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医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中医之我见 中医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2006年,中南大学教授张功耀、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和生物化学博士、自由撰稿人方舟子等不断抨击“中医是伪科学”,提议“废除中医”,在学界掀起狂澜。
中医学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古代先贤的思想智慧、文化传统和医疗经验,其发展、创新、传播都带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烙印。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与疾病相互斗争过程中积累的人类宝贵财富,是数千年医疗实践的积累和升华。在它形成初期,就吸收了古代先贤的思想智慧和文化精华,其发展、创新、传播也都带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烙印,并与中华传统文化息息相通,血脉相连。
中医理论形成于古代,在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借鉴、吸收、融合中国古代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科学、佛学、道学、儒学以及诸子百家学说的精华,形成了具有鲜明传统文化特征的中医理论体系,历经千年传承而不衰。正是由于这种明显的文化渊源和特征,中医药在国际的传播,也带有明显的文化特征。
在今年5月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院士在与当地大学生对话时,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中医是科学吗?对此,韩启德直言不讳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不太同意中医是科学。”
在韩启德看来,中医能看好病,这个事实无可非议;中医要大力推广,要继承发扬,这也毫无问题。“但是中医是科学吗?这值得探讨”。
韩启德认为:“科学是一科一科的学问,现代的学问必须包含要素,必须是可质疑的,不断地靠向真理,不断地纠错,必须是能实证的、量化的,必须用逻辑学的方法等等,科学的要素,有很多中医是达不到的。如果硬要把我们的中医跟现代科学去靠,永远使人觉得你不如现代科学,跟现代科学没法儿去比。”
在昆明与大学生对话时,韩启德就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就我的了解,中医是好的,但不一定是科学的。科学并不等于正确,不科学不说明它不正确、不好。我们对科学要有正确的理解,不要把科学跟绝对正确联系起来。科学只是我们人类文明发展到公元1500年以后,在这几百年里面,一部分地球人所认定的一种体系。而中医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认定的体系,为什么一定要把两个体系去完全等同起来呢?我们应该有这个自信,也应该吸收互相之间的长处。”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认为是中医药经验的集大成,充斥其中的却是天人感应的谬论,例如它声称夫妻各饮一杯立春雨水后同房,治疗不孕症有“神效”,这显然不是什么经验积累,而是因为“取其资始发育万物之义也”。中医之所以相信虎骨、虎鞭、熊胆、犀角是良药,是因为这些动物凶猛、强壮引起的联想,所谓取象比类,类似感应巫术。水蛭会吸血,中医就让为把它晒干了入药能够活血化瘀,蚯蚓(地龙)在土壤里钻来钻去,中医就认为它晒干了入药能够通络利尿,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以生物的习性附会其死物的药效,这显然不是经验结晶,而是变相的感应巫术。没有科学的指导,宝贵的经验也很容易走偏。
如果用科学哲学中一些被广泛接受的检验标准,例如逻辑的自恰性、可检验性、可证伪性、可测量性等,对中医进行一番分析,我想不难认定中医不是科学。
科学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各个学科都相互联系、统一在一起,不存在一个与其他学科都无联系、甚至相互冲突的独立科学学科。现代医学建立在生物学基础之上,而生物学又建立在物理、化学的基础之上。但是中医不仅在整体上(而不仅仅是个别细节)与现代医学不兼容,也与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不兼容,它对抗的不仅仅是现代医学,而是整个现代科学体系。这样的东西,可以是与科学无关的哲学、玄学或别的什么东西,但是不可能是科学。为中医辩护的一个常见理由是说它是一门经验科学,是几千年经验积累的结晶。虽然经验有时候含有科学因素,但是经验本身并不是科学,单凭经验而不按科学方法加以研究是不可能归纳出科学理论的,所以“经验科学”的说法本身就不对的。
完全否定中医,不切合实际;过分夸大中医的作用,也缺乏充分理由。中医还会长期存在,有关中医的争论还会继续下去。
第二篇: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就像中国武术,中国京剧一样,举世无双。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历史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懂得:书法是一门艺术,书法中蕴藏着一种民族精神,它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倾向,它可以修身养性……我们应该传承它,并将它发扬光大。
第三篇: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模版)
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曾经孕育了无数的繁荣盛世,几千年来对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发挥了极具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文化也在社会的发展与动荡中逐渐被人们所遗忘。随着道德的不断滑坡,产生的各种恶果也让我们尝到了苦头,更让我们痛定思痛,所以我们都要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
5月26日、27日我们一行九人很荣幸的参加了南宫市第三届传统文化公益论坛——《教育专场》,第一天是山东儒源集团的创始人孔子礼仪文化学校校长金辉校长,她利用一天的时间给我们讲授了《教子之道》作为一名家长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作为老师怎样教育学生。第二天由全国著名影视演员,传统文化传承推动者金玉婷老师给我们讲授了《改变心改变世界》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我出发,只有自己改变了才能去感染别人慢慢改变世界。通过两天的学习老师们都受益匪浅。今天我们就这两天的学习,自身的感受展开分享活动。总结语
学习传统文化是自救,弘扬传统文化是救人。民族兴衰,匹夫有责,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更是任重道远。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用于生活、应用于工作,自己身体力行并传承子孙,把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应并发扬光大!
