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和2014年中考复习策略(岳志刚)

时间:2019-05-15 11:20: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和2014年中考复习策略(岳志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和2014年中考复习策略(岳志刚)》。

第一篇: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和2014年中考复习策略(岳志刚)

我和中考的故事

——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和2014年中考复习策略

尊敬的各位同行:

大家好!

我是来自中山市小榄花城中学的语文教师岳志刚,熟悉我的人包括我现在的学生都喜欢叫我老月,因为我有一个笔名巴山老月,只不过这个月是月亮的月而不是岳飞的岳。作为一个从教20年并且兼职小说创作的语文老师,很荣幸能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和中考的故事。

众所周知,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题目为《讲故事的人》,我今天以故事切入的方式来讲中考备考多少有点学他的意思,因为我也是一个很喜欢讲故事,很喜欢写小说的人,只不过我是业余玩票,而莫言那可是蜚声海外的大作家。

其实,寓理于事是我们中国很古老很传统的一种表达方式,那些脍炙人口、流传甚广的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

我和中考都有过哪些堪称奇葩的故事呢?

让时光先倒回1997年。那一年,从教不足三年的我第一次教初三,对中考完全不了解,心里真是无与伦比地忐忑,这一点相信大家都体验过。那时,我们学校一个年级仅有四个班,跟我搭档的是我校德高望重的一位老前辈,也是语文科组长。在复习中,我自然全都听他的,特别是关于文言文的复习。当时,他凭经验圈定了一些重点篇目,让我好好复习,但糟糕的是,其中并没有后来考到的《醉翁亭记》。还记得当时一看到中考试卷,我立即就傻了眼,我误以为学生会考得一塌糊涂,因为文言文考查的篇目《醉翁亭记》在我们最后一阶段的复习中完全没有涉及。但可喜的是,考完语文后,我任教的那两个班的学生却个个都信心满满。原来,因为自己没有经验,我经常跟学生强调说,对中考而言,我完全是一个新兵,你们不能太依赖我,要多注意自我完善。还有,你们千万不要盲目相信我的话,不要只复习所谓的重点,而是要全面开花。正是基于以上两点,我那两个班的一百多号学生几乎都复习了《醉翁亭记》。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考完试后,一个喜欢开玩笑的同学拍着我的肩膀说,岳老师,好在我们没听你的,都复习了《醉翁亭记》,要不就死定了。中考成绩出来了,结果出乎意料的好,平时,我任教的两个班明显不如另外两个班,但在最后的中考中,他们咸鱼翻身,以全面压倒的优势胜出。由于我这个新兵不仅没拖后腿,反而考出了优异的成绩,那一年,我校的中考语文成绩位列全市前三甲。

事后,老前辈曾总结说,我这两个班肯定是在输在了文言文。从这件事中我得到的启发是,经验主义害死人。很显然,经验对中考备考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我们不理性地对待经验,很有可能就会被它锋利的刀刃挫伤,留下遗憾。

时间来到2000年。由于凭借运气和实力打响了第一炮,1998年、1999年我接连带初三,到了2000年则是第四次备战中考。这一年,发生了我教学生涯中最离奇的一个事件。

大概是在那年的四月份,由于一天到晚研究中考备考,老琢磨会考哪一篇文言文,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某天晚上,我居然梦见了2000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我最关心的是文言文会考哪一篇,所以一拿到试卷就迫不及待地找课内文言文阅读题。说出来你们可能还不大相信,在梦里,我还真看清楚了,考的是周敦颐的《爱莲说》。第二天一上课,我就神乎其神地把自己的梦讲给了学生听,并要求他们高度重视《爱莲说》的复习。由于已经有过经验主义害死人的教训,我当然不会把宝押在这一篇文言文上面,而是会全面复习,但也有意无意地有所侧重。时间一长,我渐渐淡忘了这个梦。很快,中考的日子到了,而那天也是我的同学们见证奇迹的时刻。一考完语文,他们全都拥向我的办公室,不可思议地叫道,岳老师,岳老师,你梦想成真了,文言文真的是考《爱莲说》。

那一年,我校的中考语文成绩名列全市第一。

这件事给我的启发是,天道酬勤!正是由于我在备考时全情投入,日思夜想,才会突发奇梦,梦见考试题目,梦见文言文的考试篇目,助学生一臂之力。当然,这只是那年备考的一个小小的侧面,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这桩离奇的事件不难看出,我们的备考细致而深入,这才是制胜之道。

虽然我早就深刻地感受过经验主义害死人的教训,但2009年,我还是被经验狠狠地坑了一把。那一年,由于我还在学校担任行政管理工作,成天杂物缠身,对教学就有点顾不上,加之我是在初三下学期临时接的班,对学生也很不了解,工作开展得非常不顺利。中考复习中,我根据年级的统一部署,把前些年没有考查过的古诗文作为重点,其余则简单处理。依照经验,这样做似乎也没什么不妥。可考试题目却把我吓了一大跳。在古诗文默写中,2008年刚考过的《论语》再次出现,除此而外,还考了2007年出现过的《木兰诗》、2006年出现过的《春望》和2004年出现过的《黄鹤楼》,仅有一道题考查的是未考过的篇目。更惨的是,课内文言文考查的是2001年考过的《桃花源记》。这些古诗文在我们那年的中考复习中全都不是重点,很多学生自然都不大熟悉,最终的成绩当然很不理想。这是我带中考最差的一次,也是我教学生涯中挥之不去的记忆。

这件事给我的启发是,只有亲身经历的惨痛教训才能让我们的认知更加深刻。1997年,被经验主义害惨的是那位老前辈,我其实是间接的受益者,因为领导正是拿他和我比才觉得我不错,让我连续上了几年初三。事后我虽然从他的身上得到了启发,但事隔多年后就渐渐淡忘了,直到2009年被经验害得好苦才让我想起那段往事。

经验主义害死人是毋庸置疑的真理,但经验是不无好处的,关键是你如何利用好自己的经验。

2012年中考的这段经历让我意识到若能合理使用经验,经验就能起到提高效率,提高成绩的作用。

一线的教师都很清楚,中考备考工作非常繁重。2012年5月,中考复习进入到最焦灼的阶段,我们每天起早贪黑,忙得不亦乐乎。一天,为了缓解压力,备课组长提出让我们四个老师赌一把,都来猜猜2012年中考会考哪一篇文言文和哪一部名著,输了的老师请获胜的老师喝茶。按照规则,我们每个老师可以猜三篇文言文,三本名著。

经过反复的研究和深思熟虑,文言文我最终选择了《满井游记》、《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而名著我则选了《朝花夕拾》、《水浒传》和《汤姆﹒索亚历险记》。一线的教师应该都知道,2012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考查的是《岳阳楼记》,名著考查的是《水浒传》,四人中,只有我一个人猜中。我无可争议地在这场赌局中胜出,他们三个乖乖地请了我喝茶。我赢得的当然不仅仅是这顿免费的午餐,还有复习的针对性和高效率。由于觉得这些篇目相对重要,我在复习中当然会有所侧重,特别是在复习《岳阳楼记》时,我竟然还鬼使神差地跟学生说,在24篇文言文中,仅有这一篇跟岳老师同姓,你们一定要高度重视。

看到2013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时,我又乐了,因为考查的文言文篇目是 《满井游记》,名著是《汤姆﹒索亚历险记》,而这居然也在我2012年的预测中。

听了这个故事,有老师也许会说,老月,你神机妙算一下今年会考哪一篇文言文哪本名著吧,其他的你不讲也罢。所以我必须得谈谈讲这些故事的用意。

首先,这些故事折射出我对中考的情感和态度。语文老师常吐槽说,上辈子偷人,这辈子教语文,极言教语文之苦。但我很庆幸自己教了语文,因为教着教着,写作水平和文学修养都得到了大幅提高,以至于能写出长篇小说,而且还出版了两部。跟很多老师一样,我也痛恨中考对语文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但跟不少老师有所区别的是,我对中考既有恨也有爱,在中考备考中,我既有茫然、困惑、纠结的时候,也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幸福体验。不少网络流行语话糙理不糙,比如,生活就像强奸,不能反抗就学会享受。既然我们无力改变中考的现状,暂时又只能从事这样的工作,那我们就最好学会享受其中的苦辣酸甜。都说态度决定一切,我觉得,只有学会感受中考备考苦乐交织的过程,我们才能更好地把这件事做得更好,做得更漂亮,才能既达成教书育人的使命,又让自己从中受益。

