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库存管理问题分析与改进大全
企业库存管理问题分析与改进
张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滨江学院花旗营校区
引言:
企业库存是保障企业销售的关键,一个合理的库存不仅能有效的节省企业的空间成本,还能在整体上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步扩大,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库存问题受到重视。现今企业库存遇到怎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众多企业关注和期待解决的焦点。
1. 库存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与意义
1.1库存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库存是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库存的管理和利用的情况怎样,直接关系到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以及资产的运作效率。在不同的库存管理水平下,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的差别是很大的。正确的库存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最终提高企业的效益。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库存是企业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库存成本的降低潜力比其他市场营销环节要大的多。降低库存管理成本已经成为“第三利润来源”。
在企业中库存管理起到了5个作用:1.使企业有可能达到规模经济2.供求平衡3.使制造专业化成为可能4.预防需求和订货周期的不确定性5.在分配渠道的关键界面中起到缓冲作用。
1.2库存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意义
库存是企业组织中存储各种物品和资源的总和,是企业在生产和物流渠道中各仓库储存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等。库存是企业进行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必备条件,库存能够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满足供求平衡。库存管理的宗旨和目标是在保证供应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库存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库存控制。
保证企业运作顺利的前提条件是保证生产需要的原材料的充足和及时供应,也就是说企业的库存资源不能匮乏,但是企业又不能大量积攒货物而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的不足,保证企业顺利运作的进行与库存占企业流动资金的多少的矛盾突出,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就是要解决好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库存管理,库存管理对企业顺利运作和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2. 企业库存管理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企业库存管理的现状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数的99%以上、国内生产总值的50%。但是长期以来,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表现出基础薄弱、起点低,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不高,么有健全、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更没有认识或者重视企业库存控制和管理是企业顺利运作的重要环节。
(1)物资储备过高,库存结构不合理,占用企业流动资金过大。现在很多中小企业还是完全凭经验管理,所以企业一开始往往忽略库存管理,不在乎库存占用资金的多少,在物资的采购过程中缺乏科学的预测,也没有先进的库存数据分析系统,采购人员只能靠经验、订单和季节因素来确定企业的所需物资,容易造成库存积压,流动资金严重缺乏,造成企业自己资金周转速度明显降低,影响正常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2)信息化程度不高,信息化进程缓慢。目前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小企业对信息化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效果以及政府支持信息化建设的正常措施了解的不够。中小企业的管理层缺乏库存控制的意识,忽略库存成本,缺乏成熟的专业库存管理软件,现有的信息系统的优势倍廉价的劳动力取代,从业人员素质低下,难以掌握先进管理技术和优化技术,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培训等。
(3)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岗位的责任不明晰。中小企业由于企业人员较少,管理部门互相兼职的较多,供产销的关键环节缺乏市场的预测和有效的监控。
(4)信息不能共享,企业自身库存控制失衡。信息不能共享,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又不及时,生产部门根本不能及时了解库存状况,因此对于生产的组织和计划就显得被动和盲目。(5)库存管理不规范,造成帐实不符,信息失真。部门企业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账务处理不规范,实现销售不做销售收入,不按实际转库存成品,对收回货款不对帐,形成资金体外循环,造成库存账面数大于实际库存数。
2.2企业库存管理产生问题原因分析
(1)导致库存管理问题的企业内部原因
a.企业的管理层对库存管理的本质的错误认识,使得企业的库存大量积压,消耗大量的成本,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的不足。库存也是一项“负债”,企业应尽量的以较低的库存来满足生产和销售的需要。
b.公司的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致使企业的库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企业的各个部门只追求各自部门的利益,使得彼此之间缺少有效的信息沟通,导致企业的库存量低于市场的需求,而失去市场机会,或者造成库存的大量积压,造成流动资金的不足。
c.公司内部的控制制度的不健全使得库存的监管效率低下。企业内部没有制定关于库存管理的规章制度,即是制定了也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督,不能有效的运行,造成内部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库存管理中徇私舞弊的可能性。
d.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的缺乏使得企业难以确定科学的库存量。管理人员的只是结构不合理,在库存的管理工作中只凭借主观经验,而不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库存进行定性和控制。
e.库存管理的技术手段落后。库存的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到企业相关部门,企业内部仅仅建立了以统计为目的的小型数据库系统,严重的时候会误导企业的采购和生产活动,造成库存的积压。
f.没有将库存管理和物流管理相结合。企业往往以库存静态管理为中心,忽略了库存管
理实质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仅仅只局限于库存满足生产或销售需要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或者原材料。
(2)导致库存管理问题的企业外部原因
a.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人民银行总行扩大了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致使各银行的的执行利率上升,加上对物价上涨的预期,一些企业为了规避风险,便大量囤积原材料,使得库存爆满。
b.物价水平持续上涨。近年来,我过物价上升的压力持续存在,原材料供应紧张,能源和运输价格也在不断上涨,企业为了降低缺货风险,不得不增加库存量,避免物价变动产生的风险。
c.市场需求变动加快啊。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快,也会增加企业库存管理的难度,企业应销售的不佳,造成淘汰的成品和原材料的大量积压。3. 企业改进库存管理可以采取的措施
3.1全员参与库存管理
企业高层领导需要转变观念,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的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提高决策能力。还应该让企业的各个部门都参与到库存管理中,共享库存管理的信息,提高库存管理的效率。企业要把库存管理的理念传达到每个员工,强调企业全员参与库存管理。
3.2建立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库存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使用合适的库存管理软件,建立企业库存管理信息系统,使企业内部与供应商、经销商之间实现库存信息共享,提高企业库存管理效率。
3.3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