第四篇: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剧
一、戏剧介绍:
1、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是演员将某个故事或情境,以对话、歌唱或动作等方式表演出来的艺术。
戏剧有四个元素,包括了“演员”、“故事(情境)”、“舞台(表演场地)”和“观众”。“演员”是四者当中最重要的元素。
2、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
3、戏剧史家说说:世界上曾经有三大戏剧文化。一是古希腊戏剧,二是印度梵(fán)剧,三是中国的戏曲。希腊戏剧在产生于公元6世纪,200多年后踏遍衰微中落。但它演化了后世的欧洲戏剧文化。印度梵剧产生年代不详,但早已是文化陈迹。中国的戏曲最年轻,至公元11世纪才登堂入室,近千年来,非但未见衰败,反而根深叶茂,繁衍派生形成了300余个地方地方剧种。形成了任何国家无法与之相比的剧目、剧种、剧论、表演及唱腔音乐遗产。
二、中国戏剧发展史
1、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起源于原始歌舞。
产生:起源与上古原始社会的民间
发展:奴隶社会时期,随着阶级的分化,祭祀性的歌舞成为国家祭奠仪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一系列严格的等级规定。屈原的《楚辞。九歌。云中君》还有《史记。滑稽列传》中就有记载。从外形与神态上扮演人物,可以说是具有了表演性质,展现了戏剧艺术的萌芽。因此,登台演戏也称为“优孟衣冠”。汉代又开始盛行抵戏、歌舞、杂技、幻术等各种演出形式的“百戏”。形成:盛唐时期,南北文化的融合,中外文化的大规模交流,出现了“参军戏”歌舞戏。唐代宫廷还设有专门训练艺人的组织场所――梨园,据《新唐书。礼乐志》中就有关于梨园的记载,所以后世的戏曲演员都自称“梨园子弟”,称戏曲界为“梨园行”,并把唐玄宗奉为梨园行的祖师爷。
繁荣:宋金年间,多种形式歌舞杂戏进一步融合产生了“宋杂剧”。到了南宋,杂剧有了较严格的规范,剧本的结构、角色行当、演出内容&风格等都已经具备了中国戏剧的雏形。由于南宋受金朝的统治,因而逐渐演变为两种不同风格的艺术形式,分别是北方杂剧(金院本)&南方杂剧。公元12世纪前,南方杂剧逐渐演变为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因最早产生于温州等地,又名“温州杂剧”、“永嘉杂剧”、它的曲调原出自南方民间小调,后再流传中不断发展,形成了包括歌、念、诵、舞蹈等组成的综合艺术,通过人物的表演来表现复杂而完整的故事。南戏中《王魁》、《赵贞女蔡二郎》、《张协状元》等,它的出现是中国戏剧成熟的标志。鼎盛:元代是中国古代戏剧史上的黄金时代。元杂剧,也称为元曲,是在宋代北方杂剧(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也叫做北杂剧、北曲。“元曲 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他们创造了《窦娥冤》、《汉宫秋》、《墙头马上》、《倩女离魂》以及王实甫的《西厢记》对后来的戏曲艺术&戏曲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元杂剧在元灭南宋以后逐渐流传到南方,元代后期开始衰落。
延展;明代中叶,南戏发展成为传奇戏,这使中国戏剧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陆续出现了大批优秀剧作,因地域差异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声腔。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戈阳腔、昆山腔。昆山腔经著名音乐家魏良辅改革加工后,流向全国各地,影响了许多地方戏曲。戈阳腔也在民间流传,并不断演变,形成了一些新的地方声腔剧种。在历史演变中称为:“雅部”的昆腔在清代中叶衰落,而根植在民间的“花部”(指除了昆曲以外的所有声腔,包括各少数民族的戏曲剧种)则又得以发展新的高潮。戏剧发展性高潮:清代戏剧因各种声腔所代表了不同的地方文化,形成了昆腔、高腔、柳子腔、梆子腔、皮黄腔等五大声腔体系,每一体系又分为许多剧种,号称“三百声腔”。在清代中期,乾隆五十五年,徽剧三庆班进入北京演出,同以后兴起的四喜、春台、和春合称“四大徽班”。进入北京后形成了中国戏剧的典型代表――京剧。
三、中国戏剧的思想内容:
1、颂扬忠、勇、智、善的思想性格。
2、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对美与善的追求。(这也就是人们说的大团圆的结局:始悲终欢,始离终合,始困终享的结局。有人给它起了一个很有意味的名称“凤尾式结局”并把结局归纳为七类,即梦圆式、仙化式、复仇式、再生式、冥判式、敕赐式、调和式。)
四、具有很强的抒情性:不仅抒发剧中人物的感情,而且借人物之口述作者之情怀。例如:《帘试》“【北清江引】俏娘行强占了文昌座,举子才一个;夸扬识鉴精,做作威风大。”这段就借柳希潜之口嘲讽了当时的所谓的名士“夸扬、做作、威风大”的装腔作势,到头来却让“俏娘行强占了文昌座”;再如,《桃花扇〃却帘》张君瑞【沈醉东风】“枕上余香,帕上余香,消魂滋味,才从梦里尝。”一段,就写出了新婚欣喜。