其次,我想通过这些故事告诉大家,即使你毫无经验,能力也有所欠缺,但只要足够用心,足够勤奋,同样可以决胜千里。我接触过这样一些老师,他们口才一流,文采出众,形象不俗,能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能上出人人叫好的公开课,但他们好高骛远,心浮气躁,在中考备考中不能沉下心来,总是浮光掠影,最终的成绩差强人意,甚至一塌糊涂。也有这样一些老师,他们的自身素质很是一般,甚至让人不敢恭维,但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备考工作中,将自己的智商和情商都发挥得淋漓尽致,最终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通过这些故事我特别想告诉大家的是,猜题仅仅是我们调剂繁重备考工作的一种手段,是我们中考备考的一种策略,但绝非我们战无不胜的法宝。在最后的复习阶段,我们可以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猜猜会考哪篇文言文,会考哪篇名著,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训练,但这是必须以全面复习为前提的最后一哆嗦。如果我们有幸猜中,那我们可以开心一笑,即使我们全都跑偏,那也不会惨遭滑铁卢。

就在几天前,我跟自己的同事分享了一个观点。对初

一、初二的学生而言,多阅读、多练笔绝对比做题要好,因为到了初三,他们还免不了会遭遇题海战术,如果有了好的语文底子,应试能力就不怕提不高。而在中考复习中,最后三个月,也就是从现在开始到6月20日之前的这段时间,最为关键。在这三个月里,识记的内容将会是我们复习的重点,如果这些知识掌握得不好,中考语文很容易考砸,反之则能考出意想不到的好成绩。

组委会安排我今天谈论的话题是“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和2014年中考复习策略”,虽然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将会有比较明显的变化,但好好分析一下去年的考题,甚至分析一下近几年的考题,对今年的备考也会很有启发。

曾经有一本叫《细节决定成败》的书风靡一时,其中有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简单的招数练到及至就是绝招”。为了让自己的发言更接地气儿,我今天不打算谈太多大而化之的复习策略,而是多谈小而化之的小招数,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更有帮助。我相信,在座的不少老师肯定在很多方面比我做得更好,欢迎大家在会后跟我多多交流。

我刚才已经提到,在2012年的中考备考中,我预测到了2013年的文言文考查篇目和名著。其实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中考向来喜欢考查写景抒情的名篇,2011年考了偏议论的《出师表》,所以我就选了《满井游记》、《醉翁亭记》和《岳 阳楼记》这三篇文章。其中《满井游记》是新增篇目,《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是传统名篇,可谓新老结合,没想到2012年考了《岳阳楼记》,2013年接着又考同为写景抒情的文章《满井游记》。关于名著我是这么想的,按照以前的一般规律,一年国内一年国外,2011年考了《鲁滨逊漂流记》,2012年就该考国内的了,但我当时选择的三本名著是:《水浒传》、《朝花夕拾》和《汤姆﹒索亚历险记》,我为什么会想到《汤姆》呢?我主要考虑到了两点,一是一年国内一年国外并非铁定规律。事实证明,我并没有多虑,比如实用文体阅读,以前老是一年说明文一年议论文,可2011年、2012年却连续两年考了说明文,这让不少人大跌眼镜。其次,《汤姆》非常适合中学生阅读,应该会是出题人容易想到的篇目。

下面我还是按照试卷中题目的顺序来分析2013年的试卷,也会谈到近几年的一些考题,顺势谈及2014年的备考。在此我必须郑重申明,所有的分析皆为我一家之言,如果能有幸言中一两点那也是纯属巧合,如果事实证明全是瞎说,到时候大家也不要把我骂得狗血淋头。拜托!

一、古诗文默写

2013年的古诗文默写题难度不大,没有太偏的句子,但兼顾了各种类型的诗歌。

第一题考查的是《关雎》的“琴瑟友之”。《关雎》是2007年考过的篇目,是出自《诗经》的四言诗,它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开篇之作,其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觉得即使2014年再考也不过分。应该说“琴瑟友之”对中下学生来说也并不容易,如果诗背得不熟,他们很有可能想不起来,或者混淆为“钟鼓乐之”,还很有可能写错“瑟”字。这道题提醒我们老师在复习时对经典诗文必须要求学生全篇过关,不能只抓重点句,而且还要注意区别那么容易混淆的句子,容易写错的字。

在中考必考古诗文中,哪些绝对堪称经典呢?首当其冲的是《论语》,2008年和2009年、2011年和2012年都是连年再考,2013年没考,那2014年我们当然得防一防。

《论语》现在考十九则,对中下生来说,全部背熟并不容易,考虑到之前考的都是通俗易懂的经典名句,我们可以把那些晦涩难懂不常见的语句排除,不过,对优生,我们则应该要求全部过关,不纯粹是为了预防偏题,这也是很好的一种积淀。

《诗经》当然也是经典,2005年考过的《蒹葭》肯定是重点。第二题考查的是晏殊《浣溪沙》中的名句“似曾相识燕归来”,这首宋词的代表之作2008年就已经考过。由于考的是名句,恐怕除了差生应该都不至于失分。这句词唯一容易写错的就是燕字。在必备古诗词中,燕子的燕和大雁的雁都是多次出现,复习中我们有必要将它们抽出来加以比较,可以让学生比较两种雁的不同之处,思考在文中为什么是此雁而非彼雁,通过这样细致入微的比较,学生就不会再轻易混淆。

多次出现且容易混淆的字词还有马蹄的蹄和啼叫的啼,绝对的绝和决定的决,看见的见和出现的现,在复习中,我们都应该引导学生去比较。只有关注细节,复习的效率才会提高,不要成天埋头默写,却不断重复写错常用字。

第三题考查的是《醉翁亭记》中的名句“野芳发而幽香”和“水落而石出者”,因为是经典名篇中的经典名句,我觉得难度也不大。前面我有提到过,写景抒情的文言名篇历来是考试的热门,2005年、2006年曾经连续两年考《醉翁亭记》 的默写,而且之前的2002年已经考过,2013年再次出现。明年要是来一个历史重演,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我认为在复习中,绝对不能忽略“野芳发而幽香”和“水落而石出者”脍炙人口的句子。

不过,到底哪些才算是名句,还真不好确定。2010年考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这个句子并不是《鱼我所欲也》中最有名的句子,而且这还是一道理解性默写题。当年,这道题失分率非常高。

为了真正做到全面复习,建议大家将文言文句子的翻译和背诵结合起来,即每一次在复习句子翻译的时候让学生先把句子背熟,这样既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又能对文言文句子的默写大有帮助。

第四题考查的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本来这道理解性的默写应该是拉分题,可由于试卷画出了答题的空格,学生可以据此作出准确的判断,这道题的难度就大大降低。

关于根据答题的空格来判断语句这个小技巧,老师们很有必要教给学生。我们来看看刚才提到的2010年的这道考题:面对元朝统治者高官厚禄的诱惑,文天祥断然拒绝,因为他深知背信弃义换来的高官厚禄,不值一文!正如孟子《鱼我所欲也》所说的“□□□□□□□□□□,□□□□□□□!”,只要数一数空格,我们很容易就能判断出这里只能填“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了这个依据,我们就不会填成其他的语句。

当然,如果理解性默写考的是绝句或律诗,由于每句的字数一样,这一招就肯定不管用了。

不过,理解性默写题始终是古诗文默写的难点,我们不能因此放松警惕,还是要加强训练,否则一旦出现容易张冠李戴的题目,学生就会死一大片,复习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第五题考查的是《钱塘湖春行》的颔联和颈联,都是传颂千古的名句,难度不大。

去年的五道题,只有后两题是之前从未考过的篇目,这样的篇目还有14首,在今年的复习中,我们首先得让学生全部过关。

我不主张在古诗文背诵的复习中有明显的主次之分,尤其是第一轮的复习,应该要篇篇俱到,到了最后一个阶段,我们才可以把近两年刚考过的古诗词稍稍放一放。

我向来觉得在当下千夫所指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把必背古诗文背得滚瓜烂熟是不多的可以让学生终生受益的内容,我们千万不要嫌在这方面耗时太多。当然,我们不能只是让学生反复默写,简单重复的做法肯定是最笨的,最好能多设计一些形式多样的练习和小测试。

二、字词积累

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国人书写汉字的能力不断退化,《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电视节目应运而生。传承汉字已经成为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肩负的使命。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根据拼音写汉字的题型是我们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最大的亮点,可惜这样的题型在很多地方的中考题中并没有出现。

2013年考查的词语分别是“崎岖、和煦、因地制宜、根深蒂固”,可以说都是很常用的词语,拿满分的同学比较多。2012年考查了“沉湎”一词,这个词学生比较陌生,很多人把“湎”字写成“腼腆”的“缅”。这就提醒我们在复习时首先要强调并强化一个汉字词语构造的规律,大多数词语的形旁都是一致的,除了崎岖、沉湎,还有比如伎俩,都是单人旁,愧怍,都是竖心旁。而对于那些 形旁不同的词语我们也要格外小心,比如鞠躬、糟蹋、馈赠等。

