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5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11:14: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第一篇:论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论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任兴盛

什么是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我认为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是以家庭为组织形式,依据孩子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育人规律,以全面提高孩子素质,促进孩子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以尊重孩子主体性,形成孩子健康个性的根本目的的育人行为。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发展和祖国的强盛,必须引起学校和家庭的重视。

“望子成龙”这几乎是古往今来所有为父母者的心愿。从古时“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到陈毅将军那著名的教子诗篇,无不表达出天下父母对子女成才的强烈盼望和殷切关怀。社会发展至今,伴随高科技而来的人才竞争的严酷现实,使子女的教育与成才越来越成为家庭关注的焦点,没有任何别的诱惑,能使世人如此心甘情愿地把大部分财力、物力和精力投入到培养子女成才的事业之上来。在伟大的爱面前,所有的东西似乎都无足轻重,因此,父母就天然成了爱的奉献者,爱的提供者,可是经营“爱”的时候,不同的方式决定了孩子的不同命运。有的父母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也竭尽全力给予满足,可是实际上离孩子的心灵却很远,最终也就种瓜得豆了,这迫使我们不得不去反省、探索、研究这个无法回避的人生课题。

一、“以身作则”是搞好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前提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一面旗帜,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从生下来就在父母怀里成长,父母不仅给予子女以生理基因优势的遗传,而且给其以人格品质的塑造。从混沌初开的孩童到学会用自己眼光看世界的成人,这个成长的历程,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为人父母者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必须从自己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做起。马卡连柯指出:“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重,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这是首要的最基本的教育方法。”子女是父母言行的折光镜,在孩子身上可以折射出父母为人处世的哲学和做人的准则。父母自私沮丧,牢骚满腹,子女就无法健朗热忱;父母斤斤计较觉得谁都对不住自己,子女就偏执狭隘,无法宽容大度。一个自私的家长很难教育出一个无私的孩子,心胸狭隘的父母也很难培养出一个宽宏大度的子女。父母的精神和意志,是对孩子无声的教诲和激励。

其实,孩子们最向往的爱不是溺爱、宠爱、偏爱、私爱之类,而是博大的精神世界。他们由衷咏叹着的爱之歌是由理智和意志主持的强者之歌。

二、培养孩子创造性是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

富于幻想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孩子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在这个想象的世界里,可以把本来在一起的东西,挥手告别,也可以把相距万里的东西,重新拉起手来。对孩子来说,想象比拥有百万家产还重要。正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作;没有想象,也就没有任何发明创造。

家庭、社会环境和自然都会在孩子心中打下烙印,并深深影响着孩子性格的形成。生活环境是孩子品德最好的教师。给孩子创造一个诗的、童话的世界,激发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条件。给儿童提供广阔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接触更多的人和事物,让他们尽可能地多动手,动脑,促使他们动作、语言、思维的发展,是会为他们智力的更大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的。

三、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的品格,树立坚定远大的目标是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不只是给孩子多贯输知识,而是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孩子为实现理想,奔向目标的坚韧不拨的毅力。培养“自尊心”是通向“树理想”的一步。斯宾塞在《教育论》里指出:“谈论家庭管教问题的人所犯的错误,就在把一切过失和困难全部归到儿童身上,而认为父母毫无责任。”家长要作孩子的表率。家长的理想追求,对孩子的影响最深刻。此外,孩子的毅力培养也至关重要,家长要有耐心,孩子才会有毅力。毅力来自理想,每当孩子缺乏毅力时,家长就讲孩子应有的理想和目标,这样孩子就有劲了。

要让孩子树立坚定的自信心。从辩证的角度看,失败是向成功的逼近,每一个孩子都遭遇过失败的挫折,有些失败是刻骨铭心的。家长的责任是在精神上带领孩子战胜失败的痛苦,激励他们把每一次失败都转化成走向成功的起点。

