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体系整体坍塌原因和对策

时间:2019-05-15 02:42: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支撑体系整体坍塌原因和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支撑体系整体坍塌原因和对策》。

第一篇:支撑体系整体坍塌原因和对策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整体坍塌原因和对策

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我省连续发生三起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整体坍塌事故,根据省厅领导的指示,省质安总站于今年年初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现状调研课题组,旨在进一步了解我省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搭设现状和存在问题,为组织编写福建省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技术指导文件提供有针对性的素材。现将通过调研和事故调查归纳出来的高大模板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以下简称“高支模体系”)整体坍塌原因和相应的建议对策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一、坍塌原因

(一)管理方面: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

1、部分施工企业对高支模体系的搭设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把关不严,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的检查督促落实不到位;部分施工项目部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不健全,责任制不落实,未认真履行职责,对现场搭设的支撑体系不符合规定和存在隐患的问题未按“三定”要求督促整改。

2、不少监理单位对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核基本上只是履行签字手续,没有进行实质性审查,也未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审核意见;对支撑体系搭设过程监控不到位,未严格按照规范和经审批的专项施工方案要求组织验收;对监理过程发现的安全隐患也未能及时地督促整改、制止和报告。

3、部分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粗糙,未突出工程施工特点,针对性和指导性差,模板和支撑体系的设计计算、材料规格、钢管连接方式脱离工程实际,未附施工平面图和构造大样,大部分几何尺寸套用防护架型式设计,对支撑体系搭设工艺叙述不清,不能起到有效指导施工的作用。

4、安全技术交底流于形式。施工现场安全技术交底一般仅交底到班组长,具体搭设人员基本无交底,且交底内容也仅是一般性的安全注意事项,没有对支撑架体搭设工艺、关键工序和主要构造技术参数进行交底,因此搭设中随意性很大,具体搭设人员无从按方案要求搭设,从搭设开始就埋下了安全隐患,给后期的整改带来很多麻烦。

5、高支模体系的搭设队伍和搭设人员资格不符要求。目前,由于模板工程基本上由模板专业队伍承包,高支模体系的搭设也基本由木工完成,多数搭设人员未经培训无证上岗,未能掌握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要求,不能有效执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等相关标准规范,给高支模体系埋下不安全因素。

6、有的项目高大模板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未按规定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审查,有的项目虽经专家组论证审查,但专家组的意见建议未能在专项施工方案中得到改进和完善,也未能在搭设过程中逐项落实。

7、模板工程未严格按照规范和专项施工方案要求进行专项验收,部分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参加验收仅履行签字手续而已,而有的项目就根本未正式组织验收就进入下道工序施工,验收程序形同虚设,几起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都存在此类现象。(二)设计计算方面:模板支撑荷载计算错误或考虑不周

1、部分项目计算方法不正确,荷载的取值和验算未严格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要求进行,对泵送砼、砼浇筑方法等影响因素考虑不周,未按最不利原则确定荷载组合。

2、个别项目计算书内容与实际不符,设计计算直接利用其他项目的计算成果,存在“张冠李戴”现象。

3、大部分项目未对立杆地基承载力进行验算,支撑体系的立杆直接搭设在楼面上的,也没有对楼面承载力进行验算,对局部受力状况也未验算。

4、计算模式与实际搭设状况不一致。如立杆的稳定性计算,方案中立杆接长按对接接头考虑,但实际搭设中立杆接长采用搭接,立杆顶部基本未设置可调顶托,普遍存在直接利用横杆和扣件承受荷载的搭设形式,计算时按立杆轴向受力计算而未考虑偏心受力影响,现场也没有对偏心受力杆件采取加固补强措施。

5、相当部分的工程项目计算书中钢管截面特性是按照Ф4835mm标准钢管取值,而目前市场上流通使用的钢管壁厚基本上达不到规范要求,计算时未考虑钢管壁厚不足所带来的钢管承载力下降这种不利因素。

(三)材质方面:钢管和扣件的质量问题较多

1、部分施工现场对所使用的钢管、扣件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检测证明等相关资料不全,一些产品标识模糊不清。

2、进场的钢管、扣件使用前,未能按有关技术标准规定按批次进行抽样送检。

3、相当数量的钢管、扣件由于使用时间较长,周转次数较多,再加上保护意识不强,外观质量差,部分存在严重磨损、锈蚀、变形、开裂的钢管、扣件仍在使用。

4、现场使用的钢管壁厚达不到规范要求,基本上都是负偏差。(四)构造方面:模板支撑搭设不规范

1、施工现场对地基基础的处理不够重视,无相应的排水措施,立杆底部未设置垫板或底座,或设置 随意。

2、立杆间距未严格按专项施工方案要求进行控制。

3、扫地杆及水平杆设置不到位。有的扫地杆距底座上皮超过200mm,或只设置纵向扫地杆或者横向扫地杆设置不连续;水平杆步距过大,高低不平,纵横向设置不连续。

4、立杆接长违反规范规定采用搭接,模板架体顶撑立杆基本未设置可调顶托,普遍存在直接利用横担和扣件承受荷载的搭设形式,且未对偏心受力杆件采取加固补强措施。

5、设置的剪刀撑未能真正对架体起到整体稳定作用。一是模板支架四周边未设置竖向剪刀撑,模架内虽按每隔四排立柱设一道竖向剪刀撑,但剪刀撑与架体的连接固定方法不正确,旋转扣件未将剪刀撑斜杆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仅在两端和中间交叉处用旋转扣件固定;二是水平剪刀撑设置稀疏随意,不满足模板支撑架体高度范围内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要求;三是剪刀撑未沿全高全长连续设置。

二、建议对策(一)基于目前《建筑施工模板工程安全技术规范》尚未出台,现有标准规范中仅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在5.6节和6.8节中涉及有关模板支撑体系的计算与构造要求的条文,但没有关于荷载取值和荷载组合计算等条款,对模板支撑体系的构造规定不明确。建议省厅尽快出台高支模体系安全技术规定,以加强和规范高支模体系管理,防范重大事故发生。

(二)施工单位应加强高大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审批管理,由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编写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技术、质量、安全部门会签把关后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专项施工方案应突出工程施工特点,有针对性,内容应包括:地基处理及排水、模板和支撑体系的设计计算、材料规格、钢管连接方式、架体四周与建筑物的可靠连接、水平与纵向剪刀撑等构造设置、砼浇筑方案等,施工方案应绘制施工详图,有特殊要求的应作详细说明。

(三)严格执行《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高支模体系专项施工方案应按规定由施工单位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审查,并根据专家论证审查意见完善专项施工方案,监理单位应当认真审核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安全专项方案组织落实,严把验收关,未经验收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在混凝土的浇筑前施工、监理单位应组织有关人员再次做全面检查并记录。

(四)高支模体系的承载能力应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要求,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并对纵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和连接扣件的抗滑承载力、立杆的稳定性和立杆地基基础承载力进行设计计算。荷载的取值和验算应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等要求,钢管抗弯强度设计值为205N/mm2,钢管截面特性宜按Ф48×30mm规格取值,大梁钢筋荷载取值应与实际自重进行比较后确定,在设计计算方面要考虑砼浇筑顺序、泵送混凝土等影响因素,按最不利原则确定荷载组合,立杆稳定性计算尚应考虑架体搭设高度对稳定性的不利影响。

(五)施工、监理单位应严格控制进场的钢管、扣件质量,进场的钢管、扣件应具备生产厂家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检测证明和产品标识,按规定抽样检测,钢管、扣件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要求,验收合格的构配件应加强保护。

(六)高支模体系的搭设宜由专业架子搭设队伍搭设,搭设人员应持证上岗。支撑体系搭设前应进行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搭设人员进行交底,严格按照方案和交底要求搭设,不能仅限于向班组长交底。所有的节点必须都有扣件连接,不得遗漏,每个扣件的拧紧扭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之间。

(七)高支模体系必须满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规定,在构造要求方面应综合考虑地基变形、立杆间距与步距、整体稳定等问题,保证模板支撑体系为空间几何不变体系。

(八)推广应用新型模板体系,提高模板的通用性、体系化、轻型化和工具化,尽量减少人为的因素影响。

(九)加大对高大模板施工的监管力度。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应当将高大模板等危险性较大工程作为本地区监控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在报监和监督交底时应予以明确,加大检查频次,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整改,遏制重大事故发生。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总 则

1.1 为预防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以下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1.3 本导则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1.4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应严格遵循安全技术规范和专项方案规定,严密组织,责任落实,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方案管理 2.1 方案编制

2.1.1 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

2.1.2 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编制说明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二)工程概况: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具体明确支模区域、支模标高、高度、支模范围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情况等。

(三)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等。

(四)施工工艺技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构造设置以及检查、验收要求等。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及混凝土浇筑区域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施工技术措施、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应急救援预案,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监测监控措施等。

(六)劳动力计划:包括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配置等。

(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验算项目及计算内容包括模板、模板支撑系统的主要结构强度和截面特征及各项荷载设计值及荷载组合,梁、板模板支撑系统的强度和刚度计算,梁板下立杆稳定性计算,立杆基础承载力验算,支撑系统支撑层承载力验算,转换层下支撑层承载力验算等。每项计算列出计算简图和截面构造大样图,注明材料尺寸、规格、纵横支撑间距。

附图包括支模区域立杆、纵横水平杆平面布置图,支撑系统立面图、剖面图,水平剪刀撑布置平面图及竖向剪刀撑布置投影图,梁板支模大样图,支撑体系监测平面布置图及连墙件布设位置及节点大样图等。

2.2 审核论证

2.2.1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专项施工方案,应先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后,再按照相关规定组织专家论证。下列人员应参加专家论证会:

(一)专家组成员;

(二)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

(三)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及相关人员;

(四)施工单位分管安全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专项方案编制人员、项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五)勘察、设计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人员。2.2.2 专家组成员应当由5名及以上符合相关专业要求的专家组成。本项目参建各方的人员不得以专家身份参加专家论证会。

2.2.3 专家论证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方案是否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施工条件编制;方案、构造、计算是否完整、可行;

(二)方案计算书、验算依据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范;

(三)安全施工的基本条件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情况。2.2.4 施工单位根据专家组的论证报告,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批准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

2.2.5 监理单位应编制安全监理实施细则,明确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重点审核内容、检查方法和频率要求。验收管理

3.1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对需要处理或加固的地基、基础进行验收,并留存记录。

3.2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结构材料应按以下要求进行验收、抽检和检测,并留存记录、资料。

3.2.1 施工单位应对进场的承重杆件、连接件等材料的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进行复核,并对其表面观感、重量等物理指标进行抽检。

3.2.2 对承重杆件的外观抽检数量不得低于搭设用量的30%,发现质量不符合标准、情况严重的,要进行100%的检验,并随机抽取外观检验不合格的材料(由监理见证取样)送法定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3.2.3 采用钢管扣件搭设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时,还应对扣件螺栓的紧固力矩进行抽查,抽查数量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规定,对梁底扣件应进行100%检查。

3.3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应在搭设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验收人员应包括施工单位和项目两级技术人员、项目安全、质量、施工人员,监理单位的总监和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入后续工序的施工。施工管理 4.1 一般规定

4.1.1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应优先选用技术成熟的定型化、工具式支撑体系。

4.1.2 搭设高大模板支撑架体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建筑施工脚手架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其他相关施工人员应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1.3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前,项目工程技术负责人或方案编制人员应当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和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对现场管理人员、操作班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

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应包括模板支撑工程工艺、工序、作业要点和搭设安全技术要求等内容,并保留记录。

4.1.4 作业人员应严格按规范、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并正确配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4.2 搭设管理

4.2.1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地基承载力、沉降等应能满足方案设计要求。如遇松软土、回填土,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平整、夯实,并采取防水、排水措施,按规定在模板支撑立柱底部采用具有足够强度和刚度的垫板。