企业可以让供应商和经销商参与到企业的库存管理中,通过与供应商、经销商的信息交流,想他们公布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由供应商和经销商根据企业的库存消耗需求来组织进货。这样,既可以降低库存的采购成本,又减少了库存资金的占有。
3.4提高销售预测准确度
企业应该做好销售的预测,尽可能提高预测的准确度。企业在进行销售预测时可以采取滚动的方式,不断的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与销售进行修正,并让供应商和经销商参与其中,更加了解市场,提高预测的准确程度。
3.5使用风险分担模式
从成品比例、决策参与度、贡献大小等角度探讨库存所有权、库存管理权、库存成本以及库存风险的分担模式。
3.6强化信息管理
引入物流管理及供应链管理的先进理念,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库存管理,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3.7优化企业生产的运作流程
在优化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分析生产的流程中哪些是无用的,哪些是能提高产品附加价值的,进而消除无效的流程。在优化的过程中,企业还应该对生产的流程进行改进,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3.8完善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要建立严格的内部稽核制度。应该明确企业各部门应承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规范库存的各个环节,确保各个部门的职责分明,杜绝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建立完善的供应商准入制度,杜绝不良存货的发生。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库存盘点制度。4. 企业库存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虽然现阶段企业的库存管理水平不高,现代化物流技术还未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企业管理水平的不管提高,现代化物流技术的逐步发展与应用,JIT这一现代库存管理理念一定会成为企业库存管理的发展趋势,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服务。
JIT的目标之一就是减少甚至消除从原材料的投入到产品的产出的全过程中的存货,建立起平滑而有效的生产流程。
JIT的运用给企业带来其所未有的收益,节省库存资金的占用和仓储空间的占用,以及仓库保管人员的减少,提高库存的管理效率。增加了企业的流动资金。关键是消除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所有无价值的活动和耗费。结束语
库存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我国中心企业库存管理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为了适应全球经济的形势,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提高中小企业库存管理水平,加快供应链库存管理信息化程度。
参考文献:
[1] 《财务管理学》 刘玉萍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 《城市交通规划理论及其应用》 王炜 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8
[3] 《中级会计实务》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4] 《投入产出法论》 钟契夫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3
[5] 《财务成本管理》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6] 《产业结构变化对交通货运业发展影响分析》 刘艳娇 大连海事大学 2007 [7] 《管理学原理》 王利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8] 《国际物流导论》 王德章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第二篇:中小型制造企业库存管理现状分析与改进原
中小型制造企业库存管理现状分析与改进
一、现今金融环境:
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以极快的速度已然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全球金融风暴中,处于风口浪尖的进出口行业受到最直接最严重的冲击,然后向我国其他各个行业迅速蔓延。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和国内经济急剧下滑的大背景下,我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内需”的方向。以此政策方向为导向,我国制造企业迎来希望的曙光。
中小型制造企业与大型制造企业不同,它的资金实力,管理水平都较落后,对于应对风险、危机能力较弱。而不管是何种规模的制造企业,库存均占用了一部分的流动资金。很明显的是,中小型制造企业库存占流动资金比例大大超过大型制造企业,在现今金融环境下,降低存货成本已经成为企业的利润源泉。本文从分析中小型制造企业库存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一、中小型制造企业特点:
(一)资金缺乏。
资金缺乏是制约中小型制造企业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而库存又占用企业过多的资金。
(二)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落后。
企业规模普遍不大,因为资金缺乏,生产管理水平不可能像大型企业规范且科学化,不可能普及信息化的管理,大部分管理者依靠经验进行日常管理与公司决策。
(三)企业生产多按单制造,但不排除产成品库存
中小型制造企业因为企业规模、生存环境的限制,不能抵抗较大的风险,为了防范风险,他们不可能自主地预测市场,大量生产,而是依据市场订单,有确定性的进行生产。但是仍有部分企业为持续生产,保存一定数量的存货以备不时之需。而储存存货必然会发生储存成本以及存货的保管费用。并且企业保存存货的多少和储存成本与保管费用成正比,也就是存货的数量越多,发生存货的储存成本和保管费用就越高。
(四)产品结构较简单,科技含量不高。
中小型制造企业不若大型制造企业,或技术含量高的新型企业,他们采购产品原材料,自行组装或修改制造,产品品种结构不太复杂,BOM表层次不太深,一般为3~5层。(中小制造企业原材料库存管理研究)
(五)信息化程度低。
据《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07)》显示,目前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仍有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对信息化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效果以及政府支持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措施了解不够。虽然有高达调研数量80%的中小企业具有接入互联网的能力,但用于业务应用的只占44.2%,只有9%的中小企业实施了电子商务,4.8%的企业应用了ERP。由于信息化程度低,多数中小制造企业经常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库存管理者要及时完整地了解信息十分困难。
二、中小型制造企业库存现状:
传统中小制造企业陷入的僵局是,因为资金限制不能对企业的管理方式进行彻底的革新。到目前为止,中小制造企业的库存控制依然是由经验来判断;库存 材料的摆放靠手工操作,没有详细具体的分类布局。计算机的推行只局限在理论层次,它的使用仅仅是用于文字和账务报表的处理,并没有充分利用软件,使用信息化来改变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决策程序。
(一)库存管理方式过于随意
从库存物资的分类,堆放到后期的库存控制随意性太强,没有从科学管理的角度进行分类,定点或定量采购,全凭经验处理。企业传统的库存管理方式是一间空房大致分类堆放原材料,对所有存货采用统一的库存控制方式,没有对重点存货进行重点管理,即使采用ABC分类法,也只是按照大概值,没有详细合理的分类。对于何时补货,补多少货更是依靠经验,一般而言,企业都停留在宁可多存绝不缺失的状态,即设置较高的安全库存。
(二)企业库存结构不合理。
企业的原料库存数量随意,没有具体的规范来确定库存比例与具体不同材料的库存数量。因为随性的设置库存,不仅占用企业大量流动资金,也使企业日常生产制造得不到保证。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
鉴于管理水平限制,不少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几乎为空白,最多使用计算机进行财务报表的处理;即使由企业意识到信息化得重要性,也是在日常管理的过程当中,只注重管理与生产系统基础信息的收集,虽然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这些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利用水平仍然较低;而对于外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许多系统只收集与企业内部相关的信息,而对于外部信息中特别是互联网信息的有效搜索、整理、开发和利用的手段、方法和技术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2.3.1不能动态反映实时库存和消耗,管理效率低下。
由于信息化程度不高,因此对于同一种材料的多次入库和多次领用,是很难计算实时库存的,即使材料入库和材料领用是采用集中记账方式,但又为材料的采购查询和消耗查询带来困难,因此手工记账方法根本难以提供材料的及时库存和消耗情况。同时,由于企业的原材料和配件的消耗是一项经常性事物,材料库存涉及的材料种类繁多,数量不均,而且每天还会消耗大量的原料和配件,用手工的方式处理大量的出入库清单,还要及时核对实物,管理效率非常低下。许多企业经常由于原材料库存数目不清造成采购不及时或过量采购,从而引发缺货损失或库存积压问题。2.3.2信息不能共享。