自信心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影响很大。一个自以为不如别人的孩子老是喜欢向人们说自己怎么不行,而当父母把孩子的一次失败或一时的弱点作为能力缺陷讲给人听时,孩子的自责就会得到强化,并逐步在自己的心理上凝固成一种本非事 2

实的事实,这是非常有害的,会使孩子由一般的自责转变成自我失败主义心理,严重压抑孩子的进取心和创造性,那么,怎样帮助这样的孩子树立自信心呢?那就是尽可能地设法让孩子经历成功的喜悦和体验。这可能是家长的赞许的眼神或一次激励的语句,这可能是幼儿园里一次游戏的获胜,也可能是小学里一次跳绳比赛,甚至是一次课堂提问时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等。这些对孩子来说很重要,它可使孩子沉浸在“成功的喜悦和体验”之中,使孩子意识到原来自己与其他孩子一样好,从而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四、学会理解、尊重、信任并赏识自己的孩子是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关键

现在,家长们碰到一起,都有满肚子的苦衷。许多家长都经历这样的心理过程:先是望子成龙,因而倍加宠爱。但是,时间一长就会发现孩子并不感激父母的好意和苦心。于是恨铁不成钢,在失望的阴影笼罩下向孩子施加压力,恐吓、威胁、打骂现象不断发生,最后,似乎有所发觉孩子不是那块料,无可救药,终于一怒之下,随他去吧!与这种心情相适应,这些家长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起初是引诱,接着是惩罚,最后是放任。可这些家长总是埋怨孩子不争气,却很少反省自己。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家长的失败是由于孩子不理解他们的好意,才没照他们的要求去做。可是,孩子们为什么没有理解父母的好意呢?寻根究底,还是父母不理解孩子,是父母提出的要求没有从孩子的心理出发,换句话说,要孩子理解父母,父母必须首先理解孩子。理解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和孩子能打成一片,而要尊重孩子最好的办法是讲究同孩子说话的技巧,善于从孩子从心理出发,去同孩子谈话。比如,同孩子谈话时,要简单、亲切,让孩子也有机会说话,而不是长篇大论,一人独自说个不停,不能打断孩子说话。在日常生活中要尊重孩子(当然不是迁就)。此外,信任是一剂通心的良药,关心得过分就变成了伤害,把孩子当朋友看待,他才会主动让你走进他的心扉。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早就提出:“应该象尊重上帝一样地尊重孩子”,因为每个孩子的潜力都是巨大的。我们中国家长的爱心是最博大,最深沉的,可教育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也许学会赏识,正是打开孩子潜能之门的金钥匙!

我们必须把孩子的人生当作跑道和战场,不停地为他们鼓掌欢呼,为他们“加油”。我们要培养孩子“一千次跌倒,也相信他们第一千零一次能够站起来”的 3

胆量和气魄,使他们能够勇敢地面对人生。时至今日应试教育的重压,使我们最富有人情味的家庭教育也仿佛在异化。其实孩子并没有变,是我们家长的心态变了,变成了一面被扭曲的镜子,只看见孩子的弱点。一旦家长观念再转过来,抱着赏识的心态看孩子,那面镜子又会变得平整光滑。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如诗如画的美境,也可以看到孩子的闪光点和他们身上的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孩子的每一个成长时期都是“关键时期”,每一时期都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人的成材既有先于的遗传因素,最主要的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孩子的成材之路也不是一条,能“专”则“专”,宜“通”则“通”。只要将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和身心健康的人,人尽其材,就是最大的成功。家庭素质教育一定要尊重其内在的科学性,不要推之极端。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一味地追求孩子的“拨尖”、“专长”,在认识上陷入误区,在行动上进行误导,就会出现严重的后果。

总之,一个融洽和睦的家庭,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是我们生命和事业的延续。培养教育好我们的后代,关系到民族的兴盛,家庭的幸福,这是一项意义深远,充满艰辛与期冀的事业,提高孩子的素质,应从家庭素质教育做起。

第二篇:论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

论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变化,是当今发展的必然走向。同时,也符合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

