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课文为例子,扎扎实实进行写作训练
以课文为例子,扎扎实实进行写作训练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的确,教材只是教授某种教学内容的例子,它只是学习的向导,是视野开阔的镜子。语文教学心理学表明,阅读和写作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心理过程,但这两个心理过程是互相沟通的。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具体的教材,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与语言表达的方法。语文教材选用的课文绝大多数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其中精彩的课文片段、典型的叙述结构,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最好的例子。我们要善于利用教材这个例子,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小学语文课文中,段的结构形式不尽相同,句子间的联系也是关系各异,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立足课堂,以课文为范例,在分析理解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写什么”,还要让学生领会作者是“怎样写的”,从中总结出构成句、段、篇的规律,并把知识迁移到写作训练中,通过观察、仿写,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教材里的一个个句子、一个个段落和一篇篇课文的表达形式,这就是小学生作文的范例,这就是作文教学的“经验支柱”!
一、了解句子间的关系,进行仿写训练
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认识了好多句子间的联系,承接关系、因果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在进行阅读训练的过程中,既要帮助学生理清关系,又要进行适当的写作训练。我们只有既指导学生掌握仿写句子类型的表达形式,又指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和规范理性认识,才能启发学生完成表达句子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的形象思维,从而书面表达各种形式的简单句子、复杂句子,为书面构段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在对“有的„„有的„„有的”这一句式进行训练时,先明确这是并列关系的句子,再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对原有生活的回忆,进行写的训练。
二、认识构段规律,提高写段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段式结构,掌握组句成段的规律,引导学生入门悟道。语文教材中,出现频率高的,学生易于理解的构段方式大致有下列五种形式: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承接式;并列式;因果式;概括具体式。根据这些段落结构形式,在教学中坚持读写结合,举一反三,训练学生的构段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大有裨益。
例如:H版五年级第一学期中《游中山陵》第二自然段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很好的例子。它采用总分总的写作方法,突出了林荫大道的幽静、美丽。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这一段写了什么,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林荫大道的幽静、美丽。再质疑问难使学生感悟,“鸟雀的鸣叫声”与“幽静”并不矛盾,而是为了更进一步表现林荫大道的幽静。最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观察夜晚的赵巷镇,并学习第二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有一部分学生写得非常生动,通过人流的涌动、货物的繁华突出了夜晚赵巷镇的热闹,有的学生还在结尾赞道:好一条繁华的小南京路啊!H版五年级第二学期14课《葛洲坝夜航记》第二自然段中,运用总分的写作方法对三种不同类型的人物:李老教授、青年男女、壮年汉子进行细腻的描写,各具特色,传神精确。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知其然,又让他们知其所以然。所以我是这样设计板书的:
李老教授 伫立 静侯 青年男女 挤在栏边 哼起赞歌 壮年汉子 身裹毛毯 挤进人群
通过课件转换成下面的形式,然后让学生讨论这样转换是否可行?
李老教授 身裹毛毯 挤进人群 青年男女 伫立 静侯 壮年汉子 挤在栏边 哼起赞歌
通过对人物描写的换位比较,学生明白了人物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职业、性格等特点,否则就是千人一面。
然后我在课堂上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观察超市中男女老少购物时的不同表现或一家三口吃到美味时的不同的神态、动作,然后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因为有了辨析、归纳,再通过仔细地观察学生写得各具神韵。例如:一个胖胖的小男孩把自己喜欢的上好佳、巧克力、果汁一股脑儿扔进了购物篮;一位中年妇女手拿一包黑木耳,仔细地看着包装袋上的说明和出厂日期,然后轻轻地放进了购物篮,把超市中购物的人写得栩栩如生。
三、理解谋篇布局的思路,提高写作能力 了解文章的思路,理清脉络,把握作者谋篇布局的意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三棵银杏树》中描写银杏树的外形,按照事物的几个方面,分干、芽、叶、花、果几个部分具体描述,层次分明,写得朴实、自然,并且从文章中我们能真切的感受到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银杏树的喜欢。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我要求学生观察一种植物,学习它的写作方法写清植物的外形,并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有的写荷花,有的写松树,有的写桂花树„„有的竟把特点不明显的宝石花写出了新意,说宝石花的花瓣嫩极了,轻轻一掐,竟能掐出水来。例如写桂花的学生这样描写:秋风习习,桂花树上开满了花。它的花很小,每朵花有四个花瓣,几十朵小花簇拥在一个枝头,形成一串一串的花枝,远远望去,鹅黄鹅黄的,好看极了。
《游中山陵》是一篇游记,作者按游览的线路,以地点转移的顺序介绍,学生通过阅读,注意到了人在一定的空间活动,一切事也在一定的空间里发生、演变,从而既了解按空间变换顺序的叙述特点,又知道了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要注意恰当的过渡。所以在参观、游览后我要求学生能够仿照这样的方法进行写作,学生写得有模有样,过渡衔接自然,一处一景清晰。
让学生以课文为例子,表达自己对世界、对自然的独特的观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扎扎实实进行语言训练,日积月累,学生也一定能厚积薄发,真正提高写作的能力
第二篇:随课文进行片断写作训练课题研究
随课文进行片断写作训练课题研究
