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增值税计算机稽核系统发票比对操作规程
【发布单位】税务总局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0-12-14 【生效日期】2001-0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增值税计算机
稽核系统发票比对操作规程
(试行)》的通知
(国税发〔2000〕208号2000年12月14日)
为了规范增值税计算机稽核系统发票比对工作,总局制定了《增值税计算机稽核系统发票比对操作规程(试行)》,现印发。辽宁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大连市、青岛市、宁波市、深圳市自2001年1月1日起执行,其他地区自2001年7月1日起执行。执行中如发现问题,请及时报告。
增值税计算机稽核系统发票比对操作规程(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增值税计算机稽核工作的管理,保证增值税计算机稽核系统发票比对(以下简称发票比对)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发票比对是税务机关利用计算机网络,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申报认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下简称发票)抵扣联逐一与存根联进行核对(并把红字发票存根联与抵扣联进行核对)的增值税日常稽核管理手段。
第三条 发票比对实行两级数据采集、三级发票比对的五级管理。两级采集是指负有增值税直接征收职能的主管税务机关(以下简称征收机关)运用防伪税控报税子系统和认证子系统采集发票存根联和抵扣联数据,区县级税务机关(含省级和地市级税务机关的直属征收分局、涉外分局,下同)将征收机关上报的发票存根联和抵扣联以及采集到其它数据传入稽核系统的过程;三级比对是指地市级税务机关、省级税务机关、国家税务总局(以下简称总局)三级分别对本地市、本省跨地市、跨省区域的发票进行比对。
第四条 本规程适用于推行增值税计算机稽核系统的各级税务机关。
第二章 数据采集
第五条 数据采集的内容包括:
(一)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发票存根联、抵扣联数据;
(二)纳税人档案数据;
(三)失控发票数据。
第六条 征收机关应于每月13日前(含当日,下同)完成以下工作:
(一)运用防伪税控报税子系统采集发票存根联数据(因纳税人计算机硬盘损坏等原因无法生成发票存根联数据的,通过认证子系统采集)。
(二)运用防伪税控认证子系统采集发票抵扣联数据;
(三)将采集的发票数据汇总生成下列数据文件:
1.发票存根联数据;
2.发票抵扣联数据;
3.《增值税专用发票存根联采集情况统计表》数据;
4.《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认证采集情况统计表》数据。
(四)将前款所列数据文件通过软盘或网络报上级税务机关。
第七条 区县级税务机关增值税管理部门于每月13日前完成以下工作:
(一)录入失控发票数据;
(二)录入(或从其他计算机管理系统载入)纳税人档案变动情况数据(稽核系统初次运行前,将全部纳税人档案数据录入稽核系统)。
第三章 数据处理
第八条 区县级税务机关增值税管理部门于每月14日前完成以下工作:
(一)接收并载入征收机关上报的下列数据:
1.发票存根联数据; 2.发票抵扣联数据;
3.《增值税专用发票存根联采集情况统计表》数据;
4.《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认证采集情况统计表》数据。
(二)在载入征收机关报送的数据后,立即进行数据完整性检查,发现下列问题的,应删除已载入的数据,并要求征收机关更正后重报。
1.发票存根联数据中的发票份数、金额合计、税额合计与《增值税专用发票存根联采集情况统计表》的数据不符;
2.发票抵扣联数据中的发票份数、金额合计、税额合计与《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认证采集情况统计表》的数据不符。
(三)检查所有征收机关的数据报送情况,对尚未报送数据的,应及时催报。
第九条 区县级税务机关增值税管理部门于每月15日前统计、打印下列统计表:
(一)《增值税专用发票存根联采集情况统计表》;
(二)《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认证采集情况统计表》;
(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分类统计表》;
(四)《失控发票明细表》。
第十条 区县级税务机关信息中心于每月15日前将下列数据报上级税务机关:
(一)本规程第八条第一款所列各类数据;
(二)纳税人档案变更情况数据;
(三)失控发票数据。
第十一条 区县级税务机关信息中心于每月24日前从上级税务机关提取下列数据:
(一)比对结果数据:
1.相符发票数据;
2.不符发票数据;
3.缺联发票数据;
4.抵扣联重号发票数据;
5.属于失控发票数据;
6.属于作废发票数据;
7.红字缺联发票数据。
(二)全国失控、作废发票库追加数据。
第十二条 区县级税务机关增值税管理部门于每月25日前统计、打印《增值税专用发票比对情况汇总统计表(含各级比对结果)》。
第十三条 地市级税务机关信息中心于每月16日前完成以下工作:
(一)检查下级税务机关上报数据情况,对尚未报送数据的,应及时催报。