4.2.2 对于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其高度与宽度相比大于两倍的独立支撑系统,应加设保证整体稳定的构造措施。

4.2.3 高大模板工程搭设的构造要求应当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支撑系统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应设置扫地杆、纵横向支撑及水平垂直剪刀撑,并与主体结构的墙、柱牢固拉接。

4.2.4 搭设高度2m以上的支撑架体应设置作业人员登高措施。作业面应按有关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4.2.5 模板支撑系统应为独立的系统,禁止与物料提升机、施工升降机、塔吊等起重设备钢结构架体机身及其附着设施相连接;禁止与施工脚手架、物料周转料平台等架体相连接。

4.3 使用与检查

4.3.1 模板、钢筋及其他材料等施工荷载应均匀堆置,放平放稳。施工总荷载不得超过模板支撑系统设计荷载要求。

4.3.2 模板支撑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立柱底部不得松动悬空,不得任意拆除任何杆件,不得松动扣件,也不得用作缆风绳的拉接。

4.3.3 施工过程中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立柱底部基础应回填夯实;

(二)垫木应满足设计要求;

(三)底座位置应正确,顶托螺杆伸出长度应符合规定;

(四)立柱的规格尺寸和垂直度应符合要求,不得出现偏心荷载;

(五)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等设置应符合规定,固定可靠;

(六)安全网和各种安全防护设施符合要求。4.4 混凝土浇筑

4.4.1 混凝土浇筑前,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确认具备混凝土浇筑的安全生产条件后,签署混凝土浇筑令,方可浇筑混凝土。

4.4.2 框架结构中,柱和梁板的混凝土浇筑顺序,应按先浇筑柱混凝土,后浇筑梁板混凝土的顺序进行。浇筑过程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并确保支撑系统受力均匀,避免引起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失稳倾斜。

4.4.3 浇筑过程应有专人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进行观测,发现有松动、变形等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浇筑,撤离作业人员,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4.5 拆除管理

4.5.1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拆除前,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应核查混凝土同条件试块强度报告,浇筑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方可拆除,并履行拆模审批签字手续。

4.5.2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拆除作业必须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作业,分段拆除的高度不应大于两层。设有附墙连接的模板支撑系统,附墙连接必须随支撑架体逐层拆除,严禁先将附墙连接全部或数层拆除后再拆支撑架体。

4.5.3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拆除时,严禁将拆卸的杆件向地面抛掷,应有专人传递至地面,并按规格分类均匀堆放。

4.5.4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和拆除过程中,地面应设置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范围。监督管理

5.1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搭设、拆除及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设专人负责安全检查,发现险情,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应急措施,排除险情后,方可继续施工。

5.2 监理单位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搭设、拆除及混凝土浇筑实施巡视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应责令整改,对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拒不停止施工的,应当及时向建设单位报告。

5.3 建设主管部门及监督机构应将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作为建设工程安全监督重点,加强对方案审核论证、验收、检查、监控程序的监督。附 则

6.1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除执行本导则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规定。

高大模板坍塌事故的反思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筑事业的迅猛发展,高大模板工程应用日益广泛,由于种种原因,演绎了一个个高大模板坍塌事故的人生悲剧,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

关键词:高大模板 支撑体系 失稳 坍塌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筑事业的迅猛发展,高大模板工程应用日益广泛,而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性,不但对工程建设成功与否至关紧要,而且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密切相关。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了保证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笔者认为应该高度重视高大模板工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稳定,杜绝因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失稳而导致坍塌事故的发生。

一、近年来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失稳案例回顾

近年来因为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失稳而导致坍塌事故频繁发生,以下就有几个典型的重大安全事故。1、2000年10月,南京某公司承建的南京某裙楼工地发生一起重大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在浇筑顶部混凝土施工中,因模板支撑系统失稳,大演播厅舞台屋盖坍塌,造成正在现场施工的民工和电视台工作人员6人死亡,35人受伤(其中重伤11人),直接经济损失70.7815万元 2、2003年浙江省发生建筑施工模板倒塌重大事故多起,特别是2003年2月18日,某研究发展中心工程施工中,在浇筑门厅(结构高度为28.1m,净跨24m)混凝土时,晚上20:00左右发生支模架坍塌,造成13人死亡,17人受伤的重大伤亡事故.3、2007年2月12日下午3时30分左右,广东省八建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正在施工的广西医科大学图书馆二期工程,演讲厅舞台屋盖工程发生坍塌事故。造成7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2.10983万元。

二、模板坍塌事故的原因分析

造成模板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上的原因

钢管和扣件的质量低劣。目前由于钢管、扣件生产及流通领域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施工现场使用的钢管和扣件多为质量不合格产品,如钢管壁厚达不到规范要求,钢管的平直度较差,一些钢管已明显弯曲等,致使模板支撑承载能力明显降低。

(1)钢管壁厚变薄

在市场上采购钢管,名义上是Φ48×3.5钢管,实际测量时,壁厚实为2.8~3.0mm,其轴向抗压力降低18.7~13.3%.钢管使用多年,局部壁厚也减薄。(2)钢管弯曲

钢管经过多年使用后,钢管将产生变形和弯曲,而模板支撑系统设计时均按直线钢管来考虑,不考虑其弯曲变形的,实际上钢管弯曲后的承载能力大为降低。某工程发生重大事故后对钢管进行检查,其合格率仅为50%。(3)扣件合格率低

在高大模板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扣件合格率普遍偏低。

2、施工单位原因

(1)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一些施工企业不按规定编制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或不按施工方案搭设模板支撑体系,技术人员编制的《高大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一般没有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和审查,存在一系列重大原则性错误。高大模板支架搭设前,施工单位没有召开技术交底会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项施工技术交底。模板搭设完成后,没有组织验收,常常没有取得工程项目监理机构同意就进行混凝土浇筑。

(2)、模板支撑搭设不规范。

部分现场施工人员不按支撑体系的构造要求进行搭设,缺少剪刀撑和扫地杆,使得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无法保证;还有一些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不重视模板支撑立杆底部的构造处理,雨季施工地基产生明显的不均匀沉降,导致模板支撑产生较大的次应力,极易发生垮塌。

(3)模板支撑荷载计算错误或考虑不周。一些施工企业编制的施工方案荷载计算有误;荷载组合未按最不利原则考虑;对泵送混凝土引起的动力荷载在设计计算中估计不足等,造成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度大幅度下降。

3、监理单位原因

监理失职渎职,普遍存在同时担任多个项目的总监,总监不到位或者很少到位;监理人员不足,监管不力;不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要求施工单位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和审查;不按规定组织相关人员验收;现场监理人员发现安全隐患没有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下达书面指令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或者停止施工;施工单位拒绝按照监理单位的要求进行整改或者停止施工的,监理单位没有及时向当地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工程项目的行业主管部门报告,麻痹大意,听之任之。这种工作态度,不出问题是偶然,出问题才是必然。

4、安全技术规范有待完善。

目前《建筑施工模板工程安全技术规范》尚未出台,现有标准规范中仅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在5.6节和6.8节中涉及有关模板支撑体系的计算与构造的条文,但没有关于荷载取值和荷载组合计算等条款,对模板支撑体系的构造规定不明确。

三、杜绝模板坍塌事故对策措施:

1、严格执行《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施工单位应当按规定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特别是对于高度超过8米,或跨度超过18米的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应当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审查。监理单位应当认真审核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安全专项方案组织落实,严把验收关。

2、模板支撑系统计算准确

模板系统支撑与脚手架很大部份采用Φ48钢管.Φ48钢管搭设的模板支撑系统,内外脚手架,在设计计算时,其计算模型和简图与实际情况尽可能接近, 模板支撑系统与脚手架和主体进行必要的连接,而且要求做到刚性连接,设计计算结果尽可能与实际接近,减少误差。

3、确保立杆稳定性

从大量倒塌事故的事后检查,立杆钢管所受的轴向压力极大部份均小于2.4t,一般均在1.0t左右,这说明立杆钢管稳定性验算符合规范要求,并不能阻止倒塌事故发生,这表明支模系统立杆稳定性计算数学模型并不完善,还需从结构上给予综合考虑,同时要有现场施工经验加强支模系统整体稳定措施来弥补。

4、克服模板支撑系统搭设中存在习惯性问题

(1)搭设高度较高时,由于钢管长度限制,立杆必需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杜绝采用回转扣件连接的,因为这种对接方式对立杆稳定极为不利。

(2)模板支撑承重架高度较高时(如某工程净高28m,净跨24m的门厅混凝土施工),钢管支撑系统要加强侧向约束, 防止在外荷作用下,发生侧向倒塌事故。

5、加大对高大模板施工的监管力度。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应当积极推行网格式管理,明确本地区监控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对于高大模板等危险性较大工程,应当加大检查频次,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整改,有效遏制重大事故发生。

6、抓紧颁布《建筑模板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在设计计算方面要针对目前使用较多的泵送混凝土浇注方法等,按最不利原则确定荷载组合;在构造要求方面要考虑地基变形、整体稳定性等问题,保证模板支撑为空间几何不变体系;在钢管扣件质量方面要严格加以控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检测和验收方法。

四、高大模板工程施工的成功例子

笔者参加广西大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几个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施工前要求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编制《高大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并且由施工单位组织不少于5人的专家论证专项施工方案,出具论证意见。经过专家论证可行后,总监理工程师以及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杆件、扣件按品牌抽样检测合格,然后施工单位自检整架合格、监理单位检查整架合格,再由专家论证小组代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以及质监站等组成的检查小组检查合格,经过三次检查,三次整改,大家认为合格以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每一次高大模板工程施工都能顺利完成,获得了成功!

五、结束语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性,不但对工程建设成功与否至关紧要,而且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密切相关。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了保证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每一个参与高大模板工程的工作者,务必高度重视高大模板工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稳定,杜绝因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失稳而导致坍塌事故的发生。只有抱着对人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严格审核方案、严格按照高大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各方责任主体认真履行各自职责,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才能顺利进行,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扣件钢管脚手架高大模板支撑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控制要点(作者:肖正仿)

近年来 ,作为高大模板的支撑体系的扣件钢管脚手架坍塌引发群体伤亡的事故时有发生。本人对扣件式钢管模板高大支撑系统倒塌事故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 ,并提出对扣件式钢管模板高大支撑施工安全控制方法。

一、事故原因分析

(一)、设计方面:

1、模板支撑设计未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

2、未对立杆地基承载力、楼面承载力及变形进行验算。

3、设计立杆受力模式不合理。方案设计时往往采用顶部水平钢管传力方式 ,但在计算时未考虑偏心影响 ,存在不安全因素。

4、钢管壁厚计算参数取值不当,未按实际取值。

5、高大模板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未按规定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审查 ,或虽经专家组论证审查 ,但专家组的意见建议未能在专项施工方案中得到改进和完善。

(二)、材料方面:

1、钢管壁厚偏薄。

2、扣件重量偏轻 ,扣件壁厚偏薄,抗滑和抗破坏性能不合格。

3、钢管、扣件因多次周转使用和维护保养意识不强 ,外观质量差,致使模板支撑承载能力明显降低。

(三)、支撑面处理不规范:

1、立杆支承面的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要求。

2、立柱下的木垫板有空隙。

3、地基被水浸泡后产生明显的不均匀沉降。

4、对于立杆直接支撑在楼板上的 ,未对楼板结构进行承载力计算和加固。

(四)、支撑搭设施工不规范:

1、立杆的纵横排数不足、间距偏大 ,支架的、垂直度偏差大;采用顶托支撑时 ,顶托顶部离最上一道水平杆距离过大。

2、水平拉杆的间距与步距偏大,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3、未按规定在支撑系统四周边及内部设置竖向、水平向剪刀撑和纵横向扫地杆。