由于信息不能共享,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又不及时,生产部
门根本不能及时了解库存状况,因此对于生产的组织和计划就显得被动和盲目:采购部门不能及时了解原材料的消耗和库存,无法把握和控制原材料采购的进度和时机:财务部门就无法真正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领导无法了解库存积压情况、缺货情况、现有生产情况等方面的准确信息,企业就无法下达有效的生产计划。同时,由于企业与供应商、经销商之间存货信息不能共享,使得整个供应链运行不畅。
(四)库存控制缺乏监督。
货稽核只能通过实物盘点,目前财务只是核算各类存货的总账,明细分类账由仓库建立,原材料仓库、在产品仓库和产成品仓库分散,没有集中管理,没有一套完整的台账。财务部门通常不参与存货盘点工作,账实是否相符无法确定。(谈中小制造企业库存管理)
三、现状分析与改进。
(一)企业管理结构改变,提高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可参考 中小制造企业原材料库存管理研究)
3.1.1企业管理层相关理念的改变是企业库存管理理念转变的基础。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目标、内容和方法影响库存控制的程度。现代企业的库存控制,已经向以过程控制为目的的库存控制转变,而基于过程控制的库存控制将是全面质量管理、业务流程再造、工作流技术、物流技术的集成:即通过库存控制管理的改变带动企业所有技术的革新,逐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对企业的生产管理与组织行为产生影响,再次作用于企业库存,可以减少乃至消除库存。3.1.2企业库存管理机构精简,采用扁平化组织结构。
扁平化组织结构是现代企业组织结构之一,这种组织结构形式改变了原来层级组织结构中的企业上下级组织和领导者之间的纵向联系方式,平级各单位之间的横向联系方式以及组织体与外部各方面的联系方式等,此种组织结构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管理失误,降低管理费用,扩大管理幅度。
中小企业对于库存的管理机构一直界限不明,每个部门都能沾上边,每个部门又可以不全权负责,没有确定的管理部门接管。这对库存管理十分不利,不能明确责任。因此企业应该设置库存管理机构。库存管理机构应该具有以下职责:负责制定物料需求计划和库存控制策略、负责物料的采购、运输、保管和配送以及供应商管理等。为符合中小企业的实情,精简人员,压缩职能机构,故采用上述的扁平化结构。
上述结构简单明了,值得注意的是综合组长的职能,分管专用工,司机,但如果有企业把物流外包,综合组长的职能转化为与外包物流公司的沟通与协商。
(二)明确企业库存结构。
合理的库存结构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库存管理中应保持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的适当比例;二是在原材料、在制品和产成品库存中应使各种物料或产品保持一定比例。当供应商的供货存在不确定性,无法及时供应本企业生产计划进度所需时,原材料库存可以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而产成品库存则可以在生产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保证顾客的需求得到满足,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为了发挥库存的作用,又使库存的弊端降到最小,要把各类库存控制在合理的数量上。由于绝大部分制造过程具有不可逆性,一般来说,合理的库存结构是:原材料> 在制品> 产 成品。制造过程并非单一物料或者不同物料以随意比例的投入,而是不同物料以严格比例的输入,缺少任何一种必要的物料或者其比例未达到要求,就不能顺利完成生产过程。所以,保持库存结构的合理化也是库存控制重要内容之一。(制造企业库存多因素分类矩阵管理策略研究)
(三)库存的分类处理(谈中小制造企业库存管理)3.1 运用MRP理论制定物料需求计划
MRP既是一种管理理念,也是一个信息系统;既是一种库存控制方法,也是一种时间进度安排方法。它的原理是把各种物料分为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两种类型,然后根据市场需求预测或客户订单制定产品生产计划,在产品生产进度计划基础上,结合产品物料清单和库存状况,利用计算机算出其原料的相关需求量,由成品的交货期算出各零部件和原料的生产进度日程和采购日程,进而生出物流需求计划。
很多中小型制造企业因为家底弱,利润薄,大都采取周期的订单生产模式,围绕销售合同来组织生产,可以通过MRP系统来进行管理。3.2基于ABC分类的管理准则
对于中型企业来说,可以分成原材料仓库、半成品仓库和产成品仓库。对于小型企业来讲,可以在仓库中分区域分别存放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仓库中的存货由于品种繁多,可以按其重要程度,采用ABC分类法,将其分成A、B、C三类。看管好A类物资就等于管好了70%左右消耗金额的库存,因此企业应尽量降低他们的消耗量,而且要在保证供给的条件下尽量降低他们的库存额,减少占用资金,提高资金周转率。对这部分存货应严格执行盘点制度。C类存货与A类存货相反,品种多,而消耗金额却很少,对这部分存货不需投入过多的管理力量,可以采用批量采购的方法以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可以保持较高的安全库存量,以备不时之需。B类存货介于A类和C类之间,可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管理。
(或者 中小企业库存控制分析研究)
(四)构建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畅通的信息流。
鉴于中小制造企业的资金有限,可根据自身业务流程分散购买各种管理软件中的功能模块,如先购买ERP或用友U8等软件中的库存管理功能模块,建立起企业的库存管理信息系统,使企业各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供应商、经销商之间实现存货信息的共享,提高存货的管理效率。值得一提的是,企业与供应商、经销商之间实现存货信息共享,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整个产业链上的存货,如果没有企业间的信息共享,那么只是把存货从一个产业层面转移到另一个产业层面,从一个企业转移到另一个企业。
(五)企业重视库存管理,建立健全的库存管理制度,加强库存控制监督,强调全员参加(谈中小制造企业库存管理)
首先,应将库存管理纳入企业经营管理层的议事日程,使企业管理层转变经营管理理念,重视存货的控制、分析和管理;其次,建立健全的库存管理制度,特别是塑造有助于制度执行的组织文化,企业要倡导和营造一种适合生产方式和企业自身特点的文化氛围,并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使这种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被员工自觉接受。再者,应加强存货管理人员的培训。员工的培训既是优化库存管理的突破,又是库存管理自始至终的工作内容。库存管理是由存货管理人员执行的,其管理效果主要取决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所以,加强库存管理必须从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入手,具体包括对采购人员、保管员、销售人员、市场调查人员、核算人员及部门负责人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其掌握科学的库存管理方法并强化执行意识,降低库存损耗;再次,在企业中充分发挥员工的智慧,进行库存管理改革,将降低库存损耗作为一种企业文化,深深植入每一个员工的心中。
(六)国家颁布相应援助政策,为中小企业提高库存管理提供绿色通道。从软技术到硬技能方面,国家可以提供援助,如组织人力研发适合中小企业的库存管理软件并提供援助资金等。
中小企业库存控制分析研究
第三篇:中小制造企业采购管理问题的分析与改进
中小制造企业采购管理问题的分析与改进
[摘要]本文从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谈起,通过分析中小企业采购的特点及采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提出提高企业采购管理水平的关键是再造企业采购流程,实施采购手段现代化、加强供应商管理策略,探寻中小企业采购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 中小企业 采购管理 采购流程 现状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中小企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中小企临着难以适应的问题。除了融资难的客观原因,更主要中小企业自身管理上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而采购方式落后是其管理上的诸多问题之一。采购是企业的成本核心,又是企业发展伙伴关系的重要途径,当今采购不再是简单的物资购买活动,而应当上升为经营战略关系。企业采购管理的目的就是要选择合适的供应商(Right Supplier),在确保合适的品质下(Right Qual),与合适的时间(Right Time),以合适的价格(Right Price),购入合适数量的商品(Right Quant),使得企业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生产优质的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走出传统采购管理的认识误区,完善企业的采购管理体制、优化采购模式,提高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是中小企业在全球化、信息化市场经济竞争中赖以生存,谋求发展壮大的必然趋势。
二、中小企业采购现状