五、串珠式的结构:中国传统戏曲的点线串珠式结构,其意义在于以点线串并的结构形式,将故事段落和情节事件打碎成无数的小颗粒(点),再用线将之纵向串并起来,让事件(点)在线中顺序排列而发展;即中国戏曲的情节、冲突、场面都以点状的形式出现并受线性排列的规范。例如:《西厢记》就是一线贯穿,二类矛盾,三个人物,一线:崔张爱情;二类矛盾:崔莺莺、张生、红娘和老夫人之间的冲突。崔莺莺、红娘、张生三人之间的相互冲突。这些矛盾冲突都围绕崔张爱情铺开。
六、语言颇具匠心,独树一帜:中国戏剧的语言,除了动作性、性格化、诗化的特点以外还具有歌舞性、本色和机趣的特点:《西厢记〃却奁》„末、小旦上‟„末‟果然起来了,恭喜,恭喜!„一揖,坐介‟„末‟昨晚催妆拙句,可还说的入情么。„生揖介‟多谢!„笑介‟妙是妙极了,只有一件。„末‟那一件?„生‟香君虽小,还该藏之金屋。„看袖介‟小生衫袖,如何着得下?就这一段就富有机趣。又有了文人的“雅”的本色。中国戏曲的特点
话剧在我国出现还不到70年的历史,因此我国19世纪以前的戏剧形式主要是戏曲,戏曲艺术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虚拟性
西方戏剧追求写实,认为戏是对自然的摹仿;中国古代戏曲追求想象,认为戏是对生活的匍拟。这与西方艺术强调形似、东方艺术强调神韵有关。那么,何谓“虚拟性”呢?不少人往往把“虚拟”与“程式”“写意”“象征”“假定”等混为一谈,其实虚拟与这些艺术手法有一定关系,却不等同。“程式”是形式,是可见的;虚拟是内在的,只有通过程式才能被认识。“写意”是一种属于精神领域的艺术思想,它对虚拟起着指导、制约作用;虚拟的目的是借意显实,而决不能没有目的的盲目虚拟。“象征”是用具体可感形象传达某一种意思,与虚拟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如用黑色象征肃静、忧伤,用绿色象征青春朝气;虚拟虽然含有象征因素,但有一些因素为象征所不具备,如以桨暗示船,以布帘模拟城门等。“假定”所表现的舞台形象已不同于生活中的自然面貌,它在以实代虚等方面与虚拟有相同之处,但虚拟的主要特点还在于简,即把一切都减少到可以省略的最低限度,以少代多,如以龙套代替三军等。
第二、程式性
程式使中国古代戏曲极富魅力。西方戏剧的某些规范与中国古代戏曲的程式有相似之处,但中国的戏曲程式除具有规范外,还有集中、夸张、鲜明等特点。如简单的开门程式,主要集中在拔门闩、把门分左右拉开这两个关键动作上,大大简化了日常生活中的开门动作;接着在这两个动作的速度、节奏、姿势等方面都给予适当的夸张,使之比生活中的原样更鲜明、更准确。中国古代戏曲源于生活,但决不是机械地模仿或照搬,它有一个去粗取精、加工提炼的过程,使之比生活中的原样更富表现力,更具形式美,也更能使人产生联想和美感。不少人认为程式是一种表演艺术,是戏中人物的动作形式(这当然是主要的),其实戏曲程式是无所不包的,但凡戏曲舞台上的一切,大到人物形象塑造,小到锣音鼓声等,无一不程式化了。此外,也不能把戏曲程式看成是完全不变动的,导演或演员在学戏时如实地掌握它,同时也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它。
第三、综合性
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而中国古代戏曲则是所有戏剧样式(如话剧、芭蕾、歌剧等)中综合度最高的艺术,与西方戏剧相比,它对各方面的综合,更是几乎达到了“无体不备”“无所不包”的程度。但它这种高度的综合性还没有被充分认识,有人或认为戏曲的综合仅指表演艺术(如唱、念、做、打)而言,忽视了剧本的创造也是综合;或认为综合仅指戏曲的外在表现形式,忽视了戏曲所表现的内容也是综合;或认为综合仅指艺术体裁,忽视了文学体裁的综合。中国古代戏曲的高度综合性是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中国戏曲虽然出现很晚,但武打、角抵、木儡、滑稽表演等都早就有了;唐宋时出现的大量诗词、小说、说唱等,更是被戏曲很快地吸收融化,因此中国古代戏曲具有特殊的魅力。第四、抒情性
中国古代戏曲与西方戏剧一样,都注意戏剧中冲突的展开。但中国古代戏曲的重点不在于表现动作的冲突,而是以内心冲突的抒情为重点,侧重于人物灵魂深处的徘徊。凡感情充沛处就用歌唱,即使在双方的对白中,也常插入抒发内心的独白,因此具有较强的抒情性。西方戏剧则更多地表现人物面对面的冲突,具有较强的动作性。此外,中国是一个抒情诗发达的国家,中国古代戏曲就是从诗歌发展变化而来,因此它本身就包含着较强的抒情性。这种抒情性不是作为某一种抒情成分,而是“渗透于题材的选择、情节的安排、性格的刻画、语言的锤炼,以及演员表演、唱腔伴奏、舞台美术等戏曲的一切构成因素、构成部分之中的。”(夏写时《中国戏剧美学浅探》,《文艺研究》1980年6期)抒情性是中国古代戏曲一种独有的美学特征。第五、主观性
中国古代戏曲往往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倾向和强烈感情,直接对剧中人物进行褒贬,而西方戏剧则力求将思想倾向从情节和场面中自然地流露出来,对人物仅做客观的描绘。中国古代戏曲的这种主观性,与东方文化重主观表现有关,也与中国民间观众看戏时的爱憎倾向有关。观众的直接干预使戏曲必须态度鲜明、是非清楚。第六、时代性