(二)将下级上报的数据提入本地数据库,并进行以下处理:
1.将当月发票抵扣联数据与全国失控、作废发票数据库比对。
2.清分本、异地发票数据。
3.对本地发票数据进行比对。
第十四条 地市级税务机关增值税管理部门于每月17日前统计打印下列统计表:
(一)本规程第九条所列各类统计表;
(二)《增值税专用发票本级比对情况统计表》;
(三)《增值税专用发票本级比对不符详细情况统计表》;
(四)《上月协查结果返回统计表》。
第十五条 地市级税务机关信息中心于每月17日前将下列数据报上级税务机关:
(一)本规程第十条所列各类数据;
(二)《增值税专用发票本级比对情况统计表》数据;
(三)《上月协查结果返回统计表》数据。
第十六条 地市级税务机关信息中心于每月23日前完成以下工作:
(一)从上级税务机关提取本规程第十一条所列比对结果数据及全国失控、作废发票库追加数据。
(二)为下级税务机关准备本规程第十一条所列比对结果数据。
第十七条 地市级税务机关增值税管理部门于每月24日前统计、打印《增值税专用发票比对情况汇总统计表(含各级比对结果)》。
第十八条 省级税务机关信息中心于每月18日前完成以下工作:
(一)检查下级税务机关上报数据情况,对尚未报送数据的,应及时催报。
(二)将下级上报的数据提入本地数据库,并进行以下处理:
1.将省直属征收机关报送的当月发票抵扣联数据与全国失控、作废发票数据库比对。
2.清分本、异地发票数据。
3.对本地发票数据进行比对。
第十九条 省级税务机关流转税管理部门在每月19日前统计打印下列统计表。
(一)本规程第十四条所列统计表;
(二)《增值税专用发票本地比对情况统计表(含下级比对结果)》。
第二十条 省级税务机关信息中心于每月19日前将本规程第十五条所列各类数据报总局信息中心。
第二十一条 本规程第十条、第十五条、第二十条所称各级税务机关信息中心,应于上报数据前,确认流转税管理部门(增值税管理部门)完成所规定的统计工作。如遇有未完成统计工作情形的,信息中心予以督促。
第二十二条 省级税务机关信息中心于每月22日前,完成以下工作:
(一)从总局提取本规程第十一条所列比对结果数据及全国失控、作废发票库追加数据;
(二)为下级税务机关准备本规程第十一条所列比对结果数据。
第二十三条 省级税务机关流转税管理部门于每月23日前完成统计打印《增值税专用发票比对情况汇总统计表(含各级比对结果)》。
第二十四条 本规程第十二条、第十七条、第二十三条所称各级税务机关流转税管理部门(增值税管理部门),应于统计、打印《增值税专用发票比对情况汇总统计表(含各级比对结果)》前,确认信息中心已完成从上级税务机关提取数据。如遇有未提取上级数据情形的,流转税管理部门予以督促。
第二十五条 总局信息中心于每月20日前完成以下工作:
(一)检查下级税务机关上报数据情况,对尚未报送数据的,应及时催报。
(二)将下级上报的数据提入本地数据库,并进行清分、比对处理。
第二十六条 总局流转税管理司于每月21日前统计、打印以下统计表:
(一)本规程第十四条所列统计表;
(二)《全国增值税专用发票比对情况汇总统计表(含各级比对结果)》。
第二十七条 总局信息中心于每月21日前完成以下工作:
(一)生成全国失控、作废发票库追加数据。
(二)为下级税务机关准备本规程第十一条所列比对结果数据。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规程由国家税务总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操作规程自2001年1月1日起试行。
附件一(略)
附件二(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增值税纳税申报比对管理操作规程
增值税纳税申报比对管理操作规程
(试行)
一、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增值税纳税申报比对(以下简称“申报比对”)管理,提高申报质量,优化纳税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等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规程。
二、申报比对管理是指税务机关以信息化为依托,通过优化整合现有征管信息资源,对增值税纳税申报信息进行票表税比对,并对比对结果进行相应处理。
三、主管税务机关应设置申报异常处理岗,主要负责异常比对结果的核实及相关处理工作。异常处理岗原则上不设置在办税服务厅前台。
四、申报比对范围及内容
(一)比对信息范围
1.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其附列资料(以下简称“申报表”)信息。
2.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开具的增值税发票信息。
3.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的进项抵扣凭证信息。
4.纳税人税款入库信息。
5.增值税优惠备案信息。
6.申报比对所需的其他信息。
(二)比对内容
比对内容包括表表比对、票表比对和表税比对。表表比对是指申报表表内、表间逻辑关系比对。票表比对是指各类发票、凭证、备案资格等信息与申报表进行比对。表税比对是指纳税人当期申报的应纳税款与当期的实际入库税款进行比对。
五、申报比对规则
(一)申报表表内、表间逻辑关系比对,按照税务总局制定的申报表填写规则执行。
(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票表比对规则
1.销项比对。
当期开具发票(不包含不征税发票)的金额、税额合计数应小于或者等于当期申报的销售额、税额合计数。
