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柏拉图的儿童教育观及其现代启示(共5篇)

时间:2019-05-15 11:42: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柏拉图的儿童教育观及其现代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柏拉图的儿童教育观及其现代启示》。

第一篇:试论柏拉图的儿童教育观及其现代启示

试论柏拉图的儿童教育观及其现代启示

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不仅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柏拉图的青少年时期正值伯罗奔尼撒战争,这次战争是雅典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起初,柏拉图的家庭和民主政权关系密切,但随着战争的推进,民主政权的不断变化,使得柏拉图及其家庭深受其害。加上当时社会道德的普遍下降,更让柏拉图起初建立起来的政治观念渐渐发生改变,对民主政治也产生了怀疑。柏拉图不断寻找适合雅典的政治体制,他的政治理想在理想国 中进行了详尽阐释。为实现其政治理想,他提出了一系列教育主张和思想。在他所有的教育思想中,我们应对其儿童教育观给予足够重视。他主张对儿童教育要尽早进行,“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却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柏拉图认为应该对小孩的教育引起足够重视,儿童教育不仅不可忽视,而且应去探讨如何更好地实施儿童教育。

1、柏拉图儿童教育观提出的背景

柏拉图的儿童教育观并非无源之水,而是有其特定的背景 1.1 个人的政治理想

柏拉图早年在雅典一系列的遭遇使他对雅典政治体制失去信心。这一切是柏拉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所有现存的城邦都无一例外地治理得不好。他后来在奔波中访问了意大利和西西里,他发现人们的生活完全不一样,对什么是幸福生活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通过与这两个国家的领导人交流,他看到了政治家和哲学家相结合治理国家的可能性。他的教育思想中因此就有了第一个目标:培养符合理想国需要的哲学家。由此对于柏拉图来说,重视教育的问题就变得顺其自然,而在他的教育体系中,儿童教育也就被放在了主要位置。1.2 特殊的社会环境

当时雅典社会震荡起伏,社会矛盾尖锐,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产生正是这些矛盾在哲学和教育上的体现,他的经历使他认识到雅典政治体制的不足。柏拉图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最关心的便是如何挽救日渐衰微的城邦。柏拉图还亲眼看到他的导师苏格拉底被所谓的民主处死,他彻底失望,也使他毅然放弃政治的追求而转向哲学和教育的研究。在柏拉图的儿童教育体系中,他坚持一条重要的原则-儿童公育。这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即源于废除公有制的要求。柏拉图坚持,任何人不得拥有金钱,也不得使用金钱制品。这便从经济上决定了儿童需要公育。

2、柏拉图儿童教育观的理论体系

柏拉图如此关注儿童教育,因此他提出了系统的儿童教育观,坚持对教育儿童的选择要尽快、系统地执行。2.1 行政体系

柏拉图坚持儿童公育。“剩下来的孩子将由管理这些事情的官员带去抚养,”“优秀者的孩子,我想他们会被带到托儿所去,交给保姆抚养。”可见柏拉图支持由政府统一对幼儿进行教育和管理。他强调教育应由国家最优秀的公民来监督实施,可以看出柏拉图已经把国家办教育贯彻到了日常生活教育活动中去。

2.2 教育体系

2.2.1 教学目标

教育的目的在于和谐人格的形成,灵魂的净化在于各个部分的有序协调。要培养人的和谐人格,就必须在儿童教育期下功夫。柏拉图认为,一个人最开始的教育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一时期儿童的可塑性最大。他坚持培养精英的教育目标。为了建立理想之国,他认为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爱学习、爱智慧和有高贵的品德修养,爱国爱民的统治者和卫国者。

