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裂开20例临床分析[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4 22:27: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裂开20例临床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裂开20例临床分析》。

第一篇: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裂开20例临床分析

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裂开20例临床分析

【摘 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3年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20例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经术后积极治疗均痊愈。结论: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与肥胖、贫血、糖尿病、缝合技术、妊娠高血压水肿、术后咳嗽等密切相关。早期发现并积极预防可以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关键词】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363-01

近年来,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且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如营养过剩致肥胖人数增多,使得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机会增加[1]。脂肪液化是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本文通过收集我院妇产科2010年至2013年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20例,探讨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妇产科2010~2013年腹部切口手术后发生脂肪液化的患者共20例。术后患者多无自觉症状,所有患者术后4~8天换药时发现切口有淡黄色液体渗出,按压切口处,渗液可增多,切口处现无明显红肿,渗液涂片见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增高不明显,中性细胞分类不高。10例术后第5天出现渗液,5例术后第4天出现,4例术后第7天拆线时发现,1例拆线出院,第8天发现。8例患者术后出现体温升高,但未超过38.6℃。

1.2方法

根据渗液多少情况,采用不同处理方法。渗液较少时,排除切口感染,每日挤压切口1-2次,每次尽量将液化脂肪挤净,并予红外线照射,然后切口表面撒上脐粉,覆盖敷料。渗液较多,切口不愈合时,应联合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同时,拆除缝线,敞开切口,用过氧化氢液及生理盐水冲洗,在严格消毒下清除坏死组织,并内置利凡诺尔纱条引流,每日换药2次,待肉芽组织新鲜后二期缝合。

2结果

3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愈合时间9-13天。

3讨论

3.1目前,国内外对于脂肪液化的诊断没有统一标准,多数人认为术后出现以下表现者可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①术后出现渗液,挤压切口皮下有较多渗液;②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渗出液镜检出大量的脂肪滴;③切口边缘皮下组织无坏死现象,无脓性分泌物,切口无红肿压痛,临床无炎症反应;④渗液涂片检查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2]。

3.2 发病原因 ①肥胖是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肥胖者单位组织供血少,且脂肪过厚,在切割时容易残留脂肪孤岛以致难以避免缝合缺陷,导致脂肪液化,坏死及渗液[3]。②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贫血、术后咳嗽等均与切口愈合不良有关。③局部水肿,增加了局部张力,且压迫血管,影响局部血液循环。④医生缝合技术不当,缝合过紧可使组织缺血、坏死,缝合过松则留有死腔,渗出物较多。⑤高频电刀加大功率甚至使用电凝导致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组织烧伤以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而发生变性、坏死、术后形成较多渗液[4]。

3.3体重指数 体重指数高者由于脂肪层厚易导致无效腔形成及影响术野的暴露和操作,使手术时间相对延长,容易发生感染。因此,对肥胖患者要加强合理饮食知识教育,注意控制体重,预防肥胖。同时术中慎用高频电刀,缝合腹膜后用大量温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将游离已经被破坏的脂肪颗粒冲洗掉[2]。

3.4 防治措施:①积极治疗原发症:糖尿病患者术前应尽量将血糖控制到正常水平,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贫血等情况,对于妊娠水肿患者应积极处理原发病以减轻水肿。②手术中操作应谨慎。止血彻底,保护切口,缝合间隙应适当,不留死腔,对合良好,避免错位,缝线,打结松紧适宜。缝合腹膜后用生理盐水将脱落的脂肪组织冲洗干净[5]。③肥胖患者慎用电刀,或先用手术刀迅速切开皮下组织后再用电刀局部电凝止血,将热损失降到最低。④术后有咳嗽患者除对症治疗外,嘱其咳嗽前将两手放于切口两侧加压,使伤口压力减低。⑤术后注意严密观察,对于切口已发生脂肪液化的患者应及时在无菌条件下对切口进行处理,注意预防感染[6]。可进行辅助治疗,给予红外线照射以加强切口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消退及渗出物吸收,从而促进切口愈合。总之,预防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需要术前、术中和术后多方面的注意和配合。