纳税人当期申报免税销售额、即征即退销售额的,应当比对其增值税优惠备案信息,按规定不需要办理备案手续的除外。
2.进项比对。
(1)当期已认证或确认的进项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下简称“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税额合计数应大于或者等于申报表中本期申报抵扣的专用发票进项金额、税额合计数。
(2)经稽核比对相符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税额合计数应大于或者等于申报表中本期申报抵扣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的税额。
(3)取得的代扣代缴税收缴款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合计数应大于或者等于申报表中本期申报抵扣的代扣代缴税收缴款凭证的税额。
(4)取得的《出口货物转内销证明》上注明的进项税额合计数应大于或者等于申报表中本期申报抵扣的外贸企业进项税额抵扣证明的税额。
(5)按照政策规定,依据相关凭证注明的金额计算抵扣进项税额的,计算得出的进项税额应大于或者等于申报表中本期申报抵扣的相应凭证税额。
(6)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表中注明的应作转出的进项税额应等于申报表中进项税额转出中的红字专用发票信息表注明的进项税额。
(7)申报表中进项税额转出金额不应小于零。
3.应纳税额减征额比对。当期申报的应纳税额减征额应小于或者等于当期符合政策规定的减征税额。
4.预缴税款比对。申报表中的预缴税额本期发生额应小于或者等于实际已预缴的税款。
5.特殊规则。
(1)实行汇总缴纳增值税的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可以不进行票表比对。
(2)按季申报的纳税人应当对其季度数据进行汇总比对。
(三)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票表比对规则
1.当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应小于或者等于申报表填报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额。
2.当期开具的增值税普通发票金额应小于或者等于申报表填报的增值税普通发票销售额。
3.申报表中的预缴税额应小于或者等于实际已预缴的税款。
4.纳税人当期申报免税销售额的,应当比对其增值税优惠备案信息,按规定不需要办理备案手续的除外。
(四)表税比对规则
纳税人当期申报的应纳税款应小于或者等于当期实际入库税款。
(五)申报比对其他规则
1.税务总局可以根据增值税风险管理的需要,对申报表特定项目设置申报比对规则。
2.各省国税机关可以根据申报比对管理实际,合理设置相关比对项目金额尾差的正负范围。
3.主管税务机关可以结合申报比对管理实际,将征收方式、发票开具等业务存在特殊情形的纳税人列入白名单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所适用的申报比对规则。白名单实行动态管理。
(六)本条第(一)至
(三)项比对规则为基本规则,第(四)至
(五)项比对规则为可选规则。各省税务机关可以在上述比对规则的基础上,根据申报管理的需要自主增加比对规则。
六、申报比对操作流程
申报比对环节可以设置在事中或者事后,由省税务机关根据申报管理需要进行确定。主管税务机关通过征管信息系统或网上申报系统进行申报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分别采取以下处理流程:
(一)申报比对相符
申报比对相符后,主管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税控设备进行解锁。
(二)申报比对不相符
申报比对不相符的,向纳税人反馈比对不相符的内容,并按照下列流程进行处理:
1.申报比对不符的,除符合本项第2点情形外,暂不对其税控设备进行解锁,并将异常比对结果转交申报异常处理岗。
2.纳税人仅因为相关资格尚未备案,造成比对不符的,应当对税控设备进行解锁。
3.异常比对结果经申报异常处理岗核实可以解除异常的,对纳税人税控设备进行解锁;核实后仍不能解除异常的,不得对税控设备解锁,由税源管理部门继续核实处理。
4.异常比对结果经税源管理部门核实可以解除异常的,对纳税人税控设备进行解锁。核实后发现涉嫌虚开发票等严重涉税违法行为,经稽查部门分析判断认为需要稽查立案的,转交稽查部门处理,经处理可以解除异常的,对纳税人税控设备进行解锁。
5.异常比对结果的处理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七、由于出现信息系统异常等突发情形,影响正常纳税申报秩序时,省税务机关可以采取应急措施,暂停申报比对。在突发情形消除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启动申报比对流程。
第三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推广应用增值税防伪税控
【发布单位】国家税务总局 【发布文号】国税函〔2003〕588号 【发布日期】2003-06-02 【生效日期】2003-06-0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推广应用增值 税防伪税控主机共享服务系统有关问题的通告》的通知