中国古代戏曲大多取材于历史故事、白话小说,这与西方戏剧取材的广泛略有不同。有人仅据此认为中国古代戏曲缺乏时代性,与现实生活脱离太远,这完全是误解。中国古代历来重视艺术的社会功能,戏曲也并不仅仅只是作为娱乐消遣的形式。中国古代戏曲虽然取材于现实生活的折射,但都或多或少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充满时代的气息。
第五篇:弘扬中医传统文化
弘扬祖国医学文化 促进中医事业发展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
学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因此,充分认识和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巩固中医院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还有利于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定义
中医药学植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土壤,其天人相应的自然观,辩证的思维方式,以及从时间、空间的整体系统把握疾病的方法,都与中国传统一脉相承。在发展的过程中,中医药不断汲取当时的哲学、文学、数学、历史、地理、天文、军事等多种学科知识的营养,同时又溶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受《周易》“变易”和象数易学的影响,《黄帝内经》建立了动态观和脏象学说。在先秦诸子争论的影响下,中医药形成了以气为本的人体观。中医学不仅吸纳了阴阳五行学说,而且在其融入医学后发展引申。不同时代的学术精华,如先秦诸子、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道、宋明理学、清代朴学等,都曾为中医学理论体系提供过资源和动力。《黄帝内经》不仅要求医生应“上极天文,下穷地极”,具有天文、气象、历法、地理、物候、生物学等知识外,还要能“入国问俗,上堂问礼”,具有民俗方面的文化知识。有人说,“文是基础医是楼”,意思就是说,医学与
文学还有着直接联系。古代医学著作曾用问答体、随笔、案例等体裁写作,还曾用诗词歌赋的形式传医授学。古代很多文学家、名士也曾用药名填写诗词或编写故事乃至剧本。中医药还和中国的多种文化休戚相关,在烹调的启导下发展了汤液,又与饮食文化结合发展起药膳。医学很早就把酒和茶用于治疗,还推进酒文化和茶文化的发展。中医学的炼丹术就堪称为化学之源。《黄帝内经》已经把音律作为诊断五脏疾病的依据,其后的养生家们则以乐曲作为养生治病之法。古代医学家们还曾援用兵法入医,探求治病之理。医学又与武术、气功在理论上不分轩轾,都在用脏象经络指导辨证论治和习武练功。更为可贵的是,中医药文化的医德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并且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现代学者提出,中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在理论基础,还是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一致性,如气、阴阳、五行等学说。整个传统中医理论体系都是以中国文化的若干范畴为理论基础的,可以说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没有现有形态的中医理论。换言之,中医中药的理论、概念和施治原则又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不了解其本源,则难以准确地把握其实质;不辨析其流变,则难免误解中医为“玄虚”,甚或为“伪科学”。因此,可以说中医首先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二、传统文化应对接现代医学
不少业内人士提出,中医的发展问题,确是当今中医界值得深思的问题。中西医是在研究方法和指导思想上有根本区别的两个体系,用西医的思想方法对中医进行研究,势必丢掉许多中医最根本的东西,但如果站在现代方法论的高度重新审视中医时,会惊奇地发现,中医在理论构建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了现代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方法。系统科学理论模型建立、系统辨识及控制方法都有着严格的实践观察、严谨的数理表述及严密的逻辑结构。因此,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论探讨中医的研究方法是在保持中医特色基础上实现中医现代化过程中值得探索的途径。
