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税务局系统国家公务员非领导职务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国家税务局系统国家公务员非领导职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税发[1997]185号
颁布时间:1997-12-12发文单位:国家税务总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
现将《国家税务局系统国家公务员非领导职务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的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国家税务局系统国家公务员非领导职务管理暂行办法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国发[1993]78号),结合国家税务局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非领导职务的设置原则
(一)非领导职务的设置,要有利于精兵简政、理顺关系、提高工作效率,推进干部队伍“四化”,调动和发挥国家公务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本暂行办法适用于国家税务局系统各级行政机关和直属行政机构。
(三)非领导职务的设置,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设置办法》(国发[1993]78号附件二)和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规定进行,不得超出规定的范围和突破规定的比例限额。
(四)非领导职务是实职,具有明确的职责,承担具体工作任务,但不具有行政领导职责。可受领导委托,负责某些方面的工作。
二、非领导职务设置名称和规格
(一)省(区、市)国家税务局机关可设巡视员、助理巡视员、调研员、助理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市(地)国家税务局机关可设置调研员、助理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县(市)国家税务局机关可设置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根据《副省级市国家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设置实施办法》(人发[1996]86号)规定,副省级市国家税务局机关可设置巡视员(副厅级)、助理巡视员(正处级)、调研员、助理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二)非领导职务的设置规格,不得高于所在部门的领导职务。
(三)为便于开展工作,各级国家税务局原设置的非领导职务名称,要统一按照新的非领导职务名称改称,并且必须与上述职务名称的规格相一致。
三、非领导职务的任职条件非领导职务的任职,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其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应达到相应的任职标准,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并具备下列资格:
(一)巡视员应具备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任副厅级职务5年以上;
(二)助理巡视员应具备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任正处级职务5年以上;
巡视员、助理巡视员年龄不超过59岁,即任职后应能工作满1年以上;
(三)调研员应具备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任副处级职务4年以上;
(四)助理调研员应具备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任正科级职务4年以上;
(五)主任科员应具备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任副科级职务3年以上;
(六)副主任科员应具备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任科员级职务3年以上;
(七)科员应具备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任办事员3年以上:
(八)办事员应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新录用人员初定职务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副省级市国家税务局非领导职务的任职资格条件按照《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国发[1993]78号)和《人事部关于国家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设置实施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人核培发[1995]66号)执行。
由领导职务改任同级非领导职务的可不受上述资格条件的限制。
对德才表现突出及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的国家公务员担任非领导职务,经批准可以适当放宽上述资格条件要求。
四、非领导职务职数的比例限额