(国税函〔2003〕58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
现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推广应用增值税防伪税控主机共享服务系统有关问题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印发给你们。
各级税务征收机关应将《通告》张贴于所属办税服务厅,及时做好集中开票方式的宣传工作。
国家税务总局
二○○三年六月二日
附件: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推广应用增值税防伪税控主机共享服务系统有关问题的通告
为解决部分经营规模较小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购置、使用防伪税控开票子系统存在的实际困难,国家税务总局决定推广应用增值税防伪税控主机共享服务系统,由税务机关或税务代理机构为纳税人提供集中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服务(以下简称集中开票方式),现将有关问题通告如下:
一、集中开票方式由纳税人自愿选择,税务机关不得强制。
二、集中开票方式由税务代理机构提供开票服务,其收取的开票费用每张发票最高不超过5元;税务代理机构未能覆盖的地区,由税务机关无偿为纳税人提供开票服务。
三、采用集中开票方式的纳税人只购买金税卡(1303元)、IC卡(105元),不需购买读卡器(173元)。
四、采用集中开票方式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其最高限额为十万元(不含十万元)。
五、采用集中开票方式的纳税人,须按照《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管理办法》办理防伪税控开票子系统的发行、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领购、抄税报税和专用设备的缴销等业务;并自行保管增值税专用发票和税控IC卡,不得委托任何单位和个人代管。
六、采用集中开票方式的纳税人,不需缴纳防伪税控开票子系统的培训费,防伪税控专用设备维护费问题另行通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甘肃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甘肃省增值税减免退税操作规程
甘肃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甘肃省增值税减免退税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
甘国税发【2009】64号
各市(州)国家税务局,开发区国家税务局,矿区税务局,省局直属税务分局:
为加强增值税减免退税管理,保证增值税优惠政策正确执行,进一步规范增值税减免退税申报、审批程序,省局研究制定了《甘肃省增值税减免退税操作规程(试行)》,通过全省国税系统流转税工作会议讨论修改和广泛征求各地及省局有关处室意见后,现印发给你们,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各级国税机关要加强自身学习,吃透和理解文件精神,确保各项增值税优惠政策执行准确、到位;同时要做好向纳税人的宣传、解释、辅导工作,使符合享受优惠政策条件的纳税人真正得到实惠。各地在执行过程中如有问题,请及时报告省局。
附件:甘肃省增值税减免退税操作规程(试行)
二〇〇九年三月三十一日
甘肃省增值税减免退税操作规程(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增值税管理,规范增值税减税、免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以下简称减免退税)等优惠政策的申报审批程序,保证国家各项增值税优惠政策的正确执行,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增值税暂行条例》及细则)、国家税务总局《税收减免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本规程适用于甘肃省国家税务局系统负责审核审批和备案确认的各项增值税减免退税的管理。
属于财政部驻甘肃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负责审核、审批的减免退税管理仍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税制改革后对某些企业实行“先征后退”有关预算管理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94]财预字第55号)的规定办理。
第三条 增值税减免退税审核审批应当以《增值税暂行条例》及细则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并出台有关政策为基本依据。
第四条 增值税减免退税分为报批类减免退税和备案类减免退税。报批类减免退税是指应由国税机关审批的减免退税项目;备案类减免退税是指取消审批手续的减免退税项目和不需国税机关审批的减免退税项目。
第五条 报批类减免退税每次审批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2个月;备案类减免退税应每年备案登记一次。
