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大学生党团工作重点(模版)

时间:2019-05-15 11:46: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新时期大学生党团工作重点(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新时期大学生党团工作重点(模版)》。

第一篇:论新时期大学生党团工作重点(模版)

论新时期大学生党团工作重点

大学生活的第一个学期就在欢乐,忙碌中不知不觉的过去了,同时也伴随着我上个学期团支书工作告一段落。通过辅导员,年级委员和班委的帮助,使得我的工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团支书的工作我对大学生活有了更好的认识。通过辅导员的培养和同学们的帮助,使我荣幸的向党迈进一步,光荣的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感谢组织给我机会,让我能在大学的生活中能为大家服务,让自身的能力得到提高。

当代大学生肩负了一代人的希望,一代人的梦想,是祖国发展的动力,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发展健康与否关系着祖国的发展前途。在此,通过我在团支部和班级的工作,在团组织的学习以及在各个方面搜集到资料,发表一些我对大学生团生活的一些看法。以下是就几个问题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一、新形势下”党建带团建”工做研究

共青团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承担着为党作好青年工作的光荣使命,高校共青团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在这方面党中央和中国共青团在2002年下达了《关于党建带团建的意见》。此后又在2005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团中央、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这些系列文件表明了党中央、团中央非常重视共青团建设工作,不仅给团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共青团员们也提出了更高的行为准则。

从建立中国共青团开始,党团是一家。学校党委组织部支持共青团按照团章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通过 “党建带团建”,进一步推动学校团组织的建设,使共青团在改进学风、校风,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共青团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承担着为党作好青年工作的光荣使命,高校共青团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

1.坚持党团共建

首先,坚持党建带团建工作,是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客观需要。团组织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这种关系决定了党团组织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党团共建是一体的。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就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两个建设一起抓。坚持党领导团,团紧跟党,党重视团,团依靠党,就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广大青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坚持党建带团建不仅是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同时了能更好地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其次,坚持党建带团建,是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必然要求。共青团工作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进而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也是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进入新世纪的当代青年,有知识、思维敏捷,视野开阔,敢于实践,勇于创新,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生力军,也是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力量,是从永葆党的事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

2.坚持“带”、“建”齐抓

党建带团建,关键在“带”,根本在“建”,通过“带”与“建”两手共抓,解决团建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是要在“带”字上下功夫。一是用党的理想信念在思路上“带”。坚定不移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广大团员青年,树立共产主义的信仰、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继续巩固“三个代表”等活动对团员青年教育的成效。不断提高团员青年的政治理论水平,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用党的组织优势在组织上“带”。要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积极指导各级团组织建设,不断创新团的基层组织设置,积极构建新的组织网络,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三是用党的优良传统在作风上“带”。要教育团员青年继续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二、新形势下的团干部队伍建设

团干部大多都来自于各班的班委,由班委组织成团支部作为最基层的学生组织,同时对各个班集体的情况也是最为了解,团组织既是联系师生的桥梁和纽带,又是辅导员、班主任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助手。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团干部既是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管理学生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团干部在同学中起着指导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团干部在班级里树立的榜样好坏同时影响到班风、学风的好坏。

在此,团班干部的选拔工作也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干部的优劣能影响到整个班级的精神,所以说选拔团班干部更不能马虎,在制定选拔条件的时候更应该慎之又慎。

在进入大学的前几天中不应急于成立班委会、团支部。因为师生及同学间缺乏了解,不能正确深入的了解每一个同学,所以不利于发现最佳干部人选,也不利于调动同学们参与和开展班级工作的积极性。记得我们在军训的第一天辅导员老师通过同学们的自荐书选出了代理班委。后来通过各个代理班委一个月的工作情况,加上期间辅导员通过谈话等形式对各个代理班委进一步了解后,由全班同学竞选与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并通过投票成立班委会、团支部,正式建立班委会、团支部的时间、开会方式并通知大家。在过去一学期里各个班委齐心协力共同管理班级和完成团组织工作。

以下是我对团干部要求的认识。首先,在工作的同时还要培养干部的能力培养和思想作风建设,努力提高班团干部的自身素质。培养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党建和团建工作为重心,加强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积极引导干部和广大同学向党组织靠拢,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在理论和实践教育的基础上,遵循严格把关慎重发展的原则,及时把具备党员基本条件的干部吸纳到党组织中来。成为预备党员后,要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他们,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影响和带动其他干部和同学共同进步。

其次,培养提高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大学生的根本任务是搞好专业理论技能的学习,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作为干部如不能搞好专业学习,就谈不上以身作则发挥带头作用,就不能在同学中树立威信,就不能在班里树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学生干部的科学素质对于如何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如何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给予指导,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再次,在培养提高学生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上还要给予集中培训和工作实践时的指导。找准自己的努力方向,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同时还要创造机会,安排工作任务,给予有针对性的、及时的、具体的指导,使干部同学从中不断积累经验得到锻炼和提高。团班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团结同学,有意识的与同学广泛交往,主动团结同学,关心帮助同学,并加强自身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逐步得到同学们的信赖和支持,为以后的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热心为同学服务,勤奋敬业,乐于奉献。善于做思想工作

最后,学生干部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日常工作中要召开干部座谈会、工作汇报会、主题班会,举办专题演讲等活动,有意识地培养提高学生干部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养成凡事都要事先进行充分酝酿和准备的习惯,每次都把所要讲的内容事先进行归纳整理和加工。达到讲话时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物,产生影响力、号召力,收到良好的语言效果。

总之,从解决学生干部的思想观念和认识入手,使干部们正确认识和真正热爱本职工作,主动学习,自觉进取,珍惜大学时光和每次得到锻炼的机会,不断完善自我,成为高素质的班团干部和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三、当前我校大学生思想状况

