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规范向总经理请示、请批程序的通知20130708 2
关于规范向总经理请示、请批程序的通知
公司各部门:
为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保证总经理在有效时间内集中精力安排部署公司各项重要工作,现就向总经理请示、请批、汇报工作的程序作如下规定:
一、工作请示、汇报和建议
各部门需要就重要工作事项向总经理请示或汇报,需总经理提供决策意见或建议的,经办人员要将请示或汇报事项形成书面材料,经主管领导审核或签署意见后,先行报送至企管部,由企管部转报总经理审阅,待总经理签批意见后由企管部下发至相关部门和人员。
各项请示、汇报和建议,经办人员可同时发送邮件至总经理邮箱,并在邮件正文中注明“此件已送企管部,进入审批流程”。
二、文件签批
合同、公文、图纸等文件按流程需要总经理签字审批的,经办人须将文件签呈先行报送至企管部,由企管部统一报送至总经理处,总经理签署意见后由企管部下发至相关部门和人员。
三、付款、报销、请假、出差等日常审批
付款、报销、请假、出差等日常审批需总经理签字确认的,由经办人将签呈报送至企管部,由企管部汇总后定时报送至总经理处。如果需要,经办人可另行附加说明。
四、以上所报送资料涉及保密信息的,经办人可以将资料进行密封;若涉及绝密信息的,经办人可直接报送至总经理处。
五、若经办事项较为紧急,需要快速处理,经办人须告知企管部,企管部根据工作需要加快推进速度;若遇总经理外出,企管部可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与总经理联系,根据总经理指示进行意见传达或由其他领导代签,经办人员按照传达和签署的意见办理,总经理外出归来后进行补签字。
六、其他一般性事项以及特别紧急的事项,经办人员可通过电话或口头向总经理直接请示。
七、企管部须做好各种文件的整理、存档工作。企管部联系人: 企管部
2013年7月9日
附件:签报单的使用说明及格式
使用说明:各类公文(含请示、汇报)起草后须附签报单报批,签报单正文须简要列出公文所述事项,连同公文草稿一起呈报,领导在签报单“领导批示处”签署意见。
山东瑞特集团
签 报 用 纸
领导批示:
缓急:
密级:
成文日期:2013年 * 月 * 日
主送:总经理
拟稿人:
负责人签字:
(正文)
延总:
就 * * 工作事项我们提出处理建议,需要向您请示。妥否,请批示。
附件:《关于 * * 的请示》
标题:关于 * * 的请示
第二篇:关于规范向董事长请示汇报工作程序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规范向董事长请示汇报工作程序的通知
公司各部门:
为建立良好的办公秩序,保证董事长在有效时间内集中精力安排部署公司各项重要工作及做好外来访问人员的接待,现就向董事长请示、汇报工作的程序及董事长接待和外来访问人员做如下规定:
1、各部门向董事长请示汇报工作,如无特殊情况均须提前一天到行政人力资源部方璞处登记预约,由行政人力资源部结合董事长工作时间按先后顺序统一安排。
2、外来人员访问董事长或商谈工作,应事先预约,无预约一般不予接待(特殊情况除外)。外来访问人员经过门卫室进入公司后,由门卫室通知行政人力资源部。需要接待的外来人员首先由行政人力资源部接待,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与董事长接见商谈工作。
此事由方璞同志负责协调和具体办理。
安徽詹氏食品有限公司二零一二年七月三十一日
第三篇:刍议“请示”与“请批函”的区别
刍议“请示”与“请批函”的区别
来源:应用写作杂志社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这一文件精神,某职业学校为满足教学要求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的社会效益,特向所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交了《××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关于申请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所的函》。几个星期后,市、区相关部门领导来校实地调研。在座谈会上,部分与会人员对于学校递送的文件文种提出质疑,认为“如果是„函‟的话我们可以不回复,要想我们回复应该用„请示‟”。虽经解释也无济于事,“向上级提出请求事项就必须要用请示”的观念在部分人的脑海中已根深蒂固。其实,这是对“请示”与“函”(请批函)文种的混用和认识的错位。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复杂的。一是公文沿革中的历史遗留。从公文的发展历史看,“请示”自1981年以来一直沿袭“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规定,“函”于1987年《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才增加“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的规定;两者皆有“请求批准”的功能,不认真分辨,确实容易混淆。二是对于“请批函”的偏见。在现实工作中,人们总是习惯使用“请示”文种以示尊重;而业务主管部门也习惯用“批复”去答复审批事项,以显示权力的尊贵。三是错误的导向。一些不负责任的公文写作教材、专著中没有细说请示、请批函的异同,或以错用文种的公文作例文,造成很多人的误解和错用。