(一)省(区、市)国家税务局机关设置的巡视员、助理巡视员职数,不得超过厅(局)级领导职务职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巡视员不得超过30%,省级国家税务局巡视员的设置由国家税务总局统一掌握,助理巡视员职数一般不超过2个;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职数,不得超过处级领导职务职数的50%,其中调研员不得超过50%.(二)副省级市国家税务局巡视员、助理巡视员职数不得超过局级领导职务职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巡视员不得超过巡视员、助理巡视员总数的30%,巡视员的设置由国家税务总局统一掌握,助理巡视员的职数由省级国家税务局提出意见,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职数,不得超过处级领导职务职数的50%,其中调研员不得超过50%.(三)市(地)国家税务局机关设置的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职数,不得超过处级领导职务职数的三分之一,其中调研员不得超过30%.(四)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设置比例,由各省(区、市)国家税务局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并结合当地情况制定具体办法。
五、非领导职务设置的管理及审批
(一)国家税务局系统设置非领导职务的工作,由各级国家税务局具体组织实施。
(二)各级国家税务局非领导职务职数比例限额,必须根据上级部门批准的“三定”方案,由上一级人事部门按照非领导职务设置的原则及比例限额审定。
(三)担任非领导职务的具体人选,应按照选拔任用干部的有关规定和程序产生,按照公务员管理权限报批。
巡视员、助理巡视员的具体人选由省级国家税务局党组提出建议,国家税务总局人事司考查,国家税务总局党组审定;副省级市国家税务局巡视员人选由省级国家税务局提出,报国家税务总局党组审批;助理巡视员人选由省级国家税务局审批并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四)非领导职务的任职,都要填写《干部任免审批表》,按照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后,归入本人档案。
(五)担任非领导职务的干部,享受与同级行政领导干部相同的政治、生活待遇。
(六)对各地已任命的非领导职务和相当职务人员,应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非领导职务职数限额内,根据任职资格条件和考核结果重新确定。
(七)担任非领导职务的,不得同时担任行政领导职务。
(八)根据工作需要和拟任职条件,非领导职务可以转任同级领导职务,符合条件的可以晋升领导职务。
(九)各级国家税务局要高度重视非领导职务设置实施工作。各级人事部门要加强对非领导职务设置工作的管理、指导和监督,严格按照批准的实施方案进行,坚持规定的任职条件,不允许突破职数限额和随意放宽任职条件。
六、其 他
(一)各省(区、市)国家税务局可根据《国家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设置办法》和本暂行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二)本暂行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负责解释。
(三)本暂行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国家税务局系统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暂行规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扬州培训中心、长春税务学院:
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暂行规定》,结合国家税务局系统的实际,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国家税务局系统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暂行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国家税务局系统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国家税务局系统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升降工作,保证公正合理地任用国家公务员,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暂行规定》和国家税务局系统的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家税务局系统公务员职务升降工作,必须贯彻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坚持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国家税务局行政机关(包括分局、税务所)除工勤人员外的工作人员。行使管理职能、从事行政管理活动、使用事业编制的单位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按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 晋
职第四条 各级国家税务局晋升国家公务员职务,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一)应在规定的职务名称序列和职数限额内进行。
(二)逐级晋升。确因工作需要,德才表现和实绩特别突出的,可以越一级晋升领导职务,但在晋升前,必须报上一级国家税务局人事部门审核同意。
(三)晋升职务的国家公务员,必须能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熟悉和热爱本职工作,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实绩突出;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作风正派,团结共事;具有拟任职务所需要的文化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晋升领导职务的,还必须具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理论政策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并符合领导班子在年龄结构等方面的要求。
(四)晋升职务的国家公务员,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还应符合下列资格条件:
1.在近两年考核中定为优秀或近三年考核中定为称职以上。