由于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所以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由此大学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于是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社会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1.社会竞争就业压力加大,高学历就业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2.家长对大学生的期望空前的发展,使得学生身上的压力增加。3.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在生活上需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管理自己,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4.对大学学习的不适应:大学生学习的内容较少有明确的“规定”,教材或课堂讲授内容理论性,概括性较强,信息容量、知识跨跃都较大,其内容并不容易马上理解,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自学进一步把握。5.对人际交往的不适应:进入大学的新环境,期望能与同学接触,相互了解和相互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由于缺乏应有的经验和能力,在为人处事的态度、方式、习惯和语言等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与人交往时显得十分拘谨,感到手足无措。6. 对大学生而言,要求独立、求知欲望强,而在鉴别能力弱,在经济上尚未独立;以及阅历、能力、知识和经验等方面的缺陷,他们往往只能有独立的想法而不能有独立的行动。还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回答、处理好一系列复杂的实际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靠家庭、学校、老师的支持和帮助。就业压力、社会适应等未来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都会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心障碍,并成为多种心理疾病和身体疾病的致病因素。因而对身心健康会产生不良的影响。7.毕业以后就业问题,社会适应问题,将来的收入问题,恋爱婚姻问题,出国深造问题等。

以上的种种因素使得当代大学生出现一些不太正常的心理以下是就这些问题的概括:个人意识强,关心社会和他人的意识弱;求新求变的意识强,脚踏实地的意识弱;在大方面希望能够“力挽狂澜“意识强,在小事上不能”用心“意识弱。这些思想的重大变化反映的是整个社会向前演变的大趋势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大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灵活性、广度和深度、日益增强。但是由于他们阅历、经验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观察、分析问题,特别是复杂的社会问题时,经常会表现出主观片面、固执己见、过于自信等方面的不足。

由于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缺乏,所以******在班委建制中加入了心理委员这一职务,在全国的大学中较为少见,专门负责了解班级同学的心理情况,其工作较为人性化,在工作中通过适当的谈话帮助同学解决一定的心理疑惑,对于较为严重的问题会反映给辅导员老师,给予那些同学帮助,克服心理障碍。定期的组织一些谈话方式的心理咨询,并不定期给学生们分发一些心理辅导的材料,帮助同学塑造健康的人格。

四、大学校园的学风建设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支柱。良好的学风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大学学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养成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使学生完成自我人格的塑造。

学风建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众所周知,高等学校的学风是校风的一个重要标志,学风建设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校应该加强对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加快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加强管理。

但是由于社会的影响学校里出现了一些不正之风,虽然只是发生在个别的同学身上,但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

一、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想过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等方面的问题。思想上缺乏组织纪律观念,学习散漫,迟到、早退、无故旷课不在乎。平时学习不用功,考时打夜工,甚至在考试中采取各种手段作弊,情节十分严重。

二、学习目的不正确,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有些大学生只看重学习成绩,以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有好工作,导致应试倾向严重。思想上只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忽视道德品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集体观念和劳动观念淡薄,不讲究个人与公共卫生,仪表、举止、语言缺乏文明,这对自身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贪图玩乐,追求享受。一直沉缅于谈情说爱、上网、玩游戏、聊天、看小说等等,只求活得潇洒、快乐。可以说白白浪费了青春时光,严重破坏了学风和校风。

形成以上学风问题的因素很多,没有去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思想。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思想,从而导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使学风的衰退。学校忽视了大学生的育人工作,这也在相当程度上导致学风的不正。因此,大学的学风建设要在结合我们学生的特点,提升学生的理想定位,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重点还应放在建立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上,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以上是我对上学期団党的章程学习和在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感触,对新时期党团教育和发展的认识。其中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有些不成熟,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更好的学习党和团的精神,不仅要行动上向党和团靠拢,思想和行动上积极地向党和团靠拢,接受党团的考验,完成党团部置的任务,作一名符合党团要求的团干部。以入党积极分子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入党。

单位:**********

班级:******* 团支书:***** 性别:男 联系电话: 日期: 2009年4月1日

第二篇:论新时期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

论新时期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

【摘要】

高校大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中特殊而重要的一个群体,肩负着崇高而又艰巨的历史使命,是我党新生力量的重要来源。

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对于党、国家以及高效建设发展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学生党员在理论水平,实践经验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欠缺与不成熟,如果得得不到正确及时的引导,势必会对我党的组织建设能力,高校教育以及社会安定和谐成不利影响。因此,如何正确发挥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是本文阐述的核心。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先进性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是基于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所处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对党的建设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

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党员作为青年中思想最活跃、发展潜力最大、精力最充沛的优良群体,是党的事业的生力军,是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主要接班力量。

对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探讨,不仅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对大学生党员自身发展、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大学中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性

党的先进性问题,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党能否保持先进性,关系到党能否生存和发展、兴衰成败。党作为一个整体,党的整体先进性与党员个体先进性是辩证统一的。

党组织是由党员组成的,党的先进性赋予了每个党员保持发挥先进性的神圣使命,但是,党员先进性的保持和发挥却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实施和体现,可以说,党的整体先进性取决于个体的先进性,因此,个体先进性显得尤为突出。

(一)、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发挥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保证

当代大学生是跨世纪人才的主力,是21世纪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而大学生党员,由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所组成。

作为大学生中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他们具备超过一般学生的 政治觉悟和素质能力,并成为学习的标兵和学生工作的骨干,团结带领同学,今后也将是各条战线的中坚力量。

根据“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我党要真正成为社会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代表,就必须要拥有一大批战斗在社会生产第一线、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与创新能力,又具备良好的理论修养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的优秀党员,而同时兼备这些条件的党员将主要从大学生党员中产生。