要解决上述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弄清“请示”与“请批函”之间的区
别。仔细分析,它们的不同点还是很明显的。
一、行文方向不同
公文从行文方向上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三种。其中,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送的公文;平行文是指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往来的公文。《办法》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属于上行文;“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属于平行文。当函被用作“请求批准”功能时称“请批函”(或称“请示函”),它自然亦属平行文。
二、行文对象不同
“请示”与“请批函”尽管都是用于请求审批事项的公文,但行文对象是有区别的。“请示”的行文对象是有隶属关系的上级领导或业务指导机关,即“上级机关”,指在行政或组织上与发文机关有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的机关;“请批函”的行文对象是没有隶属关系的主管部门,即“不相隶属机关”,指组织或行政上与发文机关没有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的机关。
此外,“请示”的行文对象与发文机关一般属于同个系统(系列),如同属于教育系统、财政系统、党委系统等等;由于是系统内部行文,因此行文对象的范围较窄。而“请批函”的行文对象与发文单位通常不属于同个系统,因涉及方方面面、错综复杂的事务,所以系统间行文频繁,行文对象的范围也就比较广。
三、行文内容不同
“请示”的行文内容一般是比较重大的事项,涉及机关政务、人事、财务、政策等方面的问题,发文机关向具有行政管辖权的上级机关提出请求。如××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向该区教育局就人才引进、经费统筹、实训设备采购等人、财、物方面的事项提出申请,就应该使用“请示”文种。
“请批函”的行文内容只限于请批具体事项,局限于事务和业务方面的问题。发文机关就本单位、本系统无权自行决定的事项,向业务主管部门报批。如××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要新建实训大楼,会因占用土地向土地管理部门去函申请土地使用权,会因建在河流沿线向水利部门去函申请建设权,会因建筑过程产生淤泥、污水等向环卫部门去函申请妥善处理,等等。
四、行文目的不同
“请示”行文目的旨在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对于某项工作或者某个问题,希望得到上级机关的指示、批准和帮助;而“请批函”的行文目的仅在于“请求批准”,让不相隶属的业务主管机关了解并掌握情况,体察发文机关难处,对于请批事项能给予理解,并给予肯定答复。
五、行文格式不同
按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及其附件《条文释义》规定,“请示”
采用公文格式类型中的基本格式——文件式,常用的格式项目有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红色反线、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成文日期、印章、附注、主题词、抄送机关等。其中,“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mm,以便留出空白位置让领导阅后批示;“发文字号”与“签发人”同列“发文机关标识”的下方,“发文字号”在左、“签发人”在右;在成文日期之后、主题词之前,标注“附注”,说明联系人姓名和联系方式。
“请批函”多采用公文格式类型中的特定格式——信函式,常用的格式项目有发文机关标识、武文线、发文字号、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成文日期、印章、主题词、抄送机关等。其中,“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5mm,“发文机关标识”只需注明发文机关名称,不写“文件”二字;“发文字号”标注在“武文线”的右下方。
六、行文语气不同
