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处理的20例分析

时间:2019-05-15 02:39: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处理的20例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处理的20例分析》。

第一篇: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处理的20例分析

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处理的20例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的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近来3年收治的20例例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复习相关的参考文献后,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破膜过久、妊娠合并症以及产程变久等均能够影响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使其呈现上升的趋势。结论:尽早察觉腹部切口感染感染并对其进行合适的处理,能够有效地降低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现象出现的几率。【关键词】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

现阶段,妇产科处理难产与抢救胎儿的所有办法中,剖宫产属于比较理想的方法,最近几年随着剖宫产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虽然当前妇产科手术安全性越来越高,但是术后并发症出现的几率依旧很高,对产妇身心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出现腹部切口感染现象,如果治疗被延误,可对孕妇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1]。我院近来3年对20例宫产腹部切口感染患者进行处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对其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采取剖宫产术方式分娩,且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症状的患者20例,其中,属于初产的孕妇有18例,属于经产的孕妇有2例;20例孕妇的切口都是腹部横;最大年龄为40岁,最小年龄为19岁;孕周时间都足月。全部患者中,出现体温升高症状的有14例,均在术后7d内产生切口红肿热痛或者切口溢出脓性分泌物,并且局部皮肤温度上升,存在硬结的现象。20例患者中,切口都裂开并且深达腹直肌前鞘的患者有3例,部分裂开的患者有12例,出现窦道的患者有2例,剩下患者的切口产生硬结潮红现象,疼痛感强烈。1.2处理方法

医生应该在患者临床被诊断为腹部切口感染后马上把感染位置缝线拆除,给患者使用广谱抗生素,同时对其开展清创术,使用双氧水与抗生素液清洗感染部位,并且将全部腐败组织均清除,每天给患者换药直接伤口不再溢出分泌物,再对切口进行第二次缝合,步骤如下:(1)选取平卧位置,进行常规消毒。(2)如果患者切口裂开涉及到附近的脂肪层以及皮肤等,注射多利卡麻醉后,选取裂开处上下1cm部位科学设计一个切口,并且将脂肪层切开直至筋膜层处。(3)脂肪完全显露后,将存在感染可能性的组织完全切除,再使用2-0华利康可吸收线开展间断式的全层缝合术。缝合时,为了防止出现遗留无效腔的现象,线必须穿透伤口底部筋膜层。

2.结果

2.1临床疗效和感染有关因素

经过处理后,全部患者在2周内,切口已经痊愈,痊愈率达100%。所有患者中,感染原因为合并胎膜早破的患者有9例,感染原因为妊娠合并症的患者有3例,感染原因为产程延长的患者有3例,感染原因为体型肥胖的患者有1例,感染原因为产后出血的患者有1例,感染原因手术时间大于1h的患者有1例,感染原因为急诊手术的患者有1例,感染原因为活跃期停滞的患者有1例。2.2感染切口细菌培养分析

全部患者中切口细菌培养结果当中,为革兰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患者有6例,为革兰阴性大肠埃希菌的患者有3例,为铜绿假单胞菌的患者有2例,为真菌的患者有2例,为肺炎克雷伯菌的患者有2例。

3.讨论

剖宫术不仅能够降低孕妇生产风险,同时还可以减少新生儿的病残率,当前剖宫产是我国大部分孕妇主要选择的分娩方式,但是由于受到来自多个方面的影响,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出现的几率近年来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到产妇的生命安全[2]。

本研究中,造成剖宫产腹部切口出现感染现象的原因当中,破膜时间过长时主要的原因。这是因为破膜后,产妇体内宫颈以及阴道两处的细菌非常容易进到宫腔内,从而影响切口感染概率,使其呈现上升的趋势,另外,因为感染也可以导致胎膜早破,因此切口感染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呈现提高的趋势。造成剖宫产腹部切口出现感染现象的原因中还包括产程过长,是由于产程过长能够提高阴道检查和肛查的概率,医护人员会开展多次造成,因此导致宫颈与阴道两个部位细菌进入宫腔的概率相应地被提高,进而影响术后切口感染几率,使其呈现上升的趋势[3]。虽然对产妇进行检查可以有助于胎方位的判断以及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可是检查次数过多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对此,医护人员应该按照具体要求进行检查,并且坚持无菌原则,避免出现感染现象。此外,本研究发现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原因当中,术前存在基础疾病或者感染现象造成的影响也很大,因为上述原因的存在,产妇机体被影响后抵抗力不断降低,难以抵抗细菌的入侵,从而致使切口出现感染。剖宫腹部切口感染现象的出现其中一个原因为患者体型过于肥胖,这是由于体型肥胖患者的脂肪层非常厚,对操作造成影响,从而延长手术时间,另外肥胖患者的单位组织供血量低,因而死腔症状出现率高,进而加大感染几率[4]。