联合小学 张帆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即: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一般的理解是阅读课用来训练理解和积累语言,作文课用来训练表达和运用语言。而小学语文在课程安排上,作文教学的时间是明显少于阅读教学的。因此学生书面表达训练的机会就比较少。而三四年级又是学生习作从句到篇的过渡阶段,写好片断对高年级的成篇作文写作能起到很好的过渡作用。根据以上情况分析,我们课题组认为在中年级即三四年级的阅读教学中,依托课文进行片断写作训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理论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依托课文的教学进行片断写作训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写作实际,符合三四年级学生的写作心理。这是因为根据儿童的“模仿性”特点,阅读教学中提供了大量的范句、范段、范文作为随文练笔的“中介”;根据儿童的“表现欲”特点,借助于大量写片断的形式,及时运用阅读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写作,满足了儿童学习心理的需求;根据儿童“易遗忘”的特点,采取边读边写,学用结合的做法,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教师是“为迁移而教”,学生“为迁移而学”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认知心理学认为:迁移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态度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之间所发生的相互影响。随文练笔既有写作兴趣的横向迁移,又有从说到写的纵向迁移。它把读的训练和写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学和用的同步性,符合阅读教学的学用迁移性原则。
三、预期目标
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通过创设写作的情境,让学生有话可写,组织学生边读边写,先读后写,有针对性地写。使学生逐步做到写得真实,写出个性,提高自己写作水平。
2.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促进课堂教学的对话。创设写作的情境,使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从口头互动到用心写作。从而使“对话”的参与面更广,层次更深入。
3.完成三、四年级随课文进行片断写作训练的体系编写。将每篇课文的训练点,训练设计以及学生的习作例文汇编成册,供以后教学借鉴与使用。
4.通过课题的实施,提高课题组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片断写作的能力。
四、课题的实施
(一)“随文练笔”课堂实施现状调查
1.在小练笔的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上,还需要进一步改进。2.小练笔的时间安排上偏重于课堂的结束时和课文的结束时,没有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进行练笔,在离下课只有四五分钟的时间时,匆匆布置学生进行小练笔。
3.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没有交流与评价。
根据调查的结果分析,我们应该在以下方面作改进:
1.精心设计练笔题,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的练笔欲望;2.练笔的时间不一定都选在课文的结束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切入点小随时都可以进行的小练笔;3.要给足学生进行小练笔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当中完成小练笔,并且能够得到老师的点评,真正提高练笔的效益。
(二)组织教师潜心会文,罗列合适的切入点
让学生进行片断练笔,必须要找准合适的切入点。这就要求教师对文本的理解要有一定的层次,只有在吃透教材的情况下,才能使训练点起到应有的作用。我们确定了以下类型的切入点,供教师潜心会文后,进行罗列。1.模仿点2.交流点3.想像点4.放大点5.空白点6.推理点7.延伸点
(三)筛选确定与课文相关的片断写作的题目与形式
针对各篇课文的内容,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组织教师进行“头脑风暴”,罗列出每篇课文中所安排的有针对性的训练点并列出相关的目录。这些训练点都可供教师选择与实施,教师可根据自己课堂教学的实际选择需要的训练点进行训练。训练的形式包括:模仿式练笔、理解式练笔、想像式练笔、转换式练笔、巩固式练笔等等。
(四)片断写作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课堂实施是本课题取得实效的关键,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一边做,一边反思修改完善,我们认为要落实好小练笔的训练,取得实效,应当遵循以下几点要求。1.引领学生,潜心会文 2.好中选优,优化练题
(1)选择能够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的小练笔。(2)切口小,可以纵向延伸的小练笔。(3)多元化,可以横向辐射的小练笔。(4)联系实际的记叙性小练笔。3.由说到写,循序渐进 4.及时反馈,交流评价
五、课题研究的成效
经过一年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和学生,都获得了发展。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读书写作双赢
(二)真实个性共生
(三)句子篇章互促
(四)练题例文可鉴
六、讨论
虽然课题经过一年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反思我们的研究过程,我们感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关注。1.作为一所规模较小的农村小学,平行班少,在设计的诸多小练笔练题中,有些练笔点是不能在课堂上进行实施,只是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实践出真知,所以这些练笔训练,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在课堂上进行实施,并作进一步修改。
2.小练笔案例的编写是一个无止境的工作,我们对资料进行了一次次取舍,看看这个资料——好,看看那个资料——更需要。但我们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全部照用,我们需要精益求精,虽然我们对练笔训练题、学生例文做了一定的选择,但肯定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于弥补。
第三篇:以坚持为话题的议论文例子
以坚持为话题的作文:坚持让平凡变伟大
人生便如一块香料,只有在坚持的信念为柴,坚守的行动为火炙烤中才能散发出最浓郁的芬芳。
一个人做好一天的事很容易,但要用一辈子去做好一件事却是不容易的。记得几年前那个曾经感动了神州大地的王顺友。马班邮路上一个人一匹马,用一生的脚步踏出一条架在山区里的绿色通道。无可否认,他很平凡。但我们更应肯定,他确实伟大。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一走就是几十年。就算是一捧粗沙,也早就被磨成润珠了。倘若少了这份坚持,我们又去哪里寻找这份感动,寻觅这种精神?
