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柏拉图的贤人政治
柏拉图的贤人政治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思想对其后西方哲学和智能感知学以及其他许多思想领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黑格尔称赞道:“哲学之作为科学是从柏拉图开始而由亚里士多德完成的。他们比起所有别的哲学家来,应该可以叫做人类的导师.”
在《国家篇》里,柏拉图描绘了一个正义得到全权实现的理想国家的蓝图,根据国民素质不同进行社会分工,人们对各自的工作绝不互相侵犯,忠于职守,以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为“从善”,即幸福之根本的幸福国度。当然这是一种建立在理论意义上的理想国家,不但在现实生活中看不到,甚至其是否能够得与实现也根本无法证明。为此柏拉图避开了对这样的理想国家能否实现的直接证明,把论点转移到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理论上的理想国家最有可能实现的问题的论述之上。哲人王的问题就是在上述背景下提出来的。哲人为王,或者王者追求哲学的政治理想是一种“优秀者支配制”,即所谓“贤人统治”的国家制度。
哲人是因为拥有“真知”被拥立为王吗? 在柏拉图哪里用友善的知识是获得真正的幸福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只有哲人才能不懈地追求拥有绝对意义的本质的善的知识,因此哲人才能称得上幸福的真正追求者,才能给社会带来真正的幸福,上述的理解为柏拉图提出哲学王理想提供了最根本的理由和理论依据。拉图哲学中关于哲人的界定是众所周知的,哲人是爱智者而不是有智者。在《会饮篇》和《吕西斯篇》等对话篇里柏拉图明确指出:有智者不会热爱智慧,那是因为已经拥有了智慧;无知的无自觉者也同样不会追求智慧,那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拥有了智慧,活在”臆见”之中;只有无知的自觉者才会热爱智慧。那么作为爱智者的哲人,很明显还不拥有真知。也就是说,正因为没有真知才孜孜不倦的追求真知,才是“爱智者=哲人” 哲人王的理论依据
被帕拉图认为哲人为王的理由首先在于哲学之路并不是对谁都是敞开的,从事哲学的人必须拥有天生的素质
在国家篇中柏拉图对真正的哲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及其条件做了以下四点的规定:
1热爱学习,没有学科偏好 2热爱对真实的关照
3气宇恢宏,端正无欲。不奴性,不懦弱。
4记忆力和理解力都是超群的,容易引导其对每一事物的本真的认识
对于这四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之后,最后做了如下归纳性的叙述: “哲学是对于如果不是天赋具有良好的记性,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尔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节制的人,就不能很好的从事的工作”。很明显柏拉图对着人的要求来自与哲学这种工作的本质所致,这一点相当重要。
柏拉图在哲人素质的规定中,其重点是放在对哲人的先天素质与后天的追求与发挥相吻合上。两者完全达到一致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哲人。为此现实中辨别真正的哲人与否显得格外重要。在此基础上柏拉图进一步揭示了把对真实的热爱作为最根本的辨别尺度的意义,这人的真实之爱正是其被拥立为王的最根本理由。哲人王制的实施
在柏拉图的心目中,首先建立和维护社会分工制度。这是理想城邦的基本制度哲学家要极力防止不同等级的人相互混杂,等级间的混杂被柏拉图视为国家堕落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为实现国家统一和强盛国家内部的和谐团结以及培育出公民优良的品质理想国在哲学家和军人内部废除了私有财产和家庭。柏拉图认为是国家引起分裂产生不行的最大原因在于国民各自拥有私有财产和私有观念的存在,正因为如此为了尽可能在社会上消除不行首先不许把国民各自的私有观念根除,培养统一的共有意识。
对公民(哲学家和军人)的教育。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以大量的篇幅详尽的讨论教育问题,把教育成为唯一重大的问题,认为城邦首先是一个教育机构他认为要实现理想国家必须把儿童们与10岁以上的人隔离开来由国家实行统一教育,可以说这一措施为理想国家建设中所发生的妻儿共有埋下伏笔。因为教育中需要由国家收养的10岁以下的孩子进行统一教育,这就是柏拉图提倡妻儿共有制度所追求的目标,即被国家所允许的优秀男女之间所生的孩子一出生就要与其父母分开,由国家代替父母开抚养孩子。