作为上行文,“请示”行文语气的特点是谦恭、征询的。因是事前行文,所以行文用词要注意时态,还要注意权限,不能直接用“决定”、“要求”等词,而应选用“拟定”、“请求”等词,此外,结束用语中常用“妥否”、“当否”、“可否”等词来征询上级意见。
作为平行文,“请批函”因行文对象是不相隶属机关,其行政级别可能与发文机关平级,或高于、低于发文机关,因此“请批函”的行文多用商请的语气,结束用语常用“当否,请予批准”、“请予批准为荷”等等。
七、反馈文种不同
“请示”和“请批函”都可用于请求批准,相对应的反馈文种“批复”和“复函(批答函)”都可用于批答请求,因此常见“批复”与“批答函”错用的现象。其问题在于判断行文关系不准确:“批复”是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行文,是对“请示”的回复;“批答函”是主管机关向不相隶属的机关行文,是对“请批函”的回复。而且两种反馈文种的行文语气和常用语也有所不同。如引述来文时,“批复”常用“你单位《关于……请示》收悉”,而“批答函”习惯于用“贵单位《关于……的函》收悉”;回复意见时,“批复”中常用“经研究,同意你单位……”或“现将意见批复如下……”引出执行依据和要求,“批答函”则常用“函复如下……”或“经审核,确认符合……,准予……”等回复明确的意见。
综上所述,通过辨析“请示”和“请批函”的差异,便于我们在工作中正确选用这两个文种,纠正错位和混用现象,提高行政公文的使用效率。
第四篇:公文“请示”与“请批函”的比较
摘要:“请示”、“函”是各级单位、组织行政管理中经常使用的两种公文。两个文种尽管适用范围相同,但因行文关系不同,所以在处理事务、受理机关、行文语气和行文格式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本文将以“请示”与“请批函”的关系为例,通过辨析二者使用上的差异,以便我们在工作中更好选用“批复”与“审批事项的函”、“报告”与“提出建议的函”,提高行政公文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请示;请批函;比较
“请示”与“函”是各级单位、组织行政管理中经常使用的两种公文。“请批函”是“函”的一种,它是以函的形式请求批准和审批事项。“请批函”又分请求批准的函和批准回复的函。“请示”与“请批函”的联系在于二者有相同的适用范围。《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0版)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事项”;“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审批和答复审批事项”。“请示”与“请批函”在适用范围的相同点就是:请求批准事项;但不同的是:“请示”是向有隶属关系的上级行文,在行文关系上属上行文;“请批函”是向没有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或职能单位行文,从行文关系上看多数为平行文。
“请示”与“请批函”的关系在13种公文中具有代表性。由于行文关系不同,同样是审批事项,有隶属关系的单位,用“批复”;没有隶属关系的单位,用“函”;同样是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有隶属关系的单位,用“报告”,没有隶属关系的单位,用“函”。与“请示”同“请批函”的关系一样,“批复”与“审批事项的函”、“报告”与“提出建议的函”之间,也由于行文关系不同,在处理事务、受理机关、行文语气和行文格式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因此,本文将以“请示”与“请批函”的关系为例,辨析二者使用上的不同,以便我们在制发公文的过程中,恰当选用文种,正确使用格式。
一、处理事务比较
根据行政管理中“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隶属关系决定了公文的受理机关,所以,“请示”与“请批函”中处理事务的性质是不同的。
请示单位与受理机关具有隶属关系,请示单位可就党务、政务、人事、财务等方面的工作向具有行政管辖权的上级机关提出请求。如某高校可向该省教育厅就增设院系、增开专业、增加编制、经费使用和分配制度改革等人、财、物方面的事项提出申请。
而制发“请批函”的单位与受理机关没有隶属关系,意味着受理机关不具有行政管辖权,只是因政府授权,对某一专项工作具有管理审批的职权。请批单位会就本单位、本系统无权自行决定的事项,向受理机关报批。如某高校要新建图书馆,会因占用土地向土地管理部门去函申请使用权;也会就该建筑性质、规模向城市规划部门去函申请建设权;还会因增加用水、用电、取暖等设施向有关管理部门申请增加使用量等等。
二、受理机关比较
“请示”与“请批函”尽管都是用于请求审批事项的公文,但因处理事务的性质不同,两种公文的受理机关也有区别。