高校作为学生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是党的后备力量的主要源头。据有关部门统计,2006年,我国1800万在校大学生中拥有党员194.7万人,而在2002年,714万在校大学生中的学生党员数为54.9万人,同比增长3.11%[1]。这一群体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当高校学生党员走向社会时,因其具备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等优势,绝大必部分将成为各个生产领域的骨干,同时他们还是我党干部的重要后备力量,其先进性直接影响到党在各行各业以及各级基层组织先进性的发挥。因此,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发挥是整个党组织先进性的重要保证。

(二)、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发挥是开展学生工作、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力量

大学生党员保持先进性具有重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优秀群体,保持大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充分发挥他们在大学生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使高校学生党组织切实成为凝聚优秀大学生的核心,有助于带动更多大学生思想进步,进而对全社会青年接受科学理论、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产生重要影响。

同时,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发挥直接关系到构建和谐校园工作的进 程。大学生党员是党组织的一员,更是大学生中的一员,是高校与学生联系的重要桥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发挥,除了更好地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更有利于学校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利于学生了解掌握党组织和学校良好的愿望,加深对党的方针政策和学校规章制度的理解和支持;有利于学校及时了解规章制度在学生中的反映和意见,为学校优化规章制度提供参考、建议和帮助。

同时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有利于学校及时稳定学生的情绪, 及时采取对策,做好稳定工作,防止事态扩展。[2]

二、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体现

由于大学生党员作出位置的特殊性,他们的先进性与非学生党员有着很大的区别,是围绕高效教育和大学生群体展开的,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坚定理想信念, 提高政治理论水平。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理想信念一动摇,行为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坚持理想信念,就是要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就是要坚持用正确的理想信念武装自己。

学生党员虽然组织上已经入了党, 树立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但是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成长期, 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同时,当代大学生生长于和平年代,受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浪潮的影响,仍然存在理想信念坚定不坚定、牢固不牢固的问题;作为大学生,他们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国情认识不深和对国际政治斗争复杂性认识不足的情况。

但是作为党员,就必须要通过学习科学理论不断校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共产主义的理想情操、党性原则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宗旨化作自己的信念和行动。

因此,大学生党员要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自觉运用共产主义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武装自己头脑, 指导实践,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是非鉴别力,在国家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局面下,正确认识和判断当今国内、外复杂形势,将个人的前途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本着对共产主义信念的坚定,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奉献,永葆党员先进性。[3]

(二)、加强专业学习, 增长知识才干。

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知识大爆炸时期, 知识增长的速度与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在此背景下,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愈来愈表现为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谁占有了科技的制高点, 谁拥有的掌握了高精、尖端人才越多, 那么, 谁就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大学生是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中流砒柱”。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队伍中的优秀分子, 他们首先是一名学生,必须把专业学习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发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艰苦奋斗,勇于拼搏,不甘落后,求真务实,致力于在专业学习和研究中取得优异的成果。

大学生党员除了要扎扎实实地学好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 还要广泛学习法律、科学、文化、社会、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用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在积极实践“三个代表”的过程中,大学生党员还做到必须奋发努力,善于学习,在继承前人创造的优秀文 明成果的同时,追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脚步,注重理论上的创新,加强实践锻炼和检验,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统一起来,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开拓创新,这样才能成为先进文化的学习者、实践者,才能体现大学生党员先进性。

(三)、起好表率作用,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

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上,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中的先进群体,理当在各方面做好表率作用。在学习方面,大学生党员要在学习中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刻苦、积极进取,通过自身有效的示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学生刻苦学习,形成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的学风。

在行为规范方面,作为大学生党员,应该自觉遵守党的纪律,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 不只满足于“洁身自好”,更是要以身作则,督促周围同学;弘扬正气,勇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在困难和危险面前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明礼修身、团结友爱、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做好自我表率,同时带动更多的大学生争做文明公民。

大学生党员作为联系党和群众最直接的纽带,积极发挥其先进性,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是党的宗旨的最佳实践。

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有责任、有义务为同学们服务,从身边小事做起,“见困难上,见荣誉让”,在学习上,学生党员不仅自身要具有良好的专业文化知识,还要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带动大家共同进步;在学生工作上,要为同学们提供便利的条件,为他们办实事,用良好的党员形象感染身边的每位同学;在生活上,学生党员应该主动关心和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善于与同学谈心、沟通,进行及时有效的帮助;在政治上,学生党员要 与党中央时刻保持一致,主动联系同学,并积极向他们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积极做好同学们的思想工作,在同学之间起好协调作用,为构建文明和谐校园贡献力量。[4]

三、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有效途径

(一)、强化理论学习, 建立健全学习教育机制,提高大学生党员理论素养和综合修养。

努力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大学生党员的精神支柱,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高校在坚持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应该逐步将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系统化,努力做到将理论学习经常化。不断改进党员学习的形式、充实学习内容、拓宽教育渠道, 提高学习效果。

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读书月活动、网上支部论坛、宣誓与寄语活动等,达到理论教育入耳入脑的效果。在内容上,将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育与学生党员的思想实际相结合,和现代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并举,帮助党员拓宽知识层面,开阔思维空间。

(二)、完善制度建设,构建具有时代性、系统性、层次性和创新性的制度体系,为持续保持和有效发挥学生党员先进性提供制度保障。

为了使党员教育落到实处,高校党组织可以根据《党章》、《中共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结合高校实际,从学习、工作、监督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制度。在党支部工作中,要坚持党支部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同时加强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工作,制定推行完善的积极分子培养考察制、党员发展公示制、培养人责任追究制、预备党 员考察制、入党宣誓制度。