在理想国一书中法律明显的被置于次要位置因为柏拉图设想统治者哲学家具有超人的智慧和真实的知识,又有不会偏私和不会被腐蚀的品行。所以在他们治理的城邦里法律只能是蹩脚的工具。柏拉图所宣扬的政治思想并没有成为现实中的国家制度,他在政治上的哲学王思想是彻底失败了,理想社会的宏伟蓝图只是理想中的画面而已。但如康德所说这种完善的国家可能在实际上永远不会实现,然而他并不影响这理念的正确性。黑格尔油漆推崇柏拉图的思想的价值他说柏拉图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人物之一他的哲学是具有世界历史地位的创作之一,它从产生起直到以后各个时代对于文化和精神的发展曾有过极为重要的影响。
第二篇:论柏拉图学习就是回忆论
论柏拉图学习就是回忆论
希腊的教育家柏拉图认为:“灵魂生来是不朽的,并且会多次降生他,它见到过这个世界及下界存在的一切事物,所以具有万物的知识,毫不奇怪,它当然能回忆起以前所知道的关于德行及其他事物的一切,也就没有理由认为我们不能通过回忆某一件事——这一活动一般叫学习——发现其他的一切。只要我们有勇气,并不断地研究。”他也由此得出“学习即回忆”的结论。
这一提法受毕达哥拉斯灵魂不死思想的影响,相信轮回说和灵魂转世说,同时源于他对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的划分。他认为从感性的个别实例中即现象世界中不能获得知识,只有通过感性事物引起思维,认识共相,才能达到对真理的把握。强调理性认识,追求共相、本质。他把思维、共相看成与外界无关的,存在于人的灵魂内部。他说人出生已经获得一切事物知识,当灵魂依附于肉体后,这些已有的知识被遗忘了,通过接触感性事务,才能回忆起已被遗忘的知识。“认识只不过是回忆”,“一切研究、一切学习,只不过是回忆罢了”。学习并不是从外部获得什么东西,只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回忆是对苏格拉底“一般”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也开启了“内化说”,与洛克的“白板说”相对立。按照现在的主流观点,柏拉图的这一知识论带有过强的唯心主义色彩,同时过多的关注内心会使人逐渐与外界隔离,拘泥于已有的知识而无法在实践中获取新的知识。但需要注意的是,柏拉图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柏拉图是一个政治家,至少是一个政治路线规划师,他毕生的愿望就是他的理想国,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他所有的思想理念、教育手段都是围绕着理想国的实现而提出的。要理解他学习回忆论的本质,我们还是得从理想国的大方向上考虑。
柏拉图是谁,是贵族,甚至是王族。他的出身决定了他的思想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在柏拉图看来,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训练人的心灵,剔除物欲、情欲等欲望的困惑,排除心灵的低劣部分对于认识真理的干扰,使心灵不断纯化,从而发展理性,培养情感,节制欲望,主持正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和造就以理性驾驭情感、控制欲望的人,使全国公民以理性处世,以公道行事,从而各安其位,各司其职,相互协调,为国尽忠。柏拉图在其《法律篇》中通过克拉尼阿斯、麦琪罗斯和爱(一个不知姓名的雅典人)等人的问答式的对话向我们传达了他对教育目的的基本看法:“爱:我们现在得出第三个推断或第四个推断:教育是约束和指导青少年,培养他们正当的理智,这种理智是由法律固定了的,而且是年高德劭的人经验过,认为确实正当的。要使儿童的心灵不因习惯而使其喜乐忧戚与法律或守法者九牾,而使顺从法律并与老前辈共感受。我说,为了产生这样的影响,于是创制乐歌,它的效力有如神力,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所说的和谐。”以上可以看出,柏拉图并不是要人们如中国禅宗一般打禅面壁,埋头修行,他所提倡的是维持这一个旧的社会秩序,一个由贵族主导的道德体系:平民顺从贵族的统治,贵族中德才兼备者(哲学王)则应该以德治民。