纳税人享受减免退税的条件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主管国税机关报告,经主管国税机关审核后,自变化之日起停止其减免退税。若由于企业名称变更、改组改制等形式要件发生变化的,经主管国税机关审核后,重新核定其是否享受增值税减免退税,不符合增值税减免退税条件的,停止其减免退税。
减免退税期满,应当自期满次日起恢复纳税。
在办理纸质文书资料审批手续的同时,应将CTAIS电子文书信息同步传递报送。
第六条 纳税人同时从事减免退税项目与非减免退税项目的,应分别核算,独立计算减免退税项目的计税依据及税额。不能分别核算的,不得享受减免退税。
第二章 报批类减免退税审批管理
第七条 纳税人享受报批类减免退税,应当在政策规定的减免退税期限内,向主管国税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并按规定报送有关资料,由主管国税机关逐级报送至具有审批权限的国税机关批准后,方可享受减免退税。未按规定申请或虽申请但未经有审批权限的国税机关审批确认的,纳税人不得享受减免退税。
第八条 纳税人申请享受报批类减免退税资格及直接减免税款的应报送以下资料:
一、减免退税书面申请报告,列明减免退税的理由、依据、范围、期限、数量、金额、生产经营等基本情况;
二、《纳税人减免退税申请审批表》(附件一)(报省局审批的一式五份);
三、有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或检测报告;
四、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上月);
五、国税机关要求提供的与申请减免退税有关的其他资料。第九条 主管国税机关收到纳税人提出的减免退税申请和有关资料后,应组织人员对纳税人提供的申请资料的真实性、实际经营状况、财务核算及税收政策适用等情况派两人(含)以上进行实地调查核实,写出调查报告,提出审核意见,逐级上报有审批权限的国税机关。
由市(州)级以上国税局审批的减免退税,对主管国税机关作出的调查报告,须由县(区)国税局审查并签署意见。
第十条 主管国税机关对纳税人提出的减免退税申请,应当根据以下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的减免退税项目,依法不需要由国税机关审查的,应当即时告知纳税人不受理;
二、申请的减免退税材料不详或存在错误的,应当及时告知纳税人并允许更正;
三、申请的减免退税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纳税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四、申请的减免退税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或者纳税人按照国税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减免退税材料的,应当受理纳税人的申请。
第十一条 各级国税机关应自主管国税机关受理纳税人申请之日起,按以下规定时限完成审批或审核上报工作:
县(区)国税局负责审批的减免退税,必须在2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市(州)国税局负责审批的,必须在3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省国税局负责审批的,必须在6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在规定期限内不能做出决定的,经本级国税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纳税人。
由上级国税机关审批的减免退税,各级国税机关自收到完整的申请资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上报上级国税机关。
第十二条 国税机关作出的减免退税审批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送达纳税人。
减免退税批复未下达前,纳税人应按规定申报缴纳税款。
减免退税批复下达之后,纳税人应享受的减免退税已办理了入库手续而多缴的税款,有欠税的除抵顶欠税外,办理退税手续,退还多缴的税款。
第三章 备案类减免退税登记管理
第十三条 纳税人享受备案类减免退税,应提请备案,经县(区)国税局登记备案审查后,自登记备案之日起执行。纳税人未按规定备案的,一律不得减免退税。
第十四条 纳税人提请备案时,应向主管国税机关报送以下资料:
一、减免退税书面申请报告,列明减免退税理由、依据、项目、期限、数量、金额、生产经营等基本情况;
二、《纳税人减免退税备案登记确认表》(报送纸质信息用附件二,报送CTAIS电子信息暂用《减免税申请审批表》);
三、有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或检测报告;
四、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上月);
五、国税机关要求提供的与减免退税有关的其他资料。
第十五条 备案类减免退税由主管国税机关核实后,报县(区)国税局备案登记。以上工作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并告知纳税人自登记备案之日起执行。
第四章 退税管理
第十六条 经有审批权的国税机关批准,具有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等税收优惠政策资格的纳税人,方可申请办理退税。
