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辽宁省国家税务局网上申报管理暂行办法
辽宁省国家税务局网上申报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辽宁省国家税务局网上申报管理,方便纳税人网上申报,提高办税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规定,结合我省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网上申报是一种电子申报方式,是指经税务机关批准的纳税人,在法定申报期限内利用计算机,通过互联网登录辽宁省国税局网站,进入网上申报系统进行纳税申报,将申报数据传输到税收征收管理系统,完成纳税申报。
第三条 网上申报实行纳税人自愿的原则,税务机关积极鼓励和引导纳税人采用网上申报方式。
第四条 各税种管理、信息中心等部门要加强协调与配合,积极指导、规范各税种网上申报工作,做好网上申报与 “一窗式”管理工作的衔接工作,巩固和提高增值税“一窗式”管理水平。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范围包括全省采用网上申报方式的纳税人、各级国税机关和技术服务单位。
第六条 网上申报通过辽宁省国家税务局网站(http://ln-n-tax.gov.cn/)的 “网上纳税申报系统” 进行连接,无偿供纳税人使用。
第二章 管理机构和职能
第七条 各级税务机关的征管部门负责网上申报系统的组织推广、宣传和业务管理;信息管理部门负责网上申报系统税务端的技术支持和维护,主要包括确保内部网络、设备安全畅通和稳定运行,负责对纳税人网上申报系统的培训实施;流转税、所得税、国际税收管理部门负责各税种申报的业务指导;计统部门负责税收缴款凭证以及税款入库的管理。
第八条 办税服务厅要设置网上申报专用窗口,为实行网上申报的纳税人提供绿色通道,鼓励和引导纳税人实行网上申报。专用窗口主要功能是受理纳税人网上申报登记、变更、注销的申请,处理网上申报出现的各种问题,接受网上申报的咨询,及时反映和传递网上申报有关情况以及处理结果等。
设立网上申报登记岗、网上申报报税比对岗、网上申报异常情况处理岗、网上申报咨询服务岗,其主要工作职责分别如下:
(一)网上申报登记岗
1、负责受理纳税人登记、变更、注销网上申报资格;
2、负责纳税人网上申报资格认定,发放网上申报用户密码;
3、在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以前,将当月已办理完毕网上申报手续纳税人的名单以及《网上申报登记(变更、注销)申请申请审批表》(见附件一)移交给管理部门归档。
(二)网上申报报税比对岗
1.负责受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报税业务、负责在网上申报管理服务平台的“防伪税控比对”模块,进行“一窗式”比对、数据传输和税收缴款书打印,以及纳税人其它申报事宜;
2.负责接收纳税人的纸质申报资料。
(三)网上申报异常情况处理岗
负责申报、比对异常情况的核实及结果处理等。
(四)网上申报咨询服务岗
负责专线电话受理解答纳税人提出的有关网上申报和涉及税收综合管理软件有关事项的问题以及其它服务。
第三章 网上申报登记、变更和注销
第九条 申请采用网上申报方式的纳税人,持下列资料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网上申报登记手续:
一.税务登记证副本原件(查验后退回);
二.《网上申报登记(变更、注销)申请审批表》(见附件一);
三.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它资料。
主管税务机关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网上申报登记(变更、注销)的审批,并开通网上申报资格和创建密码。开通网上申报资格通过税收征管综合软件进行,具体操作为:管理服务→税务登记→税务登记维护→银税协议维护,对税种和申报方式进行设置即可完成网上申报资格的认定;创建密码通过登陆网上申报管理服务平台,在创建纳税人模块中录入纳税人识别号,生成网上申报登陆密码,纳税人凭借密码在规定期限内就可以进行网上申报。变更申请比照纳税人网上申报登记处理。
第十条 纳税人注销税务登记的,由纳税人填写《网上申报登记(变更、注销)申请审批表》(见附件一),主管税务机关据此注销纳税人网上申报资格,并在网上申报管理平台上锁定登陆密码。
第四章 网上申报适应对象和内容
第十一条 网上申报适用于我省国税部门管辖的缴纳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企业或企业性单位,其中增值税申报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增值税小规模两种方式。个体双定户和增值税辅导期一般纳税人暂不实行网上纳税申报。
第十二条 网上申报内容包括四部分:各税种申报表及附表、财务报表、其他抵扣凭证信息和开具税票(不包括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税种)。
一、各税种申报。
(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表及附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表及附表包括: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表附表,附表共6个,具体明细如下:
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表附表1(本期销售情况明细);
2.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表附表2(本期进项税额明细);
3.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表附表5(资产负债表);
4.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表附表6(损益表);
5.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表附表7(成品油购销存情况明细表);
6.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表附表8(纳税情况说明表)。
(二)增值税小规模申报表及附表。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申报表及附表包括:增值税小规模申报表、增值税小规模附表(发票领用存月报表)。
(三)消费税申报表及附表。
(四)企业所得税表及附表。企业所得税表及附表包括: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季度申报表、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年度申报表。其中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还包括9份附表具体明细如下:
1.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附表1(销售(营业)收入明细表);
2.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附表2(投资所得(损失)明细表);
3.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附表3(销售(营业)成本明细表);
4.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附表4(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等三项经费明细表);
5.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附表5(资产折旧、摊销明细表)
6.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附表6(坏帐损失明细表);
7.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附表7(广告支出明细表);