在我国,中小企业通过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绩。但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相对大企业来讲还不是很健全,特别是在采购管理环节,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使得库存水平居高不下,企业成本过高,抑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中小企业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发现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对策,提高采购管理水平,降低企业成本,是中小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日趋完善的现代经营管理模式中,公司管理当局越来越注重财务管理和财务运作的有效性,中小企业不像大型企业和连锁企业那样拥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通常也缺乏良好的供应链关系,资本单薄,信誉度偏低,给中小企业采购带来了诸多风险。但中小企业依然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和分散风险,降低采
购成本。笔者通过剖析中小企业采购现状,对中小企业采购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中小企业采购风险控制策略。
(一)中小企业采购特点
现阶段,就我国中小企业而言,在采购中通常表现出以下特点:
1、采购规模有限
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有限,采购规模普遍不大。据统计,多数中小企业,年采购规模主要集中在50—100万元和500—1000万元人民币。
2、价格敏感性强
中小型企业因其资金匮乏、企业生存也不太稳定,管理者对采购成本的控制比大型企业更为严格,普遍注重短期投资回报率,对采购物资价格非常敏感。
3、采购决定权力较为集中,流程简捷
中小企业大多为民营及私营企业,管理层次较少,在物资采购问题上多数采取集权控制,即通常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操控采购决定权,且采购计划时间多集中在年末岁首。中小企业采购流程随机而简捷,通
常是由业务部门先提出申请,采购人员填报或临时采购预算计划,报主管领导、公司领导审批后实施。
4、采购中体现出较强的个性化需求
中小企业由于存在着行业、地域及管理水平上的差异,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采购物资的需求情况是不一样的。每个单位都有不同的采购管理模式和不同的采购流程,在采购中一
般都要求实用性和灵活性。
5、采购信息渠道多样
中小企业获取采购信息的渠道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已经变得越来越多,不仅通过上门推销及媒体广告等传统方式了解采购产品信息,还通过网络、展会等渠道获取信息。目前,互联网已经越来越成为中小企业获取采购信息的主要渠道。
(二)中小制造企业采购存在的问题
1.单次采购数量少、批次多
中小制造企业根据顾单进行产品设计,组织原材料采购和生产,受企业规销售额、资金的限制,企业采购较为谨慎,采购方式比较零散,无法获得规模采购
带来的效益。
2.采购流程模式僵化,采购审批手续繁琐,采购监控难以到位
目前中小制造企业普遍采用的采购流程特点是:(1)采购流程从订单开始,涉及供应、仓储、财务、质量检验和生产、销售、运输等各部门,将采购职能分割由不同部门完成,既缺乏系统筹划、又导致手续繁琐,工作效率低下。(2)各部门本位主义严重、站在各自的立场考虑问题,信息互不沟通,从而影响采购决策的正确性。(3)采购监控不到位,出现采购监控盲点,部门之间推诿扯皮、责任不清、冲突频繁发生,影响企业工作效率。
3.采购缺乏计划性,采购工作比较被动
订单式生产方式使得企业对顾客需求缺少前瞻性,往往根据往年的销售情况、采购经验编排采购计划。尤其当订货周期短、交货日期较为紧张时,采购部门处于销售部、生产部“上挤下压” 的尴尬境地,以致在采购价格、采购材料质量、采购材料交货日期等方面在与供应商的谈判中缺乏优势,常常因为许多客观原因导致企业没有选择到合适的供应商。
4.采购成本较高
中小制造企业采购成本高有以下几个原因:(1)企业采购批次多、采购周期不固定、采购品种多样化,使企业难以享受到规模采购的优惠政策,提高了采购成本。(2)企业对于紧俏的原材料,往往采用提前采购、大量囤积的方法,从而增加了企业的采购成本,提高了产品成本和产品价格,削弱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3)大量采购造成库存原材料增加,库存成本加大,企业经营管理成本增加。
5.没有明确的采购策略,不注重供应商关系管理
这方面的具体问题表现为:(1)采购人员缺乏对采购的深层次理解,把采购仅仅看做与供应商之间简单的“买”和“卖”的关系,只注重谈判、比价、压价,缺乏对采购需求的分析和对供应商的扶持。(2)中小制造企业由于采购数量小、采购周期不稳定、采购资金缺乏,因而企业信誉偏低,对供应商缺乏吸引力。(3)企业在供应商的选择上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缺乏对供应商质量的考核和监督,导致企业面临采购风险,出现采购商品交货不及时、没有售后服务、产品数量和质量与采购合同不一致等问题。
6.采购人员素质低,采购手段落后
由于从业人员每天与金钱、物资打交道,企业管理者往往选择自己信得过的人从事采购工作,在用人问题上任人唯亲的现象较为普遍。
7.采购组织结构不合理,分工不明确, 缺乏采购控制产生混乱现象 中小企业采购组织内部缺少详细的职务分工和职务分析体系,具体工作落实不到位,这种混乱,使采购部门的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中小企业总经理为降低成本经常越级指挥,使得采购主管夹在中间,权利不能正常行使。企业内部忽视激励机制,缺少绩效考核,凡事采取高压政策,导致采购人员没有积极性,人心涣散,人员流失。各部门之间扯皮,对采购部门支持不够,在采购信息的传递上存在拖延现象。
8.缺乏信息技术支撑,导致采购效率偏低
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实力有限,虽然很多企业利用了电子计算机进行企业管理,但大多没有引进ERP管理系统进行高效的流程管理,采购信息管理基本处于半手工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采购效率。
三、中小制造企业采购管理策略
(一)优化采购流程,实现信息共享,加强对采购各环节的监控。
实现采购流程再造,利用现代技术达到信息共享,改变依靠家族成员来解决问题的状况,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小制造企业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运用ERP技术,整合企业资源
ERP系统是对企业资源的整合,面对的是企业整个的业务流程。采购管理是企业ERP管理的一个环节,借助于ERP系统,企业采购部门可以与业务部门及时进行信息传递,实现物资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集成和共享,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失误,增强采购信息的透明度。
2.加强企业管理基础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做到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目前,中小制造企业实施ERP系统还有一定的困难,主要是:(1)多数中小制造企业产品品种多、批量小、生产工序复杂,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2)不少企业基础工作薄弱、管理人员匮乏、管理不规范,基础数据不准确。(3)企业业务流程不清晰,部门间的职责不够明确,造成ERP系统无法完成指令,影响生产进度和供货期限。
3.努力创建零库存仓库,实行零库存采购
零库存采购是指企业实现零库存,将库存功能转移到供应商那里,达到企业降低库存成本的目的。零库存采购还能够及时发现物资供应中的废品,从而追索供应商,保证产品质量,减少废品损失。显然,零库存是企业理想的采购模式,它对企业管理水平和信息技术的使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对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实行采购与仓储分离管理,强化物资管理
目前有些中小企业将采购和仓储职能合二为一,组成采购供应部,这种组织形式可以简化工作程序,减少用工数量,但其弊端是采购与仓储保管员之间缺乏监控和制约。通过采购与仓储部门的分离,仓储部监控采购合同中规定的原材料的采购数量、到货时间、产品质量;采购部门根据产品入库数量、生产消耗数量等数据,计算出产品库存数量,掌握第一手资料,增强采购信息的透明度。(二)优化采购技术手段,降低采购成本。
1.开展电子商务采购
建立信息网络系统,利用互联网搜集采购信息、了解市场行情,并将企业需要采购的原材料等信息发布到网上,实现招标采购,降低采购费用和采购成本,缩短采购周期,提高采购效率。
2.实行联合、集中采购
通过联合众多厂家结成采购联盟,增强与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实现规模采购,争取最优的采购价格。按货比三家或就近采购原则,与具备集中供货能力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大量、集中采购,获得供应厂家的折让利益。
(三)改变用人观念,提高采购人员素质。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思想是要把合适的人员用到合适的岗位上,即要做到人岗匹配。中小制造企业采购人员的选配同样需要遵循这样的原则,即要选拔德才兼备的员工担任此项重要工作。此外,员工素质的提高与企业对员工的培养和管理密切相关,可以通过产品知识、相关法规和电子商务及信息化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从业能力和商务谈判技巧;同时通过采购流程的规范化、采购信息的透明化、员工的绩效考核等管理手段加强对采购人员的管理和监督。
(四)认真选择适合企业的供应商