2.2.2 具体内容 首先,要认识到儿童教育对整个教育阶段推进的重要性;其次,应该重视如何对儿童进行教育,如何训练他们。柏拉图认为内容的选择应该有严格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讲故事。“讲故事是对儿童教育的好的形式”。讲故事的目的是要使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便他们在长大成人后知道礼让、敬父母,友爱爱人;做游戏。柏拉图十分强调游戏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他认为儿童的本性是好动的,喜欢做游戏。柏拉图所说的游戏并不仅仅是娱乐,而是在游戏过程中传授相关的到的内容。他还认为孩子们的游戏应当尽量简单,符合年龄特点,同时加上一定的规定,这样有利于培养出合乎道德、守法的好公民;学音乐。柏拉图主张的音乐教育是用来陶冶精神的,其目的在于培养人的美好人性,培养人有节制、和谐地爱好美好、有秩序的事物。音乐教育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教育方式适当,音乐能滋润、美化人的心灵。体育。柏拉图所说的体育运动是为了锻炼儿童的身体。不仅要锻炼身体,也要培养儿童的精神和心灵。“因为我觉得凭一个人好的身体,不一定就能造就好的心灵好的品格。相反,有了好的心灵和品格就能使天赋的体质达到最好。”由此可见,柏拉图在二者之间侧重音乐教育,体育服从于以培养人的心灵为主的音乐教育。2.2.3 德育

柏拉图强调以德治国,用德育培养理想的公民。由此,柏拉图非常重视德育的实施。在他看来,理想国由三个阶级的人构成,即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这三部分人人要各司其职,就必须有高尚的品德,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正义之国。2.2.4 教育环境

在柏拉图看来,教育环境对于儿童来说非常重要,他甚至提出要把10岁以上的城市居民全部送到乡下去,可见,柏拉图特别强调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认为教育环境是教育成功的一个关键前提。柏拉图儿童教育观的影响

3.1 积极影响

柏拉图提出的儿童教育观可以说是开创了重视儿童教育的先河,对儿童的教育不仅只有智育,而且还有音乐、体育等方面。可见,柏拉图非常注重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可以说他是倡导“素质教育”第一人,对受教育者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为后世教育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指明了方向。

3.2 消极影响

第二篇:儿童观教育观反思

儿童观教育观反思

我看到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将其全部心血都倾注到幼儿教育之中,他用自己一生辛勤耕耘的硕果向我们揭示了正确的儿童教育观的内涵。我的反思有以下几点:

一、确立科学的儿童观是儿童教育的前提条件

儿童的心理是相当复杂的,准确地了解儿童的需要和特点,从而正确地认识儿童,这是儿童教育的基本前提条件。陈鹤琴深入到儿童世界之中,通过认真的观察研究,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有了科学的认识。他指出,儿童不是小大人,不是身体较小的成人。儿童就是儿童,他们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特点和需要,有着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因此,只有深入地了解儿童,深刻地理解儿童,才能有效地教育儿童。在陈鹤琴看来,儿童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首先,他们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世界对于儿童来说是全新的、陌生的,面对这一崭新的世界儿童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不厌其烦地询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遇到不懂的事情总想弄明白。好奇心引发出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柏拉图说过:“好奇心是知识之母;了解了儿童的好奇心,就掌握儿童教育的门径。第二,儿童生来都好动。

由于好奇而产生难以抑制的冲动,于是,便一会儿摸摸这个,一会儿弄弄那个,—刻也不停,什么都想看,什么都要听,什么都希望尝试一下,其行为完全由感觉与冲动所支配。儿童由好动而好玩,由好玩而喜欢游戏,他们以游戏为生命,终日乐此不疲、儿童好动、好玩、好游戏的天性,使其喜欢与外界事物接触,而这种接触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发展 了他们的能力,使他们逐渐了解自己所生活的世界。

第三,儿童喜欢模仿。

对成人的—有—行和同伴的一举一动,他们都会主动摸仿。模仿是人的一种本能,是儿童学习、成长的重要方式,个体最初学会的种种本领,大都是通过模仿形成的。正因为儿童

喜好模仿,所以他们容易接受教育,可塑性很大。

第四,儿童是好群的。

他们不愿意独处。从4个月开始,如果让他独自一人睡,无人陪伴,他就会哭。这哭的用意无非是发泄自己的不满,要求别人宋陪伴他。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好群的欲望也逐渐增加,3岁以后的孩子,尤其喜好与同伴玩耍,此时若无同伴,必将感到孤苦不堪。儿童的好群性是他们完成社会化的根本保证。