坚持让平凡变成伟大。但是浅尝辄止也同样让一位天才黯然神伤。他是一个神话,一个物理世界的传奇人物爱因斯坦;他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他开启了科学历程的新纪元。但有一次他失败了。在想黑洞研究的过程中,他中途放弃了。因为这个问题的结论与他预想的相反。可是就在几年之后,他的这一结论却成为另一位物理学家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依据。他懊悔地说:“我本来是可其成功的,但是我放弃了!”上帝是公平的,他给了每个人一把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无论你是谁,只要你抓住了坚持这把钥匙,成功的曙光就会毫不吝啬的照向你。但一旦放弃了他,就算是近在咫尺的胜利女神也会悄然离开。
《浮士德》一部几十年血汗著成的巨著,包含了一位作家歌德一生的努力。相比于今天的快餐文化,那里面写满了坚持。在这个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社会里,人们往往只注意眼前的利益却忽视了通往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坚持。为什么古今中外无可计数的作品随时间的流逝而烟消云散?为什么几十年著述而成的《本草纲目》流传至今?又为什么天才的爱因斯坦会懊悔不已?又为什么一个平凡的邮差永驻人们心间?是坚持!坚持着以理念已被封为创业者的必备素质之一。有了坚持,才能劈荆斩棘,才能一千次的跌倒有一千零一次的站起。好多人抱怨,自己坚持了,自己努力了,为什么还不成功?那是因为坚持还没有累积到足以成功的高度。有了坚持不一定成功;但没有坚持,就注定失败。对于成功,坚持的塑造必不可少!
以坚持为话题的作文:坚持就是胜利
人们都想在事业或学业上有所成就,但是,只有一部分人取得了胜利,而相当一部分人却陷入失败的若痛之中。这是为什么呢?
俗语说“功到自然成”。按理说那些失败者完全可以尝到胜利的喜悦,但他们往往缺少一种胜利的必要条件,那就是坚持。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上边的俗语中所提到的“功到”其中已经隐含了“坚持”的意思。可见,一个人要想取得学业上或事业上的成功,除了个人的努力之外,坚持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条件。
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平时很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坚持到街头去观察、谛听,记下行人的零言碎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资料。这样,他才在《大卫?科波菲尔》中写下精彩的人物对话描写,在《双城记》中留下逼真的社会背景描写,从而成为英国一代文豪,取得了他文学事业上的巨大成功。爱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制蓄电池,其间不断遭受失败的他一直咬牙坚持,经过了五万次左右的试验,终于取得成功,发明了蓄电池,被人们授与“发明大王”的美称。
狄更斯和爱迪生就是靠坚持而取得最后的胜利的。坚持,使狄更斯为人们留下许多优秀著作,也为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许多精品;坚持,使爱迪生攻克了许许多多的难关,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可见,坚持能够使人取得事业和学业上的成功。 那些失败者往往是在最后时刻未能坚持住而放弃努力,与成功失之交臂。曾记得瑞典一位化学家在海水中提取碘时,似乎发现一种新元素,但是面对这繁琐的提炼与实验,他退却了。当另一化学家用了一年时间,经过无数次实验,终于为元素家族再添新成员——溴而名垂千古时,那位瑞典化学家只能默默地看着对方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这两位化学家,一位坚持住了,取得了胜利;另一位却没有坚持住,未能取得成功。可见,能否坚持是取得胜利的最后一道障碍。在最黑暗的时刻,也就是光明就要到来的时刻,越在这样的时刻。越需要坚持。因为坚持就是胜利。
坚持就是胜利
只要你一直抬头看着天,就一定会看见上帝。
——题记
坚持就是胜利,要取得胜利就要坚持不懈地努力,饱尝了许多次的失败之后才能成功,即所谓的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也就是胜利的标志。
古往今来,有许多名人不都是依靠坚持而取得胜利的吗?