4、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偏小。

5、整个支撑系统未按规定与已施工的结构进行有效连接 ,整体稳定性差。

6、未正确使用垫板、底座和顶托。

7、未按经批准的专项设计方案要求的支撑受力方式进行搭设。设计模板架体采用可调顶托式支撑 ,而现场直接利用横担和扣件承受荷载的搭设形式。

(五)、混凝土施工工艺不当。没有编写高支撑模板的混凝土施工浇筑方案 ,导致施工时 ,混凝土浇筑顺序随意性 ,出现模板支撑系统受力不均匀 ,支撑系统实际受荷工况与设计工况不一致 ,支撑系统局部失稳引起倒塌。

(六)、施工人员素质低、监管不到位:

1、操作人员无证上岗,因未能系统掌握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要求 ,也不能有效执行相关标准规范 ,给高大模板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埋下不安全因素。

2、施工企业对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搭设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把关不严 ,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的检查督促落实不到位。

3、施工项目部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不健全 ,责任制不落实 ,未认真履行对班组人员安全技术交底 ,没有对模板支撑架体搭设工艺和关键工序进行交底 ,也没有支撑架体的主要构造技术参数 ,使安全技术交底流于形式。

4、项目施工管理人员未认真履行指导施工与检查职责 ,对现场搭设的支撑体系不符合规定和存在隐患的问题未按“三定 ”要求及时督促整改。

5、施工单位对进场的钢管、扣件质量检查把关不严。

二、安全控制要点:

(一)、组织开展危险源辩识

由于扣件钢管脚手架模板高支撑支撑架是一个较复杂的临时结

构体系 ,存在着众多不确定的因素 ,例如材料性能、支撑面基础条件、搭设参数、荷载及其荷载效应等 ,在施工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

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因此 ,在施工专项方案制定前 ,施工单位应组织技术管理人员学习图纸、技术规范和标准 ,对现场进行查勘 ,对施工条件进行分析 ,明确工程特点、难点 ,开展危险源辩识 ,制定应对策略和应急预案。

(二)、认真编制方案

施工企业必须根据工程结构形式、施工荷载大小、立杆支承面

条件、施工方式、混凝土施工方法、现场施工条件和气象条件等

认真制定高大模板支撑施工专项方案 ,充分考虑各种荷载因素 ,高大模板支撑专项施工方案内容应包括 :计算书、模撑平面布置、立面布置、构造详图、施工搭设方法与构造要求、混凝土施工方法、浇筑路径与顺序、模板支撑拆除方法、顺序及要求、高大模板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 ,并按要求认真组织不少于 5人的技术专家到施工现场对高大模板支撑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 ,以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安全性。

(三)、加强对班组培训与技术交底

扣件钢管脚手架的搭设施工必须由专业施工队伍承担 ,施工人

员必须持有建筑脚手架搭设特种作业上岗证。必须坚持先教育、后培训、再上岗的原则 ,严禁无证人员上岗操作。作业前 ,施工企业和项目部必须对操作班组人员及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就施工技术专项方案、搭设要求、构造要求、技术参数和安全质量注意事项等进行书面和口头技术交底。

(四)、严格检查钢管和扣件的质量,必须具有产品生产许可证、质量合格检测证明和厂家标识 ,杜绝假冒、伪劣的壁厚或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出现弯曲变形、裂缝、严重腐蚀的钢管和扣件进场。

(五)、认真核查立杆支撑面质量

对支支撑面承载力应认真核查,防止由于支撑面的过大变形或破

坏引起支撑系统的失稳倒塌。

(六)、重视支撑系统安装的过程检查与验收,发现问题应及时向班组提出 ,并督促其彻底整改。支撑架搭设完毕后 ,应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检查验收。检查验收不合格严禁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七)、控制浇筑阶段的施工荷载和浇筑顺序

1、严禁将泵管固定在支撑系统上 ,避免混凝土泵的振动作用破

坏支撑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2、混凝土的浇筑方向尽可能对称 ,以确保模板高支撑系统受荷

均衡 ,优先考虑从中部开始向四周扩展的浇筑程序。

3、对于高大跨的大梁混凝土应水平分层浇筑 ,使其支撑系统受

力均衡。

4、控制浇筑混凝土的堆积高度 , 以防止支撑局部荷载过大导致失稳。

5、指派专业人员对模板、支撑系统的受荷、变形情况进行监

测。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浇筑 ,果断采取对策排险。

关于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探讨

根据建质[2004]213号文《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中的规定: 为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

技术管理,防止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要求对危险性较大工程在施工前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审查,在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经专家组审查的安全专项方案组织施工。高大模板工程属危险性较大工程,是指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下面从的力学角度来分析高大模板的支撑系统: 首先,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一个空间整体受力系统,要使一个整体的空间体系稳定,就要把它变成空间几何不变体系,对高大模板的计算就应该从整体空间受力体系去分析计算,而目前实际对高大模板的计算过程只是通过对一根立杆的稳定与否来确定整体稳定。

其次,对立杆稳定的计算的公式是针对一种理想的“中心受压直杆”这一力学模型,根据欧拉公式 Pcr=∏2EI/(µL)2推导出来的。其中

E――弹性模量 I――惯性矩

μ――压杆长度系数 L――杆件长度

“中心受压直杆”在临界力Pcr作用下,其直轴线形状下的平衡丧失稳定性,即“失稳”。而在实际的情况中无法抽象出中心受压杆件的力学模型,也就是说,真实的压杆从受压发生微弯曲到大弯曲破坏(压弯破坏)的整个过程中,无法找到一个有规律的临界破坏值,因此无法抽象出一个反映其真实情况的力学模型。

实际的受压杆件在压力作用下发生的是压弯现象而不是失稳问题,原因在于:

1、因加工精度原因,实际的压杆在制造时其轴线(各截面形心的连线)不可能是直线,而是一条未知的曲线,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初曲率;

2、因材料不均匀原因,导致杆件的轴线不是直线,压杆材料本身的不均匀性是无法避免的;

3、在施加压力时,作用在压杆上的外力,其合力作用线无论如何校正也不可能毫无偏差的与杆件的轴线重合,即使在实验室条件下也不可能。以上诸因素都使得压杆在压力作用下,压力作用线与杆件轴线之间总有一个原始偏心距e0,并且无论如何都有e0≠0,只要e0不为零,杆件在压力作用下就有两种变形:一种是轴向压缩变形,另一种就是附加的弯曲变形。随着压力的增大,原来是次要变形的弯曲变形逐渐转化为主要变形,最终导致杆件发生压弯破坏,丧失承载能力。因此实际压杆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是以过大的弯曲变形作为极限状态的承载能力,其值必定低于中心受压直杆的临界力Pcr。正因为这样,在按Pcr来计算压杆的允许应力时,需要对实际压杆与抽象力学模型间的差异进行具体的分析,并据此以选用适当的附加安全系数。

压弯破坏与失稳破坏是两种破坏现象相似但概念完全不同的破坏形式。压弯破坏是高大模板支撑的真实破坏形式,而失稳破坏是假想的破坏形式。真实的破坏形式难以求证,而用假想的破坏形式来代替,这两种是不能等同的。实践证明,真实的压弯破坏应力值总是小于假想并通过计算求得的失稳破坏应力值,即计算结果偏于不安全。

通过上述对高大模板的受力变形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要保证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只通过计算满足要求是不够的,还应在构造上加强措施,使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由几何可变体系变为几何不变体系(类刚体)。

再者就是在高大模板支架搭设过程中,还应加强对进场的杆件和扣件的抽样检测;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值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 N.m;连墙件按要求设置,避免出现连接不当或与施工脚手架随意连接现象;立杆必须落地,禁止将立杆支撑在横杆上;梁、板下立杆应按专项方案中经计算的间距布置,避免出现少设或漏设现象,避免出现随意扩大立杆间距及步距现象。

在施工现场为了赶进度,经常在高大模板支设时,出现违规蛮干、严重违反有关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现象。为了有效的控制高大模板坍塌事故的出现,应加强对高大模板支架以下构造措施的监督检查:

1、设置纵横双向少地杆,距地小于200mm;

2、立杆顶端必须设置纵横双向水平杆和水平剪刀撑;

3、竖直方向沿纵向全高全长从两端开始每隔四排立杆设一道剪刀撑;

4、水平方向沿全平面每隔两步且不高于4.5米设一道剪刀撑;

5、剪刀撑宽大于等于6米,且最少4跨(剪刀撑最多跨越杆数:450时7根、500时6根、600时5根);

6、连墙件竖直方向每2个步高或每层楼面或沿柱高每4米设置,水平方向至少每3跨设置,如周边无既有建筑物,应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7、立杆支于地面时,须在混凝土地面上立杆,如支设在原土层上,须加设垫块;

8、立杆支设于楼面时,加支顶,楼面下不少于两层时至少支顶两层;

9、底座和顶托螺栓的伸出长度不大于300mm;

10、建筑物悬挑部分的模板支架,立杆支在坚实的地面上,或从楼面挑出型钢梁作上层悬

挑模板的立杆支座,型钢梁搁置在楼板上的长度与挑出长度之比大于等于2,型钢梁的末端、前端均与楼板有可靠锚固;

11、立杆必须对接,禁止搭接;

12、禁止用钢管代替型钢梁从楼层挑出作为立杆支座;

13、禁止用钢管从外脚手架上伸出斜支悬挑模板;

14、禁止用木杆接长作立杆;

15、禁止使用分层搭设的支撑体系。

通过采取上述构造措施,可使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在外力作用下架体内任意两点不会有位移出现,使架体保持稳定成为一个刚性的几何不变体系。

另外,在高大模板支设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经专家审查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更改;高大模板支架搭设完后,要组织专项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高大模板支撑方案1

目 录

一、编制说明

二、编制依椐

三、工程概况

四、施工准备

五、模板施工设计

六 模板及支架计算

七、梁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

八、构造要求

九、安全措施及要求

后附有关模板及支架图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总体概况

设计整个中心区的建筑面积和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用地面积:76444.82 m2,;总建筑面积:185945.95 m2;地下停车面积: 41232.76m2;地下设备用房:1500 m2;工程规模:1层地下室(局部)、1栋1层商业、1栋1层垃圾站及18栋3-18层住宅(部分住宅楼1层为商业),合计20栋建筑。地下室(局部),平时为车库及设备用房,战时地下一层设五个六级人防分区,顶板上部为园林绿化。住宅总户数:1006户。

2、有关高支模板施工情况 工程建筑总层数: 1层(13栋商业、14栋垃圾站)、3层(5栋、7栋住宅)、9层(3栋、9栋、11栋住宅及10栋商住)、11层(2栋、8栋、18栋、20栋住宅及15栋商住)、15层(1栋住宅)、16层(16栋商住)、18层(12栋商住及6栋、17栋、19栋、21栋住宅),地下室1层(范围包括1栋、2栋、3栋、5栋、6栋、7栋、8栋、9栋、10栋、11栋、17栋、18栋、19栋、20栋、21栋)

建筑层高:

地下室1层为5.6m、4.3 m、4.7 m等;架空1层为4.3 m、5.55 m、5.77m、6.2 m、6.0 m 等;1层商铺5.9 m;2层3.27 m、3.3 m、3.25 m等;以上为2.9m。

楼板厚度有100 mm、110 mm、120 mm、130 mm、150 mm、180 mm(非人防区地下室顶板)、200 mm(人防区地下室顶板)等。

工程框架梁的截面尺寸主要为300×600 mm、200×700 mm、200×600 mm、400×600 mm、250×500 mm、200×500 mm、400×800 mm、400×1000 mm、350×600 mm、550×1200 mm、550×1200 mm等。

工程框支梁的截面尺寸主要有250×600 mm、300×600 mm、400×800 mm、400×1000 mm、400×1200 mm、450×1300 mm、500×1300 mm、500×1400 mm、600×1200 mm、600×1300 mm、600×1400 mm、700×1400 mm等。