本研究根据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因素分析,认为可以应用以下3个措施来预防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的出现:(1)完成产前检查保健工作,提高营养供给,对妊娠合并症进行有效地治疗,提高产妇机体。孕晚期不可以开展性生活,降低产程孕妇性生活等相关检查的次数,阴道分娩难度大的产妇,为了减少分娩时间,应该马上采取剖宫产方式,孕妇不能够进食时,医护人员应该给其提供能量以及液体,防止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的现象。(2)手术时需要科学设置切口,最佳位置为子宫下段处,这是因为出血量低,张力不大,并且缝合难度不大。另外,医生需要在裂口部位找到退缩,同时进行单纯缝扎止血。一方面可以避免切口往两端撕裂,杜绝活动性出血现象;另一方面避免出现血肿情况以及屡次缝扎。此外,如果缝合密度过小,致使产生局部供血少的现象,最终导致组织坏死,延长切口愈合时间。而缝合密度过大,会致使止血不彻底现象的出现[5]。(3)使用抗生素。本研究感染切口细菌培养结果主要为革兰阴性以及阳性两类细菌,因此给孕妇合理地使用相关的抗生素,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抗生素最佳的使用时间为术前30min,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现象的出现。【参考文献】

[1]丁银花.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36例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12(17):112-113.[2]蔺绪英.剖宫产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20(21):145-146.[3]马桂香,张风珍,杨晓丽等.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处理20例分析[J].中华民族民间医药,2010,19(21):256-257.[4]苏桂兰,黄家珍.剖宫产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3(20):289-290.[5]古丽那·萨帕尔,麦尔哈巴·吾拉木.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处理76例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6(12):177-178.

第二篇: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

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处理分析及预防

摘要: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腹部切口感染的有效处理方法。方法

将2004年1月—2009年2月20例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例,采用腹部感染伤口清创后行缝合术的方法;对照组10例,采用局部换药、清创等伤口新鲜后用胶布固定,隔日换药的方法。两组病例感染伤口长度、深度、感染程度差异无显著性。结果 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为12±4天,再缝合伤口一次性愈合率为100%;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为25±7天,伤口愈合率为100%。结论 及时发现腹部伤口感染,及早处理,拆除腹部切口感染部位缝线,采用清创后行缝合术对治愈剖宫产术腹部切口感染治愈率高,住院天数短,减少病人痛苦,住院费用低,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清创;缝合术

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处理分析及预防

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是产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伤口感染是伤口有炎性浸润,局部红肿热痛,伤口处有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裂开是因子宫切口缺血坏死或感染致组织坏死,缝线脱落,切口裂开,引起产褥期大出血,可危及患者生命,是剖宫产术后严重的并发症。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腹部切口感染的有效处理方法。方法 将2004年1月—2009年2月20例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例,采用腹部感染伤口清创后行缝合术的方法;对照组10例,采用局部换药、清创等伤口新鲜后用胶布固定,隔日换药的方法。两组病例感染伤口长度、深度、感染程度差异无显著性。结果 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为12±4天,再缝合伤口一次性愈合率为100%;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为25±7天,伤口愈合率为100%。结论 及时发现腹部伤口感染,及早处理,拆除腹部切口感染部位缝线,采用清创后行缝合术对治愈剖宫产术腹部切口感染治愈率高,住院天数短,减少病人痛苦,住院费用低,值得推广使用。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上升,除了高危因素增加及围产监护工作开展外,社会因素起着重要作用,虽然剖宫产手术技巧、麻醉学及相关技术不断提高,剖宫产已成为解决难产、快速结束产程、挽救胎儿生命的有效措施及常规手术,常用而且安全,但仍存在一定并发症,术后腹部切口感染不仅给产妇带来痛苦,也会影响医疗工作,且如不及时解除,会导致严重后果。现将我院2004年1月—2009年2月我院行剖宫产术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产妇20例病例的处理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1月—2009年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产妇20例,其中18例为腹部横切口,2例为腹部纵切口,孕周均足月,无合并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无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等疾病病例。