8.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附表8(公益救济性捐赠明细表);
9.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附表9(税前弥补亏损明细表);
(五)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季度表及附表。
1、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季度所得税A类AA1;
2、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季度所得税B类BB1;
3、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年度所得税A类申报表;
4、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年度所得税B类申报表;
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年度所得税A类申报还包括18个附表,具体明细如下:
附表1:《营业收入表》(A01);
附表2:《营业成本(支出)明细表》(A02);
附表3:《管理费用、营业费用明细表》(A03);
附表4:《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其他长期摊销资产表》(A0301);
附表5:《固定资产折旧情况表》(A04);
附表6:《财务费用情况表》(A05);
附表7:《注册资本到位情况表》(A06);
附表8:《营业外收支情况表》(A07);
附表9:《其他损益明细表》(A08);
附表10:《年度亏损弥补情况表》(A09);
附表11:《总、分支机构或营业机构应纳税情况调整汇总表》(A10);
附表12:《总、分支机构或营业机构经营情况年度申报表》(A1001);
附表13:《总、分支机构或营业机构应纳税所得额分配情况表》(A1002);
附表14:《其他应税项目调整明细表》(A11);
附表15:《外国税额扣除计算表》(A12);
附表16:《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与其关联企业业务往来情况年度申报表》(A13-A);
附表17:《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与其关联企业业务往来情况年度申报表》(A13-B);
附表18:《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应纳所得税情况表》(A14);
二、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按季报送)、现金流量表(按年报送)。
三、其他抵扣凭证信息。其他抵扣凭证信息具体包括:运输发票、海关完税凭证、废旧物资发票的电子信息。
四、开具税票。除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缴纳增值税外,纳税人根据要求在网上申报系统分税种打印税收缴款书。
第十三条 涉税信息查询。通过网上申报系统纳税人进行基本信息、纳税人资格、纳税人购票资格等查询,保证申报资料准确无误。
第五章 网上纳税申报
第十四条 实行网上纳税申报纳税人通过互联网登陆辽宁省国税局网站的网上办税厅,进入网上申报系统进行纳税申报,实现网上申报系统与综合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的时时无缝连接,使纳税人税务登记、税种认定信息在两个系统中共享,系统受理的纳税人网上申报信息,经过初步逻辑审核比对后自动地向征管系统传输,完成网上申报过程。
第十五条 纳税人根据税务机关发放的用户密码进入网上申报系统。纳税人第一次登陆网上申报系统必须修改密码,并妥善保管好密码。由于纳税人的原因密码泄密而造成的损失由纳税人自己承担责任。
丢失密码的纳税人要携带税务登记证副本、经办人身份证原件和网上申报审批原件,到纳税人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挂失手续,重新设置密码。
第十六条 纳税人在正式申报前可以对申报表进行删除、修改,正式申报时系统会提示纳税人申报结果,并支持纳税人对已申报数据的查询。网上申报过程中纳税人要按照系统提示的企业类型、资格以及税种鉴定等信息,对申报表以及附表的数据进行认真的核对,确保申报数据的真实、准确,减少垃圾数据。
第十七条 纳税人在网上进行正式申报后如果系统显示申报受理不成功,纳税人要根据系统提示的信息修改申报数据并重新申报。系统显示申报受理成功后,纳税人发现申报数据有误需要进行修改的,要到国税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办理作废申报,再重新进行申报。
第十八条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每月进行网上申报前,必须完成当期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的认证和其他抵扣凭证电子信息网上传输,申报时要按照有关规定自行对照IC卡准确填写申报表,当申报数据与认证数据和“其他抵扣凭证信息通过基本逻辑关系初步审核后,才能进行正式申报。纳税人完成网上申报后在申报期内要携带记录专用发票存根联信息的税控IC卡,到办税服务厅的窗口办理报税业务。税务机关要按照“一窗式”管理的要求,在申报受理窗口通过网上申报管理服务平台的防伪税控比对模块,审核IC卡记录的数据与网上申报的销项数据以及进项数据,系统通过“一窗式”票表稽核比对成功后,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信息正式存入综合税收征管系统,完成纳税申报,系统才能计算应缴税额,开具税收缴款书;比对不成功申报受理窗口扣留纳税人IC卡,按“一窗式”管理的要求进行处理。
第十九条 除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办税服务厅开具缴款书外,其它纳税人在网上申报成功后要将本次缴税的税收缴款书号码输入网上申报系统,通过计算机打印税收缴款书(税务机关免费发放),自行到开户银行交纳税款。
第二十条 纳税人在进行网上申报时必须认真填写申报表及附表,并根据系统的提示做好审核比对工作,不能强制通过不符合逻辑的申报表及资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没有特别说明的申报附表,均按各税种申报的要求进行网上报送。
第二十二条 网上申报期限按各税种申报期限执行。
第二十三条 缴纳增值税的纳税人财务报表每季上报一次〔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附表5(资产负债表)和附表6(损益表)仍按月报送〕,非增值税纳税人每月上报一次。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必须到主管税务机关的办税服务厅办理申报事宜,其程序与纸质申报程序一致。
一.因计算机、通讯线路故障等原因不能准期进行网上申报的;
二.经批准办理延期申报和超过法定申报期限的愈期申报;
三.纳税人在网上完成申报后,发现错误须补充或修改申报数据;
四.无法通过 “一窗式”票表稽核,需进行人工干预;
五.同一属期多次申报等非正常申报情况;
六.注销登记或办理注册地跨区变更,提前进行当月的报税以及纳税申报;
七.国税机关规定的其它情形。
除上述七种特殊情况外,经税务机关确认为网上申报的纳税人不得随意变更申报方式。
第六章 资料与数据管理
第二十五条 实行网上申报的纳税人,要逐月形成纸质的申报表及附送资料,在每季度申报期结束前将与网上申报数据一致的纸质申报资料加盖纳税人公章,集中报送到主管税务机关。其纸质资料可以使用网上申报受理成功后打印的申报资料,也可以是手工填写的申报资料。
纳税人报送的网上申报数据与纸质申报表数据不一致的,以报送的纸质申报表数据为准。
网上申报受理岗负责接收并核对纳税人的纸质申报资料是否完整无缺。
第二十六条 办税服务厅收集纸质申报资料后,在五个工作日内对纳税人的申报资料与网上申报的数据进行校验。
第七章 技术和业务服务
第二十七条 各级信息部门应按各自职责做好对网上申报系统及网络的运行维护工作,确保内部网络畅通,系统正常运转;软件开发商应指定专人对网上申报系统进行维护、管理和咨询。