霍金21岁的时候,他被确诊患有罕见的、不可治愈的运动神经病,1963年,医生说他只能活两年半。不久,就完全瘫痪了。1985年,霍金又因肺炎进行了穿气管手术,此后,他完全不能说话,只能依靠安装在轮椅上的一个小对话机和语言合成器与人进行交谈,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但他还是完成了巨作《时间简史》。是什么让他完成了这本巨作?归根基地就是坚持。
海伦?凯勒出生后的第19个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猩红热产生的高烧使海伦?凯勒变成了一个集盲、聋、哑于一身的残疾人。尽管命运之神夺走了她的视力和听力,她却用勤奋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紧紧扼住了命运的喉咙。《我的生活》结集出版,并轰动了美国文坛。一个世纪以来,《我的生活》被翻译成五十多种文字,传遍了世界每个角落。海伦?凯勒一生共出版专著14部,大都成了激励美国人的优秀读物,而她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的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更因其孤绝的旷世之美,而征服了全世界的读者。如果你问我是什么让她有这样的成就?我只能回答你,是坚持。
半塔保卫战中我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创造了在遭敌优势兵力围攻下固守待援,打守备战的经验。陈毅同志说:“半塔保卫战是固守待援的范例。”敌兵力共有一万多人,武器装备良好。而我守卫半塔的兵力只有五百多人,加上外围部队总兵力约三千人,其中还包指两个学生队、一个女生和少年队,大部分没有枪。敌我兵力悬殊很大。形成了对半塔的包围。当时我五支队指挥机关所在地苏营和半塔之间的通路也被敌人封锁。,固守半塔,以待援军,打得敌人大败。为什么能胜利?那就是坚持!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这个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懂得,然而为什么对石头来说微不足道的水能把石头滴穿?柔软的绳子能把硬梆梆的木头锯断?说透了,这还是
坚持。一滴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然而许多滴的水坚持不断地冲击石头,就能形成巨大的力量,最终把石头冲穿。同样道理,绳子才能把木锯断。
胜利之前的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只有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努力,胜利就会出现在眼前。这才是真正的胜利。坚持,也是一种美丽
因为有了坚持,小草才能破土而出,以见天日;因为有了坚持,雏鹰才能学会飞翔,搏击长空;因为有了坚持,人们才能挑战极限,创造奇迹„„坚持,也是一种美丽。篇二:以坚持为话题的作文900字
以坚持为话题的作文900字
以坚持为话题的作文900字
再坚持一下
“快到,快到了,就差一步了!坚持住!”男人大叫着。那个女人脸色惨白,表情痛苦:“不行??抓不住了。”女人的声音微弱到了极点。她单手抓着缆车座位下的一根杠子,身体悬在空中,脚下是万丈深渊。坐在缆车上的男人怎么也够不到她,只能声嘶力竭地喊着:“只有几步就到头了!只要再坚持一下就行了!”一下,一下,又一下,终于到了站台上。女人被拉了上来,一下子瘫软在地上。男人也跳下车,满头大汗。在男人的鼓励下,女人坚持了3分24秒。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看到女人得救,不禁唏嘘感叹!
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也惊讶得半晌合不拢嘴。原来,坚持的力量如此之大!
这天,我们全年级去桥世界>秋游。我高兴得像冲出笼子的小鸟,到处乱飞。一个桥接一个桥地玩儿。
“其实呀,你玩的那些桥都是小儿科!”大头在我背后冷冷地说道,“看到这个秋千桥了没?”他朝那个备受冷落、空荡荡没人玩的秋千桥努了努嘴,“这才叫实力。只有男孩玩得了!”他把双手插进裤兜,又上下瞥我两眼,“像你这样,一个引体向上都做不了的,压根玩不起来的。”
“嘁!谁说我不行?玩就玩!”
我被他一激,一个箭步就上了桥。很轻松,我一下就荡过了两个秋千。荡到第三个时,不料重心稍偏,一只脚落在了水里,一阵寒意透进心底,我顿时心跳加速。等荡过第六个秋千时,我已大汗淋漓了。
大头早已跑到对岸等我了。开始看我很顺利,他还不怀好意地喊着:“你不行,荡水里才好!”现在看我站都站不稳了,还满脸通红,直喘粗气,他也紧张了起来。
“喂,强姐,就差两个秋千了,一定要坚持住啊!叫别的班的瞧瞧咱们多厉害!”
