要求展开论述,都不必要展开过细。直接回答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去掉旁枝细节,简单干脆,切中要害。
§4 答辩常见问题 在答辩时,一般是几位相关专业的老师根据学生的设计实体和论文提出一些问题,同时听取学生个人阐述,以了解学生毕业设计的真实性和对设计的熟悉性;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知识面的宽窄;听取学生对课题发展前景的认识。常见问题的分类如下:
(1)辨别论文真伪,检查是否为答辩人独立撰写的问题;(2)测试答辩人掌握知识深度和广度的问题;
(3)论文中没有叙述清楚,但对于本课题来讲尤为重要的问题;(4)关于论文中出现的错误观点的问题;(5)课题有关背景和发展现状的问题;(6)课题的前景和发展问题;
(7)有关论文中独特的创造性观点的问题;(8)与课题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问题;(9)与课题相关的扩展性问题。
毕业论文答辩中PPT制作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答辩即将到来,你准备好了么?以下为整理的一些毕业论文PPT制作的要点、结构和一些样本。大家需要对自己的论文选题、方法、结论、相关文献非常熟悉。
答辩每个人最多10分钟,最好限制在8分钟之内,讲清楚后面幻灯片上的内容。回答老师问题有理有据,因为是自己完成的,你理所当然最权威,但不能狡辩。演示文稿尽量做得简洁、漂亮、得体。答辩自信、表达流利、有理有据。研究概述(1:一张幻灯片)简明扼要(一两句话)说明: 研究背景 研究意义 研究目标 研究问题 研究框架(1)研究的展开思路 和论文结构 相关概念(1)若有特别专业或者要特别说明的概念,可以解释。一般无须。研究综述(1)
简要说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谁、什么时间、什么成果。最后很简要述评,引出自己的研究。研究方法与过程(1-2)
采用了什么方法?在哪里展开?如何实施? 主要结论(3-5)
自己研究的成果,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多用图表、数据来说明和论证你的结果。系统演示
若是系统开发者,则需要提前做好安装好演示准备,在答辩时对主要模块作一演示1-2分钟。
问题讨论(1)
有待进一步讨论和研究的课题。致谢(1)致谢。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样本下载
幻灯片的内容和基调。背景适合用深色调的,例如深蓝色,字体用白色或黄色的黑体子,显得很庄重。值得强调的是,无论用哪种颜色,一定要使字体和背景显成明显反差。注意:要点!用
一个流畅的逻辑打动评委。字要大:在昏暗的房间里小字会看不清,最终结果是没人听你的介绍。不要用PPT自带模板:自带模板那些评委们都见过,且与论文内容无关,要自己做,简单没关系,纯色没关系,但是要自己做!
第五篇:科技翻译论文英语知识论文翻译方法与技巧论文
科技翻译论文英语知识论文翻译方法与技巧论文科技翻译论文英语知识论文翻译方法与技巧论文
谈科技翻译中英语知识特点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发展,科技翻译在科研、实验、设计、加工、科技信息和科技管理中充当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因此提高科技翻译能力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从翻译学习的角度阐述了科技翻译中英语知识特点。
关键词:科技翻译 英语知识 翻译方法与技巧
从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至今,人们对科技翻译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无论是高校的科技教学与交流,还是社会经济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都离不开科技翻译。翻译的方法、样式、标准和风格无不与时俱进。但是科技翻译中英语知识特点是不变的。
一个翻译人员,如果他的外语达不到他母语水平的60%-70%,就很难胜任有关的翻译工作。一篇科技文章中其实只有少量自己特定的东西,大多背景和术语都是差不多的。真正着手时翻译人员会发现没有想象得那么难。一个文科出身的翻译人员,如果不能从事工程技术等翻译工作,并不是因为受文科专业的限制,而是其本身的功力不够。是否具有扎实的英语知识是影响科技翻译的决定性因素。科技翻译几乎涵盖了所有理工常见的学科、专业和行业,而且是一种跨文化和地域的交流活动。这些特征决定了翻译人员只有具备较高的英语知识技能水平,才能提高双语对比知识及运用的能力,进而拓展更有广度的知识结构面和培养思维转换应变能力。所以,要真正提高科技翻译水平,必须了解科技翻译中英语知识特点,努力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科技翻译水平。
一、英语词汇
科技翻译中的英语词汇要注意到词汇量和专业术语这两个方面。词汇量少,望文生义会导致把握词语的准确度差且错词率高。科技作品中,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专业术语,不能随意改换,所以科技翻译人员除了要掌握原语和译入语的基本技能以外,还应熟悉所翻译的专业领域内的技术术语,在翻译时尽量使用这些术语,特别是针对一些概念性词汇。比如,在同一篇科技译文中,科技名词、专业术语务求统一,原则上还必须采用国家自然科学出版机构的词典或者其他有关政府部门规范所规定的名词术语。对于词汇的翻译,有三方面的影响因素。首先,许多科技词汇是通过构词法而来,对其词义的推敲便离不开词素的语义语境,所以,了解英语构词法对我们准确理解科技术语词义和翻译科技术语是有帮助的。此外,周围词和所在句及所在段落影响一个词的词义,该词词义的确切含义通常需要从其词语语义语境、句子语境或段落语义语境中获取。如原文:science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s are enabling us comprehend the furthest reaches of the cosmos.译为:科技进步正在使我们能够探索宇宙的边陲。这里的reach不应该为原意“到达”,根据语境引申为“边陲”。再次,大量科技新成果的出现导致大量科技新词的产生。遇到新词时,有必要请教专业人员或查阅相关工具。
二、造句
科技文章的造句也讲究文采,这种文采体现在:长句的逻辑性、表达客观和描述练达。这也是准确、规范达意并及时有效的翻译不可或缺的途径。把握好句子的文采不仅节省读者看原文时拆解长句的时间,而且使他们得以专心致志地研读原文的技术内涵,快速进入阅读状况。反之,如果翻译还得让读者去揣摩核对原文和译文,就违背了我们科技文献翻译的初衷。
1、大量使用长而复杂的句子是科技文章的一大特点。汉语长句与英语长句在结构上不同,汉语句子结构比较松散,主句与从句之间缺乏应有的连结,但意义的连贯、起、承、转、合一般都隐含在字里行间;而英语长旬的脉络比较清楚,很容易从形式上加以判断。因此,翻译长句的基本要点是如何组织句子,翻译时要避免翻译为英语的流水句和复杂句。
如:pure science is primarily concem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i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phenomena of the universe.译文:理论科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理论,建立宇宙间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
分析:这里把英语名词development和establishment转换成汉语动词“发展”和“建立”。双语的灵活转换
增强了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2、科技文章中“非人称主语+人称主语使用的动词谓语”的现象由客观性决定,所以翻译时少用人称主语,而多用非人称主语。
3、为使科技翻译避免表达臃肿,句意不清,应该在充分、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努力使译文做到言简意赅。
如:in my personal opinion。we must listen to and think overin a punctilious manner each and every suggestion that is offer to us.这样的译文应改写为:we must consider each suggestion carefully.分析:listen to and think over和in a punctilious manner可以分别概括为简单的词避免冗长,listen to and think over和eachand every同义词可以并列,every suggestionthatis offerto us中offer隐含给别人的suggestion,可以替换。
三、语法
如果在语法结构、句型方面不了解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表达上的差异,会造成译文的错误。掌握数量、时态、照应和句子成分等基本的语法,利于对原文作出正确的理解,从而提高译文的质量。科技翻译的语法特点表现在:使用一般现在时被动语态及名词化结构。在对原理、规律、性质、特征、科学结论、调查结果和试验数据等客观真理和科学事实的描述时,需要采用一般现在时。翻译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态,体现科技文献的客观性;使用被动语态,为避免采用第一、二人称或施事者为主语而造成的主观臆断,被动语态在科技文献中大量使用也使句子意思表达清晰,结构简洁,客观性强。如“必须注意这台机器的功能”可以译为被动句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the function of the machine;采用名词化结构减少主观色彩,用名词作为语句的表述主体可以有助于科技英语描述客观世界,客观地表达技术、学术、专业的内容,体现研究者或表达者的客观态度。一般名词作主语被名词化结构代替,可改变句型和动作行为的表达方式,由表示动作变为表示状态、特征或事实,因而增加表述的客观性。如“this experience removed any magnetism there was in london”中的magnetism就要比 “london was less magnetic”中的形容词magnetic更精准。