2.晋升省、地、县级国家税务局正职,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两年以上,同时,应具备在下一级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晋升上述职务的副职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三年以上;晋升总经济师、总会计师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四年以上。
3.晋升科、处级正职,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两年以上;晋升科、处级副职和科员、副主任科员职务,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三年以上;晋升助理调研员、调研员职务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四年以上;晋升助理巡视员、巡视员职务,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五年以上。
4.晋升副处级以上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和县级国家税务局正、副局长,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作为年轻干部晋升为省级国家税务局领导班子成员的,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晋升科级正副职和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职务的,应具有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
5.晋升处级副职以上领导职务,一般应具有五年以上工龄和两年以上的基层工作经历。
6.身体健康,能够坚持正常工作。
7.符合任职回避规定。
对少数工作特别需要,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突出的,可适当放宽本款2至5项规定的资格条件,但必须经上一级国家税务局人事部门审核同意。
第五条 晋升国家公务员的职务,按下列基本程序进行:
(一)公布职位空缺、任职条件,采取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办法,推荐预选对象。
(二)按照拟任职务所要求的条件,对预选对象进行资格审查,产生考察对象。考察对象人数一般应多于职位空缺数。
(三)在考察中应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采取个别谈话、民主评议或民意测验、专项调查、实地考察、个人述职、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式,广泛了解情况。
(四)晋升省(区、市)国家税务局正职人选,经国家税务总局研究确定后,由国家税务总局人事司组织对晋升对象实施考察。晋升省(区、市)国家税务局副职、总经济师、总会计师和副省级市国家税务局正职人选,一般由所在省(区、市)国家税务局研究确定拟提人选,也可由国家税务总局确定拟提人选。各省(区、市)国家税务局在上报拟提人选时,同时将讨论记录、决议、考察材料、群众推荐和测评情况上报国家税务总局,由国家税务总局人事司实施考察。
(五)晋升地、县级国家税务局正职、副职及其他相应职务的,按照下管一级的原则,按本条
(四)款要求进行。
(六)对晋升各级国家税务局领导职务的公务员,还应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暂行条例》的规定进行。
(七)对晋升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应当进行任职培训。
第六条 晋升国家公务员的级别,按照管理权限,由决定其职务任免的机关批准。
第三章 降
职第七条 担任科员以上职务的各级国家公务员,在考核中确定为不称职的,或者不胜任现职又不宜转任同级其他职务的,应予降职。
第八条 担任各级国家税务局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在考核中确定为不称职的,应按照先免职、后降职的程序进行,并严格审批手续。
第九条 降低国家税务局系统公务员职务,一般每次只降低一级职务。
第十条 降低国家税务局系统公务员职务,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所在单位提出降职安排意见。
(二)对降职事由进行审核并听取拟降职人的意见。
(三)按照管理权限,由主管部门研究决定,并按国家有关规定任免。
(四)被降职人对降职决定不服,可按有关规定提出申诉。
第十一条 国家税务局系统公务员被降职后,其级别超过新任职务对应的最高级别的,应同时降至新任职务对应的最高级别。
第十二条被降职的国家税务局系统公务员,如在新的岗位上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确实突出,经全面考察,可不受任职年限的限制,重新晋升其职务和级别。
第四章 纪律与监督第十三条 国家税务局系统公务员的职务升降,必须严格执行本规定,并遵守以下纪律:
不准超职数和突击晋升国家公务员职务;不准随意放宽或改变国家公务员职务晋升的条件,搞迁就照顾;不准违反规定决定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升降;不准要求晋升本人的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属的职务;不准封官许愿,打击报复,营私舞弊;不准有其他有碍职务升降工作公正合理进行的行为。
第十四条 地(市、州、盟)以上国家税务局人事部门负责本系统的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的监督与综合管理。
第十五条地(市、州、盟)以上国家税务局人事部门应掌握本级及下属各工作部门职位设置和人员配备情况及本规定的实施情况,并进行业务指导,受理对职务升降工作的举报、申诉等事宜。
第十六条对晋升为省(区、市)国家税务局各工作部门处级职务,地(市、州、盟)国家税务局各工作部门科级职务和由上述职务降职的,应报上一级人事部门备案。