参考文献

[1] 于秀香、邱根英、毛成海等。口脂肪液化22例治疗体会[J]现代妇科进展;2002(04)

[2] 张义才。腹部切口裂开的防治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12(3):163-164

[3] 宋英,郭春巍等。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26例分析[J]中国医药报道

[4] 邱文山。35例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和防治[J]广东医学院报2005.12(8)

[5] 董树美;;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2007年06期

[6] 闫丽华;;老年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第二篇: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临床护理

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临床护理

【摘要】 目的 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临床护理方法,能够更好地为手术患者腹部切口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 192例妇产科腹部切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手术瘀痕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能促进患者切口愈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 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8.156

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临床护理

王颖霞

【摘要】 目的 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临床护理方法,能够更好地为手术患者腹部切口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 192例妇产科腹部切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手术瘀痕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能促进患者切口愈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 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8.156

第三篇:妇产科手术病人腹部切口的护理分析

妇产科手术病人腹部切口的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妇产科实施腹部切口手术患者,对其完成护理后获得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实施腹部切口手术患者86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手术患者分为C1组(妇产组 42例)与C2组(对照组 44例)。C2组:常规切口护理;C1组:全面切口护理,对比C1组与C2组患者临床分别获得的护理效果。结果:C1组与C2组手术患者分别完成护理后,针对C1组患者,完成手术后的4天-13天,临床表现出脂肪液化的患者4例,表现出切口感染的患者2例。针对C2组患者,临床表现出脂肪液化的患者10例,表现出切口感染的患者18例。在护理总有效率方面,C1组高于C2组患者非常显著(P<0.05)。结论:针对实施腹部切口手术患者,对其实施全面切口护理的过程中,将护理细分成各个阶段分别实施,保证患者腹部切口在手术周阶段能够获得有效护理,成功将患者切口甲等愈合率提高,有效增强患者预防切口感染的能力,成功凸显临床应用意义。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全面切口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5-0319-01

当前在医院妇产科手术中,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便是实施腹部切口手术,因为妇产科疾病表现出诸多的特点,并且妇女自身的生理技能较为特殊,所以患者在完成手术后,其腹部切口的愈合效果对患者完成手术后的临床康复表现了重要的影响。因为在进行具体工作的过程中没有严格要求无菌技术,并且完成手术后没有有效进行护理,往往导致患者完成腹部切口手术后,出现诸多的并发症,例如患者出现了切口感染的情况以及出现了脂肪液化的情况,对患者的临床康复以及自身生理机能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1】。为了有效避免临床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研究具体方法对患者实施护理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实施腹部切口手术患者,对其完成全面切口护理后,临床获得的效果显著,现将具体的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86例实施腹部切口手术患者。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5岁-66岁;对患者进行手术的类型:异位妊娠的患者8例,选择实施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4例,选择实施子宫次全切术的患者12例;选择实施子宫全切术的患者12例,选择实施剖宫产术的患者50例。患者临床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表现为肥胖的患者4例,表现为贫血的患者6例,患有糖尿病的患者4例,表现为体质消瘦的患者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手术患者分为C1组与C2组。对比C1组与C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出均衡性(P>0.05)。

1.2 方法

针对C2组患者主要实施常规切口护理,针对C1组患者实施全面切口护理。对比C1组与C2组患者完成护理后获得的临床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在进行本次实验研究过程中,利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表示研究的实验数据。通过卡方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护理效果

在C1组42例患者中,护理显效的患者34例,护理有效的患者6例,护理无效的患者2例。护理有效率为95.24%。在C2组44例患者中,护理显效的患者18例,护理有效的患者8例,护理无效的患者18例。护理有效率为59.09%。在护理有效率方面,C1组高于C2组患者非常明显(P<0.05)。

2.2 临床出现并发症的情况

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后,在C1组患者中,完成手术后的4天-13天,出现脂肪液化的患者4例,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2例。临床症状主要体现为:患者的切口合并出现渗出物的情况,合并出现了切口疼痛的情况以及轻度发热的情况,此外患者合并出现了切口发红的情况,并且伴有肿胀,出现了咳嗽症状。临床没有感染的患者40例,并且患者的切口全部有效愈合,愈合程度为1级甲等。