一、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

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

务,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做好人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并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思想,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二)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尊师敬长,爱护体弱者。教育学生做事公正,为人和善,言行一致,文明礼貌,不损人利己,不投机取巧,爱护公物。培养学生做新时期合格的接班人。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才有凝聚人心,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四)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体育课的学习很苦很累,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教学中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自己要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二、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术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智能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创造、求真。

(一)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做体育器材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

(三)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

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

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四)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

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以,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能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劳动素质的培养

让学生学会劳动,在劳动中磨炼意志,得到锻炼,提高对劳动技能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培养敬业爱岗思想。

(一)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

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

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矗并且能使学生明白劳动付出的越多。取得的成绩就越大这一道理,所以通过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

(二)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和敬业教育

学习体育动作要有吃苦耐劳精神,要经得起反复磨练。而一项劳动技能的掌握,同样也需要多次实践的过程,进而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劳动,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敬业爱岗。综上所述,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这是关系到学生全面成才的关键。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从对教育负责、对国家负责的角

度重视和加强这项工作。特别是体育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重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自我生存的能力,教育学生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教育面向21世纪的必然要求。

第三篇:论家庭教育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相信这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说的就是孟子的母亲择邻而处善于教子的故事。孟子贪玩时,母亲就把刚织好的布绞断,教育孟子学习一定要持之以恒。孟子谨记母亲的教诲,勤奋学习,最终成为中国古代仅次于孔子的圣人,被尊为亚圣。毫无疑问孟母对儿子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这也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孩子将性格的形成绝大部分都要靠父母的教育。童年时父母在孩子眼中就像齐天大圣一样,无所不能,无所不会,他们就是孩子眼中的偶像。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有人说,孩子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前途的收获。而父母就是最先的耕种者。所以这是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说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滴体现出来的,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一生,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曾子杀彘的故事值得家长们深思。“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汝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耳。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相信曾子的儿子长大以后一定会是个信守承诺的人。这可谓是善于教子了。

我们总是强调学校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教可以了,孩子能不能成才就看老师的水平了。所以家长们省吃俭用也要把孩子送进所谓的明校,认为孩子一进名校就会从此前途光明了。可不知正是他们这种心理反而让孩子们更会有了优越感,不会再通过自己的好好奋斗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可谓是适得其反啊。最重要的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又怎么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呢。家庭必须把教育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上。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最终孩子会吸收你身上的优点,这也是家长给孩子们人生的第一笔财富。将会让他们终身受用不尽。

父母应该重视和睦家庭的建立。非常精心地营造一个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父母应该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以及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每一个生活细节,让孩子沐浴在一派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这样当孩子面对困难时就会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去解决它。

总的来说家庭教育作为一个长期被人们忽略的教育层面,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家长必须把家庭教育贯彻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俗语有上梁不正下梁歪,也由老子英雄儿好汉,其中的差别恐怕很大程度上就是家庭教育的差别。

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现代教育成败的关键。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和很好的实践,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第四篇:论家庭教育

0907010071数信学院金政杰

论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做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这里与家长们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 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

(一)家庭教育早期性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幼儿时期,从3岁„„6岁是学龄前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古谚有: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17岁达到的水平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4-8岁又增加了30%,8-17岁又获得了20%。

可见幼儿在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如果家长在这个时期所实施的家庭教育良好,将是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德国大诗人、剧作家歌德的成才,得力于家庭的早期教育。歌德2-3岁时,父亲就抱了到郊外野游,观察自然,培养歌德的观察能力。3-4岁时,父亲教他唱歌、背歌谣、讲童话故事,并有意让他在众人面前讲演,培养他的口语能力。这些有意识的教育,使歌德从小乐观向上,乐于思索,善于学习。歌德8岁时能用法、德、英、意大利、拉丁、希腊语阅读各种书籍,14岁写剧本,25岁用一个有月的时间写成了闻名于欧洲的诗歌《少年维特的烦恼》。再如古代以“父子书法家”著称的王羲之、王献之,有过1350多项发明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一代文学巨星郭沫若,茅盾等名人的成长过程都说明了家庭教育对早期智力开发是十分重要的。反之,人的幼年时期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影响智力正常发展的事例也是不少的。如印度“狼孩”卡玛拉,从小被狼叼去,8岁时被人发现,但其生活习惯已与人两样,其生活习惯几乎与狼一样,四肢爬行,吃生肉,昼伏夜行,后来经过人为的训练,两年后才能站立,六年后可以象人一样行走,四年内学会了6个单词,在他17岁时,智力水平仅达