第十七条地(市、州、盟)国家税务局以上或者人事部门,对不按编制职数、职位要求及规定资格条件晋升国家公务员职务的,应宣布无效;对不按规定程序晋升或降低国家公务员职务的,应责令其按照规定程序重新办理或补办有关手续;对违反本规定进行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造成不良后果的,视情节轻重,对主要或直接责任者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
第五章 附
则第十八条 本规定由国家税务总局人事司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国家税务总局
第三篇:江苏省国家税务局系统政府采购档案管理暂行办法
江苏省国家税务局系统政府采购档案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江苏省国家税务局系统政府采购档案资料的管理,有效保护和利用政府采购档案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并结合我省国税系统政府采购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本暂行办法适用于全省国税系统各级采购人的政府采购档案管理。
第三条 政府采购档案是指各级国税部门在开展政府采购活动以及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纸质、磁盘、光盘等不同介质载体的记录。
第四条 全省各级国税部门政府采购档案管理工作分别由采购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其中采购部门负责归档前管理,档案归档后由档案管理部门负责。政府采购档案管理应接受上级采购部门的业务指导、监督和检查,并应按照档案管理业务规定加强管理,确保政府采购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方便利用。
第五条 各级国税部门应加强对政府采购档案的管理,保证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不得伪造、变造、隐匿或者擅自销毁。
第二章 政府采购档案的内容
第六条 政府采购档案包括采购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件资料,采购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数据、表格,以及记录采购档案管理过程的资料。
第七条 采购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文件资料包括:
(一)项目的前期准备材料
1、采购业务需求、满足采购需求的协议供货产品和供应商备选信息;
2、采购项目立项申请表及相关附件;
3、采购预算说明及经批准追加或调整预算的相关证明材料;
4、采购工作组会议纪要(应形成包括采购内容、采购预算、采购方式、评审办法、评委会组成的采购工作方案);
5、采购领导小组会议纪要;
6、委托采购代理协议;
7、按规定应履行报批手续的有权部门批复。
(二)项目的采购文件材料
1、招标采购文件论证资料;
2、采购文件(包括向供应商发出的招标、询价、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的全套文件、资料、样本、图纸等);
3、招标采购信息公告所刊登的媒体记录和有关审批件;
4、招标采购公告(包括公开招标公告以及邀请招标资格预审公告等);
5、供应商抽取名单;
6、供应商领取采购文件的记录(包括潜在投标人不足三家的情况记录);
7、对已发出招标文件进行必要澄清或修改的文件或情况说明;
8、对投标或被邀请供应商资格的审查情况。
(三)项目的开标(含谈判、竞价等,下同)文件材料
1、在截止时间前,供应商对已递交的投标文件(或谈判响应文件、报价单等,下同)进行补充、修改或撤回的记录;
2、收取投标文件、投标(谈判)保证金的登记记录;
3、参加开标的供应商签到名单;
4、开标现场工作人员(包括主持人、记录员、评审人员、监督人员及其他有关工作人员)签到名单;
5、供应商谈判、澄清顺序的抽签记录;
6、开标全过程的现场记录;
7、开标一览表;
8、监督人员对文件密封情况、开标现场过程及结果的公证文书;
9、所有投标文件的正本及投标声明,包括供应商提交的有关证明文件、资料,以及对已提交投标文件的补充、澄清、修改文书。
(四)项目的评审文件材料
1、评审专家抽取记录及名单;
2、评审委员会工作文件和有关资料,包括评审委员会主任推选结果、评审办法、评审细则、评审纪律等;
3、工作人员对评审过程的记录;
4、评委的评审记录、评分明细表、评分汇总表;
5、评审委员会出具的评审报告、中标(成交)候选供应商排序表;
6、项目废标报告及处理意见;
7、现场监察、监督人员签字记录;
8、评审现场监控录音、录像等其他有关材料;
9、需进行实地考察的采购项目评审(考察)报告。
(五)项目中标(成交)文件材料
1、采购工作组会议纪要或对采购过程及采购结果的工作报告;
2、采购领导小组会议纪要或分管政府采购的局领导对采购结果的审定意见;
3、依法变更采购结果的记录;
4、中标(成交)通知书及送达回证;
5、采购结果公告记录;
6、向未中标(成交)供应商通知采购结果的书面(或电话)记录及送达回证。
(六)项目合同签署及执行的文件材料
1、项目合同;
2、有关项目合同的补充、修改、中止或终止执行材料;
3、项目的验收文件材料;
4、项目的结算付款记录;
5、项目抽查报告、检测报告等;
6、项目抽查、检测结果的处理意见。
(七)其它文件材料
1、项目工作总结;
2、项目效益评估书;
3、供应商质疑材料、处理过程记录及答复;
4、供应商投诉书、投诉处理有关文书、投诉处理决定;
5、其它与采购项目相关的需要存档的资料。
上述内容如全部涉及则应按要求全部列示,如只涉及部分内容,则只列示涉及部分内容。第八条 采购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资料包括:政府采购相关制度、规定,审批备案资料,政府采购专项工作材料,政府采购实施计划(含草案)、工作台账、信息统计报表等基础数据资料,以及日常统计政府采购工作情况的重要数据及表格等。
第九条 记录政府采购档案管理过程的资料包括采购档案交接清册、采购档案的查阅记录、以及采购档案的销毁清册等。
第三章
政府采购资料的归档
第十条
政府采购资料的归档程序包括资料的收集、整理、编制目录、立卷、移交档案管理部门等。
第十一条 采购项目开展过程中,采购项目经办人应随时收集产生的各类采购资料,保证采购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对遗漏、缺失或未按规定签章的材料应随时补正。除文字资料外,采购项目经办人还应以采购项目编号为目录及时收集采购过程中形成的各类电子文档,包括最终中标(成交)人所提交的采购文件电子稿。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保密规定,在中标(成交)结果公布前,非开标人员不得接触采购资料,也不得外借采购资料,防止评审信息泄露。