中小企业应对需用物资按照物资自然属性、使用用途等标准进行科学分类,然后根据不同类别物资和对企业的重要程度、采购的难易程度和可靠程度,将其划分为重点、次重点、一般等管理类别,并根据实际情况,注重对商品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进行事前审核和监控。对于重点采购的物资,应严格供应商准入制度,对供应商的生产条件、设备状况、质量保证体系、财务指标、银行信誉、企业业绩等方面情况进行综合调查,并采取科学评价体系,综合评估供应商的实力,选择质量可靠、价格合理、服务优良、信誉良好的供应商,确立其名录,以降低采购风险。全面掌握公司所有供应商的情况,并对供应商进行相应的资质考评,应对所有供应商按重要性和一般性分别建立供应商档案。所谓重要性供应商,即在货品质量、价格、交货期、配合能力、结算条件等方面均能达到公司接受标准,并与公司有持常性业务往来的供应商,而一般性供应商是指只有偶发性或临时性业务发生的供应商。当一般性的供应商因业务需要而进行持常性往来,且经考核符合公司重要性供应商标准后,应转为重要供应商进行档案管理。供应商的考核须由品质部、物控部、采购部及财务部联合进行。供应商档案应有编号、详细地址和联系方式、结算条件、交货条款、品质评级、银行帐号等,并定期或不定期更新,由专人负责管理,同时由财务部留存副本。原则上公司采购只选择重要供应商进行。如果供应商在供应材料过程中存在质量、交货能力、人为欺诈等问题,公司可考虑对其酌情处理,严重者终止其业务往来,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五)推行科学采购模式
1、推行准时制采购(JIT采购)管理模式
推广和实施准时制采购,可有效利用社会库存,降低本企业库存,甚至可实现本企业部分物资零库存的目标。这不仅可以极大提高采购工作效率,降低库存资金风险,而且可保证物资供应和企业需求同步
化运作。
2、实施标准化采购
采购产品和物料规格的标准化,为不同的产品项目或零件使用共同的设计、规格,或降低订制项目的数目,以规模经济量,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
3、实施杠杆采购
中小企业应避免各自采购,造成组织内不同单位向同一个供应商采购相同零件却价格不同,但彼此并不知的情形,无故丧失节省采购成本的机会。应集中扩大采购量,增加议价空间。
4、加强内部管理
(1)中小企业通过对各环节控制,特别是对物资采购招标、合同签订、合同履行、质量验收等四个关键点的控制,强化监督,以保证不弄虚作假。通过内控审计、财务审计、制度考核三管齐下,有效规范采购行为,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物资采购价格,提高物资采购质量,还可以保护采购人员和避免外部矛盾。
(2)重要物资集中采购。集中采购是防止采购腐败、降低采购风险的有效手段。
通过集中采购,可以加大中小企业在市场进行价格、质量、服务谈判的筹码,充分发挥联合优势,提高抗风险能力,最大限度降低成本,达到效益最大化目标。
(3)加强对采购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工作。
随着中小企业采购模式的不断进步,物资供应部门需要大量的既懂招投标、合同、法律、市场调查,又懂材料、设备等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只有不断加强对物资采购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采购风险。
5、加快物资采购的信息化建设
中小企业应积极尝试应用电子商务和ERP等先进的管理系统,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统一。在企业内部应努力搭建集录入、操作、查询、监控等功能为一体的物资采购管理信息网络平台,以实现基础数据一输百用,使各采购环节有机协调和配合起来。通过直观迅捷的网络平台,中小企业可以加强对采购过程中的监控,使采购做到程序化、透明化、规范化、高效化管理,大大降低采购风险。
第四篇:改进石化企业库存控制管理的对策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原则上保持一定的库存是非常必要的。合理库存可以使得企业整体运作变得更为有效,生产率更高。但若库存控制管理不当,将会给企业带来缺货率高,补货不及时,库存周转不灵,或者是库存水准高,无效库存多,资金积压,增加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其结果是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于库存,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持有库存,而在于如何对需要持有的库存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库存控制管理可以说是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与灵魂。库存控制水平代表了一个企业总体的管理水平。高效的库存控制管理是企业经营革新,降低成本的重要一步。因此,企业的管理层要将更多的着力点倾注到库存控制管理上来。
近几年以来,持续高涨的原油价格对中国石化各企业的生产成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成本控制已成为各石化企业首要考虑的问题,供应物流运营成本也随之成为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重点。如何有效控制库存,降低物资供应成本,已成为物资供应者必须思索的课题。
○库存控制管理存在的现实问题
中国石化的大部分企业在库存控制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库存储备规模大,储备资金周转缓慢。其结果造成企业物流运营成本高,资金占用比例高。目前中国石化物资库存额高达130多亿。
2.库存结构不合理。在目前中国石化130多亿的总储备额中,属于三年以上无动态的,即我们所称的属于超储积压的物资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3.库存管理决策的科学化程度低。目前的中国石化大部分企业的物资库存控制管理主要是根据个人经验,订货时间、数量、订货频率、库存量设置等全靠计划人员决定。
4.供需脱节。中国石化大部分企业的物资需求计划由作业部门提出,机动部门审批,然后由机动部门将物资需求计划提供给物资供应部门进行采购。物资供应部门不了解检修计划,作业部门不了解物资供应的情况,供应与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脱节。
5.物资需求牛鞭效应。作业部门提报需求计划时,在考虑检修需要的同时,也增加了储备需要的考虑,因此需求计划报上来已经放大了实际需求量,而物资供应部门根据作业部门所报需求计划进行采购时,也会考虑安全储备的需要,适当放大采购量,因此会造成需求再放大,直接导致库存量增加。
6.用户的满意度低。由于库存控制主观性比较大,因而在库存的控制上往往是不该储备的多备了,一些应该有安全储备的反而没有储备。结果是临时采购居多,生产与检修需要不能得到及时满足。
○原因分析
1.设备备件需求预测的非科学化。在流程型工业企业中,设备备件库存管理的特点和要求与其他物料(如原材料、成品)的库存管理明显不同:设备备件要求较高的服务水平,因为缺货导致的损失可能是巨大的;备件的需求很稀疏而难以精确预测;备件的种类和不同规
格型号数量巨大,管理困难。在目前,中国石化的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建立一套科学而有效的备件需求预测分析体系。几乎所有的备件需求都是靠机动部门和物资供应部门的人员根据多年的经验来确定。主观因素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不能说绝对的不科学,但科学化程度确实很低。
2.设备备件库存决策方法的简单化。库存控制管理就是要解决在保证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数量,使得保持库存和补充采购的总成本最少。库存的控制水平体现了物资供应管理的水平,更是物资供应成本控制的关键所在。但在目前,一些企业的物资供应的关注点更集中在物资采购的谈判价格上。对于需求计划是否准确?应该有怎样的安全库存,何时采购是最佳时间,则很少考虑。在库存控制管理上,采购人员既没有技术上的支持,也没有管理上的制约。虽然在物资管理绩效考核上,有出库率等指标,但由于其他科学的配套指标不完善,其结果是物资采购人员为了规避责任,一味地以用户单位需求计划为采购依据。以便出现物资积压时,已给自己一个解脱的理由。这种简单化的库存控制方式,其结果是我们虽然在物资合同的谈判价格上做了很多努力,节约了一些采购成本,但另一方面,由于不合理库存的增加,我们的库存成本却在大幅增高。
3.信息沟通不畅。在目前,一些企业的物资供应链中的各部门之间信息不畅通,造成供需脱节,导致相关管理的盲目性。一些企业的物资供应目前的采购管理的主要依据是作业部门的需求计划。物资需求计划和检修计划由作业部提出后,经机动部审批,然后由机动部将物资需求计划提供给物资供应部门进行采购,最后由检修公司或电仪部门实施检修、维修。物资供应部门对关键物资情况掌握不全面,如具体哪些是关键设备、哪些是关键备件等不够清楚;机动部门对哪些物资需要专门储备以及很多设备备件的现场使用情况不够了解;而作业部和检修公司不了解库存储备型号及储备量。结果是物资供应部门不了解需求计划编制的依据和目的,采购具有盲目性;作业部不了解供应和库存的情况(库存有多少,有没有代用物资,有保障的供应时间长短等),计划编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机动部门不了解设备备件及供应物资的需求规律和供应状态,计划的审批具有盲目性。
4.约束机制不当。过高的物资库存,给企业的效益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直接制约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此,一些企业的决策者为降低库存给各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考核指标,但相关的配套措施却没有,导致相关部门为减少考核给本部门带来的影响,而采取一些本位主义的做法。如作业部门只考虑自己的需求满足而多报计划,机动部门为规避责任而没有事实审批计划,物资供应部门为避免承担增加库存的责任而简单跟随作业部的需求计划。物资供应部门有采购与降低库存的指标和约束机制,但作业部门缺乏有效的计划编制方面的约束机制。作业部门的职责是保证设备的安全持续运行,因此作业部门在提报需求计划时为保证设备检修的万无一失常常会虚报需求计划。物资供应部门以此为采购依据不免会出现多购而造成库存积压。但因此而造成的库存积压,物资供应部门也因有需求计划为理由而无须承担具体责任。最终结果是看似谁都在负责,但谁最终又都没有负责,责任最终以企业的效益为代价而被遮掩。