1.2 方法 将2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例一经诊断为腹部切口感染立即拆除感染部位伤口缝线,在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的同时,行清创术,局部用抗生素液及双氧水冲洗,彻底剪除感染腐败组织,每天换药,直到无异常分泌物后,行切口二次缝合,方法为: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于裂开切口周围皮肤及脂肪层用2%的利多卡因做局部麻醉,切除裂开切口上下缘约1cm皮肤,向下切除脂肪层直到筋膜层,露出新鲜脂肪,切除原感染组织,用2-0华利康可吸收线做间断全层缝合,缝合时缝线穿过伤口底部筋膜层,以避免留无效腔。对照组 10例病例同样一经诊断为腹部切口感染后立即拆除感染部位伤口缝线,使用抗生素及换药、清创等处理同观察组,待伤口组织新鲜后用胶布固定腹部伤口,隔日换药,直到伤口愈合。

病例介绍: 例1,32岁,以“停经9+个月,阴道流液2天”为主诉,于2001年6月24日入院。入院诊断:(1)胎膜早破;(2)宫内孕39+4周;(3)孕3产1;(4)LOA。入院后根据家属要求在口服抗生素的情况下给予小剂量缩宫素诱导宫缩,因缩宫素引产失败于2001年6月25日3 am在连硬外麻下行新式剖宫产术,手术顺利,术中子宫切口无延伸,术后联合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于术后第2天患者体温39℃,术后3天腹部切口红、肿,血常规示:WBC 16×109/L,给予腹部切口理疗,于术后第4天,切口左侧角有脓性分泌物溢出,阴道为血性分泌物,有臭味,遂给予腹部切口拆线、换药加宫腔灌洗,于术后14天患者切口愈合,病愈出院。例2,35岁,G2P1,宫内孕39+6周。因胎膜早破试产失败,于2003年6月 www.xiexiebang.com 5日2 pm在连硬外麻下行新式剖宫产术,手术顺利,术中子宫切口无延伸。术后给予联合抗生素应用。于术后第1天下午体温38.6℃,术后第3天查体:腹部切口无渗出、红肿、硬结,恶露量少,色暗红,无异味,宫底脐下2指,宫缩好,无压痛。血常规示:WBC 15.0×109/L。术后第7天腹部切口拆线,愈合好,但患者体温一直波动在37.6℃~39℃,术后第9天盆腔B超示:子宫体长径9.9 cm,后径5.6 cm,横径8.7 cm,轮廓清,宫腔显示清晰,宫内回声欠均,子宫前壁下段见一2.0 cm×1.3 cm等回声向子宫表面突出。术后第11天患者自动出院。于2003年6月24日以“剖宫产术后19天,腹部切口裂开30 min”为主诉入院。查体:精神差,腹壁切口裂开达前鞘,内有大量脓性分泌物溢出,子宫如孕3个月大小,宫口松弛,恶露脓性,有臭味。经过氧化氢及抗生素宫腔灌洗、腹壁切口清创换药及抗生素应用,经28天治疗,切口愈合出院。例3,22岁,G1P0,于2004年12月6日因胎膜已破,活跃期停滞于11 pm行新式剖宫产术,术中因胎头深嵌,由助手经阴道上推胎头,子宫切口无延伸,术后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第1天体温38.8℃,术后第3天腹部切口红肿,给予理疗,血常规示:WBC 14.0×109/L。术后第5天腹部切口两侧角均有脓性分泌物溢出,遂拆除缝线,腹部切口裂开达前鞘,内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妇科检查:宫颈口内有少量脓血性分泌物排出。遂腹部切口清创换药加宫腔灌洗,经26天治疗,腹部切口愈合,病愈出院。

2、结果

两组病例切口痊愈率均为100%,观察组感染切口自换药开始至伤口痊愈总时间为12±4天,对照组自换药开始至伤口痊愈总时间为25±7天,明显长于观察组。

3、讨论 :

近年来,由于剖宫产手术操作技术的提高,麻醉方法的改进,抗生素应用以及围生医学优生学等方面的影响,使剖宫产广泛用于产科临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但是剖宫产术后感染率较阴道分娩者高5~10倍[1],故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以及手术前后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腹部切口感染不外乎医源性高危因素与病人本身不利因素所致,切口感染原因有:(1)产程长,胎膜早破者,产程中多次肛查,阴道检查,易造成上行感染。(2)手术时间长,手术操作时间长短能明显影响切口感染率,空气中的细菌及切口附近毛囊内的细菌随排汗而污染切口的机会增加,加之长时间的牵拉,使切口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加重组织的损伤,降低组织的抵御力[1],手术时间过长,切口暴露,术中钳夹、挤压等机械因素易发生脂肪层氧化分解,引起无菌性炎症而液化影响切口愈合。(3)术后咳嗽,切口反应弛张影响愈合。(4)营养状况不佳或贫血,营养差的患者术后因禁食及手术创伤反应使其不能或不愿摄入食物,手术创伤后,体内蛋白分解,营养需要量明显增加,再加上术中、术后出血,使原本营养状况更加恶化,当机体缺乏某些营养素时,术后免疫力下降,易发生切口感染。(5)肥胖,肥胖患者切口部位脂肪层厚,缝线增多,切口处血管被横断,相对不肥胖者术后血供差,易于发生脂肪液化,并残留无效腔。高体质量,术后需要营养素相对较多,早期肠外营养很难达到机体所需元素,诸多因素使肥胖者术后切口感染几率明显增加。(6)手术切口的缝合技巧,在切口感染过程中,如残留无效腔易于导致腔内积血、积液、异物存留及切缘对和不良,为感染提供有利机会,皮下组织内残留线结过多,易发生线结反应,致局部炎症,并增加了缝线感染几率,缝合时缝合过密导致局部供应不良,组织坏死,影响切口愈合。(7)糖尿病,因其本身的病理生理变化,如白细胞趋化性(改变伤口愈合过程中细胞功能而致伤口延迟愈合)和末梢循环功能衰竭可导致伤口不愈合或感染,其感染率可高达10.7%[2]。