柏拉图是奴隶主统治集团中的一员,他是邦国的维护者和设计者。在他眼里,教育只不过是实现阶级统治和控制民众的有效工具。他所提出的一系列教育思想无不渗透着为理想国服务的价值取向。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国家教育观和等级教育观。譬如“还有,我们的年轻人要不要自我克制的美德?当然要,对于民众来说,最主要的自我克制不就是服从统治者。而对统治者来说,最主要的自我克制就是控制身体的欲望和饮食快乐吗?我也这样想。” 从这段文字中可见,柏拉图在这里把服从统治者看作民众应具备的自我克制的美德。而统治者只要控制身体的欲望和饮食快乐就达到了最主要的自我克制这一美德。其中的双重标准和等级思想溢于言表。为了达到使民众具备善或美德的要求,柏拉图为统治者精心设计了一套驯化民众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从而,也不可避免地使其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打上了鲜明的阶级烙印。当然,这也是柏拉图教育思想所不可避免的阶级局限所致。
那我们应该否定柏拉图的认识论吗?我觉得大可不必。孔子也做过类似的事(复兴周礼),但谁也没法否认孔子教育思想对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的重大影响。从思想上来说,柏拉图的认识论至少有4点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肯定学习的必要性。教育在希腊的语言中,意思是引出,也就是引出一个人来,这一引出的过程就是新人的诞生。在苏格拉底那里,辩证的方法之一就是精神接生术。所谓精神接生术就是在讨论知识和伦理道德问题时,通过双方一问一答,揭露矛盾,逐渐认识真理。本来每个青年人灵魂中都蕴藏有真理,只是受尘世生活的影响才蒙蔽了。现在要通过对话助真理出世。按照黑格尔的说法,这方法是帮助已经包藏于每一个人的意识中出世。不过,在苏格拉底那里,还没有讲清楚为什么每一个人的意识中包含众理。柏拉图填补了这一缺陷。他认为人的灵魂在“相”的世界里就已认识众理,包括最高的真理:善。所以,我们可通过启发的办法,在学习过程中回忆那些“相”的知识,具体的感性事物只不过是刺激物罢了。从某种意义上,柏拉图是肯定了教育对一个人积极的引导作用。
2.重视启发式教育。柏拉图主张对儿童从小进行讲故事和音乐教育,但歌词、曲调、故事的内容要经过检查。还要对儿童进行体育训练,培养儿童吃苦、耐劳和勇敢的品质。他认为儿童的早期教育,可以使他从小养成好的习惯,这会成为儿童的第二天性,不会轻易改变。他还主张在早期教育中,“寓学习于游戏”,使学习符合儿童特点,但要注意游戏内容的选择。在儿童早期教育中,他十分重视理性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认为教育使理性在人的灵魂中起主导作用,将欲望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使人成为一个正义的人。3.确定了教育的目的。尽管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从其奴隶主阶级统治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教育当作改造人性、维护城邦统一的最好办法,有其阶级的局限性,但客观上起到了保国安民的积极作用。因而,柏拉图揭示了教育的目的,即为社会培养有才能和品德高尚的人,促进社会的进步,巩固城邦(国家)的统治。
4.反对填鸭式的教育方式。类似于孔子的举一反三,因材施教思想,柏拉图不主张像智者派那样,把一些现成的知识、道德一字不变地传授给学生,而主张把青年学生先天有的、潜在的知识、美德诱发出来,或者说引导出来。理想国中他是这么批判智者学派的灌输式教学的:“如果在这一点上面我是正确的话,那么一些教育学家就肯定是错误的,因为他们认为知识能被植入一个本来没有知识的灵魂中去,就象把视力植入失明的眼睛中一样。”
审计1102 范晟
2104110240
第三篇:柏拉图理念论的基本思想
柏拉图理念论的基本思想
柏拉图的哲学理论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其宇宙论、知识论、国家说等都是建立在理念论上的,理念论是其全部思想体系的核心,基本思想大致有:
(1)理念的概念。柏拉图认为,我们的感官所感知到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动不定的,因而都是不真实的,真正实在的东西(存在)是不动不变的;这种真实的存在就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概念。柏拉图把这种一般概念称之为“理念”,这种“理念”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独立存在的。所有的理念构成一个客观独立存在的世界,即理念世界,这是唯一真实的世界。至于我们的感官所接触到的具体事物所构成的世界,是不真实的虚幻的世界。这样,在柏拉图那里就出现了真实世界(理念)与幻影世界(个别事物)之间的对立。