第十二条 采购项目结束后(指合同签订、交付验收并结清价款)一个月内,采购项目经办人应将所有采购文件按下列要求进行整理:
1、核对资料。根据采购程序和本暂行办法第七条的要求核对所收集的全部采购文件,其中对于同一采购项目编号有多个合同的采购档案应当存放在一起;采购文件必须是符合本次采购方式、采购程序合法有效文件且都应为原件,如为复制件应注明原件存放处并签名。
2、补正资料。对签名、印鉴或审批手续不全的要及时补办相关手续,对于暂时缺少的采购资料要及时补齐,对因遗失无法补齐的采购资料应书面说明原因并及时报告部门领导(相关书面记录应存档备查), 对按规定无法将原件保管在档案内的资料应在复印件上注明原件存放地,确保归档资料种类和内容的完整、真实、有效。
3、统一纸张型号。在制作采购文件原件时应尽量使用国际通用的A4纸进行打印,对原件为热敏纸等难以长期保存的或页面小于16开张的要用A4纸复印、并将原件粘贴在复印件上。
4、按序排列资料。对收集的采购资料应参照本暂行办法第七条的要求进行归类,并按政府采购工作流程及采购资料的自然形成规律按时间发生的顺序进行排列,并注意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对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正本以及大型工程图纸、设计效果图、光盘、磁盘等无法装订成册的资料可排列在最后或另卷归集。
5、制作《采购项目基本情况一览表》。根据排列完成的采购资料,对采购项目的基本情况填表列示,并排列在资料的最上方。
6、整理归档资料。整理时要顺页、朝左、顶齐,并按序逐页在外侧上角处编写页码(空白页除外)。
7、编制目录。目录应对卷内所有材料按种类编制页码范围,并臵于采购档案的最上方。
8、立卷装订。采购档案整理完毕后应经部门领导审定后,按采购编号建立政府采购档案卷宗,并以线装方式装订或直接归入档案盒,如卷宗材料较多无法在一本(盒)中装订的可分多本装订。装订结束,需在卷宗封面填写好项目名称、采购编号和分卷宗号等必要信息。
第十三条 采购人自行开展采购工作的,由采购人负责所有采购资料正本原件的保管;采购人委托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进行采购的,各自保管经办事项的正本原件,各自经办的事项双方应在采购代理协议中明确。
第十四条 采购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资料应按照资料类别,及时收集整理,按序编制目录,并在规定期限内立卷装订。其中:政府采购相关制度规定、采购工作台账、审批备案资料等应在终了后一个月内予以立卷装订,政府采购专项工作材料、政府采购实施计划(含草案)、信息统计报表、日常统计政府采购工作情况的重要数据及表格等应在工作结束后一个月内完成立卷装订工作。
第十五条 对列入政府采购档案管理的资料,除应将纸质件按本暂行办法第十一条至第十三条的规定及时整理归集、妥善保管外,还应将电子文档及时备份,对以专门软件编报的报表数据应尽可能将其转为Execl格式以便查询。采购经办人员换岗时,应将所保管的纸质档案及电子数据一并移交。
第十六条 为方便查询,采购人当年形成的采购档案,在终了后,可暂由采购部门保管二年。期满之后的次年一季度,采购部门应将采购档案向本单位档案管理部门移交。归档时,档案管理部门应对归档案卷进行核对,并按规定填写档案交接清册一式二份,由交接双方签字确认,然后随移交案卷由档案管理部门留存一份,采购部门留存一份备查。
第四章
政府采购档案的保管 第十七条 各级政府采购部门要依法做好政府采购档案保管工作,建立起岗位责任制度。采购项目经办人负责归档前档案的管理,在政府采购合同签订、交付验收和结算完成后,按照归档内容要求,负责收集、整理、立卷、装订、编制目录,确保政府采购档案安全保管、存放有序、查阅方便。
第十八条 归档后的采购档案应由档案管理人员按照行政档案管理的要求妥善保管,并应保证贮存场所的清洁卫生,做好防虫、防尘、防潮、防火、防盗、防鼠等工作。
第十九条 政府采购档案的保管期限从采购项目结束或采购管理工作所属终了之日起计算,至少保存十五年(国家有专门规定的从其规定)。但《采购项目基本情况一览表》应列为永久保管。
第二十条
各级国税部门应切实加强对本单位政府采购档案的借阅管理。除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和其他对政府采购活动依法行使监督检查职能的部门,因监督检查需要可以查阅、借阅或复印政府采购档案外,政府采购档案原则上不得查阅、复印和借出。
第二十一条 符合本暂行办法第十九条规定,或单位内部确需借阅或复印政府采购档案的,须经采购部门负责人批准、由采购经办人办理登记手续后,进行借阅或复印。其中,对于需复印的,应由档案管理人员按指定页码进行复印。借阅档案归还时,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按外借时登记的内容核查档案,并办理归还手续。
第二十二条 政府采购档案管理人员和查阅人员应对政府采购档案的保密、安全和完整负责,不得传播、污损、涂改、转借、拆封、抽换和丢失。
第五章 政府采购档案的销毁
第二十三条 保管期满的政府采购档案,应按以下程序销毁。
(一)档案管理部门提出政府采购档案销毁清单及销毁意见,并登记造册,列明需销毁档案的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和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拟销毁时间等。
(二)销毁意见经采购部门审核、并报分管采购工作的局领导同意后,方可执行。
(三)销毁政府采购档案前,应将《采购项目基本情况一览表》从采购档案中取出另行保管造册,并登记目录。
(四)销毁政府采购档案时,应邀请采购及监察人员参加现场监销。
(五)监销人在销毁政府采购档案前,应当认真根据清册核对清点销毁的档案;销毁后应当在销毁清册上签名。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各级国税部门相关人员违反本规定,造成政府采购档案损毁、丢失、泄密或涂改、伪造政府采购档案的,应责令其限期改正,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各级采购部门及档案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政府采购档案的管理情况开展检查,并积极配合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对其政府采购档案开展的检查。