因此,在产前应做好检查工作,加强营养,及时治疗糖尿病等并发症,增强机体免疫力,对上呼吸道感染、咳嗽等患者积极治疗,进入产程的孕妇,减少不必要的阴道检查,严密监测产程,避免产程延长,对于阴道分娩有困难者,及时行剖宫产,术中选择腹部切口不宜过小,手术人员技术熟练,配合密切,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术中严密止血,大血管进行缝扎止血,避免血管回缩,形成血肿,如有羊水粪染,产程长,胎膜早破,宫口已开大,或多次进行阴道检查,肛查病人,术中常规活力碘擦拭子宫腔及子宫下段,用甲硝唑液冲洗宫腔,腹部伤口所有缝线均提倡使用可吸收线,易于吸收,不留线结,缝合脂肪层前,甲硝唑冲洗脂肪,如手术时间长,脂肪厚,术中挤压拉扯者,或胎粪可能污染伤口者,用剪刀去除暴露于空气中的脂肪层,并严密止血,脂肪层一般缝合5~6针,缝线要穿过筋膜层,不留无效腔,使脂肪之间能贴拢,起压迫止血作用,另外,脂肪层缝合几针,即使伤口局部积液、积血、感染等,不易蔓延至整个伤口。我院自2003年开始用可吸收线缝合脂肪层后,无1例发生伤口全层裂开,即使有伤口感染,仅局限于局部。缝合皮肤前常规消毒,缝合皮肤要对合好,避免皮肤错位,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如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对预防切口感染疗效确切。术后伤口的护理同样重要,术后48h常规伤口换药,如出现硬结、红、肿、痛、波动感,伴或不伴体温升高,均要提高警惕。

腹部切口感染一旦确诊,立即拆除感染部位伤口缝线,局部引流,避免感染扩散,每天行清创术,局部用双氧水及抗生素液冲洗,根据我院经验,彻底清创后,一旦腹部切口无异常分泌物后,立即行二次缝合术,伤口愈合时间短,病人痛苦相对减少,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值得推广使用。

4、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原因:

多为综合性因素。妊娠晚期及临产后,生殖道原有的自然防御功能如阴道自净作用、宫颈黏液栓等均被破坏。胎膜早破,产程中多次肛查、阴道检查以及手术感染、组织损伤和大量出血,存在于周围环境或产妇阴道内的条件致病菌,羊膜腔中的病原菌大量繁殖,并从生殖道各创面侵入,引起局部或全身炎症改变。本文3例腹部切口合并宫腔感染患者均为胎膜早破、试产失败。其中1例又因胎头深嵌经阴道上推胎头,均明显增加感染机会。

5、临床表现

腹壁切口蜂窝织炎常在术后24 h出现。患者的症状有体温升高,腹部切口皮肤颜色减退。腹部切口脓肿形成常于术后第4天出现局部组织红肿热痛。子宫切口感染裂开,常于剖宫产术后2~4周突然阴道大出血,子宫复旧不良,宫颈口松弛,可有脓性分泌物。本文报道的3例均表现为体温升高,子宫复旧不良,宫颈口松弛,恶露脓性。2例于术后4天出现局部组织红肿热痛及脓性分泌物溢出,1例术后19天腹部切口裂开,内有脓性分泌物溢出。