第五,儿童喜欢野外生活。

孩子整天待在家里,就会闷闷不乐,进而“惹事生非”,一旦走出家门,则兴奋不已。尤其当他们到了野外,来到大自然当中,则充分展现出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特性,自然界的一切对孩子们来说都是那么神奇和美妙,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当他们融入自然之中时,他们的心灵就得到了充分的净化。

总之,儿童期的心理特点具有其自身的价值。我们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尊重儿童的权利,保护儿童的天性。这是每个成人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必须牢记的。

二、开展游戏活动是儿童教育的主要方式

陈鹤琴认为,游戏是极具价值的一种教育方式。首先,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在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因兴趣浓厚而全身心地投入,一方面可以锻炼筋骨,促进消化、呼吸、循环等内部机能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使精神得到休息和放松,以恢复大脑的疲劳。所以,要培养儿童活泼的精神和健康的体魄,就必须利用儿童喜爱游戏的心理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其次,游戏中包含着许多做人的道理,能使儿童养成高尚的品德。要玩游戏就必须遵守游戏规则,而对规则的遵循,实际上就是对理性的服从,这需要克己、诚实、公平、自治、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等优良品质的维系,故“游戏是一种发展公民道德之利器”。再则,游戏能促进孩子智力发展,在游戏过程中,儿童观察要仔细,想像要丰富,思考要敏锐,判断要准确,动作要迅速,这对于儿童观察能力、想像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运动能

力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陈鹤琴先生认为“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它可以给小孩子快乐、经验、学识、思想和健康”,它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应该成为儿童教育的主要方式。

三、大自然、大社会是儿童教育的重要课堂

陈鹤琴指出,儿童教育应当“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儿童是最喜欢野外生活的,他们一旦走进自然与社会这个课堂,便完全恢复了自己的天性——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活泼愉快,充满生气。在这广阔的课堂里,有着内容极其丰富的、生动形象的、富有生命力的活教材,这对于儿童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千奇百怪的自然界是儿童的知识宝库,变化多端的社会现象是儿童的生活宝库。作为儿童的导师,应当虚心地向这部伟大的活书学习,讨教,并将儿童领人这一充满生机的课堂,学习那些在教室里和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和本领,而这些活的知识和本领,正是人生所必需的。

四、发展个性,培养创造能力,是儿童教育的中心任务

陈鹤琴认为,儿童的个性是各不相同的,教育者应当根据儿童的个性特点,设置“富于弹性的课程”。即一方面多设一些课程,以适应儿童的不同兴趣和能力;另一方面同一课程的内容也可深浅不一,儿童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选择。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采用个别辅导的方式,因材施教,引导孩子按照自己的个性去活动,如同欧美的艺术教育那样,“爱护儿童的个性”、“尊重儿童的自由”、“注重儿童的创作”,由此而引发儿童的兴趣,从而增强教育的效果。

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创造潜能的发挥而国民创造力水平的高低则是国家和民族兴衰的重要标志。中国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结晶,是中国人创造力强的明证;而近代中国文化落后的根源则在封建专制统治严重束缚了人们的创造力。因此,陈鹤琴提出:“现在我们要提倡培养创造能力,并已从儿童时期开始。儿童本来就有一种创造欲,我们只要善

于诱导启发,可以事半而功倍。”

五、注重直接经验,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性是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

儿童的知识和能力是由经验而来的,他所接触的环境越广泛获得的经验越丰富,那么他所得到的知识也就越多,他的能力也就越强。儿童的经验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其中间接经验虽然重要,但直接经验更不可缺少。因为对于间接经验的掌握,只有通过亲自观察或亲身实践,才能加深对它的认识和理解。例如,要了解蚕的发展变化,最好是亲自养蚕,以便观察其生长过程。陈鹤琴说:“亲身阅历的经验,印象最深刻。”,陈鹤琴之所以特别重视直接经验,是因为这样才能形成“尊重事实、求真求是的态度”,从而“便能够接近科学的真理”。所以,教育者要创造条件让儿童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双手,去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陈鹤琴主张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他说:“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儿童由于好动,因而迫切希望能够自己动手做一些事情,教育者应当尽量满足他们的愿望,让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益于身心发展的事情,如自己吃饭、穿衣,和小伙伴一同玩游戏等等。儿童做事的过程就是和客观事物接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事情越做兴趣越浓,能力也就越强。