在C2组患者中,出现脂肪液化的患者10例,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18例。临床未表现出感染的患者26例,患者切口愈合的程度为1级甲等。综合对比C1组与C2组患者临床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发现,C1组优于C2组患者明显(P<0.05)。

3、讨论

针对C2组患者,对其实施全面切口护理。完成护理后,获得的护理效果确切,护理步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对患者实施手术前护理

3.1.1 对患者进行手术前的基础护理

确保患者的床单整洁,衣物清洁并且皮肤清洁。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观察患者临床疾病情况,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表现予以认真记录,一经发现患者临床表现出高热症状,通知医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在准备进行手术前1天,做好备皮工作,利用松节油棉签对患者的脐孔进行清洁,防止对患者的皮肤造成损伤。在准备手术前一天,协助患者进行淋浴更衣,避免患者出现感冒的情况【2】。

3.1.2 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

针对准备择期进行手术的患者,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设计均衡膳食,主要将能量适宜、少食多餐、低膳食纤维以及低脂作为饮食原则,并且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必要的饮食指导。

3.2 对患者进行手术过程中护理

在对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要求无菌操作。在进行操作过程中对患者彻底进行止血。在准备操作电刀的过程中,需要对电刀的强度以及电刀温度进行认真调整,了解操作的每一过程,避免电刀同患者的皮肤长时间接触或者过多的接触,防止对患者的某处组织多次进行切割,避免对患者大型脂肪组织造成破坏。在准备进行缝合前,对手术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物品进行仔细核对,防止遗留在患者的腹腔,从而导致患者在完成手术后出现伤口感染的情况。利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的切口进行冲洗。在进行缝合的过程中需要逐层进行缝合,避免出现死腔的情况【3】。

3.3 对患者进行手术后的护理

对患者完成基础护理后(对患者临床疾病情况以及临床生命体征给予密切观察),对患者实施红外线热疗,以促进患者切口局部血液循环,确保患者的切口干燥。对患者实施中药外敷,针对个体技能非常差以及肥胖的患者,主要选择大黄以及芒硝对患者的切口进行外敷,有效加快患者切口愈合速度。

总而言之,针对实施腹部切口手术患者对其完成全面切口护理后,在降低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促进患者的切口愈合等方面,表现了重要的意义,成功凸显全面切口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于美英.128例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20):105-106.[2]胡艺.对妇产科手术病人进行腹部切口护理的临床探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6(01):755-756.[3]张芬.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工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30):1023-1025.

第四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分析

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与分析产妇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青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腹部手术切口处进行每日30min的短波紫外线灯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6.8%,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采用青霉素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紫外线;青霉素;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

脂肪液化是手术伤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切口处脂肪较多并采用电刀手术时,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电刀产生的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组织的浅层烧伤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变性,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脂肪组织血液供应受阻,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导致切口愈合不良。本文选取我院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64例,对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4月我院妇产科行腹部手术治疗并发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64例,年龄19~65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分别给予青霉素和紫外线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腹部手术治疗中均采取无菌操作,术中所用医疗器械均进行高压消毒。对照组患者采用有一定剂量的青霉素与生理盐水稀释后,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30min/d左右的紫外线照射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

1.3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患者手术切口处无渗液溢出,无红肿疼痛和不适症状,切口完全愈合;显效:患者切口处伴有轻微红肿疼痛,无渗液溢出,但适度按压会有少量澄清渗液流出,切口基本愈合;有效:手术切口处伴有轻微红肿疼痛,切口表面有少量渗液流出,切口部分愈合;无效:患者切口处症状没有消失,无任何愈合征兆,大量渗液流出,并伴有红肿疼痛症状。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 进行分析,采用百分比、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性统计,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方法治疗,经治疗后,治疗组切口愈合时间为(4.87±1.75)d,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为(9.56±3.47)d,两组愈合时间比较,治疗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备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见表1)。