6、处理: 目前,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已引起临床普遍重视,即在剖宫产术前30 min~1 h给药,最迟在手术切开皮肤之前应用抗生素,以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切口感染一经诊断即应拆除伤口缝线,在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的同时行清创术。局部用过氧化氢及抗菌药水冲洗,若合并有宫腔感染,可用一次性导尿管经宫颈口进入宫腔达宫底部,经导尿管推入过氧化氢及抗菌药灌洗宫腔,每天坚持换药,清创要彻底,观察腹部切口清创情况及宫腔分泌物的颜色和气味,酌情推迟换药时间。待宫腔分泌物为淡红色血性分泌物后可停止宫腔灌洗,仅做腹壁切口的清创换药,一旦腹壁切口无异常分泌物,即可在脂肪层撒入食用白糖,蝶形胶布固定腹壁切口,隔日换药,一般7天切口即可愈合。本文的3例病例,均忽略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造成了精神和经济损失,但经有经验的医师及时换药而使患者痊愈出院,未造成子宫切口裂开、大出血等严重后果。

7、结论

我们应该即使发现和术前提前预防可能性的感染.即使发现处理,拆除缝线,局部清创.每天更换敷料,全省及切口应用抗生素,可有效治愈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

第三篇: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处理的20例分析

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处理的20例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的处理方法。

方法:对我院近来3年收治的20例例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复习相关的参考文献后,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结果:破膜过久、妊娠合并症以及产程变久等均能够影响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使其呈现上升的趋势。

结论:尽早察觉腹部切口感染感染并对其进行合适的处理,能够有效地降低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现象出现的几率。

关键词: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655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403-01

现阶段,妇产科处理难产与抢救胎儿的所有办法中,剖宫产属于比较理想的方法,最近几年随着剖宫产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虽然当前妇产科手术安全性越来越高,但是术后并发症出现的几率依旧很高,对产妇身心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出现腹部切口感染现象,如果治疗被延误,可对孕妇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1]。我院近来3年对20例宫产腹部切口感染患者进行处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对其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采取剖宫产术方式分娩,且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症状的患者20例,其中,属于初产的孕妇有18例,属于经产的孕妇有2例;20例孕妇的切口都是腹部纵切口;最大年龄为40岁,最小年龄为19岁;孕周时间都足月。全部患者中,出现体温升高症状的有14例,均在术后7d内产生切口红肿热痛或者切口溢出脓性分泌物,并且局部皮肤温度上升,存在硬结的现象。20例患者中,切口都裂开并且深达腹直肌前鞘的患者有3例,部分裂开的患者有12例,出现窦道的患者有2例,剩下患者的切口产生硬结潮红现象,疼痛感强烈。

1.2处理方法。医生应该在患者临床被诊断为腹部切口感染后马上把感染位置缝线拆除,给患者使用广谱抗生素,同时对其开展清创术,使用双氧水与抗生素液清洗感染部位,并且将全部腐败组织均清除,每天给患者换药直接伤口不再溢出分泌物,再对切口进行第二次缝合,步骤如下:①选取平卧位置,进行常规消毒。②如果患者切口裂开涉及到附近的脂肪层以及皮肤等,注射多利卡麻醉后,选取裂开处上下1cm部位科学设计一个切口,并且将脂肪层切开直至筋膜层处。③脂肪完全显露后,将存在感染可能性的组织完全切除,再使用2-0华利康可吸收线开展间断式的全层缝合术。缝合时,为了防止出现遗留无效腔的现象,线必须穿透伤口底部筋膜层。

2结果

2.1临床疗效和感染有关因素。经过处理后,全部患者在2周内,切口已经痊愈,痊愈率达100%。所有患者中,感染原因为合并胎膜早破的患者有9例,感染原因为妊娠合并症的患者有3例,感染原因为产程延长的患者有3例,感染原因为体型肥胖的患者有1例,感染原因为产后出血的患者有1例,感染原因手术时间大于1h的患者有1例,感染原因为急诊手术的患者有1例,感染原因为活跃期停滞的患者有1例。

2.2感染切口细菌培养分析。全部患者中切口细菌培养结果当中,为革兰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患者有6例,为革兰阴性大肠埃希菌的患者有3例,为铜绿假单胞菌的患者有2例,为真菌的患者有2例,为肺炎克雷伯菌的患者有2例。

3讨论

剖宫术不仅能够降低孕妇生产风险,同时还可以减少新生儿的病残率,当前剖宫产是我国大部分孕妇主要选择的分娩方式,但是由于受到来自多个方面的影响,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出现的几率近年来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到产妇的生命安全[2]。