到3岁孩子的水平。据《中国妇女报》披露,我国南京市一姓马的工人因患有精神性心理疾病,深怕孩子受人迫害,将自已的三个子女从小锁在家中,人让他们与外界接触,长达十几年,致使这些孩子智力低下,言语迟缓,与同龄人相比,智力及生活能力差异很大,近于白痴,所以不可忽视家庭教育早期性的作用,(二)家庭教育连续性

家庭教育第二个特点是连续性。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一生,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这种终身性的教育往往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家风,家风的好坏往往要延续几代人,甚至于十几代、几十代,而且这种家风往往与家庭成员从事的职业有关。如:杏林世家”、“梨园之家”、“教育世家”等等。同时家风又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学风,学风的好坏也往往延续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如在中国近代,无锡人严功增补清未《国朝馆选录》,统计自清顺治三年丙戌科至光绪三十年甲辰科,状元共114人,其中父子兄弟叔侄累世科第不绝者,如苏州缪、吴、潘三姓,常熟翁、蒋两姓、浙江海宁陈、查两姓。看得出、家庭教育的连续性往往对人才群体的崛起有着重要影响。这种情况。

古、近代比较突出,在当代随科学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待业的增多,人们择业面宽,一个家庭中所有的成员不可能都从事同一种工作,但都不乏见到这种情况,即有些家庭成员工作中屡屡出现成绩、受表彰,而有的家庭中成员违法犯罪接二连三。这都与家庭教育连续性有着很大的关系。

(三)家庭教育权威性

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是指父母长辈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权力和威力。家庭的存在,确定了父母子女间的血缘关系、抚养关系、情感关系,子女在伦理道德和物质生活的需求方面对父母长辈有很大的依赖性,家庭成员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都决定了父每对子女有较大的制约作用。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家长合理地使用这一特点,对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是很有益处的,对于幼儿来说,尤其是这样。幼儿在与其他小朋友们玩耍游戏中,出现争执情况时,往往引用父母的话来证实自已的言语行为是对的,如他们喜欢说:“我爸爸是这样说的。”或“我妈妈是那样做的。”等等。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决定着孩子如何看待接受幼儿园学校及社会的教育。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孩子最先面临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几乎体现了社会人伦道德的各个方面,如果这种关系中形成裂痕和缺陷,孩子尔后走向社会,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就会反映出来。因此强调父母权威的重要,还因为父母在孩子幼年时代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即既是孩子安全生存的保护者,又是人生启蒙的向导。父母教育的效果如何,就看父母权威树立的程度,父母权威的树立必须建立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而不是封建的家长制上,明智的家长很懂得权威树立的重要性,更懂得权威的树立不是靠压制,强求、主观臆断,而是采用刚柔相济的方法。父母双方在教育子女的态度上首先协调一致,并相互配合,应宽则宽,应严则严,在孩子面前树立起一个慈祥而威严的形象,使孩子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

(四)家庭教育感染性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天然性和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以情通情。在处理发生在周围身边的人与事的关系和问题时,孩子对家长所持的态度很容易引起共鸣。

在家长高兴时,孩子也会参与欢乐,在家长表现出烦躁不安和闷闷不乐时,孩子的情绪

也容易受影响,即使是幼儿也是如此。如果父母亲缺乏理智而感情用事,脾气暴躁,都会使孩子盲目地吸收其弱点。家长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表现出惊恐不安、措手不及,对子女的影响也不好;如果家长处惊不变、沉稳坚定,也会使子女遇事沉着冷静,这样对孩子心理品质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家庭教育及时性