六、做现代中国人是儿童教育的根本宗旨

陈鹤琴指出:儿童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困人,做现代中国人”,在他看来,首先要教儿童学会做人,做一个中国人,这个中国人不是古代的,也不是近代的,而是现代的中国人。作为现代中国人,他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是一个人生活幸福与事业有成的重要保证。没有好的身体,再有理想和抱负,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今天的儿童是未来国家的主人,他们将投身于建设祖国的艰巨事业,任重而道远,只有加强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魄,才能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第二,要有创新的精神。儿童生来就喜欢创新,并且能够创新,可是,要创新就必然

会打破传统,与陈旧的观念发生矛盾。因为新的东西总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它会遭到传统观念的激烈反抗。教育者必须十分珍视儿童创新意识的萌芽,努力保护他们的创新积极性,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只有这样,民族的振兴才大有希望。

第三,要有服务的意识。动物是自私自利的,它们只顾自己,一味追求的是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人与动物不同,人不能只做利己的事情,还应当做利他的事情,为大众服务,为国家服务,这是人生的价值所在。如果我们的教育只让儿童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不知将所学本领为他人服务,为国家作贡献,那么这种教育是毫无意义的,教育者要引导儿童确立为大众服务的意识,指导他们切实地去帮助别人,去报效国家,这才符合一个现代中国人的要求,第四,要有合作的态度。在现代社会中,各项事业都需要团体合作,才能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中国有一句俗话,叫作“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说明中国人在互相协商、团结合作方面尚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这是近代中国社会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要使中国强盛起来,必须从幼儿期开始培养孩子互相尊重、互谅互让、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其成为新中国的主人翁。

第五,要有世界的眼光。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她不能脱离整个世界而孤立存在。过去因闭关锁国的缘故,中国人如同井底之蛙,对别国的情况知之甚少。由于缺乏不同文化的交流,无法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致使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日渐拉大,以致处于落后挨打的境地。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相互影响越来越大,任何一个国家只有在与其他国家的协调与合作中才能获得发展。因此,生活在现代中国的儿童,应当从小了解中国的国情,了解世界的潮流,成为胸襟豁达,视野开阔,知识渊博,思想开放的现代中国人。

综上所述,陈鹤琴的儿童教育观,就是以正确认识儿童,准确把握其特点为前提,以游戏活动为主要方式,在大自然、大社会的课堂里,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性,通过“做中学”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促进儿童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实现“傲现代中国

人”的根本宗旨。这一教育观是符合儿童教育发展规律的正确的教育观念,它对于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第三篇:读柏拉图的《理想国》给我的启示

读柏拉图的《理想国》给我的启示

这学期选修了罗教授的《西方哲学与智慧》,不仅为他那富有激情的课堂演讲所动容而且更为他那丰富的教学内容所吸引。当听到老师讲柏拉图的“理想国”的时候更是感兴趣,朱光潜也曾说:“《理想国》是西方思想的源泉,也是我向青年推荐的惟一的西方哲学著作。”我不禁私下里读了柏拉图的《理想国》这本书。

也正如老师所说这本书不仅详细记载了古希腊的经济、政治、文化,更以对话体完整的表达了柏拉图的哲学见解和政治理想,在世界哲学史上、政治史上都是一份瑰宝。

《理想国》通过苏格拉底与对手们的谈话,反复诘难来推理寻求正义的定义。在第一卷,柏拉图用苏格拉底知识助产术的问答法推翻了几种关于正义的定义:1.正义就是有话实说有债照还;2.正义就是帮助朋友伤害敌人;3.正义是强者的利益;4.不正义比正义有利。这四种说法看似接近生活很合理,但是柏拉图一一剖析,找出了其中的缺陷,对于我们人生道路的选择有深刻的启示。针对第一种观点,他用不能将武器还给一位疯子朋友的例子反驳有债照还的正义说法,我们不能简单的按照常理来办事,应该考虑事情的结果是否会是不正义的,这种说法忽略了正义的真实本质,所以我们应在生活中多学习柏拉图的思想方式,考虑问题不光从本身的立场出发,不能简单照办,还要考虑我们的对象和事情的后果。针对第三种观点,柏拉图指出掌权的统治者有时也会犯错,制定出对自己不利而对被统治者有利的法规要被统治者执行,正义就变成了“弱者的利益”了。在此,柏拉图提出“在任何政府里,一个统治者,当他是统治者的时候,他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属下老百姓的利益。”「1」所以,作为统治者应该为人民谋福利而不仅仅是考虑自己的利益。