在学生党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坚持学生党员情况登记制、党员目标管理制、党员民主评议制;建立和完善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激励、评估和管理机制,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激励和引导大学生党员保持先进性;通过坚持以党员量化考核和监督制度促进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使党员教育管理制度目标化、制度化。

(三)、加强党建队伍建设,为开展先进性教育提供保障。

目前高校本科学生基层党支部书记多由年轻的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兼任,支部委员由能力突出的学生担任,研究生基层党支部成员大都是由具有一定能力的研究生党员担任。总的说来,大部分党务工作者都有较强的能力、责任心和创新精神,但是由于他们党龄都较短,大部分都不是专职的党务工作者,在时间和精力的投人上有时也难以保证。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立学生党建专职工作者,统筹负责学生党建工作;聘请有工作经验的研究生担任兼职本科生党建辅导员,具体负责指导、规范各年级支部开展工作;聘请有丰富党务管理经验、热心学生党建事业的离退休老师担任专(兼)职组织员[5]。

同时,着力加强培养学生党务工作骨干,安排他们参加理论以及岗位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素质、政策水平和组织管理水平,同时还需建立有效的考核、监督、激励机制。

(四)、加强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教育,在实践中体现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不仅仅是一种思想境界,它更是在实践中的积极参与及奉献行为。大学生党员仅仅在思想上做模范,在学习上做标兵是不够的,作为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与骨干,还必须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 动以及校园文化活动,带头营造良好风气,努力成为学生工作的排头兵。高校也应该充分利用社团这个有效载体,积极开展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打造一批校园文化活动品牌,使社团活动贴近学生,把握导向,唱响主旋律[6]。

其次,积极引导大学生党员走出校门,投身社会实践工作,一方面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另一方面也使自己的劳动能为广大群众服务,最终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塑造起先进性形象。

高校党组织应积极组织以学生党员为骨干的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党员“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党员便民服务、勤工助学锻炼等活动,为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提供锻炼和展示平台。

(五)、抓好支部建设, 发挥支部作用,增强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能不能建设一个有凝聚力、影响力、战斗力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生党支部,是党能否发挥先进性的组织保证。

高校党支部首先要把学生党员思想教育纳入支部规范建设,通过制订评估实施细则,实行支部建设与党员思想教育目标化管理相结合,建立强有力的支部班子,加强学生党支部目标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同时,更要抓好社团学生党支部、公寓学生党支部新尝试创新支部的设置,开创“小支部、强凝聚”的工作格局,强化学生党支部的功能。

同时,根据青年学生的特点和成才需要,应着力进行党支部活动的创新。在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上,强调与大学生党员的业务学习、文化修养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满足学生党员成才需求,针对不同年级突出不同主题,开展如时事评论、学术研讨交流、职业规划探讨等活动,形式灵活,安排合 理,不断提升组织生活对党员的教育效果,进一步扩大学生党员和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王庆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建工作[N].光明日报, 2007-12-24.[2]翁礼成.充分认识发挥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意义[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2).[3]蒙秋明.论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5).[4]解进,郑松乔,高延安,陆江锋.关于大学生党员保持先进性与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辩证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6).[5]邱楷.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体现及实现途径[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6(9).[6]张斌.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的实现途径[J].文史博览(理论), 2007(11).

第三篇:论新时期海关监管

《海关实务》期末考试论文

论新时期海关监管工作中的

任务和作用

论新时期海关监管工作中的

任务和作用

【论文摘要】

基于职能分工形成的以部门为导向的监管体系在实践中已显现其固有的缺陷,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尽管海关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海关管理仍然没有摆脱传统“守门人”理念的影响,在制度方法上仍然没有改变单一的、逐单逐票验放的传统通关作业模式。因此,建立海关大监管体系,通过转变作业模式,加强和改善海关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上述制约海关事业顺利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这对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社会负荷、落实科学的治关理念,建设和谐海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构建大监管体系形成成为整体监管功能必须转向的趋势之一。

关键字:海关 监管 监管体系 任务与作用

根据《海关法》明确规定海关有四项基本任务,即监管、征税、查缉走私和编制海关统计。海关的这四项基本任务是一个统计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海关四项基本任务的基础是监管。海关监管是指海关对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及相关的进出境行为,实施专门的监督管理。保证国家有关运输工具、货物、和物品依法出入境的有关法令得到遵守的重要环节和必要的措施,目的是保证有关进出境活动符合国家政策和法律规范,维护国家主权及利益。2000年以来,开始实施的通关作业改革及配套的机构改革,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职能监控为保障,建立了以集中审单为主要标志的新型海关监管模式,在国家现有经济管理体系和行政管理体系的大环境中,基本实现了高效运作与严密监管的统一。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外贸总额的急 剧增加,通关模式相配套的海关监管体系逐步出现 了诸多的不适应,比如职能交叉、机构过多、人力 资源配置不合理、行政成本过高等,海关内外要求 改革的呼声比较强烈。海关监管体系既决定于业务管理体系,又反作用于业务管理体系。海关监管体系存在的种种不适应,势必影响到海关业务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对海关监管体系存在问题的表现、原因及改革方向、对策进行探讨,使海关工作不断追求“严密、高效、低成本”的目标,是当前海关工作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海关传统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内部审批不科学。目前总署和直属海关实现“职能管理”的主要方式依然是“审批管理”。一是审批事项过多,比如减免税审批、加工贸易备 案审批、敏感性商品进出口审批、案件审理审批等等。二是审批环节过多,有的事项法定和人为设定了多级审批,个别审批环节多达十三个,即便扣除审批流转过程,工作效率仍有相当大的提高空间。三是服务功能不足,即职能部门为业务现场提供智力支持的功能不足。