这时的我眼前发花,他的话在我耳边飘过,却支撑不住已浑身发软的我了。短短的3米,仅仅两个秋千,我却觉得遥不可及。
我抱着秋千,晃来晃去,我的手渐渐抓不住了,“只要再坚持一下就行了!只要再坚持一下就行了!”
我忽然听到了这句熟悉的话,像空谷回音,钻进心里。脚下的水里倒映着我的身影,似乎变成了在缆车下悬挂的那个女人的身体。“就到了,一下,坚持一下就到了!”我想起了我在电视机前为她着急时心底里的喊声。
这秋千不就像那快到终点的缆车吗?我一下鼓足了>勇气,猛地一荡,顺势抓住了最后一根铁索,再借势一跃,扑到了岸上。
我暗暗吃惊,原来心理暗示如此重要。努力是没有极限的,意志与信心加上毅力可以创造奇迹。那么,生活中,只要再坚持一下,就很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以坚持为话题的作文900字》篇三:高考作文案例:话题议论文“坚守’写作指导及例文
高考作文案例:话题议论文“坚守’写作指导及例文
高考作文案例:话题议论文“坚守’写作指导及例文柳岸钓客
话题议论文“坚守’写作指导及例文
请以“坚守”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700字
链接1:
东汉杨震曾往东莱郡赴任,路经昌邑县,适逢旧日所荐秀才、现任昌邑县令的王密向他馈金十斤,以示报恩和接风。时值夜间,且无第三者在场。于是王密笑容满面、推心置腹地说:“暮夜无知者。”哪料杨震一脸严肃,断然拒绝:“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何谓无知者!”面对重金贿赂,他坚持了正义的立场,恪守了高岸的品格,心底的防线固若金汤,被历代传为佳话。
人生路上,山重水复,云遮雾障,随时都会使人晕头转向,跌入绝谷。只有坚守住那颗纯洁的心灵,才能写下完美的一页。请以“坚守”为话题,自选文体,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链接2:
据报道,三鹿、伊利、蒙牛、雅士利等22家奶粉中检测出三聚氰胺,“肾结石婴儿”事件震惊了全国。截止到2008年9月21日8时,因食用婴幼儿问题奶粉导致住院的婴幼儿为14471人,目前还在住院治疗的为12892人,其中有较重症状的婴幼儿104人,死亡3人。初步调查所获得的证据表明,“肾结石婴儿”事件目前主要发生在奶源生产、收购、销售,以及奶站的监管等环节。
试想,每一个环节若能严格把关,每个人若能做到坚守自己的良知,这类事件还会发生吗?请以“坚守良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 一。审题立意
“坚守”意即坚定的守卫。它与“坚持
”意思有别。“坚守”之“守”,强调“不使攻破”;“坚持”之“持”,突出“使继续下去”。它与“守望”也内涵不同。“坚守”之“坚”,是一种意志;“守望”之“望”,含一种期待。故三者大相径庭,审题时切不可将它们混为一谈。
坚守”是一宽泛的字眼,从语法上看可以添加宾语,可以补写出许多现实具体的内容。本次作文留给考生的较大的写作空间,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现实意义,可多侧面多角度立意。因此,本次话题作文审意立意贵在做到:进行联想,添加因素,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1.、可在“坚守”后加中心词,在“坚守的内涵”上作文章:必胜的信念 高洁的志趣 人生的准责
精神的家园 道德的底线
内心的宁静 思想的清纯
人间的真情 做人的气节(良知)
人生的梦想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美德(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也可着眼于“坚守的意义”,在其后加“的力量”“的奇迹”。
坚守内心的宁静,精神世界就会变得充盈而富足;坚守思想的清纯,心灵的天空必定变得清澈而透明。坚守诚实做人的原则,坚守认真做事的态度,必定收获友谊,收获真情。唯有坚守,不随波逐流,才能保持真正的自我,才能闪耀个性的光芒。
总之,要大处着手,高点定位。选择自己熟悉的有价值有意义的写作内容,赋予“坚守”以客观的现实内容,做到文章内容充实具体。但纵观以上各例,“坚守”的内容有一定的限制性。应该特指就人的生命历程和精神领域中不应该丢弃和流失的东西。为了使文章有层次感和厚重感,行文可涉及其中的两三个方面。也可抓住一点,重点突破,务求一针见血。2.、可在“坚守”前加附加成分:在困境中坚守必胜的信念
在金钱名利面前坚守人生的准责
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面前坚守传统文化
在喧嚣嘈杂的社会环境中坚守内心的宁静
在世俗的洪流中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等。这样做的目的是,进一步增添具体的现实内容,开启写作思路,使文章更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
行文过程中要重点讲清为什么要坚守,坚守此项内容的重大意义和现实紧迫性,这样才能作到针砭时弊,激浊扬清的目的。