5.组织机构及其职能设定不清。(1)检修公司或电仪部门应该比作业部门更了解设备备件的需求情况,但备件的需求计划却由作业部制定。需求计划的不准确性可想而知。(2)库存管理不集中。尽管从职能上讲,设备备件库存管理的职能属于物资供应部门,但事实上,由于历史的成因,在作业部门和检修公司或电仪部均有历史库存。这些历史库存对物资采购造成的影响是有些时候虽然有需求计划,但在实际检修时,因为自己库中有备料,而未到物
资供应部门领取,从而造成物资供应部门为此而作的采购成为积压。(3)物资供应部门和作业部门在设备备件库存管理的问题上存在非合作博弈。一方面,作业部希望设备备件库存越多越好;另一方面,物资供应部门希望设备备件库存越少越好。尽管这种博弈在很多企业都很常见,但这种非合作博弈对整个企业而言是有害的。导致这种非合作博弈的本质是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博弈的双方均对需求缺乏了解是冲突的直接原因。
○库存控制管理的改进对策
1.建立库存控制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20世纪20年代晚期,科学库存决策(Scientific inventory decision-making)成了进行库存管理的主要手段,即以数学模型来寻找最佳的库存水平。“二战”之后,由于运筹学、数理统计等理论与方法的广泛应用,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应用系统工程理论来研究和解决库存问题,从而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库存决策理论。近几年来,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又进一步提高了库存决策的工作效率,促使库存决策理论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因此如何利用现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结合科学的库存决策理论,建立库存控制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是物资供应工作者应积极思索并应大胆尝试的。通过库存控制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提高我们在库存控制管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2.提高物资供应需求计划的准确性。作业部门在了解备件现场使用,了解设备运行情况的基础上,提高上报需求计划的准确性,上报需求计划需要分清确定性需求与储备需求。物资供应部门在了解需求特点的基础上,保证确定性需求的及时供货;并结合库存情况设定安全库存来应对储备需求,这里应对不确定性的需求是联合作业部门和物资供应两个部门来应对的,不像原来作业部门和物资供应部门各自采取一套方法应对不确定性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物资供应的牛鞭效应问题。
3.建立对于多方有效的管理机制。对于供应物资出现的问题需要建立对于多方有效的管理机制。对于多报不领,或者产生缺货的情况,应由企业领导组织作业部门、机动部门和物资供应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建立一个对于多方都有效的约束管理机制。对于出现的问题(如缺货、或者库存物资过多)不仅仅追究某个部门的责任,其他部门相关的人员也应承担责任。否则按照目前的管理方式(作业部门多报计划,物资供应部门全部采购,采购来的物资强制作业部门领用,作业部门、检修公司、电仪部门等建立自己的小库),无法彻底解决库存居高不下、物资供应部门的仓库与作业部、车间的小库并存的问题。
4.供应与需求更紧密地联系。物资供应单位与需求单位需要更紧密地联系起来。物资供应部门应多了解检修计划(确定要用还是只是备用,具体什么地方用),作业部门应多了解供应的情况(库存有多少,有没有代用物资,有保障的供应时间长短等),减少供需过程中的脱节、采购的需求放大问题。这需要多个部门更加透明,如作业部门上报的计划需要区别确定需求和储备需求,将两者区别开来,对于储备需求,具体储备量、储备时间可以多个部门协调解决;物资供应部门的库存应更透明,应充分发挥企业ERP系统信息共享功能,让作业部门、设计部门、工程部门及时掌握物资供应仓储的实际库存量多少、再订货点多少、代用物资等信息,本着充分利库,发挥库存物资作用的方法,尽量提高库存周转率,减少报废。
5.建立关键设备的物资台账。建议由机动部门、作业部门和物资供应部门联合建立关键设备的物资台账。确定哪些设备是关键设备,必须有备件,应有多少储备量及关键设备管理
报废的规则,建立一套非常关键设备物资的储备管理体系。对于属于非常关键设备物资的储备不要列入物资供应部门的考核体系中。
6.充分发挥仓库在库存控制中的作用。不能以传统的认识认为仓储只是存储物资的场所,而是要动态化的理念认识仓储在库存控制中的作用。如发挥仓库的监督功能,如现有库存较多、或者代用备件较多,可以由仓储部门提示不采购;发挥仓库的库存管理功能,减少报废,最大化地发挥库存物资功效,提高物资的周转率等。
7.及时消化不良库存。物资供应部门的报废库存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对于多年不动的物资、超过使用年限的物资、现场无可替换的物资需要进行及时处理。对于积压物资的处理应形成制度化和常态化,及时消化企业的不良资产,为企业减负。
第五篇:mro库存管理分析
基于供应链的一个MRO企业库存处理分析
系部(院):
信息系物流系 专 业:
物流管理 课 程:
MRO供应链数据分析 班 级:
物流管理二班 组 名:
焦雨丰 学 号:
2014410203
教 师:
孙林
摘要
MRO库存目标是使库存处于某种合适状态,用于满足企业需求及减少不合理的资金占用,应付各种情景时的不确定性,如需求未知、订货期不确定、运输超时及采购时间变化等。传统的库存理念不适用于MRO企业的库存管理,这是由MRO物品自身的特殊性决定的。为此,文中提出一种供应商、MRO物流配送中心和需求企业三方共同库存管理的TPIM库存控制策略, ,使库存总成本最低,收益实现最大化,以提高MRO企业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MRO库存;TPIM策略;鲁棒优化模型, 库存分类;库存控制;HIJ 法;流动性
Abstract
MRO inventory goal is to make inventory in some suitable condition, to meet the demand of enterprises and reduce the unreasonable capital takes up, cope with the uncertainty of various scene, such as demand for unknown uncertain transportation timeout and purchase order time changes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inventory is not applicable to MRO inventory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 which is decided by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MRO items For this reason,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a kind of MRO supplier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enter and demand enterprise tripartite joint inventory management TPIM inventory control strategy, and using the robust optimization model for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PIM strategy, the purpose is to make inventory the lowest total cost,profits maximiz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RO market competitiveness
From inventory classification and contrast analysis of inventory control methods at home and abroad, consider unconventional gas to EFG management request, EFG multidimensional class and control model was set up “first according to the liquidity of slow and fast EFG classification, and the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liquidity EFG HIJ value with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a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key after the most!Fault significant!Supply agility!Classified maintenance agility” on this basi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EFK inventory classification is given the corresponding inventory control strategy “research results for unconventional gas project in maintaining high service level under the condition of reducing inventory investment has great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MRO inventory;TPIM strategy;Robust optimization model,inventoryclassification,inventorycontrol,ABC classification,目录