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比幼儿园、学校教育要及时。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么变化,即使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故此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不让问题过夜,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而幼儿园、学校之中,教师面对着几十个孩子,只能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共性教育,也就是群体教育,因时间及精力所限,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特点,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甚至因此使孩子对教师的照顾不周而产生不信任感,而家长可以及时引导孩子端正认识。因此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既可以使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接受集体教育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又可以弥补集体教育的不足。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21世纪人才的必要条件

《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指明:“今天的儿童是21世纪的主人,儿童的自下而上保护和发展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是人类发展的先决条件。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命运。提高全民族素质,从儿童抓起。”并提出:“在2000 年要使90%儿童(14岁以下)的家长不同程度地掌握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这顶目标明确了家长们肩负着为国家造就21世纪人才的重任。能否把这一代孩子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关系到国家是否后继有人的百年大计。福禄贝尔还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很有哲理性,它深刻地挑明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作用。家长首先要明确教育方向与国家利益、人民要求相一致的原则,不能把孩子视为私有财产,要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端正教育目的。我国的21世纪是什么情况,拿邓小平同志的话来讲,要使我国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收入达4000美元,年国民生产总值达6万亿美元。21世纪的人应该是具有良好的思想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心理品质、积极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较强的应变能力、吃苦耐劳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如果21世纪没有这样一批高素质的建设者是很难完成此大任的,具备这样的素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得到的,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正是培养高素质人的必备条件。

三、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

孩子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由家庭这个小环境终将步入大社会,接触家庭外的人群、事物。社会中那些真善美假丑恶不时地进入孩子的视野,大人采取隔离手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家庭中的电视录像也会从不同角度不断地反映着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儿童特别是幼儿缺乏理性的辨别是非能力,但有着比成人敏锐的感受能力。他们对身边发生的亲切的可怕的事物,敏感性强,而这种敏感性正是培养理性辨别能力的良好基础,家长应利用这一拓点帮助孩子在这种感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对社会生活的辨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过滤社会信息,优化孩子幼小的心灵。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能针对孩子年幼接受能力不太强的特点,抓住具体的日常琐事,帮助孩子认识辨别社会中发生的是是非非,让他们具体地感受到真善美光明的一面,也体会到丑恶的卑鄙,可以帮助孩子增强扬善除邪的正义感,从而抵制丑陋阴暗面对孩子心灵的侵蚀。例如,当今电视录像几乎步入城市居民中的每个家庭,孩子们几乎天天与它们打交道,可以说是不出自家门,便知天下事。从中可以接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信息。这里有政坛风云、科技进步、凡人俗事的各种内容,从中可以学习很多知识,了解国内外大事,家内外小事。但也不可避免地使一

些凶杀暴力、荒诞下流的镜头映入孩子的眼睑。家长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指导,提高孩子的鉴别能力,同时还要随时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为孩子树立正面形象,优化儿童心灵,预防儿童犯错误,甚至于违法违纪。家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有助于安定小家庭大环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有了健康的细胞,才能有健全的肌体,细胞有病,就会引起肌体发病。古人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观点就是这个道理。为此家长做好优化儿童心灵的工作对安定社会,安定国家功在千秋。

四、父母在倾听中存在的问题

积极倾听对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功不可没,然而在现实社会当中,做父母的又是怎样做的呢?孩子是否把父母当成自己的真心朋友,积极向他们诉说自己呢?