四、语篇
语篇,从语言建构功能来看,是不能分割、具有相对独立性且能够单独处理的连贯语言片断。翻译实践也证明,那种字对字、旬对句的观念束缚了译者的大局观,致使译文组织松散,表达不力,削弱了译文的可读性,给译文留下许多遗憾。
如加拿大翻译理论家delisle(1988:10)曾说“翻译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因为原文中已经明示的内容以及只是隐含的内容都必须在目标语中再现”。每个概念段都有一个核心以及与之相应的附属成分,核心与附属成分逻辑关系明确。科技文体的逻辑性、信息性很强,较有规律性。归纳出其中规律,对这种逻辑关系进行突出,避免信息传递时附属信息对核心信息的干扰,以提高了译文的可读性,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把握作者欲言。
五、修辞
一般我们习惯于将修辞与文学联系在一起,认为修辞是传递美学信息的。但是科技写作和翻译与修辞的手法是有联系的。修辞从本质上说是抽象的思维物质符号化的一种外在直观的表达形式,而借助语符和修辞手法可以将人们有关科学的思维物质符号化。恰当的文体和修辞手法会使科学的思维和理念展现得准确、简洁有效。
科技论文写作和翻译的修辞是以符合科技论文的要求、以某种程度上有别于文学作品的修辞形式把科学的思维和理念组织、表述和展示出来,使科学的逻辑思维用与之相配的修辞形式,清晰简洁地在译文中得以重现。科技文的翻译研究范围内的修辞是在内容上和表达上偏重于炼字锻句、明确流畅,在形式和结构上偏重于平匀缜密、严谨妥贴。它以在传递科技信息方面以有效地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为要旨,有别于文学体裁中一般概念的美学修辞。科技文章大多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方法说明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极强的逻辑性。
六、科技翻译原文涉及的各个学科领域
翻译人员通常被称作是“万金油”,特别是科技人员,他们的专业是无法固定的,说不定遇到什么课题和谈话内容。所以说翻译人员的知识面越宽,就越有助于发展。众所周知,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但就科技翻译而言,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准确、客观、规范、简练地表达原文。科技翻译中一般强调“信”的重要性,指的就是科技翻译工作者加强专业学科的学习以及亲身深入科技实践,使科技翻译做到准。
缺乏文化背景知识,就会引起知识运用面狭窄、译文可接受性差,所以,专业知识是影响科技翻译的重要因素。多数科技翻译工作者为高校的外语专业毕业生,对科技的翻译专业知识生疏,因此,应该尽可能地加入企业和单位生产和科技实践,接受潜移默化的技术熏陶,以熟悉每一道工序、流程、技术难点、专业行话等等。实际情况不允许他花上一两年时间去熟悉资料背景的情况下,也可以找几本性质类似的资料,尽可能地了解有关技术内容与文体特点;查阅专业工具书和用互联网对信息进行分类检索义;向专家或作者请教等。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则可能涉及到机械、化工、外贸等多专业知识领域。要求我们不仅要有扎实的外语及本族语语言功底,不断扩大知识面,并且尽可能多地掌握各科技领域专业词汇及缩略语等。
七、结语
翻译界常闻的译事三难,具体到科技英语汉译就是:英语理解难,汉语表达难,专业知识能力要求高。本文对科技翻译中英语知识特点的一般性讨论,有助于翻译实践之前正确地定位自己,使自己进入角色,在实践中改善和提高。
The translation of scientific English translation skills and methods of knowledge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nslation in English translation skills and methods of the knowledge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knowledge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nslation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national defense construction, technical translation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scientific research, experiment, design, proces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s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ranslation is necessary.In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study English knowledge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nslation.Keywords: translation of scientific English translation skills and methods Since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s transl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demand for the transl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more and more big.The “information explosion” era, both teaching and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r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ll cannot do withou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nslation.Methods of translation, style, standard and style are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But the knowledge of English transl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invariant features.A translator, if his language is not up to his native level 60%-70%, it is difficult to do the translation work.A scientific article actually only a small amount of their specific things, mostly background and terminology are similar.The real start when translators will find not so difficult to imagine.A liberal arts background of translators, if not engaged i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translation work, not because of liberal arts professional restrictions, but its lack of skill.Have solid knowledge of English is a decisive factor in influencing the transl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ranslation covers almost al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isciplines, the common professional and industry, but also is a kind of cross culture and regional exchange activities.These characteristics determine the translator must have high level of English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bilingual contrastive knowledge and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to