3、本高支模板方案计算取值情况 高支模板高度最大为12(B)栋架空层,从基础面至架空层主梁底高度为8.2米,但其主梁为300×600 mm核载较小。16栋主梁支架高度为6.7米,框支梁为最大情况700×1400 mm。所以按照以上两种核载计算。基础土方为粉质粘土,承载力为160 kN/m2。

二、编制说明:

本施工方案是针对模板支架设计的高度超过4.5米的梁板。特别是架空层为转换层,且层高相对较高,梁板核载较大,模板的支撑有些落在基础土方上,要经过周密的受力计算确定模板支架参数。并且按照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进行。

三、编制依椐:

1、二期工程结构施工图

2、二期工程建筑施工图

3、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建筑施工手册

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四、施工准备:

1)、模板支撑采用Ф4.8×3.5mm钢管脚手架。严禁使用弯曲、锈蚀、端口不平的钢管。对有裂缝的扣件及松扣的螺丝帽必须更换。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及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支模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短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2)、梁、板采用18mm厚双面聚脂模板。模板之间允许偏差1mm,不合格的退场。所有模板统一在加工房加工成型,现场拼装。

3)、木枋统一刨成50×90mm、90×90mm,弯曲、腐朽和尺寸不合格的木枋退场。尤其是有节和断裂的不能用于高支模中的梁底和板底。4)、对拉螺杆采用Φ14普通螺杆,加套塑料套管。5)、梁侧面的围檩均采用双钢管

6)、梁板垫块全部选用砂浆垫块。

五、模板施工设计:

1)、模板安装流程

弹线→搭设满堂脚手架支撑→铺梁模底板→ 铺楼板模板→ 绑扎墙柱、梁钢筋→验收梁钢筋→封梁侧模板 2)、梁板支撑架设计

a、梁底支撑架:梁宽度<500㎜且梁高≤700时,架子间距800×1000㎜;梁宽度<500㎜且梁高≥700时架子间距为800×500㎜;梁宽度≥500㎜且700<梁高<1000时架子间距为600×1000㎜, 在梁底中部有一道竖向支撑;梁宽度≥500㎜且梁高≥1200时架子梁底立杆间距为600×500㎜,在梁底中部有一道竖向支撑;立杆间距为(横向×纵向)。

b、板底支撑架:立杆纵横间距为1000㎜。

c、梁下横纵向水平杆间距≤1800mm。沿梁方向在梁两边设剪刀撑,垂直于梁方向设剪刀撑间距3000mm,剪刀撑与地面夹角45—60度,连续布置。梁底立杆顶加顶托,水平杆接头采用直扣连接。梁中间底水平杆下加双扣件,距地200mm设扫地杆,且每根梁底剪力撑不少于两道。

d、梁模板采用侧包底的形式, 梁高≤700的在梁两侧钉50㎜宽的层板压条压住梁侧板,梁侧中间加一根木枋并与旁边的钢管顶紧。梁底用50×90木枋,横向布置间距为300㎜。

e、梁、板交界处用在梁侧钉一根通枋,梁侧板与板面层板以木枋连接,禁止从板面向梁侧板钉钉子;

3)、梁板模板设计 框支梁梁底采用50×90mm木枋垂直梁方向间距≤300mm通长摆设。梁底模安装时,梁头两边吊线,中间拉通线;吊边梁线排中间梁线。梁底模安装好后,梁底木枋两侧用扣件隔跨卡住防止底模移动,再绑扎钢筋。梁钢筋验收后封梁侧模板,梁侧设穿墙螺杆,螺杆水平向间距610,梁高大于700的设竖向螺杆间距610,侧模木枋采用50×90mm间距300mm。围懔梁高小于1200mm的双支Ф48#钢管间距610mm,螺杆Φ12间距457×610mm。为了防止因螺杆过紧而梁模板变形,在框架梁拉钩两端绑垫块作为梁的保护层,同时作为模板支撑。框支梁和框支柱相交处、框支梁和框支梁相交处、框支柱端部无法对穿螺杆时,模板安装前预埋螺杆,螺杆与框支柱箍筋和框支梁钢筋水平焊100mm,间距457×610mm。转换层框支梁下横纵向水平杆间距1800mm。沿梁方向在梁两边设剪刀撑,垂直于梁方向设剪刀撑间距3000mm,剪刀撑与地面夹角45—60度,连续布置。梁底立杆顶加顶托,立杆不得有接头,水平杆接头采用直扣连接。梁底水平杆下加双扣件,距地200mm设扫地杆,且每根梁底剪力撑不少于两道。

板模采用18mm散拼模板,板底铺50×90木枋,间距≤350布置,板下立杆间距不大于1000×1000。板下剪刀撑间距4米一道。

六、模板支架计算:

转换层梁板模板计算书(以16栋为计算基础)

1、侧模 1.1、条件参数

最高梁截面尺寸 700×1400 模板:1830×915×18mm 背枋:50X90 @300

背楞:Ф48#双钢管 @610 对拉螺杆: Φ14普通螺杆 610X610 混凝土: 自重γc =24kN/m3³ 强度 C40 坍落度:14—16cm 浇筑速度:4m/h 混凝土温度:35℃

1.2、荷载设计值计算 ① 混凝土侧压力

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初凝时间:4小时

F1=0.22γc t0β1β2V1/

2=0.22×24×4×1.2×1.15×41/2

=58.3kN/ m2

F2=γcH =24×1.4=33.6kN/m2

取二者中的较小值 即

F2=33.6kN/ m2

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F= F2×分项系数×折减系数

=33.6×1.2×0.9 =36.3kN/㎡

b、振捣砼对侧模产生的荷载:取4kN/ m2 荷载设计值为:4×1.4×0.9=5.04kN/ m2 荷载组合:

Fˊ=36.3+5.04=41.34kN/ m2

使用验算: ② 模板验算

截面参数:

I=bh3/12=500×183/12=243000mm4 W=bh2/6=500×182/6=27000mm3 计算简图:

由于木枋的支撑作用,可以将模板块简化为一个5跨连续梁。

荷载集度 q1= Fˊ×0.5 =41.34×0.5=20.67kN/m=20.67N/mm(用于计算承载力)

q2=F×0.5 =36.3×0.5=18.15kN/m=18.15N/mm(用于计算挠度)

抗弯强度验算:

对照施工手册的荷载表可得: M=0.105×ql2

=0.105×20.67×0.32=0.195kN·m σ=M/W

=0.195/27000=7.22N/mm2

ω=0.644×ql4/100EI

=0.644×18.15×3004/(100×9000×243000)

=0.433mm<[ω]=300/250=1.2 mm

③ 木背枋验算:(简化为2跨连续梁受均布荷载)

I= bh/12=50×90/12 =3037500mm4 33W= bh2/6=50×902/6 =67500mm3

q1= Fˊ×0.3 =41.34×0.3=12.4kN/m=12.4N/mm(用于计算承载力)q2=F×0.3 =36.3×0.3=10.89kN/m=10.89N/mm(用于计算挠度)

抗弯强度:

M=0.125q1l2

=0.125×12.4×0.612=0.577kN·m σ=M/W

=0.577×106/67500=8.55N/mm2

ω=0.521q2l4/(100EI)

= 0.521×10.89×6104/(100×9000×3037500)

=0.287mm<[ω]=610/250=2.44 mm

④ 普通螺杆

螺杆拉力: N= Fˊ×螺杆间距×双钢管间距

=41.34×0.61×0.61 =15.38kN<[f]=105×σS=22.58kN ⑤双钢管围檩

截面参数:

I=12.19×104mm4;W=5.08×103mm3;E=2.06×105N/mm2 计算简图:

由于对拉螺杆的支撑作用,可以将钢管围檩简化为一个5跨连续梁。

荷载集度 q1= Fˊ×0.61 =41.34×0.61=25.22kN/m=25.22N/mm(用于计算承载力)q2=F×0.61 =36.3×0.61=22.14kN/m=22.14N/mm(用于计算挠度)

抗弯强度验算:

对照施工手册的荷载表可得: M=0.105×ql2 =0.105×25.22×0.612=0.985kN·m σ=M/W

=0.985/2×5.08×103=96.95N/mm2

ω=0.644×ql4/100EI

=0.644×22.14×6104/(100×2.06×105×12.19×104)

=0.786mm<[ω]=460/250=1.84 mm

2、梁底模计算(700×1400)2.1、层板的计算

梁截面700×1400,梁底木枋间距300。

① 荷载计算

模板结构自重: 0.5×0.7×1.4×1.2 =0.588 KN/m 新浇砼自重: 24×0.7×1.4×1.2 =28.224 KN/m 钢筋自重: 1.5×0.7×1.4×1.2 =1.764 KN/m 总 计(静荷载)30.576 KN/m 振捣荷载(活荷载)2.0×0.7×1.4 =1.96 KN/m 截面参数:

I=bh3/12=700×183/12=340200mm4 W=bh2/6=700×182/6=37800mm3 计算简图:

由于木枋的支撑作用,可以将模板块简化为一个5跨连续梁。

荷载集度 q1=32.536N/mm(用于计算承载力)

q2=30.576N/mm(用于计算挠度)

抗弯强度验算:

对照施工手册的荷载表可得: M=0.105×ql2

=0.105×32.536×0.32=0.307kN·m σ=M/W

=0.307/37800=8.12N/mm2

=0.644×30.576×3004/(100×9000×340200)

=0.52mm<[ω]=300/250=1.2 mm 2.2、木枋受力计算

木枋采用50×90的木枋,立杆横向间距600,木枋间距300,梁截面700×1400,按二跨局部受均布核载梁计算

①、荷载计算

q1= Fˊ×0.3 =32.536×0.3/0.7=13.94kN/m=13.94N/mm(用于计算承载力)q2=F×0.3 =30.576×0.3/0.7=13.1kN/m=13.1N/mm(用于计算挠度)

梁宽为700,均布核栽集中中间,没有满跨。受力示意图:情况如下:

②、抗弯强度验算

对照施工手册的荷载表可得: M=q a 2(2-a/l)2/8 =0.125×13.94×0.352(2-0.35/0.6)2=0.428kN·m σ=M/W

=0.428×106/67500=3.34N/mm2

ωmax= q a 2 l 2[(2-a2/l2-2X2/ l2)X/ l+(X-b)4/ a2l2]/24EI =0.48 mm<[ω]

[ω]= L/250=600/250=2.4 mm

符合要求。

2.3、模板支架受力计算 1)、水平横杆计算 φ48×3.5钢管的截面参数:

A=489mm4,W=5.08×103,f=215N/ mm2 立杆纵向间距暂时定为600。

按三跨连续梁受集中力计算,情况如下:

F=6.914 KN(中间一排)M=0.267FL = 0.267×6.914×0.6 =1.108 KN.m ①强度验算③

σ=M/W=1.108×106/5.08×1000=218.11 N/ mm

2>f=215 N/ mm2

不符合要求。

②挠度验算

ωmax =0.216Fl3/100EI =0.216×6.914×6003/(100×2.06×105×121900)

=0.128<L /1000=0.6 满足要求。

由于强度验算不符合要求,所以确定立杆纵向间距定为500。验算满足要求。

2)、立管验算 ①、截面参数:

432I=12.19cm W=5.08m A=4.89 cm i=(I/A)1/2=15.79mm ②、荷载组合:

大横杆重量(4步间距1800):6×0.6×37.63=135 N 扣件重量:6×13=78 N 顶托传来的力F=1.267×6914=8760 N 合计:135+78+8760=8973 N ③、强度验算