柏拉图从国家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两方面对正义进行了讨论。他构建了一个正义的城邦,规定了一条总的原则: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柏拉图认为,正义就是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他认为国家由统治者、被统治者和辅助者三部分组成,国家应有四种品质,分别是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在个人的正义方面,柏拉图认为,人的心灵有三部分组成:理性、欲望、激情。柏拉图主张个体灵魂的这三部分也应该是各行其是,保持和谐,这样的人方为正义的个体。「2」当整个国家得到非常和谐的发展时,各个阶级将得到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当一个国家最最像一个人的时候,它是管理的最好的国家,而管理的最好的国家最像各部分痛痒相关的机体。

《理想国》中强调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3」柏拉图认为,儿童阶段接受了音乐文艺的教育会变得温文有礼,等到长大会受他所接受教养的影响。他认为孩子应该从小实地见习战争,也从音乐中、游戏中养成遵守法律的精神。柏拉图认为对儿童的教育开发的越早越好。「4」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也已经建立起全新的儿童观,这些关于儿童的看法中有一条是“幼儿的才能的发展存在逆减法则,开发得越早,就开发得越多”「5]这与柏拉图提倡的对儿童的开发越早越好看法形同,也可见柏拉图和《理想国》对早期教育的深远影响。

《理想国》中提出女子也应该接受教育。柏拉图认为,一定要给女子和男子以同样的教育,女子也要学习音乐、体操和军事教育。「6」柏拉图的这种思想打破了古代的传统观念,认为男女平等,天赋和才能相当的人就接受相同的教育、训练,接受相同的职务,这就为妇女提供了学习和发展才能的机会,是很伟大的教育思想。

《理想国》中也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他认为,先用五年的时间学习辩证法和体操训练,然后用十五年的时间到“地洞”里接受考验,积累经验,到五十岁以上,那些通过了的优秀的人还要接受最后的考验,要求他们讲灵魂的目光转移向上方,注视照亮一切事物的光源,这时候他们会看见善的本身,用它作原型来管理国家和人民,剩下的岁月里他们用大部分时间来研究哲学,走上统治者的岗位。「7」这让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也更受重视。终身教育的思想,让我们有能力自身发展,学会认知、学会生存。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确实蕴藏了很多闪光的智慧和思想,看这本书,不仅能跟着苏格

拉底的辩论培养一些哲学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哲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对待生命的态度,而且也能学到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这些对我来说都是不小的启迪。读这本书,我收获良多。

第四篇:柏拉图《理想国》思想的思考与启示

柏拉图《理想国》思想的思考与启示

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这个国家由立法统治者,国家护卫军,普通劳动民三个阶级组成。该书的核心思想是哲学家应该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为哲学家。哲学家不应该是躲在象牙塔里死读书而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去努力实践,去夺取政权。政治家应该对哲学充满向往,并不断的追求自己在哲学上的进步,并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而这些所要体现的东西在他的《理想国》开始时候并没有直接提出来,他是利用了正义二字逐渐将其拓展并且引申出来的。正义是一种好的表现,然而什么是正义呢,面对这个看似很好理解的词语,柏拉图首先对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柏拉图的《理想国》里面不仅有着他对理想国的阐述,也包含着一种朴素的辨证主义观点和应变的思想,他自始至终没有明确给出正义的定义,也暗示着人们,这里没有什么正确的定义,还需要继续的探索研究,只不过他的想法是让人们去利用这个探索研究构造他那柏拉图似的理想国。《理想国》讨论的主题是正义问题,首先讨论国家的正义。柏拉图认为一个好的国家应该具备智慧、勇敢、自制、正义这4种德性。国家的智慧要求它有治理整个国家的知识,只有少数人才具有这样的智慧;国家的勇敢属于保卫它的卫士;国家的自制是一种和谐,当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能够和谐一致,这个国家就达到了自制。若一个国家有了这三种德性,也就有了正义。