further expand the scope of more and thinking transformation strain capacity.So,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nslation, must understand the English knowledge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nslation, and strive to improve their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ranslation practice.One, the English Vocabulary Translation of scientific English vocabular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vocabulary and terminology of these two aspects.Vocabulary, take the words too literally can lead to grasp the word accuracy and high rate of wrong 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 works, different professional terminology is different, can not arbitrarily change, so technology translators in addition to master basic skills of source 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 technical terms should also be familiar with the transl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field, use as far as possible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ese terms, especially for some conceptual vocabulary.For example, in the same piece of technology in the translation, terminology, terminology to unification, in principle must also terms stipula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Publishers dictionary or other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o standardize the.For the translation of words, there are three factors.First of all, many scientific vocabulary by means of word formation, semantic context, the meaning of study cannot do without or so, understand English word formation for us to understand scientific meaning and translation of technical terms is helpful.In addition, the surrounding words and the sentences and paragraphs of the meaning of a word, the exact meaning of the word is usually obtained from the semantic context, semantic context in the sentence context or paragraph.Such as the origi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s are enabling us comprehend the furthest reaches of the cosmos.translated 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s are enabling us to comprehend the furthest reaches of the cosmos.Here reach should not be willing to “reach”, according to the context meaning “border”.Once again, the emerg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new achievem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ads to the gener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new words.In a word, it is necessary to consult a professional or related tools.Two, make sentences
A technical articles also pay attention to literary grace, this literary grace is reflected in: long logic, expression and description of objective particulars.This is accurate, the indispensable means to regulate feelings and timely and effective translation.A good grasp of the sentence will not only save the reader time dismantling sentences see the text, but also make their technical content to devote oneself heart and soul to read text, quickly enter the reading situation.Conversely, if the translation is to let readers try to check the original translation, is against our original inten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terature translation.1, use a lot of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is a major characteristic of scientific articles.Chinese English and English long sentences differ in structure, the Chinese sentence structure is loose, a lack of connection between the main clause and the clause, but the significance of coherence, play, bearing, rotating, and generally implied in between the lines;while the English long, context clear, easily from the form to be judged.Therefore, the basic point is how to organize the sentence translation of long sentences, translation should be avoided for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flowing water sentence and complex sentence.Such as: pure science is primarily concem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i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phenomena of the universe.Translation: the main task of scientific theory is the development theory, establish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iverse phenomena.Analysis: the English noun development and establishment into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ese verb “development” and “".Flexible conversion bilingual and enhance the accuracy and fluency of translation.2, scientific articles ”impersonal subject + person subject using the