2、机构设置不规范。一是从海关布局看,除一个省〔广东、福建、浙江、辽宁)设置多个直属海关外,直属海关内部的隶属海关和办事处设置同样过多,有的工作量严重不饱和。二是内设机构看,海关法赋予海关监管、征税、统 计、打私四项职能,但从总署到直属海关,把四项职能分解为通关、监管、关税、统计、加工贸易、政法、技术、督察审计、调査、缉私等职能部门。其中缉私和调查部门又普遍内设多个处级机构,许多部门还内设各自的风险管理机构,从而导致海关内设职能机构过多。

3、职能划分不确切。主要表现在:一是职能交叉比较严重,如现场通关征税、验估、担保各环 节与关税之间,报关单证放行、结关环节与监管之间,报关单删除、修改、理单各环节与统计之间不同程度存在职能交叉问题。二是职能分工不够清楚,如审单中心和通关现场的审单岗位之间的职责缺乏严格界定,从而导致通关现场对审单中心普遍存在依赖心理。三是职能部门过多,基层疲于应 付。各部门职能管理实现方式均包括指导、协调、监督、评估、认定的全过程,均以报关单为核心素材,多头向业务现场下达核查要求。四是职能分工过细,导致责任不清。

4、人力配置不合理。“一提加强某项工作就要求增加机构和编制”,这种非科学的人力资源配置思路,使海关系统的人员配置形成“竖立的枣核型”,即海关总署人员相对较少,直属海关职能部门人员队伍庞大,隶属海关一线人员相对不足。全国海关系统共有干部4.6万人,但实际从事一线监管人员仅约1.7万人。规模庞大的直属海关机关人员在行使以审批管理为主的职能管理是不正常的。

(二)原因分析

从形式上看,上述问题有的是海关现有监管水平滞后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便利化要求出现的新情况;有的是过去通关改革(机构改革)没有涉及到或解决好的历史遗留问题;有的是伴随通关作业改革衍生出来的一些新问题等。但是究其根本原因,则是计划经济体系下形成的政府海关行政管理思想和模式没有从根本上变革。海关是国家行政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把海关监管体系放到国家经济管理体系、行政管理体系的大背景下 去思考和理解,才能找出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

1、在管理思想上。市场经济要求建立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但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是无限政府、管理型政府。海关也管了报关行业、口岸的卡口和仓库等一些不该管的事。各海关业务管理方式不一,同样业务有的在总关办,有的在现场关办,不方便企业的问题也不少。

2、在管理方式上。市场经济要求在法律法规公开公正公平的前提下,符合规定的政府就应当办。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市场经济的管理是动态的授权的,以市场效率为追求目标;而计划经济的管理是静态的权力的,以严密控制为最高要求。这种根本的区别导致了与市场经济相比,计划经济的管理存在着责任不清,效率低下的弊端。

3、在职能配置上。海关监管按决策、执行和监督三个环节进行职能配置,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实现权力制衡,三者独立行使职权。而目前我们政府及部门职能配置基本上是以适应行政审批为核心,是决策、执行、监督的混合体,决策者就是执行者 同时也是监督者。这就使得职能交叉,监督乏力的问题长期难以有效解决。

二、我国海关大监管体系的构建及作用分析

(一)海关大监管体系内涵

海关大监管体系是我国海关系统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以构建科学高效的职能管理体系为基础环节、以构建务实顺畅的通关监管体系为目标导向、以构建周全可行的监督保障体系为发展后盾的一种创新思想。海关大监管体系在内容构成上主要包括职能管理体系、通关监管体系和监督保障体系。

在职能管理方面,我国海关将立足于海关管理的高效运行,理顺三级事权,明确职能定位,在各层级、各领域建立起规范有序、运作顺畅、监督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完善海关决策指挥、组织协调、督办落实、考核评估、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管理制度,努力形成环环相扣、完整有效的内部管理链条。在通关监管方面,我国海关将实行以企业守法管理为基础的分类通关模式,通过拓展监管时空,破解当前海关业务量快速增长与人力资源相对不足的突出矛盾,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改善通关服务,为企业占领和拓宽市场、提高竞争能力给予更大的支持。在监管上着眼提高海关监督管理整体效能,发挥一线监管、后续管理、打击走私等各方面力量的综合作用,加强与外部的沟通协作,实现各部门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有效监控,建立起与“大通关”相适应的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海关大监管体系。

在监督保障方面,我国海关通过建立周全可行的监督保障制度来对海关权力进行监督,保障海关工作不骄不躁、高效廉洁。包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的监督,监察机关的监督,审计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管理相对人的监督和其他社会舆论的监督,重点突出管理相对人和社会舆论对海关工作的监督。

(二)海关大监管体系的构建

1、构建科学高效的职能管理体系

首先,在纵向职能管理上,全国海关仍然沿用原来的集中统一管理的垂直领导体制从上到下实现高效管理。由海关总署直接管理直属海关,直属海关直接管理所管辖关区内的隶属海关,各海关开展工作只需要对上级海关和相关法律负责,减少多头领导所产生的管理成本浪费。三级海关的事权划分应更趋合理,严格按照各级海关事先被安排的基本任务来履行各项职责。

2、构建务实顺畅的通关监管体系

货物通关是海关大监管体系的监管重点。通关监管体系包括一系列通关监管模式,构建务实顺畅的通关监管体系就是要让这一系列的通关监管模式在货物实际进出口时 “通得快”“管得住”。

3、构建周全可行的监督保障体系

虽然震惊中外的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已过去10年有余,但它对国家干部队伍的腐蚀之深和对我国海关权力的公然挑衅的不法行为仍然让人记忆犹新,应时刻引以为戒。海关大监管体系需要构建周全可行的监督保障体系,让海关的工作时刻受到有效的监督。目前,对我国海关工作的监督包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的监督,监察机关的监督,审计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海关管理相对人的监督和其他社会舆论的监督。