本研究中,造成剖宫产腹部切口出现感染现象的原因当中,破膜时间过长时主要的原因。这是因为破膜后,产妇体内宫颈以及阴道两处的细菌非常容易进到宫腔内,从而影响切口感染概率,使其呈现上升的趋势,另外,因为感染也可以导致胎膜早破,因此切口感染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呈现提高的趋势。造成剖宫产腹部切口出现感染现象的原因中还包括产程过长,是由于产程过长能够提高阴道检查和肛查的概率,医护人员会开展多次造成,因此导致宫颈与阴道两个部位细菌进入宫腔的概率相应地被提高,进而影响术后切口感染几率,使其呈现上升的趋势[3]。虽然对产妇进行检查可以有助于胎方位的判断以及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可是检查次数过多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对此,医护人员应该按照具体要求进行检查,并且坚持无菌原则,避免出现感染现象。剖宫腹部切口感染现象的出现其中一个原因为患者体型过于肥胖,这是由于体型肥胖患者的脂肪层非常厚,对操作造成影响,从而延长手术时间,另外肥胖患者的单位组织供血量低,因而死腔症状出现率高,进而加大感染几率[4]。

本研究根据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因素分析,认为可以应用以下3个措施来预防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的出现:①完成产前检查保健工作,提高营养供给,对妊娠合并症进行有效地治疗,提高产妇机体。孕晚期不可以进行性生活,降低产程孕妇性生活等相关检查的次数,阴道分娩难度大的产妇,为了减少分娩时间,应该马上采取剖宫产方式,孕妇不能够进食时,医护人员应该给其提供能量以及液体,防止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的现象。②手术时需要科学设置切口,最佳位置为子宫下段处,这是因为出血量低,张力不大,并且缝合难度不大。另外,医生需要在裂口部位找到退缩,同时进行单纯缝扎止血。一方面可以避免切口往两端撕裂,杜绝活动性出血现象;另一方面避免出现血肿情况以及屡次缝扎。③使用抗生素。本研究感染切口细菌培养结果主要为革兰阴性以及阳性两类细菌,因此给孕妇合理地使用相关的抗生素,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抗生素最佳的使用时间为术前30min,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现象的出现。

参考文献

[1]丁银花.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36例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12(17):112-113

[2]蔺绪英.剖宫产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20(21):145-146

[3]马桂香,张风珍,杨晓丽等.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处理20例分析[J].中华民族民间医药,2010,19(21):256-257

[4]苏桂兰,黄家珍.剖宫产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3(20):289-290

第四篇: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防治

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防治

张慧

摘要: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及医源性因素,应从各环节积极预防及处理剖宫产后腹壁切口感染的发生。关键词:剖宫产,切口感染

剖宫产术是处理高危妊娠和异常分娩,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上升,而术后腹壁切口感染做为剖宫产的一个并发症也随之上升,给患者造成精神和躯体上的痛苦,随着无菌技术和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腹壁切口感染率大大降低。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1.1患者自身因素

1.1.1肥胖

肥胖患者切口感染率可达13.5%[1]。因皮下脂肪过厚影响手术术野的暴露和操作,难以避免缝合缺陷,容易导致脂肪液化、坏死和渗血等,使切口愈合延迟导致感染。因此,对肥胖患者多选择下腹沿脂肪横褶行横切口,此处脂肪层较腹壁其它处薄,有利于愈合;缝合脂肪层时避免多次操作,钳夹脂肪破坏脂肪细胞,造成脂肪液化。合并糖尿病的孕妇术前应控制好血糖。

1.1.2营养不良

围手术期所需较大量的蛋白质;此外,贫血也是切口感染的常见原因,如果是严重的低蛋白血症和中重度贫血,可根据患者情况决定输红细胞悬液和白蛋白。

1.1.3 绒毛膜羊膜炎

宫腔内感染也可导致切口愈合不良;产程过长,胎膜早破时间过长,阴道检查次数多相应增加宫腔感染的机会。1.2 医源性因素

1.2.1 消毒

手术间应减少人员进入、流动,加强手术室空气管理。手术人员严格进行外科消毒。术前充分清洁手术区皮肤,消毒要达到消毒范围,用碘复合剂,消毒三遍。

1.2.2 手术技巧与手术时间

纵切口感染多于横切口,缝合方法直接影响到切口的愈合。缝合过紧影响血运,过松会造成死腔。Chelmow等[2]对剖宫产皮下缝合与切口愈后进行系统评估,887例皮下脂肪>2cm的患者,切口裂开及切口血肿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此外,切口异物也可能造成切口感染,如缝线,坏死组织,缝合材料。剖宫产手术中由于羊水,胎脂等异物接触腹壁切口,需特别注意保护及彻底清洗切口。手术时间过长也可能影响到切口的愈合故手术人员应有顺进行,缩短手术时间。

1.2.3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正确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以减少切口感染,Constantine等[3]对预防性抗生素的给药时机进行分析发现,与断脐后使用抗生素相比,手术开始前使用抗生素可以显著降低产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包括子宫内膜炎及切口感染。剖宫产切口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2.1切口感染的临床表现