verb predicate“ phenomenon from objective decision, so the translation is less personal subject, and more impersonal accustomed to rhetoric is in connection with literature, that rhetoric is conveying aesthetic information.But the scientific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and rhetoric techniques are linked.Rhetoric is essentially a form of external expression of thinking matter abstract symbols of intuitive, and with the help of language symbols and rhetoric can connect people thinking about science of material symbols.Proper style and rhetoric makes scientific thinking and ideas show was accurate, simple and effective.Technical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of rhetoric i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cientific papers, to a certain degree has rhetorical form different from literary works of the scientific thinking and idea of organization, representation and display, make the scientific logical thinking with the rhetoric form with the match, clarity and simplicity in translation to reproduce.EST translation study within the scope of rhetoric is in the content and expression of emphasis on diction forging sentence, clear and smooth, in the form and structure of emphasis on homogeneous careful, rigorous.It takes in the transfer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lay the function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s the essence of aesthetic rhetoric, there is different from the general concept of literature.Scientific articles mostly use concept, judgment, reasoning that need to solve the problem is very logical.Six,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nslation involves all fields The translator is often called a ”one size fits all“, especially in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their professional is not fixed, perhaps meet what topics and conversation.So knowledge of translators is wider, more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As everyone knows, Yan Fu's ”letter and elegance,“ the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but the transl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most important standard is accurate, objective, standard, concise expression of the original.In EST translation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general ”letter", refers to the transl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orkers to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disciplines of learning and personal in-depth pract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nslation standard.The lack of 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 will cause the knowledge narrow, acceptability is poor, so,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influence the transl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st technical translators for College English major graduate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nslation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s strange, therefore, it should be possible to join enterprises and units of production and the pract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y acceptance influence character by environment, familiar with every process, process, technical difficulties, the professional jargon.The actual situation does not allow him to spend one or two years time to get familiar with the data context, can also find several of the similar nature of the data, as much as possible about the relevant technical content and stylistic features;access to professional books and classifies information retrieval meaning to consult experts or the Internet;etc..Go after work, may be related to mechanical, chemical, foreign trade and other areas of expertise.We are required not only to have foreign language and native language skills, expand their knowledge, and as much as possible to master the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special terms and abbreviations.Seven, the conclusion
Translators often heard the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specific to the EST Translation: English i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difficult to express Chines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ability requirements.In this paper, the general knowledge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scussion, is helpful for translation practice before correctly positioning ourselves, make ourselves into the role, and improve in 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