(三)我国构建海关大监管体系的作用分析

第一,有利于我国打造一支高效廉洁的现代化海关队伍。科学高效的职能管理体系和周全可行的监督保障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我国打造一支高效廉洁的现代化海关队伍。因为海关大监管体系的职能管理体系以集中统一管理的垂直领导体制实现海关内部复杂事务的层层管理,管理效率大大提高,同时海关总署署内重点职能机构相互间协调紧密,使横向配合到位有效。这样有利于把海关工作置于与海关亲密接触的管理相对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会进一步促进海关廉政建设,减少关员贪污腐败,促使各级海关竭尽全力提高工作效率,打造高效廉洁的现代化海关队伍。

第二,有利于我国提高通关速度便利进出口贸易。务实顺畅的通关监管体系有利于我国提高通关速度,便利进出口贸易。除了在制度上简化进出口通关手续以外,各海关通关大都借助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通道自动核放系统、货检及旅检小型X光机、车载移动式车辆检查设备及智能告知管理系统等高科技“武器”,仅“通道自动核放系统”就将原来车辆通过海关通道需要2分钟,一下子缩短到了5秒钟。

第三,有利于我国海关功能从管制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我国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肩负着税收征管、打击走私、通关监管、加工贸易及保税监管、海关统计、海关稽查和口岸管理等七项职责。在全国人民的心目中,海关一直是守护国门的神圣、忠诚卫士,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钢铁长城。所有这些都在巩固海关那威严的管制者形象。然而,随着我国进出口规模的激增以及国际经济贸易竞争的加剧,服务型海关的构建已成为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科学高效的职能管理体系和周全可行的监督保障体系的构建,将进一步突出我国海关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更容易拉近作为管理者的海关与海关管理相对人之间的距离,减少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果,有利于我国海关功能从管制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参见〈牟新生署长在2005年全国海关关长会议上的讲话一2005年1月13日》,海关总署办公厅编〈梅关内部情况通报》第1期。

2、参见哞新生署长在全国海关综合治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2005年4月28日》,海关总署办公厅编痛关内部情况通报》第16期。

3、参见禅新生署长在全国海关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2005年8月9日》,海关总署办公厅编痛关内部情况通报》第44期

4、李治.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的理论发展 武汉:湖北社会科学,2001

5、中国公共管理理论前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丨

7、海关总署办公厅.中国现代海关制度规划汇编[北京:中囯海关出版社,2008

第四篇:新时期论改革开放

秋石: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2012年10月16日 10:59:36

来源:《求是》

胡锦涛总书记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改革开放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强调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讲话精神,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把握改革开放、坚持改革开放、推进改革开放。

一、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涵

实行改革开放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逻辑起点。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点,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吹响了把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明确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方位,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的重大论断,解决了我国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又要根据时代条件和人民愿望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在改革开放的探索实践中冉冉升起。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30多年来,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探索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改革开放每深化一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前进一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加快一步。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中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改革开放中完善的,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开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实践充分证明了党的十七大得出的重要结论: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二、改革开放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取得了摆脱贫困、加快现代化进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历程中,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前进潮流,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我们党昂首阔步走在了时代前列。

改革开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推动了党和人民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成为中国发展进步的动力之源。我们党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深刻认识到“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了不起的伟大觉醒孕育了伟大的创造。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精神,自觉把思想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在改革开放的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探索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形成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理论指导,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党和人民的精神状态焕然一新,改革创新成为时代精神的主流,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应当看到,前进道路上还有很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我们去回答,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依然是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成为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和人民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和艰辛的探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也有过沉痛的教训。面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局面,我们党清醒认识到“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党和人民以巨大的勇气和创新精神,从农村改革入手,大胆变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方面,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大解放,国民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总体进入小康。进入新世纪以来,面临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凸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的新情况,党和人民坚持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各种难题,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不仅创造了经济总量快速跃升的“中国奇迹”,还交出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中国答卷”,书写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中国故事”。应当看到,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依然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体制机制变革,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成为增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保证。我们党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刻认识到“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坚定不移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伟大革命,通过不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走共同富裕道路;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既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又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不断完善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制度体系,为经济繁荣发

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和法制保障,让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彰显。应当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依然是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断增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使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适应世界发展趋势,成为党和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我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党站在时代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正确把握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坚定不移地实行扩大开放的政策,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把我国对外开放推进到新的阶段。面对新的战略机遇和严峻挑战,我们党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稳妥驾驭复杂局面,团结带领人民在扩大开放中抢抓机遇,在深化改革中迎接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抗击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稳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应对西方政治制度的挑战中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中繁荣兴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妥善处理复杂矛盾中发育生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激发出党和人民创新创造的活力,使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大大加快,在实现中华民族自身发展的同时推动了世界共同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应当看到,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还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依然是党和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世界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必然选择。

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坚持不懈地把改革创新的精神贯穿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加自觉地解放思想,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更加充分地凝聚力量,更加有力地攻坚克难,努力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它的基本取向就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时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在于我们既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动和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中牢牢站住了、站稳了,并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30多年来我们经历了国际风云变幻、国内矛盾问题复杂多变的冲击和考验,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排除干扰、把准方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越走越宽广。与此相对应的是,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越来越充分暴露出来,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受到质疑。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越是面对矛盾问题、风险考验,越要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决走充满生机活力的新路,决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坚持不懈地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不断提高改革开放的科学化水平。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造,与我们对时代脉搏、中国国情、人民愿望的把握密切相关,与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密切相关,与我们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密切相关。由于我们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的蓝图必然是逐步清晰起来的,改革开放的措施必然是逐步完善的。我们既不能把书本上的个别结论当作束缚自己思想和手脚的教条,也不能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东西看成完美无缺的模式。要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新期待,坚定信心,砥砺勇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改革发展,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进一步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坚持总体谋划、统筹兼顾,充分考虑利益关系调整的复杂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努力使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方面的改革有机衔接、协调推进,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我国发展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很多是体制机制方面的,其中有的属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至今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的,有的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体制机制建设滞后造成的或由新情况新问题带来的。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打好改革攻坚战。要针对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中与科学发展不适应的地方,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力度,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公平与效率、增长与资源、发展与环境、精神与物质等重大关系。从推动科学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市规划、土地供给、环境约束、财税分配、民生保障、舆论引导、干部实绩考核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以体制机制创新赢得空间、获得动力,以改革开放的新实践推动科学发展取得新成效。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开放中遇到的矛盾只能用深化改革的办法去化解,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能靠科学发展去解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开放,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五篇:论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