回眸历史,伯夷拒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中,坚守了爱国节操;刘兰芝誓不改嫁,举身赴清地,坚守了忠贞爱情;陶渊明辞官归隐,采菊东篱下,坚守了高洁人格??构思时,你无论取材何种坚守,笔锋务必指向坚守者的心灵,展示那道无形的底线,渗透进你的感悟与深思,讴歌某种伟大的品格,或者阐发某种深刻的哲理。否则,只是流于写那种有形之坚守,尽管硝烟弥漫,旌旗漫卷,热闹是有,但是不能震撼人的情志,启迪人的沉思,犹如风过无痕,浪行无迹,给人以肤浅浮泛、味同嚼蜡之感。
二。横向联想,选择典型事例。
朱光潜曾说:“写作时,要抱住这个题目四面的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到一点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上,一直把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全记下来为止。”其中“四面的想”,即全方面辐射地想。事实上,学生在审题的时候,许多情况下,不象老师所想象的能从哲理的高度全方位地审视话题,更多的时候是横向联想在起作用。
可横向联想,具体演化,具体内容为谁坚守什么,如何坚守,有何意义:
坚守阵地——二战时期的苏联军民(谁)在德军的重重包围中,弹尽粮绝,饥寒交迫,坚守列宁格勒800多天(如何坚守),表现出顽强的战斗精神和感人的爱国情怀(意义)。抗战时期,谢晋元率领八百战士(谁),孤军奋战,誓死不退,坚守四行仓库四昼夜,击退敌人数十次进攻(如何坚守),给狂妄的日本侵略者迎头痛击,表现了中国军人誓死抗日的铮铮铁骨。(意义)
谢延信(谁)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勇气坚守承诺32年,用自己的爱心、孝心和责任心全力照顾亡妻的三个亲人——瘫痪在床的父亲、丧失劳动能力的母亲、先天呆傻的弟弟,(坚守什么,如何坚守)大孝至爱,感人至深。(意义)
罗映珍(谁)在600多个日夜里,坚守在成为植物人的丈夫的病床前,倾心呵护,泣血呼唤,她为丈夫写了600多封“情书”式的护理日记,每天坚持读给丈夫听,(坚守什么,如何坚守)用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第四篇:以信念为话题写作
信念
名言
“我要把别人看到的当成我的太阳,别人听到的当成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看作我的快乐。”
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
不能因为人生的道路坎坷,就使自己的身躯变得弯曲;不能因为生活的历程漫长,就使求索的脚步迟缓。
从她的精神,她的品质,她的信念,不难看出(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在她眼里,每天都是希望,永远地为希望而活。希望是她的成功之本。
奋斗目标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很难想象,双目失明的她是如何摸着荆棘爬过来的;无法明白,两耳失聪的她是怎样感受大地的钟声闯过来的。我想,那一定是她心中的阳光召唤她,为她指路。
范文
飞翔在信念的天空下
每个人都渴望有一双翅膀,年幼时我们渴望有一双“独立”的翅膀,去挣脱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长大后,我们渴望有一双“追梦”的翅膀,能达到自己努力追寻的地方;苦痛时,我们渴望有一双“超越”的翅膀,能帮助自己飞过绝望,看到希望;被束缚时,我们渴望有一双“自由”的翅膀,到达一个任由心灵翱翔的世界„„
蝴蝶用它的翅膀,在绿荫中嬉戏,在艳阳下翩跹;蜜蜂用它的翅膀,在花丛里勤劳,在芬芳中跳荡„如果我有一双翅膀,我要放高去远,在天空中翱翔„„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双翅膀,那是亲情的翅膀,那是友情的翅膀,那是信念的翅膀,我有一双信念的翅膀,因为学习、生活的道路上不会尽是一片金色的阳光,其中必然会有忧愁困惑伴随,那么就要用信念来克服它了。信念是人生征途中的一颗明珠一既能在阳光下熠熠发亮亮也能在黑夜里闪闪发光。信念和开启人生大门的最好钥匙,没有了信念,就像小鸟没有了翅膀,信念对人是多么的重要,它能为我们的心支撑起一整片天空。
信念,就如一双有力的翅膀。能让我们百战不败,取得成功。就拿我的亲身经历来说吧:过年的时候,我们几个孩子因为玩厌了,所以,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我们去爬山吧!”妹妹说。得到我们的一致赞同。于是,我们准备了吃的和雨伞。准备齐全后,我便和弟弟妹妹还有王叔叔一起爬山去喽!我们一路上哼着乡村小调,左瞧瞧右看看,开心极了。可是,刚爬到半山腰时,我便有些支持不住了。但是,我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爬上山顶,领略那“会当绝凌顶,一览众山小”的风采。中间虽然有一些力不从心,但是我一想到那个信念,我便能应付一切。最后,我靠着我那个坚定的信念,终于走过来了,我终于成功了!我真的相信:有了信念,那么离理想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信念的翅膀能改变命运,能改写人生,能让破镜重圆,能创造奇迹,让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能使人充满信心,让世界充满希望,让我们飞到理想的天空!