第二十八条 软件开发商免费为税务人员进行培训,各级税务机关和软件开发商要密切配合,合理安排优先对从事网上申报岗位和12366等人员进行培训;县(区)税务机关再组织对纳税人进行培训。
第二十九条 纳税人通过辽宁省国家税务局网站“网上申报简介”、“网上申报操作指南”、“网上申报公告通知”和“常见问题解答”专题栏目,通过拨打12366-1纳税服务热线,进入人工座席和主管税务机关设置的网上申报咨询电话,来寻求业务和技术的支持。
第二十九条 纳税人在税务机关进行操作培训和咨询后还不能自行使用网上申报系统,可自行选择技术服务单位并协商签订技术服务合同,税务机关不得强制要求。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辽宁省国家税务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南京市国家税务局网上申报管理暂行办法
南京市国家税务局
南京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南京市国家税务局网上申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法规号:宁国税发[2004]43号
市局各分局(局)、各县(区)国家税务局、市局各处室、市局各事业单位:
为加速南京国税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步伐,努力建立以电子申报为主体的多元化申报纳税新格局,更好地为纳税人服务,3月份我市国税系统将结合6.0系统的推行全面启动网上申报方式,现将《南京市国家税务局网上申报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意见,请贯彻执行。
一、推行目标
由于时间较紧,3月份各税种网上申报系统尚处于运行初期,各单位可先安排部分信息化程度较高、接受能力较强且征纳关系良好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使用网上申报方式(各单位至少10户企业)。各单位同时要做好对这部分企业的宣传辅导,确保企业会使用软件,能完成申报。
各单位要制定网上申报工作推进计划,分批、分步骤地进行推广,前期推广的主要对象是业务简单的重点税源户、三资企业及已使用网上认证的企业。按步骤、按进度逐步扩大范围,条件成熟后再全面推开,使纳税人主动接受网上申报方式,确保2004年电子申报面达到95%。
二、动员辅导
为了保障网上申报工作顺利进行,各单位应采用各种形式宣传网上申报,让纳税人了解网上申报,主动接受新的申报方式。在2月底前,各单位应将联系单位、联系人、咨询电话报送市局(征管处),表格附后。市局将在媒体及对外宣传资料中告知纳税人,以便及时为纳税人释疑答难,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
附件:
1、南京市国家税务局网上申报管理暂行办法
2、网上申报操作流程图
3、网上申报告知书
4、网上申报宣传提纲
5、网上申报协议
附件一:
南京市国家税务局网上申报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速税收征管信息化进程,推进纳税申报方式的多元化,实现税款征收电子化,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纳税人服务,降低税收征收成本,不断提高征管工作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结合网上申报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网上申报是纳税人通过Internet网,与税务局计算机系统相连,在正确填写电子化申报表后,再通过Internet网递交申报数据至税务局,税务局计算机系统实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储存,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纳税人的一种电子申报方式。
第三条 网上申报系统的硬件设备要求PC机内存64MB以上,硬盘剩余空间在50MB以上;操作系统为Windows98/2000/XP其中之一;具备上因特网条件。
第四条 网上申报系统适用于具备上网条件的所有增值税、消费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按期正常进行的纳税申报。
第五条 网上申报工作应遵循以下工作原则:
(一)依法治税原则。推行网上申报必须按照《税收征管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执行,由企业自愿申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纳税人使用网上申报方式。
凡实行网上申报的纳税户必须签订《网上申报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二)方便快捷原则。采用网上申报的企业,可在任何地点、正常申报期的任一时刻进行报税,各种涉税通知通过网络方便、快捷地到达,真正实现申报纳税的“省时、省力、省钱”。
(三)成本效率原则。通过推进网上申报方式,进一步优化税务机关内部资源配置,实现工作效率的大幅提高,使税务机关征收成本和纳税人的纳税成本尽可能降低。
(四)积极稳妥原则。根据税户规模、硬件环境、操作人员素质的特点,分批、分步骤地进行推广,不断扩大影响,使纳税人主动接受网上申报方式。
第二章 网上申报的管理
第六条 网上申报系统的推广运用由市局统一领导,各级国税机关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第七条 对网上申报工作,各部门及单位管理职责如下:
征管处为牵头单位,负责拟定及贯彻落实工作方案、组织协调、规范管理等工作。
信息中心负责软件开发、操作培训、运行维护工作。
计财处负责网上申报方式与实时征解的衔接、完税凭证的管理。
流转税管理处、所得税管理处、国际税务管理处、进出口税收管理处等业务处室负责本处管理的各税种业务的解释、辅导。
办公室负责网上申报宣传工作的总体筹划、媒体宣传、网站的管理。
征收分局负责宣传通告、征收分局网上公告、数据审核、税款的征解入库、收集反馈征收过程中的问题。
主管分局[含县(区)局,下同]负责网上申报系统推广应用的组织落实和认定工作,具体包括:内外部动员、各分局网上公告、受理申请、签定协议、组织培训、登记鉴定信息导入、解答咨询、收集反馈推广过程中问题。
对纳税人直接在办税服务厅窗口申请网上申报方式的,应直接受理纳税人的申请并进行审批,同时做好对纳税人网上申报的培训与辅导。
第三章 网上申报的对象与范围
第八条 网上申报的对象:按期缴纳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金融机构代扣的利息所得税)以及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季(月)度按期正常进行的纳税申报。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以电话申报方式为主。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仅指实行查帐征收的企业,实行核定征收的企业以电话申报方式为主。
委托社会中介机构代理申报的纳税人,社会中介机构可以集团用户身份申请网上申报,接受税务机关对网上申报工作的管理。
第九条 网上申报业务的范围:仅限于网上申报纳税人在法定申报期限内的正常所属期的正常申报类型,包括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金融机构代扣的利息所得税)每月的正常申报及内资企业所得税的季度(月度)预缴申报、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的季度预缴和(十三次)申报。
其他申报类型(包括自查补报、申请开具出口专用缴款书的预缴申报、小规模纳税人申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预缴申报、查补开票、延期申报、延期缴纳税款申报、逾期申报等)暂不实行网上申报方式,纳税人需前往办税服务厅办理申报纳税事宜。
第四章 网上申报的申请与资格认定
第十条 网上申报采用CA证书方式对纳税人和集团用户进行身份管理。
第十一条 凡申请参加网上申报的纳税人,必须首先向税务机关申请获得CA证书等证明文件,申请集团用户身份的必须经税务机关资质认可程序认可。
第十二条 纳税人申请网上申报资格步骤如下:
1.纳税人前往征收分局或主管分局,领取《申报方式申请认定表》和《网上申报协议书》(一式两份)。
2.纳税人通过Internet,登陆“南京国税”网站进行CA证书申请,打印《证书领取单》一式两份,同时填写《申报方式申请认定表》和《网上申报协议书》加盖公章。
3.纳税人带上《证书领取单》、《申报方式申请认定表》和《网上申报协议书》报送所属主管分局进行审批。
4.各主管分局要设立证书发放窗口,对纳税人提出的证书申请在内网进行审批并激活纳税人的证书。
5.各主管分局审批后向纳税人发放证书、《南京国税纳税申报软件》系统注册码和税务局申报受理服务器的IP地址。
6.纳税人通过“南京国税”网站下载被激活的证书并进行证书安装。
第十三条 每一户采用网上申报的纳税人都必须与税务机关签订《网上申报协议》,协议由各主管分局负责组织落实,以征收分局名义与纳税人签订。在每月25日前各分局将新签订协议的纳税人名单造清册传征收分局。
第十四条 集团用户在获得税务机关资质认可后,必须严格遵守税务机关制订的网上申报相关规定,不得借税务机关名义强制或变相强制纳税人选择网上申报方式,不得向第三方转让或泄漏涉及网上申报秘密的内容,不得采取任何通过网上申报系统侵害或试图侵害税务机关计算机系统安全的行为。否则,税务机关有权随时停止或撤销相应集团用户的网上申报资质。
第五章
网上申报方式的变更
第十五条 纳税人申报方式一经确定,一般不变。如确需调整,应于下一个申报期限前一个月前往征收分局或主管分局上门书面办理变更申报方式的手续,并同时报送前期尚未报送的纳税申报纸质资料。
第十六条 网上申报企业发生下列情形之一,应填写《申报方式申请认定表》(见附件)报主管国税机关或报征收国税机关转主管国税机关审批同意后,再由纳税人所属征收国税机关在系统中取消该网上申报企业认定。
(一)依法注销税务登记;
(二)纳税人要求使用其他申报方式;
(三)纳税人未按规定进行网上申报或国税机关发现纳税人在使用电子申报系统中有违规操作,弄虚作假的,可责令限期改正,直至取消网上申报资格。
第六章 申报与缴税
第十七条 申报与缴税。纳税人在安装身份证书后,即可登陆进入网上申报系统进行申报操作。在法定申报期内,纳税人直接在网上办理申报事宜,凡在法定申报期内发送申报信息并获得成功的,均视作按期申报。
第十八条 有税纳税人申报成功后,系统将申报信息存入实时征解系统。实时征解系统将进行税款的扣款入库。
当月申报应纳税额大于零的纳税人应在申报期限内提前将应纳税款足额。
如纳税人对应纳税额扣款金额有异议时,应及时向税务机关查询,查明原因,及时更正。
第七章
异常情况的处理
第十九条 电子申报数据与纸质申报资料不符的处理。对纸质申报资料数据与电子申报数据不一致的,以纸质资料为准。若纸质数据大于电子数据,申报征收岗应当即告知纳税人并按照税款申报征收的要求将差额税款补征录入,税款(包括滞纳金)扣款成功后开具税收缴款书交纳税人;若纸质数据小于电子数据,则由征收分局传递到主管分局综合科,由主管分局负责与纳税人联系,按照相关规定办理退税或抵减下期应纳税额的处理。
第二十条 纳税人发生以下情况的,必须前往办税服务厅上门办理纳税申报:
1、纳税人如发生超出网上申报范围的纳税事宜,必须前往办税服务厅申报。
2、纳税人如发生税务登记内容变化或申报项目变化的,必须前往办税服务厅办理变更登记或税种、税目的变更手续。
3、纳税人如因计算机或系统故障不能正常办理申报手续的,纳税人应及时通知主管税务局,并在期限内采用上门申报方式完成纳税申报手续。
4、纳税人应当妥善保存数字证书和用户密码。凡使用密码进行的一切操作,均视作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和缴纳税款事宜。
第八章 资料的报送与完税凭证的领取
第二十一条 纳税人纸质申报资料的报送。增值税的纳税申报表及财务报表按月报送(每月申报期结束前);其他税种的纳税申报表与财务报表可按季报送(每季度终了后20日内)。纸质申报资料统一报送征收分局征收科。(含城中、城东、城南、城北、江北征收科,县区局征收分局)。征收分局征收科应按征管资料档案管理要求进行手工收集及归档处理。
第二十二条 完税凭证的开具与交付。完税凭证主要采取纳税人上门自取的方式。纳税人可到缴税帐户开户银行领取扣税凭据,也可到国税办税服务厅上门领取税收通用缴款书。对于纳税人到办税服务厅领取税收通用缴款书的,只要已申报并扣款成功,在工作时间内税务征收人员应按照纳税人要求随时打印完税凭证当场交付。
第九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南京市国家税务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4年3月1日起执行。
附件二:网上申报操作流程(略)
附件三:南京市国家税务局网上申报告知书
尊敬的纳税人:
为加速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纳税申报方式的多元化、税款征收电子化,更好地服务纳税人,降低纳税成本,提高征管工作效率,南京市国税局经研究决定,2004年3月起在纳税人中推行网上申报。现将网上申报工作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一、网上申报的范围
(一)纳税人的范围
按期缴纳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外资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以电话报税为主。
(二)网上申报业务的范围
此次网上申报业务的范围仅限于网上申报纳税人在法定申报期限内的正常所属期的正常申报类型,包括增值税、消费税每月的正常申报及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季度(月度)预缴申报。
对于其他申报类型(自查补报、预缴申报、查补开票、延期申报、延期缴纳税款申报、逾期申报等)暂不实行网上申报方式,仍需上门办理。
二、注意事项
1、计算机的要求
由于增值税业务较复杂,涉及的信息量较大,对申请网上申报的纳税人的计算机硬件、软件要求较高。
硬件:计算机内存64MB以上,硬盘剩余空间在50MB以上;
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为Windows98/2000/XP其中之一;
具备上因特网条件。
2、申报缴税方面:在法定申报期内,纳税人直接在网上办理申报事宜,凡在法定申报期内向国税局发送申报信息并获得成功的,均视作按期申报。
3、如纳税人对应纳税额扣款金额有异议时,应及时向税务机关查询,也可在“南京国税”留言咨询。
4、纳税人如发生超出网上申报范围的纳税事宜,必须上门申报。
5、纳税人如发生税务登记内容变化或申报项目变化的,必须上门办理变更登记或税种、税目的变更手续。
6、纳税人如因计算机或系统故障不能正常办理申报手续的,纳税人应及时通知主管税务局,并在期限内采用上门申报方式完成纳税申报手续。
7、纳税人应当妥善保存数字证书和用户密码。凡使用密码进行的一切操作,均视作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和缴纳税款事宜。
8、纳税人必须按要求向税务机关报送书面纳税申报表,报送的纸质资料必须与电子资料一致。不一致的以纸质报表和资料为准,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纳税人自己负责。
9、申报方式一经确定,一般不变。如确需调整,请您于下一个申报期限前一个月上门书面办理变更申报方式的手续。
感谢您对国税工作一如既往的支持与配合!
附件四:南京市国家税务局网上申报宣传提纲
1、什么是网上申报?
答:网上申报是纳税人通过Internet网,访问税务局的网站,正确填写电子化申报表后,递交申报数据至税务局服务器,税务局的www.xiexiebang.com,欢迎登陆“南京国税”网站。
4、网上申报有哪些优点?
答:网上申报的优点很多:
一是报税更简便、快捷。您可在任何地点、申报期内的任一时刻进行报税,且操作简便,界面友好,非常便捷。
二是降低了纳税成本。网上申报后,您无须在申报期内往返税务机关,特别是对路途遥远的纳税人,免去了申报的交通费和时间消耗,真正做到省时、省力。
三是提高了办税效率。由于报税软件设计了大量的自动校验、计算功能,因此,在每张申报表上您只需填入计税依据及税目,税率、税额将由系统自动计算、生成,将大大提高报税效率。
四是信息传递渠道更畅通、及时。采用远程电子申报,各种涉税通知可通过网络方便、快捷地传输给您,使您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最新的税收政策、法规,提高了办税水平。
5、网上申报、办税的功能有哪些?