从上表中可知,治疗组总有效率96.8%,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4.3%,其中治疗组痊愈25例,无效1例,对照组痊愈18例,无效6例,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是临床手术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在妇产科各类手术治疗中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几率较高[1]。这种并发症的诱因与肥胖有着密切关系。由于肥胖妇女的脂肪大多集中在腹部,使得手术操作有一定的难度,术中切口暴露时间过长,易导致切口感染,引起炎症,最终导致手术切口脂肪液化[2]。当然,造成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因素有很多。而在妇产科手术中,电刀操作是诱发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电刀产生的高温会造成皮下脂肪组织的浅表层烧伤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变性,造成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最终导致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3]。

在本文研究中,通过采用青霉素和紫外线治疗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疗效显著,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切口愈合时间(4.87±1.75)d,明显短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9.56±3.47)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疗效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6.8%,明显由于对照组8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采用紫外线联合青霉素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确切。

综上所述,对于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应做到及时发现、及早治疗,采取有效处理措施以促进切口愈合。本文采用紫外线和青霉素治疗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唐欣秀.中药联合微波理疗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3(4):211.[2]王丽云.丘北县妇幼保健院4a问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18例分析[J].医学信息,2013(6):264-265.[3]李洁.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中西治疗对比30例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9):1980-1981.编辑/苏小梅

第五篇: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护理研究

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护理研究

【摘 要】 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和分析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来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10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护理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和糖尿病、肥胖、术后切口暴露时间、贫血等因素相关,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能够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措施。本文100例患者接受治疗之一期愈合率为96%,最后都得到康复,患者以及家属对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结论:妇产科手术患者需要接受针对性的护理以及治疗措施,从而降低其出现腹部气口脂肪液化的现象,保证患者的伤口能够得到愈合。

【关键词】 妇产科 腹部切口 脂肪液化 治疗措施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作为妇产科术后腹部切口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和患者的病情、手术性质、医疗条件、医生操作技术存在直接的关系。在外科诊断技术不断发展的影响下,患者术后并发症预防措施也开始完善,较为严重的腹部切口并发症已经相对较少,但是,患者切口脂肪液化、裂开、感染、血肿等现象依然较为常见,这就导致其需要承受较大的精神负担。[1]为了能够进一步探讨和分析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效果,现选择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来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10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总结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来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10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分布在21到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4岁,合并肥胖患者有27例、糖尿病患者有5例、贫血患者有23例。所有患者都满足切口脂肪液化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术后一周之内腹部切口出现局部皮下脂肪硬化、针眼渗透等现象,早期切口没有显著的红肿现象,并逐渐转变为脂肪也渗透,患者晚期可能出现面积较大的脂肪液渗透现象,其腹部脂肪厚度处在4到10cm之间,术后暴露的时间则为0.5h到1h之间,在常规细菌培养过程中结果显示为阳性。

1.2 方法

患者腹部切口治疗需要结合其实际症状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例如其切口若为不完全愈合,则需要拆除其表层缝线,使用生理盐水、过氧化氢进行冲洗,对其切口周边坏死的组织细胞进行清洗,保证其术后引流没有障碍。[2]若患者切口没有达到安全愈合,渗出液体,则需要拆除这些缝合线,使用生理盐水清洗创口之后选择纱布进行包扎,吸除渗液。使用2mgα糜蛋白酶在切口处涂抹,使用蝶形胶布对患者切口进行固定,消除干净其切口周边的死腔,并在3到5d之后换药,使用红外线来对患者切口进行照射,2次/d,每次时间为15min,直到患者切口实现愈合。[3]患者也可以使用超短波电疗技术,挤出其皮下液化形成的油状物,在其表层覆盖相应的敷料,出现切口裂开现象时,需要在其脂肪液化部位扩开切口,清除干净无生机脂肪组织,当患者出现出血现象是,可以对其进行压迫止血处理,并在其切口内放置纱布进行引流,覆盖敷料之后对其实施短波治疗,控制1次/d,每次15min,并对患者切口愈合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记录。结果