σ=N/A=8973/489=18.35 N/mm2<215 N/mm2

④、稳定性验算

计算长度L=1.8m 长细比 λ=L/i =1800/15.79 =114

查表的稳定系数 ψ= 0.58

N/(ψ·A)= 8973/(0.58×489)=31.64 N/mm2<215 N/mm2

满足稳定性要求。

2、板模设计计算

板厚180mm,砼堆积高度取300mm。

1)、层板的计算

顶板模板采用胶合板规格1830×915×18mm取单块板验算;榈栅50×90mm,间距350mm,取单块板三跨连续梁计算。

①、荷载计算

模板结构自重: 0.3 KN/m 新浇砼自重: 24×1.0×0.3×1.2 = 8.64 KN/m 钢筋自重: 1.5×1.0×0.18×1.2 =0.324 KN/m 总 计(静荷载)9.264 KN/m 振捣荷载(活荷载)2.5×1.0×1.4 =3.5 KN/m 查表可得: 最大静载弯矩系数 K1=-0.1 最大活载弯矩系数 K2=-0.117 则Mmax =k1Gl2+K2Ql= 0.1×9.264×0.352+0.117×3.5×0.352 =0.1135+0.050 =0.1635KN·m 另考虑施工设备引起的集中活载 P=2.5KN 由表得 K1′=0.08,K2`=0.213 M`max=K1`Gl2+K2`Pl =0.08×9.264×0.352+0.213×2.5×0.35 =0.091+0.186 =0.277 KN·m 取两式中较大值即M=0.277 KN·mˋ进行强度验算

②、模板强度验算

W= bh2/6=915×182/6=49410 mm3 σ=M/W=0.277×106/49410=5.61 N/mm2 木材强度设计值fm=13N/mm2 f=13×0.85=10.4 N/mm2>σ=5.616 N/mm2

③、挠度验算

查表得: K=0.677 常用木材的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E=9000 N/mm2 Wmax=KGL4/100EI=0.677×9.264×3504/100×9000×444690 =0.24 [W]= L/250=350/250=1.4> Wmax 符合要求

2)、木枋受力计算

木枋采用50×90的木枋,间距350mm,立杆间距1000。

①、荷载计算

由模板计算可知

静荷载 15.10 KN/m 振捣荷载(活荷载)2.5×1.0×1.4 =3.5 KN/m ②、强度验算

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Mmax=k1Gl2+K2Ql =0.1×9.264×0.35×12+0.117×3.5×0.35×12 =0.324+0.1433 =0.467 kN·m M„max=k1Gl2+K2Ql =0.08×9.264×0.35×12+0.213×2.5×1 =0.2594+0.5325 =0.7919 kN·m 取M=0.7919 kN·m I=bh3/12=50×903/12=3037500 W= bh2/6=50×902/6=67500mm3

σ=M/W=0.7919×106/67500=11.7 N/mm

2木材的设计强度值fm=13 N/mm2>σ=11.7 N/mm2

③、挠度验算 ωmax=KGL4/100EI =0.677×9.264×0.35×10004×10-3/100×9000×3037500 =0.80 mm<[ω]

[ω]= L/250=1000/250=4 mm>0.80 mm 符合要求

3)、水平横杆计算 φ48×3.5钢管的截面参数: A=489mm4,W=5.08×103,f=215N/ mm2

近似按三跨连续梁受均布核载计算,情况如下:

q=2.68KN/ m M=0.1×ql2

=0.1×2.68×12=0.268kN·m ①强度验算

σ=M/W=0.268×106/5.08×1000=52.756 N/ mm

2<f=215 N/ mm2

符合要求。②挠度验算

ω=0.677×ql4/100EI

=0.677×2.68×10004/(100×2.06×105×12.19×104)

=0.72mm<[ω]=1000/1000=1 mm

满足要求。

4)、立管验算 ①、截面参数: I=12.19cm4 W=5.08m3 A=4.89 cm2 i=(I/A)1/2=15.79mm ②、荷载组合:

大横杆重量(4步间距1800):6×0.6×37.63=135 N 扣件重量:6×13=78 N 顶托传来的力F=0.6×2.68=1608 N 合计:135+78+1608=1821 N ③、强度验算

σ=N/A=1821/489=3.724N/mm2<215 N/mm2

④、稳定性验算

计算长度L=1.8m 长细比 λ=L/i =1800/15.79 =114

查表的稳定系数 ψ= 0.58

N/(ψ·A)=1821/(0.58×489)=6.42 N/mm2<215 N/mm2 满足稳定性要求。

高支梁板模板计算书(以12B栋为计算基础)

1、侧模

1.1、条件参数

最高梁截面尺寸 300×600、高支模板架高度为8.2米 计算省略。

2、梁底模计算

2.1、层板的计算

梁截面300×600,梁底木枋间距300。

① 荷载计算

模板结构自重: 0.5×0.3×0.6×1.2 =0.108 KN/m 新浇砼自重: 24×0.3×0.6×1.2 =5.184 KN/m 钢筋自重: 1.5×0.3×0.6×1.2 =0.324 KN/m 总 计(静荷载)5.616 KN/m 振捣荷载(活荷载)2.0×0.3×1.4 =0.84 KN/m 截面参数:

I=bh3/12=300×183/12=145800mm4 W=bh2/6=300×182/6=16200mm3 计算简图:

由于木枋的支撑作用,可以将模板块简化为一个5跨连续梁。

荷载集度 q1=6.456N/mm(用于计算承载力)q2=5.616N/mm(用于计算挠度)

抗弯强度验算:

对照施工手册的荷载表可得: M=0.105×ql2

=0.105×6.456×0.32=0.061kN·m σ=M/W

=0.061/16200=3.765N/mm2

挠度验算:

ω=0.644×ql4/100EI

=0.644×5.616×3004/(100×9000×340200)

=0.096mm<[ω]=300/250=1.2 mm 2.2、木枋受力计算

木枋采用50×90的木枋,立杆横向间距800,按一跨局部受均布核载梁计算

①、荷载计算

q1=6.456N/mm(用于计算承载力)q2=5.616N/mm(用于计算挠度)梁宽为300,均布核栽集中中间,没有满跨。受力示意图:情况如下:

②、抗弯强度验算

对照施工手册的荷载表可得:

M=qbl(2-b/l)/8 =0.125×6.456×0.8×0.3(2-0.3/0.8)=0.315kN·m σ=M/W

622 =0.315×10/67500=4.67N/mm

ωmax= q b l 3(8-4b2/l2+b3/ l3)/384EI =0.48 mm<[ω]

[ω]= L/250=600/250=2.4 mm 符合要求。2.3、模板支架受力计算 1)、水平横杆计算 φ48×3.5钢管的截面参数:

A=489mm4,W=5.08×103,f=215N/ mm2 立杆纵向间距定为1000。

近似按三跨连续梁受均布核载计算,情况如下:

q=2.68KN/ m M=0.1×ql2 =0.1×2.68×1=0.268kN·m ①强度验算

σ=M/W=0.268×106/5.08×1000=52.756 N/ mm2 <f=215 N/ mm

符合要求。②挠度验算 ω=0.677×ql4/100EI

=0.677×2.68×10004/(100×2.06×105×12.19×104)

=0.72mm<[ω]=1000/1000=1 mm

满足要求。2)、立管验算

①、截面参数:

I=12.19cm4 W=5.08m3 A=4.89 cm2 i=(I/A)1/2=15.79mm ②、荷载组合:

大横杆重量(4步间距1800):6×0.6×37.63=135 N 扣件重量:6×13=78 N 扣件传来的力F=1.267×6914=8760 N 合计:135+78+8760=8973 N ③、强度验算

σ=N/A=8973/489=18.35 N/mm2<215 N/mm2 ④、稳定性验算

计算长度L=1.8m 长细比 λ=L/i =1800/15.79 =114

查表的稳定系数 ψ= 0.58

N/(ψ·A)= 8973/(0.58×489)=31.64 N/mm2<215 N/mm2 满足稳定性要求。

2、板模设计计算

板厚180mm,砼堆积高度取300mm。计算同转换层楼板。

七、梁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工程经验]

除了要遵守《扣件架规范》的相关要求外,还要考虑以下内容

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a.梁板模板高支撑架可以根据设计荷载采用单立杆或双立杆;

b.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

c.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但只宜在一个方向变距、而另一个方向不变。

2.立杆步距的设计:

a.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

b.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步距设置,但变化不要过多;

c.高支撑架步距以0.9--1.2m为宜,不宜超过1.2m。

3.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

a.当支撑架高度≥20m或横向高宽比≥6时,需要设置整体性单或双水平加强层;

b.单水平加强层可以每4--6米沿水平结构层设置水平斜杆或剪刀撑,且须与立杆连接,设置斜杆层数要大于水平框格总数的1/3; c.双水平加强层在支撑架的顶部和中部每隔10--15m设置,四周和中部每10--15m设竖向斜杆,使其具有较大刚度和变形约束的空间结构层;

d.在任何情况下,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

4.剪刀撑的设计:

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

b.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设置。

5.顶部支撑点的设计:

a.最好在立杆顶部设置支托板,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300mm;

b.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宜大于200mm;

c.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应进行抗滑验算,当设计荷载N≤12kN时,可用双扣件;大于12kN时应用顶托方式。

6.支撑架搭设的要求:

a.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

b.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

c.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

d.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7.施工使用的要求:

a.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 b.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c.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八、其它构造要求

梁及楼板采用散拼模板,钢管支撑体系为:立管间距1200×1200,水平管间距1800。从楼板面起200设扫地杆一道,立杆底垫500×500木垫板,能立在地梁上的一定要设硬支撑,增加单杆的承压面积。每6m间距设剪刀撑一道,支撑梁底部的水平杆在中间1/3部位,用双扣件扣紧。梁高超过900的在梁中间应加设一道立杆,以增强对梁的支撑。

高支模架应按脚手架的要求施工,按规定在一定的位置用连墙杆拉结起来,不好埋拉结点的地方和混凝土柱拉结起来。

立杆的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相邻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3步距。

2)、水平杆的立杆在支模顶层杆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0mm,应采用不小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纵横向水平杆应按满堂架的要求搭设,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4)、支模架不能和外架连按在一起,更不能以外架作为支模架使用,支模架应有独立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5)、高支模架的施工和验收,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和验收(JGJ)130—2001。

6)当梁模板支架立杆采用单根立杆时,立杆应设在梁模板中心线处,其偏心距不应大于25mm。

第二篇:高大支撑体系整体坍塌原因和对策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整体坍塌原因和对策

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我省连续发生三起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整体坍塌事故,根据省厅领导的指示,省质安总站于今年年初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现状调研课题组,旨在进一步了解我省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搭设现状和存在问题,为组织编写福建省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技术指导文件提供有针对性的素材。现将通过调研和事故调查归纳出来的高大模板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以下简称“高支模体系”)整体坍塌原因和相应的建议对策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一、坍塌原因

(一)管理方面: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

1、部分施工企业对高支模体系的搭设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把关不严,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的检查督促落实不到位;部分施工项目部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不健全,责任制不落实,未认真履行职责,对现场搭设的支撑体系不符合规定和存在隐患的问题未按“三定”要求督促整改。

2、不少监理单位对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核基本上只是履行签字手续,没有进行实质性审查,也未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审核意见;对支撑体系搭设过程监控不到位,未严格按照规范和经审批的专项施工方案要求组织验收;对监理过程发现的安全隐患也未能及时地督促整改、制止和报告。

3、部分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粗糙,未突出工程施工特点,针对性和指导性差,模板和支撑体系的设计计算、材料规格、钢管连接方式脱离工程实际,未附施工平面图和构造大样,大部分几何尺寸套用防护架型式设计,对支撑体系搭设工艺叙述不清,不能起到有效指导施工的作用。

4、安全技术交底流于形式。施工现场安全技术交底一般仅交底到班组长,具体搭设人员基本无交底,且交底内容也仅是一般性的安全注意事项,没有对支撑架体搭设工艺、关键工序和主要构造技术参数进行交底,因此搭设中随意性很大,具体搭设人员无从按方案要求搭设,从搭设开始就埋下了安全隐患,给后期的整改带来很多麻烦。