哲学家是爱智慧的人,不过那种对任何事情都好奇的人还不是真正的哲学家,只有热忱于寻找真理的人才是哲学家,这就涉及到了真理问题。柏拉图把世界划分为可感世界与理念,那些只爱好具体事物如美的声调或形象的人只有意见而无知识,只有那些认识美自身即美的理念,而且将其与具体事物区分开,而不互相混淆的人才是有知识的人。柏拉图通过“太阳”的比喻说明,正如太阳是可见世界之所以可见的原因,善乃是理念世界中一切理念的存在原因,它是最高的理念。他又通过“线”的比喻进一步将两个世界划分为4个部分。第一,影象;第二,影象所像的实物;第三,数理对象。灵魂将影象的实物作为影象来研究,它只能从假设出发下降到结论;第四,理念。灵魂从假设出发上推到第一原理,它不再使用影象而是使用理念来作系统研究。前两个部分属于可见世界,后两个部分组成了可知世界。与此相应,灵魂的状态也可以分为4个阶段,这就是想象或猜测、信念、理智和理性。柏拉图通过“洞穴”的比喻指出,认识的4个阶段并不是后天学习的发展过程,而是“灵魂的转向”。因为灵魂本身具有一种认识能力,教育只是使这种能力掌握正确的方向,使它从黑暗转向光明,从现象的世界走向真实的世界,因此教育也是《理想国》的重要主题之一。同时柏拉图的《理想国》是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丰富多彩、环环相扣的对话,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这个城邦是历史上大大小小“乌托邦”的开山鼻祖。该书是柏拉图中期思想的总结,其语言华丽,逻辑缜密,想象丰富,阐述精彩,在历史上颇具影响力。

理想国的宗旨是缔造一个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义国家。围绕这个宗旨,柏拉图开篇不久就开始讨论什么是正义的国家,而不是什么是正义的人,他从城邦至公民、从上往下、从大往小地理想化地安排了城邦公民的一切,生活、工作、教育及一切。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这个国家由立法统治者,国家护卫军,普通劳动民三个阶级组成。该书的核心思想是哲学家应该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为哲学家。哲学家不应该是躲在象牙塔里死读书而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去努力实践,去夺取政权。政治家应该对哲学充满向往,并不断的追求自己在哲学上的进步,并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

《理想国》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代表作。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阐述了他的主要教育思想,例如,重视学前教育,主张国家控制教育,终身教育观,注重幼儿教育,倡导男女平等教育。

柏拉图是古希腊一位影响深远的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撰写了大量有关办学、教书、育人、伦理、法律、宗教等方面的著作。其中最有影响的该属《理想国》了,就教育而言,柏拉图提出了他自认为理想的完整教育体制构想。他关于幼儿教育、终身教育、音乐文艺教育、体育军事教育等思想对古希腊及后世的教育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学前教育观

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是第一个提出学前教育思想。他认为人的初始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对儿童的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尤其对那些性格尚未定型的孩子而言,对好的总是会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柏拉图认为,一个人从小受教育的方向,往往能影响他以后发展的方向,甚至也能决定他将来的目标方向。他们的头脑在早期所接受的一切东西都将是很难遗忘或更改的。所以柏拉图认为对孩子们早期的教育应该是从美好的道德熏陶开始。

二、教育伦理思想

天赋品德论是柏拉图的整个教育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因为在人的灵魂中先有善,于是,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是如何引导人们去认识这个善,而教育的内容就是该用什么在最大程度上去实现这个善。如果我们把柏拉图的整个教育伦理思想看作是一座大厦的话,天赋品德论就是构筑这座大厦的基石。

教育是实现善的理念行之有效的手段,但是,教育实现善的理念不是无中生有,即不是把理念从外向内灌输而是基于天赋品德论的基础上,教育是对人本身所具有的实现善的理解能力的发掘。