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和糖尿病、肥胖、术后切口暴露时间、贫血等因素相关,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能够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措施。本文100例患者接受治疗之一期愈合率为96%,最后都得到康复,患者以及家属对临床疗效较为满意。讨论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表示患者切口周边脂肪细胞遭到损伤之后出现坏死、破裂、液化的现象。[4]当患者脂肪细胞崩解之后出现的脂肪酸受到刺激,会让其周边组织出现炎症,即使和切口感染存在显著的区别,但是,切口脂肪液化也会从根本上增加患者的切口出现感染的可能性,导致其切口愈合时间延长,加大患者的经济负担、精神负担。很多临床资料显示,肥胖、术后使用高频电刀错误、糖尿病、缝合技术、切口保护错误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其腹部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现象。[5]该种现象一般出现在患者术后3――7d之内,患者无明显症状,但是,在换药过程中会渗出淡黄色液体,切口进行拆线时表面得到良好的愈合,在拆线之后遇到切口开裂的状况,患者一般不会出现疼痛、发热的现象,白细胞没有显著的增加。

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要能够接受积极的护理干预,首先是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在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患者因为对疾病不够了解,从而可能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护理工作人员要能够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疾病的实际发展以及转归,让他们对疾病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加以了解,帮助他们树立疾病治愈的信心,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而且,愉快轻松的心情、积极良好的情绪也能够保证患者疾病实现转归。

还要对患者的切口进行护理,对于接受物理治疗的患者,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对患者创口加以处理,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切口实现愈合。可以通过微波切口来加速患者局部血液的循环,保证组织进一步生长,还能够促进渗出物的吸收、消退水肿。[6]使用微波治疗仪对准患者切口,控制距离在50cm左右,照射时间控制为0.5h左右,以患者感受到温热为标准,治疗频次为2次/d,在实际治疗 过程中要观察患者的反应,避免出现烫伤现象。

最后,还要能够引导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掌握咳嗽、翻身、大便过程中的动作要领,提升她们学会保护切口,观察其切口的变化,包括温度、颜色、硬结变化渗出液、张力等情况,当其出现异常现象时,要能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对其进行每日换药护理。总之,妇产科手术患者需要接受针对性的护理以及治疗措施,从而降低其出现腹部气口脂肪液化的现象,保证患者的伤口能够得到愈合。

参考文献

[1]王灿,果磊,李晶,蒲晓姝,魏东山.不同方法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对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0:891-894.[2]边文平.妇产科腹部手术术后切口脂肪液化32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05:80-81.[3]马锦霞,刘存芬.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165例临床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2,03:110-112.[4]张琴秀.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医疗,2012,22:65-66.[5]曹东翔.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55例的临床治疗[J].中国医药科学,2012,16:234-235.[6]姚红芳.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治疗探讨[J].中外医疗,2015,28:89-91.

下载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裂开20例临床分析[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裂开20例临床分析[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体会(推荐阅读)

    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探讨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观察与护理的办法与规律。方法:通过回顾在我院妇产科实施腹部切口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

    腹部手术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

    腹部手术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 (草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 (2003年8月) 腹部手术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2%一11%,其发病常与切口感染、手术操......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处理[推荐阅读]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处理 摘要:目的 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选取年20093月~2012年12月入我院妇产科手术治疗腹部手术后切口愈合不......

    15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分析及护理(优秀范文五篇)

    15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切口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一旦发生脂肪液化,伤口不易愈合,且易继发感染,延长了愈合时间,给患者及家属增加了精......

    妇产科腹部手术病人的护理

    最佳答案 术前(1)心理护理:耐心解释手术情况,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 (2)全身准备情况,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加强营养。 (3)皮肤准备:备皮(上至剑突下,下至大腿上1/3包括外阴两侧腋中线)、淋浴......

    剖宫产患者腹部切口的临床护理分析(5篇)

    剖宫产患者腹部切口的临床护理分析 【摘 要】剖宫产术是产科领域中的重要手术,主要是对那些产妇或者胎儿在不能正常娩出的情况下进行的,剖宫产手术主要是从产妇的腹部切开子宫......

    腹部切口裂开原因分析及防治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本院近年腹部手术3241例共有21例发生切口裂开,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应注意外科基本操作,有效地全身性合理营养,降低腹压,伴随......

    妇产科患者术后腹部切口的治疗及护理

    妇产科患者术后腹部切口的治疗及护理 摘要:目的 研究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干......