(2)理念和具体事物的关系。柏拉图提出,理念也是具体事物所追求的目的,具体事物要想达到它,但永远不能达到,因为它是绝对的、永恒的,而具体事物总是相对的、流逝的。他把理念看作永恒不变的“真正的实在”,个别事物有生有灭,但理念则永存无息。柏拉图认为,各类事物都有其理念,他把事物的理念分为最低级、较高一级、更高级、最高级四个层次:具体事物的理念是最低级的理念;数学或科学的概念或范畴是较高一级的理念;艺术和道德的理念是更高级的理念;在所有理念之上,最高级的理念就是“善”。善是至高无尚的理念,是认识和真理的源泉,是超乎一切之上的,没有其他理念能与之相比。各种理念在善的理念的统辖下,形成一个有条理的、真实的世界。又因为善的理念是最高的理念,所以它也是其他理念追求的目的,是宇宙最高的目的。这样,以善的理念为最高级的理念世界就形成为一个目的论的体系。柏拉图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用逻辑思维来把握这个理念世界的本质和内在秩序。
(3)理念论在自然观方面的表现──宇宙生成说。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真实的存在,具体事物则是不真实的。巨匠或造物主以理念世界为蓝图或模型,以善的理念为指导,将各种理念的模样加诸原始混沌的“物质”,使之成为一个有序的世界。巨匠塑造世界是为了要体现善,至善者必定要善,也必定希望一切都趋向善。柏拉图又认为,巨匠所塑造的世界不仅是至善至美的,而且是惟一的。地球是这个世界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有规则地按一定的轨道运行。这个轨道也必须是最完善的几何图形,而圆形是最完善的图形,所以天体都按圆形的轨道运行。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说是理念在自然观方面的具体表现。它不仅是唯心主义的,而且充满了宗教神秘主义色彩。
(4)知识是对理念的认识。柏拉图认为,只有理念世界才是知识的对象,因为理念世界才是永恒不变的,是真实存在的。他认为,感情知觉并不是真正的知识,因为知觉也是相对的、易变的、不真实的,他称这种认识为所谓“意见”;只有认识到理念,或者说认识到事物“本身”,那才算是真正的认识。柏拉图所谓的理念实质上就是事物的一般概念,所以他所谓的知识也就是对一般概念的认识。在他看来,这种一般概念不能通过感觉认识到,而只有通过“心灵自身”,也就是通过思维活动才能达到。柏拉图把认识的对象分成了“两个世界”,相应地知识也分为两种:知性的(或理智的)知识和理性的知识。柏拉图把知识分为四个等级:理性是最高部分,其次是知性(或理智),再次是信念,最后是想像(或猜测)。其中每一种认识的真实性和明确性的程度都与它们的对策的真实性和明确性的程度相对应。柏拉图认识的四等级理论是建立在唯心主义理念论的基础上的,与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学说有本质区别。但是,必须承认,这种理论在认识的发展史上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第四篇:贤人君子成语
【成语】:贤人君子
【拼音】:xián rén jūn zǐ
【简拼】:xrjz
【解释】:指有才有德的人。
【出处】:唐·陈子昂《明必得贤科》:“凡贤人君子,未尝不思效用,但无其类获进,所以湮没于时。”
【近义词】:贤才君子
【语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有才有德的人
【英文】:virtuous and talent person
【顺接】:子不语怪 子丑寅卯 子为父隐 子云诗曰 子午卯酉 子夏悬鹑 子女玉帛 子女金帛
【顺接】:阿斗太子 爱民如子 白板天子 百家诸子 博物君子 不孝之子 不当人子 草头天子
【逆接】:博弈犹贤 东阁待贤 妒能害贤 古圣先贤 害忠隐贤 进谗害贤 敬老尊贤 举善荐贤
【逆接】:贤人君子 贤否不明 贤妻良母 贤德夫人 贤才君子 贤母良妻 贤良文学 贤良方正
第五篇:柏拉图论自由与法的关系
龚辉
***7 柏拉图论自由与法的关系
引言
正义、平等、自由、法治这些价值观念现在几乎都被视为当代文明的一个标准,而且我们也希望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要实现这样的一个社会的构想,需要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来保障。但是在我们这样做时,我们好好的研究我们对于“法”的理解、对于法律应该追求的价值,这样是有莫大的作用的。