第十七条 申请办理退税的纳税人,必须按照有关税收政策规定如实办理纳税申报,并将税款缴纳入库后,方可办理退税手续。
第十八条 纳税人申请办理退税应报送以下资料:
一、已批复的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资格的文件或《纳税人减免退税申请审批表》;
二、《退税申请审批表》(附件三);
三、增值税税收缴款书复印件;
四、有关资料。
第十九条 主管国税机关自受理纳税人退税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上报工作,县(区)国税局5个工作日内完成退税审批工作。
第五章 有关产品或项目管理 第二十条 粮食经营企业增值税减免税管理
一、承担粮食收储任务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销售粮食免税的审批管理
(一)报送资料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申请免税时,除报送本规程第八条第一、四、五项资料外,还需向主管国税机关提供以下资料:
1.《甘肃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免征增值税申请表》(报送纸质信息用附件四,报送CTAIS电子信息用《减免税申请审批表》);
2.粮食收购许可证复印件;
3.政府或粮食主管部门下达的当年粮食收储任务的有效证明或文件。
(二)审批程序
1.县(区)属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免税由县(区)国税局、同级财政、粮食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2.市(州)所属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免税由县(区)国税局进行初审后,报市(州)国税局,由市(州)国税局、同级财政、粮食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3.省属及省属以上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免税,由县(区)国税局初审,市(州)国税局复审后,报省级国税、财政、粮食部门审核批准。
二、其他粮食企业销售军队用粮、救灾救济粮、水库移民口粮、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粮以及销售政府储备食用植物油免税的审批管理
(一)报送资料
申请免税时,除报送本规程第八条第一、二、四、五项资料外,还应根据销售粮食的具体情况分别向主管国税机关提供以下资料:
1.销售军队用粮的,提供销售军队用粮的凭据;
2.销售救灾救济粮、水库移民口粮、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粮的,提供销售所依据的县(含)以上人民政府文件复印件;
3.销售政府储备食用植物油的,提供销售所依据的由省政府下达的储备计划和销售指令的复印件。
(二)审批程序
1.销售军队用粮、救灾救济粮、水库移民口粮、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粮的其他粮食企业以及销售政府储备食用植物油的单位,暂不需要办理免税手续。实际业务发生后,直接办理免税审批手续。
对经常发生军粮销售业务的企业,也可按年办理免税手续。
2.免税申请由主管国税机关初审,报县(区)国税局审核批准。
第二十一条 残疾人就业单位增值税即征即退管理
一、残疾人就业单位增值税即征即退资格审批管理
(一)报送资料 残疾人就业单位申请增值税即征即退资格时,除报送本规程第八条一、四、五项资料外,还应向主管国税机关提供以下资料:
1.享受残疾人税收优惠政策认定申请审批表(附件五);
2.民政或残联部门出具的书面审核认定意见书;
3.纳税人与残疾人签订的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副本)及复印件;
4.纳税人为残疾人缴纳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的缴费纪录(包括近三个月各类保险的核定明细表、缴款书以及能够证明为残疾人购买保险的相关证明);
5.纳税人为残疾人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实际支付的工资凭证;
6.残疾人残疾证、企业职工花名册。
以上资料需按顺序装订。
(二)审批程序
县(区)国税局初审,市(州)国税局复审,省国税局审核批准。
二、残疾人就业单位增值税退税审批
(一)报送资料
残疾人就业单位每月申请退还增值税时,除报送本规
程第十八条三项的资料外,还需向主管国税机关提供以下 资料:
1.《退抵税申请审批表(享受残疾人税收优惠企业)》(附件六);
2.已批复的《享受残疾人税收优惠政策认定申请审批表》;
3.纳税人为残疾人退税月份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包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缴费纪录;
4.纳税人为残疾人退税月份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实际支付的工资凭证。
(二)审批程序
主管国税机关初审,县(区)国税局审核批准。
第二十二条 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减免退税管理