答:网上申报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税种的申报及纳税申报表的打印。目前已有增值税、消费税、内资企业所得税(查账征收、核定征收)、外资企业所得税等多种纳税申报表上线,在网上申报后可打印出纸质资料。
2、涉税受理。提供部分待
批文书表格的下载。
3、公告。向纳税人公布税务机关的通知、最新工作动态,包括征收类信息、管理类信息。
4、咨询。您可从网上提出的涉税咨询,税务机关将及时回复。
5、办税指南。公布办税流程、操作规程。
6、条法查询。主要是税收政策、法规的查询。
7、申请网上申报企业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企业只要具备以下条件即可:
1、计算机内存64MB以上,硬盘剩余空间在50MB以上;
2、WINDOWS98/2000/XP其中之一;
3、具备上网条件,建议用ADSL或宽带。
4、如何申请网上申报?
答:两种方式供您选择:第一种:
1、向征收分局或主管分局提出申请,填写《申报方式申请审批表》;
2、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同意后领取《核准网上申报纳税通知书》,征纳双方在《网上申报协议》上签字盖章。第二种:登陆因特网,进入“南京国税”网站,网上进行申请,经主管国税局审批同意后即可。
8、如何保证企业信息的准确和安全?
答:纳税人和国税局签署《网上申报协议》后,就会得到身份证书和密码。纳税人在申报时,需输入证书号和密码,这样就防止了别人恶意申报的现象。同时在协议中我们也规定了企业对扣款金额有异议时,有权向税务机关查询,并要求税务机关查明原因,及时更正。
9、采取网上申报方式进行正常纳税申报,怎么知道申报的信息是否成功,税款是否已解缴入库呢?
答:在申报界面上,如果您已经确认填报信息正确无误后,即可点击“提交”,界面上将出现“本次申报成功”提示。当该次申报税款已被解缴入库,界面上的状态栏将出现“扣款成功”。当然,考虑到网络安全问题,目前,纳税人申报的税款,要经过税务机关内部信息审核交换后才能查看到。一般来说,上午申报的信息,下午可查询到是否扣款成功,下午及晚上申报的信息,最迟在第二天中午后,就能查询到是否扣款成功。
10、申请网上申报要交多少费用?
答:目前南京市国税局免费向纳税人提供申报软件,您只需花费一点上网的电话费。
附件五:网上申报协议书
纳税人识别号:
税务管理码:
纳税人名称(全称):
南京市国家税务局为进一步提高纳税服务水平,方便纳税人自行进行申报纳税,提高税款征收工作效率,特为符合条件的纳税人提供多种形式的申报方式,经纳税人(以下简称甲方)、南京市国家税务局(以下简称乙方)商定,现就网上申报事项达成如下协议:
一、本协议受国家法律法规规章以及税务机关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制订的规范性文件的约束。
二、甲方自愿采用网上申报方式申报纳税,同意遵守本协议。
三、甲方申请网上申报,硬件、软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计算机内存64MB以上,硬盘剩余空间在50MB以上;
2、Windows操作系统为Windows98、Windows2000、WindowsXP其中之一;
3、具备上因特网条件。
四、网上申报的范围:网上申报仅限于网上申报纳税人在法定申报期限内的正常申报类型,包括增值税、消费税每月的正常申报及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季度(月度)预缴申报。对于其他申报类型及法定申报期之外的纳税申报不实行网上申报方式。
五、甲方的权利
1、在法定申报期内,甲方直接在网上办理申报事宜,凡在法定申报期内向乙方发送申报信息并获得成功的,均视作按期申报。
2、当甲方对应纳税额扣款金额有异议时,有权向乙方查询,并要求乙方查明原因,及时更正。
六、甲方的义务
1、甲方如发生第四条超出网上申报范围的纳税事宜,必须上门申报。
2、因线路故障或乙方机器故障导致甲方不能使用该系统正常办理申报手续,甲方应及时通知乙方并采用上门申报方式在申报期限内完成纳税申报手续。
3、甲方应当妥善保存数字证书和用户密码。凡使用甲方密码进行的一切操作,均视作甲方办理纳税申报和缴纳税款事宜,甲方承担因保密工具泄密而产生的后果。
4、甲方必须按要求向税务机关报送书面纳税申报表,报送的纸质资料必须与电子资料一致。不一致的以纸质报表和资料为准,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甲方自己负责。
七、乙方的权利
乙方有权根据甲方报送的纸质资料进行税基、税额的调整。
八、乙方的义务
1、乙方应为甲方提供培训、咨询等服务以便甲方成功申报。
2、乙方收到甲方的申报信息后,应及时将申报成功信息及扣款信息返回甲方。
3、乙方应保证对其所接收的甲方申报信息资料保密,保证存档资料的准确和不可变动,并防止因资料泄露而对甲方造成损失。
4、乙方应就甲方申报资料的交接以及完税凭证的交付与甲方进行约定,采取合理方式确保申报与完税资料按期成功交接。
九、申报方式一经确定,一般不变。如确需调整,甲方应于下一个申报期限前一个月上门书面办理变更申报方式的手续。
十、本协议书一式二份。甲方、乙方各执一份,双方同时盖章后生效,两份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公章):
乙方:(公章):
负责人:(签字)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申报方式申请认定表
纳税人名称:
纳税人管理码:□□□□□□□□□□□□□□□
纳税人识别号:□□□□□□□□□□□□□□□
税款预储帐户开户行 税款预储帐号
选择申报方式 自行上门申报○ 网上申报○ 自助电话申报○ 邮寄申报○ 代理网上申报○ 其他申报○
申请理由: 纳税人(盖章)年 月 日
第三篇:重庆市国家税务局网上申报介绍
重庆市国家税务局网上申报介绍
网上申报是重庆市国家税务局为纳税人推出的一种方便、快捷、安全的申报方式。纳税人以互联网为传输媒介,将纳税申报信息传输到重庆市国家税务局网上申报受理平台,经数据审核、“一窗式”比对等校验后,由系统自动完成纳税申报工作。同时,网上申报还提供了网上自行划缴税款的功能。纳税人只要签署了《电子申报委托缴税协议书》(即纳税人、税务机关、银行共同签订的“三方协议”),就能依托于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实现网上缴税功能。由纳税人发出缴款指令后,系统自动从纳税人指定账户中划缴税款到国库,从而完成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
网上申报为纳税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申报方式。纳税人可以足不出户完成申报纳税,避免了以往到办税服务厅、银行排队等候和往返于税务、银行之间的烦恼;网上申报突破了时空限制,在申报纳税期限内,网上申报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纳税人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使用互联网即可实现申报纳税,最大限度地降低以往上门申报所支付的交通、人工等成本费用,同时纳税人可以通过网上申报系统接收最新政策通知和相关纳税信息,方便地查询税款申报、缴纳情况。
网上申报适用于所有缴纳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第四篇:辽宁省财政票据管理暂行办法
辽宁省财政票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省财政票据(以下简称“财政票据”)管理,规范财政票据的使用,强化非税收入管理,维护国家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票据管理规定>的通知》(财综字〔1998〕104号)和《辽宁省非税收入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00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财政票据的印制、购领、核发、使用、保管、核销、稽查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财政票据,是指由财政部门印制和发放,并由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或经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机构、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以下简称“单位”)在依法获得非税收入和从事财务活动,以及社会团体收取会费等,向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开具的凭证。
财政票据是单位财务收支的法定凭证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是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进行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
第四条省级财政部门是本省行政区域内财政票据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全省财政票据的政策和管理办法,以及本地区财政票据的印制、核发、保管、核销等,并对财政票据使用单位使用财政票据情况进行稽查和日常监管。
市及市以下财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财政票据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 财政票据的种类、适用范围和内容
第五条财政票据的种类、内容、规格、式样,由省级财政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制定。
第六条 财政票据种类主要包括非税收入票据、社会团体会费票据、往来结算票据和其他财政票据。
(一)非税收入票据主要包括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辽宁省非税收入统一收据、辽宁省罚没收据、人民法院诉讼费专用收据以及公立医疗机构医疗专用票据等。
(二)社会团体会费票据包括辽宁省社会团体会费专用收据。
(三)往来结算票据包括辽宁省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票据。
(四)其他财政票据包括辽宁省社会保险费专用收据、辽宁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专用收据等。
第七条 财政票据适用范围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非税收入票据适用于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彩票资金收入、罚没收入、其它非税收入。
(二)社会团体会费票据,适用于省及省以下民政部门依法登记成立的社会团体向其个人和单位会员收取会费。
(三)往来结算票据,适用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在发生暂收暂付、代收代付及单位内部往来结算时开具的凭证。
往来结算票据不得作为报销凭证,不得用于征收或收取非税收入,不得作为单位经营性收入凭证或替代税务机关税务票据。
(四)其他财政票据,指除上述票据外按国家和省以上财政部门规定应当由财政部门管理的票据。
第八条财政票据的各联次用途应按国家和省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第九条财政票据的内容分为票面表格和非表格两部分。
票面表格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票据编码、收入项目、标准、数量、金额、备注等;票面非表格的基本内容包括票头、字轨号码、交款人、开票日期、联次及其用途、开票单位和责任人等。
第十条 经省级财政部门批准,财政票据可适当调整联次和内容,但不得与财政票据的收据联合并为同一张票据使用。