1.引言.............................................................................................................................................5 2.MR0库存控制策略...............................................................................................................6 3.项目库存控制方法...............................................................................................................10.4库存控制策略研究..............................................................................................................13 结束语..........................................................................................................................................17
1.引言
1.从会计角度定义,MRO 物资是一种“间接材料”,而“直接材料”实际是指成品产品组成部分。从生产角度定义,MRO 物资通常是指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不直接构成产品,只用于维护!维修!运行设备的物资”。如何在保持较高服务水平的情况下降低MRO 库存投资将变得非常重要。
MRO 库存控制需要根据MRO 的不同分类来进行。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提出的库存分类方法主要包括单标准ABC 分类法、多标准 ABC 分类方法、快速和慢速流动备件分类方法、设备维修模式分类方法!多维分类法、关键因素分类法,等等。MRO 分类控制或在整个项目期间都采用一种方法分类控制都是不合理的。本文将综合考虑各种库存分类方法和库存控制方法的优缺点,考虑设备不同期间的技术特性、历史数据的可获得性、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领域来构建非常规MRO分类库存控制模型,实现安全生产和经济库存之间的平衡。
2.MR0库存控制策略
2.1 “分散”库存控制
MR0物品“分散”库存策略,是一种MR0物流的三方共同库存管理的创新思路。MR0需求企业对物品的需求量通常是很难预测的,因而使MR0库存变得更加复杂及对物品库存管理更加困难。这里,“分散”指物理上的物品分散存储,逻辑上的信息统一管理,做到“分”而不散;“散”而有阶,“散”而有序的有效库存管理。分散”库存模式的总成本为:nY = X ^Pi + Fi + li + di)⑴i = l其中,Pi为!VIR0企业的采购成本;1^为库存成本;^为运输费;d,为装卸费;Y为库存总成本;n为供应商数。从(1)式可以看出,dit Pi为可控参数,而A为可变参数,前面提到的“物品库存管理更加闲难”就是指这个^参数。由于MR0企业要面对市场更加激烈的竞争,而MR0企业对物品的需求量通常是很难预测的,因此使得MR0库存ri参数变得更加复杂,导致MR0物品供应商对物品原材料采购、生产及库存控制存在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为此,MR0物品供应商、MR0物流配送中心应加强与需求企业的融合,不断了解需求企业的现状、变化和发展,同时还要重视对需求企业历史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方能保障最小成本满足企业需求的库存控制来逐渐提升MR0企业的竞争力。达到Min=f(Y)。
2.1.1 MR0配送中心“供需存一体化”三维库存控制库存供需存一体化管理是指在MR0企业配送中心的服务过程中整合上下游资源,通过对供需维度、供存维度及需存维度三个不同维度资源的整合,实现分散库存一体化管理
1.1.2 MRO库存管理控制的优化处理
MRO库存采用供应商、配送中心和需求企业共同库存控制的 TPIM(Three Party Inventory Man?agement)策略。TPIM库存控制策略的定义为:MR0物品库存信息由配送中心统一管理,MR0物品三方有限分散存储。这种策略的优点:一是,及时满足用户需求;二是,降低运输成本。为此,MR0库存管理应在有限库存控制方面做出最佳策略,这一策略的关键技术是:最大程度保障需求企业运行收益前提下的最小库存成本支出。MR0物品的库存控制优化处理还应考虑四个方面的环境因素:物品需求为确定性的,物品需求为不确定性的,物品需求量稳定及需求量波动较大情景。为此,MR0物品配送中心需要确定合适的库存量来应对客户订单不断变化的需求,从而使得损失最小。MRO库存优化的基本控制策略,就是要确定物品的需求时间和需求数量,需要在物品的库存费用与缺货损失之间的进行权衡,甚至要更多付出库存成本以保障有限库存数量,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且需满足以下条件: 条件一:保障历史记录以来的有限分散库存;条件二 :对MR0企业的需求做到及时满足;条件三:合理调度,优化配送路径 2.2.1库存分类实施步骤
库存分类实施步骤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步,按流动性划分。依据年需求率和消耗的不确定性,把MRO分为慢速流动和快速流动件;分类的依据为每年的MRO消耗使用记录,计算宜于实现。第二步,按价值进行划分。针对不同流动性的 MRO 采用不同分类标准进行 ABC 价值分类,对于快速流动 MRO,按历史消耗值进行ABC分类管理;对于慢速流动,库存资金占用是需要重点管理对象,选择按现有库存值进行ABC 分类管理。第三步,按关键管理属性进行划分。综合非常规项目的库存管理特性,分别从设9
备关键性,部件/零件故障显著性、供货敏捷性、维修敏捷性进行多维分类。分类基本思路
MRO 库存 3.项目库存控制方法
3.1库存控制思路
MRO库存控制受很多条件制约,包括需求的不确定性、订货周期的不确定性、运输的不确定性、资金的制约、库存管理水平的制约。MRO库存控制是以控制库存为目的的方法、手段、技术以及操作过程的集合,是对库存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的工作。过量库存、积压库存、缺货,称为MRO库存的三大弊病“库存控制核心是根据MRO的使用寿命、消耗速度以及年消耗量,确定订货点、订货周期、订货数量、最低库存水平、最高库存水平。在充分考虑库存控制的要素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前面的库存分类方法,MRO多维库存控制思路为:第一步,按流动性进行慢速与快速MRO分类,针对不同流动性的MRO制定初步的库存管理策略,如连续检查库存、周期检查库存。第二步,针对不同流动性的MRO 采用不同分类标准进行ABC价值分类,对分出 ABC类 MRO制定相应的库存管理方式,包括管理重点、订货量订货方式、检查方式、记录、统计方法、保险储备量等。第三步,最后按照关键性属性、故障显著性、供货敏捷性、维修敏捷性分
3.2流动性不同的MRO库存控制策略
3.2.1慢速流动MRO库存控制策略慢速流动MRO是指年需求率小于1(在过去 12个月内未有周转),需求不确定的MRO物资。其库存控制策略包括:(1)对于周转缓慢(如在过去12个月内未有周转)的MRO物资,与终端用户组沟通,确定材料是否仍然可用;对最低/最高水平或过剩材料的周转进行必要的调整;使用库存申请流程记录最低/最高水平的变动。(2)对于呆滞(在过去36个月内未有周转)的物资,除采用(1)中提到的方法外,任何设备报废时,维护部门应就报废设备向供应链管理小组进行通知,而供应链管理部门应向维护部门提供库存报告,说明该设备的剩余库存量,以供审查。根据该报告,可以确定是将该物资重新部署用于其他类似设备还是进行废弃处理。(3)对于价值较高的慢速流动MRO需要定期(每半年)对其可用性进行评估,也可在采购时考虑采用虚拟联合库存的方式和其他同类企业共享库存
3.2.2快速流动MRO库存控制策略对于快速流动MRO也就是年需求率大于1(在过去12个月内有周转),需求基本确定的物资。需要掌握其消耗规律,根据历史消耗数据进行需求预测。采用周期检查库存的方式进行定期采购,在保证供应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库存,与供应商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能够实现本地采购的尽量采用本地采购,实现“零库存”。对于用量较大的标准件可与供应商协商采用供应商寄售库存的方式。
3.3成本不同的MRO库存控制策略针对不同流动性的MRO采用不同分类标准进行ABC价值分类。对于快速流动的MRO,每年有固定消耗或消耗规律是可预知的。因此对其按历史消耗值进行ABC分类。对不同消耗规律的MRO选择不同的需求预测模型。对于慢速流动的MRO由于年消耗低或几年都没有消耗,因此按现有库存值进行ABC分类”对于不同分类标准得到的ABC分类实施不同库存控制策略。A类物资需要重点管理,经常检查和盘存,按品种规格详细统计,保险储备量低;B 类物资普通管理由于比较贵重,一般检查和盘存,按大类品种统计,保险储备量一般;C类物资一般管理,低值易耗,一般检查和盘存,按年=季度检查盘存,保险储备量允许较高。
3.3.1库存关键影响因素的库存控制策略通过对MRO进行流动性划分和ABC分析之后,还可以根据MRO库存管理的不同影响因素(包括关键性,故障显著性,供货敏捷性,返修敏捷性),决定不同MRO的库存控制参数,库存控制参数主要包括订货点、订货数量、订货周期、维修策略,其定义描述如下:(1)订购点:MRO 物资进行订货的库存控制数量点,当库存量下降到订货点时,订货采购过程启动。(2)订货数量:单次购买的物资数量,购买的多少主要由采购周期以及订货点决定。(3)订购周期:相邻两次采购的间隔时间。(4)维修处理方式:对故障器件的维修方式,维修时间等。通过对MRO管理过程的研究发现,任何其它库存控制参数都可以用这几个控制参数表示。.4库存控制策略研究
3.4.1物流企业库存控制的必要性物流企业的存货需求取决于物流网络结构和顾客服务期望的水平。从理论上讲,企业会储备每一种需求产品,以致力于为每一位顾客服务。但是,因为这种存储会增加总成本,而且对企业来说也有一定的风险,因而很少有哪种经营作业能承担得起如此耗资的存货义务。存货的目的是要以始终与最低的总成本相一致的最低限度的存货义务来实现所期望的顾客服务。库存控制的基本目的是要在满足对顾客所承担的交付货物义务的同时实现最大限度的流通量。良好的库存控制策略是在四项要求基础上形成的,即产品要求、运输一体化、时间要求以及竞争表现。
2.运输一体化