切口出现感染时主要表现为局部症状,表现为红、肿、热、痛,术后体温一般高于38度,切口处扪及硬块,触痛,可有波动感。2.2 切口感染的处理

2.2.1 早期感染

剖宫产术后第二天检查切口情况,如有红肿现象,可用95%的酒精冰敷,每天敷2~3次,密切观察切口情况,可以减轻局部炎症。若发现脓性分泌物则表示已有感染,应及时拆除缝线,根据药敏结果给予抗生素。2.2.2 已形成脓肿的处理

及早拆除缝线,扩大创口,充分引流,同时注意有无窦道,可用生理盐水或甲硝唑液冲洗切口,注意清除切口周围的腐烂组织,换药后切口填塞碘伏纱条,防止切口表面愈合。此外,特别注意清除扩创内的所有异物,包括线头,可吸收线。如果出现新鲜肉芽组织后,必要时可行二期缝合。

参 考 文 献

[1] 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6.[2] Chelmow D,Rodriguez EJ ,Sabatini MM.Suture closure of subcutanous fat and wound disruption after cesarean delivery :a metaanalysis[J].Obstet Gynecol,2004,103(5):974-908.[3] Costantine MM.Rahman M,Ghulmiyah L,et al.Timing of perioperative antibiotics for cesarean delivery:a metaanalysis[J].Am J Obstet Gynecol,2008,199(3):301.el-6.

第五篇:剖宫产患者腹部切口的临床护理分析

剖宫产患者腹部切口的临床护理分析

【摘 要】剖宫产术是产科领域中的重要手术,主要是对那些产妇或者胎儿在不能正常娩出的情况下进行的,剖宫产手术主要是从产妇的腹部切开子宫将胎儿以及附属物从子宫内取出的过程,剖宫产手术是处理难产以及抢救胎儿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剖宫产手术几率逐渐上升,光我院每年的剖宫产手术就在200例左右,因此剖宫产手术切口愈合等问题也备受人们关注。因为剖宫产手术的切口大、创面广等问题,比较在术后引发并发症,会给孕妇的身心健康带来隐患,因此,做好剖宫产患者腹部切口护理至关重要。

【关键词】剖宫产;腹部切口护理;心理护理;术后;疼痛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255-02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并对患者进行观察研究,在这些进行剖宫产患者中,首次进行剖宫产的患者有108例,第二次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有82例,共190例,其中肥胖的患者有36例,贫血的患者有35例,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患者18例。

1.2方法

对19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术前消除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紧张情绪,多讲解剖宫产手术的知识及手术的必要性,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术后指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对术后饮食、咳嗽、大小便、上下床活动等做好指导,更要加强术后切口的护理,适当使用药物减轻术后切口疼痛。采取的这些护理措施不但促进了切口愈合,而且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良好的护理原则是手术顺利和术后康复的重要保证。

1.3诊断标准

①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即可诊断:a.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b.深部切口引流出脓液或穿刺抽出脓液。c.局部有压痛,切口自然裂开或医师打开的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伴有发热38℃。d.再次手术探查发现切口脓肿或其他感染证据。e.分泌物培养阳性。②不属于切口感染排除标准:a.渗出液体清亮,切口脂肪液化。b.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

1.4结果

所有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均采用下腹部横切口,手术时间平均约1.5h,出现切口感染2例,脂肪液化4例,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5d。临床护理

2.1术前指导

详细向患者讲解剖宫产手术的相关知识和手术的必要性,术前、术后注意事项。术前患者皮肤需保持清洁,对相应的合并症患者给予术前对症处理,如积极纠正贫血、减轻或消除水肿等;尽量采用围术期用药,尤其是患者存在感染高危因素时。

2.2心理护理

患者及家属都对手术中大人和胎儿的安全,有很多疑虑和恐惧。术前要多和患者及家属沟通,消除他们的紧张、焦虑情绪。术前沟通既要说清楚手术可能出现的风险,又要让患者愿意接受手术,知道这次分娩剖宫产是最适合的方式,知道手术的必要性。同时让患者了解医院的技术水平、医疗设施,以热情和蔼、关心、同情的态度,严肃、认真、负责的工作,熟练精湛的操作技术,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手术,防止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等一系列问题出现。

2.3术中护理

医生手术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提高手术技巧及缝合处理等技术,手术中应注意操作,遵循解剖清晰、缝合准确,避免反复动作,将组织层次良好对合,避免愈合过程延缓。缝扎要适度,不可过紧,影响血液循环使组织坏死,也不可过松而止血不彻底。绝对不留死腔以免扩大局部炎性反应,从而避免因缝合技术不良造成的切口裂开。手术过程中取出新生儿后,在处理腹部切口前,及时更换手套及器械。