第三章 财政票据的印制
第十一条财政票据由省级财政部门负责统一印(监)制。票据的收据联套印财政部监制的“财政票据监制章(辽宁省)”(以下简称“监制章”),财政票据及监制章实行不定期换版制度。
第十二条财政票据印刷企业由省级财政部门通过政府采购确定。
财政票据印刷企业必须按照省级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印制、运输、保管和提供财政票据。
财政票据印刷企业应当对监制章、防伪设施的使用和管理实行专人负责,不得将承印的财政票据转移到其他企业印制,也不得向除指定印制票据的财政部门以外的任何单位或个人提供财政票据。
禁止在非财政票据上套印财政票据监制章。
第十三条受省级财政部门委托,由市级财政部门印制的财政票据,须经省级财政部门批准,并在省级财政部门确定的财政票据印刷企业印制。
第十四条 省级财政部门应当对财政票据印刷企业的履约情况进行检查,对不履行协议的承印企业,应及时与之终止合同,取消其印制财政票据的资格,并依法追究其违约责任。
第十五条 财政票据印制合同终止后,财政票据印刷企业应将财政部门提供的有关资料按要求处理,不得保留或者转到财政部门以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
第四章 财政票据的购领
第十六条财政票据实行“凭证购领、分次限量、验旧购新”的购领制度。
第十七条财政票据的购领原则上实行分级管理,由具备法人资格且实行独立核算的单位财务部门专门人员到规定的财政部门购领。省级垂直管理系统所用票据由省级主管部门统一到省级财政部门购领并发放给省级以下垂直管理单位使用。按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委托有关部门管理的财政票据,到有关部门办理相关购领事宜。
第十八条单位首次购领财政票据时,应到财政部门办理《辽宁省财政票据购领证》(以下简称《购领证》)。财政票据购领单位办理《购领证》,需提交财政票据购领申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及其复印件。
第十九条单位首次购领财政票据,除按前款规定提供有关凭证外,针对下列票据式样,同时分别提交以下资料:
(一)购领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和辽宁省非税收入统一收据,属于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应提交物价部门核发的收费许可证,财政部门核发的非税收入征收委托证及复印件;属于征收政府性基金的,还须提供国务院或财政部批准设立政府性基金的文件及复印件;属于其他非税收入的,应当提交相关的收费文件及复印件。
(二)购领辽宁省捐赠票据的,应当提交符合接受捐赠规定的相关文件及复印件。
(三)购领辽宁省罚没票据的,应当提交相关处罚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复印件。
(四)购领专用票据,属于诉讼费的,应提交物价部门核发的收费许可证,财政部门核发的非税收入征收委托证及复印件;属于医疗机构收费的,应当提交卫生部门核发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县级以上价格部门核发的非经营性收费《收费许可证》以及卫生部门和价格部门批准的收费文件及复印件。
(五)购领社会团体会费票据,应当提交社会团体登记机关颁发的法人证书正本(或者副本)、社会团体章程和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会费文件及复印件等。
(六)同级财政部门认为应当提交的其他资料。
第二十条财政部门应当对财政票据使用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对符合规定的申请单位,核发《购领证》。《购领证》应当写明财政票据使用单位、购领的财政票据名称、相关的收费项目、征收标准以及文件依据等。
第二十一条财政票据使用单位凭证购领财政票据时,应当出示《购领证》,并提交前次使用财政票据的情况,包括票据的数量、号码、收缴资金数额、资金结余等,经单位财务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报财政部门审验后,方可继续购领财政票据。
第二十二条各级财政部门在核发财政票据时,对依法可以收取财政票据工本费的,按照省级以上价格主管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向财政票据购领单位收取;对应当无偿供应财政票据的,相关经费由同级财政预算安排。
第二十三条 各级财政部门收取的财政票据工本费,收入缴入国库,支出按核定的部门预算安排使用。
第二十四条财政票据购领单位应及时结缴财政票据工本费,有特殊原因的,经批准,可适当延缓。
第五章 财政票据的使用与保管
第二十五条财政票据使用单位必须设专人负责管理财政票据,建立票据使用登记制度,设置财政票据管理台帐,按照规定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票据的购领、使用、结存及收入解缴情况。
第二十六条财政票据使用单位在启用财政票据前,应当检查所购领的票据是否有缺页、号码错误、毁损等情况,一经发现应当及时交回原核发票据的财政部门处理。
第二十七条财政票据使用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格式要求和序号填写财政票据,做到字迹清楚、内容完整真实、印章齐全、各联次内容和金额一致。填写错误的,应当另行填写。因填写错误等原因而作废的财政票据,应当加盖作废戳记或者注明“作废”字样,并完整保存各联次,不得私自销毁。
第二十八条除财政部门委托代开财政票据以外,禁止转让、出借、代开、买卖、销毁、涂改财政票据,禁止使用非法财政票据,或者不按规定开具财政票据。
各种财政票据必须专票专用,严禁串用混开。不得用财政票据替代税务发票,也不得用税务发票替代财政票据。
第二十九条财政票据使用完毕,使用单位应当按照要求认真填写相关资料,按顺序清理财政票据存根。机打票据应当装订成册,并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妥善保管。
第三十条财政票据或《购领证》灭失的,财政票据使用单位应当查明原因,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原核发财政票据或者《购领证》的财政部门,并自发现之日起3日内,在当地县级以上媒体公示作废。
第三十一条财政票据使用单位依法合并、分立、撤销或者执收执罚权发生变更,以及非税收入等项目名称经批准变更或者被依法取消,应当自合并、分立、撤销、变更、取消之日起15日内,向原核发财政票据的财政部门办理《购领证》的变更或者注销手续。对已购领但尚未使用的财政票据,财政票据使用单位应当登记造册,并向原核发票据的财政部门缴销。
第三十二条财政票据使用单位不按规定使用财政票据的,付款单位和个人有权拒付款项,财务部门不得报销。
第三十三条 财政票据仅限于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发放使用,不得跨区域发放使用,但派驻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本省政府部门机构在派驻地使用的除外。
第三十四条财政部门、财政票据印刷企业、财政票据使用单位应当建立财政票据专用仓库或者专柜,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做到分类存放,干净整齐。存放财政票据的专用仓库或者专柜,应当符合保密、防盗、防火、防潮、防蛀等要求,确保财政票据安全存放。
第三十五条财政票据使用单位应当妥善保管已开具的财政票据存根。财政票据存根的保存期限为5年。个别使用量大的单位,财政票据存根保存5年确有困难的,经县级以上财政部门批准,可以适当缩短保存期限,但最短不得少于2年。
第三十六条对未使用的需要作废销毁、已明文废止的财政票据和保存期满需要销毁的财政票据存根,由财政票据使用单位负责登记造册,报经同级财政部门核准后销毁。
第六章 监督检查和处罚
第三十七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财政票据的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财政票据管理实施情况的指导、监督、检查,充分发挥财政票据在规范政府收入分配行为中的基础作用。
第三十八条各级财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和管理需要,对财政票据的印制、购领、使用、保管等情况进行监督,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项检查和全面检查。
第三十九条财政票据使用单位应当自觉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不得隐瞒情况、弄虚作假或者拒绝、阻碍监督检查。
第四十条各级财政部门在对财政票据使用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不得向被查单位收取费用。
第四十一条对具有下列违反财政票据管理规定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281号)和国务院、财政部财政票据管理的有关规定给予行政、经济处分(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一)擅自印制财政票据,或者伪造、违规使用财政票据防伪专用品的;
(二)未按规定使用财政票据、财政票据监制章,或者使用废止财政票据的;
(三)擅自转借、转让、代开、买卖、销毁、涂改财政票据的;
(四)利用财政票据违规收费的;
(五)将财政票据与税务发票等其他票据互相串用的;
(六)因管理不善,丢失、毁损财政票据并造成重大损失的;
(七)不按规定接受监督检查或者不按规定提供有关资料的;
(八)其他违反财政票据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四十二条 被处罚单位和个人对财政部门下达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各市财政部门可以依据本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报省财政厅备案。
第四十四条本办法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四十五条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辽宁省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
辽宁省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1日 信息来源: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辽宁省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目的)
为规范排污行为,加强监督管理,防治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辽宁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
本办法所称排污许可证,是指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排污单位的申请,核发的准予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排放污染物的凭证。
本办法所称排污单位,是指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分为重点排污单位与一般排污单位。
本办法所称重点污染物,是指国家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污染物,以及省、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环境质量改善要求确定的其他有严重环境影响、需要采取特别治理措施的污染物。
第三条(适用范围)