一、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资格和直接减免增值税的审批
(一)报送资料
申请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资格和直接减免增值税时,除报送本规程第八条规定的资料外,还需提供以下资料:
1.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颁发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产品)认定证书和认定结论。
2.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出具的有关检测(检验)报告。其中,建材类产品,提供省级建材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出具的掺兑废渣比例的检测报告。
3.根据第十一条规定,县(区)国税局向上级国税机关出具建材类企业调查报告时,应列明上期或上年生产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耗用的各种原材料和废渣的名称、数量、生产设备类型等基本情况,其中还应列明各种废渣购进、耗用、库存的数量等。
(二)审批程序
县(区)国税局初审,市(州)国税局复审,省国税局审核批准。
二、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退税审批
(一)报送资料
报送本规程第十八条规定的资料。
(二)审批程序
主管国税机关初审,县(区)国税局审核批准。
第二十三条 农业生产资料增值税减免税管理
一、报送资料
报送本规程第八条规定的资料。
二、审批程序
主管国税机关初审,县(区)国税局审核批准。第二十四条 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管理
一、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资格审批
(一)报送资料
申请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资格时,除报送本规程第八条规定的资料外,还需向主管国税机关提供《软件产品登记证书》。
(二)审批程序
主管国税机关初审,县(区)国税局审核批准。
二、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审批
(一)报送资料
软件产品生产企业申请退还增值税时,除报送本规程第十八条规定的资料外,还需向主管国税机关提供以下资料:
1.退税软件产品销售明细帐;
2.增值税超税负计算资料。
(二)审批程序
主管国税机关初审,县(区)国税局审核批准。
第二十五条 饲料生产企业增值税减免税管理
一、报送资料
饲料生产企业申请备案类减免税时,除报送本规程第十四条规定的资料外,还需提供省级国税局认可的饲料质量检测机构出具的饲料产品合格证明。
对单一大宗饲料中的糠麸、酒糟、草饲料、菜子粕、棉子粕、向日葵粕、花生粕等粕类产品,不需要提供饲料产品合格证明。
二、备案登记程序
主管国税机关核实后,报县(区)国税局办理备案登记手续。
第二十六条 纳税人申请享受本规程未列明的增值税减免退税其他项目优惠政策的,应报送的资料及审批程序,可比照本规程相关规定办理。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 主管国税机关应督促纳税人及时办理减免退税资格及直接减免税款的审批和备案手续。
享受减免退税的纳税人,在减免退税期间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
减免退税审批和备案是对纳税人提供的资料与减免退税法定条件的相关性进行的审核,不改变纳税人真实申报责任。
第二十八条 减免退税审批和备案要实行公示制度。县级国税机关可根据实际情况,公开已审批和备案的减免退税项目,接受监督。
第二十九条 国税机关应结合纳税检查、执法检查或其他专项检查,对纳税人减免退税事项进行清查、清理,加强监督检查,主要内容包括:
一、纳税人是否符合减免退税的资格条件,是否以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等手段骗取减免退税;
二、纳税人享受减免退税的条件发生变化时,是否根据变化情况经税务机关重新审查后办理减免退税或终止办理减免退税;
三、减免退税税款有规定用途的,纳税人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减免退税税款;有规定减免退税期限的,是否到期恢复纳税;
四、是否存在纳税人未经税务机关批准自行享受减免退税的情况;
五、已享受减免退税是否未申报。
第三十条 纳税人实际经营情况不符合减免退税规定条件的或采用欺骗手段获取减免退税的、享受减免退税条件发生变化未及时向国税机关报告的,以及未按本规程规定程序报批而自行减免退税的,国税机关按照有关税收法律规定予以处理。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因机构设置等原因未设立县以下国税机关或县级国税机关的,本规程规定的职责由承担相同职能的部门或机构办理。
第三十二条 各级国税机关要建立增值税减免退税管理台账和增值税减免退税备案登记台帐,记录减免退税政策依据、审批意见、政策执行时限、减免退税额(或销售额)等事项。建立各类审批资料案卷,并妥善保管各类案卷资料。
第三十三条 县(区)国税局应在每季度终了后3日内向市(州)国税局上报《甘肃省增值税减免退税情况统计表》,市(州)国税局汇总后于季度终了后5日内报省国税局。