2.4术后切口护理

手术术后护士一定认真观察患者的腹部切口情况,不能敷衍走过程,观察时注意切口敷料有无渗出及渗出液的色、质、量,患者伴有糖尿病、肥胖、营养不良、贫血、水肿的产妇作为重点观察的对象,护理人员要每日观察切口敷料处有无渗液渗血,应及时换药。换药前后要严格洗手,尽量减少打开伤口次数,换药室应做好清洁消毒工作,每例患者换药后处理污物,注意不要污染环境,每日定时开窗通风,空气消毒2次,每次换药后及时清洁消毒室内物体表面。剖宫产术后患者,采取半坐卧位,可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缓解疼痛,促进舒适,并有利于切口愈合。术后第1天应给予半卧位,床头抬高15°~30°,放松腹部肌肉。术后鼓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防止术后肠粘连,多翻身、早母乳喂养,增加胃肠蠕动,促进食欲,增加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促进伤口早日愈合。在饮食中先避免进食牛奶、豆浆等产气食物,减轻腹胀,减少肠胀气。咳嗽时用手捂住切口,腹带松紧适宜,不能太松,防止切口裂开。对于肥胖患者,术后以红外线照射切口,保持切口干燥,预防切口脂肪液化。一旦发现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等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

2.5术后疼痛护理

疼痛可能影响各器官功能,有效的止痛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为各种生理功能的恢复创造了条件。术后腹部切口疼痛者,应耐心向其讲解疼痛的性质和时间,护理人员应以同情、安慰和鼓励的态度支持患者,与患者建立相互信赖的友好关系,减轻其心理压力、分散其注意力等,恰当地运用心理护理的方法。减少病室噪声,创造良好环境,使患者安静休息,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应对不同的患者给予个体化的护理,可采用转移注意力,如逗婴孩、听音乐等措施减轻疼痛。必要时给予注射止痛药,在用药过程中,护士应观察病情,把握好用药时机,正确用药。

2.6切口异常的护理

切口感染表现为切口周围红肿、硬结、疼痛、渗液等,早发现、早处置是关键,当发现切口异常时,及时换药清洁伤口,给予红外线治疗,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切口渗出液吸收,加快损伤的细胞修复,本组2例患者处理及时,切口愈合。肥胖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主要原因,切口脂肪液化表现为切口流出较多黄色渗出液,无炎症反应,标本培养无细菌生长。对切口感染较重应根据细菌培养、药敏试验,选用广谱抗生素,保持床单元清洁,减少感染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何百清.剖宫产的切口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2,11:36-37.[2] 王柳艺,陈虹.剖宫产手术指征分析及术后切口护理[J].科技信息,2013,18:137.[3] 张涛.剖宫产手术后切口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7:292.[4] 叶红梅,崔艳平,贺瑞林,刘聪荣.横切口剖宫产术后护理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08,21:618-619.[5] 钮淑梅.针对性干预在高龄剖宫产初产妇腹部切口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02:555-556.

下载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处理的20例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处理的20例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持续改进

    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持续改进 黄小芸,朱进峰,邵军晖,廖子瑜 1、 目的:,回顾性分析12例切口愈合不良病例,发现与腹部切口不良的相关因素,以进行持续改进。 2、 方法:2016年2月1日......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及宫腔感染3例分析

    【关键词】 ,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是产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伤口感染是伤口有炎性浸润,局部红肿热痛,伤口处有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裂......

    剖宫产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精选五篇)

    剖宫产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摘要]近年来,我国选择剖腹产的产妇数目逐年增加,术后切口感染率也呈上升趋势,因此分析导致切口感染的常见高危因素,寻求有效的护理对策,减少......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处理[共五篇]

    普外医生必须掌握---------腹部手术术后脂肪液化的处理 腹部手术脂肪液化处理 首先明确脂肪液化不是切口感染。 处理方法:每日检查切口, 由切口两侧向中央挤压, 观察有无渗......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河北北方学院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姓 名: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教授(主任 )【摘 要】 目的 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病理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腹部切口裂开原因分析及防治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本院近年腹部手术3241例共有21例发生切口裂开,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应注意外科基本操作,有效地全身性合理营养,降低腹压,伴随......

    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分析

    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与分析产妇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

    妇产科手术病人腹部切口的护理分析

    妇产科手术病人腹部切口的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妇产科实施腹部切口手术患者,对其完成护理后获得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实施腹部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