三、终身教育观

柏拉图从重视胎教开始,对各阶段教育进行了明确的划分,而且为了造就至善至美的优秀治国人才,他还最早提出人工作后还需要有继续受教育的思想。柏拉图认为,教育是终身的,应贯穿于人的一生。不但如此,他还认为那些年满50岁,在实际工作和学习的一切方面都以优异成绩通过了考试的人必须接受最后的考验,即要用善的理念武装自己,改造自己的灵魂,从而在晚年更好地管理好国家、公民个人和他们自己。所以,他要求人们在剩下的人生岁月里,还要用大部分的时间来研究哲学,这样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直到培养出像他们那样的继承人,才可以辞去职务,进入乐土为止。

终身教育的理念适合于任何的时代,尤其是当代知识爆炸和信息渠道多元化的今天,知识的老化现象日益严重,要求我们的知识储备及时更新,这样才能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

第五篇:柏拉图的“圆”的理念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柏拉图的“圆”的理念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摘 要: 柏拉图关于圆的观点能给人带来惊讶感,它给人们的启示是:教学不是灌输而是唤醒,教学不能画地为牢,老师不能局限于自己的专业知识,而要具有哲学思想,并将哲学思想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 柏拉图 现代教育 “圆”的理念 启示

汉娜?阿伦特在《精神生活?思维》一书中介绍了柏拉图关于圆的观点:“我们说圆是‘其各个端点与中心点等距的事物’。这句子能产生圆和形象,它们‘能被画出来,能被擦去,能用两脚规绘出,也能被毁掉’,这些过程不会影响不同于所有这些圆的本质的圆。知识和精神把握本质的圆,也就是说,所有的圆共同具有的本质,‘不存在于(语言的)声音中,也不存在于形体中,而存在于灵魂中’的某种东西,这个圆明显地不同于身体的眼睛一开始在性质上感知到的‘实在的圆’,也不同于根据语言解释画出来的圆。灵魂中的这个圆能被精神感知,精神‘是在相似性和类似性上与之最接近的东西’。只有这种内在的直观能被叫做真理。”①如果柏拉图是现在的教师,那么当他以这种思想进行教学时,会产生什么情况呢?

一、能给人带来惊讶感

即使是一位哲学教师或者哲学理论研究者,如果摒弃了对柏拉图哲学的先入之见(例如,早期的、原始的、客观唯心主义等观念),直接读阿伦特的这段话,则定会产生惊讶。这种惊讶不同于海德格尔所讲的好奇。海德格尔所说的好奇揭示的是“常人”的一种浅薄态度,“它贪新骛奇,仅止为了从这一新奇重新跳到另一新奇上去。”②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常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果在激发中,没有对所讲的知识的真正领悟,好奇就变成了“贪新骛奇”。

今天的几何学教学很难给人这种惊讶感。现在几何学教学有概念名称(“圆”这一词)、概念定义(圆是其各个端点与中心点等距的事物)、概念例子(圆的画出的或实物的、有大小形状的、有不同颜色的几何学图形的例子)、概念属性(圆的关键特征:A.在平面上;B.中心点与各个端点等距;C.封闭的)四个方面。如果是这种平铺直叙的教学,那么教育仅止于一种无新奇的知识传授。柏拉图关于圆的观点引起的惊讶产生于“不在”这四个方面:圆并不固定地存在于表达名称与概念的文字中,作为语言符号的“圆”是约定俗成的,如果人们愿意的话,则可以将“三角形”称为“圆”,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圆的语言表达,语言仅是表达圆的工具。圆也不在感觉之中,它不等于“能被画出来,能被擦去,能用两脚规绘出,也能被毁掉”的东西。如果学生仅仅停留在感觉阶段,则只有通过具体的圆的例子,才知道圆,从而真正掌握圆,能给人带来惊讶的恰恰是这种“不在”。

如果一位教师讲出了圆的四个方面,再一一指出圆“不在”它们之中,就能给学生带来惊讶。这种惊讶使阿伦特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伟大的哲学家几乎一致认为在文字后面有‘不可言喻的’某种东西。”此语使笔者想起了庄子的话:“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这间接地说明了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不立文字”(释迦牟尼的话,意思是不执著于文字、图像、感性教学工具)的领会。