第二十五条 各省辖市国家税务局可依据本暂行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具体实施办法,并报省局备案。第二十六条 本暂行办法由江苏省国家税务局负责解释,办法中涉及的表证单书格式另行下发。
第二十七条 本暂行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以前相关规定与本办法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篇:辽宁省国家税务局系统2012年国家公务员面试公告
辽宁省国家税务局系统2012年国家公务员面试公告
2012-02-10 09:50 作者:国家公务员局 来源:国家公务员局
分享到: 1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有关规定,为切实做好我省国税系统2012年考试录用公务员面试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面试对象
在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合格的考生中,按照每个职位笔试总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以计划录用人数3倍的比例确定面试对象,未达到比例的职位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调剂。面试人员名单及各职位笔试最低分数线见附件
一、附件二。
二、面试时间
面试时间为2012年3月1日-3月3日。每天上午8:30、下午13:30正式开始面试。考生入闱封闭管理的时间为考生面试当天上午7:30、下午12:30。截至面试当天上午7:50、下午12:50没有进入指定候考室的考生,取消面试资格。每名考生面试具体时间安排及有关注意事项,将在资格复审现场以张贴公告的形式公布,请考生务必仔细查看。
三、面试组织方式及地点
面试工作由辽宁省国家税务局统一组织,采取结构化面试的形式。面试地点为:沈阳市税务干部学校,地址:沈阳市沈河区桃源街122号(五爱市场西区针纺城路北金泰克商务宾馆西侧胡同北行100米),联系电话:024-22938447。
考生面试时需携带本人身份证、面试准考证。否则,不得参加面试。面试考生应遵守保密要求,不得携带通讯工具进入面试场所,任何考生不得对外泄露试题信息。
四、面试资格确认
(一)电话确认
请入闱面试的考生在此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通过拨打报考职位所属市局联系电话的方式与招录单位取得联系,确认是否参加资格复审及面试,无故逾期未与招录单位取得联系的,视为放弃面试资格。自愿放弃面试的考生,需向招录单位提供由本人签名的《放弃面试声明书》(样本见附件三)。如考生在网上报名时提供的联系电话有误或有变化,请及时将变动情况告知招录单位,并保证联系电话畅通。辽宁省国家税务局系统面试工作联系电话分别为:沈阳市国税局024-22563013、22563249,大连市国税局 0411-84384010,鞍山市国税局0412-5532378,抚顺市国税局024-52680168,本溪市国税局0414-2896041,丹东市国税局0415-3177737、3177738,锦州市国税局0416-2124453,营口市国税局0417-2836206,阜新市国税局0418-2825821,辽阳市国税局0419-4227136,铁岭市国税局024-72851172,朝阳市国税局0421-2914472,盘锦市国税局0427-6522073、6522018,葫芦岛市国税局0429-3115016。
(二)资格复审
考生须于2012年2月28日、29日(8:30—12:00,13:00—17:00),到指定地点参加资格复审。资格复审地点为:沈阳市税务干部学校,地址:沈阳市沈河区桃源街122号(五爱市场西区针纺城路北金泰克商务宾馆西侧胡同北行100米),联系电话:024-22938447。未按时参加资格复审的,视为放弃面试资格。资格复审时须提供以下材料:
1.身份证。
2.公共科目笔试准考证。
3.《考生报名登记表》(从国家公务员局网站《2012年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下载、打印,粘贴与网上报名提交照片同底版1寸照片)。
4.2012年应届毕业生提供所在学校盖章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推荐表》(从国家公务员局网站《2012年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下载、打印,粘贴与网上报名提交照片同底版1寸照片。);社会在职人员提供所在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样本见附件三),开具同意报考证明确有困难的,经招录机关同意,可在考察前提供;无工作单位的人员由户籍所在地街道或档案托管单位出具《失(待)业证明》(样本见附件三)。
5.2012年应届毕业生提供所在学校出具的《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推荐表》。
6.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将于2012年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可提供所在学校盖章的能证明考生所学专业名称、学历层次、学位情况的证明材料及学生证;以第二专业报考的2012年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可提供相关院校盖章的证明材料,证明中应准确注明考生姓名、身份证号码、第二专业名称、预计发证时间、发证单位等)。
7.本人所报考职位的资格条件中要求提供的其他证明材料(如英语等级证书或英语等级考试成绩单、计算机等级证书、户口簿或入学前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生源地证明、基层工作经历证明、政治面貌证明等,具体条件以招考简章公布的职位条件内容为准)。