系统论认为,生命作为开放系统,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是存在前提。“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即机体自组织能力正常,能够控制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数量和质量,正常机体不存在增熵过程。“正气”实质是机体的组织能力;“邪气”实质是增熵(发生疾病)。“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重点是恢复和提高机体的组织能力,调整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过程,恢复内外环境的动态平衡,维持机体系统的有序稳态。系统的状态就是联结输入与输出,决定系统行为的特性,描述和确定系统特性或状态的最小一组变量叫做状态变量。“证,形于外者也”,可见“证”指的是人体系统的输出信息或称输出变量,所讲的每一个“证”,都有相对应的一组主要症状体征,而这些就是表示该“证”的最小一组变量即状态变量。因此,所谓辨证也就是识别系统状态,即给定输入及输出的规律,要求识别或推断系统的状态,如气血辨证就是识别气系统与血系统处于何种状态。因此,中医在整体医学时代,既要发挥固有的思想和理论体系,又要以现代科学提供的新技术为手段,吸收现代系统论“综合———分析———综合”的方法,为我所用。
中医现代化离不开传统文化、古典哲学的振兴,而传统文化和古典哲学的振兴无疑是推动中医现代化的一个引擎,能够为中医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中医的盛衰是由自然历史的发展规律决定,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我们要利用现代科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哲学进行深入的研究,挖掘其蕴含的科学真理,重构中国的哲学体系,积极吸收现代科技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
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原创文化,中医药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依然生机勃勃,不仅积淀了浩若烟海的医药学典籍,而且它所提倡的医学思想、治疗原则等在今天依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对于养生保健是如此,对于疾病防治也是如此,对于人生修养更是如此。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是这个道理,都是告诫人们对于疾病应防患于未然。众所周知,我们现有的医疗机构大多是一个地区的预防、医疗、保健中心———在这里,笔者特别强调的是“预防”一词。在对整个社会生活的系统管理中,在对有可能对人类生活造成严重威胁的自然灾害的治理中也有明确的理念:“防患于未然”。当今,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预防为主”口号,主张把医疗费用的60%用于预防疾病,但比我们祖先晚了2500年。2008年国家卫生部举办了首届“治未病”高峰论坛暨“治未病”健康工程启动仪式,把“治未病”提到了卫生工作的重要位臵。而《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对于“治未病”早有记载:“是故圣
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由此可见,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精深博大不仅对现代医学有着深远影响,而且对国家治理、对和谐社会的创建也有深刻的启迪。
战国时期神医扁鹊的《难经》里有这样一段话:“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望闻问切”是中医独特的诊断方法。在“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下,中医学认为,人体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组织器官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通过望、闻、问、切,可以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准确“辨证”,然后治病。它体现了辨证法和系统论的思想。比利时著名学者普利高津曾说:“中医传统的学术思想是着重研究整体和自发性,协调与协同,现代科学的发展更符合中医的哲学思想。”
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确立了比较完整的临床医学辩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在我国医药科学文化史上影响极大,至今仍在中医界普遍应用。杰出医学家华佗,在距今1700多年前,创造了一种体操,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姿态,名为“五禽之戏”,实际上就是后来流行的体育疗法„„