二、教学不是灌输而是唤醒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来自于他的哲学观。在他的哲学观中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感性世界,一个是理念世界。“圆”属于理念世界,圆的例子及语言表达属于感性世界。学习就是回忆,就像柏拉图所讲的从一张画像中想到了、回忆起了自己的朋友一样。人的灵魂原本是处于理念世界中,在出生之后,人到了感觉世界,就遗忘了理念,学习就是通过感性的东西(事例、有声语言或文字语言)回忆曾经知道的东西。基于此,他反对灌输,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说道:往一个人的灵魂中灌输真理,就像给一个天生的瞎子以视力一样不可能。只有达到灵魂对理念的直观,才能理解圆。这样说来,理解圆需要心灵的觉醒――顿悟。笔者并不赞成柏拉图的哲学观,但笔者从柏拉图关于圆的观点中意识到教师要有自己的哲学观。美国教育哲学家乔治?F?奈勒在《教育哲学导论》中说:“哲学解放了教师的想象力,同时又指导着他的理智。教师追溯各种教育问题的哲学根源,从而以比较广阔的眼界来看待这些问题。教师通过哲理的思考,致力于系统地解决人们已经认识清楚并提炼出来的各种重大问题。那些不应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③可见,哲学之与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有哲学观的教师比没有哲学观的教师更有内涵。

三、教学不能画地为牢

国外有学者指出:“从莱布尼茨以来,大概再也没有人能够完全掌握他那个时代的全部知识活动。从那时起,科学日益成为专家的工作,其领域显示出日渐狭窄的趋势……今天,没有哪位学者可以不加限定地自称为数学家、物理学家或生物学家。一个人可能是拓扑学家或声像学家或甲虫学家,他也许精通本行,掌握其全部文献,但是,他通常会把邻近学科当做属于其邻近的同仁的领域。”④这种分析同样适用于我国的教学状况。在古希腊,柏拉图这一生动的思想,出现在几何学的教学之中。但现在柏拉图的这一思想只会出现在哲学教学之中。数学教学与哲学教学的分离,使今天的教学很难有像柏拉图关于圆的见解那样的深刻性。老师不能局限于自己的专业知识,而要具有哲学思想,并将哲学思想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注释:

①汉娜?阿伦特.精神生活?思维.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28-129.②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209.③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135.④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323.

下载试论柏拉图的儿童教育观及其现代启示(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柏拉图的儿童教育观及其现代启示(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理想国》——柏拉图[共5篇]

    读书笔记:柏拉图与理想国 2008-09-11 19:58作为苏格拉底最著名的学生,柏拉图继承并发扬了苏格拉底的学说。他非但认为真理是确凿存在的,而且先于物质存在。柏拉图将人们认识到......

    儿童 朗朗上口 现代 诗歌(共5则)

    弯弯的月儿叶圣陶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金波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我飘落什么地方去呢?......

    当代家庭的儿童教育观的心理学研究

    当代家庭的儿童教育观的心理学研究 104N3X1001(学号)李冬梅(姓名)指导教师 连榕【摘 要】:正确的家庭儿童教育观应该是以心理学理论为根据的教育观,然而在现实中,由于许多家长缺少......

    儿童现代诗歌朗诵

    导语:现代诗歌又称新诗,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

    浅谈柏拉图式的爱情对现代爱情的借鉴

    浅谈柏拉图式的爱情对现代爱情的借鉴 综述: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自古以来,人间就不乏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有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有东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还......

    尼采精神教育观(共五则)

    尼采说:“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人生和世界才显得是有充足理由的。”尼采将人的精神分成三段变化:精神怎样变为骆驼,骆驼怎样变为狮子,最后狮子怎样变为孩子。这实际上是说了人......

    爱国主义教育观影(共5篇)

    爱国主义教育观影——感恩励志征文 远离网络,健康成长 我看过许许多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让我们体会到,天灾无情人间有爱,而这一次我们看的电影题目非常的新颖,大家都报着一颗渴......

    现代的经典儿童故事(共五篇)

    讲故事的过程给孩子和父母提供了许多问答和交流的机会,通过目光的交流,彼此之间会产生出温馨的情感和无穷的乐趣,使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无间。小编与读者分享经典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