5、高支模体系的搭设队伍和搭设人员资格不符要求。目前,由于模板工程基本上由模板专业队伍承包,高支模体系的搭设也基本由木工完成,多数搭设人员未经培训无证上岗,未能掌握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要求,不能有效执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等相关标准规范,给高支模体系埋下不安全因素。

6、有的项目高大模板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未按规定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审查,有的项目虽经专家组论证审查,但专家组的意见建议未能在专项施工方案中得到改进和完善,也未能在搭设过程中逐项落实。

7、模板工程未严格按照规范和专项施工方案要求进行专项验收,部分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参加验收仅履行签字手续而已,而有的项目就根本未正式组织验收就进入下道工序施工,验收程序形同虚设,几起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都存在此类现象。

(二)设计计算方面:模板支撑荷载计算错误或考虑不周

1、部分项目计算方法不正确,荷载的取值和验算未严格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要求进行,对泵送砼、砼浇筑方法等影响因素考虑不周,未按最不利原则确定荷载组合。

2、个别项目计算书内容与实际不符,设计计算直接利用其他项目的计算成果,存在“张冠李戴”现象。

3、大部分项目未对立杆地基承载力进行验算,支撑体系的立杆直接搭设在楼面上的,也没有对楼面承载力进行验算,对局部受力状况也未验算。

4、计算模式与实际搭设状况不一致。如立杆的稳定性计算,方案中立杆接长按对接接头考虑,但实际搭设中立杆接长采用搭接,立杆顶部基本未设置可调顶托,普遍存在直接利用横杆和扣件承受荷载的搭设形式,计算时按立杆轴向受力计算而未考虑偏心受力影响,现场也没有对偏心受力杆件采取加固补强措施。

5、相当部分的工程项目计算书中钢管截面特性是按照Ф4835mm标准钢管取值,而目前市场上流通使用的钢管壁厚基本上达不到规范要求,计算时未考虑钢管壁厚不足所带来的钢管承载力下降这种不利因素。

(三)材质方面:钢管和扣件的质量问题较多

1、部分施工现场对所使用的钢管、扣件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检测证明等相关资料不全,一些产品标识模糊不清。

2、进场的钢管、扣件使用前,未能按有关技术标准规定按批次进行抽样送检。

3、相当数量的钢管、扣件由于使用时间较长,周转次数较多,再加上保护意识不强,外观质量差,部分存在严重磨损、锈蚀、变形、开裂的钢管、扣件仍在使用。

4、现场使用的钢管壁厚达不到规范要求,基本上都是负偏差。(四)构造方面:模板支撑搭设不规范

1、施工现场对地基基础的处理不够重视,无相应的排水措施,立杆底部未设置垫板或底座,或设置 随意。

2、立杆间距未严格按专项施工方案要求进行控制。

3、扫地杆及水平杆设置不到位。有的扫地杆距底座上皮超过200mm,或只设置纵向扫地杆或者横向扫地杆设置不连续;水平杆步距过大,高低不平,纵横向设置不连续。

4、立杆接长违反规范规定采用搭接,模板架体顶撑立杆基本未设置可调顶托,普遍存在直接利用横担和扣件承受荷载的搭设形式,且未对偏心受力杆件采取加固补强措施。

5、设置的剪刀撑未能真正对架体起到整体稳定作用。一是模板支架四周边未设置竖向剪刀撑,模架内虽按每隔四排立柱设一道竖向剪刀撑,但剪刀撑与架体的连接固定方法不正确,旋转扣件未将剪刀撑斜杆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仅在两端和中间交叉处用旋转扣件固定;二是水平剪刀撑设置稀疏随意,不满足模板支撑架体高度范围内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要求;三是剪刀撑未沿全高全长连续设置。

二、建议对策

(一)基于目前《建筑施工模板工程安全技术规范》尚未出台,现有标准规范中仅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在5.6节和6.8节中涉及有关模板支撑体系的计算与构造要求的条文,但没有关于荷载取值和荷载组合计算等条款,对模板支撑体系的构造规定不明确。建议省厅尽快出台高支模体系安全技术规定,以加强和规范高支模体系管理,防范重大事故发生。

(二)施工单位应加强高大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审批管理,由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编写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技术、质量、安全部门会签把关后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专项施工方案应突出工程施工特点,有针对性,内容应包括:地基处理及排水、模板和支撑体系的设计计算、材料规格、钢管连接方式、架体四周与建筑物的可靠连接、水平与纵向剪刀撑等构造设置、砼浇筑方案等,施工方案应绘制施工详图,有特殊要求的应作详细说明。(三)严格执行《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高支模体系专项施工方案应按规定由施工单位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审查,并根据专家论证审查意见完善专项施工方案,监理单位应当认真审核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安全专项方案组织落实,严把验收关,未经验收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在混凝土的浇筑前施工、监理单位应组织有关人员再次做全面检查并记录。(四)高支模体系的承载能力应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要求,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并对纵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和连接扣件的抗滑承载力、立杆的稳定性和立杆地基基础承载力进行设计计算。荷载的取值和验算应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等要求,钢管抗弯强度设计值为205N/mm2,钢管截面特性宜按Ф48×30mm规格取值,大梁钢筋荷载取值应与实际自重进行比较后确定,在设计计算方面要考虑砼浇筑顺序、泵送混凝土等影响因素,按最不利原则确定荷载组合,立杆稳定性计算尚应考虑架体搭设高度对稳定性的不利影响。

(五)施工、监理单位应严格控制进场的钢管、扣件质量,进场的钢管、扣件应具备生产厂家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检测证明和产品标识,按规定抽样检测,钢管、扣件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要求,验收合格的构配件应加强保护。

(六)高支模体系的搭设宜由专业架子搭设队伍搭设,搭设人员应持证上岗。支撑体系搭设前应进行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搭设人员进行交底,严格按照方案和交底要求搭设,不能仅限于向班组长交底。所有的节点必须都有扣件连接,不得遗漏,每个扣件的拧紧扭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之间。

(七)高支模体系必须满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规定,在构造要求方面应综合考虑地基变形、立杆间距与步距、整体稳定等问题,保证模板支撑体系为空间几何不变体系。(八)推广应用新型模板体系,提高模板的通用性、体系化、轻型化和工具化,尽量减少人为的因素影响。(九)加大对高大模板施工的监管力度。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应当将高大模板等危险性较大工程作为本地区监控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在报监和监督交底时应予以明确,加大检查频次,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整改,遏制重大事故发生。

第三篇:高大支撑体系整体坍塌原因和对策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整体坍塌原因和对策

一、坍塌原因

(一)管理方面: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

1、部分施工企业对高支模体系的搭设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把关不严,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的检查督促落实不到位;部分施工项目部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不健全,责任制不落实,未认真履行职责,对现场搭设的支撑体系不符合规定和存在隐患的问题未按“三定”要求督促整改。

2、不少监理单位对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核基本上只是履行签字手续,没有进行实质性审查,也未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审核意见;对支撑体系搭设过程监控不到位,未严格按照规范和经审批的专项施工方案要求组织验收;对监理过程发现的安全隐患也未能及时地督促整改、制止和报告。

3、部分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粗糙,未突出工程施工特点,针对性和指导性差,模板和支撑体系的设计计算、材料规格、钢管连接方式脱离工程实际,未附施工平面图和构造大样,大部分几何尺寸套用防护架型式设计,对支撑体系搭设工艺叙述不清,不能起到有效指导施工的作用。

4、安全技术交底流于形式。施工现场安全技术交底一般仅交底到班组长,具体搭设人员基本无交底,且交底内容也仅是一般性的安全注意事项,没有对支撑架体搭设工艺、关键工序和主要构造技术参数进行交底,因此搭设中随意性很大,具体搭设人员无从按方案要求搭设,从搭设开始就埋下了安全隐患,给后期的整改带来很多麻烦。

5、高支模体系的搭设队伍和搭设人员资格不符要求。目前,由于模板工程基本上由模板专业队伍承包,高支模体系的搭设也基本由木工完成,多数搭设人员未经培训无证上岗,未能掌握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要求,不能有效执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等相关标准规范,给高支模体系埋下不安全因素。

6、有的项目高大模板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未按规定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审查,有的项目虽经专家组论证审查,但专家组的意见建议未能在专项施工方案中得到改进和完善,也未能在搭设过程中逐项落实。

7、模板工程未严格按照规范和专项施工方案要求进行专项验收,部分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参加验收仅履行签字手续而已,而有的项目就根本未正式组织验收就进入下道工序施工,验收程序形同虚设,几起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都存在此类现象。

(二)设计计算方面:模板支撑荷载计算错误或考虑不周

1、部分项目计算方法不正确,荷载的取值和验算未严格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要求进行,对泵送砼、砼浇筑方法等影响因素考虑不周,未按最不利原则确定荷载组合。

2、个别项目计算书内容与实际不符,设计计算直接利用其他项目的计算成果,存在“张冠李戴”现象。

3、大部分项目未对立杆地基承载力进行验算,支撑体系的立杆直接搭设在楼面上的,也没有对楼面承载力进行验算,对局部受力状况也未验算。

4、计算模式与实际搭设状况不一致。如立杆的稳定性计算,方案中立杆接长按对接接头考虑,但实际搭设中立杆接长采用搭接,立杆顶部基本未设置可调顶托,普遍存在直接利用横杆和扣件承受荷载的搭设形式,计算时按立杆轴向受力计算而未考虑偏心受力影响,现场也没有对偏心受力杆件采取加固补强措施。

5、相当部分的工程项目计算书中钢管截面特性是按照Ф4835mm标准钢管取值,而目前市场上流通使用的钢管壁厚基本上达不到规范要求,计算时未考虑钢管壁厚不足所带来的钢管承载力下降这种不利因素。(三)材质方面:钢管和扣件的质量问题较多

1、部分施工现场对所使用的钢管、扣件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检测证明等相关资料不全,一些产品标识模糊不清。

2、进场的钢管、扣件使用前,未能按有关技术标准规定按批次进行抽样送检。

3、相当数量的钢管、扣件由于使用时间较长,周转次数较多,再加上保护意识不强,外观质量差,部分存在严重磨损、锈蚀、变形、开裂的钢管、扣件仍在使用。

4、现场使用的钢管壁厚达不到规范要求,基本上都是负偏差。(四)构造方面:模板支撑搭设不规范

1、施工现场对地基基础的处理不够重视,无相应的排水措施,立杆底部未设置垫板或底座,或设置 随意。

2、立杆间距未严格按专项施工方案要求进行控制。

3、扫地杆及水平杆设置不到位。有的扫地杆距底座上皮超过200mm,或只设置纵向扫地杆或者横向扫地杆设置不连续;水平杆步距过大,高低不平,纵横向设置不连续。

4、立杆接长违反规范规定采用搭接,模板架体顶撑立杆基本未设置可调顶托,普遍存在直接利用横担和扣件承受荷载的搭设形式,且未对偏心受力杆件采取加固补强措施。

5、设置的剪刀撑未能真正对架体起到整体稳定作用。一是模板支架四周边未设置竖向剪刀撑,模架内虽按每隔四排立柱设一道竖向剪刀撑,但剪刀撑与架体的连接固定方法不正确,旋转扣件未将剪刀撑斜杆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仅在两端和中间交叉处用旋转扣件固定;二是水平剪刀撑设置稀疏随意,不满足模板支撑架体高度范围内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要求;三是剪刀撑未沿全高全长连续设置。