现实中,许多父母在亲子沟通中存在问题,他们不能理解孩子们在与朋友聊天时兴高采烈,说起话来滔滔不绝,而跟父母谈话却好像挤牙膏,问一句答一句,问多几句,就不耐烦起来,这种现象是相当普遍的。

实际上,亲子沟通所存在的非常多的问题都是因为父母“说”得多,“听”得少。孩子在想要寻找倾诉对象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又遭到一番“教育”,甚至成为父母“语言垃圾”的承载者,如此这般,孩子也就不愿意与父母沟通了。

五、怎样倾听孩子说话

学会倾听孩子说话其实也不难,让孩子开“金口”其实也不难,最重要的是父母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接下来就是改变一些我们的习惯做法。

(一)倾听孩子,要做到一停二看三倾听

(1)第一步就是停下来

这里的“停下来”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个含义是停下你手中会分散你注意力的事情。这本身就是尊重孩子的态度,同时也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准备一个良好的环境。如果父母一边做着自己的事情,一边有一句没一句的与孩子说话,因为心思不集中,交流很难顺畅,甚至可能造成误解,伤害孩子的感情。第二个含义是从心理上停下来,有些父母在听孩子说话前,先存在一种心理定式,无论谁对谁错,就是孩子做的不对,把责任全部推到孩子身上。所以父母在与孩子交流之前,除了把手头的工作停下来,同时也要把自己心理上的种种成见先抛开。在这一刻,父母的心理应该是一张白纸,对孩子所说的东西全部接受,而不要急着用自己的想法加以评判和批驳,(2)第二步就是“看”

看什么?仔细观察孩子说话时的脸部表情、说话的声调及其他肢体动作等非语言的行为。从孩子的非语言行为中,可以得到许多孩子没有表达完或者没有表达准确的信息,从而使我们更好的了解孩子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以及孩子的心理活动。比方说儿子很难过,朋友没有邀请他去参加生日聚会,他一个人耷拉着脸想跟你说些什么,这时你就可以判断出儿子不高兴,接下来你就会很注意孩子对你说的话了。

(3)第三步是倾听

倾听不只是只有耳朵就可以了。怎样有效地倾听孩子的讲话呢?首先要做出听的姿势,一定要与孩子平视,不可居高临下,身体稍微向前倾,并且要睁大眼睛看着说话的孩子,很自然地用眼睛表达你的兴趣和愉悦。

除了全神贯注倾听之外,还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弦外之音。中国教育家周弘说过“要想和孩子沟通,就必须学会倾听。倾听是和孩子有效沟通的前提。不会或者不知道倾听,也就不知道孩子究竟在想什么,连孩子想什么都不知道。何谈沟通?在认真听取孩子的诉说并观察其面部表情之后,对孩子的感受进行猜测并试着去确认,确认之后,无论孩子对否,接受并尊重其全部感受,并同时点头或不时地”嗯,是这样“最后告诉孩子你听到的以及你的想法。因为光倾听和理解,没有积极反应也没有完成倾听的步骤。此时要用语言对孩子的所说、所想

及所感的事做出必要的反应,尽量避免不要逐字重复孩子的话,可以使用相似的语言表达相同的意思或者用比较概括的语言。

(二)倾听孩子,要等一等,让孩子把话说完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看到小女孩摘花,并没有大声训斥,而是耐心听完孩子的解释,让拥有爱的小女孩沐浴到爱的阳光。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她在采访一个小朋友时能够让孩子把话说完,保持一种倾听者应该具有的一份亲切,一份平和,一份耐心,让世人听到了小孩子最善良、最纯真的心雨。

孩子毕竟是孩子,有的时候说出口的话并不真的是他所想的,而只是一种情绪的发泄,即所谓的“口不择言”这个时候,父母凭着孩子的一两句话是很难得出正确判断的。也有的时候,孩子说出口的话没有经过逻辑组织,在父母听起来可能有些莫明奇妙、不知所云。此时,父母不能急躁,不要听了孩子一两句就大叫“什么,你说什么?”也不要指责孩子说话的方式“你究竟要说什么呀?要说话就好好说,别有一句没一句的!”这样的批评足以让孩子在以后一段时间失去说话的自信。

让孩子把话说完吧!