可见,中医药作为一门研究人体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医学,不仅具有独特的生理观、病理观、疾病防治观,而且注重从整体联系的角度、功能的角度、运动变化的角度把握生命规律和疾病演变,给予
现代医学丰富的启迪和思索。如今中医药的优势经过不断提炼,已进一步得到验证。
三、让传统文化促进健康事业
弘扬中医药文化不仅是中医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传承祖国传统文化,复兴中华民族的需要。文化的发展不是自发的,它需要人为地自觉地去推动。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中医药文化来说,更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弘扬中医药文化,应该对中医药学遗产寻本求源,进一步发掘它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弘扬中医药文化,更应该在此基础上下大气力向博大精深的更高层次发展,将中医药文化的光辉向各个领域、各个学科、各行各业辐射,继往开来,走向世界,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医药文化浩然博大,研究范围广泛。在这些庞大的需要研究的体系中,应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到核心部分,然后循序渐进。中医哲学就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中医哲学就是中医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论。具体地说中医哲学包括中医本体论、中医方法论、中医伦理学、中医价值观等。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一部分,中医哲学不仅与易、儒、道、释哲学有相同的共性,而且还有与易、儒、道、释哲学不同的个性。中医的理论、概念从传统文化中引申而来,不了解其本源,难于准确把握其实质;有关理论、概念进入医学领域后,又适应人体科学的特点,赋予了特定的医学内涵,不辨析其流变,又不免误解中医为“玄虚”。
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那么
现阶段我们应如何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文化,并通过弘扬中医药文化来促进健康事业呢?综合各方人士的意见和建议,需要做好这么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将中医药学作为政治文化来对待。中医药是我国最具有原创性的学术体系,应该作为国家政治文化的典型来对待。西方发达国家对能够弘扬自己国家特性的文化事业,总是以政治的态度,用政治的立场加以推广,甚至作为保护国家利益的工具,制定有关战略来保护。我们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如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保护条例》。但具体执行起来,应该讲还有比较大的差距,这就有个认识和态度问题。因此,各级政府应该把中医作为一种文化战略发扬光大,这既是比较迫切的,也是有条件的。
二是医疗机构要担当起弘扬中医药文化的责任。中医需要现代化研究,但中医现代化研究需要彻底摆脱所谓“唯科学化”的束缚,在发扬中医优秀思想、推广中医优秀技术上进行研究;同时保护中医特色、优势,对中医体系进行正本清源的清理、继承式的研究要摆上重要位臵。更重要的是中医医疗机构在参与防病治病的同时,有责任和义务弘扬好中医药文化。中医药学是一种特殊的自然科学,人们是否“信仰”中医决定了中医药在健康促进的作用及其将来。不要因为中医在现代化进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怀疑它的科学性和价值。所以,中医医疗机构在开展具体防病治病工作的同时,还应该多做一些弘扬中医药文化的事。
三是弘扬中医药文化要注重遵循多样性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既
要讲究辨证施治,挖掘和利用好颇具中医特色的疗法和手段,如药膳、保健按摩、冬病夏治、冬令进补的同时,还要注重苦练“内功”,加强学科建设,培养名医名家,开展科普宣传,进行传统文化的启蒙。我们要充分发挥政府、媒体、宣传部门等力量,大力弘扬宣传好中医药文化。最近,中医术语国际标准首次颁布。我认为,这种术语国际化不仅仅有助于中医进行国际化的传播,更重要的是中医的科学性通过了“国际认证”,作为中医界人士确实感到骄傲和自豪。另外,中医申遗充分体现了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保护,既是中医药自身可持续传承发展的需要,也更有利于让世界了解中医。成功的申报,不仅能够使中医药完整地展现给世界,弘扬中医药文化,更可以促进相关的制度建设,促进中医药的发展。安达市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