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排污单位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以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许可事项)
排污许可证的许可事项包括允许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总量,规定其排放方式、排放时间、排放去向,并载明对排污单位的环境管理要求。
第五条(持证排污)
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第六条(实施主体)
省、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按照本办法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
第七条(分级管理)
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排污许可证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
市、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和监督管理。市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划定辖区内排污许可证核发权限。第二章 申请与核发
第八条(申领范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申领排污许可证:
(一)排放工业废气或排放国家规定的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的排污单位;
(二)直接或间接向水体排放工业废水和医疗污水的排污单位;
(三)集中供热设施的运营单位;
(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五)城镇或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单位;
(六)垃圾集中处理处置单位或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单位;
(七)其他按照规定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
第九条(排污单位分类)
重点排污单位是指国家、省、市级重点环境监控企业。
重点排污单位名单由市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
一般排污单位是指除重点排污单位之外的排污单位。
第十条(分级申领名单公告)
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核发排污许可证分阶段实施方案。市、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按照分阶段实施方案确定本行政区域内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分级申领名录,并向社会公告。
第十一条(申请时限)
排污单位应当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排污许可证申请材料,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建设项目所在单位应当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或备案文件要求建设环境保护设施,并在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后三十个工作日内,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交申请。
第十二条(申请材料)
排污单位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应当填报排污许可证申请表,并提交以下证明材料:
(一)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
(二)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件、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材料或备案文件;
(三)排污单位向城镇或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单位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提交相关单位同意接纳的证明材料;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重点排污单位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还应提交以下证明材料:
(一)应当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的,需要提交自动监测设备验收材料和最近一个月的监测记录;
(二)不需要安装自动监测设备的,需要提交最近一年内的监测报告;
(三)符合国家或地方要求的排污口证明材料;
(四)按规定编制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清单,由市、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或其他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向社会公布。
第十三条(受理流程)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收到排污单位申请材料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依本办法不需要取得排污许可证的,应当即时告知排污单位不予受理;
(二)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核发排污许可证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排污单位向相应核发机关申请;
(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排污单位当场更正;
(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规定的,应当当场或在五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排污单位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五)申请材料齐全、符合规定,或排污单位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申请。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受理或不予受理申请,应当出具书面凭证。
第十四条(许可条件)
排污单位取得排污许可证,应当满足下列条件:
(一)污染物排放方式、去向符合生态保护红线和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二)生产能力、工艺、设备、产品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产业政策要求;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复或备案,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手续齐全。法律法规要求不需要进行环评的除外。
重点排污单位还应当满足下列条件:
(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安装使用监测设备;
(二)按规定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三)设置符合国家或地方要求的排污口;
(四)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按规定取得排污权。
第十五条(审核流程)
排污许可证申请受理后,负责核发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对排污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提出审核意见。审核人员对申请材料实质内容存在疑问,需要到现场核查的,应进行现场核查。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发放排污许可证之前,应当予以公示。对存有异议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结合反馈意见、排污单位申辩等情况,作出是否发放的决定。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决定不予发放排污许可证的,应当书面告知排污单位,说明理由,并告知排污单位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请行政诉讼的权利。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核决定,自作出准予发放决定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发放排污许可证,并予以公告。进行现场核查或公示存有异议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本款规定的期限内。
第十六条(许可内容)排污许可证的许可内容包括:
(一)污染物排放种类、处置的方式、时间、去向;
(二)排污口的地点(经纬度)、数量;
(三)排污单位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四)重点排污单位的重点污染物年许可排放量、最高允许日排放量;根据国家和地方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规定的削减总量和时限;
(五)对间歇性、季节性排放的特别控制要求。第十七条(许可排放量的核定)
排污单位的污染物年许可排放量,应当根据其环境影响评价结果、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材料、日常环境监测数据以及总量控制等相关要求综合核定。不得超过根据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及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或废气量核定的结果。
排污单位的最高允许日排放量,原则上不得超过正常工况下污染物年许可排放量的日均值的2倍。
环境质量不达标的地区或流域,市、县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对辖区内的排污单位实施更加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和污染物年许可排放量,并纳入排污许可证管理。
第十八条(载明事项)
排污许可证包括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排污许可证正本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排污单位名称、住所、生产经营场所地址、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
(二)排放重点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种类;
(三)有效期限;
(四)发证机关、发证日期和证书编号。排污许可证副本应当载明前款规定事项以及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许可内容。