二、建议对策

(一)基于目前《建筑施工模板工程安全技术规范》尚未出台,现有标准规范中仅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在5.6节和6.8节中涉及有关模板支撑体系的计算与构造要求的条文,但没有关于荷载取值和荷载组合计算等条款,对模板支撑体系的构造规定不明确。建议省厅尽快出台高支模体系安全技术规定,以加强和规范高支模体系管理,防范重大事故发生。(二)施工单位应加强高大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审批管理,由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编写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技术、质量、安全部门会签把关后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专项施工方案应突出工程施工特点,有针对性,内容应包括:地基处理及排水、模板和支撑体系的设计计算、材料规格、钢管连接方式、架体四周与建筑物的可靠连接、水平与纵向剪刀撑等构造设置、砼浇筑方案等,施工方案应绘制施工详图,有特殊要求的应作详细说明。

(三)严格执行《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高支模体系专项施工方案应按规定由施工单位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审查,并根据专家论证审查意见完善专项施工方案,监理单位应当认真审核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安全专项方案组织落实,严把验收关,未经验收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在混凝土的浇筑前施工、监理单位应组织有关人员再次做全面检查并记录。

(四)高支模体系的承载能力应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要求,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并对纵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和连接扣件的抗滑承载力、立杆的稳定性和立杆地基基础承载力进行设计计算。荷载的取值和验算应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等要求,钢管抗弯强度设计值为205N/mm2,钢管截面特性宜按Ф48×30mm规格取值,大梁钢筋荷载取值应与实际自重进行比较后确定,在设计计算方面要考虑砼浇筑顺序、泵送混凝土等影响因素,按最不利原则确定荷载组合,立杆稳定性计算尚应考虑架体搭设高度对稳定性的不利影响。

(五)施工、监理单位应严格控制进场的钢管、扣件质量,进场的钢管、扣件应具备生产厂家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检测证明和产品标识,按规定抽样检测,钢管、扣件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要求,验收合格的构配件应加强保护。(六)高支模体系的搭设宜由专业架子搭设队伍搭设,搭设人员应持证上岗。支撑体系搭设前应进行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搭设人员进行交底,严格按照方案和交底要求搭设,不能仅限于向班组长交底。所有的节点必须都有扣件连接,不得遗漏,每个扣件的拧紧扭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之间。

(七)高支模体系必须满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规定,在构造要求方面应综合考虑地基变形、立杆间距与步距、整体稳定等问题,保证模板支撑体系为空间几何不变体系。

(八)推广应用新型模板体系,提高模板的通用性、体系化、轻型化和工具化,尽量减少人为的因素影响。

(九)加大对高大模板施工的监管力度。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应当将高大模板等危险性较大工程作为本地区监控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在报监和监督交底时应予以明确,加大检查频次,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整改,遏制重大事故发生。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王芝才

2011年11月29日

第四篇:脚手架坍塌原因

脚手架坍塌原因

不仅在建筑行业,而且在石油化工行业,脚手架倒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也是时有发生。通过分析广州石油公司4起脚手架倒塌事故的原因,并针对事故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防止脚手架倒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1事故概况

在石油化工行业建设和检修施工中,脚手架常常是不能少的重要工具,一旦脚手架发生故障,极易造成重大伤亡事故。下面是广州石化公司近年来发生的4起脚手架倒塌事故情况。

2001年8月5日,广州石化1座20000m3油罐进行检修作业,罐内塔设完“满堂红”竹架;8月6日,有22名施工人员在竹架上打砂防腐作业;8月7日,施工人员未进入油罐前,罐内竹架发生倒塌,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2002年8月6日,广州石化5000m3油罐G1202#罐交出检修,9月1日罐内搭好活动钢脚手架,架高约14.5m;9月2至6日罐内打砂;9月6日开始防腐油漆;9月11日9时,施工人员文某负责在活动式脚手架上防腐喷漆,罐内其他3人负责监护和配合,9时45分活动式脚手架突然向南倾斜,架顶沿着罐壁滑下,正在架顶准备工作的文某随架一起坠落在罐底板上,随后伤者被送到医院治疗,经诊断为腰椎L2粉碎性骨折。

2003年6月26日,广州石化6#液态烃球罐区G605#、606#2座1000m3球罐开始拆除及更新隐患整改,G 605#东侧塔设有高17m双排钢脚手架防火墙,钢脚手架两侧交错挂有铁皮,10月17日,天开始刮台风,铁皮被强风吹走多块,防火墙发生严重倾斜。

2005年2月,广州石化14#芳烃特种油罐区新建2座油罐施工,由于施工点距离在用油罐G1411#、1412#只有5m,需在在用油罐南侧搭设长47m、高15m的双排钢脚手架防火墙。3月1日,双排钢脚手架搭设完成;3月2日上午,9名施工人员在钢脚手架上铺设防火铁皮,脚手架旁新建油罐基础上有12名土建筑施工人员在施工,11时10分,由于天开始下雨和刮北风,所有施工人员离开去避雨,11时30分,除有部分支撑绑在G1411#盘梯上的钢脚手架外,其余钢脚手架防火墙全部倒塌,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2事故主要原因分析

2.1脚手架塔设不符合规范要求

建设部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已经于200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规范属于强制性标准,在脚手架的设计计算、搭设与拆除、架体结构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3505-1999)、《炼油、化工施工安全规程》(SHJ505-87)、《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56)国议周字第40号)等规范中关于脚手架作业都有明确的要求。广州石化根据2001、2002年脚手架事故也及时制定和完善了《脚手架作业管理规定》(ZSGZ-J1-0600-02.20)。但在部分施工现场,脚手架搭设不规范的现象仍比较普遍,同此导致了脚手架倒塌事故的屡屡发生。

如2002年9月11日发生的活动式脚手架倒塌,该脚手架采用插榫式驳接的活动式脚手架,上、下管与插榫头的间隙较大并使用底轮支撑,脚手架有载荷时产生摆动;其结构不合理,该脚手架高度为12m,架底支撑面积为3.5×2m,架的重心偏高,容易失稳,搭设高度不符合(SH3505-1999)《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中移动式脚手架高度不许超过5m规程规定。该脚手架的刚性与稳定性不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2005年3月2日发生的L×h=47m×15m的双排钢脚手架防火墙倒塌,施工单位没有按照施工安全方案中提出的对脚手架进行受力验算、加支撑和锚点加固等方案中提出的对脚手架进行受力验算、加支撑和锚点加固等安全措施施工,私自改变已审批的脚手架塔设施工方案,图省事,违章冒险施工,导致钢脚手架防火墙倒塌。

2.2脚手架材质不符合要求,使用前未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检验

脚手架的材质和规格,有关制度均有明确的规定。脚手架塔设之前,必须对所用钢管、扣件、底座、钢(木)脚手板等材料进行场外检查、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运至施工现场使用。由于种种原因,承包商往往为追求经济利益,使大量的不符合规格要求的材质脚手架构配件流入施工现场,也导致了脚手架的倒塌事故。

如2001年8月7日发生的20000m3油罐内满堂红竹架倒塌,事后发现所使用的竹子大部分材质和规格达不到要求;2002年9月11日发生的活动式脚手架倒塌,材质上塔架的斜支撑钢管外径只有25mm,而《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3505-1999)规定的外径均须达到48~51mm,壁厚均须达到3~3.5mm。

2.3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方案不全面

施工管理单位在脚手架施工HSE、JHA等风险评估中,没有认真对待,没有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应当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方案的专项施工工程,如脚手架搭设与拆除、基坑支护、临时用电、模板工程等,不编制施工安全方案,或者结不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照抄标准、规范,应付检查。在方案的审批方面,还存在“外行管内行”的现象,一些设有脚手架方面知识、不具备架施工方案审批资格人员,盲目、敷衍签字审批。

如2003年10月17日发生的双排钢脚手架防火墙严重倾斜,在对作业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时,就有遗漏,其脚手架施工方案中就没有考虑到发生大风、台风时,脚手架防火墙的没有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且应急预案中没有制定防台风预案。2005年3月2日发生的双排钢脚手架防火墙倒塌,施工单位私自改变已审批的施工方案,没有办理变更手续,重新审批,导致脚手架被风吹倒塌。2.4施工单位缺乏资源

施工单位没有脚手架作业资格证,施工作业人员没有经过架子工资格考试培训,无证上岗,安全意识差,违章冒险作业,对脚手架的安全状况认识不足,对可能遇到或发生的危险估计不足。工程施工凭个人经验操作,不可避免地存在事故隐患和违反操作规程、技术规范等问题,甚至引发脚手架倒塌、人员伤亡事故。

如2002年9月11日发生的罐内作业活动式脚手架倒塌,搭设脚手架的施工人员是没有“特种作业操作证”的搭架工,严重违反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1999年,国家经贸委会令第13号)有关规定,搭设的移动式脚手架严重违反(SH3505-1999)《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是这起脚手架倒塌造成人身事故的主要原因。2005年3月2日发生的双排钢脚手架防火墙倒塌,搭设施工人员私自改变方案,安全意识差,违章冒险作业,明显违反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

2.5管理不到位

施工管理单位对脚手架施工和施工现场安全检查监督不到位,安全技术交底无针对性,在脚手架倒塌、人员伤亡事故,大都存在违反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等问题,但管理施工现场的领导、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监护人员、安全员、督察员等在施工资质的审核、施工方案的审批以及定期安全检查、平时检查中,均未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事故隐患,或发现问题、事故隐患后未及时整改和纠正。

如2002年9月11日发生的罐内作业活动式脚手架倒塌事故,施工管理单位在外委施工项目资质审查时,没有在施工方案实施前全面审核相关工种的资格证。施工期间对现场的检查不到位,使有明显危险隐患的活动式脚架得以使用。2005年3月2日发生的双排钢脚手架防火墙倒塌事故,虽然项目所在作业部管理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并指出搭设施工人员没有按照方案搭设,但却没有强令停工整改。

3预防措施

(1)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尤其是要提高各级人员对脚手架安全的认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脚手架的设计也不断得到改进和发展,对脚手架工艺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脚手架搭设不规范、不稳固,在施工过程就容易发生倒塌和重大伤亡事故。脚手架等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并每年接受规定学时的安全培训。《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施工队伍自身要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杜绝违章作业。不仅脚手架作业施工人员,企业一线岗位操作工,技术管理人员和安全专业管理人员,也必须加强对脚手架知识、脚手架事故案例的学习、教育和培训请有关专业人员讲课,尽可能避免“外行管内行”的现象。

(2)必须严格执行脚手架作业的有关技术规范和要求。无论是脚手架的作业层防护、连墙件、剪刀撑、横向水平杆,还是脚手架的拆除,都必须严格按照脚手架作业的有关技术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作业。容不得图省事、想当然、凭经验和偷工减料。

(3)加强对脚手架构配件材质的检查,按规定进行检验检测。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准使用。脚手架检查、验收应根据技术规范、施工组织设计及变更文件和技术交底文件进行。

(4)制定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方案,要重视和严格对施工方案的审批,方案必须由具有相应的审批资格的人员审批;要加强作业前的施工作业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严格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必须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针对现场的施工环境、施工方法及人员配备等情况进行编制,按照标准、规范的规定,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并认真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也不能停留在“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我层次上,必须通过相关人员深入分析和评估后的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同时要严格执行变更手续,要不断补充和完善识别和评价的内容,努力提高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水平,制定更全面的安全防范措施,并使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安全。

(5)加强危险与安全检查可操作性的研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检查监督。安全生产责任制将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工人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做的工作及应负的负责加以明确的规定。单单有制度是不够的,更要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和职责分工,加强危险与安全检查可操作性的研究,将安全检查、检查到位很好地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脚手架必须定期检查,大风、大雨、雪后应进行全面检查,如有松动、折裂或倾斜等情况,应及时坚固或更换;在作业过程中,若发现脚手架立杆沉陷或悬空、联接松动、架子歪斜变形等现象,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待问题处理并经重新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脚手架安全检查要把住脚手架“十道关”:材质关、尺寸关、铺板关、护栏关、连结关、承重关、上下关、雷电关、挑梁关、检验关。要严格执行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并经常进行随机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事故隐患,要按照“定人、定时间、定措施”的原则进行及时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