自由和法律的关系问题绝对是法律应该关心的一个中心问题。许多人认为,法律与自由之间是矛盾的,如果崇尚法治,那么将有可能损害到自由。不过也有人认为,法律实际上是为了保护大多数人的绝大部分自由而存在的,离开了法律,自由也得不到真正的实现。那么法律与自由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罗素曾说过:“西方两千多年的哲学只是为柏拉图作注脚。”柏拉图在西方思想史和哲学史上的地位是无人能及的。在他的著作中对于法律和自由的关系是有相当的论述的,研究他的思想对于我们理解这样的一个问题鄙视大有裨益的。
法律观
柏拉图的法律思想主要集中他的《法律篇》中,他这篇文章主要是从理论上讨论各种法学问题,也就是说是从法理学的高度来论述他对于法律的看法的。《法律篇 》的思想主要来源于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失败的结局、战后雅典政局**和苏格拉底的被处死、三次西西里之行的失败及希腊城邦的危机、城邦林立和城邦政治制度的多样性、柏拉图前辈重视政体和法律研究的传统等。
柏拉图认为法律是随着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随着小家族结合成为一个大的共同体后,需要互相协调,制定出体现共同要求的法律来。于是各个小家族便推选出自己的代表参加制定法律的工作,这些人被称作立法者。柏拉图则认为,“我们的法律必须把一切不断地仅仅引向一个目的”,“这唯一的目的就是把称为美德(善)的东西叫作正义。”换言之立法的目的就是实现美德或以善为目标,达到正义,这是贯穿整个《法律篇》的基本精神。那么,何为美德,柏拉图认为是节制或自制,因为节制是理智与欲望的和谐,是社会和平与和谐的基础,斯巴达那样的崇尚武力和勇敢、缺乏节制和以战争为主的国家,是不会有和平和和谐的。因此,法治的前提条件是人人自觉守法。自觉守法就是自制,自制就是美德,是教育的结果,而不是强制或暴力。法律的首要作用是通过教育来培养具有节制美德和自觉守法的合格公民。至于法律的本质和地位。在柏拉图看来,法律绝不是只代表强者的利益,而
龚辉
***7 是一种理性,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统治者只是法律的奴仆。
自由观
在柏拉图那里,自由概念的原始含义是“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概念是柏拉图分析自由问题的起点。在古希腊城邦里的人们享有最广泛的选择权,就“如同到一个市场上去选购自己喜欢的东西一样”。随心所欲”的自由概念表现为自由选择,即在没有外界的约束和压力的情况下选择自己心中所欲求的一切事物、行为,其中包括自主的意愿、自主的判断和自主的选择。这就必然意味着不同的人将做出不同的选择,各色各样的人有各色各样的选择,其间的差异性来自于个体间不同的欲求。人的生存被他们的爱好和欲望所驱使,根据不同的观念和心理结构,选择的结果也不同。这种“欲望——选择”模式还不是柏拉图所说的自由,我们要规范“欲望”本身的内涵以及欲求和选择之间的关系。
关于欲望,柏拉图认为,“人生来就有两种欲望种是为身体谋求食物的欲望,另一种是为我们的这个神圣部分谋求智慧的欲望”。柏拉图曾把欲望分为“必要的”欲望和“不必要”欲望。前者是指那些不可避免的、其满足对我们是有益的、满足我们本性所需要的欲望。后者是指那些超过了必要欲望的需求的、可以抛弃的、对身体有害的或者对心灵达到智慧及节制有妨碍的欲望。只有抛弃不必要的欲望才能保持灵魂稳定、有序的运动。因此,柏拉图的“随心所欲”,是对欲望有深层次规定的自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中的“想做什么”是有范围的,这个范围必然要符合灵魂的原则真正的自由是以灵魂的有序为前提的,理性的灵魂作为欲求和选择的主体,这样一种充满主动性的生存状态才是自由的。这种主动性表现为在值得选择且可选择的范围内,人们依据自己任意的意愿行事。这里意愿的任意性的背后有着发自理性部分的意志并伴随着整个灵魂的有序运动。雅典人的自由概念对两种欲望的选择不加区分,他们所享有的不过是一种虚幻的自由。
与自由相对的是不自由,柏拉图的“不自由”观点可以使我们更加的明白他的自由的含义。不自由”描述的是自由的反面,不自由分成两种,一种不自由的产生是外界的影响,因外力的作用从想到做的链条被截断;另一种不自由是因为人灵魂的质料部分产生出恶性,他想要实现的欲望超出了柏拉图所规定的“必要的欲望”的范畴。实际上,如果一个人只看重他的身体性的欲望的满足而不重视对灵魂的理智部分的应用,他的全部思想必定是属有生灭的,为了满足他对身体性欲望的追求,他必定是完全可朽的,因为他太过重视他的有生灭的部分,他在本性上已经被非理智所占有而失去了全部的自由。