第五篇:以回家为标题写作
以“回家”为标题
【堂上作文题目】
请以“回家”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1)自主立意;(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解析】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标题是“回家”。写作前应该准确理解题目,注意以下几点: • 文中有对“家”要有准确的定义。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家,如三口之家、故乡的家、城市中的家等;也可以是抽象意义中的家,如精神的家园、游子回家等。
• 表达出“回”的内涵。即离开了“家”,发现失去了什么,要回去在行文中落实“回家”二字。• 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成抒情性散文。
【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不少学生的文章出现了偏题,谈到了与回家有关的东西,但写到最后我们就发现了一个 道理: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例如:
珍惜家庭的种种温情;回家的路越长越好,放慢回家的步伐,留心沿途的风景; 回家因为有她/他;想起妈妈或爸爸的爱;我的三个家(学校、宿舍、家); 常回家看看,尽尽孝心 【优秀范文】
回 家
广东广雅中学高一(3)班 徐盈紫
当我,面对这深深浅浅,坑坑洼洼的古城墙。我用手指抚摸这斑驳的伤痕,风化的痕迹。风化的痕迹在我手中留下,星星点点,我知道,我已经回家了。
当我,细呷这三分春色,尘土和流水中,衬出竹叶斑斑,翩翩而落,朦胧而起,镶在瓷杯中的香茗,雾气氤氲成画,苦涩甘甜,我知道,我已经回家。
当我,翻开这些昏黄,体味“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悠闲,“ 惊起一滩鸥鹭”的娇憨,随着“寂寞沙洲冷”的心碎,跟着“俯仰自得,游心太虚”的自在,一卷古籍细思量,恍恍惚惚,我知道,我已经回家。
而平常,我们在哪?
漫无目的地流连在纷挠的时代。时代给我们的双腿上了发条,我们挣扎着前行,沾染时尚流行。现代生活用缤纷的色彩蒙上我们的双眼,摸爬滚打,只顾冲个头破血流,在急躁中乱蹦乱跳,直至跌倒在地,再也无法前行,我们悲伤汹涌而出。时代的激流冲刷着每一个,我们逐渐体力不支,败下阵来。我们乘着一叶扁舟,逆风而行,筋皮力尽,孤独滋长而生。
我们都忘了,忘了岸边上,有一个家,等待着你的回望。它是传统,是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筑建五千年的精神家园。
博人眼球的韩流文化,街边建筑的乱搭乱建,大行其道的浅阅读潮流,日日更新,刷新看人们的眼球。而我们的传统文化,几经风雨,几经破败。我们是否早已忘记了都江堰上的李冰,用智慧换取四川盆地的富饶;我们是否忘记了苏东坡,徘徊于入世与出世之间的宋代伟人留下无数的文字财富,供我们赏读;我们是否忘记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原来,这快节奏的社会,还存在这样一片古色古香,宁静优谧的家园,庇护我们伤痕累累的心。
佛曰:“堪破,放下,自在。”
而现在,作为一个炎黄子孙,让我们堪破尘杂,暂时放下,城墙边,茶香伴,捧起古卷细思量,自在于传统文化的家园——共同回家!