8.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并按2012年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的考生,应提供以上四种身份的证明材料及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证明材料。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项目的,要提供由县级以上组织人事部门出具的证明;参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项目的,要提供省级教育部门统一制作、教育部监制的“特岗教师”证书和服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鉴定表;参加“三支一扶”计划项目的,要提供各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出具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服务证书(此证书由全国“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监制);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的,要提供由共青团中央统一制作的服务证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鉴定表。
9.以出国留学取得的学历进行报考的人员还应出具教育部学历认证材料和我驻外使领馆开具的有关证明材料。
10.提交与网上报名同一底版的1寸照片4张(在照片背面用圆珠笔写明本人报考市别、职位代码及姓名)。
考生本人需按以上要求携带相关材料原件接受资格复审,并将相关材料的复印件(A4纸)交招录机关留存。缺少上述材料者,原则上不得参加面试。考生应对本人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凡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或有关材料主要信息不实的,取消其面试资格。对符合条件的考生现场发放面试准考证,此证经招录单位盖章后生效。
五、确定综合成绩的方法
(一)按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占50%、面试成绩占50%的比例确定考生综合成绩。按照综合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以每个职位计划录用人数1:1的比例确定参加体检及考察的人选。综合成绩相同的,根据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参加体检及考察的人选。
(二)参加面试人数少于录用计划3倍时,考生面试成绩须达到面试合格分数线方可进入体检和考察,面试合格分数线为50分。
六、其他
(一)面试成绩公布。面试成绩当场公布。面试第二天,招录机关通过网络填报考生面试成绩,考生可在两天后上网查询本人面试成绩。
(二)体检。
体检时间:2012年3月6日,体检人员名单及有关注意事项将于3月5日在辽宁省国家税务局网站(辽宁省国家税务局网址:http://ln-n-tax.gov.cn)和沈阳市税务干部学校公布,不再进行电话通知。
(三)辽宁省国家税务局公务员招录工作咨询电话:024-23185228。
附件一:辽宁省国家税务局系统2012年考试录用公务员面试名单
附件二:辽宁省国家税务局系统2012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最低分数线
附件三:面试提交材料样本
第五篇:5江苏省国家税务局系统政府采购合同管理暂行办法
江苏省国家税务局系统政府采购合同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全省国税系统政府采购合同(以下简称合同)的管理,保证合同的正确签订和履行,提高政府采购质量和服务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以下简称《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税系统相关文件规定,并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合同是指全省国税系统各级采购人与成交供应商依照规定的程序达成的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法律文本。
第三条 合同管理包括合同的订立、执行、价款的结算、归档等内容。
第四条 合同管理遵循订立、执行、付款岗位相分离的原则。其中采购部门负责合同条款的草拟,政府采购工作组各成员单位共同负责对合同进行审核,资产管理部门、项目需求部门、技术部门负责项目的验收与执行,财务部门负责项目的货款结算,合同归档应按照《江苏省国家税务局系统政府采购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 合同的订立
第五条 各级采购人实施政府采购,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按照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等原则,以书面方式约定合同当事人(包括采购人、供应商,以及见证方等其他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第六条 合同的草拟
采购部门依据招标文件(谈判文件、询价单)、投标文件(谈判响应文件、报价单)、中标通知书(成交确认书)等相关采购文件,起草合同文本。采购项目对技术、法律等方面有特殊需求的,应咨询相关技术、法律等专业人员。委托采购项目也可以由采购代理机构代为草拟。
合同实行统一编号管理,其编号同政府采购项目编号。属参加总局协议供货的采购项目,应登陆“中国税务政府采购网”通过协议供货软件生成并下载合同,合同编号随系统自动产生,同时可按采购项目编号统一加注合同编号。
第七条 合同条款
合同条款应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愿的体现,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规定,且未对采购文件产生实质性修改。
合同条款包括一般必备条款和其他约定条款。
一般必备条款应当包括:当事人信息(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等)、标的、数量、金额(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及解决争议的方法等。