对词语的复习,我觉得比较好的方法是化整为零、常规化,也就是每天复习一组,可以让学生在课前三分钟抄一抄,然后听写一下,日积月累,这样坚持下去,词语就不会再有问题。

对于差生来说,这也是他们最容易拿分的题目。建议大家可以减少他们对其他内容的复习,却必须要求他们把词语掌握好。这不光是为了让他们在中考多拿几分,还是扫盲的关键。如果读完初中,斗大的字都认不了几个,写不了几个,那跟文盲有何区别。

三、词语运用

2014年广东省语文中考将新增词语运用的选择题,此举多半是有意向高考看齐,因为这是高考的传统题型,就像几年前开始增加有关病句的选择题一样。2014年的考纲提供了三道示例试题,分别为成语的使用、两字词语的使用和关联词语的使用,难度都不算大。由于这一届学生此前训练很少,这种题也不容忽视。

死记硬背词语的意思是最不可取的方法,建议大家将这道题的训练复习与词语积累的训练复习紧密结合,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的练习都会提供文中原句,让学生多读这些原句,揣摩重点词语的意思,有了这样的准备,再来训练选择题,会更加有效。

除此而外,还可进行根据意思写出词语的训练,这对促进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作用较大。由于现在的学生没有学过有关复句的语法知识,他们对关联词语的掌握并不全面和深入,为了让他们做好关联词语的选择题,有必要专门讲讲关联词语的常识,让他们了解常用关联词语,区别那些容易混淆的词语,比如“只有„„才„„ ”、“只要„„就„„”,“不管„„都„„”和“尽管„„但是„„”。

在进行相关选择题的训练时,建议大家强化一下排除法、代入默读法。排除法大家都熟悉,这里不多说。代入默读法是指将选项提供的词语一一放到语句中默读,推敲一下哪个词语在这个语境中最恰当。语感较好的同学运用这种方法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

四、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连续三年的病句选择题都是要求选出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其中2011年、2012年难度较大,2013年最简单。2013年的四个病句分别属于“主语残缺”、“重复罗嗦”、“递进的分句顺序不当”和“用词不当”,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的选项存在“主语残缺”的语病,2012年的选项则属于“递进的分句顺序不当”,也就是说,这几种类型的病句显然是考试的重点。

很多学生对病句选择题都有点怵,在复习的初始阶段应该安排一节课专门讲讲病句的常见类型和修改方法。类似的课之前可能已经上过,但需要温故而知新,还需要更加深入。比如,如果学生只知道“通过”和“使”不能连用却不知道为什么不能连用,那么一旦出现其他介词短语做主语的情况,就会被迷惑。

我们来看看2011年出现的这个病句:由于长江流域连续干旱,导致洞庭湖、鄱阳湖水面大面积缩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删除“给”)这个病句的问题在于,“由于长江流域连续干旱”是介词短语,不能做主语,而“导致洞庭湖、鄱阳湖水面大面积缩小”这个分句同样没有主语,这就导致了主语残缺的毛病,修改的方法是删除“由于”或“导致”,而不是删除“给”。

当然,各种题目的训练还是有必要的,尤其在复习的最后阶段,一定要让学生熟练掌握修改常见病句的方法和做选择题的几种常用方法,这对提高他们的信 心也会大有帮助。

在2012年的中考模拟测试中,我校曾考过一道递进的分句顺序不当的病句修改,后来学生在中考中遇到类似的病句就能迎刃而解。

五、句子仿写

2014年,句子仿写将取代连词成句,我非常欢迎这种改变,因为连词成句很像文字游戏,而仿写更有艺术含量。仿写并非新题型,在广东省中考试题中早就出现过,只是近几年没有,而其他地方,考仿写的挺多。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仿写是中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多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很有帮助。

在考试中,仿写常常与修辞有关,通常都要求能跟被仿写的句子构成排比句,而被仿写的句子常常使用比喻、拟人、反问等修辞,因此考纲也明确指出,仿写时要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修辞方法。

我非常欢迎这种题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不少同学在平时的作文中基本不用修辞,而仿写训练能有效地增强他们的修辞意识。

当然,这就给仿写增加了难度。

在复习中,系统的修辞常识的巩固是非常必要的,比如排比的构成要素、比喻如何才能做到得体、设问和反问的区别,学生都应该要搞清楚。

不过,最重要的仍是实际的操作,要通过不同类型的句子的仿写让学生积累实战经验,如果训练量达到二十道以上,就一定会有质变。在选题方面,我觉得还是应该以各地的中考题为主,也可以有少量的自创题,比如可以让学生仿写教材中那些经典的句段。

六、课内文言文阅读

每次中考备考,课内文言文复习都是最让人烦心的。24篇中考篇目,可以排除的并不多,剩下的篇篇都得复习。应该说,对绝大多数同学而言,如果在考试中遇到他没有好好复习过的篇目,他一定会非常紧张,如果句子的翻译和问答题还偏难,那他就更是会乱了方寸。相反,即使是中下生,当他看到课内文言文考查的是自己比较熟悉的篇目,他都会像吃下一颗定心丸。

2014年,近年没有涉及的传统名篇和新增未考的篇目仍将是重点。

第一轮复习,应该逐篇过关,抓住每篇文章的主旨,让学生对每篇文章都有比较明晰的整体把握;抓好每篇文章中的重点实词,特别是一词多义的词语。第二轮复习,排除次要篇目,突出重点,特别是重点篇目的重要语句的翻译,写作技法的运用,写作意图的揣摩等。

2013年考查的《满井游记》是新增篇目,其中的句子翻译是文章的中心句,这道题没什么难度。但去年却冷不丁地把用原文句子填空的题目变成了一道简答题,这让很多学生猝手不及,让很多老师叫苦不迭。我倒觉得有点变化是好事,中考毕竟是选拔性的考试,有一点变数或难度更能达到选拔的目的。在2014年的考纲中,课内文言文的试题示例有了明显变化,一词多义的选择题改为选择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综合分析选择题则已经不存在。

应对第一道选择题,熟记注解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考虑用默写法,让学生在看注解的时候把词语写到本子上,待看熟后关上书本默写词语的意思。当然,无关紧要的那些肯定可以排除。

每复习一篇文言文都可以通过这个方法让学生熟识注解。注解熟识后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句子的翻译会变得容易起来,因为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在注解中都有解析,甚至整句的意思都有。不过,句子翻译的复习还要强化一下最常见的六字翻译法。建议以近三年中考题中的句子翻译为例,让学生切实理解“对、换、留、删、补、调”的具体意思,然后在练习中加以利用。

对重点语句的翻译,也不妨用用死记法,尤其是在抓后进生的时候。其实,古时的孩童在学习的初始阶段主要用死记法,这种方法不无可取之处。

文言文的复习,难点还在简答题。去年考查的是“第①段写城中余寒景象的作用”,这个知识点连教参都未有涉及,不过有很多综合分析的选择题提到了先抑后扬的写法和烘托、反衬的运用。复习时,我们还不能只是抓写法,考纲对此有两点要求,一是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二是领会浅易文言文的写作意图。也就是说,这道简答题还可以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由于考点多多,我们很难面面俱到,但如果我们在复习中能将文言文简答题的答题技法和现代文阅读的答题技法融会贯通,让中等以上的同学学会举一反三,那他们即使遇到没有见过的题目也能较好地作答。对于中等偏下的学生而言,这道题的复习可以适当放宽,他们如果能解答好前两题,那已经是可喜可贺。我们还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简答题答题思路的训练。首先,看分答题,如果是三分,一般会有三个得分点,答题时必须心中有数。其次,答出专用术语。如2013年考题“第①段写城中的余寒景象,有什么作用?”,答案为“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1分)烘托出作者“欲出不得”的压抑烦闷之情;(1分)反衬了满井春意盎然的景象。(1分)”三个点,一点一分。其中,“欲扬先抑”、“烘托”、“反衬”是专用术语,也是得分的关键。第三,做完后马上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漏字、错别字和语病,这些都会影响得分,必须及时纠错。

要想突破这个难点,关键是要熟记每篇文言文的主题思想,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作者选材的用意何在。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一定要细心地加以比较和鉴别,以免在答题时张冠李戴。

七、课外文言文阅读

依据2014年的考纲提供的试题示例,2014年,课外文言文阅读的词语解释和简答题将继续保留,语句翻译将改为选择题,这实际上降低了此题的难度,但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复习时还是要加强对常见文言现象的了解和认识,这是做好此题的关键。

加点词语的解释通常都会有课内外勾连的情况出现,2013年考的“且”在《愚公移山》“年且九十”一句中出现过,2011年考的“或”在《陈涉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一句中也出现过。复习中必须高度重视容易搞错的常用词语的意思,如果在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中遇到,一定要联系课内学过的相关语句,加深印象。