“请示”是上行文,是单位或组织向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请求指示、请示批准事项时使用的公文。“请示”的受理机关,即主送机关,是与请示单位有行政隶属关系或管辖关系的上级机关,如某省政府向国务院申请将某风景名胜区列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区;某省教育厅向教育部申请某专科学校晋升为本科院校;某高校向省教育厅申请增设某专业等等。
“请批函”是平行文,是单位、组织向没有隶属关系的职能单位或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时使用的公文。“请批函”的受理机关是对函中的请示事项有审批权限的主管单位或职能部门,如某省文化厅向某省教育厅申请举办某专业证书班;某企业向某工商管理部门申请营业执照;某高校向某城市建设规划部门申请兴建图书馆等等。
“请示”的受理机关与请示单位通常同属于一个系统,如教育系统、税务系统、公安系统等,或一个系列,如政府系列、党委系列等。因局限在系统内,所以受理机关的范围窄;“请批函”的受理机关与发文单位一般不同属于一个系统或一个系列,处理事务繁杂,所以其受理机关范围广。
三、行文语气比较
行政公文具有政策性、执行性,对公文语言要求很高,不仅要比一般事务文书的语言更规范、简练,而且还要等得体、恰当,所以“请示”与“请批函”行文关系不同,受理机关不同,行文语气也不相同。
作为上行文,“请示”行文语气的特点是谦恭、征询的,具体表现在行文中的用词和结束用语两个方面:
(一)行文中的用词。“请示”是事前行文,请示单位就自己没有决定权的事项向上级陈述,得到上级批准后才能实施,所以行文中的用词,即要注意时态,又要注意权限,不能直接用“要求”、“决定”、“计划”等词,而应选用“请求”、“拟定”、“打算”等词。
(二)结束用语。“请示”的结束用语中常用“妥否”、“当否”“可否”等词,从征询、恭请上级意见的角度结束全文。
作为平行文,因受理单位是不相隶属的职能部门,其行政级别可能与来函单位平级,或高于、低于自己,因此无论是去函,还是复函,“请批函”的行文语气比上行文、下行文的语气都平易、客气得多。去函中多用商请的语气,表现在结束用语上,如“当否,请予批准”或“请予批准为荷”等等;而受理单位在回复中,也与下行文“批复”的行文语气不同,引述来文时,“批复”用“你单位《关于„„请示》收悉”;批准回复的函用“贵单位《关于„„的函》收悉”。回复意见时,“批复”中常用“经研究,同意你单位„„”或“现将意见批复如下„„”,之后还可能交待批复的依据和执行要求,明确地表现出上下级关系。而复函中,则常用“函复如下„„”或“经审核,确认符合„„,准予„„”等,只需就问作答,明确回复的意见即可。
四、行文格式比较
“请示”与“请批函”虽然都是常用的公文,但因行文关系不同,选用的行文格式不同。
“请示”只采用公文格式类型中的基本格式――文件式,常用的格式项目有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红色反线、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成文日期、印章、附注、主题词、抄送机关等;“请批函”多采用公文格式类型中的特定格式――信函式,常用的格式项目有发文机关标识、武文线、发文字号、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成文日期、印章、主题词、抄送机关等。两种行文格式,不仅项目组成不同,而且标注的顺序、位置要求也不一样。
作为上行文,请示使用的“文件式”格式,有以下几个特殊要求:
其一,眉首部分除了“发文机关标识”和“发文字号”,还有“签发人”,并且因多此一项,“发文字号”的位置,由“发文机关标识”的下方,变为其左下方,而其右下方标注“签发人”。
其二,眉首部分“发文机关标识”的位置要标注在距版心上边缘80mm处,留出空白,便于领导阅后批示。
与“文件式”比较,“信函式”的各式有自己的特点:
一是“信函式”眉首部分只有一项,即“发文机关标识”,且只需注明发文机关名称,不写“文件”二字,其权威性和执行性与“文件式”有了程度上的差异。
二是多了一粗一细的“武文线”,有些像日常使用的信函,显得平易、亲切。
三是把“发文字号”标注在“武文线”的右下方,使文面看上去朴实、简约。
行政公文是各级单位、组织依法管理、开展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把握文种的适用范围、行文关系和使用权限,才能准确选用文种,规范制发公文,才能实现公文处理的精简与高效。
第五篇:规范请休假条通知
关于规范请、休假条的通知
各员工: 为加强公司考勤管理,严肃出勤纪律,保证员工人身、财产安全,切实落实考勤制度,决定进一步规范请、休假条 的使用。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1、所有请、休假人,必须填写统一的请、休假条,交办 公室考勤处。
2、休假条上必须详细写明请假日期及班次具体时间、请、部门、姓名、岗位、替岗人员,请、休假原因,以便公司做 考勤。
3、病假必须有医院的病历证明,否则病假无效,4、事假必须提前请;涉及到丧假必须附有书面证明。未按考勤制度执行者,请、休假一律无效,考勤将按旷 工处理。请大家自觉遵守,并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