副本还应当载明排污单位的基本情况以及环境管理要求。
第十九条(有效期限)
排污许可证有效期最长不超过五年,有效期截止日期一般应当与国家和地方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期相衔接。有效期届满需继续排污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六十日前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延续或重新申领排污许可证。
第二十条(变更与重新申领)
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二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事项以及排污单位基本情况发生变化的,排污单位应当在事项发生变化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原发证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出排污许可证变更申请,原发证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符合条件的,办理相关变更手续。排污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重新申领排污许可证:
(一)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事项发生变化的;
(二)因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发生变化后,排污单位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超过排放标准的;
(三)因生产规模、生产工艺改变等原因致使污染物排放种类发生变化、浓度或总量发生重大变化的;
(四)因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总量控制政策发生变化等其他应当重新申领排污许可证的情形。
第二十一条(延续与不予延续的情形)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后,排污单位要求延续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六十日前向原发证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出延续申请。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对排污单位提交的延续申请进行审核,对排污许可证载明事项无变化的,应当在十五个工作日内办理延续手续。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排污许可证不予延续,原发证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书面通知排污单位,说明理由,并告知排污单位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一)不符合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
(二)因生态保护红线或环境功能区划调整,被禁止或限制在该区域排放原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污染物的;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第二十二条(遗失补办)
排污许可证发生遗失、损毁的,排污单位应当在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原发证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请补领排污许可证。第三章 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三条(排污单位基本要求)
持有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应当遵守下列基本要求:
(一)将排污许可证正本悬挂于办公场所或生产经营场所;
(二)不得涂改、伪造、出租、出借、倒卖或以其他方式非法转让排污许可证;
(三)按照规定规范排污口设置;
(四)污染物排放种类、浓度、总量以及排放地点、方式、去向等符合排污许可证的规定,不得私设暗管或以其他方式逃避监管;
(五)按照本办法规定需要变更、重新申领或延续排污许可证的,应当及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六)保证防治污染设施正常使用,未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不得拆除或闲置;
(七)按照规定缴纳排污费;
(八)建立污染物排放和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台帐;
(九)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明确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十)重点排污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制定自行监测方案,开展自行监测,及时公开自行监测信息并确保信息内容的完整性;
(十一)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对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定期巡检,保证正常运行,保存原始记录,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排污情况;
(十二)重点排污单位应当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环境应急设施、装备、物资;
(十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义务。第二十四条(排污单位信息公开)
排污单位应当及时、如实公开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等环境信息。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自行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就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内容如实编制执行情况报告,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并向社会公开。
第二十五条(社会监督)
鼓励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对排污单位的排污行为进行监督。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违反本办法规定行为的,有权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举报。接受举报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依法调查处理,并按有关规定对调查结果予以反馈。
第二十六条(日常监管)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排污许可证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记录有关情况,建立排污许可证管理档案。
第二十七条(信息管理及报告)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系统,规范排污许可证的申请、审核、发放,提高管理效率。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信息公开的要求,每年向社会公开排污许可证发放、监督管理情况,并向上一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八条(上级对下级的监督检查)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排污许可证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下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中的违规行为。
第二十九条(排污许可证撤销)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核发排污许可证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其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撤销排污许可证:
(一)排污单位申请材料不实,或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排污许可证的;
(二)对不符合条件的排污单位核发排污许可证的;
(三)违反程序核发排污许可证的;
(四)超越职权核发排污许可证的;
(五)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核发排污许可证的;
(六)依法可以撤销排污许可证的其他情形。第三十条(排污许可证注销)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核发排污许可证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注销排污许可证:
(一)排污许可证有效期限届满,未予延续的;
(二)排污单位依法予以关闭的;
(三)排污单位已重新取得排污许可证的;
(四)不及时变更或重新申领排污许可证,被责令变更或重新申领拒部执行的;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应当注销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一条(罚则)
对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以及不按许可证要求排污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等依法查处。
第四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文本格式)
排污许可证正本、副本的格式由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统一规定,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自行印制。排污许可证申请表格式由市、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自行规定。
排污许可证统一按照“XXXXXX-YYYY-ZZZZZZ-W”17位数字格式进行编号,其中:XXXXXX为发证机关所属行政区划代码,YYYY为排污许可证颁发年份,ZZZZZZ为排污许可证颁发顺序号;W为“A”或“B”,A代表重点排污单位,B代表一般排污单位。
第三十三条(实施期限的衔接)
本办法施行前排污单位取得的排污许可证在有效期届满前继续有效,但不得延续。没有规定期限的和需要变更的,按本办法规定重新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
第三十四条(施行日期)
本办法自本办法发布之日起施行。
《辽宁省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