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理解靠的是实力,复习中一定要养成多读几遍的习惯,不能动不动就上网百度译文或翻看答案,这样的练习往往收效甚微。多找一些文段来练习显然是最有效也是唯一的方法,优生们必须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增强自己的实力。

虽然2014年课外文言文阅读将不再是附加题,但对考生来说还是会偏难,尤其是最后一题,往往考“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引发你了怎样的思考”或是“分析事件的原因”,这叫要求考生既要读懂文章,还要准确概括和表达,很容易失分。

要想突破这道难题,必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答题思路训练。

首先找准关键语句。这些句子往往在开头和结尾,常常表现为议论和抒情。文言文在议论时常有发语词,发语词是指用在句首的语气助词,表示要发议论,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比如“夫”“维”“且”“盖”等。只要留心这些发语词,关键语句并不难找。

其次要理解关键语句的意思。既然这些语句是全文的核心,那我们在理解时必须纵观全文,不可断章取义。

第三,组织好语言,抓住要点作答。想要得高分,必须谨慎作答,必须揣摩一下出题人想要什么样的答案,只有答得精准,方能不失分。

八、实用文体阅读 1、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都考查说明文,2013年考查议论文,2014年考查说明文的可能性更大。因为事物说明文过于直白浅显,中考又以考查事理说明文为主,建议在复习和训练中有所侧重。

近年的考题越来越淡化文体,一般不把名词术语作为考查内容,重点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在复习中不要过多涉及有关说明方法、说明语言和说明顺序的练习,而要将重心放在如何读懂文章,如何准确筛选并提炼信息,领会说明方法的作用,体会说明语言的表达效果等方面。

虽说淡化文体早已是大势所趋,但文体常识对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仍大有裨益,在复习中,我们还是必须要有所储备。其中,说明文的分类、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顺序仍是必须掌握的常识。

依据2014年的考纲提供的试题示例,2014年的题型会有所变化,由原来的一道选择题、两道简答题改为两道选择题、一道简答题,建议在复习中以这三种题型为主。

课内的说明文都很有代表性,在复习时应该多多联系,让学生能够搭建起更严密的说明文知识体系,从而提高说明文阅读能力。

众所周知,要想做好阅读题,必须先把文章读懂。从近年的说明文选文来看,难度有所加大,对中下生明显构成了理解障碍,对中等偏上的学生来说也并非轻而易举。因此,首先要加大学生的阅读量,要求他们必须把文章看懂,否则难点永远无法突破。

常见题型中,“根据文意谈看法、谈认识”难度最大,要对学生进行“原文意识”和“整体意识”的强化训练。考试中,很多同学都能答出一两点,这样就会丢掉两三分。做这类题,我们首先要有打硬战的准备,要耐心和细心地在选文中筛选信息,不可操之过急,还要开动脑筋提炼信息,把最精准的答案呈现在答卷上。

2、虽然2013年刚考过议论文,但由于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都考查说明文,所以也不能排除 2014年再次考查议论文的可能。对中学生而言,议论文明显比说明文要难,如果我们在复习中不加以训练,考试中又突然出现,学生将难以应对。

刚才已经提到,近年的考题越来越淡化文体,建议在复习中不要总是纠结议论文的文体知识,而要将重心放在如何读懂文章,如何准确筛选并提炼信息,如何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领会论证方法的作用,体会论证语言的严密性等方面。

当然,有些文体知识还是需要复习巩固,比如议论文的三要素、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区别、论据的分类、常用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这些常识在做议论文阅读时还是会经常涉及。

依据2014年的考纲提供的试题示例,2014年的考题为两道选择题和一道简 答题,建议在复习中以这三种题型为主,当然也可以适当兼顾其他题型。

课内的议论文都很有代表性,建议在复习时多多联系,让学生能够搭建起更严密的议论文知识体系,从而提高议论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议论文阅读的难点在于题型变化较多,而且抽象的哲理有时晦涩难懂,阅读理解能力偏弱的同学往往望而生畏。复习时,题型必须多变,要尽量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题目,积累更加丰富的答题经验和技巧,不断增强自己的信心。从2013年的考题来看,每道题都设置了障碍,引导学生在面对这些答题的拦路虎时,必须从容镇定,在细心地揣摩清楚问题的实质后,再耐心地到选文中探求答案所在,绝不能乱了方寸。

九、文学作品阅读

综观这几年的中考试题,2009年、2012年所选文本为散文,2010年、2011年和2013年则为小说。由于散文和小说的区别并没有说明文、议论文那么明显,所以我们完全可以不理会考题所选文本的体裁。当然,复习中我们还是要有所区别,而且训练的文段可以五五开,即一半散文,一半小说。

所选文本如果是散文,一般倾向于叙事类,写景抒情类散文出现得很少,复习中,我们可以有所侧重,但也不能完全没有写景抒情类散文的阅读训练。在中考中,名家名篇历来受到青睐,2006年的《词典的故事》、2007年的《鼓神》、2008年的《歪儿》、2009年的《寻石记》、2010年的《偷父》和2013年的《天使》都属此列。复习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多选择名家名篇来训练,这对提高鉴赏能力也是大有裨益。

近三年的考题中,伏笔、对比和铺垫等写作技巧涉及较多,复习中必须高度重视。

近三年的考题中,人物形象分析和语言赏析出现得更多,人物态度、情感、心理、体悟等的变化也是最常见的考题,复习中必须强化训练。

2014年的文学作品阅读题肯定还是会紧扣2014年的考纲,这是一贯做法,复习中,每遇到一篇文章,我们都不要只做那几道题,而应该按照2014年的考纲的要求进行解读欣赏,这对全面提高解题能力至关重要。

依据2014年的考纲提供的试题示例,2014年的文学作品阅读将不会再有选择题,四道题全为简答题,而且分值增加到17分,这无疑会加大文学作品阅读的难度,并使得这一板块成为决定考生成绩优劣的关键,对优生而言,这是必须重点突破的难点。

复习中,文学作品的文体常识必须好好地梳理一下。特别是常用修辞方法及其作用,描写的不同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描写的分类(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不同描写的结合(比如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动静结合等)、常用写作技巧(作铺垫、埋下伏笔、设置悬念、衬托、对比、联想、想象、欲扬先抑、托物言志等)

近五年的选文,只有2009年的《寻石记》,不少考生反应看不懂,其余则并没有太大的阅读障碍。因此,文学作品阅读的难点不在读懂,而在如何赏析。

复习中,每遇到一篇作品,都要鼓励学生将其完全看懂,并对它的主题、语言、人物形象、主要事件和写作技巧全面了解,只有在平时的训练中扎扎实实,才能在考场上从容应对。

平时的训练应该偏难,不宜简单,否则一旦在中考时遇到阅读难度偏大的文章,肯定难以适应。而如果中考时文学作品阅读比较容易,做惯难题的学生就会觉得轻而易举。

十、名著阅读

有人说,这是影视剧的时代,而不是文学的时代。确实,很多人都看过根据名著改编的影视剧,却从没读过原著,恐怕不少语文老师也不例外。如今,给中小学生指定一些必读名著并在考试中有所体现的举措,能稍稍改观一下这个不利局面。虽然这会大大增加师生的负担,但毕竟对这个影视剧泛滥成灾的年代而言也算是功德一件。

自2007年以来,在中考中考查的名著依次是《骆驼祥子》、《水浒传》、《童年》、《西游记》、《 鲁滨逊漂流记》、《水浒传》和《汤姆·索亚历险记》,有一年考国内一年考国外的走向,但这并非铁定的规律。

2014年考查国内名著的可能性更大,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自然应该重点复习,《骆驼祥子》当然同样重要,还没有考过的《朝花夕拾》和《繁星·春水》也不能忽视。

尚未在中考中出现过的外国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格列佛游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和《威尼斯商人》也应该好好复习。

由于2014年的考纲提供的试题示例为比较阅读,所以在复习中必须要把具有可比性的名著进行比较分析,比如《西游记》和《骆驼祥子》的比较,《西游记》和《水浒传》的比较,《西游记》和《格列佛游记》的比较,《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鲁滨孙漂流记》的比较,《鲁滨孙漂流记》和《格列佛游记》的比较等。其中我最看好的是《西游记》和《水浒传》的比较,《西游记》和《格列佛游记》的比较,这两个比较都会有很多适宜的考题。建议大家好好研究。

名著的重要情节是近年的必考题,2014年应该也不会例外。复习时,每一部名著中那些脍炙人口的桥段都务必记熟,而且还要搞清楚前因、后果及相关人物。

2012年、2013年都考查了人物,而且2012年还考查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依据2014年的考纲提供的试题示例,2014年的考题应该也会涉及人物。复习中,每一部名著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都要梳理清楚。

在2014年的考纲提供的试题示例中有涉及叙事特点的题目,复习中,我们必须关注每部名著的艺术特色特别是叙事特点。这道示例给我们传递的信息是,名著阅读将会考得更灵活更难,确实起到让尖子生脱颖而出的母的。

由于2014年的名著阅读将以附加题的形式出现,而且试题示例为比较阅读,难度肯定较大,复习中不仅要强调对识记内容的掌握,还要通过训练提高考生特别是优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中考,可以说的真的很多。对年轻老师而言,每一次中考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而且既是智力的考验,又是体力的比拼,但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考验中,你们在三尺讲台上才会越站越稳,你们的专业发展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对经验丰富的教师而言,中考备考会显得容易一些,但也决不能掉以轻心,中考毕竟是综合性的选拔考试,它的不可预见性常常让人猝手不及,我们必须步步为营。

最后,预祝大家在2014年的备考工作中万事顺意,在2014年的中考决战中笑傲江湖!笑到最后!