第三十四条 本规程与国家新出台的有关规定相抵触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本规程未尽事宜,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执行。以前规定与本规程相抵触的,按本规程执行。
第三十五条 本规程由甘肃省国家税务局负责解释,《甘肃省增值税减免退税管理办法》(试行)(甘国税发〔
2002〕158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土地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通知
【发布单位】税务总局
【发布文号】国税发[1995]090号 【发布日期】1995-05-17 【生效日期】1995-05-1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土地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通知
(1995年5月17日国税发〔1995〕09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根据土地增值税征管工作的实际需要,为了便于纳税人积极履行纳税义务,正确申报、缴纳土地增值税税款,现将我局制定的《土地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等统一格式,下发各地试行。特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土地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是纳税人履行土地增值税纳税义务时以规范格式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书面报告,也是税务机关审核纳税人税款缴纳情况的重要依据。因此,纳税人必须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和报表中的填报要求,向房地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如实申报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收入、扣除项目金额以及应纳土地增值税税额,并按期缴纳税款。
二、《土地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包括适用于从事房地产开发纳税人的《土地增值税项目登记表》和《土地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一)》,及适用于非从事房地产开发纳税人的《土地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二)》。从事房地产开发的纳税人,应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并获得房地产开发项目开工许可后,根据税务机关确定的时间,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土地增值税项目登记表》,并在每次转让(预售)房地产时,依次填报表中规定栏目的内容;纳税人转让(预售)其开发的房地产并取得收入的,应根据税务机关确定的时间,定期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土地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一)》。非从事房地产开发的纳税人应在签订房地产转让合同后的7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填报《土地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二)》。
三、本通知所附《土地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为全国统一表样。各地可根据需要,并结合当地的情况与特点,对表的格式和项目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调整。
四、各地在收到本通知后,要尽快布置落实,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按所附报表的基本格式印发执行。各地在试行中有什么问题,希望及时向我局报告。
五、上述报表印制下发后,依原《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适用涉外税收征管需要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申报表式样的通知》(国税发〔1994〕002号)的规定印发的《土地增值税申报表》即行废止。
附件:
一、土地增值税项目登记表(略)
二、土地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一)(略)
三、土地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二)(略)
抄送: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武汉、广州、成都、西安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