首先在语言上,可以重复孩子刚才说过的话(如你刚才说你讨厌你们班主任,他为什么讨厌呀?);揣测孩子的情感(看起来你很生气,听起来你非常恨他等);用声音或语言认同孩子的情感(听起来你很生气,你其实很愿意把自己的蜡笔借给同学,但因为他没有经过你的允许就把蜡笔借给别人用,你觉得没有受到尊重,是吗?);其次在心理上,父母要提醒自己要保持冷静,暗示自己孩子这样说一定有原因的,我应该了解事实之后再下判断。

德国教育家卡尔威特说过“倾听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因为倾听对于孩子来说,是在表示一种尊重和关心,也促使孩子去认识自己的能力。如果孩子感到他能自由地对任何事情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他的认识有没有轻视和奚落,他就变得毫不迟疑、无所顾虑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先是在家里,然后是学校,捡来就可以在工作上自信勇敢地正视和处理问题。

倾听是一种态度,父母学会倾听孩子,对孩子有百益而无一害,父母也可以享受到孩子般的乐趣,何乐不为呢?

总之,家长要充分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建设人才。

第五篇:论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论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克山一中

张婧

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变化,是当今发展的必然走向。同时,也符合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

一、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教会学生做人、求善、养德,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

(一)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做好人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并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思想,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二)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尊师敬长,爱护体弱者。教育学生做事公正,为人和善,言行一致,文明礼貌,不损人利己,不投机取巧,爱护公物。培养学生做新时期合格的接班人。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才有凝聚人心,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四)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课的学习很苦很累,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教学中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自己要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五)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体育教学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二、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术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智能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创造、求真。

(一)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做体育器材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

(三)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

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四)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

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以,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能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 通过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活动机能,养成卫生习惯,培养学生脑体结合、综合适用脑力和体力的能力,把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控在最佳状态。

(一)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护能力。通过体育动作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练就一身强壮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健身锻炼,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矗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动作能伴随人的一生进行活动:田径中的中长跑项目。球类运动的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气功等都可以进行健身活动。通过讲授正确的动作技术和科学健身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和尝试

克山一中 张婧

当前学校教育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 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之中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 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以及诱导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

体育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中结合课的内容的传授进行的,不能空洞说教和脱离教材生拉硬扯,要细 心构思巧妙安排,以画龙点睛的揭示,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二、注重“两全”大面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认真了解和研究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平等的教育,根 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隐性适度地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生理的需求,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步骤要适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始终处于通过努力能 摘到果子的发展区。教师不仅要关心优秀学生,更要关心后进生,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 提出不同的标准要求,对优秀学生应扩充内容、增加练习难度、提高要求,并对他们进行超前教学;对后进生 进行个别辅导,在练习方法、难度上进行简化,但在练习次数上和时间上进行强化,给他们以信任和勉励,加 倍关心他们的学习进步,哪怕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使他们获得不断进步的信心,激发他们的 自尊和上进心。教师要确立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尖子运动员同等光荣的思想,使后进生也能达到体育大纲的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爱上体育课,爱参加体育锻炼。

体育教学的全面性。我们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学生更多地获得的是体力和技能,而明显缺少的是对原理 的理解和情感上获得的成功感和愉悦体验,也就是说在“懂、会、乐”这三个体育效应中,“懂”和“乐”是 薄弱环节。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在“懂”和“乐”上下功夫。教师要根据教材情况,结合学生的身心 特点,选择“发现式”、“问题式”等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让学生动起脑筋,边想边练;练好了,也 明白了。“懂”了原理,学生就可以在以后的体育实践中举一反三。教材有相对枯燥和相对趣味之分,相对枯燥教材教学时,教师运用教法要力求新颖,使学生的情绪不断变化。在学习中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 欲,使学生对枯燥的教材教学不是苦学,而是“乐”学。如耐久跑是体育课中比较难教的内容。学生感到枯燥、艰苦、不愿学。我们教学时,前几次课采用与球类活动相结合的教法,让学生在跑动中左右手运篮球,或跑 动中运带足球8分钟和12分钟跑。最后采用目标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制订努力目标,教师根据学生的目标,分成 几个组进行相互竞争,相互鼓励。这样的学习兴趣高,学习效果好。