第二篇:中考语文复习策略发言稿

紧扣考纲突破两大专题 结合实际制定复习策略

永昌七中九年级语文组 杜春玲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有机会与各位同仁一起交流语文中考复习经验,探讨提高语文成绩的方法策略,我感到非常荣幸。下面我就代表永昌七中九年级语文组向大家简单汇报一下我们在中考复习阶段的一些思路。

当前学生们对语文复习存在着这样两种心态:一部分学生认为语文知识点繁多,而且中考侧重考查学生的课外迁移能力,考查课本的内容较少,因此往往把精力投放在一些“速成”的科目上,复习语文时就十分浮躁;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认真复习课本的知识后,也做了大量的阅读题,考试却不见成效,感觉语文复习无从下手,于是干脆放弃。这些做法都是很不可取的。实际上,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从前几年学生复习情况来看,在总复习阶段,若能够按照科学的复习计划,把握重点专项,形成知识网络,运用技巧方法,考试中是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的。

当前语文中考重点考察的知识包括五个方面: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知识、综合性学习、作文训练。我们认为,积累与运用部分木已成桌,提分空间太小;文言文知识各校老师都当成重点复习,难分伯仲;综合性学习规律性太强,可以速成。在当前以平均分为评价标准的背景下,现代文阅读和作文训练两大块才是应该重点探讨、全面提高、力求增分的专题。下面我就结合近几年金昌市中考语文试卷谈谈这两块专题复习的基本思路和注意事项。

一、现代文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界定的课标为:“欣赏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分析近几年中考的现代文阅读考试命题情况,不难发现有如下特点:1.淡化文体,重点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2.重点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赏析能力。3.选文短小精悍,文质兼美,情感积极向上,贴近学生生活,浅显易懂。4.考题紧扣考纲,知识与能力并重,难度适中。命题短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同时稳中有变。

为此,我们把文学作品(小小说、散文)的阅读训练作为复习重点,训练思路是:以课内现代文阅读复习为依托,以课外典型文本为训练载体,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应试解题能力。训练内容包括: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2.理解词句含义;3.理解句段作用;4.检索信息;5.概括文旨;6.品味语言;7.欣赏技巧;8.个性阅读。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能力训练

①揣摩题意,领悟基本内容。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多半能揭示全文内容的重点,有时暗示文章的主旨,还常常有启迪行文思路的作用。通过训练学生仔细推敲题目所蕴含的信息,可以感知到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中心。

②辨识文体,按文体特点把握重点文意。记叙文可以按分清要素,理清层次,认清主旨的程序来展开阅读理解。议论文则可以从把握论 点人手,进而弄清论据、分析论证。说明文先要明确说明的对象,再辨识方法、归纳内容。

③理清思路,了解行文结构。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章,明确行文的整体思路是很重要的。如果学生具备对文章的结构和思路能大体辨明的能力,就能对文章内容有初步的印象。

④精读首尾,体味主旨。2.理解词句含义能力训练

①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词句在文中的含义。通过训练,要让学生知道:剖析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时,首先要考虑这个词语或句子与文章中心思想的关系,想一想,这个词语或句子在体现文章主旨上起到什么作用。

②联系人物形象理解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当阅读一段刻画人物形象的文字,训练学生一定要注意那些看似普通的词句里所隐含的有关人物形象的深刻内涵,要从人物塑造的高度去把握这些词句的含义与作用。

③结合作者的感情理解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好的文章,总是有感而发,因情为文,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血脉一般贯穿文章始终,因此,告诉学生理解一些词句的含义时,也不要忘记考虑语句中所浸润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④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含义。作者遣词造句,总是要为表达中心服务。因此,在不同的语境中,词句会产生特殊的含义,在理解时必须要结合上下文意,经过仔细的思考,才能准确地把握其含义。⑤联系修辞特点来理解词句的含义。作者在文中为表达的需要,常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多为比喻)来表达深刻的意味。这样的词句,常常是含蓄难懂的。要抓住比喻修辞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将比喻还原为本体来透过表象去领悟其中的深意。

3.理解句段作用能力训练

①从内容上分析:在不同的文体中,对句子的作用理解应各有侧重,在记叙文中,主要表现为点明主旨或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议论文中,常表现为揭示中心论点及分论点;在说明文中,大多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或事理。

②从结构上分析:句子在文章的不同位置,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文章开头的,有起总提作用;在文章中间的,有承上启下、标志思路的作用;在文章结尾的,有总结作用。

③从表达效果上分析:在某些文学色彩浓厚的文章中,有些句子还有升华中心,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4.检索信息能力训练

一是训练从整体入手,明确检索的目的,确定检索的范围;二是训练归纳、综合检索范围的内容,发掘其隐含信息。

具体训练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阅读:一是扫描全文;二是理序和对应;三是突出重点;四是恰当表述。

5.概括文旨能力训练

通过例文训练,让学生掌握:概括文章主旨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做到对整篇文章了然于胸,这样才能把握文 意,领会作者的目的和意图。

6.品味语言能力训练

我们训练学生按下列步骤进行操作:

①理清思路,概括内容要点,初步理解文章思想内容。②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由篇到段,筛选出直关文章理解的具有某种特殊用途的语句即关键语句。

③理解这些语句的字面意思。

④联系语境,运用恰当的方法,品味语言的深层意思、感情色彩以及表达作用。

7.欣赏技巧能力训练

我们训练学生的欣赏角度是:叙事记人性文章的表达技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选材剪裁上,主要表现为选材典型精当、剪裁得体适度等;立意构思上,主要表现为立意高远深刻而新颖、构思奇特新妙等;谋篇布局上,主要表现为线索清晰、思路通畅、布局合理、结构严谨等;语言风格上,主要表现为精练、含蓄、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等;写作特点上,主要表现为详略得当、首尾呼应、虚实相生、借景抒情、托物寓意等。欣赏时,要抓住这类文章的文体特点,把握住具体文章的整体内容去理解、分析、评价。

说明文在表达技巧上有它自身的一些规律:材料选择上,主要表现为材料充分、资料翔实、数据准确、举例恰当等;文章构思上,主要表现为说明方式的选用是平实说明还是生动说明;谋篇布局上,主要表现为说明顺序的安排是时间、空间顺序还是逻辑顺序;语言特色 上,主要表现为平实准确、概括具体、生动活泼、简洁精练等。分析、欣赏时,要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前提下,抓住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并将这一点与分析事物的特征结合起来。

议论文的表达技巧,选材上看,主要表现为举例典型而具体;立意构思上看,主要表现为观点鲜明、构思新颖等;谋篇布局上看,主要表现为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等;语言风格上看,主要表现为准确、鲜明、概括力强等。理解分析时,要通过理解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来认识论据的论证作用,由此分清论据运用的正误优劣。

8.个性阅读能力训练

我们训练学生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步骤:一是细读;二是提炼;三是联想和拓展;四是表述。

二、作文训练

作文,被称为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马虎不得。如何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需要讲究策略。结合近3年金昌市中考语文作文:如,2012年的命题作文《心灵深处的歌》、2013年话题作文《梦想》、2014年以“孝顺”为主题的材料作文,设题都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认识生活中的现象、抒写生活的感悟为导向。预计2015年甘肃省中考人会从考生自身情感出发考查作文,我们要在这方面多加练习。在作文复习中我们的做法是:

1.在第一轮复习中,一方面梳理和积累素材,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背诵读书笔记中摘抄的精美片段,积累感性的语言材料。另一方面,我们结合课内精美现代文的复习,根据中考作文在立意、内容、语言 上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单项训练、片断训练和模仿作文,每周一次单项训练,一个片断训练,每两周一篇模仿作文,单项训练如语言训练,可以对作文进行补充修饰语的修改,变换句式的修改,运用修辞方法的修改,使作文的语言更灵动。片断训练如抓住特征写肖像。模仿作文,如复习《背影》时,让学生提炼家庭生活中的“动情点”写一篇表现父爱或母爱的文章。