论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

摘要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在新时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路径有整合政府、社会和民间的资源和力量坚持,“三贴近”原则:改进创新,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做好公益服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苦练“内功”加强自身建设。

目录:

一、什么是爱国主义教育

二、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内容

三、过去的爱国主义教育如何进行

四、新时期爱国主义面临的现状和挑战

五、如何履行与实践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一、什么是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在人类社会的初期,一些游牧部落在一定地区定居后,开始了乡土生活,产生了一种乡土感情。这种乡土感情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便逐渐成为一种明确的民族意识和对国家的热爱。爱国主义感情是各民族国家共有的一种高尚的感情,集中表现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表现为人们为争取自己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奋斗的献身精种。爱国主义教育始终被我国教育工作者摆在中、小学、乃至幼儿园品德教育的重要位置。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我国新一代主人来讲,就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

二、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内容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步,国家实力与经济发展都有着飞速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会给一部分人带来负面影响,我们必须重视这样的教育,正确的引导爱国主意思想,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传统美德,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拳拳爱国之心,至今仍被国人崇尚和敬仰。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炽热情怀,是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凝聚力和推动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必须引起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教师要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通过开展基本国情教育,使他们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引导他们看到我国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要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明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将是漫长而曲折的,使学生明确应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爱国主义是指在爱祖国基础上,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才、践报国之行。其有机统一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在引导大家、爱国、报国上下功夫,做到以了解祖国、学习爱国主义知识和有关理论为基础,以激发我们爱国主义情感为重点,着力培养青年投身祖国四化建设的雄心壮志和努力学习的积极行动。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三个基本环节。知国才能爱国,“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当前大家对祖国是否有深刻的了解呢?一些调查资料表明,他们对祖国的历史名人,甚至是本地的名人,也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因此,他们如何爱国,什么样的行动爱国,平时的行为应如何做才是爱国不甚了解。因此,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是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帮助大家了解祖国的过去,认识祖国的现在,展望祖国的未来,以此激励小学生珍重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相信中华民族将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爱祖国是指关心祖国前途命运和荣辱兴衰,并随时准备为祖国的事业而献身的一种崇高而炽烈的道德情感。这种情感是爱国主义的基础。大家的情感往往是和具体的人物、事件相联系的,因此,爱国主义教育要在帮助大家了解祖国壮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中华民族对人类世界的巨大贡献的同时,激发大家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帮助他们了解我国近代所以落后,并客观地分析它落后的原因和未来美好的前景,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发愤图强的精神。在通过不管采用什么途径都要引导大家在生动的对比鉴别中提高认识。如,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使我们认清新旧社会两重天和劳动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人的事实;通过向老人请教,以前的老一辈人的生活水平和现在的我们的生活水平对比,使我们认识到祖国的发展,我们经济的突飞猛进离不开我们祖祖辈辈的辛勤劳动;通过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使之认清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是强国之路、富国之本;通过对比教育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并把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增强实现四化的信心,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树立阶级斗争的观点和爱憎分明的情感。

在培养人们爱国主义情感时,还要考虑人们情感的特点,帮助他们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感情,克服情感的肤浅性、波动性,使他们懂得爱国主义情感,是一种民族的情感、阶级的情感,是一种极其深沉的情感。我们既要帮助使之树立热爱党、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感情,又要指导他们自觉地“调节”克服脆弱的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首先要以生动形象的事物、形成强烈的刺激,激发大家的爱国之情。大家的认识特点一般是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壮丽的山河、雄伟的建筑、家乡建设新貌、热烈的劳动场面、欢快的节日盛况、奥运赛场的胜利都能使他们产生爱国之情。因此,我们要组织大家参观祖国建设新貌、游览祖国名山大川,组织大家多参加社会实践,引导他们进行今昔对比;也可开展他们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激发他们从爱家乡、爱学校的一草一木,扩大、深化、升华为深刻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三、过去的爱国主义教育如何进行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

1994年8月23日,中宣部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纲要》论述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极为重要的意义,提出了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重点对象以及一系列具体措施。《纲要》拓宽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渠道强调通过群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取得教育成果,并着眼于建立长远的教育机制,体现了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

1995年3月,民政部确定了第一批(100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5月,中宣部、国家教委、文化部、新闻出版署和共青团中央发出《关于向全国中小学推荐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的通知》,把阅读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观看百部爱国主义影片和学唱百首爱国主义歌曲,作为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

1996年10月10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上作重要讲话时指出:“为了把我们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必须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坚持的爱国主义同狭隘的民族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要使我们的人民懂得,坚持对外开放,认真学习世界各民族的长处,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祖国的发展,这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提高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全社会进一步发扬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和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良好风尚。

1996年11月,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决定命名和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7年7月,中宣部向社会公布了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并以此影响和带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此次公布的100个示范基地中,反映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内容有19个,反映近代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我国人民反抗侵略、英勇斗争内容的有9个,反映现代我国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内容的有75个。