当事人根据具体项目情况约定技术及商务等其他约定条款,包括:技术规格、知识产权、包装和标记、伴随服务、质量保证、检验与安装、技术服务和保修责任、支付和结算方式、履约保证金、运输和保险、税费、转让和分包、保密条款、合同的终止、权利的保留、合同的解释和法律适用、检查和审计、合同的补充修改和变更、合同生效等。
第八条 合同的审核 政府采购工作组负责对合同进行审核。根据部门职责,采购部门负责合同的商务部分条款的审核,需求部门、技术部门负责合同的技术部分条款的审核。重大项目可以委托法律顾问或律师事务所代理合同的审核工作。审核重点主要包括:
1、合同条款有无违法、违规及可能导致合同无效和撤销的情形;
2、合同表述是否准确、清晰,合同内容是否一致;
3、合同主要条款如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完整;
4、合同中各项约定是否维护采购人的合法权益;
5、合同中有无歧视性条款等;
6、合同内容是否对招标(谈判、询价)及投标(谈判响应书、报价)等采购文件进行了实质性修改,合同金额是否超过采购预算;
7、其他涉及到双方权利、义务的重要条款是否合理、明确。在审核过程中,应确保合同完整、准确、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以利于合同执行。
第九条 合同的签订
合同由各级采购人(甲方)和成交供应商(乙方)以及其他与合同有关的当事人(如见证方等)签订。合同签订主体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法人内部不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内臵机构或分支部门不应以自己的名义对外签订合同。
合同应由国税系统各级独立预算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签署。供应商代表为非法定代表人的,必须出具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委托书,以法人代表的身份签订合同。
采购人应在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与成交供应商签订书面合同。因供应商原因无正当理由在三十日内不签订合同的,采购人可取消其签约资格,按照相关规定没收其投标(谈判)保证金,并按照排名顺序与其他候选供应商签订合同。
合同的签订应当保证文本的完整性。应确保采购人、成交供应商(及相关当事人)的名称及公章(或合同章)、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的签字、签订合同的时间的齐全,同时加盖骑缝章。
合同正本至少一式三份,其中一份作为采购人付款凭证,一份作为采购人的政府采购档案资料留存。
第十条 履约保证金
对于重大项目,为了确保供应商能够按照约定全面、适当地履行合同义务,采购人可向供应商收取一定金额的履约保证金,并在合同中明确履约保证金的具体金额、收取的时间及方式、无息退还的时间及方式、从履约保证金中取得补偿的条件及金额比例等事项。一般情况下,可将供应商的投标(谈判)保证金直接转为履约保证金,但应事先在招标(谈判)等采购文件中予以明确。
第十一条 合同的追加
采购人需追加与合同标的相同的货物、工程或者服务的,在不改变合同其他条款的前提下,可以与供应商协商签订补充合同,但所有补充合同的采购金额不得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的10%。
第三章 合同的执行
第十二条 合同是政府采购项目履约和验收的依据。采购人、供应商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任何一方当事人均不得擅自变更、中止或终止合同。
第十三条 继续履行合同将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双方当事人应当变更、中止或终止合同。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十四条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采购人应组织资产管理部门、项目需求部门、技术部门相关人员,根据合同约定的内容进行验收,重大的复杂项目应当邀请权威的质量检测部门参加验收。
验收完毕后,验收人员应填写《江苏省国家税务局系统政府采购验收报告》,记录验收情况,并签署“验收是否合格”等确定性意见。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按合同约定追究供应商的违约责任并责令其限期整改,同时做好相应书面记录。
验收报告正本至少一式三份,一份交供应商作为合同履行完毕和请求支付合同货款的依据,一份作为采购行为完成结算合同价款的会计原始凭证,另一份作为采购人的政府采购档案资料留存。
第四章 合同价款的结算
第十五条 合同价款的结算方式分为一次性付款和分期付款。无论合同中约定何种结算方式,当约定的条件满足时,采购人应当按合同约定结算价款。
第十六条 需求部门应根据合同约定的条件,凭供应商付款申请、支出凭证、合格的验收报告等有效单据,按规定程序办理合同价款结算的审批手续,同时应密切关注合同的执行情况。
第十七条 财务部门在办理实际付款手续时应加强审核,对采购项目没有预算、未履行政府采购程序、未签订合同、验收手续不规范的,有权拒付。具体付款时应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的相关规定,按期、按要求上报用款计划、办理国库集中支付手续。
第十八条
合同价款按期结算后,财务人员应及时填制《江苏省国家税务局系统政府采购付款记录表》,注明付款的时间、金额及凭证号备查。一次性付款或分期付款的首次付款结算工作完成后,财务部门应将付款记录表移交给采购部门,作为政府采购资料归档保管。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在合同的履约与验收过程中,如发生争议,采购人应先与供应商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依照合同条款提交仲裁委员会仲裁或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条 本暂行办法由江苏省国家税务局负责解释,办法中涉及的表证单书格式另行下发。
第二十一条 本暂行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以前相关规定与本办法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本办法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