2.在第二轮复习中,从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表达几个方面进行强化指导训练。在写作中,要引导学生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学会“一滴水里见阳光”,“半瓣花上说人情”。让学生明白,一篇好的作文要有“六个一”:一个含蓄、深刻的题目,一个精彩的开头,一个疏密有致的段落布局,一个优美的片段描写,一个完美的结尾,一个清爽的文面。虽然不能做到十全十美,但一定要有亮点。

3.教给学生作文的一些常见的构思方法并在复习时进行强化训练。记叙文可以用书信体结构、日记体结构。

为部分学生量身定制文体,扬长避短。中考迫在眉睫,如果整齐划一地要求学生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克服作文中的弱点,不太现实。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写作特长,为学生选择最擅长的文体,如有些学生知识面广,思想较一般学生深刻,对事物有独到的见解,那就指导他写议论文;如有的学生感情丰富细腻,文笔优美,那就指导他写叙事性的散文;有的学生人物描写很出色,那就让他在人物描写上多下工夫,指导他在作文审题时,选材尽量靠近写人。4.从现在起,按照中考语文试卷作文方格尺寸的标准统一作文稿纸,加强基本功诸如书写、卷面、标点符号等方面的训练,老师可以只改不批,按中考分值的标准打分,内容分与卷面分分开打,尤其是卷面,争取让学生中考时能拿满卷面分。

5.让学生了解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对照自己的作文情况,找出差距和需要注意、改进的地方,做到有的放矢。学生必须明白,在哪些方面努力可以再加分,在哪些方面努力后可以少减分,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作文得分。中考就是个分数竞争,我们的目的就是分数,能让他少失去一就少失去一分。

6.考试时作文时间安排与字数要求:150分钟的语文测试时间,应该留出40-60分钟的时间作文。时间充足,心中不慌,文思才会泉涌;否则仓促成文,难免丢三落四。作文要写满600—700字,这是硬指标。600字是只是底线,是低分线。要力争写到650---700字。

三、复习中的几个原则

在座的老师都明白:靠题海战术是不能打赢中考这一仗的,因为题目容量不等于思维容量,重复训练不等于提高能力。我们的原则是:

1.实行全面的语文教学。书写、字、词、句、段、篇……夯实基本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字要认认真真的写,书要认认真真的读”,循序渐进,不搞急功近利,扎实有序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少一点重复训练,多一点思维训练;结合我校推行的“四三六”课堂教学模式,在训练中教师精心设计,精选试题,浓缩考点,避免重复训练。2.练前少讲解,练后多指点。每次训练前,结合课标,明确训练的目标要求,进行命题解读,分析典型错题。练习多一点针对性,少一点重复;指导多一点精深,少一点压制;复习指导要揭示规律,让学生生成解题的方法,享受解答过程,比较评析答案,鼓励学生有创意的答案,而不是“一答制百思”。

3.打造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并非“大容量,快节奏”,而是“人人参与,学有所得,时间合理”。方法:确定课文阅读训练点(材),选好课文阅读的突破口(点),理清课文的解读思路(线),组织好课堂教学对话(面)。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尽量在课堂完成,让学生在课内既得法又得益。课堂教学搞好了,学生成绩自然就好。不要将提高成绩的希望寄托在课外。

4.课外作业要少而精,反对搞题海战,千万不能让学生变成做题机器,审用教辅资料,减轻师生负担,保护师生健康。要真实的阅读课标推荐的必读书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主动大量的阅读优秀书刊,提高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发展和终生学习导航。

以上就是我们七中语文教研组关于语文复习备考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不妥不周之处,期待会后深入交流。谢谢大家!

第三篇:中考复习策略

中考复习策略

发言人:沙土中学罗曾均发言时间:2011年03月26日

尊敬的各位老师:

我们都知道数学是基础学科,中考分值大,涉及的知识面广,可以说,中考数学考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中考命运.因此我们每位数学老师都不敢懈怠.尽最大努力搞好中考数学总复习,提高复习效果。下面就我们在复习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各位老师分享,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我们教师要深入学习考试说明,钻研课标。

进行中考复习时,我们要认真学习课标和研究考试说明,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我们平时复习时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去复习,在全面复习现有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按课标要求进行拓展,增加学生知识面。

二、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

由于中考考试科目较多,有部分学生在复习时手忙脚乱,因此我们在课余时间应该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心理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减小他们的心理压力,让他们轻松备战中考。

三、研究中考试题,把握中考动向,提高复习效率。

研究毕节地区及我们周边地区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准确把握中考动向,探讨命题的形式。这样我们就能够在复习时有针对性的对部分知识点加以强调,有效提高复习效率。

四、组织有计划的复习

因为中考复习的时间非常紧张,因此复习时间的安排必须合理、紧凑,以便有效利用时间,我们的计划是把中考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将课本中所有知识进行梳理,使学生能把重点知识系统化;

第二阶段:中考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训练:对热点题型进行专题复习,各个突破。热点题型一般有:图形与变换、运动型、阅读理解型、开放探究型、实际应用型、研究性学习型等。

第三阶段:模拟训练,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考试查漏补缺;

五、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所以在复习时我们必须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我是我们学校初三数学组最年轻的教师,经验不足,在蒋科均老师、王小川老师的指导下,我逐渐认识到了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在复习时,除了做好双基的训练,融合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数学建模等数学思想,在学生们的数学思维,数学成绩都有大幅提高的同时,我的体会也就更深了。

六、教师要团结协作,取长补短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依靠数学组全体老师的聪明才智,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集体。

以上是我们学校初三数学教师对2011年中考数学复习的一些做法,不足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第四篇:中考复习策略

中考复习策略

仲伟方

一、指导思想

1.巩固。把巩固“三基”放在首位,强化知识的系统记忆,对每块知识点要形成结构网络及网络说明(高考对知识考查的具体要求)和网络应用(看的见)。

2.完善。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着意于思想、方法的明朗化。建立知识方法、规律运用系统,并不断总结完善。

一是注意把不同章节、分支而且性质相同(或者方法相同)的归成一条知识链从中提炼规律、方法。

二是进一步认识和挖掘知识之间相互交融后所产生的“生成性知识”,并强化其教学。实现更高层次的系统化。

3.综合。适当减少单一知识的讲解和训练,增强知识的联接点、题目的综合性和灵活性。对重点、常考题型进一步强化解法定模、强化基本思维模式,尽可能地形成思维模块,促进思维的集约化,从而完成能力的“立体化”,以达到适应“考能力”的要求。

4.提高。重视搭建提高能力的平台。

一是讲评应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注意方法规律的概括、总结和优选能力(即选择最优方法)的培训。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

二是要研究训练的方式。确保有“练”的时空,确保“练”的实情性、层次性、递进性、针对性,解决“一讲就懂,一做就错”的问题。

5.有效。

一是教师对《考纲》《考题》理解深透,研究深入,把握到位,明确“考 什么”、“怎么考”。

二是教师讲解、学生练习体现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性,让大部分学生学有新意、有收获、有发展。

三是知识讲解、练习检测等内容科学性、针对性强,使模糊的清晰起来,缺陷的填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

四是练习检测与中考对路,不拔高,不降低,重在基础的灵活运用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二、要转变传统的复习观念(完成进度、完成数量),明确以下的几个观念:

①看复习课的容量不是看教师在一节课中讲了多少例题,而是看这节课上学生的有效活动量、有效思维量、有效训练量多少。

②看复习课的任务是否完成,不仅是看课程是否讲完,更重要的是看学生身 1

上真正落实了多少,学生实际上得到了多少,应试能力是否有了一定的提高

③复习中,学生能自己解决的事(对题目的审读、分析,确定解题方案,建立数学模型,正确、迅速地得出结论),教师决不要去包办代替(见笔记本)。

三、采取新措施

采取教学案一体化的复习方法,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学案一体化,其实质“做、改、评”三位一体。

① “教学案一体化”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思想与教学结构,采用了全新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洋思”精神。

②它的设计不是教师“授予”的程序,不过分预设严谨的教学程序,而是依据学生做的情况设计思路,难则多讲,会则少讲或不讲,课堂创意的空间较大。

③新课改最显性的、贯穿始终的主线就是“学生的发展”。教学案一体化以“教学内容呈现、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三大转变为重点,力求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它是将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机整合的一种教学设计。“先做”就是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逼着学生先深入一步。“再改”就是对学生做的情况找出症结,对症下药,正本清源,“后评”就是学生回到课堂上是带着问题来听课的,通过这个过程不断完善、巩固、提高。它既显示了教师的“教”的过程,更能展示学生“学”的过程,师生目标追求明确,共同活动,共同发展,共同生成。它彻底抛弃了老师讲学生听的不良做法,充分体现了双线并进的互动策略。