在特定的设施中选择哪些种类的产品进行储备,会直接影响到运输表现,绝大多数的运输费率是以具体的装运数量和规模为基础的。因此,在一个仓库里储备充足的产品,以便向某个顾客或地理区域安排统一的装运也许是良好的策略。这是因为,运输中相应节省的费用往往会抵消,甚至超过为维持存货的增加费用。许多物流企业认为,在配送中心仓库里维持慢运输或低利润的产品项目是比较经济的,而实际的交付表现则可以在收到订单时再根据顾客的重要性程度做出适当的安排。对于核心顾客,可以通过可靠的航空运输提供快速服务,而对于其他的次要顾客的订单,则可以通过较便宜的地面运输交付货物。
3.时间要求承担快速交付产品的义务以满足顾客的需要是物流服务的重要驱动力。要按市价需要做出安排,针对制造企业或零售顾客的明确需求迅速做出反应,减少总的存货。维持安全储备的方法是要在所需要的时候获悉存货的准确数量,虽然这种按时间要求做出的规划可以将为满足顾客需求而储备的货物减少到绝对小的程度,但是必须将这种节省的费用与其他在对时间敏感的物流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平衡。例如,如果按时间的需求做出的规划趋向于缩小装运规模,将会使装运的次数、频率和费用增加,必然会导致更高的运输成本。因此,要有效和高效地做出物流安排,就必须实现交易平衡,在最低的总成本条件下提供所期望的顾客服务。4.竞争表现在一个与市场竞争隔绝的空间里是无法产生存货管理策略的。实际上,企业更期望去做的业务是它能否承诺和履行迅速而又一致的交付。因此,即使这种承担将增加总成本,它也有必要在一个特定的仓库中进行存货定位,以提供物流服务。良好的存货管理策略可以获得顾客服务优势或抵消其竞争对手当前所形成的压力。不过,在物流系统中存在材料和零部件存货的理由与制成品存货不同。因此,每一种存货以及所承担的水平必须从总成本的角度来观察。对设施、网络、运输以及存货等策略之间关系的理解是库存管理所应遵循的基本思想方法
3.4.2 物流企业库存控制的策略
1.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库存控制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下,企业进行库存控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不能实现适合企业的最优控制。若采信息管理系统,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业务准确进行;另一方面可以确保科学的库存控制方法的有效应用,最终实现企业库存的最优控制。
2.现代化物流设备的引进目前,我国在仓储设备上还处于先进与落后并存的状态,各企业所拥有的设备状况不一,有的现代化仓库拥有非常先进的仓储设备,而有却还处在以人工作业为主的原始管理状态。众多企业的实践证明,在现代物流中,机械化操作与传统的手工化操作相比,更加高效率、高质量和高利润。现代化的仓储设备主要有自动牵引车、自动化高架仓库、自动分拣设备、各式货架、条形码设备等。当前,射频技术受到很多人的关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采用射频技术的相关设备也会在仓库中广泛应用。
3.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必须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通过加强现有人员培训,或者引进物流专业人员来负责企业的相关物流工作,提高物流企业的库存控制水平。如果仓储业务人员素质低下,管理水平就不可能适应现代化的要求,服务质量就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企业就无法在激烈的竞争前进发展。4.企业联合,物流共享为了在满足顾客需求、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使库存成本降低、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可以将一定区域内的物流企业联合起来,实现仓库共享,共同投资
建立共享的物流配送系统。同时,也可以实现设备共享,例如叉车之类的贵重设备,可以与联合企业共同置办,共同使用。这样有利于各个企业克服自身的资金以及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减轻企业的负担,提高市场竞争力。另外,也可以将一些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完全外包给其他物流企业,这样既可以节约成本,又能够致力于核心业务更好的发展。
3.4.3物流企业库存控制的具体方法
1.ABC库存控制法
ABC控制法是由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巴雷特提出的,以后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管理、存货管理和成本管理等许多领域。它的基本原理是,处理事情要分清主次、轻重,区别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类管理。对于一个物流企业特别是大的物流企业来讲,存货的种类繁多、规格齐全、数量庞大,面对这种繁杂的存货情况,管理人员如何能够管理得井井有条,又不致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呢?ABC控制法可以说是一种高效的存货管理方法。在存货控制中,运用ABC控制法就是要将存货分为3类,针对3类存货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和对策。其存货控制原则:①对A类库存进行重点计划和控制。因为A类库存品种较少,资金占用大,是库存管理的重点。应经常检查这类存货的库存情况,将存货量控制在定额之内,努力加速这类库存的周转。②对B类存货可以作为次重点进行控制。它的重要性介于A类与C类之间。③对C类存货以采用比较简化的方法进行管理,因为C 类存货品种比较繁多,资金占用量不大,不必因此花费较多的管理费用。
2.EOQ库存控制法 EOQ(economic order quality)称为经济订购批量,即通过费用分析求得在库存总费用最小时的每次订购批量,用以解决独立需求物品的库存控制问题。EOQ库存控制方法认为,库存物品是一种用来使供、产、销系统免受过度摩擦润滑剂,它使各环节分离并独立工作,可以吸收预测误差的冲击,并在需求量发生波动时,使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EOQ 库存控制模型中的费用主要有:存储费,包括货物占用资金应付的利息以及使用仓库、保管货物、货物损坏变质等支出的费用;订货费,包括手续费、电信往来、派人员外出采购等费用;缺货费,当存储供不应求时所引起的损失。如失去销售机会的损失、停工待料的损失以及不能履行合同而缴纳的罚款等。在不允许缺货的条件下,在费用上处理的方式是缺货费用为无穷大。EOQ库存控制的原理就是在于控制订购批量,使总库存费用最小。3.MRP库存控制法
MRP 是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requirement planning system)的简称,这种方法是由美国著名的生产管理和计算机应用专家欧·威特和乔·伯劳士在20世纪60年代对20多家企业进行研究后提出来的。MRP被看作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计划与库存控制系统。MRP依据最终产品的总生产进度计划,并按照产品结构确定所需零件的总需求量,然后根据已有的库存资源及各种零件的前置时间与最终产品的交货期限形成零件的生产进度日程和材料与外购件的订购时间和订购数量。在情况发生变化后,MRP能根据新的情况调整生产的优先次序,它保证在需要的时间供应所需的物料,并同时使库存保持在最低水平。
4.“零库存”控制法“零库存”是一种特殊的库存概念,零库存的含义是指以仓库储存形式的某些物品的储存数量很低,甚至可以为“零”,即不保持库存。不以库存形式存在就可以避免仓库存货的一系列问题,如仓库建设,管理费用,存货维护、保管、装卸、搬运等费用,存货占用流动资金及库存物的老化、损失、变质等问题。零库存是在有充分社会储备保障前提下的一种特殊形式。零库存不是宏观的概念而是一个微观的概念。虽然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可以把零库存的控制区域从一个车间延伸到一个工厂再延伸到相关的社会流通系统,但是在整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中,零库存只是一种理想,尤其对于我国企业来说,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供应链物流、第三方物流和其他的新型物流系统,都把零库存服务作为对客户服务的一项重要的形式。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在自己组织物流系统时,也把零库存作为降低成本、提高整个经营水平的一项工作。资源计划方法可以实现零库存的计划,但是,零库存的实现必须依靠有效的物流系统来完成,只有计划方法是不够的。对于物流企业来说,电子看板是实施零库存的有效手段。在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采用固定格式的电子文档为凭证,由下一环节根据自己的需求,向上一环节指定供应,从而协调关系,做到准时同步。采用这种方法,使物流企业尽可能实现零库存
结束语
有效进行库存控制需要在项目建设阶段就开始重视MRO库存控制。库存控制的实现在项目实施单位信息化程度不高的前期可通过EXCEL库存控制仿真模型简单实现,后期可通过库存控制的信息系统实现,在建立库存管理相关系统基础上,可以对相关数据进行挖掘。同时需要建立相应的库存控制管理过程,包括建立清晰的库存决策过程;建立有效的库存管理流程;进行详尽的库存数据收集;供应商的合理选择;采购方式的合理选择;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的推行;集中储备库存控制策略的推行。本研究将进一步针对不同分类研究库存控制计算模型,同时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库存管理绩效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钟学燕,文士豪,蔡春华,非常规天然气备件多阶段分类模型构建[J] 物流科技,2012(12):43-45 [2] 沈歆星,基于采购流程的MRO物料分类体系的构建CED1 中国集体经济,2011(31):109-120 [3]胡啟军,尹迪,罗兵.基于ABC分类的备件多阶段多类别分类法[J]物流技术,2009(11):246-248 [4] 崔荣春.备品备件“4-ABC”正交完备控制法[J]管理工程学报,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