四、新时期爱国主义面临的现状和挑战

随着国家实力增强为我过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有利的因素。我国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国力实现了重大提升。我国实现了小康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人民自身也提升了民族自豪感。但是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不平等的状况依然存在,当今国际社会规则依然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发达国家制定的不合理规则加剧了国际竞争的激烈程度,激化了国际不平衡和不公平。这一状况导致人们对中国所处的弱势地位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进而加强了反抗国际剥削、维护中国利益的意识,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有利的国际因素。

爱国主义具有的合理性是爱国主义教育实现的另一有利因素。国民对于国家的归属是依然是人们心理归属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祖国”的热忱依然不减。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讲,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为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提供了历史依据。中国在历史上取得了无数重大成就,为人类的历史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汉语汉字、四大发明、长城、儒家文化等繁盛的历史文化增加了人们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促进着当今我国爱国主义的发展。

我们更要注重爱国主义教育与马克思主意哲学邓小平理论相结合,并与对外开放的有机结合。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有时会导致一种狭隘爱国主义的出现,即将爱国与排外、孤立简单地等同起来。显而易见,这种爱国主义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因此,培养一种能够将开放、合作与爱国结合在一起的爱国主义在当今时代就显得尤为突出。具体来说,在爱国主义教育与对外开放的有机结合中应坚持这样的爱国主义,“我们坚持的爱国主义同狭隘的民族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要使我们的人民懂得,坚持对外开放,认真学习世界各民族的长处,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祖国的发展,应深刻意识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同胞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炽热情怀,是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凝聚力和推动力。”

五、如何履行与实践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我们必须了解当代人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让每个人都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涵更加丰富。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在新时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路径有:整合政府、社会和民间的资源和力量;坚持“三贴近”原则,改进创新;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做好公益服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苦练“内功”,加强自身建设。

1、整合政府、社会和民间的资源和力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首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领导。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各主管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省市可建立由党委宣传部、各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商解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相关部门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加强指导、协调、督促、检查,按中央和省委要求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教育基地主管部门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在教育基地的领导班子配备、人员编制、队伍培训和职工待遇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其次,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支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要阵地,其社会效益是十分巨大的。正由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是以取得社会效益为根本原则的,所以其他组织和个人对它的投资积极性一般不高。笔者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首先应该主要发挥各级政府的作用,政府要有建设好、利用好教育基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资金投入上,各级政府要挑大头,加大投入力度,要计划好用于教育基地建设的配套资金。要按照文化事业建设费和有关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对中央和地方的资助资金专款专用,坚决杜绝腐败现象。

最后,政府应鼓励社会力量、民营资本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普遍存在资金紧缺的问题,仅靠政府的那点投入难以支持其长远发展。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民营资本将是个不错的选择。笔者认为,教育基地可以大胆地把基地后勤推向市场,吸纳民间资本,通过市场化运作,较好地化解矛盾。例如西柏坡纪念馆就已经采用竞标的方式,将馆里的卫生管理工作向社会公开承包,结果当年就节约资金9万多元。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如何做好合理开发,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各类反映我党革命斗争历史的纪念馆、纪念地、领袖故居、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发展红色旅游的主要载体,政府应支持这类教育基地主动与旅游部门或旅游公司联系,加强合作,发展红色旅游,拓展自身建设和发展的空间。

2、坚持“三贴近”原则,改进创新,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随着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知识背景、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信息渠道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坚持“三贴近”原则,改进创新,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真正实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的各类教育基地建设,必须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教育内容,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完善教育形式,不断研究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开辟新途径,使教育基地的工作更加贴近群众实际,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要改进陈列方式、创新展示手段、丰富展出内容。各类教育基地要从改进陈列方式、创新展示手段、丰富展出内容等方面入手加强建设,努力做到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思想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要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和“声、光、电”等科技手段,解决陈列内容陈旧、手段方式落后的状况,在艺术设计、实物制作、展品布设、灯光配备等环节,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更多的信息,努力增强文物展示的现场效果。

其次,要开辟双向渠道,共建共育。要创新思路,在更好地做到“请进来”的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教育基地的辐射力和影响面。要与社区、学校、部队、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联手共建教育基地,制定共建计划,签订共建协议,确定联络员和辅导员,以此来增强工作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共建共育活动。要组织巡展、巡讲、报告会、座谈会,把教育资源送到群众身边去。各教育基地还要积极创造条件,走进农村,多办一些农民喜闻乐见的临时展览、流动展览。

总结: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今天,我们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载论新时期大学生党团工作重点(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新时期大学生党团工作重点(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新时期爱国主义

    论新时期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社会制度下,有着不同的社会基储历史主题和具体内容。当前,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论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

    论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

    论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

    论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 颜宪源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意义,积极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

    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摘要我党历来重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在新的特殊时期,高校如何做好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关系到国家的长足稳定发展,是高等教育的重大问题......

    论新时期大学生个性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论新时期大学生个性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班级:学号: 开放的、多元化的社会需要人个性的自由发展并要求人具有创新能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已经成为当代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个......

    大学生党团知识竞赛试题[★]

    大学生党团知识竞赛试题选择、填空每题1分,答题共49分1、团章规定支部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为_____。A、二或三B、二或四C、二或五2、200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

    大学生入党申请书-党团工会

    大学生入党申请书 大学生入党申请书,特指大学生入党时需要提交的申请报告,是要求入党的人向所在学校的党组织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我是一名平凡的大学生,但我有着不平凡的人生......

    论新时期的榜样作用

    论时期的榜样作用 抓典型,树榜样,发挥先进典示范作用,这是我们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光荣传统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新时期,榜样效应的社会功效仍然是巨大的,它将教育和鼓舞着我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