④教学案一体化设计使复习内容呈现给学生更直接,更具体、清楚,更有力于激发和调动学生课前预习、课中探究的积极性。因为老师先讲的再好是一种接受,自已先发现解决是一个创新,创新对学生心灵、记忆、内化的撞击远远超过接受。教师的后讲都是学生经历过的,课堂上学生在巡找教师与自己的共鸣,巡找自己与教师的差异与区别,教学案一体化的复习方法是符合“学习心理学”规律的。从节能增效角度来看,课堂不必要花时间再抄题理题。

四、抓实复习的核心环节----精讲。

一是复习教学是学生至少第二次学习,其教的方式不能与第一次的档次一样,要求教师要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形成更高更新的观点来概括学习内容。如果教师

二是讲解的着力点是放在对重点、难点、症结点,而不是围绕讲完着讲义或布置的作业为目的。应是有针对性的讲解,而不是盲从于讲义。应是关注学生感受,而不是就答案而答案。

三是复习中接触到很多“大难题”,应依据学情有阶梯、重分析、多角度的讲解,使学生认识清、透,我们称为讲“基础”。要积极引导开展思维活动,课

堂教学要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展开,相反“直入答案”直白式解讲,称为讲“难题”。

四是重视强化对新生知识的认识,促进认知结构的再发展。由于知识的综合和相互作用,出现了 “生成性基础知识”,其表现形式为:思想、方法、策略、技能等。将原有基础知识和“生成性基础知识”合并就是学生应该具有认知结构,那种不重视问题深入挖掘的教学,本身就丢掉“生成性基础知识”,忽视了基础,破坏了学生认知结构,降低了学生能力。

五是要立体地整合复习内容,既要重视文本列出的知识点,又要重视知识相互间作用所体现出来的思维策略、模式规律。特别是基础的罗列不能简单的条条框框,而应将基本的思想、方法、技能列为基础知识范畴,通过具体问题揭示出来,使得基础知识的复习呈立体化。

六是提高课堂教学含金量。首先,课堂教学高含金量需与学生的吸收量、贮藏量、消化量相结合、相匹配---要求教学定位要准。其次,要求对相关知识有“链式反应”----要求每节课要有新东西,教师讲解应着力于分析,彭大信息量,帮助学生扩大认知结构,闯过“平台现象”。在之,还要求教师做到能够精心设计教学各个环节----会教。切不可只是给学生筛选出若干个知识点进行枯燥乏味的灌输和“切割式”诠释,既无衬托,亦无相关链接。若教师的课堂表现能力差,再好听的故事到了“说不清”的人的嘴里也会变得索然无味;若课堂教学的思考氛围不浓,讲练的节奏感不强,没有多少“有价值”的东西可言,那么,学生给教师最直接的回报就只有趴桌沉睡了。

五、材料使用切不可搞拿来主义,照搬照用。

一是密度要适中,有填补的空间。二是选用材料难度要适中,“三基”所占的比例要大。三是材料的形式要多样化,要有学案形式的主体材料,还要有试卷形式的辅助材料,进行搭配使用。四是对复习材料的使用要修补和完善,达到符合校本实际。

六、抓住复习的指向。

基础。全面扎实的基础是中考成功的生命线,(见笔记本)

错源。中考复习是一个动态的纠错的过程,是一个完善知识与能力提高的过程,要经过汇错——析错——错源——纠错——不错的六大纠错环节。因此,可以用下面一个公式来概括:复习之错源=增分之泉眼。

按教学案一体化模式复习,应该说错源是讲评的指向之一,因为中考复习是不断消除盲点的过程,没有错源信息的讲评是盲目的讲评。发现复习中的一个漏洞,比做一大张试卷还要高兴,彻底搞懂一个难点,等于梳清一大片与之相关的知识点,消灭一个弱项。就等于丢掉一个大包袱。及时对错源信息分类、剖析、反思、计划、调整,帮助同学们看清每前进一步的努力方向,使学生避免迷失在无边的题海中。

七、强化六个意识

基础意识。近年来中考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学生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这种忽视以基础为本复习操作方式,违背了复习的科学规律、不明确学生发展的方向,从实质上看是对复习的目的意义不明确。千万不要以为“中考以能力立意”,就是要去钻难题、偏题、怪题。这里的能力是指:思维能力,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分析力,创造性的想象能力,探究性实验动手能力,理解运用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探究创新能力,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应变理解能力,其重点是概念观点形成和规律的认识过程,它往往蕴藏在最简单、最基础的题目和事实之中。不是钻牛角尖能钻出来的能力。

综合意识。分析题目时,由原来的注重知识点,渐渐地向探寻解题的思路、方法转变有系统地探寻。要主动将有关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重组,找出某个知识点会在一系列题目中出现,某种方法可以解决一类问题。

运用意识。复习应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进行,通过运用达到深化理解、发展能力的目的。要体现学知识、用知识。学会知识的运用主要以解题为主来实现,从而进一步拓宽数学知识运用的范围,且达到有理性、有策略的运用。

创新意识。在注重基础上进一步关注“生长点”,努力探寻知识之间作用后的“生成性知识”。

反思意识。一是对学习的知识、技能进行反思,有哪些没有达到所要求的程度。二是对所蕴涵的思想方法进行反思。三是对基本问题、典型问题进行反思。弄懂弄透基本问题,熟悉典型问题对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四是对常犯的错误进行反思。

重建意识。知识的形成需要有一个反复认识的过程,复习通过一轮、二轮的训练,通过各种材料为载体的训练,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学生经历反反复复认识过程。因此,每一个反复的过程都要体现出精细化、高效度、高层次。

八、一个加强三个倡导三个突出

加强客观题解答的速度和正确率训练。中考采取了客观题(选择与填空)减少运算量、降低难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完成解答题,充分发挥选拔功能的敞法。这就需要复习要在速度,准确率上下功夫。

倡导模式识别。(对于一些特征比较明显,综合性不是很强的问题,在看完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后,能迅速反映出改用什么方法求解以及用这种方法求解的思维过程)中考中有许多题必须做到看完了就运手解答,这就需要考生具有较强的模式识别能力。

倡导简速思维。因为模式识别获得的解法一般都是常规解法,常规解法一般都不会是最简捷的,还要加强简速思维(特殊化及一般思维、极端化思维)。

倡导周期轮回。知识技能方法思想仅靠一次两次训练很难达到熟化并内化,从认知规律来看,认知的形成需要经历反复的过程,因此,对于重要的知识、方法、技能、思想的处理,不能用“过去已训练过,现在无需再训练”态度来对待,而应在新角度、高观点下再强化训练。

突出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就是能力)从中考试题分析来看,基础性强了,但能力要求不低,其加强能力考查的途径之一就是提高知识的灵活运用。

突出“三多”训练。“一题多问,层层递进”是中考命题的又一特点。复习中,要多练有多问的题;多练“由大到小”的分解训练;多练结论发散训练。

突出学生阅读分析能力训练。应用题叙述较长,部分学生就摸不着头脑,抓不住关键,从而束手无策是较为普遍,其原因就是阅读分析能力低。解决的途径是,让学生自己读题、审题、作图、设图,强化用思想和方法在解题中的指导性,强化变式,引导学生认识“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九、掌握中考答题技巧,平时的渗透是关键。养成良好的答题技巧是复习的内容之一,有扎实基础知识的学生,但不懂得答题技巧,这样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不全面。

解答技巧包括:

①懂得选择、填空的一些灵活解答方法。②懂得解答题表述方法

③懂得全卷解答策略。④懂得高考卷难度特点和分布。注意的问题:

一是仅凭两三节课说说肯定不行;二是无教师一式一板的示范是不行的;三是不用学生问题错源帮助分析是不行的。

需要教师的行为:

①例题教学应具有较完整分析、表述过程,并且渗透高考评卷要求。

②讲评过程要把学生答题步骤不规范,解题思维策略及方法笨劣复杂走入死胡同的问题渗透中去(用学生的错误纠错)。

十、组织好每套试卷的评讲:

基本项目可包括:⑴本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⑵怎样审题?怎样打开思路?⑶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和技巧、本质步骤在哪里?⑷指出学生答题中的典型错误,分析其原因;⑸介绍优秀、新颖解法。

第五篇:2018年宜昌中考语文复习策略

2018年宜昌中考语文复习策略

宜昌语文中考试题,各位可能都有一些基本印象:选文经典,取材课外,兼顾文体;考点覆盖面广,语言积累、理解、运用、评析、创造;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似乎均有涉及;汉字、阅读、写作三个板块布局,形式相对固定,讲究知识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深度融合。

换一句话说就是,宜昌中考语文试题不仅要求学生语言积累丰厚扎实(比如古诗文默写是随文链接,事先根本不知道考哪一句,所以该背的都要背,课外耳熟能详的也要做有心人积累下来还不能写错字),更需要真实而有深度的阅读理解、情感体验、思想领悟能力,(因为文章取自课外,完全陌生,全靠学生在文字里摸爬滚打独立思考),还要具备临场审题构思立意等应时而作的表达独特自我的写作能力。这些要求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都是相契合的,但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不容易的。这也是为什么说语文功在平时的原因。

但是,这并不是说,语文就只能望天收,寒假也只能一筹莫展。因为无论选文看似陌生多变还是考点看似不可把握,就其本质而言,都是用于检验学生课内所学的一个载体,一切课外皆课内。课内的东西是可以复习整理、弥补提升的。另外,阅读考试还有其最为本质的规律,就是一切命题依据源于“文本”,换一句话说,百分之八九十的答案出自原文。就看你会不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信息,会不会结合特定语境理解、评价、运用、感悟相关语言的能力,而这些也是有法可寻的。

那究竟怎样在短促的寒假里有针对性的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呢?我有下面三个建议供各位参考:

网址:www.xiexiebang.com

我们懂教育,所以更懂你!