三、挖掘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因素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体育教学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美的教育。体育运动中的美主要由“ 身体美”和“运动美”两部分组成。身体美是人类健康的身体所显现出的美,它是由机体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 态综合显示的健康美。运动美是人体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美,它包括动作美、环境美、行为美、竞技美、器材美等。作为中学的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把主要任务放在增强体质、塑造美的体型,促进机能完善,帮助学生形成对身体的正确审美观念,培养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体育教师是教学中美的引导者和传授者,教师本身的活动就成了学生的审美对象。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 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要言教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要具备美好的心灵、高尚的情 操、文明的语言、诚恳的态度、优雅的态势、整洁的仪表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为学生树立美好的形象,做到自 身形象和教学内容的统一。

四、改革传统教学方式 注重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学生没有自由表达的机会,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练什么,从而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冷淡,甚至厌倦的心理,这就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意识和能 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变“要我学”为“ 我要学”,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主人,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是为了不要教”。因为体育教学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能力。如以高中足球为例,我们用少量课时进行足球的基本技术的教学,更多的是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教学比赛。让学生在自由组合的比赛中,自我锻炼提高,从比赛中感觉到技术的不足,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教学比赛中产生对足球的浓厚兴趣,把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锻炼中。完成“要我健身”→“我会健身” →“我要健身”过程的转变。又如,我们在耐久跑教学时,除了教学生跑的技术还要教给学生如何控制跑的速 度,掌握间歇时间,如何缓解“极点”,以及跑后如何消除疲劳补充营养等。使学生既锻炼身体又学知识,并 且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形成他们自己的锻炼能力。

五、改革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

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是有效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 的过程。体育教学的完整过程,应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不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计划、要求、自身兴趣、爱好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教师在必要时进行示范、指示、辅导、总结。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应采用选择性自由组合的形式。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打破原 的班级分组,实施年级分组开放和实施一些普及性和兴趣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采用单项俱乐部制。各俱乐 部由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负责,为学生提供选择的自己练习手段、练习难度、练习伙伴,创设自主练习的氛围。聘请有体育特长的文化课教师进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在体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培养学生自发自主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充分理解参加体育活动的必要性,结合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态度,并获得人际关系需要的满足,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充分利用双休日,开展课外体育竞赛。这种体育竞赛,变以前的“选手竞赛”为现在的群体竞赛,扩大竞赛参赛人员,让所有俱乐部成员都能参加。选择有组织才能、活动能力和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同学担任竞 赛的组织工作,由学生自己担任裁判工作,对待学生裁判应先培训后上岗。

体育教学的素质教育实施目前还处于起始阶段,许多理论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探讨。

下载论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素质教育中怎样对待中差生

    论素质教育中怎样对待中差生 所谓差生也就是后进生,一种表现为成绩差,一种表现为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优生则相反。而介于优生和差生之间的则为中等生。由于中差生的种种表......

    论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作者:祖秋颖 来源:《成功·教育》2013年第03期 【摘 要】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体育工作者要总结过去,放眼未来......

    论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论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摘要: 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学校体育的教学指导思想,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片面的生物学评价向完整体育评价转变、从“......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张万春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 巴林右旗 大板四中 张万春 【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素质教育成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有效......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决定于学科教学的落实。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乃至学生各种素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及社会长远发展的需......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老店乡东马胡寨小学 456400 刘西义) 【论文关键词】:素质教育 智力因素 教育功能 【论文摘 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和教......

    论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论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呼兰区顺迈小学李龙 一、素质教育 社会不断发展,对于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使得素质教育的推广与发展成为新的教育观下新课标的要求。每一个公......

    论学校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目前,素质教育已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目标,它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身心健康、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以及个性的发展。为使学生和谐、全面、健康地发展,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