自由概念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并不意味着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一个人将“想做”
龚辉
***7 实现为“做”,必须是因为这“想做”符合了他灵魂的本性,只有这样,他的天赋中才会具有把“想做”实现为“做”的能力。所以,即使一个人产生了与他的位置不合的欲望,他是没有真正的力量去实现它的;即使实现了,他也并不因此被认为是自由的。这也是柏拉图看不起平民政治的自由和僭主的自由的根本原因。
身体性的自由和爱智的自由一样都是人天然所具有的内在于本质之中的本性。不同的是,身体性的自由的实现更多的受制于现实的外部原因;爱智的自由的实现就其自由形式的本性而言并不依赖个体所生活的世俗环境。本质上爱智的自由属于一种自足自为的自由形式所以,真正的最自由的形式应该是摒除了约束自由实现的任意一种外部因素的那种以自身作为实现自由的条件和手段的自由形式,也就是单纯的爱智的自由形式。
怎么去实践他的自由的观点呢,柏拉图提供了自己的思考思路:1.培养健康的身体和有序运动的灵魂:2.认识你自己、关心你自己。用正确的教养或教育帮助人们培养健康的心灵是城邦的责任,统治者根据每个人灵魂中的天赋来确定他们的社会阶层,进而开展对他们来说最适合的教育;3.实践做好事能养成美德。在柏拉图的理想城邦里有四种美德:正义、勇敢、节制和智慧。4.理智的判断。对于“好事”的规范,我们只能从世俗的维度去考察。在城邦里,所谓的“好事”是指对城邦能保存有助益的事情,那么这就回到公民在城邦里各自做适应于他天赋的事情。使城邦里所有的人各司其职、各行其是是保存和发展城邦最好的方式,那么按照这个原则生活的人就必然是在实践做好事的人
法律与自由的关系及评价
柏拉图的思想的核心是建立一个“理想国”,他所有的思想只是为了从各个角度去论证或者论述这一观点。《法律篇》的写作现实意义就是希望能向这种理想国家或理念国家看齐,求其近似。柏拉图关于自由的讨论是针对雅典民主制下的自由观念而发的。从本质上看来,柏拉图是想建立一个符合自由和法律观念的理想国——他讨论这两者的关系的初衷和落脚点就是一致的了。在法律和自由的观念上,柏拉图十分强调对于城邦公民教育的重大意义,这可以说他理论的一大特色,通过教育来培养具有节制美德和自觉守法的合格公民,通过教育来使得一个人懂得自己灵魂的本来的秩序,通过这种方式,柏拉图来达到自己理论的实际效用,可以说两者的方式是一样的。可是我们发现,在这里很明显有一种等级观念蕴含在其中——这种观念是《理想国》哲学王的投射——每个人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可僭越。这种观点是他那个时代的贵族政治的产物,现在我们在人人平等的观念下是有摒弃的。再者在对待理性上,两者是毫无疑问的推崇理性的。不论是“法律绝不是只代表强者的利益,而是一
龚辉
***7 种理性”,还是“理智的判断”、“认识你自己”都是归结于最高的理性,可以说对于理性的推崇是无以复加的。最后对于美德看法,在柏拉图在他的思想中有四美德之说。在自由中、在法律中他重新强调了“美德”的重要性。城邦的最后总是要归结到对于“善”的追求中,也就是追求正义。
由于他的所有的观点都是论证和阐释“理想国”,因此他的“法律”和“自由”是没有冲突的,或者说根本就不可能有冲突的。从他的整个思想体系看来,柏拉图过度的强调了理论理性,而忽视了实践理性。因此说来他的有点“悬在天上”的感觉。这主要是他生活的时代决定的:重思辨以及雅典民主政治的流弊。是他想要创造一个完美的世界。
但是柏拉图的关注点始终是在“人本身”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也就是他主要考虑的是怎样才能是人过上一种“好”的生活而努力。人的理性、人的德行、人的教育,这些体现的是“为人”的价值。在自由中,在法律里柏拉图试图找到人的根据和可以的依靠,这种努力是值得肯定的——尽管不是那么的完美。
参考文献:
1.季曦:论柏拉图式的自由观,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2-05-30 2.陈鹏飞:城邦、理性、法治——柏拉图法律思想解读,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4-04-01 3.韩笑:柏拉图《理想国》中的自由观论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15 4.杨芳: 柏拉图《法律篇》的法学思想,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15 5.夏亮亮:浅析政治哲学视角下法律与自由的关系,法制与社会,2008-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