一、透过分数看短板。

迅速丢开看得见的分数和排名,用更多时间更大耐性去看扣分背后的短板。现在网上阅卷,学生查分很容易,但要看分扣哪里,需要一题一题核对参考答案作比较,这个过程很有点麻烦,所以很多学生懒得做这件事。但如果没有这个过程,这次考试对你就没有真正的价值。看扣分反思出错原因才是摆在第一位要做的事情。

所以我的建议是:放假前要么找语文老师请教扣分原因并进行归类整理;要么自己耐心核对扣分之处,寻思错误原因。比如,如果扣分在主要作文,就进一步弄清是因为审题切题不准、素材不当、还是结构、手法、语言等出了问题;如果阅读扣分较重,是因为基础积累不扎实、还是理解力、分析力欠缺,是因为答题技巧和规范不足,还是本学科学习心态有偏差楚等。只有知道了问题所在,才有聚焦突破的可能。

对家长而言,也同样建议您透过分数看本质。特别是没有考好的孩子家长,冷静下来,寻思寻思孩子没有考好是因为他本身的能力与水平问题,还是动力不足心态被动的问题。如果是前者,寻求专业老师的帮助弄清具体是哪一些地方有欠缺;如果是孩子动力不足,那么就需要在心态方面、亲子沟通方面寻求解决之道。如果孩子们内在动力被点燃,哪怕成绩中等的孩子在语文方面有飞跃是非常可能的。

二、认清真相巧安排

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寒假非常短暂,要完成各种作业,可能有各种补习班,春节还要走亲访友,究竟能有多少时间可供支配?这是一个问题。就语文学科而言,我想分为上补习班与不上补习班两种情况来谈。不上补习班,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充足,如果能清楚知晓自身不足,有计划地在作业中查缺补漏、自行安排其他巩固拓展,那么,这个假期就是完

网址:www.xiexiebang.com

我们懂教育,所以更懂你!

成逆袭的好机会。

比如有的同学知道自己基础积累很弱,就可利用假期一早一晚洗漱的零碎时间,借助一些古诗文、文学文化常识、经典名著阅读等网络音频资源有计划地听读补习;这种听读学习如果一直坚持,对孩子们增加常识积累增强答题信心是很有好处的。再比如有同学知道自己问题出在答题技巧与规范方面,就可以利用寒假自主收集这一类或几类考点的中考真题,先自己做,再反复比较、琢磨自己答案与参考答案之间的差异,悟出一些门道为我所用等等。对于上补习班的孩子,时间相对固定占满,容易陷入“表面上的忙碌与充实”:你看我上了这么多补习班,我是很努力的,再考不好就与我没关系了,从而形成装听假听状态。结果钱花了,时间浪费了,跛的地方还是跛。这是非常不划算的。怎么办呢?我建议同学们带着清晰的自我意识参加补课:比如针对部分同学将要参加的文言文课程,你得主动追问几个问题:关于文言文阅读我的最弱项是什么?老师的课程对于改善我的弱项有没有实质性的启发和帮助?我该怎样在课后进一步落实才能让我在这个寒假里真正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不仅补语文如此,其他学科皆如此,你想要寒假不因为补课而觉得荒废,那么就必须有所选择、有所聚焦、有清醒而强烈的自我改变意识。

三、聚焦问题做减法

所以,我与各位分享的第三点就是聚焦实际问题,给计划做减法。面对假期,孩子们通常的做法是雄心勃勃列出满满的计划。但绝大多数不了了之。就语文学科而言,我的建议是,聚焦你最想解决的一两个问题予以突破就好。比如,把三年(也可以是九年)的语文知识做一个系统梳理,画出思维导图理清重要知识之间、知识和考题之间的关系;比如将三年来写过的错字做一个归纳整理,查一查字源字理真正弄懂掌握其内涵;比如整理三年来的阅读扣分

网址:www.xiexiebang.com

我们懂教育,所以更懂你!

题型,探究扣分原因并专项练习;比如收集整理三年来写的命题作文,反思老师的评语究竟是什么意思,问题究竟在哪里,寻求真正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的办法;再比如用心练练一看就会影响得分的字,为不被埋没思想和才华做最后的努力;再比如通过静心阅读、写写日记来激活思想和灵感、保持写作敏锐等等……这些都是你可以去突破的点,但记住,一定要聚焦你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一个或两个做扎实就好。

各位同学、各位家长,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中考是孩子们有去无回的单程旅行。对于孩子来讲,你现在惟一要做的,就是竭尽全力不以“后悔”告终。所以,静下心来想想,假期是彻底放松懒心懒意敷衍过去,还是怀着某个信念坚持坚持?原国家队排球教练袁伟民说“差异产生在业余时间”是很有道理的。你现在究竟可以做些什么是你最能把握得住的?如果一旦决定做点什么就全力以赴、心无旁骛地去做,这是中考前你为自己拼搏和争取的最后机会。对于家长,我们也不妨想想,是盲目计较于孩子重点高中的上或者不上因此焦虑抓狂呢,还是着眼于孩子更长远的发展、平心静气陪伴孩子不离不弃;是静下来看到一个真实的孩子正在面临真实的困难它需要怎样的帮助,还是按自己的意志强行赶鸭子上架弄得亲子感情两败俱伤……只要我们心态摆正了,还是会有很多办法的。不过说实话,家有考生,真心不易。好在每一段生活都是一段宝贵的财富,无论怎样,我们彼此都在尽心就是最好的。我们故得新教育的老师们也将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陪您和孩子一路前行!

网址:www.xiexiebang.com

我们懂教育,所以更懂你!

下载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和2014年中考复习策略(岳志刚)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和2014年中考复习策略(岳志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考英语复习策略

    2013年中考英语复习方法和策略:补全对话 纵观近几年中考试题,“补全对话”作为阅读理解类题型成了必考题,用来考查学生的情景交际能力。因此对于考生而言,一定要熟悉日常交际用......

    中考作文复习策略

    备战中考作文复习策略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在总分120分的中考语文试卷中,作文就占了50分,因此有人说作文占据着语文试卷的“半壁江......

    中考化学复习策略

    把握中考命题走向提高中考复习效率----------2014年中考化学复习建议阜阳四中王晓光 2014年中考即将来临,在这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我们该如何更有效的复习备考呢?针对本学科特......

    中考作文复习策略

    2010中考作文复习:满分作文六大诀窍 一种体裁 只写记叙文,好好把记叙文复习好。 两个原则 1、真实才能动情。真正能打动读者的,还是那些你亲身经历有真情实感的身边小事; 2、妙......

    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国飞中学语文教研组按照题的顺序作出如下分析:第1小题考了字形、字义和成语三个方面的综合知识,历年中考题第1小题通常考字形和字义,而此题的出题形式比......

    中考语文冲刺阶段高效复习策略和重点

    中考语文冲刺阶段高效复习策略和重点 把握重点 巧用方法 现在中考已经进入冲刺阶段,当前同学们对语文复习存在着这样两种心态:一部分同学认为语文知识点繁多,而且中考侧重考查......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总结及策略

    一轮考试语文学科情况总结及应对策略 整体分析: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其学科地位不言而喻,在所有的考试中,语文学科永远是放在第一场,其答题情况无疑会对其他考试产生一定的影响。......

    中考语文复习策略----“四有”“四细”

    《教育学》期刊2012年4月刊推荐稿件 中考语文复习策略——“四有”“四细” 付天波 摘 要:中考语文复习涉及面,复习量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在复习过程中加强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