【点评】本文深刻理解了“回家”的内涵:在纷繁烦挠的时代里,放下尘杂,体味自在,在传统文化中细细品味,从而使身心回到心灵的家园。文章立意新颖,文笔优美,内容丰富,化实为虚的写法在字里行间表现出了学生独特的人生感悟。文末一句“佛语”点透文意,令人久久品味。(指导教师:刘文岩)
回 家
广东广雅中学高一(11)班 罗嘉雯 只是你们忙于东奔西跑得太累了,忙得差点丢失了自己,所以,回归精神里的家吧,守护那片,还属于自己的地方。——梁实秋
卢西安〃弗洛伊德说过:“艺术家不需要成为名誉的囚徒,风格的囚徒,大笔财富的囚徒。”这位近代史上的美术天才,把英国女皇二世,画成一个体态臃肿的老妇人,不论世俗的眼光如何看。正是这种精神上的放达自由,真正意义下精神上的回家,使他的作品在其他画师千篇一律的“附庸”下脱颖而出,成为皇室最有争议的收藏品。其他画师的单调思维下的蓝图,没有一丝惊羡,因为他们只是随波逐流,在世俗眼光下,“虚伪”地作出这幅画像。
世界潮流席卷而来,跟着它,或许会得到暂时的满足感,却不知已被刀斧手剜去最宝贵的内心,荡入可悲的境地。
文天祥如果选择了投靠敌方,苟且存活,而不是选择回归精神的家园,他也无法“留取丹心”来“照汗青”,也无法留下浩然正气的形象。
陶渊明如果选择了为名利富贵在官场上打滚,而不是忠于自己的内心,回归精神的家,他也无法吟咏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将无法悠然自足、无忧无虑地在田间生活。
谭嗣同如果选择了逃往国外,而不是选择流血以祭变法,为国捐躯,他也无法“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也无法回归自己精神的家园。
断鸿声中,立尽斜阳。屏息凝远,浅听风吟。属于自己本真的东西,如果被作为名利的交换物,一旦失去,便悔之晚矣,因为现实中没有“第八号当铺”。
“我不穿不喜欢的衣服,不唱不喜欢的歌。”歌手阿黛尔如是说。同样,忠于自己的内心,恪守自己的净土,在上面镌刻属于自己的印记。即使仅拥着表面斑驳的梦想,也是属于自己的,没有名利亵渎的印记。
那,可是完全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回来吧。
【点评】主旨明确,思路清晰,素材丰富,文笔优美。但文中第3段的过渡句,和下文内容关联不紧密。另,后文中的举例在“义”的角度上展开,涉及到的面受到限制,可以更广阔一点。(指导教师:卢潮应)
回 家
广东广雅中学高一(14)班 李知真
放眼望去,星星点点的积雪从眼前向远处漫延。这雪色近看虽疏离,可绵延起来却成了白茫茫的一片,挂在纤细的枝头上,落到山脚的水库边,像是要融进去一样。蓝得明净的天,被航船拨出褶皱的碧绿水面,还有清甜的香氯,竟是从雪中弥散来的……那不是雪,那是白梅的芬芳。
不久前和朋友去赏梅的时候,看到的是一副不经尘世污染的画面。不过有的朋友,一面欣赏美景,还不忘发微信、发微博。我笑道:“有这么急吗?电子产品先放到一边嘛!”朋友答道:“发照片让别人知道,这才有意思!”
回程的时候,大家都很劳累。我倚着车窗发呆,突然想到一则很久以前的新闻。大概是说,儿女回家过年时顾着手机,吃饭也发此,缺少了和亲人交流。这和刚才的情景放在一起,我不禁产生了奇怪的感觉。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景点回家去,倒不如说是城市里的游子回到自然母亲的怀抱中又回到城里去。而在我们回“家”的时候,还是不能割舍下现代化的手机。
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早就脱离自然摇篮的人类谋求远大的发展而建立起城市。在骄傲地矗立的钢铁之城中,总会有一些安静而柔软的时候。我们在来自“家”的月光、花香、美味、照片事得到心灵的安慰。不论我们现在的环境是否被污染,尘土是否飞扬在空气中,总有一个远方的“家”,是我们可以回去的。那神秘的自然之力,远方亲切的呼唤,刻入我们的血脉之中,永久地传承下去。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我们的先人从自然中得到无尽的宝藏,那是家的庇护和温暖啊。
尽管自然是人类的家,我们却无法倒退到完全与自然和谐共处,亲密无间的时代。文明的前进中,“家”已经被伤得太深,就算再道歉也无法弥补。爱护环境的意识在新时代越来越强,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的观念组装进了飞快的列车中。而在人们忙碌工作之余,总要到自然中放松自己。而这些,全都是为了和“家”有着更紧密的联系所做。总有一天,人将会化为泥土,回到自然的怀抱。在印度,恒河就是许多人最后的归宿。在他们的意识中,神圣的自然是慈爱的,葬于自然便是从何方来,归于何方。
回家,这轻轻的话语,却有无尽的重量。无论身在何方,永葆一颗热爱自然的心,也是精神上回家了。【点评】现代生活让我们忘记回到自然的“家”了!这一思想主题,表现出学生对“回家”这一个词深度的思考。文章从生活的细节入手,自然生发对“大自然的家”的失去的思考,语言流畅,行文自然,耐人品读。(指导教师:刘文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