第五篇:后进生的原因和对策

论文

论文题目:后进生的原因和对策

学校:惠东县梁化大地小学 姓名:李 柳 裕 时间:2016年3月16日

后进生的原因和对策

内容摘要: 小学后进生是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小学生在受到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学生的不良自我因素,使得学生一步一步的成为后进生,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受到相当的影响,为此我们的教师班主任应当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家庭、社会、学校建立联合教育网络,对待学生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要一分为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教与此同时,需要政府各界社会力量加强社会良好风气的构建,减少对小学生的影响,为后进生的转化创建环境。

关键词:原因 后进生转化 对策

前言

小学的“后进生” 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所谓后进生,是指那些不仅在学习上成绩较差,主动性较差,而且学科作业完成程度、考试分数经常低于基本合格线要求的学生。除此之外,后进生还在价值观上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是非观念薄弱,缺乏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等。后进生问题在欠发达的农村小学表现尤为突出,因而转化后进生成为农村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对“后进生” 进行快速有效地转化,是学校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以下就小学教学中的“后进生” 的形成原因以及转化对策进行探讨与研究。

1.农村小学后进生的形成原因

1.1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首先是畸形的文化娱乐消费影响。向钱看意识浓厚,由于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不同步,在“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思想冲击下,部分学生形成了负面意识,滋生了懒惰、霸道的恶习,以及精神污染的毒害。农村学生受录像、网络游戏中色情暴力、凶杀斗殴等内容使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向不良的方向发展,部分娱乐场所为自身经济利益,对学生的消费不做限制,甚至助长,鼓动学生犯罪,其次是偏离轨道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使得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健全,最终走向犯罪道路。1.2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农村,由于部分家长素质不高,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使其子女也受到严重影响、有的家长有不良习性,导致孩子也养成了坏习惯,有的家长感情冲动,不但夫妻间大打出手,对孩子也动不动就打骂,孩子终日惶恐不安、不敢说话,也有的家长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却教子无方,有的家长对子女严格要求过少,溺爱孩子娇纵过度,或唠叨或无言以对,导致孩子在他律期就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引导,其次是代沟严重,使孩子胆大妄为,唯我独尊;青少年接受新事物快,思想新潮,与长辈的沟通存在着障碍,最后是父母失职,父母忙于生计,疏于管教和关心孩子,托爷爷奶奶看管,老人一味溺爱,对孩子缺乏严格管理,放纵了孩子的行为。这些都是促使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1.3教师教育方法不当

有的教师不分场合随意批评学生,肆意挖苦,不留自尊,驱出课堂,不准听课,只知训斥,不讲说服,状告家长,转嫁教育,弃之不管,任其自生自灭,更重要是对学生感情投入不公平,每个学生都存在个性差异,个别教师把爱的光环降落到优等生的身上,对他们宠着、护着,而对后进生却睁大眼睛,烦了错误不依不饶,日久,后进生只会破罐子破碎,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处于叛逆期的学生心理变化是微妙的,学生会以各种反常的行为与班集体和老师抗衡,而且教学方法上一刀切,有些教师怕影响教学进程,面对不同的学生,只用同一标准,作业上更不分层次、类别,致使基础差的学生接受不了,知识的学习越学越困难,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逃学或厌学。

1.4学生自我因素

有些学生心理素质差,自我评价错位。以为犯了错误,受到批评是因为自己是个爱犯错误的学生,或者考试不及格,没想到要学习没有掌握的内容,而是认为自己很没用等,这样长期自我批评错误,也会使学生后进。与此同时,后进学生一般来说比较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差,这是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如作业没有完成,就和别人一起在玩了,当天的没学明白,以后又学了新的知识。于是,没明白的越积越多,终于停滞不前,又或者学法不当,缺乏信心,古人云: 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后进生在这方面就是缺乏好的学习方法,有的后进生很努力,但就是不得法,只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会触类旁通。再者,上课听课效率不高,重难点抓不住,别人一听就懂的事情,后进生就是弄不明白,也许缺乏有效的复习和预习,甚至不复习和预习。再好的记性,再好的脑子也需要勤操练。预习时遇到一点难题就不想探究,不把问题列举出来,打些小问号,做些小笔记,总有一种依赖教师的想法,怕吃苦,怕动脑。长此以往,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往往对以后的学习处于被动的地步,久而久之,缺乏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对后进生引导和督促。

2.农村小学后进生的转化对策

由前文所述可知,后进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从总体情况来看,由于年龄尚小,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远未成形,绝大多数小学后进生仍属于可引导可教育转化的群体,因此对于他们不能一概定论是坏学生。当然也绝不能以学生“年龄小不懂事”为理由就对他们放松要求,而要熟悉和了解各年龄层小学后进生的不同特点,针对其具体情况,客观的分析客观和主观原因,然后用爱心、细心、耐心去对“症”下“药”,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更好的教育我们的学生。

2.1上好思想品德课,全面教育,正确引导

树立正确的行为导向,首先,每个学期初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等,形成正确的舆论氛围和正确的行为导向,其次,根据教育实际及不同年级思想品德的不同要求,切实上好思想品德课,使教育活动向纵深发展,使学生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同时,注重行为品行的培养,班主任不仅要言传身教,率先垂范,还要根据本班出现或将要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问题的不同阶段及不同方面,通过主题班会或辩论等活动,发挥班集体的舆论评价和约束作用,使那些有不良品行的学生承受一种压力,产生自我约束的意识,进而使他们成功转化。马卡连柯认为: 教师在集体中以集体为教育对象,通过集体来要求个人,在教育集体的同时教育个人,并对个人产生影响。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发现一个具有一定学习目的和团结一致的学习集体,能有效地约束后进生的行为,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常常会不知不觉感受到集体的压力。别人的学习都能学得好,总之,在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中,教师必须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从兴趣爱好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子女一样,有爱心,有耐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努力学习,把后进生转化成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使后进生的转变产生奇迹般的效果。

2.2建立学校、社会、家庭联合教育网络

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通过与家长沟通,是家长及时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同时也使一些家长受到教育和学习,克服自身的不良习气,用实际行动影响孩子。我们教师也要做好家访工作,向家长介绍孩子的优点,指出家教的成功之处,使家长树立起教育的信心,之后讲主要问题,向家长讲明教育的设想,以征得家长的意见,也可聘请专业人员定期给学生上法制教育课,向学生讲明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3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真诚、平等以理相待,一视同仁,提升信任感,教师要主动接近后进生,给予其更多的爱,帮助其树立起自信,拆除其心中的那堵墙。上课时,发言的权利要平等。课堂提问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不能只考虑课讲的顺利与否,只提问优等生而不是后进生,这样会使后进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积极性越来越低,失去兴趣,更加后进,还有考试权利要平等。任何人都没有剥夺后进生应试的资格。如果取消其考试资格,不但家长不满意,容易引起事端,而且会摧残学生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后进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要爱学生,尤其要爱后进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因为合理的、理想的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交往表现在师生心灵上、情感上的融洽,这种心灵的交往可促使师生产生相互感知、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吸引的互动效益。如果老师赞许的目光频频投向优秀的学生,对后进生则冷眼相待。稍有过失,则加以训斥,得不到理解、尊重、自身价值得不到表现,使他们在心理上自觉低人一等,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他们自我贬低、自暴自弃,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卑感。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小学生心理还是很不成熟的,比较容易走极端,在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往往以破罐子破摔的行为进行报复。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你越是逼迫他学习,他越是有反感,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差。因此,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必须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和他们谈话,以理相处,以平等、尊重、信任、友好、关怀的态度对待他们,在合适的时机和他们谈谈心,和他们交朋友,满足他们心理需求,消除他们的自卑感。

2.4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断鼓励,因材施教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后进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托尔斯泰说过 :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后进生对抽象的东西比较难于理解。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达到声形兼备的特点,带给学生良好的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获得内心喜悦和享受,也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思维更为活跃。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后进生回答问题,让其尝到成功的喜悦。碰到后进生回答错误时,教师要耐心引导,并从后进生身上发现闪光点,使其体会到可喜的变化。对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分类设计,分层要求,让每个学生既吃饱又吃好,课堂训练及作业要分层布置,使后进生也能完成;充分发挥后进生的特长,给其显示才能的机会,使其成功;培养后进生的心理素质,使之正确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长处,增强向上的信心,这能为其转化奠定基础。

2.5一分为

二、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后进生

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但我们教师应当看到: 后进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大量事实说明: 今天的“尖子” 明天不一定就是“尖子”,今天的后进生,不一定明天还是后进生,更何况所谓“优生” 与“后进生” 的评判标准本身就有局限性和片面性。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多。

2.6加强社会良好风气的构建,减少对小学生的影响

各级党政府要狠抓党风和廉政作风建设,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应大力加强精神文明的树立。下大力气坚决清除社会上一些影响极大的丑恶现象,从而改善广大小学生生活的外层空间,减少那些不良风气对学生们的侵蚀。加大整治营业性舞厅、电子游戏室、台球室及网络、书刊、音像制品等力度。为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对营业性舞厅,任何时候都不应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对营业性的电子游戏室、台球室,除法定节假日外,不能向中小学生开放;对网络和书刊及音像制品应开始规模宏大的整查活动,清除那些宣扬凶杀、恐怖等不健康不文明的东西,并依法严惩制造、传播者。

综上所述,小学生就像早上的太阳充满活力与朝气,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是人一生最美好的时光,长身体、长知识、长才干,每天都有新收获,每天都有新期待。但是小学后进生的问题层出不穷,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也值得我们深思素质教育及小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性。关注、保护、引导小学后进生健康成长需要学校每位教师的努力,为了学生的学习,认真负责起来,为了学生能珍惜学习时光,多学知识,多学道理,多学本领,热爱劳动,身心健康,茁长成长、也需要家庭给予学生温暖与爱,以及政府乃至全社会为孩子的教育共同努力,为国家富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的幸福献上一份微薄的力量,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的贡献。

下载支撑体系整体坍塌原因和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支撑体系整体坍塌原因和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干部作风问题原因和对策

    对近年来干部作风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和对策 去年是机关作风教育整顿年,今年又是“作风建设年”,作为一个纪委的宣传教育工作者,在这“作风建设年”应当以怎样的舆论导向去......

    新型支撑体系和外架体系

    关于推行新型模板支撑体系和外架体系的通知 正商(运文)〔2017〕号 各中心、公司: 为进一步提升工程建造品质,引进先进生产工艺,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正商地产在建项目全面推广使用新......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和对策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和对策 【摘 要】近些年来,会计信息失真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我国的银广夏、绿大地、万福生科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暴露出了会计信息失真......

    安徽分公司预防建筑起重机械、高大支撑体系和深基坑等坍塌事故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中建四局一公司安徽分公司开展预防建筑起重机械、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和深基坑等坍塌事故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预防建筑施工......

    原因对策万能

    原因分析法(14条) 一、内外因分析: 1、党性不强; 2、错误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 3、官僚主义严重,工作作风漂浮; 4、决策不科学,不民主; 5、工作艺术欠缺,工作方法不当; 6、推进科......

    高处坠落及坍塌的原因及措施

    一、高处坠落的分析及防止措施 高处坠落事故是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元凶,有效防止高处坠落事故对预防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事故树分析......

    坍塌事故的对策及措施

    坍塌事故的对策及措施 1安全技术措施 A坑、沟、槽土方开挖,深度超过1.5米以下的,必须按规定放坡或支护。 B挖掘土方应从上而下施工,禁止采用挖空底脚的操作方法,并做好排水措施......

    制约中层干部发挥作用的原因和对策

    制约中层干部发挥作用的原因和对策 古人云:“为政在人,得人者昌,失人者亡”,现代伟人也曾说,领导的责任就是出主意和用干部,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邓小平说,我的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